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多强世界体系的形成

合集下载

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

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
国际格局与国际局势的区别:
国际格局是指影响国际关系或者是世界局势的国与 国、国际集团与国际集团等利益体之间的实力对比 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体系,如凡尔赛华盛顿体 系、两极格局等;
国际局势更多的偏重战争与和平的、紧张与缓和这样 的国际关系判断;
练一练
1. 2011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阿拉伯之春(中东乱
日本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原因: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
美国实力相对削弱。
材料五 我们在亚太地区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将植根于美日之间历久弥新
的同盟关系。从我就职之初开始,我就努力加强紧密联系我们两国的纽
带。……50年前的这一天,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与日本首相并肩而立,
他说,我们两国正在建立基于“平等和相互理解”的“牢不可破的伙伴关
(3)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表现:
①加强日美关系;
②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密切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
③1992年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方案》,为 其在联合国名义下向海外派出军事力量打开了大门。
影响:
军事力量膨胀,引起亚洲各国担忧和疑虑
练一练
1.历史课上,张晓明同学以流行歌曲形式诠释了二战后日 美两国关系的演变:“跟着美国走——紧抓住梦的 手”“多边自主外交——我要我的滋味”“命运共同体—
练一练
1.国际制度、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在国际事务 中的重要性自冷战结束后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反映的实
A 质问题是( )
A.全球化时代各国相互依赖趋势加强 B.多极化时代国家利益之争淡化 C.谈判协调基本代替了战争对抗 D.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逐步趋同
【解析】当今世界,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国家利益之 争更加激烈,故B不正确;谈判协调不可能代替战争对 抗,故C不正确;D与事实相悖。材料反映出全球化时代 各国相互依赖趋势加强。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含义、原因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含义、原因

考点:“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含义、原因(表现)1.形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苏对立的两极世界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新的稳定政治格局还没有定型。

2.含义:“一超”是指美国为唯一超级大国,“多强”是指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多强力量。

3.原因(表现):冷战后,美国为称霸世界,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

美国利用北约军事集团随意干涉别国内政,大力发展高科技,积极研制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另一方面,日本、欧盟、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例题1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其中的“一超”是指()A.欧盟B.日本C.中国D.美国答案:D解析:“一超多强”的局面。

其中的“一超”是指美国,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美国是留下的一个超级大国,答案D。

例题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一超”与“多强”并存的局面。

“多强”的存在与发展,对世界格局的最主要的影响是(C)A.彼此防范,展开新的竞争B.无法制约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C.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多极化D.互相竞争,使世界不得安宁答案:C解析:冷战结束后,美国不断推行霸权主义,想建立起单极世界,“多强”的存在,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答案C。

1. “现在世界上只有惟一的一个超级大国,但这绝不意味着世界是单极的。

如果是一个单极世界,那就只有一个超级大国和许多实力较小的大国,不存在实力强大的大国。

”这种世界局面形成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后C.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剧变后D.两极世界政治格局结束后2.尼克松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中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强国,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是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这“五大力量”除了美国、日本、西欧、苏联之外,还包括A.英国B.法国C.中国D.印度3.图示法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热点突破试题:专题7_世界格局的演变_含答案

2019届中考历史总复习热点突破试题:专题7_世界格局的演变_含答案

专题七世界格局的演变专题概述从新航路的开辟到苏联的解体,世界格局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习本专题,主要了解世界格局的演变历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教材联通一、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形成过程(1)1919—192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签订包括《凡尔赛条约》在内的一系列和约,形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使列强间原有的矛盾暂时得到缓和。

(2)1921—1922年,美、日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订包括《九国公约》在内的一系列条约,协调了美、日矛盾,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华盛顿体系由此形成。

(3)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两次会议形成的一系列国际条约,确立了一战后初期的国际政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终结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凡尔赛体系彻底破裂;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破裂。

3.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建立了一战后帝国主义之间的新秩序,但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殖民地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维护工具:国际联盟)4.对中国的影响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的地位未得到尊重,说明“弱国无外交”;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说明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下。

