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角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构造全等三角形的四种技巧
构造全等三角形的四种技巧在几何学中,全等三角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全等三角形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三角形,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理解并能够构造全等三角形,对于解决各种几何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构造全等三角形的四种技巧:利用公理:全等三角形的公理是: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这个公理可以用来构造全等三角形。
确定你需要构造的全等三角形的所有边长,然后根据这些边长画出两个三角形。
这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将会完全相同。
利用角平分线:角平分线定理指出,一个角的平分线将对应的边分为两段,这两段与角的两边形成的两个小三角形是全等的。
通过这个定理,你可以通过一个角的平分线,构造出一个全等三角形。
利用中垂线:中垂线定理指出,一条中垂线将一个线段分为两段,这两段与线段的两端形成的两个小三角形是全等的。
这个定理可以用来构造全等三角形。
确定你需要构造的全等三角形的所有边长,然后通过中垂线将这些边分为两段。
这样,你就可以得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利用平行线:平行线定理指出,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这个定理可以用来构造全等三角形。
确定你需要构造的全等三角形的所有边长,然后在两条平行线上画出对应的线段。
由于这些线段成比例,因此它们形成的两个小三角形是相似的。
如果这些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长度相等,那么它们就是全等的。
以上就是构造全等三角形的四种技巧。
理解和掌握这些技巧,对于解决各种几何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已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它们对应边上的高也________;对应角平分线也________;对应边上的中线也________。
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除了用定义外,还可以用以下________判定。
已知三角形ABC全等三角形DEF,且AB=18cm,BC=20cm,CA=15cm,则DE=________cm,DF=________cm,EF=________cm.做衣服需要依据身体部位的大小来选择布料,而教学则需要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来选择教学方法。
全等三角形中角平分线问题的处理方法
全等三角形中角平分线问题的处理方法【全等三角形中角平分线问题的处理方法】1. 引言全等三角形中角平分线问题是几何学中的一个经典问题,旨在探讨如何将一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构造出来并求解相关问题。
这个问题在几何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本文将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介绍全等三角形中角平分线的处理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问题。
2. 基本定义与性质我们来回顾一下全等三角形的基本定义与性质。
全等三角形是指具有完全相同的大小和形状的三角形。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对于两个全等三角形来说,它们的对应边长相等,对应角度相等。
这一性质是我们处理全等三角形中角平分线问题的基础。
3. 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构造下面,我们开始介绍全等三角形中角平分线的构造方法。
考虑一个任意三角形ABC,我们的目标是构造出三角形ABC的角B的平分线。
(1)方法一:直接角平分线法我们可以借助直尺和圆规,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来构造角平分线。
具体的步骤如下:a. 以顶点B为圆心,做一个与边AC相交于点D的圆;b. 以点D为圆心,与圆交于点E,连接BE;c. 连接线段BC和BA;根据圆周角的性质,角EBD是角ABC的一条平分线。
(2)方法二:割取角平分线法除了直接角平分线法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割取角平分线的方法构造角平分线。
具体步骤如下:a. 过顶点B做一条与边AC相交于点F的直线;b. 以BF为半径,顶点B为圆心画一个圆;c. 连接圆与边BC、BA的交点分别为点D和点E,连接线段ED;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对角相等的性质,角BED是角ABC的一条平分线。
4. 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应用了解了全等三角形中角平分线的构造方法之后,我们来探讨一些与角平分线相关的性质与应用。
(1)性质一:角平分线相交于三角形内心不仅在全等三角形中,对于任意三角形来说,角平分线的三条线段的交点恰好是三角形的内心。
这个性质是由角平分线与三角形内接圆的性质相关联的。
(2)性质二:角平分线的长度关系若一个角的平分线将另外两个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那么点P到三角形各边的距离满足以下关系:AP:BP:CP=AB:BC:CA。
(完整版)利用角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善于构造 活用性质安徽 张雷几何问题中,若出现角平分线这一条件时,可联想角平分线的特性,灵活利用角平分线的特性来解决问题.1.显“距离”, 用性质很多时候,题意中只给角平分线这个条件,图上并没有出现“距离”,而角平分线性质的运用又离不开这个“距离”,所以同学们应大胆地让“距离”现身(过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段)例: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分析:我们知道两条直线是交于一点的,因此可以想办法证明第三条角平分线通过前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已知:如图,△ABC 的角平分线AD 与BE 交于点I ,求证:点I 在∠ACB 的平分线上. 证明:过点I 作IH ⊥AB 、IG ⊥AC 、IF ⊥BC ,垂足分别是点H 、G 、F . ∵点I 在∠BAC 的角平分线AD 上,且IH ⊥AB 、IG ⊥AC ∴IH=IG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同理 IH=IF ∴IG=IF (等量代换) 又IG ⊥AC 、IF ⊥BC∴点I 在∠ACB 的平分线上(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即: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例2】已知:如图,PA 、PC 分别是△ABC 外角∠MAC 和∠NCA 的平分线,•它们交于点P ,PD ⊥BM 于D ,PF ⊥BN 于F .求证:BP 为∠MBN 的平分线.【分析】要证BP 为∠MBN 的平分线,只需证PD=PF ,而PA 、PC 为外角平分线,•故可过P 作PE ⊥AC 于E .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定理有PD=PE ,PF=PE ,则有PD=PF ,故问题得证.【证明】过P 作PE ⊥AC 于E .∵PA 、PC 分别为∠MAC 与∠NCA 的平分线.且PD ⊥BM ,PF ⊥BN ∴PD=PE ,PF=PE,∴PD=PF又∵PD ⊥BM ,PF ⊥BN,∴点P 在∠MBN 的平分线上,D C A EHI F G2DCBA35EF14即BP是∠MBN的平分线.2.构距离,造全等有角平分线时常过角平分线上的点向角两边引垂线,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可构造处相应的全等三角形而巧妙解决问题.例3.△ABC中,∠C=90°,AC=BC,DA平分∠CAB交BC于D点,问能否在AB•上确定一点E使△BDE的周长等于AB的长.请说明理由.解:过D作DE⊥AB,交AB于E点,则E点即可满足要求.因为∠C=90°,AC=BC,又DE⊥AB,∴DE=EB.∵AD平分∠CAB且CD⊥AC、ED⊥AB,∴CD=DE.由“HL”可证Rt△ACD≌Rt△AED.∴AC=AE.∴L△BDE=BD+DE+EB =BD+DC+EB =BC+EB=AC+EB =AE+EB =AB.例4.如图,∠B=∠C=90°,M是BC上一点,且DM平分∠ADC,AM平分∠DAB.求证:AD=CD+AB.证明:过M作ME⊥AD,交AD于E.∵DM平分∠ADC,∠C=90°.MC=ME.根据“HL”可以证得Rt△MCD≌Rt△MED,∴CD=ED.同理可得AB=AE.∴CD+AB=ED+AE=AD.即AD=CD+AB.3.巧翻折, 造全等以角平分线为对称轴,构造两三角形全等.即在角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例5.如图,已知△ABC中∠BAC=90°,AB=AC,CD•垂直于∠ABC•的平分线BD 于D,BD交AC于E,求证:BE=2CD.分析:要证BE=2CD,想到要构造等于2CD的线段,结合角平分线,•利用翻折的方法把△CBD沿BD翻折,使BC重叠到BA所在的直线上,即构造全等三角形(△BCD ≌△BFD),然后证明BE和CF(2CD)所在的三角形全等.证明:延长BA、CD交于点F∵BD ⊥CF (已知) ∴∠BDC=∠BDF=90° ∵BD 平分∠ABC (已知) ∴∠1=∠2 在△BCD 和△BFD 中21()()()BD BD BDC BDF ∠=∠⎧⎪=⎨⎪∠=∠⎩已知公共边已证∴△BCD ≌△BFD (ASA ) ∴CD=FD , 即CF=2CD∵∠5=∠4=90°,∠BDF=90° ∴∠3+∠F=90°,∠1+∠F=90°。
专题 角平分线四大模型在三角形中的应用(知识解读)-中考数学(全国通用)
N M O A B PPO N M B A专题01 角平分线四大模型在三角形中的应用(知识解读)【专题说明】角平分线在几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桥梁和纽带,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部分,其“轴承对称功能”衍生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以及“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等性质,而角平分线与平行线相结合构造出等腰三角形,也常在解题中给我们带来帮助,本专题介绍四种常考解题方法。
【方法技巧】模型1 角平分线上的点向两边作垂线如图,P 是∠MON 的平分线上一点,过点P 作PA ⊥OM 于点A ,PB ⊥ON 于点B 。
结论:PB=PA 。
【模型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构造模型,为边相等、角相等、三角形全等创造更多的条件,进而可以快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模型2 截取构造对称全等如图,P 是∠MON 的平分线上一点,点A 是射线OM 上任意一点,在ON 上截取OB=OA ,连接PB 。
