第八章-归纳推理-第九章-类比推理-第十章-假说

合集下载

形式逻辑学 第四版(华东师大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形式逻辑学 第四版(华东师大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练习答案第一章形式逻辑的对象和意义(P13-14)一、1、逻辑学;客观规律。

2、思维规律。

3、客观规律。

4、某种理论、观点、看法。

二、1、(b)。

2、(b)第二章概念(P43-49)二.(1)单独、集合;(2)普遍、非集合;(3)普遍、集合;(4)普遍、非集合;(5)普遍、非集合;(6)普遍、集合。

三.字母ABCD分别表示先后出现的概念(见下页)六.全部错误。

理由:1、使用了否定;2、循环定义;3、定义过窄;4、循环定义;5、隐喻;6、定义过宽;7、定义过窄;8、定义过宽。

1、2、3、4、5、6、7、8、orA BBDDCABCDAABCCABBCDACBAB CAA BC七、全部错误。

理由:1、是分解;2、混淆根据、子项相容;3、不是划分;4、子项相容、划分不全、混淆根据;5、混淆根据、子项相容;6、是分解;7、多出子项;8、划分不全。

九、1、内涵、外延。

2、交叉、反对。

3、不相容(全异)、同一。

4、(略)。

5、定义过窄。

6、真包含(同一)、不相容(全异)。

7、限制、概括。

8、多出子项、划分不全。

十、a c d d(c) c d a c第三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上)(P77-81)一、(3)、(5)直接表达判断。

二、A A A E O I A(a) E三、1、不能,能。

2、能,能。

3、(略)六、(3)正确。

七、1、SOP。

2、真包含于。

3、全同、真包含于。

4、真假不定。

5、特称、肯定。

6、SI P 真。

八、c d d d c d九、de de bc bc十、SIP、SOP取值为真,SIP可换位:SIP PIS。

十一、推导一:ABC三句话分别是性质命题SAP、SaP、SEP,a与E是反对关系,必有一假,所以根据题意SAP必真,所有学生懂计算机,班长必然懂计算机。

推导二:A句与C句是反对关系,不可同真,必有一假,所以B句真,B句真则C句假,所以A句亦真,所有学生懂计算机,班长必然懂计算机。

十二、推导:SIP与SOP是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所以POS必假,P真包含于S或与S全同,即S真包含P或与P全同,而前者使AB两句话均真,不合题意,所以S 与P全同。

《逻辑学》PPT全套课件

《逻辑学》PPT全套课件

第一章 引 论
第一节 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

释 “ 逻 辑 ”
()

λóyos(逻各斯) → Logic →逻辑
亚里士多德 彼得《逻辑大全》
逻 名学 辩学 论理学 理则学
辑 严复 穆勒名学 (Mill 逻辑

学体系)
词 章士钊 逻辑指要
的 由 来
()
希腊文中的λóyos是个多义词,指
第四节 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一、假言命题
定义:假言命题是反映某一事物情况是 另一事物情况存在条件的命题。
种类:(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三)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1、什么是充分条件:如果有p就一定有q, 没有p不一定没有q,这样p就是q的充分 条件。(有之必然,无之未必不然)
2、什么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反映前件 是后件的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
例: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上湿。
倘若一个整数的末尾数是0,则这个 数就能被5整除。
(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3、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公式: 如果p,那么q p → q (“→”是蕴涵符号,表示现代
汉语中的“如果……那么……”) 4、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语言表达形式:
相容选言命题就是选言肢可以同真的选言命题。
公式 p或者q p∨q (“P”和“q”表示肢命 题,“或者”表示联结词。也可以用“∨”析 取符号表示“或者” )
在现代汉语中相容选言命题的联结词还可表达 为:“可能……也可能……”,“也许……也 许……”
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值
1、相容选言命题的真值表
p
q

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值
1、不相容选言命题的真值表

《逻辑学》新大纲--汉语言文学

《逻辑学》新大纲--汉语言文学

《普通逻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逻辑学课程编号:010132001总学时:24学分:1。

5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1。

课程性质:《普通逻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限选课中的必修课。

其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抽象性,公式、符号、图、表颇多;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处处都含有思维方法、演算技巧的应用。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普通逻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进行逻辑思维训练,解决思维的实际问题,以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从而增强语言表达的逻辑力量,并且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逻辑工具.2。

教学目的:逻辑学是现代基础学科的重要门类,包括逻辑的应用、演绎逻辑、一般逻辑、归纳逻辑、方法论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普通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推演技巧,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论辩能力,以及初步具有运用逻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提供必要的逻辑知识.3。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4.教学方式:开展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大力采用互动、启发、探究、讨论、质疑、争论、搜集信息、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5。

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

期末占总成绩的80%,平时作业、小测验占总成绩的20%。

6。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教材:普通逻辑编写组。

《普通逻辑》(第五版)。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主要参考书目:[1] 吴家国主编《普通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4。

[2] 何向东主编.《逻辑学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3]刘新友,田宏第主编《普通逻辑自学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9.[4]何应灿主编《怎样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3.[5]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编《逻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

