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传说典故:广西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

合集下载

广西的历史人物故事

广西的历史人物故事

广西的历史人物故事
广西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的故事充满传奇和传统文化元素。

下面介绍几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故事:
1. 杨贵妃:杨贵妃是唐代宫廷美女,出生在广西桂平。

她美丽动人,才情出众,深得唐玄宗宠爱。

她的故事被广为传颂,成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美人之一。

2. 黄巢:黄巢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农民起义领袖,他出生在广西百色。

黄巢在农民起义中崭露头角,率领广大农民反抗统治者。

他曾攻下长安,并称帝建立大梁国,但最终失败被击败。

3. 李自成: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他出生在广西象州。

李自成在明末农民起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最终推翻明朝建立了大顺国。

然而,他的统治并不长久,不久后被清朝满洲入侵军击败。

4. 谭嗣同:谭嗣同是中国近代历史人物,他出生在广西南宁。

谭嗣同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烈士,是广西的一个民主革命家和活动家。

他为推翻满清统治而不懈努力,最终壮烈牺牲,成为中国革命的先驱。

5. 张学良:张学良是中国现代历史人物,他出生在广西桂林。

张学良是旧中国最出名的军事家之一,担任过北洋陆军副总司令,曾参与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

他被誉为“东北王”,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

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和形象都深深地烙印在广西的历史文化中,他们的事迹也被后人传诵和纪念。

广西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调研报告

广西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调研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广西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调研报告篇一:广西少数民族调研报告一、广西少数民族分布区域广西除了汉族以外,还有11个少数民族,分别是:壮族:主要聚居在桂西、桂中,即南宁、柳州、百色、河池、贵港、防城港等市。

(1482万人,占广西人口的33%)瑶族:主要居住在山区,形成“岭南无山不有瑶”的分布局面,其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聚居千人以上的有60个县(市),其中都安、大化、巴马、富川、恭城等自治县地较集中。

(34.9万人,占全国瑶族人口62%,占广西人口3%)苗族:主要居住在融水、隆林、三江、资源、龙胜、环江、西林、南丹等县。

(广西苗族人口42.3万人,占全国苗族人口5.5%,占广西人口1%。

)侗族:主要分布在三江、龙胜、融水等自治县。

(广西侗族人口29.87万人,占广西总人口0.66%。

侗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仫佬族:主要分布在罗城、宜州、柳城等县(市)。

(广西仫佬族人口15.26万人,占全国仫佬族人口98%,占广西人口的0.34%。

)毛南族:主要分布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广西毛南族人口6.9万人,占广西人口的0.15%。

毛南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回族:主要居住在桂林、柳州、南宁、百色4市及临桂、灵川、鹿寨、永福、宜州、北流等县(市)(广西回族人口2.74万人)彝族:主要居住在隆林、那坡等县。

(广西彝族人口0.62万人,仅占全国彝族人口的657万人的很少一部分。

)水族:主要散居在南丹、宜州、融水、环江、河池、都安、来宾等县(市)(广西水族人口1.15万人)仡佬族:主要散居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长发、克长、者浪、岩茶、蛇场等乡。

(广西仡佬族人口0.29万人)京族:东兴市境内,主要聚居在江平镇的“京族三岛”——巫头岛、山心岛、万尾岛以及恒望、潭吉、红坎、竹山等地区,其他一小部分京族人散居在北部湾陆地上。

广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之一,在广西11个世居少数民族中,壮族、侗族、毛南族、仫佬族、水族是广西土生土长的民族,瑶族、苗族、回族、京族、彝族、仡佬族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陆续迁入广西的。

“八桂溯源

“八桂溯源

“八桂溯源八桂,古称广西,因其地处中原与西南交汇之地,兼有八个绿水青山环绕,取其“桂”字,名曰“八桂”。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八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黎民文化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广西沦为郡县。

隋唐时期,广西壮族逐渐形成,广西逐渐成为壮族聚居地和壮族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

宋代,壮族地区进入“壮族疆域”时期。

元朝时,广西设都督府,实行州县制。

明初,明朝贞观年间,广西成为一个独立的军事行政区。

清代官署称“广西等处地方”,光绪24年改“广西等址地方”,直至民国初年,广西地名仍沿用八桂的传统称谓。

八桂的自然风光源远流长。

八桂山川秀丽,自然风景资源丰富。

广西境内峰峦叠嶂,怪石林立,瀑布飞流,河流给予了一片繁花似锦的热带风光。

这里有桂林的山水甲天下,有阳朔的山青水秀,有龙脊梯田的山高水长,有漓江的水墨山水,有著名的象山、荔浦、百色等风景名胜。

广西高山流水,人文资源丰富,已经形成了桂林山、水、洞、峰、湖、泉,广西农田、梯田、民族风情、历史文化。

八桂的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

广西是中华民族的南大门,是多民族的聚居地,拥有着悠久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广西自古是民族聚居地,壮、汉、瑶、苗、侗、京、黎、回等56个民族群众,城乡深处都有独特的风情和民俗。

壮族是广西最大的少数民族,其宗教信仰、节庆风俗、服饰习俗等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古代的壮族长歌大坡,壮族三月三、牛散芦笙等民间文化活动也是闻名遐迩。

值得一提的是,广西壮族是我国发展初期黎民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之一,其石头属文化,箐口文化,巴阳文化等均对后世的文化传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广西的广覆文化,玭瑄文化,及阳顶文化等都有着延续久远的古老文化传统。

八桂历史遗迹丰富,历史文化景观众多。

广西是一个充满历史的省份,各种图腾、石碑、古迹遍布广大乡村、市镇,堪称是古迹之都。

广西恐怖传说

广西恐怖传说

广西恐怖传说广西,这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不仅自然风景绝佳,还有许多古老而引人入胜的传说和故事。

