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微污染水源水是指受到工农业和生活污水污染,其中部分项目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体规定标准的饮用水源水。

近年来,我国饮用水源水质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主要是有机污染,并由此引发水源藻类污染和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风险〔1, 2〕。

现有水厂常规处理工艺已不能有效保证水厂对出水中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

经近年来的研究和探索,微污染水源水饮用水处理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

笔者综述了我国具有较好实际应用价值的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指导今后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

1 微污染水源水生物预处理技术微污染水源水生物预处理技术借助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在常规净水工艺之前增加生物处理单元,对微污染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质进行一定程度的去除,以减轻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的负荷,改善出水水质〔3〕。

相对于污水而言,微污染水源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浓度一般都很低,对微污染水源水处理起主导作用的微生物绝大多数属于好氧贫养型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强、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也较大,具有生命周期长、繁殖缓慢的特征。

生物膜法因微生物附着在载体填料上,相对而言能获得相对稳定的生长环境,适合于生命周期长的微生物生存和繁殖,因而绝大多数生物预处理都采用生物膜的形式。

目前采用生物膜法的生物预处理技术主要有人工湿地、生物接触氧化法、曝气生物滤池、生物流化床、生物塔滤、生物转盘等以及从这些技术发展而来的一些方法,其中以生物接触氧化法和曝气生物滤池研究及应用最为深入和广泛。

杨旭等〔4〕研究了潜流式人工湿地对黄河微污染水的处理效果,NH3-N、NO3--N、NO2--N 的平均去除率可以达到35%~40%,TN 的平均去除率为25%~35%。

于方田等〔5〕用复合滤床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黄河微污染水,在水力负荷为1.5 m3/(m2˙h)、气水比为(0.5~0.8)∶1,复合滤床曝气生物滤池对CODMn、NH3-N、浊度和色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5%、90%、97%、58%。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微污染水源是指水质虽然没有达到严重污染的程度,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微量污染物的水源。

在维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微污染水源。

研究和应用微污染水源的水处理技术和工程对于保障水源的安全和水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微污染水源,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技术和方法来进行处理。

可以采用物理处理方法来去除水中的微污染物。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有悬浮沉淀法、过滤法、吸附法等。

悬浮沉淀法通过添加混凝剂来使微污染物形成较大的颗粒,从而使其沉淀下来,达到去除的目的。

过滤法通过使用不同大小的过滤材料来去除微污染物,如石英砂、活性炭等。

吸附法则利用吸附剂对水中微污染物进行吸附,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陶瓷颗粒等。

可以采用化学处理方法来去除微污染物。

化学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与水中的微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使其转化为易于处理的物质,如氧化法、还原法等。

以氧化法为例,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盐、臭氧、氯等,它们可以将微污染物氧化成较易于处理的物质。

生物处理方法也可以用于微污染水源的处理。

生物处理方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来降解和去除微污染物。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活性污泥法通过在水中添加合适的培养基来培养微生物,微生物降解水中的微污染物。

生物膜法则是通过生物膜的形成和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来去除水中的微污染物。

对于微污染水源的治理,工程应用也非常重要。

工程应用主要包括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和建设、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和运行等。

在设计和建设水处理工艺时,需要根据水源的水质特点和微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和工艺。

在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和运行过程中,要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和有效去除微污染物。

微污染水源的处理技术和工程应用对于保障水源的安全和水环境的稳定非常重要。

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种处理方法的综合应用,加上合理的工程设计和管理,可以有效地去除微污染物,提高水源的水质和环境的质量。

