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C网络设计规范内指标计算

合集下载

HFC电缆分配网的规划和设计

HFC电缆分配网的规划和设计
– 在无源用户分配网中,频率高低端损耗差值可 近似认为是由电缆所造成,因此,各分配点的 均衡主要是对电缆高低端损耗差值进行均衡。
19
③尽量多采用等功率分组分配方式,不等功率分组 分配必须合理选用无源器件和电缆。
• 对于相同用户组的情况,一般都应采用等功率分 组分配方式。对于用户分配放大器带用户数不同 的几个单元楼的不等功率分组分配情况,可根据 具体情况从两个方面考虑。
• 具体设计任务举例:按照城市单体楼房的一般结 构,设计862MHz双向HFC网络楼幢放大器以后的 无源用户同轴电缆分配网标准设计、安装和施工 模板。楼内分配形式可在集中分配方式和三层一 分支分配方式中选择一种;推荐使用终接负载型 集中分支器组成的分支器组以保证用户间的相互 隔离≥44dB;单体楼房结构可在一体1户、一体2 户、一体3户和一体4户中选择一种;楼房层数定 为最高为12层。
确定分配方式。
33
楼内无源用户分配网设计步骤
• 3、确定用户同轴电缆分配网标准模板 • (1)整理设计计算结果,综合成相应的说
明文字或表格; • (2)画出用户同轴电缆分配网标准模板设
计图,图中应详细注明所在楼层,正向电 平,反向损耗,电缆长度,分支器和分配 器的实际型号、高/低端的插入损耗、输入/ 输出电平等。
•串接分支器组方式
– 分支器分别安装在不同地点,构成链形 分支器串接,电缆线损与分支器插损积 累,从各分支器的分支端连接用户终端。
22
集中分支器组
85.7/90.2dBμ V 0.4/0.8
0.4/0.8
0.4/0.8
0.4/0.8
0.4/0.8
0.4/0.8
0.4/0.8
0/0
0.4/0.8
0.8/1.6

HFC网络架构及设备

HFC网络架构及设备
HFC网络架构及设备
唐明光 中广华创 2014.2.11
培训内容 广电HFC城域网整体架构 HFC网络的设备组成、作用、相应的技 术指标要求等
1、 HFC城域网整体架构
1)四川广电HFC城域网技术路线 电视信号采用1550nm模拟光传输技术以广播 方式从分前端传输至光节点; 数据上下行信号在光网络结构中采用EPON传 输技术,在光节点电视和数据信号采用EOC传输 技术混合后传输至用户终端。
9)双向接入网络扩容
双向接入网络的扩容包括系统带宽的扩容和基础 网的光缆延伸部分。 在接入网用户发展初期,采用广覆盖方式进行网 络覆盖。一个EoC局端模块速率100Mbps,当监测到 EoC局端模块速率达到80%即80Mbps时,需要对EoC局 端部分进行扩容升级;一个PON口1.0Gbps带宽,规 划使用时按照850Mbps考虑,业务发展初期,可以一 个PON口带32个ONU,当监测到某个PON口的总带宽 达到80%即680Mbps时,需要对PON部分进行扩容升 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 •
3)系统终端指标要求 系统载噪比(C/N)≥43dB; 复合二阶失真(C/CSO)≥54dB; 复合三阶差拍(C/CTB)≥54dB; 调制误差比(MER)≥32dB; 误码率(BER)≤1.0E-9。
b)EOC终端 EOC终端应安装于用户家中有线电视用户终端盒附近 合适位置。
8)同轴电缆分配网络应用场景模型 ---------新建或改造网络三种应用场景
a)32户100Mbps应用 初期建网时,当业务开通率在≤25%(8户)范围内,在每个光节点 配置EOC局端,提供约100Mbps接入总带宽,在并发率60%情况下, 满足约8户20Mbps的双向业务接入需求。当局端的总速率达到 80Mbps时,需进行局端设备的扩容升级或光节点分割。

关于双向HFC网络的规划计算

关于双向HFC网络的规划计算

关于双向HFC网络的规划计算双向HFC网的设计更多的是从反向通道方面来进行考虑,通常以怎样实现反向通道的载波噪声功率比(CNR)和反向通道的稳定性为目的,因为CNR达标了,数字方面的误码率(BER)和调制误码率(MER)基本也能达标。

所以CNR是反向通道的一个核心指标。

在作双向HFC网络的规划时,我们常常提到一个光节点应该覆盖多少个用户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涉及范围很广。

我认为在网络规划时应以一个CMTS能覆盖多少用户的提法更贴切些,因为在整个反向通道中以保证CMTS反向端口的CNR指标最为重要那么如何规划呢?首先我们要按照投资的规模来确定分配给每个双向需求用户的下行传输速率,因为用户对下行速率的要求比上行速率的要求更高。

CMTS的上下行带宽和调制方式决定了上下行通道的传输速率,大家都知道CMTS的正向通道的带宽都是共享式的,那么应该由多少用户来分享这一速率比较合理呢?这是双向HFC网络规划的基础的依据。

对于Internet业务来说,每一个用户所得到的最小下行速率为256kBps是比较合理的,速率过高则设备投资大,速率过低则用户不满意。

下行速率设定后,我们还需对一些称为环境变量进行摸底和估算作为规划计算依据,它们有:双向业务需求率、CM在线率、在线CM同时下载率,然后还根据下行信道的调制方式、带宽来算出一个CMTS能带多少个CM(此时可根据这一数据结合上行通道的带宽和调制方式来推算出上行通道的数据速率)和CMTS能覆盖的用户数。

当CMTS覆盖的用户数确定后,我们可根据系统的CNR设计值(通常选>25db)、环境的噪声情况(侵入噪声)、光设备的CNR值和用户的分布情况来推算出一个光节点覆盖多少用户及CMTS汇聚多少个光节点最合理。

