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习题讲解(华工)
大学无机化学习题讲解
![大学无机化学习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6ec93ca2cc58bd63186bd90.png)
n(
)
0.0592
0.0592 n
lg
K
稳Co
(
NH
3
)
2 6
K 稳Co( NH3 )36
0.0592 n
lg
K 稳Co( NH3 )62
K 稳Co( NH3 )36
1.842
0.0592 1
lg
1.3105 2.0 1035
lg Kθsp
n(θAgBr/Ag
θ Ag
)
/ Ag
0.0592
θ AgBr/Ag
θ Ag / Ag
0.0592 n
lg
Kθsp
θ AgBr/Ag
θ Ag / Ag
0.0592 n
lg
Kθsp
37
例:在pH=10.00时,欲使0.l0mol•L-1 Al3+溶液不生成Al(OH)3沉淀,问KF浓度 至少多大?已知 ,Kϴsp[Al(OH)3]=1.3×10-33, β[AlF6]3-=6.9×1019.
(ZnS 的 Kθsp=2.5×10-23 , HgS 的 Kθsp=4.0×10-53,
Ka2=1.0×10-14,)
解: ZnS + 2H+ ⇌ H2S + Zn2+
平衡
x
0.1 0.1 mol·L-1
H2S 的 Ka1=1.0×10-7,
K
[H2S ][Zn2 ]
[H2S ][Zn2
正极:Ag++e-→Ag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870beb5727a5e9846a619a.png)
《无机化学》课程习题册及答案第一章溶液和胶体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1.渗透压力比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也一定比较大。
()2.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其渗透压相等()3.相同温度下,渗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CaCl2溶液,其渗透压相等()4.临床上的两种等渗溶液只有以相同的体积混合时,才能得到等渗溶液。
()5. 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所得溶液在临床上必定是等渗溶液()6.临床上,渗透浓度高于320 mmol⋅L-1的溶液称高渗液()7.在相同温度下,0.3 mol⋅L-1的葡萄糖溶液与0.3 mol⋅L-1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力是相等的()8.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1的NaCl液和葡萄糖液渗透浓度相等()9. 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其依数性要用校正因子i来校正。
()二、选择题1.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A.0.2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 D.0.4mol·L-1 NaCl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大的是()A.葡萄糖 B.NaCl C.CaCl2 D.无法比较3.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A.0.1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 D.0.2mol·L-1 NaCl4.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小的是()A.葡萄糖 B.NaCl C.CaCl2 D.无法比较5.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在临床上属于等渗溶液的是()A.葡萄糖 B.NaCl C.CaCl2 D.蔗糖6. 试排出在相同温度下下列溶液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 ( )a. c(C6H12O6)= 0.2 mol·L-1b. c[(1/2)Na2CO3]= 0.2 mol·L-1c. c[(1/3)Na3PO4]= 0.2 mol·L-1d. c(NaCl)= 0.2 mol·L-1A. d>b>c>aB. a>b>c>dC. d>c>b>aD. b>c>d>a7. 医学上的等渗溶液,其渗透浓度为()A. 大于280 mmol·L-1B. 小于280 mmol·L-1C. 大于320 mmol·L-1D. 280-320 mmol·L-18.欲使同温度的A、B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A、B中的基本单元均以溶质的“分子”式表示) ( )A 质量摩尔浓度相同B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C 质量浓度相同D 渗透浓度相同9. 质量浓度为11.1g·L-1CaCl2 (M=111.0 g·mol-1)溶液的渗透浓度是 ( )A.100mmol ·L-1B.200mmol ·L-1C.300mmol ·L-1D.400mmol ·L-1三、填充题:1.10.0 g·L-1NaHCO3(Mr=84)溶液的渗透浓度为__________mol·L-1。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9dc7f4ec4afe04a1b071de8e.png)
第七章1. 什么是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瞬时速率?两种反应速率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2. 分别用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表示下列各反应的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并表示出用不同物质浓度变化所示的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对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是否均适用?(1) N 2 + 3H 2 → 2NH 3 (2) 2SO 2 + O 2 →2SO 3 (3) aA + Bb → gG + hH 解 (1)V =tN △△][2= t H △△][2=t NH △△][3V 瞬=0lim→t △t N △△][2 = 0lim →t △t H △△][2 =0lim→t △t NH △△][3V 2N =31V 2H =21V 3NH 两种速率均适用。
(2)(3)(同1)。
3. 简述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的理论要点。
答4. 简述反应速率的过渡状态理论的理论要点。
答3级,910K时速率常数为5.反应C2H6→C2H4+ H2,开始阶段反应级数近似为2γ(以1.13dm1.5·mol5.0-·s1-。
试计算C2H6(g)压强为1.33×104Pa时的起始分解速率0 [C2H6]的变化表示)。
解6.295K时,反应2NO + Cl2→2 NOCl,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关系的数据如下:(2)写出反应的速率方程;(3)反应的速率常数为多少?解7.反应2 NO(g)+ 2 H2(g)→N2(g)+ 2 H2O其速率方程式对NO(g)是二次、对H2(g)是一次方程。
