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 张爱玲与《金锁记》
《金锁记》与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
《金锁记》与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金锁记》与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导语:通过《金锁记》的个案分析可以看出张爱玲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学,又利用西方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创作出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学佳作,并把五四以来就开始的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以下是文学网小编整理的《金锁记》与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欢迎大家阅读!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张爱玲的女性书写是主流文学之外的重要收获。
张爱玲对中国文学的最大贡献是将西方现代思想及写作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学做到了完美的融合,达到了古典性与现代性的和谐统一。
张爱玲的创作能够在传统风韵中凸现现代个性,从中国古老文化中渗透出现代气息,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立足于古典文化基座上的现代派作家。
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特征在她的小说《金锁记》中可见一斑。
被傅雷称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的《金锁记》是备受读者关注的一篇小说。
文章围绕姜公馆二奶奶曹七巧被金钱的贪欲打造的金锁围困的30年展开情节,七巧用自己的青春,用受尽大家庭的欺侮,最终换取了一副沉重的金锁,这金锁压制了她的情爱,泯灭了她的人性。
别人毁掉了她的一生,她又变本加厉地毁掉了儿女长白、长安的一生,最后在所有人的愤恨哀怨中孤单地死去。
作家所描写的是自己熟悉的没落贵族的家庭日常生活,无论是构造故事、运用语言还是设置人物都深受《红楼梦》的影响,极易为中国读者所接受,而其小说的现代性也体现在《金锁记》的主题人物、艺术结构、叙述技巧的各个方面。
张爱玲的小说可以说是关于文明与人性的哀歌,其哀歌的主旨,不是对社会的批判,更谈不上对社会的改造,而只是在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都市背景中,展示人们精神的堕落与不安,展示人性的脆弱与悲哀。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就是产生于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反省、批判和仇视,对人的本性、人的生存困境以及人类命运的'思考。
恰恰,张爱玲就是这样表述了自己对于现代人与现代生活的理解。
张爱玲笔下的日常生活是庸俗、琐屑、无聊的,是一种存在处境,人生的荒诞与荒凉在《金锁记》中被诠释演绎到了极点,不仅描写了一段苦涩的婚姻,也描述了一个女人的疯狂。
《金锁记》:如果只看一本张爱玲,那就是《金锁记》
《金锁记》:如果只看一本张爱玲,那就是《金锁记》如果,我是说如果只能看一部张爱玲的小说,那应该是什么呢?我的答案是《金锁记》。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个中篇小说《金锁记》。
1943年,张爱玲发表了这部作品,傅雷先生就写了一篇文学评论,说《金锁记》是张女士截至目前为止的最完美之作,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这个评价很高了。
后来中国旅美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先生就说,《金锁记》是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一听到最伟大,你就难免心里会疑惑对吧,可是想一想,中国自古以来其实也没什么中篇小说,但夏志清显然也是对张爱玲的《金锁记》非常推崇,可以说它是张爱玲小说中成就非常高的一部作品。
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呢?一个女子嫁入豪门,为了金钱,为了情欲,导致心理扭曲,最后非常变态,葬送了自己,也摧毁了儿女的幸福。
听起来很惊悚,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看一个故事,看见一个人,不知道这个人为什么这么想这么做,遭遇这样的命运,那就没有读懂经典。
这个女子的名字叫曹七巧,她的形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短短的一部中篇小说,就写活了曹七巧。
没有出嫁的时候,她是麻油店家的女儿,被称为麻油西施。
青春健康,活泼可爱。
后来嫁入了豪门,成了姜家的二少奶奶,她伺候一个生病的男人,不受尊重,被人嘲讽,受到大家族里面的排挤和孤立。
那后来丈夫死了,家族分崩离析,她出来独立门户,手里面有了一些钱,但是青春已经逝去了,感情也已经远走了,这个母亲亲手摧毁了自己儿子和女儿的幸福。
阅读《金锁记》其实是有点费脑子的,所以好多人说看完了也不知道她想说什么,就觉得很悲凉。
但无论是作为人,还是作为女人或者是母亲,在这一系列的身份中,曹七巧都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她的人生就充满了悲剧意味。
那张爱玲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女人呢?为什么曹七巧在我们了解了她的故事之后,你会觉得她太可恨了,但又常常不由得可怜她?这就是张爱玲一贯的复杂,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
张爱玲《金锁记》教学课件
1944年8月,结集出版《传奇》。
1944与胡兰成结婚
1945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 1947与胡兰成离婚 1952移居香港 1955离港赴美,并拜访胡适
1956年8月在纽约与赖雅结婚
1967赖雅去世
1973定居洛杉矶;完成英译《海上花列传》
1995年9月逝於洛杉矶公寓,享年七十四岁。
1、童年:1920年9月30日出生,父母离异。 2、中学:圣玛丽女校 3、大学时代:受到严格的西式教育。 4、1942年香港沦陷,回到上海。1943年创作进入高 峰期。1944年与汪伪宣传部次长胡兰成结婚。 作品有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茉莉香 片》、《心经》、《倾城之恋》、《金锁记》等, 散文《公寓生活记趣》、《童言无忌》、《私语》 等,后结集为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出 版。
何谓海派?
