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049440c7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9.png)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骨骼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骨骼密度降低和骨骼微结构破坏,易发生骨折。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给老年人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及时有效地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显得十分重要,而药物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本文将从药物治疗的角度介绍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方案及其注意事项。
一、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药物治疗1. 双磷酸盐类药物双磷酸盐类药物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抑制骨骼吸收,减少骨骼破坏。
常用的双磷酸盐类药物有阿仑膦酸钠、伊布莫酮酸、帕米膦酸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提高骨密度,减少骨折的风险。
但是在使用双磷酸盐类药物时,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肝功能和肾功能的变化,同时要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和骨代谢标志物检测,以及定期做牙科检查,避免出现颌骨坏死等严重副作用。
2. 雌激素类药物雌激素在维持骨密度和骨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雌激素类药物也被广泛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可以抑制骨骼的破坏,并促进骨骼的形成。
长期使用雌激素类药物可能会增加患者患乳腺癌、子宫癌和血栓等风险,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和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
3. 钙和维生素D钙和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营养素,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至关重要。
老年人常常会因为饮食结构不合理或者吸收能力下降而导致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不足,这时就需要通过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药物来维持骨骼健康。
常用的钙剂有碳酸钙、乳酸钙、骨化三醇等,而维生素D则主要有鱼肝油、维生素D3等。
1. 进行全面的评估在进行药物治疗之前,需要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骨密度检测、肝肾功能检查、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评估等。
只有了解了患者的全面状况,才能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2. 个体化治疗由于每个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药物治疗时需要进行个体化治疗。
骨质疏松治疗药物调研报告
![骨质疏松治疗药物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086cb4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f.png)
骨质疏松治疗药物调研报告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骨性疾病,其特征是骨组织的微结构异常,导致骨密度减少和骨质变薄,易于发生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因此,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药物主要包括增骨抑骨吸收剂、钙和维生素D补充剂以及其他辅助药物。
以下为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的调研报告。
一、增骨抑骨吸收剂1. 仅用于女性的治疗药物(1)雌激素替代疗法:雌激素在维持骨密度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其长期应用存在乳腺癌等副作用风险。
(2)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雷洛珠单抗和奈达珠单抗,其通过抑制骨吸收作用,避免了乳腺癌等副作用的风险。
2. 适用于男性和女性的治疗药物(1)双肠内环境调节剂:如骨化三醇、烯雌醇等,可增加肠道对钙的吸收和骨密度的形成。
(2)双膜细胞电解质传递调节剂:如洛卡司琼酸、阿法钙调节剂等,可抑制骨吸收作用。
二、钙和维生素D补充剂钙和维生素D是维持骨密度的重要营养物质,建议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补充。
1. 钙补充剂:口服钙片是最常见的补充方式,可包括碳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
2. 维生素D补充剂:维生素D3是最常用的补充剂,可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并参与骨密度的调节。
三、其他辅助药物1. 降低骨蛋白酶活性的药物:可抑制骨组织的降解,增加骨密度。
如鲑氨酸和卡普诺酸。
2. 辅助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如洛莫司汀、帕罗西汀、亚那曲单抗等,具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总的来说,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药物治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结合饮食、运动、改变生活习惯等综合措施。
此外,因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不同,药物治疗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个体化选择和用药。
骨质疏松患者的药物管理与副作用控制
![骨质疏松患者的药物管理与副作用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b76598b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2.png)
骨质疏松患者的药物管理与副作用控制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特点是骨骼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容易发生骨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药物管理和副作用控制是骨质疏松患者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正确使用药物可以有效减缓疾病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为您介绍骨质疏松患者的药物管理和副作用控制的相关内容。
骨质疏松患者的药物管理是指根据疾病的特点,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骨吸收剂、补钙剂和维生素D等。
抗骨吸收剂是骨质疏松患者常用的药物,作用是抑制骨骼的破坏和骨吸收。
常见的抗骨吸收剂有双磷酸盐类药物、雌激素和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剂等。
在药物管理中,选择适合的抗骨吸收剂是非常重要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药物选择。
在使用过程中,患者需要按照医嘱定时服用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
补钙剂是骨质疏松患者的重要辅助治疗药物。
补钙可以增加骨质的密度,预防和减少骨折的发生。
常见的补钙剂有碳酸钙、乳酸钙等。
在药物管理中,患者需要按照医嘱规定的剂量和频次服用补钙剂,并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同时,注意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均衡摄入钙质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等。
维生素D在骨质疏松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促进钙质的吸收和骨骼的形成。