(1)写出N2生成的速率方程式;(2)如果浓度以mol·dm—3表示,反应速率常数k的单位是多少?(3)写出NO浓度减小的速率方程式,这里的速率常数k和(1)中的k的值是否相同,两个k值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解8.设想有一反应Aa + bB + cC →产物,如果实验表明A,B和C的浓度分别增加1倍后,整个反应速率增为原反应速率的64倍;而若[A]与[B]保持不变,仅[C]增加1倍,则反应速率增为原来的4倍;而[A]、[B]各单独增大到4倍时,其对速率的影响相同。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讲解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e665004a5e9856a56126079.png)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1. 求0.01㎏NaOH 、0.10㎏(2Ca 2+)、0.10㎏(21Na 2CO 3)的物质的量。
解:M (NaOH )= 40g·mol -1 M (2Ca 2+)= 80g·mol -1 M (21Na 2CO 3)= 53g·mol -1 它们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aOH)0.011000(NaOH) 0.25mol (NaOH)40m n M ⨯===()2+2+2+(2Ca )0.101000(2Ca ) 1.25mol (2Ca )80m n M ⨯=== ()2323231( Na CO )10.1010002( Na CO ) 1.89mol 1253( Na CO )2m n M ⨯===2. 将质量均为5.0g 的NaOH 和CaCl 2分别溶于水,配成500mL 溶液,试求两溶液的ρ(NaOH)、c (NaOH)、ρ(21CaCl 2)和c (21CaCl 2)。
解:M (NaOH )= 40g·mol -1 M (21CaCl 2)= 55.5g·mol -1()-1(NaOH) 5.0(NaOH)10.0g L 0.5m V ρ===⋅()-1(NaOH)10.0(NaOH)0.25mol L (NaOH)40c M ρ===⋅ ()2-121(CaCl )1 5.02(CaCl )10.0g L 20.5m V ρ===⋅ ()2-1221(CaCl )110.02(CaCl )0.18mol L 1255.5(CaCl )2c M ρ===⋅3. 溶液中KI 与KMnO 4反应,假如最终有0.508gI 2析出,以(KI +51KMnO 4)为基本单元,所消耗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解:题中的反应方程式为10KI + 2KMnO 4 +8H 2SO 4 = 5I 2 + 2MnSO 4 + 6K 2SO 4 + 8H 2O将上述反应方程式按题意变换为KI +51KMnO 4 +54H 2SO 4 =21I 2 +51MnSO 4 +53K 2SO 4 +54H 2O1mol 21moln (KI +51KMnO 4)mol 0.508254mol则所消耗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为n (KI +51KMnO 4)= 2×0.508254= 0.004(mol )4. 静脉注射用KCl 溶液的极限质量浓度为2.7g·L -1,如果在250 mL 葡萄糖溶液中加入1安瓿(10 mL)100 g·L -1KCl 溶液,所得混合溶液中KCl 的质量浓度是否超过了极限值?解:混合溶液中KCl 的质量浓度()-1(KCl)1000.010(KCl) 3.85g L 0.2500.010m V ρ⨯===⋅+ 所得混合溶液中KCl 的质量浓度超过了极限值。
武汉大学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2-8章
![武汉大学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2-8章](https://img.taocdn.com/s3/m/9bfb73f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69.png)
第二章第二章1.某气体在293K与9.97×104Pa时占有体积1.910-1dm3其质量为0.132g,试求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它可能是何种气体? 解2.一敝口烧瓶在280K时所盛的气体,需加热到什么温度时,才能使其三分之一逸出? 解3.温度下,将1.013105Pa的N2 2dm3和0.5065Pa的O23 dm3放入6 dm3的真空容器中,求O2和N2的分压及混合气体的总压。
的分压及混合气体的总压。
解4.容器中有4.4 g CO2,14 g N2,12.8g O2,总压为2.026105Pa,求各组分的分压。
,求各组分的分压。
解5.在300K,1.013105Pa时,加热一敝口细颈瓶到500K,然后封闭其细颈口,并冷却至原来的温度,求这时瓶内的压强。
来的温度,求这时瓶内的压强。
解dm3洁净干燥的空气缓慢通过H3C—O—CH3液体,1.0 dm6.在273K和1.013×105Pa下,将1.0 时的饱和蒸汽压。
在此过程中,液体损失0.0335 g,求此种液体273K时的饱和蒸汽压。
解7.有一混合气体,总压为150Pa,其中N2和H2的体积分数为0.25和0.75,求H2和N2的分压。
分压。
解8.在291K和总压为1.013×105Pa时,2.70 dm3含饱和水蒸汽的空气,通过CaCl2干燥管,完全吸水后,干燥空气为3.21 g,求291K时水的饱和蒸汽压。
时水的饱和蒸汽压。
解9.有一高压气瓶,容积为30 30 dmdm3,能承受2.6×107Pa,问在293K时可装入多少千克O2而不致发生危险?而不致发生危险?解10.在273K时,将同一初压的4.0 dm3 N2和1.0dm3 O2压缩到一个容积为2 dm3的真空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为3.26×105 Pa,试求,试求(1)两种气体的初压;)两种气体的初压;(2)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3)各气体的物质的量。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第三版)(下册)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集答案解析(第三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653c90680eb6294dc886c13.png)
16. 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式:(1)H2S+H2O2→(2)H2S+Br2→(3)H2S+I2→(4)H2S+O2→+H+→(5)H2S+ClO-3(6)Na2S+Na2SO3+H+→(7)Na2S2O3+I2→(8)Na2S2O3+Cl2→(9)SO2+H2O+Cl2→(10)H2O2+KMnO4+H+→(11)Na2O2+CO2→(12)KO2+H2O→(13)Fe(OH)2+O2+OH-→→(14)K2S2O8+Mn2++H++NO-3(15)H2SeO3+H2O2→答:(1)H2S+H2O2=S+2H2OH2S+4H2O2(过量)=H2SO4+4H2O(2)H2S+Br2=2HBr+SH2S+4Br2(过量)+4H2O=8HBr+H2SO4(1)H2S+I2=2I-+S+2H+(2)2H2S+O2=2S+2H2O(3)3H2S+ClO3-=3S+Cl-+3H2O(4)2S2-+SO32-+6H+=3S+3H2O(5)2Na2S2O3+I2=Na2S4O6+2NaI(6)Na2S2O3+4Cl2+5H2O=Na2SO4+H2SO4+8HCl(7)SO2+Cl2+2H2O=H2SO4+2HCl(8)5H2O2+2MnO4-+6H+=2Mn2++5O2+8H2O(9)2Na2O2+2CO2=2Na2CO3+O2(10)2KO2+2H2O=2KOH+O2+H2O2(11)4Fe(OH)2+O2+2H2O=4Fe(OH)3(12)5S2O82-+2Mn2++8H2O=10SO42-+2MnO4-+16H+(13)H2SeO3+H2O2=H2SeO4+H2O17.在标准状况下,50cm 3含有O 3的氧气,若其中所含O 3完全分解后,体积增加到52 cm 3。
