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合集下载

中国联通客户网管系统接口规范v1.0

中国联通客户网管系统接口规范v1.0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204-2011中国联通客户网络管理系统接口规范China Unicom Customer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Interface Specification(v1.0)2011-06-22发布2011-06-22实施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录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缩略语 (2)4 接口概述 (4)5 客户网管系统部省级接口 (6)5.1 接口简要描述 (6)5.2 网络连接方式 (6)5.3 接口功能需求 (6)5.3.1过滤条件设置 (6)5.3.2数据信息接口 (6)5.3.3告警故障接口 (7)5.3.4性能信息接口 (8)5.4 接口方式及协议 (8)5.5 接口详细描述 (8)5.5.1连接测试 (8)5.5.2过滤条件设置 (9)5.5.3数据信息接口 (10)5.5.4告警故障接口 (17)5.5.5性能信息接口 (20)6 与资源管理系统间接口 (23)6.1 接口简要描述 (23)6.2 接口功能需求 (23)6.2.1资源数据同步 (23)6.2.2资源数据查询 (24)6.2.3资源数据变更通知 (24)6.3 接口方式及协议 (24)6.4 接口详细描述 (24)6.4.1采用Webservice+FTP方式 (24)6.4.2采用中间表方式 (33)7 与电子运维系统间接口 (38)7.1 接口简要描述 (38)7.2 接口功能需求 (38)7.2.1故障派单 (38)7.2.2故障单管理 (38)7.2.3重保电路信息同步 (38)7.2.4电路割接信息同步 (39)7.3 接口方式及协议 (39)7.4 接口详细描述 (39)7.4.1接口数据 (39)7.4.2电子运维系统侧接口服务定义 (42)7.4.3客户网管侧接口服务定义 (44)8 与传输网综合网管系统间接口 (48)8.1 接口简要描述 (48)8.2 接口功能需求 (48)8.2.1过滤条件设置 (48)8.2.2告警同步 (48)8.2.3告警同步通知 (48)8.2.4告警实时上报 (48)8.2.5告警结束通知 (49)8.2.6性能任务定制 (49)8.2.7性能数据获取通知 (49)8.3 接口方式及协议 (49)8.4 接口交互数据 (49)8.4.1告警信息 (49)8.4.2性能数据 (50)8.5 接口详细描述 (51)8.5.1传输网综合网管系统侧接口服务定义 (51)8.5.2客户网管系统侧服务定义 (55)9 与IP网综合网管系统间接口 (60)9.1 接口简要描述 (60)9.2 接口功能需求 (60)9.2.1告警同步 (60)9.2.2告警实时上报 (60)9.2.3过滤条件设置 (60)9.2.4定制性能任务 (60)9.2.5性能数据获取通知 (61)9.2.6节点间IP网络层时延测试 (61)9.2.7MPLS VPN电路:获取各QoS等级带宽占用百分比 (61)9.3 接口方式及协议 (61)9.4 交互数据定义 (62)9.4.1IP电路相关性能参数定义表 (62)9.4.2告警信息 (63)9.5 接口详细描述 (64)9.5.1IP综合网管系统侧服务定义 (64)9.5.2客户网管系统侧服务定义 (71)10 与数据ATM网管理系统间接口 (75)10.1 接口简要描述 (75)10.2 接口功能需求 (75)10.2.1告警同步 (75)10.2.2告警实时上报 (75)10.2.3过滤条件设置 (75)10.2.4定制性能任务 (75)10.2.5性能数据文件获取 (76)10.3 接口方式及协议 (76)10.4 接口交互数据 (76)10.4.1告警信息 (76)10.4.2性能数据 (77)10.5 接口详细描述 (77)10.5.1数据ATM管理系统侧接口服务定义 (77)10.5.2客户网管系统侧服务定义 (81)附录A接口服务定义代码说明 (85)A.1 错误代码表 (85)A.2 系统代码表 (85)A.3 同步请求标识和通知标识的编号规则 (85)A.4 Filter的BNF范式说明 (86)A.5 资源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88)附录B 客户网管部省接口WSDL (89)前言中国联通客户网管系统,是以对客户租用电路和客户设备的实时监测为主要目标,从面向客户、面向业务的角度对网管数据进行分析和呈现,实现大客户网络的状态监视、故障定位以及性能分析等功能,同时为大客户提供统计报表和SLA报告,使其成为中国联通为大客户服务的重要支撑平台。

251(2016) 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业务能力总体技术要求 V1.0

251(2016) 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业务能力总体技术要求 V1.0

QB/CU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W31-251(2016)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业务能力总体技术要求China Unicom Internet of things platform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V1.0)2016-12-13发布2016-12-13实施QB/CU W31-251(2016) 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业务能力总体技术要求 V1.0目次目次 (I)前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缩略语和术语 (1)3.1缩略语 (1)3.2术语和定义 (2)4业务能力概述 (2)5连接管理能力 (2)5.1用户管理能力 (3)5.1.1用户管理 (3)5.1.2用户访问控制 (4)5.2SIM卡管理能力 (5)5.2.1SIM卡数据接收管理 (5)5.2.2SIM卡基本信息管理 (5)5.2.3SIM卡详细信息管理 (5)5.2.4SIM卡群组管理 (5)5.2.5SIM卡控制管理 (6)5.2.6SIM卡防欺诈管理 (6)5.2.7策略控制管理 (6)5.2.8自动化规则管理 (7)5.2.9自定义字段管理 (7)5.2.10IMEI管理 (7)5.2.11SIM卡状态诊断 (7)5.2.12SIM卡更换 (8)5.2.13SIM卡预定变更 (8)5.2.14网络状态图形显示 (8)5.2.15自动开通功能 (8)5.3订购及资费管理能力 (9)5.3.1客户账户管理 (9)5.3.2企业账户销户 (9)5.3.3变更历史记录与查询 (9)5.3.4通信计划相关 (9)5.3.5SIM卡订购预置条件 (9)5.3.6SIM卡订单管理 (9)5.3.7自动化订购管理 (10)5.3.8批量操作管理 (10)5.3.9SIM续约队列 (10)QB/CU W31-251(2016) 中国联通物联网平台业务能力总体技术要求 V1.05.3.10SIM卡价格管理 (10)5.3.11资费套餐管理 (11)5.3.12SIM卡用量限额重置 (12)5.4计费管理能力 (12)5.4.1计费条件 (12)5.4.2分区域计费 (12)5.4.3计费组计费 (13)5.4.4话单采集 (13)5.4.5费用计算 (13)5.4.6账务处理 (13)5.4.7账单管理 (14)5.4.8企业账户计费 (14)6应用支撑能力 (15)6.1运营商公告 (15)6.2故障诊断能力 (15)6.3数据分析能力 (15)6.4接入验证能力 (15)6.4.1接入管理 (15)6.4.2认证授权 (15)6.4.3流量控制 (16)6.4.4重发功能 (16)6.5资源管理能力 (16)6.5.1集团客户信息管理 (16)6.5.2成员客户信息管理 (16)6.5.3码号数据接收管理 (16)6.5.4码号与发展省对应关系管理 (17)6.5.5web服务API (17)6.6维护管理能力 (17)6.7统计分析能力 (17)6.8知识库 (17)6.9报表功能 (18)6.10短消息能力 (18)6.11定位能力 (18)6.12安全服务能力 (18)前言随着物联网产业技术的日趋成熟,商业模式逐步形成,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基于位置/时间/服务用量/群组的SIM卡管控、自助服务、SIM卡安全、多样灵活的资费套餐、计费方式、能力共享等物联网M2M特色的功能需求迫切。

