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基础砌筑工艺标准图文稿

合集下载

砌筑工艺详细图解

砌筑工艺详细图解
(十)零星砌砖
(1)范围:台阶的挡墙、梯带、厕所蹲台、小便槽、池槽腿等 实砌砌体。 (2)按设计图示尺寸以m3计算
第22页/共25页
【例6】某“小型住宅”(见图8-40)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平顶砖墙结构,平顶板 厚为100mm,室内净高2.9m,门窗均用钢筋砖过梁,外门M1洞口尺寸为1.0 m×2.0 m,内门M2洞口尺寸为0.9m×2.2 m,窗洞高均为1.5 m,内外墙均为1砖 混水墙,用M2.5水泥混合砂浆砌筑。试计算砌筑工程量。
(3)室内地坪有坡度差:以最低处室内地面标高分界。 (4)围墙:设计室外地坪为界。
身 室内地坪 础
墙身 设计室外地坪
基础
第3页/共25页
2、工程量计算 =基础断面面积×基础长度-V应扣除+V应增加
(1) 基础断面面积: =基础墙厚×基础高度+大放脚折算面积 =基础墙厚×(基础高度+大放脚折算高度)
(5)不应扣除: a. 0.3m2以下的孔洞; b. 嵌入墙体的构件:梁头、板头、木砖、门窗走头、墙身内加
固钢筋、铁件、钢管等。
第16页/共25页
(6)应增加:砖垛。 (7)不增加:突出墙面的腰线、挑檐、压顶、窗台线、门窗套等
第17页/共25页
例4:有一墙厚24cm的实砌砖墙,墙高4m,总长54m,有附墙砖 垛10个,砖垛凸出部分尺寸为12.5cm×24cm,计算其工程量。
一 0.137 0.066 0.043 0.032 0.026 0.021 0.01575 二 0.411 0.197 0.129 0.096 0.077 0.064 0.04725 三 0.822 0.394 0.256 0.193 0.154 0.128 0.09450 四 1.369 0.656 0.432 0.321 0.256 0.213 0.15750 五 2.054 0.984 0.647 0.432 0.384 0.319 0.23630 六 2.876 1.378 0.906 0.675 0.538 0.447 0.33080

砖砌体施工工艺流程图

砖砌体施工工艺流程图

2.2 办完地基、基础工程隐检手续。

2.3 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防潮层。

2.4 弹好轴线墙身线,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手续。

2.5 按设计标高要求立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以15~20m 为宜。

2.6 砂浆由试验室做好试配,准备好砂浆试模(6 块为一组)。

第4章工艺流程
第1节工艺流程
第2节砖浇水
粘土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边1.5cm 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冬期浇水有困难,必须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第2节一般项目
1 砖砌体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外搭砌,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2 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第3节允许偏差项目
砖砌体的一般尺寸允许偏差符合表202-1 的规定。

表202-1
第6章成品保护。

砖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砖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砖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5.1 基本规定5.1.1 砖基础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砖、水泥、外加剂等尚应有材料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

严禁使用国家或本地区明令淘汰的材料。

5.1.2 砌筑基础前,应校核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1.2的规定。

放线尺寸的允许偏差表5.1.25.1.3 砌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

当设计无要求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扩大部分的高度。

(2)基础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

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槎、接槎。

5.1.4分项工程的验收应在检验批验收合格后的基础上进行。

检验批的确定可根据施工段划分。

5.1.5工程检验批验收时,其主控项目应全部符合本标准的规定;一般项目应有80%及以上的抽检处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或偏差值在允许偏差范围以内。

5.2 砖基础砌体工程5.2.1 施工准备5.2.1.1 技术准备(1)根据施工图纸(已会审)及标准规范,编制砌体的施工方案并经相关单位批准通过。

(2)编制工程材料、机具、劳动力的需求计划。

(3)根据现场条件,完成工程测量控制点的定位、移交、复核工作。

(4)完成进场材料的见证取样复检及砌筑砂浆的试配工作。

(5)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环境交底。

5.2.1.2 材料要求(1)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1)水泥:一般采用32.5级或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各强度等级水泥的强度数值见表5.2.1.2-1。

各强度等级水泥的强度数值(MPa)表5.2.1.2-12)砂:一般宜用中砂,并不得含有有害物质,勾缝宜用细砂。

3)水:使用自来水或天然洁净可供饮用的水。

(2)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场合格证及实验报告;1)用于基础的砖宜用烧结普通砖。

