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作业设计2
DNA分子的结构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DNA分子的结构》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DNA分子的基本结构;2. 掌握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特点;3. 通过实验,能够观察和描述DNA分子的结构。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教材,整理和归纳DNA分子的基本结构知识,包括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以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DNA分子结构中的体现。
2. 观看相关的网络视频或实验演示,观察和描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包括双螺旋的旋转角度、旋转方向、链长变化、碱基分布等因素对螺旋稳定性的影响。
3.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或模拟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
可以从DNA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等方面考虑,要求列出所需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4.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日常生活,举出至少三个实际应用例子,说明DNA分子结构的知识对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重要性。
三、作业要求:1. 完成作业时,要能够根据教材、网络资源或相关书籍进行深入阅读和理解,避免抄袭和复制他人成果。
2. 实验设计和方案要符合科学原则,有明确的实验目的、步骤和结果预期,确保可行性和科学性。
3. 回答问题时要结合所学知识,避免过于简单或主观的答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应包括作业的完成情况、回答的正确性、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及回答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2.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评价和同学的建议,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确保作业的质量和准确性。
2.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教师应在课堂上进行解答和解释,确保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反馈意见和建议应该及时向学生传达,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学生不仅可以深入理解和掌握DNA 分子的结构知识,还可以通过实验设计和应用案例的编写,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不同类型细胞的分析,加深对细胞概念的理解;2. 掌握细胞结构、功能及多样性的知识;3.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加深对细胞统一性的认识。
二、作业内容:1.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总结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代谢的基本单位,不同生物共用一套细胞语言。
每个学生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生物,尝试画出它的细胞结构并说明其功能。
2. 小组讨论:细胞的多样性能否说明生物界存在巨大的复杂性?请举例说明。
3. 思考题:细胞为什么具有统一性?这有什么意义?尝试用自己的话回答这个问题。
4. 完成课后练习题中关于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部分。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禁止抄袭;2. 小组讨论时,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3. 练习题应认真完成,不要使用任何在线或电子辅助工具查找答案;4. 将作业上交前,请务必再次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确保答案准确无误。
四、作业评价:1. 作业评价将以正确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为标准;2. 教师将对每个学生的答案进行批改,给出相应的分数;3. 对于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的学生,将给予额外的加分;4. 对于正确回答思考题的学生,将给予额外的奖励。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在作业评价后认真阅读教师的批注和分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2.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答案和教师的批注分享给同学,促进相互学习;3. 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向教师或同学请教,寻求帮助;4. 学生应认真对待教师给出的奖励,并以此为动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总结:本作业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细胞概念的理解,掌握细胞结构、功能及多样性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应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认真完成练习题,并将作业反馈给教师和同学,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理解;2. 深化学生对细胞统一性的认识;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能力。
《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DNA的基本概念及其在遗传过程中的重要性。
2. 掌握DNA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了解其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将包括以下几部分:(一)课堂预习准备学生需完成相关基础知识的自学,包括但不限于:1. DNA的发现历程及意义。
2. DNA的分子结构特点。
3. DNA的复制过程与遗传信息的传递。
(二)课堂互动学习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将通过以下任务进行互动学习:1. 分组讨论:每组学生需讨论DNA与遗传的关系,并尝试用简短的语言解释DNA的遗传作用。
2. 观看并记录:学生需认真观看教师展示的DNA结构模型或视频,并详细记录观察到的结构特点。
(三)实验模拟与观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需完成以下实验:1. 使用模型或模拟软件,尝试构建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理解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2. 通过观察不同生物样本(如人体细胞或DNA分子实验切片),记录并分析DN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四)课后作业学生需完成以下书面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DNA的短文,内容包括DNA的定义、结构特点以及其在遗传中的作用。
2. 绘制一张简单的DNA双螺旋结构图,并标注出主要组成部分(如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等)。
3. 思考题:列举并解释至少三个支持“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生物学事实或理论依据。
三、作业要求1. 所有作业必须独立完成,严禁抄袭他人作品。
2. 实验观察记录要详细、准确,实验结果需真实反映。
3. 书面作业需字迹工整、条理清晰,科学术语使用准确。
4. 思考题需结合所学知识,给出自己的理解和分析。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预习准备、课堂互动表现及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知识掌握程度、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等方面。
