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防治

合集下载

猪沙门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沙门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英语期末模拟测试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5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37.5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The Top 4 Beaches on the East CoastNantucket, MassachusettsGreat point, at the easternmost end of the island of Nantucket, is one of the most secret beaches in the world. That’s because you need a four-wheel drive vehicle and a beach permit to get there. Once you do, you’ll find miles of beachfront and a historic lighthouse.Block Island, Rhode IslandAccessible by ferry, Block Island oozes New England charm. It’s worth the effort to get to Mohegan Bluffs, where you can experience a set of 141 wooden steps leading down to the sand. With clay cliffs and a view that reaches Montauk at the eastern tip of Long Island, this beach is especially unique.East Hampton, New YorkNamed the best beach in the county in 2013, Main Beach in East Hampton is known for its wide stretch of sand plus a snack bar, bathrooms, and lockers. On-site parking is only available to village residents but there are free beach shuttles available.Jekyll Island, GeorgiaLocated off the coast of Georgia, this 5,700-acre barrier island is famous for its nesting sea turtles and hermit crabs. Glory Beach got its name because producers of the 1989 movie Glory, featuring Matthew Broderick, Morgan Freeman, and Denzel Washington, built a long boardwalk to the beach that remains in place.1.Which has one of the most private beaches in the world?A.Jekyll Island, Georgia.B.Block Island, Rhode Island.C.Nantucket, Massachusetts.D.East Hampton, New York.2.What may attract the visitors to go to Mohegan Bluffs?A.Climbing the clay cliffs.B.Experiencing the warm sand.C.Admiring the scenery of Montauk.D.Walking along a set of 141 wooden steps.3.What can we learn about Jekyll Island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A.Jekyll Island is famous for its nesting sea fishes and hermit crabs.B.Jekyll Island is located on the east coast of the United States.C.There is a wide boardwalk to Glory Beach on Jekyll Island.D.Glory Beach is named after the producers of the movie Glory.BIn the first term of college, Professor Kelly lectured us in his Acting 1 clas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taking the business of acting seriously. As I prepare to take on my senior year, I think back on the first term and I consider my seriousness and my love for the art of theatre. I'm pleased to say that, for the most part, my determination remains as strong as ever.Even after I've learned about 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heartbreak that go with working as an actor, I know that it is still the right path for me. Something Professor Kelly said in that first acting class has stuck with me through these last three years. He said, "Every actor chooses to act for their own reasons — personally I do it because I have to. I have to perform. It's who I am." For as long as I've been performing, I've wondered how to best describe why I do what I do. Professor Kelly answered that question for me that day.When I was little and first imagined what it would be like to be a real actor, I would imagine being known about by many people someday. However, I never actually wanted that. I act because no matter what is going on in my life, no matter how stressed I am with what's happening outside of or during practices, when I'm on stage, I'm home and I'm me.Many parents will feel worried about their children's choosing to be an actor. Some will be surprised. My parents are just exceptions. They knew from the start that nothing was going to keep me from doing what I love.4. What did Professor Kelly's words make the author realize?A. She did acting out of love.B. She really had a gift for acting.C. She would face many challenges.D. She must work hard to learn acting.5.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that" in paragraph 3 refer to?A. Imagining being an actor.B. Being on stage.C. Becoming famous one day.D. Being devoted to theatre.6. How do the authors parents feel about her choice?A. Content .B. Sympathetic.C. Concerned.D. Disappointed.7. What is the author mainly talking about in the text?A. Why she chose acting.B. Who inspired her to act.C. How acting changed her life.D. What she learned about acting.CFrom the top of Mount Qomolangma to the bottom of the Mariana Trench, plastic continues to pollute the environment, and it creates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all life forms on Earth. Despite knowing the effects of plastic pollution, we have not been able to ban the use of plastic products. Now, thanks to the invention of a 17-year-old girl, Arora, we finally have a better choice. This plastic-like material is made from prawn (大虾) shells, and it breaks down 1.5 million times faster than most of the commercial plastic products we use today.The Australian teen first became aware of the impact of plastic waste on the environment when shopping with her mother. She wondered why her mother had to pay for the plastic bags. When asked, the cashier informed her how plastic hurts the planet and that the additional charge was there to encourage people not to use it. This inspired Arora to create a kind of plastic that would break down fas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one.But the journey of inventing “eco-friendly plastic” was not easy. She experimented with a number of organic materials such as cornflour and banana peels, both of which had to be ruled out because of their solubility (溶解性). One night, while having dinner, she noticed that the shells of prawns look plasticky. She immediately went to the lab to research. Later, she would describe that dinner as her “Eureka” mo ment.She extracted the material called “chitin” from the shells and then mixed it with aninsoluble protein called “fibroin”, which is found in silk cocoons.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two organic materials, Arora created a plastic-like material that breaks down completely within just 33 days. Moreover, this plastic releases nitrogen when breaking down, which is why it can be used as plant fertilizer.Arora’s invention has caused a stir, and she has won a number of awards. As an inspiring young woman, Arora wants to make a difference in the world, and she wants to encourage other young people to follow their passion and make a positive difference however they can.8.What inspired Arora to create a kind of special plastic?A.A cashier’s words about paid plastic bags.B.Her determination to protect the prawns.C.A class about plastic’s impact on the planet.D.Her plan to save money on plastic products.9.What could be a “Eureka” moment?A.A moment of needing reflection.B.A moment of finding the truth.C.A moment of having sudden inspiration.D.A moment of enjoying the celebration.10.What can be known about the new plastic in paragraph 4?A.It is made from non-organic materials.B.It can break down totally in a month.C.It can be used to help plants to grow.D.It is extracted from an insoluble protein.11.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describe Arora?A.Brave and clever.B.Creative and inspiring.C.Active and considerate.D.Humorous and friendly.DI once asked people what it meant to be a good listener. The typical response was a blank stare. Of course, technology plays a role. People find phone calls interrupting them, preferring text or wordless emoji. Besides, schools and colleges rarely offer classes or activities that teach careful listening. The loud unpleasant mixture of sounds of modem life also stops us fromlistening.Generally, listening goes beyond simply hearing what people say. It also involves pa)dng attention to how they say it and what they do while they are saying it, in what context, and how what they say is related to you. Ifs not about merely holding your peace while someone else holds forth. Quite the opposite.Good listeners ask good questions. They engage in exploring the topic, not to divert attention. There are curious questions li ke “Wouldn’t you agree...?”or “Don’t you think...?" These questions have strong tendencies. They will greatly influence the other person to change his or her view. And you,d better stay away from some personal questions like “What do you do for a living?” or “What part of town do you live in?" Just try to find out what excites people. Ask about the last movie they saw or for the story behind a piece of jewelry they're wearing. Also good are expansive questions, such as,“If you could spend a month,where would you go?”The reward of good listening will certainly be more interesting conversations. 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attentive listeners receive more information from speakers, even when they don't ask any questions. We are, each of us, the sum of what we attend to in life. The gentle voice of a mother and the criticism of a boss both ultimately form and shape us. And to listen poorly, selectively or not at all limits y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and prevents you from becoming the best you can be.12.What's the main idea of paragraph 2?A.The great influence of technology.B.The factors causing fewer good listeners.C.The lack of classes to teach listening.D.The two opposite sides of modem life.13.Which question may a good listener ask?A.Isn’t it wise to choose a foreign university?B.Are you satisfied with your present salary?C.How can you afford such a costly house?D.What do you think of Eminem’s new song?14.What does the author probably agree with as for listening?A.Asking adequate questions is necessary.B.Keeping silent is of greater benefit to both sides.C.Listening attentively will be rewarded a great deal.D.Listening selectively will bring limitless possibilities.15.What can be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A.The Art of Asking QuestionsB.Take Action Against TechnologyC.Bad Listening Leads to FailureD.Try to Be a Good Listener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12.5分)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Basic first aid is a very valuable skill to have when going on a camping trip.____16____Cuts. With small cuts, you need to be careful to keep the area of the wound clean to avoid getting infected. ____17____ If the cut has not stopped bleeding, raise the wounded area above the heart and place pressure on the area to stop the bleeding. ____18____ It should be held in place with tape, but should not be too tight.Blisters. Blisters can turn a fun walk in the woods into a terrible experience. ____19____ Change your bandage and socks and keep the blistered area clean. Make sure that you pack different size bandages and first aid cream.Sprains. If you have got a heavy pack on your shoulders, it can be very easy to twist your ankles. Walking sticks can be a traveller's friend. ____20____ A good ACE bandage should be packed in case of a sprained ankle. This can help fix the sprained area until you can get medical attention.After seeing the above dangers and treatments, it's also helpful to pack a small basic first aid kit for your trip. Make sure that you include items that are unique to you and fit your environment (bleeding, bruise, snake bite, etc.).A. Some climates can be very hot during the day and very cool at night.B. Treat the cut with first aid cream to prevent infection.C. They are an open wound and can get infected if not cared for.D. Below is a brief list of less-severe injuries that you can prepare for.E. They can help you keep balance on rough areas.F. Apply some cream and cover the wound with a dry, clean bandage.G. Wear comfortable shoes and socks during the trips.第二部分语言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与防控措施

