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心理疗法综述
什么是叙事心理治疗
什么是叙事心理治疗一.什么是叙事治疗?“叙事”是一种比喻,正如“机器”、“系统”等等。
比喻的不同隐含着世界观的差异。
比如拉·梅特利提出“人是机器,”得到普遍认可,因为这个比喻充分体现了机械主义和庸俗唯物论的世界观,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最终证明是不可取的。
在家庭治疗领域曾经被“系统”、“控制论”等比喻代替,但是学界最终选择了“叙事”、“故事”这样一种比喻。
因为之前的各种说法尽管给人的自主性留出的空间越来越大,终究没有充分承认人对自己生活的意向性,没有充分肯定人可以为自己作主的能力。
只有“叙事”这种比喻旗帜鲜明地体现了人可以做自己生活的主人(作者)这样一种世界观、人生观。
在心理治疗领域“叙事”意味着一种“活出自己”的承诺、人生哲学、世界观等。
大卫·爱普斯顿(David Epston)就认为:“或许它(指叙事心理治疗)可以被看作一种世界观?或者可以这么说,但这还不够。
或许它是一种认识论(epistemology)、一种哲学、一种信心(commitment)、一种政治、一种伦理、一种践行、一种生活等”。
叙事治疗(narrative therapy)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叙事治疗是指以后现代叙事思想为理论指导的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狭义的叙事治疗特指由澳大利亚人米歇尔·怀特(Michel White) 和新西兰人大卫·爱普斯顿提出的叙事治疗理论和模式。
广义的叙事治疗可以包括转化叙事治疗、叙事评估、叙事艺术治疗等,同时斯宾塞·唐纳德(Donald Spence)认为广义叙事治疗可以包括精神分析,他将弗洛伊德称为“叙事传统”的“大师”,因为他善于将当事人“支离破碎的联想、梦和回忆的片断”编织成连贯完整的故事,然后用来理解“本来毫不相关的经历”和记忆。
广义的叙事治疗虽然从思想根基上始于后现代思潮,但是我们认为她最终不可能止步于此,必然能够超越仅仅为反对现代范式而生的某种“后现代”,而成为更为深广的文化视野中的一面旗帜。
叙事心理疗法范文
叙事心理疗法范文叙事心理疗法的核心观念是“问题分离”(Problem Separation),即将问题从个体内部解放出来,将其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而不是个体本身的一部分。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个体从问题中解脱出来,重新评估自己的故事。
在叙事心理疗法中,治疗师与个体合作,共同探索个体过去和现在的故事,以及故事中的问题。
治疗师通过提问和聆听来帮助个体深入思考和反思,促进自我认知和自我理解。
治疗师还会与个体探讨他们的价值观、信仰和文化,以了解他们对自身和世界的看法是如何形成的。
在叙事心理疗法中,个体被鼓励在故事中发现并强调自己的优势和能力,以及与问题相关的积极经验和情感。
这样做可以帮助个体重新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另外,个体还被鼓励通过创造性的方式,如写作、绘画或戏剧,来表达和探索自己的故事。
叙事心理疗法适用于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扰,如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它可以帮助个体重新审视自己的经历,找到隐藏的资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此外,叙事心理疗法还可以用于夫妻关系、家庭关系和团队建设等领域。
尽管叙事心理疗法在临床实践中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这种疗法需要个体愿意参与和分享自己的故事,这对于一些保守和封闭的个体可能是困难的。
其次,治疗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以便在治疗过程中适时引导和干预。
最后,叙事心理疗法并不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对于一些严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人格障碍。
总之,叙事心理疗法是一种以个体故事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改变个体对自身和世界的故事的看法,来帮助个体缓解痛苦和困扰。
治疗师与个体合作,共同探索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的故事,以及故事中的问题,并引导个体发现和增强自己的能力和资源。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叙事心理疗法在临床实践中已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叙事治疗:穿梭于故事与心灵的织锦
叙事治疗:穿梭于故事与心灵的织锦在历史的长河中,心理治疗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人类心灵的幽径。
其中,叙事治疗(Narrative Therapy),犹如一幅细腻而瑰丽的织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理论,为无数心灵的困顿者指引方向。
此疗法,源自20世纪80年代的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由迈克尔·怀特(Michael White)与大卫·爱普斯顿(David Epston)两位心理学巨匠携手开创,犹如两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后现代心理咨询的天空。
