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稳定性考察制度
产品稳定性试验考察方案
![产品稳定性试验考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5a2f6065ce0508763213ff.png)
产品稳定性试验考察方案1目的:通过稳定性试验提供产品在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和光等条件下影响下,其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且由此建立所推荐的贮存条件、包装条件、有效期。
2责任:质量部相关人员。
3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产品的稳定性考察或由其他原因(如有重大变更)引起的产品需要进行的稳定性考察。
4内容: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
影响因素试验用一批供试品进行。
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要求用三批供试品进行。
4.1影响因素试验是在比加速更剧烈条件下进行的,目的是了解影响产品稳定性的因素及可能的降解途径和降解产物,为产品贮存条件的确定等提供依据。
同时为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应采用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提供依据。
供试品用1批进行,将供试品除去外包装,置适宜的开口容器中,进行高温试验,高湿度试验、低温试验与强光照射试验。
(1)高温试验供试品置60℃温度下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
若供试品理化值低于规定限度则在40℃条件下同法进行试验。
若60℃无明显变化,不再进行40℃试验。
(2)高湿度试验供试品置恒湿密闭容器中,在25℃分别于相对湿度90%±5%条件下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要求检测,同时准确称量试验前后供试品的重量,以考察供试品的吸湿潮解性能。
若吸湿增重5%以上,则在相对湿度75%±5%条件下,同法进行试验;若吸湿增重5%以下,其他考察项目符合要求,则不再进行此项试验。
(3)强光照射试验供试品开口放在装有日光灯的光照箱或其他适宜的光照装置内,于照度为4500 lx±500 lx的条件下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特别要注意供试品的外观变化。
(4)低温试验供试品置适宜的洁净容器中,-20℃温度下放置5天,于第5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
若供试品含量低于规定限度则在-10℃条件下同法进行试验。
产品稳定性考察方案
![产品稳定性考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c6074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4.png)
产品稳定性考察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产品的稳定性是企业能否在市场中长期立足的关键要素之一。
稳定性考察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能够帮助企业发现产品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等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控制和改进措施,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的稳定。
二、考察目标与内容1. 目标本次产品稳定性考察的主要目标是评估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发现问题所在,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2. 内容(1)产品性能稳定性考察:通过统计和分析产品在长时间运行中的故障率以及维修和保养费用等指标,评估产品的性能稳定性。
(2)环境适应性考察:研究产品在不同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条件下的工作状态,评估其适应性和稳定性。
(3)运输稳定性考察:考察产品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包括振动、冲击等条件下产品的表现。
(4)储存稳定性考察:对产品在存放期间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包括对产品外观、性能、包装等方面进行检测。
(5)使用稳定性考察:考察产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稳定性,包括使用寿命、易损件更换频率等要素的评估。
三、考察方法1. 实地调研本方案将组织专业团队前往生产基地、运输环节、储存场所和用户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并通过观察、测量和记录的方式,获取到真实、全面的数据。
2. 试验验证通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设置试验样本,进行周期性的试验验证,以评估产品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分析根据实地调研和试验验证所得的数据,结合统计学方法和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对产品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
四、考察报告根据所得的数据和分析结果,撰写详细的考察报告,包括对产品的稳定性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和评估,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的提出。
考察报告将直接提供给企业的生产、品质和技术部门,为他们的决策提供依据。
五、实施计划1. 拟定稳定性考察方案:组织专业团队细化考察内容、制定考察方法和确定实施计划。
