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网络新闻标题分享

网络新闻标题分享
.
网络新闻标题的四个特点
其三,单行为主。报纸新闻可以通过引题的引导、正 题的概括、副题的补充,把一篇新闻报道做得有声有色。 而网络新闻标题受网页显示面积限制,位置空间以行长为 限,新闻标题板块通常由若干条新闻排列集成一个矩阵, 所以网络新闻标题一般不使用多行题,多为单行题。
其四,多用实题。报纸的新闻标题有虚、实之分,实 题要交代新闻要素,虚题可以是议论或警句等。报纸新闻 最大的特点就是题文一体,即使是虚题,只要看一眼导语, 新闻中的主要事实也就清楚了。而网络媒体不行,虚题往 往使读者不得要领,也就影响了“点击率”。因此网络新 闻标题一定要抓住新闻事实中的一个或几个新闻要素,通 过恰当组合,抓住“新闻眼”,吸引受众点击。
网络新闻标题分享
李伟锋
.
网络新闻标题的四个特点
其一,题文分家。这是网络新闻标题与传统新闻标题 最大的不同。网络新闻标题更像一本杂志的目录,读者不 能像看报纸那样,将标题和正文尽收眼底,网络新闻需要 通过受众点击标题打开正文,从而实现传播过程的继续。 若标题对受众缺乏吸引力,就无法实现对标题的点击,此 传播过程即告终止。这就需要网络编辑准确地提炼出新闻 要点,制作出富含新闻要素的生动标题。
.
制作网络新闻标题的五个要点
3. 整齐美观。标题多采用单行,使页面看起来整齐、清楚,各标题的 字号、颜色也要基本相同。当然,也可采取其他的有一定规律性的排 列,如金字塔型等。为了突出某个标题,在字号和颜色上也可特别处 理。 4. 忌夸张媚俗。一是不要使用卖弄的、夸张的、过分渲染的词汇制作 标题;二是不要使用隐喻、暗喻、比喻在标题中“标新立异”。 5. 标题+提要。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传播特别重要的新闻中。单行网络 标题最大的缺陷是不能“一网打尽”全部精彩的新闻事实,为了弥补 这个缺陷,西方主要网络新闻媒体大量采用“标题+新闻提要”的形式, 深受欢迎。这种新闻提要就是紧排在标题下面的简短文字,辅助和解 说标题中传达的最重要内容,很接近新闻导语,但是通常比新闻导语 更简练和浓缩,可使用户在只浏览主页及各分类新闻主页的情况下, 就能对当日要闻了然于胸,这是值得我国网络新闻媒体工作者借鉴的。

网络与纸媒新闻标题的差异化比对

网络与纸媒新闻标题的差异化比对

网络与纸媒新闻标题的差异化比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渠道之一。

与传统的纸媒不同,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更加即时、多样化,而新闻标题作为引导读者阅读的第一印象,在网络和纸媒上的呈现方式也存在差异。

本文将就网络与纸媒新闻标题的差异化进行比对分析,探讨其在信息传播、读者吸引和新闻效果等方面的异同之处。

网络媒体新闻标题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上。

网络媒体的新闻标题通常更加简洁明了,使用的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由于网络阅读者的注意力往往较为分散,新闻标题需要尽可能地吸引眼球,因此往往会使用一些调皮幽默的表达方式,以及琅琅上口的俏皮话或流行语。

而纸媒的新闻标题则更加正式、严肃,使用的词汇和语气更加庄重,更加注重新闻的客观公正性。

在信息传播效果上,网络媒体新闻标题在传播速度和范围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由于网络的传播速度远远快于纸媒,新闻标题可以在瞬间通过各类社交平台传播开来,触及的受众范围也更加广泛。

而纸媒的传播速度较为缓慢,新闻标题的传播范围主要受限于报纸的发行范围。

这意味着网络媒体新闻标题在传播效果上要远远好于纸媒。

在读者吸引方面,网络媒体新闻标题更加注重情感因素。

网络媒体通常会在新闻标题中加入一些感情色彩,以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反应,从而吸引读者的阅读欲望。

而纸媒的新闻标题则更加理性,更加注重新闻的内容和价值,吸引读者的是新闻本身的意义和重要性。

由于网络媒体的互动性更强,新闻标题的设定还需要考虑到读者的参与性。

网络媒体往往会在新闻标题中使用一些引导式的词语,或者直接提出问题,以激发读者的兴趣和参与欲望。

而纸媒的新闻标题则更加注重客观性和权威性,不会在标题中过多引导读者的思考和参与。

网络与纸媒新闻标题在语言表达、传播效果、读者吸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网络媒体新闻标题更加生动、情感化,传播速度快且范围广,更加注重读者的参与性;而纸媒新闻标题更加庄重、理性,注重新闻内容本身的客观性和价值。

浅析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标题的差异

浅析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标题的差异

网络时代浅析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标题的差异□袁保霞目前,网络媒体的新闻信息大都来自传统媒体,网络标题制作的报纸化现象有待改变。

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可以看作是网络新闻编辑对新闻资源进行二次加工和开发的过程。

在网络新闻中,如何真止适应网络本身的传播特点来发布新闻,就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笔者从标题的功能,及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来分析,探索网络新闻标题制作的技巧。

这对于网络新闻编辑来说,如何更快更好的编辑网络新闻标题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以河北日报新闻网为例,探讨一下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

一、网络新闻标题与平面报纸标题的功能差异“标题是新闻的眼睛”。

报纸新闻是这样,网络新闻更是如此。

因为报纸的新闻,正文、图片、辅题同时在同一平面呈现,标题以其更大的字号和不同的字体首先映入眼帘,但整个新闻是和标题连成一体的,有些读者会被图片吸引或在对正文的一瞥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因此吸引阅读的任务并不仅仅是在于标题。

网络媒体的超级链接方式使它的标题承担了全部吸引读者阅读的重任,大量新闻信息的存在和页面的单一性,使网络媒体只能简明扼要地以列表方式把新闻标题呈现在主页面上,图片和多媒体视频、F LASH只是作为调剂视觉效果的一些点缀,网络新闻主页面几乎可以称为标题的海洋,要从众多的新闻中突出出来,吸引读者点击,靠的就是标题的出彩,标题吸引不了读者的点击,就意味着新闻传播的失败。