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与防控措施

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与防控措施猪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食物和水传播。

这种疾病对猪的健康和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了解其流行病学鉴别诊断及防控措施对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至关重要。

一、流行病学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广泛分布于全世界。

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通过口—肠道途径感染猪。

受感染的猪可以在病原菌体内存活数月以上,成为潜在的传染源。

沙门氏菌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感染猪的方式有多种,包括饲料、饮水、污染的环境和感染的猪等。

在饲料和饮水中的沙门氏菌是非常常见的。

猪沙门氏菌病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厌食、腹泻、呕吐和神经系统症状等。

沙门氏菌还能引起产猪的流产和猪只的死亡。

二、鉴别诊断1. 临床症状:感染猪呈现发热、厌食、腹泻、呕吐和神经系统症状等,对疾病进行初步判断。

2. 病原学诊断:通过病原菌的分离鉴定,采集猪只的粪便、肠内容物等标本,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培养,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鉴定沙门氏菌的存在。

3. 血清学诊断:通过血清学检测,检测猪只的血清沙门氏菌特异性抗体,确定疾病的感染情况。

4. 分子生物学诊断:利用PCR技术对猪只的粪便、血液等标本进行基因检测,检测沙门氏菌的特异性基因,确诊猪沙门氏菌病。

三、防控措施1. 改善养殖环境:加强饲料、饮水和养殖场环境的卫生管理,阻断沙门氏菌的传播途径。

2. 注重疫苗接种:猪只定期接种沙门氏菌疫苗,提高猪只的抵抗力,减少猪只的感染率。

3.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严格控制饲料和饮水的卫生质量,减少沙门氏菌的感染风险。

4. 加强检疫监测:对进出猪只、饲料和饮水等进行严格的检疫监测,确保无菌原料的使用。

5. 定期开展消毒工作:养殖场应定期对饲料、饮水和养殖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在疫情发生后要及时清理污染物,并进行有效消毒。

猪沙门氏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猪只健康和养殖业的疾病,加强对该疾病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和防控措施的了解,对于减轻疾病对养殖业的危害,提高猪只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与防控措施

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与防控措施

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与防控措施猪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猪只传染性疾病,常见于全年各季,尤其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更易发病。

病原菌主要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播,对猪只健康和养殖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对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与防控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病原学特点猪沙门氏菌病主要由沙门氏菌引起,这是一类革兰氏阴性菌,属于肠道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通过粪便、污水等途径传播。

猪只患病后,病原菌主要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播,进入猪只的体内,引起呼吸道、肠道和泌尿系统等部位的感染,导致发热、腹泻、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

二、流行病学鉴别诊断1. 流行病学调查:对发病猪只的养殖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发病猪只的饲养管理、饲料来源、用药史等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传染源。

2. 临床症状观察:猪只患病后,会出现发热、厌食、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病例还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震颤等,通过观察猪只的临床症状可以初步判断是不是猪沙门氏菌病。

3. 实验室检测:通过实验室检测病原菌的存在,包括从病猪组织、血液、粪便等样品中分离和鉴定沙门氏菌,可以确诊猪只是否患有沙门氏菌病。

三、防控措施1. 养殖管理:加强猪只的饲养管理,保证饲料、饮水的卫生安全,避免猪只过度密集饲养,充分通风,保持猪舍的卫生和干燥,有效控制传染源的蔓延。

2. 病原菌消毒:对饲料、饮水、猪舍等可能受到污染的环境进行定期消毒,有效杀灭沙门氏菌,防止猪只感染。

3. 抗感染措施:对患病猪只进行早期隔离,进行药物治疗,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加强免疫力,提高猪只的抗菌能力,减少病原菌的感染。

4. 定期检测:定期对猪只进行生理健康和病原菌的检测,及时发现患病猪只,及时隔离和治疗,防止病原菌向其他猪只传播。

5. 饲料安全:保证饲料来源的安全性,不使用受污染的饲料,避免沙门氏菌通过饲料传播。

通过加强养殖管理、定期检测、病原菌消毒等一系列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猪沙门氏菌病的发病率,保障猪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猪沙门氏菌病的综合防治

猪沙门氏菌病的综合防治

猪场 ( 见表 1。 )
3 7伪 狂 犬 免 疫 改 良模 式 :改 3
适 用 于 第 一 阶 段 和 第 二 阶 段都 有 伪
狂 犬病 毒 感 染和 发 病 的猪 场 ; 3 7 份 伪 狂 静 ,该 模 式 适 用 于 第 三 阶 段 “0 0 模式 ”即 在仔 猪 3 0日龄 左 右 和 7 有 伪 狂 犬病 毒 感 染 和发 病 的 猪场 ( 0 见 日龄 左 右 分 别 肌 肉注 射 接 种 10头 表 1 。圈 . )
份 伪 狂 静 ,该 模 式 适 用 于 第 二 阶 段
良模式 包括 有 “3 30模 式 ” “0 0 、 3 7 模式 ” 和 “0模式 ” 三种 。“ 3 模 7 30
式 ” 即 在 仔 猪 3日龄 之 前 鼻 内 接 种
更 严 重 、更 为 多 见 ; 外 膜 有 大 量 心
出血 点 或 出血 斑 ,冠 状 沟 水 肿 , 沟

二、临床 症状
临床上通常分为急性和慢 I两 型。 生
疹 ,有 时 可 见 浅 表 溃 疡 。病 程 拖 延 l 0~ 2 0d或 更 长时 间 ,拉 稀时 发 时
( ) 一 急性型 ( 败血型 ) 临床表 停 ,食欲 逐 渐 废 绝 ,有 时 出 现咳 嗽 ,

流 行 特 点
现 为 病 猪 精 神 烦 躁 ,食 欲 不 振 , 体
龄 以 下 的 仔 猪 ,以 1~ 4月 龄 者 发
生较 多。 感染 的 母 猪 多数 发 生流 产 。 病 猪和 带 菌猪 是 本 病 的主 要 传 染源 。
呈 紫 红 色 ,切 面 外 观 似 大 理 石 状 花
纹 。 皮 肤 见有 紫 红 色 斑 ,尤 其 腹 部

