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探讨

合集下载

建筑工程项目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分析摘要:本文将对建筑工程项目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模板配置和安装、混凝土浇筑与养护等方面。

通过本次研究,旨在为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提供有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分析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模板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建筑工程项目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1、准备工作1.1审核图纸图纸审核的目的在于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结果。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进行图纸审核时,我们应该采取严谨、细致的态度和具体的步骤。

首先,要全面审查设计图纸,深入了解每个结构的尺寸、位置以及相互关系。

通过仔细研究图纸,我们可以明确模板配置和安装的具体需求,为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

其次,要重点关注结构施工中的关键位置,如支撑点、刚性连接点和受力集中区域等。

深入分析这些位置,可以提供准确的指导,确保模板配置和安装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要特别关注图纸中的易错点和易混点,与设计人员进行充分沟通,解决不明确之处,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2材料准备在模板工程中,需提前准备所需的材料,如木方、胶合板、钢管等,以满足工程的需求。

在选择材料时,应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选用合适的材料,确保模板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对于木方材料,应选择优质的实木或人工合成木材,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满足施工需求;对于胶合板材料,要选择符合建筑规范要求的等级和厚度,考虑耐候性、抗水性和抗裂性能等因素;针对钢管材料,需关注材质、规格和表面处理要求,以满足设计和施工安全性的需要。

通过仔细选择和准备材料,可以确保模板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并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工程成果。

1.3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其目的是向参与模板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传达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确保他们准确理解并掌握正确的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主体模板施工技术探讨

建筑工程主体模板施工技术探讨
≤2
3 、梁模板
梁 模 采 用 侧 包 底 的支 模 法 ,便 于 拆 除侧 模 以利 于 周 转 ,保 留 底 模 及 支 撑 有 待 混 凝 土
达 到 混 凝 土 设 计 强度 百 分 率
5 0
1 、主要施工方法及注意 问题
模板及其 支撑系 统必须有 足够 强度刚度
和稳定性 ,其支撑 系统必须满 足承受 上部包 括 施 工 荷 载 在 内 的全 部 荷 载 , 模 板 工 程 所 用 材 料必须认 真检查选 用 ,模板 应具有 制作 、 安装、拆 除方便 ,牢固耐用 、运 输整修 容易
等特 点。 模板工程 安装及 拆除前 ,应在下 达任务
强度的增长 ,达到规定 强度 时拆除。 当梁宽小于 5 0 0时,用 5 O厚 木板做 成梁 底模,当梁跨度 ≥4 M 时, 跨 中应按规 范起 拱, 梁较高 时还应考 虑钢筋绑 扎的需要 ,必须要 事先立一侧 模板 ,另一侧 待钢筋绑 扎好后再 安装。 圈梁模采 用挑扁 担法 ,在圈梁 底面下 一
5 、楼梯模板
楼梯应按 翻样 图纸标高 找好平 台标高 , 其 施工步骤应 为 :安装平 台梁及平 台模板一 安装楼梯斜梁 板或楼 梯底板 并完成楼 梯支撑 系 统一安装楼 梯外帮 侧模一 安装踏 步模 板 。 用 套板画 出踏 步侧板位 置线 ,钉 好踏 步侧板 三 角木 ,然后 在三角木 上钉好踏 步侧板 ,楼 梯踏 步高度要 一致 ,踏 步侧板 下 口钉 一根小 支 撑 , 以保 证 侧 板 不 下 沉 ,楼 梯 栏 杆 应 按 设 计 留好预 埋件 。
砖 沿墙身每隔 8 0 0 —1 0 0 0留 6 O ×1 2 0砖 洞 , 穿 5 0 ×1 0 0 方 木 ,支 立 两 侧 模 板 用 夹 条 及 斜 撑支牢。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我国在高大模板施工技术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方面,在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存在施工速度慢、施工难度大、施工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在技术设备更新换代以及施工工艺不断创新的背景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也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以适应建筑工程发展的需求。

对于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进一步推动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和质量。

【研究背景】部分的结束。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通过对该技术的概述、发展现状、关键问题分析、改进与优化以及应用案例的研究,旨在总结出适用于高大模板施工的有效方法与技巧,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通过对该技术的研究,可以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推动建筑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为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有益的倡导和推动。

1.3 研究意义高大模板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在提高建筑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保障工程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改进,传统的施工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工程的需求,因此研究和探讨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研究和应用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节约成本。

特别是在大型、高难度建筑工程中,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减少施工周期,降低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提高工程的施工速度和质量,最终降低工程的总体成本。

研究高大模板施工技术也有利于推动建筑工程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创新,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推动工程施工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研究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和质量,更在于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探讨【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行业之一,不仅仅是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我国居民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的强大动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取得了飞跃式发展的契机,建筑施工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功能更加趋向于多层次化和综合化,因此,对建筑的抗震,防火等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结构也开始由传统的砖混结构转向更新,更高要求的建筑结构类型,最常用的便是现浇混泥土结构,这种结构设计的转变,不仅有助于我国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有力的推进了模板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广泛应用。

笔者,将从模板体系的构成,选择依据等方面开始简述,分析模板安装的过程,探究模板安装后的验收内容和安全控制。

【关键词】模板技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模板技术是现浇混凝土结构中重要的应用技术,对于保证建筑物的稳固性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更好的促进了现浇混凝土结构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广泛应用。

针对不同的高层建筑工程采取不同的模板技术,可以达到安全、经济的良好效果,为高层建筑的建设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质量,极大的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二.模板体系的组成和选择依据1.模板体系的组成(一)大模板体系大模板体系具有整体刚度好、混凝土成型质量高的优点,但是由于在运用过程中,起重机吊运钢模的吊次要占标准层总吊次的三分之一,其装拆量也是十分浩大,自重大,耗钢量多的缺点使得大模板体系的运用对于降低建筑造价,节约资源和提高生产效率有着不利的作用,同时,又由于大模板面积较大,受风力大,而且需要大面积的堆场,造成了其通用性也非常的差,这些缺点使大模板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对于高层建筑也难以适应。

(二)滑模体系滑模体系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模板体系中的施工技术,其较高的机械化程度和文明的施工工艺可以有效的加快工程施工的进度,并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同时还节约了大量的建筑材料,有效降低了用工时间和工程造价,为建筑工程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滑模体系施工技术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浅谈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

浅谈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

2 . 5 楼 梯 模 板 施 工
楼梯模板采 用封闭式模板 , 楼 梯底板采用 木胶合板 , 踏步侧 板及挡 板采用 5 0 m m厚木板 , 踏步面采用 木板封 闭使混凝土浇筑后踏 步尺寸正 确、 棱角分明 , 由于浇混凝土 时将产生顶 部模板 的升高, 因此在施工时必 须 附加对拉螺杆, 将踏 步顶板 与底板拉结 。
摘 要: 模板工程是指新浇 混凝土成型的模板 以及支 承模板 的 一 整 套构造 体系 , 其 中, 接触 混凝 土并控 制预定尺 寸, 形状 、 位置 的 构造部分称为模 板, 支持和固定模板 的杆件 、 桁架 、 联结件 、 金属 附件 、 工作便桥等构 成支承体系 , 对 于滑动模 板 , 自升模板则 增设提升 动力 以及提升架 、 平台等构成 。 建筑 模板工程在混凝 土施工 中是一种 临时结构 。 本 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 就建筑工程模板施 工进行相关
【 文章编号 】 1 0 0 4 — 7 3 4 4 ( 2 0 1 3 ) 0 2 — 0 3 2 2 — 0 1
浅 谈建筑 工程模 板 施 工技 术
李 亮 王 晓 慧
( 1 . 中 建 七 局 第 四 建筑 有 限公 司 河 南 省 郑 州 市 4 5 0 0 0 0 2 . 河 南 省 许 昌市 4 6 1 0 0 0 )
探讨 。
关键词 : 建筑 工程; 模板 ; 施 工; 支设
1 工程概 况
某工程项 目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 , 工程 为短肢剪力墙 结构 地 下 1 层、 地上 1 1 层, 建筑面积 9 0 6 2 . 3 0 m z , 建筑 高度 3 6 . 0 5 m。
2 . 4梁、 顶 板模 板 支 设
( 1 ) 该工程现浇楼 板及粱采用木胶板 作面板 , 配以5 0 mi nx 1 0 0 mm方 木作次龙 骨, 按结构 平面 图的需要进 行组合 、 镶 边, 以作到拼 装工作 量 少、 施 工方便 、 快捷 , 使楼板混凝土底面达到清 水混凝 土施工质量标准 。 ( 2 ) 梁、 顶板模板施 工时先测定标高 , 铺设梁底模 , 梁底模 板按规 范 要求起 拱。根据 楼层上弹 出的梁边线进行平面位置校 正, 而较深 的梁先 绑扎梁钢筋 , 再支设侧模 , 然后支平台模板和柱、 梁、 板交接 点处模板 。 ( 3 ) 工程平台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满堂式脚手架支撑体 系。当混凝土 达到设计强度 的 5 0 %时 ( 3 ~ 5 d左右) , 即可 以拆 除梁 侧模及横支撑 , 立柱 只拆 除一部分 , 继 续支撑楼 板混凝 土 , 使 结构处 于短跨 受力状 态 ( 小 于 2 m, 待混凝 土强度 达到规范规定 的拆模强度要求 时, 再拆除竖 向支撑及 保留的模板, 这种支撑体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大大加快进度 。