骨质疏松患者常常合并维生素D缺乏,因此,补充维生素D是非常关键的。
在药物管理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和病情,制定合适的维生素D补充方案。
患者需要按照医嘱的剂量和频次服用维生素D,并注意维生素D的副作用,如高血钙等。
除了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外,骨质疏松患者的药物管理还包括规范用药的相关注意事项。
首先,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医嘱规定的剂量和频次服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和改变用药时机。
其次,患者需要定期复查骨密度和血液指标,以了解药物治疗的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患者应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保持适度的运动、戒烟限酒、合理的饮食结构等,以加强药物治疗的效果。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a67d08a4192e45361066f5e4.png)
龙源期刊网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作者:沈家维来源:《祝您健康》1995年第10期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应综合进行。
例如饮食疗法,运动疗法,日光照射疗法。
药物治疗,包括西药和中药,是治疗的一个方面,有利于改善症状,减缓病程进展。
一、激素治疗。
雌性激素有减少骨质吸收,延缓钙从骨中排出的作用。
但是也要警惕,长期使用雌激素有潜在的女性性器官致癌作用。
绝经5年以上的女性,使用雌激素后效果不佳时,尤要慎重。
常用的长效雌激素有尼而雌醇片,每月1次,每次2.5~5毫克。
降钙素,主要是抑制破骨细胞作用,延缓钙从骨骼中析出。
现在临床中较常用的有益钙宁,每次注射10单位,每周2次。
每个疗程4周。
无不适反应者可连用3个疗程。
另外有鲑降钙素(密钙息),价格昂贵,难以临床推广。
二、维生素D。
近年研究表明,活性维生素D3可促进钙吸收,促进肾回收尿钙,促进骨质钙化。
螺钙旋,即是此类药,每天服2次。
每次2片,为5毫克,以后可每天1次,每次2片。
不过,人体所需活性维生素D3一半是由皮肤经过紫外线作用而合成的,所以,老人每天在阳光下活动45分钟以上,即可达到要求。
三、钙制剂。
老人因吸钙能力减退、排钙作用增加,所以每天钙的需要量增加。
一般以每天1克左右为佳。
老的钙制剂如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碳酸钙,因含钙量低,服用量大,吸收效果不确实,现有淘汰趋势。
新型活性钙制剂有钙天力、活性钙粉剂、钙而奇D。
上述新型活性钙酸性度高,对胃有刺激,应在饭后服,多饮水。
四、中医中药。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属肾精不足,髓液不充。
又分为肾阴症和肾阳症。
肾阴症表现为心烦口舌燥干,宜壮水降火而用左归丸、补阴丸、人参再造丸等。
肾阳症者畏寒肢冷、舌淡胖、脉沉细,宜壮元益气补阳,可用钟乳丸、健步虎潜丸等。
治疗骨质疏松特效药有哪些
![治疗骨质疏松特效药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b380f2f700abb68a882fb0b.png)
治疗骨质疏松特效药有哪些1.阿伦膦酸盐: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同时具有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2.降钙素CALCITONIN:借着皮下、肌肉注射或鼻孔吸收,对于停经五年以上的骨质疏松症妇女有效。
副作用包括食欲减退,脸潮红、起疹子、恶心与头昏。
不过,只要停止药物治疗,骨质流失速度会开始加快,因此必须长期治疗。
3.钙剂和维生素D:联合用药效果较好。
钙之缘片内含维生素D,维生素D是钙离子被骨髓吸收的载体,使人体对钙离子吸收能成倍增加,吸收更好。
4.荷尔蒙补充疗法:雌激素加上黄体素,可以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
如果没有子宫,则不需要黄体素。
1、豆制品:大豆、黄豆等豆类食品所含的钙都极其丰富,豆类食品经过加工后,所成的豆类制品,其钙含量会明显增加。
研究表明,豆类制品的含钙量与加工过程中的凝固剂量有关,因此,豆腐、豆腐干、豆腐皮等豆制品的含钙极其丰富,是良好的钙源。
2、牛奶:牛奶是人们获得钙的最常见来源,一杯牛奶就可轻松补足人体一天所需钙的三分之一。
牛奶的含钙量非常高,每升牛奶中就含有1000毫克左右的钙,且牛乳中的钙较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3、海带及虾皮:还带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其中每100克海带中就有1100毫克的钙,此外,海带所含的褐藻酸钠盐可预防白血病和骨癌。
虾皮的营养极为丰富,且妩媚价廉,也是一种良好的钙源。
4、动物骨头:动物的骨头80%以上是钙,平时多饮用骨头汤,可有效的补钙。
煮骨头时,滴加少许的醋,可促使骨钙溶出,增加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
适当补充钙质老年人每日应摄取800毫克—1200毫克的钙,富含钙的食品有奶制品、豆制品、部分海产品、蔬菜、水果等。
合理补充钙镁磷维持食物正常的钙磷比值,因为当钙磷比值小于1∶2时,会使骨骼中的钙溶解和脱出增加,因此建议钙磷比值保持在1∶1或2∶1的水平。
富含磷的食物有各种家禽、大蒜、芝麻、杏仁、牛肉等。
另外,还应适当补充富含镁的食物,如豆腐、脱脂酸奶、麦芽、南瓜籽等。
(完整版)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完整版)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5fcd980ee53a580217fcfe65.png)
二炮总医院内分泌科李全民写在课前的话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疾病。
随着老龄化的进展,其发生率越来越高,而且易发生骨折,危害较大。
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一旦患病有必要进行规范化治疗。
本课介绍的重点内容是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通过学习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一、骨质疏松的定义、危害及诊断(一)骨质疏松的定义WHO定义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NIH认为骨质疏松症是骨强度下降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的一种骨骼疾病。
骨强度主要由骨密度和骨质量来体现。
由于这种疾病随着老龄化的进展,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易发生骨折,所以其危害比较大。
(二)骨质疏松的危害及规范治疗必要性骨质疏松的第一个特点是发病率高,有资料统计60岁以上骨质发生率是女性56%,男性29%;大于65岁的骨质疏松患者,70%的骨折可以归因于骨质疏松。
第二个特点是致残率高, 1/4的人需要家庭护理,长期卧床带来褥疮、肺炎、肌肉萎缩、下肢静脉血栓等。
第三个特点是死亡率比较高,髋部骨折两年内的死亡率是25%。
所以骨质疏松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比较高的疾病,危害较大,有必要进行规范化治疗。
(三)骨质疏松症的诊疗思路骨质疏松临床诊疗的思路是早期要看有无危险因素,有无临床表现,据此进一步对骨质疏松进行诊断,诊断以后制定治疗方案或治疗原则。
同时要进行早期的识别和筛查,然后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最后进行治疗。
骨质疏松治疗的最终目标是预防骨折初次和再次发生。
很多骨质疏松没有症状,有一部分人有疼痛感觉,所以最常见的两个治疗目标第一个是针对疼痛,消除疼痛,第二个是最终目标治疗骨折。
对于低骨密度,没有骨折的病人干预的目的是要预防和减少发生第一次骨折。
如果病人已经发生了一次骨折,治疗目的要预防发生第二次骨折,所以骨质疏松治疗的最终目的是预防骨折的初次发生和再次发生。
二、抗骨质疏松的规范治疗(一)抗骨质疏松需治疗的人群病人有身高变矮、脊柱变形或脆性骨折史就可能有骨折,必要时可以拍X光片判断有无骨折。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预防与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预防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71be8175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b.png)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特征是骨质密度减少、骨骼易碎。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非常重要,药物是其中一种主要手段。
本文将重点探讨骨质疏松症的药物预防与治疗。
