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导论张康之北大版-李巍

合集下载

北京大学《公共行政学概论》课程学习指南

北京大学《公共行政学概论》课程学习指南

北京大学《公共行政学概论》课程学习指南一、课程内容目标简介本课程既是政府管理学院通选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法学院、社会学系等院、系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讲授政府(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自身事务等活动的知识,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的学习与研究,使学生认识公共行政管理的规律性,以及推动这些活动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合理化、效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行政理论与行政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和研究,培植学生行政管理方面的理论功底,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扩大学生的理论知识面。

在全面系统掌握行政管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本课程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提升学生了解和把握当前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对当代中国公共行政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有关行政管理领域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习公共管理其他课程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学习力图使学生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公共行政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理解政府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中外行政改革的动态和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以全新的视角和开放的视野,将中国传统的行政管理思想、国外前沿的行政管理理论与中国行政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提升关注现实、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当代中国政府管理、公共政策和公共经济学等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有利于学生树立依法行政、民主行政、责任行政的意识,提高行政管理技能。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进度和方式(一)课程进度和内容结构公共行政学概论教材《公共行政学》全书内容共二十章,公共行政学概论课程教学从中择取教学重点内容分为十六讲,包括第一讲绪论,第二讲行政职能与政府能力,第三讲行政权力与行政领导,第四讲行政组织与公务员制度,第五讲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第六讲行政方法与行政效率,第七讲机关管理与行政伦理,第八讲公共财政与行政成本,第九讲依法行政与行政责任,第十讲行政行为与法制行政,第十一讲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第十二讲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理论背景,第十三讲典范革命与官僚制典范批判,第十四讲政府理论创新,第十五讲修正政策与改革政府,第十六讲问题与争论。

08公共行政的保障

08公共行政的保障

30—16
8.1 公共财政与预算
8.1.4 转移支付
– 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 势及制定的方针政策,为了有计划地调节社会供 求和社会经济生活,通过资金再分配给予生产者, 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一种财政性特定补助.
30—17
8.1 公共财政与预算
8.1.4 转移支付
– 政府间转移支付
30—21
8.2 依法行政
8.2.1 依法行政概述
– 所谓依法行政,是指公共行政权力主体即狭 义的政府,应当依法设定和实施行政行为.
行政主体和行政权限法定 行政程序法定 行政公正 责任行政
30—22
8.2 依法行政
8.2.2 行政法律制度
– 行政法律制度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 力保证实施的,用以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制度的总 和. – 行政法律制度的构成:
30—12
8.1 公共财政与预算
8.1.3 国家税收
– 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简称"税制",它是规范国家与纳税 人之间税收分配关系的各种法律,法规,条例, 实施细则和征收管理制度的总称,是国家税收政 策的具体化. 税收制度由征税人,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 种和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 限,减免税,法律责任等要素构成.
30—13
8.1 公共财政与预算
8.1.3 国家税收
– 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第一,税收制度是国家财政收入和预算收入的重要保 证. – 第二,税收制度是国家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 – 第三,税收制度是调整分配关系的手段. – 第四,税收制度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体现. – 第五,税收制度是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保障.

北京大学《公共行政学概论》课程学习指南

北京大学《公共行政学概论》课程学习指南

北京大学《公共行政学概论》课程学习指南一、课程内容目标简介本课程既是政府管理学院通选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法学院、社会学系等院、系的选修课程。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讲授政府(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自身事务等活动的知识,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的学习与研究,使学生认识公共行政管理的规律性,以及推动这些活动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合理化、效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行政理论与行政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和研究,培植学生行政管理方面的理论功底,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扩大学生的理论知识面。