关于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探讨

关于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探讨

关于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探讨摘要:模板工程作为建筑建设中的必要环节,几乎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整体工程量中占据重大比例,一直是施工人员关注的重点。

新时期,随着混凝土结构应用的不断增加,模板施工必要性与重要程度更是日益提升,采取有效技术手段组织开展模板施工,以保证其施工质量极其必要。

本文便是以模板施工作为主题,从模板的验收、安装、拆卸几方面谈论了其施工技术,并从几个常见质量问题入手,谈论了控制其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模板施工直接关系着混凝土工程与钢筋工程是否能顺利健康的开展,而且其施工费用占据了钢筋混凝土工程费用的极大比例,做好对于模板施工的技术控制,以保证模板材料的科学合理使用,尽可能保证模板施工的质量,便成为相关工程建设人员的重点工作任务。

鉴于近年来,模板施工的数量大幅度上涨,且其技术难度逐步上升,技术人员进一步开展了对于模板施工各项技术的深入研究,为提升模板施工质量提供了有效的经验。

一、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的具体技术1、验收环节施工队伍进行模板施工,首先要由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建设需求,选择适当的模板形式,然后选定针对拟定模板开展技术与成本分析,并根据各模板的类型,进行成本优化与技术配套,最终确定模板的实际形式。

技术部门针对模板的形式开展方案设计,然后进行排模与加工,待模板制作完成后,要经由技术与材料两部门进行联合检验,以分析其是否合格,待检验合格后,技术部门需要实施技术交底,而材料管理部门则进行具体的储存。

具体来讲,合格的模板需要满足以下几点技术要求,即:尺寸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稳定度、强度、支撑力,构造简单便于拆卸,且连接部位紧密严整,待各部分质量皆合格后,设计部门要为各部分模板的安装进行图纸设计。

2、安装环节施工人员对模板进行安装施工,遵循垫层、基础梁、构造柱、柱、墙板、圈梁、梁、楼板、楼梯这一流程,各部分的安装施工皆具有其自身对于技术的特殊要求,各环节施工人员要切实依照自身技术要求开展严谨施工。

浅析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浅析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浅析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摘要:文章概述了影响建筑模板施工质量的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提出了建筑工程模板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并结合工程实例,着重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等方面探讨了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要点及控制措施,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模板安装;柱墙模板;模板拆除;质量控制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生活的质量也随之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会运用到众多的施工技术,其中模板施工技术是最重要的施工技术之一,不仅可以提高施工的质量以及效率,而且能够保证建筑使用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1影响建筑模板施工质量的因素1.1重组模轻支撑如果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忽略了柱模支撑对于模板施工的重要作用,那么在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操作上的遗漏或者是失误,从而导致模板安装的质量受到影响。

即使有些施工人员足够重视柱模支撑的作用,但是由于技术以及自身能力的限制,在实际的施工中不能准确的找到柱模的支撑位置,故会导致柱模的支撑点出现偏差,这会给建筑工程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1.2安装灵活性不够由于条件的限制,模板安装的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普遍不高,其中有些没有安装的工作经验,有些没有掌握相关的安装技术,这就导致模板安装的质量不能被保证,从而对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恶劣的影响。

模板安装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施工人员在实际的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工作上的调整,对于不同的施工单位也有着不同的操作规范,施工人员也要根据这些不同的操作规范来调整自己的作。

但是有很多的模板安装人员不能从固有的思维中跳脱出来,在安装时往往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操作规范来进行作业,这会极大的影响施工的质量,从而影响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

2建筑工程模板施工质量控制措施2.1墙体模板的质量控制施工模板的质量对建筑墙体的质量以及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施工中要保证模板施工的质量。

影响模板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模板的支护、模板的安装以及控制偏差。

建筑工程中的模板施工技术探讨

建筑工程中的模板施工技术探讨

规范来进行选择配制 。 对 于那些结构、 形体比较复杂的构竹 , 如楼梯, 其模板 的配制办法常采用放大样的方法。所谓放大样, 要是 以绱构图纸为依据 , 在地 面画 出结构构件 的实体形状 , 冉根据画出的构件实体, 测出 个部分模 板 的标准尺 寸, 最后进行模板 的制定。f } J 足, 对 于结构 、 形体特 别复杂 的构 件, 放 大样 的这种 方法有 显得相对繁琐, I 1 其所需场地也较大 , 仃 时也很难 良观的画 出构件的实体 , 在这种情况下 , 其模板的配制就需要结合 计算 的 , ,
的 影响 。
( ) 模板施T技术要求 ( 1 ) 垫 模板 , 其体积较大, 但基础不高 , 在其安装过程 1 , 要 对其星础 中心线及标 高进行准确 核对 , 且提前将轴线 与周 边线 弹 , 以边线尺 寸为 准, 确定侧面模板, 在对模板进行垂直高度及标 高进行校 正后, 用支撑将其 同定, 进 而达到稳定模板的 目的。在完成模板 安装后, _ l 定能够要将 杂 物清士 1 干净 , 再次对模板尺 寸、 标高等指标进行确定, 胥其足否达剑标准。 ( 2 ) 基础梁模板, 基础梁底的十方在经过_ 『 j 三 实 以后, 其胎膜采用砖砌 , 并 配置1 : 3 的水泥砂浆, 以利砼浇捣。 散 来说, 当尽础梁 宽度较 小, 跨度较大 时, 只需用拼装的方法来装配外侧模 板, 但要在 垫层 卜弹} H 两侧边线 , 以保 证 标 高 尺 寸 的准 确 性 , 后 要 用 支撑 将 其 固 定 。 ( 3 ) 柱模板 , 在其施工过程 中, 由于其柱 的南度较高, 尺、 j ‘ 较 小, 安装 前, 需弹 出交 叉纵横线及边线 , 在拼装中, 主要将 两边 柱断叫长边卡 ¨ 同的板 , 及两块与柿断面短边相 同尺寸的板丰 ¨ 组装, 形成组合型的模板 。 在钉札模过 程 中, 应将海绵条加在两块板之间相互摩擦的地 , 避免出现漏浆现象 。 ( 4 ) 墙体模板 , 其拼装通常采用两侧模板来进行 。具体主要 以 t - - J L 个施 工步骤: 首先 以基层 中心线 为摹准, 将两侧墙体边线找 出, 然后 再根据所 找 出的边线, 将侧膜 与其对准 , 日 . 将止模板 、 侧膜 拜的垂直高度 、 杯南进行 校 正, 确定其正确后, 再将其牢牢同定, 主要采用斜撑 与支撑的办法进 行同定, 然后, 存 模板 、 高尺 寸的基础 卜, 找 出间距 , 用穿心螺杆进行加 阎, 用钢 管夹 进行搭设, 并在墙体两侧模板外预留出空隙, 大概在5 0 mm作用 。