3. 对于优秀作业,将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表扬,并作为学习榜样供其他学生学习。
《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伴性遗传》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掌握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性染色体与遗传病的关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伴性遗传现象,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作业内容(一)课前预习学生需自行预习《伴性遗传》的相关内容,包括性染色体的结构、伴性遗传的规律及实例等,并完成预习导学案中的问题。
(二)课堂探究1. 小组合作,通过课本、网络等途径收集伴性遗传的实例,并分析其遗传特点。
2. 小组内讨论伴性遗传与性别之间的关系,探讨性别对遗传病发病率的影响。
3. 完成课堂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巩固伴性遗传的基本知识。
(三)课后实践1. 编写一份关于伴性遗传的科普小报,内容包括伴性遗传的定义、特点、实例及预防措施等。
2. 制作一份家族遗传病史调查表,了解家庭成员中是否存在伴性遗传疾病,并分析可能的遗传模式。
3. 观看与伴性遗传相关的科普视频或阅读相关文献,拓展知识面。
三、作业要求1. 预习导学案中的问题需认真完成,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 课堂探究阶段,小组内成员需积极参与讨论,发言时注意条理清晰,言之有据。
3. 课后实践部分,科普小报需图文并茂,调查表需真实记录家族情况,并尝试分析可能的遗传模式。
拓展学习部分需提交观看或阅读的相关资料。
4. 所有作业需按时提交,不得抄袭他人作业或网上搜索答案。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导学案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
2. 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情况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和发言质量进行评价。
3. 课后实践部分的作业将根据科普小报的制作质量、家族调查表的真实性和分析的深度、拓展学习部分的资料真实性及分析的深度进行评价。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对于优秀作业,将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第1章第1节一减数分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减数分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使学生能够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与特点,熟悉其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特点。
2. 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等模式,初步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实质。
3. 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一)预习任务学生需在课前预习《减数分裂》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减数分裂的定义及其在生物繁殖中的作用。
2. 减数分裂的各个阶段(如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的细胞变化特点。
3. 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变化及遗传物质的分配规律。
(二)作业任务1. 制作减数分裂过程图解:学生需根据课堂所学的减数分裂过程,绘制出详细的减数分裂过程图解,包括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
2. 小组讨论:学生需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及其对生物体可能造成的影响。
3. 作业报告:每组需撰写一份简短的报告,总结讨论结果,并就减数分裂的实质和意义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拓展任务(可选)学生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减数分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以及其在医学、遗传学等领域的应用。
三、作业要求1. 预习任务需认真完成,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
2. 制作图解时要细致入微,确保图解准确反映减数分裂过程。
3. 小组讨论需积极发言,总结时报告要内容充实、观点明确。
4. 拓展任务需结合实际,深入理解减数分裂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报告、图解以及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知识掌握程度、图解准确性、讨论报告的质量等。
3. 对于优秀作业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给出指导性建议。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课堂讲解,帮助学生解决疑惑。
2. 对学生的优秀作业进行展示,供其他同学参考学习。
3. 对学生的作业表现给予及时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旨在通过预习、作业和拓展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章 第3节 伴性遗传》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伴性遗传》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和规律,能够应用伴性遗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分析、归纳和表达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二、作业内容1. 课堂笔记整理:回顾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将知识点整理在笔记本上。
2. 习题练习:完成以下伴性遗传相关的练习题,并分析解答。
(1)什么是伴性遗传?举例说明常见的伴性遗传疾病。
(2)红绿色盲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试问一个色盲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是通过何种方式传给其子女?可能的遗传图解是什么?(3)一对夫妇,男方为色盲患者(男性),女方正常(女性),他们有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试问该夫妇再生一个女孩的患病概率是多少?3. 实验设计:根据伴性遗传的规律,自行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某种伴性遗传现象。
要求写出实验目的、原理、步骤、预期结果及结论。
4. 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如人类遗传病诊断、生物育种等,并分享交流。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课堂笔记和习题练习,确保正确率;2. 实验设计需认真思考,遵循科学原则,尊重实验结果;3. 小组讨论需积极参与,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四、作业评价1. 批改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习题练习,对错误进行纠正;2. 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关注实验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3. 小组讨论的参与度、观点的独特性和合理性也是评价的重要指标。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根据作业评价结果,对本次作业进行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2. 教师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能够深化对伴性遗传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加强团队协作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伴性遗传概念的理解;2. 提高学生分析伴性遗传案例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第2节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的基本概念有深入理解。
