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故事
红军长征的事迹故事_经典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
红军长征的事迹故事_经典红军长征的感⼈故事“长征是宣⾔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当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后,⽑泽东同志曾就长征作过如此精辟的总结。
既然这样,下⾯给⼤家带来⼀些关于红军长征故事精选,供⼤家参考。
更多红军长征相关⽂章内容推荐(↓↓↓)红军长征故事1担架上拔河1935年 2⽉,为掩护中央纵队渡过湘江,红三军团五师⼗五团团长⽩志⽂不幸被敌⼈的⼦弹击中了右肺,进⼊中央纵队休养连的伤员班被担架抬着随队前进。
除了⽩志⽂外,当时的伤员班有 5 个⼈:被炸伤了左胸的团长李寿轩,被炸断了⼀条腿的师政委钟⾚兵,被炸伤了⼀只脚的师长张宗逊,被炸伤了腰椎的团长⽂年⽣,在⼀次战⽃中伤了左腿的团长姚喆,都是伤势很重的重伤员。
部队渡过⾦沙江后,彻底把敌⼈甩在了⾦沙江的对岸,⾏军途中歌声笑声也多了起来。
虽说伤员班的⼈员都是团以上⼲部了,但也都是 20多岁的⼩伙⼦,躺着⼏天不说话,憋得实在难受。
“ ⽩团长,唱⽀歌⼦吧?躺得⼼烦 ……” 李寿轩团长侧躺在担架上对⽩志⽂说。
听了李团长的话,⽩志⽂扯开嗓⼦唱了起来: “ ⼗⽉⾥来秋风凉,红军准备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新⽥、古陂打胜仗! ”⽩志⽂⼀唱完,⽴刻就喊: “ 姚团长的江西民歌唱得好! ” 钟政委、李团长马上响应,逼得姚团长唱了起来: “ 送得哥哥前线去,做双鞋⼦送给你,鞋上绣了七个字,红军哥哥万万岁! ”听他们这么⼀闹,伤员班的同志们都扯开喉咙唱了起来。
直到⼤家唱得都没了词,姚团长提议到: “ 能搞点体育活动就好喽!躺着不动,全⾝酸疼。
”⽩志⽂灵机⼀动,顺⼿把⼀只拐杖伸到他的担架上说: “ 咱俩拔河⽐赛! ” 姚团长抓住了⽩志⽂的拐杖,双⽅较上了劲。
⽩志⽂因为肩上有伤,不敢⽤劲,被姚团长⼀下⼦拽下了担架。
担架员急忙把⽩志⽂扶上去说: “ ⾸长,摔坏了,我们可负不起责任。
”⽩志⽂说: “ 为了不使担架员同志为难,到了宿营地,咱俩再拔,三局⼆胜! ”第⼆天,部队到了⼀个村⼦⾥宿营后,他俩⼜赛上了,最终还是姚团长把拐杖夺了过去。
红军长征的简短小故事优秀7篇
红军长征的简短小故事优秀7篇经典的5个红军长征故事篇一〔一〕1934年10月,红军开始进行战略转移。
为了隐蔽,一般都是在黄昏或下半夜出发,队伍在黑暗的笼罩下悄悄地离开驻地。
临行前,徐特立去看望瞿秋白。
瞿秋白把自己的马换给了徐老,并让自己身强力壮的马夫跟着徐老踏上了长征路,自己支撑着瘦弱的病体看着朝夕相处的战友远去。
瞿秋白被捕后,临刑前镇定自假设,唱着《国际歌》走向刑场。
〔二〕林伯渠与何叔衡在梅坑依依惜别。
何叔衡为林伯渠践行,对酒畅饮,彻夜长谈。
分别时,何叔衡脱下自己的毛衣,赠给即将远行的战友。
林伯渠怀着沉重的心情,写下了惜别诗《别梅坑》:“去留心绪都嫌重,风雨荒鸡盼早鸣。
赠我绨袍无限意,殷勤握手别梅坑。
〞何叔衡后来被敌人包围,发誓说:“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最终英勇就义。
〔三〕叶剑英长征离开于都时,刘伯坚为他践行,两位战友对酒畅叙,诉说衷肠,心情非常沉痛。
后来刘伯坚被捕,在移囚时,他拖着沉重的脚镣,气宇轩昂地走过大街,写下了壮烈诗篇《带镣行》:“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
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
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
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就在《中央日报》登出这首诗的当天,刘伯坚倒在了刑场的血泊之中。
叶剑英知道后赋诗一首,思念这位战友:“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
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
〞〔四〕长征途中,红军倒下的战友更多,甚至可能每走一步,就是诀别。
《西陲血路》里记载了老红军赵连成过草地时,一路照顾他的班长离开他的情景:“……天黑了,就在这棵大树下,平了一块地方,铺上些树叶子,准备睡觉。
班长在黑暗中说:‘明天我起来做饭,路难走,你多休息一会吧。
’ “雨停后,天快亮了,我悄悄地爬起来,想给班长煮点牛皮汤喝。
“汤煮好后,盛在碗里,我端着去喊他。
一连几声,他都没有容许。
我心跳加快,掀开被单一看,他眼睁得大大的,全身僵硬了……〞〔五〕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开始执行张国焘制定的《康〔定)、道〔孚〕、炉(霍〕战役方案》。
红军长征的经典感人故事大全_关于红军长征的经典感人故事
红军长征的经典感⼈故事⼤全_关于红军长征的经典感⼈故事中国⼯农红军主⼒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命根据地(亦称陕⽢苏区)的战略转移。
“长征是宣⾔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当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后,⽑泽东同志曾就长征作过如此精辟的总结。
以下是⼩编为⼤家准备的关于长征中的感⼈故事,⼀起来看看吧。
⽬录红军长征故事:强渡⼤渡河1935年5⽉上旬,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沙江后,沿会理⾄西昌⼤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渡河进⼊川西北。
蒋介⽯急令第2路军前线总指挥薛岳率主⼒北渡⾦沙江向四川省西昌进击;令川军第24军主⼒在泸定⾄富林(今汉源)沿⼤渡河左岸筑堡阻击;以第20军主⼒及第21军⼀部向雅安、富林地区推进,加强⼤渡河以北的防御⼒量。
企图凭借⼤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渡河以南地区。
⼤渡河是岷江的⼀⼤⽀流,河宽300⽶,⽔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地势险要,⼤部队通过极其困难。
5⽉24⽇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1师第1团,经80多公⾥的急⾏军赶到⼤渡河右岸的安顺场。
此地由川军2个连驻守,渡⼝有川军第24军第5旅第7团1个营筑堡防守。
当晚,红1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2营到渡⼝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1营冒⾬分三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附近找到1只⽊船。
25⽇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
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从第2连挑选17名勇⼠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等4名当地船⼯摆渡。