关于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

关于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

— —

证。
辫 杆 与 扫 地 杆


/ < \



( 2 ) 双面覆膜木胶 合板模 板特 性: 此种模板对提 高混凝 土表面质量 , 实现 清水面混凝 土施工工艺 , 创 造了必须 具备的模板条件 , 该模 板有优 良的防水性 能, 变形小 、 强度 高、 质 量轻、 周转次数 高、 拆装方便、 脱模、 清 模工作量小 的优点 。 ( 3 ) 因本工程框 架柱数量较多 , 为加快施 工进度 , 在施工 中充分考虑 柱模板的定型化 , 制作 成标 准拼装节, 圆柱采用定 型钢模 板。另一方面 , 为保证楼梯 的施工质量 , 部分楼梯也将采用预制定型模板 。
Hale Waihona Puke 相关探讨 。 关键词 : 建筑工程; 模板 ; 施工
1 工程概 况
某工程地下室连为一个整体, 采 用钢筋混凝土框 架一 剪力墙结构 。 地 上分 为主楼和裙房 。主楼 为上大 下小的倒锥椭 圆形, 两个 结构单元 , 首层 长轴方 向 1 3 5 m,短 轴方 向约 9 0 m,五层 长轴 方 向 1 5 6 m,短轴 方 向约 1 0 4 m; 裙房为狭 长扇形 , 外弧长 约 为 2 7 4 m, 分 为三个 结构 单元 , 裙 房 两
【 文章编号 】 1 0 0 4 — 7 3 4 4 ( 2 0 1 3 ) 1 0 — 0 3 3 4 — 0 2
关 于建筑 工程模 板 工程施 工技 术 的探 讨
李 飞 陈 彦 林
( 桐柏县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站 河 南 省 桐柏 县 4 7 4 7 5 0 )

要: 模板 工程是建筑工 程的重要施 工部分 。本文 结合作者 既往 实际工作经 历与经验 , 从技术角度 就建筑工程 的模 板施工进行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研究随着现代建筑工程的发展,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大模板施工技术是指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所使用的模板技术,主要用于承载混凝土和钢筋的模板支撑系统。

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意义、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一、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意义1.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可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对模板结构的设计和规划,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误差和缺陷,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周期。

通过模板的标准化和预制化设计,可以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

3. 保障建筑工程安全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合理的模板结构设计和施工规划可以有效预防高空坠落和模板坍塌等意外事件,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1. 施工过程中存在误差在高大模板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施工误差的问题。

这些误差可能来自设计、加工、运输、安装等方面,需要通过规范的施工管理和精准的施工技术来解决。

2. 施工周期较长高大模板施工的周期较长,容易造成施工进度的延误。

需要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新的施工技术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3. 施工成本较高高大模板施工的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 智能化施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施工将成为未来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施工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 预制化模板设计3. 绿色施工技术未来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引入绿色材料、节能技术和环保工艺,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施工。

建筑工程模板工程

建筑工程模板工程

建筑工程模板工程建筑工程中的模板工程是指在施工阶段对建筑构件进行临时支撑和模板搭设的一项工程。

它对于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确保工人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模板工程的选材、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模板工程的选材模板工程的选材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

常用的模板材料包括钢模板、胶合板、竹胶合板和木模板等。

这些材料各有其特点,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在选材过程中,首先要考虑模板工程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钢模板是一种高强度、刚性好的模板材料,适用于大型建筑结构的模板工程。

胶合板和竹胶合板是比较常用的模板材料,它们具有较强的抗剪、抗弯能力,适用于中小型建筑的模板工程。

木模板则多用于临时建筑或者对模板质量要求较低的工程。

其次,还要考虑材料的经济性和可重复利用性。

胶合板和竹胶合板在施工后可以回收再利用,这样既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又可以降低施工成本。

木模板在施工后通常不能回收,因此在材料选择上要慎重考虑。

二、模板工程的设计模板工程的设计要根据具体建筑构件的形状和尺寸来进行。

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模板的布置、支撑结构以及模板连接方式等因素。

在模板布置上,需要合理安排模板板块的分布,保证施工过程中模板的支撑稳定性。

支撑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模板的承重能力和刚度要求,确保模板能够稳定地支撑建筑构件。

模板的连接方式包括螺栓连接、木钉连接等,需要根据构件的形状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

三、模板工程的施工模板工程的施工要求精细严谨,包括模板搭设、调整和固定等环节。

首先是模板的搭设过程,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准确的尺寸测量,确保模板板块的安装位置精确无误。

接下来是模板的调整过程,即根据实际安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保证模板与建筑构件的贴合度。

最后是模板的固定过程,需要采用适当的固定方式,确保模板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或倾斜。

在模板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工人应配戴好安全防护装备,遵守相关操作规范,减少事故的发生。

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中的模板施工技术探讨(冀中能源井矿集团建筑工程公司 050100)摘要: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建筑模板体系施工现状进行阐述,并分析了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控制要点,旨在为建筑工程中的模板施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建筑;建筑工程;模板施工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开始迅速发展,各大城市市随处可见各类建筑施工,而建筑模板也在这种环境中开始发展起来,同时也开始受各个建筑工程企业所广泛应用。

在1994年国家建设部所提出的建筑业重点推广并应用的十大新技术中,新型模板技术就列入其中,也因此,建筑模板技术开始在我国建筑业广泛应用。

事实上,建筑模板技术可以使建筑施工效益得到有效增长,也可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提高,最主要的是它还可以使我国建筑施工技术中的不足得到弥补,实现了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近几年,我国就建筑模板技术,又成功研制了液压自动爬模技术,现在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建筑业,也由此使我国建筑工程模板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建筑模板体系施工现状(一)混凝土浇筑施工多以单层模板支架为主我国目前建筑行业的混凝土浇灌施工大多是以单层模板支架为主,虽然这种单层模板支架体系发展的较为成熟,其在应用上也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并且其受力情况也较为简单,在使用上,也比较安全可靠。

然而,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层模板支架体系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该体系设计较为复杂,受力情况也十分繁琐,其在施工应用上,目前国内对其在设计、施工方面都没有对其受力方面的性能全面掌握,在使用上局限性较大。

并且,目前国内很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多次模板支架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都没有对模板设计及其刚度进行验算,一切仅凭经验,这样所布置的支架体系很有可能带来安全方面的隐患。

(二)施工技术人员未对施工操作者进行详细安全技术交底目前,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操作人员在技术水平上程度较低,而施工企业的技术人员也没有对施工操作者进行技术安全教育与培训,这就会造成一些安全上的隐患。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探究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探究

