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控制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常见裂缝的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常见裂缝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56eae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f.png)
大体积混凝土常见裂缝的分析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
其中,裂缝问题是比较常见的。
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裂缝。
这些裂缝对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大体积混凝土常见裂缝进行分析。
一、表面干缩裂缝表面干缩裂缝是混凝土在自然干燥过程中产生的缩短而形成的。
过早拆模和不充分地养护可能会使缩短速率过快,从而加重了干缩裂缝的程度。
为了避免此类缺陷的出现,应当确保充分的养护时间,并在混凝土受力前恰当地拆模。
二、热裂缝当混凝土受到显著的温度变化时,常常会出现热裂缝。
这些裂缝可能会出现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边缘,基底和物体的主体部分。
高温天气下,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可能会达到50度以上,短暂的冷却降温可能会形成热裂缝。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养护措施和防止外部温度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三、收缩裂缝收缩裂缝是混凝土干燥收缩、水泥水化反应、预应力加荷释放等多种因素导致的。
在混凝土早期龄期,由于水泥水化反应强度的增长以及混凝土所受拉应变超过了一定值,混凝土可能会产生收缩裂缝。
此外,在混凝土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力学情况和使用环境的变化,也可能会出现收缩裂缝。
因此,在混凝土设计过程中,应当考虑收缩裂缝的程度,预留足够的收缩裂缝宽度。
四、变形缝变形缝是为了控制混凝土受水泥水化反应等因素的影响而设置的。
如果混凝土凝固后的变形限制很小,那么混凝土中就会出现应力分布不均的现象,导致裂缝的产生。
因此,设计中通常会将变形缝预设在混凝土结构中的较弱部分,以达到控制应力分布的目的,防止裂缝的产生。
五、结构裂缝结构裂缝是由于混凝土结构发生变形超出了使用要求而导致的。
主要原因有混凝土的强度过低、支持不足、使用条件过于恶劣等。
此外,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出现错误也可能导致结构裂缝。
因此,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荷载、支护措施、材料性能、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结构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c12e35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1.png)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大体积混凝土造粒的裂缝是指混凝土某一部分中的裂缝,该部分的尺寸比一般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得多。
这样的混凝土结构由于自重和重载等的压力,受到了较大的拉应力,容易产生裂纹,影响其使用寿命和结构性能。
本文将探讨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一、产生原因:1. 温度变化:混凝土构造物受季节变化和日夜变化的影响,会发生温度变化。
由于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混凝土膨胀和收缩,因此在膨胀和收缩的过程中,如果其能力和约束力不匹配,就会产生应力,从而产生裂缝。
2. 湿度变化:混凝土中水的变化也是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混凝土湿度变化过大,会导致水的蒸发和吸收。
水分的吸收会造成混凝土的膨胀,而水的蒸发会使混凝土干缩。
如果混凝土不能够吸收或释放水分,就容易产生裂缝。
3. 材料的反应:如果混凝土中的一些化学受潮或自发燃烧,会在混凝土中产生碱性物质的反应,从而导致混凝土的膨胀和收缩,产生裂缝。
4. 应力集中:混凝土制造和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应力分布是不均匀的,某些区域容易出现应力集中。
应力集中区域因受到超负荷应力而破裂成裂缝。
5. 其他原因:混凝土中存在的空气孔隙,坍落度不合适,水灰比偏高或者混凝土受到的外力等都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二、控制措施:1. 选用合适的混凝土比例和材料:首先,为了避免混凝土的裂缝,应该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比例和材料,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水灰比和密实度达到最佳水平。
2. 加强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加强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的制作和浇筑过程中不出现任何失误。
结实,未受到外力损害的混凝土在日常使用中容易受到外力的损害而破裂。
3. 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法:为了避免因施工不当而造成混凝土裂缝,应该根据所建造的混凝土结构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混凝土软化或者干缩时间,以确保结构体的完整性。
4. 控制场地温度和湿度:为了控制混凝土结构中水分和温度的变化,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场地的温度和湿度。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f2bcd9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9.png)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大型基础、大坝、桥梁墩台等。
然而,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这不仅影响结构的外观,还可能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防水性能。
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类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主要分为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三种类型。
表面裂缝通常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初期,由于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内部散热较慢,形成内外温差,导致表面产生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表面裂缝。
表面裂缝一般较浅,对结构的影响较小,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发展为深层裂缝或贯穿裂缝。
深层裂缝是指裂缝深度较大,但未贯穿整个混凝土结构。
深层裂缝通常是由于混凝土在降温过程中,内部约束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而引起的。
深层裂缝对结构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贯穿裂缝是指裂缝贯穿整个混凝土结构,将结构分成几个部分。
贯穿裂缝的危害最大,它严重削弱了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甚至可能导致结构的破坏。
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一)温度变化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由于水泥水化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使混凝土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当温差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二)收缩变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包括化学收缩、干燥收缩和塑性收缩等。