如将分解前的混合气体通入KI 溶液中,能析出多少克碘?分解前的混合气体中O 3的体积分数是多少?解:5.68mg ,8.1%18.每升含12.41克Na 2S 2O 3·5 H 2O 的溶液35.00 cm 3,恰好使50.00 cm 3的I -3溶液退色,求碘溶液的浓度?解:I 3-+2S 2O 32-=S 4O 62-+3I -1.75×10-2mol/L19.下述反应在298K 时的△H θm 为284.5kJ ·mol -13O 22O 3已知此反应平衡常数为10-54,试计算该反应的△G θm 和△S θm 。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7590cf77232f60ddcca1bf.png)
北师大版本无机化学课后习题与答案北师大版本第一章物质的结构 (2)第二章分子结构 (11)第三章晶体结构 (17)第4章酸碱平衡 (22)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32)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49)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57)第八章水溶液 (71)第9章配合物 (75)第十章沉淀平衡 (78)第十一至三十章元素化学 (85)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最新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466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最新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466无机化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35e07ba9ce2f0066f4332256.png)
三、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每小题2分,共10分)
1.Hg(NO3)2(aq) + KOH(aq)
(A) 30.92 kJ·mol1(B) -30.92 kJ·mol1
(C) -27×30.92 kJ·mol1(D) -54×30.92 kJ·mol1
13.在CuZn原电池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盐桥中的电解质可保持两个半电池中的电荷平衡
(B)盐桥为原电池构成一个闭合回路,使两电极反应能继续进行
(C) H2O(D) 2 mol·L1NaNO3水溶液
25.缓冲溶液的pH最主要是由下列哪一个因素决定的…………………………………()
(A)共轭对的平衡常数(B)共轭对双方的浓度比
(C)溶液的温度(D)共轭对双方总浓度
2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含有多种离子的溶液中,能形成溶度积小的沉淀者一定先沉淀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2分)
1.在298 K时,其pOH值小于7的溶液是………………………………………………()
(A) 0.1 mol·L1NH4Cl
(B) 0.1 mol·L1HAc和0.1 mol·L1NaAc
(C) 0.1 mol·L1AgNO3
(D) 0.1 mol·L1NaHCO3
2.已知E(Ti+/Ti) =-0.34 V,E(Ti3+/Ti) = 0.72 V,则E(Ti3+/Ti+)为………………()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和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59a51b4431b90d6c85c748.png)
1、教材《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4版。
2、参考书《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第3版。
《无机化学》邵学俊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2版。
《无机化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第3版。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无机化学习题精解》竺际舜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无机化学》电子教案绪论(2学时)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8学时)第二章分子结构(8学时)第三章晶体结构(4学时)第四章配合物(4学时)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8学时)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4学时)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6学时)第八章水溶液(4学时)第九章酸碱平衡(6学时)第十章沉淀溶解平衡(4学时)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8学时)第十二章配位平衡(4学时)第十三章氢和稀有气体(2学时)第十四章卤素(6学时)第十五章氧族元素(5学时)第十六章氮、磷、砷(5学时)第十七章碳、硅、硼(6学时)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小结(4学时)第十九章金属通论(2学时)第二十章s区元素(4学时)第二十一章p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二章ds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三章d区元素(一)第四周期d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四章d区元素(二)第五、六周期d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五章核化学(2学时)1 .化学的研究对象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的一门自然科学。
(太宽泛)●化学研究的是化学物质(chemicals) 。
●化学研究分子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
