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社会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冠吟、徐詩琳
前言
犯罪社會學主要是討論犯罪行為與社會文化環境 間的關係,並可從下述三個觀點來探討、描述與 解釋犯罪的原因,以謀求適當的預防及處遇對策:
社會結構(social structure) 社會過程(social process)
理論整合(theoreical integration)
+
- -ຫໍສະໝຸດ Baidu±
-
+ - ±
副文化理論
柯恩的犯罪副文化理論(Cohen’s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
認為低階層少年因自身條件限制造成適應困難而
漸產生與普世不同的價值體系,故犯罪是為了因
應受主流價值觀念挫折的調適。
渥夫岡與費洛庫提的暴力副文化理論 ( Wolfgang
由美國社會學者蘇哲蘭所提出 與孟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筍子勸 學篇「白沙在涅,與之俱黑」道理相似 認為犯罪主要由於文化衝突、社會解組與 接觸頻率、持續時間交互作用而定。亦即, 若個體常與犯罪者接觸,則極易發生犯罪 行為,與犯罪者接觸越多,也越容易犯罪。
差別理論主要的內容:
1.
2.
3.
因處於不同機會結構,故無法獲得公平的
機會,產生挫敗、緊張和疏離狀態,轉而
以非法途徑追求地位,且運用集體力量以 克服困擾,並逐漸發展其犯罪副文化及犯 罪行為。
社會過程理論(social process)
社會過程理論主要在探求影響人類行為的 各種社會文化組織、關係過程上。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模仿理論 差別接觸理論 中立化理論 社會控制理論 抑制理論 生活方式暴露理論 日常生活理論 犯罪與被害因素理論 社會反應理論
模仿理論(Theory of Imitation)
塔得的模仿理論係針對龍布羅梭的犯罪生物 學理論而發,認為犯罪跟其他行為一樣都要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徒生涯。 本質上屬於認知理論,認為一個人的觀念與 行為均是學習而來,包含以下三項法則:
Ferracuti’s Subculture of Violence ) &
對費城少年的長期研究結果發現種族是解釋其犯
罪的主因,他們亦認為犯罪是其遵守的規範與主 流相衝突的結果。
機會理論(Opportunity Theory)
克拉法德(Cloward R.)與奧林(Ohlin L.)
認為低層少年希冀達到主流的生活水準,
對中立化理論的質疑
赫胥(Travis Hirschi)認為合理化行為是 發生在偏差者犯罪之後,若他們在從事非 法行為之後才中立化其犯罪行為,這個理 論就會失去對犯罪原因的解釋能力。
社會控制理論(Social Control Theory)
赫胥(Travis Hirschi)的社會控制理論假設 每個人都是潛在犯罪者,並假設是社會控制 而不是道德價值維持了法律和秩序,即從 「為什麼有人會循規蹈矩而不犯罪?」探討 犯罪的主因。 認為人如果不受外在法律控制和社會環境的 陶冶與教養,便會自然而然地傾向於犯罪; 若個人與家庭、學校、社會等既存的結構和 團體有密切結合與聯繫則社會控制力就較強, 犯罪可能性就較低。
涂爾幹的無規範理論(Durkheim’s Anomie Theory)
人類行為受社會道德規範所控制
人性觀是以自我為中心 集體社會意識才是人類行為的支配者
墨頓的無規範理論(Merton’s Anomie Theory)
適應類型 順從型 成就目標 + 合法手段 +
創新型
儀式型 退縮型 叛逆型
社會結構理論(Social Structure
Theories) 是以官方統計資料解釋社會中文化差異的 由來,並表述犯罪行為與社會文化環境間 的關係。
一. 文化傳遞理論 二. 文化衝突理論 三. 緊張理論 四. 副文化理論 五. 機會理論
文化傳遞理論(Cultural Transmission
Theory)
代表人物:蕭 ( Clifford
R. Shaw ) 、馬凱 ( Henry D.
Mckay)和米勒(Walter Miller)等。
認為不同區域有不同的判斷道德規範及犯罪行 為的標準,因此出現文化衝突現象,甚至產生
偏差或犯罪行為,而這種犯罪行為會代代相傳
形成特定的行為模式。
文化衝突理論(Culture Conflict
4.
5. 6.
7. 8. 9.
