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约束考核标准
保护性约束质量评价标准 (2)
![保护性约束质量评价标准 (2)](https://img.taocdn.com/s3/m/f9c45d9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9.png)
一项不符扣5分
现场查看
6、正确使用约束背心或约束衣,观察 患者呼吸和面色,有无窒息的发生
7
一项不符扣2分
现场查看
7、每2小时至少评估1次,特殊情况 及时评估,每班记录1次,准确记录 约束部位、方法、全身和局部皮肤、
末梢血液循环情况等
5
一项不符扣2分
现场查看 查阅记录
8、约束部位异常及时放松约束带
5
5
一项不符扣2分
现场查看 询问护士
2、准确掌握保护性约束的适应症
5
一人不符扣2分
询问护士
3、医生下达医嘱,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5
一人不符扣2分
查阅记录
4、向患者及家属充分解释约束的目 的、部位、时间、并发症及配合注意 事项,取得理解和同意5一项来自符扣2分现场查看 询问护士
护理措施55分
1、约束安全,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保护性约束质量评价标准
(共100分,≥90分为合格)
检查科室:
检查时间:
检查者:
分数:
问题条目:
检查项目
检查标准
分值
扣分标准
考核方法
制度与职责10分
1、有实施患者保护性约束相关制度及 规范,并培训考核
5
一项不符扣1分
查看资料
2、有实施保护性约束知情告知同意书
5
一人不符扣1分
查看资料
护理评估20分
1、评估患者年龄、意识、活动能力、管道风险、心理状态以及需要约束部 位皮肤和四肢血液循环情况,选择正 确约束工具
5
一项不符扣2分
现场查看
2、约束方法正确,松紧以容纳1-2指 为宜,约束结扎为活结
5
一项不符扣2分
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ea86af4f705cc1755270981.png)
保护性约束技术操作
(一)目的
1、防止坠床。
2、避免患者抓脱有创置管,抓伤。
3、确保治疗有序的进行。
(二)注意事项
1、实施约束时,将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约束带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二指为宜。
2、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状况。
3、保护性约束属制动措施,使用时间不宜过长,病情稳定或者治疗结束
后,应及时解除约束。
需较长时间约束者,每2h松解约束带1次,并活
动肢体,协助患者翻身。
4、准确记录并交接班,包括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的数目,约束部
位,约束部位皮肤状况,解除约束时间等。
(三)约束的指征:
1、意识改变或烦躁不安影响患者治疗的安全的有效性。
2、可能造成病人的自我伤害; 造成操作困难,须临时制动。
3、为确保治疗的安全须临时制动者。
保护性约束制度
![保护性约束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83ee7c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5.png)
保护性约束制度
病人约束保护制度
约束病人是为了保护病人、工作人员以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并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
因此,应根据医师的医嘱执行,并做好护理记录。
以下情况下的病人可使用保护性约束:1.极度兴奋躁动,
用药难以控制其行为紊乱者;2.各种原因引起的谵妄状态,一
时不能用药物控制其症状者;3.癫痫伴有意识障碍,一时不能
控制者;4.治疗需要,如ECT治疗、输液或其他治疗不合作者;5.其他特殊情况需要采取措施以保证安全。
在约束病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与病人持续谈话,缓和口气,告知执行约束的目的和时间,使其消除恐惧。
严禁使用约束惩罚病人。
对于约束病人,应经常巡视,观察其约束肢体血运情况,定时更换约束肢体,防止因保护不当(如用力过猛、松紧不适
当等)而损伤其肢体。
当症状有所改善或病人安静入睡后,应解除约束。
对于约束病人,应按时喂开水,注意大小便护理,关心病人冷暖,冬天防冻伤,夏天防蚊虫和防暑。
约束病人应与其他病人分开,尽量隔离于一室,防止其他病人伤害。
每班应作好重点交班及约束观察登记。
交接班内容包括:约束原因、约束松紧度、约束带数目、床褥、衣裤是否有大小便污染。
保护性约束的应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保护性约束的应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22bce8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5.png)
2
1
为病人盖好被,整理床单元及用物
4
3
2
