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写范文[差异伯川德模型下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验研究]伯川德模型引入差异性模板
伯川德模型
伯川德模型(Bertrand competition)描述了一种竞争格局,即生产同质产品的寡头厂商可能并不总是以产量做为决策变量进行竞争,也可以以价格做为决策变量的竞争方式。
伯川德模型的结论十分简明,即均衡的结果将是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这一结论同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结果是一致的,而大大不同于古诺模型。
伯川德模型的核心在于不同厂商之间产品是完全替代的,因此哪位寡头的定价更低,则哪位寡头将赢得整个市场,而定价较高者则完全不能得到任何收益,从而亏损。
这种“赢家通吃”的市场竞争格局导致寡头之间竞相降价,直至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继续的降价行为意味着亏损。
伯特兰德模型是由法国经济学家约瑟夫·伯特兰德(Joseph Bertrand)于1883年建立的。
古诺模型和斯塔克尔伯格模型都是把厂商的产量作为竞争手段,是一种产量竞争模型,而伯特兰德模型是价格竞争模型,伯特兰德模型的假设为:(1)各寡头厂商通过选择价格进行竞争;(2)各寡头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3)寡头厂商之间也没有正式或非正式的串谋行为。
前提假定伯特兰德模型假定,当企业制定其价格时,认为其他企业的价格不会因它的决策而改变,并且n个(为简化,取n=2)寡头企业的产品是完全替代品。
A、B两个企业的价格分别为P1、P2 ,边际成本都等于C。
推导和分析根据模型的假定,由于A、B两个企业的产品是完全替代品,所以消费者的选择就是价格较低的企业的产品;如果A、B的价格相等,则两个企业平分需求。
于是,每一个企业的需求函数如图.因此,两个企业会竞相削价以争取更多的顾客。
当价格降到P1=P2=C 时,达到均衡,即伯特兰德均衡。
结论:只要有一个竞争对手存在,企业的行为就同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一样,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存在的问题伯特兰德模型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与它的前提假定有关。
从模型的假定看至少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①假定企业没有生产能力的限制。
如果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它就无法供应整个市场,价格也不会降到边际成本的水平上。
大型零售企业供应商选择研究——基于伯川德模型
( 5 ) 供 应商合作 能力 评价 。具体 包括 : 与零 售商 以往 合
大型零售 企业 提 供 的综 合 评 价标 准很 全 面 , 但 面 面 俱
为了 国内外学 者研 究 的热 点 。如何保 持 优 势 , 摆 脱 达 到 辉 作 经 历 、 信息传递 能力 、 供应商 发展潜力 。 煌 顶 峰 后 渐 现 的颓 势 , Al a n Mi t c h e l l ( 2 O Q 4 ) 认为, 大 型 零 售 企 业 必 须 主 动 与其 所 在 渠 道 上 下 游 企 业 进 行 友 善 合 作 。
随着社会 劳动分工 的深 化 , 商 品交 易效率 的提 高 , 生 产 ( 负债经 营能力 、 产能优势、 商 品有 效 生产 能 力 、 员工 培 训 、
的单 一 性 与 消 费 的 多 样 性 之 间 的 矛 盾 被 放 大 , 生 产 和 消 费 员工 素 质 、 盈 利能 力 ) ; 供 应 商 营销 能力 ( 新 产 品销售 比率 、 矛盾 的加剧 , 使 流 通 过 程 在 整 个 社 会 再 生 产 过 程 中 的 地 位 渠 道 多 样 性 、 渠道畅通 性 、 促销 能力 ) ; 供 应 商 仓 储 配 送 能 力 增 强 商 品 流 通 过 程 中 出 现 的 专 业 大 型 零 售 商 开 始 逐 渐 获 ( 储运成本 、 必要 的储运设 施 ) ; 供应 商信 誉 ( 诚信 度 、 品牌 影 得 流通渠 道的主 导权 , 围 绕 着 大 型 零 售 企 业 进 行 的 相 关 学 响 度 、 售 后服务满 意度) 。 术 研究逐 渐增多 , 其 中关 于如 何 保 持 大 型 零 售 企 业 优 势 , 成
’
到的对供应商 的所有方 面进 行评 价是 不符 合“ 成本一 收益 ”
浅谈产品差异化
产业组织理论课程论文所在班级:12国贸3班姓名:骆丽娜学号:120107200325日期:2014年12月浅谈产品差别化摘要: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产品差别化作为企业之间非价格竞争的主要领域,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
因此,能否充分发挥产品差别化在市场中的作用,也是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所在。
这也是本文所希望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产品差别化纵向差异横向差异最大差别化意义所谓的“伯川德悖论”指出,在完全市场竞争中,所有厂商都生产具有完全替代性的同质产品,任何厂商都是价格的接受者。
同时,即便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同质产品厂商之间的价格竞争也会导致完全竞争的结果。
可是在现实中我们也发现,完全竞争和垄断这两种极端的情况和经济现实相去甚远。
即便在家电等竞争性很强的行业中,厂商也具有定价能力,而且改变价格所致的结果也不像完全竞争理论所预期的那样剧烈。
如果LG彩电提价,其需求并不会降到零,因为一些“忠实”的客户还会继续购买。
反之,如果LG彩电降价,它也不会得到整个市场,因为有些消费者可能更喜欢“长虹。
同时,“垄断”厂商的定价实际上也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如果他定价太高,除了会吸引其他厂商进入该市场外,也有可能导致消费者选择相应的替代品。
比如说,中国电信具有很强的垄断能力,但如果电话价格太过高昂,人们可能会更多地选择QQ甚至E-mail进行交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发展了产品差别化理论和产品差异化战略。
从企业的角度看,产品差别化是指企业在形成本企业提供的产品实体要素上,或者在提供产品过程的诸条件上,同其他经营同产品的企业相区别,造成足以引诱买主的特殊性。
而所谓差异化战略,是指利用产品差别化理论,使企业产品、服务、企业形象等与竞争对手有明显的区别,以获得竞争优势而采取的战略。
这种战略的重点是创造被全行业和顾客都视为是独特的产品和服务。
在经济学方向上我们还把产品差别化分为横向差异化和纵向差异化:横向差异化表示不同消费者对于相同产品的评价不同。