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掩护突击队渡河,炮⼿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
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在激流中前进。
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
突击队迅速登岸,并在右岸⽕⼒的⽀援下奋勇冲杀,击退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
随后,红1军团第1师和⼲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渡河。
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精选三篇
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精选三篇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精选三篇导语: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
这里本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三篇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希望你们喜欢。
故事一:《强渡大渡河》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后,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
蒋介石急令第2路军前线总指挥薛岳率主力北渡金沙江向四川省西昌进击;令川军第24军主力在泸定至富林(今汉源)沿大渡河左岸筑堡阻击;以第20军主力及第21军一部向雅安、富林地区推进,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
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
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1师第1团,经80多公里的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
此地由川军2个连驻守,渡口有川军第24军第5旅第7团1个营筑堡防守。
当晚,红1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2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1营冒雨分三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
25日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
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从第2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
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
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
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
突击队迅速登岸,并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奋勇冲杀,击退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
随后,红1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故事二:《11岁女红军》在红军女战士队伍中,有一位年仅11岁的小姑娘,只见她身背一条线毯、腰别一把横笛,手拄一根木棍,一路歌唱、吹奏为大家鼓劲,她就是长征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王新兰。
长征小故事15篇
《长征小故事》长征小故事(一):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齐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
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
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
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大人一样坚强的意志,却明白体谅他人。
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取沉默,自己吃苦。
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简单地自己上路,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每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
一个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队伍的优良品质了。
长征小故事(二):1952年1月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侦察队文书罗盛教遇到4个正在滑冰的朝鲜少年。
忽然一个名叫崔莹的少年压碎了冰面,跌入8尺多深的冰窟窿里。
罗盛教立刻脱掉棉衣,毫不犹豫地跳进冰窟窿里进行抢救。
他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探摸了3次才找到了崔莹。
他竭尽全力用自己的头将崔莹顶出水面,这时战友赶来把崔莹救了上来。
但罗盛教由于严寒,体力消耗殆尽,当他被人们救上来时,已经停止了呼吸。
时年只有21岁。
长征小故事(三):在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活跃着一群特殊身影,她们中有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有女干部,也有普通女兵。
饥饿、疾病、血战、死亡,没有什么能阻挡住她们前进的脚步,这一群可亲可敬的巾帼英雄在弥漫的硝烟中一路穿行。
作者常敬竹说,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区的大街小巷,苦苦寻找当年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
红军长征小故事精选有哪些
红军长征小故事精选有哪些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史诗式的命名是后来的事情。
但史诗,这部浸润着艰苦、血腥、悲壮、惨烈、英勇、坚忍的英雄史诗,已然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下面小编分享5个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红军长征故事1:金色的鱼钩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
