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秦陵兵马俑

合集下载

新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秦陵兵马俑》教案及教学反思(完整资料).doc

新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秦陵兵马俑》教案及教学反思(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六年级上册备课人:赵成伟备课时间2014 年9月11日教具学具准备师:相关课件、兵马俑的图片资料、作业展示板、人形纸片。

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勾线笔、彩色笔。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程序教学过程媒体运用第一课时一、猜图导入课题:(1)游戏“翻翻看”:谁能最快猜出图片后是什么?生:兵马俑。

(2)兵马俑为谁建造?——秦始皇。

你对这位皇帝有什么了解?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师: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诧风云的始皇帝。

为了显示自己的声威。

希望在他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秦陵兵马俑(板书课题)ppt课件。

31页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置媒体运用二、初探秦陵兵马俑:三、整体欣赏,谈感受:(1)什么是“俑”?兵马俑是怎样被发现的?(2)体会秦陵兵马俑的宏大(3)看了刚刚的图片介绍,你觉得兵马俑怎么样?(4)到底多大?让我们用一组一号坑的数据来回答。

(5)秦俑都在哪些部位进行了精雕细刻?生:头发、五官、衣服都进行了精雕细刻。

头发:发丝清晰可见。

细致入微。

五官:眉目清晰,表情丰富细腻。

衣服:铠甲一块块的,甲丁历历可数,皱褶生动。

马俑:两耳竖立、双眼炯炯有神、喘着粗气的鼻孔、马嘴象发出嘶鸣一般。

师:这么多的细节说明兵马俑还有什么特点?(生:细致、精美、逼真……)教师总结板书:精美1、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国组织把秦陵兵马俑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引导学生了解世界遗产和我国世界遗产。

)现在让我们怀着无课件演示过程。

ppt课件。

ppt课件演示。

课件欣赏:兵马俑整体欣32 页33 页。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1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1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6. 秦陵兵马俑》是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教材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了秦陵兵马俑的规模、造型、表情、服饰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兵马俑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秦陵兵马俑的绘画和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兵马俑作品。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秦陵兵马俑这一课题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可能对兵马俑的认识仅限于名字和一些粗浅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学会观察和分析秦陵兵马俑的造型、表情、服饰等方面的特点。

3.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兵马俑作品。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观察和分析秦陵兵马俑的造型、表情、服饰等方面的特点。

3.创作具有个性的兵马俑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制和制作兵马俑的过程。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创作。

4.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创作。

六. 教学准备1.图片和视频资料: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和制作过程的视频。

2.绘画和制作材料:画纸、画笔、颜料、泥巴等。

3.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关于秦陵兵马俑的介绍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兵马俑的形象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图片,详细介绍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让学生深入了解兵马俑。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制和制作兵马俑的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绘画和制作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秦陵兵马俑的造型、表情、服饰等方面的特点,加深对兵马俑的理解。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六课 秦陵兵马俑 ︳湘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六课 秦陵兵马俑 ︳湘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六课秦陵兵马俑︳湘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物的尊重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兵马俑的形象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手法表现兵马俑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2. 兵马俑的形象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兵马俑的形象特点。

2. 如何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手法表现兵马俑。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2.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兵马俑的形象特点。

3. 演示法:演示如何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手法表现兵马俑。

4.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兵马俑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它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二、讲授新课1. 讲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2. 讲解兵马俑的形象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三、观察分析1. 展示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兵马俑有哪些特点?它们是如何表现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兵马俑的形象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四、实践操作1. 教师演示如何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手法表现兵马俑。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本组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思路。

3. 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兵马俑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一、展示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评价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2. 教师总结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总结拓展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说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还知道哪些我国的历史文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价值?3. 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教师总结并拓展学生的视野。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秦陵兵马俑》说课稿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秦陵兵马俑》说课稿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秦陵兵马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秦陵兵马俑》是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通过欣赏和分析兵马俑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材以秦陵兵马俑为主题,通过图片、文字和活动建议,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但对于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秦陵兵马俑的相关知识,并通过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能够欣赏和分析兵马俑的艺术魅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制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能够欣赏和分析兵马俑的艺术魅力。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字等教学资源,结合实地考察和动手制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秦陵兵马俑的图片或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欣赏与分析:展示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和相关文物,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3.知识讲解:介绍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兵马俑的文化价值。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动手制作:学生根据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进行绘画或制作兵马俑的实践活动。

