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增强系统现状
自动驾驶组合导航(1)
自动驾驶组合导航1卫惯组合导航需求逐渐刚性,百亿级市场已来临1.1. GNSS与IMU融合可提供稳定的绝对位置信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是能为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任何地点提供全天候定位、导航、授时的空基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
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以及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全球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受多路径效应、对流层折射等因素影响,普通GNSS单点定位精度一般在5-10米(实际普通GNSS在开阔地带单频单模单点定位精度约为2. 5米)。
为提高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出现了高精度卫星定位技术,主要包括以基于网络RTK技术的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为代表的地基增强技术、以美国广域增强系统(WAAS)为代表的区域星基增强系统以及基于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PP)的商业全球星站差分增强技术。
惯性导航系统(INS)属于推算导航方式,即从一已知点的位置根据连续测得的运动体航向角和速度推算出其下一点的位置,因而可连续测出运动体的当前位置。
惯性导航系统的核心部件为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利用载体先前的位置、惯性传感器测量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来确定其当前位置。
给定初始条件,加速度经过一次积分得到速度,经过二次积分得到位移。
角速度经过处理可以得出车辆的俯仰、偏航、滚转等姿态信息,利用姿态信息可以把导航参数从载体坐标系变换到当地水平坐标系中。
惯性导航系统有自主导航、不受外部依赖、输出频率高(大于IoOHZ)等优点。
定位精度取决于陀螺仪、加速度计等惯性传感器的测量精度,高性能IMU价格昂贵。
惯性导航定位误差会随着时间不断累积,导致位置和姿态的测量结果偏离实际位置,因此无法用来做长时间的高精度定位。
因此,通常采用惯性导航系统作为GNSS信号丢失时的补偿,以使导航系统功能连续。
惯性导航起源于军工领域,因其成本高,长期用于国防和商用航空航天领域,相关模组器件主要由我国军工企业研发制造,产品以高精度战术级器件为主(包括激光惯性导航、光纤惯性导航和高精度MEMS惯性导航)。
GNSS增强技术发展探讨
对 州
GN S S增强技术发展探讨
张宏 雷
黑龙江大学 电子工程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8 0
目前 , 全球 卫星导航系统 ( G l o b a l N a v i g a t i o n S a t e l l i t e S y s — 增强系统( WA A S ) 。 S t a n f o r d大学于 1 9 9 2年成立 了 WA R S 实验 t e m, G N S S ) 在表现 出诸多优点的 同时 , 也存在着一定 的缺陷 , 室 ,在西海岸组成 了 3个站 的试验 系统 , 1 9 9 4年进行 飞行试 可靠性 和完好性方面难 以满足作为单一导航 系统 的要求 , 尤 验 , 垂直精度好 于 3 . 1 米( 9 5 %) , 能 满足 I 类 精密进近 的需 要 。
给局域用户 , 一般为 2 0 k m内的用户服务 。 作为欧洲全球卫 星导航计划的第一 阶段 G N S S 1 ,由欧洲 早在 1 9 8 1年 , N A S A的 T a y l o r和 S e n n o t t 就提 出 了辅助 空 间局( E S A ) , 欧洲空 中导航 安全组 织( E u R 0 c 0 N T R 0 L ) 和 欧
导航系统 的设想 , 他们利用地面站通过 G E O卫星 向覆盖 范闸 委会( E c ) 于1 9 9 3年提 出联合共建 欧洲地球 静止卫 星导航重 内的 G P S 接 收机传递 G P S卫 星星历 和历 书信 息 , 辅助接 收机 叠系统( E G N O S ) 也是一种 比较典 型的区域导航增强系统 。它 预测 G P S 卫 星可视性 和载波频偏 , 并消 除了直接从 G P S信号 通过 i颗静止轨道的卫星来对 G P S系统或者 G L O N A S S系统 中获取相应数据而造成的较长 的信号解调时间 。 进行增强 ,以提高导航系统在某些特 定环境下的定位性 能 。 WA A S 是由 美 国联 邦航 空局( F A A ) 发展 的星基增强 系统 E G N O S系统 主要通过传输 导航卫星 的差分修正信 息和完好 ( S B A S ) 。基 于对增强 G P S信息基本 服务 功能的需求 , 美 国联 邦航空局在其首席 科学 家、美藉华人陆经纬先生 的主持下设 计 了一个广域增强 系统 ( WA A S ) , 能提供精确导 航所需 的可用 度 、完备 性 和精 确度 ,覆 盖 了一个 非常 广 阔的服 务 区域 。 WA A S由 2 5 个 位置 己知 的地 面参考站 网络组成 ,每个站将 G P S卫星测得 的结果与其经过验证 的地 图坐标相 比较 ,并改 进可 视范 同内所有 卫星 的修正值然 后送 给 1 或 2个量 值 , 以及 其飞行器信 息来综合 6 个 主站、 4 4个监测站 、 6颗 G E O和 l 6 个 G E O地面站 ,在覆 计算过程 。现有增 强系统主要分为 以下两种 : 盖 区对于 I 类精密进近提供单一导航能力。 ( 1 ) . s a t e l l i t e — b a s e d a u g m e n t a t i o n s y s t e m? ( S B A S ) : 币 0 用额外 N o v A t e l 新 一代 的 WA A S接收 机 WA A S参 考站 接 收机 的卫星广播信息 ,该 系统包括一些地面站 ,位置是精确设计 G — I I ,利用 N o v A t e l 的最新技术可以为星基增强系统 ( S B A S ) 的, 地面站对 G N S S卫 星进行测量 , 然后地面站将测量值反馈 用户提供超出预期 的跟踪性能 、先进的完善性监测性 能的改 给卫星 , 卫 星再将这些信息数据广播 给用 户。 必须是 明确 的信 进 的多路径干扰 抑制性能 。 息格式和频率。 通过使用 S B A S 差分信号 ,可 以使区域 G P S 接 收机获取 ( 2 ) . g r o u n d - b a s e d a u g m e n t a t i o n s y s t e m( G B A S ) 和 g r o u n d — 更高的定位精度 。雷神公司是唯一一家已获得安全 飞行业务 b a s e d r e g i o n a l a u g m e n t a t i o n s y s t e m ( G R A S ) : 将测量 值直接发送 认证的卫星增强 系统提供商。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及产业发展研究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及产业发展研究曹冲(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咨询中心,北京10037)摘要:阐述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及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重点叙述国内外系统、技术、市场和产业的来龙去脉,并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结果和观点与预测。