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控措施作者:周秀芹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6年第09期摘要: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引起的一种以肠炎和败血症为特点的细菌性传染病,是造成人类食源性中毒的主要原因,因而备受关注。

本文从猪沙门氏菌病的病原体与流行特点、诊断以及防控措施对该病进行概述。

关键词:猪沙门氏菌;病原体;流行特点;诊断;防控措施中图分类号:S854.4+85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16)09-0084-02猪沙门氏菌病,又称副伤寒,是一种常见于仔猪上的传染病,以败血症和肠炎为特点。

引起该病的沙门氏菌在自然界十分普遍,是最常见的人畜共患菌,对畜禽健康、人类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有严重影响。

由沙门氏菌问题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屡有报道,许多发达国家加强了沙门氏菌的食品安全管理。

猪沙门氏菌病也随之备受关注。

我国是世界上养猪最多的国家,肉猪存栏量与出栏率均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同时也是猪肉消费大国。

近年来,随着中国养猪生产的飞速发展,沙门氏菌对其影响也越来越严重。

由于沙门氏菌极易产生耐药性,加之滥用抗生素,导致该病的预防与治疗更加困难。

因此,了解沙门氏菌的病原体与流行特点,及时地进行诊断,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可减少该病对养猪生产造成的损失,同时对人类公共卫生也具有重要意义。

1 病原体与流行特点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肠杆菌,大小为(0.6~1.0)μm × (2~3)μm,两端钝圆,卵圆形,无荚膜、无芽孢,通常都有鞭毛,能运动。

生化特性复杂,抗原结构相似。

猪沙门氏菌在自然界十分普遍。

最早发现引起猪沙门氏菌病的是猪霍乱沙门氏菌,1885年由美国细菌学家D. E.萨蒙(沙门)从患霍乱的猪中分离而得名。

目前全世界已分离出2 500多个血清型,在我国发现的已近300种。

常见危害人畜的非宿主适应血清型有20多种,加上宿主适应血清型,约30余种,主要有肠炎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等,其中引起猪病的有10多种。

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国畜禽业中种2020.7基金项目:广西柳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BH20501);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桂科AA18118021-8)。

作者简介:蒋家霞(1988-),女,广西合浦县人,硕士,兽医师,研究方向:预防兽医学。

*通信作者:林昌华(1986-),男,广西人,硕士,兽医师,研究方向:临床兽医学。

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蒋家霞罗吉明钟孙雄韦秋燕覃珍珍林昌华*(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新兴有限公司545112)摘要:猪沙门氏菌病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诊治不及时会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阐述一例猪沙门氏菌病的发病过程、临床解剖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给广大同行提供迅速诊治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猪沙门氏菌病;诊断;防治猪沙门氏菌病又称猪副伤寒,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自然界广泛分布,威胁着人们的食品安全和动物生命健康,在养猪生产中,沙门氏菌有比较强的抗药性,日常抗生素滥用,导致猪沙门氏菌病在养猪场中不断发生,诊断和防治不及时可造成大量猪只死亡,或诱发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养殖户损失惨重[1,2]。

因此,猪沙门氏菌病诊断和防治对养殖户提供帮助,促进生猪养殖健康发展。

1发病过程和病变广西柳州某猪场,2020年3月购入一批60日龄左右的保育猪952头,饲养3d 后猪群陆续出现停食,精神沉郁,体温40~41℃,个别猪拉灰绿色稀粪带恶臭味,后肢无力,5d 内发病率6.83%,死亡率1.26%,第6天部分发病猪开始出现皮肤发绀和大小不一的出血斑,见图1,且发病数逐渐增加,采用恩诺沙星2ml/头对患病猪只治疗3d 无效。

解剖2头发病猪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大理石花样,回肠和结肠壁增厚、黏膜出血,肺胀淤血肿大有肉变,肝脏肿大、充血、表面无坏死点,其他未见明显病变。

图1临床症状———皮肤发绀和出血斑2实验室诊断2.1细菌分离和生化鉴定采集发病猪的肺、脾、肝和肠系膜淋巴结接种于血平板,37℃培养18h,均可见中等大小、圆形、表面光滑、无色半透明、边缘整齐的菌落,见图2,挑取单个菌落经革兰氏染色镜检为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符合沙门氏菌的形态和染色特征。

猪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治疗

猪沙门氏菌病的预防和治疗
病 的时间及 严重 程度 是无法 预 测 的 , 但如 不有 效 的
挤 、 便 堆积 、 料 和饮 水 供 应不 及 时 等应 激 因素 粪 饲 易促 进本病 的发 生 , 鼠类也 可传播 本病 。饲养 管理 不 当 、 候 突变 或 长途 运输 等 , 可造 成本 病 的暴 气 也
治疗 . 将会 变得非 常长 。疾病 传 播靠 摄食 了污 染 的 粪 便 和鼻炎 分泌 物进行 , 潜伏 期 为 2天至 数周 。幸 存 下来 的猪 可继 续带 菌 , 粪便 排 菌至少 达 1 。 2周 剖检 所 见 的病 变有 耳 、 、 巴 和腹 部 皮肤 发 脚 尾 绀; 胃底黏 膜充 血 所致 的梗 死 ; 睥肿 大伴 有 轻微 肝
2临床 症状与 病理 变化 猪沙 门氏菌 病 的 临床 症 状 为败 血症 及 小 肠结 肠炎 。 急性败血 症后 生存 的猪 只可 能根据 其败血 症
的部 位 , 展成 以下 的临 床症 状 : 炎 、 炎 、 肠 发 肺 肝 小 结 肠 炎 以 及 偶 发 的 脑 膜 脑 炎 。 患 了 小 肠 结 肠 炎 的
胃溃 疡多 数是 凭 经验 从 外 观判 断 ,对 生 产 中
的发 生 , 高 猪 对 饲料 的消 化 吸 收 , 强 体 质 , 提 增 提 高抗 病力 , 少 疾病 的发 生 , 生产 和谐顺 利 的进 减 使
行 , 少生 产 中的非正 常 死亡 、 减 损失 。
判定 为 胃溃 疡 的猪及 时 加 以淘 汰 , 例如 , 些 长期 那
肛 门 由于往往 供血不 充 分而 Nhomakorabea 容 易发生此 狭窄 。 21败 血 型 沙 门氏 菌 病 .
2 . 2结肠 炎型 沙 门氏菌病
本 病是 常见病 型 , 以腹泻 为 主要 特征 。初期 症

猪沙门氏菌病的病因 猪沙门氏菌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 养猪技术

猪沙门氏菌病的病因 猪沙门氏菌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 养猪技术

猪沙门氏菌病的病因猪沙门氏菌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养猪技术猪沙门氏菌病也叫做仔猪副伤寒,是一种条件性传染病,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

急性者以败血症,慢性者以坏死性肠炎,有时以卡他性或于酪性肺炎为特征。

急性型出现败血症变化,慢性型出现肺炎及大肠坏死性炎。

主要是2~4月龄断奶仔猪非常容易发生,且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多种因素都能够引起发病,如气候骤变、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不良等,必须加以防控。

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猪沙门氏菌病的病因猪沙门氏菌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1、流行病学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2-4月龄的仔猪比较容易发生,成年猪较少会出现发病,而哺乳仔猪通常不会发生该病,也不会感染病菌,这可能是由于其通过吮乳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而导致。