结论:△OPB ≌△OPA 。
P O N M B AQP O N M 【模型分析】利用角平分线图形的对称性,在角的两边构造对称全等三角形,可以得到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利用对称性把一些线段或角进行转移,这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解题技巧。
模型3 角平分线+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如图,P 是∠MO 的平分线上一点,AP⊥OP 于P 点,延长AP 于点B 。
结论:△AOB 是等腰三角形。
【模型分析】构造此模型可以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也可以得到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进而得到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这个模型巧妙地把角平分线和三线合一联系了起来。
模型4 角平分线+平行线如图,P 是∠MO 的平分线上一点,过点P 作PQ ∥ON ,交OM 于点Q 。
结论:△POQ 是等腰三角形。
【模型分析】有角平分线时,常过角平分线上一点作角的一边的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为证明结论提供更多的条件,体现了角平分线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角形角平分线专题讲解
二 由角平分线想到的辅助线口诀: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角平分线具有两条性质:a 、对称性;b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对于有角平分线的辅助线的作法,一般有两种。
①从角平分线上一点向两边作垂线;②利用角平分线,构造对称图形(如作法是在一侧的长边上截取短边)。
通常情况下,出现了直角或是垂直等条件时,一般考虑作垂线;其它情况下考虑构造对称图形。
至于选取哪种方法,要结合题目图形和已知条件。
与角有关的辅助线(一)、截取构全等几何的证明在于猜想与尝试,但这种尝试与猜想是在一定的规律基本之上的,希望同学们能掌握相关的几何规律,在解决几何问题中大胆地去猜想,按一定的规律去尝试。
下面就几何中常见的定理所涉及到的辅助线作以介绍。
如图1-1,∠AOC=∠BOC ,如取OE=OF ,并连接DE 、DF ,则有△OED ≌△OFD ,从而为我们证明线段、角相等创造了条件。
例1. 如图1-2,AB//CD ,BE 平分∠BCD ,CE 平分∠BCD ,点E 在AD 上,求证:BC=AB+CD 。
图1-1BDBC分析:此题中就涉及到角平分线,可以利用角平分线来构造全等三角形,即利用解平分线来构造轴对称图形,同时此题也是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问题,在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问题中常用到的方法是延长法或截取法来证明,延长短的线段或在长的线段长截取一部分使之等于短的线段。
但无论延长还是截取都要证明线段的相等,延长要证明延长后的线段与某条线段相等,截取要证明截取后剩下的线段与某条线段相等,进而达到所证明的目的。
简证:在此题中可在长线段BC 上截取BF=AB ,再证明CF=CD ,从而达到证明的目的。
这里面用到了角平分线来构造全等三角形。
另外一个全等自已证明。
此题的证明也可以延长BE 与CD 的延长线交于一点来证明。
自已试一试。
2021初中数学证明三角形全等方法总结
2021初中数学证明三角形全等方法总结在证明线段或角相等时,解题的关键往往是根据条件找到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再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最后得出结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以证明分别属于两个三角形中的线段或角相等.下面介绍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几种方法,供同学们参考.一、利用公共角证明全等【例题 1】如图 1,已知 AB = AC, AE = AF,BF 交 CE 于点 O.图 1求证:∠ABF =∠ACE.分析:要证明∠ABF=∠ACE,只需证明△BOE≌△COF 或△ABF≌△ACE. 而由图形可知∠A 是公共角,又由已知条件 AB = AC, AE= AF, 所以△ABF≌△ACE(SAS),于是问题获证.证明:略.二、利用对顶角证明全等【例题 2】如图 2,点 B、E、F、D 在同一条直线上,AB = CD,BE =DF,AE = CF,连接 AC 交 BD 于点 O.图 2求证:AO = CO.分析:要证明 AO=CO,只需证明△AOE≌△COF 或△AOB≌△COD 即可.根据现有条件都无法直接证明.而由已知条件 AB =CD,BE = DF, AE = CF 可直接证明△ABE≌△CDF,则有∠AEB=∠CFD,进而有∠AEO=∠CFO,再利用对顶角相等即可证明△AOE≌△COF(AAS)于是问题获证.证明:略.三、利用公共边证明全等【例题 3】如图 3,已知 AB = CD,AC = BD.图 3求证:∠B =∠C.分析:设 AC 与 BD 交于点 O,此时∠B 与∠C 分别在△AOB 和△DOC 中,而用现有的已知条件是不可能直接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需添加辅助线来构造另一对全等三角形.此时可以连接 AD,那么 AD 是△ABD 和△DCA 的公共边,这样可以证明△ABD≌△DCA(SSS),从而可证明∠B =∠C,于是问题获证.证明:略.四、利用相等线段中的公共部分证明全等【例题 4】如图 4,点 E、F 是平行四边形 ABCD 的对角线 AC 上的两点,AF = CE.图 4求证:BE∥DF.分析:要证明BE∥DF, 只需证明∠BEC =∠DFA,此时可以转换为证明∠AEB =∠CFD, 进而证明△AEB≌△CFD(SAS). 而 AE = AF - EF , CF = CE - EF , 故 AE = CF .证明:∵ 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AB∥CD,AB = CD,∴∠BAE = ∠DCF,∵ AE = AF - EF , CF = CE - EF , AF = CE,∴AE = CF,∴ △AEB ≌ △CFD(SAS),∴ ∠AEB =∠CFD,∴ ∠BEC =180° - ∠AEB = 180° - ∠CFD = ∠DFA,∴ BE∥DF.五、利用等角中的公共部分证明全等【例题 5】如图 5,已知∠E =30°,AB = AD,AC = AE,∠BAE=∠DAC.图 5求:∠C 的度数.分析:已知∠E =30°,要求∠C,可考虑证明△ABC≌△ADE , 由∠BAE =∠DAC , 结合图形可知∠BAC =∠DAE,于是问题获解.证明:∵ ∠BAE=∠DAC,∴ ∠BAE +∠EAC= ∠DAC +∠EAC,∴ ∠BAC =∠DAE,∵ AB = AD,AC = AE,∴ △ABC ≌ △ADE(SAS) ,∴ ∠C = ∠E = 30° .六、利用互余或互补角的性质证明全等【例题 6】如图 6,已知∠DCE =90°,∠DAC =90°,BE⊥AC 于点 B, 且DC = EC, 能否找出与 AB + AD 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图 6分析:由于 AC = AB + BC,可以猜想 AC = AB + AD,或 BE =AB + AD,此时只需证明 AD = BC 即可.而事实上,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到∠DCA =∠E,从而证明△ADC ≌ △BCE,问题获证.注意考点: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证明:∵ BE⊥AC,∴ ∠EBC = 90°,∵ ∠DCA +∠ACE= ∠DCE = 90°,∠E +∠ACE= 90°,∴ ∠DCA =∠E,∵ ∠DAC = ∠EBC = 90°,DC = EC,∴ △ADC ≌ △BCE(AAS),∴ AC = BE , AD = BC,∴AB + AD= AB + BC = AC= BE.七、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构造全等三角形证明全等考点: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例题 7】如图 7,点 P 是∠ABC 的平分线 BN 上一点,PE 垂直 AB 所在的直线与 E , PF 垂直BC 所在的直线于F, ∠PAB + ∠PCB = 180°.图 7求证:PA = PC.证明:∵ BN 是∠EBC 的角平分线,PE⊥BA,PF⊥BC,∴ ∠PEA = ∠PFC = 90°,PE = PF ,∵ ∠PAB + ∠PAE = ∠PAB + ∠PCB = 180°,∴ ∠PAE = ∠PCF,∴ △PAE ≌ △PCF,∴ PA = PC.八、利用截长补短法构造全等三角形证明全等所谓截长法是指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较短的线段,而补短法是指延长较短的线段等于较长的线段,通过截长补短可以把分散的条件相对集中起来,以便构造全等三角形。
(完整版)几种证明全等三角形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教学过程构造全等三角形几种方法在几何解题中,常常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以沟通题设与结论之间的联系。
现分类加以说明。
一、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例1. 如图1,AD是△ABC的中线,求证:AB+AC>2AD。
证明:延长AD至E,使AD=DE,连接CE。
如图2。
∵AD是△ABC的中线,∴BD=CD。
又∵∠1=∠2,AD=DE,∴△ABD≌△ECD(SAS)。
AB=CE。
∵在△ACE中,CE+AC>AE,∴AB+AC>2AD。
二、沿角平分线翻折构造全等三角形例2. 如图3,在△ABC中,∠1=∠2,∠ABC=2∠C。
求证:AB+BD=AC。
证明:将△ABD沿AD翻折,点B落在AC上的E点处,即:在AC上截取AE=AB,连接ED。
如图4。
∵∠1=∠2,AD=AD,AB=AE,∴△ABD≌△AED(SAS)。
∴BD=ED,∠ABC=∠AED=2∠C。
而∠AED=∠C+∠EDC,∴∠C=∠EDC。
所以EC=ED=BD。
∵AC=AE+EC,∴AB+BD=AC。
三、作平行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例3. 如图5,△ABC中,AB=AC。
E是AB上异于A、B的任意一点,延长AC到D,使CD=BE,连接DE交BC于F。
求证:EF=FD。
证明:过E作EM∥AC交BC于M,如图6。
则∠EMB=∠ACB,∠MEF=∠CDF。
∵AB=AC,∴∠B=∠ACB。
∴∠B=∠EMB。
故EM=BE。
∵BE=CD,∴EM=CD。
又∵∠EFM=∠DFC,∠MEF=∠CDF,∴△EFM≌△DFC(AAS)。
EF=FD。
四、作垂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例4. 如图7,在△ABC中,∠BAC=90°,AB=AC。
M是AC边的中点。
AD ⊥BM交BC于D,交BM于E。
求证:∠AMB=∠DMC。
证明:作CF⊥AC交AD的延长线于F。
如图8。
∵∠BAC=90°,AD⊥BM,∴∠FAC=∠ABM=90°-∠BAE。
∵AB=AC,∠BAM=∠ACF=90°,∴△ABM≌△CAF(ASA)。
角平分线模型构造三角形全等
角平分线模型构造三角形全等
一、作垂线构造AAS型全等
1、如图,在四边形ABDC中,∠D=∠B=90°,O为BD 的中点,且AO平分∠BAC.