1
肩部约束法
暴露病人双肩,先拿去枕头
4
3
2
1
将保护带置于病人双肩下,双侧分别穿过病人腋下,在背部交叉后分别固定于床头,放置好枕头
12
8
6
4
为病人盖好被褥,整理床单元及用物
4
3
2
1
操作后10
安置病人
妥善安置患者,躺卧舒适,肢体处于功能位
2
1
0
0
整理用物
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床号,整理床单位
1
0
0
评估
患者病情、身体情况
5
3
2
1
向患者解释保护带使用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5
3
1
0
肢体约束法
再次查看手腕和足踝部皮肤情况
4
3
2
1
根据患者病情及肢体活动情况,选择合适约束用具及固定方法
4
3
2
1
约束用具固定松紧适宜,确保约束肢体不脱出,以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
12
8
6
4
将保护带系于两侧床缘,磁扣固定牢固
4
2பைடு நூலகம்
1
0
0
记录
洗手
2
1
0
0
记录约束带使用的时间及观察情况
2
1
0
0
床边交接班
2
1
0
0
结果标准10
护理效果
约束过程中定时观察约束部位皮肤有无损伤、皮肤颜色、温度、约束肢体末梢循环状况,正确评估患者病情,适时解除约束
4
医院患者保护性约束制度(医院管理规定)
![医院患者保护性约束制度(医院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51d4ab0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0.png)
医院患者保护性约束制度
第一条本制度所指保护性约束为使用约束用具对患者身体和四肢的约束。
第二条对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时,应告知患者和(或)家属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第三条保护性约束使用指征
(一)谵妄、躁动等意识不清的危重症患者。
(二)精神障碍患者。
(三)特殊治疗期间的制动。
(四)防止患者发生坠床、管路滑脱、抓伤、撞伤等,以保证患者安全。
第四条根据约束部位选择恰当的约束用具。
宽绷带可约束手腕及踝部,限制患者手、上肢和脚的活动;肩部约束带可固定肩部,限制患者坐起;膝部约束带可固定膝部,限制患者下肢活动。
第五条使用保护性约束注意事项
(一)认真对患者进行评估;使用约束具后做好护理记录。
(二)为患者实施约束时,尊重患者,并保护患者隐私。
(三)使用约束用具时肢体应处于功能位,保证患者舒适安全。
(四)定时检查约束部位血液循环情况并记录,防止不必要的损伤。
约束带使用护理操作规范考核评分标准
![约束带使用护理操作规范考核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f14a12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c.png)
约束带的使用法1.醐出防止高热、澹妄、昏迷、躁动及危重患者因意识不清而发生坠床、撞伤及抓伤等意外,确保患出限制患者身体或肢体的活动,确保治疗、护理顺利进行。
2.操作和序出评估(1)患者的生命征及意识状态。
(2)皮肤完整性;有无压疮、皮疹、潮红;有无局部外伤。
(3)躯体移动能力。
(4)患者家属对使用约束带的接受程度。
出准备(1)患者准备:患者及其家属了解使用保护具的重要性和方法,愿意配合使用。
(2)护理人员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物品准备:尺寸适宜的棉织约束带4条,棉垫4块。
Fb告知(1)使用保护性约束具的目的是防止患者发生坠床、撞伤及抓伤等意外,以确保治疗、护理顺利进行。
(2)护士会对不能配合的患者,如拔管、抓伤口,给予手脚约束。
用绷带和棉垫束缚手腕及踝部,绷带以双套结的形式套于腕部,并垫以棉垫,保护皮肤,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会注意松紧度。
(3)对于四肢躁动较剧烈、发生打人、蹬踹、双腿跨越床档者护士会给予四肢约束,用特制约束带束缚肩部、上肢、膝部,同样内衬棉垫,以保持患者皮肤。
(4)在使用约束具期间,护士会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必要时,护士会进行局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压危。
(5)在使用约束具期间,护士会将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并保证患者安全和舒适。
出实施(1)核对解释:备齐用物带至病室,进行三杳七对,向患者亲属或陪伴解释操作原因和过程,取胎作。
(2)体位: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
(3)如患者躁动不合作用合适力量控制患者。
(4)约束患者①宽绷带约束:先用棉垫包裹手腕或踝部,再用宽绷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使不脱出(以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度),然后将带子固定于床缘上。