• (一)、海派文学的特征 • 1、海派是20-40年代以来以上海为中心的东 南沿海城市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畸形繁荣的 产物。 • 2、对城市物质文明既迷恋又批判的矛盾态度。 • 3、对西方艺术技巧的学习和借鉴。
• (二)、海派文学的分期:
• 1、初期的海派:以叶灵凤、张资平为代 表。 • 2、新感觉派:以刘呐鸥、穆时英和施蛰 存为代表。 • 3、40年代的新市民小说:以张爱玲、苏 青为代表。
那种才子佳人的爱情。期间,胡兰成是有妇之夫,还和
武汉的一个不到20岁的女孩相恋,但是,张爱玲似乎并
不在乎这些。
1944 年两个人订下婚约。婚书:“胡兰成张爱玲签 订终生,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张爱玲曾写给胡兰成一首小诗:
寂寂的流年
深深的庭院
空房里晒着太阳
已经是古代的太阳了
我要一直跑进去 大喊:“我在这儿! 我在这儿呀!” 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
张爱玲《金锁记》研究
张爱玲《金锁记》研究一、本文概述1、简要介绍张爱玲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张爱玲,原名张煐,笔名梁京,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女作家。
她出生于上海一个显赫的官宦世家,自幼接受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双重熏陶,这使得她的作品既有古典的韵味,又充满了现代的意识。
张爱玲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张爱玲的创作生涯虽然不算长,但她的作品却影响深远。
她的小说多以旧上海为背景,描绘了都市男女的爱情与生活,展现了他们面临的种种困境和内心的挣扎。
她的文字细腻而富有感染力,能够深入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张爱玲的笔下,无论是繁华的都市风景,还是琐碎的生活细节,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张爱玲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她的作品不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文坛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她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为中国现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她的作品不仅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风貌,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社会和人性的独特视角。
通过对张爱玲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也能更好地领略她的文学魅力。
2、简述《金锁记》的创作背景及作品概况。
《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
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张爱玲独特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深刻问题。
创作背景上,张爱玲身处乱世,亲历了家族的兴衰和个人的荣辱,这些经历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情感基础。
张爱玲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家族观念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这些背景因素共同构成了《金锁记》的创作土壤。
作品概况方面,《金锁记》以曹七巧为中心人物,通过她的命运变迁,展现了封建家族制度下的种种弊端。
曹七巧原是一个麻油店的女儿,却嫁给了一个大户人家的残疾二少爷,从此被金钱和家族锁链所束缚。
张爱玲与金锁记 PPT
• 但是,姜季泽虽然是个寻和问柳、风流倜傥的花花 公子,但是,却兔子不吃窝边草。在家里却还有一 定的道德底线,对她只是停留在一般的调情上,并 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意思。他对曹七巧说: “二嫂,我虽年纪小,并不是一味胡来的人。” • 这里曹七巧就有更多的令人同情的地方。她是对姜 季泽欲望,虽然只是一种单纯的性欲,但是毕竟是 对于自己悲剧的命运的反抗。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 悦……这些年了,他跟她捉迷藏似的,只是近不得身,原 来还有今天!可不是,这半辈子已经完了——花一半的年 纪已经过去了。人生就是这样的错综复杂,不讲理。当初 她为什么嫁到姜家来?为了钱么?为了要遇见季泽,为了 命中注定要和季泽相爱。她微微抬起脸来,季泽立在她跟 前,两手合在她扇子上,面颊贴在她扇子上。他也老了十 年了,然而人究竟还是那个人呵!他难道是哄她么?他想 她的钱——她卖掉她的一生换来的几个钱?仅仅这一转念 便使她暴怒起来。就算她错怪了他,他为她吃的苦抵得过 她为他吃的苦么?好容易她死了心了,他又来撩拨她。她 恨他。他还在看她。他的眼睛——虽然隔了十年,人还是 那个人呵!就算他是骗她的,迟一点儿发现不好么?即使 明知是骗人的,他太会演戏了,也跟真的差不多罢?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但是,更重要的是,她具有饱满而旺盛的欲望,就是 爱欲与金钱欲。身体欲望与物质欲望。张爱玲笔下的 女性,几乎没有缺乏欲望,都有那种要争取到什么的