2)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也可用于基础,但不得用于长期受热200℃以上、受急冷急热和有酸性介质侵蚀的部位。

砖墙砌筑施工工艺标准

砖墙砌筑施工工艺标准

砖墙砌筑施工工艺标准GXEJ/QB15-2003砖墙为民用与工业建筑最为常用的墙体型式.具有材料易得,施工简便,经久耐用,费用低廉等优点;但墙体重量较大,砌筑劳动强度高。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作一般七层及七层以下的民用住宅墙体及工业厂房围护墙的墙体工程。

一、材料要求1.砖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或验单。

2.水泥采用P。

032.5或P。

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4.砂用中砂,并通过5mm筛孔。

配制M5(含M5)以上砂浆,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M5以下砂浆,砂的含量不应超过10%,不得含有草根杂物。

5.掺合料有石灰膏、磨细生石灰粉,电石膏和粉煤灰等,石灰膏的熟化时间不应少于7d,严禁使用冻结或脱水硬化的石灰膏.(1)砖、水泥、砂、掺合料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并检验合格。

(2)外加剂多使用微沫剂或各种不同品种的有机塑化剂,其掺量、稀释办法、拌合要求和使用范围应严格按有关技术规定执行,并由试验室试配确定.6、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砌筑砂浆配合比比例按照《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为重量比。

二、主要机具设备1.机械设备应务有砂浆搅拌机、筛砂机和淋灰机等。

2.主要工具应务有大铲刀、吊线板、线坠、不平尺、皮数杆、灰桶、存灰槽、砖夹、筛子,缝运砖车、灰浆车斗车、磅秤和砖笼等.施工需用主要机具设备与“基础砌筑”相同。

三、作业条件1、砌筑前,基础及防潮层应经验收合格,基础顶面弹好墙身轴线、墙边线、门窗洞口和柱子的位置线。

2、办完地基、基础工程隐检手续。

3、回填完基础两侧及房心土方,安装好暖气沟盖板.4、在墙转角处、楼梯间及内外墙交接处,已按标高立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以15~20m为宜,并办好预检手续.5、砌筑部位(基础或楼板等)的灰渣、杂物清除干净,并浇水湿润。

6、砂浆由试验室做好试配,确定配合比;准备好砂浆试模.7、随砌随搭好的脚手架;垂直运输机具准备就绪。

砌筑工程标准化做法(附图参考)

砌筑工程标准化做法(附图参考)

砌筑工程及墙体抹灰工程标准化做法(附图参考)一、砌筑说明:1、砌体工程的顶层和底层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120㎜,纵向配筋不少于4φ10,箍筋φ6@200;其他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的厚度不小于6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纵向配筋不宜少于3φ8 ;2、顶层门窗洞口过梁宜结合圈梁通长布置,若采用单独过梁时,过梁伸入两端墙内每边不少于600mm,且应在过梁上的水平灰缝内设置2~3道不小于2φ6@300通长焊接钢筋网片。

3、顶层及女儿墙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7.5。

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或采用预拌砂浆。

二、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当墙长大于5m时,应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应增设高度为120mm,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

当框架顶层填充墙采用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时,墙面粉刷应采取满铺镀锌钢丝网等措施。

屋面女儿墙不应采用轻质墙体材料砌筑。

当采用砌体结构时,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和厚度不少于120mm的钢筋混凝土压顶。

洞口宽度大于2m时,两边应设置构造柱。

墙体砌筑15天以上方可砌筑斜砖或塞缝;斜砖角度60度,留缝为40~50mm;三、砌体工程材料的控制1、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严禁使用山砂和混合粉。

2、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釜停放期不应小于28d,不宜小于45d;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应小于28d。

四、砌筑施工质量控制1、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15d以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2、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应折弯压入砖缝。

拉结筋宜采用预埋法留置。

砌体工程施工技术详细图文讲解(附图丰富-109页)