(二)二战后的国际格局(雅尔塔体系——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1.时间:1945—1991年。

2.形成过程(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战结束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按照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定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

(维护工具:联合国)(2)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①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冷战序幕;②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开始;③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在经济上逐步控制西欧各国;④1949年,成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进一步控制西欧,对抗苏联;⑤1955年,苏联针对性地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世界体系

世界体系

世界体系〔格局)是指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各种基本力量在一定时期同相互作用、不断斗争,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

20世纪以来政治体系历经三次演变,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形成“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格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暂时形成了“一起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为重新分割世界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会议签定的凡尔赛和约、对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的和约统称为巴黎和约,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美、英、法、日、中等九个国家在以美国发起的华盛顿会议上,签定严重损害了中国利益的《九国公约》等国际条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称为华盛顿体系。

瓦解:由于该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瓜分战败国、强国瓜分弱国基础上的,因而体系中隐含着复杂的矛盾。

战胜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使战败国处于被宰割和奴役的地位,从而加深了两者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并未真正平息;帝国主义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进一步加深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随着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大力扩展陆军并进驻莱茵河非武装区和1931年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突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名存实亡。

而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扩大则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二、美苏两极争霸格局为基础的雅尔塔体系形成:二战结束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苏联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在战后不久,美苏两国的合作基础不复存在,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加剧,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周强化一、一周知识概述二战结束后,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宣告结束,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发展趋势。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一)战后国际关系演变1、变化原因:(1)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促使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联合反对法西斯。

(2)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帝国主义力量削弱;人民民主力量增长。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影响。

(4)西方对苏联和东欧实行“和平”演变。

2、演变的表现:(1)世界反法西斯盟国打败了德、意、日。

(2)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原则,建立了联合国。

(3)美国推行冷战遏制苏联,对亚洲实行局部战争。

(4)社会主义力量壮大,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5)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形成。

(6)苏联推行霸权,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阵营解体。

两极格局结束。

(7)西欧、日本迅速发展,经济上日、西欧、美三足鼎立,政治上不再唯美国是从。

(8)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迅速增强。

3、基本格局:(1)第三世界崛起和西欧、日本的实力增长,冲击美苏两极格局。

(2)美苏冷战是战后四十年国际关系的核心。

(3)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二)冷战中的对峙1、冷战政策(1)原因:二次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政治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2)含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3)信号: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4)具体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

他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解析

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解析
2.形成过程 (1)序幕: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2)开始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扩展标志:经济, 1947年马歇尔计划。军事, 1949年北约建立。 (4)形成标志 :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正式 形成。
? 3.实质和影响:它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的基础上, 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标志着以欧洲 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 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 次演变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一、一战后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产生背景: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凭借实力,争夺世
界霸权。
2.确立标志
(1)1919 年1—6月,英法美等国在巴黎召开会议,签订对 德《凡尔赛和约》以及其他战败国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 尔赛体系。
(2)1921 —1922年,美、英、法、日、中等九国代表在 华盛顿召开会议,签订包括《九国公约》在内的一系列条约, 华盛顿体系形成。
10、中国应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综合 国力;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劳动者的 素质; (3)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 事务; (4)反对霸权主义,妥善解决各类争端,维护世界和平。
11、中国在积极推动多极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1)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实际行动稳定亚洲和世界经济秩 序。 (2)1991 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发 展。 (3)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推进经济全球化趋势。 (4)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负责任的行动维护世界 和平与发展,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格局的演变

专题世界格局的演变供稿人:犍为二中彭素蓉(此稿仅供老师参考,不足之处敬请指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16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

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以欧洲为中心,英国占主导地位,东方从属西方的格局开始形成。

2.第二阶段:特征:列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

3.第三阶段:特征:为争夺世界霸权,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加剧。

美国参战,开始插手干预欧洲事务。

日、美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冲击。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关系的中心开始由欧洲向它的两侧——美国和苏俄转移。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所有条约或协定的总称。