关键词: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GLOND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ALILEO(伽利略);COMPASS/BD-2(“北斗”导航卫星系统);QZSS (准天顶卫星系统);IRNSS(印度无线电导航卫星系统);WAAS(广域增强系统);EGONAS(欧洲静地重迭导航系统);MSAS(多功能运输卫星系统);GAGAN(GPS 与静地增强系统);SDCM(差分改正与监测系统);NicomSat—1(尼日利亚通信卫星增强);MEO(中高度地球轨道);GEO(静地轨道);IGS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一、概述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又称天基PNT系统,其关键作用是提供时间/空间基准和所有与位置相关的实时动态信息,业已成为国家重大的空间和信息化基础设施,也成为体现现代化大国地位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它是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国土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重大技术支撑系统和战略威慑基础资源,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服务人民大众、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工具。
由于其广泛的产业关联度和与通信产业的融合度,能有效地渗透到国民经济诸多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高技术产业高成长的助推器,成为继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的全球第三个发展得最快的电子信息产业的经济新增长点。
由于其应用与服务的大众化、全球化特质,以及和通信与网络产业良好的互补性、融合性优势,因而具备成长为巨无霸产业的所有有利条件,且目前我国正处在其产业爆发性增长的孕育期。
据国外专业咨询公司预测,2008年全球具备卫星导航(GPS)功能的移动电话年销量达到2.4亿部,至2011年则将达到7.2亿部,约占全球手机总数的20%。
2024年北斗卫星导航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北斗卫星导航市场分析现状引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渔业、测绘、气象、农业等领域,也在国际合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北斗卫星导航市场进行分析,总结现状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概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基于卫星和地面系统共同构成的导航系统,通过北斗卫星提供定位、导航、授时、短报文等服务。
北斗系统由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W、全球通信卫星系统GCS和全球广域增强系统GEOS等组成,为用户提供全球覆盖的导航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市场现状1.市场规模:北斗卫星导航市场在中国持续快速增长。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年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注册用户已超过5000万,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2.应用领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运输、渔业、测绘、气象、农业等领域广泛应用。
在交通运输领域,北斗系统被应用于车辆定位、行车导航、交通管控等方面;在渔业领域,北斗系统被用于渔船定位、渔货追溯等方面;在农业领域,北斗系统被用于农机智能化、农田管理等方面;在气象领域,北斗系统被用于气象预报、气象灾害预警等方面。
3.国际合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国际合作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截至2021年,北斗系统已与巴基斯坦、泰国、尼日利亚、孟加拉国等多个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为这些国家提供导航服务。
此外,北斗系统也积极参与国际卫星导航系统之间的合作,与GPS、GLONASS、Galileo等系统共同推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展。
北斗卫星导航市场发展趋势1.技术升级: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发展,系统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未来,北斗系统将进一步提高导航精度、增加导航信号覆盖范围,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导航服务。
2.应用拓展: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各领域的深入应用,其在智能交通、智慧农业、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北斗系统将继续拓展应用领域,提供更多基于北斗技术的解决方案。
现代空中交通管理(全套)
航空电信网 (ATN)
新航行系统中通信系统的主体,融地面与空 地数据通信为一体。 多子网、多优先级、区分安全通信和非安全 通信。
航空运输各个单位的互联,计算机系统中进 行端到端的连接和高速数据交换。
管制员飞行员数据链通信(CPDLC),利用数 据通信代替话音通信的ATC通信方式。
精品课件
通信系统
数据链通信 (DataLink)
航空移动卫星业务 (AMSS)
航空电信网 (ATN)
包括话音/数据通信两种方式,它使空中飞 机在任何地方都能与地面进行实时有效的通 信,且在空管中心的实时监视之中。 与机载卫星导航接收机相结合,可提供对飞 机的自动相关监视。
精品课件
通信系统
数据链通信 (DataLink)
精品课件
思考题
① 简述空中交通管制的概念。 ② 简述空中交通管制的分类,并列举各分类的主要功能。 ③ 新航行系统中(CNS/ATM)中,C代表什么意思,与传统系
统相比,它有那些特点? ④ 新航行系统中,导航系统主要涉及哪几个方面,每个方面
都有哪些突出特点? ⑤ 与现行的空管系统相比,新航行系统在技术、安全和经济
飞行在航路上的航空器由区域管制中心负责提供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主要是飞行高度6000米以上 的在大范围内运行的航空器。 任务是根据飞行计划,批准飞机在其管制区内的 飞行,保证飞行的间隔,然后把飞机移交到相邻 空域,或把到达目的地的飞机移交给进近管制。 依靠空地通信、地面通信和远程雷达设备来确定 飞机的位置,按照规定的程序调度飞机,保持飞 行的间隔和顺序。
精品课件
1.3 新航行系统概述
空中交通管理(ATM) 通信(C) 导航(N) 监视(S)
北斗性能提升与广域分米星基增强技术及应用
北斗性能提升与广域分米星基增强技术及应用提名者:中国测绘学会提名意见:“北斗性能提升与广域分米星基增强技术及应用”项目是由北京卫星导航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神州天鸿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
该项目组织了国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总体单位、建设单位、终端生产和应用单位,经过了由科研到关键技术攻关最终到工程应用转化的过程。
项目突破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时分米级服务的技术瓶颈,提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本导航、广域增强、精密定位”集成一体的体系架构、成套理论方法,研制了“北斗性能提升与星基广域增强系统”,实现了北斗系统性能大幅提升,使北斗系统具备了国际先进的分米级空间信号精度。