砌体工程施工技术详细图文讲解(附图丰富-109页)
块灰(团灰)
洗灰池
袋装生石灰粉
3.1.1砌筑材料
② 砂浆的制备:砂浆制备应采用经试配调整后的配合比。水泥配料 的误差控制在±2%以内,砂、石灰膏和外掺料控制在±5%以内。 砂浆中掺入外掺料可改善其和易性,常用的外掺料有粘土膏、电石 膏和粉煤灰等。 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检 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掺用外加剂时,应将外加剂按规定浓度溶入水中,将其溶液与拌和 水一起投入拌和,不得将外加剂直接投入拌制的砂浆中。
3.1.3 一般规定
⑹ 240mm厚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 上一皮砖、砖砌台阶的上水平面 及挑出层,应整砖丁砌;
⑺ 搁置预制梁板的砌体顶面应 找平,安装时应再座浆;
⑻ 多孔砖的孔洞应垂直于受 压面砌筑;
墙顶的整砖丁砌
⑼ 墙厚370mm及以上的砌体宜双面挂线砌筑;
⑽ 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3.2.2 质量要求
⑷ 砖砌体轴线位置偏移不得大于 10mm;砖砌体的垂直度允许偏 差,每层楼为5mm,建筑物全高 ≤10m时为10mm,全高>10m时 为20mm;
⑸ 砖砌体组砌方法应上下错缝、内 外搭砌,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 法”。要求清水墙、窗间墙无通缝, 混水墙大于或等于300mm的通缝每 间房不超过3处,且不得位于同一面 墙上;
3.2.1 施工工艺
铺灰砌砖 铺灰砌砖的操作方法很多,与各地区的操作习惯、使用工具有关。 常用的砌砖工程施工方法有:挤浆法、刮浆法和满口灰法。操作工 具北方多用大铲,南方多用泥(瓦)刀。
泥刀
大铲
北方多用大铲、挤浆法砌筑
南方多用泥刀、刮浆法砌筑
3.2.1 施工工艺
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 过300C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砖墙砌筑施工工艺标准

砖墙砌筑施工工艺标准

砖墙砌筑施工工艺标准GXEJ/QB15-2003砖墙为民用与工业建筑最为常用的墙体型式。

具有材料易得,施工简便,经久耐用,费用低廉等优点;但墙体重量较大,砌筑劳动强度高。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作一般七层及七层以下的民用住宅墙体及工业厂房围护墙的墙体工程。

一、材料要求1.砖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或验单。

2.水泥采用P.032.5或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4.砂用中砂,并通过5mm筛孔。

配制M5(含M5)以上砂浆,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M5以下砂浆,砂的含量不应超过10%,不得含有草根杂物。

5.掺合料有石灰膏、磨细生石灰粉,电石膏和粉煤灰等,石灰膏的熟化时间不应少于7d,严禁使用冻结或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1)砖、水泥、砂、掺合料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并检验合格。

(2)外加剂多使用微沫剂或各种不同品种的有机塑化剂,其掺量、稀释办法、拌合要求和使用范围应严格按有关技术规定执行,并由试验室试配确定。

6、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砌筑砂浆配合比比例按照《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为重量比。

二、主要机具设备1.机械设备应务有砂浆搅拌机、筛砂机和淋灰机等。

2.主要工具应务有大铲刀、吊线板、线坠、不平尺、皮数杆、灰桶、存灰槽、砖夹、筛子,缝运砖车、灰浆车斗车、磅秤和砖笼等。

施工需用主要机具设备与“基础砌筑”相同。

三、作业条件1、砌筑前,基础及防潮层应经验收合格,基础顶面弹好墙身轴线、墙边线、门窗洞口和柱子的位置线。

2、办完地基、基础工程隐检手续。

3、回填完基础两侧及房心土方,安装好暖气沟盖板。

4、在墙转角处、楼梯间及内外墙交接处,已按标高立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以15~20m为宜,并办好预检手续。