[6]王海传等编著.《逻辑学》。

第十章类比和假说

第十章类比和假说

公式: 公式:
A对象具有abcd属性 对象具有a 对象具有a B对象具有abc属性 所以,B对象具有d ,B对象具有 所以,B对象具有d属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类比推理的种类
(一)观察类比推理 观察类比推理就是在事物的自然状态下, 观察类比推理就是在事物的自然状态下, 对观察到的情况(属性)进行类比并得出结论。 对观察到的情况(属性)进行类比并得出结论。 它包括正类比推理 反类比推理和合类比推理。 正类比推理、 它包括正类比推理、反类比推理和合类比推理。 正类比推理: 1、正类比推理: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 推出他们在另一些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推出他们在另一些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公式: 对象具有a 公式: A对象具有abcd属性 B对象具有abc属性 对象具有a 所以,B对象具有d ,B对象具有 所以,B对象具有d属性
四、类比推理的认识作用
1启发思维,引发联想 启发思维, 提出科学假说:类比创立假说。 2提出科学假说:类比创立假说。 3论证的有效方法
3、合类比推理: 合类比推理: 是正类比推理和反类比推理的综合运用 形式。 形式。 公式: 公式: 对象具有a 属性, A对象具有abcd属性,无efgh 属性 对象具有a 属性, efg属性 B对象具有abc属性, 无efg属性 所以,B对象也有d属性,而无h ,B对象也有 所以,B对象也有d属性,而无h属性
(二)实验类比推理: 实验类比推理:
是在实验室参照自然现象或实际对象( 是在实验室参照自然现象或实际对象(即原 设计出相应的模拟对象(即模型), 形)设计出相应的模拟对象(即模型), 然后根据两者在性质、关系、 然后根据两者在性质、关系、结构功能 方面的共同点进行类比,从而推出结论。 方面的共同点进行类比,从而推出结论。 原型类比推理:从模型类推原型的推理。 1原型类比推理:从模型类推原型的推理。 公式:实验模型具有属性abcd 公式:实验模型具有属性abcd 研制原型具有属性abc 研制原型具有属性abc 所以,研制原型也具有属性d 所以,研制原型也具有属性d

第九章 类比推理和假说

第九章 类比推理和假说

第九章类比推理和假说第九章类比推理和假说第一节类比推理一、什么是类比推理根据A、B两个(或两类)对象有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并且A 对象还有另一属性,从而推出B对象可能也有此属性的推理,叫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形式。

类比推理的客观根据是,客观事物都具有多样的属性,而这些属性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有的是必然联系,有的是偶然联系),因此,在具有某些相同属性的事物之间,在另一属性上也就有可能相同。

在客观世界里,事物的各个属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

正是事物的各个属性间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普遍存在,使类比推理具有一定的客观依据。

例1,澳大利亚的气候、水土条件、饲料的供给条件,与我国广东省的某些地区有相同点或相似点,澳大利亚适合于驼鸟生长,于是广东有些农民企业家就想到广东的某些地区也可能适合于驼鸟生长。

他们不惜重金引进驼鸟种禽,至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原生长于澳大利亚的驼鸟在广东安家落户、生儿育女,繁殖兴旺,为发展三高农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之路。

这里,广东这些农民企业家的思维方法,就是运用了类比推理。

例2,中亚的乌兹别克地区和我国塔里木河地区都具有日照长、霜期短、气温高、雨量适中等条件,中亚的乌兹别克地区能种植长绒棉,所以,我国塔里木河两岩也能种植长绒棉。

例3,“我国浙江黄岩盛产柑桔,美国加利福尼亚洲与黄岩地区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相似,因而美国人把黄岩柑桔移植于加利福尼亚洲”。

例4,山西某地有位青年技术员,在五台山上发现一种野生植物酸刺子,他研究后发现,这种植物含有糖、酸和淀粉,他联想到玉米也同样具有这些属性,而玉米的这些属性又同它可以酿酒有关,于是推测酸刺子也可以酿酒。

经过多次试验,果然获得成功。

例5,农民科学家植棉能手吴吉昌,多年来就设想创造双杆棉以解决棉花的增产问题,但经多次实验均未成功。

(完整word版)逻辑学基础复习要点

(完整word版)逻辑学基础复习要点

逻辑学基础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引论1、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思维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以及简单逻辑方法的科学。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构成的。

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主要看他们的逻辑常项。

第二章概念1、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或者说概念是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

2、概念与语词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维形式。

(2)区别:第一,概念是思维形式,语词是语言形式;第二,概念借助语词表达,但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第三,同一概念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第四,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概念。

3、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

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是对思维对象范围的反映。

4、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单独概念是反映一个单独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只有一个;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外延数量是两个以上。

5、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个体不必然具有;非集合体是反映非集合体的概念,类不是集合体,所以,反映类的概念是非集合概念。

6、正概念与负概念:正概念又称肯定概念,是反映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又称否定概念,是反映不具有某种属性事物的概念,负概念都有否定词,但是具有否定词的概念不都是负概念。

7、概念间的关系(1)同一关系(全同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a,则a、b之间为同一关系(全同关系);(2)真包关系(属种关系):若所有的b都是a,但有的a不是b,则a、b之间为真包关系(属种关系);(3)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若所有的a都是b,但有的b不是a,则a、b之间为真包含于关系(种属关系);(4)交叉关系:若有的a 是b ,有的a 不是b ,有的b 是a ,有的b 不是a ,则a 、b 之间为交叉关系;(5)全异关系(不相容关系):若所有的a 都不是b ,所有的b 都不是a ,则a 、b 之间为全异关系,包含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8、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的依据——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9、概念的限制:是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来缩小概念的外延,即由属概念过渡到它的种概念的方法。