确立:①1919年1月,英法美等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实质是分赃会议),签订包括)在内的一系列和约,形成凡尔赛体系。

②1921年,美日对德《凡尔赛和约》(内容p44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和一系列条约,形成华盛顿体系。

区问题;签订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内容p46打破:经济危机(1929——1933)引发政治危机,德、日等国为摆脱危机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逐渐打破了凡——华体系。

崩溃:凡尔赛体系结束:二战的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华盛顿体系结束: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评价:(1)凡尔赛体系建立起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2)华盛顿体系承认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必然崩溃。

这是体系内部多种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确立了资本主义战后统治新秩序,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三次演变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三次演变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三次演变国际格局〔体系)是指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各种基本力量在一定时期同相互作用、不断斗争,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

20世纪以来政治格局历经三次演变,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形成“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格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暂时形成了“一起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本块内容下面我具体分析一下这三次国际格局从形成到崩溃的演变过程: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为重新分割世界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会议签定的凡尔赛和约、对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的和约统称为巴黎和约,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美、英、法、日、中等九个国家在以美国发起的华盛顿会议上,签定严重损害了中国利益的《九国公约》等国际条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称为华盛顿体系。

瓦解:由于该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瓜分战败国、强国瓜分弱国基础上的,因而体系中隐含着复杂的矛盾。

战胜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使战败国处于被宰割和奴役的地位,从而加深了两者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并未真正平息;帝国主义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进一步加深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随着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大力扩展陆军并进驻莱茵河非武装区和1931年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突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名存实亡。

而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扩大则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二、美苏两极争霸格局为基础的雅尔塔体系形成:二战结束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苏联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多极化——一超多强

多极化——一超多强

热衷于“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国军队
二战后的美国一直想称霸世界,处处表现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冷战时期以遏制苏联等社会 主义国家,防止共产主义扩张;冷战后表现出保持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地位,建立美国主导的国 际新秩序。
1965年和1993年美国与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
美国35% 其他49% 西欧16% 其他46%
1970年世界博览会在日本大阪举行
日本——不容忽视的一极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在很多经济领域 赶上或超过美国,他们不意像过去一样受美国的控制,出现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 局面。日本并极力争取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是多极中不容忽视的一极。
美国27% 西欧27%
1965年
1993年
欧盟(欧洲联盟)——强有力的一极
欧盟作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区经济集团,具有雄厚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其扩大后 的经济规模超过美国,已成为多极中强有力的一极。欧共体改名为欧盟后也从经济一体化发展为综 合一体化,成为世界最富强的组织。至2007年1月止共有27个成员国。
世界五大力量的关系
“一超多强”之间既相互借重、利用与合作,又相 一超多强”之间既相互借重、利用与合作, 互竞争、制约和防范, 互竞争、制约和防范,协商和谈判成为处理国际事务的 重要主张和手段。 重要主张和手段。
分裂和对抗
美国苏联“冷战”时期相互关系
竞争与合作
多极化“一超多强”相互关系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1991年的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叶利钦和末代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
米 哈 鲍 伊 里 俄 斯 罗 尼 古 联 盖 拉 邦 耶 耶 首 维 维 任 奇 奇 总 · · 统 记 尔 书 总 央 中 共 · 斯 尔 苏 谢 代 · 尔 末

一超多强的非对称性国际多极体系探析涂一荣

一超多强的非对称性国际多极体系探析涂一荣

Vol.9No.22012年2月第9卷第2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Feb.2012随着二战硝烟的散去,新的世界格局在“雅尔塔体系”下逐渐明确。

二战使得西欧丧失了在国际格局中的最高地位,而美国因两次世界大战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苏联在大战中逐渐树立国际权威,成为可以与美国比肩的世界性大国。

二战后由于国家性质不同,以美苏为核心的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的争斗一直持续着。

虽然两个阵营的力量不可相提并论,但是美苏两国的实力对比却是显而易见的,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也算比较对称,两极格局成为主导国际体系的常态。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随之崩塌,以美苏为核心的“冷战”格局不复存在,世界政治多极化开始形成。