收缩变形受到约束时,就会产生拉应力,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三)约束条件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约束,如基础的约束、相邻结构的约束等。
当约束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四)原材料质量原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如果水泥的水化热过高、骨料的级配不合理、含泥量过大等,都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五)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的浇筑顺序、振捣方式、养护措施等不当,也会增加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7438b9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1.png)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多为塑性变形引起的。
裂缝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温度变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作用下会发生热胀冷缩,导致混凝土体收缩或膨胀,从而产生应力。
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张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
2. 干缩: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的原因,会发生干缩现象。
干缩引起的内应力超过混凝土抗张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3. 混凝土收缩:混凝土自身的收缩也是引起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
混凝土在排水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如果不适当控制,就会引起裂缝。
4. 荷载作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受的荷载作用也会引起裂缝的产生。
当荷载作用下,超过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时,就会引起结构的变形,导致裂缝的产生。
1. 混凝土配比设计:在混凝土的配比设计中,应控制好水灰比、骨料粒度、水化热等参数,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2. 养护措施:在混凝土构件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包括保湿,防止水分过早蒸发引起的干缩。
要注意施工中的温度控制,避免温度变化过大引起的热胀冷缩。
3. 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要合理安排构件的连续性,避免出现过多的接缝和拼接处,减小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荷载的作用,避免超载引起的裂缝。
4. 混凝土缝隙处理:对于已经出现的裂缝,应及时进行修补和处理,以避免裂缝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可以采用填缝材料填充裂缝,或者进行加固处理,增强结构的承载能力。
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在设计、施工和养护过程中都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
简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及浇筑方案
![简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及浇筑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d1655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0.png)
简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及浇筑方案摘要: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1.温度变化2.收缩变形3.应力集中4.施工不当二、浇筑方案1.选择合适的浇筑时间2.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3.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控制4.施工后的养护措施正文: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建设过程中,裂缝问题是工程师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裂缝的出现不仅影响结构的美观,更重要的是可能导致结构性能的下降,甚至引发安全隐患。
本文将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浇筑方案,以期为混凝土结构施工提供参考。
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1.温度变化:混凝土在浇筑、硬化、养护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膨胀和收缩,可能导致结构内部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引发裂缝。
2.收缩变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分蒸发导致体积收缩,若收缩变形受到约束,将产生裂缝。
3.应力集中:混凝土结构在承受荷载过程中,可能由于局部构造原因,如钢筋配置不均、转角处过度圆滑等,导致应力集中,从而引发裂缝。
4.施工不当:混凝土浇筑、养护过程中,施工措施不当也可能导致裂缝产生,如浇筑速度过快、养护不到位等。
二、浇筑方案1.选择合适的浇筑时间:避免在高温、干燥、大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减小温度变化和收缩变形对结构的影响。
2.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工程特点和环境条件,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3.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控制:采用预冷措施,如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使用冷却水等,以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
4.施工后的养护措施:及时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充分湿润,以减小收缩裂缝的产生。
综上所述,要预防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需从多方面入手。
通过合理选择浇筑时间、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浇筑过程中的温度以及加强施工后的养护措施,可以降低裂缝产生的风险。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措施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4c775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0.png)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措施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是指混凝土结构发生裂缝的现象,其裂缝长度大于0.1mm。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下面将结合材料、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及相应的措施。
一、材料因素:(1)混凝土材料质量不达标: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骨料、掺合料、水泥掺量等不合理或质量不达标,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措施:选用质量合格的混凝土原材料,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材料的配制和试制,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二、设计因素:(1)结构设计不合理:结构的刚度不足或刚度分布不均匀、变形不协调等问题,会引起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措施:在设计阶段,要根据结构的使用和受力特点,科学合理地确定结构的形式、尺寸和构造,尽量保证结构的刚度和变形能满足使用要求。
