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20学年高中化学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1课时教学
【浙江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专题2 第三单元 第二课时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池
③两电极插入 电解质 溶液或熔融状态的电
解质并形成闭合回路。
(3)工作原理图示: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七项比较”
装置
能量 转化 反应 特征
原电池
化学能→电能
电解池
电能→化学能
自发反应
非自发反应
使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
原理 的转移做定向移动,从 融电解质)而在阴、阳两极引 而形成电流 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1 2×22.4 L=1.12 L,若恢复原状态,需加入 CuO,质量为: 0.1 mol×80 g· -1=8.0 g。 mol
[答案] (1)A
(2)1.12
8.0 g
CuO
电解质溶液电解后恢复原状态的方法:加入电解时 “脱离体系的物质”,即“出什么加什么”,如电解 NaCl溶液时脱离溶液的是H2和Cl2,若恢复原状态,应 通入HCl气体。
(2)能量转化形式: 电 能转化为 化学能。
记忆口诀: 电解池分阴、阳(极),阳(极)氧化(反应)阴(极)还原(反应),
电子由负(极)流回正(极),阳(离子)向阴(极)阴(离子)向阳(极)。
3.电解池 (1)概念:将 电 能转化为 化学 能的装置。 (2)构成条件:
①有外加 直流电源 ; 电
②有两个电极 解
确定电解池阴、阳极的“判断依据” 阳极 ⋮ 正极 氧化反应 阴离子移向 流出电子 质量不断减小 判断依据 ⋮ 阴极 ⋮
连接电源――――――→负极 反应类型――――――→还原反应 离子移向――――→阳离子移向 电子流向―――――→流入电子 电极现象―――→质量不断增大
提示:(1)c极质量增重,
(1)若例1中未给出电流方向,
电极 名称
化学:骨干教师培训课件《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浙江)
二、专题2教学要求解读 ----第三单元教学要求
关于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侧重讨论化 学能向热能或电能的转化,以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的装置——化学电池,电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电解池,考虑其应用的广泛性和学习的阶段性。本单 元知识的学习,只要求学生了解化学能与电能可以相互 转化,能设计简易的原电池和电解池实验,知道这种转 化的实际应用,并能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同时也可更 好地理解《化学1》中电解氯化钠水溶液的知识,但不 要求上升为规律性的知识(电极反应中离子的放电顺序、 活泼电极和憜性电极等);通过介绍新型电池(如银锌 纽扣子电池、燃料电池等)主要让学生体验化学电池的 改进与创新,初步形成科学技术的发展观,除铅蓄电池、 Company Logo 和氢氧燃料电池外不要求介绍反应原理。
① 知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 ②从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初步理解化学平衡。知道在一定条件下 的可逆反应,其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在反应体系中共存,理解反 应进行有一定的限度,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 不宜拓展:①比较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大小。 ②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和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③可逆反应有关转化率的计算。
Company Logo
二、专题2教学要求解读 ----第三单元教学要求
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基 本 要 求 发 展 要 求 说 明
① 通过对铜-锌原电池的实验探究,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 置,初步认识原电池反应的原理,并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 ②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以及它们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 ③ 通过对电解CuCl2溶液的实验探究,认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 装置,初步认识电解反应原理,并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 ① 指导学生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一些简单的化学电池。 ② 对氢氧燃料电池的正负电极、电子的流向作出判断,并能书 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 ③ 认识电解原理在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氧化铝、电镀和铜的 电解精炼中的应用,了解可用电解法制备一些活泼金属和非金属 单质。 ① 对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只作简单了解。 ②对电解反应中离子在电极上的放电顺序不作要求。 ③ 对除氢氧燃料电池之外的各种实用化学电源的反应原理不作 Company Logo 补充讲解。