《微污染水处理技术》课件

《微污染水处理技术》课件
土地处理技术
利用土壤和植物的净化作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同时利用土壤和植 物对水分的吸收作用,实现水资源的回用。
智能化的污水处理技术
自动化控制技术
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污水处理工艺的自动化控制,提高处 理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物联网技术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污水处理设施的远程监控和数据采集,提 高管理效率。
大数据分析技术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 ,优化污水处理工艺和管理。
PART 06
结语
微污染水处理的意义与价值
保障人类健康
微污染水可能含有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有害物质,直接威胁人类健康。通过有效的微污 染水处理技术,可以去除这些有害物质,保障人类饮用水安全。
促进生态平衡
PART 04
微污染水处理技术应用案 例
某河流微污染水治理案例
总结词
成功应用、技术升级
详细描述
某河流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水质受到严重微污染。通过采用微污染水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 泥法、生物膜法等,有效去除了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恢复了河流的生态功能,提高了水质 。
某湖泊微污染水治理案例
膜分离技术
利用膜的透过性能,将水中的微小颗粒、有机物、重金属等与水分 离,具有处理效果好、能耗低等优点。
生态友好的污水处理技术
生态湿地处理技术
利用湿地植物、微生物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净化作用,去除水中的污 染物,同时美化环境,实现污水处理与生态恢复的双重目标。
稳定塘处理技术
通过自然生态系统的净化作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具有投资少、 运行管理简单等优点。
城市生活污水
自然污染
城市生活污水中的洗涤剂、清洁剂等化学 物质以及粪便、垃圾等生物污染物,也是 微污染水的重要来源。

《微污染水处理技术》PPT课件

《微污染水处理技术》PPT课件

吸附法
化学氧化法 生物法
吹脱法
沸石与活性碳联用:
沸石对氨氮、 极性有机物有较好的去除能力; 而非极性吸附剂活性炭对大 部分有机物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两者的吸附性能具有互补性, 可组合使用 对微污染原水进行深度处理。
利用沸石、 活性炭联合吸附工艺处理原水, 其工艺流程为: 原水—沸石吸附柱—活性炭吸附柱—出水 沸石为用 NaCl 活化后、粒径 0.5~ 1.0mm 的沸石颗粒。
Problem : 由于粉末活性炭参与混凝沉淀, 残留于污泥中, 没有很好的 回收再生利用方法, 运行费用高, 难以推广使用。
Question: 如果采用粘土类吸附剂代替粉末活性炭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 粘土类吸附剂虽然货源充足, 价格便宜, 但大量粘土投入混 凝剂中, 势必增加沉淀池的排泥量, 给生产运行带来一定的 困难。
吹脱法
活性碳吸附
简介: 活性炭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发达的空隙, 多孔结构能有效的吸附水 中的小分子有机物, 脱色除臭, 同时对一些有机物有较好的吸附, 且吸附具有选择性。
优点: 能够较好的去除常规处理方法不能去除的一些杀虫剂, 对降低水中 致突变物活性有比较明显的作用。
缺点: 对一些有机氯化物、 氯化致突变物质前体物去除效果较差, 而且活 性炭价格昂贵, 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吸附效果会发生变化, 同时 要不断地进行再生或更换。
新工艺>>深度处理工艺
简介
➢深度处理通常是在常规处理工艺以后,采用适当的处理方法,将 常规处理不能有效去除的污染物或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加以去除。
➢应用较广泛的深度处理技术有: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臭氧活 性炭、生物活性炭、光催化氧化、膜分离等。
新工艺>>深度处理工艺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微污染水源的治理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重点之一。

微污染水源主要指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重金属、微生物和放射性物质的水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潜在的危害。

开发和应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成为解决水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微污染水源的特点微污染水源具有以下特点:1. 污染物浓度低。

微污染水源的污染物浓度较低,通常在微克/升到毫克/升的范围内;2. 水质波动大。

微污染水源中的污染物浓度动态较大,受到气候、降雨、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水质波动较为明显;3. 复合污染。

微污染水源中常含有多种污染物,如有机物、重金属和微生物等,复合污染情况比较严重;4. 难以治理。

由于微污染水源中污染物的浓度低、波动大以及复合污染等特点,导致其治理难度较大。

1. 吸附技术吸附技术是一种通过固体吸附剂吸附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树脂和氧化铁等。