该病的传染源是病猪和带菌猪,尤其是猪霍乱沙门氏菌主要是经由猪来进行传播,而鼠伤寒沙门氏菌具有非常多的传染来源,普遍认为生存在猪场中的啮齿类动物老鼠能够传播该病。

病猪和带菌猪能够经由粪便排出病原菌,导致环境、水源及饲料发生污染,进而通过消化道导致其他健康猪发生感染。

尤其是鼠伤寒沙门氏菌,能够在猪淋巴组织、消化道以及胆囊内潜藏,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刺激而导致机体抵抗力减弱时,病原菌就会大量繁殖,从而引起内源性感染。

2、临床症状急性型。

主要是断乳后的仔猪容易发生,表现出败血症,往往突然发生死亡。

如果仔细观察,可发现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超过41℃。

病程持续稍长时,会表现出呼吸困难、腹泻以及腹痛的症状,且耳根、腹下和胸前出现紫斑,大部分发生死亡。

病程一般可持续1-4天不等。

亚急性或者慢性型。

这是该病的常见类型,感染后具有较轻的症状。

病猪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精神萎靡,体质渐进性消瘦,生长发育停滞,贫血。

长时间发生腹泻,排出黄绿色或者灰白色水样粪便,散发恶臭味,并含有大量的纤维状分泌物或者坏死组织碎片。

后躯被灰褐色粪便粘污,被毛粗乱,皮肤出现痂状湿疹。

一例猪沙门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一例猪沙门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门 氏杆 菌 引起 的仔 猪 腹泻 性传 染 病 。本 病 多发 生于 1 ~4 月 龄 的仔 养特 性 ,并 选取 典 型疑 似 菌落 ,接种 于普 通 肉汤 中 ,经 3 7 ℃培 养 猪 ,4 月龄 以上的仔 猪很 少 发生此 病 。该病 一年 四季 均有 发生 ,但 1 8 ~ 2 4 h 后 无杂 菌生 长者 ,置4 ℃冰 箱保存 备用 。
硫化 氢 生化 管 、枸 橼 酸盐 生 化管 ,由杭 州 天和 微生 物 试剂 有 限公 仔 猪病 程更 长 ,表现 出生长 发育 不 良 ,被 毛粗 乱 、污 秽 、偶 有下 司提 供 。 1 . 3 . 3 主要 药敏 纸 片 标 准药敏 纸 片均在 有效 期 内 ,由北京 天坛
痢 ,其 中部 分病 情恶 化死 亡 ,病 死率 2 5 ~5 0 %。 2 . 1 . 2 剖检 变化 剖检 病 死猪 3 头 ,均可 见病 猪 尸躯 消瘦 ,肺 脏
可 见 点 状 出血 ;脾 脏 增 生 性 肿 大 呈 暗 蓝 色 ,切 面 隆起 呈 蓝 色 、
冬春 季 节 发病 较 多 ,一般 呈 散发 性 或地 方 流行 性 ,在 多 雨潮湿 气 1 . 5 . 4 细菌 的生化 试验 取 经过 纯化 的分 离菌株 ,分 别接 种 于蔗 候 多变 季节 发 病较 多 。主 要经 消 化道 传 播 ,交 配或 人 工授 精 也可 糖 、 山梨醇 、葡萄 糖 、甘 露糖 、乳糖 、麦 芽 糖 、枸橼 酸 盐 、硫 化 以传 播 本病 ,根据 临 床诊 断 剖检 特 点可 分 为急 性 型 、亚 急性 型和 氢 、硝酸盐 还原 等 生化 管 中 ,3 7 培养 1 8 ~2 4 h 后 ,观 察其 生化 反 慢 性型 。为 了进 一步 做 该病 的 防治 工 作 ,作 者对 送检 的疑 似猪 应 的特性 。 沙 门 氏菌病 的 猪 ,进 行病 原 菌 的分 离鉴 定 、生 化试 验 、动 物 试验 1 . 5 . 5 致 病性 试验 取 纯化 鉴定后 的菌株 ,接种 于普 通 肉汤培 养 和药 敏试 验等 。 基中,经1 8 ~2 4 h 培养 ,取培养物腹腔注射于体重1 5 ~1 7 g 的健康 关键 词 :猪沙 门 氏杆菌病 ;诊断 ;防 治 小 白 鼠 ,试 验分 两组 ,每组 4 只小 鼠 ,每 只接种 0 . 2 m l ,同时每 组

猪沙门氏菌病诊断及防治措施

猪沙门氏菌病诊断及防治措施

此 病传 染 源是 病猪 及 带菌 猪 ,临 床 上 健 康 猪 的 带 菌 现 象 相 当 普 遍 , 主 要 通过 粪尿 把病 菌不 断排 泄 到外界 ,
污 染 环 境 ,经 消 化 道 感 染 发 病 。 5 . 2 当地气候 多变 3月 中下 旬 , 当地 气 候 还 在 零 下 到
猪 沙 门 氏菌病 又 称猪 副伤 寒 ,是 由沙 门氏菌引起 的仔猪传染病 。
遇到 阴雨 连绵 的气 候 ,圈舍 潮湿 ,粪 便 堆 积 是 常 有 现 象 。 另 外 ,养 殖 户 用 泔水 拌料 饲喂 猪群 ,这就 导致 了各 类 疾病 经消化道传播 的风险性 。 5 - 4 防 疫 意 识 欠 缺
的可 能性 。及时 对其余 临床 观察 健康
的猪 进行 仔猪 副伤寒 弱毒 冻干菌 苗注 射,
通 过 进 一 步 对 水 口镇 十 二个 村 1 5 4
增 ,免疫程序制度化不断完善 ,但是 ,
在 散 养 户 集 中 免 疫 过 程 中 ,个 别 养 殖 户不 能正 确认 识 防疫 注苗 的重要 性 ,
生耐药性 ,耽误治疗时间。
6 . 3 科学化饲养管理条件 沙 门 氏菌病传 染 来源 是病 猪及带 菌 猪 ,通 过粪 尿把病 原菌 不断 排泄 到
外 界 ,污染 环 境 ,经 消 化 道 感 染 发 病 , 因 此 ,改善 饲 养 管 理 和 卫 生 条 件 ,减 少猪应 激 ,对 饮水 、饲料 等均 应执行
性。
下痢 ,耳 根 、胸 前和 腹下 皮肤 出 现紫 色斑 。
3 饲 养 环境 调 查
正 值 3月 中 下旬 ,天 气 较寒 冷 , 气候多变 , 阴雨连绵 , 猪舍 内地 面潮 湿 , 加之 粪便 没有 及 时处 理 ,圈 舍 内气味 难 闻。通 过进 一步 调查 询问 饲养 管理 情况 得 知 ,养殖 户平 时 大多 用泔 水拌 料饲喂家畜 , 而且消毒卫生意识较弱 , 饲养观念 陈旧。

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与防控措施

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与防控措施

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与防控措施猪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畜禽养殖业中的一大重要疾病之一。

这种疾病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畜禽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对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鉴别诊断与防控措施的研究和应用至关重要。

我们来看一下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通过食物、饮水和接触感染源等途径传播的。

沙门氏菌在猪只体内产生的病原物质可通过排泄物污染饲料、饮水、养殖环境等媒介,进而造成猪只的感染。

沙门氏菌的传播也与猪只的年龄、品种、密度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猪只将沙门氏菌排入大环境中后,可能会引起猪只之间的传染,也可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发生。

了解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对于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猪沙门氏菌病的鉴别诊断也是十分关键的。