在HFC网中并不是汇聚的光节点数越多越好,因为有源器件中,光设备的噪声贡献比放大器大,所以汇聚太多的光节点其系统总的CNR反而会变坏。

但,光网比电缆网的稳定性好,电缆网本身和空接口处会感应出杂散噪声,电缆网的各种接头也因为接触不好而产生噪声。

HFC网络调试技术要求

HFC网络调试技术要求
双向HFC网络调试技术交流
哈尔滨东研电子有限公司 2010.8.22
目录
一、双向HFC网络结构 二、参考依据 三、上行链路调试的重点和细则 四、针对本次网络优化的注重点 五、仪器仪表使用 六、常用器材的结构和光节点的上行激光 器激励电平 七、调试过程完成测试记录表
双向HFC网络结构
GYT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回传链路参考点电平
I、H点:此点为上行系统中关键点即反向光收输出电平点,既考虑到 将来增加业务时接收机的输出总功率,又考虑到尽量地使之输出在高 电平状态,及兼顾链路损耗大的回传节点,使其具有一定裕量的调节 范围;要求(I—H) ≤10dB。(该点的输出根据不同厂家的设备和设 置方式有推荐参数) J、K点:此点为头端系统上行输入电平点,CMTS接收电平可设置范 围为45~75dBμV,推荐工作点选在60dBμV。
针对本次网络优化的注重点
本次网络调试的范围是早期改造过的网络,网络中光节点的设置 密度、光纤配置冗余量、系统带宽资源、上下行的链路损耗可能部分 不满足条件,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改造,力求多快好省的实现网 络的双向开通。 重点工作是设计人员在摸清楚现有网络状况后充分、合理利用网 络资源。 1、光节点优先考虑使用大动态的上下行功率器件,适当提高下行 的输出指标、选用DFB的上行激光器保证回传链路的较大动态激励功 率范围。 2、网络优化过程中射频连接器工艺保证。 3、优化设计中严格要求上行参数,依据相关行业标准适当放宽 下行参数要求。 4、优化光节点过程中合理利用放大器的设置条件。 5、??????
常用仪器
常用器材
网络中使用的器材可能会出现差异,需要在实际工 作中收集相关资料,对参数不明确、不能找到使用手册的 建议更换,对换下的设备进行测试分析后再进行使用。

HFC网络技术指标分析

HFC网络技术指标分析
伟. 动 多媒 体 广播 ( M 移 C MB) 术 与发 展 技
[] 电视 技 术 ,0 8 ( )4— . J. 20 ,4 : 7 [] 杨 1 威 . 带接 入技 术 与 实践 [ . 京 : 民 宽 M] 北 人 f 收稿 日期 :090 .1} 2 0 -73
作者简介 : 丽( 94 ) 女 , 朱 16 一 , 工程 师 , 从事广播电视 技术工作 , m i:bh l 6 .o E— a h zu@13 om。 l
C B 6 B、 S 3d 接 收光 功率 0 d m。1 5 m T 5d C O6 B、 B 0n 5
级联加算系数 k 都为 1 , 0 射频部分 与 D B光链路的 F C N、 S C B指标 的级联 加算 系数 k分 别 为 1 、5、 / C O、 T 0l
H C 网 络 技 术 指 标 分 析 F
口朱 丽 ( 安徽广电 信息网 络股份有限公司淮 北分公司, 淮北25 0 安徽 30 ) 0
摘 要 : 论 H C有线 电视 网络 系统设计 指标 的构成 情况 , 出不 同于通 常认 为 的 H C 系统指 标 紧张 讨 F 得 F 的观 点 , 一步认 识光链 路 的指标及 其在 有线 电视 网络 中的分析 与应 用 , 为具 有 两级 甚至 三级光 链路 进 认
e tp i fve fo te g n r l e iv d sa d r fHF s se ,a l a u t e n e sa d n fte n onto i w r m h e e al b l e t n a d o C y t m y e swel sa f rh ru d r tn i g o h sa d r fo tc lln nd i n lssa d a p i ain i he c b e TV ewo k. tn a d o p ia i k a t a ay i n p lc to n t a l s nt r Ke r y wo ds:n x;o tc i k ;HFC ide p ia ln s l

HFC网络设计要求规范(内含指标计算)

HFC网络设计要求规范(内含指标计算)

HFC 网络设计规范一、双向HFC 网络设计说明双向HFC 网络设计包括下行及上行设计,系统频段划分上行为:5 〜65MHz、下行为87 〜1000MHz 。

1.1图象等级目前国标规定系统的图象等级为五级(五级评分法),图象等级与信噪比的计算关系为:S/N=23-Q+1.1Q 2C/N=S/N+6.4S/N=C/N-6.4-Iw式中:Q —图象质量,为1、2、3、4、5。

Iw —统一加权系数,PAL—D 制式的Iw=12dB1.2系统各部分指标分配及计算系统各部分指标分配需符合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分配系数可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不能一概而论(分配系数可参考附录设计模块)。

在本设计中主要是对载噪比(C/N )、复合二次差拍比(CSO)、复合三次差拍比(CTB)三个指标进行计算,其它指标在设计时可只作简单的计算。

国标规定:系统载噪比(C/N )=43dB 系统复合二次差拍比(CSO)=54dB 系统复合三次差拍比(CTB)=54dB系统设计要求:系统载噪比(C/N )=44dB 系统复合二次差拍比(CSO)=55dB 系统复合三次差拍比(CTB)=55dB1.2.1载噪比(C/N )(C/N )分系统=43 (国标值)或44(设计值)—10lgn(C/N )分系统—分系统载噪比(C/N )分系统在整个HFC 网络系统所占比例值(dB )43(国标值)44(设计值)n—分系统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系数1.2.2复合二次差拍比(CSO)(CSO)分系统=54 (国标值)或55 (设计值)一15lgn(CSO)分系统一分系统复合二次差拍比(CSO)分系统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值(dB)54(国标值)55(设计值)n—分系统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系数1.2.3复合三次差拍比(CTB)(CTB)分系统=54 (国标值)或55 (设计值)一20lgn(CTB)分系统一分系统复合三次差拍比(CTB)分系统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值(dB)54(国标值)55(设计值)n—分系统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系数二、双向HFC 网络系统设计依据工程方案的制定、设计,依照国家有关文件、标准和规定,主要有:1、《有线电视管理规定》 (广电部94 年12 号令)2、《30-1GHZ 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GB11318-1996 )3、《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GY/T106-99 )4、《有线电视加解扰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GY/T114-94 )5、《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GB50057-94 )7、《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 (GBJ79-85 )8、《市、县有线广播电视设计规范》(GY5063-1998) 9《、有线电视网中光链路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131-1997)10、《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GY/T121-95 )11 、《有线广播电视系统安装工程预算定额》 (GY5212-1997 )12、《XXXXXXX 光纤电视网络建设的相关要求》13、《HFC 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 (GY/T180-2001 )14、《有线电视系双向放大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Y/T185-2002 )三、系统设计程序及方法3.1设计准备设计准备工作,主要指调查、分析情况,搜集有关资料、数据。