一、世界非对称多极国际体系及其形成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范围内的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南北差距、东西差距进一步凸显。

在国际间力量对比变化的过程中,逐渐表现出了一些新兴政治力量,与此同时传统的世界大国也在复兴当中。

各个政治力量为了在将来形成的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为获取更为有力的国际地位,相互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和角逐。

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得以在战后休养生息;日本也在战后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扶植;苏联解体后军事实力犹存;中国和印度也在迎头超赶。

面对冷战后群雄并起的国际态势,中外学者各执己见,有沿袭60年代经济三足鼎立而扩展的美、日、欧政治三足鼎立的格局;也有认为美国是惟一超级大国,在军事上是美、俄两极,经济上是美、欧、日三极,政治上是美、俄、欧、日、中五极的看法。

虽然这些观点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共识,认为当今世界已经呈现出多极化的格局,国际体系处在非对称的动态稳定状态。

由于多极国际体系是由美国主导,多个综合实力较强的国际行为体统一协调构成的,然而各个国际行为体的实力又是不断变化动态发展,利益诉求也是多元的,因此,可以认为多极国际体系的显著的特征集中表现为:不稳定性和动态性。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含义、原因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含义、原因

考点:“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含义、原因(表现)1.形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苏对立的两极世界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新的稳定政治格局还没有定型。

2.含义:“一超”是指美国为唯一超级大国,“多强”是指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多强力量。

3.原因(表现):冷战后,美国为称霸世界,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

美国利用北约军事集团随意干涉别国内政,大力发展高科技,积极研制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另一方面,日本、欧盟、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例题1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其中的“一超”是指()A.欧盟B.日本C.中国D.美国答案:D解析:“一超多强”的局面。

其中的“一超”是指美国,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美国是留下的一个超级大国,答案D。

例题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一超”与“多强”并存的局面。

“多强”的存在与发展,对世界格局的最主要的影响是(C)A.彼此防范,展开新的竞争B.无法制约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C.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多极化D.互相竞争,使世界不得安宁答案:C解析:冷战结束后,美国不断推行霸权主义,想建立起单极世界,“多强”的存在,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答案C。

1. “现在世界上只有惟一的一个超级大国,但这绝不意味着世界是单极的。

如果是一个单极世界,那就只有一个超级大国和许多实力较小的大国,不存在实力强大的大国。

”这种世界局面形成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后C.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剧变后D.两极世界政治格局结束后2.尼克松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中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强国,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是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这“五大力量”除了美国、日本、西欧、苏联之外,还包括A.英国B.法国C.中国D.印度3.图示法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

6世界现代史-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6世界现代史-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主题特征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宣告结束,此时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经济也呈现出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形成中的世界新格局的显著特征。

在世界向新格局过渡的这一过程中,各国间如何加强合作,共同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实现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

知识梳理一、二战后国际格局——冷战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1.背景:二战以后,美苏双方寻求世界霸权,双方力量均衡。

2.形成过程(1)序幕:1946 年,发表“铁幕演说”。

(2)开始:年,主义的出台。

(3)冷战的表现:政治上,主义,经济上,计划,军事上,建立组织。

(4)正式形成:1949 年组织建立,1955 年组织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苏美争霸(1)形成:从20世纪50年代担任苏联领导人后,美苏展开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

其根本原因是美苏两国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

(2)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的划分。

4.结束:年底,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二、冷战后的多极化趋势1.背景:冷战结束,世界局势总体上由紧张走向缓和,与成为主流,但和平的局势并不稳定。

2.世界主要力量中心:a.“一超”为;b.“多强”为:、、和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3.主要障碍:霸权主义。

4.决定因素: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

5.发展趋势: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趋势不可逆转,新格局尚未形成。

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1.出现原因:二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2.具体表现:和迅速增长;的影响增大,生活活动的趋势加快。