由于猪沙门氏菌病的临床症状与其他疾病相似,因此需要借助实验室检测手段来进行鉴别诊断。

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细菌培养、PCR检测、ELISA检测等。

细菌培养是目前诊断沙门氏菌病的“金标准”,通过培养分离出较纯的沙门氏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诊断准确率较高。

PCR检测是一种快速、敏感性高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猪只的组织、血液、粪便等样品中的沙门氏菌DNA,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诊断。

ELISA检测则是通过检测猪只体内特定的抗体水平来进行诊断,虽然不如前两种方法直接,但在大规模检测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通过上述的鉴别诊断方法,可以迅速、准确地确定猪只是否患有沙门氏菌病,为后续的防控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猪沙门氏菌病的防控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猪沙门氏菌病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从源头上控制感染、强化饲养管理、加强环境卫生和免疫防控等方面。

首先是从源头上控制感染,要做好疫病检疫工作,防止病人、疑似病人猪只以及带菌者进入猪场。

其次是强化饲养管理,合理制定饲养计划,严格控制饲料、饮水的卫生质量,定期消毒猪舍和周围环境。

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分析

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分析

2021年第10期(总第239期)临症资料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分析张玲会(河北省行唐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玉亭分所,河北石家庄 050600)摘要:猪沙门氏菌病是养猪过程中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疫病,近年来发生率不断增高,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对猪沙门氏菌病病原特征、临床症状以及诊断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相关防治措施。

关键词:猪沙门氏菌病;诊断;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8655(2021)10-0046-02猪沙门氏菌病又称仔猪副伤寒,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发的一种传染病,多发于月龄4个月以下的仔猪,成年猪较少发病[1]。

急性型猪沙门氏菌病通常呈败血症变化,慢性型猪沙门氏菌病表现为大肠坏死性纤维素性肠炎以及肺炎[2]。

猪沙门氏菌病呈全球性分布,我国则是世界养猪大国,因此必须重视该病的防治。

1 猪沙门氏菌病的病原特征本病病原为沙门氏菌属中血清学相关的一群革兰氏阴性杆菌,其形态与大肠杆菌高度相似,新分裂的菌株呈杆状,两端钝圆,长约1~2 µm,宽约0.5 µm。

革兰氏染色阴性,通常无荚膜,不形成芽孢,都有周鞭毛,能运动,大多数有菌毛。

该病原菌为需氧及兼性厌氧菌,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适宜长存温度为37.6℃,pH 值为7.5。

在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中产气,不分解乳糖,不凝固牛乳,不液化明胶。

沙门氏菌符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粪便和土壤中亦能存活9个月以上,在干燥的环境中和污染的水中则能存活5个月以上,在含有18%氯化钠的腊肉中能存活2.5个月左右。

该菌在阳光直射下能够被迅速杀死,加热至60℃,1h 后能够杀死该菌,75℃以上只需5 min 便能将其杀死。

该菌对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弱,常用的消毒剂均能将其杀死。

很多类型的沙门氏菌,如猪霍乱沙门氏菌等,均能产生毒素。

毒素具有很强的耐热能力,在80℃的环境下1 h 仍然具有一定毒力,能使人发生食物中毒。

猪沙门氏菌病的防控要点

猪沙门氏菌病的防控要点

猪沙门氏菌病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条件性传染病,本病通常称为仔猪副伤寒。

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肠炎以及肺炎。

本病多发于1~4月龄的仔猪,成年猪很少感染,只要温差变化大,猪饲养密度大,都能发病,本病呈现散发性、地方性流行。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数在潮湿多雨的季节或者发生猪瘟、猪流感等流行性疾病时出现。

发生本病后,不仅减缓病猪的生长发育,降低饲料报酬,推迟出栏,增加饲养成本,减少养猪收益,而且,猪沙门氏菌也能引起人类发病,属于人畜共患病,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1流行病学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两端钝圆,似鸡蛋形,没荚膜,不能形成芽孢,多数有鞭毛。

沙门氏菌不同菌型具有复杂的理化性质,但菌型之间有相似的抗原结构。

无症状感染的猪,虽然没有临床症状,但可以持续排出沙门氏菌。

本病的潜伏期因猪而异,有些潜伏期短,在很短时间就表现出临床症状;有的终生携带沙门氏菌,但不表现出发病症状。

虽然终生无症状排菌的病猪数量较少,但它能对同猪舍的健康猪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处于临床病变的猪,因为这个阶段的病猪体内存有大量沙门氏菌,临床上的症状特别显著,是病菌大量排出时期,所以,这个阶段的病猪是最强的传染源,一定要对病猪做好隔离、封锁和消杀工作,以免疾病扩散传播。

处于恢复期的病猪,此时临床症状逐渐减轻,机体的损伤正在逐渐恢复,猪只的自身免疫能力逐渐加强,病猪的各项机能逐渐增强,直至病猪痊愈。

病猪在猪舍内呼吸、咳嗽、打喷嚏或鸣叫时,通过病猪口、鼻喷出含有沙门氏菌的液体,会扩散到猪舍的空气中,并污染猪舍围栏、墙壁、地面、门窗、设施设备等。

如果猪舍空间较小或者饲养密度太大,致使猪舍内的空气不能正常流通,距离病猪较近的健康猪就很容易吸入病菌引发本病;假如猪只自身体质差、生活环境卫生不理想或者温差变化较大的季节,因为猪只的抗逆能力差,也容易被感染发病。

病猪经过口、鼻排出的带菌液体,当水分蒸发后,剩下的沙门氏菌和蛋白质会以气溶胶的方式在地面、墙体、门窗等处附着,并漂浮在猪舍空气中,使健康猪感染发病。

猪沙门氏菌病的防治

猪沙门氏菌病的防治

猪沙门氏菌病的防治作者:杨登林来源:《科学种养》2017年第11期猪沙门氏菌病,又称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杆菌属细菌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侵害l ~ 4月龄仔猪。

该病的特征是发生坏死性肠炎,出现严重下痢,有时可发生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

一、流行病学该病主要发生于密集饲养的断奶后仔猪,成年猪及哺乳仔猪很少发生。

该病主要由病猪及带菌猪排出的病原体污染的饲料、饮水及土壤等传播,健康猪摄入经污染的饲料等可感染发病。

另外,病原体平时存在于健康猪体内,当饲养管理不当、寒冷潮湿、气候突变、乳猪断奶过早等引起猪只体质下降、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即可乘机繁殖,毒力增强而致病。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发于多雨潮湿季节。

二、临床症状该病潜伏期3~30天,临床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1. 急性型(败血型)此型多见于断奶后不久的仔猪。

病猪体温升高,可达41~42℃,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病初便秘,以后下痢,粪便恶臭,有时带血,常有腹部疼痛症状,弓背尖叫。

耳、腹部及四肢皮肤呈深红色,后期呈青紫色。

最后病猪呼吸困难,体温下降,偶尔咳嗽,痉挛。

一般经4~10天死亡。

2. 慢性型(结肠炎型)此型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与肠型猪瘟相似。

体温稍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便秘和下痢反复交替发生,粪便呈灰白色、淡黄色或暗绿色,形同粥状,有恶臭,有时带血和坏死组织碎片,以后逐渐脱水消瘦,皮肤上出现痂样湿疹,有些病猪发生咳嗽。