研制了从SoC 芯片、板卡到应用终端的系列北斗高精度装备,广泛应用于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建设、民生服务等领域,并推广至“一带一路”国家,直接经济效益逾33亿元,军事和社会效益巨大项目成果对提升北斗系统国际竞争力、规模化产业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同意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重大战略基础设施和军民融合系统,是服务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国家名片。
为提升北斗系统国际竞争力、满足泛在高精度定位需求、支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转型,在国家863计划、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部计划等项目支持下,针对异质导航业务一体化融合、广域实时高精度多元误差修正、性能提升平台研制及终端应用等存在的“限”、“杂”、“容”等难题,突破了北斗性能提升与星基广域增强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研制了“北斗性能提升与星基广域增强系统”,取代了原导航业务处理系统,大幅提升北斗系统性能;研制了系列北斗高精度用户终端核心器件及装备,开拓了在电力、通信、交通、农业、反恐维稳、海洋权益维护、精确打击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重大社会、经济和国防效益。
GPS系统的关键性能分析--下之二
图23 广域增强系统WAAS的二维平面定位性能054Satellite classroom 卫星课堂GPS系统的关键性能分析―――下之二第十七讲7 广域增强系统(WAAS)性能简介广域增强系统完好性风险定义为系统估算的载体的位置值超过水平告警门限HAL(Horizontal Alert Limits)或者垂直告警门限VAL(Vertical Alert Limits)时,卫星导航系统在规定的告警时间(time-to-alarm)内没有告警的概率。
另一方面,连续性风险定义为在系统工作过程中,系统告警能够省略的概率。
广域增强系统W A A S 的最低运行控制性能标准MOPS(Minimum OperationalPerformance Standards)定义为,差分修正的导航解在垂直保护门限VPL(Vertical Protection Level)以及水平保护门+ 刘天雄图24 广域增强系统WAAS的垂直定位性能限HPL(Horizontal Protection Level)范围内概率的必须满足99.99999%。
因此,误差的真值(true error)在107 秒内超过保护限的次数不能多于一次。
如果计算的保护限超过了相应的告警门限,那么系统将告警,测量的数据不能用于定位。
如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出了告警信息,必须推导告警信息处理算法,否则系统在整个周期内将被宣布不可用。
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的国家卫星测试床NSTB(National Satellite Test Bed),开展了对静态用户开展了广域增强系统W A A S的二维平面定位性能评估测试,测试结果如图23所示,直方图中横坐标为广域增强系统W A A S给出的位置已被标定的天线的位置测量值和实际位置之间的误差,纵坐标为不同导航解下计算得到的保护门限。
图22中HMI表示“危险的错误引导信息(Hazardously Misleading Information)”,MI表示“错误引导信息(Misleading Information)”。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现状与发展思考
基准站站网由155框架网基准站和2422个区域网基准站组成。
基准站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在“最
图1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2 基准站极端站址分布情况
南、最北、最东、最西、最高、最低、最冷、最热”环境下均有分布(图2)。
通信网络分系统包含国家数据综合处理系统与基准站、行业数据处理系统(含数据备份系统)、数据播发系统等系统间的通信网络,通信网络系统按功能分为基准站接入区、行业平台区和数据播发
区三大部分。
数据处理分系统包括计算、存储、备份、安全等基础支撑平台,和核心处理软件子系统。
核心处理软件子系统具备对北斗基准站数据的存储、。
广域保护
广域保护研究现状报告一、引言随着全国联网工程的实施,我国电网规模日益扩大,运行方式越来越复杂,对电网的保护和稳定控制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几次大停电事故都凸现了目前电力系统存在着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之间不能很好配合的严重缺陷,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应该从整体或区域电网角度加强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不仅要加强继电保护本身的可靠性,还要使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装置的动作相配合。
广域保护系统在获取电网广域测量信息基础上,以全新的方式解决了大电网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之间的协调问题,是今后继电保护的发展方向。
二、广域保护的定义和构成1、广域保护的定义及与传统继电保护区别广域保护可定义为:依赖电力系统多点的信息,对故障进行快速、可靠、精确的切除,同时分析故障切除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可提高输电线可用容量或系统可靠性,同时实现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功能的系统。
目前提出的广域保护系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广域信息实现安全监视、控制、稳定边界计算及状态估计等功能,其侧重点在广域信息的利用和安全功能的实现;另一类则是利用广域信息完成继电保护功能。
广域保护在电网保护控制中是基本定位于传统保护及SCADA/EMS之间的系统保护控制手段,国际大电网会议将广域保护的功能及控制手段等进行了定义,其动作时间范围在100ms~100S之间。
传统的继电保护主要集中于元件保护,以线路、母线、变压器、发电机和电动机等为保护对象。
传统保护以切除被保护元件内部故障为己任,主要通过开关动作来实现故障隔离。
各电力设备的主保护相互独立,不顾及故障元件被切除后,剩余电力系统中的潮流转移引起的后果。
比如故障元件被保护装置正确切除或正常元件被保护装置误切除后,由于功率的转移引起相邻电力元件的过载,导致过载保护动作等,这是传统继电保护的固有弊端。
广域保护更注重保护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可识别系统的各种运行状态(正常状态、警戒状态等),通过调节系统的P、Q和各种保护措施,同时实现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的功能,其中可能会有本地、远程开关的动作,以避免局部或整个系统大面积停电或崩溃等严重事故的发生,保证电网在故障后仍能保持所需的安全稳定工况。
日本、印度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综述