●化学是研究分子层次以及以超分子为代表的分子以上层次的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分子和超分子层次的化学物种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自然科学。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分子结构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分子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d084661f6f1aff00bfd51e5f.png)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分子结构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分子结构1. 试用离子键理论说明由金属钾和单质氯反应,形成氯化钾的过程如何理解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答:KCl 的形成表示如下: K(s)K +(g)+e12Cl 2Cl(g)Cl (g) +e Cl -(g) K +(g) + Cl -(g) =KCl (s)离子键的本质是静电作用力,由于离子的电荷分布是球形对称的,因此它对异号离子的引力可以是任何方向,也就是没有方向性;一个离子的周围,能容纳多少个异离子,是随离子的半径变化而变化的,它没有固定的配位数,所以说离子键没有饱和性。
2.用下列数据求氢原子的电子亲和能。
答:电子亲和能为下列反应的焓变,它由(5)-(4)-(3)-(2)-(1)得到:3. ClF 的解离能为1246kJ mol -⋅,ClF 的生成热为-56kJ/mol-1,Cl 2的解离能为238kJ/mol -1,试计算F 2(g)的解离能。
解:据题意:(1) ClF(g) = Cl(g) +F(g) ΔH 1 = 246 kJ ·mol -1 (2)12Cl 2(g) +12F 2(g) = ClF(g) ΔH 2 = -56kJ/mol -1(3)Cl 2(g) = 2Cl(g) ΔH 3 = 238kJ/mol -12(1)+2(2)-(3)得F 2 (g) = 2 F (g) ΔH =2 ΔH 1+2ΔH 2-ΔH 3=2246-256-238=142 kJ / mol -14. 试根据晶体的构型与半径比的关系,试判断下列AB 型离子化合物的晶体构型: BeO NaBr CaS RbI BeS CsBr AgCl 解:查表求各离子的Pauling 半径如下表: Pauling 半径(pm)计算各物质的正负离子半径比以及相应晶体构型如下表:5.试从电负性数据,计算下列化合物中单键的离子性百分数各为多少NaF AgBr RbF HI CuI HBr CsCl解:查表求出各元素的Pauling 电负性数据如下表: 各物质的电负性差和相应的离子性百分数如下表:6. 如何理解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解:共价键是指两个原子间的化学键力通过共享电子而达到的稳定饱和结构的结合力。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第13章配位化学原理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第13章配位化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88a8846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4.png)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第13章配位化学原理配位化学基础1.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亦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写出它的配位化学式。
解[Pt(NH3)2Cl4]2.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是配合物?哪些是螯合物?哪些是复盐?哪些是简单盐?(1)CuSO4·5H2O (2)K2PtCl6(3)Co(NH3)6Cl3(4)Ni(en)2Cl2(5)(NH4)2SO4·FeSO4·6H2O (6)Cu(NH2CH2COO)2(7)Cu(OOCCH3)2(8)KCl·MgCl2·6H2O解配合物:K2PtCl6, Co(NH3)6Cl3, CuSO4·5H2O螯合物:Ni(en)2Cl2, Cu(NH2CH2COO)2复盐:(NH4)2SO4·FeSO4·6H2O KCl·MgCl2·6H2O简单盐:Cu(OOCH3)23.命名下列各配合物和配离子:(1)(NH4)3[SbCl6] (2)Li[AlH4](3)[Co(en)3]Cl3(4)[Co(H2O)4Cl2]Cl(5)[Cr(H2O)4Br2]Br·2H2O (6)[Cr(H2O)(en)(C2O4)(OH)(7)Co(NO2)6]3-(8)[Co(NH3)4(NO2)C]+(9)[Cr(Py)2(H2O)Cl3] (10)[Ni(NH3)2(C2O4)] 解(1)六氯合锑(III)酸铵(2)四氢合铝(III)酸锂(3)三氯化三(乙二胺)合钴(III)(4)氯化二氯·四水合钴(III)(5)二水合溴化二溴·四水合钴(III)(6)羟·水·草酸根·乙二胺合铬(III)(7)六硝基合钴(III)配阴离子(8)氯·硝基·四氨合钴(III)配阳离子(9)三氯·水·二吡啶合铬(III)(10)二氨·草酸根合镍(II)4.指出下列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并画出它们可能存在的立体异构体:(1)[Pt(NH3)2(NO2)Cl] (2)Pt(Py)(NH3)ClBr](3)Pt(NH3)2(OH)2Cl2] (4)NH4[Co(NH3)2(NO2)4] (5)[Co(NH3)3(OH)3] (6)[Ni(NH3)2Cl2] (7)[Cr(en)2(SCN)2]SCN (8)[Co(en)3]Cl3(9)[Co(NH3)(en)Cl3] (10)[Co(en)2(NO2)2]Cl2解(1)[Pt(NH3)2(NO2)Cl] 平面正方形2种异构体H3N NO2H3N NO2Pt PtH3N Cl H3N Cl(2)[Pt(Py)(NH3)ClBr] 平面正方形3种异构体Cl Py Cl NH3Pt PtBr NH3 Br PyCl NH3PtPy Br(3)[Pt(NH3)2(OH)2Cl2] 八面体5种异构体NH3NH3HOCl OH HO 3 NH3OH NH3OH3Cl NH3HO NH3OH Cl(4)[Co(NH3)2(NO2)4]-八面体2种异构体NH3NH3O2O2NO2N 2O2N 2NH3NO2(5)[Co(NH3)3(OH)3] 八面体2种异构体H3NH3N H3N NH3NH3 OH(6)[Ni(NH3)2Cl2] 四面体无异构体(7)[Cr(en)2(SCN)2]SCN[Cr(en)2(SCN)2]-八面体2种异构体SCNNCSSCN en(8)[Co(en)3]Cl3[Co(en)3]3+八面体2种异构体(9)[Co(NH3)(en)Cl3] 八面体2种异构体(10)[Co(en)2(NO2)2]Cl2[Co(en)2(NO2)2]2+八面体2种异构体5.某金属离子在八面体弱场中的磁距为4.90B.M。
华东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复习题库及答案
![华东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考研复习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ccb51be518964bcf847c80.png)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资料见第二页封面第1页复习题一第一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1.一气柜如下图所示:AN2(2L) CO2(1L)假设隔板(A)两侧N2和CO2的T, P相同。