因此,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比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对一条新闻来说显得更重要。

例如《河北日报》2007年5月15日第一版主题是“千难万难,一身正气就不难”,辅题是“———看‘上校村官’王晓勋如何依靠群众治乱”网络新闻就不同了,以最能说明文章内容的实题来做标题展示给受众。

标题是“看‘上校村宫’王晓勋如何依靠群众治乱”,把评论独立出来做一个标题“本报评论员文章:在王晓勋身上,我们读懂了什么……”放在前一个标题的下方,两篇文章同时出现在网络新闻主页面。

二、网络新闻标题与平面报纸标题的形式差异首先,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格式不同,报纸新闻标题常见的结构有引题+主题、主题+辅题及引题+主题+辅题的形式。

报纸与网络信息之间的比较

报纸与网络信息之间的比较

报纸与网络信息之间的比较报纸与网络信息的比较不同点:1.报纸上信息的保存和查阅不太方便;网络上面的信息比较容易保存。

2.报纸是有偿订阅;网络上的信息可以免费浏览。

3.报纸有专业记者编写;网络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言论。

相同点:1.都关注最新时事新闻。

2.新闻都有引人注意的标题和彩色图片。

3.都以刊登广告来获取利润。

自己的观点....[范文]There are a lot of difference between newspaper and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One of important things is that it is not convenient to save and look up information on newspaper, while the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is easier to save. Another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you must pay some money for reading any newspaper. But you can get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without paying. The third main difference is there are a lot of specific experts editing newspaper. By contrast, anyone can claim their ideas on internet freely.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same things between these. At the beginning with, they all concentrate the latest news. The second is both of them has attractive title and colorful pictures. Finally, they all get profit by publishing advertisement.Summarily, in my opinion, the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is more helpful for me.。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比较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比较

168媒介观察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比较吕 华(西安日报 时政新闻部,陕西 西安 710068)摘 要: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在新闻信息的接收上,受众不再局限于报纸,而是可以通过观看网络新闻来获取最新的信息。

但是,在新闻的拟题上,网络新闻与报纸新闻各有千秋,都有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主要围绕这两者的标题进行简要的对比分析。

关键词:网络新闻;报纸新闻;标题;比较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8)10-0168-02一、前言现如今,由于网络的传播速度较快,传播渠道较多,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更习惯于通过网络新闻来了解社会的动态与世界的变化。

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网络新闻的编辑存在较多的问题,如照搬照抄其他媒体的新闻。

故此,如何利用网络的特点来发布新闻,也就成为网络传媒机构必须研究的一大问题。

本文重点围绕其与报纸新闻标题进行对比分析,以帮助人们了解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之间的区别。

二、标题的功能新闻标题有许多功能,如概括主要内容、引人注意、评析新闻意义等等。

还有人认为新闻标题其实就是新闻的眼睛。

故此,无论是网络新闻,还是报纸新闻,标题的意义都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相比于报纸新闻的标题,网络新闻标题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功能要更突出。

由于报纸新闻的正文、图片是一起呈现的,虽然会加大标题的字号,但是标题与整个新闻的内容是连为一体的,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有可能直接被图片吸引,继而找到新闻的关键点。

故此,对于报纸新闻而言,吸引阅读的任务并非只由标题来承担。

但是网络新闻则不同,由于其采用的是超级链接的方式,所以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任务就只能由标题来承担。

此外,由于新闻信息较为丰富,所以网络新闻只能够通过列表的方式将标题呈现于主页面上,然后读者再根据标题的吸引度去选择观看。

[1]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新闻网站就变成了标题的海洋,要想从大量的新闻中脱颖而出得到读者的关注,就需要依靠标题。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差异的研究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差异的研究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差异的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进行研究,探讨了两者在特点与写作方式上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了新闻媒体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新闻在速度、传播范围和互动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报纸新闻在深度、可信度和内容质量上仍有其独特价值。

报纸新闻与网络新闻的写作差异影响着新闻传播的方式和效果,也反映了新闻媒体不断变革和创新的趋势。

未来,随着新闻传播方式的不断演变,报纸新闻与网络新闻的融合与互补将更加重要,为新闻传播提供更为多元和丰富的内容形式,促进社会信息的更加广泛和深入传播。

【关键词】报纸新闻、网络新闻、写作方式、特点、发展趋势、差异、影响因素、新闻传播、影响、未来发展、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结论、引言。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报纸新闻逐渐被网络新闻取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逐渐转变为在网络上阅读新闻。

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新闻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也影响了新闻的写作方式和传播效果。

研究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种背景下,深入挖掘报纸新闻与网络新闻之间的写作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对于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方式,提高新闻写作质量,增强新闻传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为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探讨两种新闻写作方式之间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从而对新闻传播形式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对比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为新闻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此研究旨在为新闻媒体从业者和新闻传播学者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同时也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新闻消费体验和选择方向。

报纸新闻标题与网络新闻标题的异同比较

报纸新闻标题与网络新闻标题的异同比较

报纸新闻标题与网络新闻标题的异同比较作者:贺清来源:《新闻世界》2008年第12期【摘要】新闻标题无论对于传统报刊还是新媒体网络,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网络新闻标题来源于报纸新闻标题,由于媒体的不同特点,二者的新闻标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本文将从新闻标题的形式、结构、功能及内容等多个方面来比较两者的异同,从而分析网络与报纸在新闻标题制作上各自呈现的特点和趋势。

