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疾病治疗

合集下载

运动神经元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运动神经元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症 ( pn lm sua t p y M 研 究 发 现 , sia uc l a o h ,S A) r r
的 合 并 受 累; 行 性 脊 肌 萎 缩 症 ( rg si 进 por s e e v si l ucl’t py P MA)仅 脊髓 下 运 动 pn su a oh , S am m r , 神经元 受 累 ; 行 性 球 麻 痹 ( rges ebla 进 porsv u r i b
维普资讯

4 42 ・
国 外 医 学 内科 学 分 册 2 0 0 6年 l 第 3 O月 3卷 第 l O期
运动 神 经 元病 治疗 的研 究进 展
崔荣 太 综 述 ; 蒲传 强 审校
摘 要 :运 动 神 经 元 病 是 一 种病 因 未 明 , 择 性 侵 i脊 髓 、 干 及 皮 层 运 动 神 经 元 的 进 行 性 选 巳 脑 变性 疾 病 。当 前 无 实 质 性 减 缓 疾 病 进 展 的 治疗 手 段 。近 年 来 基 于 对 发 病 机 制 的 新 理 解 , 提 出 了许 多 神 经 保 护 性 治 疗 措 施 . 文 对 相 关 治 疗 研 究 的 进 展 作 一 综 述 。 本 关 键 词 :运 动 神 经 元 病 ; 治 疗 ; 研 究 进 展 中图 分 类 号 :R 4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3 9 20 1 - 4 -3 74 8 0 426 (06)00 20 4
(a ia a y t hclt a slrs ,F L 患 fm l l m o i mp i a rl c oi A S) e e s
谷 氨酸是 人类神 经 系统 中重 要 的兴奋性 神 经 递质 。研 究 表 明 A S患 者脑 脊 液 及 血 液 中 L 的谷 氨酸 含量均 增高 。最 近获准 在临床 应用 的

运动神经元病的定义及表现症状和治疗措施

运动神经元病的定义及表现症状和治疗措施

运动神经元病的定义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以损害脊髓前角,桥延脑颅神经运动核和锥体束为主的一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

临床以上或(和)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瘫痪为主要表现,其中以上、下运动神经元合并受损者为最常见。

运动神经元病与癌症、艾滋病齐名。

只要患了这种病,先是肌肉萎缩,最后在病人有意识的情况下因无力呼吸而死。

所以这种病人也叫“渐冻人”。

【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表现】起病缓慢,病程也可呈亚急性,症状依受损部位而定。

由于运动神经元疾病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于颅神经运动核以及大脑运动皮质锥体细胞、锥体束,因此若病变以下级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若病变以上级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原发性侧索硬化;若上、下级运动神经元损害同时存在,则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若病变以延髓运动神经核变性为主者,则称为进行性延髓麻痹。

临床以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肌萎缩侧索硬化最常见。

本病主要表现,最早症状多见于手部分,患者感手指运动无力、僵硬、笨拙,手部肌肉逐渐萎缩,可见肌束震颤。

四肢远端呈进行性肌萎缩,约半数以上病例早期呈一侧上肢手部大小鱼际肌萎缩,以后扩展到前臂肌,甚至胸大肌,背部肌肉亦可萎缩,小腿部肌肉也可萎缩,肌肉萎缩肢体无力,肌张力高(牵拉感觉),肌束颤动,行动困难、呼吸和吞咽障碍等症状。

如早期病变性双侧锥体束,则可先出现双下肢痉挛性截瘫。

运动神经元疾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根据受损最严重的神经系统部位而定,临床症状也根据病变部位不同而各异,具体分型如下:1.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最常见。

发病年龄在40~50岁,男性多于女性。

起病方式隐匿,缓慢进展。

临床症状常首发于上肢远端,表现为手部肌肉萎缩、无力,逐渐向前臂、上臂和肩胛带发展;萎缩肌肉有明显的肌束颤动;此时下肢则呈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

症状通常自一侧发展到另一侧。

基本对称性损害。

随疾病发展,可逐渐出现延髓、桥脑路神经运动核损害症状,舌肌萎缩纤颤、吞咽困难和言语含糊;晚期影响抬头肌力和呼吸肌。

中医针灸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病案分析专题报告

中医针灸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病案分析专题报告

中医针灸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病案分析专题报告远**,女,47岁,住院号:2065891,就诊时间:202*年1月8日。

主诉:四肢无力伴肌肉萎缩2年。

现病史: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无力,不能抬举,持物掉落,继而右上肢无力,一年后逐渐出现双下肢无力,走路不稳,可见掌指关节肌肉塌陷,四肢肌肉萎缩,言语不利,发音不清,痰粘不易咯出。

于多家医院诊疗,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具体治疗方法不详,症状未见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国医堂门诊。

现症:神清,精神欠佳,四肢无力,不能抬举,不能独立行走,咳嗽咯痰,痰粘不易咳出,胸闷憋气,不能久卧,抬头无力,语速慢,声调低,发音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咳呛。