试问:(1)隔板两边气体的质量是否相等? 浓度是否相等?(2)抽掉隔板(假设不影响气体的体积和气柜的密闭性)后,气柜内的T和P 会改变?N2、CO2物质的量和浓度是否会改变?2.标准状况与标准态有何不同?3.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与化学计量数有何不同?4.热力学能、热量、温度三者概念是否相同? 试说明之。
5.试用实例说明热和功都不是状态函数。
6.判断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1)热的物体比冷的物体含有更多的热量。
(2)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高,表明甲物体的热力学能比乙物体大。
(3)物体的温度越高,则所含热量越多。
(4)热是一种传递中的能量。
(5)同一体系:(a)同一状态可能有多个热力学能值。
(b)不同状态可能有相同的热力学能值。
7.判断下列各过程中,那个ΔU最大:(1)体系放出了60kJ热,并对环境做了40kJ功。
(2)体系吸收了6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40kJ功。
(3)体系吸收了40kJ热,并对环境做了60kJ功。
(4)体系放出了4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60kJ功。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质量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应。
(2)反应速率常数取决于反应温度,与反应的浓度无关。
(3)反应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也越大。
(4)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2.以下说法是否恰当,为什么?(1)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2)Δr S m为负值的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
(3)冰在室温下自动溶化成水,是熵起了主要作用的结果。
3.由锡石(SnO2)生产金属锡,要求温度尽可能低。
可以单独加热矿石(产生O2),或将锡石与碳一起加热(产生CO2),或将锡石与氢气一起加热(产生水蒸气)。
根据热力学原理,应选用何种方法?4.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 + S(s) H2S(g);S(s) + O2(g) SO2(g);则反应:H2(g) + SO2(g) O2(g) + H2S(g)的平衡常数是下列中的哪一个。
无机化学习题讲解(华工)
![无机化学习题讲解(华工)](https://img.taocdn.com/s3/m/82bb5be8cc7931b764ce15be.png)
(4) CS2 (直线型)
中心原子C的杂化类型为sp杂化, C的价层电子构型为: 2s22p2 ,与S原子的成键时:
激发
2s 2p
2s 2p
sp杂化 sp杂化轨道
中心原子C以2个sp杂化轨道与2个S原子的3p轨道形成2个sp-p σ键,C原子剩余的2个p轨道 与2个S原子的另一个3p轨道形成2个p-p π键。
③ n=4
li=2 mi= 0
si= ± 1/2
④ n=3
li=1 mi= 0 , ± 1 si=-1/2
说明:在填写量子数时,要综合考虑三者之间的制约关系。
4、下列各组量子数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P31-2)
答:⑤ ⑥不合理
⑤:m=0 或者l=1
⑥:l=0,1 ; m=0或0, ±1
或者n ≥4
HF
起始浓度 0.1
平衡浓度 0.1-x
H-+F-
00 xx
则: [H ]•[F ] x2 [H]F 0 .10 x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三:五点 五十四分。
由于c/ka=142<500,所以不能用近似公式[H+]=(cka)1/2 X2/(0.10-x)=3.53×10-4
则 x 5 .94 10 3 , PH lg 5 .94 10 3 2 .23
①CH4 <CCl4<CBr4<CI4 ②H2O> H2S (氢键) ③CH4<SiH4<GeH4 ④He<Ne<Ar<Kr
说明:熔沸点主要由分子间力决定,分子间力与分子的相 对分子质量有关。(见书 P49-50)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三:五点 五十四分。
第3章 晶体结构 P73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2009年866无机化学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2009年866无机化学 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8eaa5a2e3f5727a5e962ca.png)
2. 试用杂化轨道理论说明PCl3(键角 101°)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及其成键 情况。(6 分) 3. 写出d4和d6构型的中心离子在八面体强场和八面体弱场中的电子排布式。(4 分)
二、填空 (每空 1 分,共 47 分)
1.在配制FeSO 4溶液时,常向溶液中加入一些 其目的是
和
,
。
2.变色硅胶中含有化合物
,其颜色由蓝变红是发生了反应:
。
3.向CrCl 3溶液中加入Na2CO 3溶液,产生的沉淀组成为
为
。
,沉淀的颜色
4.向K 2MnO 4溶液中不断通入CO 2,会发生
别是
和
。
(12 分)2. (1)在 20mL 0.10mol L-1MgCl2 溶液中,加入 10mL 0.2mol L-1 NH3·H2O溶
液,能否生成Mg(OH)2 沉淀?(2)若在原MgCl2 溶液中,先加入 1.069g NH4Cl(忽
略体积变化),然后再加入上述 10mL NH3·H2O溶液,能否生成沉淀?已知:Kb\ (NH3)
(A)PCl5 ; (B)BCl3 ; (C)CCl4 ; (D)SiCl4 。 27.欲除去CuSO4酸性溶液中的少量Fe3+离子,最好加入 (A)NH3·H2O ; (B)Na2S ; (C)Cu2 (OH) 2CO3 ; (D)Cu粉 。 28.AgNO3溶液与NaH2PO4溶液混合后生成的沉淀是 (A)Ag2HPO4 ; (B)Ag2O ; (C)AgH2PO4 ; (D)Ag3PO4 。 29.常温下以液态形式存在的化合物是 (A)TiOSO4 ; (B)TiCl4 ; (C)TiO2 ; (D)BaTiO3 。 30.下列化合物中,不为黄色的是 (A)BaCrO4 ; (B)PbCrO4 ; (C)Ag2CrO4 ; (D)PbI2 。 31.在FeCl3与KSCN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NaF,其现象是 A)变为无色 ; (B)产生沉淀 ; (C)颜色加深 ; (D)无变化 。 32.下列新制备的沉淀中在空气中放置,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A)Mn(OH) 2 ; (B)Fe(OH)2 ; (C)Co(OH) 2 ; (D)Ni(OH) 2 。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第17章d区元素1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第17章d区元素1](https://img.taocdn.com/s3/m/43a40a1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37.png)