G481-电大-考试-法律逻辑学考试大纲

G481-电大-考试-法律逻辑学考试大纲

《法律逻辑学》考试大纲徐琳《法律逻辑学》是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专科)的省开选修课。

课程主教材采用姜成林主编的,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的文字教材《普通逻辑学》(修订版),是考核的主要依据。

同时还配有相应的学习指导书,内容包括各章练习题和综合练习题等,同学们复习时,应结合这些练习进行。

第三、四、五、六、七章、十章是重点章。

期末考试采取开卷形式。

考试题型是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图示概念之间关系、分析题。

重在考核同学们对逻辑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分析能力。

第一章引论重点掌握:什么是逻辑常项和变项?逻辑常项和变项是思维逻辑形式的两个组成部分。

要懂得分析一个逻辑形式中哪些是常项,哪些是变项。

这是进行逻辑分析的基础。

第二章概念重点掌握: 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

内涵是概念对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回答“是什么?”外延是概念对思维对象分子范围的反映,回答“有哪些?”(一个或多个,可用圆圈表示)。

内涵和外延是概念这章的中心。

2、概念的种类要懂得辨别一个概念是单独概念或普遍概念,集合概念或非集合概念,正概念或负概念。

3、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要求能用欧拉图表示一组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4、定义和划分的规则及违反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它的规则有四条(P40—42),要熟记,并懂得用来分析一个定义是否正确。

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注意:⑴只有普遍概念的外延才需要通过划分的方法加以明确。

⑵划分≠分解,划分的母项和子项之间的关系是属种关系。

划分的规则有三条(P47),要熟记,并懂得用来分析一个划分是否正确。

5、概念的概括或限制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是属种概念之间的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即概念的内涵越少,其外延越大;概念的内涵越多,其外延越小)。

概括和限制的规则:⑴必须在属种关系的概念之间进行推演。

⑵单独概念不能限制,哲学范畴不能概括。

要懂得根据规则分析实例。

第三章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一)重点掌握:1、性质判断的种类及其逻辑形式性质判断按照质和量的结合,可分为六种形式:要求能够分析实例。

第八章 类比和假说

第八章 类比和假说

第八章类比、假说和预设第一节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性的推理,它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对于科学研究、生产实践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什么是类比推理所谓类比推理是这样一种推理,它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或相似)的,而且已知其中一个对象还具有其他的特定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特定属性作为结论。

例1,据科学史上的记载,光波概念的提出者,荷兰物理学家、数学家赫尔斯坦·惠更斯曾将光和声这两类现象进行比较,发现它们具有一系列相同的性质:如直线传播、有反射和干扰等。

又已知声是由一种周期运动所引起的、呈波动的状态,由此,惠更斯作出推断,光也可能有呈波动状态的属性,从而提出了光波这一科学概念。

惠更斯在这里运用的推理就是类比推理。

例2,根据我国某些地区的地质结构与中亚细亚的地质结构有许多相同点,以及中亚细亚有石油,从而推出中国某些地区也可能有石油的结论。

这就是一个类比推理。

例3,长绒棉原为乌兹别克的特产,后来被我国引进,在新疆塔里木河两岸试种成功。

为什么会想到在塔里木河地区试种呢?这是一个类比推理的结果。

把乌兹别克和新疆的塔里木河地区进行比较,我们就可以得到塔里木河地区也能够种植长绒棉的结论,如下:乌兹别克日照时间长、霜期短、气温高、雨量适中,这一自然条件适合种植长绒棉;新疆塔里木河地区也存在日照时间长、霜期短、气温高、雨量适中等自然条件;所以,新疆塔里木河地区也适合种植长绒棉。

类比推理的形式结构如下:A对象具有属性a、b、c,另有属性dB对象具有属性a、b、c,所以,B对象也具有属性d上式中,“A”和“B”可以指两个类,也可以指两个个体,还可以其中一个指类,另一个指异类的个体。

即类比推理不仅可以在类与类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进行,还可以在某类和另一类的个体之间进行。

二.类比推理的特征类比推理的思维进程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不同。

演绎推理的思维进程是从一般到特殊(个别),归纳推理的思维进程是从特殊(个别)到一般,而类比推理的思维进程则是从个别到个别,特殊到特殊。

8形式逻辑-第八章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8形式逻辑-第八章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2.不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就是根据对某类思维对象部分个体 的考察,发现它们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 推出该类思维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这种属性的一 般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断定范围超出其前提的断定 范围,因而未必是真的,即是或然性的。因此,对不 完全归纳推理的作用,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
1.完全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就是根据对某类思维对象所有个体的 考察,发现它们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 该类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这种属性的一般性知识的 结论的推理。例如,高斯迅速回答了老师要求计算 1+2+3+┅┅+98+99+100=? 是5050。公式如下∶
S1—P S2—P ┅┅ Sn—P S1、S2、┅┅Sn是S类的所有分子 所以,S—P
2.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联系
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逻辑特点不同,但二者又是 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具体表现为:
⑴演绎推理以归纳推理为基础; ⑵归纳推理以演绎推理为先导。 因此,不能把两者机械地对立起来、隔裂开来。
二、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根据是否考察了一类思维对象的全部个体,归纳推 理分为完全的和不完全的两种。
科学归纳推理的特点是,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 以然,因此其结论较之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更可靠。 对 科学归纳推理而言,其结论的可靠性,取决于所考察的 思维对象是否具有代表性或典型性,而不在于其数量的 多少。要避免出现“样本不具代表性”的逻辑错误。
三、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
——古典的排除归纳推理
1.因果联系及其特点
思路: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其中只有一 个情况是相同的,而其他情况都不相同,那么这个唯 一共同的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或结果)。