建 筑 工 程 模 板 施 工 技 术 探 究
王 永 军
( 北 冶 金 建 设 集 团有 限公 司 河 北 河
中 图 分 类 号 : U 5 . T 752 文献标识 码: B
0O O) 5 O 0
文 章 编 号 :0 8 2 X 2 1 ) 8 0 6 2 1 0 —9 5 (0 2 0 —09 ~0
0 00 ) 5 0 0
… … ● _ _ ● ● ● … o ● ● _ ● ● ● _ _ _ ● ● - ● 。 。 … ● ● ● ● ● 。 … ● ● ● 。 。 ● ● ● _ _ ● … ● ● ● ● ● … 。 ● ● - ● ●
… , ● _
文 献标 识 码 : B
● ● ● ● _ ● ● … … ● ● ● - - ● … - ● ● ● - ● … … ● - ● _ … …
文章 编 号 :0 8 2 X 2 1 ) 8 0 6 1 0 —9 5 ( 0 2 0 —0 9 —0 1
● ● ● ● ● 。 。 … ●
【 摘 要 】 随着 钢铁 企 业发展 产 能 的释 放 , 本 对企 业 生存 的 压 力越 来越 大 , 成 同时 受经 济危 机 影响和 国 家“ 节能 减排 ” 策 的影 响 , 源综合 利 用 、 政 能 降本 增 效 已经成 为 影 响企 业发 展 、 生存 的 重要 因素 。通过 对 六 万发 电机 组煤 气 利 用效 率提 升 的工 艺改 进与 创新 , 取得 了明显 的 经 济效 益和 良好 的社 会 效 益 。 【 键词 】 发 电机 组 ;煤 气 ; 率 ; 关 效 工艺 ;创新 随着 钢铁 企业 发展产 能 的 释放 , 本对 企 业 生存 的压 力越 来 越 大 , 成 同时 排烟 温度 降低 , 对锅 炉 出力 、 省煤器 使用 寿命 等锅炉 安 全运 行造 成 影响 。经 过 受 经济危 机影 响和 国家 “ 能减排 ” 节 政策 的影 响 , 能源 综合 利 用 、 本增 效 已经 计 算分 析 , 降 通过 上层 喷嘴开 大 火 焰 中心 上移 , 改变 燃 烧 配风 量 等措 施 , 不 改 在 成 为影 响企业 发展 、 存 的重要 因素 。通 过 对六 万 发 电机 组 煤气 利 用 效率 提 变原有 工艺 , 入 2 0/ 生 从 6 th锅炉 D 4 0 气 母 管就 实现 转 炉煤 气 与 高 炉煤 气 N2 0 煤 升 的工艺 改 进与刨 新 , 取得 了明 显 的经 济效 益 和 良好 的 社 会效 益 。笔 者 结合 混合 , 降低 了 设备投 资 , 保证 了设备 稳定 运 行 , 掺烧 转 炉煤 气 量可 达 4 0 0 / 0 0 m3 自身的 一线 的时 间经 验浅谈 如下 自己的观 点 , 仅供大 家参 考 : h 掺 烧转炉 煤气 后煤气 热 值增 加 , 生 的 烟气 量 减少 , 利 于 锅炉 负 荷 提 高 , , 产 有 1 完 善 了 空 气 预 热 器 原 设 计 缺 陷 掺烧 转炉煤 气后 可减 少高炉 煤气用 量 , 减 下来 的 高炉 煤气 共 给 C P 将 C P发 电 , 2 0/ 6 th锅 炉为 非标 准系列 锅炉 , 目前 国内运 行 的 最大 纯 烧 高炉 煤气 锅 在负 荷不变 的情 况下掺 烧 3 0 0m3 h 炉煤 气就 可 减少 高 炉煤 气 6 0 0 / 为 00 / 转 0 0 m3 炉, 由于 没有成 功 的经验 可 以借 鉴 , 锅 炉在 设 计 、 造 过程 中存 在一 定 的 缺 h 在 增加 C P 该 制 , C P发 电量 的同 时也 多 了一 个 煤 气平 衡 调 节 的 手段 。 同 时, 增加 陷 。锅 炉 空气预 热器 原设计 高 4米 , 每组 由 1 6 根 中 O . 49 4 ×1 5钢管组 成 , 由于 了转 炉煤气 用户 , 提高 了系 统平 衡 、 调节 能 力 , 炉煤 气 回 收量 提 高 了 1 m / 转 5 3 管长壁 薄 , 子之 间没有 约 束 , 管 运行 中在 送 风机 大 量气 流 横 向 冲刷 圆管 时, 在 吨钢 , 益 明显 。 效 蹋 管背 面产 生漩 涡 ( l 又称 卡 门涡流 ) 漩涡 又在 气流 的作 用下 脱 离 圆管 , 种 交 4 系统及 运行方 式优化 . , 这 提高 了设备 出力 及安全 可靠 性 替生成 和脱 离 的频 率称为 涡流 频率 , 门涡 流效 应 的气 压震 动 是管 式 空气 预 卡 4 1 煤气 管 道 安 装 泄爆 阀 ; 炉 主要 燃 用 高 炉煤 气 , 炉 煤气 具 有 易 . 锅 高 热器震 动 的根 源 。在 气流 扰 动下 钢 管会 发 生 强烈 振 动 , 长 期振 动 作用 力 下 燃 、 爆 、 毒 的 特 点 , 6th锅 炉 煤 气 插 板 阀 后 管 道 长 , 径 粗 在 易 有 2 0/ 管 管子会 发 生疲 劳断 裂 , 影响 锅 炉使 用 寿命 和 安 全 运行 , 据 现 状 提 出在 空 气 ( N 4 0 ) 管 段 中高炉煤 气储 存量 大 , 根 D 2 0 mm , 而且 两支 管 的最 薄 弱环 节 管 道末 端 预热器 中间安 装防 震隔板 的 建议 , 实际安 装后运 行 效果 良好 , 经 有效 减轻 了管 堵 板 , 正面 对着汽 机 厂房 , 点停 炉 过程 中一旦 操 作 、 查 不 到位 或 操作 错 误 在 检 子振 动 , 少 了故障率 , 减 经计 算 , 预热 器寿 命至 少可 延长 5年 。 就 会发 生高 炉煤气 管道 爆炸 事故 , 高炉 煤 气 管道 爆 炸 就会 炸 坏 锅炉 本 体 受压 2 对 烟风 系统 进行 改进 , 用冷凝 水加 热器 , 高锅 炉 出力 投 提 元 件 , 引起锅 炉爆 炸造成 更重 大恶性 事 故。根 据现 场工 艺 情况 , 可 与设 计 人员 设 备投 产 以后 送 风机风 量偏 小 , 在锅 炉大 负荷 时配 风量 明显 不 足 , 成高 交涉在 最容 易发 生爆炸 的薄 弱管段 锅炉 两侧 高炉煤 气 支管 上安 装 弹压 式 自闭 造 炉 煤气 不完 全燃烧 , 旦煤 气 过 剩极 易 发 生锅 炉 尾 部 烟 道放 炮 事 故 ,造 成人 防爆 阀 , 一 为锅炉 安全 运行创 造 了条件 。 员 伤亡设 备 损坏 的严 重后果 , 响锅 炉 的 出力 燃 烧 效率 及 安全 运 行 。根 据 目 影 42 在炉 膛底部 布 置 蓄 热稳 燃 装 置 ;高 炉煤 气 发 热 量低 , 火 点 温 度 . 着 前 锅炉设 计 情况 , 最小 改变 原 工艺 情 况 下 , 何 提高 设 备 出力 , 为 影 响设 高 , 在 如 成 不容 易着火 , 尤其在 点火 初 期及 锅 炉低 负 荷 时 , 由于 燃烧 区 域 温度 低 容 易 备 有效运 行 的难题 。在 这种 情 况下 如 果更 换 送 风机 需 更 换其 它 型 号送 风 机 , 造成 锅炉灭 火放 炮 , 针对 这种 情况我 们选 择 了在炉膛 底 部布 置 蓄热 稳 燃装 置 , 风 机外 形尺 寸就 会发 生改 变 , 础 需重 新 浇 筑 , 应 配 电设施 需 更 换 , 造 投 其 结构为 圆塔 形 , 基 相 改 有高强 高 热镇 稳 定 性耐 火 异 型砖 砌筑 而 成 , 点 火 初期 , 在 其 资 大施 工周 期长 影 响正常 发 电 ,因此 我 们对 送 风 机 电 机 出力 进 行 校核 , 定 要 吸收煤 气产 生的热 量 , 度升 高 。 燃 烧 区域 形 成一 个 高 温温 度 场 , 温 度 确 温 使 这 电机余 量 , 根据 电机 余量 , 利 用原 风 机 安装 尺 寸 对 风机 改 造进 行 技术 攻 关 , 场 强烈地 加热 了高炉 煤气 , 之燃烧 很 快 , 并 使 燃尽 时间 短 , 焰长 度 短 , 火 火焰 与 稳 稳 使之 燃 烧 的更 彻底 、 干净 , 通 过 翻阅 大量资 料及 技术 计 算并 与 风 机厂 家 咨 询 , 终 确 定 了 改造 方 案 :整 燃器 相切 , 燃器 的热量 进一 步加热 未燃 尽 的煤气 , 最 体更 换送 风机 叶轮 。 提 高 了设 备 安全保 障 。 投 运冷 凝 水 加 热 器 。投 运 后 排 烟 温 度 由 13 一 17 降 到 14 一 6℃ 6℃ 2℃ 4 3 锅炉 采用 了炉膛 安 全保 护 系统 ( s s 及 自动点 火 高 炉燃 煤 易 燃 . FS) l0 , 3 ℃ 由于烟温 降低 , 烟体 积 减 小约 1 , 高 炉煤 气 压 力 、 风 机 、 风 易 爆有 毒 , 排 O 在 引 送 一旦 出现 炉膛 灭 火/ 送风 机 跳 闸等 危 险工 况 , 能及 时 切 断供 给 引 不 机开 度不 变 的情况 下炉 膛负 压净增 加 一3 0 a 0P。 的煤气 就会造 成炉 膛爆 炸重大 恶 性事 故 , 用 了 F s 采 S s系统 , 装 了 煤气 快 切 安 3 优 化 系统工 艺实现 转 炉煤气 掺烧 。 高 了转炉 煤气 回收和 调节 能力 提 阀, 当危 险工况 出现 时在 1 内快 速切 断煤气 , 了保证 万 无一 失 又安 装 了双 秒 为 T, 2V 与 C 确 2 0/ 6 t h锅炉 设计 为纯 烧高 炉煤 气 , 采用焦 炉煤 气点 火 , 高炉 煤气 为低 热值 按 钮 手动紧 急跳 闸 MF 采用 直 流 2 0 电源 驱动 , D S机 柜 端子 并 接 , 燃料 , 主要 可燃 成分 为 C 只占体 积 的 2 , O 2 其余 为 N 2占体 积 的 5 , 热量 保 了锅 炉安 全 。同时锅 炉 首 次采 用 自动 化点 火 , 轻 了 劳 动强 度 , 全 性 更 7 发 减 安 使锅 炉整个 自动 化程度 得到 了提 高 。 仅 为 7 0千卡 / 。掺 烧转 炉煤 气 以后 , 由于 燃烧 温 度 变高 火 焰 中心 改 变 , 好 , 5 对