5、砌筑部位(基础或楼板等)的灰渣、杂物清除干净,并浇水湿润。

6、砂浆由试验室做好试配,确定配合比;准备好砂浆试模。

7、随砌随搭好的脚手架;垂直运输机具准备就绪。

建筑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ppt课件

建筑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ppt课件

砌体施工后楼层 清洁
楼层内空心砖堆码整齐
构 造 柱 浇 筑 密 实
过 梁 二 次 浇 筑 密 实
门过梁、墙垛浇筑密实、 无麻面
预制过梁标明浇筑日期,标 字的面为底面,以免安装反 向。过梁底面拉毛以增强与 抹灰砂浆的粘结力。
浇筑密实,表面收平拉毛
构造柱成形质量
后塞口斜度一致(60度)
灰缝均匀、饱满 墙面清洁、卫生
施工管理人员参与库房收货, 对不符合要求的砌块进行退 回处理,不允许不合格的砌 块用与施工现场。
严禁干砖上楼层.若砌块在楼层内搁置过久,砌筑 前要发水湿润
楼层砌体施工前,楼层内要准备一些碎石、水泥,以 备墙根找平和过梁搁置位置找平用。
砌块堆放整齐,注意内墙 用砖与外墙用砖的不同 (内墙砖容重为800KG级 13孔,外墙砖容重900KG级 12孔)。转运过程中要轻拿 轻放。
后塞口所用砌块码放在 后塞口处
方法一:除后塞口外的墙体施工完毕后, 将所有剩余材料清理出楼层,做好楼层 清洁。后塞口施工时,再将后塞口施工 所用的材料转入楼层内。
方法二:将后塞口施工所用的材料码放 在后塞口处,进行楼层清洁。外墙处应 注意高空坠落。
转角筋长度 要满足规范 要求,间距 500mm.
• 砼导墙的平面位置要与墙体保持一致。 • 浇筑密实,表面收平。
砼导墙模板规范、牢固
支模牢固
定位钢筋
施工缝处凿毛
卫 生 间 导 墙 吊 模 作 法
砼导墙浇筑密实,表面收 平,门洞口尺寸留设准确, 做到工完料尽场清。
点、线、面清晰
不错台
表面收平
4、砂浆配合比及添加剂掺量的控制
• 砌体施工前,对河沙、水泥进行原材料取 样送检,做配合比试验。砌体砂浆搅拌要 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计量搅拌。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化做法图册,详细做法图文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化做法图册,详细做法图文

第一节砌筑准备工作1、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将厨卫间有砼翻边要求的位置,用墨线在楼面进行放线便于支模。

2、按墙段实量尺寸、洞口位置和砌块规格尺寸作砌体排版。

排版测量放线第二节混凝土翻边1、模板内侧设内衬,同时外侧用U型模板条控制翻边厚度(过梁、圈梁和压顶均采用此方法加固)。

2、厨卫间、外墙砼翻边高度不低于120mm(但也得结合砌块模数,一般填充墙翻边为200高);3、水电预埋应在浇筑前完成,要求定位准确,加固牢靠,不得后凿。

砼翻边成型和水电预埋圈梁,过梁加固翻边混凝土加固、浇筑第三节砌筑要点1、砌筑时一定要设置皮数杆并带线,保证“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2、灰缝砂浆饱满,内墙水平和垂直灰缝饱满度均应≥80%,外墙灰缝饱满度均应100%,砌筑墙面应横平竖直,阴阳角方正;落地灰及时回收利用,产生的垃圾随时清理归堆。

3、蒸压加气砌块灰缝水平厚度为15~20mm,其他为8 ~12mm。

4、蒸压加气砌块采用切割机或专用工具切割,严禁用刀或斧砍。

设置皮数杆专用切割机灰缝饱满且横平竖直第四节构造柱和拉结钢筋1、构造柱纵向钢筋及箍筋符合设计。

2、构造柱纵向钢筋顶部和底部应锚入混凝土梁或板中。

3、拉结钢筋应沿砌筑全高设置,间隔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拉结钢筋构造柱钢筋第五节构造柱和拉梁1、砌体填充墙净高>4.0m时设置拉梁(腰带);砌体填充墙长>2H时或墙长>5m时设构造柱,同时应满足设计要求。

构造柱和拉梁(腰带)第六节构造柱(1):马牙槎和浇筑口1、构造柱与墙体交接处留出马牙槎,马牙槎先退后进,宽度为60mm,上下对齐。

2、沿砌体马牙槎凹凸边缘贴上海绵条。

3、顶部模板装成喇叭式进料口,进料口应比构造柱高出100mm。

4、浇筑砼时应把进料口也满浇,拆模后将突出的混凝土打凿掉即可。

浇筑口设置留置马牙槎第六节构造柱(2):模板加固1、构造柱模板的对拉螺杆宜设置于构造柱中,不宜在墙上打、钻孔。

2、对拉螺杆距离上下各150mm,中间距离≤600mm。

砖基础砌筑施工工艺

砖基础砌筑施工工艺

砖基础砌筑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 砖: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

有裂缝、断裂和欠角的砖严禁使用。

2. 砂浆:宜采用混合砂浆,配合比应由试验确定。

砂浆应随拌随用,并应在初凝前用完。

3. 工具:应备有搅拌机、大铲、刨锛、瓦刀、扁子、托线板、线坠、水平尺、皮数杆、小白线等。

二、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线,并经项目部技术质量部门验收后方可施工。

三、基层处理1. 将基础表面浮土、垃圾等清理干净。

2. 按设计图纸及标高找好水平灰缝,并用水泥砂浆垫平。

四、摆砖撂底摆砖是在垫层上按实砌大样放出第一皮砖的位置,一般撂底尺寸比实际尺寸稍大,以便于调整。

摆砖撂底时,要考虑窗口位置及各部位门洞位置,避免出现破活。

五、立皮数杆皮数杆是控制砌体垂直度的一种辅助工具,皮数杆立于墙的转角和纵横交接处,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砌体的垂直度和各部件的尺寸、位置的正确。

