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乾嘉汉学的鼎盛(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出现标志着汉学进入了鼎盛阶段。
江永
• 江永的著述—— • 经学方面《礼书纲目》、《周礼疑义
举要》、《礼记训义择言》、《深衣考 误》、《春秋地名考实》、《乡党图考》、 《四书典林》、《群经补义》, • 音乐方面有《律吕阐微》, • 音韵方面有《音学辨微》、《古韵标 准》、《四声切韵表》, • 历象方面有《历学补论》、《七政 衍》、《金水二星发微》、《冬至权度》、 《恒气注历辨》、《岁实消长辨》。
王鸣盛的史学名著:《十七史商榷》
• • •
5.钱大昕 (1)钱大昕的生平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一 字辛楣,号竹汀。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 人。清代的著名史学家、汉学家。十五岁 为秀才,二十三岁中举,二十六岁成进士, 官至少詹事。四十七岁离官归家至终,治 学面很广,精于经史,于音韵、训诂多有 创见,旁及天文历算、小说笔记、金石文 字、典章制度、满蒙历史等,著述辑为 《潜研堂丛书》刊行。
崖,学者称小红豆先生。 清代乾嘉汉学吴 派的代表人物。江苏元和(今江苏吴县)人。 惠栋继承家学传统,自幼博览群书,自经、 史、诸子百家杂说以至释道二藏,无不涉 猎。五十以后专注于经学。对诸经均有研 究,尤精于《易》。
惠栋
• 《周易》的三个代表性本子: • 《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
孔颖达正义) • 《周易集解》(唐李鼎祚撰) • 《周易本义》(南宋朱熹撰)
• 王鸣盛: • 《潜研堂金石文字》 “尽掩永叔(北宋欧阳修
《集古录》)、德父(南宋赵明诚《金石录》)、元 敬(明人都穆《金薤琳琅》)、子函(明人赵崡《石 墨镌华》)、亭林(清初顾炎武《金石文字记》)、 竹坨(清初朱彝尊《金石文字跋尾》)、虚舟(清初 王澍《虚舟题跋》)七家而出其上,遂为古今金石 学之冠”。
• (三)吴派其他学者 • •
1.沈彤 沈彤(1688~1752),字冠云,号果 堂,江苏吴江人。诸生,惠栋之友。有 《仪礼小疏》、《春秋左氏传小疏》。
• •
2.余萧客 余萧客(1732—1778),字仲林,别 字古农,江苏吴县人。惠栋弟子。长于辑 佚,有《古经解钩沉》三十卷。
• •
3.江声 江声(1721~1799), 本字涛、改字叔 瀛,号艮庭、鳄涛。江苏吴县人。清朝学 者,一生未仕。中年师事惠栋,在经学、 文字学方面均有建树。著有《尚书集注音 疏》十三卷,以刊正经文、疏通古注 。另 有《论语质》、《恒星说》、《艮庭小 慧》、《六书说》等。
• 2.戴震的朴学成就 • 戴震对顾炎武的私淑 • 戴震研究领域遍及音韵、训诂、名物、制
度、经籍的考证,天文、历法、数学、史 地,在多个领域取得了超乎前人的成就, 是清代汉学的集大成者。 • 汪中:“国朝诸儒崛起,接二千馀年沉沦 之绪,……亭林始开其端;《河图洛书》 至胡氏而绌;中西推步至梅氏《梅文鼎》 而精;力攻古文者,阎氏也;专治汉《易》 者,惠氏也;及东原出,而集大成焉。”
• 子部 • 《十驾斋养新录》二十卷《余录》三卷 • 《三统术衍》三卷《钤》一卷 • 《风俗通义逸文》一卷 • 《恒言录》十卷 • 集部 • 《文集》五十卷(卷四至十五,为《答问》
十二卷) • 《诗集》十卷《续集》十卷 • 《词垣集》四卷(原未刻)
• •
6.江藩 江藩(1761~1831),号郑堂,江苏 甘泉(今扬州)人。江藩少受经于余萧客、 江声,为惠栋再传弟子。影响最大的作品 为《国朝汉学师承记》八卷《附《国朝经 师经义目录》一卷,《国朝宋学渊源记》 二卷,附记一卷》
百度文库

惠士奇(1671~1741) 字天牧,一字 仲孺,晚号半农,学者称红豆先生。惠周 惕子,惠栋父。清代经学家。康熙五十年 (1711)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编修。 曾两次担任会试同考官。传父惠周惕之学, 著有《易》、《礼》、《春秋》三“说” 。
惠士奇
• (二)惠栋的学术 • 惠栋(1697~1758),字定宇,号松
• (二)“徽学”魁首——戴震 • 1.戴震的生平与主要著述
• 戴震(1723~1777),字东原,安徽休宁人。
清代的著名朴学家、哲学家,乾嘉之学中 “皖派”的代表人物。
戴震
• 戴震的主要著述: • 《毛郑诗考正》四卷,《诗经补注》二卷;《尚
书义考》二卷;《仪礼考正》一卷,《考工记图 注》二卷;《孟子宇义疏证》三卷,《原善》三 卷,《大学补注》一卷,《中庸补注》一卷; 《声韵考》四卷,《声类表》十卷,《方言疏证》 十三卷,《尔雅文字考》十卷,《六书论》三卷, 《转语》;《原象》一卷,《续天文略》二卷, 《古历考》二卷,《历向》一卷;戴校《水经注》 四十卷,《水地记》一卷,《勾股割圆记;》三 卷,《笔算》一卷,戴校《算经》十书三十七卷; 《直隶河渠书》一百一十一卷,《汾州府志》, 《汾阳府志》;《东原集》十二卷,《屈原赋注》 九卷。合集有《戴东原集》。