纳少,寐欠安,二便可自控。

既往史:体健。

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查体及实验室检查(阳性指标):双手指间肌,大、小鱼际,双上肢三角肌、双下肢股四头肌明显萎缩,双手呈鹰爪形,双上肢肌力3级,双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减低,腱反射亢进,双侧巴氏征(一)。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HR72次/分,BP130∕80mmHg o 辩证分析:患者年近半百,肝肾精血亏虚,筋骨不利,故四肢无力,不能抬举,不能独立行走,不能久卧,抬头无力,吞咽困难,饮水咳呛;日久髓枯筋燥,故见肌肉萎缩变形;精血不能上充于脑,髓海失养,故精神欠佳,寐欠安,语速慢,声调低,发音不清;日久肺失宣降,故咳嗽咯痰,痰粘不易咳出,胸闷憋气;脾运化无力,故纳少。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均为肝肾不足之象。

西医诊断:运动神经元病中医诊断:痿证证候诊断:肝肾亏虚证治疗原则: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益气健脾针灸取穴:内关(双)-1、人中-1、三阴交(双)丁、极泉(双)4尺泽(双),、委中(双)-1、肩三针(双)1(肩鹘及前后各2寸一穴)、臂力需(双)1、曲池(双)1、合谷(双)1、外关(双)1、八邪(双)1、上星丁、百会丁、四神聪丁、头维(双)丁、四白(双)丁、上廉泉J-、旁廉泉(双)-κ承浆-1,缺盆丁、天突丁、膻中丁、天枢(双)丁、中脱丁、气海丁、下肢阳明经、太阴经排刺(双)丁,阳陵泉(双)-1、丘墟(双)-1、解溪(双)-1、太溪(双)丁、八风(双)j∙;华佗夹脊穴排刺。

运动神经元病治疗体会

运动神经元病治疗体会
在 中医学 中 ,没 有反 流性 食管 炎 的病名 ,但根 据 临 床特 征 ,可 归 于 中 医 学 “吞 酸 ”,“胃脘 痛 ”,“反 酸 ”,
“胸 痹 ”等 病 证 的 范 畴 。本 病 多 因情 志 内伤 ,饮 食 失 调 ,劳 累过度 而发 病 。情 志 郁 结 ,肝 失 疏 泄 ,导 致 肝 木 犯 胃,则 肝 胃不 和 ,故 胃脘 胀 痛 ,反 酸 嗳 气 。肝 郁 化 热 则烧 心 ,胸骨后 烧 灼 样 疼 痛 ,性 急 易怒 。久 病 入 络 ,气 虚血 瘀则 神疲 乏力 ,纳差 ,舌 质黯 淡 ,舌边有 瘀点 ,脉 沉 涩 。故 笔者认 为 清热 降逆 、活血化 瘀 、理气 止痛 是此 病 的主要 治疗原 则 。方 中黄 连 、黄 芩 、JIf楝 子 清 热解 毒 ; 丹参 、刘 寄奴 、郁金 、藕节 活 血化瘀 ,理气 止 痛 ;法 半夏 、 大枣 、茯苓 、陈皮健 脾益 气 ,和 胃止 呕 ;甘草 调和诸 药 。
运 动 神 经元 病 治疗 体 会
李 国 庆
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病;肝肾亏损;中医药疗法;医话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1.09.037 文 章 编 号 :1003—8914(2011)-09—1812—02
运动 神经元 病 为一 种 少 见 的神 经 系统 变 性 病 ,临 床表 现为 上下运 动 神 经元 损 害 的不 同组 合 ,特 征表 现 为肌无 力 和 萎 缩 、延 髓 麻 痹 及 锥 体 束 征 。 发 病 率 在 0.13~1.4/10万 。虽然发 病 率不 高 ,但 目前 缺 乏有 效 的治疗 办法 ,自然 病程 2~6年 。中 医在治 疗运 动神 经元病 方 面具有 一定 疗效 。笔 者 收集 自 1998年 10月 ~ 2008年 10月 间治 疗 的 16例 患 者 ,对 其 治 疗 过程 进 行 回顾 ,供 大家 分享讨 论 。 1 临 床 资 料

儿童运动神经元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儿童运动神经元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症状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肌张力异 常等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 甚至死亡。
02
儿童运动神经元疾病的诊断
临床表现
01
02
03
运动障碍
儿童运动神经元疾病常表 现为肌无力、肌张力异常 、不自主运动等。
感觉障碍
部分患儿可出现感觉异常 ,如麻木、疼痛等。
认知与行为障碍
疾病可能影响儿童的认知 和行为,表现为智力低下 、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 稳定等。
骨骼畸形预防与处理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易吞咽的食物;必要 时采用鼻饲或胃造瘘等营养支持方式。
心理问题预防与处理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 必要时请心理医生进行干预和治疗。
长期随访与评估
定期随访
对儿童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 病情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评估病情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 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
儿童运动神经元疾病的诊 断与治疗
目录
• 引言 • 儿童运动神经元疾病的诊断 • 儿童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治疗 • 儿童运动神经元疾病的预防与护理 • 儿童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并发症与处理 • 儿童运动神经元疾病的研究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探讨儿童运动神经元疾病的诊断 方法和治疗策略,提高临床医生 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护理原则与方法
个性化护理计划
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日常护 理、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等方面。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运动神经元疾病患儿,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定期清理呼 吸道分泌物,采取适当的呼吸辅助措施,如使用呼吸机或吸氧等。