在全面系统掌握行政管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本课程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提升学生了解和把握当前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对当代中国公共行政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有关行政管理领域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习公共管理其他课程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学习力图使学生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公共行政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理解政府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中外行政改革的动态和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以全新的视角和开放的视野,将中国传统的行政管理思想、国外前沿的行政管理理论与中国行政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提升关注现实、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当代中国政府管理、公共政策和公共经济学等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有利于学生树立依法行政、民主行政、责任行政的意识,提高行政管理技能。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进度和方式(一)课程进度和内容结构公共行政学概论教材《公共行政学》全书内容共二十章,公共行政学概论课程教学从中择取教学重点内容分为十六讲,包括第一讲绪论,第二讲行政职能与政府能力,第三讲行政权力与行政领导,第四讲行政组织与公务员制度,第五讲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第六讲行政方法与行政效率,第七讲机关管理与行政伦理,第八讲公共财政与行政成本,第九讲依法行政与行政责任,第十讲行政行为与法制行政,第十一讲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第十二讲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理论背景,第十三讲典范革命与官僚制典范批判,第十四讲政府理论创新,第十五讲修正政策与改革政府,第十六讲问题与争论。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公共行政学》—张国庆
学习知识结构图
第一章行政管理学导论↘知识结构图
第二章行政职能
↘知识结构图
第三章行政组织↘知识结构图
第四章行政决策↘知识结构图
第五章行政执行↘知识结构图
第六章行政监督↘知识结构图
第七章行政领导↘知识结构图
第八章人事行政
↘知识结构图
第九章公共财政↘知识结构图
第十章机关管理
↘知识结构图
第十一章公共危机管理 知识结构图
第十二章政府绩效管理↘知识结构图
第十三章行政方法↘知识结构图
第十四章行政文化
↘知识结构图
第十五章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知识结构图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07公共行政的过程

07公共行政的过程
• 7.1.2 行政决策的原则和程序
– 行政决策的原则 • 信息原则 • 系统原则 • 预测原则 • 择优原则 • 创新原则 • 可行原则 • 民主原则 • 动态原则
16—6
7.1 行政决策
• 7.1.2 行政决策的原则和程序
– 行政决策的程序
• • • • 发现问题,确定决策目标 集思广益,设计决策方案 评估选优,抉择决策方案 局部试点,修正完善方案
16—8
7.2 行政执行
• 7.2.1 行政执行概述
– 行政执行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依法实施公 共政策,以实现预期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的 活动的总和。
• • • • • 行政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行政人员。 行政执行是一种具有目标导向的活动。 行政执行是一种实施性质很强的活动。 行政执行是一种行政法律行为。 行政执行活动还具有强制性。
16—9
7.2 行政执行
• 7.2.2 行政执行的过程
– 所谓行政执行的过程,就是把行政决策方案付诸实 施的过程。行政执行工作的基本过程由行政执行的 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组成。
• 行政执行的准备阶段包括制定执行计划活动和一般准备活 动两个方面的内容。 • 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建立强有力的指挥中心、建 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要善于做好协调工作、加强行政执 行中的监控。 • 总结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执行情况的检查、对执行情况 的评定、对经验教训的总结。
16—7
7.1 行政决策
• 7.1.3 政策分析
– 政策分析的含义及其必要性
• 要实现科学的行政决策,就必须运用各种分析方 法和技术来帮助决策者制定政策,这就是所谓的 政策分析。 • 政策分析的必要性可以从决策失误以及决策机构 的低效得到说明。

政府职能与公共事务管理

政府职能与公共事务管理
20—2
5.1 政府职能概述
5.1.1 政府职能的含义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 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涉及到行使行政权力的范 围、程度和方式。政府职能是行政管理职责与功能 的有 动态性
正确地确定政府职能的重要意义: 政府职能是建立行政组织的根本依据 政府职能是组织管理活动科学化的重要基础 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政府管理效能的表征和检验标尺
非政府组织的由来
作为一种组织形式,非政府组织已存在几个世纪,但一般认为 现代意义上的非政府组织出现于二战前后,并以1942年英国 OXFAM的诞生为标志;作为一个概念,则最早见于1945年签 署的联合国宪章。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非政府组织主要是指在 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迅速成长起来的一种民间组织形态。
5.2.1 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的含义 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腾飞过程中 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政府职能模式,这一职能模式既能保证社会的独立性 与自主性,又能充分发挥政府作为社会总体利益代表者而对社会经济生 活的协调与控制。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与社会处在一种相互制约又相互 合作、相互独立又彼此依赖的有机统一的关系中。
20—13
5.4 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治理
5.4.1 非政府组织的含义 几个相关概念 非营利组织(non - profit organization, NPO) 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 志愿者组织 (voluntary organization, VO) 草根组织(grass roots organization, GRO) 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 TS)
5.3.2 政治管理
政治管理是指政府及其管理机构代表全体人民的意 志和利益,遵循政治发展的规律,为实现预期的政 治发展目标,对社会政治生活进行的管理过程。

