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伟大的历史转折(含答案)
2015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文科综合试卷(思想品德、历史)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Ⅰ(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卷I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生须独立完成答卷,不得讨论,不得传抄。
本卷共27题,1~4题每题1分,5~27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右侧是山西举人刘大鹏在光绪三十一年(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某天的日记,应是CA.举办洋务B.兴办学堂C.停止科考D.结束帝制12.它标志着中国人,至少是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意识的觉醒,是1840年以来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第一次全身心地投入,由此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即中国的政治已不再限于职业政治家范围,而扩大到了知识分子阶层特别是青年学生层面。
“它”是D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3.1940年,日本天皇曾忧心忡忡地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这说明BA.中华民族最早举起反法西斯旗帜B.中华民族的抗战使日军深陷中国战场而无法自拔C.太平洋战场爆发后,中国战场消耗和牵制了日军D.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本法西斯全部力量文科综合试卷第 1 页(共12页)文科综合试卷 第 2 页(共12页)14.右图人民日报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CA .北伐战争时期B .抗日战争时期C .解放战争时期D .新中国成立初15.下列茶缸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定做并流传至今的生活用品,其中定做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DA B C D16.欧洲人前所未见的世界各地的商品,如烟草、蔗糖、棉布、咖啡、可可等在西欧市场大量上市;欧洲人食用肉类必不可少的香料,其进口量骤增30倍。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测验(有答案word)
《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步测验一、选择题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8年的风雨征程。
党的数次重要会议见证了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历程。
如图所示是党的几次会议的重要影响,对这几次会议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A.①④③②B.②③①④C.④②③①D.①④②③3.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A.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B.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D.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思想4.小红参加知识竞赛,下图是主持人的提示语,与提示语对应正确的答案是()A.新文化运动B.开展“文化大革命”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5.有人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经济腾飞的里程碑式的时代,主要是因为它()A.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B.掀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C.平反了冤假错案D.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6.1978年对于中国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下列事件发生在1978年的有()①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②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③“文化大革命”结束④粉碎“四人帮”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7.中国人民面貌的历史性变化……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摆脱了许多思想上的枷锁和禁锢,振奋起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由此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重要意义是()A.作出改革开放战略决策,推动中国社会发展B.解放了思想,振奋了人民精神C.成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D.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转折”体现在()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C.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9.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2015年中考真题广西南宁市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精品(2)
2015年南宁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历史思想品德和历史为同堂分卷、闭卷考试,两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本试卷为历史部分,满分40分。
注意:思想品德和历史使用同一张答题卡,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1—9小题每题1分,第10—12小题每题2分,共15分。
在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
)1.为粉碎回部贵族的分裂势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乾隆帝A.册封达赖喇嘛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设置驻藏大臣D.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2.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这一爱情悲剧出自文学作品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3.曾经雄伟壮丽的圆明园如今只剩下几处历经风雨依然伫立的残垣断壁,像在控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劫掠者的暴行。
当年的劫掠者是A.英法联军B.德法联军C.英日联军D.美法联军4.识读地图是我们历史学习应掌握的技能。
与右图信息相符合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北伐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这个“伟大传奇”是指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井冈山会师D.红军长征6.1857—1859年,饱受英国殖民侵略的印度人民进行了顽强而悲壮的反抗,期间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是A.章西女王B.玻利瓦尔C.圣马丁D.克莱武7.巴黎和会期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备忘录中不无担忧地写到:“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合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这里的“合约”是指A.《四国条约》B.《五国条约》C.《凡尔赛和约》D.《九国公约》8.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说:“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会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
2015年各地中考历史试卷精选汇编:改革开放
2015年中考专题——改革开放【2015 安徽】7. 城市既是现代文明的中心,又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
小明写一篇介绍某个城市的文章,草拟了图5中的三个标题,他要介绍的是A.重庆B.南京C.深圳 D 杭州【2015 厦门】18.在“家乡的昨天和今天”活动课上,某合作小组在展示厦门经济特区二十五周年辉煌历程时,应将厦门标注在下图的A .①B .②C .③D .④17.(2015广东)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收集的材料见右图。
由此可确定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A .广州,中国现代化缩影B .广州,改革开放发源地C .广州,中国工业化一瞥D .广州,中国革命的摇篮20、(2015铜仁)名字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下列搭配有误的是(B)A .1951年——张援朝B .1953年——杨跃进C .1967年——王文革D .1980年——刘开放19.(2015淮安)1979年1月1日,邓小平再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并被评选为上一年度的世界风云人物,他能够获选是因为(C )A .率军挺进大别山B .指挥淮海战役C .领导改革开放D .发表南方讲话12.(2015南京)1979年,小岗村农民兴奋地说:“大呼隆干了20年,越干越穷,……就是治不好我们的穷病,包干到户一年就治好了。