浙江高中化学学考基础复习系列教案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二讲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主要常见考点】1.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①从两个角度(物质能量和键能)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②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2.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反应限度①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③化学反应限度及特征3.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①原电池: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主要知识点讲解】一、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1、两个角度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1)物质能量的角度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放热反应吸热反应(2)键能的角度----从化学键断裂与形成角度①化学键断裂:__________能量(E1);②化学键形成:__________能量(E2);A、放热反应:反应物总键能________生成物总键能;B、吸热反应:反应物总键能________生成物总键能。
说明:----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自然产生,也不会自然消失,只能从一种形成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能量是守恒的。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即放热或吸热。
----常见的放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的吸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热化学反应方程式①反应热概念: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又称焓变。
----反应热符号为∆H,单位一般采用kJ/mol;----_________反应:∆H为“-”或∆H<0;----_________反应:∆H为“+”或∆H>0。
②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概念:表明反应放出货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同时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写好化学反应方程式;----注明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用s、l、g、aq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溶液,物质状态不再用箭头表示;----注明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H后面需要注明温度和压强,一般101kPa,298K条件下,不注明,并用“+”或“-”表示放热或吸热;----∆H与方程式中计量数有关系,计量数以“mol”为单位,可以是小数或分数;----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若反应逆向进行,∆H符号改变,绝对值不变。
高中化学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三单元第3课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课件苏教版必修2
二、电解的应用 1.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氯气和烧碱 电解池的构成: 石墨棒 作阳极,铁作阴极,饱和食盐水 作 电解质溶液。 电解过程中主要的电极反应为: 阳极(碳): 2Cl--2e-===Cl2↑ ; 阴极(铁): 2H++2e-===H2↑ ;
通电 电解总反应:2NaCl+2H2O=====Cl2↑+H2↑+2NaOH 。
【思路分析】
【解析】 依据放电顺序阴极先放电的是 Cu2+,故阴极开 始析出的是 Cu,阳极先放电的是 Cl-,故阳极开始产生的是 Cl2。 答案 A、B 错;由阴极反应 Cu2++2e-===Cu,n(Cu2+)=0.1 mol, 当电路中通过电子的量达到 0.2 mol 时,此时 Cu2+消耗完毕,阴 极放电离子变为 H+,所以 C 错;阳极先是 Cl-放电,当 Cl-消耗 完毕,此时 H2O 电离产生的 OH-开始在阳极放电,SO24-不参与 电极反应。
【例 2】 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只生成氢气 和氧气的是( C )
A.HCl、CuCl2、Ba(OH)2 B.NaOH、CuSO4、H2SO4 C.NaOH、H2SO4、Ba(OH)2 D.NaBr、H2SO4、Ba(OH)2
【解析】 电解过程中只产生氢气和氧气,因此可看作电解 过程中只电解了水,即电解水型。HCl、CuCl2 是电解电解质型, CuSO4 是放氧生酸型,NaBr 是放氢生碱型。
CuCl2、HCl、H2SO4 四种。其次,在熟练掌握离子放电顺序的
基础上要明确电解的类型:如 CuCl2、HCl 是电解电解质型,电
电解
电解
解方程式:CuCl2=====Cu+Cl2↑、2HCl=====H2↑+Cl2↑;
电解 H2SO4 是电解水型,电解方程式:2H2O=====2H2↑+O2↑;
2020浙江省重点高中高一化学(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专题练习(含答案)