求证∶(1)CO平分∠ACD;(2)0A⊥OC;(3)AB+CD=AC.
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平分∠BAD,CD⊥AB于点E,∠B+∠ADC=180°.
求证:(1)BC=CD;(2)AB+AD=2AE.
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BC的中点,点F在CD上,∠EAF=∠BAE.求证:AF=BC+FC.
二、截长补短构造SAS型全等
4、如图,在△ABC中,∠A=100°,∠ABC=40°,BD是∠ABC的平分线,延长BD至点E,使DE=AD,连接EC,求证:AB+CE=BC.
5、如图,AD∥BC,E是CD上一点,且∠1=∠2,∠3=∠4,求证:AB=AD+BC.
三、角平分线+垂线——延长法构造ASA型全等
6、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CE⊥AD于点E,探究∠ACE,∠B和∠ECD之间的数量关系.
7、如图,在△ABC中,AB<BC,BP平分∠ABC,AP⊥BP,连接PC,若△ABC的面积为4,求△BPC的面积.
8、如图,在△AOB中,AO=BO,∠AOB=90°,BD平分∠ABO,AE⊥BD交BD延长线于点E,求证:BD=2AE.。
专题07 利用角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析版)
专题07 利用角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参考答案与解析【例1】(2018秋•袁州区校级期中)如图,∠AOB=90°,OM是∠AOB的平分线,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P在射线OM上滑动,两直角边分别与OA,OB交于点C和D,证明:PC=PD.【答案】略【典例分析】【直击考点】【解答】证明:过点P点作PE⊥OA于E,PF⊥OB于F,如图,∴∠PEC=∠PFD=90°,∵OM是∠AOB的平分线,∴PE=PF,∵∠AOB=90°,∠CPD=90°,∴∠PCE+∠PDO=360°﹣90°﹣90°=180°,而∠PDO+∠PDF=180°,∴∠PCE=∠PDF,在△PCE和△PDF中,∴△PCE≌△PDF(AAS),∴PC=PD.【变式1】(2019秋•江北区期末)如图,D是∠EAF平分线上的一点,若∠ACD+∠ABD=180°,请说明CD=DB的理由.【答案】略【解答】解:过点D分别作AE,AF的垂线,交AE于M,交AF于N则∠CMD=∠BND=90°,∵AD是∠EAF的平分线,∴DM=DN,∵∠ACD+∠ABD=180°,∠ACD+∠MCD=180°,∴∠MCD=∠NBD,在△CDM和△BDN中,∠CMD=∠BND=90°,∠MCD=∠NBD,DM=DN,∴△CDM≌△BDN,∴CD=DB.【变式2】(2019秋•百色期末)如图,△ABC中,AD平分∠BAC,DG⊥BC且平分BC,DE⊥AB于E,DF⊥AC于F.(1)说明BE=CF的理由;(2)如果AB=5,AC=3,求AE、BE的长.【答案】(1)略(2)BE=1,AE=4.【解答】(1)证明:连接BD,CD,∵AD平分∠BAC,DE⊥AB,DF⊥AC,∴DE=DF,∠BED=∠CFD=90°,∵DG⊥BC且平分BC,∴BD=CD,在Rt△BED与Rt△CFD中,,∴Rt△BED≌Rt△CFD(HL),∴BE=CF;(2)解:在△AED和△AFD中,,∴△AED≌△AFD(AAS),∴AE=AF,设BE=x,则CF=x,∵AB=5,AC=3,AE=AB﹣BE,AF=AC+CF,∴5﹣x=3+x,解得:x=1,∴BE=1,AE=AB﹣BE=5﹣1=4.【例2】(2019秋•奉化区期末)如图,已知AC∥BD,AE,BE分别平分∠CAB和∠DBA,点E在线段CD上.(1)求∠AEB的度数;(2)求证:CE=DE.【答案】(1)∠AEB=90°(2)ED=CE【解答】解:(1)∵AC∥BD,∴∠CAB+∠ABD=180°.∵AE平分∠CAB,∴∠EAB=∠CAB.同理可得∠EBA=∠ABD.∴∠EAB+∠EBA=90°,∴∠AEB=90°;(2)如图,在AB上截取AF=AC,连接EF,在△ACE和△AFE中,∴△ACE≌△AFE(SAS).∴CE=FE,∠CEA=∠FEA.∵∠CEA+∠DEB=90°,∠FEA+∠FEB=90°,∴∠DEB=∠FEB.在△DEB和△FEB中∴△DEB≌△FEB(ASA).∴ED=EF.∴ED=CE.【变式1】(2020秋•渑池县期末)(1)如图①,在Rt△ABC中,∠C=90°,∠B=45°,AD平分∠BAC,交BC于点D.如果作辅助线DE⊥AB于点E,则可以得到AC、CD、AB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为;(2)如图,△ABC中,∠C=2∠B,AD平分∠BAC,交BC于点D.(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不成立,试说明理由;若成立,请证明.【答案】(1)AB=AC+CD(2)略【解答】解:(1)如图1,∵AD平分∠BAC,∴∠CAD=∠EAD,在△CAD和△EAD中,∴△CAD≌△EAD(AAS),∴CD=DE,AC=AE,∵∠B=45°,∠DEB=90°,∴DE=EB,∴DC=BE,∴AE+BE=AC+DC=AB;故答案为:AB=AC+CD.(2)成立.证明:如图2,在AB上截取AE=AC,连接DE.∵在△ACD和△AED中,∴△ACD≌△AED(SAS),∴CD=ED,∠C=∠AED,又∵∠C=2∠B,∴∠AED=2∠B,又∵∠AED=∠B+∠EDB,∴2∠B=∠B+∠EDB,∴∠B=∠EDB,∴ED=EB∵AB=AE+EB,ED=EB=CD,AE=AC,∴AB=AC+CD.【例3】(2019秋•广州期中)如图,在△ABC中,∠ABC的平分线与∠ACB的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1)求证:点D到三边AB、BC、CA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2)连接AD,若∠BDC=40°,求∠DAC的度数.【答案】(1)略(2)∠DAC=50°【解答】(1)证明:如图,过点D作三边AB、BC、CA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分别是Q、M、N.则垂线段DQ、DM、DN,即为D点到三边AB、BC、CA所在直线的距离.∵D是∠ABC的平分线BD上的一点,∴DM=DQ.∵D是∠ACM的平分线CD上的一点,∴DM=DN.∴DQ=DM=DN.∴D点到三边AB、BC、CA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2)解:连接AD,∵∠DCG是△BCD的外角,∴∠DCG=∠DBC+∠BDC,∵∠ACG△ABC的外角∴∠ACG=∠ABC+∠BAC,∴2∠BDC=∠BAC,∵∠BDC=40°,∴∠BAC=80°,∠EAC=100°,由(1)可得DQ=DN,∴AD平分∠EAC,∴∠DAC=EAC=50°.【变式3】(2020秋•贵港期中)如图,BD和CD分别平分△ABC的内角∠EBA和外角∠ECA,BD交AC于点F,连接AD.(1)求证:∠BDC=;(2)若AB=AC,请判断△AB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1)略(2)△ABD是等腰三角形【解答】(1)证明:∵BD和CD分别平分△ABC的内角∠EBA和外角∠ECA,∴∠ABC=2∠DBC,∠ACE=2∠DCE,∵∠ACE=∠BAC+∠ABC,∠DCE=∠BDC+∠DBC,∴2∠DCE=2∠BDC+2∠DBC,∴∠BAC=2∠BDC,即∠BDC=∠BAC;(2)△ABD是等腰三角形,证明:∵AB=AC,∴∠ABC=∠ACB,过D作DQ⊥AB于Q,DR⊥BC于R,DW⊥AC于W,∵BD和CD分别平分△ABC的内角∠EBA和外角∠ECA,∴DQ=DR,DW=DR,∴DQ=DW,∵DQ⊥AB,DW⊥AC,∴∠GAC=2∠GAD=2∠CAD,∵∠GAC=∠ABC+∠ACB,∴∠GAD=∠ABC,∴AD∥BC,∴∠ADB=∠DBC,∵∠ABD=∠DBC,∴∠ADB=∠ABD,∴AB=AD,即△ABD是等腰三角形.【跟踪训练】1.(2020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BA,AD=CD,BD平分∠ABC,求证:∠A+∠C=180°.【答案】略【解答】证明:过点D作DE⊥BC于E,过点D作DF⊥AB交BA的延长线于F,∵BD平分∠ABC,∴DE=DF,∠DEC=∠F=90°,在RtCDE和Rt△ADF中,,∴Rt△CDE≌Rt△ADF(HL),∴∠F AD=∠C,∴∠BAD+∠C=∠BAD+∠F AD=180°.2.(2018秋•镇原县期中)如图,四边形ABDC中,∠D=∠ABD=90°,点O为BD的中点,且OA平分∠BAC.(1)求证:OC平分∠ACD;(2)求证:OA⊥OC;(3)求证:AB+CD=AC.【答案】(1)略(2)略(3)略【解答】证明:(1)过点O作OE⊥AC于E,∵∠ABD=90゜,OA平分∠BAC,∴OB=OE,∵点O为BD的中点,∴OB=OD,∴OE=OD,∴OC平分∠ACD;(2)在Rt△ABO和Rt△AEO中,,∴Rt△ABO≌Rt△AEO(HL),∴∠AOB=∠AOE,同理求出∠COD=∠COE,∴∠AOC=∠AOE+∠COE=×180°=90°,∴OA⊥OC;(3)∵Rt△ABO≌Rt△AEO,∴AB=AE,同理可得CD=CE,∵AC=AE+CE,∴AB+CD=AC.3.(2020春•南岸区期末)在∠MAN内有一点D,过点D分别作DB⊥AM,DC⊥AN,垂足分别为B,C.且BD=CD,点E,F分别在边AM和AN上.(1)如图1,若∠BED=∠CFD,请说明DE=DF;(2)如图2,若∠BDC=120°,∠EDF=60°,猜想EF,BE,CF具有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结论成立的理由.【答案】(1)略(2)略【解答】解:(1)∵DB⊥AM,DC⊥AN,∴∠DBE=∠DCF=90°,在△BDE和△CDF中,∵∴△BDE≌△CDF(AAS).∴DE=DF;(2)EF=FC+BE,理由:过点D作∠CDG=∠BDE,交AN于点G,在△BDE和△CDG中,,∴△BDE≌△CDG(ASA),∴DE=DG,BE=CG.∵∠BDC=120°,∠EDF=60°,∴∠BDE+∠CDF=60°.∴∠FDG=∠CDG+∠CDF=60°,∴∠EDF=∠GDF.在△EDF和△GDF中,,∴△EDF≌△GDF(SAS).∴EF=GF,∴EF=FC+CG=FC+BE.4.(2020秋•常熟市期中)如图,△ABC中,点D在BC边上,∠BAD=100°,∠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E,过点E作EF⊥AB,垂足为F,且∠AEF=50°,连接DE.