1995年1月1日,组织建立。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促进了的发展;②有利于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竞争。

(2)消极影响:①拉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的差距;②一些跨国公司的不公平竞争;③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

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

4.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组织 :共产主义者 同盟 5、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上海合作 组织
专 题 感 悟
1.20世纪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三次变化,前两 次政治格局的变化与两次世界大战有直接关系。第三次政 治格局的变化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有关,它是冷战的产 物。 2.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是建立在强国主导的前提 下,历来体现了强权政治。多极化格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 发展,但也面临危机和挑战,因此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 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各国面临的主要任务。 3.冷战虽已结束,但冷战思维一直在延续,面对 社会主义中国的崛起,遏制中国的因素在增强,因此内强 实力,外显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维护世界和平和国家利 益是当务之急。
10、中国应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综合 国力;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劳动者的 素质; (3)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 事务; (4)反对霸权主义,妥善解决各类争端,维护世界和平。
11、中国在积极推动多极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1)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实际行动稳定亚洲和世界经济秩 序。 (2)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发 展。 (3)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推进经济全球化趋势。 (4)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负责任的行动维护世界 和平与发展,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四、近现代国家关系发展过程中重 要的国际组织
1.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先后形成的三组对立的 军事政治集团:一战时期: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二战时期:轴心国集团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冷 战时期:北约和华约。 2.战后维护和平组织:一战后:国际联盟;二 战后:联合国。 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不同作用:国际联盟成立后 被英法等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所操纵,成为维护一 战后帝国主义统治秩序的工具;而联合国在二战 后特别是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在维护 国际和平、促进国际合作与交往等方面发挥重要 作用。

世界格局之一超多强的态势和趋势

世界格局之一超多强的态势和趋势
作为世界“多强”中的一员,我们实至名归,但与超极大国的美国相比,我们应该看到差距还很大,在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三.单极与多极的斗争
现阶段,世界还处在“一超多强”格局中,作为一超的美国,必然会竭力阻止别的国家或集团动摇其地位。而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其它国家或集团为维护自身利益,与美国发生冲突再所难免,维持单极世界与推动多极化世界的斗争将会持续,直到多极化世界的真正来临。
四.中国该如何面对“一超多强”格局和多极化的发展
作为新兴力量代表的中国,应该怎样去面对与单极的美国或是未来的多极斗争呢?
在二千多年前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纵横捭阖的外交就被我们先辈演绎的活灵活现,二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同样应该如此。由于中国最有可能突破多强,成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一极,所以我们被美国打压的程度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强些,那么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就是我们对外关系的重点。美国的帮凶几乎包含了整个西方世界,还有日本、印度等国家,既然这样,我们就先从这些盟友那里寻找突破口。对待他们,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与他们经贸关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势,使他们出招时投鼠忌器,我们也可利用他们去制衡美国。
尼克松在70年代初曾提出:“当我们展望今后5年、10年或15年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五个强大的超级经济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大陆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而且由于经济力量将成为其他力量的关键因素,这五大力量将决定世界本世纪最后1/3时间在其他方面的前途。”可见,美国在冷战时期就已经注意到了这种发展趋势,但是他忽略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同时,这样的划分有意使中国脱离第三世界,不利于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团结。也是在这个时候,我国开始了对多极化的研究,并在往后的国际交往中不遗余力地推动多极化的发展。
4பைடு நூலகம்日本——正在企盼从经济大国转向政治大国、军事大国的东亚一强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含义、原因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含义、原因

考点:“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含义、原因(表现)1.形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美苏对立的两极世界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新的稳定政治格局还没有定型。

2.含义:“一超”是指美国为唯一超级大国,“多强”是指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多强力量。

3.原因(表现):冷战后,美国为称霸世界,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

美国利用北约军事集团随意干涉别国内政,大力发展高科技,积极研制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另一方面,日本、欧盟、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例题1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其中的“一超”是指()A.欧盟B.日本C.中国D.美国答案:D解析:“一超多强”的局面。