其中,恐怖传说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这片土地上,隐藏着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让人们在夜晚时心生寒意。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广西的恐怖传说。

1. 女鬼铜鼓相传在广西某个古老的山洞中,有一面神秘的铜鼓。

据说,在某个特定的时间,铜鼓上的女鬼会开始演奏,发出恐怖而阴森的声音。

许多人都听说过这个传说,但很少有人敢去验证。

因为那些勇敢的人,无一例外地消失了。

2. 拜头山广西的拜头山是一个充满诡异气息的地方。

传说在这座山上,有一个被恶鬼统治的村庄。

每晚,村庄中会传出凄厉的尖叫声和阵阵风声,让人胆寒。

即使是白天,村庄也笼罩在一片黑暗中,没有一丝阳光的入侵。

据说,只有经过长时间的修行和祈祷,才能够驱散这里的邪灵。

3. 异域古镇广西的一个古镇,被称为“异域古镇”。

这个古镇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扭曲而令人窒息的气氛。

据说,在这个古镇的墓地中,常有鬼魂出没。

当夜幕降临时,整个镇子会被幽灵覆盖,形成了一片与世隔绝的恐怖世界。

许多勇敢的冒险者来到这里,试图探索古镇的秘密,但无一例外地都被吓得魂飞魄散。

4. 幽灵湖广西有一座湖,被称为“幽灵湖”。

这个湖水黑暗而深不见底,由于湖底有一股强大的吸力,任何人一旦掉入,就无法再逃脱。

相传,在湖中栖息着一只邪恶的水怪,它会诱骗人们走近湖边,然后将其拖入湖中。

因此,附近的居民都非常恐惧这个湖。

5. 鬼影谷广西的鬼影谷是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地方。

在这个山谷中,传说有形形色色的鬼魂四处游荡。

夜晚,山谷充满了幽灵的叫声和不详的耳语声,令人心惊胆战。

没有人敢在深夜踏进这个谷地,即使是白天,也会感到阴寒森冷。

广西的恐怖传说琳琅满目,让人不寒而栗。

这些故事穿梭于历史和现实之间,无论是信仰还是迷信,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无论是真是假,这些传说都是广西文化独特的一部分,在人们的想象中继续流传下去。

壮族民间故事与传说

壮族民间故事与传说

壮族民间故事与传说壮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民间故事与传说。

这些故事和传说从古至今一直在壮族人民之间口口相传,成为了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脍炙人口的壮族民间故事与传说,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壮族文化的魅力。

一、宇宙创世神话壮族的宇宙创世神话讲述了世界的起源和万物的形成。

根据传说,在太初的时候,只有一片浩渺无边的混沌大海。

在这个混沌中,一个名为“帝耶”(Dìyē)的神灵开始创造世界。

他用手指挖掘大地,抓取山石,形成了大地和山脉;他抹黑了双眼,形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大鼻孔变成了河流,海洋和湖泊。

这样,整个世界从无到有,诞生而来。

二、牛郎织女传说“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之一,也在壮族民间有着广泛的传播。

根据故事,牛郎是一个勤劳善良的穷苦农夫,他的妻子去世后,他一个人过着孤独的生活。

一天,牛郎在河边洗衣服时,看到了七仙女们在游玩。

其中最美丽的一位仙女名叫织女,她温柔善良,善于织布。

牛郎被她的美丽和善良所吸引,两人互生情愫并结为夫妻。

然而,织女的仙家并不同意他们的婚姻,于是将织女带回天界。

牛郎和织女以银河相隔,只有每年农历七月七夜,鹊桥才会建成,他们才能在桥上相会一次。

三、勇士马溢传说马溢是壮族民间故事中出色勇士的代表。

相传,马溢是一个身披宝甲,手持宝剑的勇士,他勇猛无敌,力大无穷。

一次,壮族部落被敌人侵略,马溢带领族人奋起抵抗。

他以一己之力击败了敌人,拯救了部落。

为了感谢他的英勇行为,壮族人民抬起马溢形成的大山,成为了一座永久的纪念碑。

这个传说展示了壮族勇士的勇敢和荣誉,并成为了壮族人民的精神符号。

四、雷公救母传说雷公救母是一个温暖感人的壮族民间故事。

故事讲述了雷公替母亲下地狱救她的故事。

母亲因为平时对儿子不好,死后被判入地狱受苦。

雷公深感对母亲责任重大,毅然选择下地狱救母。

他经过各种考验,最终成功将母亲救出地狱,母子二人重聚,并获得了吉祥安康。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在壮族文化中,劳动人民的口头文学非常丰富,它如一幅斑斓的画卷,形象地真实地展示了壮族社会的历史发展。

那你知道壮族民间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壮族民间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壮族抛绣球传说关于绣球,在壮乡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说的是在800多年前的靖西县旧州古镇下的一个小村庄里,居住着一户贫穷人家。

贫穷人家的儿子阿弟爱上了邻村的姑娘阿秀。

阿秀美丽漂亮、生性善良,也深深地爱上了诚实、勤劳、勇敢的阿弟。

有一年春天,阿秀在一次赶圩时,被镇上一个有钱有势的恶少看上了,要娶阿秀为妻,阿秀以死相胁,坚决不从。

当恶少得知阿秀深深地爱上邻村的阿弟时,为了让阿秀死心,恶少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他贿赂官府,以“莫须有”的罪名将阿弟关进地牢,并判了死刑,等待秋后问斩。