• 王鸣盛的主要著作: • 《尚书后案》三十卷,附《尚书后辨》二卷 • 《十七史商榷》一百卷 • 《蛾术篇》一百卷 • 《续宋文鉴》八十卷 • 《周礼军赋说》六卷 • 王鸣盛的学术特点:泥古庇汉,恪守家法
• 王鸣盛:“两汉经生猬起,传注麻列,人
专一经,经专一师,直至汉末有郑康成, 方兼众经。自非康成,谁敢囊括大典,网 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使学者知 所归乎!”
• (1)文字、训诂、音韵方面 • 戴震《尔雅文字考序》: • 今人读书,尚未识字,辄目故训之学
不足为。其究也,文字之鲜能通,妄谓通 其语言;语言之鲜能通,妄谓通其心志; 而曰傅合不谬,吾不敢知也。 • 戴震《古经解钩沉序》: • 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 所以成词者,未有能外小学文字者也。由 文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以通乎古圣贤之 心志,譬之适堂坛者之必循其阶,而不可 以躐等。
• 首先,他能突破字书、韵书旧注的局限。

江声
• •
4.王鸣盛 王鸣盛(1722~1797),字凤喈,一 字礼堂,别字西庄,晚号西江。江苏嘉定 (今属上海市)人。乾隆十九年榜眼,授 翰林院编修。历官侍讲学土、乡试正考官、 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禄寺卿。三十六 岁后离官归家,安家于苏州,闭门读书三 四十年,钻研经史,终年七十八岁。
王鸣盛
• 二、皖派的崛起“汉学”的鼎盛 • 皖派是清代学术发展史上的高峰,它 • • (一) 皖派学术的先导者江永 • 江永 (1681~1762),字慎修,又字慎
斋,安徽省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人。清 代著名经学家、音韵学家、天文学家和数 学家。是戴震的老师,以教书终其身 。尤 其精于《三礼》和声韵之学。最重要的著 作是《礼经纲目》八十八卷。开皖派学术 的风气。
• 本课程论文题目: •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
“综观二百余年之学史,其影响及于全思 想界者,一言以蔽之,曰以复古为解放。” 你对他的见解如何认识? • 要求: • ①观点鲜明,论据充分,文字清楚, 内容充实; • ②有独立见解,不人云亦云; • ③不少于3000字; • ④在5月11日前完成。
钱大昕
• (2)钱大昕的治学特点与学术地位 • 其一,既信守汉代经说,又不像惠栋等吴
派学者那样把汉儒之说绝对化; • 其二,突破了汉学家“专治一业”的藩篱, 经学、史学、天文、历算、音韵、训诂、 金石、词章,无不精研。
• 江藩在《汉学师承记》评钱大昕: • 先生不专治一经,而无经不通;不专
攻一艺,而无艺不精。经史之外,如唐宋 元明诗文集、小说、笔记,自秦汉及宋元 金石文字,皇朝典章制度,满洲蒙古氏族, 皆研精究理,不习蛊工。古人云:“经目 而讽于口,过耳而谙于心”,先生有焉。 戴编修震尝谓人曰:“当代学者,吾以晓 征为第二人。”盖东原毅然以第一人自居。 然东原之学,以肄经为宗,不读汉以后书。 若先生学究天人,博征韦籍,自开国以来, 蔚然一代儒宗也。
《左传补注》 • 第五,长于考证。 • 翁广平《松崖笔记序》:“今读惠松崖 徵君之笔记,而知其学之有原本也。…… 又于著述之暇,取诸子百家,凡象纬、舆 地、六书、训诂、方言、风俗、姓氏、谱 牒、金石文字、算数、历律之学,随笔摘 记,莫不穷源竟委,曲证旁通,以为后学 之津梁。”

钱大昕评价惠栋之学: “宋元以来, 说经之书,盈屋充栋。高者蔑弃古训,自 夸心得;下者窃袭人言,以为已有。儒林 之名,徒为空疏藏拙之地。独惠氏世守古 学,而先生所得尤深。划诸汉儒,当在何 邵公、服子虔之间,马融、赵岐辈不能及 也。”
• 阮元在《十驾斋养新录序》: • 国初以来,诸儒或言道德,或言经术,
或言史学,或言天学,或言地理,或言文 字音韵,或言金石诗丈,专精者固多,兼 擅者尚少。惟嘉定钱辛楣先生,能兼其成。
• • • •
(3)钱大昕在小学方面的成就 (4)钱大昕在经学方面的成就 (5)钱大昕在史学方面的成就 (6)钱大昕在金石学方面的成就
作’,于《鲁论》见之。《乡党》一书, 半是《礼经》;《尧曰》数章全书《尧 典》。……„克已复礼’,《左氏》以为古 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管子》 以为古语。‘三分天下而有其二’,《周 志》之遗文也;‘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周任之遗文也。推此言之,圣人岂空作哉!”