其中的“一超”是指美国,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美国是留下的一个超级大国,答案D。

例题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一超”与“多强”并存的局面。

“多强”的存在与发展,对世界格局的最主要的影响是(C)A.彼此防范,展开新的竞争B.无法制约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C.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多极化D.互相竞争,使世界不得安宁答案:C解析:冷战结束后,美国不断推行霸权主义,想建立起单极世界,“多强”的存在,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答案C。

1. “现在世界上只有惟一的一个超级大国,但这绝不意味着世界是单极的。

如果是一个单极世界,那就只有一个超级大国和许多实力较小的大国,不存在实力强大的大国。

”这种世界局面形成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后C.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剧变后D.两极世界政治格局结束后2.尼克松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中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强国,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是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这“五大力量”除了美国、日本、西欧、苏联之外,还包括A.英国B.法国C.中国D.印度3.图示法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

高中历史: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和“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高中历史: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和“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高中历史: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和“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1)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独霸条件:
①苏联解体,对手消失②以经济、军事为后端③以“民主”“人权”为旗帜
独霸行动:①1999年科索沃战争,北约轰炸南联盟②2001年阿富汗战争,推翻塔利班政权③2003年伊拉克战争,推到萨达姆政权(2)欧盟建立和一体化进程加快(1991年马约签订1993年欧盟成立1999年欧元启用)
(3)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4)俄罗斯走出低谷:
①叶利钦推行全方位外交表现P166页
②普金措施:大幅度改组政府,强化中央权力,果断应对车臣问题(5)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1 页共1 页。

一超多强名词解释

一超多强名词解释

一超多强名词解释一超多强,是一个国际关系领域的名词,主要用于描述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一种状态。

所谓“一超”,是指在国际事务中,有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具有显著的领先地位,对全球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

而“多强”则是指在国际舞台上,除了这个主导国家之外,还有若干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些领域具有较强实力,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超多强的概念最早源于对冷战时期国际政治格局的描述,当时美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成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而苏联、欧洲、日本等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也具有较强的实力,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

随着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美国成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得以延续。

然而,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逐渐发生变化。

一方面,美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的主导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如我国在经济领域的迅速崛起,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上升,如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这使得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呈现出多元、多变的特征。

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对全球治理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超级大国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掌握着全球治理的主导权,但在许多全球性问题上,如气候变化、国际贸易、疫情防控等,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日益紧密,多边主义成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重要途径。

在这种情况下,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对全球治理体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从我国的角度来看,在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下,我们应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国际竞争的严峻形势,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倡导和实践多边主义,同各国一道,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作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一超多强世界体系的形成》序言:意义及地位对于一超多强我的理解,我们从宏观上理解我们的国际格局。

经过战争的洗礼,我们的国际社会也逐渐的进入到了新的阶段,是一超多强?单极化?多极化?我们暂且不论。

但是各国的崛起是我们有目共睹的。

在当今和平发展的趋势下,我们的国际关系逐渐进入新的阶段。

一、回顾从一战开始,我们来回顾一下:20世纪国际格局演变的基本形态一战前,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世界中心地位动摇;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结束;二战后不久,冷战爆发,两极格局逐渐形成;冷战时期,两极格局孕育着多极化趋势;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逐渐形成。

二、一超多强苏东剧变,结束了美苏两极争霸格局,在国际战略力量相互作用下,国际关系的中心结构发生了变化:两极格局中处于全球权力第一梯队的一极美国仍然存在,与其争霸的另一极苏联的解体,跌落到全球权力的第二梯队中。

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处于全球权力的顶端,而原先由欧、日、中组成的第二梯队中增加了俄。

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就成为单极美国与众多强国权力对比关系,即当前“一超多强”的国际关系格局。

(一)“一超”评价一个国家的实力,一般分为绝对实力和相对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