阿秀听到这个消息后,似晴天霹雳,整日以泪洗面,哭瞎了双眼。

在阿秀哭瞎了双眼以后,阿秀开始为秋后就要被问斩的阿弟一针一线地缝制绣球。

针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绣球上,被血浸染以后,绣球上的花更艳了,叶更绿了,鸟更鲜活了。

经过九九八十一天,载满阿秀对阿弟深深的爱恋,浸透了阿秀鲜血的绣球做好了。

在阿秀变卖了自己的首饰,买通了狱卒,在家人的陪伴下,在阴暗潮湿的地牢里摸到日思夜想、却已被折磨得骨瘦如柴的阿弟时,阿秀绝望了,摸索着从身上取出绣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

这时,只见灵光一闪,阿秀、阿弟和家人便飘然落在远离恶魔的一处美丽富饶的山脚下。

后来,阿秀和阿弟结婚了,生了一儿一女,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经过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地绣球就成了壮乡人民的吉祥物,壮乡青年男女爱情的信物,后来也就有了抛绣球、狮子滚绣球等民间活动。

现在,抛绣球仍然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当时用以甩投的是青铜铸造的古乐器——“飞砣”,并且多在作战和狩猎中运用。

后来飞砣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绣花布囊,即绣球。

广西民间故事

广西民间故事

广西民间故事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是一个风景优美、人文深厚的地方。

在这片土地上,流传着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既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我就来为大家讲述一些广西民间故事。

在广西的一个叫做龙胜的地方,有一个传说中的美丽姑娘叫做阿娇。

阿娇是当地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儿,但她却有着非凡的美貌和善良的心灵。

她经常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因此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有一天,一位年轻英俊的小伙子来到了龙胜,他被阿娇的美丽和善良所吸引,便向阿娇求婚。

阿娇欣然答应了他,两人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他们的故事被传颂开来,成为了当地的美丽传说。

除了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广西的民间故事中还充满了神秘色彩。

在广西的大山深处,有一种叫做“桂林神兽”的传说动物。

据说这种神兽体型庞大,形状奇特,拥有着神奇的力量。

人们相信,能够遇见桂林神兽的人将会得到好运气,因此每年都有许多人前来广西寻找这种神兽。

虽然至今仍未有人真正见到过桂林神兽,但这个传说却一直在当地人民心中传承下来。

在广西的一些古村落中,还流传着一些关于勇士和妖怪的故事。

据说很久以前,这些古村落经常受到妖怪的侵扰,村民们苦不堪言。

直到有一位勇敢的年轻人挺身而出,与妖怪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最终将它们全部赶走。

从此以后,这些古村落再也没有受到妖怪的侵扰,而那位勇士也成为了当地人民心中的英雄。

广西民间故事中还有许多关于神话传说的故事,比如关于神龙的传说、关于仙女的传说等等。

这些故事虽然充满了神秘色彩,但却是广西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体现。

总的来说,广西的民间故事丰富多彩,既有着动人的爱情故事,又有着神秘的神话传说,还有着关于勇士和妖怪的传奇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也丰富了广西的文化内涵,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独特的文化符号。

希望这些美丽的故事能够一直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广西这片美丽的土地。

壮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壮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壮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壮族为岭南有着悠久历史的土著民族。

那你知道壮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壮族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壮族的传说故事篇【1】六月节,是壮族一年中较为隆重的节日。

传说,侬智高被狄青的部队追赶到富宁、广南、麻栗坡、马关一带,被围困在一个大山上,因寡不敌众,准备突围。

突围前,将战马杀了,用马血煮饭,用马肉当菜,饱餐一顿,将全部兵将合成一路,悄悄摸到山脚,隐藏起来。

黎明时分,侬智高一声吼,将士们杀死狄青兵马,冲破狄青防线,钻进了深山老林。

侬智高突围这天,正是农历六月初一。

壮族人民为了纪念侬智高突围胜利,怀念侬智高和战死将士,每年六月初一,就杀牛杀鸡举行祭奠。

开初,用马血拌糯米,后来,用红饭草煮汁代替。

染糯米的颜色也不断增加,红、橙、黄、蓝、黑、青、柴紫、无所不有。

祭龙在壮族地区普遍存在。

古时,在老君山下有一个壮族寨子。

寨子里有龙氏三弟兄,依次为龙虎、龙彪、龙辰。

连年天旱,颗粒无收,老阿米(阿妈)依龙女之言,派儿子去向龙王求情布雨。

龙虎、龙彪先后被龙王杀害。

龙辰扮成龙了到龙宫偷得布雨旗。

摇旗布雨时,龙辰变成龙树。

龙辰变树那天,是三月属龙日,为纪念龙辰和他的两个哥哥,老阿米带着众人,到龙树下杀猪祭奠,从而形成习俗。

壮族的传说故事篇【2】古代在壮族某村的龙潭处,经常闹妖魔。

一放鸭老翁冲进龙潭与妖魔博斗,妖魔失败,变成芭蕉树,老翁又将芭蕉树砍光。

过了几天,妖魔复活。

从龙潭口挖一个洞通到老翁的床脚,想用水把老翁淹死。

因有铜锅罩住洞口,老人得救,妖魔不敢再兴灾作祸,老人见铜锅可以降妖,就打了很多铜锅、翅膀。

哪里有妖怪兴风作浪,铜锅就飞到哪里哪里的洪水就会平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有一年,最后一个铜锅飞走了。

于是,人们到处寻找,终于在丘田里找到。

男女老少高兴极了,围着铜锅,边唱边跳。

有一个人敲响铜锅,发出悦耳的声音,众人踏“咚咚”的拍节点,跳得更加快热烈。

后来,人们将铜锅改成铜鼓,将用铜鼓声伴奏跳的舞,叫铜鼓舞。

壮族特色的民间故事传说

壮族特色的民间故事传说

壮族特色的民间故事传说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在壮族文化中,民间故事和传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这些故事不仅富含智慧和哲理,还生动地展现了壮族人民的情感和生活态度。

