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地图学概论作业题-ok.
地图学考试题(复习资料)
地图学考试题(复习资料)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地图: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4.电子地图:是指在计算机环境中制作和使用的,是由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构成的能够动态显示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及实时处理的数字图像。
5.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二、填空题1.地图的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
2.按内容可将地图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
3.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两种类型。
4.地图的基本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认知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负载和传递功能。
5.专题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分为地理基础要素和主题要素。
6.普通地图上的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
7.普通地图上人社会文要素包括居民点、交通网和境界线。
8.现代地图学体系应包括以下三个分支: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
9.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10.控制点分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前者又分为天文点和三角点。
三、简答题1.简述地图的定义及其基本特性。
答: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基本特性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3)使用地图语言,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2.什么叫做地图?地图的功能有哪些?答: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学》精彩试题问题详解
《地图学》试题集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 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如此.2. 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3. 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4. 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根本的方法.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7.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其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根底图件."心象地图〞,虚地图即为"数字地图〞.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11.地球体的数学外表,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1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13.在地理学研究与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14. 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15. 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19. 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22.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又称墨卡托投影.23. 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24. 等角投影能保持制图区域较大面积的形状与实地相似.25. 按根本等高距的二分之一高程绘出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26. 经线在任何球心投影中的表象都是直线.27. 一般情况下,等角航线是与所有经线相交成一样方位角的大圆弧线,它在圆柱投影上的表象是直线.28. 不同地点的磁偏角是不一样的,同一地点的磁偏角是一样的.29. 水准面有无数个,而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30. 地球面上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和高程来确定的.31. 等角航线是地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32. 某某紫金山最高点对某某云台山最高点的高差为正.33.正轴圆锥投影的各种变形都是经度的函数,与纬度无关.34.目前我国各地高程控制点的绝对高程起算面是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35. 磁偏角只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36. 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37. 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方法.38. 面状符号表达空间上具连续两维分布的现象的符号.具定位特征,为依比例符号.39. 众数是最优的数字统计量,以一个群体中出现频率最大的类别定名.40. 面状符号的结构中,颜色变量起很大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颜色变量是形状变量的组合.41. 光的三原色又称加色原色:黄、品红、青42. 暖色来自于蓝、青和绿等色.感觉显得稳定和清爽.它们看起来还有远离观众的效果.43. 色彩与人的情感或情绪有着广泛的联系,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又赋予色彩以各自含义和象征.44. 大脑被认为是一个动力系统.是知觉对刺激物积极的组织使类似或邻近的刺激有结合起来的倾向.反之,不同类别的刺激容易在视觉上疏远.45. 在主题或详细程度不同的地图上,一样的形象符号可以有不同的含义.46. 顺序量表是从具有可比变化的数据,简单的转化为多与少的关系.要考虑大与中或中与小在数值上的比例或绝对值.47. 确定数据的分级数目时数据组分为3~6级较适宜48. 三维符号最适宜于采用色相、彩度或网纹变量进展图形的整饰.49. 等值线的制图数据是定位点的测量值或派生的数值.50. 等密度线制图不能采用绝对值,如要表示区域单元的数值,必须将绝对数值转为单位面积的比率或比值.51. 区划图在地图上的图斑有可能互相重叠.具有连续或重叠特性的空间信息的表达方式.52. 利用遥感图像调查类型界限,实地调查和野外判读的面积应超过10%.53. 分层设色法主要用于中,小比例尺地图.54. 在1:100万地形图的根底上,按经差2º,纬差3º划分.55. J—50—5—E表示1:5万地形图.56. 主图的方向一般应按惯例定位上北下南.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偏离,但要明确指向线.57. 图名的主要功能是为读图者提供地图的区域和主题的信息.58. 统一与协调原如此是地图集编制中的一条根本原如此,是保证地图集科学性、实用性的关键.59. 波谱分辨率是由传感器所使用的波段数目,也就是选择的通道数,以与波段的波长和宽度所决定.60. TM1绿波段:对无病害植物叶绿素反射敏感.二、名词解释1.地图2. 直线定向3. 真子午线4. 磁子午线5. 磁偏角6. 子午线收敛角7. 磁坐偏角8. 方位角9. 象限角 10. 地图学 11. 三北方向 12. 大地体 13.水准面 14. 大地水准面 15. 椭球体16.天文经度 17.天文纬度 18. 大地经度 19.大地纬度 20.1956年黄海高程系 21.地图投影22.地图比例尺 23.主比例尺 24.局部比例尺 25. 长度比 26.长度变形 27. 面积比 28. 面积变形 29. 角度变形 30. 等变形线 31.方位投影 32. 圆住投影 33.圆锥投影 36. 墨卡托投影37. 地图概括 38.分辨敏锐度 39. 视锐度<视力> 40. 分区统计图41. 定位符号图 42. 普通地图43. 专题地图 44.地理图 45. 陆地水系46. 等高线47. 等高距48. 等高线平距 49. 示坡线 50. 分层设色法 51. 居民点52. 交通网53. 作者原图54. 编绘原图 55. 地图集 56. 遥感技术 58.空间分辨率 71.包含分析三、问答题1.地图的根本特性是什么?2.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3.结合自己所学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4. 简述地球仪上经纬网的特点.5.地图比例尺的表示有方法哪些?6.非几何投影的种类有哪些?7. 简述圆锥投影的分布规律.8.试述等积正轴方位投影的投影条件、投影公式、经纬线形式和变形分布规律.9.方位投影的特点是什么?10. 正轴圆柱投影中,经纬线网的特点是怎样的?11. 墨卡托投影投影特点与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12.