中国联通业务信息安全评估基本规范V

中国联通业务信息安全评估基本规范V

QB/CU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A32-073(2015)中国联通业务信息安全评估基本规范The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Service System’s Risk Assessment OnInformation Security of Chinaunicom(V1.0)2015-03-30发布2015-03-30实施目次前言.................................................................................................................................................. I 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安全评估框架 (3)3.1 概述 (3)3.2 安全评估框架 (3)3.3 安全评估框架简介 (3)3.3.1 设备安全 (3)3.3.2 平台及软件安全 (4)3.3.3 业务流程安全 (4)3.3.3.1 计费安全 (4)3.3.3.2接口安全 (4)3.3.3.3 用户信息安全 (4)3.3.3.4 业务逻辑安全 (4)3.3.3.5 传播安全 (5)3.3.5 安全管控 (5)3.3.5.1 系统安全 (5)3.3.5.2 人员安全 (6)3.3.5.3 第三方管理安全 (6)3.4 应用指导原则 (6)4 安全评估实施要点和要求 (6)4.1 设备安全 (6)4.2 平台及软件安全 (28)4.3 业务流程安全 (33)4.3.1 计费安全 (33)4.3.2 接口安全 (35)4.3.3 用户信息安全 (36)4.3.4 业务逻辑安全 (41)4.3.5 传播安全 (45)4.4.1 引入机制 (49)4.4.2 提供流程 (50)4.4.3 发布机制 (51)4.4.4 操作记录 (53)4.5 安全管控 (54)4.5.1 系统安全 (54)4.5.2 人员安全 (56)4.5.3 第三方安全管理 (58)前言为了加强中国联通业务信息安全管理,保证业务发展与信息安全措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提升业务信息安全整体水平,降低业务安全风险,特制定本信息安全评估规范。

联通工资奖金制度方案

联通工资奖金制度方案

联通工资奖金制度方案1. 引言作为中国通信业的龙头企业,中国联通一直致力于为员工提供优越的薪酬福利和职业发展机会。

在不断变革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薪酬福利制度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以适应企业的业务需求和人才引进与留用策略。

针对此,联通制定了新的工资奖金制度方案。

2. 工资结构2.1 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员工的固定工资,反映员工的工作经验、技能水平和职级等基本情况。

联通将基本工资分为8个等级,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2.2 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是个人绩效的表现所带来的薪酬回报,根据业绩目标、评估内容、评估标准、评估周期等因素,将绩效工资分为4个等级。

2.3 奖励工资奖励工资是根据员工在公司业务中所产生的杰出业绩所给予的额外报酬,包括年终奖、常规奖、目标奖等,金额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和业务表现进行确定。

2.4 补贴及福利补贴及福利是企业给予员工的额外福利,包括交通补助、住房补贴、子女教育费用补贴、节日福利、健康保险等,具体金额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和政策规定进行确定。

3. 工资调整机制3.1 年度通知联通将在每年的1月份发布新的工资调整通知,公布新的薪酬福利政策,同时根据企业的财务情况及市场情况适时对工资奖金方案进行调整。

3.2 工资结构调整联通将根据员工实际情况和市场行情,在特定时期对工资结构进行调整,以保持与市场的竞争力。

3.3 绩效调整绩效调整是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对员工的绩效工资进行调整,以激励员工创造更好的业绩和表现。

4. 工资发放联通将在每个月的25日之前将当月工资发放至员工工资卡,确保员工准时领取工资。

5. 结束语通过对联通工资奖金制度方案的介绍,可以看出,联通将员工的工作经验、技能水平和绩效评估作为决定工资待遇的主要因素,同时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人力资源政策,确保员工的薪酬福利得到合理和公平的待遇。

中国联通客户资料管理规范V2.0[1]

中国联通客户资料管理规范V2.0[1]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XXX-2013中国联通客户资料管理规范V2.02013-XX-XX 发布2013-XX-XX实施前言为了贯彻工信部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简称“实名登记”)工作要求以及公司经营管理需要,建立客户资料的规范化管理体系,确保客户资料的准确、规范、统一和完备,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供市场销售、维系挽留、财务处理和客户服务等各个业务环节使用。

适用于总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公司。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公司市场营销部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联通公司市场营销部、联通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永红、李海燕、舒薇、何坤、郭毅、王峰、徐清、刘绍波、周霞、孔令磊、范玉泉、裴玉欣、杜娟、王景辉、郭金福、张东钢、吴帆、华安、童琳珠、刘自红、房海玮、张建明、李西亚、郭骏思。