本文将带您一起探索壮族特色的民间故事传说。

一、壮族神话故事壮族的神话故事流传已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百足之战》。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子民被恶虫侵害的时候,壮族英雄杨贵妃化身成一个百足娘娘,带领族人与恶虫进行斗争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壮族人将杨贵妃视为保护子民的形象,崇拜她并将其作为民间信仰的对象。

二、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在壮族的民间故事中,有许多英雄人物赢得了人们的敬仰和赞美。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柳永,他是壮乡神界的英雄,被誉为“壮族英雄的化身”。

柳永在传说中以勇敢和聪明睿智的形象出现,他为解救族人,屡战屡胜,最终获得了胜利。

柳永的故事传承至今,成为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寓意深远的民间传说除了神话故事和英雄人物,壮族的民间传说中还蕴含着许多寓意深远的故事。

例如《白蛇传》,这个传说讲述了一个癞蛇精为了救济百姓,化身成人类与医魔斗智斗勇的故事。

这个故事通过表达对正义和善良的追求,以及对邪恶势力的抵抗,激励人们努力追求心中的正义,同时也散发出壮族人民智慧和善良的品质。

四、民间故事与文化传承壮族的民间故事传说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仅是娱乐的对象,更是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透过这些故事,人们可以深刻理解壮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感受到壮族人民深厚的情感和生活态度。

同时,这些故事也激发了人们对壮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推动了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

五、当代价值与意义壮族的民间故事传说不仅仅限制在传统领域,当代社会也能从中找到启示和价值。

这些故事中所蕴含的勇气、智慧、正义和善良等品质,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态度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学习和传承这些民间故事,可以加深对壮族文化的理解,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交流。

总结:壮族特色的民间故事传说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壮族人民的情感和智慧。

广西壮族民间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文化特色

广西壮族民间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文化特色

广西壮族民间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文化特色广西壮族民间文化历史悠久,形成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广东、湖南、江西等地。

壮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历史和生活状况。

一、历史渊源壮族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古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壮族祖先就已经生活在广西。

在汉代,壮族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制度和文字体系。

唐宋时期,壮族地区成为了南方的重要商业和文化中心。

到了元明清时期,壮族地区成为了重要的藩镇,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其中,以壮族民歌、舞蹈、织锦、陶瓷等为代表的文化遗产,成为了广西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化特色广西壮族民间文化自古以来一直是独具特色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壮族民歌、舞蹈和织锦。

1. 壮族民歌壮族民歌是广西壮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感情的歌词,吸引了无数热爱音乐的人。

壮族民歌主要分为山歌、大歌和小歌等几种类型,其中山歌是最为著名的一种。

这种民间歌曲,通常流传于山区的乡村,歌曲主题涉及到了经济、政治、社会、情感等方方面面。

山歌不仅是歌唱壮族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还是传承壮族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2. 壮族舞蹈壮族舞蹈广泛流传于广西各地,以其雄浑有力、亦柔亦刚、激情四溢的特点而闻名。

壮族舞蹈包括了多种类型,例如“鸽子舞”、“板凳舞”、“萝卜蹦”等,每一种舞蹈都有独特的舞曲、服饰和动作。

舞蹈通常与壮族的生活习惯和驱邪祈福习俗有关,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3. 壮绣壮绣是一种以丝绸为基质,运用刺绣、染色等手法进行加工、绣制的丝绸织品。

壮绣在广西壮族地区流传已有数千年,其图案以山水、花卉、云纹、鞋帽等为主,以其色彩鲜艳、图案瑰丽、手工精湛的特点而著称。

壮绣集中反映了广西壮族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定位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壮族民间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西的历史故事

广西的历史故事

广西的历史故事
以下是 8 条关于广西的历史故事:
1. 你知道吗,广西桂林在古代可是个超级重要的地方!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各方目光。

当年秦始皇为了统一岭南,派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那场面,简直太震撼了吧!这难道不就像一场波澜壮阔的大冒险吗?
2. 嘿,广西的合浦在古代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哇!来来往往的船只那叫一个多,那热闹程度,哎呀,就像现在最繁华的商业街一样!这里见证了多少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啊,是不是很惊人?
3. 哇塞,大家晓得不,当年狄青在广西那可是有一番大作为的哟!他带领士兵奋勇作战,那气势,简直如猛虎下山一般!这跟电影里的英雄情节有啥区别呢?
4. 说起来呀,广西在古代还有很多少数民族的故事呢!那些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传统,独特又迷人,就像一朵朵盛开的奇葩!难道不是很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吗?
5. 哎呀呀,广西的侬智高起义可真是轰轰烈烈呀!他带领着人们争取自己的权益,那勇气,简直太让人佩服了!这难道不比一些传奇故事还精彩吗?
6. 你们听说过瓦氏夫人吗?她在广西的历史上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呢!她率领俍兵抗击倭寇,那英姿飒爽的模样,就像女中豪杰现世一般!这是不是让人特别敬仰?
7. 嘿哟,广西曾经还有过很多神秘的古国呢!它们的存在就像一个个隐藏的宝藏,等着我们去发掘!这多么让人好奇呀,真想穿越回去看看呢!
8. 讲真的,广西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太多珍贵的记忆和故事!这些故事丰富多彩,就像一幅绚丽的画卷!我们真应该好好去了解、去感受,难道不是吗?
我觉得广西的历史真是太丰富太有趣了,每一个故事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探索。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在壮族的古老文化中,流传着许多神秘而动人的传说故事。