价格战与产品差异化――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例
[论文关键词] 价格竞争伯川德悖论豪泰林模型产品差异化[论文摘要] 价格竞争作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可以加快产品创新,使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利益,但是一旦演变为价格战,却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然而,在中国,仍然有许多产业在进行着价格战,这是为什么呢?企业之间有无更好的、多赢的竞争策略呢?文章从多方面分析价格战的成因,并从产品差异化的角度给出解决方法。
一、引言在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有多种竞争方式,如:价格、质量、技术、服务等,其中价格竞争作为经营者之间进行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是最为常见和有效的。
而且从短期来看,在产品的性质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只能以价格为竞争手段。
但是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如果价格竞争发展成为恶性的价格战,最终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甚至毁灭性的后果。
在中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彩电行业的价格战。
四川长虹曾多次以大幅降价的方式进行促销,虽然开始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并在 1998年达到全盛;但是在这之后,多年价格战的弊病也逐惭显现了出来,尤其是在 2o00年彩电业“限价”峰会破产后,长虹的净利润逐年下降,2004年年报显示四川长虹净亏损 36.81亿元[11。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价格战虽然能够优胜劣汰,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行业质量,使消费者获利,但是过度竞争也会减少行业利润,恶化产业竞争环境,甚至降低产品质量,损害消费者利益。
但是为什么还有很多行业如家电、汽车、医药、电信、旅游等仍然在爆发着价格战呢?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以麦当劳和肯德基的竞争案例说明如何通过产品差异化策略避免价格战,建立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文献回顾与综述价格竞争作为产业组织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和研究。
早期研究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进行价格竞争的经典模型是伯川德模型。
在伯川德框架下,基于产品同质和边际成本不变且对称的假设,双寡头垄断的价格战会使价格降到边际成本的水平上,这样伯川德竞争可以达到完全竞争的效果,这又被称为“伯川德悖论”,它意味着生产同质产品的厂商可能会陷入恶性的价格竞争。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的波动效应--货币政策如何应对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的波动效应———货币政策如何应对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谭晶荣 童红耀 余妙志摘 要: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本文通过选取中国出口美国的代表性产品,使用DSGE和SV TVP VAR模型探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的波动效应,并结合货币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研究结论如下:首先,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波动引发出口波动,使出口表现出“负—正”交替波动且以负效应为主;其次,该波动效应的强度与贸易政策不确定的波动成正比,且存在时滞性和弱持久性的特点;再次,运用货币政策应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的波动效应时,货币政策需要增加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高波动的关注,并通过适当升息来减弱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的波动效应,从而稳定出口;最后,政府应完善出口信息披露,公众应提高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关注度,企业应增强出口的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TPU波动 出口波动 货币政策 波动效应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51(2021)01-0083-18一、引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加深了中美间的贸易合作,但双方的贸易摩擦时有发生。
2009年9月和11月,中国商务部分别启动对美国进口的汽车进行反倾销、反补贴立案审查;而后2011年底,商务部出台文件将对美国汽车征收为期两年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
与之相对,2009年美国贸易委员会以中国出口轮胎扰乱美国市场为由,拟对中国轮胎加征35%~55%不等的特别关税;随后2012年10月,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美国贸易政策冲击效应检验与中国进出口市场调整转向战略研究”(No 19YJAZH08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逆全球化背景下贸易成本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机理与提升策略研究”(No 19BJL115)。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的波动效应美国商务部裁定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光伏制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并采取反制措施。