绝对实力是自身纵向发展的状况;相对实力是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的状况。

一个国家绝对实力上升,并不一定说明其相对实力也在增强。

如果同一时间其他国家特别是利益相关国家的实力上升速度比它还快,那么其相对实力不升反降。

冷战后美国的绝对实力总体上继续强,与其他大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

1、政治:2、经济:美国经济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经济体。

美国经济高度发达,全球多个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而美国的证券市场和债劵被认为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

美国有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生物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受此推动,美经济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增长期。

美国经济是呈现遍地开花,多样性的态势。

在美国各地区,经济活动重心不一。

例如:纽约市是金融、出版、广播和广告等行业的中心;洛杉矶是电影和电视节目制作中心;旧金山湾区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区是技术开发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车城,芝加哥是该地区的金融和商业中心;美国的服务业占最大比重,全国75%的劳动力从事服务业。

美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了黄金、石油和铀,然而许多能源的供应都依赖于外国进口。

美国工业产品主要包括了汽车、飞机和电子产品。

美国也有发达的旅游业,排名世界第三。

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美国的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区),生产规模很大。

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

美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据世界前列,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

2、军事:其相对军事实力增长更快,冷战后与军事相关的研究与发展项目几乎为美国所垄断,美国一家用于军事开发的资金占了全球的80%以上。

美国拥有现今整体实力最强大的军队,同时其军费也名列世界第一,约占全世界总军费开支的43%。

按照美国宪法,国会拥有宣战权,但总统是三军最高统帅。

根据1973年的《战争权力法》,美国总统在开展军事行动前48小时内必须通知国会。

在未经国会授权情况下,对外军事行动不得超过60天,但允许额外30天撤离时间。

进攻性战略武器和核武器的使用权集中控制在总统手中。

美国是世界第一军事大国,美军现役部队人数约140万人,其中陆军50万人,海军和空军各35万人,海军陆战队18万人。

美国在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数百处军事基地,海外驻军约为28.78万人。

美国的海外的军事基地大致划分为欧洲、亚太与印度洋、中东与北非以及美洲四大战略区。

3、科技:19世纪初,美国在科学和技术研究,以及技术产品创新方面都是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美国政府一贯认为:科学技术开支是对国家未来的投资,:,并以此为准则制定科技政策。

美国科技政策一向重视国防研究与基础研究:前者主要是为了维持军事上的优势基于基础研究乃是国家长期发展之本的考虑。

其他重要的发明包括飞机、电灯泡与电话。

美国在20世纪策划了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和人类基因组计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最早研制出原子弹,将人类科技带入原子时代的新纪元。

冷战开始后,美国在太空科学和技术领域取得成功,在太空竞赛中领跑,从而导致了火箭技术、武器研究、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等领域的重大进步,美国在计算机与网络发展史上贡献极大,包括二战中发明的计算机、初期的军事化应用,以及个人电脑发展与革新,美国国防部创办的ARPA网是网络技术的先驱。

在科学研究方面,美国学者赢得了大量的诺贝尔奖,这就不用说了,科学界的最高奖项4、体制:接下来,我们说的是美国政治体制的吸引力,美国那些具有魅力得到制度又是哪些呢?宪政制度、总统制、联邦制、两党制、文官制、分权制衡制。

美国从建国至今,之所以从一个弱小分裂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虽然与它的经济社会的现代化有关,但勿容置疑,与它的政治体制高超的适应能力也不无关联。

有人认为,决定这种高超的适应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孕育美国政治体制的基因的先进性。

这也是许多国家愿意去跟随美国的步伐发展,美国每年中国留学生、交流项目众多的原因之一。

(二)“多强”说法:1971 年,美国尼克松政府已经看到了这种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尼克松在1971 年的对外政策报告中认为,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多极外交的新时代;同年夏天,他在堪萨斯城的演说中,明确提出美国、苏联、西欧、日本和中国是决定未来世界命运的五大权力中心。

印度、巴西。

(一)苏联:苏联与美国并列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

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百分之八十的实力,俄罗斯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议案拥有否决权。