我国按经差 6°或 3°是如何进展分带投影的?13.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的特点是什么?14. 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是什么?15. 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有哪些?16. 影响符号最小尺寸设计的因素有哪些?17. 常用数量分析有哪些方法?18. 开方根规律的根本特点是什么?19.图形形状简化的根本要求是什么?20. 地图符号的符号特征是什么?21. 地图符号的功能有哪些?22. 色彩在地图感受中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23. 影响地图设计的视觉心理因素有哪些?.24. 注记的作用与功能分别是什么?25. 为什么比例圆是点状符号在数量比照上最常采用的几何符号?26. 等值线图的特点是什么?27.定量数据的特征有哪些?28. 等值区域法和分区统计法的区别是什么?29. 地理数据视觉化的含义是什么?30. 等高线的特点是什么?31.简述设计色层表的设计原如此.32. 国家根本地形图的特点是什么?33. 地理图的编制特点是什么?34. 简述地理图编制过程.35. 专题地图的特性是什么?36. 简述编图资料的分析评价标准.37.地理底图的作用有哪些?38. 底图编制必须注意哪些问题?39. 简述专题地图设计与其设计过程.40. 怎样达到良好的图面配置总体效果的要求?41. 色彩设计应注意哪几个问题?42. 地图集的特点是什么?43. 简述地图集的编制过程与其注意的问题.44. 遥感信息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5.卫星影像图的产生和编制过程包括哪些?46. 遥感系列制图的根本要求有哪些?47.简述计算机图形学主要研究内容.48. 数字地图制图的硬件配置包括哪些?49.数字地图制图软件系统组成包括哪几局部?50.图形数据的组织形式有哪些?51.简述数字地图制图的根本流程.52. 电子地图的优点53.举例说明电子地图的应用.54.简述数字地图制图与GIS的关系.55.简述空间分析与其包括哪几个局部?56.简述网络根本要素组成.57. 简述GIS应用对地图的作用.58. 地图符号库的设计,需遵循哪些原如此?59. 影响地图产品生产本钱的因素主要包括哪些?四、计算题-5°15′,直线AB的磁方位角为134°10′,试求AB直线的真方位角.2.某地的R=59°20′SE,α=?"一尺折百里〞用公制表示其数学式、说明式和直线式.4. 在1:100万正轴等积圆锥投影地图上,某点的经线长度比为0.95,自该点向东量得图上距离为2.10厘米,求其实地长度为多少〔准确到公里即可〕?5. 图号为H-51-3,求其地理位置.6. 试述该坐标值〔X=1026km,Y通=25452.678km〕对应点位的具体地理位置.7. 某目标方向线OA的真象限角为24°SW,OA的磁方位角为206°30′,求其真方位角和磁偏角各为多少?并分别画出草图.8. 某点的真象限角为13°SW,子午线收敛角为2°,求其坐标方位角.9. 直线AB的磁方位角为312°30′,磁偏角为-1°45′,求其真方位角,将它换算成真象限角.〔另作图表示〕ф=31º19′30″N,λ=119º22′30″E,求它在1:25万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50—6—A,求其经纬度.12.某地地理坐标为北纬30度18分10秒,东经120度09分15秒,求它在1:5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 —51—61--A,求其经纬度.五、填空题1. 地图的构成要素有:图形要素、〔〕、辅助要素与〔〕.2.编绘成图过程可分为编辑准备、〔〕、〔〕、制印四个步骤.3. 70年代,德国地图学家佛莱泰格把地图学分为〔〕、地图学方法论和〔〕三个分支学科组成.4.〔〕奠定了中国古代地图编制的理论根底;〔〕成为西方古代地图编制理论的代表.5. 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是〔〕.6.椭球体三要素:〔〕、短轴和〔〕.7.中国的大地控制网由〔〕和高程控制网组成,控制点遍布全国各地.8. GPS系统的三个组成局部即空间局部、〔〕和〔〕.9. 把地图上和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网进展比拟,可以发现变形表现在< >、< >和< >三个方面.10.地球球面投影到平面时,产生的变形有长度、角度和面积三种,地图投影根据变形特征可分为:〔〕、等积投影和〔〕三种.11. 方位投影可分为〔〕投影和〔〕投影两类.12. 根据投影面和地球球面相切位置的不同,透视投影可分为三类:〔〕、〔〕、〔〕.13. 实施地图概括的四个步骤〔〕、简化、夸X和〔〕.14. 地图符号的组成要素:〔〕、〔〕、〔〕.15. 地图符号的几何分类:〔〕、〔〕、面状符号、〔〕.16. 地图符号的比例分类:〔〕、〔〕、〔〕.17. 视觉变量是构成图形的根本要素,它包括:形状、〔〕、方向、〔〕、〔〕五个方面.18. 网纹有许多种,可归纳为〔〕、〔〕和混合网纹.19. 视觉平衡的两个主导因素:〔〕和〔〕.20. 地图注记分为〔〕、图幅注记、数字注记和〔〕.—注记在图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四种:〔〕、垂直字列、〔〕和雁行字列.22. 地图视觉化的特点表现在动态性、〔〕和〔〕.23.普通地图分为〔〕和〔〕两种类型.24.普通地图上的自然地理要素:〔〕、〔〕、〔〕与〔〕.25. 海底地形的根本轮廓可以分为三大根本单元,即大陆架、〔〕、〔〕.26.等高线的种类有〔〕、〔〕、〔〕、〔〕.27.分层设色法的关键是建立〔〕和色层表.28. 按光源的位置,晕渲可以分为〔〕、〔〕和综合光照晕渲.29. 社会人文要素包括〔〕、〔〕、〔〕.30. 遥感平台主要有飞机、〔〕和〔〕.31. 遥感按传感器的工作波段不同分为:〔〕遥感、〔〕遥感、〔〕遥感.32.数字地图输出分为〔〕输出和〔〕输出两类.33.空间数据对应于地图根本要素即实体,称几何数据,其表现形式有两种:〔〕和〔〕.34.非空间数据包括〔〕属性数据、〔〕属性数据、〔〕属性数据.35.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地图学》试题集答案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二、名词解释1.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如此,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开展变化.: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角度关系.3.真子午线:指向地球正北极和正南极的线或者说是真子午面与大地水准面的交线.4.磁子午线:指向地球磁北极和磁南极的线或者说是磁子午面与大地水准面的交线.5. 磁偏角〔δ〕:磁子午线和真子午线之间的夹角.〔以真子午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6.子午线收敛角〔γ〕:真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以真子午线为准,坐标纵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7. 磁坐偏角〔c〕: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8.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线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0°-360°〕.9.象限角: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到某一直线的锐角〔0°-90°〕.10. 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输为中心,研究地图的理论、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科学.11.三北方向: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绘有三种指向北方的线,即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和坐标纵线,称为三北方向线.这三种方向线虽然都是指向北方,但这些北方实际上是不一致的,分别称为真北、磁北和坐标北,统称为三北方向.12.大地体:由大地水准面包围形成的形体称为大地体,是一种逼近于地球本身形状的一种形体.可以称大地体是对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13.水准面:当海洋静止时,自由水面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个面叫水准面.14.大地水准面: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15.椭球体: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体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旋转椭球体通常称为地球椭球体.16.天文经度:观测点天顶子午面与格林尼治天顶子午面间的两面角.在地球上定义为本初子午面与观测点之间的两面角.17.天文纬度:在地球上定义为铅垂线与赤道平面间的夹角.18.大地经度: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大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间的两面角.东经为正,西经为负.19.大地纬度: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垂直线〔法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北纬为正,南纬为负.20.1956年黄海高程系:1956年在某某观象山设立了水准原点,其他各控制点的绝对高程均是据此推算.21.地图投影: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22.地图比例尺:地图上一直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直线水平投影长度之比.23.