公共管理经典文献书目

公共管理经典文献书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读书目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3.列宁:《国家与革命》4.《毛泽东选集》5.《邓小平文选》6.毛寿龙:《西方公共行政学名着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7.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8.李文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9.《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彭和平编译中央党校出版社10.《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1.张国庆:《行政管理中的组织、人事与决策》北京大学出版社12.陈振明:《政策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3.林成顺:《管理信息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4.易纲海闻:《公共财政学: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5.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上海三联书店16.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7.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8.王乐夫:《中国公共管理理论前沿》19.施九青、倪家泰:《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20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21.任晓:《中国行政改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22.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中国行政管理简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23.陈振明:《竞争型政府:市场机制与工商管理技术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版24.唐娟:《政府治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25.蔡立辉:《电子政务:信息时代的政府再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26.王乐夫:《中国公共管理理论前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27.国家行政学院,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中国行政改革:政府的责任性、回应性和效率》,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28.张尚仁,杨翟:《政府改革论纲》,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29.句华:《公共服务中的市场机制理论、方式与技术》,北京大学出版社30.沈亚平,吴志成:《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1.刘立户:《全面质量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2.任进:《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法律实证和比较分析的视角》,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33.世界银行:《1997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政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34.刘熙瑞:《中国公共管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35.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36.亚里士多德:《政治学》37.洛克:《政府论》38.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39.古德诺:《政治与行政》40.西蒙:《管理行为》41.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42.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43.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要干预经济》44.凯尔曼:《制定公共政策》45.罗德·黑格等:《比较政府与政治导论》46.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47.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48.宾厄姆等:《美国地方政府的管理---实践中的公共行政》49.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50..斯特:《组织与管理》51.阿特金森斯蒂格里茨:《公共经济学》52.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精神》53.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54.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55.[美]法默尔:《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吴琼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56.[美]罗森布鲁姆,克拉夫丘克:《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7.[美]查尔斯.J.福克斯:《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南》,楚艳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8.[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市政协编译组、东方编译所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59.[美]约瑟夫·S·奈,约翰·D·唐纳胡:《全球化世界的治理》,王勇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60.[美]麦克尔·巴泽雷:《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孔宪遂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1.[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彭和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62.[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63.[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64.[美]马克·G·波波维奇:《创建高绩效政府组织》,孔宪遂,耿洪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5.[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民,夏宏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66.[美]保罗·R·纳特,罗伯特·W·巴可夫:《公共和第三部门组织的战略管理:领导手册》,陈振明校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67.[美]彼得·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孙耀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68.[美] 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9.[美]戴维·奥斯本,彼得·普拉斯特里克:《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谭功荣,刘霞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0.[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71.[美]理查德·布隆克:《质疑自由市场经济》,林季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72.[英]理查德·威廉姆斯:《组织绩效管理》,蓝天星翻译公司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73.[美]麦克斯怀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吴琼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4.[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第7版),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75.[美]凯特:《有效政府:全球公共管理革命》,朱涛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76.[美]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彭宗超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77.[美]波伊斯特:《公共与非营利组织绩效考评:方法与应用》,肖鸣政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78.[美]英格兰姆:《新公共政策:民主制度下的公共政策》,钟振明,朱涛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79.[美]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学术前沿系列》,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80.[美]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81.[美]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82.[美]奥斯本,普拉斯特里克:《政府改革手册:战略与工具》,谭功荣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83.[美]拉塞尔·M·林登:《无缝隙政府公共部门再造指南》,汪大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84.[美]罗纳德·克林格勒,[美]约翰·纳尔班迪:《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战略》(第四版),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85.[美]帕特里夏·基利:《公共部门标杆管理突破政府绩效的瓶颈》,张定淮译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86.[美]戴伊:《理解公共政策》[第十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87.[美]库珀:《二十一世纪的公共行政:挑战与改革》,王巧玲,李文钊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88.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商务印书馆出版89.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华夏出版社90.卢梭:《社会契约论》(又名:《政治权利的原理》)9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92.乔治·吉尔德:《财富与贫困》上海译文出版社93.肯尼思·约瑟夫·阿罗:《社会选择:个性与多准则》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94.简·埃罗克·莱恩:《公共部门:概念、模型与途径》经济科学出版社95.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96.维尔:《宪政与分权》三联书店97.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98.F·E·斯特:《组织与管理》。