武汉⼤学版⽆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第17章d区元素1 D区元素(1)1.钛的主要矿物是什么?简述从钛铁矿制取钛⽩得反应原理。
解:钛的主要矿物有钛铁矿FeTiO2反应原理:FeTiO3 + 2H2SO4 = TiOSO4 + FeSO4 + 2H2OTiOSO4 + 2H2O =TiO2?H2O↓ + H2SO4TiO2?H2O = TiO2 + H2O2.解释TiCl3和[Ti(O2)OH(H2O)4]+ 有⾊得原因。
解:TiCl3显⾊是因为产⽣了电核跃迁,[Ti(O2)OH(H2O)4]+有⾊是因为O22-离⼦变形性较强,d—d跃迁所引起。
3.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程式。
(1)Ti + HF(2)TiO2 + H2SO4(3)TiCl4 + H2O(4)FeTiO3 + H2SO4(5)TiO2 + BaCO3(6)TiO2 + C + Cl2解:(1) Ti + 5HF = H2TiF6 + 2H2↑(2)TiO2 + H2SO4 = TiOSO4 + H2O(3)TiCl4 + 2H2O = TiO2 + 4HCl(4)FeTiO3 + 2H2SO4 = TiOSO4 + FeSO4 + 2H2O(5)TiO2+ BaCO3 = BaTiO3 + CO2↑(6)TiO2 + 2C + 2Cl2 = TiCl4+ 2CO↑4.完成下列反应(1)TiI4在真空中强热;(2)FeTiO3和碳得混合物在氯⽓中加热;(3)向含有TiCl得⽔溶液加⼊过量得氨;(4)向VCl3的⽔溶液加⼊过量的氨;(5)将VCl2的固体加到HgCl2⽔溶液中。
解:(1) TiI4 = Ti + 2I2(2) 2FeTiO 3 + 6C + 5Cl 2 = 2FeCl 3 + 2TiCl 4 + 6CO(3) TiCl 62- + NH 3 = [Ti(NH 3)6]4+ + 6Cl -(4) VCl 3 + Na 2SO 3 =(5) VCl 2 + HgCl 2=5. 根据下列实验写出有关的反应⽅程式:将⼀瓶TiCl 4打开瓶塞时⽴即冒⽩烟。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分子结构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分子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9637f6996137ee06eff91892.png)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分子结构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分子结构1. 试用离子键理论说明由金属钾和单质氯反应,形成氯化钾的过程如何理解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答:KCl 的形成表示如下: K(s)?K +(g)+e12Cl 2?Cl(g)Cl (g) +e ? Cl -(g) K +(g) + Cl -(g) =KCl (s)离子键的本质是静电作用力,由于离子的电荷分布是球形对称的,因此它对异号离子的引力可以是任何方向,也就是没有方向性;一个离子的周围,能容纳多少个异离子,是随离子的半径变化而变化的,它没有固定的配位数,所以说离子键没有饱和性。
2.用下列数据求氢原子的电子亲和能。
答:电子亲和能为下列反应的焓变,它由(5)-(4)-(3)-(2)-(1)得到:3. ClF 的解离能为1246kJ mol -⋅,ClF 的生成热为-56kJ/mol-1,Cl 2的解离能为238kJ/mol -1,试计算F 2(g)的解离能。
解:据题意:(1) ClF(g) = Cl(g) +F(g) ΔH 1 = 246 kJ ·mol -1 (2)12Cl 2(g) +12F 2(g) = ClF(g) ΔH 2 = -56kJ/mol -1(3)Cl 2(g) = 2Cl(g) ΔH 3 = 238kJ/mol -12?(1)+2?(2)-(3)得F 2 (g) = 2 F (g) ΔH =2 ΔH 1+2ΔH 2-ΔH 3=2?246-2?56-238=142 kJ / mol -14. 试根据晶体的构型与半径比的关系,试判断下列AB 型离子化合物的晶体构型: BeO NaBr CaS RbI BeS CsBr AgCl 解:查表求各离子的Pauling 半径如下表: Pauling 半径(pm)计算各物质的正负离子半径比以及相应晶体构型如下表:5.试从电负性数据,计算下列化合物中单键的离子性百分数各为多少NaF AgBr RbF HI CuI HBr CsCl解:查表求出各元素的Pauling 电负性数据如下表: 各物质的电负性差和相应的离子性百分数如下表:6. 如何理解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解:共价键是指两个原子间的化学键力通过共享电子而达到的稳定饱和结构的结合力。
(完整word版)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第08章 原电池和氧化还原反应习题(wor
![(完整word版)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第08章 原电池和氧化还原反应习题(wor](https://img.taocdn.com/s3/m/6d822041f111f18583d05ab4.png)
原电池和氧化还原反应1. 用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反应式:(1) PbO 2+ Cl - −→−Pb +2+ Cl 2 (酸性介质) (2) Br 2 −→−BrO -3+Br - (酸性介质) (3) HgS+2NO -3+Cl -−→−HgCl -24+2NO 2 (碱性介质) (4) CrO -24+HSnO -2 −→−HSnO -3+CrO -2 (碱性介质) (5) CuS +CN -+OH - −→−Cu(CN)-34+NCO -+S (碱性介质)解:(1)PbO 2+2Cl -+4H +=Pb 2++Cl 2+2H 2O(2)3Br 2+3H 2O=BrO 3-+5Br -+6H +(3)HgS+2NO 3-+4Cl -+4H +=HgCl 42-+2NO 2+S+2H 2O(4)2CrO 42-+3HSnO 2-+H 2O=2CrO 2-+3HSnO 3-+2OH -(5)2CuS +9CN -+2OH - =2Cu(CN)-34+NCO -+2S -2+H 2O2. 用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电极反应: (1)MnO -4−→−MnO 2 (碱性介质) (2)CrO -24−→−Cr(OH)3 (碱性介质) (3)H 2O 2−→−H 2O (酸性介质) (4)H 3AsO 4−→−H 3AsO 3 (酸性介质) (5)O 2−→−H 2O 2(aq) (酸性介质) 解:(1)MnO 4-+2H 2O+3e -=MnO 2+4OH -(2)CrO 42-+4H 2O+3e -=Cr(OH)3+5OH -(3)H 2O 2+2e -=2OH -(4)H 3AsO 4+2H ++2e -=H 3AsO 3+H 2O(5)O 2+2H ++2e -=H 2O 23. 现有下列物质:KMnO 4, K 2Cr 2O 7, CuCl 2, FeCl 2, I 2, Br 2, Cl 2, F 2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作为氧化剂,试根据电极电势表,把这些物质按氧化本领的大小排列成顺序,并写出它们在酸性介质中的还原产物。
《无机化学》习题及解答(思考题)
![《无机化学》习题及解答(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7e3e72bd64783e08122b32.png)