主比例尺:在投影面上没有变形的点或线上的比例尺.24.局部比例尺:在投影面上有变形处的比例尺.25.长度比:投影面上一微小线段d s’〔变形椭圆半径〕和球面上相应微小线段d s〔球面上微小圆半径,已按规定的比例缩小〕之比.26. 长度变形:就是长度比〔μ〕与1之差,用表v示长度变形如此:v=μ-127.面积比:投影平面上微小面积〔变形椭圆面积〕d F′与球面上相应的微小面积〔微小圆面积〕d F之比.28. 面积变形:就是面积比与1之差,以Vp表示.Vp=p-129.角度变形:投影面上任意两方向线所夹之角与球面上相应的两方向线夹角之差.30.等变形线:就是变形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31. 方位投影以平面作为投影面,使平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而成.32. 圆住投影以圆柱面作为投影面,使圆柱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柱面上,然后将圆柱面展为平面而成.33.圆锥投影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圆锥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将圆锥面展为平面而成.34.等角航线:就是指地球外表上与经线交角都一样的曲线,或者说是地球上两点间的一条等方位线.35.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以椭圆柱为投影面,使地球椭球体的某一经线与椭圆柱相切,然后按等角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各一定X围内的地区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再将其展成平面而得.36. 墨卡托投影:是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由德国制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创拟的.用一个与地轴方向一致的圆柱体面切于赤道,按等角条件,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柱体面上,沿某一母线将圆柱体面剖开,展成平面,即可构成墨卡托投影.37. 地图概括〔generalization〕:也称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38. 分辨敏锐度:是指能够区分出视野中空间距离最小的两个视点的能力,又称分辨率或解像力.39. 视锐度<视力>:分辨敏锐度的阈限的倒数.40. 分区统计图:代表区域的点状符号 ,定位在这个区域的重心位置上的地图.41. 定位符号图:把点状符号配置在数据中心位置上的专题地图.42. 普通地图:是用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来表示地球外表的地貌、水系、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限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43. 专题地图:是把专题现象或普通地图的某些要素在地理底图上显示的特别完备和详细,而将其余要素列于次要地位,或不予表示,从而使内容专题化的地图.44.地理图:是指概括程度比拟高,以反映要素根本分布规律为主的一种普通地图.45. 陆地水系:是指一定流域X围内,由地表大大小小的水体构成的脉络一样的系统.46. 等高线:高程相等各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47. 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两等高线间的高程之差.48. 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在水平面上的垂直距离.49. 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而指向下坡的短线.50. 分层设色法:它是在等高线的根底上,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区域特征,将等高线划分一些层级,并在每一层级的面积内普染不同的颜色,以色相、色调的差异表示地势上下的方法.51. 居民点:是人类由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居住和活动的场所.52. 交通网:是连接居民点之间的纽带,是居民点彼此之间进展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活动的重要通道.53. 作者原图:编图者〔多数为专题研究人员〕根据对专题内容的理解,用一定的地图表示方法,将专题内容完整、准确地定位表示在地理底图上,就成为作者原图,是编绘原图的根底.54. 编绘原图:制图人员按编图大纲的要求先制作地理底图,再按一定的编图方法,将作者原图上的内容转绘到地理底图上.55. 地图集:是围绕特定主题与用途,在地学原理指导下,运用信息论、系统论、区位论,遵循总体设计原如此,经过对各种现象与要素的分析评价与综合,形成具有一定数量地图的集合体.56. 遥感技术:是指从地面到高空对地球和天体进展观测的各种综合技术总称,由遥感平台、传感仪器、信息接收、处理、应用等局部组成.57.时间分辨率:是指对同一地区遥感影像重复覆盖的频率.58.空间分辨率:即地面分辨率,指遥感仪器所能分辨的最小目标的实地尺寸,也就是遥感图像上一个像元所对应地面X围的大小.59.卫星影像镶嵌图:不另外进展影像的几何纠正,将多幅影像依像幅边框显示的经纬度位置,镶辑拼贴而成的影像图.60.卫星影像图:进展了影像平面位置的几何纠正和影像增强,图上绘制出较全面的地理要素的影像图.61.卫星影像地图:在卫星影像上,能够依据数字地面模型〔DEM>,进展共线方程纠正,有详细的地理要素的影像图.62.计算机图形学 <puter Graphics>:研究应用计算机生成、处理和显示图形的学科.它是以解析几何原理为根底,将显示器看作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屏幕光栅点阵与图面直角坐标系形成对应.63.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对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实施综合、交互处理的一门综合信息处理技术.64.邻接: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65.包含: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同类,但不同级的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66关联: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不同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67. 电子地图:也称为数字地图,是地图制作和应用的一个系统,是一种数字化了的地图.68. 地理信息系统:是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它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根底,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展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实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69.二维分析:是指在二维空间中几何特征的分析70.缓冲区分析:根据地理要素中的点、线、多边形等实体,在实体周围或内部建立一定宽度X围的缓冲多边形71.包含分析:主要是指点、线、多边形之间的关系分析.72.开销:指在网络中为完成从一个结点到达另一个结点所需要付出的花费.73.资源需求:指网络中与连通路线或链、中心等相联系的资源数量.74.资源容量:指网络中的各连通路线或弧段为满足各中心的需求,能够容纳或允许通过的资源量.三、问答题1.地图的根本特性是什么?地图所具有的根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数学法如此、地图概况、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2.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个分支学科组成.3.结合自己所学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4. 地球仪上经纬网的特点:a.地球仪上所有经线圈都是通过两极的大圆;长度相等;所有纬线除赤道是大圆外,其余都是小圆,并且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小,极地成为一点.b.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c.经线和纬线是相互垂直的.d.纬差相等的经线弧长相等;同一条纬线上经差相等的纬线弧长相等,在不同的纬线上,经差相等的纬线弧长不等,而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小的.e.同一纬度带内,经差一样的经纬线网格面积相等,不同纬度带内,网格面积不等,同一经度带内,纬度越高,梯形面积越小.由低纬向高纬逐渐缩小.。
地图学考试题(复习资料)
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 •地图: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4•电子地图:是指在计算机环境中制作和使用的,是由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构成的能够动态显示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及实时处理的数字图像。