2. 实施稳定性考察:根据制定的方案和计划,组织实施各项考察任务,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5产品质量稳定性考察制度
![35产品质量稳定性考察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73d97f00242a8956bece41f.png)
产品质量稳定性考察管理制度1 目的规范本公司所有新开发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考察工作。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所有新开发产品稳定性试验工作以及新建厂房试生产的三批产品都需要进行质量稳定性考察包括长期稳定性考察和加速稳定性考察。
3 编写依据3.1 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2 2010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3.3 2010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指南》4 本文件采用下列定义------5 职责5.1 质保部QA人员负责制定产品年度稳定性考察计划。
5.2 质保部经理负责审批产品年度稳定性考察计划及审核稳定性考察报告。
5.3 质保部QC人员负责检验项目的检验及记录。
5.4 质保部QC人员和留样室管理员负责稳定性考查检品的留样、保管、记录、编写报告及上报。
6 内容6.1每批样品要逐批留样,正常留样按检验量的三倍量留取。
6.2 每年的十二月份由质保部QA科制定下一年度的新产品稳定性考查计划。
稳定性考查计划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需考查产品的名称、考察类型、考察项目、检验周期、留样数量。
对新产品的稳定性考查应有三批产品的稳定性考察数据,以确定有效期;正常生产的头三批应列入稳定性考查计划。
6.3 留样室管理员负责稳定性考查产品的留样、保管。
其贮存应与普通留样分开,贮藏条件应与法定标准中规定的相一致。
6.4 长期稳定性考察:每一品种、规格的产品选取三批做长期稳定性考察试验。
每批产品的留样量为正常检验量的10倍量。
考察温度为25±2℃,湿度为60±10%,市售包装。
从留样日开始进行第一次检验作为0个月的结果,在其后的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6个月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产品质量稳定性考察记录》和《产品质量稳定性考察台帐》。
6.4 加速稳定性考察:考查温度为40±2℃,湿度为75±5%,市售包装。
稳定性考察管理规程
![稳定性考察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4ae6e0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5.png)
1、目的稳定性考察目的是考察产品在温度、湿度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规律,为医疗器械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和有效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并且通过持续稳定性考察测量在有效期内监控已上市医疗器械的质量,并发现医疗器械与生产相关的稳定性问题,确认医疗器械能够在标示的贮存条件下,符合质量标准的各项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新产品、重大变更(主要供应商、工艺改变、主要设备变更)产品、生产和包装有重大偏差的产品进行稳定性考察。
3、职责3.1质量部按本规程制定年度稳定性考察计划,并按照稳定性考察计划严格执行。
3.2检验员负责对需要进行稳定性考察的样品进行检验。
3.3质量部负责人对稳定性试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和撰写总结,评估、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3.4管理者代表应了解稳定性考察的结果并定期做稳定性考察总结报告。
4、工作程序4.1基本要求4.1.1对稳定性考察的品种应有考察方案。
4.1.2稳定性考察的时间应涵盖医疗器械有效期,考察方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①每个产品的考察批次;②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及检验方法依据;③产品技术要求;④试验间隔时间,稳定性试验贮存条件。
4.2稳定性试验4.2.1试验方式①加速试验(预测样品的有效期或偏差或变更、验证需要时)此试验是在加速条件下进行,其目的是通过加速产品化学或物理变化,探讨医疗器械的稳定性,为医疗器械评审、包装、运输及贮存条件提供必要的资料。
②长期试验长期试验是在接近医疗器械的实际贮存条件下进行,其目的是为制定医疗器械的有效期提供依据。
在留样间放置至有效期失效后1个月。
分别在0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36个月,按稳定性考察项目进行检测,将结果与0个月比较,已确认医疗器械在加速试验时的有效期是否合理。
4.2.2以下情况进行稳定性考察①新品种:正式投产后前三批产品进行加速、长期稳定性试验考察。
②重大变更:当生产工艺、生产线或关键生产设备等变更,而这些变更会影响产品稳定性时,变更后的前三批进行加速、长期稳定性试验考察。
稳定性考察管理规程
![稳定性考察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137f7c3f90f76c660371a17.png)
稳定性考察管理规程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稳定性考察的管理内容与要求。
1.2本标准适用于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稳定性考察管理。
2.职责2.1稳定性考察人员和分析报告人员对本标准实施负责。
2.2质量保证部经理、质量控制部经理负责监督实施情况。
3.管理内容与要求3.1稳定性考察的基本要求3.1.1药品生产企业应有产品质量稳定性考察计划、原始数据和分析汇总报告。
