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关于东西方国家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关于东西方国家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东西方国家

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发展∗

俞 良 早

【内容提要】马克思、恩格斯从战略的层面上思考了俄国、中国的社会发展与西方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和提出了东西方的社会发展“互相补充”和“两极相联”的理论。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从路线和

方针的层面上思考了东西方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了和平建设的理论与吸收西方文明成果的理论。

【关键词】东方 西方 社会发展 互相补充 两极相联

作者俞良早(1951- ),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东方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 210097)。

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关于俄、中等东方国家社会发展与西方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理论,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笔者就此作一研究,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战略上的思考:东西方的社会发展“互相补充”和“两极相联”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关注俄国、中国等东方国家社会发展的问题,可是他们由于没有直接领导东方国家社会发展的经历,即没有经历领导东方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的过程,所以不能从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层面上思考和提出东西方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问题。他们关于东西方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思考和理论,处于战略的层面上,即处于研究和说明东西方在根本性的、决定性的转变与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层面上。具体地说,马克思、恩格斯形成和提出了东西方国家的社会发展“互相补充”和“两极相联”的理论。

1.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俄国社会发展与西方社会发展“互相补充”的理论

在俄国的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农村公社。它的特点是:土地公有,分配给农民使用,定期轮换,农民不得放弃土地,不得买卖土地;农民的住房、菜园以及生产工具个人所有;农民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劳动,劳动成果归个人所有;国家通过农村公社管理机构向农民征收赋税。农村公社的地位和作用在历史上是不稳定的。在封建农奴制度下,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农民没有土地,甚至没有人身自由,农村公社制度遭到严重破坏。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它的地位和作用曾有所加强。可是不久,沙皇政府压迫和剥削农村公社,产生和发展中的资产阶级排挤农村公社,使农村公社面临瓦解的危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6年一般项目“马恩列斯著作中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体系研究”(06BKS001)的研究成果之一。

·61·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年第7期

险。然而,俄国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民粹主义革命家提出,资本主义在俄国不会真正发展起来,无产阶级在俄国也不可能发展壮大;俄国农民具有社会主义本能,依靠农民的力量,推翻沙皇制度,就可以在农村公社的基础上走向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针对他们的这种观点提出,如果说俄国可以由农村公社的基础走向社会主义的话,那么一定要求俄国革命及社会发展与西方革命及社会发展“互相补充”。他们在《共产党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写道:“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①这一论断精确地、明确地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发展与西方社会发展“互相补充”的思想和理论。

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坚持这一理论。1874年,恩格斯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中写道:“俄国的公社所有制早已度过了它的繁荣时代,看样子正在趋于解体。但是也不可否认有可能使这一社会形式转变为高级形式,……然而这只有在下述情况下才会发生,即西欧在这种公社所有制彻底解体以前就胜利地完成无产阶级革命并给俄国农民提供实现这种过渡的必要条件,特别是提供在整个农业制度中实行必然与此相联系的变革所必需的物资条件。”②这里,恩格斯指明,所谓西方社会发展对俄国社会发展的补充,其内容是革命胜利后的西方向俄国提供农业生产形式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条件,即俄国以个体生产(即便是土地公社所有制)为特点的农业向以大生产为特点的社会主义农业转变的物质条件。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中,恩格斯在论及俄国面临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形势时写道:“这个革命单只由于如下一点就对全欧洲具有极伟大的意义,就是它会一举消灭欧洲整个反动势力的迄今一直未被触动的最后的后备力量。”③意思是说,沙皇专制制度是欧洲反动势力的后备力量,它会顽固地支持和维护欧洲反动的、落后的社会制度。如果俄国革命一举消灭了沙皇专制制度,则有利于西方革命的发展和胜利,体现出俄国社会发展对西方社会发展的有力“补充”和支持。

1881年,马克思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中也表达了这样的思想。他写道:“在欧洲,只有俄国的‘农村公社’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地保存下来了。因此,它目前处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它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同时存在为它提供了集体劳动的一切条件。它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④马克思还写道:“一方面,土地公有制使它有可能直接地、逐步地把小地块个体耕作转化为集体耕作……另一方面,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就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用到公社中来。”⑤在这里,马克思反复强调的是,俄国的农村公社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时存在,这就使得俄国可以不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吸收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积极成果,由农村公社走向社会主义。所谓资本主义制度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显然是指社会化大生产、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等等。在马克思看来,俄国吸收了西方的这些东西,意味着俄国的社会发展得到了西方社会发展的“补充”和支持。

恩格斯晚年在有关文章中更明确、更深刻地阐述了上述思想和理论。1894年,他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中提出,当西欧无产阶级取得胜利和生产资料转归公有之后,那些刚刚踏上资本主义生产道路而仍然保全了氏族制度或氏族制度残余的国家,可以利用这些公社所有制的残余和与之相适应的人民风尚作为强大的手段,来大大缩短自己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并可以避免西欧发展资本主义时不得不经历的大部分苦难和斗争。他特别强调:“这方面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目前还是资本主义的西方作出榜样和积极支持。只有当资本主义经济在自己故乡和在它兴盛的国家里被克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5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6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65页。

·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