在基础部分,也可在两条同时砌筑的丁字墙交接处立一根木杆来控制其标高。

六、盘角挂线盘角挂线是在墙角或特殊部位先砌好一块砖,以作为墙身砌筑的基准。

盘角应挂线,在允许范围内先盘好较大墙角,在逐面砌墙,保证其位置正确,精度达到要求。

为确保质量,对两相邻墙面须同时挂线砌筑。

砌筑时应随时检查各道工序是否符合要求,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

七、墙体砌筑1. 砌筑前应将楼面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在墙转角处设皮数杆,皮数杆上标明砖的皮数及收头线位置。

在墙的两端立好标志块,间距不大于15m再拉通线挂中间大线。

在砌筑前应检查墙体的轴线尺寸,并根据排砖模数在砌筑面上放出隔墙的位置线。

2. 砌筑时应先试摆砖,并在统一指挥下弹好墨线后开始砌墙。

根据不同的砌筑材料,采用不同的砌筑方法。

多孔砖及空心砖应采用满铺满挤砌筑形式(除采用标准砂浆外,采用不同品种砂浆应将砂浆转换相应的砖或砼板块)。

首层采用混凝土板块应铺砼板块找平层一道,采用C20细石砼,随打随抹平。

转换层以上墙体采用陶粒空心砖应采用1:3水泥砂浆铺底2cm厚,后进行墙体砌筑;陶粒空心砖采用全顺式砌筑;砂加气砼砌块随铺砂浆随砌筑,门窗洞口两侧应放置砼钢筋砌块(具体做法详见设计图)。

砌体施工工艺流程标准做法图文详细

砌体施工工艺流程标准做法图文详细

砌体施工工艺流程标准做法图文详细1、施工工艺流程2、施工要点(1)定位放线根据建筑图纸放好细部线,包括门窗洞口和竖向线盒统一留置的高度。

【说明】砌体工程施工前核对好放样尺寸,核对实际的轴线、尺寸、位置、标高、门窗的实际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使用的砌筑预埋件,其规格质量要符合设计要求。

结构经验收合格后,把砌筑基层楼地面的浮浆残渣清理干净,并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墙身、门窗洞口位置弹线,同时在结构墙柱上标出标高线。

(2)卫生间反坎制作凡厕、厨房间的墙体部位应设置高出楼地面不小于150mm的现浇混凝土坎台,厚度与墙体同。

【说明】根据墙体净高度、砌块的高度及灰缝厚度计算皮数,选择合适的组合排砖方法,确定砖块的层数。

应注意考虑门窗洞口过梁及圈梁高度和位置,根据排版情况在加气砼砌块底部设置200mm 高左右蒸压水泥砖调节圈梁高度及位置和顶部斜砌高度,在厨房、卫生间露台、外阳台等经常受干湿交替作用的墙体根部,浇筑宽度同墙厚、高度不小于 200mm 的 C20 素混凝土墙垫。

根据墙体净高度、砌块的高度及灰缝厚度计算皮数,选择合适的组合排砖方法,确定砖块的层数。

(3)拉结筋制作砌体与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拉结预埋筋位置应准确,要依据全高及策划的构造位置针对性的留设,拉结于墙体内砌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说明】竖向间距满足规范和砌体的模数要求.拉结筋应平直,于墙体内有弯钩,在拉结筋段内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应大于 85%,不得使用膨胀螺栓固定焊接拉结筋。

砌体与结构或构造柱的拉结预埋筋位置应准确,拉结于墙体内砌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钻孔深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孔洞的清理要求用专用电动吹风机,确保粉尘的清理效果;墙体拉接筋抗拔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砌筑。

砌块墙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且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得小于高度的 2/3。

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应将接槎处灰浆及杂物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用砂浆填实保持灰缝顺直。

砖砌体施工工艺

砖砌体施工工艺

砖砌体施工工艺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楼砖砌体施工方案一、砖基础施工A放线:根据龙门板或轴线桩上标出的建筑物的主要轴线,弹出基础轴线和边线,放线后进行复核。