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
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
饥饿威胁着他们。
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
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
后来,他发现班长偷偷将吃剩的鱼骨生咽下去,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红军长征故事2:草帽计那天正值炎夏,共产党所有指挥官头每人头戴一顶草帽,红军侦察员从后赶来报:后面一队白军跟来了。
贺龙同志点了点头,只是命令大家继续向前走。
红军走到一块平坦的草坪,贺龙同志观察了地形,命令大家扔掉草帽。
顿时军队议论纷纷,但是还是扔掉草帽,一切听从命令。
一刹那,满地都是红军的草帽。
然后贺龙命令大家迅速转移。
很快,由蒋介石带领的反动军赶了上来,白军都没有草帽,早热得的眼冒金花,看见满地的红军扔的草帽,顿时感觉喜从天降,一窝蜂地去抢草帽,匪官也不阻挡,想是红军狼狈而逃。
这时,天空传来一阵飞机声,白军毫不介意,因为他们知道飞机是来配合他们追赶红军的。
可敌机可不这样想,他们这几天连红军影子都没看见,没少挨长官骂。
这一回,他们看见地上的军队都戴着有红五星的草帽,顿时喜出望外,对这团白军狂轰烂炸,机枪横扫,打的白军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
红军长征感人简短故事7篇
红军长征感人简短故事7篇红军长征胜利,对,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长征的这一过程,也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你知道有哪些关于长征的小故事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军长征感人简短故事7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1:张思德吃毒草救人的故事部队进入草地后,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
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红军就因此长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队、牺牲的同志越来越多,朱总司令令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给通信班、警卫班的同志做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寻找出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
然而,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险的。
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他人之前。
据张显扬回忆:“有一回,部队在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
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突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形状跟萝卜叶子差不多。
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来,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
张思德忙赶上去。
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涩。
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些头晕脑胀,全身无力,紧接着,他肚子一阵绞痛,大口呕吐起来。
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就摔倒了,一时失去了知觉。
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
?”张思德就是这样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们,把牺牲的危险留给自己。
很快,这件事被朱总司令知道了,他表扬了张思德。
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2:倔强的小红军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
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砖瓦分疲惫。
这一陈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
长征红色经典故事简短7篇
长征红色经典故事简短7篇长征红色经典故事简短篇1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
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
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
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
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齐,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前面有人冻死了。
"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
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能够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早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象在为战友指明前景的道路。
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
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和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貌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
他的眼睛湿润了。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出,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
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红桃2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
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