2. 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主动运输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或案例分析,理解胞吞和胞吐的过程。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理解:学生需要阅读并理解关于主动运输的文献资料,包括主动运输的基本原理、过程和重要性。
阅读完成后,学生需要回答一些相关问题,例如:什么是主动运输?它为什么重要?2. 案例分析:提供几个实际的生物医学案例,如细胞内物质的胞吞和胞吐过程,要求学生分析这些过程在生物医学中的意义和应用。
3. 实验模拟:学生需要模拟一个简单的主动运输过程,例如通过水通道蛋白的运输,并解释其原理。
学生需要画出或描述这个过程,并解释为什么这是一个主动运输过程。
4. 知识问答:设计一系列关于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的问题,学生需要回答这些问题,检验他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所有作业都需要学生独立完成,不能依赖小组讨论或网络搜索。
2. 深度思考:作业需要展示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思考,不仅仅是记忆。
3. 清晰表达:学生需要用清晰、准确的语言描述他们的分析和理解,以便于他人理解。
四、作业评价:1. 准确性:评估学生对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基本概念的准确性。
2. 深度:评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这些概念在生物体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创新性: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提出新的观点或想法,是否有创新性的思考。
4. 实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实验或案例分析的完成情况,包括他们对过程的理解和解释。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反馈。
反馈应包括对作业的整体评价,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教师可以将优秀作业展示给全班同学,以激励更多的同学在下次的作业中表现得更好。
3. 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将提供一对一的辅导,帮助他们改进作业。
通过这个作业设计方案,我们希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的概念,同时也希望通过作业反馈和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学生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学习,加深对DNA概念、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提升其生物科学素养。
二、作业内容1. 复习巩固:学生需复习课堂所学的DNA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及遗传功能,并完成相关概念的填空练习和选择题练习。
2. 实验设计:学生需以小组形式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DNA的某些基本特性,如DNA的稳定性、遗传信息的传递等。
实验设计需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和步骤、预期结果及安全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学生需阅读提供的关于DNA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应用的实际案例(如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等),并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分析DNA在其中的作用和意义。
4. 课堂笔记整理:学生需整理和汇总课堂所学的关键知识点,形成条理清晰的课堂笔记,以加深记忆。
三、作业要求1. 复习巩固部分:要求学生准确掌握DNA的相关概念和结构,并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填空和选择题。
2. 实验设计部分:- 实验设计需有创新性,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新颖的实验思路。
- 实验步骤需详细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明确表达实验过程。
- 安全注意事项需全面考虑,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3. 案例分析部分:- 学生需仔细阅读案例,理解DNA在其中的应用和作用。
- 分析报告需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能够准确阐述DNA的应用和意义。
4. 课堂笔记整理部分:- 笔记需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方便日后复习。
- 可采用思维导图等形式,帮助理解和记忆。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包括:1. 知识掌握程度:评价学生对DNA相关概念和结构的掌握情况。
2. 实验设计创新性:评价学生实验设计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学生案例分析的准确性和条理性。
4. 课堂笔记整理:评价学生笔记的条理性和重点突出程度。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不同类型细胞的观察和比较,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 培养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加深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3. 激发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二、作业内容:1. 预习课本相关章节,准备不同类型细胞的图片或实物标本;2. 分组搜集并展示不同类型的细胞,包括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真菌细胞等;3. 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所选细胞的类型、特点及与其它细胞的异同;4. 根据各组的展示和介绍,讨论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及其原因;5. 归纳总结细胞多样性的意义和作用,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三、作业要求:1. 按照分组,每位同学参与其中,积极参与讨论;2. 图片或实物标本需清晰、准确,能真实反映所选细胞的特征;3. 预习和展示过程中,注重与其他同学的互动,共同探究细胞多样性的奥秘;4. 作业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总结报告,包括对细胞多样性的理解、总结及建议等。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完成情况、讨论参与度、总结报告质量等;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小组互评相结合,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反馈;3. 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五、作业反馈:1. 同学们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疑问或困惑,可随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2. 同学们在总结报告中,可提出自己对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看法和建议,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参考。