”带来上述变化的农村改革措施是(C)A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B .培育籼型杂交水稻C .给农民生产自主权D .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来源:Zxxk.Co9. (2015扬州)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是农民赞扬中共下列哪一选项的歌谣(D)A.土地改革运动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责任制12.(2015怀化)读下表:分析2003年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世界排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C) 标题 1.对外开放的窗口 2.一夜崛起之城 3.经济特区的代表 图5 (1)1862年广州同文馆成立 (2)1873年广州机器局创办 (3)1923年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 (4)1984年广州被列为沿海港口开放城市 (5)2015年中国(广东)自由贸A.实行包产到户 B.设立经济特区 C.实行改革开放 D.国有企业改革20. (2015恩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5历史中考试题和答案
2015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1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A】A.秦始皇统一六国B.秦始皇统一文字C.元世祖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D.元世祖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14.关中地区曾是我国古代政治和经济中心区域,后来由于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而丧失其主要地位。
中国的统治中心最终迁离此区域是在【B】A.汉末三国的战乱时期B.唐朝灭亡后的战乱时期C.南宋定都临安后D.朱元璋在长江流域建立政权时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召开过一系列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据此回答15~16题。
15.下列对遵义会议阐述正确的有【A】①纠正了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③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④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16.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决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
”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D】A.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7.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分赃性质的是【C】①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②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④阿尔萨斯和洛林归于法国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④18.下表反映了1928~1940年苏联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对此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D】A.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增长长期停滞C.农业集体化对促进生产力发展作用不大B.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 D.经济危机爆发并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1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参考答案)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认定目标】1.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3.以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自主学习】一、改革开放的春雷(十一届三中全会)(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59—60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1)“左”的错误:长期以来的“左”的错误的影响仍束缚着许多人的头脑,拨乱反正每前进一步都十分困难。
(2)邓小平复出:1977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错误打倒的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
2.会议有哪些重要内容?如何认识其意义?内容: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意义:我国从此走向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看书P63第二目完成知识结构)2.三、对外开放(看书P61——P63对外开放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各题)1.说出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深入的过程。
4个经济特区(后来还有1个海南)——14个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2.简述创建经济特区的意义。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办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 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意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中国农业大发展。
1.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即会议的内容和意义内容: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中考真题2015年河北省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5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文科综合试卷(思想品德、历史)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Ⅰ(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卷I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生须独立完成答卷,不得讨论,不得传抄。
本卷共27题,1~4题每题1分,5~27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右侧是山西举人刘大鹏在光绪三十一年(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某天的日记,应是CA.举办洋务B.兴办学堂C.停止科考D.结束帝制12.它标志着中国人,至少是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意识的觉醒,是1840年以来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第一次全身心地投入,由此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即中国的政治已不再限于职业政治家范围,而扩大到了知识分子阶层特别是青年学生层面。
“它”是D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3.1940年,日本天皇曾忧心忡忡地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这说明BA.中华民族最早举起反法西斯旗帜B.中华民族的抗战使日军深陷中国战场而无法自拔C.太平洋战场爆发后,中国战场消耗和牵制了日军D.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本法西斯全部力量文科综合试卷第 1 页(共12页)14.右图人民日报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CA.北伐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15.下列茶缸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定做并流传至今的生活用品,其中定做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DA B C D16.欧洲人前所未见的世界各地的商品,如烟草、蔗糖、棉布、咖啡、可可等在西欧市场大量上市;欧洲人食用肉类必不可少的香料,其进口量骤增30倍。
第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七课伟⼤的历史转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伟⼤的历史转折1. “我们唱着东⽅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领袖分别是( )A. ⽑泽东、周恩来B. ⽑泽东、邓⼩平C. 邓⼩平、江泽民D. 江泽民、胡锦涛【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唱着东⽅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指的是新中国的成⽴,领导者是⽑泽东;“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开放富起来”指的是改⾰开放政策的实施,领导者是邓⼩平,所以答案选B。