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长征红色经典故事简短篇2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
红军长征的小故事【三篇】
【导语】长征,⽣命写就的英雄史诗;长征,⼈类精神坚定⽆畏的象征。
同样在长征路上也出现了很多感⼈的⼩故事,下⾯是分享的三篇红军长征的⼩故事,欢迎阅读,希望你们会喜欢。
【红军长征的⼩故事篇1:红军鞋】 我们来到⼤雪⼭下。
当地⽼百姓把⼤雪⼭叫做“神⼭”,意思是说除了“神仙”,就连鸟也飞不过去。
为了消除部队的顾虑,⽑主席说:“神⼭”不可怕,红军应该有志⽓,和神⼭⽐⼀⽐。
这些话,给了我们莫⼤的⿎舞。
出发前,上级规定每⼈要准备两双鞋,把脚保护好。
我除了脚上的烂草鞋外,就剩⼀双拴在⽪带上的“量天尺”了。
我把它解下来,⼼⾥涌起⽆限的感念。
⼀⾸在江西中央苏区流⾏的⼭歌,⼜在我的⽿边萦绕着:送得哥哥前线去,做双鞋⼦赠送你,鞋上绣了七个字,红军哥哥万万岁。
想起这⾸⼭歌,也就想起了我们离开中央苏区时的情形。
⼀个⽼⼤爷拉着我的⼿,把⼀双“红军鞋”塞给我。
这是⼀双⾮常结实的布鞋,鞋帮上绣着“慰劳红军战⼠”的字句。
他说:“孩⼦,这鞋⼀穿到红军的脚上,那就成了‘量天尺’了,地再⼴,⼭再⾼,你们也能把它‘量’完。
”从那以后,这双鞋就挂在我的腰间,成为我的伴侣。
记得在离开江西的最后⼀次战⽃中,我的脚负伤了。
当时既没有医药,也没有担架,我只得每天拖着负了伤的脚,艰难地⾛着。
实在坚持不住了,我第⼀次从腰⾥解下“量天尺”,穿在脚上。
鞋底软绵绵的,特别舒服。
⼀穿上它,就想起了苏区⼈民的希望,也就忘了伤痛。
不久伤⼝好了,我的鞋底也磨去了不少,舍不得再穿,就⼜把它包起来挂在腰上……打遵义,我们连担任攻城任务。
打得正有劲,我突然感到腰部有些疼痛。
仔细⼀看,原来⼀颗⼦弹穿过鞋⼦,紧挨在腰⾻旁的⽪肤上。
同志们见了,都说这真是“救命鞋”。
可是我也很惋惜,因为鞋⼦被穿了⼀个⼤窟窿。
以后,我更加倍地爱惜它。
天蒙蒙亮,我们就开始爬⼭。
越向上爬越陡,⼀会⼉竟下起鸡蛋⼤的冰雹。
狂风夹着冰雹,吹在⾝上,真像⼑割的⼀样。
我是个炮兵,肩上扛着45⽄的迫击炮炮筒,⾛起来就更难了。
长征小故事优秀10篇
长征小故事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长征小故事优秀10篇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
关于红军的长征故事
关于红军的长征故事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
那你知道关于红军的长征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关于红军的长征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红军的长征故事:打过包座上甘南一九三五年,红一、四方面军在雪山脚下会师后,经过中央军委的反复研究,制定了夏洮计划。
把红军分成左右两路军,分别北上。
中央军委随右路军行动。
八月二十日,又在毛儿盖地区召开会议,批评了张国焘的西进主义政策,决定向东发展,取得陕甘地区,作为新的根据地。
随后,右路军就进入茫茫的若尔盖大草原。
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排除万难的红军终于走出了草地,并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泥泞(nìnɡ)和饥饿,在八月底以前到达了班佑、巴西地区,这是十分不易的。
与此同时,左路军也于八月二十日开始,经过草地到达了预定的阿坝地区。
若尔盖县求吉乡和包座乡交界处,有一个叫包座的地区,分上、下包座,多为高坡、森林地带。
此地位于松潘北部,在群山环绕之间,地势十分险要。
在这里,有胡宗南的独立旅第二团,分别在上包座的大戒寺驻扎一个营、在求吉寺驻扎两个营。
敌人凭借山坡陡峭,树林茂密,筑起了许多碉堡,卡在红军进入甘南的必经之路上。
要想东进陕甘,必须从这里打过去。
胡宗南发现红军要过草地北上,又紧急调来第四十九师,由松潘以北的漳腊地区快马加鞭,支援包座。
并在上、下包座至阿西茸一线安下重兵堵截红军。
此时,消灭包座之敌,开辟前进的道路,成了摆在右路军面前最迫切的任务。
徐向前主动向党中央提出请求,要求把攻打包座的任务,交由红四方面军来承担。
中央军委考虑了他的意见,同意了他的部署。
徐向前不仅要消灭包座的敌人,还要把前来支援的敌人也一网打荆具体部署是这样的:三十军第二六四团负责攻击在大戒寺的敌人;同时三十军的主力第八十八师、八十九师,埋伏在上包座西北的山林中,准备消灭敌人的援军;;第四十九师;而四军第十师攻击求吉寺的守敌,四军主力则负责控制各处要道,随时准备战斗;这样,徐向前还是不放心,于是又派了红一方面军第一军为预备队,在巴西和班佑地区等待时机。
红军长征历史小故事
红军长征历史⼩故事 长征是⼀部伟⼤的史诗,长征在中国⾰命历史上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奇迹。
伴随红军长征流传下来的是那⼀个个感动的历史故事。
下⾯就是店铺给⼤家整理的红军长征历史⼩故事,希望⼤家喜欢。
红军长征历史⼩故事篇1:两河⼝会议 1935年6⽉12⽇,中央红军先头部队1军团2师4团与红4⽅⾯军先头部队9军25师74团在四川懋功达维地区胜利会师。
1、4⽅⾯军领导⼈互致贺电,热烈庆贺长征中的两⼤主⼒会师,并表⽰要在党的统⼀指挥下,携⼿共进,去争取苏维埃运动的更⼤胜利。
会师时,中央红军约2万⼈,4⽅⾯军约8万⼈。
中央红军于会师后改称第1⽅⾯军。
1、4⽅⾯军会合前后,在4⽅⾯军⼯作的中央代表张国焘对当时的政治形势的认识就同党中央存在着分歧。
党中央认为两个⽅⾯军的会合为开创红军和⾰命发展的新局⾯,创造了⼗分有利的条件,因此,“总的⽅针应是占领川陕⽢三省,建⽴三省苏维埃政权,”⽬前应当先夺取松潘、平武,消灭胡宗南部。
张国焘却认为,⾰命形势低落了,红军是在退却。
因此,他主张向西康发展,建⽴“川康政府”,实现其所谓“川康计划”。
为了统⼀战略思想,党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6⽉26⽇在懋功以北的两河⼝举⾏会议。
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有:⽑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张国焘、王稼祥、博古、刘少奇、凯丰、邓发,以及刘伯承、彭德怀、聂荣臻、林彪、林伯渠、李富春16⼈。
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先作关于⽬前战略⽅针问题的报告,着重阐述了以下三个问题: ⼀、关于战略⽅针。
1、4⽅⾯军在会师以前的战略⽅针是不同的。
4⽅⾯军决定西去懋功向西康;1⽅⾯军决定到岷江东岸,并派⽀队到新疆。
两个⽅⾯军会师后在什么地区创建新根据地,⾸先要便利于我军作战,应⼒求具备如下三个条件:1.地域宽⼤,好机动。
松潘、理番、懋功地域虽⼤,但路狭,敌⼈容易封锁,我不易反攻。
2.群众条件好,汉族⼈⼝较多的地⽅。
松潘、理番、懋功、温川、抚边等8个地区⼈⼝只有20万,且藏民占多数。
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
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是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故事。