运动神经元相关疾病基因治疗最新进展

运动神经元相关疾病基因治疗最新进展

运动神经元相关疾病基因治疗最新进展运动神经元相关疾病是一类由运动神经元损伤或变性引起的严重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和帕金森病等。

这些疾病通常会导致肌肉无力、僵硬、震颤等运动障碍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药物疗法和物理疗法,虽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并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

近年来,基因治疗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基因治疗是利用载体将治疗基因导入患者体内,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基因,从而改善疾病症状或治愈疾病。

在运动神经元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基因治疗也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

首先,基因治疗可以通过递送神经营养因子基因来促进运动神经元的生存和再生。

神经营养因子(NTFs)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对于维持和促进神经元的生存和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运动神经元相关疾病中,缺乏或异常表达的神经营养因子会导致神经元的损伤和死亡。

通过基因治疗递送NTF基因,可以在患者体内增加NTF的表达水平,从而保护和恢复受损的运动神经元。

一项近期的临床研究显示,通过递送人源化神经营养因子(rhNTF)基因,可显著改善ALS患者的肌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这为运动神经元相关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支持。

此外,基因治疗还可以利用RNA干扰技术来靶向抑制致病基因的表达。

在许多运动神经元相关疾病中,遗传突变会导致致病基因的异常表达,从而引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通过RNA干扰技术,可以合成特异性小分子RNA(shRNA)与致病基因的mRNA结合,从而抑制其翻译和表达。

已有研究表明,在帕金森病模型中应用RNA干扰技术成功地实现了基因的靶向下调,从而改善症状并延缓疾病的进展。

这一治疗策略为运动神经元相关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除了上述方法,基因编辑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运动神经元相关疾病的治疗。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直接编辑患者体内的基因序列,实现精准的基因修复或替换。

其中,CRISPR-Cas9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基因编辑工具之一。

运动神经元病渐冻症吃什么药控制?

运动神经元病渐冻症吃什么药控制?

运动神经元病(渐冻症)中医调理案例
年龄:61岁
疾病:运动神经元病(渐冻症)
治疗史:利鲁唑,依达拉奉,薇心公众呺:运动神经元资讯
主诉:上肢无力,胳膊无法举过头顶,下肢双腿无力,走路抬腿困难,没有力气,吃
饭喝水呛咳,嗓子有异物感,口水多,晚上睡眠差,多梦易醒,身体伴有肌肉萎缩和
肌肉跳动,小腿抽筋疼痛,伴有心慌气短
发病过程:发病前经常肌肉跳动,左侧胳膊感觉乏力,和大多数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一样,上肢开始发病,从一侧上肢影响到另一侧肢,病情逐渐发展至双下肢,抬腿没有
力气,走路越来越困难,家属带着做了多次检查,最终才确诊运动神经元病(渐冻症),从开始发病到现在有两年多的时间,虽然一直在采取治疗,但是病情一直没有
得到很好的控制,了解过患者的详细病情后,根据情况针对性调理
经过60多天的诊治,患者本人自述小腿抽筋疼痛感消失,肌肉跳动消失,喝水偶尔会呛咳,晚上睡觉比较踏实,心慌气短好了很多,腰部和右腿发热,感觉能有点力气,
上肢恢复较小,从整体症状来看,患者的病情改善很多,而且也不像原来那么痛苦了,家属都说精神状态看起来很不错
运动神经元病虽然目前没有办法治愈,但是通过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控制改善
病情,在治疗期间患者家属应该多鼓励患者,积极的心态加上合适的治疗,也能够让
患者恢复起来更好一些。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1例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1例

化瘀 之品 , 瘀散痛消 。
2 扁 平 疣 案
用 l 4剂 , 平 疣 全 部 脱 落 而 愈 。 随访 1 , 复 发 。 扁 年 未
按: 筋气不荣 , 肌肤失养 , 脾失健运 , 血不畅 , 气 痰凝 血
例 2常某 , ,7岁。2 1 0 男 2 0 0— 5—1 诊。3年前发 5初 现左 颊部 出现几个粟粒 大小 扁平丘疹 , 引起重视 。1 未 年 后左 面部 、 前额 、 左颈部 均 出现扁平 丘疹 , 淡褐 色 , 断为 诊 扁平疣 , 久治未愈 , 现来 本科 门诊求治 。诊见 : 前额 、 左脸 、
龙胆草 l , Og生地黄 1 , 斛 1 , 5g 石 5g 生黄芪 6 , 甘草 0 g炙 3 。水煎服 , 1 。针灸选穴 : 0g 日 剂 曲池 、 手三里 、 际 、 鱼 内 关、 合谷 、 足三里 、 血海 、 梁丘 、 阴陵泉 、 阳陵泉 、 丰隆 、 阴 三 交、 冲阳 、 太溪 , 采用补法 , 日 1 。 每 次 上述方法治 疗 1周后 , 者示 意胸 闷憋气 症状 较前 患 缓解 , 下肢活 动较前 有力 , 双 排便 较前 有力 , 大便 每 日一 行 。维持原方继续治疗 1 周后 , 患者 示意无 胸闷憋气 , 并 示意 欲撤 机 , 虑其 目前病情 尚不稳定 , 考 未予 脱机 , 而将 呼吸机 由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 ( I SMV) 调为压力控制模
1 0—1 入院 。患 者于 2 1 l 0 1—0 8无 明显诱 因始 发胸 闷
2 1 年初无 明显诱 因始发双下肢无力 , 0 1 未予重视 , 双下 后 肢无力进行性加重 6个 月余 , 走路易 摔跤。收入 院后 , 查 头颅 、 肺部 C 、 T 头颅 MR均未见 明显异常 。肌电 图检查 报 告示: 神经元损 害 , 并见 肌 肉纤颤 。西 医诊 断 : 动神 经 运 元疾病 。中医诊 断 : 证 , 肾两 虚证 。予 中药 汤剂 配合 痿 脾 针刺治疗。中药 汤剂 药物组成 : 红景天 3 , 0g 北沙参 1 , 5g