三、施工因素:(1)浇筑不均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浇筑速度不均匀或有停顿,容易产生裂缝。
措施:加强浇筑过程中的施工管理,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浇筑,避免停顿和快速浇筑等情况的发生。
(2)温度控制不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温度控制不当,易造成温度差异,进而产生裂缝。
措施: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气温、配合比等因素,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凝固温度,避免温度差异引起的裂缝。
(3)养护不到位:混凝土在早期水化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养护,以保持水分和温度,如果养护不到位,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措施:加强对混凝土养护的管理和控制,包括及时覆盖养护层、保持湿润、定期喷水养护等措施,保证混凝土的养护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材料、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因素。
为了减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需要在各个方面加强管理和控制,确保混凝土质量和施工质量,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
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5713bc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6.png)
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指结构体积较大、惯性力较大、变形能力较弱的混凝土结构。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具有自重大、应力集中、温度变形大等特点,容易出现裂缝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 控制热应力和温度变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和硬化过程中会产生热应力和温度变形,这是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控制热应力和温度变形,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合理安排浇筑顺序: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顺序,尽量避免大面积浇筑或连续浇筑,减少热应力的积累和温度变形的影响。
- 采取降温措施:在夏季高温或高热量条件下施工时,可以采取降温措施,如喷水、覆盖遮阳网等,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减少温度变形和热应力。
- 控制混凝土温升速率:控制混凝土升温速率,避免过快的升温导致热应力和温度变形。
可以通过调整施工方法、混凝土配合比等来实现。
2. 加强结构连接和约束: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强度和变形能力上相对较弱,容易出现裂缝。
为了加强结构的连接和约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增加连接件和补强构件:在结构的关键部位或易裂缝部位设置连接件和补强构件,增强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减少裂缝的形成。
- 采用预应力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采用预应力技术,增加结构的内部应力,提高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减少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 设置伸缩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可能由于温度变形而引起裂缝,可以在结构中设置伸缩缝,减少温度变形的传递和积累,控制裂缝的扩展。
3. 控制混凝土收缩和膨胀: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和膨胀,也是裂缝形成的原因之一。
为了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选用低收缩混凝土:在施工中选用低收缩混凝土,减少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
- 使用控制收缩剂:在混凝土中添加控制收缩剂,减缓混凝土收缩速度,降低收缩引起的应力和裂缝。
- 采用膨胀剂:在混凝土中添加膨胀剂,促使混凝土发生膨胀,减轻收缩引起的应力和裂缝。
4.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57bd80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c.png)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一、引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缝的形成成为一个常见的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对于确保结构安全和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术指导。
二、裂缝的成因及分类1. 裂缝的成因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成因包括温度变化、外力作用、材料质量等。
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通常是由于混凝土体积膨胀或者收缩引起的。
外力作用包括荷载或者地震引起的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承载能力。
材料质量问题如材料强度、含气量、减水剂等也可能导致裂缝的形成。
2. 裂缝的分类根据裂缝的形态和产生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可分为以下几类:- 热裂缝: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体积膨胀或者收缩而产生的裂缝。
- 伸缩缝裂缝:位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的伸缩缝处,用于缓解混凝土收缩应力。
- 断裂缝:在外力作用下超过混凝土强度而产生的裂缝。
- 收缩缝:由于混凝土水分蒸发引起的收缩而产生的裂缝。
三、裂缝的处理方法1. 祛除裂缝首先需要移除已经形成的裂缝,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填充、修复和切割。
填充是指使用填充材料填充裂缝,修复是指使用特殊的修复材料进行修补,而切割是指将裂缝切割并重新连接。
2. 加固裂缝加固裂缝的目的是增强结构的抗裂能力和承载能力。
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纤维增强材料(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和加固钢筋。
3. 控制温度变化为了降低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使用隔热材料、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等。
在设计和施工中应考虑到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影响,并做好相关预防措施。
4. 控制外力作用为了减少外力作用引起的裂缝,可以采用增加结构刚度、合理布置伸缩缝、减小荷载等方法。
四、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如下:- 图表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分类- 图表2:裂缝处理方法的选择流程- 图表3:常用填充材料及其特点- 图表4:常用修复材料及其特点五、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解释如下:1. 混凝土结构:指使用混凝土作为主要结构材料的建造物或者其他工程构筑物。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4ea1dc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15.png)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裂缝现象,这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外观,更重要的是可能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了解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 原材料问题混凝土质量的差异可能导致混凝土中存在空鼓等问题,这会在使用过程中引发裂缝。