6.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7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7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7一. 教材分析《6. 秦陵兵马俑》是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精华,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但对于秦陵兵马俑这一题材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学会欣赏中国古代雕塑艺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秦陵兵马俑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秦陵兵马俑的感悟和欣赏。

4.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秦陵兵马俑模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秦陵兵马俑的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精华。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秦陵兵马俑的感悟和欣赏。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秦陵兵马俑的了解程度。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展示其他中国古代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比较。

湘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

湘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

湘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秦陵兵马俑》是湘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本课主要通过对秦陵兵马俑的欣赏、分析和探究,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伟大成就,感受秦陵兵马俑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秦陵兵马俑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下军事博物馆,它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本课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展示了秦陵兵马俑的壮观场面、不同的兵种和造型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和文字资料。

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首先通过欣赏秦陵兵马俑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兵马俑的宏大和壮观;然后介绍了兵马俑的发现过程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兵马俑的重要历史价值;接着分析了兵马俑的造型特点和艺术风格,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独特魅力;最后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兵马俑,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发现过程和艺术特点。

2.掌握秦陵兵马俑的造型特点和表现手法,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兵马俑的形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欣赏、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通过示范、实践等方法,让学生掌握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兵马俑的技巧。

3.通过展示、评价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1.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发现过程和艺术特点。

2.掌握秦陵兵马俑的造型特点和表现手法,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兵马俑的形象。

四、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小学美术湘美术六年级上册《秦陵兵马俑》详案

小学美术湘美术六年级上册《秦陵兵马俑》详案

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六课20-23页,活动一.二融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从整体到局部再深入的步骤方法,以写实传神的造型为主线,欣赏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感受其艺术价值和时代特征。

过程与方法:运用全息投影,小组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其写实传神的表现手法,并用真人立体造型的方式综合表现兵马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艺术的自豪感,提高正确保护国家文物的意识,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以活动一为侧重点,活动二为深入课堂效果的辅助手段,重点探究兵马俑独特的写实造型,以此为主线展开并引导学生感受秦俑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探究与小训练相结合,感受人物性格以及通过千人千面局部造型的不同归纳出秦俑根据每个人的长相不同表现出写实的造型特征。

教学准备:全息投影.平板.展台.课件.立体人像PVC板.颜料.铅笔.翻页笔.灯光.毛刷教学过程:情景导入(2分30秒)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今天我们将一起从重庆出发,来到美丽的千年古都----西安参观游览,大家可以叫我小刘老师,接下来我将作为你们本站的导游和大家一起探索历史尘封的记忆,请同学们先观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一)让我们跟随考古人员的脚步开始探索之旅,通过艰辛的修复,发掘工作,考古人员向世人再现了震惊世界的奇迹,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兵马俑。

(板书课题主题用写好的纸贴上去)第一站:初识兵马俑(7分30秒)历史背景(3分30秒)师:欢迎来到参观第一站,说到兵马俑,同学们或多或少都应该有所了解,有没有同学去过或者了解过兵马俑,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印象里兵马俑是什么?生:(引导要点)埋在地下的陶制,石头人像。

师:很好,说对了重要的一点,是人像,那除了人像还有什么?生:(引导要点)马,马车。

师:谢谢你,你的知识掌握非常全面。

从字面上不难看出(出示课件讲述俑的意思及来历)古人用超高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上万件雕塑艺术品,同学们先猜一猜具体制作雕塑的步骤有哪些?生:(引导要点)先做大概模型,再雕刻,再烧制。

六年级上美术教案-秦陵兵马俑-湘美版

六年级上美术教案-秦陵兵马俑-湘美版

六年级上美术教案-秦陵兵马俑-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湘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秦陵兵马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制作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实践。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掌握制作兵马俑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难点1. 秦陵兵马俑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2. 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兵马俑实物或图片、制作工具等。

2. 学具:兵马俑制作材料、绘画工具、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新课讲解:介绍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分析兵马俑的造型、色彩和纹饰,引导学生了解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兵马俑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兵马俑的文化价值和保护意义。