一、药物预防1. 年龄和性别是确定药物预防的重要标准。
根据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的指南,女性50岁及以上,男性50岁至75岁之间,以及存在骨质疏松风险的人群,如家族史或高龄等,均应进行骨质疏松症的药物预防。
2. 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预防。
常用的骨质疏松症药物有:双磷酸盐类药物、雌激素及类似物、钙和维生素D补充剂等。
根据具体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骨密度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方案。
3. 长期用药需要定期监测。
由于不同药物对不同人群有不同的效果和副作用,长期用药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和生化指标检测,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调整用药方案。
二、药物治疗1.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原则。
对于已经发生骨质疏松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个体差异,药物治疗的原则为:早期干预、个体化治疗和长期维持。
2. 药物治疗的常用药物。
a. 双磷酸盐类药物:常用的双磷酸盐类药物有阿仑膦酸、伊珠膦酸等,可以抑制骨质破坏,减少骨折风险。
b. 雌激素及类似物:雌激素替代疗法(ERT)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可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但应根据患者情况综合评估利弊。
c. 钙和维生素D补充剂:钙和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的关键,可以通过饮食和补充剂的方式摄入。
3.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和风险。
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可能伴随一些副作用和风险,如恶心、腹泻、骨坏死、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等。
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时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测,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
4. 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结合。
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也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饮食、充足的钙摄入、适度的日光浴、规律的运动等措施,可以提高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49121653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8.png)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骼质量减少和骨骼微结构改变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容易导致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已经逐渐增加。
那么,骨质疏松症该如何治疗呢?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抗再吸收药物,可以抑制骨骼的破骨细胞的活动,减少骨质的流失。
常见的抗再吸收药物有双磷酸盐类药物和雌激素类药物;另一类是促成骨药物,可以刺激新骨形成,补充骨质的缺失。
这里,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两类药物的治疗原则以及常用药物的作用、用法和禁忌症。
一、抗再吸收药物1.双磷酸盐类药物双磷酸盐类药物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药物之一,能够抑制骨骼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骼的流失。
常见的双磷酸盐类药物有阿仑膦酸、伊那帕米韦等。
这些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遵守治疗原则,不超过使用期限,以防止药物滥用,导致副作用和耐药性。
2.雌激素类药物雌激素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降低骨骼的流失。
但是,由于雌激素具有增加乳腺癌、子宫癌、血凝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雌激素治疗只适用于经过敏感度检查后尚未进入更年期、子宫切除或接受雌激素-孕激素替代疗法的妇女。
二、促成骨药物1.钙拮抗剂钙拮抗剂能够减缓骨质流失,但是,目前的研究数据并不支持钙拮抗剂的长期使用对骨质的保护作用。
因此,其应用也有所限制。
2.骨形态发生蛋白质骨形成转录因子(BMP)是一类能够促进骨形成的蛋白质,骨形态生成蛋白质(BMP)类药物能有效促进新骨组织的生长和修复。
目前,已经有一些BMP类药物上市,例如无细胞骨基质(ACBM)和着骨缩合素(OP-1)等,但是,这些药物的可能副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生长激素生长激素是一种给药方式较为特殊的促成骨药物。
生长激素能够增加血中的IGF-1,这是一个有助于骨生长和骨钙沉积的物质。
目前,生长激素已经用于治疗小儿垂体矮小症和尿毒症等疾病。
但是,由于生长激素能够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对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
![对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e1afdce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6.png)
对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因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而导致骨强度下降。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状,药物治疗成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骨质疏松药物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骨质疏松。
一、常用的骨质疏松药物1. 双磷酸盐类药物双磷酸盐类药物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的一线药物,如阿仑膦酸、伊珠膦酸等。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骨吸收细胞的活动,减少骨吸收,从而提高骨密度和骨强度。
2. 雌激素类药物雌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女性更年期绝经后的骨质疏松患者。
雌激素能够抑制骨吸收细胞的活动,增加骨形成,并提高骨密度。
3. 钙剂和维生素D类药物钙剂和维生素D是骨质疏松治疗中的基础药物。
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而钙是构建骨骼的重要成分,补充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
4. 生长抑素类药物生长抑素类药物是一种新型的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例如罗经膦酸、特立帕肽等。
它们通过抑制骨重建单元的代谢活动,减少骨吸收,从而提高骨密度。
二、骨质疏松药物的正确使用1. 遵循医生的建议在使用骨质疏松药物之前,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详细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用法和注意事项。
不能自行随意选择和使用药物,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影响疗效。
2. 正确的药物用量和用时根据医生的建议,正确掌握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用药时机。
通常情况下,骨质疏松药物需要在早上起床后空腹服用,并在服药后30分钟内保持坐位或直立位,不可躺卧。
3. 不要暂停或改变用药骨质疏松药物需要长期使用,不能随意停药或改变用药剂量。
如果出现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遵循医生的指导。