通过这次作业,同学们将更加深入地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认识到生物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为后续生物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这次作业也将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为未来的科学探索奠定基础。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巩固学生对细胞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理解;2. 强化学生对细胞统一性的认识;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和分析细胞的能力。
《第5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染色体变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的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主要目标是: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的作业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概念回顾:学生对《染色体变异》这一节的相关术语进行归纳整理,并自主绘制思维导图,以帮助记忆和梳理知识脉络。
2. 实验模拟:学生利用实验室提供的材料(如橡皮泥、小棒等),模拟染色体变异中的同源染色体配对和交叉互换过程,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 案例分析:学生选择一个典型的染色体变异案例(如多指症等),分析其遗传机制和染色体变异的关系,并撰写简短的分析报告。
4. 理论作业:完成一份关于染色体变异类型的填空题和选择题练习,以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作业要求1. 概念回顾:思维导图需清晰明了,术语准确,并附有简短的解释。
2. 实验模拟:实验过程需详细记录,结果需真实反映染色体变异的模拟情况。
3. 案例分析:分析报告需包括案例背景、遗传机制分析、与染色体变异的关系等内容,逻辑清晰,论据充分。
4. 理论作业:练习题需独立完成,答案需准确无误。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1. 概念回顾:思维导图的清晰度、术语的准确性及解释的恰当性。
2. 实验模拟:实验过程的详细程度、结果的准确性和模拟的合理性。
3. 案例分析:报告的逻辑性、论据的充分性及与课程内容的关联性。
4. 理论作业:答案的准确性和独立完成的情况。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则提供改进意见和建议。
同时,教师还将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在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染色体变异》这一节的内容。
《第2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基因在染色体上》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遗传规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相关生物学现象,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巩固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作业内容(一)复习巩固1. 要求学生复习并熟记基因、染色体、遗传等相关概念的定义与特性。
2. 让学生回顾并总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遗传过程中的作用。
(二)知识点掌握1. 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整理出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基因的遗传与染色体遗传的关联性。
2. 指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在遗传中的作用及其对生物体表型的影响。
(三)实践应用1. 设计实验作业,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或利用生物学软件模拟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离与组合过程。
2. 布置小组讨论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遗传现象,如人类遗传病等。
三、作业要求1. 复习巩固部分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前进行充分的预习和复习,确保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知识点掌握部分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整理出详细的学习笔记,并完成相关的思考题和练习题。
3. 实践应用部分要求学生在完成模拟实验或小组讨论后,提交详细的实验报告或小组讨论记录,并附上对相关遗传现象的分析和解释。
4. 所有作业需独立完成,严禁抄袭他人作品。
如有需要帮助的疑难问题,可与同学或老师进行讨论。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应用的创新性和分析的准确性进行评价。
2. 评价方式:采取教师评价与同学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作业进行评分和反馈。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对错误或不清楚的地方进行标注,并提供修改意见。
2. 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作业讲评,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体讲解,对个别问题则进行个别辅导。
3. 鼓励学生将作业中的疑问和困惑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以促进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第1章第1节一减数分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减数分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 掌握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和遗传物质分配的规律。
3. 学会运用减数分裂的知识解释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
二、作业内容(一)预习任务1. 阅读《减数分裂》课本内容,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观看教师提供的减数分裂动画或视频,理解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变化。
3. 完成预习自测题,检测对减数分裂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课堂任务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分离和重组的特点。
2. 角色扮演:学生分别扮演染色体、纺锤丝等角色,模拟减数分裂过程,加深理解。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物体中减数分裂异常导致的遗传疾病案例,理解减数分裂的生物学意义。
(三)课后任务1. 完成课后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巩固减数分裂的知识点。
2. 制作减数分裂的思维导图或流程图,梳理减数分裂的过程和要点。
3. 撰写一篇关于减数分裂与遗传现象关系的短文,不少于500字,提交至班级作业平台。
三、作业要求1. 预习自测题需在课前完成并提交,以便教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2. 课堂任务需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要充分,角色扮演要形象生动。
3. 课后任务需按时完成并提交,思维导图要求清晰明了,短文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4. 作业中不得抄袭他人作品,如发现抄袭行为,将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给予评分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课堂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包括讨论积极性、角色扮演表现等。
3. 同伴互评: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作业,提高自我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进行讲解和指导。
