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答案:(1)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划分等。 (2)地球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 (3)无近日点、远日点之分,公转的角速度、线速度均匀等。 (4)二分日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夏至日昼长夜短;冬至日昼短夜长。
返回目录
昼弧所跨经度数 昼长时数= 15度 夜弧所跨经度数 夜长时数= 15度 如上图中,A 点所在的纬度夜弧度数为 3×45°×2=270°,昼弧度数为 45°×2=90°,故 × × × A 点的夜长为 270°÷15°=18(小时),昼长为 90°÷15°=6(小时)。 (2)昼长与日出时间的互相推算 已知某地昼长,可以推算该地的日出(或日落)时间: 日出时间=12-昼长÷2 日落时间=12+昼长÷2 反过来,知道某地的日出(或日落)时间(地方时),也可以求出该地的昼长(或夜长)。 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 ×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2.(2011年安庆期末)某地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该地 . 位于( ) A.北回归线上 B.北极圈上 . . C.南回归线上 D.南极圈上 . .
解析:C 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证明位于南半球,一年中只有一次直射,证明 位于回归线上,两者结合应为南回归线。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对应学生用书第16页)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
解析:3.D 4.B 从图中的信息可知图中O点所在纬线上昼弧与夜弧的比例是5∶1, ∶ 所以昼长为20小时,夜长为4小时;图示节气为北半球夏至日,越往北白昼越长, 长春是四个城市中位置最靠北的城市,白昼最长。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5.地球上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 A.各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 B.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 C.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 . D.黄赤交角的存在 .
解析:C 国际劳动节是每年的5月1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南半球昼短夜长, 并且黑夜继续延长,6月22日达最大值。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2.夏至日时,北京(40°N,116°E)的正午太阳高度( . ° ° A.50° B.16°26′ C.73°26′ D.26°04′ . ° . ° ′ . ° ′ . ° ′
名师点拨
(对应学生用书第17~18页)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昼夜长短的变化 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地球在运动过程中,除赤道外的其他地方,昼夜长短都在变化。 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1)昼长和夜长时数的计算方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和季节变化规律如下表所示: 太阳直射点纬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节气或季节 度及移动方向 纬度变化 季节变化 春分 赤道;北移 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南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平均值 赤道与北回归 自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的 北回归 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趋向 最大 春分到夏至 线之间;北移 某一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值;南半球各纬度趋向最小值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 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 夏至 北回归线; 南移 减 的最小值 秋分 赤道;南移 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南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平均值 赤道与南回归 自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的 南回归 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趋向 最大 秋分到冬至 线之间;南移 某一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值;北半球各纬度趋向最小值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 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 冬至 南回归线; 北移 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到一年中 减 的最小值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测控导航 知识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四季更替与五带划分 题号 1、3、4、6 2 5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一、单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18页) 1.地球上一年内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 A.赤道地区 . B.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 C.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区 . D.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 . 解析:D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 的变化是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大,赤道全年昼夜平分,两极点有半年的白昼和半年的 黑夜。 )
二、综合题(对应学生用书第 18 页)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此时北半球昼长开始小于夜长,则这一天的节气是______;再过 3 个月左右的节气是 ______。 (2)这一天,北京、南京二地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 (3)此时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是______,与纬线的关系是______。 (4)此时,A 点所在的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______。 (5)此时,赤道上白昼的范围是从______至______。
解析:太阳直射点越靠近赤道的日期,昼夜长短相差越小,故我国国庆节(10月1日) 符合题意;香港在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故6月22日前后到9月23日前后,正午太 阳高度是低—高—低(直射时最高)。答案为(1)C,(2)A。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wk.baidu.com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对应学生用书第18页)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读下图,回答 3~4 题:
