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看历史兴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圆明园看国运兴衰
学生姓名:
1.摘要:通过对圆明园这一历史遗迹的考察,以各时期中国的财政状况为切入点,探究中
国国力的兴衰,并进一步印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关键词:圆明园,财政,国运,清朝,民国,新时期,社会制度
3.主体部分:
引言:圆明园的兴衰际遇,实际上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自清以来的成败,通过对圆明园的考察,我们希望能从中看出国力的兴衰,总结出更多的教训与经验,更好的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里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但自1860年10月以来,圆明园相继遭到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的洗劫和焚毁,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页屈辱史。
圆明园堪称清王朝甚至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园林,下面我们就以圆明园为缩影,通过政府财政状况,分析中国国力强弱的变化
一、1709年~1860年——兴建
1、康熙时期(公元1661年—公元1722年)
康熙执政期间,撤除吴三桂等三藩势力(1673年),统一台湾(1684年),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1688年-1697年),抵抗并有力反击了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1689年9月7日),维持了东北边境一百五十多年的边界和平。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以及清王朝的经济政策(如“永不加赋”),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增加了国库收入,为圆明园修建提供了经济基础。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即清圣祖玄烨)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并亲题了园额“圆明园”。
2、雍正时期(公元1722年—公元1735年)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圆明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亩。此后,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而与此对应的,是政治的清明与经济上的富庶。
雍正皇帝勤于政务、生活俭朴。胤禛在位仅仅十三年,显得十分短暂。但是,他的政绩很可观,严禁朋党,整顿吏治,强调务实,多所建树,在不少方面实为超过康熙。“耗羡归公”、“养廉银”等制度的实施保证了政治清明,“摊丁入亩”的政策有利于缓解阶级矛盾,同时由于用人和理财有方,雍正时期进入了清朝最富庶的阶段,国库存银达六千万两之多。无疑这会促进圆明园的扩建。
3、乾隆时期(公元1736年~公元1796年)
乾隆帝(即清高宗弘历)即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这三座园林,均属
于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对圆明园的进一步调整扩建,正说明了当时国力的鼎盛。
据史料记载,乾隆帝即位后,在政治上改变“祖宽父严”之弊,实行“宽严相济”之策,整顿吏治,厘定各项典章制度;优待士人,安抚起复雍正朝受打击之宗室,进一步笼络了各方力量,促进了清王朝的统一团结;军事上多次平定西部少数民族贵族叛乱,反击廓尔喀对西藏的入侵,完善了清朝对新疆和西藏等地区的管理,进一步巩固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今日中国的版图;但外交上继续以“天朝上国”自居,和周边属国友好往来,而对西方则坚持“闭关锁国”,为大清日后的衰败埋下了祸根。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我国封建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繁盛社会。在这个时期,圆明园经历了从创建到鼎盛的阶段。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然而这种浩大的工程,必然是出自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大国,并且其社会背景必然是和平稳定的,而它如此快速的扩建,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较高的封建经济水平。到此为止,圆明园的形象都是辉煌而自豪的。
二.转折(1800---1860)
疆域的扩大,经济的繁荣,人口的激增,手工业的发达是“康乾盛世”最显著的特征。然而这一时期文化高压、闭关锁国的政策抑制了中国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为清王朝的衰落与灭亡埋下了伏笔。这一本质上的落后在1800至1860这一阶段得以深刻体现。
根据清史档案,继康乾盛世之后,嘉庆皇帝继续扩建圆明园,并于1800年把从盐政中得到的10万两白银用于圆明园工程,广储司也曾拨给圆明园5万两白银作为储备金。仅1809年,绮春园完成了173间厢房、260条廊道、6座亭子的建造,总共花费33万两。1830年,道光用25万两白银再建造了新的寝宫慎德堂。从康熙建园到1850年为止,圆明园的建成共花费了白银两亿两以上。
但此时的清王朝已经存在许多危机,开始由盛转衰。国家的长期繁荣与和平,造就了人口的急剧增长,人口从1741年的1.43亿猛增到了1850年的4.3亿,而同期耕种面积仅增长了35%,使得人均耕地面积下降至1.86亩。同时,“摊丁入亩”使得国家正常赋税增长不多,加上大修圆明园,国库日益空虚。
鸦片走私也成为影响清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祸源。据估计,1681~1827年,“输入中国的银元和银块纯额约7000多万两,合银元约1亿”。但鸦片大量输入中国后,扭转了白银的传统流向。1827年起白银开始由入超正式转变为出超。到了30年代,白银外流数量越来越大。据统计,1830~1831年,白银输出达388万两之多;1833~1834年,输出白银434万余两;最多的是1836~1837年,输出白银高达1345万余两,相当于当年清朝户部平均收入的99%以上。林则徐禁烟前10年,白银输出总数大约在3000万两以上。正是鸦片掠走了中国大量的白银,才导致了中国银源枯竭,银价上涨,给中国财政经济造成巨大影响。1800年前后,铜钱1000文,可换白银1两;到了1838年前后,则需铜钱一千五六百文,才能换白银1两。银贵钱贱,不仅使清政府财政收入受到很大影响,对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