5 •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二、填空题1 •地图的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
2 •按内容可将地图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
3•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两种类型。
4 •地图的基本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认知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负载和传递功能。
5 •专题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分为地理基础要素和主题要素。
6•普通地图上的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
7•普通地图上人社会文要素包括居民点、交通网和境界线。
8•现代地图学体系应包括以下三个分支: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
9 •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_________ 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
10. 控制点分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前者又分为天文点和三角点。
三、简答题1. 简述地图的定义及其基本特性。
答: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的基本特性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2 )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3)使用地图语言,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2. 什么叫做地图?地图的功能有哪些?答: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学概论 综合习题
三.地图学判断题
1. 数学要素是保证地图具有可量测性和直 观性的基础。( ) 2.等角航线在球面上表现为除经纬线外, 以极点为渐近点的螺旋曲线。( ) 3. 在地图上只要经纬线处处是垂直的,则 可以断定为等角投影。( ) 4. 在任何地图上都存在长度变形。( ) 5.地图主比例尺是地图上所注明的比例尺。 ( )
12.标准纬线上的变形椭圆是 A.大小形状均相同的微分圆 B.大小不变、形状变化的微分 椭圆 C.大小变化、形状不变的微分圆 D.m=1的圆或椭圆 13.任意投影中的变形椭圆是 A.大小形状均相同的微分圆 B.大小不变、形状变化的微分 椭圆 C.大小变化、形状不变的微分圆 D.大小形状均变化的微分 椭圆 14.组成地图的主体部分是:( ) A.数学要素 B.图形要素 C.辅助要素 D.补充说明 15.我国1:500000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 ) A.方位投影 B.圆锥投影 C.高斯--克吕格投影 D.墨卡托投影
25.球面上一半径为2毫米的微圆,投影后变为长半径为3 毫米,短半径为2毫米的椭圆,则面积比为:( ) A.1 B.1.5 C.2 D.2.5 ) B.高纬度地区 D.赤道附近 ) B.便于分割图纸 D.便于地图使用 26.正轴圆锥投影适合的制图区域是:( A.低纬度地区 C.中纬度地区 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C.分幅编号的需要
21.下列属于普通地图的是:(
)
A.人口图 B.政区图 C.地形图 D.水系图 22.已知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500,则该点距中央经 线的距离为:( ) A.21500公里 B.500公里 C.215公里 D.0公里 23. 在高斯--克吕格投影中,符合地图主比例尺的是:( A.赤道 B.两极 C.中央经线 D.各纬线 24.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 B.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C.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D.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 )
地图学考试复习题集与答案解析
地图学考试复习题集与答案解析1、地图的基本特征:答:1、地理信息的载体;2、数学法则的结构;3、有目的的图形概括;4、符号系统的运用。
2、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答: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3、结合所学的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答: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4、测制地图有哪些方法:答:实测成图,编绘成图。
5、简述地图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答: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6、地图学与GIS的关系:答:GIS是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遥感等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地图学时基础,GIS是对地理信息的采集、分析、储存等综合的学科。
7、如何而判定正轴切圆锥投影的投影性质:8、我国现行的基本比例尺的地图采用什么投影?各有什么特征:9、地图投影会产生什么变形,如何表示他们:答:①等角投影:投影后角度保持不变;②等面积投影:投影后面积保持不变;③任意投影:角度和面积都有变形,其中一种特殊投影是等距离投影。
可以通过等变形线和变形椭圆来表示。
10、方位投影有何特点,适合何种区域制图:答:方位投影的特点是:在投影平面上,有投影中心(平面与球面相切的切点,或平面与球面相割的割线的圆心)向各方向的方位角与实地相等,其等变形线是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
因此,这种投影合适作区域轮廓大致为圆形的地图。
11、如何理解地图投影对地图比例尺的影响:12、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哪几类,有何特点:答:等角投影,等积、任意13、地图比例尺通常表现为哪几种形式:答:数字式、文字式、图解式、比例尺14、地图投影变形表现在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说长度变形是主要的变形:答:1地图投影变形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长度(距离)变形,角度(形状)变形和面积变形。
2答:因为在地图投影中,一般是借助对变形椭圆和微分圆的比较去解释各种变形的特征的。
地图学概论作业题
地图学概论作业题作业题(一)一、判断题1、与过去的只注重地图制作而忽视地图的使用不同,在当今社会,地图的使用与地图的制作并重。
(对)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地图的制作工艺已经由传统的手工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全自动化地图制图。
(错)3、等角航线在球面上表现为除经纬线外,以极点为渐近点的螺旋曲线。
(对)4、在地图上只要经纬线处处是垂直的,则可以断定为等角投影。
(对)5、在对地图定向时,是将指北针的北方与地图的X轴方向一致。
(错)6、注记是地图符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7、在专题地图制作中,地图符号一般是按照国家统一的符号标准来设计的。
(错)8、夸张是为提高或强调符号的重要特征。
(对)9、等积投影的标志是Vp=0(或 a=b,m=n)。
(错)10、地图上的水系都适用蓝色实线来表示,并以线粗细来表示水系的宽窄。
(错)二、填空题1、地图与一般的图片照片最大的差别在于地图的______使地图具有______。
数学基础可测量性2、地图的构成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要素地理要素辅助要素(图边要素)3、一般情况下,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引入邻近的______参数和______参数来确定某点的位置。
水平控制网高程控制网4、在1:10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上,测量某地物长度4.5cm,该地物实际长度为___4500___m。
5、方位投影等变形线为______,这种投影适合制作区域轮廓大致为______的地图;圆锥投影等变形线为______,该投影适合编制处于______地区沿______地域的地图;正轴切圆柱投影等变形线为______,该投影适合制作______附近沿______延伸的地图。
圆或者点大致圆形区域圆弧中高纬度东西向直线(赤道所在线)赤道东西向7、判断地图投影类型主要是通过确定投影的______和投影的______ 来实现。
投影系统类型(经纬网形状)变形性质8、在地图概括中,居民点数量的确定用______,线状地物数量的确定用______。
地图学地图学概论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地图学概论》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地图、航空像片、风景画都具有可量测性。
( )2、地图上表示各种信息是通过特殊的地图符号系统来实现的。
( )3、地图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核心。
( )4、地图上通常用地图符号的图形、色彩的变化来表示事物的质量特征;用地图符号的尺寸变化来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