运动神经元病治愈例子

运动神经元病治愈例子

运动神经元病治愈例子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肌肉无力、肌肉萎缩、肌肉震颤等症状。

目前,医学界对于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还没有特效药物,但是通过综合治疗和康复训练,一些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有一些患者可以实现治愈。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关于运动神经元病治愈的真实案例。

1.小明,10岁,患有运动神经元病,症状包括肌肉无力、步态异常等。

经过定期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小明的症状逐渐得到缓解,最终在接受持续治疗1年后,小明的症状完全消失,康复训练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张先生,45岁,患有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PMA),这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病的亚型。

张先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了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经过半年的努力,张先生的肌肉力量明显增强,肌肉萎缩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3.李女士,35岁,患有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FALS),这是一种常见的运动神经元病。

李女士在接受多学科团队的综合治疗下,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支持,逐渐改善了症状,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4.王先生,50岁,患有运动神经元病,症状包括肌肉无力、言语困难等。

王先生接受了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5.赵女士,30岁,患有进行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这是一种致命的运动神经元病。

赵女士在接受多学科团队的综合治疗下,通过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营养支持,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延缓了病情的进展。

6.刘先生,40岁,患有运动神经元病,症状包括肌肉无力、肌肉震颤等。

刘先生通过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参加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

7.陈女士,25岁,患有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PMA),这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病的亚型。

陈女士在接受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的同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

8.孙女士,60岁,患有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FALS),这是一种常见的运动神经元病。

运动神经元疾病诊疗规范2023版

运动神经元疾病诊疗规范2023版

运动神经元疾病诊疗规范2023版运动神经元疾病(motorneurondisease,MND)是一组选择性侵犯上、下运动神经元而引起脊髓前角细胞、下位脑干运动神经核、大脑运动皮质细胞及锥体束进行性变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不同组合的肌无力、肌萎缩、延髓麻痹及锥体束征,而感觉不受累。

【病因】病因不明,90%为散发性,5%~10%有家族遗传史(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

现已定位的致病基因有SO。

/、TDP43、FUS.C9q∕72基因等25个。

其中SO。

/基因最早发现,约占家族性患者的20%o2008年发现的C9α∕72基因突变在高加索人群中占家族性患者的40%,散发性患者的5%-20%,被认为是全球最常见的致病基因,但亚洲患者中仍以SOD1.突变最多。

免疫异常、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外伤等可能是散发性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

欧洲及美国的发病率每年(1.5~2)/10万,患病率为(4~8)/10万。

【病理】肉眼可见脊髓萎缩变小。

显微镜下见脊髓前角细胞及延髓、脑桥的脑神经运动核变性破坏,肌肉呈失神经支配性萎缩;脊神经前根轴索断裂、髓鞘脱失;运动皮质的锥体BetZ细胞及其发出的皮质脑干束和皮质脊髓束亦变性破坏。

细胞内或轴索近端出现含泛素或TDP-43的胞质包涵体。

【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大多50~60岁,男女比例约1.5:Io按病损部位不同通常分为四种亚型:肌萎缩侧索硬化(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进行性(脊)肌萎缩(下运动神经元受累)、进行性延髓麻痹(延髓受累为主)、原发性侧索硬化(上运动神经元受累)。

各型之间随疾病进程可能会转化,多数最终发展为典型的肌萎缩侧索硬化。

1.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1.atera1.sc1.erosis,A1.S)此型最常见。

脊髓前角、脑干运动神经核及锥体束均受累,出现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并存的特征。

典型患者多从一侧上肢远端起病,出现手部肌力减退、肌肉萎缩及肉跳,逐步向近端发展。

裘昌林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经验_张丽萍

裘昌林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经验_张丽萍

86 中华中医药学刊裘昌林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经验张丽萍,王珏,指导:裘昌林(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浙江杭州310006)摘 要:运动神经元病是指只累及脊髓和脑部的上、下运动神神经元的一组缓慢进行性变性疾病,属于中医/痿证0、/瘖痱证0范畴。

裘昌林主任认为本病以虚为主,表现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精血亏耗,气血亏虚,涉及到肝、脾、肾三脏,络病是本病缠绵难愈的主要机制。

其治疗应遵循/虚者补之0的原则,随证选方,肝肾阴虚型是本病的主要证型,首选地黄饮子加减;阴虚火旺型选用虎潜丸加减;脾肾阳虚型选用右归丸加减;气虚血瘀型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裘老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虫类药,且在70年代研制出炙马钱子胶囊,疗效显著,全蝎配对使用,可消除马钱子大量服用后引起的相关症状。