板书设计1. 六年级上美术教案-秦陵兵马俑-湘美版2. 课题:秦陵兵马俑3. 教学目标:了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掌握制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教学难点:兵马俑制作工艺,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结合。

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解、实践操作、作品展示与评价、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独立完成一件兵马俑作品。

2. 结合兵马俑的特点,创作一幅与之相关的绘画作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评价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并掌握了制作方法。

湘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秦陵兵马俑》 (1)

湘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秦陵兵马俑》 (1)

《秦岭兵马俑》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及唤起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自主学习。

教学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

教学准备:师:相关课件、兵马俑的图片资料、作业展示板、人形纸片。

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勾线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1.猜图导入课题(1)游戏“翻翻看”:谁能最快猜出图片后是什么?生:兵马俑(2)兵马俑为谁建造?——秦始皇。

你对这位皇帝有什么了解?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师: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诧风云的始皇帝。

为了显示自己的声威。

希望在他死后仍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板书课题)2.初探秦陵兵马俑(1)什么是“俑”?兵马俑是怎样被发现的?俑是古代陪葬的偶人,秦陵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随葬的陶兵,陶马。

这个庞大的雕塑群,本来已经随秦始皇尘封于地下,在1974年春天,一个农民打井时,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课件展示)这才最终发现了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陵兵马俑。

你知道这个奇迹在哪里吗?(出示地图,找一找)对,在西安,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安兵马俑,感受它的魅力吧。

(2)体会秦陵兵马俑的宏大师:(出示课件)这个山一样的坟丘就是秦始皇的陵墓。

兵马俑在它的东侧,有三个俑坑组成。

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相当于50个篮球场那么大呢!其中三号坑最小,却是统领一号坑和二号坑的军事指挥所;二号坑是骑兵,战车和弓箭手组成的混合部队;一号坑最大,是战马和步兵组成的主体部队。

国家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艺术魂宝,在一号坑的原址上建立了一个举世无双的宏大博物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师:看了刚刚的图片介绍,你觉得兵马俑怎么样?生:大、宏伟、兵俑好多(可以板书“大、多”)小结:古代劳动人民先用黄土制成一个的大体的模样,再一件一件的单独塑造,精雕细刻之后,经高温烧制而成。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六课 秦陵兵马俑 ︳湘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六课 秦陵兵马俑 ︳湘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六课秦陵兵马俑 | 湘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古代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雕塑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 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代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雕塑艺术。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让学生对古代雕塑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2.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其艺术特点。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三、作品欣赏1. 教师出示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觉得这些雕塑作品有什么艺术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四、课堂实践1.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雕塑作品。

2.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秦陵兵马俑的制作过程和技艺。

2.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三、作品欣赏1. 教师出示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觉得这些雕塑作品的制作过程和技艺有什么特别之处?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3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3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6. 秦陵兵马俑》是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民族自豪感。

本课内容丰富,既包含了历史文化知识,又涉及到美术技能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基础和美术技能,但对于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能够运用泥塑制作方法创作出具有兵马俑特点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能够运用泥塑制作方法创作出具有兵马俑特点的作品。

2.难点:对秦陵兵马俑艺术特点的理解和运用泥塑制作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和相关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2.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泥塑作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秦陵兵马俑的看法和创作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秦陵兵马俑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泥塑材料和工具。

2.学生准备:携带泥塑材料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兵马俑的文化内涵。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泥塑制作方法,并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泥塑作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心得和对秦陵兵马俑的认识,巩固所学知识。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秦陵兵马俑》是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欣赏到秦陵兵马俑的独特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绘画基础,他们对历史题材感兴趣,而且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关于兵马俑的图片或实物。

但学生对秦陵兵马俑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2.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秦陵兵马俑,以及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2.欣赏法:让学生欣赏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培养审美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画,提高绘画技巧。

4.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秦陵兵马俑的认识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秦陵兵马俑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布置教室,营造有利于学习的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一课题。

提问:“你们对秦陵兵马俑有什么了解?你们觉得它美吗?为什么?”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关于秦陵兵马俑的短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过程及其艺术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讲解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如线条、色彩、造型等。

然后引导学生动手绘画,尝试模仿秦陵兵马俑的风格。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其他同学欣赏、评价。

