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与认知和行为偏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金融与认知和行为偏差
摘要:行为金融学是有别于传统金融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并通过研究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心理及其偏差,来分析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认知过程和行为偏差。文章介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心理及其行为偏差,揭示了人们在金融投资过程中的认知行为偏差。
行为金融学是研究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认知、感情、心理等行为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证券产品的价格和证券市场非有效性影响的学科,它是将经济学、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融会起来的边缘学科,研究的核心是被传统金融理论忽略的投资者行为的决策黑箱。行为金融理论对于原有理性框架中的现代金融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人的角度来解释市场行为,充分考虑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的作用,为人们理解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所谓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者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在证券投资市场中,个体投资者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的理性人,其决策行为不仅制约于外部环境,更会受到子什么固有的各种行为偏差的影响,这些行为偏差存在于投资者决策的认知、情绪和意志过程中。
一. 过度自信与过度交易
人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的成功的机会,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这种认知偏差称为“过度自信”。大多数投资者投身股市前都知道股市上只有少数人能赚钱,但都认为自己能力比别人强,属于少数能赚钱的人,不具备专业知识也敢买股票,连公司是做什么都不知道就敢买该公司的股票;过滤各种信息时,往往会过分依赖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而忽略一些重要信息,注重那些能够增强他们自信心的信息,而忽略那些伤害他们自信心的信息。
投资者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有“过度自信"的心理倾向,同时又希望尽快获得超额投资回报,故频繁地买入与卖出。2000年,中国沪、深两市的年平均换手率是台湾市场的两倍,是东京市场的8倍,是美国纽约市场的6倍。据中国证监会统计,2005年,沪市年A股换手率为289%,深市达350%,其交易频度居全球证券市场之首。这种过度交易现象也反映出投资者存在“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而据美国证券业协会2000年度对美国投资者调查的统计结果,2000年全美有60%的投资者全年交易次数低于6次。这些反映出我国投资者短线投机倾向比较浓厚,投资者交易次数频繁,长期投资理念尚未形成。
二. 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
股市中存在对信息的“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股票的价格是基于市场对其未来的预期所形成的。市场对股价的预测是基于与该股有关的信息和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如果市场高估了公司最近公布的信息,就产生过高的预期,股
票的价格就会超过无偏评估所产生的与信息相符的理性期望值,对于好消息,股价会高于理性期望值,这种对消息的反应称为“过度反应”。
当一个公司在出现了一连串的好消息之后,由于经验法则的作用人们会误认为还会继续有好消息出现,股价则反映了未来更好的业绩,被高估了,结果产生了过度反应,由于股票出现一连串利好后一般会出现利空,这时人们会对以往的过高的期望进行修正,股价会出现反转,回归到理性期望值。
在分析市场和个股时经常会出现这些偏差,如在上证指数2100点时,人们预测指数将会上升到2500点,2800点;当上证指数跌至1300点时,又预测指数要掉到1000点,甚至800点。2001年上半年,关于股市泡沫的讨论,关于国有股减持,揭露公司财务造假,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教育等利空不断传出,但人们经历了二年大牛市对此反应不足,造成全国股民大套牢。
三. 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感到损失令其产生更大的情绪影响。他们发现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由于损失厌恶,当人们账面盈利时,害怕已有利润失去,容易卖掉股票,不愿承担风险,表现为风险厌恶,结果导致获利减少。当账面亏损时,人们害怕本金损失,倾向于继续持有赔钱的股票,愿意冒继续下跌的更大风险,表现为风险偏好,导致亏损扩大。同时长时间持有赔钱的股票降低了资金使用率,失去了再次或多次获利的机会。
要避免这种行为偏差,投资者有必要进行心理素质的训练。但最重要的是正确地研判大势和个股,在行情发动初期,特别是在牛市时,要尽量持股,特别是持有主流板块的龙头品种;在行情的末期,出现转势时,特别是在熊市时,要尽量早地卖掉股票,不要因为有点亏损就不愿意卖,而造成更大的亏损。对个股而言,要综合考虑其基本面和涨幅情况,如某股票有实质性利好并涨幅不大时,可继续持股;当某个股票有实质性利空,基本面转坏时应尽早出手。
我国股票市场以散户居多,投资者群体心态很难正常,牛市时的成交量平均高出熊市时的数倍以上。牛市时散户的平均获利率远低于市场的表现,说明散户过早地卖出了获利股票;熊市时散户的平均亏损率与市场的表现不相上下,说明散户持有成本高于市价的股票不愿卖。
四. 后悔厌恶
假设有一个人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并为此而自责不已,这种认为没有做出正确决定的情绪就是后悔。后悔比受到损失更加痛苦,让人觉得要为损失承担责任。后悔厌恶是指当人们做出错误的决策时,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痛苦。
为了避免后悔,人们常常做出一些非理性行为。比如像损失厌恶一样过早卖出盈利的股票,长时间持有赔钱的股票。因为盈利时,面对确定的收益和不确定的未来走势,为避免股价下跌而带来的后悔,倾向于获利了结;出现亏损时,面对确定的损失和不确定的未来走势,为避免立即兑现亏损带来的后悔,倾向于风险寻求而继续持有股票。这种投资决策是不理性的。
为了避免后悔,还会趋向于等待一定的信息到来后,才做出决策,即便是这些信息对决策来讲并不重要,没有也能做出决策,就是因为太害怕失误。虽然证券市场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完全准确地预测市场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不能过度自信轻易决策,但也不能害怕风险,而对有把握的事情不去及时决断以至耽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