HFC网络技术

HFC网络技术

第一章HFC网络概述1.1 HFC网络1.1.1 HFC网络的概念和发展HFC是Hybird Fiber Coax的缩写,及混合光纤同轴网。

光纤同轴混合网是这样一个网络:在局端有前端设备进行有线电视信号处理和数据信号的桥接,主干线路使用光纤或低损耗同轴电缆传输模拟和数字载波信号,在用户小区使用同轴分配网络分配下行载波信号,汇聚上行数据载波信号。

按流向,HFC网络上存在上行和下行两种信号,下行信号以广播的形式从前端传输到各用户家中,上行信号则是点对点的形式从用户回传到局端。

下行信号也叫正向信号,上行信号也叫反向信号。

HFC网络是从有线电视网络发展而成,在有线电视出现时,网络规模较小,称作共用天线系统,网络线路一般由纯粹的同轴电缆组成。

后来网络规模扩大,由于信号在电缆中得损耗较大,一般要每隔200-300m得距离上加入放大器中继,由于在加入放大器得同时也引入了噪声,经过多级放大器后,信号的载噪比下降到使用户的收视质量不能接受,因此靠纯粹的同轴电缆不能将信号送得太远,后来随着光纤技术的成熟,光纤被引入到有线电视网络,光纤具有损耗小、不受电磁干扰、传输带宽宽等优点。

有线电视网络上原承载的业务一般只有电视和调频广播,这些业务都是单向的,只有从局端(前端)向用户的信号,而没有从用户到前端的信号,用户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

随着数据通信的发展,以及对承载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自然想到了有线电视网络,因为有线电视网络在我国已进入了千千万万的用户家中,具有广泛的接入基础,而且网络具有很高的带宽能力,十分有利于开展高速数据接入。

但原HFC网络是单向结构,也就是说信号只能从局端向用户广播,用户不能向局端发送信号,无法实现交互式业务,因此HFC网络需要进行改造,使之具有双向通信能力。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的HFC 网络已开始进行了网络双向改造并实现了宽带的数据接入。

1.1.2 HFC网络结构有线电视网络上传输的电视和调频广播是模拟信号,行业内人士称承载模拟信号的系统(网络和设备)为A平台,承载数据业务的系统为B平台。

HFC分配网设计和计算

HFC分配网设计和计算

耗与L 2分支器件在一起的损耗 ,致使 Arp a 3返回到 Ampl 的信号过低 ;而 Ll电缆的低段 损耗加上分支 器的插 入损耗 ,要 比 Amp 2的反 向放大增益 小的很 多 ,这样 Amp 2反 向放大 器的输 出端就 必须 插入一

时汇聚在一个 CMTS上 行端 口,也 比较容 易控 制 。
( 电缆 双 向传输 的理论 分析 。 2) 双 向 HFC网络 系统 目前还没有 公认 的统一设 计 标 准 。双 向 系统 中最关键 的 问题 ,就是 信号 电平 的 正 确处理 。这 个问题 在上 行方 向要 比在 下行方 向复 杂得 多 ,并 且主 要 的 问题 集 中在 电缆分 配 网络 的部
维普资讯
网 络与 传输


: #
1,
HFC 分 配 网设计和计算

' ,
【 关镭! 词】
H C 分配网 光 节点 集中分配 F
HFC分 配网的设计既要考 虑多业务传输 又要考 虑 光节 点的 合理分 布 ,设 计 中主 要有 以下 几个 方面 值 得 考虑 。 ( )光 节点配 置。 1
反 向放 大 器输入 电平 偏离 单位 增 益 点所 确定 的 值 ,
即 使多级放 大 器中可 以补偿 这个 损耗差 ,但 由于每
个放大器的输入 电平较低 ,降低 了该链路 的载噪 比,
还容 易 引入干扰 。 这 就要 求我 们在 设计 双 向电缆 网络 系统 时 ,应 该正 反 向电平 同时 考虑 ,在 需要使 用大 损耗 的分支 器的时 候 ,要注意 分 支损耗 与 电缆 的损耗 加在 一起 不要超 过 反 向放 大器 的增益 ,为 便于调 整还 应该 留 有一 定的 余量 。 ( 3)原 有的有 线 电视 系统分 配方式 。

HFC网络的各项指标,载噪比,基带指标(BER),射频指标(MER)

HFC网络的各项指标,载噪比,基带指标(BER),射频指标(MER)

HFC网络的各项指标,载噪比,基带指标(BER),射频指标(MER)载噪比载噪比(信噪比)是用来标示载波与载波噪音关系的标准测量尺度,通常记作CNR或者C/N(dB)噪声干扰的绝对强弱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不同的传输系统的信号平均功率不同,而载噪比则直接反映出了调制信号与噪声干扰间的相对强弱关系。

DVB传输系统最终的信息传输的可靠性能就是由载噪比决定的。

高的载噪比可以提供更好的网络接收率、更好的网络通信质量以及更好的网络可靠率载波的功率用Pc 表示,噪音的功率用Pn 表示。

载噪比的分贝单位公式:C/N = 10 lg(Pc/Pn)信噪比与载噪比区别:载噪比中的已调信号的功率包括了传输信号的功率和调制载波的功率,而信噪比中仅包括传输信号的功率对同一个传输系统而言,载噪比要比信噪比大,两者之间相差一个载波功率。