你们想要了解红军长征的故事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供大家阅读!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1部队进入草地后,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
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红军就因此长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队、牺牲的同志越来越多,朱总司令令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给通信班、警卫班的同志做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寻找出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
然而,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险的。
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他人之前。
据张显扬回忆:“有一回,部队在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
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突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形状跟萝卜叶子差不多。
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来,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
张思德忙赶上去。
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涩。
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些头晕脑胀,全身无力,紧接着,他肚子一阵绞痛,大口呕吐起来。
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就摔倒了,一时失去了知觉。
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
’”张思德就是这样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们,把牺牲的危险留给自己。
很快,这件事被朱总司令知道了,他表扬了张思德。
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2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
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
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
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
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10个
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10个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一):红军长征感人故事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
爬雪山是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
小董怕辣,没带辣椒。
小董刚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发抖。
队员一向喊:“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啦。
到了山腰,小董实在又冷又累,但还是坚持着,最后到了山顶,小董看队员们都滚了下去,一滚就是几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滚,100多丈。
最后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二):长征感人故事:可敬的班长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
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
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
饥饿威胁着他们。
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样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
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
之后,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三):老红军后代代表、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村民我是土生土长的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人,老家就在观寿公祠旁边,从小在那里长大,天天听着老人们说着红军的英雄事迹。
我的叔公们也参加了红军,但没有回来。
1934年9月,在我们村东边的松毛岭,发生了著名的松毛岭战役。
为支援战事,当年红屋区全民参战,家家无闲人,户户无门板,仅南山镇的红屋区、大田区普通群众就牺牲了三四百人。
我们村此刻很多老房子里除了有著名的抗日漫画群,还能看到很多的门和门板不配套,这都是老乡们主动把门板给红军使用所造成的,这些都是历史的印记。
红军长征故事有哪些_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
红军长征故事有哪些_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获得伟大的胜利,其中也有不少感人的小故事。
那么,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有哪些呢?下面分享4个红军长征小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红军长征故事篇1:强渡大渡河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从云南省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后,沿会理至西昌大道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
蒋介石急令第2路军前线总指挥薛岳率主力北渡金沙江向四川省西昌进击;令川军第24军主力在泸定至富林(今汉源)沿大渡河左岸筑堡阻击;以第20军主力及第21军一部向雅安、富林地区推进,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
企图凭借大渡河天险南攻北堵,围歼中央红军于大渡河以南地区。
大渡河是岷江的一大支流,河宽300米,水深流急,两岸是险峻的群山,地势险要,大部队通过极其困难。