类似贸易摩擦不断,尤其在2018年美国对中国设立惩罚性关税清单覆盖产品较广,引致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升级,中国对美国出口面临强烈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tradepolicyuncertainty,TPU)。
伯川德悖论与产品差别化意义分析
厂 商 间 的 博ຫໍສະໝຸດ 奔 竞 争 促 使 产 品 价 格 趋 向 “ 价一 保 降 本 ” 底 线 。 为 在 同 样 的 产 品 情 况 下 , 商 吸 引 消 的 固 厂
化 , 纷 转 向 诸 如 计 算 机 、 动 通 讯 电 子 产 品 的 生 纷 移
收 益 生 产 同 类 产 品 , 以 边 际 成 本 销 售 , 因 而 没 有 获 得 利 润 。 也 即 对 于 一 样 的 厂 商 1和 厂 商 2, 产 其 品价 格 P 和 P , 于 一 样 的 边 际 成 本 C, P — 对 有 t
— C
伯 川 德 悖 论 暗 示 着 , 产 同 质 品 的 厂 商 在 激 烈 I 生
【 图 分 类 号 】 F0 1 中 3
【 献 标 识 码 】 A 文
【 章编 号】 17 —78 (02 0 —0 3—0 文 61 2 720 )1 05 2
上 既 有 全 国 性 的 VC 价 格 大 战 、 电 价 格 大 战 、 D 彩
一
、
伯 川 德 悖 论 与 价 格 竞 争 的 起 因
维普资讯
南 京工 业大 学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伯 川 德悖 论 与产 品差别 化 意 义 分析
聂 琦 波”
( 京 工业大 学 江苏 南京 20 O ) 南 1 O 9
摘 要 : 川 德 悖 论 暗 示 着 , 产 同质 品 的 厂 商在 激 烈 的 市 场 竞 争 态 势 下 , 陷 八 恶 性 价 格 竞 争 的 趋 势 。 帕 生 有
日大 促 销 等 形 式 发 起 的 价 格 战 。竟 相 降 价 的 后 果
国际贸易模拟实验报告3000字内容
国际贸易模拟实验报告1. 概述国际贸易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贸易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愈发深远。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探讨国际贸易的相关实践操作,我们进行了一次国际贸易模拟实验。
本报告将就此次实验的过程、结果和相关总结进行详细阐述。
2. 实验过程本次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模拟国际市场的定价与供求关系。
在这个部分中,我们通过设定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以模拟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
第二部分是模拟国际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在这个部分中,我们设置了一定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模拟国际贸易中的贸易壁垒。
第三部分是模拟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在这个部分中,我们通过调整政策变量,模拟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过程。
3. 实验结果在第一部分的模拟中,我们发现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会下降,供给量会上升,从而导致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在第二部分的模拟中,我们发现设置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后,市场的贸易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进口和出口的数量都受到了影响。
在第三部分的模拟中,我们调整了不同的政策变量,观察到了不同的效果。
通过这些实验结果,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国际贸易的运作机制和相关政策对贸易的影响。
4. 结果分析从本次实验的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国际贸易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动态变化的,价格和数量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显著的,这直接影响了进出口的数量和价格。
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对市场的影响是复杂多变的,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5. 实验总结本次国际贸易模拟实验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国际贸易的运作机制和相关政策对贸易的影响。
通过实际操作模拟,我们不仅增加了对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对国际贸易实践操作的掌握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国际贸易的复杂关系。
希望今后能继续开展类似的实验,探索更多有关国际贸易的实践操作,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
市场竞争与价格-伯川德
Bertrand Game 引入差异化 属性后,对称厂 商的价格博弈过 程
资料来源: Shepherd 产业组织教材
市场结构与竞争
4、对伯川德悖论的解释
豪泰林模型(Hotelling):
在某一维度空间中消费者均匀分布 厂商间存在区位的差别 (消费者可感知的商品或服务 差别) 消费者对于厂商的选择存在一定成本
厂商的利润与k值大小有关
市场结构与竞争
豪泰林模型(拓展):
1 2
p1
x
p2
条件改变:假设第二厂商对商品进行了实质的改进 --由此带来了成本c的支出
市场结构与竞争
豪泰林模型(拓展):
简化处理:厂商1、2的生产成本为0
p2 p1 k 1 p1 2k
厂商利润表达式
p1 p2 k 2 ( p2 c ) 2k
市场结构与竞争
1、伯川德(Bertrand)模型
这种市场最为常见:
运动鞋:耐克、阿迪达斯 软饮料:可口可乐、百事可乐 护理用品:宝洁、联合利华 ……
市场结构与竞争
2、伯川德模型的市场均衡
知识回顾(传统伯川德模型):
假设条件之一:产品无差异化
Q
p1 p2 p1 p2 p1 p2
q1
Q 2
0
市场结构与竞争
价格竞争序列:
p1 p2 p1 p2 p1 p2 p1 p2 p1 p2 c
q
Q
0 0
Q
0 0
..... ..... ..... .....