这些故事常常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在壮族人民中代代相传,成为了他们的精神财富。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几个壮族民间传说故事,带领大家一同进入壮族的神奇世界。

故事一:《白蛇奇遇记》很久很久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某个村庄里住着一对姐妹花白蛇和小青蛇,她们变成人形后来到村庄中居住。

白蛇善良又美丽,而小青蛇活泼可爱。

一天,白蛇救了一个叫许仙的青年人,并与他日久生情。

两人渐渐相爱,白蛇化身为一个女子,与许仙订婚。

然而,一个名叫法海的和尚打算驱赶妖怪,把白蛇杀死。

法海不知其中的真相,不顾白蛇的善良本性,一意孤行,最终将白蛇困住。

小青蛇愤怒地寻找法海报仇,并最终陷入了与法海的斗争中。

故事二:《玉帝娶妻》在一个辉煌而祥和的天宫中,玉帝终日忙于审判善恶之事。

然而,玉帝内心深处渴望能够找到一个聪明善良的伴侣。

为了寻找玉帝的妻子,玉皇上帝派遣九天玄女前往凡间寻找,她发现了一个名叫蓬莱的贵族女孩。

蓬莱拥有美丽而善良的心灵,她乐于帮助他人,并利用自己的医术救助了许多有病的人。

当玄女告诉蓬莱她将成为玉帝的妻子时,蓬莱拒绝了这个机会,因为她害怕错过凡间的亲人和她所热爱的生活。

最终,玉帝决定降临凡间,迎娶蓬莱,并让她成为了天上最受尊敬的皇后。

故事三:《刘三姐与黄姑娘》刘三姐是壮族中著名的英雄人物,她聪明勇敢,善于唱歌和舞蹈。

有一次,刘三姐来到了一个叫昆岗的山村,看到了一个受尽折磨的黄姑娘。

黄姑娘在嫁给富贵人家之前,被绑在一棵树上,并遭受了各种虐待。

刘三姐决定帮助黄姑娘逃离苦难,她和黄姑娘一起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斗争,最终战胜了邪恶势力。

刘三姐的勇敢和正义感感动了黄姑娘一直以来想要报答的邪恶朋友。

这些壮族的传说故事富含了道德教育的意义,既展现了壮族人的智慧和勇敢,又讴歌了正义战胜邪恶的力量。

这些故事在壮族人民的血脉中流淌,并成为了他们文化的一部分。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壮族人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体会到他们深深的感情和独特的信仰。

壮族的来历与文化传说

壮族的来历与文化传说

壮族的来历与文化传说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同时也分布在云南、贵州、广东和湖南等地。

截至2019年,壮族总人口超过3200万人,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族群之一。

壮族的语言属于壮侗语族,其文字是壮文,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发展,壮文已成为一个相对完整、规范的书写体系,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壮族文化绚烂多彩,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背景。

壮族人民崇尚自然、景云和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维护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并且有传统节日、音乐舞蹈、绘画雕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丰富的文化表现形式。

“三月三”是壮族最重要的春节之一,被广泛称赞为“壮族的春天”。

在此节日里,人们会进行多种庆祝活动,如祭祖、拜山、舞狮、龙舟竞渡、野猪跳等,同时也会享受花样美食和多姿多彩的壮族服饰。

此外,壮族还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例如:“婚姻节”、“百家宴”、“打鼓节”等等。

相传壮族的祖先生活在古代的中原地区,受到了北方民族的侵扰和压迫。

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不断向南迁徙,在云南等地落脚,逐渐形成了壮族这个独特的民族群体。

壮族祖先的故事中,有一位伟大的领袖——泰西。

泰西是壮族最为杰出的先驱者之一,传说他在中国古代的战乱年间,率领着族人一路南下,克服了千辛万苦,越过高原、深渊和大江大河,最终定居在了华南地区。

泰西的战绩非常出色,被人们誉为“无敌将军”。

泰西有一个大胆的设想,想为族人营建一个美好的家园。

他和族人一起奋斗,开垦土地、建起房屋、种植农作物和养畜。

在他的带领下,族人们渐渐地摆脱了种种困境,生活变得富足和安稳。

而泰西自己却很快因年老体弱而离世,他用一生的汗水和奉献来筑造了壮族的根基。

泰西的离世让族人们倍感失落和彷徨,但他留下的精神却像一条亘古不灭的生命之树,在族人的心中迸发出了无穷的力量。

族人们自觉地遵循着泰西的思想,传承着壮族的灿烂文明和不屈精神,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团结和谐、繁荣昌盛的家园。

壮族人民的发展史,是一部相互支持、彼此帮助的历史。

壮族的民间传说故事有哪些

壮族的民间传说故事有哪些

壮族的民间传说故事有哪些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那你知道壮族的民间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壮族的民间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壮族的民间传说故事:壮族米洛甲造人的传说米洛甲(米:壮语妈妈之意),壮族里的创世女神,一说为布洛陀之妻,另一说为布洛陀的母亲。