当然载波功率与传输信号功率相比通常都是很小的,因而载噪比与信噪比在数值上十分接近在调制传输系统中,一般采用载噪比指标;而在基带传输系统中,一般采用信噪比指标。

DVB广播传输系统属于调制传输系统调制误差率MER指平均矢量幅度与误差矢量幅度的有效值的比值,结果用dB表示图解说明:当接收机接收信号时,在某一段时间里捕获到N个符号(应远大于星座点数M),得到N个矢量,记录他们的实际位置,而该符号的理想位置是,从而可得到误差矢量,即实际位置到理想位置的偏移。

MER反映的是实际信号对理想信号位置的总体偏移程度。

调制误差率MER反映了在整个测量系统中对信号的所有相位、幅度类型的损伤和劣化。

例如:各种非中断性的损伤(系统噪声、CSO、CTB、侵入噪声)、相位误差、相位噪声等造成的相位误差及调制器IQ幅度不平衡、放大器压缩造成的幅度误差等。

在只考虑频道中的高斯噪声时,MER 近视于基带数字调制信号的SNR。

MER的测试结果客观而准确的反映了数字接收机正确还原数字信号的能力,也可以看作为数字信号被正确还原的概率。

在考察数字电视传输系统的性能、调制信号的质量及SNR的分配时,MER比S/N 更能说明整个系统的性能。

辽阳石化HFC网络建设

辽阳石化HFC网络建设

用4 芯光纤 : 芯用于下传 , 芯用于上传, 芯用于备 l 1 2 份 。采用 9 台同型号、 同功率的光发机 , 每台光发机带 8 0个 光 节 点 , —1 1个光 节 点放 l台 四路 高 输 出 的 光 站, 电信号经树型 一1 铝管电缆 网送到可寻址 , 2 可寻 址 输 出经 四屏 蔽 电缆进 户 。光设备 网管 预 留。
电话 点歌 的功 能 , 留有 和省 、 并 市台 及 国内外因特 网联
网的接 口
该网络采用 70M z 5 H 带宽,58 6/7频分方式 , 其频
谱 分配 为 : 5 5M z 6 H 供微 机 联 网、 电视 会 议 及 监 控 等 信 号
用。
6 8 Hz 5~ 7M 为上下 行频 率滤 波器 间隙 8 0 z F 广 播 节 目及 D B用 , 电视 7~18MH 供 M A 比 电平 低 8d 。 H
《 中国有线电视》o2 20 年第 l 期 0
2 3 网络 结构 .
尚尔彪 : 阳石化 H C网络建设 辽 F () 2指标分配
新 网络 系统 主要指 标分 配如 表 1 所示 。
表 l

该网络由光缆和同轴电缆混合组成 , 光链路采用 级全星型结构 , 它和前端的光收发设备构成光纤双
网络 建 设应 立 足 于新 技 术 、 高起 点 、 远规 划 , 要 还 考虑 自己的经济 实 力 , 采 取 分 步实 施 的原 则 。新 技 应 术就 是 网络要 先进 , 择 先 进 设备 、 型器 材 、 流 施 选 新 一
工 高起点就是系统技术指标高、 频带宽、 功能齐 全, 冲衬垫 , 以防挤压断纤 , 且特殊光器件尾纤不可太长。 () 4根据实际情况 , 采用多种 图形盘纤 。按余纤 的 长度和预 留盘空间太小 , 势 自然盘绕 , 顺切勿生拉 硬 拽 。 灵活 地 采 用 圆 、 圆、 c ” ” 种 图形 盘 纤 应 椭 “c “ 多 ( 注意 R≥4c , 可 能最大 限 度利用 预 留盘 空 间 , m)尽 有 效降低盘纤造成 的附加损耗 4 光 缆接续质 量 的确 保 加强 0D ( 1 R 光时域反射仪 ) 的监测 , 对确 保光纤 熔接质量 、 减少附加损耗具有重要作用。在接续工作 中, 有条件时可严格执行 4 道监测程序 : ①熔接 中对每 芯光纤进行实时跟踪监测 , 检查每一个熔接点 的质量 ; 3 0

HFC常用基本概念及公式

HFC常用基本概念及公式

HFC 常用基本概念及公式一.常用基本概念基本单位解释● mW 功率的基本单位, dBm=10×Lg (mW )● dBmV 相对于1mV 用dB 表示的功率值, 0dBmV=60dBuV 20㏒(uVmV )● dBuV 相对于1uV 用dB 表示的功率值。

● dBm 相对于1mW 用dB 表示的功率值,是考证功率绝对值的值。

0dBm=48.75dBmV dBmV=dBm+30+20㏒(Z ) Z 为75Ω阻抗值=dBm+48.75● dB 是一个表证相对值的值,(既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大/小多少)● dBc 表示功率相对值的一个单位,由调制引起的频谱曲线测量,将平均测量结果与中心频率处的平均值相比就是相对的dBc 值,是相对于载波而言。

● dBi 等方向性天线增益表示的功率值。

● Mbps 百万个字节/秒 (Mbps 、MBps 、Mpps 称为包转发率,又称端口吞吐量,指路由器在某端口进行的数据包转发能力)● MBps 百万个元组/秒 ● Mpps 百万个包/秒名词术语● MTBF 平均无故障时间,英文全称是“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是衡量一个产品(尤其是电器产品)的可靠性指标。

单位为“小时”。

它反映了产品的时间质量,是体现产品在规定时间内保持功能的一种能力。

● ASK 幅移键控,载波的幅度在两种离散状态之间快速切换而载波频率不变。

● FSK 频移键控,按照某二进制数据流在两个频率之间快速切换。

● QPSK 正交相移键控,将输入的数字信号分为两条通路,数据流中每一个比特位对I 或Q 载波进行相位调制,当载波合成之后则会产生有四个相位状态的信号(幅度不变),2bit/符号,相当于4QAM● QAM 正交幅度调制,在QPSK 基础上增加幅度调制而产生的。

16QAM —4bit/符号、64QAM —6bit/符号、256QAM —8bit/符号● C/N (Carrier to Noise Ratio )指已调信号的平均功率与加性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

