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新历史课标教材初中历史核心专题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教材知识点分类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教材知识点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0e0ab971711cc7930b716e1.png)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教材知识点分类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1856年——1860年,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侵略者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法联军的侵略罪行——火烧圆明园。
3.沙俄的侵略罪行——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4.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1.《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内容。
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3.《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及内容。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金田起义(时间、地点、人物、建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2.永安封王——太平天国政权组织初步建立。
3.定都天京。
4.《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目的、评价。
5.西征取得重大胜利——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6.天京事变1.永安封王概况。
2.洪秀全创教。
3.太平天国重建领导核心(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
4.《资政新篇》的主张、结果及其原因。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2.洪秀全的早期传教活动。
3.太平天国北上的战斗情况。
4.太平天国北伐和西征的战况。
5.天京事变概况。
6.太平天国的后期斗争。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7.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8.太平天国运动的地位及评价第4课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的时间、目的、口号。
2.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3.洋务运动的地位、作用、局限性。
1.洋务派及其代表人物。
2.洋务运动的其他内容。
3.左宗棠收复新疆。
4.清政府建立新疆1.西北新疆危机。
2.东南海疆危机。
行省。
5.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
6.清政府建立台湾行省。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1.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
2.黄海海战,邓世昌以身殉国。
3.威海卫战役,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1.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原因、爆发。
2.甲午中日战争名称由来。
3.旅顺大屠杀。
4.签订《马关条约》的人物——李鸿章。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1dcd921eccbff121dd3683a0.png)
部编新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知识点1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前的中英形势: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英国已是资本主义头号工业强国,对外殖民扩张。
鸦片走私:背景: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贸易顺差)地位。
目的:为了改变对华贸易长期入超的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危害: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白银大量外流,威胁清政府财政;严重摧残中国人民的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
)林则徐禁烟: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的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知识点2 英国发动浸略战争原因:根本原因一一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借口)—林则徐虎门销烟。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中国人民的反抗:关天培等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
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群体性的反侵略斗争结果: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知识点3 《南京条约》的签订签订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英国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美、法扩大侵略权益: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除了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点1 英法再次发动俊华战争(1856年10月)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4b9b13955270722192ef7ee.png)
世界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一课古代埃及【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 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八年级历史上册考点、重要知识点精编1-26课(最新教育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考点、重要知识点精编1-26课(最新教育部编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b7a86c8b14e852458fb57c0.png)
八年级历史上册考点、重要知识点精编1-26课(最新教育部编人教版)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年)1、背景: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出超地位,为改变这种情况,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禁烟。
2、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根本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1839年6月)——直接原因(导火线)(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经过:封锁珠江口——攻陷定海——逼天津——占香港岛——虎门之战关天培战死——进吴淞(陈化成牺牲)——到南京(清政府屈服)4、约5、片战争的影响: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中国战败的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妥协退让(主观原因);封建制度落后(根原);国力衰落;经济、科技、军事落后;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努力提高综合国力,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根本原因英法分别以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为借口——直接原因(导火线)2、主犯—英法联军帮凶—美国、俄国3、经过:第一阶段:炮轰广州—攻陷广州—逼近天津——《天津条约》第二阶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咸丰帝逃跑)——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北京条约》4约5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②沙俄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6、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7、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1、爆发原因:鸦片战争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根本原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24e0c3ca5e9856a56126089.png)
(画线部分是重点,背熟,未画线部分用心看即可)第一课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虎门销烟)2、时间(1840年------1842年)3、鸦片战争结果:清朝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时间?(1842年)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鸦片战争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8、虎门销烟时间是1839年6月。
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他是禁烟第一人。
9、通过鸦片战争的学习吸取的教训(落后就会挨打)10、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是在(《虎门条约》)。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者是(主犯:英法帮凶:美俄)。
3、火烧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时间是(1860年),侵略者是(英法)。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5、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条约是(《瑷珲条约》)。
6、将九龙司地方一区割給英国的是(《北京条约》)。
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1.太平天国运动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阶级矛盾日益尖锐)2.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标志(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的标志是(永安封王)。
4.1853年定都(天京),是原来的南京。
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5.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两个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但都没有实行。
6.太平天国运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是(西征)。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146d2c0bceb19e8b8f6bad2.png)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鸦片的走私:19世纪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英国进行鸦片走私。
2.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3.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战争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挑起鸦片战争;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1842年8月,清政府向英军求和。
4.《南京条约》(1)地位: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内容:《南京条约》可归纳为“五亿(议)港元”(1)“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2)“亿(议)”指英国商人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3)“港”指割香港岛给英国;(4)“元”指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附件中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5.1844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获得了比英国更多的在华特权。
6.影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战争爆发: 1856年,英国法国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挑起了新的战争。
英法发动战争完全是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美、俄是帮凶。
2.列强罪行:(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2)俄国割占中国领土:19世纪下半期,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签订条约(1)《天津条约》:各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十处通商口岸;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对英、法分别赔款400万和200万两白银。
(2)《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加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的一部分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0b10d122cc58bd63086bdaa.png)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鸦片的走私:19世纪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英国进行鸦片走私。
2.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3.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战争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挑起鸦片战争;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1842年8月,清政府向英军求和。