1:
Q 2
R p1Q
q
p1Q
0 0
企业竞争理论论文-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企业竞争的力量源泉1980年初,迈克尔.波特(M.E.Poner)教授通过对美国、欧洲与日本制造业的实践提出了自己的竞争战略理论学说。
他在其著作《竞争战略》一书中把竞争战略描述为:采取进攻性或防守性行动,在产业中建立起进退有据的地位,成功地对付五种竞争作用力,从而为公司赢得超常的投资收益。
他的竞争战略理论认为企业要通过产业结构的分析来选择有吸引力的产业,然后通过寻找价值链上的有利环节,利用成本领先或性能差异来取得竞争优势。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波特提出了赢得竞争优势的三种最一般的基本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集聚战略。
本文主要以迈克尔·波特的竞争力模型以及差异化竞争战略为研究方向,通过分析和整理差异化战略的具体实施情况,了解有关企业差异化竞争战略的相关概念及含义,提出如何正确实施差异化战略,理清新时期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的思路及企业应如何做到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持久性,从而更好的促进其竞争力的提升。
一、企业差异化竞争战略的概念分析差异化理论是指企业通过独特的产品特性,以及技术、品牌形象、附加特性和特性化服务等来强化产品特点,增加消费者价值,使得消费者愿意对该类产品支付较高的价格。
在现代企业竞争战略理论中,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自己的优势地位,通常有3种战略选择:(1)基于成本领导的价格优势战略。
相对于竞争者来说,以很低的总成本提供产品和服务,从而吸引广大的顾客。
(2)基于产品差异化的差异化战略。
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有差别,有特色,从而吸引广大的顾客。
(3)目标集聚的集中战略。
选择产业内一种或一组细分市场,使战略为这一细分市场服务,而不是为其他细分市场服务,致力于追求其目标市场上的竞争力优势,而不是全部市场。
在具体的企业中,差异化战略是企业广泛采用的一种战略。
事实上,一个企业将其产品或服务差异化的机会是无限的,因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因而存在很多差异化的机会。
集群企业竞争中的伯川德陷阱研究——基于永康保温杯企业集群案例的启示
动力与创新能力不足 , 群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 弱 , 集 使得集群 内出现某种市场畅销产 品时 , 其产 品很 容易被模仿 , 知名生产企业 的商标 、 品牌被仿制 , 形成 品牌 商标 的滥用 。 模仿 、 伪造 产 品, 冒用 商标 的投机行为 的直接后果便是低质产 品充斥市场 ,最终挤 占优
础上 , 王发 明、 宁(0 6 得 出集群 内部企业 网络结构的不同是导 蔡 20 )
致美 国18 2 公路产业集群衰退 的主因 ,而在集群 的网络结构 中 , 集
市场时 , 很快便会遭到竞争对手 的更为低价 的报复性行为 , 集群内
生产同质品或可替 代品的企 业之间的竞争演变 为价格竞争 ,多轮 的价格战展开并最终使集群陷入低价 经营的囚徒困境 。 第二 , 集群 内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价格过高 。 随着企业 数量 的增多 , 集群 内的资源便具有相对稀缺性 , 尤其对使 用同一种生产 资料的企业而言 , 原材料争夺竞争更为激烈 , 企业对集群 内原 材料 争夺造成原材料价格上涨。 此外 , 当集群内某些 企业 大量 占有某类 生产资料时 , 集群 内原材料 的短缺也会使得原材料价格上涨 , 竞争 对手购买原材料成本提高 , 生产成本随之上升 。 在产品的市场竞争 中, 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 与产 品的生产成本存在较大 的关 系 , 这就使
群 内 的企 业 相 对 集 群 外 的 企 业 的最 大 优 势 在 于 集 群 内企 业 可 以享
后, 集群内企业间的非合作竞争性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伯川德
陷阱, I 伯JI 德陷阱是集群 内的企业在恶性 竞争行为下出现的一种持
受集群 内的溢出效应 , 但是 , 在更多 的中小企业集群 内 , 企业创新
研究与探索 l td n x l e u y dE p r S A o
5.14 第四讲 伯川德悖论与差异产品分析研究
3
一、伯川德悖论
(一)伯川德价格博弈模型
支付: q1 p1 q1c q1 ( p1 c)
p1 p2 p1 p2 BR1 ( p2 ) M p1 p p c p 1 2
NE=
if p2 c if p2 c, p2 p if p2 p if p2 c
③另一个不太现实的均衡,所有人都选择同一城镇而被随机分配
结论: 看上去毫无意义的博弈规则,有时是很重要的条件 社会随机分配,其结果要比所谓的自主选择要好。 模型中种族隔离的结果,不能作为人们喜欢种族隔离的论据。
11
③Mr.x 不参选,但Mr.y获胜,Mr.x 的收益为−|������−������|
假设������=2元;������=1元 ;选民为17人,每一个立场的价值为 1/17元 NE: 0个候选人? NE: 1个候选人?
NE: 2个候选人?