一、历史篇:织锦之源,智慧之光叙事治疗的诞生,是心理学领域的一次深刻变革。
它摒弃了传统将问题内化于人的观念,转而强调问题与人的分离,这一理念如同破晓之光,穿透了长久以来的心理阴霾。
怀特与爱普斯顿,如同匠人般,以社会工作和家庭治疗实践为经纬,编织出这一理论之网,它不仅是对传统治疗模式的挑战,更是对人类自我认知的一次深刻反思。
二、理论篇:理念之核,哲学之韵叙事治疗的核心理念,在于通过“故事”来理解和构建人的身份与现实。
它认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独特的故事,而问题往往源自于那些单一、负面或限制性的叙事。
此疗法深受后现代哲学观、建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及福柯的权力观影响,强调社会文化和主流论述对人的塑造作用,倡导去病理化、文化敏感的治疗路径。
它鼓励来访者以更广阔的视角审视自己的生活,发现那些被主流文化遮蔽的积极意义。
三、概念篇:双线交织,自我认同之旅在叙事治疗中,“问题故事”与“替代故事”构成了治疗的核心框架。
问题故事,如同一条沉重的锁链,束缚着人的心灵;而替代故事,则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前行的道路。
治疗师通过外化、解构、重写等对话技巧,帮助来访者从问题故事中解脱出来,构建出充满希望的替代故事。
这一过程,不仅是对过去经历的重新审视,更是对自我认同的一次深刻重构。
四、治疗过程篇:案例如镜,心灵之旅让我们以玛丽的故事为例,窥见叙事治疗的奇妙旅程。
玛丽因婚姻问题与抑郁情绪求助,她感到自己失去了对生活的激情。
心理咨询技术——叙事疗法
心理咨询技术——叙事疗法
叙事疗法的核心理念是,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的主角,他们的叙事创造了他们的终身故事。
这种技术认为,个体的问题不是内在的或固定的,而是通过自己的内外对话和叙事来建构和维持的。
个体与外界的互动和生活经历会影响他们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又会影响他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
在叙事疗法中,治疗师会与个体合作,通过发掘过去和现在的经历,探索他们的故事,并帮助他们重新评估和理解这些经历。
治疗师会问关于个体独特体验的问题,鼓励个体揭示他们过去和现在的挑战,以及他们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治疗师还会帮助个体发现他们身上积极的品质和资源,这些品质和资源可以帮助他们构建更有意义和积极的故事。
叙事疗法强调个体的身份和认同的重要性。
个体的身份是由他们的故事和文化环境决定的,而身份问题也是治疗过程中重要的焦点之一、治疗师会帮助个体重新构建他们的身份,通过重新评估和重构他们的故事,建立一种更积极、自主和富有意义的身份。
在实践中,叙事疗法可以应用于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情绪障碍、焦虑、创伤和家庭问题等。
通过重新构建故事,个体可以重新评估和重构他们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资源和策略。
叙事疗法还可以用于个体、家庭和群体治疗,以帮助集体成员共同构建更健康和积极的群体故事。
简述叙事疗法的概念和理念
简述叙事疗法的概念和理念
叙事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通过叙述故事或经历来帮助个体理解和解决心理问题。
叙事疗法的理念是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叙述自己故事的主角,而这些故事代表了个体的身份认同和经历。
个体通过叙述和分享故事,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并找到解决问题和改变的方式。
叙事疗法强调个体的故事和经历是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特的意义。
通过叙述和关注这些故事,个体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意义和目标。
治疗师作为倾听者和引导者,以非评判性和接纳的态度倾听和理解个体的故事,帮助他们深化对自己的认识,提取并探索故事中的主题、价值观和过程。
在叙事疗法中,个体可以通过书写、口述、绘画等方式来叙述自己的故事,以及使用象征物和元素来表达内在体验。
通过这些过程,个体可以解决情感问题、改变思维方式、重构自己的故事,并找到新的意义和方向。
同时,叙事疗法也强调社会和文化背景对个体故事的影响,以及个体的故事如何与他人的故事相互交织和影响。
总体而言,叙事疗法的概念和理念是通过叙述和关注个体的故事来帮助他们理解自己、解决心理问题,并找到新的意义和目标。
这种方法强调个体在心理治疗中的主体地位,倡导接纳和非评判性的态度,并将个体的故事置于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中来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个体的成长和变化。
叙事心理治疗
实现团体目标并巩固成果
1 2 3
明确团体目标
在团体辅导开始前,明确团体的目标和期望成果 ,以便成员能够有针对性地参与和投入。
评估进展
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定期对成员的进展进行评估 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方案和方法,确保目标的 实现。
巩固成果
在团体辅导结束后,通过回顾和总结的方式,帮 助成员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鼓励他们在日 常生活中继续应用和实践。