公安部规划大学教材《逻辑学教程》经典教案第八章 归纳推理,第九章类比推理

公安部规划大学教材《逻辑学教程》经典教案第八章 归纳推理,第九章类比推理

第八章:归纳推理第一节归纳推理概述一、什么是归纳推理?归纳推理就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它也是由一般性程序较小的知识过渡到一般性程度较大的知识,由特殊事例推导出一般原理的思维方法。

二、归纳与演绎的关系,既有区分,又有联系,(一)区别1、思维的方向不同。

演绎是一般到个别,归纳则是由个别到一般。

演绎推理的大前提通常是一般原理,因此,同经验没有直接的关系。

归纳推理的前提常常涉及个别的事物,因而,它们直接与经验相关。

2、结论的断定的范围不同。

演绎推理的结论没有超出前提的范围。

归纳推理的结论一般都超出前提的范围。

(完全归纳除外)3、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同。

演绎推理的结论和前提的联系是必然的,归纳推理的结论和前提的联系不一定都是必然的,有的结论是确实可靠的,有的结论只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靠性。

演绎推理的前提蕴涵结论,一般来说归纳推理的前提不蕴涵结论。

(二)联系:1、演绎推理离不开归纳推理。

其大前提要靠归纳推理来提供。

2、归纳推理也离不开演绎推理。

因为进行归纳推理并非是盲目的,要有科学知识作指导。

提高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也要应用科学知识来分析所研究的现象。

不论以一般性的知识作指导,或者对归纳推理的前提进行科学分析,都要应用演绎推理。

在实际思维过程中,归纳之中有演绎,演绎之中有归纳,两者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只不过有时以归纳为主,有进以演绎为主罢了。

三、归纳推理的分类完全归纳推理全称归纳归纳推理不完归纳推理统计归纳典型归纳推理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穆勒五法)。

根据在前提中是否考察了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可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

在不完全归纳推理中,又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又叫全称归纳推理)和统计归纳推理。

第二节完全归纳推理1、定义: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对一类事物中的每一对象的考察,从而对该类整个对象作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是这样一种必然性推理,它根据某类的每一个对象具有(或不是有)某种属性,推出一个关于某类的一般性知识的结论。

逻辑学概要与习题

逻辑学概要与习题

《法律逻辑学》复习要求第一章引论重点掌握:1、什么是逻辑常项和变项第二章概念重点掌握:1、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概念的种类有哪些?3、概念外延之间的五种关系?4、定义和划分的规则是什么?违反定义或划分的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第三章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一)重点掌握:1、判断的两个逻辑基本特征。

2、简单判断包括几种判断?3、性质判断由几部分组成?它的种类有哪些?4、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情况5、A、E、I、O四种判断间的对当关系怎样?6、各种性项判断直接推理的有效式、逻辑形式及推理规则是什么?第四章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二)重点掌握:1、什么是三段论?它有哪些规则?违反这些逻辑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2、如何分析省略三段论是否正确?第五章复合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一)重点掌握1、联言判断:相言选言判断的概念、真值表、逻辑性质和逻辑形式。

2、联言推理、相容选言推理、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有效形式及推理规则。

3、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逻辑性质和逻辑形式怎样?第六章复合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二)重点掌握:1、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直言推理的概念、推理原则、有效形式及违反推理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2、何谓假言选言推理?它有几种形式?3、何谓负判断?负判断的等值判断和等值推理是什么?4、掌握用真值表判定两个复合判断是否等值的方法。

第七章模态判断及推理重点掌握:1、什么是真值模态判断?它有几种类型?各种真值模态判断的逻辑形式怎样?2、什么是真值模态判断间的对当关系?根据对当关系进行的真值模态判断,直接推理有哪些有效形式?其它逻辑形式怎样?3、什么是规范模态判断?它有几种类型?各种规范模态判断的逻辑形式怎样?4、什么是规范模态判断间的对当关系?根据对当关系进行的规范模态判断,直接推理有哪些有效形式?其逻辑形式怎样?第八章归纳推理重点掌握:1、不完全归纳推理。

《普通逻辑学》难点解释)

《普通逻辑学》难点解释)