2. 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完成作业。
3. 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果。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巩固和拓展《减数分裂》这一课题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减数分裂的知识来分析和解释实际问题。
《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伴性遗传》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通过动手实践与课堂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学习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同时,让学生能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够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二、作业内容1. 预习任务:学生需提前预习《伴性遗传》的相关内容,包括伴性遗传的定义、分类以及相关实例等,并准备相关问题。
2. 课堂互动:在课堂中,教师将通过PPT、视频等形式详细讲解伴性遗传的原理和实例。
学生需认真听讲,并就预习中提出的问题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3. 实验操作:学生需进行伴性遗传的模拟实验。
通过模拟实验,学生将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伴性遗传的特点。
4. 作业练习:完成一份关于伴性遗传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
题目将涵盖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相关实例分析。
5. 作业报告:学生需撰写一份关于伴性遗传的简短报告,总结预习、课堂学习和实验操作的心得体会,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三、作业要求1. 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并准备好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
2. 课堂互动:学生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互动交流。
3. 实验操作:学生需按照实验步骤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4. 作业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认真思考并回答每一个问题。
5. 作业报告:报告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对伴性遗传的原理、特点以及实例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评价,针对学生的预习、课堂表现、实验操作、练习题完成情况和报告撰写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将注重学生的理解程度、分析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将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将指出问题所在,并提供改进建议。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深入理解,进一步掌握和理解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2. 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细胞相关知识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教材中关于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内容,并写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字数不少于200字)2. 完成课后练习题中关于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相关题目。
3. 小组合作,设计一项关于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实验或探究活动,并写出实验报告或论文。
(字数不少于300字,需要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结论等)三、作业要求:1. 阅读教材内容时,请注意理解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概念、原理和实例,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释。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时,请注意认真审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并注意答案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或探究活动时,请注意分工合作,共同讨论,确保实验或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
同时,请注意实验报告或论文的规范性,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结论等。
4. 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在提交作业时附上相关资料,以便我们更好地评价和反馈。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理解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概念、原理和实例是否准确。
课后练习题的解答是否正确、规范。
实验或探究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是否符合要求,报告或论文的书写是否规范。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和小组互评相结合。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出具体的评分和建议;同时,小组成员之间也会相互评价,以促进小组内成员的学习和交流。
五、作业反馈:1. 请学生根据教师的批改和反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认真反思,找出不足之处,并寻求改进方法。
2.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和反馈,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3. 小组内成员相互交流和分享学习经验,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不同类型细胞的观察和比较,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 培养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加深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3. 激发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二、作业内容:1. 观察不同类型的细胞图片,并填写表格:* 动植物细胞图片各三张,如植物叶肉细胞、动物神经细胞、红细胞、心肌细胞等;* 将每一张图片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描述,如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核等;* 对比不同类型细胞的异同点,并尝试解释其原因。