【关键词】报纸网络新闻标题比较一、标题的形式结构1、新闻顺读与新闻导读。

传统意义上的报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各级党报,是没有新闻导读版面的。

追其原因,这些报纸大都是日报,版面不是很多,一般情况,只有4版,8版,内容多的时候也就16版。

如《人民日报》,平常也就只有16版,在国庆假日期间,版面缩减为4版。

所以,新闻导读版面也就没有必要。

读者只要按照新闻版面的安排来阅读就可以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闻顺读。

现在一些都市报,晚报,如《华商报》《羊城晚报》等,由于广告等原因,版面非常多,动辄三五十版。

虽然这些都市报首页也出现了新闻导读,但毕竟由于版面限制,不可能导读全部内容。

读者也需按照版面的安排来阅读。

在网络时代,无论党报新闻网站,还是商业新闻网站,新闻导读首页是必须有的。

新闻导读首页,采取标题排列方式,按照要闻,国内,国际,娱乐,体育等频道安排,基本涵盖所有内容。

读者可以根据兴趣直接选择新闻,没有版面的限制。

这与网络的特点有关,在网络时代,信息以海量出现,如何选择新闻成了首要问题,一个网站中的新闻往往多达成百上千条。

于是,新闻首页标题导读,就显得至关重要。

网络新闻标题是否新颖,有创造力,直接关系到整个新闻文本乃至网站的成功与否。

网络新闻标题重要性超过了报纸。

2、题文相对与题文分离。

报纸除了一些标题新闻、标题导读,题文相对是其必须遵守的一条规则。

即正文要围绕标题来编辑安排。

因为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标题除了揭示新闻内容外,还起着划分版面,组织内容的作用。

在网络新闻时代,为了节约版面,新闻导读首页全部采用标题导读,因而,首页标题与正文出现了分离,即,重要新闻标题位于首页,正文采取超链接的方式与之联系。

网络与纸媒新闻标题的差异化比对

网络与纸媒新闻标题的差异化比对

网络与纸媒新闻标题的差异化比对网络与纸媒是新闻传播的两种重要形式,它们在新闻报道的方式、内容呈现和传播效果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新闻标题作为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和纸媒中的表现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比对网络与纸媒新闻标题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从形式和风格上看,网络新闻标题更加简短、直接,注重关键词的选择和概括性;纸媒新闻标题则相对更加复杂,注重修辞和语言艺术的运用。

在网络上,新闻标题通常是一句话,用词简洁,不加修饰,直截了当地传达新闻内容和焦点。

网络新闻标题可以是“市长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应对新冠疫情”;而在纸媒上,新闻标题则会更加繁复,使用修辞手法和文学语言,进行交代和铺垫。

纸媒新闻标题可能是“市长凭添震怒,临机召开疫情专题会议,倾力研究应对之策”。

从传播效果和受众群体上看,网络新闻标题更加注重吸引点击和传播,强调新闻的新颖性、独家性和话题性;纸媒新闻标题则更加注重提炼新闻核心,突出新闻的价值和影响力。

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性,新闻标题在网络上更加注重点击率和传播效果。

网络新闻标题通常会使用一些吸引眼球的词语和句式,突出新闻的话题性和独家性,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而纸媒新闻标题则更加注重提炼新闻核心,突出新闻的价值和影响力,深入挖掘新闻的内涵和背后的故事。

从传播渠道和形式上看,网络新闻标题更加多样化、便捷化,适应不同平台和传播渠道;纸媒新闻标题则更加规范化、传统化,注重报纸版面的限制和传播形式的规范。

因为网络传播的多样性和便捷性,网络新闻标题具有更加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可以适应不同平台和传播渠道的需求。

网络新闻标题可以是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具有更加丰富的呈现方式。

而纸媒新闻标题则受到版面限制和传统形式的影响,更加规范化和传统化,通常采用文字形式呈现,范围和风格较为单一。

网络新闻标题与纸媒新闻标题在形式、风格、传播效果、更新频率、传播渠道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既是受到新闻传播形式特性的影响,也是受到受众需求和传播环境的影响。

网络与纸媒新闻标题的差异化比对

网络与纸媒新闻标题的差异化比对

网络与纸媒新闻标题的差异化比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而纸媒作为传统媒体,在过去也曾经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方式。

然而,由于媒体传播形式和受众群体的不同,这两种媒体对于新闻标题的处理方式和呈现方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标题的命名、主题筛选、语言表达等方面探讨网络与纸媒新闻标题的差异化比对。

一、标题的命名网络媒体的新闻标题一般采用简洁明了的方式,以吸引读者的注意。

标题一般不能超过20个字,有时还会使用缩写和数字,以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例如,新闻标题“深圳禁入境三省市旅客”在网络媒体中就经常出现。

这种标题命名方式特别适合网络媒体这种快速传播的媒体形式。

而纸媒新闻标题则相对简短,通常都在10个字以内。

另外,纸媒新闻标题更注重新闻的主旨和内容,一般会使用较为正式的用语,以更加正式、严肃的态度向读者呈现新闻。

例如,《人民日报》的新闻标题:“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诊病例增速继续下降,治愈出院占比达68.3%”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二、主题筛选网络媒体的新闻标题更注重话题的新颖性和话题的热度,例如最近非常热门的新冠病毒。

因此,这些新闻标题很多时候会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冲击感,让读者惊讶地称赞它的创意和巧妙。

同时,网络媒体的新闻标题也特别喜欢用吸引眼球的方式来表达新闻主题,有时还会在新闻标题中添加一些关键词,以方便读者在网络上搜索这些关键词。

例如,新浪网曾经发布过这样一则新闻:“女子怀孕3个月后竟然变成老太!医生:是人体缺钙演变为骨质疏松症”这种表现方式就很典型地体现了网络媒体新闻标题的主题筛选方法。

纸媒新闻标题则更加注重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和权威性。

它不会像网络媒体那样强调新闻的热度和时效,而是更关注新闻本身的内容和新闻报道的准确性。

例如,《人民日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舆情大数据显示:我国人民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个标题的主题筛选方式就更偏向于客观描述,而不是强调话题的热度和新颖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之比较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之比较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之比较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是两种不同的形式,它们在传达信息和吸引读者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策略。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网络新闻标题和报纸新闻标题进行比较,并探讨它们的优点和缺点。

首先,网络新闻标题通常更加简洁明了。

由于网络新闻的传播速度快,读者对于标题的阅读时间有限,因此网络新闻标题需要尽可能地简洁明了,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例如,一个典型的网络新闻标题可能是"火灾致多人死亡",这个标题能够用最少的字数传达最重要的信息,让读者快速了解到事件的关键点。