《无机化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物质极其变化思考题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⑴某物质经分析后,只含一种元素,此物质一定是单质。
⑵某物质经分析,含五种元素,此物质有可能是纯净物。
⑶某物质的组成分子经分析,含有相同种类元素,且百分组成也相同,可确定该物质为纯净物。
⑷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但原子量不同,该物质是混合物。
1.⑴不一定。
有些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如白磷与红磷或黑磷的混合物,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元素确实只有一种,但物质(分子)不只一种,是混合物,不是单质。
⑵正确,一种分子可以含多种元素,如(NH4)2Fe(SO4)2,虽含多种元素,但分子只有一种,是纯净物。
⑶不正确。
对于单质的同素异形体,就不是单质。
对于同分异构体,虽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不是纯净物。
2.某气态单质的分子量为M,含气体的分子个数为x,某元素的原子量为A,在其单质中所含原子总数为y,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则M/N A用克为单位表示的是这种气体的质量数值;用x/N A表示这种气态单质的摩尔数;y/N A是表示这种单质中A原子的摩尔数;A/N A 用克为单位表示这种元素的A原子的质量数值。
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⑵36.5克氯化氢含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分子,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⑶1体积98%浓硫酸与1体积水混合,所得溶液的浓度为49%。
⑷2克硫与2克氧气反应后,生成4克二氧化硫。
3.⑴正确。
⑵不正确。
36.5克氯化氢确实含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分子,但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力有关,只有在标准态,即0℃,1个大气压时的体积约为22.4L。
⑶不正确。
98%浓硫酸与水的密度不同,由于浓硫酸密度大,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浓度为远大于49%。
⑷不正确。
化学反应严格按化学反应方程式上的量进行反应,不是简单的按投入量反应。
4.下列有关气体的说法是否正确:⑴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体积比。
⑵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不同气体体积相同。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武汉大学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f411c5767f5acfa0c7cd68.png)
若平衡混合物的密度为0.925g·dm—3,求SO3的离解度。
解PV=nRT P =nRT PM= RT
M= = =68.33
SO3(g) SO2(g)+ O2(g)
x 0 0
a-x x x
= 68.33
= 0.34所以SO3的离解度是34%。
11.在308K和总压1.013×105Pa,N2O4有27.2%分解为NO2。
(1)平衡时PCl5和Cl2的浓度各是多少?
(2)[HI]=0.01+2×1.35×10 =0.0127mol·dm
(3) = ×100%=21.3%
14.反应SO2Cl2(g) SO2(g)+ Cl2(g)在375K时,平衡常数K =2.4,以7.6克SO2Cl2和1.013×105Pa的Cl2作用于1.0 dm—3的烧瓶中,试计算平衡时SO2Cl2、SO2和Cl2的分压。
(4) Zn(s) + 2H+(aq) Zn2+(aq) + H2(g)
(5) NH4Cl(s) NH3(g) + HCl(g)
答
4.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HCN H++ CN
NH3+ H2O NH + OH
H2O H++ OH
试计算下面反应的平衡常数:NH3+ HCN NH + CN
答
5.平衡常数能否代表转化率?如何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
1.怎样正确理解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
答
2.如何正确书写经验平衡常数和标准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答
3.写出下列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c、Kp或K的表达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为什么铜原子的外围电子构型为3d104s1,而不是3d94s2?(P30-9)
答:满足洪德(F.Hund)规则:即当等价轨道处于半充满(p3、d5、f7)或全充满 (p6、d10、f14)状态时,原子所处的状态较稳定。
说明:参考书P18 3、写出下列各组中缺少的量子数(P30-1) ① n=3, 4,5,6,7 li=2 mi=0 si=+1/2 ② n=2 li=1 mi=-1 si=-1/2 ③ n=4 li=2 mi= 0 si= ± 1/2 ④ n=3 li=1 mi= 0 , ± 1 si=-1/2 说明:在填写量子数时,要综合考虑三者之间的制约关系。 4、下列各组量子数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P31-2) 答:⑤ ⑥不合理 ⑤:m=0 或者l=1 ⑥:l=0,1 ; m=0或0, ±1 或者n ≥4
第2章 分子结构
P54
1、根据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推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并简要说明它们的成键过程。 (p54-1)
(1) SiH4 (正四面体) 中心原子Si的杂化类型为sp3杂化,Si的价层电子构型:3s23p2,与H的成键时:
激发
3s 3p 3s 3p
sp3杂化
sp3杂化轨道
中心原子Si以4个sp3杂化轨道与4个H原子的1s轨道形成4个sp3-s σ键。
说明:具体的参考书P37-40。
3.通过杂化轨道理论比较下列分子或离子的键角的大小: NH3,PCl4+,BF3,HgCl2,H2S (P54-3) NH3 : sp3 (三角锥型) 107° PCl4+:sp3 (正四面体型) 109° BF3 :sp2 (平面三角形) 120 ° HgCl2 :sp (直线型) 180 ° H2S : sp3 (V型) 104 ° HgCl2 > BF3 > PCl4+ > NH3 > H2S
SbH3: (三角锥形) Sb: 5s25p3 (不等性sp3杂化) BeH2:(直线型) Be:2s2 (sp 杂化) BI3 : (平面三角形) B :2s22p1(sp 杂化) SiCl4 : (正四面体) Si: 3s22p2(sp3杂化) NH4+: (正四面体) N: 2s22p3(sp3 杂化) H2Te: (V形) Te:5s25p4(不等性sp3杂化) CH3Cl: (四面体) C:2s22p2(sp3杂化) CO2:(直线型) C:2s22p2(sp杂化)