日本、印度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综述赵爽【期刊名称】《国际太空》【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4页(P39-42)【作者】赵爽【作者单位】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目前,国际上几个主要航天开发国家和区域组织都建立了或正在部署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如美国拥有已经部署完成的全球覆盖的卫星导航系统—GPS系统和部署完成的星基增强系统“广域增强系统”(WAAS);俄罗斯拥有已经部署完成的全球覆盖的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系统和正在发展的星基增强系统“差分校正和监测系统”(SDCM);欧盟正在发展其全球覆盖的卫星导航系统—“伽利略”(Galileo)导航卫星系统和正在发展的星基增强系统“欧洲地球静止导航重叠服务”(EGNOS)系统;中国发展的全球覆盖系统—“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经实现区域覆盖,同时这也是一个卫星导航系统与星基增强系统统一筹划建设的系统。
除了上述四大全球覆盖的卫星导航系统之外,日本和印度正在发展的卫星导航区域覆盖系统及星基增强系统,也是目前国际卫星导航领域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其中,印度发展的卫星导航区域覆盖系统名为“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星基增强系统名为“GPS辅助静地轨道增强导航系统”(GAGAN);日本发展卫星导航区域覆盖系统名为“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星基增强系统名为“多功能卫星星基增强系统”(MSAS)。
1 日本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准天顶卫星系统”“准天顶卫星系统”是日本正在研发与建设的天基导航增强系统,也是日本建设自主区域导航卫星系统的第一步。
按最初的设想,日本区域导航卫星系统的建设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建设由3颗卫星组成的“准天顶卫星系统”;第二,建设由4颗“准天顶”卫星和3颗静止轨道卫星(共7颗卫星)组成的区域导航卫星系统。
2010年9月11日,日本首颗“准天顶卫星系统”卫星发射成功。
目前,该卫星已经投入运行服务,有效地提高了日本卫星导航服务的能力。
2019年最新-GNSS的现状及发展-精选文档
言,以此体现卫星导航的优越性。
• 目前很多人将GNSS与GPS等系统并列而论,
而GPS厂商却推出GNSS接收机。这就存在 一个问题:GNSS究竟是一个单一系统,还 是一个综合系统?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欧盟一直在致力于一个 雄心勃勃的民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计划,称之为Global
星信号的接收机。只有能够接收所有在轨工作的导航 卫星信号的接收机,才是真正的GNSS接收机。
GPS 信号
二、GNSS的现况与发展
C/A-L1 载波
L1-C/A 码
L1-P 码
第一导航定位信号 P-L1 载波 2019年11月5日在轨工作的GPS
L1-M 码
卫星共有31颗
M-L1 载波
D 码 (导航电文) 15Block IIA+12 IIR+ 4 IIR-M
GLONASS-M卫星
欧洲伽利略导航卫星计划
欧洲意发展GNSS(Global positioning and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将建立包含30颗环绕地球卫星的网络,卫 星高度2.4万公里,计划于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 GNSS1是GPS和 GLONASS的星基增强 系统, EGNOS(欧洲静止 轨道导航重叠服务。
2403
1(4)
06
2003.12.10 2004.01.29
2404
1(6)
01
2003.12.10 2004.12.08
2413
1(7)
13
2004.12.26 2005.10.05
2412
1(8)
06
2004.12.26 2005.02.06
基于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广域测量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基于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广域测量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1、本文概述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系统的监测、保护和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广域测量系统(WAMS)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力系统监测技术,通过相量测量单元(PMU)实现对电力系统状态的实时准确监测。
本文旨在概述基于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广域测量系统的应用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文章首先介绍了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广域测量系统的结构组成,阐述了PMU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优势。
此外,本文还详细分析了广域测量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包括其在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故障检测与定位、动态状态估计等领域的应用。
本文还探讨了广域测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实时数据传输和系统的高可靠性要求。
本文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广域测量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域测量系统将在电力系统的运行、控制和保护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未来的研究将集中在提高广域测量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增强其抗干扰能力,并扩大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领域。
同时,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广域测量系统将朝着更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本文探讨了基于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广域测量系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旨在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智能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2、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相量测量单元(PMU)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同步相量测量技术,也称为相量测量单元(PMU)技术,是电力系统动态监测和分析的重要工具。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高速、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实时获取电网中各节点的电压、电流相量信息,从而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准确分析。