强烈冲动。曹七巧是其中一个很典型的人物。身体欲
望与金钱欲望及其矛盾是她性格的深层结构,决定了 她的命运。欲望分几个阶段: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她原来是一个麻油店主的女儿,是一个小家碧玉。但 是,家里攀权附贵,把她嫁给了高公馆患骨痨的二少 爷,把她的青春象麻油一样出卖了。
金锁记张爱玲
金锁记张爱玲金锁记张爱玲《金锁记》·张爱玲·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
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
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月光照到姜公馆新娶的三奶奶的陪嫁丫凤箫的枕边。
凤箫睁眼看了一看,只见自己一只青白色的手搁在半旧高丽棉的被面上,心中便道:“是月亮光么?”凤箫打地铺睡在窗户底下。
那两年正忙着换朝代,姜公馆避兵到上海来,屋子不够住的,因此这一间下房里横七竖八睡满了底下人。
凤箫恍惚听见大床背后有人。
小双脱下了鞋,赤脚从凤箫身上跨过去,走到窗户跟前,笑道:“你也起来看看月亮。
”凤箫一骨碌爬起身来,低声问道:“我早就想问你了,你们二奶奶……”小双弯腰起那件小袄来替她披上了,道:“仔细招了凉。
”凤箫一面扣钮子,一面笑道:“不行,你得告诉我!”小双笑道:“是我说话不留神,闯了祸!”凤箫道:“咱们这都是自家人了,干吗这么见外呀?”小双道:“告诉你,你可别告诉你们小姐去!咱们二奶奶家里是开麻油店的。
”凤箫哟了一声道:“开麻油店!打哪儿想起的?像你们大奶奶,也是公侯人家的小姐,我们那一位虽比不上大奶奶,也还不是低三下四的人——”小双道:“这里头自然有个缘故。
咱们二爷你也见过了,是个残废。
做官人家的女儿谁肯给他?老太太没奈何,打算替二爷置一房姨奶奶,做媒的给找了这曹家的,是七月里生的,就叫七巧。
”凤箫道:“哦,是姨奶奶。
”小双道:“原是做姨奶奶的,后来老太太想着,既然不打算替二爷另娶了,二房里没个当家的妇,也不是事,索性聘了来做正头奶奶,好教她死心塌地服侍二爷。
”凤箫把手扶着窗台,沉吟道:“怪道呢!我虽是初来,也瞧料了两三分。
”小双道:“龙生龙,凤生凤,这话是有的。
你还没听见她的谈吐呢!当着姑娘们,一点忌讳也没有。
张爱玲及《金锁记》
她顺着椅子溜下去,蹲在地上,脸枕着袖子,听 不见她哭,只看见发髻上插的风凉针,针头上的 一粒钻石的光,闪闪掣动着。发髻的心子里扎着 一小截粉红丝线,反映在金刚钻微红的光焰里。 她的背影一挫一挫,俯伏了下去。她不像在哭, 简直像在翻肠搅胃地呕吐。
2013-8-17
25
丈夫死了,家分了,季泽重新找上门来。 季泽把那交叉着的十指往下移了一移,两只 大拇指按在嘴唇上,两只食指缓缓抚摸着鼻梁, 露出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来。那眼珠却是水仙花缸 底的黑石子,上面汪着水,下面冷冷的没有表情。 看不出他在想什么。七巧道:"我非打你不可!" 季泽的眼睛里突然冒出一点笑泡儿,道:"你打, 你打!"七巧待要打,又掣回手去,重新一鼓作气 道:"我真打!"抬高了手,一扇子劈下来,又在 半空中停住了,吃吃笑起来,季泽带笑将肩膀耸 了一耸,凑了上去道:"你倒是打我一下罢!害得 我浑身骨头痒着,不得劲儿!"七巧把扇子向背后 一藏,越发笑得格格的。
破坏儿子婚 姻,拆散女 儿的爱情 (心理与行 为的变态)
“她睁着眼直勾勾朝前望着,耳朵上实心小金 坠子像两只铜钉把她钉在门上——玻璃匣子里蝴 蝶的标本,鲜艳而凄怆。” (隐喻生存真相)
2013-8-17 16
在女人眼中:牙尖嘴利
格格不入
2013-8-17
曹七巧且不坐下,一只手 撑着门,一只手撑住腰,窄窄 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 帕,下身上穿着银红衫子,白 线镶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 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 小山眉,四下里一看,笑道: ‘人都齐了,今儿想必我又晚 了!怎怪我不迟到──摸着黑 梳的头!谁教我的窗户冲着后 院子呢?单单就派了那么间房 给我,横竖我们那位眼看是活 不长的,我们净等着做孤儿寡 妇了──不欺负我们,欺负 谁?”(动作、外貌、语言) 17
浅谈张爱玲——《金锁记》
《金锁记》中曹七巧悲剧形象分析摘要:说到张爱玲的小说就让人想到那悲剧式的苍凉。
张爱玲总喜欢把爱写得“千疮百孔”,充满着缺憾与苍凉的味道。
《金锁记》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上海风靡一时的传奇女作家张爱玲的代表作。
尤其是小说中曹七巧这一人物的成功塑造,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对女性的审美度,真实而完整地展现了一个身心健康的女性如何一步步酿成无可挽回的性格悲剧。