3.1.2质量管理部门应评价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质量稳定性,为确定物料贮存期、药品有效期提供数据。
3.2稳定性考察方式3.2.1 加速试验供试品3批,按市售包装,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按药典规定进行)。
其目的是通过加速药物的化学或物理变化,探讨药物的稳定性,为制剂设计、包装、运输、贮存提供必要的资料。
3.2.2长期稳定性试验长期试验是在接近药物的实际贮存条件下进行,其目的是为制定药物的有效期提供依据。
3.3稳定性考察计划3.3.1质量管理部门根据需要每年按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分类制订稳定性考察计划。
3.3.2稳定性考察计划包括对有关产品的完整描述(产品名称、规格、批号等)、考察批次、每批的留样量、考察方式、考察项目、试验数据的总结等。
3.3.3某些情况,持续稳定性考察计划应额外增加批次,如重大变更或生产和包装有重大偏差的药品应列入稳定性考察计划。
3.4稳定性试验的批次数量要求3.4.1原料稳定性试验的批次数量要求3.4.1.1 正常使用的原料,每批次按《留样观察管理规程》进行留样观察。
3.4.1.2无有效期规定尚未确定贮存期的原料和主要辅料,开始使用时连续三个批次留样,进行长期稳定性试验,以确定贮存期。
3.4.1.3原料在正常贮存条件下,在规定的贮存期(或有效期)内出现质量异常时,应安排该品种进行长期稳定性试验。
3.4.2中间产品稳定性试验的批次数量要求3.4.2.1未确定贮存期的中间产品的头三批,应安排进行长期稳定性试验,以确定其贮存期。
5、留样观察和稳定性考察制度
![5、留样观察和稳定性考察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68eea5733687e21af45a9d4.png)
1.目的:建立一个留样观察和稳定性考察制度,发现产品质量变化规律,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核查并为公司质量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范围:适用于产品的留样观察和稳定性考察。
适用于原料、辅料、内包装材料、标签、说明书、半成品、成品。
3.职责:3.1留样管理人员负责留样室留样管理3.2取样员负责留样样品的抽样3.3化验员负责留样样品的考察检验3.4 质控主管负责指定留样管理人员及监督其完成留样管理职责3.5授权的检验员负责稳定性试验计划的制定与实施3.6质控主管负责稳定性试验计划的审核与监督、指导实施3.7质保部经理负责稳定性试验计划的批准4. 留样观察:4.1 产品留样室4.1.1质保部检测中心设两个专用于产品留样观察的工作间;分别为常温留样室和阴凉留室,室内有可用于产品存放的样品柜、样品架以及温湿度控制(阴凉留样)、测试设施。
4.1.2质控主管指定一位理化检验员负责留样观察、管理工作,该检验员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了解样品的性质和贮存方法。
4.1.3留样室应符合所留样品质量标准的要求。
4.1.4留样管理员每天检查及记录一次各贮存区的温度、湿度,并填写《留样室温湿度记录》;该记录应能显示当天工作时间内所达的最低与最高温度(一般在早上八时和午后二时),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4.1.5对进厂原料、主要辅料、内包装材料、标签、说明书均需按批留样;中包装材料包材(除纸箱外)第一批留样,以后同一供应商来料不再留样;对公司生产的每批出库成品均需留样。
原辅料置密闭容器内密封(必要时应充氮)按其质量标准规定的条件保存,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应根据其各自性质经处理后,用塑料袋封装,用石蜡封口,注明品名、来源、留样日期、留样数量、检验人等,根据药用部位分类存放,注意防潮防虫。
4.1.6样品按品种、规格、生产时间、批号分别排列整齐;每个留样柜或留样架内的品种、批号应有明显标志,并易于识别,以便定期进行稳定性考察和用户投拆时查证。
4.1.7所有留样样品都是极为重要的实物档案,不得销售或随意取用,如需动用,须填写《留样使用申请》,说明用途,经质控主管审核后,由质保部经理批准。
产品持续稳定性考察管理规程(精)
![产品持续稳定性考察管理规程(精)](https://img.taocdn.com/s3/m/9e28f514bb68a98271fefaf6.png)
一、目的:为公司新产品以及合同加工产品确定有效期和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对公司产品以及合同加工产品进行持续稳定性考察,以监控在有效期内药品的质量;由其他原因引起公司产品和合同加工产品需要进行的稳定性考察。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新产品和合同加工产品的投产稳定性考察、公司产品和合同加工产品的持续稳定性考察、由其他原因引起公司产品和合同加工产品需要进行的稳定性考察。
三、责任:质量保证部、质量检验部。
四、内容:1.产品稳定性考察的一般规定1.1产品稳定性考察分类1.1.1为公司新产品以及合同加工产品确定有效期与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数据所进行的稳定性考察;1.1.2为监控公司产品以及合同加工产品在有效期内质量所进行的持续稳定性考察;1.1.3由其他原因引起公司产品和合同加工产品需要进行的稳定性考察。
1.1.3.1重大变更或生产和包装有重大偏差的药品;1.1.3.2任何采用非常规工艺重新加工、返工、或有回收操作的批次;1.1.3.3改变主要物料供应商时所作验证的批次。
1.2产品稳定性考察样品批次的规定1.2.1为公司新产品以及合同加工产品确定有效期与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数据所进行的稳定性考察,这种情况的稳定性考察需要连续试制的三批样品;1.2.2公司新产品和合同加工产品正常批量生产的最初三批产品应列入持续稳定性考察计划,以进一步确认有效期。
1.2.3为监控公司产品以及合同加工产品在有效期内质量所进行的持续稳定性考察批次按产品不同规格每年考察一批,除当年没有生产外。
所考察批次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1.2.4重大变更或生产和包装有重大偏差的药品批次;1.2.5任何采用非常规工艺重新加工、返工、或有回收操作的批次;1.2.6改变主要物料供应商时所作验证的批次。
1.2.7有效期短的原料药,在进行稳定性考察时应适当增加检验频次。