2.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和意义:* 搜集有关细胞学说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和意义的相关资料;* 讨论细胞学说的建立对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3. 完成以下思考题:*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细胞类型,并描述其特点;* 思考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意义,以及如何保持生物体的多样性。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禁止抄袭和作弊;2. 作业完成后,与同学交流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疑惑;3. 按照作业要求认真填写表格和资料,并保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对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并对典型问题进行讲解;2. 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将进行个别辅导和答疑;3. 评价将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讨论的参与程度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针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向教师提出;2. 教师将及时回复学生的问题,并进行解答;3. 学生可对本次作业的设计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便改进。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加深对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理解,提高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同时培养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此外,作业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分享自己的想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最后,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和反馈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深化学生对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理解,强化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掌握;2. 通过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高一生物作业设计2
第1课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2姓名班级时间(1)规律性比值在解决遗传性问题的应用1)后代显性:隐性为1 : 1,则亲本遗传因子为:Aa X aa2)后代显性:隐性为3 : 1,则亲本的遗传因子为:Aa X Aa3)后代遗传因子为Aa比aa为1 : 1,则亲本的遗传因子为:Aa X aa4)后代遗传因子为AA:Aa:aa为1 : 2 : 1,则亲本的遗传因子为:Aa X Aa(2)表现型与基因型的相互推导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方法一:基因填充法。
方法二:隐性纯合突破法。
方法三:分离比法。
(1)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
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2)下列基因型中不是配子的是A.YRB.DdC.BV(3)下列各项中,基因型不同而表现型相同的是A.RR和rrB.Rr和rr(4)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A.①和②B.③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③【解析】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方法有:一是依据相关的概念,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子杂交,若子一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子一代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③正确,④错误;二是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体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则该性状为隐性性状,①错误,②正确。
综上所述,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实现3∶1的分离比的条件是( )。
A.F1形成两种配子的数目是相等的,且它们的生活力是一样的【解析】在关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能实现3∶1 的分离比的条件主要是F1形成的两种配子的数量是相等的;F1中雌雄两种配子的结合机会是相等的;形成F2中的各种个体成活率是相等的。
《第1章 第1节 一 减数分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减数分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 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细胞形态的变化;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生物学现象。
二、作业内容1. 简答题:(1)什么是减数分裂?其过程是怎样的?(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生殖细胞发育有何意义?(3)举例说明减数分裂在生物繁殖中的重要性。
2. 绘图题:请绘制减数分裂过程图,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染色体的形态和位置。
3. 观察与思考:(1)收集几种不同生物的生殖细胞图片,观察它们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分析不同生物在生殖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异同;(2)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减数分裂过程进行对比,思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和联系。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2. 确保答案准确、规范;3. 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锻炼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作业评价1. 参考答案:参考课本及相关资料,正确回答问题,绘图符合要求;2. 语言表达:能够用流畅、准确的语言描述减数分裂过程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3. 作业态度:认真完成作业,态度端正,不抄袭。
五、作业反馈请同学们在课后将作业提交至班级微信群,我们将尽快批改作业,并在下一次课堂上进行反馈。
如有问题,请同学们及时与老师沟通。
通过本次作业,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进一步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染色体行为的变化,掌握其在生殖细胞发育和生物繁殖中的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绘图和观察思考题,锻炼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对比分析和综合思考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独立完成作业,用自己语言回答问题,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
在下次课堂上,我们将对作业进行反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并对相关知识进行进一步拓展,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深化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变化;2.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伴性遗传》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伴性遗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伴性遗传中性别与遗传病的关系;3. 学会分析伴性遗传病的遗传模式;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作业内容1. 预习任务:学生需提前预习《伴性遗传》的相关内容,包括性别决定与性别染色体、伴性遗传的概念及实例等。