5月24日晚,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第1师第1团,经80多公里的急行军赶到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
此地由川军2个连驻守,渡口有川军第24军第5旅第7团1个营筑堡防守。
当晚,红1团由团政治委员黎林率第2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1营冒雨分三路隐蔽接近安顺场,突然发起攻击,经20多分钟战斗,击溃川军2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1只木船。
25日晨,刘伯承、聂荣臻亲临前沿阵地指挥。
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从第2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
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
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
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
突击队迅速登岸,并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奋勇冲杀,击退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
随后,红1军团第1师和干部团由此渡过了被国民党军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红军长征故事篇2:三位老红军讲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人物档案李布德,四川营山人。
长征小故事【十篇】
长征小故事【十篇】1、《金色的鱼钩》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指导员的嘱托,想尽办法钓鱼煮野菜汤,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
“鱼钩”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2、《倔强的小红军》长征途中,陈赓看见一个非常瘦小的红军,于是便要把自己的粮食分给他。
小红军拒绝了,并拍拍自己包说还有很多粮食。
分开后,陈赓再一次看到小红军时,发现他已经死了,打开他装粮食的袋子,发现里面是一个有很多牙印的牛膝骨,刚强的小红军战士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意拖累别人,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
3、《丰碑》一个冻僵的老战士,依靠在光秃秃的树干坐着。
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红军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把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被严寒冻死。
4、《七根火柴》长征途中,暴雨倾泻在大草原上,一个垂危的红军战士把党证和夹在党证里的七根焦干的火柴交给战友,请他转交给党组织,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崇高与美令人震撼。
5、《草地夜行》“小鬼,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都不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小红军使劲伸手去拉老班长,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了顶,小红军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草地夜行》是一篇革命回忆录,讲述在过草地时,老红军为了帮助一个小战士赶上队伍而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动人事迹。
6、《一袋干粮》长征途中,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
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没告诉战友们,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变成鼓鼓的。
不久后,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的“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真相,于是大家自愿地分一些干粮给小兰,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7、《半碗青稞面》红军过草地时,粮食紧缺,只有一点青稞面当军粮,小战士吴开生饿了两天的事被副主席知道后,他立即把自己省下的青稞面分给他了两碗。
长征感人事迹故事10篇
长征感人事迹故事10篇长征感人事迹故事(10篇)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红军长征的感人事迹故事,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长征感人事迹故事篇1众所周知,红军长征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中间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在长征途中,红军们粮食缺乏。
一位13岁的小红军小兰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粮食,却又因一时疏忽将粮食掉进了河里。
她不想让大家知道,就在布袋里塞满野草继续向前走。
小兰的身体很快就不行了,当战士知道她吃布袋里的野草当干粮时,大家都感动了,就纷纷将自己的粮食分给她一些,让她感受到了温暖。
事情虽小,却反映了一个红军的品质,说明了红军战士不怕苦不怕累,无私奉献热心的精神。
13岁的小兰,把粮食弄丢了,她完全可以向其他战士要可她没有,她选择了不得沉默。
此刻,她心里只有战士的利益,没有自己,她宁可自己吃苦,自己挨饿也不连累大家。
而现在的我们吃东西挑肥拣瘦,这个爱吃那个不要吃,在家里就像个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和红军战士比起来,真感到惭愧。
我决心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以后做一名吃苦耐劳,乐意奉献的接班人。
长征感人事迹故事篇2我看了《红军长征的故事》中的《飞夺泸定桥》后,对红军战士们有了无比的敬佩。
书中《飞夺泸定桥》里主要讲的是: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长征先头部队在强渡大渡河成功后,蒋急调川军2个旅增援泸定桥。
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两路夹河而进,火速夺占泸定桥。
27日晨,右路先头部队,由团长王开湘、政治委员杨成武率领从安顺场出发,沿途击破川军的阻击,经2昼夜,29日晨占领了泸定桥西桥头。