材料中含有过多的气孔和流动性差也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性,从而加剧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 温度变化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而环境温度的变化也会对混凝土产生影响。
当混凝土中的收缩和环境温度的变化不匹配时,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应力过大,从而引发裂缝。
3. 设计缺陷如果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中,存在设计缺陷或者施工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也有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出现裂缝。
4. 荷载变化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荷载的作用,比如温度荷载、湿度荷载、机械荷载等,这些荷载的变化都有可能引发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应力变化,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5. 施工工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不当也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浇筑过程中的振捣不足、养护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的空鼓和裂缝。
以上就是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一些主要原因,深入了解这些原因,才能更好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 选材在混凝土的选材过程中,应该选择质量好、掺合比适宜的原材料。
并且要求混凝土的含水量和流动性要符合设计要求,这样有利于减少混凝土中的空鼓和气孔,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2. 设计优化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混凝土的收缩性和环境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从而在设计阶段就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应力集中,减少裂缝的产生。
4. 预留伸缩缝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该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伸缩缝。
伸缩缝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结构内部因为温度变化和应力变化而引发的裂缝。
5. 养护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4dffa605acfa1c7aa00ccb4.png)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类型及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主要包括干燥收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自身收缩裂缝、安定性裂缝、温差裂缝、碳化收缩裂缝等。
1.收缩裂缝。
影响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因素主要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水泥用量及水泥品种。
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混凝土收缩就越大。
水泥品种对干缩量及收缩量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的收缩量较小。
自身收缩是混凝土收缩的一个主要来源。
自身收缩主要发生在混凝土拌合后的初期。
塑性收缩也是大体积混凝土收缩一个主要来源。
出现裂缝以后,混凝土体内的水分蒸发进一步加快,于是裂缝迅速扩展。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及早覆盖养生。
2.温差裂缝。
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差过大会产生裂缝。
温差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差过大。
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更易发生此类裂缝。
温差的产生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混凝土浇筑初期,这一阶段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形成内外温差并导致混凝土开裂,这种裂缝一般产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的第3天(升温阶段)。
另一种是在拆模前后,这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下降很快,从而导致裂缝产生。
第三种情况是当混凝土内部温度高达峰值后,热量逐渐散发而达到使用温度或最低温度,它们与最高温度的差值即内部温差。
这三种温差都会产生裂缝,但最严重的是水化热引起的内外温差。
3.安定性裂缝。
安定性裂缝表现为龟裂,主要是由于水泥安定性不合格而引起。
二、裂缝的防治措施1.设计措施。
(1)精心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在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采用“三低(低砂率、低坍落度、低水胶比)二掺(掺高效减水剂和高性能引气剂)一高(高粉煤灰掺量)”的设计准则,生产出“高强、高韧性、中弹、低热和高抗拉值”的抗裂混凝土。
(2)增配构造筋,提高抗裂性能。
应采用小直径、小间距的配筋方式,全截面的配筋率应在0.3%~0.5%。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70016d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67.png)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大型基础、大坝、桥墩等。
然而,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其体积大、结构厚、施工条件复杂等特点,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问题。
裂缝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还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类型及成因(一)温度裂缝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由于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得混凝土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当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这种裂缝通常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早期,裂缝宽度和深度较大,对混凝土结构的危害较大。
(二)收缩裂缝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的蒸发和水泥的水化反应,会产生体积收缩。
当收缩受到约束时,就会产生收缩裂缝。
收缩裂缝一般出现在混凝土表面,裂缝较细,呈不规则分布。
(三)荷载裂缝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如果承受的荷载超过其设计承载能力,或者在施工过程中过早地施加荷载,就会产生荷载裂缝。
这种裂缝通常与受力方向垂直,裂缝宽度较大,对结构的安全性影响较大。
(四)基础不均匀沉降裂缝如果建筑物的基础不均匀沉降,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这种裂缝通常与基础的沉降方向一致,裂缝宽度较大,严重的会贯穿整个混凝土结构。