利用吸附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和微生物等污染物,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

吸附技术在微污染水源的治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指利用膜的选择性透过性来分离和浓缩水中的污染物的方法,主要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技术。

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果显著、无需添加化学药剂等优点,因此在微污染水源的水处理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3.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指通过化学氧化剂对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氧化剂有臭氧、过氧化氢和二氧化氯等。

高级氧化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微生物等污染物,是处理微污染水源的一种重要方法。

4. 微生物技术微生物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水中污染物进行降解或转化的方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滤料、菌落过滤等技术。

微生物技术在微污染水源的治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污染物。

5. 综合技术综合技术是指将多种水处理技术进行组合应用,以提高处理效果和降低成本的方法。

水处理技术 第十一章 微污染水源的饮用水处理

水处理技术  第十一章  微污染水源的饮用水处理

1111.1、水源的污染及其危害1111.1、水源的污染及其危害1111.1、水源的污染及其危害1111.1、水源的污染及其危害11.1.3、河流污染特征污染程度随径流量变化断面上分布不均匀河流自净能力强污染影响大底泥的危害耗氧再悬浮向水体中释放N和P11.1.5、水源中的污染物胶体•细菌•藻类•无机颗粒(粘土、氧化铝等)•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蛋白质、碳氢化合物等)有机物•传统有机物:水生生物及其分泌物、腐殖质传统有机物水生生物及其分泌物腐殖质•耗氧有机物: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藻类有机物:藻类分泌物及其藻类尸体分解物藻类有机物藻类分泌物及其藻类尸体分解物•非溶解性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包裹的颗粒、生物态颗粒、油的乳浊液•有毒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三氯甲烷、石油类污染物。

重点控制污染物的特点有毒性长效性,影响不可逆有机氯占主体(常州外国语学校即属此类) 在水中含量低11.3.2、嗅和味水源异嗅自然发生:水藻引起,放线菌人为发生:污水排入管网水箱异嗅次污染细菌藻类二次污染:细菌、藻类常规处理的目标•溶解性大分子有机物:腐殖质、蛋白质、多糖类物质溶解性大分子有机物腐殖质蛋白质多糖类物质•被大分子有机物包裹的颗粒•生物态颗粒有机物和油的乳浊液活性炭吸附的物质溶解度小、亲水性差、极性弱的有机物:除草剂、杀虫剂、农药、合成洗涤剂、合成燃料、人工合成有机物生物处理的目标对分子量大于10000的有机物无去除效果机理:微生物对小分子有机物的降解微生物胞外酶对大分子有机物的分解作用生物吸附絮凝的作用。

水处理技术 ppt课件

水处理技术  ppt课件
污水中的氮有四种,即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 危害:消耗水体中溶解氧;促进藻类等浮游生物的繁殖,形成 水华、赤潮;引起鱼类死亡,导致水质迅速恶化。
关于氮的几个指标:
TN:一切含氮化合物以N计量的总称。
有机氮:主要指蛋白质和尿素。
氨氮:有机氮化合物的分解,或直接来自含氮工业废水。
TKN: TN中的有机氮和氨氮,不包括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
ppt课件
6
减少
温度
常引起水
体热污染
加速耗氧反应,最终导

致水体缺氧或水质恶化

色度
感官性指标,水的色度来源 于金属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感官性指标,水的异臭来源于还原性

嗅和味
硫和氮的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氯
气等污染物质

溶解物质
固体物质
挥发性物质
悬浮固体物质
固定性物质
16
污水处理技术
化学混凝 沉淀法
化学混凝 气浮法
化学混凝 法
(二)化学 处理法
中和法
氧化还原 法等
化学沉淀 法
ppt课件
17
污水处理技术
离子交换
吸附
电渗析
(三)物理化学处理法
反渗透
超过滤
ppt课件
18
污水处理技术
好氧生物处理 活性污泥法
氧化沟 SBR
普通活性污泥法 (四)生物处理法 生物膜法
高浓度活性污泥法 接触稳定法
ppt课件