2. “⽂⾰”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崇拜”“计划经济崇拜”的樊篱。
使中国⼈冲破“个⼈崇拜”藩篱的历史事件是( )A.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 党的⼗⼀届三中全会召开C. 粉碎“四⼈帮”D. 为刘少奇冤案平反【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束后,为了纠正“两个凡是”的左倾思想,1978年,思想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
这是⼀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使中国⼈冲破“个⼈崇拜”藩篱,所以答案选A。
3. ⼀把历史年代尺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奋⽃历程。
下⾯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框⾥应该填写( )A. 党的诞⽣B. 曲折探索C. 历史转折D. 动荡岁⽉【答案】C【解析】根据题⼲的时间是1978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的诞⽣是1921年;曲折探索的时间是66年;历史转折指的是⼗⼀届三中全会,时间是1978年;动荡岁⽉指的是⽂化⼤⾰命,时间是1966-1976年,ABD不符合题意时间,所以答案选C。
4.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直接为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A. 中共⼗⼀届三中全会B. 中共⼗⼆届三中全会C. 中共“⼗三⼤”D. 中共“⼗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作⽤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经过讨论使⼈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它为⼗⼀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云南省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机密2015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所示为我国云南某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
相似建筑曾发现于图1A. 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2.下列属于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而采取的措施是A. 统一文字B.统一度量衡C.建立皇帝制度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唐朝的“开放”是全面的开放,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
下列能说明唐朝选官制度开放的是A. 接待遣唐使B.统治者都善于纳谏C.实行科举制D. 长安是座国际大都市4.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宋代A.经济重心南移B.南方社会动荡C.市民文化生活丰富D. 政府财政收入依靠北方5.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历史信息。
图2所示为清政府颁赐的用于确定达赖、班禅继承人的“金奔巴瓶”,该文物可以见证清朝加强了对下列哪一地区的管辖?图2 掣签所用的金奔巴瓶A. 新疆B.西藏C.黑龙江D.台湾6.驳斥放弃新疆,力主收复失地,制定“先北后南”和“缓进速战”方针,挥师入疆的是A. 林则徐B.曾国藩C.左宗棠D.李鸿章7.洋务运动的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的A.思想文化B.军事技术C.教育制度D.政治制度8.如果开展一个以模拟“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活动,在活动中再现历史场景时不应包括A.会师井冈山B.四渡赤水C.强渡大渡河D.翻越大雪山9.与“毛泽东”“弥天大勇”“身系天下之安危”“赴蒋介石的‘鸿门宴’”等信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 北伐战争B.西安事变C.重庆谈判D.挺进大别山10.严复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进化论观点的译著是A.《申报》B.《天演论》C.《新青年》D.《海国图志》11.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C. 废除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消灭了资产阶级D. 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12.新中国成立时,“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中考历史复习题: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人教新课标版八下)含答案汇编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考复习题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八下P38-39 识记理解应用“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共十五大的召开C.邓小平南方谈话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参考答案] A [11年江苏泰州中考]第9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顺利召开,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A B C D[参考答案] A [11年贵州六盘水中考]第14题右图所示的是1978年12月一次重要会议的公报,其主要内容应是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确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C.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D.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参考答案] C [11年广东潮州中考]第12题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学校举行“光辉的足迹”图片展。
下列四幅图片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开天辟地②当家做主③星星之火④伟大转折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参考答案] D [11年浙江台州中考]第10题近代史上,在欧洲和中国先后出现了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运动。
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①太平天国运动②文艺复兴③戊戌变法④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参考答案] D [11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第6题1978年11月,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说:“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工业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书。
随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A. 遵义会议B.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参考答案] D [11年海南中考]第31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在于它A.确立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B.完成了党的政治、思想、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C.标志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D.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参考答案] B [11年四川资阳中考]第22题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C.提出了与时俱进 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参考答案] B [11年青海西宁中考]第9题党的生日即将到来,同学们围绕党的光辉历史进行热烈讨论。
2015年中考历史答案
答案(一)1-5ADADA 6-10CCDBC 11-15DDBDB 16-20BCDAA 21-24DCCA25、(1)中国共产党对立后。
与国民党进行合作,创办了黄埔军校,开展北伐;大革命失败后。
进行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遵义会议在革命的紧急关头,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其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思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一国两制”(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我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香港、澳门回归)。