V2.0版修订人:何坤、王进、徐玲、李娟、熊敏、许群、邵秀梅、刘慧兰、周来金。

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1规范说明1.1 背景与目标为了贯彻工信部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简称“实名登记”,下同)工作要求以及公司经营管理需要,需要完整、准确、真实的建立客户的基本信息,及时获取和保存客户信息,提供统一、全面的客户资料展现,为公司的客户发展、客户服务、信用控制、维系挽留、经营分析等提供可靠的客户资料,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客户资料范围、客户资料组织管理、实名入网总体要求、公众客户资料管理流程、集团客户资料管理流程、客户资料保护管理等内容。

在综合考虑资料的真实全面与业务发展的矛盾、客户资料的完备与客户价值的矛盾基础上,对原有各支撑系统和辅助系统中涉及到的客户资料进行整合,确保公司关注的客户资料的准确、规范、统一和完备。

1.2 规范内容客户是指可以成为中国联通及其合作伙伴所提供电信产品的所有者、支付者、使用者的人或组织,潜在客户也在客户管理范围之内。

本规范主要针对客户基本信息资料的管理及使用、保护等进行统一规范,具体从客户资料的分类、管理、获取、维护、保护等方面进行明确具体地规定。

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一分册总册Transport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报批稿)××××-××-××公布××××-××-××实施中国联通公司公布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缩略语 (1)4概述 (2)4.1中国联通传输网网管现状 (2)4.2系统建设目标 (2)4.3系统治理范围 (2)5系统体系结构 (4)5.1传输网网管系统的分级治理结构 (4)5.2综合网管系统与厂家EMS/NMS之间的接口(接口1) (5)5.3综合网管系统省部级接口(接口2) (5)5.4本地综合网管北向接口(接口3) (5)5.5综合网管系统横向接口(接口4) (5)6系统技术要求 (6)6.1系统总体要求 (6)6.2软件技术要求 (7)6.3治理能力要求 (7)6.4性能要求 (7)6.5系统安全要求 (7)6.6DCN要求 (8)前言本规范是《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系列技术规范中的第一分册。

该系列规范的结构及名称可能如下:(1)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一分册总册;(2)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二分册总部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3)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三分册一干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4)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四分册省级(二干、本地)综合网管系统功能规范;(5)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五分册部省级综合网管系统接口规范;(6)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六分册SDH接口规范;(7)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七分册WDM接口规范;(8)中国联通传输网综合网络治理系统技术规范第八分册部省级接口测试规范。

中国联通在线计费系统数据模型规范标准

中国联通在线计费系统数据模型规范标准

.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085-2008 ⏹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前言本规依据《中国联通IT系统 BSS系统域在线计费系统业务规》业务要求,结合《中国联通IT系统 BSS 系统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数据模型》和《中国联通IT系统BSS系统域综合计费账务系统数据模型》对在线计费系统(OCS)中的数据模型要求进行了规定,包括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公司信息化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联通公司技术部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联通公司信息化部、中讯邮电咨询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中国联通IT系统 BSS系统域在线计费系统数据模型规1.围本规描述了中国联通在线计费系统(OCS)的数据模型的概念,给出了概念模型和逻辑模型。

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B/CU 039—2007 《中国联通IT系统BSS系统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数据模型规》QB/CU 043—2007 《中国联通IT系统BSS系统域综合计费帐务系统数据模型规》3.缩略语4.数据模型概念数据模型是指用实体、属性及其关系对企业运营和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所有业务概念和逻辑规则进行统一定义、命名和编码。

数据模型是业务人员、IT人员和开发商之间进行沟通的一套语言。

数据模型分为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

不同的数据模型侧重解决不同层面的问题。

•概念数据模型是一个高层次的数据模型定义了重要的业务概念和彼此的关系主要解决核心的业务问题由核心的数据实体或其集合,以及实体间的业务关系组成一般来说,在进行系统设计与开发之前,往往就核心的业务概念及其关系(即概念模型)已经达成一致;•逻辑数据模型对概念数据模型的进一步分解和细化描述实体、属性以及实体关系主要解决细节的业务问题设计时一般遵从“第三式”以达到最小的数据冗余系统设计时,根据已有的概念模型,与业务人员一起,直接进行逻辑模型的设计;•物理数据模型描述模型实体的细节,对数据冗余与性能进行平衡主要解决细节的技术问题(数据库的物理实现)需要考虑所使用的数据库产品、字段类型、长度、索引等因素必须首先确定数据库平台和应用程序的架构逻辑模型设计完成之后,再根据所选的数据库产品及其他因素,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

联通CIS

联通CIS
公司标识内涵诠释
基本元素/标识结构规范
标识方格坐标制图
基本元素/标识结构规范
公司标识的阴阳图样
基本元素/标识结构规范
标识与其他因素的分离及量少比例规范
基本元素/标识色彩规范
标识的色彩规范
基本元素/标识色彩规范
标识的辅助色
基本元素/标识色彩规范
标识在色彩环境中的应用说明
基本元素/标识结构规范
对Logo标准色的理解包括,标志主色彩采用传统的中国红、水墨黑。其中中国 红——国旗色,代表热情、奔放、有活力,是中国清结中最具代表性的颜色。象征快 乐与好运的红色增加了企业形象的亲和力,并给予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与活力、 创新、时尚的企业品牌定位温和。而水墨黑——最具包容与凝聚力、稳重与高贵的颜 色,红色与黑色的搭配具有稳定、和谐与张力的视觉美感。
MI
理念识别系统
经营理念:中国联通拥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 的现代通信网络,主要经营:固定通信业务, 移动通行业务,国内、国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 卫星国际专线业务、数据通信业务、网络接入 业务和各类电信增值业务,与通信信息业务相 关的系统集成业务等。2009年1月7日,中国 联通获得了WCDNA制式的3G牌照。
文化活动:厦门联通代表在“文明办网文明
上网”活动经验交流会上积极响应“文明办 网、文明上网”的号召。2010年举行了“中 国联通杯”惠民之夏广场文化活动。
VI又称VIS,是英文Visual Identity System 的缩写。视觉识别系统VI设计是将企业理念、 企业文化、服务内容、企业规范等概念转换为 具体符号,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
公司识别系统/办公系统
公司识别系统/办公系统
工作证
公司识别系统/办公系统
饮水杯示例