有线电视宽带HFC网络的升级改造

有线电视宽带HFC网络的升级改造

电缆 分 配 网络
线 性补 偿 电路 、 宽带 匹配 电路 、 过载 保 护 电路 及 A C G 电路 , 主要 功 能 指标 均 有 自动调 整 校正 功 能 , 证 对 保 是最 佳技术 指 标 。前 端所 用光 发射 机性 能高低 , 接 直 影 响着 传输 信号 的质 量 。 光接 收机应 具 备 回传发 射组 件插 口的双 向光机 , 同时具 有 自动输 出 电平控 制 ,宽 带低 噪声 匹配 电路 , 可 调输 出电平 及 多个 标 准 7 Q 射 频输 出 口。用 F头 5 可 直接 与 电缆 相接 。 网络 结构 的分 布还应 考 虑 以下 原则 : () 1为便 于用 户的管理及将 来多功 能业务 的开 展 ,
22 1 载 噪 比 ( N) .. C/
C O属于二 阶失 真 ,在 同轴 电缆传 输分 配 网中 , S 主要 采用推 挽式 模块 的线路 放 大器 , 阶失 真大 多被 二
2 8年第 6期( 0 0 总第 2 2期) 2
维普资讯
质量 的前 端设 备 与低 噪声 系数 的放 大 器 和 减小 放 大
器 级 联数 。
222 组 合 三 阶 差 拍 ( T . C B)
为 中心 以星型 结构 向外 辐射 到各个 光节 点 , 组成 星型
光纤 网络 。
大容量 、多业务 是 当今 C T A V系统 的发展 趋势 。
l B C B值 劣化 2 B d ,T d 。由于前端各 频道都 是单 独处理 的 ,频道 问几 乎不存 在相 串扰 的问题 , T C B对 图像质 量 的影 响显 得 不 突出 , 进行 系 统设 计 时 , 端 C B分 前 T 配 指标 比例应 该小 些 。在光链 路 及分 配 网络 中 , 所有

HFC双向分配网设计原理和算法探讨

HFC双向分配网设计原理和算法探讨
图 1
点处的侵入噪声受到的衰减大, 对回传通道的影响则 较小 � 因而整个回传通道各处的抗干扰能力处在一种 不均衡的状态, 严重影响双向业务开展 �
光接收机是光节点结构中最上层的设备, 应尽量
安装于所覆盖用户地域的中心区域� 有利于网络的平 � � � � � � � 根据我国行业标准 / 1 0-2001 � 网络上 衡分配, 大大减小了汇聚均衡的问题 �我们将光机至
了双向网建设质量和效率 � � 本文总结了北京市双向网 至用户终端盒之间的链路称为 2 无源链路�
2
L1+L 2 上行链路的汇聚均衡
1 双向分配网的拓扑结构
双向分配网中, 综合考虑建网成本和业务发 展需要, 单个光节点覆盖用户约为 200 00 户� 光节 点至用户称为双向电缆分配网络, 由光接收机 � 延长
在传统的有线电视分配网中, 一般是按正向系统 设计 � 设计的原则之一是保证下行最高频率点的正向 路径损耗基本一致, 这样设计的网络导致频率范围在 低端的上行信号回传时,由于经由的路径各不相同, 造成从各用户端至光节点的回传路径损耗严重不一
� � 放大器 � 分配放大器 � 分支分配器 � 同轴电缆和用户终 致, 导致 的发射电平相差太大, 结果会出现某些 � � 端组成 �如图 1 所示� 用户上行信号 / 很低, 而另一些用户上行信号产生 过载失真 � 同时, 如果噪声侵入的环境是均匀的, 那么, 在回 传路径损耗较小的节点处的侵入噪声受到的衰减小, 对回传通道的影响较大; 而在回传路径损耗较大的节
双向分配放大器到双向延长放大器反向输入端 � � � 分支级数会积累较大的均衡差�若采用 分支 /分配� 双向延长放大器到光接收机反向输入端的链路损耗 分支/分配时, 分支串级数一般不超过 4 级� 应满足单位增益原则 � 但正向路径设计时不建议采用 � 图 3 中左边部分就是一个 层板楼的某单元, 一 单位增益原则, 是因为设计中光站和放大器输出电平 门三户, 旧楼改造若施工困难, 仍保留逐层分支串接 值参考值往往根据实际链路下行损耗的不同设计值 � 的模式, 设计成一个 级分支串� 而新建楼中建议调 会变化 �若要求正向路径满足单位增益, 虽然可以方 整为一个 3 级分支串, 由 3 个六分支串接而成, 如图 便维护, 但造成了电平设计的很大浪费� 虽然正向单 3 中的右边部分� 位增益可以统一光站放大器输出电平, 便于日常维护 调试, 但是我们可以在维护流程中建立规范的设备调 试记录解决这个问题� 1� 2 反向链路在整个反向通道的位置关系和 参考指标要求如图 2 所示� 我们把连接用户分支串和分配放大器的线缆部 分称之为支线 �与干线要求类似, 支线尽量采用分配 器作为分路器件 , 尽量不使用分支损耗过大的分支 器, 使支线的上下行链路损耗近似均衡 � 一般楼栋单 元多, 分支串需求也多, 所以支线设计中我们经常使 用两级分配器, 合理连接较多的分支串 � 比如 2�2�2 形式 � 2�3�3 形式, 3�3�3 形式等� 如图 4 即为典型的 2�3�3 形式, 即 1 个二分配器和 2 个三分配器组合连 接 个分支串 �

02HFC数据网络方案

02HFC数据网络方案

HFC数据网络方案一、概述---- 1、国内有线电视网络的现状和进展---- 广播电视是我国最大的传播媒体,它提供从无线到有线的广播电视节目传播服务,拥有数量最多的信息受众体,是我国最大的广告、经济、市场、娱乐和文化信息的搜集、生产、传播和提供者。

目前,全国已有中央电视台和全国20多家省级电视台开通卫星数字电视频道,我国广播电视系统己开始了向数字电视的转变。

---- 随着我国有线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部门也在向数字传输业渗透,利用有线电视网开展以数据业务为主的多功能应用已成为有线电视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成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