( )5、1:150万普通地图称为地形图。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6、普通地图是以表示某一项或几项要素为主的地图。
()7、高程基准面和理论深度基准面是重合的。
()8、海洋部分的水深是根据'平均海水面'自上而下计算的。
()9、山头等高线与凹地等高线相套,则相套的两条等高线同高。
()10、石油输出图中,主要采用的表示方法是运动线法。
()11、在计算机制图的条件下,地图原图编绘和地图出版准备仍有严格界限。
()12、地图制作的方法通常为实测成图和数字制图。
()13、编绘成图的主要过程可分为编辑准备、编绘、清绘、制印四个步骤。
()14、地图按内容分类,可分为()和专题地图。
()A.地形图B.普通地图C.专门地图15、地图的内容包括()。
()A.地理要素、自然要素、数学要素B.数学要素、自然要素、图外要素C.数学要素、图形要素、图外要素16、普通地图的内容要素包括()。
()A.数学要素、专题要素、图外要素B.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图外要素C.地理要素、专题要素、图外要素17、水系可分为()。
地图学考试题及答案
地图学考试题及答案1. 下列符合“地图”定义的是 [单选题] *素描图风景照片卫星影像旅游图(正确答案)2. 地图按内容分类可分为 [单选题] *地形图与地理图地形图与专题地图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正确答案)实地图与虚地图3. 墨卡托投影的变形性质为 [单选题] *等角投影(正确答案)等积投影等距投影任意投影4.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编号 J51E001001 图幅的比例尺是 [单选题] * 1/10,00,0001/50,000(正确答案)1/250,0001/100,0005. 在进行干旱区地图概括时,一般应全部保留河流、水井、泉等,是因为考虑到[单选题] *地图的用途和主题地图比例尺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正确答案)数据质量和图解限制6. 如在一幅某省的疫情专题地图上用分级圆符号表示出各地市的累计确诊病例数的分级情况,这是数量特征的( ) [单选题] *顺序分级表示间隔分级表示(正确答案)数值表示分类表示7. 某点位于东经123°54′,则该点所在6°带的带号和中央子午线分别是 [单选题] * 21,123(正确答案)20,11719,11121,1258. 土壤类型图的主要表示方法是 [单选题] *质底法(正确答案)范围法分区统计图表法等值区域法9. 地图上表示的水系要素主要包括( ) [单选题] *河流,井、泉,湖泊海岸,海底地貌海洋要素和陆地水系(正确答案)河流、沟渠,井、泉,湖泊以及水系附属物10. 湖泊群的综合主要是采用选取的方法,具体来说是采用 ( ) [单选题] *分界尺度选取方法定额指标和分界尺度组合选取法(正确答案)定额指标选取方法定额指标和地物等级组合选取法11. 地图的三个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 *空1答案:地图投影空2答案:地图符号空3答案:制图综合12. 地图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内容构成。
地图学试题(含答案)
地图学习题库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地图(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极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2.地图投影(地图投影就是在球面与平面之间建立其经纬度和直角坐标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3.变形椭圆(地球面上一个微分圆在地图平面上的投影,是一种显示投影变形的几何图形。
)4.视觉阈值(刚刚能引起视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5 SOM(空间斜轴墨卡托投影) 6 接图表(表示各图幅间相互位置的图表)7 图形开窗(在整个图形中选取需要处理的部分)8 编图任务书(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委托单位提供的,其内容包括:地图名称,主题,区域范围,地图用途,地图比例尺。
有时还指出所采用的地图投影,对地图的基本要求,制图资料的保障情况以及成图周期和投入的资金等项目)9.制图综合(采取简明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10 GUASS-KRUAGER(高斯-克吕格投影,即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面那一项可能是1:10万地形图的编号(D )A. I-48-AB. I-52-12C. I-50-[8]D.J-50-1483.按投影的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分为三种,以下那项不属于这三种之一(B )A. 等积投影B. 等距投影C. 任意投影D.等角投影4.我国1:100万地形图使用的地图投影是(D )A. Gauss-KrugerB. UTMC. 斜轴等角方位投影D.等角割圆锥投影5.从几何意义上说,属于圆锥投影的是(C)A. UTMB. Gauss-KrugerC. LambertD. UPSC. 古德投影D.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7.地图数据中的属性数据是用量表系统来表示的,表示城市的等级,大城市、中城市、小城市,所使用的量表应该是(B )A. 定名量表B. 顺序量表C. 间隔量表D.比率量表9.在两条基本等高线之间补充测绘的等高线是(C)A.首曲线B. 计曲线C. 间曲线D. 助曲线10.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有十种,能够表示面状地物数量特征的是(D )A. 范围法B.质底法C. 量底法D. 定点符号法10.下面哪种不属于栅格图象(C)A.数码像机拍摄的照片B.卫星影像C.冲洗出来的照片D.扫描生成的地图11.通过建立地图数据拓扑关系可以解决很多用户关心的问题,如京九铁路经过哪些城市,它利用的拓扑关系是(D )A.节点与弧段的拓扑关联B. 节点与弧段的拓扑邻接C.节点与弧段的拓扑包含D.节点间的拓扑邻接12.下面哪种数据格式不属于矢量数据格式(C )A. .CDRB. .DXFC. .PSDD. .AI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 简述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地图学原理》习题集
《地图学》习题集一、解释名词地图:是遵循一定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
数字地图电子地图普通地图: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理要素的地图。
不偏重说明某一要素。
专题地图: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矩形分幅:易拼接,无坐标经纬线分幅:不易拼接,有坐标。
地图学地图投影:将地球表面上的点、经纬线等变换到地图平面上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主比例尺:将地球椭球面或球面按一定的比率缩小,投影到平面上,这个小于一的常数比率成为地图的主比例尺。
局部比例尺:除地图上保持主比例尺的点或线以外,其他部分的比例尺称为局部比例尺。
变形椭圆:地球表面上一无穷小的圆投影在平面上一般被描述为一无穷小椭圆,这个椭圆是由于投影变形产生的,故称此椭圆为变形椭圆。
(B)方位投影:假想用一平面切或割地球,然后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面投影到平面上,既得到方位投影。
圆柱投影:是以圆柱面为投影面,按某种投影条件,将地球面上的经纬线网投影与圆柱面上,然后,演员煮面某一母线切开展成平面的一种投影。
圆锥投影:是以圆锥面为投影面,按某种投影条件,将地球面上的经纬线网投影与圆锥面上,然后,沿圆锥面某一母线切开展成平面的一种投影正轴投影横轴投影斜轴投影墨卡托投影地图投影变换(B)地理变量实测数据派生数据(B)图形数据属性数据矢量数据栅格数据视觉变量:是引起视觉的生理现象差异的图形因素。
海岸海岸线潮浸地带沿岸地带(B)沿海地带(B)深度基准面(B)定点符号法等值线法运动线法线状符号法(B)范围法质底法点数法定位图表法(B)分级统计图法分区统计图表法金字塔图表(B)三角形图表(B)绝对连续比率(B)条件连续比率(B)绝对分级比率(B)条件分级比率(B)主观轮廓(B)视觉中心层次结构延伸结构(B)细分结构(B)立体结构加色法混合减色法混合地名标准化地名国际书写标准化(B)屈曲字列雁行字列制图综合:是在地图用途、比例尺和制图区地理特点等条件下,通过对地图内容的选取、化简、概括和关系协调,建立能反映区域地理规律和特点的新的地图模型的一种制图方法。
地图学试题二及答案
地图学试题二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1. 地图2. 复式比例尺3. 分层设色法4. 简化5. 圆锥投影二、判断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 数学要素是保证地图具有可量测性和直观性的基础。
()2. 在任何地图上都存在长度变形。
()3. 如果最大长度比、最小长度比、经线长度比和纬线长度比均相等,则肯定是等角投影。
()4. 如果制图区域呈现南北、东西差别不大的圆形区域,则应选择圆锥投影。
()5. 分类和选取是地图概括的主要手段。
()6. 尺寸变量是组成不同形状的符号在度量上的变量。
()7. 绘制线状符号选择色相或彩度应以较深的色彩为宜。
()8. 移图是主图的一部分。
()9. 海岸线通常是以蓝实线表示的平均低潮线。
()10.基础资料与地理底图的提供者不拥有地图的著作权。
()三、简答题(共40分,每小题8分)1. 如何理解地图投影对地图比例尺的影响?2. 编制印度尼西亚地图适宜采用什么地图投影?为什么?3. 影响地图概括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 在专题地图中色彩有哪些作用?5. 专题地图由哪两部分组成?它们之间有何关系?四、论述题(共20分)试述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及其作用。