4.《南京条约》(1)地位: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内容:《南京条约》可归纳为“五亿(议)港元”(1)“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2)“亿(议)”指英国商人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3)“港”指割香港岛给英国;(4)“元”指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附件中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5.1844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获得了比英国更多的在华特权。
6.影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战争爆发: 1856年,英国法国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挑起了新的战争。
英法发动战争完全是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美、俄是帮凶。
2.列强罪行:(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2)俄国割占中国领土:19世纪下半期,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签订条约(1)《天津条约》:各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十处通商口岸;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对英、法分别赔款400万和200万两白银。
(2)《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加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的一部分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
部编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重要基础知识点整理
![部编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重要基础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31d9a4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8.png)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1课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代表—元谋人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产活动:能够制造工具和知道使用火。
4.发现的意义(重点):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
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体质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4.生产和生活:会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使用天然火,以采集和狩猎为主;过群居生活。
火的使用(1)用途: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2)意义: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5.北京人发现的意义(重点):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山顶洞人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2.距今约3万年3.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4.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5.有了审美观念6.已会人工取火第2 课原始农耕生活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时间:距今约6000年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区域:黄河流域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②生产工具: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③生产活动:开垦土地,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④生活用具:彩陶。
⑤生活技术: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织.制衣。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区域:长江流域2.生产生活情况:①房屋: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②生产活动:农作物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耜,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⑤生活技术: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会运用雕刻技术和使用天然漆,会制作艺术品。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知识点分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知识点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23d74c3b0c22590103029dd5.png)
1。“八七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毛泽东的著名论断。
2。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创建.
3.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最大的革命根据地。
4。古田会议确立的建党建军原则。
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建立。
1。南昌起义的背景、经过。
2.各革命根据地及人民政权的建立。
第17课
2。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创立。
1.对孙中山的介绍.
2.兴中会创建的背景及号召。
3。广州起义失败,孙中山流亡海外。
第9课
辛亥革命
1。 武昌起义的时间、地点、结果。
2.武昌起义胜利后,多省宣布独立.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黄花岗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结果、意义。
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民族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2.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政治路线,毛泽东思想)、意义。
3。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4。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5.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历史意义。
1。南京伪国民政府的建立。
2.甲午中日战争名称由来。
3.旅顺大屠杀.
4.签订《马关条约》的人物-—李鸿章。
5.美国提出“门户开放"的原因、内容及影响.
1。日军两路入侵中国。
2。三国干涉还辽.
3。列强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的情况.
第6课
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的背景、时间、领导人、意义。
2.《时务报》、《国闻报》是宣传变法中影响最大的报刊。
第13课
五四运动
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专题复习提纲
![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专题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65a82166f01dc281e53af0ac.png)
专题一:中国近代化探索1、开端问题:①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②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
③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
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五四运动。
2、历史舞台问题:①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戊戌变法。
②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五四运动。
专题四: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次会议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专题五:国共关系演变1、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红军、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进行长征取得胜利。
2、(1)长征胜利结束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2)长征胜利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3、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1)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打退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2)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
(3)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胜利:渡江战役。
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专题七:人物篇2、重庆谈判目的:①蒋介石:一方面为了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共身上;②毛泽东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素材-核心知识点整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素材-核心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521e82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f.png)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素材-核心知
识点整理
一、古代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1. 夏、商、西周的建立和发展
- 介绍夏朝、商朝和西周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 强调各朝代的重要贡献和特点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思想家
- 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革
- 强调思想家的重要思想和影响
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故事
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 介绍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如封建制度、官僚制度等
- 强调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2. 中国古代的文化故事
- 介绍中国古代的文化故事,如《百家姓》、《孟母三迁》等- 强调文化故事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三、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1.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 介绍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情况
- 强调农业和手工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
2. 商业和货币的兴起
- 介绍商业和货币在古代中国的兴起和发展过程
- 强调商业和货币对经济交流和发展的重要性
四、世界古代文明与中国古代文明
1. 世界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影响
- 介绍世界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 强调中国古代文明的独特性和对世界的影响
2.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
- 介绍丝绸之路的开通和繁荣情况
- 强调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以上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素材的核心知识点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最新 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 上册 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最新 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 上册 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fd0ba19cf121dd36a32d8257.png)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全一册知识点归纳姓名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 1 课古代埃及1. 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 兴亡: 位于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 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 公元前525年, 被波斯帝国吞并。
(2) 版图: 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 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 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 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 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 金字塔: 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 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 法老的统治(1) 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 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 危机: 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 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 2 课古代两河流域1.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 范围: “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 建国: 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 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 统一: 约公元前2400年, 实现了初步统一。