1.3关键人员,尤其是质量受权人,应了解持续稳定性考察的结果。
应保存持续稳定性考察的结果以供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
产品稳定性考察管理制度
![产品稳定性考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2742f47b7360b4c2e3f64df.png)
一、目的:为规范产品稳定性考察工作,掌握产品质量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公司新产品或进行重大工艺改进后的老产品。
三、责任者:质管部四、内容:1.稳定性考察的范围1.1.新产品正式投产后生产的头3批产品。
1.2.处方/工艺或原辅材料发生重大变更后的头3批产品。
1.3.生产中出现偏差后通过采取补救措施而生产出来的成品。
1.4.常规生产的每个品种每年应考察1至3批:每年生产少于10批:考察1批。
(如当年没有生产,则可以不考察)每年生产少于10~25批:考察2批。
每年生产多于25批:考察3批。
1.5.其他需要进行稳定性考察的产品。
2.稳定性考察重点项目、条件及周期。
2.1.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
2.2.考察条件及周期2.2.1.影响因素试验:在新产品中试放大后,正式生产前,取1批进行。
2.2.2.加速试验:采用市售包装,置温度40℃±2℃,相对湿度75%±5%,恒温恒湿箱中放置6个月,在第1、2、3、6个月末分别取样一次,按其考察项目进行检测,与第一次成品检验结果对比,如果6个月内供试品经检测不符合制定的质量标准,则应在中间条件下即温度30℃±2℃,相对湿度65%±5%的条件下进行加速试验,时间仍为6个月。
2.2.3.长期试验:采用市售包装,置温度30℃±2℃,相对湿度65%±5%,恒温恒湿箱中放置36个月,分别于3、6、9、12、18、24、36个月取样检测,与第一次成品检验结果对比。
2.3.产品的稳定性考察及检测周期原则上按“2.1”及“2.2”规定执行,但新产品试制项目组可根据具体品种情况确定具体考察项目及检测周期(列入新产品试制方案中),经公司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新产品的稳定性考察工作,除要求检验人员做好详细的实验记录外,每批产品还应填写产品留样观察记录。
3.稳定性考察信息的反馈3.1.正常情况下,当连续三批产品的半年稳定性考察结果出来后,检测人员应写出稳定性分析报告报质管部、生产部。
产品稳定性试验管理制度
![产品稳定性试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49c62f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1.png)
产品稳定性试验管理制度1.目的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考察原料药、中间产品的性质在温度、湿度、光线等条件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和有效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临床用药的的安全有效。
并且通过持续稳定性考察可以监测在有效期内药品的质量,并确定药品可以或预期可以在标识的贮存条件下,符合质量标准的各项要求。
2.适用范围从上市前的贮存期限、包装形式、储运条件等的研究至上市后持续稳定性考察。
3.职责质量检测中心专职管理员负责稳定性试验样品的管理和设备的维护,质量检测中心和QA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检查。
4.内容4.1.稳定性分类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9001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及法规的要求,稳定性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4.1.1上市前阶段A、影响因素试验B、加速试验C、长期试验4.1.2上市后阶段4.1.3根据需求和法规规定,还可以进行中间产品放置时间的稳定性试验,批量放大及上市后变更(如生产设备变更、原辅料变更、工艺调整等)稳定性试验以及特殊目的的稳定性试验,例如对偏差调查的支持性试验,运输验证的试验等。
此类稳定性试验的条件均可参考上市前试验的条件,根据不同产品特性和稳定性试验的目的选择。
4.2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4.2.1影响因素试验用1批原料药进行。
加速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用3批供试品进行。
在申报时,长期试验的稳定性资料应至少提供3批样品不少于12个月的试验数据。
4.2.2原料药供试品应是一定规模生产的。
供试品量相当于制剂稳定性试验所要求的批量,原料药合成工艺路线、方法、步骤应与大生产一致。
4.2.3供试品的质量标准应与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和规模生产所使用的供试品质量标准一致。
4.2.4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所用供试品的包装应与上市产品一致。
4.2.5研究药物稳定性,要采用专属性、准确、精密、灵敏的药物分析方法与有关物质(含降解产物及其他变化所生成的产物)的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以保证药物稳定性结果的可靠性。
产品稳定性考察方案
![产品稳定性考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c614ea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4.png)
产品稳定性考察方案I. 引言产品稳定性是一项重要的考量因素,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进行产品稳定性考察,以保障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通过制定一个全面的考察方案,企业能够及时识别和解决潜在的产品稳定性问题,确保产品在市场上长期稳定运行。
II. 产品稳定性考察的重要性产品稳定性是指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稳定性能表现,包括产品的可靠性、持久性和使用寿命。