第五章 复合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一)
【关于联言判断的语言表达】:联言判断的标准式为“p并且q”,其自然语言表达上则有多种形式。从复句的角度看,并
列、转折、递进、连贯复句都表达联言判断;从省略的角度看,联言判断还有三种省略表达式:①省略共同的主项,例如“光有波动性,也有微粒性”;②省略共同的谓项,例如“小李和小王都是大学生;③省略联项,例如“他身残,志坚”。
【反证法与间接反驳的区别】:反证法是论证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论证与原论题相矛盾的论题的虚假,然后根据排中
律确定原论题真实的一种间接论证的方法。间接反驳是反驳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论证另一个与被反驳论题相矛盾的论题的真,然后根据不矛盾律间接确定被反驳论题虚假的反驳方法。
【关于真值表】:真值表是显示复合判断在其肢判断真假不同组合的情况下所取得的真值的数理逻辑图表。主要功用是判定复合判断之间的关系:矛盾、等值、反对等。矛盾关系是真值表显示两个复合判断之间不同真,也不同假;等值关系是真值表显示两个复合判断之间同真同假;反对关系是真值表显示两个复合判断之间不同真,可同假;下反对关系是真值表显示两个复合判断之间不同假,可同真;差等关系是真值表显示两个复合判断之间既同真同假,又不同真不同假。
【关于SAP判断换位推理的问题】:根据换位法推理的规则,“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中不得周延”。SAP判断中只有S的外延周延,换位后判断中的谓项P成了主项,根据以上规则,换位推理后只能得出PIS的结论,否则,就会犯“谓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例如“工人是劳动者”,换位后不能是“劳动者是工人”,而只能得出“有的劳动者是工人”的结论。
【关于SOP判断不能换位推理的问题】:根据换位法推理的规则,“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中不得周延”。SOP换位后得POS,这样前提中不周延的S在结论中因成了否定判断的谓项而周延了,犯了“主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例“有的电视机不是彩色电视机”换位后,就会得出“有的彩色电视机不是电视机”的荒谬结论。

类比推理和假说

类比推理和假说

二、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
1、前提中类比的相同属性应尽可能多。 前提中类比的相同属性应尽可能多。 2、前提中类比的相同属性应是本质的 3、要注意前提中两个或两类事物的差异性
三、类比推理的作用
1、类比推理是探索真理、发现真理的重要 类比推理是探索真理、 手段 2、类比推理是启发学生思考、获取新知识 类比推理是启发学生思考、 的重要手段
第二节 假 说
一、什么是假说
假说是根据已有的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对 某种未知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作出的一种推 测性说明。 测性说明。 科学的假说有如下几个特征: 科学的假说有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假说具有推测的性质。 第一,假说具有推测的性质。 第二,假说是人的认识接近真理的一种方式。 第二,假说是人的认识接近真理的一种方式。
二、假说的构成
一个完整的假说一般包括四个阶段: 一个完整的假说一般包括四个阶段: 1、假说的提出阶段 2、假说的推演阶段 3、假说的检验阶段 4、根据检验得出结论的阶段
三、假说的意义
第一,假说给人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方向。 第一,假说给人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方向。 第二,假说是创立科学理论必经的过渡环节。 第二,假说是创立科学理论必经的过渡环节。 第三,日常生活中工作也离不开假说。 第三,日常生活中工作也离不开假说。
四、比喻推理
比喻推理是根据比喻的喻体与本体的某些相似的 属性,推出另一个相似的属性的推理。 属性,推出另一个相似的属性的推理。 设A与B分别为喻体与本体两个思维对象,a、b、 分别为喻体与本体两个思维对象,a c、d为喻体所具有的属性,a’、b’、c’、d’为本体中 为喻体所具有的属性,a 与喻体相似的属性,这样,比喻推理的逻辑形成 可表示为: A:a、b、c、d B:a’、b’、c’ B:d’

类比推理与假说

类比推理与假说
个食管癌高发中心(太行山地区、四川盐亭、广东南澳岛) 等地进行了广泛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多学科综合调查研究。 根据调查的结果分析,进一步发现食管癌和发霉的食物(发 霉的玉米、窝窝头、馒头等,也包括酸菜)有关系。用发霉 食物或其霉菌提取物进行动物诱癌试验,结果在大、小白鼠 身上喂出了食管癌和前胃鳞癌。 我国在世界上首先明确提出了食管癌的霉菌病因假说。
2020/5/20
Jinlong
3
第一节 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
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
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
类比推理的结构,可表示如下:
A有属性a、b、c、d B有属性a、b、c 所以,B有属性d
An argument from analogy is an argument that depends on the existence of an analogy, or similarity, between two things or states of affairs.
14
第二节 假说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 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一个新的事实被观察
到了,它使得过去用来说明和它同类的事实的方式不中用了。从这一瞬 间起,就需要新的说明方式了----它最初仅仅以有限数量的事实和观察 为基础。进一步的观察材料会使这些假说纯化,取消一些,修正一些, 直到最后纯粹地构成定律。如果要等待构成定律的材料纯粹化起来,那 末这就是在此以前要把运用思维的研究停下来,而定律也就永远不会出 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561页 从恩格斯的这段话可以看出,假说的提出以及不断修改、补充,可以使 人们的认识不断前进,逐渐接近客观真理。

法律逻辑练习题 第八章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

法律逻辑练习题 第八章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

第八章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简单枚举归纳推理2.完全归纳推理3.轻率概括4.契合法5.差异法6.共变法7.类比推理二、填空题1.“因为24不是素数25不是素数26不是素数27不是素数28不是素数所以24至28之间没有素数。