公共行政的运行机制

公共行政的运行机制
• 行政领导者所拥有的职权是依法定程序授予给行政领导者的, 为法律所确认,受法律保护,对部属具有相应的约束力。
• 行政领导者的职责是行政领导者基于职权在行政上应负有的责 任,或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应尽的义务,或对国家的行政委托的 任务应负的责任。
19—6
6.1 公共行政中的领导
• 6.1.2 行政领导者
19—3
6.1 公共行政中的领导
• 6.1.1 行政领导
• 行政领导权力
• 行政领导权力就是行政领导者为了实现行政组织目标,在实施 行政领导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所施加的影响力、约束力或控 制力。
• 行政领导权力可被归纳为两个具有分别不同性质的层面,即强 制性权力和非强制性权力。
• 强制性权力是基于组织的正式领导职位而获得的权力,也可以 称之为法定的权力。法定的权力包括:惩罚权、奖赏权、人事 权、监督权、协调权等。
• 6.2.2 行政协调的模式 • 行政协调模式是指行政协调主体针对不同的协调问题所选择的不同的协调途径和 方式,是对行政协调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 • 目标与利益协调模式 • 思想与行为协调模式 • 公共政策与规章制度协调模式
19—12
6.2 公共行政中的协调
• 6.2.3 行政沟通
19—8
6.1 公共行政中的领导
• 6.1.2 行政领导者 • 公共行政领导集体 • 公共行政领导集体也称为领导班子,是由若干负有特定职责的领导者组成的 集体。公共行政领导集体是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一定程序组织起 来的,一般有法律或规章制度规定的任期限制。 • 公共行政领导集体结构的科学化、合理化,就是要求公共行政领导集体中各 种不同素质、经验、年龄和各种不同的专业、知识的人才的比例要达到一个 合理的结构。

2016华北电力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张康之《公共行政学》内部辅导讲义

2016华北电力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张康之《公共行政学》内部辅导讲义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②行政产出与行政效益 ③行政效率是一种比值 2、简述行政效率的构成。 答:⑴内部效率。其核心是将行政管理视为对行政组织的内部管 理,而管理效率的获取,取决于对行政组织内部各要素的高度利 用。 ⑵整体效率。要提高行政整体效率,就必须打破旧的行政结构, 进行行政要素的系统重组。 ⑶外部效率。外部效率从行政系统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着眼,关 注的是行政管理活动“对谁有效率”的问题。 3、简述行政效率的影响因素。 答:行政效率的影响因素: ⑴外部因素 ①政治因素 ②经济因素 ③社会因素 ④地理因素 ⑤科学技术因素 ⑵内部因素 ①组织因素 ②人员因素 4、简述效率追求的双重效应。
名词,那就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 内涵表述出来。
【名词解释答题示范】 例如:“行政权力”。 第一,什么是行政权力(核心意思,尊重课本) 第二,行政权力的几个特征,不必深入解释。 第三,行政权力的 5 点内涵。 具体一点,如,“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 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和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行政责任的特征包括:①行政责任是一种责任;②行政责任是一 种义务;③行政责任是一种任务;④行政责任是一种理论;⑤行政责 任是一种制度;⑥行政责任是一种监控体系。 【名词解释题答题注意事项】: 第一,控制时间作答。由于名词解释一般是第一道题,很多考生 开始做题时心态十分谨慎,生怕有一点遗漏,造成失分,故而写的十 分详细,把名词解释写成了简答或者论述,造成后面答题时间紧张, 专业课老师提示,要严格控制在 5 分钟以内。 第二,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 150-200 字为佳。如果是 A4 的 纸,以 5-8 行为佳。 (二) 名词辨析答题方法 【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