困难,提高应对逆境的能力。
提升自尊和自信心水平
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个体能够发现 自己的优点和成就,从而提升自尊心 和自信心。
在治疗过程中,个体能够得到他人的认 可和支持,从而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 价值,进一步提升自尊和自信心水平。
叙事心理治疗鼓励个体以新的视角看 待自己,发现自身的潜力和价值,进 而增强自信心。
叙事心理治疗
汇报人: 2024-01-26
目录
• 叙事心理治疗概述 • 叙事心理治疗技术与方法 • 叙事心理治疗在个体心理辅导中应用 • 叙事心理治疗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应用 • 叙事心理治疗在儿童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应用 • 叙事心理治疗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01
叙事心理治疗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叙事心理治疗是一种通过帮助个体重新审视和理解自身经历 ,以更积极、有意义的方式重新构建个人故事的心理治疗方 法。
路径三
关注社会文化背景与个体差异
路径四
推动叙事心理治疗在特殊人群 中的应用
未来前景展望
展望一
叙事心理治疗理论体系不断完 善
展望二
治疗方法与技术不断创新发展
展望三
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惠及更多 人群
展望四
国际化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
心理治疗方式叙事疗法
心理治疗方式叙事疗法叙事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式,旨在帮助个体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和困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叙事疗法的原理、技术和应用。
叙事疗法的原理基于人类对于故事的本能连接和依赖,以及人们创造和解释自己的经验的能力。
它认为个体通过讲述和倾听故事,能够理解自己的经历和情感,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途径。
通过重构故事,个体可以改善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
叙事疗法的基本技术是问答和倾听。
治疗师以非评判和无条件接受的态度倾听个体的故事,帮助个体提供更多的细节和情感,增加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认识。
治疗师还会通过提问和激发思考,帮助个体思考旧的故事框架,尝试新的角度和解释方式。
叙事疗法鼓励个体关注自己的目标和优势,将注意力从问题转移到解决方案上。
叙事疗法的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个人、家庭和团体。
在个人层面上,个体可以通过故事表达自己的困扰和痛苦,识别和改变不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恢复自我价值和意义感。
在家庭层面上,叙事疗法可以帮助家庭成员对彼此的故事和经历有更深的理解和共情,改善沟通和冲突解决能力。
在团体层面上,叙事疗法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建立共同的故事和价值观,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效能。
叙事疗法的实践有多种形式。
首先,治疗师可以要求个体编写自己的故事,从童年到现在,包括关键事件、情感和对自己的想法。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个体关注和理解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并从中获得新的启示和洞察。
其次,治疗师可以使用外部化的技术,将个体的问题和困境从自身分离出来,使个体能够以观察者的身份思考和处理。
例如,个体可以将自己的问题想象成一个动物或对象,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控制。
再次,治疗师和个体可以合作编写一个新的故事,以帮助个体改变对过去的看法和未来的期望。
最后,治疗师还可以使用外部化的技术,例如绘画、角色扮演和家庭图,来帮助个体和家庭成员表达和沟通。
叙事疗法的有效性得到了广泛研究的支持。
研究表明,叙事疗法可以减轻和预防心理健康问题,例如抑郁、焦虑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对叙事治疗的认识
对叙事治疗的认识叙事治疗(Narrative Therapy)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其核心理论是基于人们是通过叙述、讲故事的方式来构建自我身份和理解世界的。
这一方法认为,个人的问题和困扰是一种“叙事”的成果,通过改变个人的叙事方式,人们可以重建自己的故事,从而改善心理健康。
叙事治疗的基本原理是相信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的创作者,并且在个人叙事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
治疗师会倾听并帮助个人描绘他们的故事,探索其中隐藏的问题和困扰,并帮助他们找到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和重塑自我。