守城川军在红军抵达前,已将桥上的木板拆除,只剩悬空的铁索。
是16时,连长廖大珠等突击队员,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川军的密集火力,攀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川军突然施放火障,突击队勇敢地穿过火墙,冲进泸定城,同川军展开巷战。
红军长征历史事件【十篇】
【导语】苦卓绝的⼆万五千⾥长征途中,发⽣过⼀个个感⼈⾄深的故事。
⽽翻雪⼭、过草地,也被认为是长征中最艰⾟的经历之⼀。
虽然已经过去80年,今⽇的雪⼭草地上依然流传着红军长征的故事。
下⾯是整理的红军长征历史事件,欢迎阅读。
历史事件之⼀:湘江之战 这是红军长征路上损失最为惨重的⼀战。
蒋介⽯凭借湘江天险设下第四道封锁线,总数25个师超过30万⼈的国民党军队,在桂北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的湘江两岸布下绝杀之阵,等待着⼀个多⽉中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
1934年11⽉27⽇,红军先头部队突破湘江界⾸防线,拉开了湘江⾎战的序幕。
⾄12⽉1⽇,中央红军苦战5昼夜,终于渡过湘江,粉碎了蒋介⽯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然⽽,掩护主⼒的红5军团34师、红3军团18团被敌⼈阻断,官兵⼤部分阵亡……是役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锐减⾄3万余⼈。
历史事件之⼆:遵义会议 湘江⾎战后,在⽑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的努⼒下,中央红军最终放弃了到湘西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转向敌⼈⼒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1935年1⽉15⽇⾄17⽇,在遵义原黔军师长柏辉章公馆的⼆层⼩楼⾥,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会议,通过了⽑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等4项决定。
会后⼜成⽴了由⽑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军事指挥⼩组”,统⼀指挥红军的军事⾏动,实际上确⽴了⽑泽东的核⼼地位。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14年来,⾸次独⽴⾃主地解决中国⾰命的重⼤问题。
历史事件之三:四渡⾚⽔ 3万∶40万。
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在⾚⽔流域的兵⼒对⽐,达到了长征以来之最。
重重困难中,⽑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上演了我军军的精彩⼀幕:⼀渡⾚⽔,作势北渡长江却回师黔北;⼆渡⾚⽔,红军回师向东,利⽤敌⼈判断红军将要北渡长江的错觉,5天之内,取桐梓、夺娄⼭关、重占遵义城;三渡⾚⽔,再⼊川南,待蒋介⽯向川南调集重兵之时,红军已从敌军间隙穿过;四渡⾚⽔,南渡乌江,兵锋直指贵阳,趁坐镇贵阳的蒋介⽯急调滇军⼊黔之际,红军⼜⼊云南…… 在100多天的四渡⾚⽔作战中,⽑泽东军事指挥艺术达到了出神⼊化的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军长征故事摘选※ 红军将士顽强乐观―― 二万五千里长征轶事在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不只有血雨腥风,具有大无畏英雄气概的红军将士表现出顽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中国革命立下了大功--红 25 军长征•红流奔涌卷巨澜——听老红军谢家祥讲长征的故事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发生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70 周年的日子里,笔者采访了朱德元帅的次孙朱和平。
朱和平曾在爷爷朱德身边生活了 16 年,和奶奶康克清一起生活了 40 年。
爷爷和奶奶给他讲过数不清的长征故事,这里记述的是反映红军乐观主义精神的几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高原运动会红军在炉霍期间,为了活跃长征途中的部队生活,鼓舞士气,朱德总司令倡议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
在这次运动会上,最别出心裁的项目,要数朱总司令提议增设的烧牛粪比赛了。
这次运动会内容十分丰富,有球赛、赛跑、跳高、跳远、跨越障碍,有刺杀、投弹、骑兵表演,也有识图、测距、识别和利用地形地物。
整个比赛场上,掌声、笑语,刺杀的吼声、战马的嘶鸣声交织在一起,其势犹如云水翻卷,风雷激荡。
运动会从 5月1日开始一直到 5 月 3 日,仍还在进行。
5 月 3 日下午,进行了最后一个项目:烧牛粪比赛。
这是朱总司令建议增设的一个项目。
因为部队不久就要进入草地了,朱老总根据自己的经验,得知茫茫草地不但无粮可补,有时连柴火也难找到,只能用牛马粪作燃料,用来烧水作饭。
他对大家说:“ 别小看这烧牛粪,不懂门道还真烧不好。
”这个项目的比赛规则是,看谁先点着升起火苗。
比赛开始了,随着点火的信号声响起,数千名红军战士几乎在同一时间划着了火柴。
一会儿,宽阔的平地上到处冒起了青烟。
青烟越拉越长,越滚越大。
数千条烟龙汇合在一起,翻动飞腾,直上青天。
一直在观看比赛的朱总司令和徐向前总指挥,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他们高兴的是,广大红军指战员又掌握了一项草地生存的本领。
织毛线活比赛1935 年 4 月 27 日,贺龙、任弼时等率领红二、六军团胜利渡过金沙江。
朱总司令闻讯,立刻领衔发去贺电。
喜讯传开,炉霍顿时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高兴之余,大家心里又犯难了:战友就要到了,他们历尽艰辛,远道而来,总该有份礼物表表心意吧!可当时四方面军的同志,在川康一带的雪山草地转战数月,除了身上褴褛的衣衫外,哪里还能拿出一件像样的东西?又过了 3 天,总供给部传来一个通知:让各单位派人去领羊毛。
原来,自从得到即将和二、六军团在甘孜会师的消息后,朱总司令和总部其他首长一起就怎样做好迎接二、六军团的工作作了具体、周密的安排。
朱总司令考虑到二、六军团的同志从南方过来,不久就要进入人烟稀少,气候多变的草地,迫切需要御寒的衣物。
他指示供给部门,迅速把以往缴获的羊毛分到每个指战员手中,动员大家织袜子、手套、毛衣、毛裤,作为会师的见面礼。
在朱总司令的倡导和带动下,红四方面军从上到下开展起一个热火朝天的织毛线活比赛。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实践,一件件成品从官兵们手中源源不断地产生并交了上来。
朱总司令看后十分高兴,经常表扬一些织得快、技术好的同志,还组织各单位推荐一些质量较高的毛线织品,让大家互相传着学习。
红二、六军团转战湘、鄂、黔、滇、康 5 省后,于 6 月抵达甘孜。
会师那天,当红军总部和四方面军的指战员郑重地献上早已准备好的2 万余件羊毛织品时,二、六军团的同志们深受感动,眼里含满了难以抑制的喜悦泪水。
