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3(浙科版)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内环境与稳态》课件-新版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B )
A.钙离子
B.呼吸酶
C.葡萄糖
D.血浆蛋白
4、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组织
水肿,其原因( B )
A.血浆渗入组织的速度降低 B.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
C.淋巴生成速率降低
D.淋巴循环受阻
5、人体发生花粉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
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C )
态
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
动,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退
出
1.从细胞外液的成分看
细胞外液可以为细胞提供营养,并且细胞把产生 的代谢产物排到细胞外液中。 (细胞是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内环境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中间媒介)
2.从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看 它可以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条件 细胞离开了内环境,细胞将不能正常生活直到死亡 通过一系列调节反应形成的动物机体内部环境相 对稳定的状态。——稳态
血浆的pH: 7.35~7.45 血糖的浓度:80-120 mg/100ml
案例分析
分析大头娃娃的成因
劣质婴儿奶粉中蛋白质等营 养元素含量过低。 血浆中的蛋白质等物质减少
使血浆的渗透压减少 血浆中溶液过多进入组织液
组织水肿
稳态
稳态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 用,使各个器官、系 统协调活动,共同维 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状态叫做稳态。
各类细胞生存的具体环境
组织细胞
细 胞
血细胞
名
称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组织液
生 活
血浆 的
环 境
淋巴
细胞外液的三种主要液体的比较
细胞 外液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件 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信息的化学载体,起着 信息传递的作用。
植物激素共同调节植物生命活动
细胞分裂素 和生长素:
赤霉素和脱 落酸:
烟草愈伤组织: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 比例合适,愈伤组织就会分化出根和茎 叶。细胞分裂素太多,只长茎叶不长根; 而当生长素少,细胞分裂素也不多时, 则愈伤组织继续生长,不发生分化。
生长素产生部位
胚芽鞘尖端
感受光刺激部位
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
弯曲的部位
进行生长的部位:
探究:光把生长素分解了,还是转移了?
生长素究竟是什么物质呢?
1934年 生化学家提取生长素——吲哚乙 酸(IAA),是由色氨酸经转氨、脱羧、 氧化等反应后合成。
归纳总结:
光
①
+ +
+ 胚芽鞘尖端
能感光,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可横向运输
1、促进插条生根。如何探究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的 浓度呢? 2、利用顶端优势(果树栽培、园艺、行道树) 3、培育无籽果实。 4、防止落花落果 5、除草剂(萘乙酸、 2、4-D)
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某一部位产生 ,运输到另一部位起 作用,对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 物 ,统称为植物激素。
达尔文父子的实验、实验现象
01
2
3
4
5
直立生长
弯向光 源生长
不生长 不弯曲
直立生 弯向光
长
源生长
弯向光 源生长
无光 均匀
单侧光
去顶
光照
照射
顶上加不 透明帽
顶上加 透明帽
用不透明 薄膜将基 部包起来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全书知识点总结精编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全书知识点总结精编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880年,达尔文父子: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得出结论: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生长和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下面一段;推测: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
1913年,波森.詹森:得出结论:的确有一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向下传递。
1926年,温特:用琼脂快收集该种物质,并再次证明:苗尖中确实存在一种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
后来被命名为生长素。
20世纪30年代,其他科学家:确定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它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吲哚乙酸,由色氨酸合成。
二、生长素的产生或存在部位:顶芽、幼叶、胚三、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主动转运;运输特点: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向:苗尖端横向运输,尖端下面一段纵向运输四、影响生长素分布的因素: ①单侧光(单侧光下,背光一侧分布多、生长快,表现为向光性);②重力(重力作用下,向地一侧分布多)五、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促进细胞伸长)作用特点: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如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除草剂的使用(高浓度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低浓度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生长)、植物不同部位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见右图)。
六、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2,4-D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果实发育、获得无子果实;促进扦插枝条生根;除杂草七、其它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赤霉素类、脱落酸和乙烯)前三种主要是促进植物生长的,后两种与植物的衰老、成熟、对不良环境发生响应有关。
激素往往是在植物体的某一部位产生,然后运输到另一部位起作用的。
所以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信息的化学载体,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
当植物的特定部位感受到外界的刺激时,会引起该部位激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从而引起植物发生相应的响应。
每种激素的作用决定于植物的种类、激素的作用部位、激素的浓度等。
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单独一种激素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控制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3 2.3 教学课件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浙科)
1.下丘脑
(1)激素: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 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 (2)作用:通过控制垂体激素的分泌来影响其他内 分泌腺的活动。
畅言教育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高中生物学 | 必修3
2.垂体
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卵泡激 素、催乳素、生长激素等。 作用:各种促激素作用是促进靶腺体的形态发育和相 应激素的合成分泌。
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如胃、肠中、肾中的内分泌细胞