相比之下,报纸新闻标题则更加详细和具体。

报纸新闻由于有更多的版面空间和阅读时间,因此可以在标题中包含更多的信息。

报纸新闻标题通常会提供更多的细节,以吸引读者进一步阅读文章。

例如,一个典型的报纸新闻标题可能是"火灾造成10人死亡,警方正在调查起火原因",这个标题不仅告诉读者火灾造成了多少人死亡,还提醒读者警方正在对火灾进行调查,让读者对事件的背景和进展有了更多的了解。

其次,网络新闻标题更加注重关键词和SEO优化。

在网络新闻中,关键词的选取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网站在搜索引擎中获得更好的排名。

网络新闻标题通常会使用一些常用的关键词,以提高文章的搜索可见性。

例如,对于一篇关于健康的文章,一个典型的网络新闻标题可能是"8种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你知道几个?",这个标题中使用了关键词"免疫力"和"食物",可以吸引对健康和饮食有兴趣的读者。

相比之下,报纸新闻标题更加注重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报纸是通过展示和销售来吸引读者的,因此报纸新闻标题通常会使用一些吸引人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例如,一个典型的报纸新闻标题可能是"惊险!女子跳楼救落水婴儿",这个标题使用了"惊险"和"救落水婴儿"这样的词汇,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兴趣,促使他们购买报纸并阅读这篇新闻。

网络与纸媒新闻标题的差异化比对

网络与纸媒新闻标题的差异化比对

网络与纸媒新闻标题的差异化比对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纸媒新闻和现代的网络新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两种重要途径。

而这两种媒体在新闻标题上的呈现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化。

本文将从中文网络新闻标题和纸媒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信息呈现方式和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比对,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化。

首先从语言特点上来看,中文网络新闻标题和纸媒新闻标题在语言表达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中文网络新闻标题通常力求简明扼要、直观易懂,追求让读者在第一时间内掌握新闻要点。

这种标题通常采用了省略成分和简洁的词汇,力求在有限的字数内传达最多的信息,例如:“京津冀一体化”、“高考降温”等。

而纸媒新闻标题则更注重语言的艺术性和文学性,尤其是一些以文学性见长的报纸,他们更加重视标题的文学韵味,常常使用一些比喻、修辞手法和典故,以引人入胜。

论调的因素对纸媒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也有所影响,一些偏向于传播“正能量”的纸媒新闻标题力求用正面语言和积极修辞,而一些偏向于批判的纸媒新闻标题则更倾向于使用负面词汇和修辞手法。

其次从信息呈现方式来看,中文网络新闻标题和纸媒新闻标题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文网络新闻标题通常采用了一种开放式的信息呈现方式,即通过标题直接呈现新闻的要点或者引用语句,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新闻内容。

而纸媒新闻标题则更加注重情感的渲染和新闻事件的渲染,通常通过标题的形式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在信息呈现方式上,中文网络新闻标题通常更活跃、更有互动性,例如一些网络新闻标题会直接用问句引导读者思考,而纸媒新闻标题则更加稳重、更有权威性和严肃性。

这种差异化的信息呈现方式也影响了读者对新闻的认知和理解。

最后从传播效果来看,中文网络新闻标题和纸媒新闻标题在传达信息和引发读者共鸣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文网络新闻标题由于其简洁明了的特点和即时传播的特性,能够更迅速地传达信息,然而由于信息量有限和表达方式单一,难以引发读者的深刻思考。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比较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比较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比较作者:杨田风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19期摘要:新闻标题不论对于传统媒体还是新时代网络媒体,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网络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获取渠道在新时代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

网络新闻标题和报纸新闻标题相比较,不仅仅是一种继承,而且还有创新,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本文立足于现实,首先分析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共同点,其次比较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同点,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网络新闻标题;报纸新闻标题;比较标题是新闻的核心,其作用是读者面向新闻的眼睛,这在新时代网络新闻中仍然延续。

通过阅读新闻标题,读者从中搜寻关键的新闻信息,直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话题,跳过不够敏锐直接的新闻信息。

新闻标题不但是完整的新闻报道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透露出信息要素。

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网络在各个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而网络新闻自身的特征也显露出来,体现出网络新闻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一、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比较(一)追求新颖性和深度性新闻标题的新颖性是从受众的兴趣出发,更多考虑到的是新闻的点击量和阅读量,从直观题目上引起患者阅读的欲望,而深度性主要是针对新闻内容而展开,在读者阅读结束后对于新闻内容有所感悟,受到启发,从而自觉将新闻内容进行宣传。

网络新闻和报纸新闻都具有这一特征,人们通过互联网打开网页,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标题和图片,这些感官上的刺激是最先产生兴趣的开始环节,只有在遇到感兴趣的话题后,点击量和阅读量才会逐渐增长。

信息时代网络编辑也是直接根据标题来判定出整条新闻的浏览量[1],关于这方面标题的特征,报纸新闻和网络新闻都具备。

(二)讲求字数限制报纸由于要考虑到页面排版问题,非常讲究字数限制。

字数太少,排版不美观,显得整个篇幅空洞;字数太多显得篇幅拥挤,版面被撑散。

网络新闻编辑与传统新闻编辑的异同

网络新闻编辑与传统新闻编辑的异同

摘要:传统新闻媒体与新兴网络新闻媒体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他们又具有各自的特点。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它们互相合作,互相竞争,交相辉映。

网络数字时代的到来,必将对传统新闻媒体带来一个巨大的冲击。

但是传统新闻媒体毕竟有它自己的优越性,在看得见的未来里是不可能被取代的。

通过对网络新闻编辑与传统新闻编辑的差异的分析,使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它们之间微妙的联系,更好的将它们发展下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步入了网络时代。

网络媒体也随之兴起。

从一开始的复制黏贴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到网络新媒体的出现,明显地可以知道,网络媒体不再是亚于传统的新闻媒体,它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甚至于有人预言报纸会消亡。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讨论报纸是否会消亡。

但是很现实的是,传统新闻媒体会与网络新媒体在可以看到的未来里是共存着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正视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扬长辟短,发挥各自的长处,发挥各自的社会功能。

中国的网民越来越壮大,在此同时,在网上浏览新闻网页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我们要努力的改善和提高网络新闻媒体的质量。