PMU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通过使用高精度模数转换器(ADC)对电网的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采样,使用傅立叶变换(FFT)或卡尔曼滤波等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对采样的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电压和电流的振幅、相位等相量信息。
WAAS技术现状与发展
专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术与 工 程应 用
WA S技 术 现 状 与发 展 A
宋 炜琳 谭 述 森 ,
( .中科 院研 究生院 , 1 北京 10 4 ; .中国人 民解放 军 60 1 队 , 0 0 92 18 部 北京 109 ) 00 4
摘 要 卫 星 导 航 广 域 增 强 系 统 的 主要 目的是 提 高 卫 星 导 航 系 统 定 位 精 度 、 好 性 和 增 强 服 务 区 域 。 系统 特 点 是 较 局 完
域 差 分 、 域 增 强 系 统 的 差分 定 位 精 度 相 对 较 差 , 也 能 大 幅 度 提 高 卫 星 导 航 系统 的 定 位 精 度 , 务 范 围 广 、 局 但 服 不受 距 离 限 制 , 可 满 足 大 部 分 用 户 的使 用 需 求 。典 型 的 系统 为美 国的 WA S 统 。WA S 统 共 由 3个 主 站 ( 参 考 站 )2 A 系 A 系 兼 、5个参 考 站 、 个 上 1
W A A S系统 , 盟 、 大 利亚 、 欧 澳 日本 、 度 和 中 国等部 印
分 国家也都 建立 了 自己的卫 星导航 增强 系统 。本 文
将重点介绍美 国 W A A S系统 的技术现状与发展 。
1 WA S系统 构 成 A
广域增 强 系统 ( A ) WA S 是根 据 美 国联 邦 航 空局 ( A ) 航需 求 而建 设 的 G S性 能 增 强 系统 , FA导 P 由若 干 已知点位 的参考 站 、 中心站 、 球 同步 卫星和 具有 地 差分 处理 功能 的用户接 收机组成 。美 国 WA S系统 A 由 3个主站 ( 兼参考 站 )2 、5个参 考 站 、 个上 行 注入 1 站和 1 颗地球 同步卫 星 组成 , 盖 北美 和 墨西 哥周 覆 边地 区 。参 考站 的布设 密度主要 与系统误 差改 正精 度和 实时性 有关 。系统构成 如 图 1 示 。 所
美国导航定位卫星的发展一一仍围绕gps政策为焦点
中断或削弱民间使用。目前主要为P码加密为Y码,研制直接捕获P/Y码的军用GPS接收机。 为了补偿停JE使用sA后的较高精度的cA码被敌方利用的问题,发展电子对抗技术,在局部地 区干扰cA码,使得在该地区美军能借助p/Y码利用PPS的高精度定位,而其他非授权用户均无 法利用CA码;可能还有其他正在研究的和尚术公开的新的安全措施。
链路接收其他卫星的测距信号,实行星间互相测距,提高测轨精度。当6~8颗Block II—R卫星 在轨运行后,此功能就能实现。显然BlockII-R星上改进,着重在军事目的,对民用cA码的效 果将维持在原有水平上。BlockII—R卫星仍在设计阶段,尚未定型。
3 GPS现代化的进~步计划及外国对策
美国国防部准备启动GPS现代化计划,已布置空军制订一个“未来全球定位、导航和授时 系统顶层要求文件(cl{D)”,讨论GPS近期、中期和远期的现代化问题,更好的满足GPS或未来 星基导航系统对军用和民用导航、定位和授时的需求。在此同时,也已通知运输部界定民用要 求,并为此向国际上发出了一个对6PS现代化的技术上的征求意见书,寻求有关形成基于性能 上的民用运行要求,用以推导出来来GPS技术上、运行上和管理上的特性,规定报送意见的截 止期为】997年5月15曰。以上说明了美国强化GPS的决心,主要旨在提高军事上的实用能力, 形成国际使用的标准,提高在企业界的竞争能力。
4)GPS民用政策上具有独霸思想和排他性,美国总是企图阻j£其他国家发展与其相似的平 行系统。Ii'mARSAT在世纪2l世纪P计划的ICO卫星上被迫放穿导航搭载是其直接结果。
5)发展直接捕获P/Y码的军用接收机,使PPS和SPS脱钩,为未来进~步放松对SPS的军 方控制作准备。为未来SPS交运输部运行管理并在补发替补卫星中投资,以便缩减军事开支。
GNSS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GNSS的组成部分GPS、GALILEO、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以及GNSS在现代测绘、交通、公共安全和救援和现代农业各领域的运用。
关键字:GNSS;GPS;伽利略; 格洛纳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现状;应用;前言:GNSS的全称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它是泛指所有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以及区域和增强系统,它利用包括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GALILEO、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WAAS(广域增强系统)、欧洲的EGNOS(欧洲静地导航重叠系统)和日本的MSAS(多功能运输卫星增强系统)等卫星导航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系统进行导航定位,并同时提供卫星的完备性检验信息(Integrity Checking)和足够的导航安全性告警信息。
一、GNSS发展及现状GPS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研制的一种子午仪卫星定位系统(Transit),1964年投入使用。
20世纪70年代,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 。
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
1995年4月27日GPS宣布投入完全工作状态以后,翌年便启动GPS现代化计划,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升级和更新。
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自2003年开始发射12颗BLOCK-Ⅱ R型卫星进行星座更新。
第二部发射BLOCK-Ⅱ F型卫星替换GPS星座中老旧卫星,提升系统性能,首颗卫星于2010年5月28日发射,2012年10月4日发射第三颗。
第三部发射BLOCK-Ⅲ型卫星,计划2014年发射首颗星,20年内完成满星座部署。
GPS现代化实现后,将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GPS 系统的安全性、连续性、可靠性和测量精度。
民航导航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民航导航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引言导航是一种为运载体航行时提供连续、安全和可靠服务的技术。
航空和航海的需求是导航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尤其是航空技术,由于飞机在空中必须保持较快的运动速度,留空时间有限,事故后果严重,对导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飞机所能容纳的载荷与体积较小,使导航设备的选择受到较大的限制。
对于航空运输系统来讲,导航的基本作用就是引导飞机安全准确地沿选定路线、准时到达目的地。
自无线电导航技术的广泛应用以来,导航已从通过观测地形地物、天体的运动以及灯光电磁现象,改变为主要依赖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来实现,部分摆脱了天气、季节、能见度和环境的制约,以及精度十分低下的状况。
飞机在云海茫茫的天上,能随时掌握自己的位置,大大降低了飞行安全风险。