26、(1)原因:迫切需要中国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2)时间:1972年;联系:中美关系正常化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我国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中美的不断发展。
(3)台湾间题、西藏问题、钓鱼岛问题、人权问题。
(4)相互尊重、支持、合作、互不干涉内政;中国发展壮大、立足于世界舞台。
27.(1)战争是指两次世界大战;危机是指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70周年;诺曼底登陆。
(3)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28.(1)南北战争;农奴制改革。
(2)通过新政摆脱了经济大危机。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4)苏联解体。
(5)尊重克里米亚选择;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霸权主义等。
参考答案(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5 CBCDC 6-10BCBDB 11-15ADBAA 16-20ABCDA 21-24DCCB二、非选择题:21.(1)明朝中期(2)邓世昌;佟麟阁。
1894年甲午战争;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3)原因: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制造系列惨案,犯下严重暴行。
如,甲午战争中的旅顺大屠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的南京大屠杀等。
(一例即可)(4)日本只有正视历史,中日关系才能面向未来。
【附答案】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精选汇编伟大的历史转折
伟大的历史转折12.(2015福州)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会议是(D)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7、(2015汕尾)邓小平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这次会议是(D)A.中共七大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1、(2015十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请你选出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D)A.中共一大——1921年在北京召开B.遵义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中共七大——选出了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D.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10.(2015益阳)下列法律文献中明确规定了实行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是(A)A.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6.(2015包头) “这次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这次会议是(A)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16. (2015陕西)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决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
”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D)A.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41. (2015长沙)民主法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15分)材料一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岗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兄弟。
【中考历史】2018最新历史中考历年试题(分专题)汇编:伟大的历史转折(附答案)
伟大的历史转折12.(2015福州)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会议是(D)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7、(2015汕尾)邓小平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这次会议是(D)A.中共七大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1、(2015十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请你选出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D)A.中共一大——1921年在北京召开B.遵义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中共七大——选出了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D.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10.(2015益阳)下列法律文献中明确规定了实行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是(A)A.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6.(2015包头) “这次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这次会议是(A)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16. (2015陕西)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决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
”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D)A.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41. (2015长沙)民主法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15分)材料一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岗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兄弟。
2015中考历史试题(带答案)
海南省2015年中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1.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
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A.洞穴B.干栏式房屋C.搭上草棚的水井D.半地穴式房屋2.在2014年6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与丝绸之路双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上,大运河开凿于()A.秦朝B.隋朝C.唐朝D.元朝3.为了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我国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
邮票中曹雪芹身边放置的书稿最有可能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4.1895年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痛陈《马关条约》的危害,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最终得以实践的只有()A.拒和B.迁都C.变法D.革命5.为了反对袁世凯独裁复辟,倒行逆施,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知识分子掀起了()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6.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创作《忆秦娥·娄山关》,写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诗句,寓意遵义会议()A.使今后的前途更渺茫B.开启了新的革命征程C.否定此前的革命斗争D.使革命从此一帆风顺7.观察下列《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它充分证明了淮海战役中()A.胜利来自人民的支持B.解放军装备落后,只能仰仗老百姓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D.国民党的美式装备还不如土枪土炮8.2015年3月20日,中韩双方对68具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进行交接,使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荣归故里”。
当年,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A.和平卫士B.钢铁卫士C.党的好战士D.最可爱的人9.大跃进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失误。
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什么现象()A.高指标B.瞎指挥C.浮夸风D.共产风10.四月的爪哇岛,春光明媚,生机盎然。
初二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试题