---- 2、数据通讯业务带来的新机会---- 当前接入Internet服务和享受网络所带来的便利已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等新兴网络服务已日趋成熟,在我国已有百万多个各类网站和千万多互联网用户;许多企业通过专线接入互联网,尤其通过宽带方式接入互联网络;而在北京等地网上超市、网上电子商务给服务商带来数亿销售额;在重庆招商银行已有数十亿营业额在网上实现。

---- 目前为单位或居民提供宽带网络接入,让用户真正享受网上冲浪的乐趣成为各级运营服务商的迫切要求,广电部门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主要集中在:---- 城市90%以上的线路覆盖优势,大部分居民已接入有线电视网络,已建成的光纤同轴网将大部分单位居民接入;有线电视线路的带宽优势;多网合一的集中优势;线路设备的维护优势;运营服务的广告优势;宣传管理优势等。

---- 有线电视宽带综合业务网提供的服务有:电视接收--为用户提供数十套高质量电视信号的基本服务Internet互联--为网内用户提供网上浏览、检索、发布信息业务专线接入--为集团、单位用户提供专线接入Internet服务中继业务--为用户提供点对点连接或其它中继业务WEB主页--除提供WWW主页外可对用户提供主页空间数据检索--提供社会公众信息及政府部门专用信息服务邮件服务--提供邮件服务方便用户交往图文电视--通过电视系统提供证券经济信息等服务会议电视--利用网络和数字视像技术实现异地会议IP电话--全球IP电话用户每年以极快速度增长,发展IP电话已成为一个新的业务增长机会其它增值业务--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电子收费、远程医疗、网络游戏等---- 3、HFC网络数据通信技术---- HFC网作为传输图象信息的网络其拥有5MHz---1000MHz的频宽,通常一个电视频道使用6MHz 或8MHz,例如PAL和NTSC。

HFC网络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技术要求(试行)

HFC网络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技术要求(试行)

四川广电网络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技术要求(试行)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二0一二年八月一、【SYWV-75-5】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2)1.1 适用范围 (2)1.2 参考依据 (2)1.3 基本结构特征 (3)1.4 成缆气候和机械耐久性能要求 (3)1.5 成缆结构尺寸要求 (3)1.6 成缆电气性能要求 (3)1.7 成缆标示要求 (4)1.8 成缆交货要求 (4)1.9 成缆环保性能要求 (5)1.10 成缆工艺及使用材料特别要求 (5)二、【SYWY-75-7】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6)2.1 适用范围 (6)2.2 参考依据 (6)2.3 基本结构特征 (7)2.4 成缆气候和机械耐久性能要求 (7)2.5 成缆结构尺寸要求 (7)2.6 成缆电气性能要求 (8)2.7 成缆标示要求 (8)2.8 成缆交货要求 (9)2.9 成缆环保性能要求 (9)2.10 成缆工艺及使用材料特别要求 (10)三、【SYWLY-75-9】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11)3.1 适用范围 (11)3.2 参考依据 (11)3.3 基本结构特征 (11)3.4 成缆气候和机械耐久性能要求 (12)3.5 成缆结构尺寸要求 (12)3.6 成缆电气性能要求 (12)3.7 成缆标示要求 (13)3.8 成缆交货要求 (14)3.9 成缆环保性能要求 (14)3.10 成缆工艺及使用材料特别要求 (14)四、【SYWLY-75-12】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15)4.1 适用范围 (15)4.2 参考依据 (15)4.3 基本结构特征 (16)4.4 成缆气候和机械耐久性能要求 (16)4.5 成缆结构尺寸要求 (16)4.6 成缆电气性能要求 (17)4.7 成缆标示要求 (17)4.8 成缆交货要求 (18)4.9 成缆环保性能要求 (18)4.10 成缆工艺及使用材料特别要求 (19)一、【SYWV-75-5】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1.1 适用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四川广电网络中使用的【SYWV-75-5】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的性能指标要求。

HFC网络数字电视指标设计分析

HFC网络数字电视指标设计分析

分配器级联分支器的入户方式更佳&同时分配网应尽 参考文献
量采用对称结构分配信号&以满足上行业务的需求*
综上所述&在楼栋这一特殊环境中&当光节点所带 &#' 5林如俭3光纤电视传输技术 ! 第二版" & <' 3北
用户不大于 $! 户时&光接收机输出到用户终端#!3
路$ 的线缆可选用 68 78 电缆* 根据楼栋的实际情况 &!' 5施国强#黄吴明#张万书3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手
限制&需仔细计算慎重考虑光接收机电平输出能力)用 &2' 5唐明光3三网融合+'[&及全光接入技术培训班
户电平差)均衡差等指标&并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建
讲稿& V' 3北京(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3
设&比如减少光接收机所带用户数# 减为 #4 户&从 $!
& 收稿日期(!"#$@"8@$"'
户到 #4 户与 0]^)分光比的收敛对应$ 或对这部分链
##$ 载波功率电平 模拟信号传输中&由于电视载波集中了信号在频 道内的主要能量&我们可用载波电平代表信号在频道 内的电平值* 这个指标在设计中最大的用处是可以安 排信号功率在经过 '[&网络线路设备后最终以一个 标准值到达用户接收端* 数字信号传输中&由于数字电视信号的能量均匀 地分布在该频道范围内&其信号电平值必须是频道内 全部能量的总和&通常用有效带宽内所选射频 f中频信 号功率的均方值表示* 数字电视频道信号平均功率和 带宽有关&带宽越宽信道平均功率越高&但是编码过的 数字信号平均功率是一个常数&而峰值功率)平均功 率&因为峰值功率的存在&为了不产生额外的失真&平 均功率较之模拟信号要求要低些* 42D*< 数字传输 的峰值功率比平均功率高 #" M/左右-#. &因此通常建 议数字频道平均功率要调整为比同系统的模拟频道峰 值电平低 #" M/* #!$ 载噪比 $!* 模拟 信 号 $!*是 载 波 功 率 与 噪 声 功 率 之 比* $!*直接反映了载波信号与噪声干扰间的相对强弱& 是决定电视信号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在数字电视中&调制信号时&会将载波抑制掉&所 传输的信号中不出现载波&载噪比就无从谈起&取而代 之的是+ 每 比 特 信 号 能 量 与 噪 声 功 率 密 度 之 比 +Z f !E, &但习惯上我们将已调的射频 f中频信号的总功率 对有效带宽内噪声功率之比定义为 $!** 在数字通 信系统中采用 +Z f!E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对采用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FC网络设计规范一、双向HFC网络设计说明双向HFC网络设计包括下行及上行设计,系统频段划分上行为:5~65MHz、下行为87~1000MHz。