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联通公司企业标准1. 引言联通公司作为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为了规范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制定了一系列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是指在企业内部推行和使用的统一规范和标准,旨在规范各个业务部门和员工的工作流程和行为,以确保企业的顺利运营。

本文将介绍联通公司的企业标准,包括目录结构、标准制定流程和标准的执行和监督等方面。

2. 目录结构联通公司的企业标准按照以下目录结构进行组织:- 标准文档- 业务管理- 人力资源- 财务管理- 采购管理- 运营管理- 网络运维- 业务运营- 客户服务- 技术标准- 网络技术- 通信技术- 数据中心技术- 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 数据保护- 网络安全以上是一个示例的目录结构,实际的目录结构会根据不同业务部门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拓展。

每个目录下都包含了相应的标准文档,方便员工查阅和参考。

3. 标准制定流程联通公司的企业标准制定流程如下:3.1 确定需求标准制定的第一步是确定需求。

各个业务部门会根据自身的需求提出制定新标准或修订现有标准的需求。

3.2 制定草案根据需求,相关部门会组织起草标准的草案。

草案需要包括标准的目的、适用范围、具体内容和规定等。

3.3 内部审查草案完成后,需要进行内部审查。

审查的目的是确保标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内容冲突和遗漏。

3.4 部门征求意见经过内部审查后,草案进入部门征求意见的阶段。

各相关部门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对标准进行优化和完善。

3.5 行业评审经过部门征求意见后,草案提交给行业相关组织进行评审。

评审的目的是获取行业专家的反馈和建议,确保标准的专业性和适应性。

3.6 最终发布经过行业评审后,标准草案进行最后修订,并最终发布。

发布后,各个业务部门需要按照标准进行执行。

4. 标准的执行和监督联通公司对标准的执行和监督采取以下措施:4.1 培训教育为了确保标准的有效执行,联通公司会组织相关业务部门的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

培训内容包括标准的内容解读、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

2024年版中国联通公司标准协议条款一

2024年版中国联通公司标准协议条款一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版中国联通公司标准协议条款一本合同目录一览1. 协议范围1.1 定义与解释1.2 适用范围1.3 协议的有效性2. 服务内容2.1 服务项目2.2 服务标准2.3 服务期限3. 费用与支付3.1 费用计算3.2 支付方式3.3 费用调整4. 用户权益与义务4.1 用户权益4.2 用户义务5. 中国联通权益与义务5.1 中国联通权益5.2 中国联通义务6. 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6.1 隐私保护6.2 数据安全7. 违约责任7.1 用户违约7.2 中国联通违约8. 争议解决8.1 协商解决8.2 调解解决8.3 法律途径解决9. 协议变更与终止9.1 协议变更9.2 协议终止9.3 协议终止后的处理10. 法律适用与管辖10.1 法律适用10.2 管辖法院11. 其他条款11.1 通知与送达11.2 合同附件11.3 合同的生效与解除12. 用户信息登记与验证12.1 用户信息登记12.2 用户信息验证13. 客服与技术支持13.1 客服联系方式13.2 技术支持服务14. 附则14.1 合同的修订记录14.2 合同的签署日期与版本号第一部分:合同如下:1. 协议范围1.1 定义与解释1.1.2 本协议中使用的术语,如“用户”、“中国联通”等,除非上下文明确另有定义,否则应具有本协议中给出的含义。

1.2 适用范围1.2.1 本协议适用于用户使用中国联通提供的所有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固定电话服务、移动电话服务、宽带服务等。

1.3 协议的有效性1.3.1 本协议自用户签字或以其他方式确认之日起生效。

1.3.2 本协议的有效期为一年,自生效之日起计算。

2. 服务内容2.1 服务项目2.1.1 中国联通同意按照本协议的约定向用户提供服务。

2.1.2 用户有权按照本协议的约定使用中国联通提供的服务。

2.2 服务标准2.2.1 中国联通应按照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提供服务。

中国联通融合业务管理规范智慧沃家业务分册V1.3

中国联通融合业务管理规范智慧沃家业务分册V1.3

中国联通融合业务管理规范智慧沃家业务分册V1.3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XXX-20142014-XX-XX发布2014-XX-XX实施中国联通公司发布前⾔为了建⽴以智慧家庭为主要⽬标的新⼀代家庭融合通信解决⽅案,适应LTE、光纤宽带及全业务电⼦商务的发展趋势,重新设计以家庭为单位、以家庭全业务流量及应⽤共享为特征、聚焦家庭互联⽹应⽤的智慧沃家套餐体系。

为保障公司新⼀代智慧家庭融合通信解决⽅案顺利推⼴,贯彻落实公司“管理集中、系统集中、系统融合、规范统⼀”的发展思路,在公司内部建⽴统⼀、规范的融合业务管理体制,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公司基于智慧家庭融合业务的管理规范,供业务管理、营销推⼴等环节使⽤。

适⽤于总部以及各省、⾃治区、直辖市分公司。

本规范由中国联通公司市场营销部提出。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联通公司市场营销部。

本规范主要起草⼈:向红兵、李⼭、陈丽燕、王艳丽、赵明、杜晓东、姚颖、李明、王丹本规范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1规范说明1.1背景与⽬标为了建⽴以智慧家庭为主要⽬标的新⼀代家庭融合通信解决⽅案,适应LTE、光纤宽带及全业务电⼦商务的发展趋势,重新设计以家庭为单位、以家庭全业务流量及应⽤共享为特征、聚焦家庭互联⽹应⽤的智慧沃家套餐体系。

为保障公司新⼀代智慧沃家融合通信解决⽅案顺利推⼴,贯彻落实公司“管理集中、系统集中、系统融合、规范统⼀”的发展思路,在公司内部建⽴统⼀、规范的融合业务管理体制,特制定本规范。