然而,传统新闻媒体还是有其存在的优势的,我们仍要继续不断地改进。

网络新闻编辑与传统新闻编辑,虽然大家都是新闻编辑,但是因为其各自的载体不一样,在处理的时候,也会有不一样的方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步入了网络时代。

网络媒体也随之兴起。

从一开始的复制黏贴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到网络新媒体的出现,明显地可以知道,网络媒体不再是亚于传统的新闻媒体,它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甚至于有人预言报纸会消亡。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讨论报纸是否会消亡。

但是很现实的是,传统新闻媒体会与网络新媒体在可以看到的未来里是共存着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正视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扬长辟短,发挥各自的长处,发挥各自的社会功能。

中国的网民越来越壮大,在此同时,在网上浏览新闻网页的人也就越来越多,我们要努力的改善和提高网络新闻媒体的质量。

网络新闻的标题与传统新闻的标题相比有何不同

网络新闻的标题与传统新闻的标题相比有何不同

⽹络新闻的标题与传统新闻的标题相⽐有何不同⽹络新闻的标题与传统新闻的标题相⽐有何不同新闻标题是编辑对修改过的稿件所做的画龙点睛的⼯作。

⼀则新闻仅有引⼈的事实还不够,再配上⼀条好标题,才能令读者⼀见钟情,激发阅读新闻内容的兴趣。

⽹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和⽹络媒体之间存在的激烈竞争催⽣了⽹络新闻编辑,特别是形成了⽹络新闻标题编辑的新特点和风格。

在这些新特点中有对传统新闻标题的异化和颠覆,也有汲取和超越。

超越传统的个性⽹络新闻标题与传统新闻标题区别很⼤。

⼤量的新闻信息势必迫使其只能简明扼要地列表式地把新闻标题呈现在主页⾯或者⼆级业⾯上,这样,⽹络新闻标题就具备了内容和导读的双向功能。

⼀.形式上,单⾏化是其总体特征。

由于页⾯的⾯积空间有限,标题与内容不可能全部罗列到⼀个版⾯上,使⽹络媒体编辑⽆⼀例外⽤的都是单⾏题。

排列⽅式花样性也没有了可展⽰的平台。

有的只是横排标题,绝对没有竖排的。

单⾏题在⼤多数情况下也是分主题和副题,或是引题和主题的,只不过在⽹络上列出的时候把两个题⽬横向并排放置⽽已。

但是除了在内容页⾯上直接转载报纸的新闻,三题齐全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有些⽹络新闻标题其实就是导读,他把最最具新闻点和最具吸引⼒的要素罗列在标题⾥,经过对语⾔的处理,引导⽹民进⾏纵深的阅读。

这种导读分为两种,⼀种是鉴于⽹络版⾯的有限,为了节约空间⽽惜字如⾦的,另⼀种是为了吸引读者眼球⽽故设悬念的。

实际上⽹络标题对传统标题的最⼤颠覆就是它的简洁性和⼤众化。

⽹络新闻标题单⾏化趋势,融合了⼈类接受⼼理等诸多的美学原则与修辞⼿法,它并不是标题的原始退化⽽是反璞归真,还是新⼀轮业务探讨的始点。

⼆.内容上,煽情化是其主要趋势。

传统的报纸标题在市场化的竞争中纷纷在内容上开始了通俗与煽情的改⾰,但在⽹络媒体⼤⾏其道的今天,这种优势最终让给了⽹络新闻。

煽情标题是以社会新闻和娱乐新闻为基本素材的。

⽹络新闻媒体在搜索诸多软性新闻的功能上更为不遗余⼒,来龙去脉井井有条⽽⽆丝毫挂⼀漏万。

浅析微信和报纸新闻标题的异同

浅析微信和报纸新闻标题的异同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新闻产品越来越多。

无论是各级新闻媒体注册的微信公众号,还是各级各类单位注册的公众号,每天都在频繁地发布各类新闻产品,成为公众获得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由于微信的呈现方式,任何一条新闻信息,首先跃入受众眼帘的就是新闻标题,能否吸引受众点开微信阅读,直接决定着这条新闻的传播效果。

所以,俗称“微信小编”的编辑会把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制作新闻标题上。

于是,我们在朋友圈或者在订阅号里能看到很多高质量的新闻标题,但也存在“标题党”的问题,如为了吸引眼球而【摘要】标题是一篇新闻的“眼睛”。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尤其是微信平台的出现,赋予了新闻标题新的功能,也产生了新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报纸和微信新闻标题的对比,从两者同源性、差异性、微信新闻标题制作误区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明微信新闻标题如何回归本源,提高标题的传播力和吸引力。

【关键词】微信;新闻标题;报纸;准确;异同浅析微信和报纸新闻标题的异同○何薇度依赖“网感”,则会对自身权威性造成不利影响。

比如,央视记者王冰冰因其甜美长相意外成为网红记者,央视也迅速抓住机会,多次利用网红的流量效应提升新闻传播效果。

一些有“网感”的媒体看到后纷纷效仿,也试图推出自家网红记者,一时间各类“小姐姐”记者雨后春笋般出现,反而让人觉得这些媒体“触网”过深,丢失了严肃性,权威性也受到影响。

其实,传统媒体在抵抗住新媒体最初的冲击站稳脚跟后,不断推动媒体融合,主动进军新媒体平台,逐步“收复失地”的过程中,一个重要依靠依然是其自身属性所带来的权威性,这一点党报体现得更加明显。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能有现在的影响力,与其权威性息息相关。

换言之,权威性是党报的立身之本,也是其在新媒体平台搏杀的“撒手锏”,党报微信公众号编辑运维团队在运用“网感”时必须掌握好分寸,既发挥出“网感”的优势,又不让其削弱自身权威性。

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党报越来越了解、适应并融入了网络传播环境,“网感”越来越足,也更能把准受众脉搏,运维官方微信公众号时愈发得心应手。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之比较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之比较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之比较中文系李天昊指导教师霍华民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网络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惯性,网络新闻标题与传统报纸新闻标题相比,既是一种继承又是一种发展,两者具有共性和个性,本文对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之比较,研究得出:网络新闻标题特点表现为题文分离、单行为主、时效性高、多用实题;而报纸新闻标题特点表现为大量采用复合式结构、以报道事实为主,对事实的表述呈现一种动态;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共性在于标题制作要求的一致、编辑流程和目标的一致;网络新闻标题和报纸新闻标题个性在于在功能性、形式、概括性、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