一个稳定性强的产品能够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保持其性能和质量的稳定,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并树立企业的良好口碑。
相反,如果产品存在稳定性问题,将会导致用户投诉、退货和丧失信任,对企业形象和市场地位造成严重影响。
III. 考察目标和内容1. 目标确保产品在不同使用条件下的稳定性,并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2. 内容- 确定测试方法和标准:选择适当的测试方法和标准,如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行业标准等,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 稳定性测试:设计合适的测试方案,包括温度、湿度、振动、冲击等因素,模拟真实使用环境对产品的影响。
- 可靠性测试:进行可靠性评估,包括寿命测试、故障分析等,以识别潜在的故障和问题,并进行改进和优化。
- 厂家自查:通过随机抽样、自查报告等方式,对生产过程和原材料进行检查,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IV. 考察方法和步骤1. 确定考察计划:根据产品特性和市场需求,制定考察计划,明确测试对象、测试方法和测试期限。
2. 进行稳定性测试:根据考察计划的要求,进行产品稳定性测试,记录测试数据并分析结果。
3. 进行可靠性评估: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可靠性评估,针对潜在的问题进行定位和改进。
4. 厂家自查:定期对生产过程和原材料进行自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质量要求。
5. 总结和改进:根据稳定性测试和自查结果,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改进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V. 结论通过制定一个全面的产品稳定性考察方案,企业能够及时了解产品的稳定性能和质量状况,确保产品在市场上的长期稳定运行。
原料、中间产品、成品稳定性考察管理制度
![原料、中间产品、成品稳定性考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35befedd5bbfd0a795673ce.png)
标准管理规程(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 )题目原料、中间产品、成品稳定性考察管理制度编码SMP-QC-013-00 文件属性■新订;□确认;□修订,第次,替代: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起草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颁发部门品质管理部颁发日期2018.07.23 生效日期2018.08.01 分发部门品质管理部1份,检验检测部1份,行政人事部1份,共印3份1. 目的:建立完整的稳定性考察制度,确保所有应做稳定性考察的品种均按规定完成稳定性考察;确保所有稳定性考察均有方案和报告。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原辅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稳定性考察。
包括:所有已上市产品的持续稳定性考察;原辅料供应商变更;生产有重大偏差的中间产品;新制定。
3. 责任人:留样负责人:起草稳定性考察方案,汇总数据并分析,撰写总结报告,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对样品进行贮存留样,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QC检验员:负责稳定性考察方案中样品的检验。
QC负责人:审核稳定性考察方案是否符合现行质量体系的要求,了解稳定性考察的结果。
品质管理部负责人:审核稳定性考察方案,指导、督察稳定性考察的执行,并了解稳定性考察的结果。
4. 正文:4.1 持续稳定性考察:4.1.1 持续稳定性考察须有考察方案,结果须有报告,用于持续稳定性考察的设备须按规定进行过确认和维护。
4.1.2 稳定性考察方案编号按《GMP文件编码管理制度》制定。
4.1.3 稳定性考察方案应包括:目的、范围/职责、目标、实施前的准备、检验方法依据、检验合格标准、检验项目、考察条件、持续时间、批号及样品的选择、试验频率、试验过程、不符合项或偏差、汇总和结论、附件(包括原始记录)等。
4.1.5 对稳定性考察中出现的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结果或重要的异常趋势、试验过程中发生的任何异常情况应于5个工作日内进行调查,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执行,上报品质管理部负责人, 由品质管理部上报公司领导,召开专题研究会,分析原因,讨论解决处理办法,如确认属产品质量问题,应考虑对销售到市场的该批或该品种产品采取收回措施按《不合格产品召回管理制度》执行,收回库存的该批或该品种产品应考虑进行销毁处理按《不合格质量管理规定》执行。
产品稳定性考察方案
![产品稳定性考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e6642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6.png)
产品稳定性考察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的稳定性逐渐成为企业重视的一个方面。
产品的稳定性不仅关乎企业的声誉与信誉,更直接影响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为了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在开发和生产阶段,企业需制定科学严谨的考察方案,对产品的稳定性进行全面的检验和评估,以及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可靠性。