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危害(一)影响结构的外观质量裂缝的出现会使混凝土表面变得粗糙不平,影响建筑物的外观美观。
(二)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裂缝的存在为外界侵蚀性介质的侵入提供了通道,加速了混凝土的劣化,降低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三)削弱结构的承载能力裂缝会削弱混凝土的整体性和刚度,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三、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一)优化混凝土配合比1、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078d34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9.png)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1.温度变化:混凝土在温度变化下会产生热胀冷缩,超过其承受范围时就会产生裂缝;
2.微观结构:混凝土中的孔隙、气泡等微观结构问题,也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3.施工工艺:施工时的震动、浇筑方式不当等因素,也会导致混凝土的开裂。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1.混凝土配合比:选用适合的混凝土配合比,可以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减少混凝土的开裂可能;
2.控制温度:在混凝土浇注时,尽可能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
3.施工工艺:严格掌控施工工艺,浇注时保持均匀的浇筑方式,防止混凝土内部的空洞和气泡等问题;
4.加强后期维护: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和维护工作,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程度,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温控措施
![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温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cd819f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2.png)
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温控措施1 沉缩裂缝混凝土沉缩裂缝在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也是非常多的。
主要原因是振捣不密实, 沉实不足, 或者骨料下沉, 表层浮浆过多, 且表面覆盖不及时, 受风吹日晒, 表面水份散失快, 产生干缩, 混凝土早期强度又低, 不能抵抗这种变形而导致开裂。
在施工中采用缓凝型泵送剂, 延缓混凝土的凝结硬化速度, 充分利用外加剂( 特别是缓凝剂) 的特性, 适时增加抹加次数, 消除表面裂缝( 特别是沉缩裂缝和初期温度裂缝) , 特别是初凝前的抹压。
2 温度裂缝(1) 原因: 一是由于温差较引起的, 混凝土结构在硬化期间水泥放出量水化热, 内部温度不断上升, 使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较, 混凝土内部膨胀高于外部, 此时混凝土表面将受到很的拉应力, 而混凝土的早期抗拉强度很低, 因而出现裂缝。
这种温差一般仅在表面处较, 离开表面就很快减弱, 因此裂缝只在接近表面的范围内发生, 表面层以下结构仍保持完整。
二是由结构温差较, 受到外界的约束引起的, 当体积混凝土浇筑在约束地基上时, 又没有采取特殊措施降低, 放松或取消约束, 或根本无法消除约束, 易发生深进, 直至贯穿的温度裂缝。
(2) 过程: 一般( 人为) 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初期裂缝———就是在混凝土浇筑的升温期, 由于水化热使混凝土浇筑后2- 3 天温度急剧上升, 内热外冷引起“ 约束力”, 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引起裂缝。
二是中期裂缝———就是水化热降温期, 当水化热温升到达峰值后逐渐下降, 水化热散尽时结构物的温度接近环境温度, 此间结构物温度引起“ 外约束力”, 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引起裂缝。
三是后期裂缝, 当混凝土接近周围环境条件之后保持相对稳定, 而当环境条件下剧变时, 由于混凝土为不良导体,形成温度梯度, 当温度梯度较时, 混凝土产生裂缝。
3 控温措施和改善约束3.1 温控措施(1) 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 采用中低热的矿渣水泥, 控制水泥的使用温度, 添加一定量的优质粉煤灰, 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同时选用高效外加剂。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860e0c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d.png)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1.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结构的变形和收缩问题。
尽量采用合理的构造形式、减小构件的尺寸变化和设计适当的缝隙,同时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
此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混凝土快速干燥引起的收缩裂缝。
2.使用适当的防裂材料: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可以添加一些适当的防裂材料,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延展性,减少裂缝的发生。
常见的防裂材料有纤维素短纤维、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等。
3.加强混凝土的抗渗性:渗透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问题,为了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一些防渗剂或使用特殊的混凝土,如高性能混凝土、微细矿物掺合料等。
防渗剂可以通过充填细微裂缝和孔隙,减少水分和气体的渗透,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4.安装预应力和钢筋:预应力和钢筋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防裂措施。
预应力技术可以通过施加预应力,使混凝土在受力时保持压力状态,减少裂缝的发生。
钢筋可以有效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防止裂缝的扩展。
5.加强结构的支撑和加固: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时,可以采取加固措施来加强结构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加固措施包括添加附加支撑、安装横向和纵向拉杆、加固工程缝、采取预应力加固等。
6.定期检查和维修:定期检查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裂缝。
对于小裂缝可以采取简单的维修措施,如填充密封剂或涂刷防水涂料等;对于较大的裂缝,需要采取更加复杂的维修措施,如加固、重建等。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治是一个综合性工作,需要在设计、施工、材料选择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和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率,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分析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分析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777376cddccda38376baf65.png)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分析及控制措施[摘要] 本文针对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的现象,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原因的裂缝,提出相应的处理与控制措施。