高一化学备课组 《化学2》课时训练23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2-3-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B .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正极C .原电池的两极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D .形成原电池后,原电池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2. 下列反应在一定装置中可产生电流的是 ( )A .Cu(s)+2AgNO 3(aq)=2Ag(s)+Cu(NO 3)2(aq) △H <0B .Ba(OH)2·8H 2O(s)+2NH 4Cl(s)=BaCl 2(aq)+2NH 3·H 2O(aq)+8H 2O(l) △H >0C .Fe(s)+H 2SO 4(aq)=FeSO 4(s)+H 2(g) △H <0D .NH 4HCO 3(s)NH 3(g)+H 2O(l)+CO 2(g) △H >03. 在用锌片、铜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锌片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 .电流方向是从锌片流向铜片C .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减小D .电解液中H +浓度保持不变4. 下图所示装置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5. X 、Y 两根金属棒插入Z 溶液中构成下图的装置,实验中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X 棒变粗,Y 棒变细,则X 、Y 、Z 可能是下列中的 ( ) X Y GZ 溶液6. 把a ,b ,c ,d 4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
若a ,b 相连时a 为负极;c ,d 相连时,d 上产生大量气泡;a ,c 相连时,电流由c 经导线流向a ;b ,d 相连时,电子由d 经导 线流向b ,则此4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a >b >c >dB .a >c >d >bC .c >a >b >dD .b >d >c >a7. 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 和b ,分别加入两个盛过量的稀硫酸的烧杯中,并向加入a 的烧杯中再加入少量CuO 粉末。
2020届(浙江)高三一轮复习: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三、常见的化学电源 1.锌锰干电池—— 一次电池
负极反应:Zn+2NH3-2e-
Zn(NH3)
2 2
正极反应:2MnO2+2
NH
4
+2e-
2MnO(OH)+2NH3
总反应:Zn+2NH4Cl+2MnO2 Zn(NH3)2Cl2+2MnO(OH)
2.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
放电时的反应
负极反应:Pb+ SO24 -2e-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洞悉目标
知识条目
1.原电池的概念 2.铜—锌原电池的原理及电极反应式 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4.常见化学电源
考试要求
a b a b
夯实考点
一、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 1.概念和反应本质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2.工作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
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解析:根据氯离子移动方向,可知 b 是负极,a 是正极。Zn 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 化反应,A 错误;b 电极反应式为 Zn-2e- Zn2+,B 错误;电子流动方向是 b 电极 →导线→a 电极,C 错误;正极材料(Cu)的活泼性比负极材料(Zn)弱,D 正确。
[变式训练] 某学生欲完成 Cu+2Ag+ 的是( C )
解析:具支试管内气体受热压强增大,不能更快更清晰地观察到液柱上 升,A 错误;图Ⅱ中铁作负极,B 错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Al-3e- Al3+,正 极反应式为 O2+2H2O+4e- 4OH-,总反应方程式为 4Al+3O2+6H2O 4Al(OH)3,C 错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Al-3e- Al3+,正极反应式为 O2+ 2H2O+4e- 4OH-, 总 反 应 方 程 式 为 4Al+3O2+6H2O 4Al(OH)3, 生 成的 Al(OH)3 进一步脱水形成白斑,D 正确。
教案:必修2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3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1
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3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学科
化学
年级
高一
模块
必修2
命题人
金烈南
审定人
高一化学备课组
时间
2012.4
知识点范围
原电池、化学电源、电解池
教学重、难点及主要突破建议
一、课时安排建议
共分7课时;原电池1课时,化学电源1课时,电解池1课时,练习讲评2课时。
二、原电池1课时
(一)教学重难点
实验准备:水果(柠檬、番茄、桔子、葡萄或其它水果)、金属(铁丝、铜丝、锌片或铝片)、石墨电极、电铃、灯泡、微安电流计、导线若干、小刀、pH试纸
鼓励学生利用各种自备的水果、金属片制作电池,用微安电流计或耳机测试是否能产生电流,比较电流的大小。若用小刀切开水果,使两个极板分离,观察电流是否消失,将水果重新合拢是否又产生电流?探究其原因。
【板书】(1)什么是原电池(见PPT6)
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介绍】这一现象早在1799年被意大利的物理学家伏特捕捉到,并加以研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特电池,即原电池。(PPT7、8、9)
[利用多媒体软件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及电池总反应式的书写。(PPT10)
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极板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从较活泼的金属一极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极板(或石墨电极),溶液中易得电子的阳离子在不活泼的金属极板上发生还原反应。
[实验5]在导线中间连接一个灵敏电流。
[学生交流、讨论]
1.实验1和实验2中的现象有何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你认为这种气体可能是什么?锌片和铜片上可能分别发生什么反应?如何证明?