〞这个推理是〔〕推理。

2.运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应防止〔〕的逻辑错误。

3.根据一类事物包含的许多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知该类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这样的推理叫〔〕推理。

4.“甲是团员乙是团员丙是团员而他们都是A班的学生。

〞据此运用归纳推理可以得出的结是〔〕。

5.完全归纳推理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6.某生物学家对留鸟黄脚鹬初始下蛋的时间连续进展了十四年的观察记载后得知这种鸟:第一年的初始下蛋时间是5月28日;第二年的初始下蛋时间是5月26日;第三年的初始下蛋时间是5月29日;第四年的初始下蛋时间是5月26日;……第十三年的初始下蛋时间是5月29日;第十四年的初始下蛋时间是5月27日。

根据上述记载运用归纳推理可得出结〔〕。

7.“蛋粉和奶粉都是粉状食品都不能用高温杀菌而奶粉可以用充氮的杀菌防腐所以蛋粉也可以用充氮的杀菌防腐。

〞这个推理属于〔〕推理。

8.某地在两个月内连续发生三起案经侦查发现:三起案所使用的、引爆方式一样犯罪分子选择的作案时间大体一样损害目的相似。

侦查人员据此推测认为:“这三起案是同一作案人所为〞。

侦查人员在这里运用的是〔〕推理。

9.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某些属性一样或相似从而推知它们在另一种属性上也一样或相似的推理叫〔〕推理。

三、单项1.“桦桦中学的老师都是大学毕业的〞这一断〔〕。

①只能通过完全归纳推理得出②只能通过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得出③不能通过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得出也不能通过完全归纳推理得出④既能通过完全归纳推理得出又能通过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得出2.“某甲会英语、某乙会英语、某丙会日语、某丁会法语而他们都是A厂的厂级指导干部〞根据上述情况假设运用归纳推理可以推出的结是〔〕。

《法律逻辑学》学习重点提示

《法律逻辑学》学习重点提示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法律专业
《法律逻辑学》学习重点提示
省电大政史教研室 吴伟赋
第一章 引论
学习重点:普通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 概念
学习重点: 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概念的种类与关系
3、定义、划分的规则及违反这些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
4、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的根据
3、掌握不矛盾律和排中律的主要区别
第十一章 论证
学习重点; 1、明确论证的实质、结构及其与推理的关系
2、掌握论证的种类,并能分析其结构
3、掌握论证的原则和规则,并能分析论证的逻辑错误
4、明确反驳的实质、结构、及反驳的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六章 复合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二)
学习重点: 1、掌握假言间接推理的各种形式及其推理规则
2、明确什么是负判断,掌握负判断及其等值推理
3、理解真值勤表的涵义,掌握运用真值表计算、显示复合判断真假关系,判定复合判断推理是否有效的方法
4、提高综合运用假言推理解题的能力。
第七章 模态判断及其演绎推理
学习重点; 1、什么是真值模态判断,掌握真值模态判断的种类和真值模态对当关系推理
2、明确什么是规范模态判断,掌握规范模态判断的种类和规范模态判断对当关系推理
第八章 归纳推理
学习重点: 1、明确什么是简单枚举归纳推理,什么是科学归纳推理,以及它们的性质及推理形式
2、掌握探求因果联系的五种逻辑方法。
第三章 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一)
学习重点: 1、性质判断的种类
2、性质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
3、性质判断直接推理
第四章 简单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二)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逻辑的力量——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逻辑的力量——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逻辑的力量——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推理与逻辑概述1.1 推理的定义与分类1.2 逻辑与语言的关系1.3 逻辑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二章:演绎推理2.1 演绎推理的基本形式2.2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2.3 演绎推理的应用实例第三章:归纳推理3.1 归纳推理的基本形式3.2 归纳推理的方法与技巧3.3 归纳推理的应用实例第四章:类比推理4.1 类比推理的基本形式4.2 类比推理的方法与技巧4.3 类比推理的应用实例第五章:批判性思维与逻辑推理5.1 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与特点5.2 逻辑推理在批判性思维中的应用5.3 提高逻辑推理能力的策略1. 了解推理与逻辑的基本概念,明确推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掌握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基本形式及应用方法。

3. 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会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提高语文表达和论证能力。

教学重点:1. 推理与逻辑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2. 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应用方法。

3. 批判性思维与逻辑推理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推理形式的判断与运用。

2.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3. 逻辑推理在实际论证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讲解推理形式及应用。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

3. 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逻辑推理的规律。

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及实例。

2. 设计分组讨论题目。

3. 准备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推理与逻辑概述1.1 推理的定义与分类教师简要介绍推理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推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的分类。

1.2 逻辑与语言的关系分析逻辑与语言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到逻辑推理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

1.3 逻辑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逻辑推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辩论、论证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八章类比推理和假说