二、目标与目的本考察方案的目标在于全面评估产品的稳定性,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和判断依据,以确定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是否符合企业的要求和用户的需求,从而为产品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指导和决策支持。
三、考察内容1. 环境适应性考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产品是否能持续稳定地运行,是否能适应不同的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因素,特别是在极端条件下是否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2. 长期稳定性考察通过长时间的运行和使用,观察产品的性能是否能够保持稳定,是否会出现质量降低、性能下降等问题,特别是在高负荷、长时间连续工作的情况下。
3. 兼容性考察在与其他设备或系统进行接口交互时,产品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并保持稳定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避免出现兼容性问题。
4. 故障诊断与恢复能力考察对于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产品是否具备良好的诊断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以及能否快速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5. 老化试验考察通过对产品进行加速老化试验,以模拟产品长期使用的情况,观察产品是否存在老化失效、性能退化等问题。
四、考察方法1. 实验室测试通过严格的实验室测试,对产品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估,包括温度、湿度、振动、冲击等方面。
2. 环境模拟搭建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模拟测试平台,模拟真实使用场景,检验产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3. 用户调研通过用户调研收集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反馈和意见,了解用户对产品稳定性的评价和期望,发现潜在问题并加以解决。
4. 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评估产品的稳定性指标和关键性能参数,制定评价标准和报告。
产品稳定性考察方案
![产品稳定性考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95ef6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c.png)
产品稳定性考察方案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产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在消费者眼中,产品的性能和功能可能都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产品的稳定性。
当一个产品无法长期地稳定运行,消费者容易失去信心,对品牌产生怀疑。
因此,产品稳定性成为了企业研发部门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为了确保产品的稳定性,一个完善的考察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一、确定稳定性测试指标在开始产品的稳定性考察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稳定性测试的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从多个方面考虑。
例如,在软件产品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标的选择:1.系统可靠性:系统在正常运行时是否容易崩溃或出现错误?2.性能表现: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是否稳定?3.兼容性:系统在不同的环境下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与其他软件的兼容性如何?4.安全性:系统的安全性能如何,是否容易受到黑客攻击或信息泄露?对于硬件产品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标的选择:1.质量和可靠性:产品的物理质量和可靠性如何?2.环境适应性:产品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是否能够正常工作?3.温度和湿度适应性:产品在不同的温湿度条件下是否能够正常工作?二、制定测试计划在确定了稳定性测试指标后,接下来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测试环境的建立:根据产品的使用情况和预期的使用环境,建立相应的测试环境。
2.测试用例的设计:根据产品的功能和稳定性指标,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
3.测试工具的选择:根据测试用例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
4.测试过程的安排:根据测试计划,安排测试的时间和人员。
三、执行测试计划在测试计划制定完成后,需要安排测试人员进行测试。
测试人员应该按照测试计划中的要求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过程中的任何问题和异常情况。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及时解决测试过程中的问题。
四、分析测试结果在测试完成后,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产品在稳定性方面的表现,并对产品进行一些改进意见。
产品持续稳定性考察管理规程
![产品持续稳定性考察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142432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4.png)