初二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试题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迈出对内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第一大步是()A.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B.发展民营经济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设立经济特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在希望的田野上史实的识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二子目在希望的田野上中的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可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内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第一大步,故选C。
【考点】在希望的田野上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在希望的田野上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原因、时间、内容和影响。
2.某校九年级(2)班的同学以“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他们搜集到这样一则资料:这次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该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遵义会议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春雷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一子目改革开放的春雷中的内容:“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可知,该会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故选D。
【考点】改革开放的春雷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春雷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时间、内容和影响。
3.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春雷史实的识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历史转折
12.(2015福州)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大幕的会议是(D)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7、(2015汕尾)邓小平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这次会议是(D)
A.中共七大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1、(2015十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请你选出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
(D)
A.中共一大——1921年在北京召开
B.遵义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中共七大——选出了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
D.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10.(2015益阳)下列法律文献中明确规定了实行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是(A)
A.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6.(2015包头) “这次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这次会议是(A)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6. (2015陕西)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决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
”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D)
A.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41. (2015长沙)民主法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一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岗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兄弟。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他们肤色的深浅,而是品格的优劣为评价标准的国家里。
——1963年马丁·路德·金的演说《我有一个梦》
材料二“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以人为本核心理念贯穿于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十八大特稿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一观点?(2分)在美国,“奴隶的儿子”通过哪一部法律文献获得了解放?(2分)这部法律文献是由谁颁布的?(1分)
(2)启蒙思想传播到中国后,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推动了中的民主进程?(4分)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民治”,新中国成立后在制度建设和完善法律体系方面做了哪一些努力?请各列举一项。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法治的认识。
(2分)
41.(1)自由平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
(2)维新派:领导戊戌变法,裁减冗员,制定宪法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3)制度建设:1956年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完美法律体系:自1979年开始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4)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从当家作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和重要保证(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31. (2015苏州)(6分)“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强国梦”的轨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
——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
——1979年元旦社论
(1)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2分)(3)据材料三,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2分)
(1)最高利益:(实现)工业化(发展工业)。
建设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
(2)问题:高速度(急于求成)、浮夸风、忽视或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举例:“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3)转变后工作重心:经济(现代化)建设。
认识:政府制定科学规划(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工业强国等。
27、(2015铜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材料中的“三位世纪伟人”分别是指谁?(3分)
(2)材料中为显示“救国之梦”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
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
(3)在实现“建国之梦”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建立
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这为中国革命找到
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2分)
(4)材料中使我国实现了“强国之梦”进入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确立的指导
思想是什么?(2分)
(5)为实现“我的中国梦”,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
生,你会怎么做?(3分)
(1)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3分)。
(2)辛亥革命;三民主义(2分)。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2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分)。
(5)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奇斗等(学生言之有理可得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