第八章类比推理和假说

假定“并非E”推导出来的是“并非(H并且T)”,而“并非(H并且T)” 推出“并非H或并非T”,因此有三种情况: (1)或者H应被否定而T不应被否定; (2)或者H不应被否定而T应被否定; (3)或者H和T都应被否定。 这样,H被证明为假时,逻辑上不只有一种可能。
其次
因为人们的观察实验始终是渗透理论的,因而观察 实验也是易谬的。
如 何 从 质 上 衡 量 经 验 证 据
一般性的经验证据
即由那些能被假说所解释的已 知事实所形成的经验证据。 即运用科学实验手段,人工控 制研究对象,排除自然过程中各种 偶然和将要因素的干扰而获得的经 验证据。 即对一个假说所推导出的大胆 新颖预见进行检验而形成的经验证 据。
严格性的经验证据
严峻性的经验证据
即使确证度已提高到可以使假说转化为科学理论,我们仍不能说科学理论就 已经得到完全证实。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不能是已被完全证实了的终极真理。
假说证伪的复杂性 从形式上看,这是一个有 效的推理式。否定后件必然否 定前件,证伪过程具有逻辑必 然性。据此有人提出了“一次 性证伪”的观点,即认为只要 有一个反例存在,假说就必然 被证伪。
类比推理形式
A对象具有a,b,c,d属性; B对象具有a,b,c属性; ——————————————— 因此,B对象可能也具有d属性。
共有 属性
推移 属性
类比推理的特征
第一,类比与演绎、归纳不同。类比推理由已知的相同点推出未知 的可能的相同点,其思维过程是从特殊过渡到特殊; 第二,类比推理是或然性推理。
经验型问题 (乌鸦型问题) 问 题 原理型问题 (本因型问题) 假 说
护 假说 核心