关键词:网络新闻标题;报纸新闻标题;比较News title and the newspaper news title of network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the network has become a kind of inertia,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network news headlines,is a kind of inheritance is a kind of development, both has the general character and the individuality, the study of network news headlines and news headlines: comparis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news headlines, as the performance separation, separate, high efficiency,more practical subject, and the newspaper news title features extensive use of composite structure,primarily,to report the facts to the statements of facts presented a dynamic; network news titles and headlines in common is that headline that conforms to the specifications, the editing process and the consistent goal; network news headlines and the newspaper news title character lies in the differences in function, form, content,general.KEY WORDS: network news headlines; the newspaper news title character; personality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二)研究方法 (2)(三)文献综述 (2)二、网络新闻标题和报纸新闻标题特点分析 (4)(一)网络新闻标题特点 (4)(二)报纸新闻标题特点 (5)三、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共性分析 (6)(一)标题制作要求的共性 (6)(二)编辑流程和目标的一致 (6)四、网络新闻标题和报纸新闻标题个性分析 (7)(一)功能性差异 (7)(二)形式的差异 (7)(三)概括性的差异 (9)(四)内容的差异 (9)结论 (11)谢辞 (12)参考文献 (13)一、绪言(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新闻标题的研究是新闻学研究不断细化和深化的一个方面,其理论来源主要是报纸新闻的相关研究成果。

网站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比较研究——以光明网和《光明日报》为例

网站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比较研究——以光明网和《光明日报》为例

第10卷第15期 2019年08月Vol.10 No.15 August 201967一、引言报纸是平面化的传播媒介,标题与正文位于同一版面,标题未展现的内容,读者可通过浏览新闻正文获取内容信息。

而网站新闻具有超文本特征,呈层次化结构,所有标题罗列在一个界面,而新闻正文则以超链接的方式存在于另一个界面。

网站新闻标题的内容如果不能吸引读者,读者就不会点击链接进入新闻正文,网站媒体也就不能实现传播目的。

本研究以光明网和《光明日报》为研究对象,对网站与报纸两种媒介的新闻标题进行比较研究,并结合当前媒介发展的整体环境,分析两种媒介新闻标题存在的差异,为网站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提供借鉴。

二、网站新闻标题和报纸新闻标题的比较分析(一)网站新闻标题和报纸新闻标题的特点网站新闻具有超时空性和交互性,这些特点使互联网不仅成为一种大众媒介,也成为人际传播的重要工具。

但在网站新闻传播过程中,由于媒介载体受界面的限制,网站新闻标题一般都罗列在同一个页面之中,具体新闻内容则通过超链接技术与新闻标题建立联系。

因此,读者在通过互联网浏览网页获取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只有先被新闻标题吸引,才会点击标题进入链接浏览新闻报道的全部内容。

以光明网为例,其页面主要有新闻标题页和新闻正文页这两类标题页面,而新闻标题页又可以细分为标题导读页和标题目录子页两种形式。

对于最新的重要新闻,大多放在新闻网站首页,也就是标题导读页,而新闻正文采取在标题上建立超链接的方式与正文相连。

读者只有在点击这则新闻的标题以后,才可以进入正文页面详细阅读新闻。

其他内容版块在网站界面则以“更多”的链接方式出现,一般分为时政、国际、时评等10多个领域,通过分版块的标题目录子页加以区分。

新闻正文页负责呈现新闻报道的全部信息,其中包含完整的新闻标题、新闻正文、新闻图片、新闻数据资料图表等内容。

读者只能通过鼠标点击新闻标题进入新闻正文页面后,才可以看到新闻报道的所有信息。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探讨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探讨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探讨1. 引言1.1 介绍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的重要性和区别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报纸作为传统媒体,拥有长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受众群体,曾经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新闻写作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途径之一,具有实时更新、跨平台传播、互动性强等特点。

两者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拓宽了新闻传播的渠道,也推动了新闻写作的创新与进步。

报纸新闻写作注重客观、准确、简洁的原则,通常以“倒金字塔”式结构呈现,即先传递最重要的信息,逐渐展开细节。

而网络新闻写作由于受到信息传播速度和互动性的影响,更加注重标题党和吸引眼球的写作方式,内容更为碎片化和简洁明了,让读者能够快速获取主要信息。

区别于报纸新闻的静态性,网络新闻以即时性见长,信息更新速度极快,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消息。

网络新闻写作注重互动性,读者可以通过评论、分享等方式与作者互动,形成更加立体、丰富的新闻传播模式。

在这样不同的背景下,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各有其独特之处,同时也互补发展。

它们在内容呈现、写作风格、读者互动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但都为人们获取、传播信息提供了更为便捷和多样的选择。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信息获取方式的需求变化,新闻写作也将不断创新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元化的新闻阅读体验。

2. 正文2.1 报纸新闻写作的特点1. 严谨性和客观性:报纸新闻写作在报道事实和事件时要求准确、客观,避免夸大或歪曲事实,以确保新闻内容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2. 精炼简洁:由于报纸空间有限,新闻报道通常要求言简意赅,重要信息要在短时间内传达给读者,因此报纸新闻写作更注重文章的紧凑性和精炼度。

3. 标题突出:报纸新闻的标题通常要能准确概括新闻内容,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导读者进入文章内容,所以标题在报纸新闻写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4. 深度报道:虽然报纸新闻要求简洁,但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也会进行深度报道,对事件背景、相关人物等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给读者。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比较研究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比较研究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比较研究陈忆(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摘要】信息时代,网络为先。

网络已成为许多人的主要新闻信息通道。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网络新闻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新闻形态。

尤其是网络新闻标题,与传统的报纸新闻标题相比,具有其鲜明的特征。

所以,网络新闻标题的研究对于网络新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选取编辑角度,从标题的功能、结构、字数等方面入手,试图揭示两种媒体在标题制作方面的差异。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网络新闻媒体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主要新闻信息通道。

