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结课论文:产品的质量管理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商品学》结课论文

产品的质量管理分析

完成日期:2012 年 5 月 27 日

产品的质量管理分析

翟晓玲

【摘要】从知识论的角度看,任何一种产品在没有经过检测评判之前是没有质量意义和使用价值的,它仅是一个物体(包括中间产品)而已。产品质量是通过检验获得的。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对检验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事后检验将被过程控制所覆盖,我们的质量检验工作将延展到产品制造的全过程,只有经过检验被确认为合格的产品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才能为顾客所接受,因此检验是过程的必需,也是评判产品质量的唯一方法。

【关键词】质量检验生产过程控制

【目录】

一、关于“质量检验的问题”

二、质量是检验出来的

三、关于保证质量的进一步的讨论

随着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我们的商品在时时刻刻输往世界各地,这些商品在各国之间传递着文化,表达着友好的情感,促进各国人民友好交流,同时加快各国的繁荣,因此,商品质量在传输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在这个追求产量的时代,我们同样不能忽视质量,那么,如何在保证产量的同时,能够保证优秀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专业知识,为我们论述笔者关于产品质量管理方面的思考,通过层层论述推断,最终我们能找到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及本质问题,希望这一结论能够运用与企业的车间质量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一、关于“质量检验”问题

20世纪,质量管理的理论研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以一种文化的方式渗透到企业、渗透到企业的班组、也渗透到员工身上。这中间有朱兰的质量管理三部曲、有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有休哈特的统计质量控制理论、有费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原则等等。这些经典的质量理论和思想在探索、发展过程中给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好处,同时人们结合生产实际在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也创建了各种富有特色的质量理念和质量文化(诸如质量管理双归零、99+1=0质量观念、QC小组、TQM等)。这些观念和理念被演绎发展着,使得在质量管理的理论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有些被创建的观点或理念在实践中不尽完善,甚至在理论上是矛盾的,例如“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质量是设计出来的”等等。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任何一种产品在没有经过检测评判之前是没有质量意义和使用价值的,它仅是一个物体(包括中间产品)而已。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讲到:“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

(一)这里所说的社会实践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检验。

毛泽东还有一句通俗的名言[1]:要想知道李子的味道,就必须亲口尝一下。没有品尝,当然不知道李子是甜的还是酸的。

众所周知,质量是一个比较的概念。而生产是一个关于物质或事件实现形态转变的概念,二者概念不同,一旦混淆起来就会引起人们思维上的混乱。美国学者特纳认为:“质量控制是评估当前的绩效,并且把它同最终目标进行比较,如果两者有出入就要采取措施。”

(二)智力的“当前”就是生产过程的某一时刻,这里的评估和比较就是对产品的检验[2]。

如果认为检验是事后的把关,不合格的产品经过检验它还是不合格,由此推断不合格的产品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这是以局部的现象来解释系统的问题,显然这里存在一个思维上的偏差,就是先把产品做了不恰当的假设,然后引申出“不合格的产品经过检验还是不合格”的结论。

设产品为P,检验为c,合格为y,不合格为n,则

p+c=yorN(1)

如果我们先进行主观的假设,则会得出

∵p=n

∴p+c=n(2)

由于多了一个主观假设,式(2)变得非理性了。没有经过检验,怎么知道产品是不合格的?对于未知的事件,只有经过判断才能获得客观评价,所以问题又回到了前面。

事实上,产品的质量无论是在加工完成后还是在加工过程中都需要考检验来做评判。质量检验是“过程”的需要,也是评判产品质量的唯一方法。

可见,没有检验就没有质量控制,也就没有质量管理。更谈不上全面的质量管理了。

二、质量是检验出来的

如果认为“质量是生产出来的”那么他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是人们产生一种错觉:质量与检验无关!从而是质量责任的指向变得模糊,既淡薄了检验的责任,也是的质量管理越来越软弱,越来越虚化。特纳告诫人们:“在20世纪,涌现出大量的新名词,像质量成本、可靠性、质量功能配置、全面质量管理、标杆管理等。他们中的每一个主题和很多其他概念都已经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并被积极的研究和实施。每一种方法都在一些地方取得了成功,但在其他的地方却遭到失败。”这就是目前理论与实际脱节,我们的质量管理工作陷入困境的缘由之一。

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博士曾经对质量改进提出著名的14条基本原则[3],其中的第三条---“不要将质量依赖于检验。要从一开始就讲质量渗透或融入到产品之中,从而消除检验的必要。”

三、关于保证质量的进一步的讨论

工业革命的意义就是大规模、高效率的生产,其有别于手工业生产的重要标志是机械化自动化的应用。在自动化生产大规模发展的同时,有人往往忽视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就是检测控制技术的运用。我们要实现大规模、高效率的生产,在过程中必须有自动检测系统与自动控制系统作保证。所谓“自动检测与控制[4]”就是在机械化系统中根据需要在不同的工步、工位配置相应的检测与控制装置,来实现动态的实时检测和反馈,纠正和克服随机的波动和误差,确保系统按照人们预先设定的要求和程序实现大规模、高效率生产。倘若我们在自动生产线上取消计量检测装置(如计数、位移、频率、速度、色泽、硬度、压力、流量、温度以及反馈调节装置等),显然这样的系统是失控的、不可靠的,系统的过程行为将是无效的。因此我们有理由讲,稳定、可靠、安全的检测控制设施是系统可控的必要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产品质量必须靠检验来保证。尤其是在目前比较先进的数字控制系统(CNC)和柔性加工系统(FMC)中,自动检测、自动控制技术对过程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人们对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至此我们对产品质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产品质量是通过检验获得的[5]。随着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