第2章 公共行政体系

第2章 公共行政体系
• 特点: 积极的、活跃的不稳定结构; 行政体系的变化发展总是首先表现为其主观结构系统的变动。
公共行政学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广义的行政体系主观结构系统还包括政治观念、思想意识形态和文 化心理结构等内容。
政治观念、思想意识形态是上位的、深层次的东西,决定着行政体 系主观结构的整体性质,行政体系主观结构的变化会带动政治观念、思 想意识形态的变化,但通常需要达到一定程度。
2.1.1 行政体系的主观结构系统
• 定义:由行政权力、行政法律、行政政策和行政管理方法等属于精神形态的主观要素构成的各 种关系的总和,它是行政体系的主观形式;
• 主观结构系统随社会文化、治理观念等的发展而发展。早期体现为统治阶级的权术或权谋,现 代体现为法律、公共政策、科学的管理方法为一体的结合体。
公共行政学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具体行政权力 定义:存在于一定的法律制度框架下,由个人或个性化的机构或部门所执掌,用来处理一切具 体事务的权力;
使用结果:与抽象行政权力的功能和目标相一致,用来为权力所属的行政组织或社会服务,为 公共利益服务,同时也可以成为权力执掌者表现自己的意志或谋取私利的工具。
公共行政学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管理特征: • 1)公共性。a.行政权力是实现公共利益的工具,是属于一个国家中的全体社会成员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
力;b.行政权力具有超脱性,在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的时候,往往需要超脱于某一个人或者社会阶层、利 益集团之上,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C.行政权力具有全局性,行政权力着眼于社会中全局性的事务, 处理哪些关系到整个社会秩序的基本问题。 • 2)执行性。 • 3)有限性。 • 4)系统性。 • 5)动态性。

公共行政学概论02行政人员及其责任

公共行政学概论02行政人员及其责任
18—13
2.4 行政问责制
• 2.4.1 行政问责与问责制
– 建立和完善行政问责制的重要意义:
• 行政问责制有助于提高行政人员的整体素质 • 行政问责制有助于形成自觉负责的行政理念 • 行政问责制有助于抑制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的现 象
18—14
2.4 行政问责制
• 2.4.2 责任政府与行政问责制
18—2
2.1 作为特殊职业群体的行政人员
• 2.1.1 行政人员
– 行政人员也就可以称为行政工作人员,有两个方面 的含义:
• 一是指一定的行政体系中的全部工作人员的总和,包括各 级行政部门的主管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 • 二是指在政府部门中工作的具体的工作人员。
– 行政人员在行政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不同时代有 很大的差异。 – 行政人员具有双重身份。 – 划分行政人员个人行为与行政行为的标准。
18—9
2.3 行政人员的职业责任
• 2.3.1 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
– 广义的行政责任是指政府及其公务员因其公 共权力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法律以 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在这种意义上使 用的行政责任概念,实质上就是行政人员的 职业责任。狭义的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人员违 反行政组织及其管理工作的规定,违反行政 法规所规定的义务和职责时,所必须承担的 责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8—15
2.4 行政问责制
• 2.4.2 责任政府与行政问责制
– 行政问责制是责任政府实现的重要机制,没 有问责,责任就无法落到实处。而问责就需 要明确政府的不同责任。 – 政府的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 • 政府的政治责任 政府的行政责任 政府的法律责任 政府的道德责任

第一章公共行政学导论

第一章公共行政学导论

古德诺
古德诺(Frank .J. Goodnow, 1859-1935)美国改革 时代著名的政治学者,教育家,在政治学、行政学、市政 学、比较行政法等领域有着较高的成就。古德诺不但长期 从事教育事业,而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1914年至1929 年任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任校长,美国政治学会的创立者, 第一任主席。 古氏一生主要致力于行政理论的研究,其理论著作主 要有《比较行政法》(1893年)、《政治与行政》 (1900年)、《美国行政法原理》(1905年)等,其中 《政治与行政》是其著名的代表作,代表了当时美国行政 学研究的最高成就。 古德诺最早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原则
公民、理性人
归纳性案例分析、 演绎性法律分析 以权利保护为基 础 程序性渐进主义 司法
2.公共行政的内涵
公共行政是一种以国家权力为基础,以 国家组织主要是政府机关为管理主体,依 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 部事务的活动。

解:
行政主体:国家组织尤其是政府机关 行政对象: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 事务 权力基础:国家权力
公共行政的管理、政治、法律途径的解读
管理 价值 组织结构 成本—效益 理想官僚类型 政治 法律
代表性、责任性、 宪法的公正、权 回应性 利保护 组织多元主义 行政裁决制
对人的认识
认知模式 预算 决策观 政府职能特征
顾客
理论推理、经验观察 绩效为基础,市场驱 动 分散化,降低成本 执行
群体成员
协议、民意、政 治辩论 渐进主义(福利 分配和负担) 渐进模型 立法
公共行政学导论
公共行政
政府角色
政府理念
政府资源
政府决策
政府组织
行政领导 与公共关系