4.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在使用骨质疏松药物时,患者需要告知医生当前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注意事项1. 定期监测骨密度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检测骨密度,以评估药物治疗的疗效。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12695a0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3.png)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质变薄为特征的慢性疾病。
它使骨骼易于骨折,并且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如身高降低和骨折引起的残疾。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非常重要。
目前,对于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骨吸收药物和骨形成刺激剂两类。
抗骨吸收药物是指通过抑制破坏骨骼的细胞(吸收细胞)的活性,减少骨骼丢失的药物。
主要有双膦酸盐类药物、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剂等。
1. 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盐、雷膦酸盐):这类药物能够减慢骨骼的丢失速率,降低骨折的风险。
它们通过抑制吸收细胞的活性,减少骨骼的破坏。
2. 雌激素(如雌二醇、雌三醇):在更年期后,女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骼丢失加剧。
雌激素的补充能够减少骨骼丢失,并且减少骨折的风险。
它们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增加乳腺癌、心脏病和卒中的风险。
3. 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剂(如Raloxifene):这类药物具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减少骨骼丢失。
与雌激素相比,它们的副作用更少,但对心脏病的风险存在一些争议。
骨形成刺激剂是指能够刺激骨骼细胞产生更多骨骼的药物。
主要有重组人类PTH蛋白、硅酸钙等。
1. 重组人类PTH蛋白(如Teriparatide):它是一种与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的药物,可以刺激骨骼细胞产生更多的骨骼,并增加骨骼的质量。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骨折。
2. 硅酸钙:硅酸钙是一种常用的骨质疏松药物。
它可以提供骨骼所需的钙和磷,促进骨骼的形成和修复。
它还可以降低骨折的风险。
除了上述药物治疗外,骨质疏松患者还应采取一些非药物的治疗方法,如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进行适量的体力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的主要方式。
患者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药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也非常重要,能够帮助患者提高骨骼的质量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骨质疏松患者常用药物及用药指南
![骨质疏松患者常用药物及用药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bb6195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62.png)
骨质疏松患者常用药物及用药指南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病症,特点是骨密度下降,骨骼变脆,易发生骨折。
为了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通常是必要的。
下面是骨质疏松患者常用的药物及其用药指南。
1. 双膦酸盐类药物(例如阿仑膦酸、伊万膦酸):双膦酸盐类药物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的首选药物。
它们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骼的破坏,从而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这类药物通常需要口服或静脉注射,治疗期为3-5年。
使用时要注意遵循医生的处方用药剂量,同时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肾功能异常等。
2. 雌激素类药物:雌激素在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
但是,由于雌激素会增加患者乳腺癌、子宫癌和血栓等风险,所以仅适用于某些特定的人群,如早绝经、其他疾病禁用其他药物的患者。
使用雌激素类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监测和评估。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月经改变、头痛、乳腺增生等。
3.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SERMs是一类能够在骨骼中模拟雌激素作用的药物,如拉尔鲁肽。
它们可以增加骨形成,减少骨吸收,从而改善骨质疏松症。
SERMs不仅对骨骼有益,还可以减少乳腺和子宫的风险。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潮热、血栓形成等。
务必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
4. 钙及维生素D补充剂:钙和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所必需的。
钙可以促进骨形成,而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因此,骨质疏松患者需要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
一般来说,成人每天需要摄入1000-1200mg的钙和800-1000IU的维生素D。
但是,具体的剂量应根据个体的情况以及医生的建议确定。
注意,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剂应与其他药物分开服用,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其他一些非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同样重要。
以下是骨质疏松患者的用药指南:1. 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使用药物,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时间。
2. 定期复查骨密度,并根据复查结果与医生共同制定治疗计划。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193e5c5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f.png)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特别常见于女性,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
骨质疏松的主要特征是骨密度降低,骨质量减少,骨折风险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的治疗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式。
本文将重点探讨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
一、抗骨吸收药物1、双磷酸盐类双磷酸盐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其主要通过抑制骨吸收细胞功能来减缓骨质疏松的进程,同时可有效降低骨折风险。
常用的双磷酸盐类药物有阿伦膦酸钠、伊戈莫膦酸钠等。
2、雌激素类雌激素类药物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提高骨形成,同时减少骨吸收,从而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然而,雌激素类药物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例如患者可能会出现乳腺疾病和子宫癌等风险,因此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二、促进骨形成药物1、钙剂类钙是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之一,供给足够的钙对于骨密度的维持和提高十分重要。
因此,钙剂类药物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其可以补充身体中的钙质,提高骨质量,从而减少骨骼的崩塌和折断。