1.1图象等级目前国标规定系统的图象等级为五级(五级评分法),图象等级与信噪比的计算关系为:S/N=23-Q+1.1Q2C/N=S/N+6.4S/N=C/N-6.4-Iw式中:Q—图象质量,为1、2、3、4、5。

Iw—统一加权系数,PAL—D制式的Iw=12dB1.2系统各部分指标分配及计算系统各部分指标分配需符合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分配系数可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不能一概而论(分配系数可参考附录设计模块)。

在本设计中主要是对载噪比(C/N)、复合二次差拍比(CSO)、复合三次差拍比(CTB)三个指标进行计算,其它指标在设计时可只作简单的计算。

国标规定:系统载噪比(C/N)=43dB系统复合二次差拍比(CSO)=54dB系统复合三次差拍比(CTB)=54dB系统设计要求:系统载噪比(C/N)=44dB系统复合二次差拍比(CSO)=55dB系统复合三次差拍比(CTB)=55dB1.2.1载噪比(C/N)(C/N)分系统=43(国标值)或44(设计值)—10lgn(C/N)分系统—分系统载噪比(C/N)分系统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值(dB)43(国标值)44(设计值)n—分系统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系数1.2.2复合二次差拍比(CSO)(CSO)分系统=54(国标值)或55(设计值)—15lgn (CSO)分系统—分系统复合二次差拍比(CSO)分系统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值(dB)54(国标值)55(设计值)n—分系统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系数1.2.3复合三次差拍比(CTB)(CTB)分系统=54(国标值)或55(设计值)—20lgn (CTB)分系统—分系统复合三次差拍比(CTB)分系统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值(dB)54(国标值)55(设计值)n—分系统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系数二、双向HFC网络系统设计依据工程方案的制定、设计,依照国家有关文件、标准和规定,主要有:1、《有线电视管理规定》(广电部94年12号令)2、《30-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11318-1996)3、《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99)4、《有线电视加解扰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Y/T114-94)5、《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7、《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8、《市、县有线广播电视设计规范》(GY5063-1998)9、《有线电视网中光链路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131-1997)10、《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GY/T121-95)11、《有线广播电视系统安装工程预算定额》(GY5212-1997)12、《XXXXXXX光纤电视网络建设的相关要求》13、《HFC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GY/T180-2001)14、《有线电视系双向放大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185-2002)三、系统设计程序及方法3.1设计准备设计准备工作,主要指调查、分析情况,搜集有关资料、数据。

3.1.1系统规模大小当前小区可能安装的用户数量及规划发展的用户数量、住户密度、分布状况,确定小区光节点的个数(公司规定:设计按每500户一个光节点设置)。

3.1.2建筑物状况要求用户提供建筑物的总平面图、建筑物各楼层平面图、管道图等其它建筑有关资料。

3.1.3产品资料搜集各生产厂家产品样本、使用说明书、价格表、掌握产品的性能、外形尺寸、安装方法等。

3.2制定设计方案3.2.1确定前端机房位置确定小区的前端机房位置(前端机房应设在传输网络的中心地带或利于布线的地点)。

3.2.2确定干线系统和分配系统根据传输距离及楼层情况等决定干线的走向、干放及楼放的位置、分支分配器的型号、分配方式等。

3.2.1确定系统防雷及安全措施3.2.1设计系统工程施工方案3.3绘制设计图3.3.1系统电原理图3.3.2系统分配图3.3.3系统总平图3.3.4系统管道图3.3.5其它图、表①施工详图(有设备材料的类别、形式、名称、数量、施工方法、施工注意事项)。

②施工进度表、人员安排表。

③工程预算(设备清单、辅助材料清单)。

④工程费用预算表。

四、HFC网络系统链路设计、计算4.1、HFC网络下行链路设计、计算国标规定:一级光网:C/N≥50dBCTB≤65dBCSO≤60dB二级光网:C/N≥48dBCTB≤63dBCSO≤58dB4.1.1光链路设计、计算链路损耗光分比光功率4.1.2电缆干线设计、计算干线传输系是HFC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各种信号不失真地稳定地传输给分配系统。

干线系统的设计任务是通过设计计算、优选器材、设备、合理布置网络,来实现信号优质稳定的传输。

4.1.2.1干线设计原则:4.1.2.1.1在干线设计时需掌握的数据1、干线系统传输的路由及最远距离。

2、干线电缆的指标特性。

3、干线放大器的指标特性。

4、温度变化的范围20℃±n℃。

5、干线放大器级联之间,下行链路损耗不超过25dBμV,上行链路损耗不超过20dBμV。

6、干线放大器输入电平值不得低于75dBμV(在设时如有余量,可留几dBμV输入余量),输出按95/98dBμV调试。

7、各级联干线放大器在干线系统中的指标分配系数应相等。

2.1.2网络结构、干线布置及路由选择注意事项1、干线电缆中除级联放大器外,中间不宜开口串接分支分配器。

2、到各接入网分配放大器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星型的传输方式(此方法可最大限度的减少多处开口,减少故障点,减小因接头带来的外界侵入等干扰)。

3、干线敷设应尽可能选择短而直的路由,以减少放大器串接级数、节约电缆、降低工程造价。

4、为使干线安全、稳定的传输信号,在高寒和温度变化大的地区,电缆尽可能采用地埋敷设或使用温度系数小的电缆。

5、干线放大器、干线分支分配器应设置在用户分配网点的中心位置。

6、电缆干线应远离强电线路和干扰源敷设。

7、干线分支分配器以后的各支路电缆损耗和阻抗应相等或匹配,以减少反射影响。

8、干线电缆应具有频率特性均匀稳定,衰减系数小、温度系数小、驻波小、屏蔽良好的高物理发泡同轴电缆(75-9或75-12或其它高物理发泡干线同轴电缆),线缆的接头应采用防水型自锁头或直通头。