1.2规范内容本规范对智慧沃家套餐营业受理、计费原则、信控原则、分摊原则等内容制定统⼀的要求。

1.3参考⽂献(1)《中国联通融合业务管理规范沃家庭业务分册V3.0》(2)《中国联通移动业务管理规范营业分册V2.1》(3)《中国联通移动业务规范3G后付费信控管理分册V1.0》(4)《中国联通家庭客户融合业务管理办法》(中国联通集团【2010】11号)(5)《关于统⼀套餐收⼊分摊原则的通知》(市场【2014】157号)(6)《中国联通专业核算办法》(中国联通集团【2010】164号)1.4名词解释名词解释账本是登记账户服务及往来收⽀关系的账薄,⼀个账户可以有⼀到多个账本,⼀个账本只能属于⼀个账户。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体系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体系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 ××-2009中国联通企业标准体系(V1.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 I V 中国联通企业技术标准体系 (1)1 范围 (1)2 引用文件 (1)3 术语与缩略语 (1)4 中国联通企业标准体系结构 (5)4.1 企业标准的范围 (5)4.2 企业标准的体系结构 (6)4.3 企业标准的分类 (7)5 通信网络企业标准体系 (8)5.1 通信网络总体架构 (8)5.2 移动通信网企业标准体系 (9)5.2.1 无线接入网 (10)5.2.2 电路域核心网 (10)5.2.3 分组域核心网 (10)5.2.4 移动智能网 (10)5.2.5 信令网 (11)5.3 固定电话网企业标准体系 (12)5.3.1 PSTN网 (12)5.3.2 PHS网 (13)5.3.3 信令网 (14)5.3.4 固定智能网 (14)5.3.5 固定软交换网 (15)5.4 数据网企业标准体系 (17)5.4.1 基础数据网 (17)5.4.2 公众IP网 (17)5.4.3 企业内网 (20)5.4.4 网络安全 (21)5.5 传送网企业标准体系 (22)5.5.1 同步网 (22)5.5.2 传输网 (22)5.5.3 光缆网 (25)5.5.4 管道网 (26)5.5.5 卫星通信网 (27)5.5.6 微波通信网 (27)5.6 融合网络企业标准体系 (27)5.6.1 IMS网 (27)5.6.2 综合智能网 (28)6 业务应用企业标准体系 (29)6.1 业务应用体系架构 (30)6.1.1 业务门户 (31)6.1.3 业务控制及管理系统 (35)6.2 业务应用企业标准体系 (36)7 业务支撑系统企业标准体系 (39)7.1 BSS体系架构 (39)7.2 BSS应用系统企业标准体系 (40)7.2.1 客户关系管理类系统 (40)7.2.2 分析型系统 (41)7.2.3 计费结算类子域 (41)7.2.4 企业外部门户 (42)7.3 BSS运营环境企业标准 (43)7.3.1 数据架构 (43)7.3.2 集成架构 (43)7.3.3 基础架构 (44)7.4 BSS运营管理系统企业标准体系 (44)8 管理支撑系统企业标准体系 (44)8.1 MSS体系架构 (44)8.2 ERP类系统企业标准体系 (45)8.2.1 ERP核心系统 (45)8.2.2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45)8.2.3 预算管理系统 (45)8.2.4 采购管理系统 (45)8.2.5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46)8.2.6 资金管理系统 (46)8.2.7 资产管理系统 (46)8.2.8 数据编码 (46)8.3 协同办公类系统企业标准体系 (48)8.3.1 办公系统 (48)8.3.2 通信服务系统 (48)8.3.3 服务共享系统 (48)8.3.4 合同管理系统 (48)8.3.5 企业风险管理系统 (48)8.4 公共服务类系统企业标准体系 (49)8.4.1 主数据系统 (50)8.4.2 内部门户系统 (50)8.4.3 数据服务系统 (50)8.4.4 IT服务管理系统 (50)9 运维支撑系统企业标准体系 (51)9.1 OSS体系架构 (52)9.1.1 移动OSS体系架构 (52)9.1.2 固网OSS系统架构 (52)9.2 OSS企业标准体系 (52)9.2.1 网络质量指标 (54)9.2.2 专业网综合网管系统 (54)9.2.4 其它要求 (62)10终端与卡企业标准体系 (63)10.1 终端 (63)10.1.1 移动终端 (64)10.1.2 固定终端 (64)10.2 电信卡 (66)10.2.1 电信卡的分类 (66)10.2.2 电信卡企业标准体系 (68)11 市场经营企标体系 (69)11.1 现行市场经营企业标准体系 (69)11.2 新的市场经营企业标准体系 (69)11.2.1 市场经营体系架构 (69)11.2.2 业务产品 (70)11.2.3 卡号资源 (70)11.2.4 客户与服务 (70)11.2.5 营业与销售 (71)11.2.6 业务合作 (71)11.2.7 计费帐务结算 (71)11.2.8 运营统计 (71)附录A 中国联通企业标准现状 (73)前言在电信行业重组和3G拍照发放后,新联通作为全业务运营商,需要尽快进行固定、宽带、移动业务的融合、通信网络的整合、运维及业务支撑的统一、以及市场的协调细分等。