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病;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炙马钱子胶囊;裘昌林中图分类号:R7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1-0086-03Q I U Chang -li n Tr eat m ent Experi e nce ofMotor Neuron D i s easeZ HANG L -i pi ng ,W ANG Jue ,adv isor :Q I U Chang -li n(Dep art m en t of Neurol ogy ,F i rstA ffili ated H os p ital of Zh eji ang Ch i n eseM ed icalUn i versity ,H angz hou 310006,Zhejiang ,Ch i na)A bstrac t :M otor neuron disease is a g roup o f slo w l y progressive degenera tive d i seases wh ich has a ffected the sp i nalcord ,the upper m oto r neurons and the lo w er m oto r neurons o f bra i n ,it be longs t o "W ei syndro m e"and "Y i n-F e i syn -drom e "of trad iti on Chi nese m ed ici ne .Q I U Chang -li n Ch i e f P hys i c i an cons i de rs t he mo st of d i sease w as o f defi c iency ,man ifested as y i n deficiency of li ve r and k i dney ,yang deficiency o f spleen and kidney ,q i and blood de fi c i ency ,invo l v i ng t he liver ,sp l een ,ki dney ,Collateral D isease is the m ain mechan i s m of th i s d i sease hard to be cured .T he treat m ent pr i n -c i ple shou l d f o ll ow the "trea ting deficiency w ith tonificati on ,'w ith the syndro m e se lecti on prescr i ption ,Y in deficiency of liver-k i dney is t he m ai n syndrom e o f t he disease ,the pre ferred D i huangy i nziM odifi ed ;hyperacti v ity o f fire due to y i n defi c iency,selecti on H uqian P il;l Y ang de fic i ency o f spleen and k i dney ,selection you gui pil;l Q i defi c iency and B lood Stasis used Buyanghuan wu decocti on .Q I U teacher have o ften used of i nsec t drugs based on syndro m e d iffe renti a tion ,and deve l oped Sunburn Strychnos C apsules i n the 70s ',t he cli nica l effect is sign ificant ,m atch i ng t he Scorpi on can e li m ina te a large nu m ber sy m pto m s after taki ng se m en strychn.iK ey wo rds :m o t o r neuron disease ;traditi onal Chinese m ed i c i ne treat m ent ;c li n ica l experience ;s unburn se m en strych -ni capsu l es ;Q I U Chang -lin收稿日期:2010-09-17基金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2007CB 155)作者简介:张丽萍(1973-),女,浙江淳安人,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神经再生技术与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治疗

神经再生技术与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治疗

神经再生技术与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治疗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神经再生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医学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它主要是指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药物、物理性刺激等方式,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恢复,从而达到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目的。

其中,以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治疗为例,我将从科学原理、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神经再生技术的科学原理运动神经元疾病是一类较为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细胞凋亡、突触功能紊乱、轴索损伤等多种损伤。

在疾病过程中,神经元损伤后无法再生或功能障碍,导致机体运动能力下降、甚至失能。

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如何恢复被损伤或失活的神经元,及其突触连接,提高神经信号传导功能。

神经再生技术主要分为外源性促成神经元再生和内源性促成神经元再生两种方式。

前者包括细胞移植和生物高分子材料等途径,后者包括神经营养因子、小RNA调控、损伤激活病变修复等手段。

这些技术可以促进神经元分化、增殖和成熟,从而提高机体神经再生能力。

二、神经再生技术的应用现状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治疗是神经再生技术的应用领域之一。

当前,该领域的研究侧重于生物材料和基因调控等技术。

生物高分子材料是外源性促进神经元再生的一种重要途径,其主要成分包括支架材料和生物分子。

支架材料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而生物分子则可以促进神经元的成熟和突触连接。

在基因调控方面,目前主要采用了RNA种类,如siRNA、miRNA等。

这些基因调控分子可以通过调节神经元再生路径上的关键点,增强神经元分化的程度和功能,从而促进其再生。

此外,神经营养因子也是内源性促成神经元再生的一种重要手段。

当前,经常使用的神经营养因子包括生长因子、炎症因子、神经激素等,它们可以增强神经元在生长方面的能力,提高突触连接的实效。

三、神经再生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随着神经科学的深入研究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神经再生技术有着非常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深入研究神经元再生的分子调控机制和生物过程。

运动神经元疾病了解这一类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运动神经元疾病了解这一类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医疗资源紧张: 运动神经元疾病 治疗难度大,医 疗资源紧张,患 者难以获得及时 有效的治疗
01
02
03
04
对医疗保健系统的负担
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 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
医疗费用高昂,给家 庭和社会带来经济压