媚溢诔带:需限制患者坐起时可用筒式约束带固定筒式约束带用布制成,宽8cm长12cm。
操忸寸,将患者两根帽部套进袖筒,腋窝衬棉垫,两袖筒上的细带子在胸前打结固定,将下面两条较宽的长带系于床头。
⑨脑约束带:常用于固定布制成。
约束法考核评价标准
![约束法考核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0c529b4e2bd960590c677c7.png)
4
3
2
5
⑵评估需要使用保护具的种类和时间,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约束的必要性,保护具作用及使用方法,取得配合
(3)患者的全身及局部情况,如有无血液循环不良,皮肤破损,外伤骨折等情况。
(4)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
5
4
3
2
操作要点60分
20
⑴肢体约束法:暴露患者腕部或者踝部;用棉垫包裹腕部或踝部;将保护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使之不松脱;将保护带系于两侧床缘;为患者盖好被,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患者约束法考核评价标准
项目
分值
考核评价要点
评分等级
得分
存在
问题
I
Ⅱ
Ⅲ
Ⅳ
操作准备10分
5
⑴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5
4
3
2
5
⑵用物准备:治疗车 尼龙搭扣约束带2-4个 大单1-2条 肩部约束带1套 膝部约束带1套 棉垫若干
5
4
3
2
评估患者10分
5
⑴评估患者年龄、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肢体活动度、约束部位皮肤色泽、温度及完整性等
(4)记录约束带使用的时间及观察情况,洗手。
20
16
12
8
指导患者15分
5
⑴告知患者及家属实施约束的目的、方法、持续时间,使患者和家属理解使用保护具的重要性、安全性,征得同意方可使用
5
4
3
2
5
⑵告知患者和家属实施约束中,护士将随时观察约束局部皮肤有无损伤、皮肤颜色、温度、约束肢体末梢循环状况,定时松解
20
16
12
8
20
⑵肩部约束法:暴露患者双肩;将患者双侧腋下垫棉垫;将保护带置于患者双肩下,双侧分别穿过患者腋下,在背部交叉后分别固定于床头;为患者盖好被,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应用保护性约束管理制度
![应用保护性约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8f40b1f6edb6f1aff001fd6.png)
保护性约束使用制度
一、保护性约束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病情的特殊情况对其紧急实施的一种强制性的最大限度限制其行为活动的医疗保护措施。
二、保护性约束使用指征:
1、对患者实施约束必须严格掌握指征,并在使用其它帮助性措施无效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
2、严重认知障碍或身体功能障碍的患者;
3、认知障碍的患者使用医疗设备如监护仪、呼吸机等;
4、手术后精神紊乱,影响治疗护理工作正常进行的患者。
三、医师或护士发现有需要采取措施约束患者行为的情况时,医护之间相互沟通,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要向患者/家属说明约束患者的必要性,并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签署《保护性约束告知书》。
四、由医师下达临时医嘱,医嘱要注明限制患者行为的持续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
若限制患者行为的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医师必须对限制患者行为的必要性进行评估,并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五、护士遵医嘱采取约束患者行为,至少每小时在《护理记录单》中记录一次,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时间、每次观察结果、相应的护理措施、解除约束的时间等。
连续约
束患者,每2小时松解一次,时间15-30分钟,被约束肢体必须定时被动活动,至少4小时活动一次。
六、病情稳定,评估可解除约束时,护士要通知医师检查患者,由医师决定是否解除约束。
七、在约束患者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的价值观、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注意对患者个人隐私的保密。
保护性约束操作常规
![保护性约束操作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7427ba2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9.png)