产品持续稳定性考察管理规程目的:建立产品持续稳定性考察管理规程,规范产品长期稳定性试验工作。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中药饮片的持续稳定性考察管理。
责任人:质量监督员QA和质量检验员QC对本规程负责。
内容:1持续稳定性考察的目的是在有效期内监控已上市药品的质量,以发现药品与生产相关的稳定性问题(如浸出物和含量的变化),并确定药品能够在标示的贮存条件下,符合质量标准的各项要求。
2持续稳定性考察主要针对市售包装药品,但也需兼顾待包装产品。
例如,当待包装产品在完成包装前,或从生产厂运输到包装厂,还需要长期贮存时,应当在相应的环境条件下,评估其对包装后产品稳定性的影响。
此外,还应当考虑对贮存时间较长的中间产品进行考察。
3质量管理部指定质监员QA为产品持续稳定性考察的负责人,质监员QA应根据产品生产批量情况,制定《产品持续稳定性考察方案》,考察数据记录于《持续稳定性考察考察记录》中。
4持续稳定性考察的时间应当在中药饮片放行后2~3年内,考察方案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内容:4.1每种规格、每个生产批量药品的考察批次数;4.2相关的检验方法;4.3检验方法依据;4.4合格标准;4.5容器密封系统的描述;4.6试验间隔时间(测试时间点):在2~3年考察期间内,分别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直到36个月,各进行考察一次。
第3个月只观察外观性状(包括形状、色泽、质地、气味等),第6个月、9个月除观察外观性状之外,还要做水分测定,第12个月、18个月观察外观性状、鉴别和检查水分,从第24个月起,则按内控质量标准进行全检;4.7《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的贮存条件;4.8检验项目,如检验项目少于成品质量标准所包含的项目,应当说明理由。
5通常情况下,首次生产时连续作三批的持续稳定性考察;长期生产每年每个规格一批作持续稳定性考察;有以下特殊情况的应额外增加持续稳定性考察批次数:重大变更或生产和包装有重大偏差;重新加工、返工或回收的批次。
产品稳定性考察方案
![产品稳定性考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21c63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0.png)
产品稳定性考察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竞争,企业对产品的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
产品稳定性,指的是产品在不同环境下保持一致的性能和质量。
只有产品稳定性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并获得用户的信任和好评。
因此,制定一个科学、全面的产品稳定性考察方案,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一、市场调研在开始制定产品稳定性考察方案之前,企业需要对市场进行调研,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稳定性状况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
通过市场调研,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的变化趋势,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考察方案提供有力支撑。
二、设定考察指标针对不同的产品,制定相应的考察指标是至关重要的。
考察指标应包括产品的质量、性能、稳定性等方面。
企业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市场需求,设定一系列科学可行的考察指标,以方便后续的考察和评估工作。
三、开展实验评估实验评估是产品稳定性考察方案中的重要环节。
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将产品置于各个不同环境下进行长时间的实验。
这些环境包括但不限于高温、低温、湿度、振动等各种极端条件。
通过实验评估,企业可以全面地了解产品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
四、制定改进方案在实施实验评估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产品存在某些问题或不足之处。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
改进方案应基于实验评估的结果,详细阐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制定科学合理的改进方案是保证产品稳定性的关键。
五、持续监测和更新产品稳定性的考察工作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机制,定期对产品稳定性进行更新和监测。
通过持续监测,企业可以了解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和用户的反馈,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产品始终保持一致的性能和质量。
六、售后服务和用户反馈产品稳定性考察方案应该将售后服务和用户反馈作为一个重要环节。
售后服务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回应用户的问题和反馈,不断改进产品的稳定性和性能。
产品稳定性考察方案
![产品稳定性考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e897e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7.png)
产品稳定性考察方案一、背景与目标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产品的稳定性是吸引消费者和维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为确保产品稳定性,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的考察方案。