犯罪行為是由學習而來,非導因於遺傳 犯罪行為是在與他人互動溝通過程中主動學習而來,包括語言、 文字、表情與姿勢等交互作用 犯罪行為的習得主要是與關係密切的個人集團互動過程中習得, 而電視、電影、報章雜誌對於犯罪行為的學習並不是很重要。 犯罪行為的學習,包括:(1)犯罪的技巧;(2)動機、趨力、合理化 與態度 犯罪行為的學習是由各種有利或不有利的法律定義去詮釋中學習 認為個體之所以成為犯罪者,是因其違反法律的傾向超越了遵守 法律的傾向(這樣傾向是長期與犯罪集團接觸的結果),亦會學 習到中性的行為 會隨其接觸頻率、時間長短、優先性與強度的不同而有差異 犯罪行為模式的學習與其他行為模式的學習相似 認為個人唯有在接觸到會引起犯罪行為的行為模式時,才是導致 犯罪的主因。
距離法則:人們相互模仿的對象,與自己越接 近,則行為模仿的強度越大。 2. 上行下效法則:從歷史獲得驗證。多數的犯罪 是由大都會開始發生,再被鄉間所模仿 3. 取代法則:模仿有其取代性,新興犯罪型態為 逐漸取代舊有的犯罪型態。
1.
差別接觸理論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
Theory)
雪林(Sellin)文化衝突理論
認為犯罪是主流文化所認定的,故人只是遵從
了與主流文化不同內涵的行為準則。
米勒(Walter Miller)低層階級文化衝突論
主張低階層隱含犯罪要素,而犯罪行為是其價
值觀和態度的具體表現,且會代代相傳。
緊張理論(Strain Theory)
中立化理論(Neutralization Theory)
認為人變成犯罪者的過程是一種學習經驗, 但他們所學習到的不是一般的公民態度與價 值,而是一套使他們暫時中立化這些價值和 態度的技術,以及使其能夠在合法與犯罪行 為間漂浮(drift)的技術 這些中立化技術(neutralization techniques) 包含:對責任的否定、對被害者傷害的否定、 對被害者的否定、對譴責者的譴責、標榜高 度忠誠
前言
犯罪社會學主要是討論犯罪行為與社會文化環境 間的關係,並可從下述三個觀點來探討、描述與 解釋犯罪的原因,以謀求適當的預防及處遇對策:
社會結構(social structure) 社會過程(social process)
理論整合(theoreical integration)
+
- -ຫໍສະໝຸດ Baidu±
-
+ - ±
副文化理論
柯恩的犯罪副文化理論(Cohen’s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
認為低階層少年因自身條件限制造成適應困難而
漸產生與普世不同的價值體系,故犯罪是為了因
應受主流價值觀念挫折的調適。
渥夫岡與費洛庫提的暴力副文化理論 ( Wolfgang
由美國社會學者蘇哲蘭所提出 與孟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筍子勸 學篇「白沙在涅,與之俱黑」道理相似 認為犯罪主要由於文化衝突、社會解組與 接觸頻率、持續時間交互作用而定。亦即, 若個體常與犯罪者接觸,則極易發生犯罪 行為,與犯罪者接觸越多,也越容易犯罪。
差別理論主要的內容:
1.
2.
3.
因處於不同機會結構,故無法獲得公平的
機會,產生挫敗、緊張和疏離狀態,轉而
以非法途徑追求地位,且運用集體力量以 克服困擾,並逐漸發展其犯罪副文化及犯 罪行為。
社會過程理論(social process)
社會過程理論主要在探求影響人類行為的 各種社會文化組織、關係過程上。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模仿理論 差別接觸理論 中立化理論 社會控制理論 抑制理論 生活方式暴露理論 日常生活理論 犯罪與被害因素理論 社會反應理論
模仿理論(Theory of Imitation)
塔得的模仿理論係針對龍布羅梭的犯罪生物 學理論而發,認為犯罪跟其他行為一樣都要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徒生涯。 本質上屬於認知理論,認為一個人的觀念與 行為均是學習而來,包含以下三項法則:
Ferracuti’s Subculture of Violence ) &
對費城少年的長期研究結果發現種族是解釋其犯
罪的主因,他們亦認為犯罪是其遵守的規範與主 流相衝突的結果。
機會理論(Opportunity Theory)
克拉法德(Cloward R.)與奧林(Ohlin L.)