约束操作时应尊重患者的权利,如知情同意权、 隐私权等,并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医疗护理和关 注。
03 遵守法律法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约束操作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确 保操作合法合规。
约束操作的技巧与要点
1 2
评估患者状况
在实施约束操作前,应对患者的状况进行全面评 估,了解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配合程度等。
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约束工具,如 约束带、约束手套等,确保安全可靠。
3
正确实施约束操作
在实施约束操作时,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技 巧,确保操作顺利完成,同时避免对患者造成不 必要的伤害。
约束操作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患者反抗
在约束操作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因为不理解或害怕而产生反抗情绪 或行为,医护人员应耐心解释和安抚患者,确保操作顺利进行。
目的
保护患者和其他人免受伤害,控制患者的不安全行为, 防止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确保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 行。
适用范围与对象
01
适用范围
保护性约束通常适用于无法控制自己行为、有攻 击行为、严重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症状的患者。
02
适用对象
保护性约束可以针对任何年龄段的患者,包括儿 童、青少年、成人和老年人。
在紧急情况下,如患者突然出现攻击行为或严重 精神症状,保护性约束可以迅速控制局面,为后 续的医疗救治争取时间。
02
保护性约束操作流程
评估风险与需求
患者状况评估
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以及配合程度,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保护性约束。
风险因素评估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坠床、拔管等风险因素,以及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保护约束法
![保护约束法](https://img.taocdn.com/s3/m/cbebde2b4b73f242336c5f9f.png)
观察受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和皮肤感觉情况,定时松解,协助病人翻身活动,无并发症发生
5
提问
5
总分
100
考核人
5
肢体约束法:暴露患者腕部或踝部,先用棉垫包裹手腕部或踝部,再用宽绷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保护局部皮肤,同时注意松紧适宜,以肢体不易脱出、血液循环不受影响为宜,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置)。然后将带子系于两侧床缘(以病人不能自行解开为宜)
肩部约束法:暴露患者双肩,将患者双侧腋下垫棉垫,将保护带置于患者双肩下,双侧分别穿过病人腋下,在背后交叉后分别固定于床头
2.防止冲动、自杀病人因情绪不稳而发生伤人、自伤等意外,确保病人及他人安全。
3.保证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考试时间: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标
准
分
姓名
得分
准备
人员: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
5
用物:各种约束带、棉垫
5
病人及(或)家属准备:了解使用保护具的重要性、安全性、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5
操作流程
携用物至床旁,根据病人的情况和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向病人及(或)家属再次解释使用保护具的目的及方法
35
为患者盖好被,整理床单元及用物
5
洗手,记录
5
解除约束:向病人及(或)家属解释停止使用保护具的原因。先解除床缘上带子,再解除手腕部或踝部套结,观察受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和皮肤感觉情况
10
整理床单元及用物。手,记录
5
质量评定
病人或家属了解使用保护具的目的,愿意配合
5
病人处于安全保护中,未发生意外损伤
洗手记录5质量评定病人或家属了解使用保护具的目的愿意配合5病人处于安全保护中未发生意外损伤5观察受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和皮肤感觉情况定时松解协助病人翻身活动无并发症发生5提问5总分100考核人