叙事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叙事外化:叙事治疗通过将问题与个人分离,将问题外化为独立的存在。
这样可以让个人认识到问题并非自身的一部分,而是独立存在的外部力量。
通过外化问题,个人可以更加客观地对待问题,并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平等的合作关系:叙事治疗强调治疗师和个人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
治疗师并不是专家,而是一个倾听和引导的角色。
治疗师会尊重个人的独特经历和意见,并与个人共同探索问题和解决方案。
3.重建故事:叙事治疗认为,个人的问题和困扰是由于叙事方式的限制所导致的。
治疗的目标是帮助个人重建他们的故事,寻找新的叙事方式和解释框架。
通过重新构建自己的故事,个人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改变对问题的看法,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4.社会文化背景:叙事治疗认为,个人的叙事方式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个人的故事不仅仅是个人经历的反映,还受到家庭、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治疗师会关注和探索个人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故事,并帮助个人认识到这种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解决问题。
叙事治疗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支持。
研究发现,叙事治疗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问题和困扰,提高自尊和自我价值感,增强个人的心理弹性和适应能力。
此外,叙事治疗还可以促进个人之间的沟通和关系改善,改善家庭和配偶关系。
虽然叙事治疗具有诸多优点,但也有一些应注意的问题。
叙事疗法:后现代心理治疗必备技术
叙事疗法:后现代心理治疗必备技术叙事疗法:后现代心理治疗必备技术。
叙事疗法,是咨询者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以唤起当事人改变内在力量的过程。
叙事心理治疗对“人类行为的故事特性”,即人类如何通过建构故事和倾听他人的故事来处理经验感兴趣。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叙事疗法的相关资料!(一)叙事心理疗法的特点1.对传统的问题定位视角的转变与传统心理治疗模式相比,叙事疗法最根本的变革在于其对心理问题本质的理解。
传统心理疗法认为问题是属于来访者的,治疗师的任务是帮助来访者“去掉”问题。
也就是说,各家各派都认为心理问题是“看不见的实在,可以被操作、被转移到个体之外”。
但是叙事疗法认为不是个人“拥有”问题,问题不是一个人静止的空间存在,而是叙事结构中的一种时间上的存在。
所谓的问题只是前后联系的生活经验的一种样式,是意识形态、宏大话语或者叙述造成的一种象征,是个人对主流话语的认同、建构的结果。
主流话语会控制人们对生活经验的解释,但是人们不能够自觉地意识到这种影响,因此人是生而被“植入”( positioned)的。
认清了主流话语与个人问题的关系,就会认识到所谓的心理问题与其他各种生活样式属于同类别,心理问题不再属于特殊问题,心理问题就是生活本身。
2.治疗任务的转变叙事疗法重视当事人生活故事的讲法,帮助他们认清楚自己的叙事结构,领悟到当事人既是故事的主人公,也是故事的作者;故事可能有多种结局,是可以由自己来控制的,当事人可以更换一种讲法,让故事结局变化,让人生改变方向。
3.治疗师角色的改变叙事心理治疗认为传统的治疗模式大都是某种权威理论对个人故事的判断,是对个人精神世界的侵犯和暴虐,这是需要重新评估的。
真正的对话必须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治疗师和当事人必须承认对方话语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愿意并且能够互相学习、共同探讨未知的、无限多样的生活可能性。
任何人都不能成为生活的权威,治疗师也不例外。
治疗师应充当建筑师的角色,鼓励当事人在故事中引入新的意义和理解。
叙事心理疗法综述
叙事心理疗法综述叙事心理疗法是一种以故事叙述和解释个体问题的心理治疗方法。
该治疗方法认为,个体的问题和困扰都可以通过故事的方式来表达和理解。
通过创造一个有结构的故事,个体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叙事心理疗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当时,心理学家迈克尔·怀特和大卫·埃皮森等人开始研究叙事心理疗法的原理和应用。
他们认为,个体的问题往往是由于对自身故事的认同和理解不足所导致的。
通过帮助个体构建和改变自己的故事,他们可以重新定义自己的认同和意义,并解决问题。
叙事心理疗法包含多种技术和方法。
其中的一个关键方法是故事编写。
在这种方法中,个体被要求写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并通过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来表达和理解自己的问题。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另一个常用的方法是故事解读。
通过解读个体所写的故事,治疗师可以帮助个体分析和理解问题的根源,并提供支持和指导。
此外,治疗师还可以通过引导个体回忆和重述过去的经历来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问题。
除了个体故事外,叙事心理疗法还可以应用到家庭和群体层面。