浙江省高中化学教材目录
浙江省高中化学教材知识大纲必修一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物质•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第三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必修二专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第二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量•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四单元太阳能、生物能和氢能的利用专题三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专题四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第一单元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第二单元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选修五专题一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专题二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第一单元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第二单元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专题三常见的烃•第一单元脂肪烃•第二单元芳香烃专题四烃的衍生物•第一单元卤代烃•第二单元醇酚•第三单元醛羧酸专题五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第一单元糖类油脂•第二单元氨基酸蛋白质核酸选修六专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1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拓展课题1-1 茶叶中某些元素的鉴定•课题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拓展课题1-2 菠菜的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拓展课题1-3 用粉笔进行层析分离•课题3 硝酸钾晶体的制备•拓展课题1-4 粗盐提纯专题二物质性质的研究•课题1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拓展课题2-1 铝热反应•课题2 乙醇和苯酚的性质•拓展课题2-2 苯酚与甲醛的反应专题三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课题1 牙膏和火柴中某些成分的检验•拓展课题3-1 新装修居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检测•拓展课题3-2 汽车尾气成分的检验•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拓展课题3-3 真假碘盐的鉴别专题四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课题1 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拓展课题4-1 “蓝瓶子”实验•课题2 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拓展课题4-2 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拓展课题4-3 蔗糖的燃烧•课题3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拓展课题4-4 淀粉与碘显色现象的探究•拓展课题4-5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专题五电化学问题研究•课题1 原电池•拓展课题5-1 干电池模拟实验•课题2 电解与电镀•拓展课题5-2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专题六物质的定量分析•课题1 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拓展课题6-1 配制并标定氢氧化钠溶液•课题2 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拓展课题6-2 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专题七物质的制备与合成•课题1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拓展课题7-1 用制氢废液制备硫酸锌晶体•课题2 阿司匹林的合成•拓展课题7-2 对氨基苯磺酸的合成。
最新新编高中化学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课
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课后达标检测[基础巩固]1.对化学电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电源比火力发电对化学能的利用率高B.化学电源所提供的电能居于人类社会现阶段总耗电量的首位C.化学电源均是安全、无污染的D.化学电源即为可充电电池解析:选A。
由于是化学能与电能的直接转化,节省了许多中转环节,所以化学电源对化学能的利用率比火力发电高得多,但火力发电仍居世界耗电量的首位;化学电源一般较安全,但含重金属的电源如果随意丢弃,将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有些化学电源是可充电的(如镍镉电池),有些是不可充电的(如干电池)。
2.“储存”在物质内部的化学能可通过原电池转化为电能,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几种装置,其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③⑤⑦B.③④⑤C.④⑤⑦ D.②⑤⑥解析:选A。
本题考查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及工作原理。
具体情况分析如下:3.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金属a的活动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pH变大B.a是正极,b是负极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a极到b极D.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解析:选B。
显然,电极a、b与电解质溶液(稀H2SO4)组成原电池。
因活泼性a>b(碳棒),所以a为原电池的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为正极,H+在其表面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由于正极消耗H+,溶液中c(H+)减小,pH增大,在外电路中,电子由a极流向b极。
4.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H2SO4,同时向a中加少量CuSO4溶液,如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单位:L)与时间t(单位:min)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解析:选A。
向等质量的两份锌粉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且均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入少量 CuSO4溶液,则a中发生的反应有Zn+Cu2+===Zn2++Cu,Zn+2H+===Zn2++H2↑,由于置换出来的Cu与Zn在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所以,a中的反应速率比b中的反应速率大,即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短,但Cu2+消耗了少量的Zn,a中产生的H2的量比b 中产生的H2少。
教案:必修2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3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2
[作业布置]
题号
考查知识点
题目来源
用意
1
注:本块内容放在反思文件中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作业、教学
反思和建议
在了解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形式——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之后,学生对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已有所了解,知道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人类所用。因此在本节提出能否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疑问,利用已有知识,生产实例,引出对电解工作原理的分析讨论。通过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现象,得出电解的概念,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反应。同时把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两种装置——原电池和电解池进行比较,进一步巩固对有关原理的认识。最后介绍电解原理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促使学生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设问]电流怎样使水、食盐水、氧化铝发生反应,转化为各种产物的?