约束护理质量控制考核标准
![约束护理质量控制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020557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62.png)
是口否口
结果
(5分)
18.无约束不当发生的不良事件
5
查看记录
是口否口
总分
(IOO分)
应得总分:
实得总分:
得分百分比:
注:
1、能正确执行者在检查结果栏内用“J”表示;不符合要求在检查结果栏内用“X”表示;不涉及该项
目,在检查结果栏内用“NA”表示。
2、应得总分二总分-未涉及项目分;实得总分;涉及项目得分总和;得分百分率=实得总分/应得总分X100%o
是口否口
12.翻身或需要搬动时松解约束带
5
是口否口
13.每2小时放松约束肢体5T0分钟
10
是口否口
14.定时观察、评估患者皮肤完整性并记录
10
现场查看
是口否口
15.定时观察、评估患者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并记录
10
是口否口
16.定时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及配合程度并记录
10
是口否口
17.定时观察患者的呼吸并记录
约束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标准
文件编号: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制定∏期:
修订日期:
检查部门:检查日期:检查人员:
受检科室:受检人员签字:
床号:责护:
项目
质量标准
分值
考核方法
考核结果
备注
结构(3分)
1.有实施保护性约束的管理制度
1
2.有家属签署的知情同意书
1
查阅资料
是口否口
3.有规范的医嘱
1
是口否口
过程(92分)
4.遵医嘱对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
2
访谈家属
是口否口
5.告知患者/家属实施保护性约束的目的
保护性约束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保护性约束技术考核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560167acc7931b765ce1581.png)
4 分
现场查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评估患者的病情、神 现场查看
志、约束史,有无管路
及骨折。
评 估 6分
2.速消手,检查患者约 束部位的肢体活动情况 及皮肤情况。
6 分
1.未携带护理卡扣1分 2.未核实患者身份扣2分 3.未核实床头卡扣2分 4.未核实腕带扣2分 5.核实身份项目不全扣0.5分 6.核对腕带距离远扣0.5分 7.未做自我介绍扣0.5分 8.核对后未给患者保暖扣0.5分 9.核对腕带时压迫患者扣0.5分 10.未核对扣8分 11.无效核对扣2分 12.未敲门入病室扣0.5分 13.处置车停放位置不正确扣0.5分 1.未说明目的扣1分 2.未说明方法扣1分 3.未取得合作扣1分 4.未告知扣1分 1.未评估患者有无骨折扣0.5分 2.未评估患者有无约束0.5分 3.未放下床档扣0.5分 4.未速消手扣0.5分 5.未评估皮肤扣1分 6.未评估患者关节活动度扣1分 7.未评估患者周身管路扣0.5分 8.未评估患者神志扣0.5分 9.未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扣0.5分
1.未记录扣5分 2.未记录约束原因扣1分 3.未记录约束方法扣1分 4.未记录约束部位扣1分 5.未记录约束部位皮肤扣1分 6.未记录约束部位血运扣1分
操
作 后
保护性约束考核评分标准
处
置
科室:
受检者:
检查日期:
项31 目分
评价指标
分 值
评价方法
评分细则
5.交待注意事项,将呼 现场查看 1.未交待扣5分
1.未暴露操作部位扣1分 2.未垫棉垫扣2分 3.肩部约束带使用方法错误扣3分 4.肩部大单固定法使用错误扣3分 5.约束过松或过紧扣1分 6.系带未系牢扣2分
保护性约束管理规定
![保护性约束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25faa36e763231126edb119f.png)
保护性约束管理规定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保护性约束管理制度1.目的:约束因心理或生理因素而具有自伤或伤人趋势的病人的行为,以确保病人及其他人员的安全,为病人提供安全、有序、周到的医疗服务。
同时,充分地尊重病人及家属对病情的知情权及对治疗的选择权,尊重患者人格和尊严。
2.范围:因心理、生理等原因造成不能自主控制行为需要保护性约束的病人。
3.权责:医生要严格掌握保护性约束的指征,对约束病人行为的必要性进行评估及再评估并做好记录。
护士在使用保护性约束措施时要做好病情的观察、记录及健康教育。
4.定义:保护性约束是指用合适的约束工具约束因心理、生理等原因造成不能自主控制行为的病人,防止其发生自伤、伤人、非计划拔管等意外事件。
5.作业内容保护性约束一定要严格掌握指征,尽可能减少使用。