8
二、候选人选民模型
结论1:此模型可能存在多个NE 结论2:如果左派有一个新的候选人加入,可能会导致右派获胜 的概率增大,反之亦然。 结论3:如果候选人太极端就会有新的中间候选人参选。
的距离为y,到公司2的距离为1-y,假设每个消费者买且只买一
个产品。消费者会选择对他而言总成本最小的。例如:在y点的 消费者,如果从公司1购买则他们支付 ������1+������������2,产品的价格������1, 和交通成本������������2;到公司2购买则需要支付 ������2+������(1−������)2,交通成本 以距离的平方的速率增长。
解出公司针对每一个其可能设定的价格,它的需求是什么,并找
到所有的纳什均衡。 见第45-48页
产业经济学习题及答案1范文
一、名词解释 :1.产业: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的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
2.产业组织:生产同一类(严格地说,是生产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集合而成的同一产业内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构,该结构决定了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与企业竞争活力的发挥之间的平衡。
3.产业结构: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构及技术经济联系方式,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由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及其关联机制的变化体现出来。
4.产业关联:最终产品产业与生产这些最终产品所投入的中间产品产业之间以及这些中间产品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和数量结构联系,是产业结构最主要的表现特征之一。
5.产业政策:国家或地区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或社会目的,应用产业经济学的原理,以全产业为对象所实施的能够影响产业发展进程的一整套政策的总称。
6.淘汰产业: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技术老化、需求萎缩、成本上升、长期亏损而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而退出市场的产业。
7.新兴产业: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已经度过了幼年生命危险期的新的细分产业,这些新的细分产业的产品在技术工艺、用途、生产方式、用料或其他方面与原有产业的产品有较大不同。
8.生产要素分类法: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划分的分类法。
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9.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按照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产业分类的一种方法。
按照这种分类法划分的常见产业有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夕阳产业、衰退产业、淘汰产业等等。
1. 产业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
2. 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
3. 洛伦兹曲线:是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表明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4. 产品差别化,是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地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
基于伯川德模型的替代产品定价博弈分析
胡 玉凤 张晟 义 ( 新疆财经大学)
摘要 : 随 着 我 国 的 产 品 的 可替 代 程 度 的加 剧 , 价 格 竞 争 变 的 越 来 越 激烈。 运 用 伯 川 德模 型来 分析 该 市 场 的 定价 博 弈和 市 场 竞 争 问题 , 对于 具 有 替 代 性 的产 品 ,企 业 生存 的途 径 就 是 提 高 产 品 的 差 异 化和 合理控制本行业企业的数量。
质 产品 的寡 头厂 商 以价 格做 为决 策 变量 的竞争 方式 。 在 伯 3 结论
川德 模 型 中两 个寡 头企 业 参与者 , 而 每 个企业 选 择 以价格
通过对上述模型的分析 , 得 出了相反 的结论 : ① 伯川
德 寡 头模 型 的结 论 : 当产 品 的替代 程 度 越 大 时 , 行 业 的均
…
关键词 : 伯川德模型
替代产品
定价博 弈
) , ( i ≠j , i , j = 1 …n) ; ( b表 示企 业 与 企 业 之 间产 品 的相 今 年来 , 我 国 一 些行业 的价 格竞 争 已经 进入 白热 化 阶 P b越 大 , 替 代 程度 越 高)每 个企 业 总成 本都 为 段, 尤 其是 家 电行 业 的竞 争 , 由于 其 替代 性 , 谁 的定 价低 互 替代 程度 ,
作 为其 决 策 变 量 , 在 完 全信 息 市 场环 境 下 , 选 定 非 合作 价 均衡利润就越大。② 扩展的伯川德模型的结 格, 决 策 目标 是 实 现 自身利 润 的最 大化 , 博 弈 结 果 是 纳 什 衡价格越高 , 论: 当行 业 的竞 争 者 数 量和 产 品 的 替代 程 度 越 大 时 , 行 业 均 衡 的价格 , 即, 边 际 收益等于 边 际成 本。由于企 业 的本质 的均 衡价 格 会越 低 , 均衡 利 润就 会越 小 。得 出这种 相 反 的 是 追 求利 润 最 大化 , 因而在 长 期 , 没 有任 何 一 个 企 业 不 会 结 论部 分原 因是 因 为这 两 种 分析 过 程 就 是 两 种 不 同 的 市 选择 价格 竞 争。 这种 “ 个 体理 性 导致 集体 非理 性 ” 的结果 , 场 竞争 结构 ,市场 由寡 头垄 断 市场 走 向完 全 竞争 市场 , 由 是典 型 的博弈 论 中的 囚徒 困境 。 于 不 同的市场 竞争 结构 而 使得 博弈 的结 果是 完全 不 同 的。 设: 企业 E 的定 价 为 P , 企业 E 2 的定 价 为 P 2 , 市 场 的 目前 , 我 国的一 些 产品 或服 务 市场 也经 历 了类似 伯川 价格 需求函数 为线性 函数 : Q.( P i , P i ) = a — P 。 + b P , ( i ≠j ) ; ( b表 德 模 型 的演 变过程 。 原来 的寡头 瓜 分市场 的 情形 一去 不复 示 E 和 E 产 品 的相互 替代程 度 , b越 大 , 替代程 度越高)E 返, 现在 就处 于 一种低 差异化 高 替代 性 的 阶段。 要 想在 这 和 E 2 的总 成本都 为 C 。两企 业 的利 润 函数 l l l = Qi( P ; P ) P 样 的市 场 形态 下 分 一杯 羹 , 一定 要 发 掘 自身 的潜 力 , 开 发 创 造 出差 异化 的产 品 , 来 避 免 因产 品 c = ( a — P 。 + b P j ) P ; 一 C, 对 此 问题优 化求解 得 : P , = P , = 自己 的核 心竞 争 力 , ; D 的高替 代性 而 引发 的价格 战 。