(1)求∠CAD的度数;(2)求证:DE平分∠ADC;(3)若AB=7,AD=4,CD=8,且S△ACD=15,求△ABE的面积.【答案】(1)略(2)△ABE的面积=.【解答】(1)解:∵EF⊥AB,∠AEF=50°,∴∠F AE=90°﹣50°=40°,∵∠BAD=100°,∴∠CAD=180°﹣100°﹣40°=40°;(2)证明:过点E作EG⊥AD于G,EH⊥BC于H,∵∠F AE=∠DAE=40°,EF⊥BF,EG⊥AD,∴EF=EG,∵BE平分∠ABC,EF⊥BF,EH⊥BC,∴EG=EH,∵EG⊥AD,EH⊥BC,∴DE平分∠ADC;(3)解:∵S△ACD=15,∴×AD×EG+×CD×EH=15,即×4×EG+×8×EG=15,解得,EG=EH=,∴EF=EH=,∴△ABE的面积=×AB×EF=×7×=.5.(2013•长汀县校级模拟)观察、猜想、探究:在△ABC中,∠ACB=2∠B.(1)如图①,当∠C=90°,AD为∠BAC的角平分线时,求证:AB=AC+CD;(2)如图②,当∠C≠90°,AD为∠BAC的角平分线时,线段AB、AC、CD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3)如图③,当AD为△ABC的外角平分线时,线段AB、AC、CD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对你的猜想给予证明.【答案】(1)略(2)略(3)略【解答】解:(1)过D作DE⊥AB,交AB于点E,如图1所示,∵AD为∠BAC的平分线,DC⊥AC,DE⊥AB,在Rt△ACD和Rt△AED中,AD=AD,DE=DC,∴Rt△ACD≌Rt△AED(HL),∴AC=AE,∠ACB=∠AED,∵∠ACB=2∠B,∴∠AED=2∠B,又∵∠AED=∠B+∠EDB,∴∠B=∠EDB,∴BE=DE=DC,则AB=BE+AE=CD+AC;(2)AB=CD+AC,理由为:在AB上截取AG=AC,如图2所示,∵AD为∠BAC的平分线,∴∠GAD=∠CAD,∵在△ADG和△ADC中,,∴△ADG≌△ADC(SAS),∴CD=DG,∠AGD=∠ACB,∵∠ACB=2∠B,∴∠AGD=2∠B,又∵∠AGD=∠B+∠GDB,∴∠B=∠GDB,∴BE=DG=DC,则AB=BG+AG=CD+AC;(3)AB=CD﹣AC,理由为:在AF上截取AG=AC,如图3所示,∵AD为∠F AC的平分线,∴∠GAD=∠CAD,∵在△ADG和△ACD中,,∴△ADG≌△ACD(SAS),∴CD=GD,∠AGD=∠ACD,即∠ACB=∠FGD,∵∠ACB=2∠B,∴∠FGD=2∠B,又∵∠FGD=∠B+∠GDB,∴∠B=∠GDB,∴BG=DG=DC,则AB=BG﹣AG=CD﹣A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的常见模型总结(精选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的常见模型总结(精选.)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常见模型总结要点梳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一般三角形:边角边(SAS)、判角边角(ASA)、定角角边(AAS)、边边边(SSS)。
直角三角形:斜边、直角边定理(HL)。
性质: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其他对应元素也相等,如对应边上的垂高相等)。
备判定:三角形全等必须有一组对应边相等。
注类型一:角平分线模型应用1.角平分性质模型: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
例题解析:例1:如图1,在△ABC中,∠C=90°,AD平分∠CAB,BC=6cm,BD=4cm,那么点D到直线AB的距离是多少?答案】作DE⊥XXX于点E,DE=3cm。
例2:如图2,已知,∠1=∠2,∠3=∠4,求证:AP平分∠BAC。
答案】如图2,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PM=PN,PN=PQ,故PM=PQ,又因为PA是角BAC的平分线,所以XXX平分∠BAC。
类型二:角平分线模型应用2.角平分线,分两边,对称全等(截长补短构造全等)。
例题解析:例1:在△ABC中,∠BAC=60°,∠C=40°,AP平分∠XXX于P,BQ平分∠XXX于Q,求证:AB+BP=BQ+AQ。
答案】如图1,过O作OD∥BC交AB于D,∠ADO=∠ABC=180°-60°-40°=80°,又∵∠AQO=∠C+∠QBC=80°,∴∠ADO=∠AQO,又∵∠DAO=∠QAO,OA=AO,∴△ADO≌△AQO,∴OD=OQ,AD=AQ,又因为OD∥BP,所以∠PBO=∠DOB,又∠PBO=∠DBO,∴∠DBO=∠DOB,∴BD=OD,又∵∠XXX∠C+∠PAC=70°,∠BOP=∠OBA+∠BAO=70°,∴∠BOP=∠BPO,∴BP=OB,∴AB+BP=AD+DB+BP=AQ+OQ+BO=AQ+BQ。
如图,将△ADE逆时针旋转60°,使△ADE≌△ABC,从而得到△MDE≌△MAC,因为M为BD的中点,所以ME=MC,因此△EMC为等腰三角形,且∠MDE=∠MAC=30°,所以△EM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初中数学_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有关命题的证明及应用
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一.命题的证明及应用在中考常有与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有关的题目,若平时不注意总结是很难一下子解决的.下面来一起学习一下.命题1 如图1,点D是△ABC两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则∠D=90°+∠A.证明:如图1:∵∠1=∠,∠2=∠,∴2∠1+2∠2+∠A=180°①∠1+∠2+∠D=180°②①-②得:∠1+∠2+∠A=∠D③由②得:∠1+∠2=180°-∠D④把③代入④得:∴180°-∠D+∠A=∠D∠D=90°+∠A.点评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不难证明.命题2 如图2,点D是△ABC两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则∠D=90°-∠A.证明:如图2:∵DB和DC是△ABC的两条外角平分线,∴∠D=180°-∠1-∠2=180°-(∠DBE+∠DCF)=180°-(∠A+∠4+∠A+∠3)=180°-(∠A+180°)=180°-∠A-90°=90°-∠A;点评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两外角的和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以证明.命题3 如图3,点E是△ABC一个内角平分线与一个外角平分线的交点,则∠E=∠A.证明:如图3:∵∠1=∠2,∠3=∠4,∠A+2∠1=2∠4①∠1+∠E=∠4②①×代入②得:∠E=∠A.点评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两外角的和,很容易证明.命题4如图4,点E是△ABC一个内角平分线BE与一个外角平分线CE的交点,证明:AE是△ABC的外角平分线.证明:如图3:∵BE是∠ABC的平分线,可得:EH=EFCE是∠ACD的平分线, 可得:EG=EF∴过点E分别向AB、AC、BC所在的直线引垂线,所得的垂线段相等.即EF=EG=EH∵EG=EH∴AE是△ABC的外角平分线.点评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能够证明.应用上面的结论能轻松地解答一些相关的比较复杂的问题,下面来一起看.例1如图5,PB和PC是△ABC的两条外角平分线.①已知∠A=60°,请直接写出∠P的度数.②三角形的三条外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形成的三角形按角分类属于什么三角形?解析:①由命题2的结论直接得:∠P=90°-∠A=90°-×60°=60°②根据命题2的结论∠P=90°-∠A,知三角形的三条外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形成的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则该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点评此题直接运用命题2的结论很简单.同时要知道三角形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例2如图6,在△ABC中,延长BC到D,∠ABC与∠ACD的角平分线相较于点,∠BC与∠CD的平分线交与点,以此类推,…,若∠A=96°,则∠= 度.解析:由命题③的结论不难发现规律∠∠A.可以直接得:∠=×96°=3°.点评此题是要找出规律的但对要有命题③的结论作为基础知识.例3(203陕西第一大题填空题第八小题,此题3分)如图7,△ABC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CP的内角∠ABC平分线BP交于点P,若∠BPC=40°,则∠CAP=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直接运用命题4的结论可以知道AP是△ABC的一个外角平分线,结合命题3的结论知道∠BAC=2∠BPC, CAP=(180°-∠BAC )= (180°-2∠BPC )=50°.点评对命题3、4研究过的读者此题不难,否则将是一道在考试的时候花时间也不一定做的出来的题目.例4(2003年山东省)如图,在Rt△ABC中,∠ACB=90°,∠BAC=30°,∠ACB的平分线与∠ABC的外角平分线交与E点,连接AE,则∠AEB= 度.解析:有题目和命题4的结论可以知道AE是△ABC的一个外角平分线, 结合命题2的结论知道∠AEB=∠ACB-∠ACB=90°-×90°=45°点评从上面的做题过程来看题目中给出的“∠A=30°”这个条件是可以不用的.二.角平分线定理使用中的几种辅助线作法一、已知角平分线,构造三角形例题、如图所示,在△ABC 中,∠ABC=3∠C ,AD 是∠BAC 的平分线,BE ⊥AD 于F 。
三角形角平分线专题讲解(精选.)