B立皮数杆:在垫层转角处、交接处及高低处均立皮数杆。

基础皮数杆抄平,使杆上所示底层室内地面标高与设计标高一致。

C确定砌组方法:组砌方法采用满条满丁,里外咬槎,上下层错缝。

D排砖撂底:基础大放脚的撂底尺寸及收退方法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如一层一退,里外均砌丁砖。

如二层一退,第一层为条砖,第二层砌丁砖。

E砌筑(1)砖基础砌筑前,基础垫层表面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之后,先盘角,每次盘角高度不超过五层砖,随盘随靠平、吊直。

(2)砌基础墙挂线,240mm墙反手挂线,370mm及以上墙双面挂线。

(3)基础标高不一致或有局部加深部位,从低处往上砌筑,经常拉线检查,以保持砌体通顺、平直。

(4)砌筑基础大放脚时错缝,利用碎砖和断砖填心时,分散填放在受力较小的和不重要的部位,(5)基础分段砌筑留斜槎,分段砌筑的高度不超过1.2m,(6)基础大放脚砌至基础上部时,拉线检查轴线及边线,保证基础墙身位置正确。

同时对照皮数杆的皮数及高度,如有偏差,在水平灰缝中逐渐调整,使砌体的皮数和皮杆数一致。

(7)各种欲留洞、欲埋件拉结筋按设计要求留置,避免后剔凿影响砌体质量。

(8)变形缝的墙角按直角要求砌筑,先砌的墙要把舌头灰刮净,后砌的墙用缩口灰,掉入缝内的杂物随时清理。

F抹防水层施工:抹防潮层之前,将墙顶面松动的砖重新砌好,表面清扫干净,浇水湿润,随即抹防水沙浆。

G养护验收:基础砌筑完成后,做好成品保护,准备基础工程验收,基础工程验收后,及时进行回填。

二、砖墙施工A放线(1)在砌筑首层或搂层墙体之前,先清除底面上的灰土等杂物,并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基层,使墙底标高符合设计要求,上下层外墙无明显接缝,找平后,进行墙身放线。

(2)首层墙身放线,以龙门板(或轴线桩)定位钉为标志拉线定轴线,并在基础顶面弹出纵横墙的内外边线,然后标出门窗洞口的位置线。

002一般砖砌体砌筑工艺_7445

002一般砖砌体砌筑工艺_7445

一般砖砌体砌筑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砖混、外砖内模及有抗震构造柱的砖墙砌筑工程。

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砖: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试验单。

清水墙的砖应色泽均匀,边角整齐。

2.1.2水泥:品种及标号应根据砌体部位及所处环境条件选择,一般宜采用325 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1.3砂:用中砂,配制 M5以下砂浆所用砂的含泥量不超过10%,M5及其以上砂浆的砂含泥量不超过 5%,使用前用5mm 孔径的筛子过筛。

2.1.4掺合料:白灰熟化时间不少于7d,或采用粉煤灰等;2.1.5其它材料:墙体拉结筋及预埋件、木砖应刷防腐剂等。

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大铲、刨锛、瓦刀、扇子、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铁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砖夹子、扫帚等。

2.2作业条件:2.2.1完成室外及房心回填土,安装好沟盖板。

2.2.2办完地基、基础工程隐检手续。

2.2.3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防潮层。

2.2.4弹好轴线墙身线,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手续。

2.2.5按设计标高要求立好应数杆,皮数杆的间距以15~ 20m 为宜。

2.2.6砂浆由试验室做好试配,准备好砂浆试模( 6 块为一组)。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砂浆搅拌↓作业准备→砖浇水→砌砖墙→验评3.2砖浇水:粘土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 1.5m 为宜,含水率为 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冬期浇水有困难,必须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3.3砂浆搅拌: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

宜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

3.4砌砖墙:3.4.1组砌方法: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

砌筑工程图片(与“基础”相关文档共9张)

砌筑工程图片(与“基础”相关文档共9张)