医疗资源紧张,影响 其他疾病的治疗和护

社会对运动神经元疾病 的关注和支持不足,导 致患者和家庭面临困境
添加 标题
肌肉痉挛:患者可能出现肌肉痉挛, 尤其是手、脚等部位的肌肉
诊断标准
诊断方法:神经电生理检查、 肌肉活检、基因检测等
症状:肌肉无力、肌肉萎缩、 肌肉痉挛等
诊断标准:根据症状、检查结 果和基因检测结果综合判断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物理 治疗、手术治疗等
病程和预后
病程:运动神经元疾病的病程通常为 2-5年,但具体病程因人而异。
01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年龄因素
等。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02 主要包括神经元变性、神经递质
异常和神经炎症等。
神经元变性是指神经元细胞内的
03 蛋白质异常聚集,导致神经元细
胞死亡。
神经递质异常是指神经元细胞之
04 间的信号传递异常,导致神经元
功能障碍。
神经炎症是指神经元细胞周围的
05 免疫细胞异常激活,导致神经元
奉等
临床试验:正在进行的多 种临床试验,旨在寻找更
有效的治疗方法
药物疗效:不同药物的疗 效因人而异,需要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药物
药物副作用:药物治疗可 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需 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
况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康复和护理
康复目标:提高生 活质量,减轻症状, 延缓疾病进展

运动神经元病治疗的中医案例

运动神经元病治疗的中医案例

运动神经元病治疗的中医案例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萎缩和震颤等症状。

中医认为,运动神经元病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不畅、痰湿内生等原因导致的。

下面列举一些中医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案例。

1. 案例一:患者男,50岁,患有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中医诊断为肝肾不足、气血不畅。

治疗方案为补肝肾、益气血、祛痰湿。

采用中药治疗,包括党参、黄芪、当归、白芍、熟地、枸杞子、山药等。

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肌肉无力和萎缩症状有所改善。

2. 案例二:患者女,60岁,患有帕金森病。

中医诊断为气血不足、痰湿内生。

治疗方案为补气血、祛痰湿。

采用中药治疗,包括人参、黄芪、当归、白芍、茯苓、陈皮等。

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震颤症状有所减轻。

3. 案例三:患者男,45岁,患有肌萎缩症。

中医诊断为气血不足、痰湿内生。

治疗方案为补气血、祛痰湿。

采用中药治疗,包括人参、黄芪、当归、白芍、茯苓、陈皮等。

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肌肉无力和萎缩症状有所改善。

4. 案例四:患者女,55岁,患有帕金森病。

中医诊断为气血不足、痰湿内生。

治疗方案为补气血、祛痰湿。

采用中药治疗,包括人参、黄芪、当归、白芍、茯苓、陈皮等。

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震颤症状有所减轻。

5. 案例五:患者男,40岁,患有肌萎缩症。

中医诊断为肝肾不足、气血不畅。

治疗方案为补肝肾、益气血。

采用中药治疗,包括党参、黄芪、当归、白芍、熟地、枸杞子、山药等。

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肌肉无力和萎缩症状有所改善。

6. 案例六:患者女,50岁,患有帕金森病。

中医诊断为气血不足、痰湿内生。

治疗方案为补气血、祛痰湿。

采用中药治疗,包括人参、黄芪、当归、白芍、茯苓、陈皮等。

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震颤症状有所减轻。

7. 案例七:患者男,45岁,患有肌萎缩症。

中医诊断为气血不足、痰湿内生。

治疗方案为补气血、祛痰湿。

采用中药治疗,包括人参、黄芪、当归、白芍、茯苓、陈皮等。

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肌肉无力和萎缩症状有所改善。

运动神经元病最新治疗方案

运动神经元病最新治疗方案

运动神经元病最新治疗方案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简称MND)是一种罕见的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通常会导致肌肉无力、肌肉萎缩和进行性肌肉无力。

目前,尽管尚无法治愈MND,但医学界对于治疗这一疾病的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最新的MND治疗方案。

首先,针对MND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目前广泛应用的药物包括利舍平(Riluzole)和二甲双胍(Metformin)。

利舍平是目前唯一被FDA批准用于治疗MND的药物,其机制是通过减少谷氨酸释放,从而减缓神经元的退化。

而二甲双胍则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研究表明它可能对MND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益处。

此外,物理治疗方面,针对MND患者的康复训练、理疗和运动疗法也被广泛应用。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维持肌肉功能和关节活动性,减缓病情的进展。

最后,支持性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呼吸支持和心理支持等,可以帮助患者维持身体功能和心理健康。

其次,除了传统的药物和物理治疗,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涌现。

例如,干细胞治疗被认为有望成为MND治疗的新方向。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因此可以用于修复和替代受损的神经元。

目前已有一些临床试验表明干细胞治疗对MND患者的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此外,基因治疗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研究人员正在尝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修复MND患者体内的受损基因,以期达到治疗的效果。

这些新的治疗方法为MND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最后,除了治疗方案的不断更新,对于MND的早期诊断和综合管理也至关重要。

早期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减缓病情的进展。

而综合管理则需要多学科的专业团队共同合作,包括神经科医生、康复医生、营养师、心理医生等。

他们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全面关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总之,MND的治疗方案正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尽管目前尚无法根治这一疾病,但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支持性治疗以及新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缓病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神经元疾病治疗的新进展

运动神经元疾病治疗的新进展

运动神经元疾病治疗的新进展运动神经元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可以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并导致残疾。

然而,我们也在不断进步中,积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保持健康。

最近,我们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首先,基因治疗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早在20世纪初期,人们就开始尝试使用病毒来传递基因,以治疗遗传性疾病。