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每道小题4分共20分)1、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1分),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1分),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1分),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1分)。
2、复式比例尺又称投影比例尺,是一种根据地图主比例尺和地图投影长度变形分布规律设计的一种图解比例尺。
(4分)3、是在等高线的基础上(1分),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区域特征,将等高线划分一些层级(1分),并在每一层级的面积内普染不同的颜色(1分),以色相、色调的差异表示地势高低的方法(1分)。
4、简化是显示空间数据的重要特征,删弃不重要的细部。
(4分)5、以圆锥表面作为辅助投影面(1分),使球体与圆柱表面相切或相割(1分),将球体表面上的经纬线网投影到圆锥表面展成平面而构成的一种投影(2分)。
完整版《地图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1. 比率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规。
Y2.地图容纳和储蓄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看法上的纸质地图。
3.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率尺、控制点、图例等。
4.实测成图法素来是测制大比率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Y5.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一般情况下真方向角( A)、磁偏角(δ)、磁方向角( 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Am+δ。
7.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其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
Y8.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率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9.实地图即为“心象地图”,虚地图即为“数字地图”。
Y10.方向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也许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素来线的夹角。
1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Y1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Y1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率尺制图中,平时将椭球体看作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Y14.1987 年国家测绘局宣告:启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 29 毫米。
15.球面是个不能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Y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地址不相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边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边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边积减小。
Y19. 制 1: 100 万地图,第一将地球减小 100 万倍,此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 1: 100 万就是地图的主比率尺。
Y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渐渐增大。
21.无论是正轴方向投影还是横轴方向投影或是斜轴方向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地图学题库及答案
地图学习题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大地经纬度:大地经纬度是建立在地球参考椭球面上的地理坐标系,大地经度是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大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间的两面角(1分)。
自本初面向东为东经0-180度,向西为西经0-180度(1分)。
大地纬度是指过该点与椭球面垂直的直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1分)自赤道向北为北纬0-90度,向南为南纬0-90度。
(1分)2. 墨卡多投影:墨卡托投影是正轴等角圆柱投影,由墨卡托于1569年专门为航海的目的设计的,故名。
其设计思想是令一个与地轴方向一致的圆柱切于或割于地球,将球面上的经纬网按等角条件投影于圆柱表面上,然后将圆柱面沿一条母线剪开展展成平面,即得墨卡托投影。
在墨卡托投影中,面积变形最大。
在纬度60度地区,经线和纬线比都扩大了2倍,面积比P=m*n=2*2=4,扩大了4倍,愈接近两极,经纬线扩大的越多,在φ=80度时,经纬线都扩大了近6倍,面积比扩大了33倍,所以墨卡托投影在80度以上高纬地区通常就不绘出来了。
在墨卡托投影上等角航线表现为直线。
3.变形椭圆:取地面上一个微分圆,将它投影到平面上将为一个椭圆(少数情况下为正圆),(1分)通过研究其在投影平面上的变化,作为地图投影变形的几何解释,这样的椭圆称为变形椭圆。
(2分)利用变形椭圆能更为科学和准确地阐述地图投影变形的概念、变形性质及变形大小。
(1分)。
4.视觉变量:视觉变量是构成图形的基本要素,它包括:形状、尺寸、方向、颜色、网纹5个方面(2分)。
在细分时,颜色的色相、亮度、彩度也可以理解为独立的视觉变量;网纹的排列、纹理、方向也具备视觉变量特性(2分)。
5.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6地球参考椭球体:地球椭球体是对地球形状的理想模拟,参考椭球体是对地球形状的第三级逼近,即与局部地区大地水准面切合的最好的椭球体。
地图学第二章复习题及答案
地图学第二章复习题及答案第二章复习题一、选择题1.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平面上,必然会产生变形,长度变形是长度比与1的(B)。
A.积B.差C.和D.商2.为了阐明作为投影变形结果各点上产生的角度和面积变形的概念,法国数学家底索采用了一种图解方法,即通过(D)来论述和显示投影在各方向上的变形。
A.透视光线B.参考椭圆C.数学方法D.变形椭圆3.按投影变形性质分类,可将地图投影分为等角投影、等积投影和(A)。
A.任意投影B.方位投影C.圆柱投影D.圆锥投影4.圆锥投影中纬线投影后为(D),经线投影后为相交于一点的直线束,且夹角与经差成正比。
A.直线B.相交于圆心的直线束C.相交于某一点的弧线D.同心圆圆弧5.我国自1978年以后采用(C)作为百万分一地形图的数学基础。
A.等面积圆锥投影B.等距离圆锥投影C.等角圆锥投影D.等角方位投影6.正轴等距圆锥投影沿(A)保持等距离,即m=1。
A.经线B.纬线。
C.旋转轴D.标准纬线。
7.正轴圆锥投影的变形只与(B)发生关系,而与经差无关,因此同一条纬线上的变形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圆锥投影的等变形线与纬线一致。
A.经线B.纬线C.距离D.方向8.圆锥投影最适宜用于(D)处沿纬线伸展的制图区域的投影。
A.高纬度B.低纬度C.赤道D.中纬度9.就制图区域形状而言,方位投影适宜于具有圆形轮廓的地区,就制图区域地理位置而言,在两极地区,适宜用(A)投影。
A.正轴B.斜轴C.横轴D.纵轴10.横轴等积方位投影在广大地区的小比例尺制图中,特别是(B)中应用得很多。
A.全球地图B.东西半球图C.各大洲地图D.两极地图11.在正常位置的圆柱投影中,纬线表象为(A),经线表象为平行直线。
A.平行直线B.相交于圆心的直线束C.相交于某一点的弧线D.同心圆圆弧12.等角航线是地面上两点之间的一条特殊的定位线,它是两点间同(C)构成相同方位角的一条曲线。
A.所有纬线B.投影轴C.所有经线D.大圆航线1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就确定(D)为我国地形图系列中1:50万,1:20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及更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数学基础。
《地图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地图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专题地图:是指突出而尽可能完善、详尽地表示制图区内的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人文)要素的地图。
2.首曲线:也叫基本等高线,是按照地形图所规定的等高距绘制的等高线,在图上用细实线表示。
3.投影变换:天通过寻找相应的函数关系,把一种投影转变成另一种投影,就是投影变换。
4.磁方位角:从磁子午线北端顺时针方向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称磁方位角。
5.地图注记:地图上文字及数字的统称。
地图注记是地图符号的很好补充。