病程2 ~ 3周或更长,最后衰竭死亡。

三、剖检变化急性型主要以败血症为主,淋巴器官肿大、淤血、出血,全身黏膜、浆膜有出血点,耳及腹下皮肤有紫斑。

脾肿大呈暗紫色,肝肿大,有针头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灶。

慢性型特征病变是坏死性肠炎,肠壁肥厚,黏膜表面坏死和纤维蛋白渗出形成轮状。

肝有灰黄色针尖样坏死点。

肺有卡他性或干酪样肺炎病灶,往往是由巴氏杆菌继发感染所致。

四、诊断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可做初步诊断,确诊需通过实验室检查。

五、防治措施1. 预防①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引猪。

猪沙门氏菌病防治措施

猪沙门氏菌病防治措施

猪沙门氏菌病防治措施
猪沙门氏菌病又名猪副伤寒。

临床上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体。

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包括作为猪饲料添加剂)等因素的影响,该类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发病率逐渐上升,因此目前备受重视。

一、临床症状
猪沙门氏杆菌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疾病,各龄猪均易感染,主发2-4月龄猪群。

慢性为主要病型,急性型发生于断奶仔猪。

急性型(败血型):仔猪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先便秘后腹泻,粪恶臭带血,病猪常由于腹痛而弓背尖叫,稍后在鼻端、耳、颈、腹及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紫色斑,病期1-4天,死亡率较高。

慢性型(肠型):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周期性便秘和腹泻,排出粥样或水样粪便,粪便臭,混有血和粘液,腹部和四肢皮肤有痘样湿疹,下痢猪脱水且渴欲增加,有的猪发生肺炎,表现咳嗽、呼吸加速、流鼻液,病期2-3周衰竭而死。

病变是结肠和盲肠的增厚、坏死、溃疡和糜烂,盲肠表面覆盖着一层麸皮样坏死。

二、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

在多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要做好栏圈卫生,防潮通风;保持饲料和饮水清洁、卫生;增强猪抗病力,尽早让仔猪吃足初乳。

2、做好预防。

健康仔猪断奶前可以免疫接种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疫苗;仔猪断奶后或新引进仔猪可以用恩诺沙星或氟苯尼考等拌料预防。

3.发病猪治疗。

常用药物有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和硫酸庆大霉素等,这些药物再配合VB2使用,疗效更佳。

(本资料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

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 - 养猪技术

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 - 养猪技术

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养猪技术1流行病学传染源: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菌往往经由尿液、粪便、乳汁及流产的胎儿、羊水和胎衣排到体外。

易感类群:任何年龄和体重、大小的畜禽都能够感染该病,其中幼龄畜禽更容易发生感染。

猪群中,通常是6月龄以下的仔猪容易发生该病,尤其是2~4个月龄最容易感染。

传播途径:该病主要经由消化道以及交配等方式进行传播,即健康猪只可由于食入污染有病菌的饮水和饲料而通过消化道发生感染,也可与病猪进行交配,或者人工授精过程中使用患病种公猪的精液,从而发生感染。

另外,也可能发生子宫内感染。

此外,鼠类也能够携带病菌而传播该病。

流行特点: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通常呈散发性或者流行性,猪只一般在潮湿多雨的季节较容易发病。

多数情况下,外观健康的猪只也能够携带病菌,一般在淋巴组织、消化道以及胆囊内存在病菌,如果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刺激而导致机体抵抗力减弱时,就会使病菌大量繁殖而发生内源性感染。

例如,环境过于潮湿、严重污染,饲养密度过大,饲料中缺乏B族维生素,供水不足,长途运输过程中天气恶劣、机体饥饿和疲劳,发生寄生虫病,手术、分娩以及断奶过早等,都能够成为该病的诱发因素。

2.临床症状败血型:主要是4月龄以内的仔猪容易发生,而大约6月龄的猪只由于已经建立完善的免疫系统,即使感染也基本不会出现发病,但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携带本菌。

病猪主要表现出现不安,食欲减退,出现昏睡,体温明显升高,达到40. 5~41.6℃,还可能伴有轻微呼出性呼吸困难以及浅湿性咳嗽,并存在显著的黄疸。

病程持续稍长的病猪,能够表现出呼吸困难、腹泻以及腹痛,大部分发生死亡。

病程一般持续1~4天,开始出现发病时有猪只拒绝活动,往往在猪栏的角落内蜷缩,甚至发生死亡,通常不会L现腹泻。

发病第三天或者第四天,病猪排出水样的黄色粪便。

结肠炎型:是该病最常见类型,主要特征是发生腹泻。

发病初期,病猪排出水样的黄色粪便,不会混杂黏液或者血液。

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尤其 是肠 系膜 淋 巴结 及 内脏淋 巴结 索状 肿大 ,紫 红
色。 心包和心内外膜 出现点状出血 , 有时有浆液性纤 维素性心包炎 , 脾脏显著肿大 , 色暗带蓝 , 触压时感 觉绵软 , 类似橡皮 , 被膜偶见散在 的点状 出血 , 切面 呈蓝红色, 白髓周围有红晕环绕 , 脾 可以看到肿大的
淋 巴滤泡 。 肾脏皮质苍 白, 出血斑 。 偶见 肝脏表 面有 多
量针尖大至粟粒大的灰黄色的小坏死灶。 有的胆囊出

2 1 第 1期 O1年 1
养 猪
现粟粒大的结节。 气管内有 白色泡沫 , 肺脏瘀血 , 水肿 , 中形成 圆形 、 光滑 、 无色呈半 透明 、 边缘整齐 的露珠样
消瘦 , 的 继发 肺 炎 , 嗽 。病 猪腰 背拱 起 , 腿 软 有 咳 后 弱无力 , 叫声 嘶 哑 , 迫其 行 走 时 , 东 倒 西 歪 , 强 则 生
场筛选 的进行试验 , 过流行病学调查 , 通 临床症状 等初 步 确诊 为 沙 门 氏菌 病 , 发病 猪 中分 离 到 3株 从 沙 门氏菌 ,对其进行 6种抗生素的药敏性试验 , 从 而筛选出有效的抑制沙 门氏菌 的抗生素 , 为指导临 床合理使用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1 试 验 动物 均 取 自某猪 场 疑似 发病 猪 只。 2 方 法 2 猪 沙门氏茵病的临床诊 断 . 1 211 流行 病 学 调 查 沙 门 氏菌 在 自然 界 具 有 广 .. 泛 的宿主 , 少数沙门氏菌对宿 主有选择性 , 其不需 要 中间宿主 , 很容易在动物与动物 、 动物与人 、 人与 人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传播 。 在猪群 中密集 饲养的断奶仔猪多发 , 6月龄 以下 的仔猪 , 成年猪 以 及 哺乳母 猪 很少 发 生 。潜伏 期 为 3~3d 病 猪及 带 0, 菌 猪是 该病 的 主要传 染源 。该 病通 常呈 地方 流行 或 散发 , 年 四季均可发生 , 以多雨潮湿季节发病 一 但 较多。 饲养管理较好而又无不 良因素刺激 的猪群很 少发病 。 沙门氏菌可 由传染源的粪 、 、 尿 乳汁以及流 产的胎儿 、 胎衣和羊水排出。其传染方式主要是病 猪及带菌猪排出的病 原体污染饲料 、饮水及土壤 等, 健康猪采食 了这些污染物而感染发病 。病原体