导航已成为民航完全可以依赖的技术手段,促进了世界民航事业的发展。
20年代70世纪发展起来的信息技术使导航技术呈现了新面貌。
卫星导航(GPS和GLONASS)以及其增强系统和组合系统,已经能够方便、廉价地为全球任何地方、全天候提供较高精度和连续的位置、速度、航姿和时间等导航信息,成为支持未来航空运输发展的又一股强大动力。
1民航导航技术的现状1.1支持航路的导航技术1.1.1惯性导航系统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虽然陆基无线电导航逐渐成为航空的主要导航手段,但由于需要地面系统或设施的支持,无法实现自主定位和导航,限制了航空的发展。
首先,军事上对导航系统提出了生存能力、抗干扰、反利用和抗欺骗的需求,具有自主导航能力的惯性导航系统(INS)于60年代在航空领域投入使用。
但民用飞机采用INS 的主要原因是由于INS提供的导航信息连续性好,导航参数短期精度高,更新速率高(可达50~1000Hz)。
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数字计算机的使用和宽体飞机的发展,INS也开始了大发展阶段。
由于INS具有许多陆基导航系统不具备的优点,尤其是可以产生包括飞机三维位置、三维速度与航向姿态等大量有用信息,在民航中得到了应用,是民航飞机的基本导航系统。
卫星导航增强系统与方法的新进展
卫星定位增强系统发展
北斗一代增强系统
卫星定位增强系统发展
JPL全球差分GPS系统 - IGDG
GDGPS Operations Center
QuickTime?anda Pho to -J PEGdeco mpre s or arenededtose thispicture.
区别:
网络RTK:基于双差残差构建误差改正模型 HiRIM:每颗卫星分别构建误差改正模型
联系:
当电离层薄层高度设定为0时,HiRIM方法所得非差残 差中包含的双差残差关系并未发生变化
增强系统关键技术进展
基于非差电离层改正数的网络RTK方法
将全部参考站划分为若干三角子网, 分别对各子网构建每颗可视卫星的 基于非差电离层改正数的网络RTK 方法 由于对每个子网内任意测站每颗可
算例(江苏CORS网)——170km
数据处理 检测站 检测时 卫星
模式
个数 段数 轨道
igs
L1静态
igs
brd
brd
9
220
igs
igs L1动态
brd
brd
注:数据采样间隔为30s
卫星 钟差
igs rec brd rec igs rec brd rec
rms_ E
(mm) 7.9
7.9 7.7 8.1 9.9 9.9 9.9 9.9
卫星定位增强系统发展
WAAS的全球进展
China MSAS
GAGAN
WAAS
EGNOS
SA/WAAS
世界已建或在建 WAAS 系统
卫星定位增强系统发展
美国WASS系统
卫星定位增强系统发展
广域系统
广域测量系统前言(引言)随着电力系统总容量的不断增加、网络结构的不断扩大、超高压长距离输电线路的增多以及用户对电能质量要求的逐渐提高,对电网的安全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立可靠的电力系统运行监视、分析和控制系统,以保证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已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
近来受到广泛关注的广域测量系统(Wide-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对大规模互联电力系统进行动态分析与控制的困难。
1.WAMS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20世纪90年代初期,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相量测量单元PMU的成功研制,标志着同步相量技术的诞生。
美国NYPA(New York Power Authority)于1992年开始装设相量测量装置,除了用于相量测量以外,还用于系统谐波监测、系统扰动监测[1]。
韩国2002年9月投运8台PMU设备组成集中式系统,PMU数据更新速率为10Hz,每15min完成l次预想事故的稳定计算,实现暂态稳定控制。
西班牙Sevillanade Eleetrieidad电力公司专门使用WAMS测量的电压相角及幅值,大大简化状态估计。
我国PMU的研究起步于1995年,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引进台湾欧华科技有限公司的ADX3仪旧电网功角监测系统,从1995年开始组建了南方电网、华东电网、国调阳城——江苏输电线、福建——华东联络线实时功角监测装置。
电网广域监测系统采用同步相角测量技术,通过逐步布局全网关键测点的同步相角测量单元(PMU),实现对全网同步相角及电网主要数据的实时高速率采集。
采集数据通过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实时传送到广域监测主站系统,从而提供对电网正常运行与事故扰动情况下的实时监测与分析计算,并及时获得并掌握电网运行的动态过程。
WAMS作为电网动态测量系统,兼顾了SCADA系统和故障录波系统的功能。
其前置单元相量测量装置PMU能够以数百Hz的速率采集电流、电压信息,通过计算获得测点的功率、相位、功角等信息,并以每秒几十帧的频率向主站发送。
星基增强系统技术发展及应用研究
2020年6月第3期现代导航·157·星基增强系统技术发展及应用研究郑金华1,第五兴民2(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西安710068;2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西安710082)摘 要: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是实现基于性能导航(PBN)的重要手段,星基增强系统(SBAS)对GNSS进行增强使其能够满足民航的高完好性标准要求。
本文介绍了SBAS的概念和原理,并以广域增强系统(WAAS)为例,详细介绍了SBAS的系统架构、数据处理流程、系统运行及管理和系统应用与服务,分析了SBAS的航空应用方法,并指出了利用双频多星座SBAS实现CAT-I精密进近的发展趋势和SBAS拓展到其他行业的应用趋势。
关键词:星基增强系统;完好性;双频多系统中图分类号:TN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76-(2020)-03-157-06 Research on SBA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ZHENG Jinhua,DIWU XingminAbstract: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is an important mean of implementing Performance Based Navigation (PBN). 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 (SBAS) augment GNSS to meet the high integrity requirement of civil avi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principle of SBAS. Taking Wide Area Augmentation System (WAAS) as an example,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data processing flow, system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as well as system application and service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method of SBAS in civil aviation application is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using DFMC SBAS to realize CAT-I precision approach and the trend of applying SBAS service in other industries are indicated.Key words: SBAS; Integrity; DFMC0引言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 SBAS)是满足航空等高生命安全需求行业应用的重要基础设施,完好性服务是SBAS的核心内容。