曹七巧性格悲剧的形成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本文就曹七巧形成悲剧形象的成因以及表现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张爱玲;金锁记;曹七巧;悲剧形象引言张爱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女作家,在她的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有着种种人生悲剧命运的女性文学形象,反映着封建残余思想泛滥的年代中人们所遭受的精神创伤。
在她的众多女性女性文学作品中,《金锁记》是张爱玲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最能反映女性悲剧命运的典型的。
夏志清称赞它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顺着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隧道回望,曹七巧的悲剧形象依然鲜明生动,血肉丰满,具有怪而不诞的生命力。
张爱玲以其特有的苍凉笔法,及一种近乎冰冷的语调,展现了曹七巧如何从一个单纯要强的年轻姑娘演变成带着黄金枷锁舞蹈的女疯子,客观地剖析曹七巧灵魂蜕变的过程,以及黄金枷锁对人类灵魂的腐蚀与束缚。
本文将从历史因由、性别悲剧、爱的缺失、性压抑导致的畸变心理、社会因素来深入剖析曹七巧的悲剧形象。
同时,还写了曹七巧这个人物的悲剧形象在当时是如何表现和演绎的。
我们将从《金锁记》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七巧这类女性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悲剧。
一、悲剧形象的体现曹七巧是开麻油店的女儿,嫁到虽然败落但世代书香、出侯入相的姜家,门不当户不对,地位低人一等。
虽然做正头奶奶,依旧弥补不了出身的低微。
按说,这样知书达理的人家,兄弟姐妹之间不会互相贬损、倾轧,小说中也没有明显暗示。
只是,七巧因为自小站柜台,与市井无赖打混惯了,通体不免透得鄙俗气味,时不常在叔伯妯娌姑嫂婆媳乃至下人间说些不中听又不得分寸的村话;因为她多疑善妒的性格;因为她进入大家庭的自卑;还因为丈夫情形(落地即患软骨症),难免受人欺负,“自己也知道这一屋子的人都瞧不起她,”敏感放泼,处处使性争强。
张爱玲金锁记
论张爱玲金锁记女性悲剧意识一张爱玲创作的悲剧意识的形成张爱玲终其一生都是封闭、孤独的。
虽出生于名门贵族,但从小就过着孤寂而凄凉的生活;曾在上海名噪一时,却又遭遇了刻骨铭心的爱情悲剧;晚年独居海外,杜门谢客直至在故乡的中秋月明之夜客死他乡。
透过热闹、凡俗的生活,她看到的是现实世界的风雨飘摇,情感世界的千疮百孔,人性的自私贪婪,生命的朝不保夕,人类文明的衰败灭绝。
笼罩于张爱玲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文学观的是无法消解的悲观。
沃尔波尔有一句常被引用的名言:“这个世界,凭理智来领会,是个喜剧;凭感情来领会,是个悲剧。
”张爱玲是凭感情来领会,她把这个世界看作悲剧。
因此,她的作品,一以贯穿的是“荒凉”。
深究其之所以形成浓厚的悲剧意识,主要是受到这么几个方面的因素的影响:1 个人经历的影响张爱玲创作的悲剧意识与她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她在平平凡凡的世界中,走过的,却是极不平凡的一生。
在她的身上,辉映着三个朝代的影子。
从童年到少女时代,张爱玲是在父爱和母爱稀薄的时空里度过的,父母给予她的不是温暖的亲情,而是旧家规的威严与新时尚的约束,敏感内省的张爱玲心灵自小就刻上落寂的阴影;受到了严重的创伤,这些使她在潜意识中产生对父母和家庭的厌恶甚至敌对情绪,成年以后又遭受到了情感和事业上的打击,这些悲剧性生命体验使得张爱玲形成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持怀疑、否定乃至敌视态度的人格心理。
这样的一种人世挑剔者的态度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与创作态度。
在文化体验上,张爱玲对世界与人生的无法消解的深重的虚无与绝望予以特别的关注。
她的这种态度的产生,也正是因为她自己亲身体验了这种无法消解的悲剧意识。
张爱玲是否有直接的“文明的毁灭”的体验?对此最先使人想到的是她所表现的港战经验。
战争经验对许多作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就本世纪的许多西方文化人来说,两次世界战争使得他们突然之间对人性与文明失去了信心。
某种意义上,战争确实是文明的毁灭,至少,是文明部分的毁灭。
张爱玲与《金锁记》全解
• 最后她与儿媳妇争夺儿子。她整夜整夜地让长白陪她 抽烟,不让他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去。她和儿子之间的 那种谈话姿态,超过了正常的母子关系的范围。她要 在儿子身上满足那种被高度压抑的情欲。 • “这些年来她的生命里只有这一个男人。只有他,她 不怕他想她的钱 ——横竖钱都是他的。可是,因为他 是她的儿子,她这一个人还抵不了半个 …… 现在,就 连这半个人她也保留不住——她娶了亲。”
• 她原来是一个麻油店主的女儿,是一个小家碧玉。但 是,家里攀权附贵,把她嫁给了高公馆患骨痨的二少 爷,把她的青春象麻油一样出卖了。
• 她具有粗野刁钻的性格。她颇有王熙凤泼辣,但是另 一方面却没有王熙凤的贵族修养。她尖酸、刻薄,说 话总是含沙射影,粗俗不堪,拨弄是非。表现出一种 市井泼妇的刁钻、泼辣。甚至偷偷地抽鸦片。她一出 场,就抱怨在在家里被人欺负,分给她阴暗的房子。 并用黄色语言讽刺别人,发泄自己的不满。别人都躲 着她,她却总想和人搭讪。她就是靠着这种泼辣刁钻 的性格,在十年以后姜家衰败,分家的时候,连哭带 闹,胡搅蛮缠,为自己争了一大笔财产。这种粗野刁 钻个性,是她性格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解题