医生或护士发现有需要采取措施约束病人行为的情况寸,医护之间要及时相互沟通,由医生下达医嘱,每天再次评估,若病情仍需约束,则重新开立医嘱,且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医生每次下达约束医嘱时必须对必要性进行评估,要向病人或/和家属说明约束病人的必要性和方法、约束病人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拒绝约束可能造成的后果、家属如何配合等情况,与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护士遵医嘱在采取约束病人行为前要做好病人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并记录。
对病人采取约束措施后,护士要加强观察,至少每1小时巡视病人一次,检查约束带松紧是否合适、约束病人的器具是否安全、约束措施是否恰当、病情是否允许终止约束等情况。
护士评估可以解除约束时,要通知医生检查病人,由医生决定是否解除约束。
除ICU病区外,其他病区受到约束的病人一般要求家属留有能力看护病人的陪伴人员。
严重精神疾患病人,如果上约束带后或采取其他约束措施后,仍难以保证病人自身及其他人员安全的,要及时向医务部或总值班报告,必要时将病人转到心理卫生病房,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在约束病人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充分尊重病人及家属的价值观、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注意对病人个人隐私的保密。
保护性约束考核标准
![保护性约束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a8445af0029bd64783e2c66.png)
操作程序
姓名
扣分
基础分
准备
护士着装整齐、规范:用物齐全、适用,摆放合理
3
操作
1.查阅病历、查对医嘱
2
2.核对床号、姓名及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
5
3.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况、约束部位皮肤及色泽等
4
4.再次与家属沟通,签署知情同意书
4
5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
2
6.查对床号、姓名
2
7.腕部约束法
20
8.肩部约束法
20
9.踝部月书法
10
10.检查约束效果、局部皮肤颜色、温度、约束肢体末梢循环状况、保证肢体处于功能位置、保证适当活动度等
4
11.指导患者家属(现在已经约束好了,我并不是完全将他肢体固定、而是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我会随时巡视病房、观察使用情况和局部使用情况等)
3
12.再次查对床号姓名
2
13.用物处置
2
14.洗手,取口罩。约束单记录
2
评价
1.操作规范、熟练,沟通良好
5
2.掌握约束目的、注意事项
5
3.对自己操作能作出客观评价
5
总分
【评分标准】1.用物缺一项或不符合要求扣一分,用物摆放不合理扣两分。2.仪表一处不符合要求扣一分。3.操作程序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4.操作15分钟内完成,每超过规定时限的20%扣1分。
保护性约束评分标准
![保护性约束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e3b7d9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c.png)
10分
合程度并做好解释,签知情同意书 4.环境整洁,安静,安全,遮挡病人 1.护士仪表端庄,着装整洁、规范,指甲符合要求,
洗手,戴口罩 2.备齐用物:棉垫数块,保护带,速干手消毒剂 1.核对床号姓名(注意核对腕带),向病人或家属解
释,再次检查环境
10分 4分
2.肩部约束法:
●病人双侧腋下垫棉垫,保护带置于病人肩下
4分
●双侧分别穿过病人腋下及背后的保护带,在背部两 侧交叉后固定床头
4分
3.肢体约束法:
●棉垫包裹手腕或踝部
4分
●将保护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松紧适 宜,肢体功能位
4分
●将保护带系于床沿
4分
4.全身约束法:多用于患儿的约束,用毛毯、大单等
束
●评估病人病情、意识状态,并向病人及家属说明
4分
●解除约束带,观察约束部位及压疮易发部位皮肤情 况、肢体活动情况
4分
●安置病人,整理床单元,交待注意事项,健康宣教
4分
●确定病人无需要后离开病房
4分
扣分原
1. 终末处理:使用后物品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分类处 操作后 理,用物归位
3分
2. 洗手,记录(记录使用及停止保护带的相关内容) 2分
约束(省略)
5.整理床单元,洗手,脱口罩,再次核对后交待注意 事项
4分
6.约束期间:
●每15分钟巡视病人,观察约束部位末梢血运情况, 调整带松紧度
4分
●每2小时松解约束带,活动肢体,协助翻身,观察约 束部位及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必要时按摩
4分
●做好病人生活护理
4分
●严格交接班