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探讨

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探讨
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探讨
Di u s em pl e Co tu t ec no og d Qu i s s i on T c on at nsr c i T h l y an aly Con r on t t ol
彭 湘 P gXa g en in
的基础 不平 整 等 : 的 则是 工人 私 自拆除 部 分 有 支 架造 成支架 整体失 稳 。
如果模扳块为高强术 ( l 竹 胶台板.其板面为
1 mm 厚并 且两 面经 过覆 膜或 其他防 水材 料处 2 理的 ,责其 基本寿 命可达 5 0次以 上;由 于该模 板块 和支 撑 系统刚 度较 好 、覆盖 面积 大和 模板 拼缝 少的 特 点,所 以浇 灌后 混凝 土表 面平 整光 洁 .体现 了优 越的 使用 效果 ,在 进行 建筑 周转 快的 楼顶 板结 构施 工 时,只 要淮 凝土 结构 的强 度 达到 设计 强度 S% 左右 即可 对模扳 、模板 楞 O 及 横撑 进 行拆 除 ,只须保 留 立柱 支磺 ,因此 会 加 快模 板 结构 的周 转速 度 该 类模 板的 适应 性 强 . 以所 以得进 行散支 散拆 , 可 也可组 成大模 板、 台 f ) 、筒模 整 体 吊装 的形 式 ,该 模板 结 桌 模 构 在施 工 时的 操作 中不 需要再 次使 用其 他 的特
而 给施 工安 全带 来一 些 固有 的隐 患 。比如 只重 速 度不重 安全 . 只讲进 度 . 讲安全 , 不 只厕 蛮干 .
不 顾安全 等o
3 荷载 组合 的有 关规定 21
设计 荷载 。由此 造成 现 浇混凝 土 结构 质量 事故 增加 ,严重 的舍 使模 板 支架 临时 结构 以及 现浇

要 :湿凝土结构是目前建筑结构中应月较为广

浅析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

浅析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

工技术与安全监督的重点和难点。本 文结合 工作 实践 中总结的一些经验 , 对建筑现有模板的安装工艺与质量及安全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 关键词】 建筑施工; ; 模板 安全; 质量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制
随着建筑业的蓬勃 发展 . 高层建筑 日 益增多 . 建筑 物的平 面布局 、 结构类型更加复杂多样 建筑施二 技术也 随着不断提 高 . r 尤其是大跨 度、 粱截面大 、 层高较大的建筑物 . 其模板支撑体 系的设 计与施 工技术 的难度更是不断增高。高支模 是指建 筑工程 中层高超过 4 m的混凝 . 5 土结构梁板的模板及其支撑系统 . 其支撑架一般 由钢管 立杆或门式脚 手架与水平杆 、 剪刀撑通过扣件连接 , 形成整体性模板支撑系统。
◇ 工论坛◇ 建
科技 圈向导
21 年第 1期 02 8
浅析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
周 玉花
( 青海省西宁联友工程建设 监理有 限公司 青海
【 摘
西宁
8 0 0 1 0) 0
要】 随着建筑工程行 业的不断规范化 , 模板工程成 为结构施 工中量大且周转频繁的重要分项 工程 , 其技 术要求和安全状况 亦成为施
2高支模的施工安全管理 .
高支模的支撑高度在 6 以下可采用 门式钢管 支撑架 、 m 扣件式钢 管支撑架 , 由于门式架 的宽度 、 高度 以及间距均受定型材料 的控制 . 其 整体性较难保证 , 当支撑 高度> m或荷载较大时不宜采用 门式 钢管 故 6 支撑架。 扣件式钢管支架 的组合形式灵活 . 钢管承载力高 . 支架整体稳 定性好 , 筑施工 中尤其是超高 、 在建 超大 、 超重支撑 系统 的应用更 为普 遍。 由于楼板梁截 面大小不一 、 高变化等 . 标 因此门架组合应考 虑上 调顶托以及下调底座 的螺杆伸 出长度 f 上托 3 0 m. 0 m 下托 2 0 0 mm不超 出规范要求 , 否则应对 门架 承载力进行折减 . 并采取相应加 同措施 高 支模 的受力 : 件如立朴 、 、 主 次龙骨 等应 选川截 面、 强度 均满足受力要 求 的材料 , 多次周转使胴 的材料应送相关部 门进行强度检测 钢管 埘 立杆的连接必 须采用对接扣件 对接( 采用搭接 . 不得 并确保对 接端头 平整 ) , 水平拉杆及剪 刀撑 的连接应采用扣接 高支模的安全稳定与支 架 体系的整 体稳定性密切相关 , 要通过水平拉杆 、 剪刀撑 、 与结构混凝 土墙柱的纵 横拉结来加强其整体稳定性 , 局部小面积高支模与应相邻 的普 通楼 面支架纵横拉结来保证 。 为此 . 钢管立杆 、 门架 的排设 间距应 统 一为模数形式 , 于水平拉杆纵横拉结 , 部可用短钢管加 以辅助 便 局 对 于每层 均为高支模 的工程 .模板拆 除要 考虑上层支撑架荷 载的影 响, 支撑架拆除时要保 留部分支顶 后拆( 或加设 回头顶)尽 可能使上下 . 楼层支撑架 的立柱保持在 同一垂直线 上 . 以保证 荷载能安全地向下传 递。 高支模搭设完毕后 , 先由施工单位 自检 , 由监理 、 再 安监单位验收 , 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 梁 板的钢筋绑扎)高支模使期间应派 。 专人 负责 l常监测 , a 并应延续 至混 凝土浇筑终凝后 . 监测 频率为 2 ~ O 3mn 0 i 一次 , 当支架变形达 到预警值 . 或发现 支架松动有 异常响声 等 情况时 , 必须立 即停止施工和疏散人 员. 并及时进行加 固处理 高支模 拆 除前 , 必须 确保该层混凝 土强度达到规 范要 求的拆模强度 . 经监 并 理工程师同意办理书面手续确认后 . 方可拆 除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探讨摘要:在框架结构中,模板工程是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结合某框架结构建筑实际,对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框架结构;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某建筑为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为9961m2。