“金锁”——与一个“金锁”有关? “金锁”是信物?纪念品?象征物? — —一样东西
—— 比喻意:黄金的枷锁,被黄金 欲压得变形/异化了的人
金 锁 记
“记” —— 讲述一个故事:三十处 前(辛亥革命前后)在上海发生的故事。
二、《金锁记》的主要内容
是一个人性变态和人性异化的故事。姜家二爷由于患骨痨 ,娶了门不当户不对的曹七巧。七巧失去了人伦之乐,熬 了半辈子,“夫死公亡”,分得一大笔财产。为了守住这 金钱,她拒绝了所爱的小叔子季泽的暗示,在性压抑、性 苦闷中煎熬,导致扭曲和变态,扼杀了儿子和女儿的美满 婚姻。那种病态的复仇,狠毒得令人不寒而栗。
张爱玲与金锁记
•
代表作《金锁记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 金锁记》写于 年 的心灵变迁历程。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 的心灵变迁历程。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 在姜家过了30年 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 在姜家过了 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 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 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 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 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 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 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 条命。” 条命。 张爱玲在本书中在空前深刻的程度上表现了现代社会两性心理的基本意 她在她那创作的年代并无任何前卫的思想, 蕴。她在她那创作的年代并无任何前卫的思想,然而却令人震惊地拉开了两 性世界温情脉脉的面纱。主人公曾被作者称为她小说世界中惟一的“英雄 英雄”, 性世界温情脉脉的面纱。主人公曾被作者称为她小说世界中惟一的 英雄 , 她拥有着“一个疯子的审慎和机智 一个疯子的审慎和机智”,为了报复曾经伤害过她的社会, 她拥有着 一个疯子的审慎和机智 ,为了报复曾经伤害过她的社会,她用最 为病态的方式,“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 ,随心所欲地 为病态的方式, 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 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 施展着淫威。 作者将现代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推向了极致, 施展着淫威。 作者将现代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推向了极致,细微地镂刻着 人物变态的心理,那利刃一般毒辣的话语产生了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人物变态的心理,那利刃一般毒辣的话语产生了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金锁记》 《金锁记》在叙述体貌上还借鉴了民族旧小说的经验来表现她所要表现 的华洋杂处的现代都市生活。 的华洋杂处的现代都市生活。
张爱玲与金锁记PPT课件
《倾城之恋》:出身于破落大家族的闺秀白流苏,曾勇敢地离
婚,回到娘家;但在冷酷的现实面前,她不得不承认,“还是找个人 是真的”。因此,在遇到了阔绰的华侨子弟范柳原之后,她把自己仅 有的青春、名誉都赌在这桩婚姻的冒险中。“两方面都是精刮的人”, 经历了无数回合情感的讨价还价,流苏努力来的最好结果是得到了一 个“情妇”的地位。但出人意料地,因为珍珠港事件,香港的陷落 “成全”了她,在战事混乱,前途难卜的情势中,流苏与范柳原却产 生了患难夫妻的情感,她成了名正言顺的“范太太”。
31
• 由于爱情缺失,她不顾一切的用黄金之 梦来抵挡爱的失落,抗御欲火的炙烤, 企图用金钱来弥补一生的亏损,从而导 致一系列“次生悲剧”——由悲剧引发 的悲剧!
•——怎样理解这种说法?
32
• (三)家庭地位的低下
• 1、门户差别使七巧备受歧视:由二姨太变为正
头奶奶;不仅被姜家主人歧视,甚至在丫环眼里,她也 只是个“麻油店的活招牌”,根本不配她们服侍。她在 姜家举步维艰,处处受排挤,人人鄙视她……因此七巧 无
张爱玲与《金锁记》
1
2
张爱玲——生命历程
3
4
5
与胡兰成
与赖雅
6
第一节 关于张爱玲
一、显赫的家世背景
祖父——张佩纶 祖母——李鸿章之女李菊耦
二、分裂的家世教育
父——封建遗少,古典文学修养极好
母——新派女子,对女儿进行了深刻的西洋
教育
7