这个技术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可以精确地添加或修改基因的水平。

因此,研究人员已经开始探索使用基因治疗来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

最近,一组研究人员在小鼠模型中进行了实验,成功地利用基因治疗恢复了小鼠的运动神经元,使其能够再次移动。

尽管这项技术还处于实验阶段,但它们的成功表明,我们有希望利用基因治疗来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

其次,干细胞治疗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干细胞是一种可以分化为各种细胞类型的原始细胞。

因此,研究人员已经开始探索干细胞治疗的潜力,以用于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

最近,一组研究人员在小鼠模型中进行了实验,成功地使用干细胞恢复了小鼠的运动神经元,并提高了小鼠的运动能力。

尽管这项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但它们的成功表明,我们有希望利用干细胞治疗来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

另外,一种新型药物也已经开始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被证明对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有一定的功效。

这种药物是一种抗体,可以防止神经元相互间的损伤和移动。

研究人员已经在一项小规模的临床试验中使用了这种药物,发现此药物显著减轻了一些患者的症状。

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仍在进行中,但这项研究表明,这种药物可能成为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最后,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治疗还需要综合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营养治疗和心理治疗等多种综合治疗方式。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运动和按摩,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并保持肌肉健康。

营养治疗可以提供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患者保持身体健康。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抑郁,提高生活质量。

这些综合治疗方式综合使用,可以帮助患者最大程度地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地黄饮子治疗运动神经元病1例

地黄饮子治疗运动神经元病1例
肾虚分为 肾阴虚及 肾阳虚阴 阳互根 ,本 病 日久则 相 互 累及对 方 即阳损 及 阴、阴损及 阳转 而变 为 阴 阳两虚 , 所 以在运动神经元病 的治疗上须兼 顾扶 阳与滋 阴既可促 进 生化之机又可避免阴 阳互 伤之 弊。地 黄饮子 汤具有 滋 肾阴、补 肾阳、化痰 开窍 、疏筋 强筋之 功 ,正 是针对 本 病之肾阴阳两虚 的基本发病 机制 。运 动神经元 的后期 临 床表现为 足废不用 、舌 肌萎缩 、舌蹇不 能言等 症状 ,属 中医 “喑痱”范畴 。《奇效 良方 ·风门》对喑痱证其临床 症状进行 了概括 :“喑痱之状 ,舌喑不能语 足废 不为用 。” 喑痱是 因为病久下元 虚衰 ,虚 阳夹痰浊 ,上扰 ,堵 塞窍 道所致 。临证治疗时宜摄纳浮 阳,温补下元 ,宣通 心气 , 化痰开窍为法 ,故 应用地 黄饮 子汤 主之 。地黄饮子 汤方 中:熟地 以滋养 肾 阴;肉苁 蓉 、巴戟 天 、附子 、肉桂等 药物以引火归元 ,摄纳浮阳;山茱萸补肝 而固精 ;石斛、 黄芪 、党参 、 白术 健脾 生 化 气血 ,濡养 脉 络 ;石 菖蒲 、 远志 、茯苓 补心通 肾 ;麦 冬、五味子 以滋水 源保肺 ,使 水火相济 ,精气 渐 旺;薄荷 清利咽喉 窍道 。地黄 饮子是 双补 阴 阳以治本 ,开窍 化痰 以治 标 ,标本 兼 治 。同时 , 现代大量药理表 明,地黄饮子 有改善 和兴奋 中枢 神经作 用 ,用于治疗运 动神经元 病 中能够 改善 临床 症状 、提高 患生存 质量 ,可 取得较好 疗效 。弥补 了西医治疗 此病之 不足 ,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医药工作者 应充分挖 掘 中医 学这一医学宝库 ,并结合 现代 医学 ,争 取早 日攻 克运动 神经元病 这一世界医学难题 。
文 章 编 号 :1672-2779(2014)一03—0122—01

运动神经元病针灸治疗进展

运动神经元病针灸治疗进展

运动神经元病针灸治疗进展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以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组运动神经元和锥体束为主要病变部位的,一种上、下运动神经元受损且逐渐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肌肉痿软无力、肌束震颤、言语不利、咀嚼无力及吞咽、呼吸困难等,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原发性侧索硬化(primary lateral sclerosis,PLS)、进行性肌肉萎缩(Progressive muscular atrophy,PMA)、进行性延髓麻痹(Progressive Bulbar Palsy,PBP)、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四种临床类型,其中最为常见的是ALS[2]。

MND病因不明,致死性高,为神经科疑难杂症之一,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文献中并无MND相应病名的记载,但是可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将其归为“痿证”、“瘖痱”、“痿痹”等疾病的范畴。

邓铁涛教授认为本病与脾肾密切相关,应用自拟汤剂强肌灵配合捏脊手法治疗该病可稳定病情并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丁元庆教授认为人的呼吸、运动、代谢、言语、吞咽、感觉、二便等功能活动是营卫的外在表现形式,并提出痿证初期的病变脏腑在肺、脾,日久进而累及肝肾;营卫失常、宗气不利、使道不通是痿证发病之根本病机[3]。

冯瑞华通过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MND的病机为肝脾肾亏虚,以气虚、精亏及血虚为主,标实为湿、热、痰、瘀等[4]。