本工程楼地上十八层,地下一层;整个地下室在平时用于停车库,战时为人防。

在模板工程中,本工程采用九合板(厚度18毫米),用于剪力墙墙板、柱模板、梁底板、柱模、楼梯及其他松木方料(100×50),模板连接排档钢管(φ48),围楞和搭设支模架扣件,连接钢管支模架之间的扣紧φ12对拉螺栓,用于拉结墙壁及柱两侧模板。

1 模板配制1.1 柱模板方柱及异型柱模板采用九合板,排档采用松木档,间距设置不大于35厘米。

方档必须刨直,并用压刨刨成档料尺寸一致,误差不得大于1毫米,档与板之间用2寸钉子固定,模板对角线长度误差不得大于1毫米,梁柱接头模板配制一次成型,并按图纸尺寸留出梁窝,避免在梁板支模时交接处出现缩颈或涨模现象。

1.2 梁模板梁侧板均采用九合板配制,梁模板排档采用松木档,间距不得大于45厘米,梁模板应严格按梁断面尺寸进行配制,误差不得超过±2毫米。

2 支模方法2.1 框架柱支模按图纸尺寸对照放好的墨线进行技术复核、检查无误后,先在楼层面上找平,现时在框架柱角的四周点焊l30×30×3角钢限位固定柱脚,支模前应检查墙柱拉结筋、预埋件孔洞等有否漏放,柱脚墨线、固定点是否正确,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立模,立模时,柱模四角和模板接头处粘贴胶带纸,阻塞模板接头处的缝隙,避免接头处产生漏浆。

柱模板拼模应交错搭接,这样可使整个柱模形成一个整体,每个柱底部模板必须紧贴四角限位角钢,使底部位置正确。

柱脚须开设一个垃圾检查口(不少于0.1m2)以便浇捣砼前检查或清理上部掉下的建筑垃圾。

柱身模板拼装好后,安设围楞、包箍(围楞采用[635槽钢抱箍用φ12对位螺栓,设置间距,柱下部40厘米,上部每道50厘米),校正截面尺寸、位置、标高并加以临时固定。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探讨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探讨
科技创新与应用 J 2 0 1 3 年 第6 1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建 筑科 学
建筑工程模 板 施 工技术探讨
徐 顺 财
( 乐清市城镇建设工程公 司, 浙江 乐清 3 2 5 6 0 0 )
摘 要: 模板 工程 是 建 筑 工程 的 重要 组 成部 分 , 是 建 筑 工程 质 量保 证 的 重要 基 础性 环 节 , 因此 , 严格 保 证模 板 工程 的质 量 对 于整 体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模板工程施 工技术进行 了分析 , 在施工准备工作的基础上, 详 细分析了主 体模板工程 , 包括柱、 樯、 梁等五个部分 , 对每个部分的模板工程施 工工艺进行 了详细探讨。文章最后对模板拆除工程进行了分 析, 并且着重强调 了拆模施工的两个关键性注意事项, 能够作为 实际建筑工程模板施工的参考 。 关键 词 : 建 筑 工程 ; 模板工程; 施工 技 术 ; 混 凝 土 工程
1 引言 因此 必须根据工程 的要求进行实地放样之后再 制作合适 的模板 。 另外 , 在 随着我 国社会 的快速发展 , 建筑工程规 划建 设的规模和速 度逐渐加 楼 梯模板安装过程 中—定要注意斜向支柱的固定 ,以此来保证混凝土 浇 快, 因此 , 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对于促进社会和谐 发展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 筑过程 中发生塌滑事故 。图 1为某楼 房工程楼梯 模板工程 的施工示 意 义 。无论规模大小 , 任何—个建筑工程都是一个较为 系统 的工程 , 每一个 图 。 环节对于整体工程的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模板工程是保证建筑 01 2对拉 螺 杆 工程混凝土成型及稳定的重要施工环节 , 每一个优质 的建筑工程都必须 建立在优质 的模板工程基础上。本 文主要针对—般楼房建筑工程 的各个 部位 的模板工程施工进行探讨 ,为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 中模板工程施工 提供有效 的参考 。 2模板工程 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是模 板工程 的重要基础性环节 , 对 于保证 模板工程 的准 确 施工 以及后期 的混凝土浇筑工程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 。准备环 节 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 施工面的准备以及 材料 的选择 。 2 1建筑施工面的准备工作 施工 面的准备是为了在模板安装时有一定 的参 考 , 并且为 固定模 板 做好准备 ,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 规 划标高 。 模板施工必须按 照 定 的标准 施工 ,因此 , 在施工之前必须将各楼层 的施工面进行规 划弹 图 1楼 梯 模 板 工程 施 工工 艺 线, 并运用水平尺等进行有效 的标高 , 为模 板施工提供线性标准 ; 第二 , 施 工面及模 板的表面 清理 。 在施工之前 , 必须按照施工要求将柱 、 樯、 梁等部 3 _ 4梁模 板施 工 位的施工面以及模 板表面清理干净 ,以此防止模板安装 之后出现滑板事 梁是楼房建 筑重要 的支撑 结构 , 因此梁模 板工程施工必 须要严格遵 故; 第三 , 涂刷脱模剂。 脱模剂是模板工程重要的施 工粘合 剂, 主要是为了 照施 工要求开展 。 其 一般施 工过程包括 : 支架搭设一 支柱头模板— 铺设 底模 保 证模板的固定 , 在涂刷过程 中必须严格标 准 , 涂刷均匀 。 板一拉线找平_ 圭 4 模一 预检等 H . 个环 节。梁模板安装要根据不 同的组成 2 . 2施工材料选择 结 构进行 , 第一 , 大龙骨一 般采用 4 8 x 3 . 5的圆形 双钢 管 , 小龙 骨则 采用 模板工 程中涉及到 的材料主要有两类 , 一是 模板材料 。 模板材料在选 6 0 m m x 8 O m m的方 木 , 两类骨 架的跨距都 等于支架立 柱 的跨距 ; 第二 , 梁 取时要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来确定, 在一般『 青 况下, 楼房工程模板材料选 底模板 的铺 设。 梁底模板在铺设时要严格根据支架标高施工 , 并且在 主次 用1 8 a r m厚 的木芯胶合板 , 模板的背带选用 6 0 m m x 8 O m m的木枋 。 二是模 梁交接 的部位 , 要先主梁后次梁 的顺序进行 ; 第三 , 梁侧模板 的铺设 。 在梁 板工程的紧固材料。 紧固材料 主要是通过对模板的加持来 固 定模 板 , 从而 侧模 板安装 时 , 要根据侧模 板 、 压脚板 、 斜撑 顺 序进行施工 。 使得混凝土浇筑成型 , 并使得整体系统处于较为稳定状态 。一般 隋况下 , 3 - 5楼板模板施工 紧 固材料采用 1 2 加 固铁杆 ,其中防水砼 采用带止水板 的加 固钢筋杆 , 由于楼板 处于水平位置 , 因此其模板施工 过程较为简单 , 主要包括 : 其他剪力墙采用一般直钢筋杆 。梯井地下部分防水剪力墙 中带止水板钢 支架搭设_ 龙骨铺设 — 模板安装一 预检等几个环节 。在模板安装 过程中 , 采 筋杆 , 为一次 陛使用 , 其他剪力墙 内加 固杆 为 中1 2 加 固铁杆 , 穿 中1 6 P V C 用木胶合板作楼板模板 , 一般采 用整张铺设 、 局部小 块拼补的方法 , 模板 管后 , 重复使用 。 接缝应设 置在龙骨上。大龙骨采用  ̄ 4 8 x 3 . 5 m m双钢管 , 其跨度等 于支架 立杆间距 I / J 、 龙骨采用 6 0 m m x 8 O m m的方木 , 间距 3 0 0 m m, 其跨度等 于大 3建筑工程主体模板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 要求 建筑工程 中主体模板工程 主要 包括柱 、 樯、 楼梯 、 梁及楼 板五个部分 龙骨间距 。 挂通线将大龙骨找平 。 根据标 高确定大龙骨顶面标高 , 然后架 的模板工程 , 不同部位的模板工程其施工工艺具有很大 的差别 , 在施工过 设小龙骨 , 铺 设馍板 。 楼面模板铺完后 , 应认真检查支架 是否牢 固。 模板梁 程 中要严格遵照施工工艺开展工程施 工。 面、 板 面清扫 干净 。 3 . 1柱模板施工 4模板的拆除施工环节 柱模板施工是建筑工程中较为普遍 的施工环节 。其施工过程 主要包 拆除施工是模板工程 的最后—个施工环 节 , 也 是后期工程施工 的基 括: 模板安装一 检 查对角线一 长度差一 安装柱 箍一 校正一 固定一 柱头找补等几 础 。 在模板拆 除过程 中一般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 第一 , 模板 的拆除顺 序 。 个过程 。 在柱模板施 工过程 中, —般选择 1 8 厚 胶合板作为模板材料 , 背楞 是模板拆除过程中 , 要根据一定的顺序进行 , 一般而言遵循 : 先支的后拆 , 采用 6 0 m m x 8 O m m木枋 , 柱箍用 q  ̄ 4 8 x 3 . 5 钢管 。 模板的尺寸要与柱 的尺寸 后支的先拆 ; 先拆非承重部位 , 后拆承重部位 ; 先 拆除柱 模板 , 再拆楼 板底 相统 一 , 特别 的在柱与梁 的接 口 处, 要 将柱模进行开槽 , 从 而保证柱模与 模 、 梁侧模 板 , 最后拆梁底模板。 第二 , 拆模 是必须达到混凝 士设计 强度要 梁模的衔 接紧密 。总体而言 ,柱模板施工是整体模板施工最 为简单 的工 求 。在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要求才能 拆模 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防止 由于过 程。 早拆模而损害混凝土结构。一般 而言建筑工程拆模必须要 在标准 的强度 3 . 2墙体模板施工 试 验的基础上进行。 墙体模板施 工是模板工程 中最为重要的施工环节 , 因此 , 墙体模板工 5结束语 程的施工质量要求也较高 。 一般而言 , 墙 体模 板施工 主要包括 : 支侧模 — 钢 模板工程是混凝土工程的基础 , 对于混凝土工程的成型、 稳定等都具 筋绑扎一 安装对拉螺 栓一 支另—侧模 一 校正模板位置一 紧 固对拉止水螺栓一 有 十分重要 的作用 , 因此 , 在施工过程 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开展工程 支撑固定一 全面检查等几个施 工环节 。在模板安装过程 中, 应 从外 模的中 施工 。 文章仅仅 从宏观层面对模板工程 的各个环节进行简单的分析 , 特别 间开始 , 以此 来保证墙体 的外形尺寸和垂直度 , 并 目立好一 侧模板后 即可 是一些具体 的数据有一定的片面 洼, 在施工时必须根据实际 的工程 尺寸 穿人焊接好止水的对拉螺栓 , 进行另— 4 墙体模板 的安装调整 , 通过对拉 和工程要求开展施工组织 ,而文章仅仅是作为—个基本 的工程材料 作为 实际的工程参考。 螺栓进行相互 固定。 参考文献 3 . 3楼梯模 板施工 模板工程施 工全过程 管理技术阴 施 工技 术 , 2 0 0 9 , 4 . 楼梯模板施工是模 板工程中最为复杂 的一类 , 特别对 于后期 的装修 Ⅲ张良杰. 2 ] 秦翔 , 乔保 国. 清水混凝 土模 板 工程施 工技 术探 讨阴. 西 部探矿 工 程 , 工程会产生 巨大 的影响 。 在施工 之前 , 必须要根据楼梯的基本尺寸来选择 『 0 0 9, 1 0 . 对 应的模板材料 。 在施工时应当首先从休 息平 台梁模板开始安装 , 然后进 2 行斜楞 的模板安装 , 最后安 装楼梯底模 。由于楼梯外侧是 三�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研究1. 概念:高大模板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大型模板系统,用于支撑混凝土浇筑,形成建筑结构的模板工程。