在家庭治疗中,治疗师可以帮助家庭成员共同编写一个关于家庭问题的故事,并通过故事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群体疗法中,个体可以分享自己的故事,从而获得支持和共鸣,并在群体的帮助下改变自己的故事。
叙事心理疗法的目标是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认同和意义,并解决个体的问题。
通过重建自己的故事,个体可以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份和目标,并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研究表明,叙事心理疗法在治疗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上具有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叙事心理疗法是一种以故事叙述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个体理解自己的问题,并通过改变自己的故事来解决问题。
通过编写和解读故事,个体可以重新定义自己的认同和意义,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种治疗方法在个体、家庭和群体层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并被证明在解决心理问题上具有良好的效果。
叙事疗法的心理学原理
叙事疗法的心理学原理
叙事疗法是一种心理疗法的方法,通过帮助个体重新构建自己的故事,来促进身心健康和心理康复。
它基于以下心理学原理:
1. 自我认同和身份:叙事疗法认为个体通过自己的故事来构建自我认同和身份。
当个体遭遇心理创伤或困惑时,他们的故事可能变得混乱或不完整。
通过引导个体重新审视和重构他们的故事,叙事疗法可以帮助个体重新建立自己的身份和自我认同。
2. 意义和目的:叙事疗法强调个体追求故事中的意义和目的的重要性。
个体对自己的故事加以解释和赋予意义,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经历,并寻找生活的目标和方向。
3. 整合和团结:通过叙事疗法,个体可以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历整合在一起,并将不同的经历和情感联系起来。
这有助于个体建立一个更一致和凝聚的整体故事,从而提高身心健康和心理稳定性。
4. 自我反思和发展:叙事疗法强调个体对自己的故事进行反思和思考的重要性。
这种自我反思可以促使个体发现并改变;同时,它也可以帮助个体识别和发展潜在的资源和复原力,以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5. 共享和社会支持:叙事疗法通常在一个团体或家庭环境中进行,个体可以通
过分享自己的故事,获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这种共享和社会支持可以减轻个体的压力感和孤独感,增强他们的情感连结和社会支持网络。
总之,叙事疗法基于以上心理学原理,通过帮助个体重新构建他们的故事,帮助他们恢复身心健康,寻找生活的意义和目的,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心理学叙事疗法
心理学叙事疗法叙事疗法是一种心理疗法,通过帮助个体建立和改变他们对自己和自己所经历的事情的故事,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
它基于叙事心理学的原则,认为人们通过说故事来理解和组织自己的经历,并以此来构建自己的个人身份和意义。
叙事疗法的目标是帮助个体建立一种新的、积极的自我叙事形式,以取代负面和限制性的自我叙事。
这种积极的自我叙事形式可以促进个体对自己的积极形象和能力的认识,并为他们提供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更积极的心态。
叙事疗法的基本原理是人们通过叙事来理解和解释自己的经历,并将其整合成一个具有连贯性和意义的故事。
一个人的叙事可以包含他们的内心感受、思考和行为,以及他们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
通过探索这些故事,并帮助个体重新构建和改变它们,可以促进他们对自己的自我认知和他们的个人身份的重新理解。
叙事疗法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故事的收集:叙事疗法师会收集个体的故事,包括他们的经历、思考和感受。
这些故事可以通过口头交流、书面记录或其他形式来收集。
2.故事的探索:在这个阶段,叙事疗法师会与个体一起探索他们的故事,帮助他们理解和解释自己的经历。
这可以包括问题和解释的提问,以帮助个体深入思考和探索他们的故事。
3.故事的重建:在这个阶段,叙事疗法师会与个体一起重建他们的故事,以帮助他们改变和重新理解自己的经历。
这可以包括帮助个体找到积极的解释和意义,以及探索和发展新的故事线。
4.故事的演绎:在这个阶段,个体将开始将新的故事线应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他们将通过实践和行动来重新构建自己的故事,并将其与他人分享。
叙事疗法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理解个人经历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它不仅帮助个体重新理解和重建他们的故事,还促进了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
通过叙事疗法,个体可以发展出更积极和有意义的自我叙事形式,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然而,叙事疗法也有一些限制。