我国现有的网络新闻发布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另一种是商业新闻网站。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基本上都是传统媒体新闻的网络版,而由于政策的限制,商业网站不能拥有自己的采访机构,只能转载规定范围内传统媒体的新闻。

因此,我国的网络新闻传播实质上还只是一个新闻编辑机构。

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介,网络新闻传播有自己的规律。

然而,由于时间紧迫、网络新闻编辑水平限制等多方面的原因,网络新闻对传统媒体新闻的简单照搬现象非常普遍。

因此,如何真正适应网络本身的传播特点来发布新闻,就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本文从标题制作的角度,以网络对传统媒体的转载和摘编为例,分析网络新闻标题与作为传统媒体代表的报纸新闻标题制作的主要区别,探讨如何真正适应网络本身的传播特点来发挥其新闻传播的功能。

标题的功能与特点“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新闻媒体在传播速度和信息含量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网络新闻的结构上,标题与正文是分离的,既标题与新闻编排在不同的网页上,位于主页上的标题往往是作为与位于从页或新闻文章页中的相应正文的一个链接而存在的。

网民要浏览某则新闻,必须先点击标题。

正是这种特殊的版面安排,使得网络新闻标题与传统报纸新闻文标题有很大不同。

因此,标题是否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否说明问题,或能否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事关整个新闻文本乃至专栏与网站的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比较研究陈忆(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摘要】信息时代,网络为先。

网络已成为许多人的主要新闻信息通道。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网络新闻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新闻形态。

尤其是网络新闻标题,与传统的报纸新闻标题相比,具有其鲜明的特征。

所以,网络新闻标题的研究对于网络新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选取编辑角度,从标题的功能、结构、字数等方面入手,试图揭示两种媒体在标题制作方面的差异。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网络新闻媒体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主要新闻信息通道。

我国现有的网络新闻发布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另一种是商业新闻网站。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基本上都是传统媒体新闻的网络版,而由于政策的限制,商业网站不能拥有自己的采访机构,只能转载规定范围内传统媒体的新闻。

因此,我国的网络新闻传播实质上还只是一个新闻编辑机构。

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介,网络新闻传播有自己的规律。

然而,由于时间紧迫、网络新闻编辑水平限制等多方面的原因,网络新闻对传统媒体新闻的简单照搬现象非常普遍。

因此,如何真正适应网络本身的传播特点来发布新闻,就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本文从标题制作的角度,以网络对传统媒体的转载和摘编为例,分析网络新闻标题与作为传统媒体代表的报纸新闻标题制作的主要区别,探讨如何真正适应网络本身的传播特点来发挥其新闻传播的功能。

标题的功能与特点“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新闻媒体在传播速度和信息含量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网络新闻的结构上,标题与正文是分离的,既标题与新闻编排在不同的网页上,位于主页上的标题往往是作为与位于从页或新闻文章页中的相应正文的一个链接而存在的。

网民要浏览某则新闻,必须先点击标题。

正是这种特殊的版面安排,使得网络新闻标题与传统报纸新闻文标题有很大不同。

因此,标题是否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否说明问题,或能否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事关整个新闻文本乃至专栏与网站的成功。

网络新闻标题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以往的传统媒体。

,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开始习惯阅读新闻标题来寻找自己需要的新闻,更倾向于一种快餐式的信息消费,这就从形式上预示着“读题时代”的到来。

由于网络新闻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标题的引导和提示,所以网络新闻标题用词成功与否决定了网络新闻的点击率的高低和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

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要求网络新闻标题的语言运用要尽可能新颖别致,别具一格,引起读者阅读新闻内容的欲望。

消费者对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新闻产品需求日益升高,因此除了新闻标题对词语运用的一般要求之外,新颖是网络新闻标题对词语运用的最高要求。

如果标题做的不够吸引人,甚至枯燥乏味就不能满足人们的阅读欲望,那么网络新闻的传播过程就会受到阻碍。

网络新闻标题的这个最高准则决定了网络新闻标题在词语运用上具有与一般标题不同的特点。

标题的结构一、标题单行化标题一般分为两类,即主题和辅题。

所以报纸常见的标题结构有引题+主题、主题+辅题及引题+主题+辅题的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不同性质的标题会分行展示,因此报纸新闻的多行标题非常常见。

而网络新闻是以标题点击的方式进入正文的,为了方便浏览和点击,也为了节约空间,网络新闻标题一般都是单行题。

这种标题往往用一句话将新闻的精华(事实或评论)用简洁生动朴实的语言呈现出来,这与网络传播容量大。

传播速度快、面向全球受众的特点极为相符。

同时这也十分符合网民的阅读习惯。

有实践表明:人们阅读文字,眼球跳动时,是不能感知字句的;而只有在眼球停顿是才能感知打字句,每次眼停顿是只能感知到6~7个字。

另一方面,从阅读汉字的习惯来看,人们一次性的阅读一般在七八个字左右,再长一些就需要加标点来换气,因而网络标题控制在16~20字为宜,且最好用空格分为两部分,各部分由7~10个字组成。

这样便可以使网民在对电子屏幕的一瞥之中就可获知新闻的主要内容,减少视觉疲劳。

如果将报纸上的两行题或三行题照搬到网上,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网页空间,也容易分散网民的注意力,使他们失去对最主要信息的判断。

因此,对于网络编辑来说,就必须抛弃传统媒体的标题方式,即舍去引题和辅题,进而准确地把新闻事实以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

如:今起汽柴油价每吨提高600元(新浪网2012-3-20)温家宝:政府事务性管理工作可适当交给社会组织(凤凰网2012-3-20)浙江一婚礼发200多万红包参加婚礼者没人一万(凤凰网2012-3-20)以上新闻标题都是用一句话简单概括出新闻的内容,第三天条标题由于字数比较多,因此在中间部分以空格来换气,让读者可以比较轻松的阅读。

网络新闻标题单行化趋势是标题从最初的原始的一行起开始起步,历经新闻编辑长久的探索与人为的加工之后,融合了人类接受心理等诸多的美学原则与修辞手法,形式上的回归而奠定了一个新的基点,它并不是标题的原始退化,而是返璞归真。