小学美术湘美版六年级上册《6.秦陵兵马俑》课件PPT15

小学美术湘美版六年级上册《6.秦陵兵马俑》课件PPT15

首低垂,
神态庄
若有所
重,好
思,好 像在暗下决心,誓
像在考虑如何相互 为秦国统一天下做
பைடு நூலகம்
配合,战胜敌手。 殊死拼搏。
有的紧握双 拳,勇武干 练,好像随 时准备出征。
有的凝视远 方,好像在 思念家乡的 亲人。
用 线 描 的 方 法 来 表 现 秦 俑 的 头 部
陶俑铠甲
小组合作,采用线描的方式绘制兵马俑,
小学美术湘美版六年级上册 《6.秦陵兵马俑》
类型:获奖课件PPT
秦陵兵马俑
请各考古小组分享课前搜集的秦陵兵马俑 知识。
造型表现
艺术价值
制作工艺
——神秘的兵马俑之旅
军阵主体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
最前面三排为弩兵先锋,后面是车兵和步兵。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湘版)六年级上册
并组合排列成兵马俑阵。
绘画步骤
被誉为 “世界第八大奇迹”
这些兵马俑图片给你什么感受? 请用合适的词语来具体形容。
什么是“俑”?
“俑”是古代用于陪葬的偶人。是用泥土、
木、或铜做的像人的物件。 俑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乐、士兵、仪仗等
,秦俑千人千面、互不雷同,喜怒哀乐各有 其情。完全是秦军将士的真实写照。
将军俑
武士俑
骑兵俑
跪射俑
立射俑
车马俑
马俑
这三个分别是将军俑、武士俑和军 吏俑,试试把它们正确对应起来吧。
有士
区兵
别的

的身 。份

军不
连 对
衔同 越, 高他

,们
吗 ?
发的 式发 和式
服、
装着
越装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4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4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6. 秦陵兵马俑》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艺术的了解和欣赏能力,以及运用陶土材料进行创作的技能。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秦陵兵马俑的介绍、制作方法步骤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但对于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秦陵兵马俑的相关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艺术的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陶土材料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陶土材料进行创作,并表现出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2.示范法:展示制作兵马俑的步骤和方法。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兵马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欣赏法:学生欣赏优秀的兵马俑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秦陵兵马俑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制作兵马俑所需的陶土材料、工具等。

3.准备学生作品展示的平台或空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和相关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感知其艺术特点,如造型、表情、服饰等。

3.操练(10分钟)讲解并示范制作兵马俑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兵马俑作品。

4.巩固(5分钟)学生相互展示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他人的作品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5.拓展(5分钟)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兵马俑作品。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5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5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6. 秦陵兵马俑》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瑰宝——秦陵兵马俑,通过学习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以及艺术特点,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热情。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但对秦陵兵马俑的了解可能局限于表面,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充满好奇。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兵马俑的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学会欣赏古代雕塑艺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兵马俑图片,分析其造型、线条、色彩等特点。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兵马俑的看法和感受。

4.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兵马俑模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秦陵兵马俑图片、历史背景、制作工艺等内容的课件。

2.兵马俑模型:准备一些兵马俑模型供学生观察和动手制作。

3.材料:为学生提供制作兵马俑所需的材料,如陶土、画笔、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兵马俑的造型、线条、色彩等特点。

教师简要介绍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秦陵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兵马俑的雕塑技巧和历史文化价值。

同时,引导学生讨论兵马俑的艺术魅力,分享自己的感受。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6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6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6. 秦陵兵马俑》是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本课内容旨在通过欣赏和分析秦陵兵马俑,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精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包括了对秦陵兵马俑的图片、介绍和相关活动建议。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欣赏能力,但对于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秦陵兵马俑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制作工艺,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2.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2.示范法:教师示范制作秦陵兵马俑的过程。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4.实践活动法:学生亲身体验制作秦陵兵马俑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电脑、投影仪、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和介绍、制作秦陵兵马俑的材料和工具。

2.学具:学生制作秦陵兵马俑的材料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激发学生对秦陵兵马俑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让学生了解秦陵兵马俑的重要性和价值。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制作秦陵兵马俑的过程,边示范边讲解制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制作秦陵兵马俑的过程。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和感悟。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