首先,它需要个体具备一定的反思和表达能力,以便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叙事过程中。
心理学中的叙事疗法是怎样的
心理学中的叙事疗法是怎样的在心理学的众多疗法中,叙事疗法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解自我、解决问题的途径。
那么,叙事疗法究竟是怎样的呢?叙事疗法认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一系列的故事所组成。
这些故事不仅塑造了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也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情感。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所讲述的故事可能是单一的、局限性的,甚至是负面的,从而限制了我们的发展和成长。
叙事疗法的一个核心概念是“问题外化”。
这意味着我们将问题与个人分开来看,不再将问题视为个人本身的一部分。
比如,一个人总是觉得自己“缺乏自信”,在叙事疗法中,会把“缺乏自信”这个问题从这个人身上剥离出来,看作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敌人”。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当事人不再被问题所定义,减轻了自我指责和自我否定的压力,从而能够以更客观、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问题。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重写故事”。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被忽视或遗忘的经历和事件,而叙事疗法鼓励人们去挖掘这些被埋没的“宝藏”,重新构建一个更丰富、更积极的个人故事。
例如,一个人总是觉得自己在工作中表现不佳,但通过回忆和讲述,可能会发现曾经有过的一些成功经历和自己具备的优势,进而重新编写一个关于自己工作能力的积极故事。
在叙事疗法的过程中,治疗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治疗师并不是一个权威的专家,而是一个倾听者、引导者和见证者。
他们会以尊重和好奇的态度倾听当事人的故事,不急于给出评判和建议,而是通过提问和反馈,帮助当事人发现故事中的新视角和新意义。
比如,当当事人讲述自己的困境时,治疗师可能会问:“这个问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影响你的?”“在这个困难的情境中,你是如何坚持下来的?”“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觉得自己其实有能力应对这个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当事人深入思考,发现自己未曾注意到的力量和资源。
叙事疗法还强调社会文化背景对个人故事的影响。
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文化传统等都会影响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
叙事心理疗法综述
叙事心理疗法综述摘要:家庭叙事疗法是家庭治疗领域中的新方法。
它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通过外化问题,故事改写,问话,支持程序等方法,使人变得更加自主,更有动力。
叙事法不仅仅被用于心理治疗领域,更是广泛的进入公共卫生系统、社会工作领域、学校,帮助解决各种问题。
关键词:叙事疗法,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1 引言20 世纪中期,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由现代工业社会步入后工业社会,其文化思潮也由现代主义转入后现代主义。
受其影响,叙事心理治疗,作为一种后现代主义心理咨询与治疗模式应运而生。
叙事心理治疗从根本上不同于现代心理学领域中的心理治疗, 它是对现代心理治疗模式的解构。
叙事治疗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最早出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它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为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Michael White)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David Epston)。
他们在 1980年代就提出了此理论,1990 年代他们的书籍得以在北美发行,叙事心理治疗开始大为流行。
怀特和爱普斯顿在其代表作《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Narrative Means Therapeutic Ends)一书中,系统阐述了他们有关叙事心理治疗的观点和方法。
1992年怀特与爱普斯顿又共同出版《经验、矛盾、叙事和想象》。
1995年和1997 年怀特相继出版《重写生命》和《治疗者的生活叙述》。
1993年和1997年爱普斯顿相继出版了《内化对话与外化对话》和《叙事心理治疗实际的做法一希望的考古学》,这些著作从叙事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基本理念,治疗中的对话等方面展开论述,试图建立起叙事心理治疗的理论框架。