常用的钙剂类药物有钙剂D和碳酸钙等。
生长激素类药物可以促进骨细胞分裂增殖,促进骨形成,从而提高骨密度和骨质量。
常用的生长激素类药物有肽类生长激素(例如别莫丁)和原芬太尼等。
1、维生素D类维生素D对于人体的骨骼健康也十分重要,它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有助于骨形态的正常发育和骨密度的提高。
常用的维生素D类药物有维生素D3和活性维生素D3等。
钙调素是一种可以促进骨细胞分裂增殖的激素,能够提高骨密度和骨质量,从而起到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
常见的钙调素类药物有健泰素等。
总之,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在目前已经相当完善,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且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非药物治疗也是不可缺少的,如锻炼、营养等。
临床上,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骨密度、病程、病史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与效果评估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与效果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a2e88f2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0.png)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与效果评估一、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方法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骨病,特征为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异常。
由于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经济负担都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早期诊断和药物治疗显得非常重要。
1. 钙和维生素D补充钙离子是骨组织形成的关键元素之一,它通过参与骨基质无机盐的形成来增加骨密度。
而维生素D则与钙密切相关,在体内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因此,对于已经被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来说,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是必要且有效的治疗手段。
通常建议每日摄入1000-1200mg钙和800-1000IU维生素D。
2. 抗骨吸收剂抗骨吸收剂可以通过干预正常正负平衡过程,延长骨小梁的寿命,减慢骨密度下降速度,并进一步提高骨组织的功能。
常见的抗骨吸收剂包括双膦酸盐、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和钙调素。
双膦酸盐是目前最常用的抗骨吸收剂。
它们通过抑制破坏正常重建过程的特定细胞类型来保持骨量。
然而,根据个体的情况,使用时间和用量需要进行严格控制以避免不良反应。
SERMs类药物则作用于乳腺、子宫等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调节机体内雌激素信号通路,在保持骨密度同时减少乳房癌等雌激素相关疾病风险方面有一定优势。
钙调素在治疗骨质疏松症中起到关键作用。
它能够增加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促使尿液中钙离子排泄减少,并通过间接影响甲状旁腺增加颈动静脉血钙离子含量,进而调节骨钙代谢。
二、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估方法评估治疗效果是判断治疗方案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
对于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的评估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指标等多个方面。
1. 临床表现评估通过患者自身感受改善的程度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来评估治疗效果。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骨折风险的降低、活动能力的改善等。
2. 影像学检查X线摄片是一种较为经济简便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用来观察骨密度和骨结构情况。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两次X线片的结果,可以初步判断药物治疗是否有效。
骨质疏松的常用药物及治疗方案
![骨质疏松的常用药物及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67a5e3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2.png)
骨质疏松的常用药物包括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类、维生素D类等。
双膦酸盐类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可以抑制骨吸收,降低骨折风险。
其中,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利塞膦酸钠、伊班膦酸钠等是常用的双膦酸盐类药物。
不同双膦酸盐抑制骨吸收的效力存在明显差别,因此临床上不同双膦酸盐药物的使用剂量及用法也有所差异。
降钙素类也可以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可以降低血钙浓度,减轻骨痛。
然而,降钙素类药物并非对所有骨质疏松症患者都适用,一般只用于有骨痛症状的骨质疏松症患者。
此外,维生素D类也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药物。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
然而,单纯补充维生素D并不能治疗骨质疏松症,需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基础措施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如适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
对于存在骨折风险的患者,抗骨质疏松症药物通常是首选,如双膦酸盐类药物等。
对于低、中度骨折风险者,首选口服药物治疗。
对于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可能需要采用其他治疗措施,如外科手术等。
总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需要及早诊断和治疗。
在选择药物治疗时,患者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并按照医嘱正确使用。
同时,患者还应该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加强锻炼和合理饮食,以维护骨骼健康。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和生活干预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和生活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210e93b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6.png)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 系,与家人、朋友 保持联系
培养兴趣爱好,充 实生活,转移注意 力
药物治疗和生活干预的联合 应用
4
联合应用的优势
提高治疗效果:药物治疗与生活干预相结合,可以更有效地改善骨质疏松症的症状和 预防骨折。 降低药物副作用:通过生活干预,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量,从而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提高患者依从性:生活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药物治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 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 物,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高 脂肪的食物。
运动锻炼