4分
约束法考核评价标准
![约束法考核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0c2bcf85ef7ba0d4a733b6d.png)
2
21
21
2
2
注意
事项
20%
1、结扎松紧度适宜,一般以能伸入1-2手指为宜,避免过紧损伤儿童皮肤、影响血运,过松则失去约束的意义。
2、每15分钟观察约束部位皮肤颜色、温度,掌握血液循环情况;每2小时解开、放松一次,并协助儿童翻身;若发现肢体苍白、麻木、冰冷时,应立即放松约束带,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
3、实施约束时,将儿童肢体处于功能位,使用时间不宜过长,经常改变其姿势、减少疲劳。
4、根据患儿年龄、残疾程度、约束部位选择适合长度的约束带。
5、记录使用约束带的原因、时间、部位、解除时间。
6、做好约束带的管理:班班交接约束带的数量,定期清洁消毒。
4
4
4
4
4
操作质量10%
1、仪表端庄,态度认真。
2、操作程序正确,动作熟练。
3)同法对侧。
4、双踝约束法:
1)将约束带横放于患儿踝下。
2)暴露患儿踝部,用棉垫包裹一侧踝部,将一侧约束带采用马蹄结绑于棉垫外,稍拉紧,检查踝部保护带的松紧度,以能伸入1-2根手指为宜,使之不松脱,拉起活动床栏,最后固定于床缘下方。
3)同法对侧。
5、整理床位及用物。
6、记录使用约束带的原因、时间、部位、解除时间。
3、动作轻稳规范,做到人文关怀。
3
3
4
约束法(肢体约束)考核评价标准
姓名:科室:时间:考核者:分数:
项目
具体内容
标准评分
考试
评分
目的
5%
1、确保护理操作顺利进行。
2、确保儿童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3
2
用物5%
约束带2条,棉垫4个
5
养老院老人约束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范本)
![养老院老人约束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379d90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2.png)
项目
分
值
考核评价要点
评分等级
得分
存在问题
Ⅰ
Ⅱ
Ⅲ
Ⅳ
操作准备
10 分
5
护理员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5
4
3
2
5
用物准备:同老人约束操作方法
5
4
3
2
评估老人
10 分
5
评估老人病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度、
约束部位皮肤色泽、温度及完整性等
5
4
3
2
5
评估需要使用保护具的种类和时间;向老人和家属解释约束约束的必要性,保护具
作用及使用方法,取得配合
5
4
3
2
操作要点
60 分
20
肢体约束法:同老人约束操作方法
20
16
12
8
20
肩部约束法:同老人约束操作方法
20
1612820全身约束法:同老人约束操作方法
20
16
12
8
指导老人
15 分
5
告知老人及家属实施约束的目的、方法、持续时间,使患者和家属理解使用保护具
的重要性、安全性,征得同意方可使用
5
4
3
2
5
告知老人和家属实施约束中,护理员将随时观察约束局部皮肤有无损伤、皮肤颜色、
温度、约束肢体末梢循环状况,定时松解
5
4
3
2
5
指导老人和家属在约束期间保证肢体处于
功能位,保持适当的活动度
5
4
3
2
提问 5 分
5
老人下床前先放下床档,切勿翻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用物处置
2
14.洗手,取口罩。约束单记录
2Leabharlann 评价1.操作规范、熟练,沟通良好
5
2.掌握约束目的、注意事项
5
3.对自己操作能作出客观评价
5
总分
【评分标准】1.用物缺一项或不符合要求扣一分,用物摆放不合理扣两分。2.仪表一处不符合要求扣一分。3.操作程序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4.操作15分钟内完成,每超过规定时限的20%扣1分。
保护性约束操作程序考核标准
操作程序
姓名
扣分
基础分
准备
护士着装整齐、规范:用物齐全、适用,摆放合理
3
操作
1.查阅病历、查对医嘱
2
2.核对床号、姓名及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
5
3.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况、约束部位皮肤及色泽等
4
4.再次与家属沟通,签署知情同意书
4
5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
2
6.查对床号、姓名
2
7.腕部约束法
20
8.肩部约束法
20
9.踝部月书法
10
10.检查约束效果、局部皮肤颜色、温度、约束肢体末梢循环状况、保证肢体处于功能位置、保证适当活动度等
4
11.指导患者家属(现在已经约束好了,我并不是完全将他肢体固定、而是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我会随时巡视病房、观察使用情况和局部使用情况等)
3
12.再次查对床号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