在汉语里又译作“姆洛甲”或“姆六甲”。

广西六甲镇的姆洛甲女神峡便由此命名。

相传姆六甲是一位造天地、造人类和万物的女神。

她吹一口气,升到上面便成了天空;天空破漏了,抓把棉花去补就成为白云。

天空造成了,她发现天小地大,盖不住,便用针线把地边缝缀起来,最后把线一扯,地缩小了,天能盖得住了。

然而地又不平了,大地边沿都起了皱纹,高突起来的就是山,低洼下去的就成了江河湖海。

她没有丈夫,只要赤身露体地爬到高山上,让风一吹,就可以怀孕,但孩子从腋下生下来。

她见地上太寂寞,便又造了各种生物。

她的生殖器很大,象个大岩洞,当风雨一来,各种动物就躲进里面去。

由于自身的繁衍对原始人类的极端重要性,壮侗语民族先民就把姆洛甲奉为生育大神,拜她为圣母。

随着社会的发展,姆洛甲又变成主管生育的花婆母神、花婆王,成为己婚女子求子的偶像。

在壮侗语族各民族中都有相关的神话传说。

米洛甲造人的传说宇宙分为上中下三界。

中界的大地上,长起一朵花,中间长出一个女人。

这个女人就是我们壮族的始祖。

后世人叫她米洛甲;因为有智慧,所以又叫米洛西。

远古的时候,螟蛉子向天上飞去,地下留的是拱屎虫。

一个造天,一个造地。

拱屎虫勤快,造的地很宽;螟蛉子很懒,造的天很狭小。

到天盖地的时候,盖的老不严。

于是,米洛甲把大地一抓起来,把地皮扯得鼓涨起来。

这回天地盖得严实了。

但大地上鼓起来的地方,就成为山坡高地,凹下去的地方,却成为深壑裂缝,于是就成河流湖海。

米洛甲见大地毫无生气,便想造起人来。

她撑开两脚,站在两个大山上,突然吹来一阵风,觉得尿很急,便洒一泡尿,尿湿了土地。

她便用手把泥土挖起来,照着自己的样子捏了很多泥人,用乱草蒙盖起来。

广西传说典故:“广西文化”文学新桂军的崛起

广西传说典故:“广西文化”文学新桂军的崛起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西曾经⼀度被⼈称为“⽂化沙漠”。

然⽽近年来,由于⼴西在⽂学、美术、⾳乐、戏曲和影视创作⽅⾯取得的可喜成绩,⼈们对⼴西⽂化崛起的现象开始刮⽬相看。

那么⼴西⽂化为什么能够在这些年迅速崛起?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从今天开始,《⽂化报道》栏⽬将播出5集系列报道,与您⼀起探寻⼴西⽂化崛起的奥秘,今天关注的是:⽂学新桂军的崛起。

在⼴西作家东西的笔下,董洁、刘烨、陶红演绎了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爱情⽚的电影《天上的恋⼈》。

3⽉29⽇,它作为⼀部中国参选电影被送往法国⼩城嘎纳,在全世界最浪漫的国度展⽰⼴西的⼭⽔和⼴西的爱情。

今天,东西、⿁⼦、李冯、凡⼀平等作家的名字已经使中国⽂坛不得不对⼴西⽂坛另眼相看了。

不过要是在⼗⼏年前,这⼏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在这段时间,⼴西作家出现了断层。

⼴西⽂坛在沉寂了将近20年之后,1997年,⼀个笔名叫东西的年轻⼈打破了僵局,他的中篇⼩说《没有语⾔的⽣活》获得⾸届鲁迅⽂学奖,结束了⼴西连续多年⽆⼈获得全国⽂学奖的局⾯。

这部⼩说描述的是三个残疾⼈:瞎⼦、聋⼦和哑巴之间的故事。

这也就是后来被改编成电影的《天上的恋⼈》。

继东西之后,⼀个笔名叫“⿁⼦”的年轻作家以中篇⼩说《被⾬淋湿的河》于2001年再获第⼆届鲁迅⽂学奖。

这部⼩说叙述的是⼀个辍学少年外出打⼯为了⼈格和良知⽽与社会⿊暗势⼒抗争最后付出⽣命代价的悲剧故事。

与此同时,⼀个名叫李冯的作家随着电影《英雄》的热映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由此,李冯和东西、⿁⼦被誉为⼴西⽂坛“三剑客”。

此外,⼀个名叫凡⼀平的青年作家因为《寻枪记》和《理发师》也在全国名声鹊起。

以“三剑客”和凡⼀平为代表的⼴西⽂坛如今已被⼤家习惯性地称为⽂坛“新桂军”。

“新桂军”的异军突起,⼀扫⼴西⽂坛的沉闷⽓象,也给中国⽂坛注⼊了新的活⼒。

其实,就在作家们为了艺术苦苦求索的时候,⼴西的⽂化主管部门也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才能使桂军在新世纪之初崛起于中国⽂坛。

广西传说故事?

广西传说故事?