兼有内分泌作用的细胞:下பைடு நூலகம்脑的神经细胞
畅言教育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高中生物学 | 必修3
垂体 甲状腺
胸腺 肾上腺 胰岛
内分泌系统
性腺
畅言教育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高中生物学 | 必修3
人体的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
外分A 泌腺
内分泌腺 B
畅言教育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高中生物学 | 必修3
2、当血糖浓度低于45mg/dL时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惊厥 和昏迷等。只要及时从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症状就会缓解。
3、当空腹血糖浓度高于130mg/dL时叫高血糖症,血糖浓 度在130—160mg/dL时不会出现糖尿。
4、当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的范围时会引发糖尿病, 此时,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出现尿中含糖现象。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高中生物学 | 必修3
5.肾上腺 ①激素:能分泌肾上腺素等。 ②肾上腺素作用:引起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血管舒张,加速肝和肌 肉中糖元的分解,升高血糖;还能提高血液中乳酸含量,提高能量代 谢率。
畅言教育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高中生物学 | 必修3
6.性腺 (1)睾丸能分泌雄性激素。主要成分是睾酮。作用是促进精子的生 成,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 (2)卵巢能分泌雌性激素和孕激素等。雌激素能促进卵子和卵泡的 生长,激发并维持雌性第二性征。孕激素抑制子宫的运动,并刺激 乳房准备哺乳。
(整理)浙科版生物必修三
浙科版生物必修三第一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重难点【知识体系】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1、激素量少,但发挥的作用大。
植物激素:由一定部位动物激素:内分泌腺2、产生特点一、植物的向性运动:1、向性运动的概念: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称为向性运动 。
2、向性运动的意义:是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二、生长素的发现:1、1880年,达尔文研究光照对金丝雀草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受单侧光照射弯曲生长胚芽鞘对光刺激敏感的部位是:尖端切去尖端的胚芽鞘既不直立生长,又不弯曲,说明:尖端决定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达尔文推想: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产生某种影响。
2、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温特的实验说明: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在顶端喷洒生长素:生长、不弯曲3、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并且鉴定这种物质是吲哚乙酸,因为它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故取名生长素。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
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1、对向光性的解释单侧光使生长素背光侧比向光侧分布得多生长素促进生长2、植物的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叫做顶端优势。
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3、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重力作用背地一侧生长素少(A、C)茎→生长慢根→生长快向地一侧生长素多(B、D)茎→生长快根→受到抑制四、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防止落花落果。
•促进果实发育。
【历年真题解析】1.(08山东卷)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
浙科版高二生物必修3_实验报告:调查京杭大运河(德清段)水质情况
调查京杭大运河(德清段)水质情况
一、调查目的
1.采集京杭大运河(德清段)水样,进行一系列研究测定其水质,作出水体是否污染的结论。
2.关注水体污染状况,提出改良水体的建议。
二、小组分工
1.小组讨论时的分工:发言人:记录员:组长:
2.调查时的分工:
三、确定采样点,阐述理由
四、研究方案
五、实验记录表
六、统计并分析数据
以京杭大运河(余杭段)为例:
数据一:
结论:
数据二:不同培养条件下茑萝花生长情况A:运河泥土+运河水
B:运河泥土+自来水
C:田野泥土+运河水
D:田野泥土+自来水
其他结果:
A:叶片严重萎蔫,叶片卷曲B:部分叶片萎蔫,叶尖枯萎C:叶片有萎蔫枯萎
D:两片叶片枯萎
结论:
七、提出建议。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名师课件
一些细胞膜内、外 K+ 、Na+的浓度
细胞
细胞内浓度
(mmol/L)
Na+
K+
细胞外浓度 (mmol/L)
Na+
K+
枪乌贼巨轴突
50
400
440
20
蛙神经和肌肉
15
120
120
2.5
哺乳动物肌肉
10
140
150
4
钠离子主要维持细胞外液的浓度,
钾离子主要维持细胞内液的浓度
Cl-
K+ Na+ Na+
产生收缩 腓肠肌
兴奋传导
刺激 坐骨神经
电刺激
g
b
c
g
ab
c
g
b
c
g
b g
b g
b
c c cd
小 早在1791年,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发
现兴奋传导实际上是一种生物电现象。但是
资 神经纤维都很细,做实验很困难。到20世纪 料 30年代英国科学家发现乌贼的巨大神经纤维
是实验的理想材料,它粗大的轴突直径可达 1毫米,使测量电位差的微电极易于插入, 为开展实验提供了方便。
Na+NaK+ +NNa+a+
K+A-K+
K+ K+
KA+-KK++KK+C+l-AA-A- -
Na+Cl-Na+Cl- Na+ Na+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
本章小结
06
第六章 生态系统
第六章 生态系统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量和生物 量 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 本章小结
07
第七章 人类与环境
第七章 人类与环 境
第一节 生物圈 第二节 全球人口动态 第三节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高二生物必 修3(浙科版)
演讲人 202X-06-08
目录
01. 第一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 调节
03.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 功能
05. 第五章 群 落 07. 第七章 人类与环境
02.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 调节
04. 第四章 种 群 06. 第六章 生态系统
01
第一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章 植物生命 活动的调节
感谢聆听
第一节 植物激素调节 第二节 其他调节 本章小结
02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章 动物生命 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内环境与稳态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 体液调节 本章小结03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 免疫功能
第一节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 异性防卫 第二节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第三节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本章小结
04
第四章 种 群
第四章 种 群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第二节 种群的增长方式 第三节 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 本章小结
05
第五章 群 落
第五章 群 落
01
第一节 群 落的物种组 成和优势种
04
第四节 群 落的主要类
型
02
第二节 植 物的生长型 和群落结构
05
第五节 群 落演替
03
第三节 物 种在群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