中国联通光传送网(OTN)技术规范v1.1

中国联通光传送网(OTN)技术规范v1.1

7.1.4 OTN光电混合交叉连接设备 ........................................................... 22 7.2 设备功能要求 ........................................................................ 23 7.2.1 业务接口适配功能 ................................................................... 23 7.2.2 线路接口处理功能 ................................................................... 23 7.2.3 ODUk调度功能 ...................................................................... 23 7.2.4 光复用段和传输段处理 ............................................................... 23 7.2.5 OCh调度功能 ....................................................................... 23 7.2.6 OTN开销处理 ....................................................................... 24 7.3 OTU光接口参数 ...................................................................... 24 8 ROADM设备技术及管理要求 ............................................................ 25 8.1 ROADM设备技术要求 ................................................................. 25 8.1.1 ROADM设备上下波能力 ............................................................. 26 8.1.2 ROADM设备的光波长区分配.......................................................... 26 8.1.3 ROADM设备性能要求 ............................................................... 26 8.2 ROADM设备管理要求 ................................................................. 27 8.2.1 功率管理功能 ....................................................................... 27 8.2.2 波长管理功能 ....................................................................... 27 9 系统性能要求 .......................................................................... 28 9.1 假设参考光通道 ...................................................................... 28 9.2 误码性能 ............................................................................ 28 9.3 抖动和漂移特性 ...................................................................... 29 9.3.1 OTN网络接口的输出抖动 ............................................................. 29 9.3.2 OTN接口的输入抖动容限 ............................................................. 29 10 OTN保护要求 ......................................................................... 30 10.1 通用要求 ........................................................................... 30 10.1.1 拖延计时器 ........................................................................ 30 10.1.2 等待恢复时间 ...................................................................... 31 10.1.3 操作类型 .......................................................................... 31 10.1.4 APS 信令通道 ...................................................................... 31 10.1.5 倒换类型 .......................................................................... 31 10.1.6 倒换性能 .......................................................................... 31 10.2 OCh 1+1保护 ........................................................................ 31 10.3 ODUk 1+1SNC保护 ................................................................... 32 10.3.1 固有监视SNC/I(可选支持) ........................................................ 32 10.3.2 非介入监视SNC/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2 10.3.3 子层SNC/S(可选支持) ............................................................ 32 11 监控通道要求 ......................................................................... 32 11.1 光监控通道(OSC)要求 .............................................................. 33 11.2 电监控通道(ESC)要求 .............................................................. 33 12 OTN同步实现方式 ..................................................................... 33 13 控制平面功能要求(可选) ............................................................. 33 13.1 控制平面基本功能要求 ............................................................... 33 13.2 路由功能要求 ....................................................................... 34 13.3 自动发现功能要求 ................................................................... 34

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联通公司企业标准联通公司企业标准联通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之一,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强大的竞争力。

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联通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是公司内部制定的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化,是企业内部运营的基础。

企业标准的作用企业标准的作用在于提升企业的战略竞争力,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具体来说,企业标准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规范公司的内部管理联通公司的企业标准可以规范公司内部的管理和流程,制定明确的责任和权限,避免经营过程中的混乱和决策的随意性。

2.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企业标准可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企业的客户满意度和口碑,进而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3.提高运营效率企业标准的制定可以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使公司更具有执行力和竞争优势。

4.降低成本企业标准的制定可以避免各个部门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进而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

5.提高创新力立足于不断推进各细分领域的创新,联通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寻求规范和细节足够实用的标准,鼓励品牌创新和新产品开发。

企业标准是企业创新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联通公司的企业标准联通公司的企业标准主要分为五大类:1.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指通信技术的规范和标准化,包括通信设备、网络、数据处理和安全等方面的标准。

例如:无线传输技术标准、数据通信协议标准及通信设备标准等。

2.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是指公司内部管理的规范,包括财务、人力资源、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标准。

例如:人事管理标准、成本管理标准等。

3.服务标准服务标准是指客户服务的规范,包括投诉处理、服务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标准。

例如:客户服务行为规范、客户满意度调查标准等。

4.安全标准安全标准是指公司信息安全的规范,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标准。

例如:网络安全管理标准、信息安全管理标准等。

5.产品标准产品标准是指联通公司产品的规范和标准化,包括手机、上网卡、宽带等方面的标准。

093-2013 中国联通企业级数据指标体系规范V2.0

093-2013 中国联通企业级数据指标体系规范V2.0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QB/CU093-2013中国联通企业级数据指标体系规范China Unicom Enterprise Data Indicator Framework Specification(V 2.0)作者:史磊石2013-01-18发布2013-01-18实施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录1. 范围 (1)2. 规范引述文件 (1)3. 缩略语和术语定义 (1)3.1.缩略语 (1)3.2.术语 (2)4.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4)4.1.概述 (4)4.2.设计原则 (4)4.3.梳理方法 (4)5. 指标体系框架 (8)5.1.指标体系总体框架 (8)5.2.市场运营域指标框架 (9)5.2.1 基本指标框架 (9)5.2.2 维度框架 (10)5.2.3 指标树框架 (10)5.3.企业管理域指标框架 (37)5.3.1 基本指标框架 (37)5.3.2 维度框架 (38)5.3.3 指标树框架 (38)5.4.网络运营域指标框架 (45)5.4.1 基本指标框架 (45)5.4.2 维度框架 (46)5.4.3 指标树框架 (46)5.5.跨域综合指标框架 (58)5.6.数据指标信息及编码说明 (58)5.6.1 数据指标信息 (58)5.6.2 基本指标编码 (59)5.6.3 维度编码 (60)5.6.4 数据指标编码 (60)6. 指标体系维护管理要求 (61)6.1.概述 (61)6.2.维护管理原则 (61)6.3.职责分工 (62)6.4.指标新增、变更流程 (63)6.5.指标废止流程 (64)6.6.指标体系规范修订流程 (65)7. 指标体系的支撑要求 (67)7.1.指标体系的基础管理 (67)7.1.1 指标及框架的维护 (67)7.1.2 指标生命周期管理 (67)7.1.3 操作日志管理 (67)7.2.指标的查询与展示 (67)7.3.指标的分析功能 (68)7.3.1 指标血统分析 (68)7.3.2 指标活跃度分析 (68)7.4.指标体系的安全管理 (68)7.5.指标体系的流程支撑 (68)附录一:(规范性附录) (69)中国联通企业级数据指标体系规范前言随着通信行业重组,3G时代来临,通信行业进入全业务运营的同质化竞争时代,企业需要进一步提搞市场营销及客户服务能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增强核心竞争力。

中国联通企业标准(2007年始)

中国联通企业标准(2007年始)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QB/CU 165-2007 QB/CU 166-2007 QB/CU 167-2007 QB/CU 168-2007 QB/CU 169-2007 QB/CU 170-2007 QB/CU QB/CU QB/CU QB/CU QB/CU 171-2007 172-2007 173-2007 174-2007 175-200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QB/CU 074-2007 QB/CU 075-2007 QB/CU 076-2007 QB/CU 077-2007 QB/CU 078-2007 QB/CU 079-2007 QB/CU QB/CU QB/CU QB/CU QB/CU QB/CU QB/CU 080-2007 081-2007 082-2007 083-2007 084-2007 085-2007 086-2007
QB/CU 103-200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QB/CU 104-2007 QB/CU 105-2007 QB/CU 106-2007 QB/CU 107-2007 QB/CU 108-2007 QB/CU 109-2007 QB/CU 110-2007 QB/CU QB/CU QB/CU QB/CU 111-2007 112-2007 113-2007 114-2007