2017华电行管考研张康之《公共行政学》讲义

2017华电行管考研张康之《公共行政学》讲义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②财政的横向不平衡 ③公共产品的外溢性 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的方式: ①无条件的一般性补助 ②有条件的专项补助 ③有条件的配套资金补助 问答题。 简述公共财政的含义与职能。 答:公共财政是国家的各级财政管理部门,为了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 务,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和遵循经济及财政管理规律,对公共财政的收入和支出过 程进行管理的活动。 公共财政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①公共财政的分配主体是作为政权组织和社会经济管理者的政府; ②公共财政的分配目的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 ③公共财政具有强制性和补偿性。 公共财政的职能: ①筹集资金 ②配置资源 ③收入分配 ④宏观调控 简述公共预算的含义与作用。 答:公共预算又称国家预算、政府预算、财政预算等,是政府根据其施政方针和 社会的需要所编制,经立法机关批准的某一年度内的政府财政收支计划。 公共预算的作用: ①财政保证作用 ②调节控制作用 ③反映监督作用 简述公共预算的编制和审批。 答:公共预算编制工作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开始,它包括拟定、审查、汇总和 批准公共预算收入、预算支出指标体系数字的全过程。 我国的公共预算编制过程一般是在预算年度开始前的几个月内进行公共预算编 制的准备工作,对公共预算控制指标进行测算,进一步编制出公共预算草案,最 后由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审查和批准。 简述公共预算的执行和预算执行的任务。
定的操作性方法。
简述行政方法的作用。
答:行政方法的作用:
①行政方法是使行政管理思想变为现实的桥梁。
②行政方法是执行行政职能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③行政方法是实现行政目标的途径。
简述行政方法现代化的特征。
答:当代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技术化的趋势综合体现为公共行政方法的现代化。
公共行政方法的现代化具有下特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真题高分经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真题高分经验

一、初试考试科目二、参考书《行政管理学》夏书章高等教育出版社或者中山大学出版社《公共行政学》张国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公共行政学》竺乾威复旦大学出版社《行政管理学》张永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行政管理学概论》张国庆北京大学出版社《西方行政学说史》丁煌武汉大学出版社《行政学原理》孙荣等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行政学》沈亚平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公共行政管理》彭和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公共行政导论》周庆行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公共管理学》(第二版),李国正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管理学教辅图书《周三多管理学考研笔记·习题详解·历年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罗宾斯管理学考研笔记·习题详解·历年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行政管理参考书教辅图书《全国行政管理考研一本通》,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夏书章行政管理学考研笔记·历年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张成福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习题详解·历年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历年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公共管理学》(第二版),李国正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育明教育郭老师解析:一般院校的行管专业设计到的参考书大概是四、五本的知识内容,而对外经贸大学行管专业涉及到的参考书有九本书的内容。

考生的复习压力肯定是不小的,并且今年考研的试题中涉及到的参考书中的内容并不是太多,出的题目也比较难,考生仅仅看这几本参考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使用一些复习资料,包括参考书笔记、导师的课件讲义,各专题的总结,同时要关注时政热点。

三、分数线育明教育郭老师解析:1、2018年对外经贸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录取的考生有15人,其中包含1名士兵计划,统考专业一的最高分134分,专业二的最高分132分。

04公共行政的权力及其体制

04公共行政的权力及其体制
19—13
4.3 行政权力体制
• 4.3.3 首长制和委员会制
– 首长制的优点有:事权集中,责任明确;决策迅速, 指挥统一;有利于保守秘密等。其缺点有:决策失 误容易发生;容易形成专权和独断,造成腐败等等。 – 与之相反,委员会制的优点在于:群策群力,决策 的正确性和可接受性强;相互监督,防止权力垄断; 合乎民主要求等。其缺点有:协调困难,决策缓慢; 责任分散,决策容易冒险;容易造成领导机关的内 部矛盾等等。
19—7体制的含义
– 行政权力体制是指在行政系统内部围绕着行 政权责的划分、运行和维持而形成的各种制 度化的关系模式的总称。
• 行政权力体制是行政体制的一部分 • 行政权力体制的内容是行政系统内部的各机构、 人员之间的权力关系 • 行政权力体制是一种制度化的关系
19—18
19—16
4.3 行政权力体制
• 4.3.4 单中心制和多中心制
– 从功能上看,单中心体制更有利于保持政府 行动的一致性,有利于政令的统一,从而适 用于政府的管制功能; – 而多中心体制更有利于迎合公民需求的多元 化,有利于行政的创新,因而适用于公共服 务的提供。
19—17
复习思考题
1.简述行政权力的概念。 2.简述行政权力的类型。 3.简述行政权力的结构。 4.简述抽象行政权力的特征。 5.简述具体行政权力的特征。 6.论述行政权力的政治内容。 7.论述行政权力的管理特征。 8.论述集权制和分权制的优劣。 9.论述首长制和委员会的优劣。 10.论述单中心制和多中心制的优劣。
• 行政权力的横向结构是行政权力在同级行政机构、 部门和行政人员之间制度化分配的方式,是行政 权力合理配置的一个重要方面。
19—5
4.2 行政权力中的抽象权力与具体权力