二、标题的词汇选择(一)缩略语的使用经济原则是语言运用的一个重要原则。

语言的经济性分为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两种,静态研究是帮助我们判定语言的使用是否经济的标准和尺度;语言经济原则的动态论述,则表述起运作机理。

人们总是期望和谋求用最短的语言表达最丰富、最完整的信息。

在人类日常的传播行为中,如果在定量时间内使用最少、最经济的语词传递最多的信息,而这个信息有符合人类的社会习惯、思维习惯的话,那么这种传播形式就回快速被大众接受。

在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选择中最能体现用语经济原则的就是缩略语。

缩略语是语言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又叫“简称”、“略语”、“缩写词”。

出于经济原则,在语言表达中,常常把一个结构较繁、较长的词语改变成一个结构形式简略的多的词语,这些简略了的词语就统称为缩略语。

信息传递不仅要求准确,而且要求快捷、简便,缩略语的使用无疑可以满足这种要求。

在保证实现语言交际功能的前提下,简约缩略的语言表达无疑比繁杂、累赘的表达更能迅速准确地传递信息。

缩略语顺应了人们想用简易手段来表达复杂内容的愿望。

在网络新闻标题中,缩略语的使用可以节约网络新闻的版面,进而实现新闻的快捷传播。

标题语言要求简明缩略形式自然会流行,这是符合新闻传播快节奏高效率的原则的。

在标题词的选择中,缩略语较普通词语更醒目,更有显著性。

下面从网络新闻标题中的缩略语词来体现新闻流行词汇运用中的信息语运用经济原则。

美媒称俄反恐小队抵达叙利亚(新浪网2012-3-20)球探:书豪仍NBDL级别不配NBA(新浪网2012-3-20)(二)、新词汇的使用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发展中,又是词汇领先。

出现在新闻语体中的新词语随着新事物和新概念的产生,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新词语是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与社会各个方面直接发生联系,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新政策、新概念、新事物,都会直接影响到新词语的产生、发展和隐退。

网络新闻标题中的新词语及时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变化,是社会语言最直接、最真实、最迅速的反映和记录。

因此,网络新闻语言中必须要吸纳新词新语以反映社会上出现的各类新事物、新现象。

如:婚恋节目嘉宾重口味行为网友难接受(新浪网2012-3-21)甄子丹获舒淇力挺(新浪网2012-3-21)(三)、口语化的趋势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具有截然不同的语言特征和风格特征。

口语语体的句子结构复杂;口语语体语篇结构松散;书面语体的语篇则讲究布局谋篇等等。

他们各自有各自出现的场合。

但是口语和书面语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也会交叉渗透。

新闻标题,一般认为是书面语体中的语言片段,它主要是出现在书面语体中,不可避免带有书面语体的特征。

但是,今年来,报刊标题出现了口语化的倾向,而网络新闻标题口语化的现象就更为明显了,首先表现在口语中特有词语的大量使用。

汉语中有大量口语词语,这些词语简单、通俗、富有表现力。

如今在网络新闻标题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些口语特有的词语。

如:时尚香港北京热卖“香港原创”凭什么打响(人民网2011.10.26)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谈话中经常使用的词语,在网络新闻标题中出现,是标题显得特别亲切、自然、贴近生活,吸引读者。

三、网络新闻标题的修饰手段修辞格又叫“辞格”、“语格”、“修辞方式”、“修辞方法”、“修辞手段”等,是指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而有意识地偏离语言和语用常规之后,逐步形成的固定格式,特定模式。

早在上世纪初现代修辞学萌芽时期,有的学者持“只有文言文才能修辞,白话文不能修辞’,的观点。

之后的修辞论著主要是从文学作品中提取语料,研究对象主要是名家名篇壮句妙词,正如王希杰所批评“传统修辞学有贵族化倾向”。

世俗的社会语言生活登不了大雅之堂,修辞学的学科而貌也因其主要研究对象高高在上,变成了象牙塔中的学问。

修辞学要更好地介入社会生活,就必须关注世俗的语言生活,修辞学要为社会管理和发展服务,就有必要把目光更多地转向现实,关注社会生活中重大事件的语言传播问题。

当今,网络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新闻信息来源和通道,网络的流行给人们的语言生话带来了很人的改变和冲击,其影响力和渗透力可想而知。

作为网络新闻标题,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必须采取各种非常规语言的方法来达到这个效果。

其中,通过积极修辞使新闻标题准确显明,简洁新颖,形象生动,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手段。

因此,修辞格在网络新闻标题中的使用就普遍化了。

网络新闻标题中运用比较多的修辞格主要有:借代、比喻、对偶、仿词等。

制作网络新闻标题是很值得研究的一门学问。

汉语的修辞手段极其丰富,下面只就网络新闻标题中常见的修辞格作一些梳理和剖析。

【1】比喻辞格比喻,俗称打比方,是人们最喜爱的语言表达方式之一。

当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具有某种相似点的时候,人们通过联想,把两个事物有条件地相提并论,用其中一个事物来描绘、说明另一事物,以使表达变得形象生动,可感可知,就形成了比喻。

例如:少女毁容案:“玩火”的代价有多大(新浪网2012-3-20)小市镇“垃圾山”搬走了(新浪网2012-1-23)【2】对偶辞格运用对偶辞格的新闻标题,从形式上看,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王力先生:“说一韵到底是最占势力的传统韵律,在西洋,一韵到底的诗是相当少的。

可见一韵到底表现了汉民族诗歌的民族风格。

”王力先生虽然是就诗歌而言,但对其他语言形式也一样适用。

例如:浓郁中国情和谐世博音(凤凰网2010-8-16)【3】仿拟辞格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指出:“为了讽弄而故意仿拟特种既定式的名叫仿拟格。

仿拟两种:第一是拟句,全拟既成的句子;第二是仿调,只拟既成的腔调。

”王希杰认为:“仿拟就是根据交际的需要,模仿现有的格式,临时成一种新说法。

”我们认为现在的仿拟范畴有所扩大,仿词,仿句,仿篇,仿调都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