主要包括:名称注记、数字注记、说明注记。
6.变形椭圆法:是指地球椭球体面上的一个微小圆,投影到地图平面上后变成的椭圆,特殊情况下为圆。
通过变形椭圆的长轴与短轴的特征进行变形分析的一种方法。
7.DRG 数字栅格地图(digital raster graphic),是将纸质模拟地图经扫描仪数字化后,通过图幅定向、几何纠正(仪器误差、图纸变形等)、灰度和色彩统一、坐标变换、整饰处理等过程,最终变成数字栅格形式的地图。
8.地图分层:在地图数字化的时候,将要素根据不同特征属性,分为多个图层,便于数据的管理与提取。
9. 地图概括:采用简单扼要的手段,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信息提取出来,形成新的空间概念的过程。
10. 间曲线:在两条等高线之间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
一般用长虚线表示。
11. 彭纳投影:等积伪圆锥投影,纬线为同心圆弧,经线为对称与中央经线的曲线。
亚洲地图采用的投影方式。
12. 相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13. 变形椭圆:取地面上一微分圆,将它投影后变为椭圆,通过研究其在投影平面的变化,作为地图投影变形的几何解释。
14.地图投影: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体面上的地理坐标与地图上相对应的点位的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
15 磁坐偏角:以坐标纵线为准,坐标纵线与磁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地图学概论作业题
地图学概论作业题作业题(一)一、判断题1、与过去的只注重地图制作而忽视地图的使用不同,在当今社会,地图的使用与地图的制作并重。
(对)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地图的制作工艺已经由传统的手工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全自动化地图制图。
(错)3、等角航线在球面上表现为除经纬线外,以极点为渐近点的螺旋曲线。
(对)4、在地图上只要经纬线处处是垂直的,则可以断定为等角投影。
(对)5、在对地图定向时,是将指北针的北方与地图的X轴方向一致。
(错)6、注记是地图符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7、在专题地图制作中,地图符号一般是按照国家统一的符号标准来设计的。
(错)8、夸张是为提高或强调符号的重要特征。
(对)9、等积投影的标志是Vp=0(或 a=b,m=n)。
(错)10、地图上的水系都适用蓝色实线来表示,并以线粗细来表示水系的宽窄。
(错)二、填空题1、地图与一般的图片照片最大的差别在于地图的______使地图具有______。
数学基础可测量性2、地图的构成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要素地理要素辅助要素(图边要素)3、一般情况下,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引入邻近的______参数和______参数来确定某点的位置。
水平控制网高程控制网4、在1:10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上,测量某地物长度4.5cm,该地物实际长度为___4500___m。
5、方位投影等变形线为______,这种投影适合制作区域轮廓大致为______的地图;圆锥投影等变形线为______,该投影适合编制处于______地区沿______地域的地图;正轴切圆柱投影等变形线为______,该投影适合制作______附近沿______延伸的地图。
圆或者点大致圆形区域圆弧中高纬度东西向直线(赤道所在线)赤道东西向7、判断地图投影类型主要是通过确定投影的______和投影的______ 来实现。
投影系统类型(经纬网形状)变形性质8、在地图概括中,居民点数量的确定用______,线状地物数量的确定用______。
地图学试题
地图学试题1.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输为中心,研究地图的理论、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科学。
3水准面:当海洋静止时,自由水面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个面叫水准面。
4. 大地水准面: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
5天文经度:观测点天顶子午面与格林尼治天顶子午面间的两面角。
在地球上定义为本初子午面与观测点之间的两面角。
6.天文纬度:在地球上定义为铅垂线与赤道平面间的夹角。
7.大地经度: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大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间的两面角。
东经为正,西经为负。
8.大地纬度: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垂直线(法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北纬为正,南纬为负。
9地图投影: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
10地图比例尺:地图上一直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直线水平投影长度之比。
11.主比例尺:在投影面上没有变形的点或线上的比例尺。
12.局部比例尺:在投影面上有变形处的比例尺。
13地图概括(generalization):也称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14普通地图:是用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貌、水系、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
15. 专题地图:是把专题现象或普通地图的某些要素在地理底图上显示的特别完备和详细,而将其余要素列于次要地位,或不予表示,从而使内容专题化的地图。
16等高线:高程相等各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17分层设色法:它是在等高线的基础上,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区域特征,将等高线划分一些层级,并在每一层级的面积内普染不同的颜色,以色相、色调的差异表示地势高低的方法问答题1.地图的基本特性是什么?地图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数学法则、地图概况、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2.结合自己所学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地图学概论 综合习题
16.若球面上一微圆,投影后仍是一等大微圆,则该投影的 变形性质为: ( ) A.等角投影 B.等积投影 C.任意投影 D.无法确定 17. 若由赤道向两极变形椭圆的形状变化为短半径不变,长 半径逐渐增大,则该投影的变形性质为:( ) A.等积投影 B.等角投影 C.任意投影 D.方位投影 18.在1:25000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 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 ) A.21731公里 B.731公里 C.231公里 D.31公里 19. 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积投 影的条件是: ( ) A.a=b B.a>b C.a<b D.a· b=1 20.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的最近航线, 在墨卡托投影图上表现为:( ) A.直线 B.折线 C.大圆弧线 D.螺旋曲线
二.多项选择题 1.高斯-克吕格投影用于 地图投影。 A.沿经线延伸区域 B.沿纬线延伸区域 C.1:5千至1:50万地形图系列 D.亚洲地图 2.等角投影条件可以表示为 A.a=b B.θ=90°,m=n C.m=n D.m=1 3.等距离投影条件可以表示为 A.a=b B.θ=90°,m=n C.a=1 或 b=1 D.θ=90°,m=1
5.在球面投影中,满足 A.等高圈投影为直线 B.大圆投影为直线 C.大圆、小圆投影直线 D.等角性质 6.伪方位投影存在 性质的投影 A.等距离 B.等角C.等面积 D.任意 7.等角投影条件可以表示为 A.a=b B.m*n=1 C.m=n D.m=1 8.等距离投影条件可以表示为 A.a=b B.θ=90°,m=n C.a=1 或 b=1 D.n=1
25.球面上一半径为2毫米的微圆,投影后变为长半径为3 毫米,短半径为2毫米的椭圆,则面积比为:( ) A.1 B.1.5 C.2 D.2.5 ) B.高纬度地区 D.赤道附近 ) B.便于分割图纸 D.便于地图使用 26.正轴圆锥投影适合的制图区域是:( A.低纬度地区 C.中纬度地区 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C.分幅编号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地图学概论作业题作业题(一)一、判断题1、与过去的只注重地图制作而忽视地图的使用不同,在当今社会,地图的使用与地图的制作并重。
(对)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地图的制作工艺已经由传统的手工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全自动化地图制图。
(错)3、等角航线在球面上表现为除经纬线外,以极点为渐近点的螺旋曲线。
(对)4、在地图上只要经纬线处处是垂直的,则可以断定为等角投影。
(对)5、在对地图定向时,是将指北针的北方与地图的X轴方向一致。
(错)6、注记是地图符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7、在专题地图制作中,地图符号一般是按照国家统一的符号标准来设计的。