运动类型: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运动强度: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医生建议进行适当调整 运动时间: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运动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运动安全,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和 药物疗效调整药物剂量
药物副作用:关注药物可能 带来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反
应、肾功能损害等
药物联合使用:根据病情需 要,合理选择多种药物联合
使用
药物治疗的优缺点
缺点:长期使用药物可能会 产生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 肝肾功能损害等
优点:药物治疗可以迅速缓 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优点:药物治疗可以针对病 因进行治疗,从根本上改善
戒烟限酒
吸烟对骨质疏松的 影响:吸烟者比非 吸烟者更容易患骨 质疏松症
饮酒对骨质疏松的 影响:过量饮酒可 能导致骨质疏松症
戒烟的方法:逐步 减少吸烟量,寻找 替代品,增强意志 力
限酒的方法:适量 饮酒,避免过量, 选择低度酒类
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 态,避免焦虑和抑 郁
学会放松,减轻心 理压力
骨质疏松症是一 种慢性疾病,需 要长期治疗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3fefd52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1a.png)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是一种疾病,特点是骨密度下降导致骨弱化,容易造成骨折。
骨质疏松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骨质疏松的一种重要方法。
1. 双磷酸盐类药物双磷酸盐类药物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常用药物,可以抑制骨吸收,提高骨密度。
常用的双磷酸盐类药物有阿仑膦酸、伊珂膦酸、帕米膦酸等。
双磷酸盐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包括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
在使用双磷酸盐类药物时应注意对药物的耐受性监测,避免不必要的药物过量。
2. 钙剂钙剂是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药物之一,钙剂主要有钙制剂和钙盐剂。
钙制剂可有效抑制骨吸收和提高骨密度,常用的钙制剂有富马酸钙、硫酸钙等。
钙盐剂的作用是提供钙元素,增加人体钙质的摄入量,以达到提高骨密度的效果。
钙剂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
接受治疗过程中,患者需遵守医生的用药建议,不可自行更改用药、药量或剂量,以防止产生不必要的药物反应或过量。
3. 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是治疗骨质疏松的一种主要药物,能够刺激骨生成而不影响骨吸收。
常用的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有依诺肝素、环丙孕酮、雷洛昔芬等。
但是,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治疗期间也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等。
接受治疗时需有较强的耐受性,避免不必要的过量用药,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有效。
4. 骨代谢调节剂骨代谢调节剂主要作用是调节人体骨代谢,来达到减缓骨质疏松病情发展的效果。
常用的骨代谢调节剂有维D及其衍生物、降钙素类和骨形态发育等。
骨代谢调节剂因其药效不够明显和副作用比较显著,在临床使用时应注意用量控制和反应监测,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不必要的风险。
5. 生物制剂生物制剂是一种新型的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生物制剂的主要成分是人工合成的生物材料,如肽促甲状腺激素类等。
生物制剂在治疗骨质疏松的过程中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不但能够有效减缓病情发展,还可以帮助恢复和维持骨量。
但是,受治疗者的免疫系统和身体反应等因素的影响,生物制剂的副作用相对较多,需要在临床操作中进行严管控制和评估。
抗骨质疏松药物使用注意和禁忌证
![抗骨质疏松药物使用注意和禁忌证](https://img.taocdn.com/s3/m/a5db6ff64b35eefdc8d333db.png)
抗骨质疏松药物使用注意和禁忌证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为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以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也是骨骼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主要分为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及其他机制类三大类,每类项下又分为若干具体药品,那么这些药物的使用注意和禁忌证都有哪些呢?骨吸收抑制剂1.双膦酸盐此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主要包括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利塞膦酸钠、伊班膦酸钠、依替膦酸二钠和氯膦酸二钠。
此外,按照分子组成中是否含有氮原子,可以分为含氮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利塞膦酸钠、伊班膦酸钠)和不含氮双膦酸盐(依替膦酸钠、氯膦酸二钠)。
双膦酸盐类药物总体安全性较好,但以下几点值得关注:胃肠道不良反应:口服双膦酸盐后,少数患者可能发生轻度胃肠道反应,包括上腹疼痛、反酸等症状。
有活动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返流性食管炎、功能性食管活动障碍者应慎用此类药物。
一过性“流感样”症状:首次口服或静脉输注含氮双膦酸盐可出现一过性发热、骨痛和肌痛等类流感样不良反应,多在用药3 天内明显缓解,症状明显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其他解热镇痛药予以对症治疗。
肾脏毒性:此类药物进入血液后,约有60%以原形从肾脏排泄,因此肾功能异常患者,应慎用此类药物或酌情减少药物剂量。
静脉输注更应引起重视,每次给药前应对患者进行肾功能检测,肌酐清除率<35毫升/分钟患者禁用。
静脉输注,应尽可能使患者水化,静脉输注唑来膦酸的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伊班膦酸钠静脉输注时间不少于2小时。
下颌骨坏死(ONJ):双膦酸盐相关的ONJ罕见。
绝大多数(超过90%)发生于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大剂量注射双膦酸盐以后,以及存在严重口腔疾病的患者,如严重牙周病或多次牙科手术等。
非典型股骨骨折(AFF):AFF指的是在低暴力情况下发生的在股骨小转子以下到股骨髁上之间的骨折,可能与长期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有关。
表1 双膦酸盐类药物一览2.降钙素降钙素是一种钙调节激素,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减少破骨细胞数量,减少骨量丢失并增加骨量。
常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常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082d7d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f.png)
常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特征是骨组织的疏松和骨质的脆弱性增加,容易引发骨折等严重后果。
针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抗骨质疏松药物被广泛应用。
然而,正确使用这些药物对于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常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降钙素类药物1. 常见药物:阿仑膦酸酯(如奥利司他)、伊班膦酸钠(如伊达那肽)等。
2. 使用方法:(1)服用时间:空腹时,一定需要用一杯白开水(不可使用开水或其他饮品)进行咽下,卧床休息30分钟后再进食。
(2)用量:按医生的指导来使用,不得自行增加或减少剂量。
遵循规定的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进行治疗。