[关键词] 裂缝成因控制措施1、前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是当前混凝土施工的一个普遍问题,裂缝不仅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抗冻性,对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影响也尤为严重。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的研究已成为现代建筑施工的一项主要课题,也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核心问题。
2、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因外部荷载作用产生裂缝的可能性不大,一般由自身因素造成混凝土裂缝,裂缝可分为“塑性裂缝”和“应力裂缝”两种。
2.1产生塑性裂缝的原因塑性裂缝由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引起,发生在混凝土的塑性阶段,属干缩裂缝,出现很普遍。
一般来说,厚度较大的混凝土浇筑4h后,水泥水化反应激烈,出现明显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现象,引起混凝土沉降收缩,在有钢筋的部位被托住,没有钢筋的部位混凝土下沉,发生顺钢筋的干裂缝;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未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
使用早期强度高的水泥或水泥用量过多、水灰比过大等也是混凝土产生塑性裂缝的原因。
2.2产生应力裂缝的原因应力裂缝是在某一时刻因混凝土内部产生化学收缩、干燥收缩、降温收缩使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拉应力超过了当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使混凝土形成裂缝。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因降温收缩产生的应力是其产生裂缝的最重要原因。
2.2.1化学收缩化学收缩由胶凝材料收缩引起,混凝土中胶凝材料在硬化过程中,化学反应后的体积比反应前缩小,这种收缩叫做化学收缩,其收缩量只是干燥收缩的1/10~1/5,一般不会产生危害。
2.2.2干燥收缩混凝土拌和水以不同形式存在于硬化后的混凝土中,拌和水包括化合水和自由水两部分。
化合水是水泥进行水化作用时所必须的水,要有足够的化合水才能保证水泥颗粒的充分水化和水解,生成结晶和凝胶,这部分水仅占拌和水的1/4,而自由水完全是为了满足施工及操作需要的水。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07c074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4.png)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常常出现裂缝,这是由于混凝土固化过程中各种外力和内部因素作用的
结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1. 温度变化
混凝土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应力和应变的变化。
如果混凝土早期膨胀
过快,后来突然收缩,就可能产生裂缝。
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容易受到冻融循环的影响而产
生裂缝。
控制措施: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减缩剂,保持混凝土温度稳定。
2. 沉降
混凝土的沉降常常导致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从浇注到完全固化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内混凝土会不断地进行沉降和变形,而这个过程中土壤或基础可能承受不住混凝
土的重量,导致裂缝的产生。
控制措施: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增粘剂,增加混凝土的粘性,减少沉降。
3. 加载
混凝土承受的载荷过大也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当混凝土受到过载而形成应力过大时,就会产生裂缝。
控制措施:合理规划混凝土的厚度和稳定度,使其能够承受所需的载荷。
4. 不均匀收缩
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其不同区域的收缩量不同,从而产生应力差异。
这种差异使得
混凝土产生裂缝。
控制措施:在混凝土中加入一些控制混凝土收缩的化学剂。
5. 板与柱之间的连接
不充分的预制混凝土连接也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板与柱之间连接的强度达不到要求时,应力集中在连接处,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控制措施:增强连接强度,保持连接部分
完整。
总之,裂缝的发生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都会产生影响,所以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或减少裂缝的产生。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0e2e74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3.png)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大体积砼产生裂缝的原因是由于砼内部水化热作用产生的温度与砼表面温度存在着温差,势必产生温度应力,而温度应力与温差成正比,当这种温度应力超过砼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因此,防止砼出现裂缝的关键就是控制砼内部与表面的温差。
砼因温度应力而产生的裂缝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因水泥水化热使砼内部温度升高,而在升温阶段砼内外温差过大,造成裂缝;第二阶段是砼内部温度达到最高后,砼因表面散热(或缩水)过快而产生较大的温降差,造成裂缝。
砼内部因水化热而温度增大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为砼浇筑后第三天。
这些裂缝大致可分为两种:1、表面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水泥产生大量水化热,使混凝土的温度上升,但由于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因而中心温度高表面温度低,形成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这个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2、贯穿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初期,混凝土处于升温阶段,弹性模量很小,由变形所引起的应力很小,故温度应力一般可忽略不计,但是过了数日,混凝土逐渐降温,这时温差引起的变形加上混凝土多余水分蒸发时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引起拉应力,当该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整个截面应会产生贯穿裂缝。
从影响结构安全的角度讲表面裂缝的危害性较小,而贯穿裂缝则会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所以应采取措施避免表面裂缝,并坚决控制贯穿裂缝的开展。
裂缝给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如何进一步控制温度变形裂缝的开展,是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施工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条件比较复杂,施工情况各异,再加上混凝土原材料的材质各向异性较大,且混凝土由各种非均质材料组成,它的破坏很复杂,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温度变形裂缝,是涉及材料组成和物理力学性能及施工工艺等学科的综合性问题。
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的展开。