6、眠墙
S扩:基础大放脚增加面积, S扩=n(n+1)ab(等高式) SL:扩基:础基计础算大长放度脚:增外加墙面取积中, S心扩线=n长(;n+1)ab(等高式) 2H、设砖计基:础基:础以设体计积埋计深算;工程量 L1: 、基础计与算墙长体度的:划外分墙 :取以中设心计线室长外;地坪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室内设计地面为界。 S2、扩砖:基基础础:大以放体脚积增计加算面工积程, S量扩=n(n+1)ab(等高式) HS扩设:计基:础基大础放设脚计增埋加深面;积, S扩=n(n+1)ab(等高式) 1=、L×基(础D与×墙H体设的计划+分S扩:)以设计室外地坪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室内设计地面为界。 1、基梁础下与砖墙体(的空划斗分墙: )以设计室外地坪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室内设计地面为界。 S扩:基础大放脚增加面积, S扩=n(n+1)ab(等高式) HS扩折:基基础础大大放放脚脚增折加算面成积相, 应S扩墙=厚n的(高n+度1)。ab(等高式) 2了、解砼砌墙筑、工柱程、现梁场与施砖工墙情况 V1、=L基×础基与础墙展体开的面划积分:以设计室外地坪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室内设计地面为界。 L1: 、基础计与算墙长体度的:划外分墙 :取以中设心计线室长外;地坪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室内设计地面为界。 1了、解基砌础筑与工墙程体现的场划施分工:情以况设计室外地坪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室内设计地面为界。 =L× (D ×H设计+S扩)
砌筑工程图片 了解砌筑工程现场施
工情况
第1页,共9页分:以设计室外地坪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室内设计地面为界。
2、砖基础:以体积计算工程量
V=L×基础展开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砖基础砌筑工艺标准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砖基础砌筑工艺标准(601-1996)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和外砖内模结构的基础砌筑工程。

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砖:砖的品种,强度等级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

有出厂证明、试验单。

2.1.2水泥:一般采用3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2.1.3砂:中砂,应过5mm孔径的筛。

配制M5以下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10%;M5及其以上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

瞩怂润厉钐瘗睐枥庑赖赁轫胧。

2.1.4掺合料;石灰膏,粉煤灰和磨细生石灰粉等,生石灰粉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d。

2.1.5其它材料:拉结筋、预埋件、防水粉等。

2.1.6主要机具:应备有砂浆搅拌机、大铲、刨锛、托统板、线坠、钢卷尺、灰槽、小水桶、砖夹子、小线、筛子、扫帚、八字靠尺板、钢筋卡子、铁抹子等。

闻创沟烩铛险爱氇谴净祸测枞。

2.2作业条件:
2.2.1基槽:混凝土或灰土地基均已完成,并办完隐检手续。

2.2.2已放好基础轴线及边线;立好皮数杆(一般间距15~20m,转角处均应设立),并办完预检手续。

残骛楼诤锩濑济溆堑籁娅骒东。

2.2.3根据皮数杆最下面一层砖的底标高,拉线检查基础垫层表面标高,如第一层砖的水平灰缝大于20mm时,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细石代替或
用砂浆垫平,更不允许砍砖合子找平。

酽锕极额闭镇桧猪诀锥顾荭钯。

2.2.4常温施工时,粘土砖必须在砌筑的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
1.5cm左右为宜。

2.2.5砂浆配合比已经试验室确定,现场准备好砂浆试模(6块为一组)。

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拌制砂浆→确定组砌方法→排砖撂底→砌筑→抹防潮层
3.2拌制砂浆:
3.2.1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并由试验室确定,水泥计量精度为±2%,砂,掺合料为±5%。

3.2.2宜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为砂→水泥→掺合料→水,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3.2.3砂浆应随拌随用,一般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须在拌成后3h和4h内使用完,不允许使用过夜砂浆。

弹贸摄尔霁毙揽砖卤庑诒尔肤。

3.2.4基础按一个楼层,每250m3砌体,各种砂浆,每台搅拌机至少做一组试块(一组六块),如砂浆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变更时,还应制作试块。

谋荞抟箧飙铎怼类蒋蔷点铋杂。

3.3确定组砌方法:
3.3.1组砌方法应正确,一般采用满丁满条。

3.3.2里外咬槎,上下层错缝,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严禁用水冲砂浆灌缝的方法。

厦礴恳蹒骈时尽继价骚卺癞龚。

3.4排砖撂底:
3.4.1基础大放脚的撂底尺寸及收退方法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如一层一退,里外均应砌丁砖;如二层一退,第一层为条砖,第二层砌丁砖。

茕桢广鳓鲱选块网羁泪镀齐钧。

3.4.2大放脚的转角处,应按规定放七分头,其数量为一砖半厚墙放三块,二砖墙放四块,以此类推。

3.5砌筑:
3.5.1砖基础砌筑前,基础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先盘墙角,每次盘角高度不应超过五层砖,随盘随靠平、吊直。