由角平分线想到的辅助线口诀: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角平分线具有两条性质:a、对称性;b、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对于有角平分线的辅助线的作法,一般有两种。
①从角平分线上一点向两边作垂线;②利用角平分线,构造对称图形(如作法是在一侧的长边上截取短边)。
通常情况下,出现了直角或是垂直等条件时,一般考虑作垂线;其它情况下考虑构造对称图形。
至于选取哪种方法,要结合题目图形和已知条件。
与角有关的辅助线一)、截取构全等几何的证明在于猜想与尝试,种尝试与猜想是在一定的规律基本之上的,希望同学们能掌握相关的几何规律, 在解决几何问题中大 胆地去猜想, 按一定的规律去尝试。
下面就几何中常见的定理所 涉及到的辅助线作以介绍。
如图 1-1 ,∠∠,如取,并连接、 ,则有△≌△,从而为我们 证明线段、角相等创造了条件。
例1. 如图 1-2 ,,平分∠,平分∠, 点 E 在上,求证:。
分析:此题中就涉及到角平分线, 可以利用角平分线来构造全等三角形, 对称图形, 同时此题也是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问题, 在证明线段 的和差倍分问题中常用到的方法是延长法或截取法来证明, 延长 短的线段或在长的线段长截取一部分使之等于短的线段。
但无论 延长还是截取都要证明线段的相等, 延长要证明延长后的线段与某条线段相等,截取要证明截取后剩下的线段与某条线段相等, 进而达到所证明的目的。
简证:在此题中可在长线段上截取,再证明,从而达到证明 的目的。
这里面用到了角平分线来构造全等三角形。
另外一个全 等自已证明。
此题的证明也可以延长与的延长线交于一点来证 明。
自已试一试。
例2. 已知:如图 1-3 ,2,∠∠,,求证⊥即利用解平分线来构造轴 图1-2分析:此题还是利用角平分线来构造全等三角形。
构造的方法还是截取线段相等。
其它问题自已证明。
全等三角形之角平分线模型
角平分线模型【理论准备1】:已知:∠AOB .求作:∠AOB 的平分线.作法:(1)以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 、OB 于M 、N .(2)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½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内部交于点C .(3)作射线OC ,射线OC 即为所求.【理论依据】:三边对应相等的三角戏是全等三角形(SSS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CO BBANMBCO【理论准备2】:角平分线性质定理: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几何语言】:∵ OC 为∠AOB 的角平分线,D 为OC 上一点DE ⊥OA ,DF ⊥OB ∴ DE=DF【理论准备3】:角平分线判定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几何语言】:∵ DE ⊥OA ,DF ⊥OB 且DE=DF∴ OD 为∠AOB 的角平分线【说明】: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构造模型,为边相等、角相等、三角形全等创造更多的条件,进而可以快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DFEOCBA DFEOCBA【例题1】证明:三角形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跟踪训练】1. 如图,△ABC 的∠B 、∠C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 .求证:AD 是∠BAC 的平分线.ABCD2. 如图,△ABC 的外角一平分线CP 和内角平分线BP 相交于点P ,若∠BAC=80°,则 ∠CAP=________.ABPCD3. 如图,在△ABC 中,∠C=90°,AD 是角平分线,DE ⊥AB ,DE=3cm ,BD=5cm ,则BC=__________.I FE DCBA第19题第CAEDBBEFAC4. 如图,△ABC 的周长是22,OB 、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OD ⊥BC 于D ,且OD=3, 求△ABC 的面积.BADC O5. 在△ABC 中,∠BAC=90°,AB=3,AC=4,BC=5,若点P 是△ABC 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则点P 到边BC 的距离是________.6. 如图,画∠AOB=90°,并画∠AOB 的平分线OC ,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落在OC 的任意一点P 上,使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AOB 的两边分别相交于点E 、F ,试猜想PE 、PF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7. 在△ABC 中,AD 是∠BAC 的平分线,E 、F 分别为AB 、AC 上的点,且∠EDF+∠EAF=180°,求证DE=DF.【理论准备4】【说明】:构造此模型可以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也可以得到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进而得到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利用角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
结论:DE=DF方法1在BC上截取BG=BE,连接GD请小组派代表讲解不同思路截取构造全等因为BD是N B的平分线,N EBD二N GBD,在4DBE和4DBG中BG=BEZ EBD=Z GBD,PE=PD所以△DBE/Rt A DBG(SAS),所以DE=DG。
Z DEB=Z DGB,Z EBG=Z EDF=90°Z DEB+Z DFB=180°Z DGB+Z DGF=180°Z DGF=Z DFG,DG=DFDE=DF方法2在BA上截取BG,使BG=BF,连接GD方法3过D点作DG L AB于G,DH±BC于H截取构造全等此题用到四边形内角和以及,其中一组对角互补另一组对角也互补作垂线构造全等环节五如果有时间画思维导图,谈自己收你的收获获作业超市:A同学们根据自己兴趣挑环节六1.如图,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中,选至少2个自己喜欢的试作业N C=90°,CA=CB,AD平分/ 题布置BAC,DE±AB于E点,求证:CD=BE2已知:如图,中,N=N,N=N,求证:=。
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能力D C学生活动的说明(200字内)学生活动的设计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发言,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迅速发展,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多维的、立体的考虑问题,并且通过综合、分析、推理找出本质和规律鼓励创新,并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
明确已知角平分线求线段长度的基本解题思路,掌握多题一解方法,并训练学生学会读题,理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题能力。
教学设计的说明(200字内)―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运用全等判定及性质相关知识,角平分线性质综合应用的重点,运用类比联想,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探究知识解决问题。
学会添加辅助线。
同时渗透爱家、爱国的教育,同时渗透青春期教育,让同学们友好相处,让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共同度过快乐时光。
板书设计例1如图,四边形ABCD中,N A+N C=180°,变式训练:BD平分/ABC,求证:AD=CD已知Rt^ABC中,N B=90°,BD是N B的平分线,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D点,三角板的两角边与AB交于E与直角边BC交于F,你能判断DE与DF的数量关系吗?你是如何证明?。
中考数学常见几何模型专题07 角平分线的基本模型(一)全等类(解析版)
专题07 角平分线的重要模型(一)全等类角平分线在中考数学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角平分线常作为压轴题中的常考知识点,需要掌握其各大模型及相应的辅助线作法,且辅助线是大部分学生学习几何内容中的弱点,本专题就角平分线的全等类模型作相应的总结,需学生反复掌握。