二、雌激素类药物1. 常见药物:雌二醇、经皮雌酮等。
2. 使用方法:(1)服用时间:空腹时,用水咽下。
(2)用量: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服用。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定期检查乳腺和子宫内膜。
三、钙离子调节剂1. 常见药物:维生素D类药物,如D3、维D钙。
2. 使用方法:(1)服用时间:建议用餐前半小时服用,以提高钙离子的吸收率。
(2)用量:按医生指导每天服用,并注意血钙含量的监测,避免超标。
四、骨质疏松症激素治疗药物1. 常见药物: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2. 使用方法:(1)服用时间:需要在早晨空腹时服用,以提高药物的吸收率。
(2)用量:按医生的处方用药,遵循用药的时间和剂量,不得私自调整。
五、抗破骨细胞药物1. 常见药物:洛索瑞林、帕罗西汀等。
2. 使用方法:(1)服药顺序:遵循医嘱,按医生指导的顺序和时间服用,不得擅自更改。
(2)剂量管理:按医生的建议进行剂量管理,严禁自行减少或增加剂量。
六、抗排骨细胞药物1. 常见药物:布洛芬、NSAIDs等。
2. 使用方法:(1)条件限制: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肾功能不良的患者禁用。
(2)用量与频率:按照医生的指导,在特定疾病治疗期间进行使用。
七、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1. 常见药物:钙补充剂、氟化物等。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4b34c6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9.png)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主要特征是骨组织的质量和强度下降,容易引起骨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之一,不断有新的药物研发和进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就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论述。
一、常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目前,常用的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雌激素类、双膦酸盐类、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剂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素类。
雌激素类药物主要通过替代体内缺乏的雌激素,减少骨质流失,保护骨骼健康。
双膦酸盐类药物通过抑制骨吸收细胞工作,降低骨骼破坏速度,达到保护骨质的效果。
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剂通过调节体内雌激素的作用,维持骨骼健康。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素类则可以促进骨骼再生和增加骨密度。
这些药物在不同的患者群体中有不同的治疗效果,需由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二、新药物治疗进展除了常规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外,近年来科研人员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治疗药物。
以下是几种有前景的新药物治疗:1. 骨吸收抑制剂——洛汀新洛汀新是一种新型的骨吸收抑制剂,通过特异性抑制骨吸收细胞的活性,减少骨质破坏。
与传统的双膦酸盐类药物相比,洛汀新的抑制效果更强,副作用更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研究表明,洛汀新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有效降低骨折风险。
2. 雌激素类药物——培美曲塞尔培美曲塞尔是一种目前已经上市的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剂,通过模拟雌激素对骨骼的保护作用,减少骨质流失。
与传统的雌激素类药物相比,培美曲塞尔的副作用更小,更安全有效,对于一些不能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的患者来说,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3. 维生素D类药物——阿拉骨化醇阿拉骨化醇是一种新型的维生素D类药物,通过调节体内钙磷代谢,提高骨骼钙化和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与传统的维生素D类药物相比,阿拉骨化醇对钙磷代谢的调节更精准,疗效更好。
此外,研究还发现阿拉骨化醇还具有抗肿瘤、抗炎症等多种作用,对于某些特定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磷酸盐治疗的依从性
依从性差 从开始治疗不足50%
治疗期较长 长期缺乏症状
疗程>1个月,依从性 仅20%
复杂的服药方法
上消化道刺激症状
三代BPs:唑来磷酸盐 一年一次 能否提高依从性?
唑来膦酸盐独特的双氮结构与骨组织结 合更强
一年一次使用方便: 唯一通过每年单次静脉给药的双膦酸盐
药物在骨组织的循环 使密固达具有长久疗效
O
1 R R1
C C
2 R R2
OH 膦酸基团是药物与骨 P OH 组织羟基膦灰石结合
的关键部位,决定药 OH 物的生化特性
P O
OH
R1 = –OH, R2 = –(CH2)2NH2 R1 = –OH, R2 = –(CH2)3NH2
R1 = –OH, R2 = –CH2
帕米膦酸盐 阿伦膦酸盐
利塞膦酸盐
双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盐药物作用机制
与骨表面结合
BP BP BP BP
BP BP
药物与骨组织表 面结合力强弱
Bone
BP BP BP
双膦酸盐药物疗 效强弱取决于
在骨吸收活跃的 部位浓集
Bone
BP BP
药物对破骨细胞FPP 合成酶抑制作用强弱
BP BP
释放以及细胞的 吸收
BP
BP
药物在骨组织的 局部循环 双膦酸盐药物疗 效持续性取决于 药物经过代谢循环 再次被骨组织利用
年人跌倒的几率!
活性维生素D的种类
维生素D种 类 阿法骨化醇(1(OH)D3) 骨化三醇(1,25(OH02D3)
商品种类
立庆(国产) 萌格旺(日本株氏会社) 阿法迪三(以色列) 0.25ug*20片 0.5-1.0ug QD
罗盖全(罗氏) 盖三醇(青岛)
规格 用法 注意事项
0.25ug*10粒(68.9元) 0.25 ug BID
Bone 丧失骨吸收能 力
双膦酸盐的种类
种类 第一代 BPs 第二代 BPs 第三代 BPs 羟乙膦酸盐 氯甲双膦酸盐 阿仑膦酸盐 (福善美) 帕米膦酸盐 特点 不含氮原子 作用特点 长期使用会影 响骨矿化 骨折危险性大 作用强度是第 一代BPs 的100-1000倍 目前作用 最强的BPs
含氮原子
用法
不详
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优劣势 分析
优点:疗效肯定、止痛迅速、轻度增加 BMD1%5%
缺点:※降低骨折风险疗效不确切
※容易耐药致疗效降低(脱逸现象) ※可以引起低血质钙和低血钙所致继发性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而增加骨质吸收和 进行性骨质丢失 ※为多肽类激素,有休克可能,应做皮试
“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再发生” 随机对照研究15项荟萃分析表明
雌激素(HRT)
人体的骨量变化规律
男性
-20 ~ -30%
女性 -35 ~ -50%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锐减,是绝经后妇 女发生骨质疏松的最主要原因
HRT的利与弊: 2002以后
受益
绝经症状
风险
乳腺癌 心脏事件 中风
泌尿生殖道萎缩
骨质疏松
结肠癌
老年痴呆?
肺栓塞
发展史:由洗涤用品发展而来 近三十年发展为OP治疗药物 作用机制: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能力 促进破骨细胞的凋亡
目前是骨质疏松治疗的一线药物
双膦酸类药物的功能基团
1 基团是羟基时,可以增加 当 当R R1 基团是羟基时,可以增加 药物与骨的结合力 药物与骨的结合力
2 基团决定的是药物抗骨 R R2 基团决定的是药物抗骨 吸收能力,以及与羟基磷灰 吸收能力,以及与羟基磷灰 石的结合力 石的结合力
骨形成药物
PTH相关肽
小剂量、间断性可以促进骨形成 种类:hPTH-(1-34)——FDA已经批准 上市 hPTH-(1-38) 临床研究 hPTH-(1-84)
1.5-3mg/d 每日皮肤涂抹一 次 2.5mg/d 口服,每日一次
HRT方案
1 单用雌激素:仅适用于子宫切除的患者 2 雌、孕激素联合使用 序贯疗法:适用于子宫完整的女性 联合疗法:适合于年龄教大的女性 3 单用孕激素 4 合用雄激素:增强肌肉力量,增加骨密度
雌激素(HRT)
禁忌症:
妊娠 阴道出血 怀疑有乳腺癌 已知或怀疑与性激素相关的肿瘤 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血卟啉病、耳硬化症 脑膜瘤
胆囊疾病?