• 第三,重视文字音训。 • 惠栋:“汉人通经有家法,故有五经
• • • • • • • • • • • •
《洪文惠年谱》一卷 《洪文敏年谱》一卷 《陆放翁年谱》一卷 《王伯厚年谱》一卷 《王弁洲年谱》一卷 《天一阁碑目》二卷 《疑年录》四卷 《吴兴旧德录》四卷(原未刻) 《先德录》四卷(原未刻) 《日记》六十卷(原未刻) 《金石文跋尾》四集二十五卷 《金石文字目录》八卷《附识》一卷(《附识》 原未刻)
• 惠栋学术的特点: • 第一,尊古祟汉。 • 梁启超评惠栋:“凡古必真,凡汉皆
好”。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惠栋:“其长 在博,其短亦在于嗜博;其长在古,其短 亦在于泥古。” • 王引之评惠栋:“考古虽勤,而识不 高,心不细。见异于今者则从之,大都不 论是非。”
• 第二,固守旧说。 • 惠栋论《论语》:“丘尼言‘述而不
师训诂之学……五经出于屋壁,多古字古 言,非经师不能辨。经之义出乎训,识字 审音,乃知其义。是故古训不可改也,经 师不可废也。余家四世传经,咸通古义。”
• •
方东树:“此论最近信,主张最有力, 所以标宗旨,峻门户,固壁垒,示信学者, 谓据其胜理而不可夺矣。”
• 第四,经史兼治。 • 惠栋的史学著作:《后汉书补注》、
(7)钱大昕在校勘学方面的成就 钱氏校史的重大成果:《廿二史考异》
• (8)钱大昕的著述目录 • 经部 • 《经典文字考异》三卷(原未刻) • 《唐石经考异》一卷(原未刻) • 《声类》四卷
• 史部 • 《廿二史考异》一百卷附《修唐书史臣表》一 • • • • • • • • • •
卷 《三史拾遣》五卷 《诸史拾遗》五卷 《南北史隽》一卷(原未刻) 《唐学士年表》一卷 《五代学士年表》一卷 《宋中兴学士年表》一卷 《元史氏族表》三卷 《元史艺文志》四卷 《四史朔闰考》四卷 《通鉴注辨正》二卷
第六节 乾嘉汉学的鼎盛(中)
• •
• • •
一、吴派的产生与汉学的奠基 “汉学”一词,最早出于惠栋的 《易汉学》 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本朝 为汉学者,始于元和惠氏”。
(一)“三惠” “三惠”:惠周惕(祖)、惠士奇(父) 和惠栋(孙)。

惠周惕(生卒年不详),原名恕,字 元龙,少承家学,受业于汪婉。康熙十八 年(1679)朝廷举博学鸿儒科。康熙三十 年(1691)成三甲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散馆,改密云县知县。卒于官。笃志经学, 精于考证。著有《易传》、《春秋问》、 《三礼问》、《诗说》、《研溪诗文集》 等。
• 惠栋最重视《周易集解》 • 惠栋治易之作:《周易述》二十三卷 • 《易汉学》八卷
• 惠栋的《古文尚书考》二卷 ,与阎若璩的《古文
尚书疏证》齐名
• • • • • •
惠栋的其他著作: 《易例》二卷 《明堂大道录》八卷 《稀说》二卷 《周易本义辨证》五卷 《九经古义》十六卷( “古义”,即汉人之注; “九经”,指《周易》、《尚书》、《毛诗》、 《周礼》、《仪礼》、《礼记》、《公羊》、 《谷梁》、《论语》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