广西传说故事?1岑逊走遍南方壮区,挖通了两江一河,消除了洪水,造稻田鱼塘,教人制犁耙,播五谷和养鱼、打猎,使百姓安居乐业。

土司欺压百姓,横征暴敛,他又召集大家起来反抗,杀了土司,踏平土司衙门,筑城建寨,当了壮王。

皇帝调兵来攻打,他用铁扁担作武器杀退官兵,血把河水染红,成了红水河。

还杀败皇帝从天上请来的天将,激怒玉皇亲下凡间与岑逊王决战,用从王母处借来的宝剑施用诡计,砍杀了岑逊王。

百姓把岑逊王当作神来祀奉。

2、《刘三姐》讲刘三姐从罗城搬到宜山下枧村居住,砍柴为生,极善唱歌。

有陶、李、罗几个秀才闻名前来对歌,不是三姐的对手。

其兄端凳搁门而睡,阻止三姐出去对歌,三姐却半夜俟其兄睡熟,轻手轻脚溜出门。

第二天,其兄知道了,拿石头让三姐用手板当锅煎软,言煎不软就不准出去。

三姐把石头放在手心,下烧红火,把石头煎软了。

三姐每天到山上攀葡萄藤与男歌手对歌,其兄气极,发誓要砍断葡萄藤跌死三姐。

谁知藤砍断后,摇几摇又接上了。

其兄用铜盆隔住断藤,使断藤接不起。

三姐从悬崖掉进下枧河,葡萄藤随之落下围成一圆圈,托起三姐顺水飘流下柳州鲤鱼岩。

3、《谭福旺的传说》谭美足记录,汪骏、谭贻生整理,载《毛南族民间故事集》。

相传曾把黑熊两腿撕成两半的谭福旺,得知盗匪前来骚扰寨子,他舞动一棵金刚树,吓得众盗丢下财物,抱头鼠窜。

他又设法,做一双1尺2寸长的草鞋挂城墙上,吓跑想来寨子抢劫的匪徒。

朝廷为了抵御番佬的侵扰,派钦差大臣来请福旺。

福旺跳进牛栏,抓住四条腿,将一头菜牛举起,吓得官兵目瞪口呆。

当官的怕他进京当了将官,打胜仗立战功,没自己的地位,不愿带他上京,散播他睡觉成丁字形,没福份,当不得武将。

广西传说典故:壮族独特的民俗文化

广西传说典故:壮族独特的民俗文化

重信誉,讲团结互助,是壮族重要的道德观。

古代的西瓯、骆越⼈,就有“与⽽不求其报”的助⼈观念。

就是说,我给你什么东西,或帮助了你什么事,并不要求以后你报答我什么,表现了其为⼈豁达、慷慨之风。

唐、宋时期的俚、僚⼈勇敢⾃主、为⼈“质直尚信”,“重贿(慷慨给⼈财物)轻死”。

就是说,他们勇敢⾃信,为⼈直爽,重信誉,肯帮助⼈甚⾄给他⼈以⽆偿赠与,却不怕牺牲⾃⼰,并形成历史传统。

这是壮族为⼈最要紧的道德观念。

对于结交的朋友,有⾔必信,有约必⾄,有事必帮,真诚相处。

对朋友的欺诈、背叛⾏为不仅⼗分反感,⽽且常常怒⽽绝交。

对失信者,以后就不愿再次交往。

壮族很注重团结互助。

建房时互助,⽣产时互助,婚丧事互助,⽣活困难时互助,遭危难时互助,是历来的、普遍的传统。

特别是⽣产中的“打背⼯”,即换⼯互壮乡胜景助,不计劳动⼒的强弱,不计男⼥,不计报酬的互助,千百年来⼀直保持着。

但若是谁失掉信誉,别⼈就不跟他谈什么团结互助了。

在村⼦⾥,在亲友中,⼀家猎获鱼兽、杀猪宰⽜或收到⾷物礼品,必送赠邻闾、亲友⼀份,宁可⾃⼰少享⽤点也不在意;为⼈慷慨正直,是他们的秉性;对于⽄⽄计较⾃⼰得失,不理睬别⼈受苦受难的,在壮族⼈看来,这是不能与之交往、共事的⼩⼈。

在⽇常⽣活中,他们希望平等的礼尚往来,对往⽽不来者,是⼼存恼怒的,⽽且不再理他了。

壮族崇尚勤劳,鄙视懒惰、⾏乞。

交友,先看他是否勤劳诚实;⾏乞,则被⼈看不起。

壮族乡村中的⽣活贫困者,宁为佣⼯,决不⾏乞,故打⼯者多⽽乞丐绝少。

他们认为,只要勤于劳动,⾃然有出路。

⽤⾃⼰的劳⼒换得饭吃,才觉得体⾯、⽆愧。

不劳动⽽去讨饭,是懒惰,是丧失做⼈的尊严,使⼈讨厌。

所以壮族⽗母长辈告诫⼦⼥的除了敬⽼爱幼、与⼈为善之外,就是⾟勤劳动,不能好吃懒做当乞丐。

选媳妇,择⼥婿,⽆不把这两条作为标准。

⽆论是媳妇、⼥婿、⼉⼥,⽼⼈总是要求他们好好劳动,早出晚归,出⼯出⼒,如果是晚起早睡、游⼿好闲,则会受到批评,以致怒骂或驱逐。

广西传说典故:广西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

广西传说典故:广西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

; 广西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要在不断吸收和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注重突出广西民族文化的三大优势:一是发挥民族地域文化特色优势。

广西民族地域文化绚丽多姿,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如扁担舞、铜鼓舞、绣球舞、芦笙舞等各具特色;民族传统文化节日活动如壮族三月三歌节、瑶族盘王节、苗族芦笙节、侗族花炮节、彝族跳弓节、京族唱哈节等各展风采;文化古迹如铜鼓、花山崖壁画、灵渠、真武阁、风雨桥、鼓楼等闻名中外。

此外,广西边境文化、旅游文化特色浓郁,凭祥友谊关、桂林山水、北海银滩、乐业天坑等众多人文自然景观和边寨风情文化,都展现了广西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优势,抓好这些民族地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是广西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和重要基础。

二是发挥民族文化艺术品牌优势。

广西多年来举办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桂林山水旅游文化节、北海珍珠文化节、柳州奇石文化节以及孔雀奖少数民族声乐大赛;刘三姐歌圩"等,我们要全力以赴抓好这些品牌活动和工程建设,使之成为西部大开发广西文化建设的大型重点项目,以此提高广西文化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是发挥民族地方戏剧精品优势。

广西具有悠久独特的少数民族戏剧和地方戏种,如壮剧、桂剧、彩调剧、邕剧、苗剧、毛南剧等。

今后我们要继续发挥广西民族戏剧和地方剧种的特色优势,实施民族文化精品战略,积极组织剧作家、艺术家深入实践,创作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浓郁民族风情和强烈时代气息的新剧目。