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规律根据大体积砼因水化热升温和降温阶段砼内部的应力变化,表面裂缝和收缩裂缝的内在联系及产生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规律有以下几点:(1)温差和收缩越大,越容易开裂,裂缝越宽、越密。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三篇)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e426b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e.png)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混凝土,如桥梁、大型建筑、水电站等。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体积大、自重大,材料特性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也更加复杂,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问题。
因此,正确的裂缝控制对于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一、裂缝形成的原因1. 温度变形温度变形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在凝固过程中,混凝土发生体积收缩,当收缩约束受阻时,就会出现温度变形。
此外,温度变化引起的混凝土体积伸缩也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2. 负荷变形负荷变形是指混凝土结构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发生变形,如弯曲、扭转、剪切等。
当负荷超过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时,就会产生裂缝。
3. 混凝土收缩混凝土收缩是指混凝土在水化反应过程中,水分蒸发使混凝土发生体积收缩。
这种收缩变形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进而引起裂缝的形成。
4. 不均匀收缩不均匀收缩是指混凝土不同部位发生收缩的程度不一致,从而产生内部应力,进而引起裂缝。
5. 震动和震动变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振动或地震作用下,会产生动态变形,引起内部应力增大,从而产生裂缝。
二、裂缝控制方法1. 设计和施工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是控制裂缝产生的首要措施。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应通过合理的受力分析和结构布置,减少混凝土体积变形和应力集中,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如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等。
2. 增加混凝土延性延性是指材料在受力后能够发生可逆变形的能力。
增加混凝土的延性可以通过增加掺合料、添加增塑剂等方式来实现。
延性的提高可以减少混凝土内部应力和应力集中,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3. 加强混凝土的抗温度变形能力可以通过选用低热水泥、混凝土铺装还未减少温度变形。
同时,在混凝土铺装过程中,辅以合理的浇筑和养护措施,减少温度梯度,提高混凝土的抗温度变形能力。
4. 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可以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水胶比、使用适量的细骨料和粗骨料、使用聚丙烯纤维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85e366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a.png)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混凝土是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优点在于耐久性高、强度大、耐火性好等。
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特别是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裂缝的产生更为严重,可能会影响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了解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控制措施尤为重要。
1. 温度变化:混凝土是一种非常灵敏的材料,其体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膨胀和收缩。
当混凝土受到温度的影响,容易产生裂缝。
2. 湿度变化: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灰比。
在干燥的环境下,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会蒸发,导致其收缩而产生裂缝。
3. 混凝土内部缺陷: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空洞、气泡等内部缺陷,这些缺陷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4. 外部荷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的外部荷载较大,如雨水、风力等,这些外部荷载会加剧混凝土的变形和裂缝的产生。
5. 施工技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对裂缝的产生也有重要影响。
如果施工中不按照标准进行,混凝土可能会产生质量问题,从而引起裂缝。
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1. 合理设计: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考虑混凝土在温度、湿度和外部荷载变化下的变形情况,合理设计梁柱结构、板厚和支座,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2. 控制水灰比:采用合理的水灰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裂性。
在浇筑和养护过程中,要加强对水泥浆的控制,避免水泥的早期蒸发,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裂缝的形成。
3. 施工工艺控制:在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中,要控制浇筑速度和震动时间,避免混凝土内部产生空洞和气泡,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一致性。
5. 加强养护管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进行养护管理,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避免快速干燥,从而减少混凝土内部的收缩和裂缝的形成。
6. 定期检测维护: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对于已经产生裂缝的部位,及时进行修复和加固,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分析及控制方法摘要:大体积的混凝土开裂之后,它的性能和原状态的混凝土差别很大,尤其是在耐久性方面的差别,混凝土渗透反过来会促使混凝土进一步恶化,严重影响了结构的长期安全和耐久运行。
裂缝大多在早期产生,探讨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防止裂缝出现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通过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和类型,分别从不同环节提出了预防裂缝的综合措施。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析,控制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相比,除了具有普通混凝土的强度、刚度和整体性以及耐久性之外,主要就是如何控制温度变形裂缝的发生和开展。
在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开裂是常见病害,在施工时应尽可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裂缝产生,确保结构尽可能没有裂缝,或者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尤其注意要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确保工程的质量。
[1]
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类型和原因
(一)干缩裂缝
在实际工程中,干缩裂缝是最常见的。
在收缩种类中,塑性收缩和缩水收缩是导致混凝土体积变形的主要原因,另有自生收缩和炭化收缩。
混凝土的干缩主要跟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