油类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降低水体的资源价值。

油膜覆盖水面阻碍水的蒸发,影响大气和水体的热交换。
大面积油膜将阻碍大气中的氧进入水体,从而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

污废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水源预处理中微生物学原理(PPT28张)

污废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水源预处理中微生物学原理(PPT28张)
0.05moL 80 mL
蒸 馏 水
冰 醋 酸 2mL
0.75
克 碘 化 钾
0.05mol 硫代硫 酸钠滴 定至淡 黄
淀 粉 液 1mL
硫 代 硫 酸 钠 滴 定
继 续 的 定 至 无 色
0.71%漂白粉10mL
记录0.05mol硫 代硫酸钠用量mL
注意事项:
滴定时边滴边摇。
快到终点时,要非常慢滴定。
原理:邻联甲苯胺-甲土立丁 o-Tolidine
HOCL
HCL· H2N
CH3 CH3 酸性
HCL+[O]
NH2· HCL+ [O]
→HCL· HN
CH3 CH3 (联苯胺化合物,黄色)
NH· HCL+H2O
取10mL比色管
加入甲土立丁0.5mL 加被测水样至10 mL处
余氯测定
摇匀立刻比色(游)
个人饮水消毒器材
消毒剂的要求
效能要高;
应该相当迅速地灭活病原微生物;
应该在使用的浓度范围无毒性;
消毒剂尽可能便宜。
一、饮用水氯化消毒
1774瑞典scheele发现氯元素。 1896年开始用于饮用水消毒,因效果好、 价廉在世界范围内普及。 1970年代发现DBPs,引起广泛争议,但无更
质较稳定。
氯消毒剂种类:
二氯异氰尿酸(C3O3N3NaCl2)
二氯异氰尿酸钠
商品名“优氯净”,含有效氯62%~64.5%。性质极稳定。
消毒效果好,但价格较贵,只能用于小量水消毒。
次氯酸钠(NaOCl)
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或电解食盐溶液可产生,含有效
氯12%~15%。需消耗能源,适于无液氯供应地区。

受污染水源的水处理 ppt课件_

受污染水源的水处理 ppt课件_
2020/8/4
水体感官污染
(1)色泽变化 (2)浊度变化 (3)泡状物 (4)臭味
2020/8/4
氯脉冲法
设备的冷却水中常用添加大量次氯酸纳(即加入大量 氯)的方法控制生物污染。荷兰阿纳姆国际能源公司的 KEMA公司已掌握了一种使用氯的新方法即使用氯脉冲。
次氯酸钠是一种优良的冷却水系统的抗生物污染剂, 但是采用脉冲氯化系统,只用常法所需用的氯的几分之一 就能控制斑纹贝的移生。除了节省费用外,少用氯就等于 减少对水生环境的影响。
2020/8/4
有机污染
主要是指由城市污水、食品工业和造纸 工业等排放含有大量有机物的废水所造 成的污染。这些污染物在水中进行生物 氧化分解过程中,需消耗大量溶解氧, 一旦水体中氧气供应不足,会使氧化作 用停止,引起有机物的厌氧发酵,散发 出恶臭,污染环境,毒害水生生物。
2020/8/4
物理法处理
2020/8/4
物理化学法处理
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包括∶吸附法,主要是指利用固体 吸附剂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性能,去除污水中多种 污染物的过程;离子交换法,利用固相离子交换剂功 能基团所带的可交换离子,与解除交换剂的溶液中的 同性离子进行交换反应,以达到离子的置换、分离、 去除、浓度等目的;膜分离法,利用特殊的薄膜对液 体中的成分进行学者性分离的技术,包括扩散渗析、 电渗析、反渗透、超滤、液体膜渗析、隔膜电解技术 等。
受污染水源的水处理 ppt课件
2020/8/4
重金属污染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的污染不同。不少 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自然界本身物理的、化学的 或生物的净化,使其有害性降低或解除。而重金 属具有富集性,很难在环境中降解。水体中金属 有利或有害不仅取决于金属的种类、理化性质, 而且还取决于金属的浓度及存在的价态和形态, 即使有益的金属元素浓度超过某一数值也会有剧 烈的毒性,使动植物中毒,甚至死亡。