猪副伤寒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副伤寒病的诊断与防治
1 流行 病 学
主 要 病变 在盲 肠 、 肠 和 回肠 。 可见 肠 壁 淋 巴滤 泡 肿 胀 结
隆起 , 以后发生坏死 和溃疡 , 肠粘膜 表面呈弥漫性坏死 性糜 烂 , 面被覆一层灰黄色剥 离的麸皮样物质 , 表 肠壁粗糙增厚 。
重症病例 , 肠粘膜大片坏死脱落 , 这科病变对诊 断很有意义 。
明 显 的 季 节 性 , 以冬 、 两 季 气候 寒 冷 、 变 、 雨 的 情 况 而 春 剧 多
杆菌 。 将采取的病料接种于 s s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 ,7C 3  ̄
培养 2 h 可见有无色透明或半透 明中等 大小 、 4, 边缘整齐 、 光 滑、 较扁平的菌落 。时 间稍长 后 , 的沙 门氏菌 因产 牛硫化 有 氢, 而使菌落 中心变黑 , 挑起可疑菌 落进行生化等试验 而确 诊 。对分离的沙 门氏菌可进一步进行血清分型试验 , 确定所
不明显或缓和 , 是最常见病型 。病猪体 温稍升高 , 精神不振 ,
常 堆 卧在 一 起 , 期 便 秘 , 呈 持 续 性 或 间 歇 性 腹 泻 , 黄 色 初 后 排
加强饲养管理 ,消除发病诱因是预防本病 的重要措施 。
另外 , 进 行 免 疫 接 种 。仔 猪 副伤 寒 弱 毒 冻 干 菌 苗适 用 于 1 要
变厚 ,黏膜上 覆盖着一层灰黄色弥漫性坏死性和腐乳 状物
质 , 系膜淋 巴结肿大如索状。亚急性 和慢性病例根据 以上 肠 情况可做出初步诊断。急性病例要进行实验室诊断。 细菌分离 : 急性病例 可从 实质器官分离 出病 原菌 , 慢性 病例不易成功 。 采取肝 、 、 、 脾 肾 肠系膜淋巴结 、 病变肠管 的内 容物和肠黏膜作涂 片染色显微镜观察 , 可发现革兰 氏阴性小

最新育肥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与防治【动植物养殖】

最新育肥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与防治【动植物养殖】

育肥猪沙门氏菌病的流行与防治猪沙门氏菌病,又名仔猪副伤寒,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

临诊上急性型表现为败血症,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弥漫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和慢性腹泻。

1.病原:猪沙门氏菌病病原主要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

鼠伤寒沙门氏菌、德尔培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等也可引起本病。

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具有产生毒素的能力。

毒素有耐热能力,75℃经1小时仍有毒力。

细菌对干燥、腐败、日光等因素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外界条件下可以生存数周或数月。

对于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一般常用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均能达到消毒目的。

2.流行病学: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但小猪较成年者易感。

本病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仔猪,以1~4月龄者发生较多。

感染的母猪多数发生流产。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猪在多雨潮湿季节发病较多。

本病在猪群内发生后,一般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

饲养管理较好而又无不良因素刺激的猪群,很少发病,即使发病,亦多呈散发性;反之,则疾病常成为地方流行性。

环境污秽、潮湿,棚舍拥挤,粪便堆积;饲料和饮水供应不良;长途运输中气候恶劣、疲劳和饥饿、内寄生虫和病毒感染;分娩、手术;母畜缺奶;新引进家畜未实行隔离检疫等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3.防治:预防本病应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

采用添加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不仅有预防作用,还可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但应注意地区抗药菌株的出现,如发现对某种药物产生抗药性时,应改用药。

目前国内已研制出用于猪的副伤寒疫苗,必要时可选择使用。

本病的治疗,可选用经药敏试验有效的抗生素,如土霉素等,并辅以对症治疗。

磺胺类(磺胺嘧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药物色有疗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猪沙门氏杆菌病防治技术

猪沙门氏杆菌病防治技术

猪沙门氏杆菌病防治技术猪沙门氏杆菌病是一种由沙门氏杆菌所引起的猪的常见致病微生物,是继禽流感之后,世界上第二大传染猪疾病,也是对猪生产经济造成严重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猪沙门氏杆菌病,我国重视发挥人工免疫技术的作用,并在现行体系下建立了针对猪沙门氏杆菌病的预防技术体系和控制体系,从而对猪沙门氏杆菌病的流行和传播特性做出了科学的判断和控制,为防治猪沙门氏杆菌病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一是强化猪单位的兽医责任和保健责任,各级畜牧机构加强对牧场猪场等的生产条件和卫生状况的控制,加强动物药品贮存检查、疫苗接种及动物监管,充分发挥疫病追踪及查验等技术措施,有效降低猪沙门氏杆菌病的发生率。

二是重视猪沙门氏杆菌病的免疫措施。

针对各种抗病原的补种,在规律的免疫计划和合理的疫苗协调下,加强复种和分级补种,改善抵抗力水平,对猪沙门氏杆菌病的发生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三是做好入场检疫措施,控制免疫生物的运输和移动,加强屠宰现场卫生和病死猪绝缘处理,其看家猪出入不健全,应在进场前接种疫苗,以加强疫病隔离,减少猪群内部的疫病传播。

四是机构的管理办法和宣传技术,严格对技术人员的技术素养要求,熟悉防治猪沙门氏杆菌病的办法,并掌握现有的预防措施和防控措施;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宣传教育措施,使牧场人员知道猪沙门氏杆菌病的危害以及正确的防治知识,从而做到常规保护。

本文首先对猪沙门氏杆菌病进行了阐述,然后介绍了针对此疾病的预防技术和控制措施,包括强化兽医责任,加强病原疫苗的接种,加强入场检疫措施,以及机构管理和宣传技术的运用,以及其他有效的防治措施。

经过以上各领域的认真努力,可以减少猪沙门氏杆菌病的传播,从而减轻对猪生产带来的经济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防治
胡丽巍
(山东潍坊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1061)
摘要:猪沙门氏菌病又称仔猪副伤寒,在规模化规范化猪场日益发展迅速的前景下,仔猪副伤寒制约了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产房,能直接导致前期的努力工作成为泡影,是严重影响我国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本文通过对猪沙门氏菌病的发病特点、原因入手,通过调查取证及实验室诊断的方法阐述了猪沙门氏菌病的诊断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猪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临床变化;预防治疗措施
病原
沙门氏菌在各种动物以及人类当中分布广泛。

其中有些菌株可导致猪病。

这种细菌主要在生长猪以及有些母猪的肠道内繁殖。

感染猪只可连续数周甚至数月从粪便中排出病原,而不表现任何症状。

在屠宰的时候,猪只肠道中的沙门氏菌可能污染胴体,导致人类食物中毒,对公共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病原引起本病的细菌主要有猪霍乱沙门氏菌孔清道夫变种,鼠伤寒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菌,此外还有都柏林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它们是一群血清学相关的革兰氏阴性,可运动,有周鞭毛的兼性厌氧杆菌,没有荚膜,不形成芽孢,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菌落无色。

本属细菌干燥、腐败、日光等因素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外界条件下可以存活数周、数月、甚至数年。

在这些病原细菌当中霍乱沙门氏菌S. choleraesuis和都柏林沙门氏菌沙门氏菌S. derby对猪具有宿主适应性,感染母猪可携带病原很长时间。

其中霍乱沙门氏菌有时会引发母猪的临床症状(体温升高、抑郁、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关节炎和腹泻),但很少引起人类的疾病。

然而猪当中最常见的血清型是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这种沙门氏菌有时会导致仔猪腹泻,更是导致人类食物中毒的一种主要原因。

该沙门氏菌的有些毒株具有多种抗药性。

如果确诊猪群中感染了这种病原,就应采取必要卫生措施,以防工作人员被感染。

猪体内还常会检到一些以其它动物为宿主的沙门氏菌,但这些细菌不会导致发
病。

发病与否与病原剂量有关,病原数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会引发临床症状。

需要注意,鼠伤寒沙门氏菌是造成人类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这种病菌常可在猪身上检出。