2. 特点:(1)规模大: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应用于大型建筑工程中,模板面积大,高度高,对技术要求较高。

(2)负荷大:模板系统需要承受混凝土浇筑的重压,要求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施工难度大: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属于大型模板施工,对施工工艺、材料和施工管理等方面要求严格。

1. 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高大模板施工技术主要应用于大型建筑工程中,如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桥梁工程等。

高层建筑是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其对模板系统的要求最为严格,也是施工难度最大的一种建筑工程。

2. 应用效果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节省人力和物力资源,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高大模板施工技术还可以实现模板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

三、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未来,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将会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 绿色环保在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绿色环保理念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

未来,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将会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和资源保护,推动建筑工程朝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1. 技术挑战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如模板设计、施工工艺、施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解决这些挑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研究和创新,提高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2. 管理挑战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施工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包括施工组织、人员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解决这些挑战需要加强施工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和规范,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 环境挑战在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环境问题也是一个重要挑战,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粉尘、废水等污染问题。

建筑大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大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大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探讨摘要:大模板具有刚度大、成型表面光滑平整、几何尺寸准确等特点,正适应了现代高层建筑建设需要。

本文介绍了大模板施工的分类,并对高层建筑大模板施工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就施工提出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大模板工程;大钢模板;施工技术;安全措施近几年,随着高层建筑规模的变大,大模板工程施工也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中来。

高层建筑的大模板施工,其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工程质量好,结构整体性强,抗震能力好。

因此,在高层建筑大模板工程施工中更要把握好其施工技术的要求。

1、大模板施工分类大模板是大型模板或大块模板的简称,属于工具式模板,是针对工程结构体的特点研制开发的一种可以持续周转使用的专用模板。

大模板按应用工程分类,可分为墙壁大模板、电梯井大模板、筒仓大模板、坝体大模板和渠道大模板等;按模板的配置设计分类,可分为整间大模板和组合大模板;按模板的材料分类,可分为钢大模板和铝合金大模板;依其构造和组拼方式分类,可以分为整体式大模板、组合式大模板、拼装式大模板和筒形模板,以及用于外墙面施工的装饰混凝土模板。

1.1整体式(平行架式)大模板(1)结构构造按所浇筑墙体的尺寸,将板面结构、支撑系统和操作平台等部件组拼焊接成整体,竖向龙骨间距1m 左右,承受对拉螺栓传来的压力;支承架与竖向龙骨连接,用来调节大模板的竖向稳定性和垂直度。

上部铺设脚手板,作为操作平台,施工时需配备角模以解决纵模墙之间的连接问题。

(2)特点采用这种模板,纵横墙不能同时支模浇筑混凝土,不利于结构的整体性;通性差,不便于改造。

板面结构直接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要求有足够的刚度,板面平整,拼缝严密。

1.2组合式大模板(1)结构构造组合式大模板由板面、支撑系统、操作平台及连接件等部分组成,是目前较常用的模板形式,板面系统由面板、横肋、竖肋以及竖向龙骨和角模组成。