受污染水源水预处理净化新技术教学课件PPT

受污染水源水预处理净化新技术教学课件PPT

填料
填料要求: 比表面积大; 空隙率大; 水力阻力小; 强度大; 化学和生物稳定 性好; h 能经久耐用。
布水布气装置
布气管可布置在 池子中心、侧面和 全池。
10
酚醛树脂蜂窝填料
聚乙烯蜂窝填料
半软性填料
弹性立体填料
软性纤h 维填料
丝球形悬浮填料11
3.2.3.2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形式及特性
生物接触氧化池形式 滤池
深度处理过程的负荷,延长后续过滤或活性炭吸附等物化处理的使用周期 和使用容量,最大可能地发挥水处理工h 艺的整体作用,降低水处理费用。 4
3.2.1 生物预处理方法
(1)饮用水生物氧化预处理方法 包括: 生物接触氧化 生物滤池 生物塔滤 膜-生物反应器 生物转盘和生物流化床。
h
5
预处理——生物法
Q 处理水量,m3/d; N 进水的氨氮浓度,mg/l
Vt 填料的体积,m3。 Nf
一般取0.05-0.08kg/m3.d
(3)氧化池的平面面积A0 A0 = Vt /h0
h0 填料安装高度,m。一般为1.5-2.0hm,有效水深为3.5-6T弹性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设计计算
h
18
3.2.3.7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的工程应用
(1)上海陆家大桥生物预处理工程:采用YDT填料生物接触氧化预 处理与常规工艺组合进行处理,工艺流程为:
原水 生物接触氧化 混合 澄清 过滤 清水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实际运行参数:
设计水量:25000m3/d;
生化池分两组,每组两格,每格长X宽X高=23.2mX3.0mX7.5m, 其中污泥区高1.0m,填料层高5.3m,超高0.5m
3.2.1 生物氧化预处理的作用与特点 ❖ 与污水生物氧化处理的区别:微生物种类、去除对象。 ❖ 有效去除原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降低处理出水的TOC(总有机碳); ❖ 整个处理工艺出水更加安全可靠; ❖ 去除氨氮、铁、锰等污染物; ❖ 能改善水的混凝沉降性能,减少混凝剂和液氯用量,减轻常规处理和后续

微污染水源水净化技术

微污染水源水净化技术

微污染水源水净化技术微污染水体净化技术综述1地表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其危害国内外统计表明,地表水体的污染主要集中在有机污染,尤其是城市污染的地表水体,这与20世纪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

水体中的有机物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从外界排放到水体中的有机物;另一种是水体中生长的生物群产生的有机物和水体沉积物释放的有机物。

水源水中的有机物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有机物,包括腐殖质、微生物分泌物、溶解的植物组织和动物粪便;另一种是合成有机物,包括杀虫剂、商业用化合物和一些工业废物。

大多数合成有机物都是有害有机物,包括三种有机化合物。

中国水资源污染的总体特征是北方比南方严重,地表水比地下水严重,城市和郊区比远郊严重。

水源水的污染不仅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而且对传统的水净化工艺和水质造成的各种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此外,它还增加了水生产成本,影响工农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加剧了水资源危机。