空间竞争理论研究综述
空间竞争理论研究综述作者:王伊攀郑敏来源:《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01期一、经典空间竞争理论模型空间竞争理论的产生背景需要追溯到寡占模型。
Cournot于1838年提出的双寡头竞争模型研究了生产同质产品的厂商如何进行产量竞争。
Bertrand认为厂商改变价格比改变产量的速度快、成本低,所以提出了生产同质产品的厂商进行价格竞争的双寡头模型,即伯川德模型。
在该模型中,伯川德证明在市场均衡时,价格等于边际成本,企业利润为零,与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相同。
但在现实中很难看到价格竞争到如此激烈的程度,这就是所谓的“伯川德悖论”(BertrandParadox)。
为解决这一问题,Edgeworth假定企业在短期受到既定生产能力的约束,在此假定下,伯川德模型的均衡不一定存在。
而解决“伯川德悖论”的另一种方法是引入产品的差异性。
产品存在差异,价格就不是消费者感兴趣的唯一变量,均衡价格不会等于边际成本。
产品差异有多种形式,有一种特殊空间上的差异就是经典HotellingL模型。
在经典Hotelling模型中,产品在物质性能上相同,差异主要体现在空间位置上。
因为在不同的位置上,消费者要支付不同的交通成本,因此他们关心的是价格和交通成本之和,而不单是价格,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同一个产品会存在不同的价格。
经典Hotelling模型成功解决了同一产品不同价格的困惑,但也存在一个问题,即D'Aspremont等证明的Hotelling模型不存在均衡。
如果两个企业位置太近,他们就开始相互削价,导致一个没有收敛于均衡的削价过程。
以后对Hotelling模型的各种修正,几乎都是围绕均衡不存在性问题的解决来进行的。
为解决均衡存在问题,D’Aspremon t等将Hotelling模型中线性交通成本改为二次交通成本,这样就存在均衡结果了。
不过,当存在二次交通成本时,企业往往会向两端移动,即所谓的“最大差异化原则”(the Principle of MaximumDifferentiation)。
国际贸易中的区域差异与平衡策略
国际贸易中的区域差异与平衡策略国际贸易中的区域差异与平衡策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差异,这给国际贸易带来了挑战。
为了实现区域间的平衡发展,各国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性。
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因素造成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
一方面,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往往占据了国际贸易的高端市场。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这种差异使得贸易不平衡成为了不可避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平衡策略。
首先,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技术转让和人才培养等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生产力和技术水平。
这样一来,发展中国家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竞争力,从而实现贸易的平衡。
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应加大科技创新和教育投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其次,各国可以通过加强区域贸易合作,促进贸易的平衡发展。
区域贸易协定可以帮助成员国实现相互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贸易的挑战。
通过实行零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和提升贸易便利化等措施,可以促进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减少贸易的不平衡。
此外,各国还可以通过加强国内产业的竞争力,实现贸易的平衡。
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可以使得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帮助其提升生产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也可以促进贸易的平衡发展。
总之,国际贸易中的区域差异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技术转让、加强区域贸易合作和提升国内产业竞争力等措施,我们可以实现贸易的平衡发展,促进各地区的经济融合与共同繁荣。
只有通过平衡策略的实施,我们才能够实现全球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作者:石碧涛杨仕辉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13期摘要: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特征在于政府对贸易进行干预,使本国企业获得竞争性优势。
但在是否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以及如何实施的问题上,政府部门有不同的考虑因素。
政府分类鼓励和统一鼓励的选择,对企业信息的掌握程度、产品特征(产品耐用程度、产品的需求弹性等)、成本差异、行业特征、产业集中度等都是近年来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讨论的重点因素。
另外,也有学者从知识外溢、实验实证、委托—代理和FDI等角度进行研究。
关键词:战略性贸易政策;博弈;产品特征;成本差异;委托—代理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246-04战略性贸易政策(Strategic Trade Policy)理论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最早由布兰德(Brander)和斯潘塞(Spencer)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
作为新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贸易理论之所以被冠以“战略”二字,是因为政府在制定各种贸易政策时把外国企业或政府的反应考虑在内。
在不完全竞争,特别是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下存在着超额垄断利润,一国政府通过贸易干预可以影响本国企业及其国外竞争对手的行动,支持本国企业的发展,通过抽取和转移国外垄断企业的利润来提高自身的国民福利。