[演示实验]电解氯化铜溶液。
[实验现象观察和记录](PPT3)
[分析](PPT4)(利用动画模拟)在氯化铜溶液中,存在Cu2+和Cl—,接通电源后,Cu2+和Cl-定向移动,阴极周围的Cu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u2++2e=Cu;在阳极Cl-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Cl--2e-=Cl2↑。在这一电解过程中,水中电离的H+和OH-。都没有被氧化或还原。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三单元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设计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设计理念】传统的化学教学是以讲授为主,实验为辅(实验又以教师演示为主)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独创性、变通性、新颖性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淡化了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关系。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化学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经过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人文精神。
不仅如此,新课程标准还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主动而生动地学习。
同时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等都发生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从而如何合理设计、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程序,使之成为一堂学生人人主动参与、各司其职、各显神通、各有所得的好课,让每位学生都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以便他们能更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就成了每个化学教师应该努力的目标。
【教学策略】合作理论认为,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
为此,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知识信息和资料,在课堂上达到信息整合的目的。
同时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契机,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合作学习内容,把那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或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而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铜片、锌片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时为何气泡从铜片上面产生)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为,对学习内容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是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来达到的,而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传播信息获得的。
学习者在—定的情景下学习,或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经验同化新知识或通过“顺应”、改造、重组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新知识,理解、掌握学习内容,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所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时的引导学生对课堂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引导学生采用探索法、观察法、推理法建构知识的意义;协助学生把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与自己生活中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电池的使用,电流的流动,电子的流动),并尝试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2020版高中化学专题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三单元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课件苏教版
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速率 如实验室用 Zn 和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制 H2,常用粗锌,它产生 H2 的速率快。原 因是粗锌中的杂质和锌、稀硫酸溶液形成原电池,加快了锌的腐蚀,产生 H2 的速率 加快。 2.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原电池中,一般活动性强的金属为负极,活动性弱的金属为正极。例如有两种金属 A 和 B,用导线连接后插入到稀硫酸中,观察到 A 极溶解,B 极上有气泡产生,由 原电池原理可知,金属活动性:A>B。
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
[典例]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
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1
Mg、Al
稀盐酸
偏向 Al
2
Al、Cu
稀盐酸
偏向 Cu
3 Al、C(石墨) 稀盐酸
偏向石墨
4
Mg、Al 氢氧化钠溶液
偏向 Mg
[解析] 在稀盐酸中 Mg 比 Al 活泼,Mg 作原电池的负极,Al 作原电池的正极,电流计 指针偏向 Al;在稀盐酸中 Al 比 Cu 活泼,Al 作原电池的负极,Cu 作原电池的正极,电 流计指针偏向 Cu。由此可知,在这里的原电池中电流计指针是偏向于正极。在实验 3 中电流计指针偏向石墨,由上述规律可知,在该原电池中铝作负极,石墨作正极。化学 反应是铝失去电子被氧化为铝离子,盐酸中的氢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为氢气。在氢氧化 钠溶液中 Al 能与 NaOH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 Mg 不能与 NaOH 反应,所以 Al 作原电 池的负极,Mg 作原电池的正极。铝在浓硝酸中被钝化,锌在浓硝酸中被氧化,Zn 作原 电池的负极,Al 作原电池的正极,所以在实验 5 中电流计指针偏向铝。该实验的设计运 用比较法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实验 1、2、3 比较的是电解质溶液相同,电极 材料不同;实验 1 和 4 比较的是电极材料相同,电解质溶液不同;实验 5 与其他实验比 较的是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都不同。这些结果都是总结出影响铝在原电池中作正极或 负极的因素。
浙江省苍南县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2.3.2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课件 苏教版必修2
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 溶液中存在的离子
离子的移动方向及放电顺序
两极上的电极反应
二.电极产物的判断及电极反应的书写
• 阳极:先看电极后看溶液 (1) 活泼金属电极:金属电极失电子(除金和铂外) (2) 惰性电极:溶液中阴离子失去电子, 失电子能力为: S2- >I - >Br - >Cl - >OH - >含氧酸根>F-