2常规水处理工艺及其局限性常规水处理工艺主要去除对象是水源水中悬浮物、胶体杂质和细菌,但随着工业迅速发展,水中有害物质逐年增多。

同时,随着水质分析技术逐渐改进,水源水和饮用水中能够测得的微量污染物种类也在不断增加,由于常规净化工艺的局限性,其不但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效率低,而且氯化过程本身还导致水中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的有机卤化物形成,因此常规的饮用水处理工艺已不能与现有的水源和水质标准相适应,必须开发新的水处理技术。

3微污染水体预处理技术所谓预处理,通常是指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前,采用适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一级去除,从而使后续常规处理工艺发挥更好的作用。

预处理不仅可以减轻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的负担,充分发挥水处理工艺的整体作用,而且可以提高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改善饮用水水质,提高饮用水的健康和安全性。

目前,预处理技术主要有储层储存法、气提法、吸附预处理技术、化学氧化预处理技术和生物预处理技术。

3.1水库蓄水水库存储可使水中部分悬浮物沉淀而降低水源水浊度,一些有机物也可通过生物降解等综合作用而被去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态颗粒、油的乳浊液
• 有毒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三氯甲烷、石油类
污染物
水中天然有机物分类
酸性 腐殖酸、富里酸、中等和高分子量的烷基羧酸和

烷基二羧酸、芳香族酸、酚类、丹宁
碱性 蛋白质、苯胺类、高分子量的烷基胺
水 中性 烃类、醛类、高分子量的甲基酮类、酯类、呋喃、
吡咯
酸性 羟基酸、糖类、磺酸ຫໍສະໝຸດ 类、低分子量的烷基羧酸0.1
0.2
1.水源水污染特征
微污染水源
指微量和痕量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后 被污染的水。
可溶性有机物 氮 藻类 铁、锰等重金属
1.水源水污染特征
1.1污染源
➢ 城市工业废水 ➢ 城市生活污水 ➢ 垃圾渗滤液 ➢ 大气降水 ➢ 农业面源
1.水源水污染特征
1.2 地下水污染特征
➢ 1一般不易污染 ➢ 2污染速度慢 ➢ 3污染物质多以无机有毒物质为主,少见有
Carbon 主要是小分子量(<1000)的有机物 ➢ NBDOC ➢ BDOC/DOC
❖ 常规处理的目标
• 溶解性大分子有机物:腐殖质、蛋白质、 多糖类物质
• 被大分子有机物包裹的颗粒 • 生物态颗粒有机物和油的乳浊液
❖ 活性炭吸附的物质
溶解度小、亲水性差、极性弱的有机物: 除草剂、杀虫剂、农药、合成洗涤剂、合成燃料、人 工合成有机物
增加了 ✓三种消毒剂 ✓接触时间 ✓出厂水消毒剂的限值
3地面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类与特性
3.1重点控制污染物
➢ 挥发性卤代烃
➢ 苯胺类
➢ 苯系物
➢ 多环芳烃类
➢ 氯代苯类
➢ 酞、酸、酯类
➢ 酚类
➢ 农药
➢ 多氯联苯
➢ 丙烯腈
➢ 硝基苯
➢ 亚硝胺类
重点控制污染物的特点
➢ 有毒性 ➢ 长效性,影响不可逆 ➢ 有机氯占主体 ➢ 在水中含量低
❖ 绿藻门 空球藻属
❖ 硅藻门 针杆藻属
具有藻毒素的藻类
❖ 蓝藻门
铜锈微囊藻 不定腔球藻 水华鱼腥藻 水华束丝藻
➢ 藻毒素的类型
赤潮藻毒素
✓ 麻痹性贝毒 ✓ 短裸甲藻毒素 ✓ 溶血性毒素 ✓ 细胞性毒素 ✓ 氨毒
水华藻毒素
✓肝毒素 ✓神经毒素 ✓脂多糖内毒素
❖ 底泥的危害
➢ 耗氧 ➢ 再悬浮 ➢ 向水体中释放N和P
机物 ➢ 4 其自净能力差,污染状况存在时间长 ➢ 5相对于地表水污染扩散速度慢
1.3河流污染特征
➢ 污染程度随径流量变化 ➢ 断面上分布不均匀 ➢ 河流自净能力强 ➢ 污染影响大
1.4库湖污染特征
➢ 稀释能力差 ➢ 积累和转化污染物质的能力强 ➢ 易出现富营养化 ➢ 易出现底质污染
❖ 富营养化的危害
1.4水源中的污染物
➢ 胶体
• 细菌 • 藻类 • 无机颗粒(粘土、氧化铝等) • 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蛋白质、碳氢化合物等)
➢ 有机物
• 传统有机物:水生生物及其分泌物、腐殖质 • 耗氧有机物: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碳水化合