5、写出原子序数分别为13、19、27、33元素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并指出它们各属于哪 一区、哪一族、哪一周期?(P31-6) a.13 Al 1s22s22p63s23p1 p区 第三周期,ⅢA b.19 K 1s22s22p63s23p64s1 s区 第四周期,ⅠA c.27 Co 1s22s22p63s23p63d74s2 d区 第四周期,ⅧB d.33 As 1s22s22p63s23p63d104s2 4p3 p区 第四周期,ⅤA 说明:具体书写原则见书P18。 6、写出下列离子的电子排布式 :S2-,I-,K+,Ag+, Pb2+, Mn2+, Co2+ (P31-10)
S2- : 1s22s22p63s23p6 或[Ne] 3s23p6 I-: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5s25p6或[Kr] 64d105s25p6 Ag+: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或[Kr] 64d10 Pb2+: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4f145s25p65d106s2或[Xe]4f145d106s2 Mn2+:1s22s22p63s23p63d5或[Ar]3d5 Co2+:1s22s22p63s23p63d7或[Ar]3d7
习题讲解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P30-31
1、说明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和取值要求,并说明n、li、 mi之间的关系。描述 一个原子轨道要用哪几个量子数?(P30-5) • 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和取值要求分别是: • 主量子数n:确定电子离原子核距离的远近,也决定电子运动时能量高低 的主要因素,代表电子层。取值要求为n≥1。 • 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i:与波函数的角度函数有关,决定电子轨道运动的角动 量,代表电子亚层。取值要求为0≤li≤n-1. • 磁量子数mi:确定原子轨道与电子云在磁场作用下在空间的伸展方向。取 值要求为-li≤mi≤li。 • 自旋角动量量子数si:描述电子的自旋运动状态,电子有两个相反的自旋 方向。取值为+1/2和-1/2。 • 关系:角动量量子数受主量子数限制,磁量子数受角动量量子数限制。 • 前三个量子数共同确定一个空间轨道,即原子轨道。四个量子数共同确定 原子轨道上电子的运动状态。 说明:可参考书P13-14。
激发 2s 2p 2s 2p
sp2杂化
sp2杂化轨道
中心原子B以3个sp2杂化轨道与3个Cl原子的3p轨道形成3个sp2-p σ键。
(4) CS2 (直线型) 中心原子C的杂化类型为sp杂化, C的价层电子构型为: 2s22p2 ,与S原子的成键 时:
激发 2s 2p 2s 2p
sp杂化 sp杂化轨道
第3章 晶体结构
P73
1.试推测下列物质中何者熔点高,何者熔点低。 (P73-2) ①NaCl KBr KCl MgO ②N2 Si NH3 解: ① MgO >NaCl >KCl > KBr ② Si > NH3 > N2
说明:对晶体结构相同的离子化合物,离子电荷数越多,核间距越短,晶格能就越大, 相应的熔点就越高,硬度就越大。(见书P67,,62)
第5章 电离平衡 P130
1、试计算: (P130-2) ①PH=1.00 与PH=4.00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② PH=1.00的HCl溶液与PH=13.0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③ PH=10.00与PH=13.0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解: ①:[H+]1=10-1,[H+]2=10-4, 等体积混合后[H+] =([H+]1+ [H+]2)/2=(10-1+10-4)/2=0.05 PH=-lg [H+] =- lg 0.05=1.3 ②: [H+]=10-1,[OH-]=10-1; 等体积混合后,[H+]与 [OH-]反应完全,溶液呈中性,PH=7.0 ③ [OH-]1=10-4 ,[OH-]2=10-1; 等体积混合后, [H+] =([H+]1+ [H+]2)/2=(10-4+10-1)/2=0.05=0.055 POH=-lg [OH-] =- lg 0.055=1.26 PH=14- POH=12.7
离子 Fe3+ Ag+ Ca2+ Li+ BrS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电子分布式 1S22S22P63S23P63d5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 1S22S22P63S23P6 1S2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 1S22S22P63S23P6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4f145S25P65d106S2
中心原子C以2个sp杂化轨道与2个S原子的3p轨道形成2个sp-p σ键,C原子剩余的 2个p轨道与2个S原子的另一个3p轨道形成2个p-p π键。
π π S σ = C = σ S
2、用杂化轨道理论,推测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并预测分子 或离子的几何构型。(P54-2) SbH3,BeH2,BI3,SiCl4,NH4+,H2Te,CH3Cl,CO2
2.结合下列物质讨论键型的过渡(P74-3) Cl2 HCl AgI NaF Cl2: 非极性共价键 HCl:极性共价键 AgI:共价键、离子键 NaF:离子键 Cl2 HCl AgI NaF 键型过渡:共价键向离子键过渡
3.写出下列各种离子的电子分布式,并指出它们属于何种离子电子构型?
(P74-6)
3、在100ml 0.1mol/L NH3· H2O 溶液中,加入1.07gNH4Cl固体(忽略体积变化),
问改溶液的PH为多少?在此溶液中再加入100ml水,PH有何变化? (P130-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4f145S25P65d10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4f145S25P65d106S2
离子电子构型
9~17 18 8 2 8 8
Pb2+
Pb4+ Bi3+
18+2 18 18+2
•4、试用离子极化的观点解释(P74-8) ①KCl,CaCl2 的熔点、沸点高于GeCl4 •解:K+,Ca2+,Ge4+为同周期元素, Ge4+电荷最高,半径最小,且为18电子构型,极 化力最强,Ge-Cl键的共价成分最多,所以KCl,CaCl2 的熔点、沸点高于GeCl4 ②ZnCl2的熔点、沸点低于CaCl2 •解:Zn2+ 和Ca2+为同周期元素,电荷相同,但Zn2+为18电子构型,而Ca2+为8电子 构型。 18电子构型具有大的极化力和变形性。 ③FeCl3的熔、沸点低于FeCl2 解:Fe3+的电荷高于Fe2+,半径小于Fe2+,因此Fe3+的极化力大于Fe2+,所以FeCl3的 熔、沸点低于FeCl2。
4.预测下列各组物质的熔、沸点高低(P55-14) ①CH4 ,CCl4,CBr4,CI4 ②H2O,H2S ③CH4,SiH4,GeH4 ④He,Ne,Ar,Kr 解: ①CH4 <CCl4<CBr4<CI4 ②H2O> H2S (氢键) ③CH4<SiH4<GeH4 ④He<Ne<Ar<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