2. 古巴比伦王国(1) 统一: 公元前18世纪, 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 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 统治: 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 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 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 《汉谟拉比法典》(1) 地位: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 内容: 从法典中可知, 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 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知识点总结整理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知识点总结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830f64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0.png)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知识点总结整理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道光帝在位)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一)鸦片走私1、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3、直接原因: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4、后果: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
同时,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
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二)林则徐禁烟1、背景:白银大量外流,直接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3、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经过(1)人物:1838年末,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
(2)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3)林则徐禁烟措施:①派人暗访密查②缉拿烟贩③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④虎门销烟(4)虎门销烟:(1)时间:1839年6月领导人:林则徐地址:广州虎门海滩(2)意义(影响):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1、时间:1840.6~1842.82、直接缘故原由(借口、导前线):中国的禁烟运动3、根本缘故原由:英国决意翻开中国市场4、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5月英军封锁珠江口→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第二阶段:1841年6月---1842年8月英军占香港、进攻虎门炮台、占四方炮台(关天培——中国近代牺牲的第一位清军将领)→占厦门、定海、宁波、吴松、镇江到南京下关江面(陈化成吴淞之战牺牲)三、《南京条约》的签订★★★★★1、时间:1842年8月29日2、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领土开始造破坏;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提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19c74b252ea551811a6873b.png)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提纲第一单元背诵知识点1.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2.《南京条约》是近代史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等。
3.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英法发动二鸦的根本原因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5.二鸦主谋是英、法;帮凶是俄、美6.发动二鸦借口是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7.1858年的《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自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8.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对人类文明的践踏摧残。
9.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北京条约》。
10.沙俄是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瑷珲条约》是一次性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
11.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2.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3.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14.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5.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6.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第二单元知识点背诵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洋务运动2.洋务运动开办的军事工业有安庆内机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3.洋务运动开办的民用工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4.到19世纪80年代成立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5.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是《马关条约》6.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是《马关条约》7.甲午中日战争影响::①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②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8.在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中美国提出的侵华政策是门户开放9.19世纪末资产阶级为救亡图存掀起的救国运动是戊戌变法。
10.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11.19世纪末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义和团运动12.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进一步瓜分中国13.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4.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
部编版七年级人教部编历史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人教部编历史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0a8830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1.png)
部编版七年级人教部编历史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知识点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长江流域。
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会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二、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黄河流域。
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打制石器)。
使用天然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过群居生活,从事采集狩猎活动。
1929年,中国的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三、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黄河流域。
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能够人工取火;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采集狩猎捕鱼,群居;具有审美意识。
昌盛的秦汉文化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早期。
2、东汉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历史人物是蔡伦。
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
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3、东汉时期的张衡制造的地动仪。
作用:测定地震的方向。
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4、东汉华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是世界医学的创举。
主要著作《五禽戏》。
5、东汉末年的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
书中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孝文帝改革措施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张骞通西域1、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1)时间:公元前138年(2)目的:联络大月氏(zhi),共同夹击匈奴。
(3)意义:了解了西域的具体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1)时间:公元前119年(2)目的: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3)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af367016524de518974b7de5.png)
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一、列强侵华战争表
二、中国人民的抗争
1、1839年林则徐虎门硝烟,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2、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定都XX;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862年慈溪大战,击毙华尔。
3、黄海战役中,邓世昌为国捐躯。
4、义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在XX、老龙头、紫竹林等地抗击八国联军。
(X德成、聂士成)
5、从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侵占60多万平方公里)起,到世纪80年代,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近代化的起步
新XX主义革命的兴起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经济和社会习俗
教育、传媒、文艺。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单元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单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9f4544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d.png)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诞生1.人类文明的定义与特征2.人类文明的形成和传播3.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与生产方式的变化4.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5.农耕与牧牛的发展和变化6.人类生产方式的变化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1.火药的发明和应用2.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3.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4.造纸术的发明和应用5.四大发明的意义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6.面向未来的创造与创新第三单元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1.文化的定义与特征2.商、周两代文化的特点3.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成就4.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5.历史文化的回溯与现代文明的发展6.文化的多元化与创新第四单元世界古代文明的多样性1.世界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2.印度、埃及和巴比伦文明的特点与贡献3.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4.古希腊罗马文化在欧洲文化史上的地位5.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影响6.文化多样性与发展趋势的思考第五单元古代帝国的崛起和变革1.帝国的定义与特征2.公元前221年秦朝的建立3.漫长的隋唐时期和唐朝的中兴4.元朝的创立与中国的统一5.古代帝国的发展和衰落6.帝国的崛起与文化的繁荣第六单元大航海时代的开端1.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产生2.以葡萄牙为代表的西欧国家的探险活动3.古代中国和中东在贸易与经济交往中的地位4.帝国主义和殖民地的形成5.大航海时代对世界历史的影响6.大航海时代的启示及对未来的影响以上就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单元知识点的汇总,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同学们可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人类文明的演变,以及各个历史时期和国家的文化和贡献。
这些知识不仅对于历史的掌握有帮助,也对于培养同学们的历史观、文化观、全球观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