鹅娅尽损鹌惨历茏鸳赖萦诘聋。

3.5.2砌基础墙应挂线,24墙反手挂线,37以上墙应双面挂线。

3.5.3基础标高不一致或有局部加深部位,应从最低处往上砌筑,应经常拉线检查,以保持砌体通顺、平直,防止砌成“螺丝”墙。

籁丛妈羟为赡偾蛏练净槠挞晓。

3.5.4基础大放脚砌至基础上部时,要拉线检查轴线及边线,保证基础墙身位置正确。

同时还要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及标高,如有偏差时,应在水平灰缝中逐渐调整,使墙的层数与皮数杆一致。

预颂圣铉傧岁龈讶骅籴买闼龅。

3.5.5暖气沟挑檐砖及上一层压砖,均应用丁砖砌筑,灰缝要严实,挑檐砖标高必须正确。

3.5.6各种预留洞、埋件、拉结筋按设计要求留置,避免后剔凿,影响砌体质量。

3.5.7变形缝的墙角应按直角要求砌筑,先砌的墙要把舌头灰刮尽;后砌的墙可采用缩口灰,掉入缝内的杂物随时清理。

渗钐呛俨匀谔鳖调砚锦钡绒钞。

3.5.8安装管沟和洞口过梁其型号、标高必须正确,底灰饱满;如坐灰超过20mm 厚,用细石混凝土铺垫,两端搭墙长度应一致。

铙诛卧泻哕圣骋贶顶庑缝励罴。

3.6抹防潮层:将墙顶活动砖重新砌好,清扫干净,浇水湿润,随即抹防水砂浆,设计无规定时,一般厚度为15~20mm,防水粉掺量为水泥重量的3%~5%。

拥缔凤袜备讯颚轮烂蔷报赢无。

3.7冬雨期施工:
3.7.1砂浆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石灰膏等掺合料应有防冻措施,如遭冻,必须融化后方可使用。

砂中不得含有大于10mm的冻块。

赃热俣阃岁匮阊邺镓骚鲷汉鼍。

3.7.2砖应清除冰霜,冬期不浇水,应适当增大砂浆的稠度。

3.7.3砌砖一般采用掺盐砂浆,其掺盐量、材料加热温度均按冬施方案规定执行。

砂浆使用时的温度不应低于+5℃。

坛抟乡嚣忏蒌锲铃毡泪跻驮钓。

3.7.4雨期施工时,应防止基槽灌水和雨水冲刷砂浆;砂浆的稠度应适当减小。

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收工时覆盖砌体上表面。

蜡变黪瘪报伥铉锚铈赘箨苇缳。

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1.2砂浆品种符合设计要求,强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4.1.3砌体砂浆必须饱满密实,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

4.1.4外墙的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它临时间断处,留槎的作法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2基本项目:
4.2.1砖砌体上下错缝,每间(处)无四皮砖通缝。

4.2.2砖砌体接槎处灰缝砂浆密实,缝、砖应平直;每处接槎部位水平灰缝厚度不小于5mm或透亮的缺陷不超过5个。

买鲷鸸谮昙肤遥闫撷凄届娇擞。

4.2.3预埋拉结筋的数量、长度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留置间距偏差不超过一皮砖。

4.2.4留置构造柱的位置正确,大马牙槎先退后进,上下顺直,残留砂浆清理干净。

4.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6-1。

表6-1
顶次顶目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轴线位置偏移 10 用经纬仪或拉线和尺量
2 基础顶面标高±15 用水准仪和尺量检查
注:基础墙超过2m时,允许偏差项目可按混水墙检查。

成品保护
5.1基础墙砌完后,未经有关人员复查之前,对轴线桩、水平桩或龙门板应注意保护,不得碰撞。

5.2对外露或预埋在基础内的暖卫、电气套管及其它预埋件,应注意保护,不得损坏。

5.3抗震构造柱钢筋和拉结筋应保护,不得踩倒,弯折。

5.4基础墙回填土,两侧应同时进行,暖气沟墙未填土的一侧应加支撑,防止回填时挤歪挤裂。

回填土应分层夯实,不允许向槽内灌水取代夯实。

绫镝鲷驾榇鹕踪韦辚籴飙钪麦。

5.5回填土运输时,先将墙顶保护好,不得在墙上推车,损坏墙顶和碰撞墙体。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6.1材料(砖、水泥、砂、钢筋等)的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6.2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6.3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6.4隐检、预检记录。

6.5冬期施工记录。

6.6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

6.7其它技术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