中国联通SCP、SSP、IP兼容性测试规范

中国联通SCP、SSP、IP兼容性测试规范

中国联通SCP、SSP、IP兼容性测试规范The Compatibility Test Specification for SCP、SSP and IP(V1.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缩略语 (1)业务交换点 (1)4 测试结构 (1)5 测试项目 (2)测试编号:5.1 (2)测试项目:拨短号码,集团被封锁,用户听录音通知时放弃 (2)测试编号:5.2 (5)测试项目:拨短号码,主叫用户被封锁,进行接续 (5)测试编号:5.3 (8)测试项目:拨短号码,短号码不存在,网络拆线 (8)测试编号:5.4 (10)测试项目:进行集团业务管理,集团账户查询 (10)测试编号:5.5 (14)测试项目:进行用户业务管理,用户密码输入三次不成功 (14)附录 A (规范性附录)ETC中CAP参数与ISUP/TUP参数的映射 (18)附录 B (规范性附录)消息ID的具体格式 (19)前言本标准规定了中国联通公司GSM智能网CAMEL2阶段IP设备与SCP设备、SSP设备互连互通时的兼容性测试项目,测试项目以中国联通公司GSM智能网VPN业务为示例,重点在于测试IP设备与SCP设备、SSP设备之间的信令配合。

本标准用于指导中国联通公司GSM智能网CAMEL2阶段IP设备与SCP设备、SSP设备互连互通时的开发、测试和验收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X X X X X X X X X X。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 X X、X X X、X X X。

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中国联通SCP、SSP、IP兼容性测试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联通公司GSM智能网CAMEL2阶段IP设备与SCP设备、SSP设备互连互通时的兼容性测试项目。

联通企业纳管 兼容测试标准

联通企业纳管 兼容测试标准

联通企业纳管兼容测试标准
联通企业纳管兼容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模型规范:测试时需要确保数据模型规范中DWD、MID层所涉及的实体及实体属性在被测系统都具备,且数据模型规范中DWD、MID层所要求的粒度必须完全满足,允许更细,不能更粗。

2. 实体主键:实体主键在系统中可以不定义,但约束关系必须通过其他方式(如程序、存储过程等)实现,同时记录其实现方法。

3. 业务经验考虑:对于超出规范的实体和属性,现有规范没有覆盖但属于厂家业务经验考虑的设计,允许采用。

请注意,这些测试标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技术和业务需求的变化,这些标准可能会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因此,在进行兼容性测试时,建议与相关的技术团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作,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联通微型光缆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The Temporary Executed Technique Regulationfor the Installation and Checkingof The Micro-cable System Engineerfor China Unicom(Ver1.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器材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微型光缆路由的复测................................................ 2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微型光缆的敷设与安装.............................................. 2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微型光缆的接续和预留...............................................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工程验收.......................................................... 2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 A 本规定用词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条文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规定是根据中国联通有限公司基础网络部的要求,在北京太运大厦--西单文化广场MCS微型光缆系统试验工程的基础上编制的。

近年来,随着中国联通通信业务的不断发展,本地网边缘层和用户接入层现有城区的管道设施已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租、购其他运营商的管道又受到种种制约,而新建管道又受到城建规划的种种限制,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改变这种被动局面。

北京西单微型光缆系统工程的试验成功,不仅为中国联通光缆的建设开辟了一条经济、可行、快速、有效的新路子,同时也为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保持中国的通信技术发展与世界同步方面有积极意义。

而本标准的编制又为中国联通积极推广这一试验成果、规范联通各分公司本地网边缘层和用户接入层光缆的快速建设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本规定的内容共分六章。

第一章规定了本标准的内容和适用范围,第二章规定了器材检验要求,第三章规定了光缆路由复测的内容,第四章规定了微型光缆的敷设与安装要求,第五、六章分别为微型光缆的接续和工程验收。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通信建设北京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国、郝智荣、段宏坡、周耀权、李为民。

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中国联通微型光缆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1 总则1.1 《中国联通微型光缆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是微型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等工作的技术依据。

适用于中国联通本地网边缘层和用户接入层光缆线路工程的新建和改建工程,其他光缆工程可参照使用。

1.2 工程采用的光缆、接头盒及其他金具、器材的规格程式和质量应符合国标或行(部)标规定并经鉴定合格的产品。

1.3 本规定仅限于在排水管道和路面微槽内光缆的敷设安装与接续所涉及的工作内容要求。

未涉及的内容,仍应执行YD5006-2003《本地电话网用户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5051-97《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和工程设计文件等的相关规定。

1.4 本规定与国家标准、规范相矛盾时,应以国家标准、规范为准。

1.5 微型光缆的施工建设应取得当地城市道路及市政排水管道部门的积极配合,竣工路由图应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备案。

1.6 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定的个别条款有困难时,应充分论述理由,由设计、建设和施工单位共同协商确定,并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1.7 在施工中,施工单位必须加强质量检查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建设单位应加强随工质量检查,及时组织隐蔽工程的检验和签证工作。

1.8 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操作规程应贯彻本规定的要求,施工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应技术培训合格,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具有一定的质量和安全意识。

2 器材检验2.1 器材检验时,必须有建设方(工地代表或委托监理)及器材供应方(一般金具和材料可免)人员在检验现场,检验完毕后应由各方签字确认。

2.2微型光缆线路工程使用的光缆、接头盒应按工厂检验、现场检验和最终验收三阶段进行,其他金具和器材只进行现场检验。

2.3光缆、接头盒的工厂检验应符合以下要求:a.微型光缆光纤的芯数及性能,光缆结构、参数及技术指标等应符合设计及工程招标书的要求。

b.微型光缆接头盒应采用不锈钢、铝合金或其他可防腐、防锈材料制造,并具有防水、防潮及防鼠咬等性能;接头盒的容量和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及工程招标书的要求。

c.光缆、接头盒在工厂检验开始前,工厂应提交所有供货光缆或接头盒的工厂测试记录。

d.光纤光缆和接头盒的检测项目及抽样数量由相关工程项目的招标书提出。

当第一批抽样的测试中有不合格时,第二批抽样的数量应加倍;当第二批抽样测试结果仍有不合格时,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