美国星基增强系统发展现状和未来
美国星基增强系统发展现状和未来张彦东【摘要】本文介绍了星基增强系统产生的背景以及美国的星基增强系统WAAS (广域增强系统)的系统架构,回顾了WAAS(广域增强系统)的发展历史,分析了WAAS(广域增强系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U.S. 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 (SBAS) and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of SBAS WAAS (Wide Area Augmentation System),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WAAS and makes analysis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WAAS.【期刊名称】《现代导航》【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4页(P379-382)【关键词】GPS;国际民航组织;星基增强系统;广域增强系统【作者】张彦东【作者单位】民航内蒙古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呼和浩特 01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2491 星基增强系统1.1 星基增强系统产生的背景GPS系统自建成以来到现在,其标准定位服务(Standard Positioning Service — SPS)可以向民用用户提供水平方向100m左右,垂直方向150m左右的定位精度,但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民用航空对于 GPS的应用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即GPS必须满足包括精度、完好性、连续性和可用性在内的全方位性能要求。
为了使卫星导航系统能够应用于民用航空领域,必须保证系统的性能达到如表1中所提出的相应要求。
根据霍普金斯大学对于GPS性能进行的评估,30颗GPS卫星,在取消SA并且同时使用双频接收机的情况下,所提供的导航服务性能仅仅能满足远洋航路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GNOS 在中国地区正常的静态定位精度大 约在 1 米到 2 米[7]。
2009 年 9 月,欧洲交通运输政策副总裁 Antonio Tajani 在 记 者 见 面 会 上 宣 布 欧 洲 EGNOS 系统正式启用[8]。EGNOS 公开服务 的定位m。从 2009 年 2 月开始可用性在 99%以上[4]。
我国科技人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研究广域增强系统的相关技术[10][11],但有关中国的广域增强 系统建设情况未见正式公布。2007 年科技部立项开展“广域精密定位技术与示范系统”的研究项目[12], 该项目采用了近似 WAAS 的广域差分技术。
6 结束语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广域增强系统在国际上已从系统设计、研发阶段发展到了系统评估、系统应用 阶段。从 WAAS 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 Stanford WAAS 试验室的工作热点,国际 ION 会议文章的热点等 也可以看出广域增强系统正在从试验走向应用。由于广域增强系统主要面向航空用户,在安全性方面有 着很高的要求,对广域增强系统的评估、测试、改善仍然继续进行。
EGNOS 地面部分由 34 个测距与完好性监测站,4 个控制中心组成,6 个导航地面站组成。空间部 分包括 3 个 GEO 卫星有效载荷,3 颗 GEO 卫星分别是 INMARSAT AOR-E (15.5°W)、ARTEMIS (21.3°E) 和 INMARSAT IOR-W (65.5°E),PRN 编号为 120、124 和 126[4][5][6]。下图给出 EGNOS 地面站分布示 意图(图片资料来自文献 5)。
1 概述
广域增强系统(Wide Area Augmentation System,WAAS)是在 GPS 广域差分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是用于增强 GPS 导航性能的星基增强系统。广域增强系统应该包含三个概念,一是提供 L 波段测距信 号,二是提供 GPS 差分改正数,三是提供完好性信息,以此为基础用于改进单 GPS 系统的导航精度、 系统完好性和可用性。广域增强系统是由美国联邦航空局首先提出的,目的是为民航飞行及其着陆阶段 飞行提供精确的导航信息,其后欧洲、日本、俄罗斯等国相继开始建立相似的星基增强系统,如 EGNOS, MSAS 等。本文将对广域增强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讨论。
2003 年开始 EGNOS 进入试运行状态,并在全球进行了测试。2003 年底, EGNOS 在中国进行了 测试,由中国科技部组织中国相关单位参加。
分别在北京、武汉、上海布设了 3 个 RIMS 站,在延津、繁昌、高密、泗县、宁津、临
汾进行了静态测试,在长江武汉段对 EGNOS 进行了动态性能测试。从测试结果来看,
CSNC2010 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北京
5 其它广域增强系统
俄罗斯建设了一个 SDCM 系统用于监测 GNSS(GPS+GLONASS)并提供差分服务,于 2007 年开始试 运行。SDCM 地面参考站计划建设 19 个(在 2007 年试运行时建设了 9 个),空间部分由两颗 GEO 组成, 卫星位于 16W 和 95E。SDCM 提供的水平定位精度为 1-1.5m,垂直定位精度 2-3m[10]。右图给出 SDCM 的地面站分布示意图(图片资料来自文献 10)。SDCM 的服务区域为俄罗斯联邦。
印度正在建设一个广域增强系统 (GPS and Geo-Augmented Navigation, GAGAN)。GAGAN 的技术体制与美国的 WAAS 相同,空间部分依赖印度的 GSAT-4 卫星,地面部分有 18 个参考站。计划于 2011 年完成。GAGAN 的建设将为印度的 区 域 导 航 卫 星 系 统 ( Indian Regional Navigational Satellite System,IRNSS)提供 经验。
4
2009 symposium. 2009-12. [5] Paul Verhoef. European GNSS Programmes Galileo and EGNOS. Presentation in: 3rd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A.2008-12. [6] 杨久龙等。EGNOS 系统及其测试平台 ESTB。测绘通报,2006,NO2. [7] 王刚等。EGNOS 系统及其在中国测试的初步结果。测绘学院学报,VOL。22 No2,2005.06. [8] Inside GNSS News:Europe Declares Start of EGNOS Satellite Navigation Service.2009-10-1. [9] Satoshi KOGURE. QZSS / MSAS Status. Presentation in: CGSIC – 47th Meeting. USA 2007-09. [10] 10.Sergey Revnivykh. GLONASS System Status and Progress, Presentation in: IGNSS-2009 Symposium,2009-12. [11] India Approves Gagan System. Magazine article. Asian Surveying and Mapping.