阳极:镀层金属; 阴极:镀件
电极 负极:氧化反应 反应 正极:还原反应
阳极:氧化反应 阴极:还原反应
阳极:氧化反应 阴极:还原反应
电解Na2SO4溶液的分析
阳极
阴极
氧
氢
气
气
实例 Na2SO4
电极反应
浓度 PH 复原 值
阳极: 4OH-- 4e- = 2H2O+O2 阴极: 4H ++ 4e- = 2H2
电解后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若 要恢复原来的组成和浓度,需加入一定量金属 氧化物。
电解NaCl溶液的分析
阳极
阴极
氯
氢
气
气
实例 NaCl
电极反应
浓度 PH 复原 值
阳极: 2Cl-- 2e- = Cl 2 阴极: 2H ++ 2e- = H2
减小
增 大
加 HCl
电解
2NaCl+2H2O
2NaOH+H2 ↑ + Cl2 ↑
(2)写出电极反应式及总的电化学方程式。
(3) 电解CuSO4水溶液时,若阴极上有1.6g Cu析出,则电子转移___mol,阳极产生气体 体积(标况)为____L
三. 电解原理的应用
浙江省青田中学高中化学 专题二 第三单元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课堂实录 苏教版必修2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课堂实录《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作为苏教版化学2《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单元的起始课题,在整个高中化学体系中有着承前启后的功能。
它上承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等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同时也为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单元设置和能力提升做了相应铺垫。
它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功能。
而对本课题重点和难点----原电池原理和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高中学生一直是难以完全理解和掌握,以致在不少的练习和测试中失分。
在本课题的教学中笔者采用国际化学年的主题思想“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引领课堂教学,通过化学实验,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提炼知识概念,再将其运用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拉近学生和化学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和调动学习积极性。
课堂实录正在董渊同学演唱的化学版青花瓷“色蓝絮状的沉淀,跃然试管底,铜离子遇氢氧根,再也不分离……”歌声中,上课铃声响起,笔者借势出击,开始课堂讲授。
【教师】:从歌声中我们可以再次感受到化学反应不仅有物质的变化,也有能量转化,其中较为常见的能量变化是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
先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感受下化学反应中存在能量变化。
在同学们的实验桌面的试管架上有两支试管,其中之一放有一定量的碎锌片,另一支为锌粒,同学们以四人组为单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加2滴管的稀硫酸,认真观察和感受实验现象,现在开始动手实验。
在同学们纷纷动手操作,笔者观察同学操作,并及时示范和纠正相应操作,也适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
【教师】:下面请一组同学来叙述下他们在实验中所观察到的共同现象?以及不同现象?【生1】:固体溶解,产生气泡,试管壁发热。
【生2】:第二支试管中碎锌片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教师】:这组同学观察的很仔细,从海陆空三维度分析现象很全面。
这里有两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下,第一是什么原因使得第二支试管产生气泡速率较快呢?硫酸浓度吗?温度吗?还是压强呢?还是接触面积呢?还是有其他原因吗?【生集体】:硫酸、温度、压强应该都一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并填表:1.装置②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具备这种特点的装置名称是什么?答案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该装置称为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①分析下图并填空:原电池总反应式:Zn+2H+===Zn2++H2↑。
②能量转化过程:原电池在工作时,负极失去电子,电子通过导线流向正极,溶液中氧化性物质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这样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断发生,闭合回路中不断有电子流产生,也就形成了电流,即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结合原电池工作原理及上述实验现象,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什么?答案理论上,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构成原电池。
具体条件是①具有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能导电的非金属);②溶液:两电极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导线:两极用导线相连,形成闭合回路。
1.在如图所示的8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DFG解析 图中A 、B 都只有一个电极,C 中是两个活动性相同的电极,E 中酒精不是电解质溶液,H 不能形成闭合回路,它们不属于原电池,属于原电池的只有D 、F 、G 。
思维启迪 原电池的判定方法:一看反应原理(能否自发地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二看构成条件(两极一液成回路:两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装置形成闭合回路)。
2.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 的金属活动性比氢要强,b 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中c (H +)减小 B .a 是正极,b 是负极C .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a 极到b 极D .a 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 答案 B解析 显然,电极a 、b 与电解质溶液稀H 2SO 4组成原电池。
因活动性a >b(碳棒),所以a 为原电池的负极,b 为正极。
电极反应式:a(负)极:a -n e -===a n +(氧化反应);b(正)极:n H ++n e -===n2H 2↑(还原反应)。
由于正极放电消耗H +,溶液中c (H +)减小。
在外电路中,电子由a 极流向b 极。
二、原电池原理的应用1.由A 、B 、C 、D 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丙中溶液的pH 变化是________。
(4)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e -===A 2+(2)Cu 2++2e -===Cu (3)增大 (4)D>A>B>C解析 据图Ⅰ知活动性:A>B ,A 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 -2e -===A 2+;据图Ⅱ知活动性:B>C ,正极反应式为Cu 2++2e -===Cu ;据图Ⅲ知活动性:D>A ,正极反应式为2H ++2e -===H 2↑,故c (H +)减小,pH 增大。
据Ⅰ、Ⅱ、Ⅲ知活动性:D>A>B>C 。