一般认为,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一国政府采用生产扶持、出口补贴、税收优惠等各种支持和保护国内市场的贸易政策手段,促使本国战略性产业迅速成长并扩大规模经济效益,增强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国际市场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
战略性贸易政策为政府对贸易进行干预,保护和促进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发达国家通过推行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指导发展中国家的传统的外贸政策理论已日益显露出其局限性,发展中国家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其对外贸易理论。
差异伯川德模型下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验研究
差异伯川德模型下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验研究孙娟【摘要】The theory developed by Eaton and Grossman (1986)is studied by experiments which are a new tool and use Chinese graduates as testees and money as the prompting way.Becaus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stees’ interaction and the possible responses to“poli-cies”and“tariff”,five situations are considered to design the experiment.The experimental data i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testees’ mo-tives to make a decision and the factors which have an effect on the testees’ decision together with maths and statistics,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is that the government will not intervene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that is,the government will not levy a tax on the exports.And the realistic value of the experiment is analyzed.% 采用经济学实验的方法,本科生作为被试,货币作为激励手段,研究 Eaton 和 Grossman(1986)提出的差异伯川德竞争方式下一国政府的最佳贸易政策理论。
对伯川德价格博弈的思考
《预测》2000年第6期 ・理论与方法研究・ 收稿日期:2000-04-11对伯川德价格博弈的思考史剑新(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律300072)摘 要:在不变边际成本的同质产品伯川德价格博弈中,通常认为唯一均衡结果是各个企业获得零利润的纯战略纳什均衡。
本文的研究表明,存在使企业获得正利润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并给出了能够保证零利润伯川德博弈结果的条件。
此外,还存在一种E 均衡,使企业获得(相对于E 的)较高的正利润。
关键词:伯川德博弈;价格竞争;混合战略纳什均衡;E 均衡中图分类号:F 019.1∶F 22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00)06-0057-03A Supplement of Ber tr and Pr icing GameSHI J ia n -xin (School of Management ,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 )Abstr act :It's commonly viewed as t he only equilibrium outcom e that each fir m ear ns zer o pr ofit in t he homogeneous pr oduct Ber tr and game with constant m arginal cost .This pa per shows that ther e exist m ixed sr ategy equilibr ia satisfying that each fir m ca n ear n positive pr ofit s,as well as giving the condit ions t hat guarantee the zer o profit outcome .Besides ,this pa per shows an E -equilibr ia which m ake firms ear n lar ge pr ofits relative to E .Key wor ds :Bert rand game;pr icing competition;m ixed str ategy equilibr ium;E -equilibrium 1 引言当两个以不变边际成本生产同质产品的企业制定产品价格时,等于边际成本的价格是唯一的纳什均衡,这就是伯川德悖论[1]。
伯川德价格竞争下的关税选择
伯川德价格竞争下的关税选择[摘要]本文通过引入考虑产品间差异的博弈论模型,分析我国的农产品关税税率应当如何选择来实现本国的福利最大化问题并得出结论:我国农产品的关税税率应当适当地高于实现税收最大化的关税税率。
[关键词]农产品关税;福利最大化;博弈论1 模型引入1.1 模型假设首先,笔者假设有两个国家(本国与外国),每个国家有一个代表性厂商,两个厂商生产一种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产品。
假设本国厂商为厂商1,国外厂商为厂商2,两个厂商进行Bertrand双寡头博弈。
另外,假设厂商1的边际成本为c1,并以价格p1及产量y1出售产品。
相应地,假设厂商2的边际成本为c2,并以价格p2及产量y2出售产品。
本国政府在本国实行税率为t的关税。
通过本节的模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两个重要结论:结论一:当本国厂商的竞争力相对国外厂商很大时,实现福利最大化的关税税率可以大于实现关税收入最大化的关税税率。
结论二:当国内外的商品替代程度很大的时候,即使本国厂商的竞争力与国外厂商相似,实现福利最大化的关税税率仍然可以大于实现关税收入最大化的关税税率。
2 分析2.1 中美农产品成本比较由于tW与tR之间的相对大小首先取决于国内厂商与国外厂商的竞争力孰大孰小,因此,要分析我国实现福利最大化的农产品关税税率是否应该高于实现关税收入最大化的关税税率,首先要分析中美农产品的竞争力,即α1-c1与α2-c2之差。
由于农产品之间的质量差别很小,几乎可以视为完全替代品,因此对于消费者而言,对中国与美国的单位农产品的支付意愿几乎相等,即α2≈α1,因此,中国与美国农产品的竞争力主要由两国农产品的边际成本决定。
值得说明的是,这里我们假设没有农产品补贴等行为。
接下来,笔者分析中美农产品的边际成本。