公共行政学导论张康之北大版-李巍

公共行政学导论张康之北大版-李巍

5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
? 110管理学
(分设哲学、经济学、 法学、教育学、文学、 历史学、理学、工学、 农学、医学、管理学 十一个学科门类(无 军事学)。下设二级 类71个,专业24 9种。 管理学门类下 设二级类5个,18 种专业)
? 1101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1102 工商管理类 ? 1103公共管理类 ? 110301行政管理 ? 110302公共事业管理 ? 110303劳动与社会保障 ? 110304土地资源管理 ? 1104农业经济管理类 ? 1105图书档案学类
? 不管是“高雅”还是“低俗”,也不管是精致还是朴拙,一个社会的文化形态与其政治生态从来就是相 生相伴、互为因果的。回顾历史,文艺复兴运动最伟大的功绩之一,就是把人的理性从长期的神权统治 下解放了出来,于是有了从哥白尼到牛顿的一系列自然科学成就,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创造了一个崭 新的社会形态,把人类历史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费尔巴哈将文艺复兴看作是终结神权统治的原 始推动力———被死板的宗教信条和戒律苦苦压抑的人性,在艺术的殿堂中终于呼吸到一丝新鲜空气, 自由精神由此复苏。 再后来,一个叫市民社会(公民社会)的东西慢慢生长出来,形成了一个使社会得以基本稳定的和 谐生态。在哈贝马斯看来,市民社会一方面是一个财权归属明确的市场体系,另一方面更是一个被称为 公共领域的社会文化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主流的形态是大众文化。看透了这一点,我们在观赏周星驰 电影中那些对精英文化、英雄主义的强烈消解与反动,对普通大众日常生活的关怀,以及对种种前现代 话语的弃绝时,就不会感到惊讶,而会对其中的社会意义产生更深的理解。 透过“超女”的喧嚣看市民社会的特征,我们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超级女声”可以说是大众 文化反制精英文化的一个标准范本:它不设身份门槛,没有资格审查,可以说真的做到了“英雄不问出 身,美女不问职业”,想唱就唱,想秀就秀。自由意志也在整个“超女”的选秀过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 的演绎———手机就是“玉米”、“凉粉”们的选票和笔,谁也没有,也无法禁锢他们的思想和自由表 达。 有人惊诧于“选民”们对“超女”的疯狂与热情,甚至超过了“美国偶像”的“选举”盛况,政治 设计家们或可从中获得某种启示。中国民众从来就不缺乏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而这样的热情需要获得 健康有序的宣泄。 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
? 110管理学
(分设哲学、经济学、 法学、教育学、文学、 历史学、理学、工学、 农学、医学、管理学 十一个学科门类(无 军事学)。下设二级 类71个,专业24 9种。 管理学门类下 设二级类5个,18 种专业)
? 1101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1102 工商管理类 ? 1103公共管理类 ? 110301行政管理 ? 110302公共事业管理 ? 110303劳动与社会保障 ? 110304土地资源管理 ? 1104农业经济管理类 ? 1105图书档案学类
? 一般认为,行政管理是指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 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计划、 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这一概念 侧重于技术的问题,追求行政行为的效率。
15
1.1 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
? 1.1.2 公共行政
? 公共行政学中的“行政”概念。
?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亚里士多德、洛克、 孟德斯鸠 )
学, 工程与技术科学, 人
文与社会科学 、58个
?
630.40
一级学科、573个 ? 630.45
二级学科、近
6000个三级学科。? 630.50
管理心理学 管理计量学 部门经济管理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企业管理 行政管理 管理工程
? 630.55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630.60
未来学
4
? 630.99 管理学其他学科
12
相关教材
13
本章重点问题
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的概念 公共领域、公共性、公共物品的概念 统治行政、管理行政、服务行政的历史演进 公共行政的发展阶段 行政体系的结构
14
1.1 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公共管理
? 1.1.1 行政管理
? 行政是政府中的机构和人员 为了政府运转的有序 化和条理化以及 社会运行的稳定和安全 而作出的 程序化、制度化行为选择的总和。