2.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很快被腐蚀,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钢铁表面形成的电解质溶液中溶有O2,通常溶液呈中性或弱碱性。
(2)钢铁表面会形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负极是Fe,正极是C。
(3)负极反应式是2Fe-4e-===2Fe2+,正极反应式是2H2O+O2+4e-===4OH-。
(4)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e+2H2O+O2===2Fe(OH)2,4Fe(OH)2+O2+2H2O===4Fe(OH)3,最终生成红色的铁锈(Fe2O3·x H2O)。
(5)金属跟电解质溶液接触,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这种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
3.设计原电池如:把Fe+2Fe3+===3Fe2+设计成原电池,可用Fe作负极,铜(或石墨)作正极,FeCl3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4.保护金属设备如:船体是钢铁材料,在海水中易被腐蚀,在船体外壳焊接上比铁活泼的金属(如Zn),则构成以Zn、Fe为电极的原电池,Zn被消耗掉而Fe得到保护。
1.利用原电池原理可比较金属活动性作负极的金属活动性强,作正极的金属活动性弱。
2.形成原电池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如金属表面形成原电池会加速金属被腐蚀,即金属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3.在钢铁腐蚀过程中,下列五种变化可能发生的是( )①Fe2+转化为Fe3+②O2被还原③产生H2④Fe(OH)3失水形成Fe2O3·x H2O ⑤杂质碳被氧化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钢铁的电化学腐蚀。
在腐蚀过程中,负极Fe-2e-===Fe2+,正极O2或H+得电子,Fe2+与OH-结合生成Fe(OH)2,Fe(OH)2被氧化生成Fe(OH)3,Fe(OH)3失水形成铁锈。
4.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
(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可用______作负极,______作正极,__________作电解质溶液。
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Fe3++Cu===2Fe2++Cu2+(2)铜石墨FeCl3溶液Cu-2e-===Cu2+2Fe3++2e-===2Fe2+解析该氧化还原反应可拆分为如下两个半反应:氧化反应(负极反应):Cu-2e-===Cu2+。
还原反应(正极反应):2Fe3++2e-===2Fe2+。
故Cu作负极,活动性比Cu差的材料作正极,如Ag、C等,FeCl3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是1.下列装置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答案 C解析C选项中两种金属都不能和稀H2SO4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项中装置不能构成原电池。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②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③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原电池的装置均可实现④碳棒不能用来作原电池的正极⑤反应Cu+2Ag+===2Ag+Cu2+,能以原电池的形式来实现A.①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⑤答案 A解析①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①正确;②在发生反应时,原电池的正极要得到电子而发生还原反应,负极要失去电子而发生氧化反应,②错误;③铜与稀硫酸不能发生反应,若用铜作负极,碳棒作正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此反应仍然不能发生,③错误;④碳棒可以用来作原电池的正极,④错误;⑤可以用铜作负极,碳棒作正极,AgNO3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此时即可发生反应Cu+2Ag+===2Ag+Cu2+,⑤正确。
故A正确。
3.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下图所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装置都构成了原电池B.甲装置构成了原电池,乙装置没有构成原电池C.两烧杯中的锌片上都有大量气泡产生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答案 B解析甲中构成了铜锌原电池,锌作负极,失电子;铜作正极,氢离子在铜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气;总反应式为Zn+H2SO4===ZnSO4+H2↑。
乙装置没有构成原电池,因为没有形成闭合电路。
构成原电池后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
4.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答案 B解析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说明①为负极;①③相连时,①为负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产生,说明④为负极;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说明③为负极。
综上所述可知,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①③④②,选项B正确。
5.在铜锌原电池中(如下图),以硫酸铜为电解质溶液,锌为________极,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锌片上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为________极,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片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负氧化Zn-2e-===Zn2+锌片溶解正还原Cu2++2e-===Cu 铜极变粗Zn +Cu2+===Zn2++Cu解析CuSO4为电解质溶液时,铜锌原电池的负极为锌,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所以锌片不断溶解,正极为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所以铜极不断变粗,电池总反应式为Zn+Cu2+===Zn2++Cu。
[基础过关]题组一原电池的形成与判断1.下列有关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B.活泼金属作正极,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作负极C.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D.正极发生氧化反应答案 C2.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该原电池的合理组成是( )答案 C解析由总反应式知,Zn被氧化作原电池的负极,符合条件的有B、C两项,电解质溶液中Cu2++2e-===Cu,B选项中是2H++2e-===H2↑,故应选C。
3.(2017·湖州期中)如图是某同学学习原电池后整理的学习笔记,错误的是( ) A.①电子流动方向B.②电流方向C.③电极反应D.④溶液中离子移动方向答案 B解析该装置是锌、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锌作负极,铜作正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流的方向与电子方向相反,在内电路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