混凝土收缩是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程度不同导致的结果;混凝土受到外部的条件影响,其表面的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
较小,混凝土内部约束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裂缝因较大的拉应力而产生。
相对湿度越低,水泥浆体干缩越大,越易产生裂缝。
干缩裂缝多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一段时间或者浇筑完一周后产生。
[2] 干缩裂缝多是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者网状浅细裂缝,宽度为
0.05mm~0.2mm,平面部位多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出现,在较薄的梁板中裂缝多沿其短向分布。
混凝土的抗渗性会受到干缩裂缝的影响,导致钢筋腐蚀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水压力下产生水力劈裂,混凝土的承载力受到影响。
(二)塑性收缩裂缝
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等,这与混凝土的泌水有关。
泌水是混凝土浇筑捣实之后在没有凝结硬化之前,混凝土的浇筑面上出现一层清水或者有水从模版缝里渗出的现象,原因是水的密度比其它混凝土拌合物的组分密度要小。
[3]
在大风天或者干热天中容易出现塑性收缩裂缝,裂缝一般是中间宽,两端细,长短不一,互不连贯。
好发部位是混凝土板或者比表面积较大的墙面。
裂缝短的可为20~30cm,长的可为2m~3m,宽度一般为1mm~5mm。
外观上可以分为无规则网络状和略有规则的斜纹状或者能反映混凝土布筋情况和混凝土构件截面变化等规则的
形状,深度为3~10cm,,一般不会延伸到混凝土板的边缘。
(三)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者因回填土不
实导致不均匀沉降。
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多大或底部松动也会导致沉陷裂缝。
冬季是沉陷裂缝的多发季节,冻土上有模板,冻土化冻之后不均匀沉降,导致裂缝在混凝土结构中产生。
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沉陷情况决定了它的走向情况,发展方向和地面呈30~40°角。
大的沉陷裂缝会有错位现象,裂缝宽度和沉降量成正比,沉陷裂缝的稳定性取决于地基变形的稳定性。
(四)温度裂缝
水泥水化时会有大量的热量产生,每米混凝土用
350~559kg/m³水泥来计算,那么将会释放17500~27500kj的热量。
这些热量释放之后会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升高,一般升高范围是35℃,浇筑温度为28℃时混凝土内部温度可达到65℃左右。
在不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的情况下,混凝土内部温度可以更高。
浇筑后3~5d是混凝土内部温度达到最高点的时间。
混凝土的中心温度高,表面温度低,这是因为其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这样形成了一个温度梯度,导致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有限的,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抗拉强度的阈值时,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
[4]
(五)施工冷缝
大体积的混凝土的浇筑量很大,分层浇筑时,混凝土的初凝之前没有实现前后分层浇筑的间隔,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导致混凝土的浇筑不连续而有冷缝出现。
(六)钢筋腐蚀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的质量较差时或者厚度不足的时候,混凝土的保护层会受到二氧化碳的腐蚀炭化到钢筋的表面。
钢筋混凝土周围的碱度降低,或者氯化物介入导致钢筋周围的氯离子含量较高,钢筋表面的氧化膜因此受到破坏,钢筋中的铁离子与混凝土中的氧气和水分发生反应,产生的腐蚀物氢氧化铁的体积是原来的2~4倍,这使得腐蚀物对周围的混凝土产生了膨胀应力,混凝土的保护层因此开裂、剥离,在钢筋的纵向上生成裂缝,并且混凝土的表面有锈迹渗出。
因为腐蚀的原因导致钢筋的有效断面面积减小,钢筋和混凝土的捏裹力削弱,其结构的承载力下降。
并且有其他形式的裂缝被诱发的可能,最后导致结构的破坏。
二、裂缝的控制方法
(一)温差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凝结时热量散发慢,水化热导致内外温差过大,这就会引起裂纹,所以温差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
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降低水泥的用量。
内外温差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二是混凝土表面和自然温度之间的温差。
经大量资料证明温差为30℃时混凝土的质量可以得到确保。
(二)保温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到标高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再加铺3层草袋,这样做有两种作用,一是减少混凝土水分蒸发,避免其表面裂纹。
二是减小温差。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温差应该控制在25℃以下,入模温度35℃以下。
(三)设计措施
增配可以抗裂的构造筋,采用小直径、小间距、全截面的配筋率在0.3~0.5%之内。
避免薄弱环节受到集中应力作用,在薄弱环节采用加强措施。
可以设置暗梁于易裂部位边缘,使该部位的配筋率提高。
气候特征也是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之一,后浇缝的设置要合理,一般间距为20~30m,保留时间不低于60天。
[5] (四)施工措施
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要严格化,低水化热的水泥是最佳选择,另外要选择含泥量少的粗细骨料。
对混凝土的集料比进行细致分析,做好混凝土水灰比的控制工作,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塑化剂和减少剂的掺加量要合理。
夜间是浇筑进行的最佳时间,这样可以把初凝温度最大限度地降低。
白天施工要有遮阳措施,如搭建简易帐篷等,或者覆盖阴湿麻袋,某些情况下可以向骨料喷冷水。
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可以尽量往后拖,混凝土表面温度在拆模后下降范围不能超过15℃。
振捣时采用二次振捣,这样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提高其强度。
混凝土在运输和泵送时做好降温工作,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出料温度,做好混凝土的及时养护工作。
[6] (五)钢筋布置
为控制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可在设计底板时采用“井”字钢筋暗梁方案,这样有多层钢筋分布在上下部位,中间也有根据混凝土厚度按一定间距设置的钢筋网。
(六)加强技术管理
对于原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要抓紧,严格按照方案施工,做到分工明确细化,责任追溯到个人。
监测工作也要做好,应该定时检查并且对结果进行详细记录。
采取预先措施防止可能出现的冷缝发生,加强预测变截面施工前的各种问题,切实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三、结语
大体积混凝土的作用有利有弊,一方面它可以提供较为安全的支撑给现代建筑结构,另一方面它本身存在着出现裂缝的安全隐患。
所以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加大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特性的重视程度,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来解决设计和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那么可以有效避免裂缝的产生,也可以将建筑的寿命延长到最大限度。
在几个工程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生产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成果,达到了控制裂缝出现的目的,因此我们认为: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关键是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和保温措施。
钢筋的配筋率、施工方案和外加剂的掺加也是影响裂缝出现的重要因素。
严格照施工方案施工,增强每个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