• 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张煐;1930年改名 张爱玲 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 学创作。两年後,发表《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 品,并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和胡兰成 1944与胡兰成结婚 1947年与胡兰成离婚 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离港赴美,并拜访胡适 1956年结识剧作家赖雅,同年八月,在纽约与赖雅结 婚 1967年赖雅去世;1973年定居洛杉矶;1995年九月
《金锁记》与张爱玲的形象艺术
《金锁记》与张爱玲的形象艺术作者:蓝秀平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第28期[摘要]张爱玲处身新旧交替时代。
张爱玲小说的巨大魅力来自于形象的表现艺术:脱俗的形象构思,传统的语言塑造,巧妙的个性刻画,生动的比喻描写。
张爱玲的形象技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传达出个人与历史、生活与命运、人性与生命的时代内涵。
[关键词]人物构思语言塑造个性刻画比喻描写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文坛,张爱玲是一道独特的景观,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时最走红的女作家。
她的童年是在孤独、寂寞和后母的凌辱与虐待中度过的—纷争、倾轧、暴虐和摧残,她的创作以其特定的视角和她的家庭环境、生活道路、气质教养微妙地联系着,笔下的女性或性格扭曲,或人格分裂,或心理变态,她的人物风格独特,表达别具一格,尤其是表现手段和语言个性化。
本文拟从小说《金锁记》作一探讨。
一、脱俗的形象人物构思七巧本姓曹,是《金锁记》的主要形象之一,她的命运在一系列矛盾中展开:和妯娌的矛盾,和女儿的矛盾,和媳妇的矛盾,和情人的矛盾。
曹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下级阶层女人,她的大哥为了攀附权贵,把她嫁入了没落家族姜家,在姜家她处处遭到排斥和冷眼,她不断地反抗,在别人眼中她恶名昭著,直到丈夫和老爷相继死后姜家分了家产,她才得以脱离封建家族的桎梏。
张爱玲把它比作是一把金锁—带着儿女搬到了外头住,她从此开始有了经济基础,没有了压抑的生活。
可是好景不长,她的后半生过得并不如意:早时曾托以幻想的意中人姜三爷来找她,她毫不犹豫地揭穿了他骗财的把戏,把自己生命中唯一闪光的爱情葬送了;儿子好不容易拖扯长大成婚,她却将儿媳活活地气死了;女儿三十岁仍未婚嫁,好不容易找了对象她偏偏又从中破坏。
最后这么一个不幸的女人终于在郁郁中死去,结束了她不幸的一生。
七巧属于小市民群体范畴,年轻时自由而泼辣,她可以站在街上和卖肉的调情,后来她用青春和婚姻作代价嫁进了封建大家庭,成为姜家少奶奶。
但是一进豪门她就永远地失去了真正的爱情,甚至也失去了自我。
霍聃:张爱玲小说《金锁记》解读
霍聃:张爱玲小说《金锁记》解读我们知道,鲁迅的童年很不幸,这使他有一颗受伤的灵魂,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他在《〈呐喊〉自序》中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看清了世人真面目的鲁迅在创作中无情地揭露造成人性扭曲的旧世界。
与鲁迅的童年有相似之处的女作家张爱玲,同样有着更加不幸的童年,这不幸的童年,使她的灵魂也受到了极大地伤害,也同样使她过早地看清了人世的真面目。
与鲁迅不同的是张爱玲不仅是灵魂受到伤害,而且是她健康的人性被压抑了,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张爱玲被压抑之后,她的反抗精神是很强烈的,这就使得她的创作有一种反抗压抑的复仇精神。
张爱玲原名叫张瑛,十岁的时候,她的母亲主张把她送进学校,她的父亲却坚决反对,最后还是她的母亲像拐卖人口一样硬把她送去了。
在填写入学证的时候,因为“张煐”这两个字不响亮,母亲想给她重取一个名字,一时踌躇着不知填什么名字好,支着头想了一会,说“暂且把英文名字胡乱译两个字罢”,这个词描述她当时的心情:ailing,意为烦恼。
张爱玲这个普通的名字只是母亲烦恼心情的随意表达,后来却响彻了整个文坛。
母亲一直打算替她改而没有改,再后来,张爱玲不愿意改,也没必要改了。
这真是一个可怕的巧合,张爱玲母亲的烦恼不是一时的,张爱玲呢,何尝不是。
也许烦恼才造就了一个旷世奇才。
张爱玲有着独特的家庭文化背景,这种文化背景造成了她的桀骜不驯,在她的心上播下了抗争的种子。
张爱玲的父亲是是一个典型的封建遗少式的人物,他出身豪门,是张佩纶之子、李鸿章之外孙,优越的生活条件磨灭了他美好的人性,他像一个寄生虫躺在大公馆里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在他身上既有纨绔子弟的花天酒地,又有没落世家的苟延残喘。
他嗜钱如命,既挥霍无度,又吝啬有加,对妻子陪嫁来的银子也不放过。
张爱玲的父亲其实就是一个“世人的真面目”的极好样本,也是在父亲身上,张爱玲最初感受到了人性的真面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虐待狂与性变态
主要表现在对女儿和儿媳的虐待。对家庭里同 性的虐待,这种虐待又和金钱,和性变态联系 在一起。 她对女儿的虐待,完全是出于那种变态的金钱 危机症。她为了守住金钱,给女儿缠脚,破坏 女儿的爱情。 她怕长安不安分,到处乱走,和男人来往,家 里的财产被男人霸占,就给她缠脚,缠了一年 多,把脚缠成了残废脚。宁可让女儿在家里抽 大烟。