俄罗斯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强大的核武器库。

现在俄罗斯亦为在全球范围内文化、经济、军事、政治以及科技等诸多领域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世界性强国,亦是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二)欧洲:西欧各国随着经济上的迅速复苏和政治自信心不断增强,越来越希望掌握自己的命运。

但是没有一个西欧国家可以单独承担复兴西欧的重任,只有走联合之路。

于是,以法、德两个宿敌的和解为基础,从经济上的欧洲煤钢联营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

这种通过成员国将部分经济主权让渡给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机构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国际关系,使历史上战乱迭起的欧洲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较长时期的稳定与和平发展局面。

另一方面,以打破美国的西方霸主地位为其特色的法国的“戴高乐主义”,以及以突破美国战略限制为其特点的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则是西欧国家谋求独立发展和推行具有本国特色的外交政策的重要标志。

西欧对美国的离心倾向正在发展。

随着西欧在经济上不断摆脱对美国的全面依赖,欧洲的政治联合步伐也将逐渐加快,欧洲正在成为另一个世界力量的中心。

(三)日本:日本经济自1960年代开始了持续长达30年的高度增长,被誉为“日本战后经济奇迹”。

日本以和族为主体,日本是八国集团、二十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

日本的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水平,是全球经济发达和生活水平高的国家之一。

日本是当今世界强国之一,日本的科学研发能力领衔世界,还在在军事、教育、医学、工业等方面始终位于世界前列(四)中国: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遵循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经济增长迅速,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政治和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使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尽管中国的国力比起西方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崛起,以及它在国际社会中表现出来的坚守原则,不结盟,不当头,不怕压,不信邪的严正态度,不能不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三、新型大国关系(一)如何处理于大国的关系首先,国际关系格局多极化给中国和平崛起带来了机遇。

国际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国际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围内扩散,使中国在这一过程中成功获得提升国力的物质基础。

在国际政治领域中,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主张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国际政治多极化,客观上与中国结成了一种反对单极化的同盟,有效的缓解了中国在崛起中所承受的外部压力。

此外,国际关系格局多极化催生的多边主义,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崛起。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多边主义外交更加兴盛,二十国集团会谈,“金砖四国”首脑会晤,中美日三边对话,所有这些多边对话机制,给中国提供了更多的参与合作、解决国际问题的机会,这些都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其次,作为未来世界多极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极,中国是推动国际关系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中国在上个世纪70 年代初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就成为国际政治格局的一极,开始在国际政治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在外交领域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抓住经济全球的化的历史机遇,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发展道路。

总之,国际关系格局多极化趋势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创造了有利的国际形势,而中国的和平崛起,又是世界和平力量增长的一部分,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进而推动国际关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者之间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辩证的关系。

四、延伸:(一)一超多强?多极化?单极化?世界多极化是针对国际局势走势的一种提法,但是如果认为现在就在实现,那么显然这是一个错误。

存在超级大国的世界里何谓多极化?它应当是这样一种状态——超级大国受到全面制衡,使得各方皆有充分的话语权。

而现在,对美国的四大功能,中、俄、欧盟三方合力尚未实现一半程度的替代,因此,对很多方面而言,不是有无充分话语权的问题,而根本就是有无话语权的问题,只不过美国近年来自乱重重,自我束缚,使得各方的话语权看似有所提升而已。

在未来,世界走向制衡的关键在于中俄的崛起,但其时间仍需待至近本世纪中叶,因此,现在所谓多极化的提法不过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景和制乱美国的方法。

俄罗斯和中国已经足够强大,已足以抗衡美国。

从制衡程度来看,俄罗斯和中国对美国的四大功能基本无替代,双方差距仍然巨大,说明我们的历届国家领导人认为的中国必须发展到本世纪中叶的论断是正确的,我们现在要做的仍然是继续发展。

而造成这一假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更为关键的,在于美国的自乱,使得美国不仅越来越难以以单方力量处理全球事务,更是因自己的霸权主义、单边主义造成了多方问题,如此,有着地区影响力、并和美国保持建设性合作关系的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便成为了必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