以下提供一些 WAAS 联合评估组最新评估报告中的相关数据[5]。该评估报告采用的数据时间为 2009 年 10 月 1 日到 2009 年 12 月 31 日。WAAS 提供的非精密进近(NPA)的最大水平位置误差在 95%和 99.999%概率下分别为 2.33 m 和 5.818 m,最小水平位置误差分别为 0.741 m 和 1.738 m。表 1 给出了参 考站水平定位误差、垂直定位误差及与保护门限(HPL 和 VPL)的比值的最大值的 37 个参考站的统计 信息。表 2 给出 WAAS 的可用性统计数据。在评估期间没有出现灾难性误导信息(HMI)的数量为 0。 告警次数为 66 次,平均每天告警 0.7253 次。评估报告表明 WAAS 在评估期间仍存在两次错误。
参考文献
[1] David A. Turner. U.S. Space-Based PNT Policy Programs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resentation in: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Globe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 2009-12.
/news/india-approves-gagan-system. 2008-09-15. [12] 黄涛等.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广域增强系统.地理空间信息,Vol.6 No.3,2008-06. [13] 任玉品等.我国广域增强系统的基准站布局及数量分析.测绘工程,Vol.15 No.3,2006-06. [14] 吕子平.广域精密定位技术与示范系统.卫星与网络,2008.
表 1 WAAS 定位精度统计表
1
广域增强系统现状
平均 最大值 最小值
表 2 WAAS 可用性统计表
水平定位 误差(m)
2.203 4.014 1.660
水平定位误差 与保护门限比
0.126 0.221 0.058
垂直定位 误差(m)
3.674 7.556 2.416
垂直定位误差 与保护门限比
0.126 0.271 0.063
CSNC2010 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北京
广域增强系统现状
王刚
(北京环球信息应用开发中心 100094) 摘要:广域增强系统是对 GPS 应用增强。本文较详细地给出了美国 WAAS、欧洲 EGNOS、日本 MSAS 等广域增强系统 的发展现状,对其它广域增强系统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关键词:GPS;广域增强
95% HPL 95% VPL
美国大陆
最大值(m) 最小值(m)
17.079
11.601
37.707
19.753
阿拉斯加
最大值(m) 最小值(m)
29.877
13.886
45.510
22.076
3 欧洲的 EGNOS
EGNOS 是欧洲地球同步卫星导航重叠服务的简称,它是由欧盟、欧空局和欧洲航空安全组织合作 建设的 GPS 星基增强系统。EGNOS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建设,曾被称为 GNSS-1 计划,主要目的是 为 Galileo 计划奠定基础。
[2] U.S.Space-Based PNT police and program review. Presentation in: 3rd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A.2008-12.
3
广域增强系统现状 [3] WIDE-AREA AUGMENTATION SYSTEM PERFORMANCE ANALYSIS REPORT 31#. 2010-01 [4] The European GNSS Programme EGNOS and Galileo. International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 Society (IGNSS)
2 美国的 WAAS
WAAS 由美国联邦航空局负责建设,于 2003 年 7 月正式开始运行,现有 38 个参考站(其中 9 个在 非美国的北美地区),3 个主站,4 个地面地球站,2 个控制中心及 2 个 GEO 卫星有效载荷组成[1] [2]。两 个 GEO 卫星分别位于 133W 和 107.3W,PRN 编号为 135 和 138。下图给出 WAAS 地面站分布示意图(图 片资料来自文献 2)。
向分别可达 1m,个别地区水平为 3m 和垂直
4 日本的 MSAS
2
MSAS 是日本运输部建立的基于日本多功 能卫星(MSAT)的星基增强系统,其设计思想、 采用的技术方法与 WAAS 相同。MAAS 的地面 部分有 4 个参考站(GMS)2 个监测与测距站 (MCS)2 个主控站(MCS)。两个 MCS 分别 位于澳大利亚的堪培拉和美国的夏威夷。MSAT 卫星位于 140E 和 145E,PRN 编号为 129 和 137[9]。下图给出 MSAS 的地面站分布示意图(图 片资料来自文献 9)。MSAS 从 2007 年 9 月开始 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