模型1.角平分线构造轴对称模型(角平分线+截线段等)【模型解读与图示】已知如图1,OP为AOB∠的角平分线、PM不具备特殊位置时,辅助线的作法大都为在OB上截取ON OM=,连结PN即可.即有OMP∆≌ONP∆,利用相关结论解决问题.图1 图21.(2022·湖北十堰·九年级期末)在△ABC中,△ACB=2△B,如图①,当△C=90°,AD为△BAC的角平分线时,在AB上截取AE=AC,连结DE,易证AB=AC+CD.(1)如图②,当△C≠90°,AD为△BAC的角平分线时,线段AB,AC,CD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证明,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2)如图③,当AD为△ABC的外角平分线时,线段AB,AC,CD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对你的猜想给予证明.【答案】(1)AB AC CD=+;证明见解析;(2)AB AC CD+=;证明见解析.【分析】(1)首先在AB上截取AE=AC,连接DE,易证△ADE△△ADC(SAS),则可得△AED=△C,ED=CD,又由△AED=△ACB,△ACB=2△B,所以△AED=2△B,即△B=△BDE,易证DE=CD,则可求得AB=AC+CD;(2)首先在BA的延长线上截取AE=AC,连接ED,易证△EAD△△CAD,可得ED=CD,△AED=△ACD,又由△ACBAB∥CD⇒AB+CD=BCFDEBAC=2△B ,易证DE =EB ,则可求得AC +AB =CD .【详解】(1)猜想:AB AC CD =+. 证明:如图②,在AB 上截取AE AC =,连结DE ,△AD 为ABC 的角平分线时,△BAD CAD ∠=∠,△AD AD =,△()SAS ADE ADC ≌△△, △AED C ∠=∠,ED CD =,△2ACB B ∠=∠,△2AED B ∠=∠.△B EDB ∠=∠,△EB ED =,△EB CD =,△AB AE DE AC CD =+=+.(2)猜想:AB AC CD +=.证明:在BA 的延长线上截取AE AC =,连结ED .△AD 平分FAC ∠,△EAD CAD ∠=∠.在EAD 与CAD 中,AE AC =,EAD CAD ∠=∠,AD AD =,△EAD CAD ≌△△. △ED CD =,AED ACD ∠=∠.△FED ACB ∠=∠.又2ACB B ∠=∠,FED B EDB ∠=∠+∠,EDB B ∠=∠.△EB ED =.△EA AB EB ED CD +===.△AC AB CD +=.【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022·山东烟台·九年级期末)已知在ABC 中,满足2ACB B ∠=∠,(1)【问题解决】如图1,当90C ∠=︒,AD 为BAC ∠的角平分线时,在AB 上取一点E 使得AE AC =,连接DE ,求证:AB AC CD =+.(2)【问题拓展】如图2,当90C ∠≠︒,AD 为BAC ∠的角平分线时,在AB 上取一点E 使得AE AC =,连接DE ,(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你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猜想证明】如图3,当AD 为ABC 的外角平分线时,在B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 使得AE AC =,连接DE ,线段AB 、AC 、CD 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对你的猜想给予证明. 【答案】(1)证明见解析(2)成立,证明见解析(3)猜想AB AC CD +=,证明见解析【分析】(1)先根据SAS 定理证出AED ACD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D CD =,AED ACD ∠=∠,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45B BDE ∠=∠=︒,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得EB ED =,从而可得EB CD =,最后根据线段和差、等量代换即可得证;(2)先根据SAS 定理证出AED ACD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D CD =,AED C ∠=∠,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B BDE ∠=∠,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得EB ED =,从而可得EB CD =,最后根据线段和差、等量代换即可得证;(3)先根据SAS 定理证出AED ACD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D CD =,AED ACD ∠=∠,从而可得FED ACB ∠=∠,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B BDE ∠=∠,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得EB ED =,从而可得EB CD =,最后根据线段和差、等量代换即可得证.证明:△AD 为BAC ∠的角平分线,△EAD CAD ∠=∠,在AED 与ACD △中,AE AC EAD CAD AD AD =⎧⎪∠=∠⎨⎪=⎩,△()AED ACD SAS ≅,△ED CD =,AED ACD ∠=∠,又△90ACB ∠=︒,2ACB B ∠=∠,△45B ∠=︒,90AED ∠=︒,△45AED BDE B ∠=∠=∠-︒,△B BDE ∠=∠,△EB ED =,△EB CD =,△AB AE EB AC CD =+=+.(2)解:(1)中的结论还成立,证明如下:△AD 为BAC ∠的角平分线时,△EAD CAD ∠=∠,在AED 与ACD △中,AE AC EAD CAD AD AD =⎧⎪∠=∠⎨⎪=⎩,△()AED ACD SAS ≅,△AED C ∠=∠,ED CD =,△2ACB B ∠=∠,△2AED B ∠=∠,又△AED B EDB ∠=∠+∠,△B EDB ∠=∠,△EB ED =,△EB CD =,△AB AE EB AC CD =+=+.解:猜想AB AC CD+=,证明如下:△AD平分EAC∠,△EAD CAD∠=∠,在AED与ACD△中,AE ACEAD CAD AD AD=⎧⎪∠=∠⎨⎪=⎩,△()AED ACD SAS≅,△ED CD=,AED ACD∠=∠,如图,△180180AED ACD︒-∠=︒-∠,即FED ACB∠=∠,△2ACB B∠=∠,△2FED B∠=∠,又△FED B EDB∠=∠+∠,△EDB B∠=∠,△EB ED=,△AB AE EB ED CD+===,△AB AC C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3.(2022·浙江·九年级期中)(1)如图1,在△ABC中,△ACB=2△B,△C=90°,AD为△BAC的平分线交BC 于D,求证:AB=AC+CD.(提示:在AB上截取AE=AC,连接DE)(2)如图2,当△C≠90°时,其他条件不变,线段AB、AC、CD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果,不需要证明.(3)如图3,当△ACB≠90°,△ACB=2△B ,AD为△ABC的外角△CAF的平分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D,则线段AB、AC、CD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答案】(1)见解析;(2)AB=AC+CD;(3)AB=CD﹣AC【分析】(1)在AB上截取AE=AC,连接DE,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1=△2.推出△ACD△△AED(SAS).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D=△C=90,CD=ED,根据已知条件得到△B=45°.求得△EDB=△B=45°.得到DE=BE,等量代换得到CD=BE.即可得到结论;(2)在AC取一点E使AB=AE,连接DE,易证△ABD△△AED,所以△B=△AED,BD=DE,又因为△B=2△C,所以△AED=2△C,因为△AED是△EDC的外角,所以△EDC=△C,所以ED=EC,BD=EC,进而可证明AB+BD=AE+EC=AC;(3)在AB的延长线AF上取一点E,使得AE=AC,连接DE.证明△ACD△△AE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E=BE,BE=CD,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证明:在AB上取一点E,使AE=AC△AD为△BAC的平分线△△BAD=△CAD.在△ACD和△AED中,AE AC BAD CAD AD AD =⎧⎪∠=∠⎨⎪=⎩△△ACD △△AED (SAS ).△△AED =△C =90°,CD =ED ,又△△ACB =2△B ,△C =90°,△△B =45°. △△EDB =△B =45°.△DE =BE , △CD =BE .△AB =AE +BE , △AB =AC +CD .(2)证明:在AB 取一点E 使AC=AE ,在△ACD 和△AED 中,AC AE BAD EAD AD AD ===⎧⎪∠∠⎨⎪⎩, △△ACD△△AED ,△△C=△AED ,CD=DE ,又△△C=2△B ,△△AED=2△B ,△△AED 是△EDC 的外角,△△EDB=△B ,△ED=EB ,△CD=EB ,△AB=AC+CD ;(3)猜想:AB =CD ﹣AC证明:在B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 ,使得AE =AC ,连接DE ,在△ACD和△AED中,AC AECAD EADAD AD=⎧⎪∠=∠⎨⎪=⎩,△△ACD△△AED(SAS),△△ACD=△AED,CD=DE,△△ACB=△FED,又△△ACB=2△B△△FED=2△B,又△△FED=△B+△EDB,△△EDB=△B,△DE=BE,△BE=CD,△AB=BE-AE△AB=CD﹣AC.【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于线段和差关系的证明,通常采用截长补短法. 4.(2022·北京九年级专题练习)在四边形ABDE中,C是BD边的中点.(1)如图(1),若AC平分BAE∠,90ACE∠=︒,则线段AE、AB、DE的长度满足的数量关系为______;(直接写出答案)(2)如图(2),AC平分BAE∠,EC平分AED∠,若120ACE∠=︒,则线段AB、BD、DE、AE的长度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结论并证明.【答案】(1)AE=AB+DE;(2)AE=AB+DE+12BD,证明见解析.