大量临床研究发现针灸方法能够有效改善MND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整理如下。

1.针灸疗法:1.1普通针刺:石学敏院士通过醒脑开窍针法及足阳明经筋排刺等手法,有效调整MND患者萎缩肌群经筋生理功能,改善肌肉运动功能。

石教授重视针刺手法(独创凤凰展翅法)及其量效关系,认为其是疗效的关键[5]。

1.2电针疗法:孙远征通过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hSOD1G93A转基因小鼠进行研究,发现夹脊电针能够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升高基因-1表达,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发挥运动神经元保护作用[6]。

运动神经元治好案例

运动神经元治好案例

运动神经元治好案例
在运动神经元治疗方面,有一个令人振奋的案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这个案例中,患者是一位年轻的男性,因为运动神经元疾病而备受折磨。

他曾
经是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随着疾病的加重,他的身体逐渐失去了力量和灵活性。

他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困难,无法自理,甚至连简单的日常活动也变得困难重重。

在经历了多次治疗无效之后,他找到了一位运动神经元专家。

这位专家经过仔
细的诊断和分析,制定了一套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这个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营养调理等多个方面,综合治疗,旨在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病情。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患者的病情出现了积极的变化。

他的肌肉逐渐恢
复了力量,身体的灵活性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更重要的是,他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和活力。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运动神经元疾病并非绝症,只要找对方法,采取正确的治
疗措施,就有可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同时,也提醒我们,对于这类疾病,及时就医,找到专业的医生和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至关重要。

不要因为疾病而放弃治疗,更不要盲目跟风尝试各种不明确的疗法。

总之,这个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积极的启示,运动神经元疾病是可以治愈的,只要我们积极应对,找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医生,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案,就有可能战胜疾病,重拾健康和活力。

希望这个案例能给正在经历类似疾病的患者带来信心和希望,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重视这类疾病的治疗和研究,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课题申报】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康复疗法创新

【课题申报】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康复疗法创新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康复疗法创新《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康复疗法创新》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运动神经元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如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和帕金森氏症等。

这些疾病引起的神经损伤常常导致病人肌肉无力、僵硬、震颤等症状,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质量。

传统的康复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症状,但很难实现完全康复。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创新的康复疗法来提高病人的康复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本课题旨在探索新颖的康复疗法,通过运动和运动模拟技术的结合,促进受损运动神经元的再生和功能恢复,以提高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研究目标:1. 创新康复疗法:通过运用运动和运动模拟技术的结合,开发创新的康复疗法;2. 促进受损运动神经元的再生和功能恢复:通过康复疗法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功能的恢复;3. 提高康复效果:提高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研究内容:1. 回顾运动神经元疾病的现有康复疗法及其局限性;2. 分析运动和运动模拟技术在康复疗法中的潜力;3. 开发运动和运动模拟技术的康复疗法:设计和研发适用于运动神经元疾病康复的新型运动设备,以及配套的运动模拟软件;4. 应用康复疗法进行实验:招募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参与康复疗法实验,评估康复效果;5. 数据分析与结果解读:对康复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解读结果并给出结论。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1. 文献回顾与综述:全面回顾运动神经元疾病的现有康复疗法及其限制,总结前沿研究和创新思路;2. 运动和运动模拟技术分析:分析运动和运动模拟技术在康复疗法中的潜力,探索运动神经元疾病康复中的关键问题;3. 开发康复疗法设备和软件:设计和研发适用于运动神经元疾病康复的新型运动设备,并开发配套的运动模拟软件;4. 实验招募与数据采集:招募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参与康复疗法实验,记录相关数据;5. 康复效果评估:评估康复疗法的效果,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6. 数据分析与结果解读: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解读结果并给出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运动神经元疾病治疗
导语:出现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时候可能自己的一些肢体行为动作都会受到阻碍,影响自己的生活还有工作都会带来影响,所以说我们一定要积极的去接受治
出现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时候可能自己的一些肢体行为动作都会受到阻碍,影响自己的生活还有工作都会带来影响,所以说我们一定要积极的去接受治疗,通过一些方法帮助自己缓解这种症状,那么你知道在生活当中治疗用动神经元疾病的一些方法吗?下面我们就一起详细的去看看吧!
其实出现任何的一些疾病问题,我们在生活当中首先建立的是去做一些比较正规的检查和治疗,只有这样子才可以帮助自己针对性的去缓解这种疾病问题,从而更好的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

用药治疗
尚无特效治疗,针灸,中药均可运用,有一定疗效,近年来适用于临床的有:①力如大,50mg,每12小时口服1次;②拉莫三嗪,每天25mg开始,逐步增至100mg/d,临床表明,该药可以改善症状,延缓发展,但不能改变转归;③免疫抑制剂,常用药物环磷酰胺200mg静脉滴注,隔日或每周2次,总量3-4g为1疗程,部分运动神经元疾病有效;④神经生长因子亦有应用,但疗效不肯定。

凡有呼吸肌麻痹者应尽早气管切开和人工辅助呼吸,有肺部感染者选用适当抗菌素,肢体僵硬着可予体疗,并口服力奥雷素5-10mg,2-3次/d改善症状,发生痛性痉挛时可以口服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

饮食保健
在日常生活饮食中要保证充足的维生素与蛋白的摄入,清淡避免油腻,慎吃寒凉刺激之物,多食温补平缓之品,以达到补益之功,进而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