然后告诉女儿说: 表哥虽然不是外人,但是,天下的男人都是一 样混帐。都是为了女人的钱。男人永远碰不得。 后来,长安大了,凡是别人给介绍的男人,只 要家境一般,曹七巧就觉得对方是贪图她的家 产。所以总是高不成,低不就的。 她为了一条床单,可以到学校大闹校长,弄得 满学校都知道。结果长安不好意思上学了。她 还带着两个老妈子到学校索要学费。
姜季泽
•“那姜三爷姜季泽却 一路打着呵欠进来 了,季泽是个结实 小伙子,偏于胖的 一方面,脑后拖一 根三股油松大辫, 生得天圆地方,鲜 红的腮颊,往下坠 着一点,青湿眉毛, 水汪汪的黑眼睛里 永远透着三分不耐 烦……”
长白 芝寿 娟姑娘
长安
小说结尾
七巧过世以后,长安和长白分了家搬出 来住。七巧的女儿是不难解决他自己的 问题的,谣言说她和一个男子在街上一 同走,停在摊子跟前,他为她买了一双 吊袜带。也许她用的是她自己的钱,可 是无论如何是由男子的袋里掏出来 的。……当然这不过是谣言。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 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
女儿长安成了老姑娘,好不容易找到 一个从德国留学回来的童世舫。童世 舫不讲究旧式婚姻的排场,也不在乎 嫁妆问题,但是,曹七巧仍然认为是 看着她家的门第来,看着她的财产来 的,所以百般阻挠,最后她请童世舫 到家来作客。长安本来已经戒烟了, 但是她却故意说长安抽鸦片,把女儿 的婚姻破坏。
她对于儿媳妇的虐待,却是性变态。 她对儿媳妇芝寿开始是语言侮辱, 说些下流、尖刻的话。比如说,嘴 唇可以切一大碟子,怕要了儿子的 命。看到她儿子,就要找马桶。特 别是,整夜地盘问儿子与芝寿的性 隐私,老妈子,丫鬟在旁边笑。然 后,在打麻将的时候公布于众。
她几乎就要被情欲所征服了。但是, 她仍然不想轻易放弃金钱:
不行!她不能有把柄落在这厮手里。 姜家的人是厉害的,她的钱只怕保 不住。她得先证明他是真心不是。
当姜季泽要她卖地,好买他的房子的时候,曹七巧发 现,姜季泽完全是事先策划好的,来算计她的,再也 压不住心中的怒气,暴跳如雷,一边大破口大骂,一 边大打出手。把手里扇子扔过去,还要动手打姜季泽, 被老妈子抱住。终于,她为了守住金钱,牺牲了自己 的情欲。
七巧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这 些年了,他跟她捉密迷藏似的,只是近不得身,原来还有今天! 可不是,这半辈子已经完了——花一半的年纪已经过去了。人 生就是这样的错综复杂,不讲理。当初她为什么嫁到姜家来? 为了钱么?为了要遇见季泽,为了命中注定要和季泽相爱。她 微微抬起脸来,季泽立在她跟前,两手合在她扇子上,面颊贴 在她扇子上。他也老了十年了,然而人究竟还是那个人呵!他 难道是哄她么?他想她的钱——她卖掉她的一生换来的几个钱? 仅仅这一转念便使她暴怒起来。就算她错怪了他,他为她吃的 苦抵得过她为他吃的苦么?好容易她死了心了,他又来撩拨她。 她恨他。他还在看她。他的眼睛——虽然隔了十年,人还是那 个人呵!就算他是骗她的,迟一点儿发现不好么?即使明知是 骗人的,他太会演戏了,也跟真的差不多罢?
但是,更重要的是,她具有饱满而旺盛的欲望,
就是爱欲与金钱欲。身体欲望与物质欲望。张
爱玲笔下的女性,几乎没有缺乏欲望,都有那 种要争取到什么的强烈冲动。曹七巧是其中一 个很典型的人物。身体欲望与金钱欲望及其矛 盾是她性格的深层结构,决定了她的命运。欲 望分几个阶段:
1、性压抑 由于丈夫的疾病,丈夫形同虚设,她的情欲无法得到 满足,具有性压抑的潜在心理。她的那些黄色语言, 一方面是粗俗,一方面和性压抑有关。 为了获得性欲满足,她觊觎三少爷姜季泽,作品一开 始就写了她对姜季泽的欲望。和姜季泽打情骂俏,眉 来眼去。明显地去勾引姜季泽。她坐在姜季泽的椅子 角上,把手贴在姜季泽的腿上,蹲在地上假装痛苦, 希望姜季泽同情他。甚至,说:“我就不懂,我有什 么地方不如人?我有什么地方不好?”
3、心理变态
曹七巧用金钱把自己的情欲狠狠地压制 在心中的时候,金钱,成为她心中唯一 目标。由于这种金钱欲望过于强烈,所 以,她并不会象一般人那样是被动防守, 而是采取了更主动的攻击性的姿态去守 住金钱。从而产生一种心理变态。三种 变态性心理:财产危机症、虐待狂、性 变态。
Hale Waihona Puke 财产危机症她总是觉得男人在觊觎她的财产。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把金钱看得 高于一切
《金
锁
记》
张爱玲
一、作品概说
《金锁记》创作于1943年, 原载于《杂志》1943年12卷2号至12卷3号。
• 夏 志 清
说古 据 。以 我 ”来 看 最来 伟, 大这 的是 中中 篇国 小从
“
二、作品的主题思想
作品深刻地揭示了金钱对人性的扭曲以及人性在金 钱腐蚀之后的深刻变异。
一、我们可以从人性原欲、人性变态 和人性异化的角度来解读。 作品不仅写了人的金钱欲,还突出 地表现了人的情欲。 曹七巧最后终于沦落为一个眼中只 有金钱没有亲情的恶魔。
那曹七巧且不坐下,一只手撑着门,一只 手撑住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 洋绉手帕,下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 线镶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裤子,瘦骨 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四 下里一看,笑道:“人都齐了,今儿想 必我又晚了!怎怪我不迟到 —— 摸着黑 梳头!谁教我的窗户冲着院子呢?单单 就派了那么间房给我,横竖我们那位眼 看活不长的,我们净等着做孤儿寡妇 了——不欺负我们,欺负谁?”