3.图中 O 点的昼长为( . ) A.24 小时 B.12 小时 . . C.10 小时 D.20 小时 . . 4.图中所示日期,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 A.太原 B.长春 . . C.南昌 D.昆明 . .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解析:由晨昏线和经线圈重合可知,该日为春分或秋分;由北半球昼长开始小于夜 长可知,该日为秋分。由图可知A点将转向夜半球,故A点所在的经线是昏线。A点 为18点,由图可知A点与180°经线经度相差90°,故A点经度为90°W,赤道上日 ° ° ° 出时间为6点,因此日出的地方与A点相差180个经度。此时,赤道上白昼的范围是 从90°E到90°W。 ° ° 答案:(1)秋分 冬至 (2)昼夜等长 (3)重合 垂直 (4)昏线 (5)90°E 90°W ° °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测控导航 知识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题号 1、3、4、5、6 2、7、8、9、10、11、12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一、单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99页) 1.国际劳动节及以后几天内,南半球中纬地区( . A.昼长夜短,且白昼继续增长 . B.昼长夜短,但白昼不断变短 . C.昼短夜长,且黑夜继续延长 . D.昼短夜长,但黑夜不断缩短 . )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课时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对应学生用书第16页)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尝试探究:(1)地球公转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 (2)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轨道为正圆时会出现哪些现象?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及图中信息说出图中二分二至日时昼夜长短情况有什么不同?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对应学生用书第16页)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一、课标要求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二、学习目标 1.了解四季的天文含义,五带的范围。 . 2.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 3.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
)
解析:D 本题考查的是四季产生的根本原因的相关知识。地球公转运动和自转运 动共同作用形成了黄赤交角,使得太阳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发生季节移动,从而导 致各地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最终形成了四季的更替。故本题答案 为D。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典例剖析】 读“太阳直射点位移图”,回答(1)~(2)题: “ ”
(1)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下列日期中,一年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 ) A.国际儿童节 B.国际劳动节 . . C.我国国庆节 D.我国教师节 . . (2)6 月 22 日前后至 9 月 23 日前后,香港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 A.低—高—低 B.高—低—高 . . C.低—高 D.高—低 . .
)
解析:C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可知:H=90°-|40°- ° ° ° 23°26′|=73°26′。 ° ′ ° ′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表中所列的是 12 月 22 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3~5 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 小时 30 分 9 小时 09 分 11 小时 25 分 13 小时 56 分 3.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 . . . 4.四地所处纬度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是( )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 .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 . 5.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地球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 . .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解析:3.D 4.B 5.D 本题考查冬至日全球各地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以及昼夜长 短变幅与纬度的关系。第3题,12月22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 地昼长夜短,即昼长超过12小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均小于12小时。第4题,纬度 越高昼夜长短变化越大(春秋分除外),即昼长与夜长之差越大,赤道上终年昼夜 等长。按昼长与夜长之差从大到小排列即纬度从高到低。第5题,地球公转运动 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有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更替。 而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是由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并与公转 轨道平面呈一夹角,即66°34′(与黄赤交角互余),同时地轴倾斜方向始终不变 ° ′ 所致。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典例剖析】 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南北移动造成了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下图中的 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中能反映上海地区白天最短的是( )
解析:上海白昼最短的一天应是冬至日,图A昼夜平分,晨昏线过极点且与经线圈 重合,应是春分或秋分;图B北极圈内为极昼,应为夏至日。图C和图D易混淆,是答 题的误区,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出两图均为以北极点为圆心的极地俯视图,图C 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为夏至日,图D北极圈内出现极夜,为冬至日。答案为D。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1.24 五带的划分,据图回答: (1)五带的界线分别为哪些? (2)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五带中的哪些带? (3)各带获得的热量有何不同?
答案:(1)北极圈是北寒带、北温带的分界线,南极圈为南寒带、南温带的分界线。 北回归线是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南回归线是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 (2)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 (3)热带最多,寒带最少,温带居中。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
目标导读 巩固双基
自主梳理 素能提升
名师点拨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公式:H=90°-两点纬度差 “两点”指观测点,太阳直射点。若两点在同一半球(南、北),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去 ” 小数;若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两点纬度差为两点的纬度数相加。
返回目录
情景诱思 图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