由于各种农产品的边际成本不同,笔者这里仅仅列举中美间贸易量最大的几种农产品——大豆、玉米、小麦进行分析比较。
利用《粮油市场报》发布的数据,笔者得到了如下的成本对照表:不难看出,中国与美国相比,大豆具有很强的成本优势,而小麦与玉米则与美国的相应产品成本相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异伯川德模型下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验研究]伯川德模型引入差异性
摘要:采用经济学实验的方法,本科生作为被试,货币作为激励手段,研究Eaton和Grossman(1986)提出的差异伯川德竞争方式下一国政府的最佳贸易政策理论。
实验设计时考虑实验参与者间交互作用的特性以及被试对“政策”与“征税”的各种可能的反应,设计了四个设置的实验,对实验数据从被试的决策动机、被试决策时的考虑因素进行分析,运用数学及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政府不愿干预国际贸易,不会对本国产品征收出口税;同时分析了本实验研究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战略性贸易政策;实验经济学;差异伯川德模型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168-03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在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强调一国政府应对国际贸易进行积极的干预,利用补贴、税收、R&D投入等政策手段,影响本国企业和外国竞争对手的行动,改变竞争格局,从国际市场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从而达到本国福利最大化。
根据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如果企业之间进行古诺产量竞争,政府应该对本国企业进行出口补贴;如果企业之间进行的是伯川德价格竞争,则应对本国企业的出口进行征税。
然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现实有效性仍存争议。
实验经济学是20世纪后半叶迅速发展起来的经济学分支,已成为经济学最活跃的前沿领域之一。
Engelmann和Normann(2007)用实验检验了由Brander和Spencer(1985)提出的企业间进行古诺产量竞争时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现实有效性。
实验发现,古诺竞争时,两国政府倾向于不提供补贴,即使提供了补贴,也不是出于理论中所述的战略需要,而是纯粹地赠予企业;同时,政府间不显示合作的迹象。
实验结果与理论存在巨大差异。
在Brander 和Spencer (1985)提出经典的古诺双头垄断竞争模型下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后,Eaton 和Grossman (1986)提出了伯川德双头垄断竞争模型下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本文通过实验方法,结合伯川德实验室交易制度,研究了差异伯川德模型下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现实可行性。
一、差异伯川德模型下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验原理 1.基本假设。
根据Eaton和Grossman (1986)的伯川德双头垄断竞争模型,假定有甲、乙两个国家,各有一家厂商(分别为企业1和企业2),它们生产的产品(分别为产品1和产品2)不完全相同,具有一定的需求交叉弹性,且都出口到第三国。
甲、乙两国政府的收益即为企业的税前利润,分别为:Π1 = (P1-P1t1-C1)Q1 + P1t1Q1 = (P1-C1)Q1 = (P1-C1)Q1(P1,P2)(1)Π2 = (P2-P2t2-C2)Q2 + P2t2Q2 = (P2-C2)Q2=(P2-C2)Q2(P1,P2)(2)式中,Q1、P1、C1分别表示甲国厂商(企业1)生产的产品1的产量、价格和边际成本;Q2、P2、C2分别表示乙国厂商(企业2)生产的产品2的产量、价格和边际成本;t1、t2分别表示甲、乙两国对企业征收的出口从价税率。
本实验运用线性需求函数,假设产品1与产品2的需求函数分别为:Q1 = m-a1P1 + b1P2 (3)Q2 = n-a2P2 + b2P1 (4)其中,m、n、a1、a2、b1、b2为常数,ai表示产品i的价格Pi发生单位变化使产品i的需求量Qi随之产生的变化量(i=1,2),bi表示产品j的价格Pj发生单位变化使产品i的需求量Qi随之产生的变化量(i,j=1,2,i≠j),且0由于美国可乐市场上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竞争为典型的差异伯川德竞争,所以本实验引用Gasini (1992)研究美国可乐市场上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竞争而得到的需求函数来确定m、n、a1、a2、b1、b2以及产品1和产品2的边际成本C1和C2的具体数值,得到产品1与产品2的需求函数分别为:Q1 = 63.42-3.98P1 + 2.25P2 (5)Q2 = 49.52-5.48P2 + 1.40P1 (6)则企业1和企业2的税后收益分别为:π1 =(P1-P1t1-C1)Q1 =(P1-P1t1-4.96)(63.42-3.98P1 + 2.25P2)(7)π2 = (P2 -P2t2-C2)Q2 = (P2-P2t2-3.96)(49.52-5.48P2 + 1.40P1)(8) 2.政府及企业的策略集。
根据Eaton和Grossman (1986)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在差异伯川德竞争模型下各国政府对干预政策存在两种态度:干预和不干预,分别体现为征税与不
征税。
因此对甲、乙两国政府而言,它们的策略集存在四种组合:{(不征税,不征税),(不征税,征税),(征税,不征税),(征税,征税)}。
在企业收益最大化前提下,根据两企业的收益函数可计算出两企业在两国政府各种决策组合下的均衡价格,得到企业1的价格P1的策略集为{12.75,14.01,21.13,24.60},企业2的价格P2的策略集为{8.13,9.20,12.62,15.32}。
甲国政府(政府1)的税率t1的策略集为{0,0.6},乙国政府(政府2)的税率t2的策略集为{0,0.5}。
3.各当事方的收益矩阵。
在差异伯川德模型下,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运用是一个两阶段博弈。
在实验中,为了各当事方——甲国政府、乙国政府、企业1和企业2的被试能方便地对各种情况下价格组合的博弈结果有所了解并作出决定,被试见到的博弈结果以收益矩阵的形式出现。
具体讲,共存在五种情况的收益矩阵,分别为:甲、乙两国政府都不征税(t1 = 0,t2 = 0)时两厂商的收益矩阵,甲国政府征税而乙国政府不征税(t1 = 0.6,t2 = 0)时两厂商的收益矩阵,甲国政府不征税而乙国政府征税(t1 =0,t2 =0.5)时两厂商的收益矩阵以及甲、乙两国政府都征税(t1 = 0.6,t2 = 0.5)时两厂商的收益矩阵。
收益矩阵中的价格为企业1和企业2价格策略集中的元素,具体的收益都是运用经济学原理根据上述线性模型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