雌激素的应用
绝经早期
有绝经症状
低剂量,短期用
用药前评估禁忌症
用药期安全性监测
雌激素的种类和推荐剂量
雌激素种类 推荐剂量 使用方法
结合雌激素(倍美力)0.625mg/d 口服,每天一次 17-β雌二醇-皮贴片 0.05mg/d 每3-4天一贴 口服,每天一次
微粒化17-β雌二醇-口 1-2mg/d 服 17-β雌二醇凝胶 替勃龙(利维爱)
注意事项
需同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使用 嚼碎服用,最好在进餐时或进餐后 服用,因进餐后胃酸分泌增加 过量服用可发生高钙血症、碱中毒 及肾功能不全 禁忌症: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
维生素D:升高骨密度 同时可以防止跌倒
阳光(紫外线)
90%
皮肤 VD3
1α-D3
kidney
liver
25(OH)D3
每三个月监测血钙及24小时尿钙,服药期间出现血钙或尿钙 升高,迅速停药以使得血钙降至正常,然后以末次剂量减半 给药。
不良反应与禁忌
不良反应
便秘 尿路刺激症状 高钙血症 皮疹 胃肠道反应 高钙血症 原发性甲旁亢 多发性结石
禁忌症
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 (Drugs)
赣州市人民医院 16级全科规培生:池强
防治骨质疏松药物
基础用药 抑制骨吸收
的药物 钙剂(Calcium) 双膦酸盐(BPs) 维生素D
促进骨形成
的药物 氟制剂
降钙素(Calcitonin) PTH
雌激素(HRT)
SERMS
基础治疗—钙剂和维生素D
钙对骨骼的作用 是骨骼矿化的底物 钙摄入增加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PTH)的分泌 钙剂的非骨骼效应: 预防结肠、直肠癌的发生 调节血压 预防妊高症和子痫的发生 趋铅效应 预防肾结石
钙元素含量
碳酸钙(40%)》√ 氯化钙(27%)》 枸橼酸钙(21%) 》 乳酸钙(13%) 》
葡萄糖酸钙(9%)
钙剂(calcium)
钙剂:钙尔奇D600(钙600mg+维生素D125IU) 迪巧(钙300mg+维生素D100IU)
用法:1片QD或 BID 注:在进餐时服用较佳
独特双氮结构使唑来膦酸与骨矿盐具有强大结合力, 从 而具有更长作用周期:
迅速吸收
BP
局部低脱离
BP
被破骨细胞吸收的药物 通过循环后再吸附作用
注射后几个月内组织液 中仍可检测到双膦酸类 药物
BP
BP
BP
BP
高吸附力的双膦酸药物在骨组织中很少弥散,停留在骨组织表面
R.G.G. Russell / Bone 40 (2007) S21–S25
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 800mg(元素钙含量)是获得理想骨峰值,维 护骨健康的适宜剂量;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 每日钙推荐剂量为1000mg,我国老年人平 均每日从饮食中获钙约400mg,故平均每日 应补充的元素钙量为500-600mg。 钙剂应与其他治疗药物联用,目前尚无充分 证据表明单纯补钙可以代替其他抗骨质疏松 药物治疗。
1α-OH化酶
食物
1,25(OH)2D3
维生素D的生理作用
肠道:促进肠钙的吸收,调节钙磷代谢 骨代谢:促进骨形成 肾脏:通过↑血钙来抑制PTH的分泌 调节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增加肌力
日照时间短
肾功能减退
肠道吸收功能下降
活性维生素D对老年 性骨质疏松尤为重要
补充活性维生素D能显著减少老
利塞膦酸盐 含氮原子的碳 唑来膦酸盐 环化合物 (含二个氮原子)
阿伦磷酸钠:福善美(默沙东) 药品规格:10mg,70mg 用法:一日一次,一次10mg,
一周一次,一次70mg √ 注意事项:应在清晨用一满杯白水送服,(其他 饮料包括矿泉水会降低药物的吸收) 服用后卧床休息,半小时后再进食。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道炎、 食道糜烂、食道溃疡,肌肉疼痛,关节肿胀,皮 疹
注意事项
降钙素(calcitonin)
Calcitonin是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一种32肽
作用机理: 骨骼:抑制破骨细胞对骨的吸收 促进骨骼吸收血浆中的钙 对抗PTH对骨骼的吸收作用 肾脏:抑制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肠道:可抑制肠道对钙的转运
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优势
降钙素镇痛的机制
中枢神经系 系统
降钙素
抑制骨吸收 减少骨溶解
升高β内啡肽
抑制炎症反应 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
调节神经细胞 内钙浓度
对于骨质疏松以及骨肿瘤导致的 骨痛镇痛效果明显
降钙素的品种
品种 商品名 规格 鲑鱼降钙素 密钙息(法国诺华) 针剂:50IU/瓶 鼻喷剂4400IU/支 针剂:每日一次,依据 病症的严重程度,每 次50-100IU或隔日 100IU。 鼻喷剂:每日或隔日 200 IU。 鳗鱼降钙素 益盖宁( 旭化成) 不详
用法:每日口服 1 片(以盐酸雷洛 昔芬计 60mg ) , 可以在一天中的 任何时候服用且不受进餐的限制。 老年人无需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