9、公司规定:干线放大器级联数不能超过2级。

2.1.3系统电平均衡量①高频信号通过均衡器的电平损耗称为插入损耗。

②低频信号通过均衡器的电平损耗与插入损耗的差值,称为均衡器的最大均衡量。

③当量均衡值指放大器级间电缆在工作频段上限处的衰减分贝数。

均衡值的计算公式为:E=E C(1—√F L/F H)式中:E—均衡量(dB)E—当量均衡值(dB)F L—下限工作频率(MHz)F H—上限工作频率(MHz)2.2干线正向系统指标计算2.2.1放大器间距、级数和干线总长①主干线电长度(L)=干线距离×电缆衰减/100m②放大器串接级数(N)=干线电长度(L)÷放大器实用增益(G)③放大器间距(D)=放大器实用增益(G)÷电缆衰减/100m2.2.2放大器输出、输入电平①放大器输出电平值(dBμV)S OP=(S SP+G+F+S n-S d+(C/N)+2.4)÷2S OP—干线放大器输出电平(dBμV)S SP—放大器额定输出电平(dBμV)G—放大器实用增益(dB)F—放大器噪声系数(dB)S n—噪波安全余量(dB),一般取2dBS d—非线性失真安全余量(dB),一般取4dBC/N—放大器载噪比2.4—热噪波(dB)②放大器输入电平值(dBμV)S i=S0P-GS i—放大器输入电平(dBμV)S0P—放大器输出电平(dBμV)G—放大器实用增益(dB)2.2.3同轴干线系统指标的计算1、载噪比(C/N)载噪比是衡量干线传输系统的重要指标,限制干线放大器串接级数及干线长度。

1)同轴干线系统总的载噪比(C/N)干总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值的计算(C/N)干总=43(国标值)或44(设计值)—10lgn(C/N)干总—同轴干线系统总的载噪比(C/N)干总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值(dB)43(国标值)44(设计值)n—同轴干线系统在整个HFC网络系统所占比例系数2)单台放大器载噪比(C/N)单(C/N)单=S i—F—2.4(C/N)单—单台放大器的载噪比(dB)S i—单台放大器的输入电平值(dBμV)F—放大器噪声指数(dB)2.4—基础热噪声(dBμV)4)相同型号放大器串接时干线系统载噪比(C/N)干(C/N)干=(C/N)单—10lgn(C/N)干—N个相同放大器串接时干线放大器的载噪比n—放大器串接级数5)不同型号放大器串接时干线系统载噪比(C/N)干(C/N)干=—10lg(10—(C/N1)/10+10—(C/N2)/10+ +10—(C/N3)/10+10—(C/Nn)/10)(C/N)干—N个不同放大器串接时干线放大器的载噪比1、2、3 n表示不同型号的放大器各级6)各级联放大器所需载噪比(C/N)各级在干线系统中所占比例值的计算(C/N)各级=(C/N)干—10lgn(C/N)各级—各级联放大器所需的载噪比在整个同轴干线系统中所占比例值(dB)(C/N)干—在整个HFC网络中分配给干线系统的载噪比n—分配给各级联放大器的比例系数2、复合三次差拍(CTB)复合三次差拍符合电平降低1dB、复合三次差拍比提高2dB规律,复合三次差拍比最差的频道大概位于使用频率范围的中间频道。

①CTB总=CTB标+2(S标—S实)—20lgnCTB总—干线系统总的复合三次差拍(dB)CTB标—干线放大器标称复合三次差拍(dB)S标—干线放大器标称输出电平(dBμV)S实—干线放大器实际输出电平(dBμV)n—干线放大器的串接级数②如果分配给干线的复合三次差拍比给定,则放大器输出电平可由下式计算:S实≤S标—1/2(CTB总—CTB标)—10lgn—△(dBμV)CTB总—干线系统总的复合三次差拍(dB)CTB标—干线放大器标称复合三次差拍(dB)S标—干线放大器标称输出电平(dBμV)S实—干线放大器实际输出电平(dBμV)n—干线放大器的串接级数△—设计余量(dBμV)3、复合二次差拍(CSO)4、交扰调制比(CM)①交扰调制指标分配比例与分贝(dB)值计算公式CM A=CM P—20lgnCM P—整个系统交扰调制指标(dB)CM A—分配给该部分的交扰调制指标(dB)n—分配给该部分的交扰调制比例系数②单台放大器交调比(CM)CM A=CM P+2(S OP—S SP)S OP—干线放大器实际输出电平(dB)S SP—干线放大器标称输出电平(dB)CM A—单台放大器交调比(dB)CM P—单台放大器标称交调比(dB)③干线系统交调比(CM)CM t=CM P+2(S OP—S SP)+20lgN+10lg(C-1)S OP—干线放大器实际输出电平(dB)S SP—干线放大器标称输出电平(dB)CM t—N个相同放大器串接的干线系统交调比(dB)CM P—单台放大器标称交调比(dB)N—相同放大器串接级数C—系统中传输频道数5、干线系统互调比(IM)①互调指标分配比例与分贝(dB)值计算公式IM A=IM P—20lgnIM P—整个系统交扰调制指标(dB)IM A—分配给该部分的交扰调制指标(dB)n—分配给该部分的交扰调制比例系数②单台放大器交调比(IM)IM A=IM P+2(S OP—S SP)S OP—干线放大器实际输出电平(dB)S SP—干线放大器标称输出电平(dB)IM A—单台放大器交调比(dB)IM P—单台放大器标称交调比(dB)③干线系统交调比(IM)IM t=IM P+2(S OP—S SP)+20lgN+10lg(C-1)S OP—干线放大器实际输出电平(dB)S SP—干线放大器标称输出电平(dB)IM t—N个相同放大器串接的干线系统交调比(dB)IM P—单台放大器标称交调比(dB)N—相同放大器串接级数C—系统中传输频道数6、信号交流声比(HM)定义:基准调制与峰—峰值交流调制之比,用分贝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