发展先进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努力实现文化和建设的新跨越。

迈入新世纪,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发展先进文化,繁荣广西文化事业,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我们就能在发展先进文化、实现广西文化建设新跨越的进程中迈出坚实的步伐。

广西壮族的传说故事

广西壮族的传说故事

广西壮族的传说故事广西壮族是广西最多的少数民族。

那你知道广西壮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广西壮族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广西壮族的传说故事:壮族三月三的传说很久以前,壮乡有个叫韦达桂的人,在一个土皇帝手下当臣相。

达桂年纪不大,但学识渊博,才能过人,而且,十分关心壮族人民的疾苦,皇帝给他的俸禄,他都拿回乡分给百姓,自己两袖清风,一无所有。

有一年,状乡大旱,乡亲们求达桂向土皇帝奏明免皇粮,达桂跪奏道:“状乡百姓颗粒无收,吾伴千岁前往视察。

”达桂伴驾来到状乡,只见田土龟裂,禾穗枯焦,一群群面黄肌瘦的百姓跪在山道上告苦。

达桂跪下说:“千岁亲见,万望免粮。

”土皇帝无奈只可免去状乡皇粮。

打那以后,他对达桂恨之入骨,可是鉴于达桂的声望,又找不出什么岔子把他除了,因此施出毒计,阴谋陷害达桂。

一天,他把达桂唤道跟前:“达桂,你向来很能干,现在想叫你给我办件事”达桂听了,就知道土皇帝不怀好意,但他还是从容地说:“请千岁道来。

”土皇帝半眯着眼说:“我正在建一座楼阁,缺少瓦片,听说状人皮能防寒防暑,防水防火,经久耐用,我要你在两个月以内给我弄900张状人皮当瓦片用,到时重重有赏,如果完不成,定要从严惩罚。

”达桂轻松的答道:“到时就请千岁亲自到城门下点货验收吧。

”一个月过去,达桂没有动静,五十九天过去了,达桂依然没有动静。

限期到了,达桂才召集900个壮家大汉,每人带上一斤糯米,一斤米酒,一斤胡椒面,来到皇城脚下,架锅煮糯米饭,煮辣椒菜汤,一个个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坐在城门下饮酒,喝辣椒汤,吃糯米饭。

正当个个酒足饭饱,满头大汗淋漓的时候,土皇帝坐着八抬大轿赶到了。

达桂连忙上前施礼道:“货物已经给千岁送来了,可是这帮贱骨头张张皮都是漏水的,能用吗?”土皇帝下轿一看,一个个黑里透红的皮肤上都是湿漉漉的,象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臭气扑鼻。

土皇帝用手捂着鼻子,皱着眉头,后退几步道:“又漏水又臭,不能用,不能用。

广西大化的故事

广西大化的故事

广西大化的故事
广西大化的故事
远古时期,广西山水葱郁,林木茂盛,蛟龙守藏于桂江,鱼鸟虫兽比翼飞舞于山川湖泊。

然而,一场大灾难破坏了广西的美丽山水。

传说,西面的雅砻江一日凶猛无比,吞噬山林,冲毁山峰,淹没村镇,使得群众纷纷失去家园,仓皇逃往他乡。

当时的广西,没有家可归,没有安宁的家园,人们只能漂流恣意,不知所踪。

然而,广西也有一支历史悠久的民族——大化族,他们从桂江流域流落到中原地区,扎根广西,并在此定居久远。

当年,大化族的先民们在广西的一个山洞里避难,曰:“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大化!”即使其他民族都逃跑了,大化族还坚持在这片凄凉的土地上,守护这片大地。

后来,大化族慢慢地兴建起一个又一个村落,建立起建立国家和政权,并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广西。

广西的发展,离不开大化族的贡献,他们不断积极探索,以他们的智慧和勇气,让广西拥有了一片繁荣昌盛的土地。

今天,广西的各个行政区域都以“大化”著称,这就是大化族的烙印,也是广西发展的见证。

最后,祝广西繁荣昌盛,大化族展翅高飞!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广西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要在不断吸收和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注重突出广西民族文化的三大优势:一是发挥民族地域文化特色优势。

广西民族地域文化绚丽多姿,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如扁担舞、铜鼓舞、绣球舞、芦笙舞等各具特色;民族传统文化节日活动如壮族三月三歌节、瑶族盘王节、苗族芦笙节、侗族花炮节、彝族跳弓节、京族唱哈节等各展风采;文化古迹如铜鼓、花山崖壁画、灵渠、真武阁、风雨桥、鼓楼等闻名中外。

此外,广西边境文化、旅游文化特色浓郁,凭祥友谊关、桂林山水、北海银滩、乐业天坑等众多人文自然景观和边寨风情文化,都展现了广西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优势,抓好这些民族地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是广西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和重要基础。

二是发挥民族文化艺术品牌优势。

广西多年来举办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桂林山水旅游文化节、北海珍珠文化节、柳州奇石文化节以及孔雀奖少数民族声乐大赛;刘三姐歌圩"等,我们要全力以赴抓好这些品牌活动和工程建设,使之成为西部大开发广西文化建设的大型重点项目,以此提高广西文化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是发挥民族地方戏剧精品优势。

广西具有悠久独特的少数民族戏剧和地方戏种,如壮剧、桂剧、彩调剧、邕剧、苗剧、毛南剧等。

今后我们要继续发挥广西民族戏剧和地方剧种的特色优势,实施民族文化精品战略,积极组织剧作家、艺术家深入实践,创作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浓郁民族风情和强烈时代气息的新剧目。

发展先进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努力实现文化和建设的新跨越。

迈入新世纪,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发展先进文化,繁荣广西文化事业,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我们就能在发展先进文化、实现广西文化建设新跨越的进程中迈出坚实的步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