• 藻类有机物:藻类分泌物及其藻类尸体分解物 • 非溶解性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包裹的颗粒、生
➢ 水质变浑 ➢ 溶解氧减少 ➢ 藻毒素 ➢ 增加色度、臭味 ➢ 产生致突前体物 ➢ 增加制水成本 ➢ 破坏水生生态
水源地常见的藻类
❖ 硅藻门 直链藻 舟形藻 小环藻 星杆藻
❖ 绿藻门 小球藻 水绵 胶群藻
❖ 蓝藻门 颤藻 项圈藻 蓝束藻
水体中有恶臭的藻类
❖ 蓝藻门 束丝藻属 鱼腥藻属 腔球藻属
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技术优秀课件
1.水源水污染特征 常规水源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CJ 3020-93
一级水源水:水质良好 二级水源水:水质受轻度污染 水质超过二级标准限值的水源水,不宜作为
生活饮用水的水源。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

和烷基二羧酸
碱性 氨基酸、嘌呤、嘧啶、低分子量的烷基胺
水 中性 多糖、低分子量的烷基醇、醛、酮
2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发展
2.1国际上饮用水水质标准发展趋势
➢ 第一阶段:重视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化学物质 和生物因素及一些感官指标
➢ 有毒物质 ➢ 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卤乙酸 ➢ 微生物污染:贾第虫、隐孢子虫
2006
2.2我国与其他国家水质标准的比较
台湾标准 日本标准 美国标准 WHO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2006
➢ 新标准中的饮用水水质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 增至106项,增加了71项。
➢ 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 ➢ 饮用水消毒剂指标由1项增至4项; ➢ 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 ➢ 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 ➢ 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 ➢ 放射性指标仍为2项。
我国饮用水标准发展历史
➢ 1955.05,《自来水水质暂行标准》(修正稿) ➢ 1956.12,《饮用水水质标准》(草案)
15项+0项消毒副产物
➢ 1957.04,《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选择及水质评价 暂行规则》
➢ 1959.08,《饮用水卫生规程》
17项+0项消毒副产物
➢ 1976.12,《饮用水卫生标准》(试行)(TJ20-76)
地以及保护区; 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
地二级保护区; 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
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
水域。
地表水主要水质指标标准限值
项目
Ⅰ类
Ⅱ类
Ⅲ类
BOD5(mg/L)
3
3
4
总氮(mg/L) 0.2
0.5
1.0
总磷(mg/L) 0.02
3.2嗅和味
➢ 水源异嗅
自然发生:水藻引起,放线菌 人为发生:污水排入
➢ 管网水箱异嗅
二次污染:细菌、藻类
4 有机物分子量与净水工艺
4.1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的特性
➢ 分子量大于1000 形成色度 水质好的湖水 分子量小于1000有机物占主体
➢ 生物可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
Biodegradatable (Deliquescent) Organic
23项+0项消毒副产物
饮用水标准
➢ 1986.10,《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85) 35项+1项消毒副产物
➢ 2001.09,《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96项+13项消毒副产物
➢ 2005.6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 206-
2005
➢ 2007.7《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