?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行政管理学重新兴起 学术界认为,从 那时起至今,经过恢复、重建和发展,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学 日渐形 成了三大学派:郭济学派,即中国公共行政学派;夏 书章学派,即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派;欧阳雄飞学派,即
8
? 本报讯 圆明园兽首神秘“买家”是厦门商人蔡铭超!昨日上午10时30 分,以2800万欧元拍得圆明园兔首、鼠首的人物,在亮相十几秒钟说了 两句话后离去。“这个款我不能付!”蔡铭超强调说。 为了阻止两件兽首被拍卖,在多方努力未果的情况下,中华抢救流 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会收藏顾问、来自我省厦门的收藏家蔡铭超一鸣惊 人,参与了最终的拍卖过程,并以3149万欧元的价格(含佣金),成功 将两件流失国宝截住。而两件兽首最终没有被“交割”,实际上已经达 到了反对拍卖流失文物的目的。 此外,国家文物局相关处室昨日表示,蔡铭超的行为是非官方行为。
学位委员会颁布
?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 8年颁布)》 教育部 1998年7月6日
3
630.10 管理思想史
? 630.15
管理理论
? 630.20
? 630 管理学 ? 630.25 依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学科分类与 ? 630.30
代码国家标准》共
设五个门类自然科 ? 630.35
学,农业科学, 医科药
第一章 导论
长春理工大学经管学院 李巍
0709231 2008-2009第二学期
导论之前言
一、行政管理的学科所属 二、行政管理的三大学派
2
行政管理的学科所属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 标准》 1992年11月01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 学科、专业目录》 1997年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
6
管理学
管理科学 与工程类
工商管理类 公共管理类
农业 经济管理
图书 档案学类
行政管理
公共 事业管理
劳动与 社会保障
土地资 源管理
7
行政管理的三大学派
? 1899年, 京师大学堂正式设立了仕学馆, 可以说,它事实上 是现在大学里政治学系或行政管理系的前身。“ 北大最早, 清华最好”。1935年张金鉴《行政学之理论与实践》-我国最 早的一部行政学专著。1952年院系调整时,我国原有的公共 行政学的研究被中断。
? 曾任中山大学副校长、校务委员 会副主任、政治与公共事物管理 学院名誉院长等职。联合国文官 制度改革国际研讨会顾问、美国 政策研究组织顾问
11
欧阳雄飞学派,即中国行政管理学“十”字型
? 欧阳雄飞的中国行政管理 学“十”字型学派,其基 本内涵是:以公共行政管 理学为中心 座标点,有静 态行政管理学和动态行政 管理学,纵向行政管理学 和横向行政管理学,广义 行政管理学和狭义行政管 理学构成的、纵横交织协 调有序的、网络开放型理
? 《中国行政管理研究》
? 《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概论》
? 《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10年》
? 《入世与政府改革》
? 《中国公共行政学》10夏书章学派即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派
? 夏书章(1919年-),行政学家。 中国当代行政学的主要奠基人, “中国MPA 之父”。江苏高邮人。 先后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南京 大学)政治学系、哈佛大学政府 管理学院。
?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 (威尔逊、古立诺) ?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 (古立克)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 12 管理学门 类
设哲学、经济学、法学 教育学、文学、历史
理、工、农、医、 军事、管理学十二 个门类;把管理学 分为五个一级学科。
?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 1202 工商管理 ? 1203 农林经济管理 ? 1204 公共管理 ? 120401行政管理 ? 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 ? 120404社会保障 ? 120405土地资源管理 ? 1205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9
郭济学派即中国公共行政学派
? 郭济,1935年4月生,中共党
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
曾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局长,党组书记;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
学、中山大学兼职教授和客 座教授。2003年获美国行政
学会“美中学术交流杰出贡 献奖”。
主要著作:
? 《行政管理与行政改革》
? 《新时期机关事务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