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4个月龄以内的断乳仔猪。

成年猪和哺乳猪很少发病。

细菌可通过病猪或带菌猪的粪便、污染的水源和饲料等经消化道感染健康猪。

鼠类也可传播本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雨潮湿季节更易发,在猪群中一般散发或呈地方流行。

环境污秽、潮湿、棚舍拥挤、粪便堆积、饲料和饮水供应不及时等应激因素易促进本病的发生
致病原因卫生条件差。

饲养密度过大、转群、混群造成应激、连续生产、不空舍消毒、通过污染衣物传播、经粪及污染器具的移动机械性传播、虫蝇传播、鸟类、啮齿类动物污染饲料、饲料原料遭污染,导致成品饲料也带病原。

临床变化
不同环节的猪群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断奶猪与生长猪跟母猪各有不同。

断奶猪与生长猪:
1霍乱沙门氏菌会导致急性败血病和肺炎,表现发烧、厌食、呼吸困难、抑郁、咳嗽和生长缓慢等病症。

2肢体末端(鼻、蹄、尾等部位)皮肤变蓝。

3下痢恶臭,有时带血。

这是个常见的典型症状。

4肝脏受损时会表现黄疸,关节受损时会表现跛行。

5患脑膜炎后会表现神经症状。

若不治疗,死亡率会上升。

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可造成腹泻。

母猪:
霍乱沙门氏菌感染和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可能导致下列症状:
1体温升高;
2精神抑郁;
3食欲减退;
4耳部、鼻吻部及尾部充血(皮肤变红);
5肺炎;
6咳嗽
7神经症状;
8腹泻,稀粪气味难闻,有时带血;9急性发病可能导致死亡。

从发病速度与死亡率上来看又可分为败血型沙门氏菌病和结肠炎性沙门氏菌病。

临床症状败血型沙门氏菌病:主要发生于小于4月龄仔猪。

常规饮料原哺乳仔猪中很少见。

病猪表现为不安,食欲不振,体温升高。

大群发病时,少数死猪尾部和腹部肢端发紫。

到败血型沙门氏菌病发病的第3天或第4天,出现黄色水样粪便。

本病暴发时,发病率很低(通常低于10%),但死亡率很高。

结肠炎型沙门氏菌病:以腹泻为主要特征。

初期症状为黄色水样腹泻,不含血液或黏液。

几天之内同群中多数发病,典型的腹泻症状是一种白色蜂蜡样腹泻,可在几周内复发2~3次。

有时粪便带血。

病猪发热,采食减少,并出现与腹泻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对应的脱水。

病猪的死亡率一般较低。

纯系种猪群有时可发生异常高的死亡率。

病理变化
死后剖检如果发现肺部损伤尤其是弥散性肺炎,肠道表面有一层异常膜质,脾脏肿大并有多处小出血点,那就很可能是霍乱沙门氏菌感染。

如欲确诊,还需取未经治疗的病猪粪样,或者未经治疗的死猪或病猪的病样送试验室检查。

由霍乱沙门氏菌引起的严重的沙门氏菌病可能会单独发作,但通常情况下都是和猪瘟(猪霍乱)并发。

需要通过血清学以及其它实验室诊断来确定猪瘟不是原发病因(注意:猪瘟通常还会影响母猪和哺乳猪,并且造成流产和木乃伊胎)。

猪场中繁殖呼吸综合症(PRRS)病情严重且伴发地方性肺炎时,其表现与沙门氏菌病类似,不过PRRS还会引起流产、死产以及仔猪突然下痢。

从败血型沙门氏菌病与结肠炎性沙门氏菌病的区别来看区别如下:
败血型沙门氏菌病:耳、蹄、尾部和腹侧皮肤发绀。

脾肿大,色暗带蓝,坚度似橡皮,切面蓝红色。

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大,其他淋巴结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大,淋巴结软而红,类似大理石状。

肝、肾也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和出血。

有时,肝实质可见糠麸状,极为细小的灰黄色坏死点。

全身黏膜、浆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

胃肠黏膜可见急性卡他性炎症。

结肠炎型沙门氏菌病:特征性病变为局部的或弥散性坏死性结肠炎和盲肠炎。

盲肠、结肠有时波及回肠后段,肠壁增厚,黏膜上覆盖一层弥漫性、坏死性、腐乳状物质、剥开见底部红色、边缘不规则的溃疡面。

少数病例滤泡周围黏膜坏死,稍突出于表面,有纤维蛋白渗出物积聚,形成隐约可见的轮环状。

淋巴结特别是回盲淋巴结高度肿胀、湿润。

部分淋巴结干酪样变。

肝脾不肿,只有末端性充血。

鉴别诊断
诊断猪副伤寒作为原发性疾病主要发生于4个月龄内的断乳仔猪,一般呈散发性,饲养管理不良,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才出现地方流行性。

特殊情况,如长途运输后易暴发。

临床上除少数为急性败血性外,多数为肠炎型。

典型特征是坏死性肠炎。

确诊需进行细菌分离、鉴定。

把肝、脾、回盲肠淋巴结等可疑病料接种到血液和麦康凯琼脂上培养,24小时后生长出中等大小菌落,菌落在麦康凯琼脂上无色,接种到三糖铁琼脂上,斜面变成红色,柱为黄色,产H2S的菌株可使培养基变成黑色。

有条件的地方可进一步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学检查。

综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细菌学检查即可确诊为沙门氏菌病。

鉴别诊断猪副伤寒与肠型猪瘟相似。

临床上极易误诊。

但肠型猪瘟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坏死性肠炎病灶从淋巴滤泡开始,向外发展,因而形成同心轮层状的纽扣状溃疡,突出于黏膜表面,色褐或黑,中央低陷,有的有剥脱现象。

猪副伤寒的溃汤灶为表面粗糙,大小不一,边线不齐。

二者可依此区别。

猪沙门氏菌的防治
1、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做好卫生与消毒工作,消除发病的诱因
2、常发区对1月龄以上的仔猪接种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苗
3、对常发本病的猪群,可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但应注意地区抗药菌株的出现,发现对某种药物产生抗药性时,应改用另一种药。

4、发现本病,立即隔离消毒。

治疗对病猪的治疗,应在隔离消毒、改善饲养管理的基础上及早进行。

其疗
效除决定于所用药物对细菌的作用强度外,还与用药时间、剂量和疗程长短有密切关系。

同时要注意有一较长的疗程。

在为坏死性肠炎需相当长时间才能修复,若中途停药,往往会引起复发而死亡。

常用药物有:氯霉素、卡那霉素、痢特灵、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

发病猪可用长效土霉素\磺胺类药\强力霉素猪沙门氏菌病病症与猪的痢疾螺旋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猪痢疾)区别,它的死亡率低,但群害大,表现为多发在架子猪,排多量粘液及血液的胶冻状粪,它的感染菌复杂,应在药物不治的情况下及时调换药物。

重者用5%糖盐水,VC,安钠咖,DM,复合VB混合在倒数2五乳头偏腹侧4厘米注射。

或内服抗菌消炎,收敛,吸附,助消化的药为好,中药以辨证施治法,湿热者清热利湿,用白头翁汤加减三黄散或者藿香下气散,寒湿困脾者,温补脾阳,温阳祛寒有附子理中散中气下陷者补中益气,有补中益气散,消化不良者健胃消食,有保和汤加减四逆散。

参考文献
[1]北京农业大学 1970.中兽医学北京:农业出版社
[2]李佑民主编,家畜传染病学北京:蓝天出版社
[3]赵书广主编,中国养猪大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4]吴清民主编,兽医传染病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5]胡文亮主编,兽医处方手册。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