【分析】(1)在AE上取一点F,使AF=AB,由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可证得△ACB≌△AC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C=FC,∠ACB=∠ACF,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证得△CEF≌△CED,得到EF=ED,再由线段的和差可以得出结论;(2)在AE上取点F,使AF=AB,连结CF,在AE上取点G,使EG=ED,连结CG,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得△ACB≌△ACF和△ECD≌△ECG,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得CF=CG,进而证得△CFG是等边三角形,就有FG=CG=12BD,从而可证得结论.【详解】解:(1)如图(1),在AE上取一点F,使AF=AB.∵AC平分∠BAE,∴∠BAC=∠FAC.在△ACB和△ACF中,AB AFBAC FACAC AC⎧⎪∠∠⎨⎪⎩===∴△ACB≌△ACF(SAS).∴BC=FC,∠ACB=∠ACF.∵C是BD边的中点,∴BC=CD.∴CF=CD.∵∠ACE=90°,∴∠ACB+∠DCE=90°,∠ACF+∠ECF=90°.∴∠ECF=∠ECD.在△CEF和△CED中,CF CDECF ECDCE CE⎧⎪∠∠⎨⎪⎩===∴△CEF≌△CED(SAS).∴EF=ED.∵AE=AF+EF,∴AE=AB+DE.故答案为:AE=AB+DE;(2)AE=AB+DE+12BD.证明:如图(2),在AE上取点F,使AF=AB,连结CF,在AE上取点G,使EG=ED,连结CG.∵C 是BD 边的中点,∴CB =CD =12BD .∵AC 平分∠BAE ,∴∠BAC =∠FAC . 在△ACB 和△ACF 中,AB AF BAC FAC AC AC ⎧⎪∠∠⎨⎪⎩===∴△ACB ≌△ACF (SAS ).∴CF =CB ,∠BCA =∠FCA .同理可证:△ECD ≌△ECG ∴CD =CG ,∠DCE =∠GCE .∵CB =CD ,∴CG =CF .∵∠ACE =120°,∴∠BCA +∠DCE =180°−120°=60°.∴∠FCA +∠GCE =60°.∴∠FCG =60°.∴△FGC 是等边三角形.∴FG =FC =12BD .∵AE =AF +EG +FG ,∴AE =AB +DE +12B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运用,能熟练应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模型2.角平分线垂两边(角平分线+外垂直)【模型解读与图示】已知如图1,OP 为OAB ∠的角平分线、PM OA ⊥于点M 时,辅助线的作法大都为过点P 作PN OB ⊥即可.即有PM PN =、OMP ∆≌ONP ∆等,利用相关结论解决问题.图1 图2 图3邻等对补模型:已知如图2,AP 是∠CAB 的角平分线,EP =DP辅助线:过点P 作PG ⊥AC 、PF ⊥AB结论:①︒=∠+∠180EPD BAC (D P E A 、、、四点共圆);②EG DF =;③DF AE AD 2+= 1.(2022·北京·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DE AB ∠⊥若2,1,AC DE ==则ACD S ∆=____. D B【答案】1【分析】作DF AC ⊥于点F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推出1DF DE ==,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作DF AC ⊥于点F ,△AD 平分BAC ∠,DE AB ⊥,DF AC ⊥,△1DF DE ==, △1121122ACD S AC DF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通过作辅助线求出三角形ACD 中AC 边的高是解题的关键. 2.(2022·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如图,△ABC 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CP 与内角∠ABC 的平分线BP 交于点P ,若∠BPC =40°,则∠CAP =( )A .40°B .45°C .50°D .60°【答案】C 【分析】根据外角与内角性质得出∠BAC 的度数,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得出∠CAP =∠FAP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延长BA ,作PN ⊥BD ,PF ⊥BA ,PM ⊥AC ,设∠PCD =x °,∵CP 平分∠ACD ,∴∠ACP =∠PCD =x °,PM =PN ,∵BP 平分∠ABC ,∴∠ABP =∠PBC ,PF =PN ,∴PF =PM ,∵∠BPC =40°,∴∠ABP =∠PBC =∠PCD ﹣∠BPC =(x ﹣40)°,∴∠BAC =∠ACD ﹣∠ABC =2x °﹣(x °﹣40°)﹣(x °﹣40°)=80°,∴∠CAF =100°,在Rt △PFA 和Rt △PMA 中,{PA PAPM PF ==,∴Rt △PFA ≌Rt △PMA (HL ),∴∠FAP =∠PAC =5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全等的判定等知识,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PM =PN =PF 是解题的关键.3.(2022·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如图,在ABCD 中,BE 、DG 分别平分ABC ADC ∠∠、,交AC 于点E G 、.(1)求证:,BE DG BE DG =∥;(2)过点E 作EF AB ⊥,垂足为F .若ABCD 的周长为56,6EF =,求ABC ∆的面积. 【答案】(1)见详解(2)84【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ABE CDG ASA ∆≅∆即可求证;(2)作EQ BC ⊥,由ΔΔΔABC ABE EBC S S S =+即可求解;(1)证明:在ABCD 中,△//AB CD ,△BAE DCG ∠=∠,△BE 、DG 分别平分ABC ADC ∠∠、,ABC ADC ∠=∠,△ABE CDG ∠=∠,在ABE ∆和CDG ∆中,△ABCD的周长为AB BC+=BE平分∠EQ EF=ABCS S∆∆=4.(2022·河北·九年级专题练习)已知OP平分△AOB,△DCE的顶点C在射线OP上,射线CD交射线OA 于点F,射线CE交射线OB于点G.(1)如图1,若CD△OA,CE△OB,请直接写出线段CF与CG的数量关系;(2)如图2,若△AOB=120°,△DCE=△AOC,试判断线段CF与CG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CF =CG ;(2)CF =CG ,见解析【分析】(1)结论CF =CG ,由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即可判断.(2)结论:CF =CG ,作CM △OA 于M ,CN △OB 于N ,证明△CMF △△CNG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结论:CF =CG ;证明:△OP 平分△AOB ,CF △OA ,CG △OB ,△CF =CG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2)CF =CG .理由如下:如图,过点C 作CM △OA ,CN △OB ,△OP 平分△AOB ,CM △OA ,CN △OB ,△AOB =120°,△CM =CN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AOC =△BOC =60°(角平分线的性质),△△DCE =△AOC ,△△AOC =△BOC =△DCE =60°,△△MCO =90°-60° =30°,△NCO =90°-60° =30°,△△MCN =30°+30°=60°,△△MCN =△DCE ,△△MCF =△MCN -△DCN ,△NCG =△DCE -△DCN ,△△MCF =△NCG ,在△MCF 和△NCG 中,CMF CNG CM CNMCF NCG ∠=∠⎧⎪=⎨⎪∠=∠⎩△△MCF △△NCG (ASA ),△CF =CG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综合题、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的应用,熟练证明三角形全等.模型3.角平分线垂中间(角平分线+内垂直)【模型解读与图示】已知如图1,OP 为AOB ∠的角平分线,PM OP ⊥于点P 时,辅助线的作法大都为延长MP 交OB 于点N 即可。
小专题(三) 构造全等三角形的常用方法
AB=FB, ∠ABE=∠FBE, BE=BE,
∴△ABE≌△FBE(SAS). ∴∠A=∠BFE.
∵AB∥CD, ∴∠A+∠D=180°. ∴∠BFE+∠D=180°. ∵∠BFE+∠CFE=180°, ∴∠CFE=∠D. 在△FCE和△DCE中,
方法2 利用“截长补短法”构造全等三角形
截长补短法的具体做法:在某一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 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将某条线段延长,使之与特定线段 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方法 适用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题目.
2.如图,AB∥CD,BE平分∠ABC,CE平分∠BCD,点 E在AD上,求证:BC=AB+CD.
∠CFE=∠D, ∠FCE=∠DCE, CE=CE,
∴△FCE≌△DCE(AAS). ∴CF=CD. ∴BC=BF+CF=AB+CD.