2.4现场检验应符合以下要求:a.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应对所用光缆的衰减及其他相关指标进行测试,并对光缆、接头盒、安装金具、器材及配件的规格程式、数量及外观进行检验和清点,其他备品、备件及相关资料应齐全,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b.光缆盘上的标签、光纤光缆的测试记录及接头盒的安装手册、专用工具的使用说明等资料应齐全,清晰。

c.微型光缆安装所使用的导轨宜采用高强度尼龙材料制造,并具有抗张、防腐、防锈等特性;导轨凹槽的曲率半径应满足光缆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

d.拉板、拉杆等其他安装金具宜采用高级不锈钢材料或经过防腐、防锈、钝化处理的其他材料制造,并具有抗张、防腐、防锈等特性;金具的规格尺寸及偏差应符合安装要求,金具表面应光洁、平整、无伤痕,并不得有变形、歪斜、扭曲及破损等。

e.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的器材,施工单位应核对厂方提交的产品测试记录,所列项目及指标是否符合设计或定货合同要求。

f.各种粘接材料、粘结剂、堵塞剂等应检查其使用有效期,凡超过有效期的一律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g.经过检验的器材,应作好检验记录。

对不合格的金具和器材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

h.严禁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光缆、接头盒及其他金具和器材。

2.5 缆、接头盒的最终验收,需在光缆、接头盒安装完毕后,分别在各个局段上进行。

3 微型光缆路由的复测3.1 光缆路由的复测应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为依据,复测的任务应包括:a. 复核光缆路由的具体位置、敷设方式、环境条件等;b.核对施工图纸的内容,复测路由地面距离;c.核定光缆转角、路面类型变化及接头点的具体位置;d.为光缆配盘、敷设提供必要的资料。

3.2微型路缆路由的复测应现场核对以下内容:a.街道名称;b.光缆在街道路面上的敷设位置;c.路面类型、结构材料、路面铺砌物及埋深;d.线路起止地点、转角点、接头点、分线点,并复测其间距离;e.查明是否有其他管线与本工程路由相交或平行,光缆的安全性是否能够得到保证,本工程施工是否会对其他管线带来损伤;f.本工程需采取的技术措施等。

3.3微型水缆路由的复测应重点核对以下内容:a.排水管道所在的街道名称与位置;b.排水管道的类型(雨水管道、污水管道、合流管道)与走向;c.排水管道及人井的结构、形式和建筑规格;d.人井编号与间距;e.各人井的金具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安装内容和使用数量;光缆长度及预留地点;f.排水管道内是否有其他管线设施,以及光缆需采取的防护措施等。

3.4光缆路由与其他地下管线或建筑物间的隔距应符合表3.4的规定。

表3.4 市区光缆与其他地下管线或建筑物间最小净距注1:主干排水管后敷设时,其施工沟边与通信管道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m。

注2:当通信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净距不宜小于0.4m,通信管道应做包封。

注3:与煤气管交越处2m范围内,煤气管不应做接合装置和附属设备;如上述情况不能避免时,通信管道应做包封。

注4:如电力电缆加保护管时,净距可减至0.15m。

4 微型光缆的敷设与安装4.1 微型光缆系统工程目前在我国较适用的敷设方式是利用市政排水管道敷设微型水缆和路面微槽敷设微型路缆二种方式,建筑安装方式的采用应结合铺设地区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

根据两种敷设方式的特点和实现效果,中国联通本地网边缘层和用户接入层光缆线路工程的建设,宜采用以利用排水管道敷设为主、路面微槽敷设为辅的方式建设。

4.2微型光缆应按到货单盘光缆长度合理安排使用地段和配盘,使光缆接头数量最少,余出光缆最短,使光缆接头位置尽量避开地面微槽敷设地段。

4.3微型光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加保护,布放时严禁在地面上拖拉,脚踩、车轧、划伤、扭折、背扣等人为损伤。

4.4微型光缆布放的过程中及安装后,其所受张力、侧压力、温度范围等不得超过单盘光缆主要技术性能的要求。

4.5微型光缆布放的曲率半径应满足以下要求:a. 微型路缆---- 受力时(敷设中):光缆外径的20倍;---- 不受力时(敷设后固定):光缆外径的10倍。

b. 微型水缆---- 受力时(敷设中):光缆外径的20倍---- 不受力时(敷设后固定):最小曲率半径为100mm。

4.6微型路缆沟槽的切割应符合以下要求:a.光缆沟槽一般采用路面切割机进行一次性切割,遇有转角处应抬起锯片,变换方向后再继续切割。

光缆转弯处的沟槽切割方式见图4.6-1和图4.6-2,沟槽的转角角度应保证光缆敷设后的曲率半径符合要求。

图4.6-1 交汇点切割方式图4.6-2 弧形拐角切割方式b.光缆沟槽应切割平直,在正规路面上的切割深度宜为标准路面层厚度的三分之二,一般不得将路面层切割透。

根据所放光缆的芯数和外径,沟槽宽度一般可为10-12mm,对应光缆直径宜为6-8mm及以下;沟槽深度一般可为80-150mm,具体按施工地段和设计要求确定。

c.光缆沟槽的沟底应平整、光滑、无硬坎(台阶)。

在同一连续段内,当出现路面层厚度不同且距离较短时,光缆沟槽的深度宜保持一致。

如采用不同沟深标准时,在两沟深交接处的沟底应保持平滑过渡。

4.7微型路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a.微型路缆在布放前,应先用清洗水车对光缆沟槽及路面进行清洗和冲刷,沟槽内不应有碎石等杂物。

b.用刷状机械清洁沟槽,并保持沟槽干燥、沟底平滑,然后在沟底预置一根用做保护层的PE泡沫填充条,见图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