本方案旨在通过对产品的设计、制造、测试等环节进行全面考察,以确保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二、考察内容1. 设计环节考察:(1) 对产品设计人员进行背景调查,评估其专业能力和经验水平,确保设计人员的素质。
2. 原材料采购与使用考察:(1) 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审核,评估其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2) 对原材料的采购流程进行考察,包括供应商的选择、验收标准等,确保采购程序的合规和稳定性。
(3) 对原材料使用的操作规范进行考察,确保符合要求,避免潜在的质量问题。
3. 生产工艺与工艺控制考察:(1) 对生产工艺进行分析,评估其能否满足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要求,必要时提出改进建议。
(2) 对工艺参数的测量和监控进行考察,确保工艺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4. 产品测试与质量控制考察:(1) 对产品的抽样检验流程进行考察,包括样本数量、检验标准等,确保质量控制过程的稳定性和合规性。
(2) 对产品的性能测试方法和设备进行考察,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对产品的不良品处理流程进行考察,确保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品,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5. 售后服务考察:(1) 对售后服务流程进行考察,包括客户反馈收集、问题解决流程等,确保及时响应和解决客户问题的能力。
(2) 对售后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进行考察,确保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态度。
三、考察方法1. 文件资料考察:通过查阅产品的设计文档、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标准等文件,了解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流程,并评估其合规性和稳定性。
2. 实地考察:对生产车间、质量控制实验室等进行考察,观察生产过程、测试设备等,收集直接证据评估产品的稳定性。
3. 采访访谈:与设计人员、生产工艺人员、质量控制人员、售后服务人员等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其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评估其专业知识和工作态度。
产品生产质量稳定性考察管理规程
![产品生产质量稳定性考察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30fc9ddce2f0066f5332217.png)
产品生产质量稳定性考察管理规程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
责任:操作人:负责严格执行本标准。
质量检测中心负责人、质量控制负责人:对本标准的正确性及有效实施负责。
质管部负责人:负责组织修订本管理规程。
程序1取样计划质管部应当制订本公司全部产品在内的留样考察计划。
2 贮藏样品必须存放在规定的贮藏条件下,并与法定留样的样品分开存放。
3 检查频率3.1 新品种因新产品上市前的放大试验比规模生产的数量要小,故当新获得批准的产品,从放大试验转入规模生产时,对最初通过生产验证的三批规模生产的产品仍需要进行加速试验与长期稳定性试验。
3.2 常规品种对常规生产的每个品种每年应留样考察1至3批,具体方案如下:每年生产少于10批:考察1批;每年生产10~25批:考察2批;每年生产多于25批:考察3批。
3.3永久性变更的品种当作出永久性变更,如内包装材料的变更,而这些变更会影响产品稳定性时,变更后的前三批须包括在考察计划内,其它批按常规品种处理。
3.4 临时变更的品种如果某一批产品生产过程中因特殊原因,作出了可能影响产品稳定性的临时性的决定,如内包装材料的变更,则该批必须包括在考察方案内。
当常规生产出现某种偏差,检验的结果不足以说明产品质量受影响的程度时,须进行稳定性考察。
在加速稳定性考察完成前,产品不得作合格处理。
a.检查频率:对于新品种和常规品种的样品,其检查频率参照下表:3.5 每个产品至少应考察至产品(拟定)有效期加3个月,或一直考察到产品失效为止。
3.6 若某一批的二次检查间隔时间少于12个月,则检验应在计划日期前后两周内完成。
3.7 若检验的间隔时间超过12个月,则检验应在距计划日期的前后1个月内完成,但这不包括有效期快到期的最后一次检验。
因为这次检验应在有效期到期时进行。
3.8 对于永久性变更和临时变更的产品,其检查间隔和范围取决于产品的类型及预计的产品类型的变化对稳定性的影响,并由技术开发部门确定。
3.9产品有效期的制订通常都留有余地,考察样品应保留至产品有效期加1年,以便必要时检查这种余地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MP-QC-8-021-A 产品稳定性试验管理规程第 2页共 11页
SMP-QC-8-021-A 产品稳定性试验管理规程第 3页共 11页
SMP-QC-8-021-A 产品稳定性试验管理规程第 4页共 11页
SMP-QC-8-021-A 产品稳定性试验管理规程第 5页共 11页附表1
产品加速试验台帐
SMP-QC-8-021-A 产品稳定性试验管理规程第 6页共 11页附表2
产品长期试验台帐
SMP-QC-8-021-A 产品稳定性试验管理规程第 7页共 11页附表3
RC-QC-8-138-A 产品稳定性试验异常情况报告
报告人: QC主任:
注:此表一式四份(留档、质管部、副总、工艺负责人或试制组各一份)
SMP-QC-8-021-A 产品稳定性试验管理规程第 8页共 11页附表4
RC-QC-8-139-A产品稳定性试验报告
SMP-QC-8-021-A 产品稳定性试验管理规程第 9页共 11页
附表5
产品稳定性试验样品取用量
SMP-QC-8-021-A 产品稳定性试验管理规程第 10页共 11页
附表6
产品持续稳定性试验样品取用量
SMP-QC-8-021-A 产品稳定性试验管理规程第 11页共 11页附表7
产品稳定性考察试验箱样品登记卡
RC-QC-8-14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