3.(德州中考)问题背景: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 ∠B=∠ADC=90°.点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 ∠EAF=60°.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 (1)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 DG=BE,连接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 △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 EF=BE+DF;
(2) 如图 2,若在四边形 ABCD 中,AB=AD, ∠B+∠D=180°.E,F 分别是 BC,CD 上的点,
且∠EAF=12∠BAD,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解:EF=BE+DF仍然成立. 理由:延长FD到G,使DG=BE,连接AG, ∵∠B+∠ADC=180°,∠ADC+∠ADG=180°, ∴∠B=∠ADG. 在△ABE和△ADG中,
利用角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典型题
利用角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典型题在数学的世界里,角平分线可真是个神奇的家伙。
你知道吗?它不仅仅是个线段,还能帮我们构造全等三角形,简直是数学界的“万金油”。
想象一下,有一天你在班里听到老师讲这个话题,心里可能会想:“这玩意儿跟我有什么关系?”但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角平分线就像是一个聪明的小精灵,能把那些复杂的三角形问题变得简单易懂。
说到角平分线,首先得弄明白它是什么。
简单来说,角平分线就是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一分为二的那条线。
嘿,这可是个了不起的角色。
无论你是在解题,还是在做几何图形,角平分线总能让你变得轻松自如。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把复杂事物变简单的法宝,真的是一举两得。
当我们用角平分线来构造全等三角形时,别急,先来个小热身。
想象一下,两个三角形,A、B,分别有角A和角B。
我们只需要一条角平分线,把这个角平分成两个小角。
好啦,这时候就能看到两个小三角形在争先恐后地跑出来了,简直可爱得不行!这些小家伙的特征可多了:它们的边长一样,角度也相同,真是如同孪生兄弟。
想想看,这样的构造不仅好看,还特别实用。
咱们来聊聊具体的步骤。
找好一个角,拿起你的直尺,轻轻一划,就得到了那条神秘的角平分线。
然后,你可以利用这个角平分线分别连接角的两边,形成两条新的边,乖乖,这时候,你就会发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在眼前逐渐成型,简直像是魔术表演一样,令人目不暇接!这不就是数学中的“变魔术”吗?这个过程还不止于此。
我们可以用角平分线来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测量、绘图等等。
听着都觉得高大上,对吧?想象一下,今天你在做家庭作业,正遇到一道棘手的几何题,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百感交集。
这时,突然想到用角平分线,哇,恍若拨云见日,前路明朗,简直就是“豁然开朗”啊!利用这条线,能把你的思路理顺,真是一箭双雕。
在做这些的时候,偶尔也会有些小插曲。
比如,手一抖,角平分线画得不太好,搞得自己“心烦意乱”。
这时候,你得提醒自己,慢慢来,别急。
全等三角形题型归类及解析
全等三角形题型归类及解析全等三角形难题题型归类及解析一、角平分线型角平分线具有轴对称性,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常用的辅助线有两种:一是利用截取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二是通过平分线上的一点作两边的垂线。
此外,还要掌握两个常用的结论:角平分线与平行线构成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与垂线构成等腰三角形。
例如,在三角形ABC中,点D在边BC上,AD平分∠BAC,在AB上截取AE=AC,连结DE,已知DE=2cm,BD=3cm,求线段BC的长度。
又如,在图中,BD为∠ABC的平分线,AB=BC,点P在BD上,PM⊥AD于M,PN⊥CD于N,要判断PM与PN的关系。
还有,在△ABC中,E在边AC上,且∠AEB=∠ABC,要证明∠ABE=∠C;如果∠BAE的平分线AF交BE于F,FD∥BC交AC于D,且AB=5,AC=8,要求DC的长度。
2、中点型由中点可产生以下XXX:1、中线、倍长中线2、利用中心对称图形构造8字型全等三角形3、在直角三角形中联想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4、三角形的中位线例如,在△ABC中,BE⊥AC,CD⊥XXX于D,BE平分∠ABC,且∠ABC=45°,与CD相交于点F,H是BC边的中点,DH与BE相交于点G,要证明BF=AC和CE=BF/2.还有,在△ABC中,D是BC的中点,DE⊥DF,要判断B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结论。
又如,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的一点,且BE=AC,延长BE交AC于F,要证明AF=EF。
3、多个直角型除了以上两种常见的题型,还有一些涉及多个直角的题目,需要运用勾股定理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来解决。
例如,在△ABC中,∠ABC=60°,AD、CE分别平分∠BAC、∠ACB,要证明XXX。
要证明BE=CF,根据题目已知,AD是BC的中线,所以AD=DC,又因为DF=DE,所以三角形ADF和CED相等,所以∠A=∠C,即AB∥CF,同理可得BE∥AC,所以BE=CF,证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于构造 活用性质
几何问题中,若出现角平分线这一条件时,可联想角平分线的特性,灵活利用角平分线的特性来解决问题.
1.显“距离”, 用性质
很多时候,题意中只给角平分线这个条件,图上并没有出现“距离”,而角平分线性质的运用又离不开这个“距离”,所以同学们应大胆地让“距离”现身(过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段)
例1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分析:我们知道两条直线是交于一点的,因此可以想办法证明第三条角平分线通过前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已知:如图,△ABC 的角平分线AD 与BE 交于点I ,求证:点I 在∠ACB 的平分线上.
证明:过点I 作IH ⊥AB ,IG ⊥AC ,IF ⊥BC ,垂足分别是点H 、G 、F . ∵点I 在∠BAC 的角平分线AD 上,且IH ⊥AB 、IG ⊥AC ∴IH =IG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同理 IH =IF ∴IG =IF (等量代换) 又IG ⊥AC 、IF ⊥BC
∴点I 在∠ACB 的平分线上(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即: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例2 已知:如图,PA 、PC 分别是△ABC 外角∠MAC 和∠NCA 的平分线,•它们交于点P ,
PD ⊥BM 于D ,PF ⊥BN 于F .
求证:BP 为∠MBN 的平分线.
D C
B
A E H
I
F
G
【分析】要证BP为∠MBN的平分线,只需证PD=PF,而PA、PC为外角平分线,•故可过P作PE⊥AC于E.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定理有PD=PE,PF=PE,则有PD=PF,故问题得证.【证明】过P作PE⊥AC于E.
∵PA,PC分别为∠MAC与∠NCA的平分线.且PD⊥BM,PF⊥BN
∴PD=PE,PF=PE,∴PD=PF
又∵PD⊥BM,PF⊥BN,∴点P在∠MBN的平分线上,
即BP是∠MBN的平分线.
2.构距离,造全等
有角平分线时常过角平分线上的点向角两边引垂线,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可构造处相应的全等三角形而巧妙解决问题.
例3 △ABC中,∠C=90°,AC=BC,DA平分∠CAB交BC于D点,问能否在AB•上确定一点E使△BDE的周长等于AB的长.请说明理由.
解:过D作DE⊥AB,交AB于E点,则E点即可满足要求.
因为∠C=90°,AC=BC,又DE⊥AB,∴DE=EB.
∵AD平分∠CAB且CD⊥AC、ED⊥AB,∴CD=DE.
由“H L”可证Rt△ACD≌Rt△AED.∴AC=AE.
∴L△BDE=BD+DE+EB =BD+DC+EB =BC+EB=AC+EB =AE+EB =AB.
例4 如图,∠B=∠C=90°,M是BC上一点,且DM平分∠ADC,AM平分∠DAB.
求证:AD=CD+AB.
2
D C
B
A
3
5
E
F 1
4
证明:过M 作ME ⊥AD ,交AD 于E . ∵DM 平分∠ADC ,∠C =90°.
MC =ME . 根据“H L”可以证得Rt△MCD ≌Rt△MED ,∴CD =ED . 同理可得AB =AE .∴CD +AB =ED +AE =AD . 即AD =CD +AB . 3.巧翻折, 造全等
以角平分线为对称轴,构造两三角形全等.即在角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5 如图,已知△ABC 中∠BAC =90°,AB =AC ,CD •垂直于∠ABC •的平分线BD 于D ,
BD 交AC 于E ,求证:BE =2CD .
分析:要证BE =2CD ,想到要构造等于2CD 的线段,结合角平分线,•利用翻折的方法把△CBD 沿BD 翻折,使BC 重叠到BA 所在的直线上,即构造全等三角形(△BCD ≌△BFD ),然后证明BE 和CF (2CD )所在的三角形全等. 证明:延长BA 、CD 交于点F
∵BD ⊥CF (已知) ∴∠BDC =∠BDF =90° ∵BD 平分∠ABC (已知) ∴∠1=∠2 在△BCD 和△BFD 中
21()()()BD BD BDC BDF ∠=∠⎧⎪
=⎨⎪∠=∠⎩
已知公共边已证
∴△BCD ≌△BFD (A S A ) ∴CD =FD , 即CF =2CD
∵∠5=∠4=90°,∠BDF =90° ∴∠3+∠F =90°,∠1+∠F =90°。
∴∠1=∠3。
在△ABE 和△ACF 中
4513()AB AC ∠=∠⎧⎪
=⎨⎪∠=∠⎩
已证
∴△ABE ≌△ACF (A S A )∴BE =CF , ∴BE =2CD 。
例6 如图,已知AC ∥BD 、EA 、EB 分别平分∠CAB 和△DBA ,CD 过点E ,则AB 与AC +BD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D
C
A
B
E
【分析】要证明两条线段的和与一条线段相等时常用的两种方法.
1.可在长线段上截取与两条线段中一条相等的一段,•然后证明剩余的线段与另一条线段相等.(割)
2.把一个三角形移到另一位置,使两线段补成一条线段,再证明它与长线段相等.(补)
34
D
C
A
B
6
5(1)
F E
1
2
34
D
C
A
B
6
5
(2)
E
F
1
2
证法一:如图(1)在AB 上截取AF =AC ,连结EF .在△ACE 和△AFE 中
12AC AF
AE AE =⎧⎪
∠=∠⎨⎪=⎩
∴△ACE ≌△AFE (S A S )
∵
,∴
,又
,∴∠6=∠D
在△EFB 和△BDE 中
634D BE BE ∠=∠⎧⎪
∠=∠⎨⎪=⎩
∴△EFB ≌△EDB (AA S ) ∴FB =DB ∴AC +BD =AF +FB =AB 证法二:如图(2),延长BE ,与A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434AC BD F ⇒∠=∠⎫
⎬∠=∠⎭
⇒∠F =∠3
在△AEF 和△AEB 中
312F AE AE ∠=∠⎧⎪
∠=∠⎨⎪=⎩
∴△AEF ≌△AEB (AA S ), ∴AB =AF ,BE =FE 在△BED 和△FEC 中
564BE FE F ∠=∠⎧⎪
=⎨⎪∠=∠⎩
∴△BED ≌△FEC (A S A ) ∴BD =FC , ∴AB =AF =AC +CF =AC +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