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形结合”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从一年级开始就已经开始渗透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年级已知一部分,已知另一部分,求总数,是用加法。

我不禁回想起我的小学时代我的数学老师在教学应用题时,总是先让同学们读题,然后要我们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我不禁想问,应用题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般分为三步:1.读题,也就是理解题意,审题,对条件加工,整理。2.列算式,将条件抽象成算式。3.解答。这三步当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步加工,整理条件。在整理条件过程中,将所有已知条件联系在一起,通过某种关系,解决问题。我认为解决问题的本质是建立数学模型。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已知一部分,已知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已知总数,已知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已知每份数,份数,求总数,用乘法等,实际上都是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

一、植树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的数学广角设置了“植树问题”,更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典型课例。

这三种不同的情况,就建立了三种数学模型,也就是三种线段图。不仅种树问题适用,凡是满足这种数学模型的,都可以使用。比如路边的路灯,铁轨,上楼梯等。

上过本节课的老师都知道,学生掌握起来非常难,我在教学时,重点教会学生分析题目。要做好植树问题必须先弄清楚什么叫总长,什么叫间隔数,什么叫间距,要学生清楚,间隔数实际上就是间距的数量。弄清楚各个数据之后就要结合模型进行解题。总长÷间距=间隔数。当两端都栽时,棵数=间隔数+1;当只栽一端时,棵数=间隔数;当两端都不栽时,棵数=间隔数—1。

先明确要求什么,已知什么条件,将条件罗列出来可以帮助同学们解题。

二、单位一问题

在四年级期末复习时候,习题中出现这样几题:

1.起航小学四、五年级的同学上山去采集树种,四年级采集了18.5千克,五年级比四年级多采了3.8千克,两个年级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2.一批货物给了甲乙丙三个运输队,甲队运了95.8吨,比乙队多运2.8吨,比丙队少运4.8吨,这批货物多少吨?

在做第一题的时候,学生很自然的18.5+3.8,可是在第二题时,也有的同学乙队:95.8+2.8,丙队:95.8-4.8。第二题是错解。在讲解时候,教师马上在黑板上出示:

乙队比甲队多运2.8吨。

已知甲队95.8吨,求乙队运多少吨?

甲队比乙队少运2.8吨。

教会学生分析题目,观察这两个题目的异同。同学们都能发现,一个已知条件相同,另一个已知条件不同,问的问题一样。具体来说,都是已知甲队的数量,第二个条件,一个是乙队比甲队,甲队比乙队。教师小结:这两个题目的不同点就是“跟谁比”不同。

“跟谁比”不同列式当然不同,跟甲队比,甲队已知,就可以多+,少-;跟乙队比,乙队未知,就可以多-,少+。实际上在四年级出现的这道题目,甚至这种题目在四年级之前也会出现,就是六年级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单位一问题。这种问题分为两大类:单位一已知,单位一未知。在六年级会具体的总结这两类问题如何去做。

三、相遇行程问题

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从甲、乙两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6小时相遇。相遇后快车继续行驶了3小时后到达乙站,已知慢车每小时行45千米,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这是相遇行程的典型问题,在四年级奥数题中经常出现,教会学生分析此类题目的方法:画线段图。

教会学生分析:从线段图中可以看到,慢车6小时行的路程与快车3小时行的路程相等,这样就可以算出快车的速度,从而就可以求出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甲乙两站相距路程=甲、速度和×相遇时间。

可见“数形结合”对解决问题是多少的重要,从一年级开始,教会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解题,教会学生整理和分析已知条件。相信坚持到底学生的解题能一定会有所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