是针对为什么会形 成现象间的普遍联 系而提出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公式
场合 (1) (2)
先行(或后行)情况 A、B、C —、B、C
被研究现象 a —
所以,A情况是a现象的原因(或结果)。
(三)应注意的两点
1、两场合有无其他的差异情况。 2、两场合唯一不同的这个情况,是被研
究现象的整个原因,还是被研究现象的 部分原因。
三、契合差异并用法
(一)基本内容:
所以,所有S都是P
三、怎样提高典型归纳推理结论的 可靠性程度?
1、选择作为类的代表性个体愈准确、恰 当,结论也就愈可靠。
2、典型概括所依据的理论愈先进,所作 的理论分析愈严密,其结论则愈为可靠。
第五节 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
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是比较相关 现象的各种不同场合,从而概括出关于 因果联系的一般性结论。
为依据,对未知的事物或规律性作假定 性的解释。
二、假说的特征:
1、假说是以已知的事实和科学知识为凭 据的。
2、假说具有猜想的性质。 3、假说是人的认识接近客观真理的方式。
第二节 假说的形成
假说的形成大致有两个基本的步骤,或者说经 历两个基本阶段。
第一,根据为数不多的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 通过思想的加工(主要是应用推理)作出初步 的假定。这是假说形成过程的初始阶段。
2、公式:
S1是P
S2是P
S3是P
……
Sn是P
S1、S2、S3……Sn是S类的全部个体对象
所以,所有S都是P
3、说明
完全归纳推理由于列举了一类事物的全部个 体对象,所以它的结论是必然的,在人们认识 活动和推理论证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它也有很多局限性,当一类事物的个 体对象很多,如果用完全归纳推理就会花费很 多的人力和财力。当考察一类事物时,有时也 会消耗被考察的对象本身,这样也不能用完全 归纳推理。
的范围。 归纳推理:一般来说结论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
提断定的范围。
3、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同
演绎推理: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 然的。前提蕴涵结论。
归纳推理:一般来说前提与结论之间的 联系是或然的。前提不蕴涵结论。
(二)联系
1、演绎推理离不开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的大前提是表述一般性知识的命题,
我们这里把它们区分开来,是为了研究 地深入与方便。
三、归纳推理的分类
1、完全归纳推理 2、不完全归纳推理 (1)全称归纳推理(简单枚举法) (2)统计归纳推理 (3)典型归纳推理 3、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
第二节 完全归纳推理
1、定义: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事物 中的每一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 属性,从而推出该类事物具有(或不具 有)某种属性。
二、公式
A对象具有属性a.b.c.d B对象具有属性a.b.c
所以,B对象具有属性d
公式中的“A”和“B”可以指两个类,也 可以指两个个体,还可以其中一个指类, 另一个指异类的个体。
三、类比推理、归纳推理、演 绎推理三者之间的区别
1、思维进程的方向不同。 演绎推理:从一般到个别。 归纳推理:从个别到一般。 类比推理:从个别到个别(或从一般到一般)。 2、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同。 演绎推理: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
(三)应注意的两点
1、正事例组与负事例组的组成场合愈多, 结论的可靠程度就愈高。
2、对于负事例组的各个场合,应选择与 正事例场合较为相似的来进行比较。
四、共变法
(一)基本内容: 共变法是这样来探求现象间的因果联
系的:在被研究现象发生变化的各个场 合,如果其中只有一个情况是变化着的, 其他情况都是保持不变的,那么这个唯 一变化着的情况便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 (或结果)。
(二)公式
场合 (1) (2) (3) ……
先行(或后行)情况 A、B、C A、D、E A、F、G ……
被研究现象 a a a …
所以,A情况是a现象的原因(或结果)。
(三)应注意的两点
1、各场合有无其他的共同情况。 2、进行比较的场合愈多,结论的可靠性
程度就愈高。
二、差异法
(一)差异法的基本内容:
4、怎样提高结论的可靠性?
(1)尽量多地考察个体对象。因为被考 察的对象愈多,结论的可靠性程度愈高。
(2)尽量广地考察个体对象。因为被考 察对象的范围愈广,结论的可靠性程度 愈高。
如果不注意这些,最常见的逻辑错误是:
“以偏概全”
二、统计归纳推理
1、什么是统计归纳推理? 统计归纳推理是根据被考察的样本中
五、剩余法
(一)基本内容:
剩余法是这样来探求现象间的因果联 系的:如果已知某一复合现象是另一复 合现象的原因(或结果),并且还知道 这一复合现象的某些部分是另一复合现 象某些部分的原因(或结果),那么这 一复合现象的剩余部分就是另一复合现 象剩余部分的原因(或结果)。
(二)公式
复合现象(A.B.C.D)是被研究现象 (a.b.c.d)的原因(或结果),
而这种表述一般性知识的命题只有通过归纳推 理才能得到。
2、归纳推理离不开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的前提是一些表达个别性知识的命题,
而要获得这些表达个别性知识的命题,就要使 用观察、分析等一系列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的 方法。在使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人们离不开 一定的理论作指导,常常是理论先于观察。
在实际思维过程中,归纳和演绎是相互 交织在一起的。归纳之中有演绎;演绎 之中有归纳。二者相互信赖,互为补充。 只不过有时以归纳为主,有时以演绎为 主罢了。
第二,概率的推算不是一劳永逸的,要 随着客观实际的发展不断地进行新的推 算。确定新的概率。
第四节 典型归纳推理
一、什么是典型归纳推理? 典型归纳推理是从一类事物中选择一个
标本作为典型,对它进行考察,然后将 其显示的某种属性概括为同类其它个体 对象共同具有的属性。
二、公式
S1是P
S1是S类的代表性个体
A是a的原因(或结果), B是b的原因(或结果), C是c的原因(或结果),
所以,D是d的原因(或结果)。
(三)应注意的两点
1、必须确认复合现象的某些部分(a.b.c)是 某些情况(A.B.C)引起的,而且剩余部分(d) 不可能是这些情况(A.B.C)引起的。如果剩 余部分d实际上也是A.B.C这些情况之一(或共 同)作用的结果,那么结论断定D是d的原因就 根本无法成立。
契合差异并用法是这样来探求现象间的因果 联系的:有两组事例,一组由被研究现象出现 的若干场合组成,称为正事例组;另一组是由 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若干场合组成,称为负事 例组。如果在正事例组的各场合里只有一个唯 一的共同情况,而且这个情况在负事例组的各 场合里都不存在,那么,这个情况就是被研究 现象的原因(结果)。
(二)公式
场合 (1) (2) (3)
…… (1’) (2’) (3’)
……
先行(或后行)情况 A、B、C 、F A、D、E、G A、F、G、C
…… —、B、C、G —、D、E、F —、F、G、D
……
被研究现象 a a(正事例组) a … — —(负事例组) — …
所以,A情况是a现象的原因(或结果)。
类比推理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 观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具体来说,它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 下两个方面:
1、类比推理是一种科学发现的重要方法。 2、类比推理是一种重要的辨护方法。 3、类比推理也是一种说明的重要方法。
第十章 假 说
第一节 假说的一般特征
一、什么是假说? 假说是以已有的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
2、剩余部分的原因(D),不一定是个单一的 情况,还可能是个复合情况。换句话说,剩余 部分(d)也可能是由复合现象引起的。
第九章 类比推理
第一节 类比推理概述
一、什么是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
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或相似)的, 而且已知其中的一个对象还具有其他特 定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同 样的其他特定的属性的推理。
百分之几的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属 性,从而推出总体百分之几的对象具有 (或不具有)某属性。
2、公式:
样本中百分之几的S是P 所以,总体百分之几的S是P
统计归纳推理是由样本推广到全体,因 此,结论也是或然。也要注意提高结论 的可靠性程度。
3、必须注意的两点:
第一,观测的次数愈多,考察的范围愈 广,结论的可靠性程度愈高。
第三节 不完全归纳推理
什么是不完全归纳推理? 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中部
分个体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 从而推出该类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 种属性。 不完全归纳推理可以分为三种: 全称归纳推理、统计归纳推理和典型 归纳推理。
Hale Waihona Puke 一、全称归纳推理1、什么是全称归纳推理? 全称归纳推理又称之为简单枚举法。
它是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个体对象具有 (或不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出该类 事物全部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 属性。
由于这种推理的结论是全称命题,所 以称为“全称归纳推理”。
2、公式:
S1是P
S2是P
S3是P
……
Sn是P
S1、S2、S3……Sn是S类的部分个体对象
所以,所有S都是P
3、说明
全称归纳推理用途非常广泛,可以适用 于各种场合。在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中具 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它也有缺点, 这就是它的结论是或然的,因此,在归 纳推理中,逻辑学要解决的一个中心课 题就是“如何提高结论的可靠性”。
第八章 归纳推理
第一节 归纳推理概述
一、什么是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以个别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知识为 结论的推理。
例:铁能导电,
铜能导电,
铝能导电,
铅能导电,
……
铁、铜、铝、铅……都是金属;
所以,所有金属都能导电。
二、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