認為低層少年希冀達到主流的生活水準,
對中立化理論的質疑
赫胥(Travis Hirschi)認為合理化行為是 發生在偏差者犯罪之後,若他們在從事非 法行為之後才中立化其犯罪行為,這個理 論就會失去對犯罪原因的解釋能力。
社會控制理論(Social Control Theory)
赫胥(Travis Hirschi)的社會控制理論假設 每個人都是潛在犯罪者,並假設是社會控制 而不是道德價值維持了法律和秩序,即從 「為什麼有人會循規蹈矩而不犯罪?」探討 犯罪的主因。 認為人如果不受外在法律控制和社會環境的 陶冶與教養,便會自然而然地傾向於犯罪; 若個人與家庭、學校、社會等既存的結構和 團體有密切結合與聯繫則社會控制力就較強, 犯罪可能性就較低。
涂爾幹的無規範理論(Durkheim’s Anomie Theory)
人類行為受社會道德規範所控制
人性觀是以自我為中心 集體社會意識才是人類行為的支配者
墨頓的無規範理論(Merton’s Anomie Theory)
適應類型 順從型 成就目標 + 合法手段 +
創新型
儀式型 退縮型 叛逆型
社會結構理論(Social Structure
Theories) 是以官方統計資料解釋社會中文化差異的 由來,並表述犯罪行為與社會文化環境間 的關係。
一. 文化傳遞理論 二. 文化衝突理論 三. 緊張理論 四. 副文化理論 五. 機會理論
文化傳遞理論(Cultural Transmission
Theory)
代表人物:蕭 ( Clifford
R. Shaw ) 、馬凱 ( Henry D.
Mckay)和米勒(Walter Miller)等。
認為不同區域有不同的判斷道德規範及犯罪行 為的標準,因此出現文化衝突現象,甚至產生
偏差或犯罪行為,而這種犯罪行為會代代相傳
形成特定的行為模式。
文化衝突理論(Culture Conflict
4.
5. 6.
7. 8. 9.
犯罪行為是由學習而來,非導因於遺傳 犯罪行為是在與他人互動溝通過程中主動學習而來,包括語言、 文字、表情與姿勢等交互作用 犯罪行為的習得主要是與關係密切的個人集團互動過程中習得, 而電視、電影、報章雜誌對於犯罪行為的學習並不是很重要。 犯罪行為的學習,包括:(1)犯罪的技巧;(2)動機、趨力、合理化 與態度 犯罪行為的學習是由各種有利或不有利的法律定義去詮釋中學習 認為個體之所以成為犯罪者,是因其違反法律的傾向超越了遵守 法律的傾向(這樣傾向是長期與犯罪集團接觸的結果),亦會學 習到中性的行為 會隨其接觸頻率、時間長短、優先性與強度的不同而有差異 犯罪行為模式的學習與其他行為模式的學習相似 認為個人唯有在接觸到會引起犯罪行為的行為模式時,才是導致 犯罪的主因。
距離法則:人們相互模仿的對象,與自己越接 近,則行為模仿的強度越大。 2. 上行下效法則:從歷史獲得驗證。多數的犯罪 是由大都會開始發生,再被鄉間所模仿 3. 取代法則:模仿有其取代性,新興犯罪型態為 逐漸取代舊有的犯罪型態。
1.
差別接觸理論
(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Theory)
Theory)
雪林(Sellin)文化衝突理論
認為犯罪是主流文化所認定的,故人只是遵從
了與主流文化不同內涵的行為準則。
米勒(Walter Miller)低層階級文化衝突論
主張低階層隱含犯罪要素,而犯罪行為是其價
值觀和態度的具體表現,且會代代相傳。
緊張理論(Strain Theory)
中立化理論(Neutralization Theory)
認為人變成犯罪者的過程是一種學習經驗, 但他們所學習到的不是一般的公民態度與價 值,而是一套使他們暫時中立化這些價值和 態度的技術,以及使其能夠在合法與犯罪行 為間漂浮(drift)的技術 這些中立化技術(neutralization techniques) 包含:對責任的否定、對被害者傷害的否定、 對被害者的否定、對譴責者的譴責、標榜高 度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