2. 课堂互动:在课堂中,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析并讨论几种常见的伴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的遗传模式及表现特点。
每组需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3. 实践操作:学生需通过实验或模拟软件,观察并记录伴性遗传的实验现象,如利用果蝇进行伴X染色体遗传的实验。
4. 作业报告:学生需撰写一份关于伴性遗传的作业报告,内容包括伴性遗传的概念、特点、实例分析以及自己对伴性遗传的理解和感悟。
三、作业要求1. 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并做好笔记,以便课堂学习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课堂互动要求小组内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
3. 实践操作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
4. 作业报告要求内容完整、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能够准确表达对伴性遗传的理解和感悟。
报告应包括自己对该知识的理解、对实例的分析以及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展望。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作业报告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标准包括:1. 预习情况:学生是否认真预习,笔记是否详细;2. 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参与度、发言质量以及小组讨论的成果;3. 实践操作:学生实验或模拟操作是否认真,数据记录是否准确;4. 作业报告:报告内容是否完整、条理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谨,是否能够准确表达对伴性遗传的理解和感悟。
五、作业反馈1. 对于每位学生的预习、课堂互动、实践操作和作业报告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第1章 第1节 一 减数分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减数分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 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量的变化规律;3. 理解减数分裂在生物性别决定和遗传中的重要角色。
二、作业内容1. 课堂笔记:请同学们根据课堂讲解,整理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染色体行为,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的主要变化。
2. 概念理解: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解释减数分裂的定义,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生物性别决定和遗传中的作用。
3. 知识应用: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植物种子数量和配子形成的关系。
4. 实践观察:收集不同种类的植物样本,观察它们在花粉形成和传粉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拍照并记录观察结果。
5. 思考题:假设有一种生物,其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对其性别决定和遗传有何影响?请提出可能的解释。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内容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 图片清晰:请同学们注意图片的清晰度,确保能清晰地展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3. 实践探索:请同学们积极探索实践,尝试从不同角度理解和应用减数分裂的知识。
4. 按时提交:请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以便我们进行作业评价。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同学们的课堂笔记、概念理解、知识应用、实践观察和思考题的完成情况,以及图片的清晰度,进行评价。
2. 分层评价: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给出相应的评价,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学习和思考。
3. 反馈指导: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将在下次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
对于个别问题,将单独进行反馈和指导。
五、作业反馈请同学们在完成作业后,将自己的作业感受、困惑和建议反馈给我们。
我们将根据你们的反馈,不断优化和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案。
此外,我们将定期收集并展示优秀作业,以激励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学习和思考。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堂课的作业,学生应能:1. 强化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量变化的认知;2. 理解和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特点;3. 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物现象。
《第1章 第1节 一 减数分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
《减数分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和掌握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和过程;2. 能够描述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细胞器的变化;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完成教材上的减数分裂图解,标出染色体和细胞器的变化;2. 搜集并阅读有关减数分裂的文献资料,了解减数分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3. 制作减数分裂过程的模型,使用橡皮泥、纸片等材料,模拟减数分裂的过程,并记录下来;4. 观察并描述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拍摄图片或视频,与同学分享。
三、作业要求:1. 对每个作业环节进行认真思考和准备,确保完成的质量;2. 按照要求完成每个作业,例如图解要清晰、准确,模型制作要符合真实过程;3. 鼓励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学习成果;4. 按时完成作业,预留足够的时间进行反思和修正。
四、作业评价:1. 自我评价:学生根据作业要求,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评价,了解自己的掌握程度和需要改进的地方;2. 小组互评: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分享学习成果,提出建议和意见;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作业完成情况、小组互评结果和课堂表现,给出综合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将作业完成情况及教师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2. 教师针对学生作业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并对下一阶段的教学提出建议;3. 学生根据教师反馈和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在制作减数分裂过程的模型环节中,学生可以使用橡皮泥、纸片等材料,也可以使用其他可塑性较强的材料。
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使用有毒或有害物质。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创新,尝试不同的制作方法和思路,展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观察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时,学生需要使用显微镜或其他观察设备,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