(错)8、夸张是为提高或强调符号的重要特征。
(对)9、等积投影的标志是Vp=0(或 a=b,m=n)。
(错)10、地图上的水系都适用蓝色实线来表示,并以线粗细来表示水系的宽窄。
(错)二、填空题1、地图与一般的图片照片最大的差别在于地图的__数学基础____使地图具有___可测量性___。
2、地图的构成要素包括___数学要素地理要素辅助要素(图边要素)___。
3、一般情况下,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引入邻近的___水平控制网 ___参数和___高程控制网___参数来确定某点的位置。
4、在1:10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上,测量某地物长度4.5cm,该地物实际长度为____4500__m。
5、方位投影等变形线为__圆或者点 ____,这种投影适合制作区域轮廓大致为__大致圆形区域 ____的地图;圆锥投影等变形线为___圆弧 ___,该投影适合编制处于__中高纬度 ____地区沿___东西向 ___地域的地图;正轴切圆柱投影等变形线为___直线(赤道所在线)___,该投影适合制作___赤道 ___附近沿____东西向__延伸的地图。
7、判断地图投影类型主要是通过确定投影的____投影系统类型(经纬网形状)__和投影的___变形性质___ 来实现。
8、在地图概括中,居民点数量的确定用___图解计算法 ___,线状地物数量的确定用___等比数列法___。
三、名词解释1地图投影:地图投影就是研究将地球椭球体面上的经纬线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移到平面上的方法及其变形问题。
2变形椭圆:取地面上一个微分圆(小到可忽略地球曲面的影响,把它当作平面看待),它投影到平面上通常会变为椭圆,通过对这个椭圆的研究,分析地图投影的变形状况。
这种图解方法就叫变形椭圆。
3普通地图: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
4地图符号:指表达地图信息各要素的空间位置、大小和数量质量特征,由形状不同、大小不一、色彩有别的图形和文字组成的图解语言。
5资格法:是根据地物的数量、质量特征来确定地图内容的选取条件,目的是解决“选哪些”的问题。
作为选取条件的数量指标既可以是平均值,也可以是浮动值。
四、简答题1、简述风玫瑰图的用途及制作风玫瑰图的方法。
风玫瑰图用于表示某地区一年中风向变化频率。
其制作过程首先是要收集该地区多年的风向观测数据,其次是设定数据分段区间,最后是绘制风玫瑰图。
2、说明30分带的方法及其优点。
方法:从东经1°30´起算,每3°为一带,全球共分120带,优点:无角度变形;中央经线长度比等于1,没有长度变形;其余经线长度比均大于1,长度变形为正;距中央经线越远,变形越大;另外可以很方便的根据6度分带计算出各三度带的带号和中央经线的度数。
3、简述等高线法表示地貌的优缺点。
优点:有明确的数量概念;可判断出地貌主要形态和典型特征;实用价值高缺点:1.立体感不够强。
为了增强立体效应,可采用粗细等高线、明暗等高线等2.两条等高线间的微地形无法表示4、地图概括分为哪几个步骤?1、简化主要侧重内容的取舍和图形的化简两个方面。
2、分类一般是根据地理要素属性信息的异同划分的3、符号化地图是通过符号系统的建立来模拟客观世界的,符号是地理信息的抽象和图解4、归纳归纳法或归纳综合法,是运用逻辑的、地理的推理法,超越所选取的数据范围,扩展概括出地图信息内容的过程。
5、地图符号有哪些功能?(1)地图符号是空间信息传递的手段。
(2)地图符号构成的符号模型,不受比例尺缩小的限制,仍能反映区域的基本面貌。
(3)地图符号提供地图极大的表现能力。
(4)地图符号能再现客体的空间模型,或者给难以表达的现象建立构想模型。
五、计算题依据旧的梯形分幅原则,用图解法计算哈尔滨 E126°41′15″, N45°45′10″坐标点所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符编号(要求绘制草图)。
公式计算出行列号1:100万—— L-52 1:50万——L-52-C(1:25万—— L-52-[9] 1:20万——L-52-(19)1:10万——L-52-74 1:5万——L-52-74-C1:2.5万——L-52-72-C-2 1:1万——在线上六、论述题举例说明现代地图概括与传统地图概括的差异。
(一)地图概括内容的变化传统的地图概括主要内容包括内容的取舍及符号的概括及移位,主要处理地图的容量与清晰程度的之间的关系。
现代地图概括是基于数据库的机助概括,因此数字条件下地图概括更侧重于基于地图数据库的数据集成、数据表达、数据分析和数据库派生的数据综合以及GIS环境下空间数据的多尺度表达和显示问题。
而且它作用于地理空间信息的采集、集成、存储、传输、分析、显示的整个过程。
(二)地图概括的主要制约因素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比例尺是地图概括的重要制约因素数字地图:解决空间数据的实时多尺度表达,信息的快速提取、处理、分析和在线传输问题。
(三)地图概括的方法更新(四)地图概括的成果不同作业题(二)一、判断题1、数学要素是地图具有可测量性的保证。
(对)2、如果制图区域呈现南北、东西差别不大的圆形区域,则应选择圆锥投影。
(错)3、等角投影的条件是ω=0(或 a=b,m=n)。
(对)4、在对地图定向时,是将指北针的北方与地图的Y轴方向一致。
(错)5、分类和选取是地图概括的主要手段。
(对)6、投影按照投影的构成方式可分为几何投影与非几何投影。
(对)7、合并是指合并同类地物的碎部,以反映地物主要的结构特征。
(错)8、图形化简改变原来图形结构,在长度、方向和轮廓形状上都产生变化。
(对)9、体积符号在地图上可以表现为点状、线状和面状三维模型。
(对)10、尺寸变量是组成不同形状的符号在度量上的变量。
(错)二、填空题1、影响地图投影选择的因素有制图区域的____形状和地理特征 __,制图___区域范围 ___,地图的___比例尺 ___和___出版方式 ___。
2、地图上的注记可以分为名称注记、____说明注记数字注记_____和图幅注记。
3、方位投影等变形线为__点 ____,这种投影适合制作区域轮廓大致为__圆形____的地图;圆锥投影等变形线为___圆弧 ___,该投影适合编制处于___中纬度地区 ___地区沿____东西方向延伸 __地域的地图;正轴切圆柱投影等变形线为___直线 ___,该投影适合制作____赤道 __附近沿____东西方向__延伸的地图。
4、在1:10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上,测量某地物长度4.5cm,该地物实际长度为_____ 450 _m。
5、我国居民地一般分为___ 1:10万___、___排在第50行___和____ 1:1万__三类。
6、一个点的位置主要由_____经纬度 _、____高度__来确定。
三、名词解释1地图概括: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制图区域的特点,以概括、抽象的形式反映制图对象的带有规律性的类型特征和典型特点,而将那些对于该图来说是次要的、非本质的地物舍掉,这种编制地图时处理地图内容的原则和方法,称为地图概括。
2等变形线:指在地图投影过程中变形性质相等的点的连线。
3专题地图:把专题现象或普通地图的某些要素在地理底图上显示得特别完备和详细,而将其余要素列于次要地位,或不予表示,从而使内容专题化的地图4伪圆锥投影:在圆柱投影基础上,根据某些条件改变经线形状而成,无等角投影。
除中央经线为直线外,其余均投影为对称中央经线的曲线。
5范围法:用真实的或隐含的轮廓线表示现象的分布范围的方法。
四、简答题1、何谓变形椭圆?研究变形椭圆有何意义?指地球椭球体面上的一个微小圆,投影到地图平面上后变成的椭圆,特殊情况下为圆。
在分析地图投影时,可借助对变形椭圆和微小圆的比较,说明变形的性质和大小。
椭圆半径与小圆半径之比,可说明长度变形。
很显然,长度变形随方向的变化而变化,其中有一个极大值,即椭圆长轴方向,一个极小值,即椭圆短轴方向。
这两个方向是相互垂直的,称为主方向。
椭圆面积与小圆面积之比,可说明面积变形。
椭圆上两方向线的夹角和小圆上相应两方向线的夹角的比较,可说明角度变形。
2、说明60分带的方法及其优点。
方法:从格林威治零度经线开始,由西向东每隔6°为一个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投影带,分别用阿拉伯数字1-60予以标记。
我国位于东经72°-136°之间,共包括11个投影带(13-23带)。
优点:经纬线处处垂直,投影无角度变形投影变形的精度可控全球60个带的形状一样,因此只需要计算其中一个带的坐标,其它带的坐标只需加上带号区分就可以,减少坐标点的计算工作量。
3、影响地图概括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地图用途与主题地图比例尺制图区域的特点制图资料符号样式及大小制图者4、地图传递信息时能传递两种信息,试举例说明这两种信息。
地图传递两种信息分别是:(1)直接信息:是指可以通过读图直接得到的信息,如居民点的分布状况,道路的分布状况,河流、山脉的分布及走向等。
(2)间接性息:指不能直接通过读图获取,但可以通过对直接信息进行加工而得到的信息,如人口分布的密度大小,城镇分布的密度大小两地之间的距离等等。
5、简述地图符号的构成特点。
符号应与实际事物的具体特征有联系,以便于根据符号联想实际事物;符号之间应有明显的差异,以便相互区别;同类事物的符号应该类似,以便分析各类事物总的分布情况,以及研究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简单、美观、便于记忆、使用方便。
五、计算题依据旧的梯形分幅原则,用图解法计算哈尔滨 E126°41′15″, N45°45′10″坐标点所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符编号(要求绘制草图)。
按符号所表示制图对象的空间分布状态分为: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点状符号:以符号的形状表示地物的类别,形状的大小表示地物的等级关系,点的分布状况反映地物的分布状况,如居民地可以用圆圈表示,圆圈的变化,圆圈的大小表示居民地的等级规模。
现状符号:以符号的形状表示地物的分类,以线的粗细代表同一地物的等级关系,虚线实线,表示地物的季节性,已有的和未来有的地物,如用黑白相间的线表示铁路,黑线表示公路等等面状符号:以不同的线划、图色彩表示不同的类别,面的大小表示地物的大小,如耕地、林地可以用不同的线划区别对待,面积的大小代表地物的实际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