(2)特点组合式大模板通过固定于大模板上的角模,把纵、横墙模板组装在一起来同时浇筑纵、横墙混凝土,并可利用模数条模板调整大模板的尺寸,以适应不同开间、进深尺寸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模板施工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高支模板。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高支模板施工技术的工程应用,较为详细的阐述了模板方案的选取以及施工工艺。

关键词:高支模板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上海某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为13440m2,场地类型为三类土,建筑物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地上共七层,建筑总高为33.00m,场地平整开阔。

工程七层屋面梁(标高为29.40米)处,①、⑧轴线外各有一超大雨棚,具体为:轴外雨棚大小尺寸为3000×29800mm。

雨棚由悬臂板和悬臂梁组成。

悬臂梁尺寸为350×700,檐口梁为200×700,板厚100,c30砼。

此外,⑧轴外雨棚大小尺寸为3400×1500mm;悬臂梁尺寸为300×700、350×700,檐口梁尺寸200×700,板厚100,c30混凝土。

层高均为4.2米。

2、外支模架方案两块雨棚悬臂板都介于建筑物的山墙两端,高度较高(为29.4米),外挑尺寸大(3.0米和3.4米),荷载大。

故在雨棚模板支设时需重点考虑雨棚的支模架,为此有如下两方案可供选择:方案1:在悬挑雨棚的相应部位的五至六层处增设型钢外挑平台,并在平台上投设支模架。

方案2:从室外地坪搭支模架至29.4米标高处。

在综合分析上述两方案的情况下,专家研究决定:为了
降低施工成本,该工程没有搭设塔吊,因此,“方案1”中所需要的型钢不可能吊至5、6楼层上。

而如果采用人工搬运架设的话,更加不现实,因此此方案被否定了。

最后,经综合论证,采用了“方案2”。

“方案2”的难点在于支设架体较高高度约为29米,属于高支模板体系。

3、施工工艺
3.1搭拆工序安全、技术交底→地基基理处理→铺50板→搭立杆→扫地杆→横杆→水平、竖向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处拴水平安全兜网→验收合格后→上一段立杆。

按此循环,直到相应标高后支梁、板的模板。

竖立杆时应先对照方案与工程实物,进行预排。

优先确保梁下立杆间距。

先前搭设的后拆,后搭设的先拆。

拆模时,需要等到悬臂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可进行。

搭拆时,需要划定区域,并设置警示标志。

3.2构造措施①由于高支模在目前没有相应的规范,通过上述的架体设计后,立杆满足要求,但由于计算模型是静力学的,结构分析仍较简略,受力工况差,荷载变异较大,加之钢管、扣件有一定的不稳定性。

需从构造方面入手以增强架体的安全储备,②剪刀撑的设立。

3.2.1水平剪刀撑每4步架(4米)沿架体整个水平面设一道剪刀撑,作水平加强层。

架体顶部、底部必须设水平剪刀撑构成水平加强层。

3.2.2竖向剪刀撑沿架体的四周外立面,需要架设剪刀撑,轴梁下架体增设剪刀撑,剪刀撑应从底部扫地杆起搭至29.4m标高板或梁底模下。

支架顶部伸出板模下顶层水平杆的悬挑立杆的长度不宜超过400mm,按1.2的步高距搭至板模下时,若上述悬挑立杆长度大于400mm。

时应增设一道横杆,使之满足400mm以内的要求。

由于连墙件架体横向约束比较差,故在或回轴柱处用钢管扣件为柱箍,将柱与架体作刚性拉结。

每步架均拉结,即竖向距离为1.2m。

水平方向的拉结由于柱距8.4米大于7米的要求,可采用楼层梁内预埋拉筋与架体拉结,再用钢管抵至主体结构梁侧面硷上后用扣件将钢管与架体扣紧。

3.2.3立杆基础需要进行夯实处理,夯实碾压后铺设20cm厚的碎石垫层分层夯平,此外,在立杆底脚再设置垫板。

这样一来,承载力标准值提高到200~300kpa。

另外,基础还需要作排水处理,采取设坡和排水沟措施,有效进行了排水。

3.2.4安全网由于架体比较高,需架设安全网,但由于架体的各楼层标高与步距不符合,故在架体每
4.8m处设水平兜网,架体外四个立面设密目安全网。

相邻两立杆的接头必须错开,不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3.3安全措施搭设架体时必须按要求进行技术交底,特别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

操作人员必须持相关证件上岗。

搭设材料必须是检验合格的产品,尤其是钢管扣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
检查。

对存在质量问题的一律不得采用。

搭设时必须按照预先的方案来进行,不得改动原来方案,如确遇到问题可以像相关专业人士反映。

搭设时,必须严格按照搭设的顺序以及步距来进行。

架体必须分段分步进行验收,首先对立杆基础进行验收,通过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搭设每4.8m高架体的实体验收。

在架体搭设中如果存在有异常情况,工人需及时向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反映。

混凝土浇筑到27.6m标高处时,需要控制减少泵管运行过程中对模板以及架体的动力冲击。

此时,建筑主体结构七层的内架横杆需要与高支模架体连成一个整体,用以抵抗侧向压力。

浇筑雨棚混凝土时,泵管必须垂直于雨棚的长边方向。

混凝土浇筑时时,马凳、混凝土泵管等杂物不要堆放在高支模架体上。

此外,七层楼屋面板悬挑雨蓬(正立面①~⑥、背立面①~⑥)的支撑搭设参数必须严格按方案来确定,其他参数(如水平、竖向剪刀撑、刚性拉结点、地基处理等)均与~/
①处雨蓬的支撑架的参数相同。

4、结束语
建筑工程中,高支模设计和施工需要高度重视,近些年发生脚手架坍塌事故,很多是高支模引起的。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还没有完整的高支模技术规程,而是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i30-2001)来计算,故计算时存在一些误差。

高支模架体架设越高,重心也就越高,架体就越不稳定,此时,加强架体侧向约束的非常重要。

在本工程中,架体就一面施加了约
束,另外三面均没有约束。

因此,我们采取了构造措施加强了架体的纵向刚度,同时采用相关构造措施并且利用建筑物自身的有效刚度,加强了架体的横向刚度。

有效防止了架体整体和局部失稳现象的发生。

本工程中,构造措施主要采用了架体外剪刀撑、水平剪刀撑以及纵向剪刀撑。

其中水平剪刀撑对立杆的侧向约束是非常有效的。

水平剪刀撑、纵向剪刀撑计算受力时需要与实际受力情况相对应。

纵向剪刀撑主要设置在荷载较大的悬挑框架梁下,或者荷载较大的次梁以及檐口梁下;水平剪刀撑的设置间距小于6m,根据立杆的柔度,采用4步水平杆(4×1.2m=4.8m)设一道水平剪刀撑;此外,在扫地杆、模板下的第一道横杆等部位,都设水平剪刀撑。

在立杆搭设过程中需要沉降观测。

观测点分别设在架体四大角、各框架梁(或大梁)下所对应的架体前后两端部,观测点位置则设在扫地杆上。

支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持力地面的影响,本工程旁原是水田,甲方回填过程中回填土厚度过大,因此我公司用压路机又进行碾压,但因为填土厚度大,碾压应力只能影响土层表层。

针对这种情况支模时我们将模板面标高整体提高了5cm,并对地面持力层进行了处理,在夯实回填土上再铺设了一层20cm厚的碎石垫层,并垫上50木板。

在浇混凝土浇筑后,由于土体的压缩作用,一角有2cm 的沉陷,其余沉降均在3mm范围内。

在搭设过程中,为了消除混凝土泵管出混凝土时对架体的动力冲击,水平面架体钢管的对接接头率必须小于50%,1米范围内不得有两个水平对接面。

立杆选用长
钢管,且至少3m以上。

实践证明,通过该工程项目的实施,该高支模的设计以及施工是有效的、成功的、安全的、经济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