周瘦鹃
苏 青
1922年迁居天津 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 楼梦》和《三国演义》 1930年改名张爱玲 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 学创作
1944与胡兰成结婚
1947年与胡兰成离婚 1952年移居香港 1955年离港赴美,并拜访胡适
(1954年)
《金锁记》( 1943 )是张爱玲最优 秀的作品。张爱玲自己也最喜欢这 部作品,把它排在《传奇》的首位。 《金锁记》写的是没落的封建贵族 大家庭的女性生活,是张爱玲最擅 长的题材,无论是语言,还是对人 物的刻画,都达到相当高的艺术境 界。
心理深度
张爱玲善于挖掘人物的心理深度, 她的人物几乎都具有很强的心理深 度。对人物心理挖掘最深刻,最触 目惊心的应该是《金锁记》。作品 描写性压抑和金钱欲望对女性 的心 灵扭曲。是一部关于黄金和情欲的 心理传奇。
张爱玲与 《金锁记》
一、张爱玲生平
1920年9月30日出 生於上海,原名张 煐。
显赫的家世
其外祖父是李鸿章 父亲是张佩纶 母亲:黄素琼 其祖父是黄翼升 (长江水师提督) 继母:孙用藩 其父亲是孙宝琦 (北洋政府国务总理)
父亲:张志沂
李鸿章夫人及爱女
张佩纶
1943年发表《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 作品,并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和胡兰 成
但是,曹七巧的这种愤怒,仍然还带有情欲的烙印。 她的愤怒,是由强烈的爱欲转化而来的恨,和绝对的 恨仍然不一样。所以,她感到, “她的一颗心直往下 坠 —— 她很明白她这举动太蠢 —— 太蠢 —— 她在这儿 丢人出丑。” 所以,姜季泽走了以后,她在窗户上看:
她要在楼上的窗户里再看他一眼。无论如何,她从前爱过他。 她的爱给她无穷的痛苦。单只这一点,就使他值得留恋。多 少回了,为了要按捺她自己,她迸得全身的筋骨与牙根都酸 楚了。今天完全是她的错。他不是个好人,她也不是不知道。 她要他,就得装糊涂,就得容忍他的坏。他为什么要戳穿他? 人生在世,还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归根究底,什么是真的, 什么是假的? 尽管她内心仍然存在着沸腾的情欲,但是,在情欲与金钱的 冲突中,最终毕竟金钱占了绝对的优势。金钱欲望压倒了情 欲。
但是,姜季泽虽然是个寻花问柳、风流倜傥的 花花公子,但是,却兔子不吃窝边草。在家里 却还有一定的道德底线,对她只是停留在一般 的调情上,并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意思。他对曹 七巧说: “二嫂,我虽年纪小,并不是一味胡来的人。” 这里曹七巧就有更多的令人同情的地方。她是 对姜季泽欲望,虽然只是一种单纯的性欲,但 是毕竟是对于自己悲剧的命运的反抗。
二、小说也可以从人与环境的关系来解读。 一个健旺的生命在重重的压抑下会如何? 作家非常冷静地为人们一步步展开曹七 巧在环境作用下的人生变态,从中不难 窥见作家对于人在环境拨弄下那不由自 主的变化的悲悯。
曹七巧
“三十年来她带着黄金的枷。 她用那枷角劈杀了几个人, 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曹七巧出场
1945年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 演;同年,抗战胜利
1 9 4 6、8
1945年: 《留情》、 《创世纪》 1947年:《华丽缘》、《多少恨》 1950年:《十八春》(长篇) 1951年:《小艾》 (中篇) 1954年:《秧歌》、《赤地之恋》(长篇、中文 版) 1958年:《五四遗事》 1966年:《怨女》(长篇、中文版)
三少爷姜季泽主动找曹七巧,与她从叙旧情, 想要利用曹七巧对他的恋情,从曹七巧那里占 便宜。他说自己从前的放浪都是因为曹七巧。 面对姜季泽,一瞬间,曹七巧感情非常复杂, 在灵魂深处,展开了情欲与金钱的搏斗。
一方面,曹七巧她对姜季泽虽然旧情难忘。她 的确是爱姜季泽的。她甚至认为,她嫁到姜家, 命中注定要爱上姜季泽的。另一方面,她又感 到她的钱是用青春换来的。作品这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