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细节和准确性,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最后,学生需要将拍摄的图片或视频与同学分享,共同学习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2 姓名班级时间
1.核心回顾
(1)规律性比值在解决遗传性问题的应用
1)后代显性:隐性为1 : 1,则亲本遗传因子为:Aa X aa
2)后代显性:隐性为3 : 1,则亲本的遗传因子为:Aa X Aa
3)后代遗传因子为Aa比aa为1 : 1,则亲本的遗传因子为:Aa X aa
4)后代遗传因子为AA:Aa:aa为1 : 2 : 1,则亲本的遗传因子为:Aa X Aa
(2)表现型与基因型的相互推导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
方法一:基因填充法。
方法二:隐性纯合突破法。
方法三:分离比法。
2.基础落实
(1)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
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2)下列基因型中不是配子的是
A.YR
B.Dd
C.BV
D.AB
(3)下列各项中,基因型不同而表现型相同的是
A.RR和rr
B.Rr和rr
C.RR和Rr
D.Rr和Rr
(4)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和②B.③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③
【解析】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方法有:一是依据相关的概念,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子杂交,若子一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子一代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③正确,④错误;二是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体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则该性状为隐性性状,①错误,②正确。
综上所述,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
3.能力提升
(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实现3∶1的分离比的条件是()。
A.F1形成两种配子的数目是相等的,且它们的生活力是一样的
B.F1的两种配子的结合机会是相等的
C.F2的各种个体成活率是相等的
D.以上都是
【解析】在关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能实现3∶1 的分离比的条件主要是F1形成的两种配子的数量是相等的;F1中雌雄两种配子的结合机会是相等的;形成F2中的各种个体成活率是相等的。
【答案】D
(2)白色公羊与白色母羊杂交生下一只黑色小羊。
假如一胎能生3只小羊,3只小羊都是黑色雄羊的概率是()。
A.0
B.1/64
C.1/128
D.1/512
【解析】白色公羊与白色母羊杂交生下一只黑色小羊的概率是1/4,故3只小羊都是黑色的概率是(1/4)×(1/4)×(1/4)=1/64,雌羊和雄羊的可能性各占一半,则3只小羊都是黑色雄羊的概率是(1/64)×(1/2)×(1/2)×(1/2)=1/512。
【答案】D
(3)人类白化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因子(a)控制的一类遗传病。
现有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丈夫的母亲和妻子的弟弟是白化病患者,其余家庭成员均正常。
请问这对夫妇所生的孩子肤色正常的概率是()
A.1/6B.1/4C.3/4D.5/6
解析:由题意知,丈夫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妻子的遗传因子的组成是AA或Aa,是Aa 的可能性为2/3,所以这对夫妇生一个白化病(aa)孩子的概率为1/4×2/3=1/6,生一个肤色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1/6=5/6。
【答案】D
4.牛刀小试
(2019春•福建程溪期中)大豆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分析表中大豆花色的3个遗传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通过表中数据可判断花为显性性状,能判断出显性花色类型的组合是。
(填组合序号)。
(2)写出各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组成(等位基因用B和b表示,且B对b为显性):(3)表示测交实验的一组是(填组合序号);表示性状分离的一组是(填组合序号)。
(4)组合③中,子代的所有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率约为_________。
(5)在方框内写出组合①的遗传图解
答案(1)紫;②③(2)①Bb×bb②BB×bb③Bb×Bb(3)①;③
(4)50%(或1/2)(5)遗传图解(略)
5.课堂反思(翻(看(读(划(记(背(写(忆(说(听(做(纠(懂。
第1课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2
姓名班级时间
1.核心回顾
(1)规律性比值在解决遗传性问题的应用
1)后代显性:隐性为1 : 1,则亲本遗传因子为:
2)后代显性:隐性为3 : 1,则亲本的遗传因子为:
3)后代遗传因子为Aa比aa为1 : 1,则亲本的遗传因子为:
4)后代遗传因子为AA:Aa:aa为1 : 2 : 1,则亲本的遗传因子为:
(2)表现型与基因型的相互推导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
方法一:基因填充法。
方法二:。
方法三:分离比法。
2.基础落实
(1)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
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2)下列基因型中不是配子的是
A.YR
B.Dd
C.BV
D.AB
(3)下列各项中,基因型不同而表现型相同的是
A.RR和rr
B.Rr和rr
C.RR和Rr
D.Rr和Rr
(4)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
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③紫花×白花→紫花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和②B.③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③
3.能力提升
(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实现3∶1的分离比的条件是()。
A.F1形成两种配子的数目是相等的,且它们的生活力是一样的
B.F1的两种配子的结合机会是相等的
C.F2的各种个体成活率是相等的
D.以上都是
(2)白色公羊与白色母羊杂交生下一只黑色小羊。
假如一胎能生3只小羊,3只小羊都是黑色雄羊的概率是()。
A.0
B.1/64
C.1/128
D.1/512
(3)人类白化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因子(a)控制的一类遗传病。
现有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丈夫的母亲和妻子的弟弟是白化病患者,其余家庭成员均正常。
请问这对夫妇所生的孩子肤色正常的概率是()。
A.1/6B.1/4C.3/4D.5/6
4.牛刀小试
(2019春•福建程溪期中)大豆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分析表中大豆花色的3个遗传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1)通过表中数据可判断花为显性性状,能判断出显性花色类型的组合是。
(填组合序号)。
(2)写出各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组成(等位基因用B和b表示,且B对b为显性):(3)表示测交实验的一组是(填组合序号);表示性状分离的一组是(填组合序号)。
(4)组合③中,子代的所有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率约为_________。
(5)在方框内写出组合①的遗传图解
5.课堂反思(翻(看(读(划(记(背(写(忆(说(听(做(纠(懂。
(翻课本——勤?
(看图片——细?
(读黑体——熟?
(划结语——精?
(记类型——经常?
(背重点——死?
(写作业——自觉?
(忆主干——回?
(说疑问——说?
(听讲评——专心?(做笔记——认真?(纠错误——善于?(懂交流——互动?(抓概念——狠?(论方法——讨?(评效果——品?(析思路——分?(辨对错——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