担架上拔河1935年 2月,为掩护中央纵队渡过湘江,红三军团五师十五团团长白志文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了右肺,进入中央纵队休养连的伤员班被担架抬着随队前进。
除了白志文外,当时的伤员班有 5 个人:被炸伤了左胸的团长李寿轩,被炸断了一条腿的师政委钟赤兵,被炸伤了一只脚的师长张宗逊,被炸伤了腰椎的团长文年生,在一次战斗中伤了左腿的团长姚喆,都是伤势很重的重伤员。
部队渡过金沙江后,彻底把敌人甩在了金沙江的对岸,行军途中歌声笑声也多了起来。
虽说伤员班的人员都是团以上干部了,但也都是 20 多岁的小伙子,躺着几天不说话,憋得实在难受。
“ 白团长,唱支歌子吧?躺得心烦……” 李寿轩团长侧躺在担架上对白志文说。
听了李团长的话,白志文扯开嗓子唱了起来:“ 十月里来秋风凉,红军准备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新田、古陂打胜仗!”白志文一唱完,立刻就喊:“ 姚团长的江西民歌唱得好!” 钟政委、李团长马上响应,逼得姚团长唱了起来:“ 送得哥哥前线去,做双鞋子送给你,鞋上绣了七个字,红军哥哥万万岁!”听他们这么一闹,伤员班的同志们都扯开喉咙唱了起来。
直到大家唱得都没了词,姚团长提议到:“ 能搞点体育活动就好喽!躺着不动,全身酸疼。
”白志文灵机一动,顺手把一只拐杖伸到他的担架上说:“ 咱俩拔河比赛!” 姚团长抓住了白志文的拐杖,双方较上了劲。
白志文因为肩上有伤,不敢用劲,被姚团长一下子拽下了担架。
担架员急忙把白志文扶上去说:“ 首长,摔坏了,我们可负不起责任。
”白志文说:“ 为了不使担架员同志为难,到了宿营地,咱俩再拔,三局二胜!”第二天,部队到了一个村子里宿营后,他俩又赛上了,最终还是姚团长把拐杖夺了过去。
来源:《解放军报》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红25军原属红四方面军建制。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苏区向川陕边转移后,中共鄂豫皖省委将留在苏区的部队重建红25军。
蒋介石集中重兵对鄂豫皖苏区进行连续“ 清乡”“ 清剿” 和“ 围剿” ,红25军进行了艰苦的斗争,部队受到很大损失,根据地人口锐减。
中共中央先后发出指示和训令,指示红25军在情况严重时,可进行战略转移,创建新的苏区。
1934年8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派程子华到鄂豫皖苏区工作。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鄂豫皖省委于11月11日召开常委会,讨论红25军实行战略转移的问题。
决定红25军向平汉铁路以西的桐柏山区和伏牛山区转移;红25军进行整编,撤销师的建制,直辖4个团,程子华任军长,吴焕先任政治委员,徐海东任副军长;为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扩大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行动中部队对外称“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 ;留下部分红军(不久组成红28军)坚持原地斗争。
1934年11月16日,红25军共2900余人,由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向平汉铁路以西转移,开始长征。
17日晚,从信阳以南东双河至柳林间越过平汉铁路。
后经歇马岭、独树镇等战斗,突破国民党军的重重拦阻,于12月上旬经河南省卢氏县境进入陕西省雒南(今洛南)地区。
12月1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雒南县庾家河召开常委会议,决定在鄂豫陕边界创建苏区,并将中共鄂豫皖省委改为鄂豫陕省委。
随后,红25军在鄂豫陕边界的郧西、卢氏、雒南、镇安之间地区,开展创建苏区的工作。
至1935年5月,经过蔡玉窑、文公岭、荆紫关、袁家沟口等战斗,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两次“ 围剿” ,建立了鄂豫陕苏区,部队发展到3700余人。
1935年7月15日,中共鄂豫陕省委召开会议,决定率红25军主力西征北上,到陕甘苏区会合红26军,集中力量消灭敌人,并配合红一、红四方面军的北上行动;留下红74师坚持原地斗争。
16日,红25军从西安以南的沣峪口出发,继续长征。
8月3日,红25军进入甘肃,攻占两当县城。
随即北上,11日北渡渭河,进占秦安,威逼静宁,切断了西(安)兰(州)公路交通。
17日攻占隆德,尔后翻越六盘山,向东挺进。
21日,在泾川县的四坡村与拦截之国民党军1个团激战,将其全歼。
战斗中,政治委员吴焕先牺牲。
30日,经华亭县安口窑北进。
9月15日到达陕甘苏区的永坪镇,次日同西北红军第26、第27军会师,结束长征。
18日,红军第25、第26、第27军合编为红军第15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治委员。
红25军改编为第75师。
毛泽东曾称赞红25军的远征为中国革命立下了大功。
来源:新华社每当提起“ 吃水不忘挖井人” 这句话,瑞金籍的老红军、原福州军区顾问谢家祥便会想到当年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沙洲坝的那口“ 红井” 。
近日,在福州某部大院,笔者慕名来到“ 将军楼” ,采访这位“ 红色土地上的儿子” 。
从红军在沙洲坝挖水井,到长征途中的湘江之战、三过草地, 92 岁高龄的谢将军滔滔不绝地向我们娓娓道来……1933年5月,正赶上红军扩编,不满 20 岁的谢家祥带着 7 个同伴报名参加了红军。
第二年便成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长征途中,谢家祥经历最艰苦、最激烈的一仗要数湘江之战。
1934 年 11 月 25 日,谢家祥所在部队行至距湘江边还有几十里时,突然接到上级命令,必须赶在当晚 11 时以前渡过湘江,掩护主力继续前进。
那天快做好的饭也没有来得及吃,部队就立即分成十余路纵队向湘江边跑步前进。
敌人逼得很近,流弹在空中呼啸而过。
第四天中午,军团到达了渡口,渡过了湘江,较好地掩护了后面的大军过江。
谢家祥叙述他当时的工作情景,他跟随团首长身边跑前跑后,处在高度的紧张和疲劳之中。
他见到军委和部队发来的电报都标有“ 火急” 、“ 十万火急” 、“ 万万火急” 等字样,内容都是描述红军子弹打光了、刺刀拼弯了、枪托砸坏了及部队伤亡、缴获数字等。
谢家祥说,由于张国焘的错误路线,他经历了三过草地、二爬雪山的艰难岁月。
草地行军难于上青天,每过一次草地就面临一次死亡威胁。
1935 年 7 月,部队第三次过草地,因路程远、时间长,所带的粮食远不能满足需要。
为了生存,部队严格控制粮食定量,粮食不够就挖野菜,有时连野菜也挖不到,便饿着肚子走,实在难忍就把牛皮烤焦充饥,说到这里,将军脸上流露几分苦涩:“ 我当时把皮鞭烤着吃,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反正能充饥就行。
”在那种恶劣的自然环境里,大家担心的就是生病,因为无任何药品,完全靠自身的支撑能力,否则会就地倒下。
谢家祥说,刚进草地,正遇上连续下雨,多日的雨淋和露宿,使他一直高烧不退,浑身无力。
眼看就要“ 安家” 在草地上了,就在这时候,部队奉命向后进行休整,就是短短几天的休息,使他的身体渐渐好转,从而渡过了生命的难关。
回忆结束后,老将军仍处在兴奋中。
他提笔写下了毛主席“ 不到长城非好汉” 诗句。
并在红军军旗上深情地签名留念,随后又拉着夫人刘德玉的手说:“ 这军旗是用鲜血染红的,我们是长征见证人。
在军旗下留个影更有意义。
” (王银茂)来源: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