除了两位创始人,还有一些学者对叙事心理治疗的理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如Neimeyer,Rober A(1993)把叙事心理治疗作为建构主义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进行了整体介绍,Alphons J.Richert(2003)从心理治疗中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叙事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方式:叙事疗法
心理治疗方式:叙事疗法叙事疗法是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
透过叙事心理治疗,不仅在可以让当事人的心理得以成长,同时还可以让咨询师对自我的角色有重新的统整与反思。
叙事心理治疗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为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
他们在1980年代就提出了此理论,1990年代他们的书籍得以在北美发行,叙事心理治疗开始大为流行。
怀特和爱普斯顿在其代表作《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一书中,系统阐述了他们有关叙事心理治疗的观点和方法。
叙事,简单地说就是说故事。
所谓叙事心理治疗,是咨询者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以唤起当事人改变内在力量的过程。
叙事心理治疗对人类行为的故事特性,即人类如何通过建构故事和倾听他人的故事来处理经验感兴趣。
叙事疗法认为,人类活动和经历更多地是充满了意义和故事,而不是逻辑论点和法律条文,它是交流意义的工具。
人类学家布鲁纳指出:故事一开始就已经包括开始和结束,因而给了我们框架,使我们得以诠释现在。
当事人在选择和述说其生命故事的时候,会维持故事主要的信息,符合故事的主题,往往会遗漏一些片段,为了找出这些遗漏的片段,咨询师会帮助当事人发展出双重故事。
例如,有学生在叙事治疗中谈到他的问题故事,而咨询师会引导他说出另一段他自己不曾察觉的部分,进而帮助他自行找出问题的解决之道,而不是咨询师直接给予建议。
也就是在咨询过程中唤起当事人生命中曾经活动过的、积极的东西,以增加其改变的内在能量。
在叙事心理治疗中,咨询师最常问的一句话是:你是怎么办到的? 随后,会将焦点放在当事人曾经的努力,或他内在的知识和力量上,引导他走出自己的困境。
叙事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主要包括:1.故事叙说重新编排和诠释故事叙述心理治疗主要是让当事人先讲出自己的生命故事,以此为主轴,再透过治疗者的重写,丰富故事内容。
什么是叙事心理治疗
什么是叙事心理治疗叙事心理治疗是一种心理疗法,其核心理论为人们在自己思维和行为中,通过叙述个人经历和故事来理解和解释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感受。
叙事心理治疗帮助个体探索和重新构建故事,以更加积极的方式来理解和应对自己的生活经历。
叙事心理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个体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故事,并赋予其积极的意义。
通过叙述个人故事,个体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从负面的叙述中解放出来。
叙事心理治疗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故事采集:治疗师会鼓励个体叙述自己的故事,包括他们的生活经历、困难和成就等。
这些故事展示了个体如何理解自己的经历以及他们所面临的挑战。
2.故事解释:治疗师会与个体共同探索和解释这些故事中的主题和意义,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体验。
通过对故事中重要元素的分析,个体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模式和信念,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3.故事再建:在理解个体的故事后,治疗师会与个体一起探索新的叙事方式,以创造积极的自我形象。
个体被鼓励重新构建自己的故事,强调个体的积极特质和潜力,并将困难和挑战视为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4.故事共享:通过与治疗师共享个人故事,个体可以获得情感支持和理解。
治疗师会倾听和接纳个体的故事,并提供鼓励和肯定,以帮助个体从自己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和希望。
叙事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源于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
建构主义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建构了自己的意义和现实。
社会建构主义则强调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个体认知和行为的重要影响。
叙事心理治疗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心理疗法中,认为通过对个人故事的重塑和重新解释,个体可以改变自己对困难和挑战的理解,从而实现心理成长和发展。
叙事心理治疗适用于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创伤,包括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通过重新构建个人故事,个体可以改变对过去事件的理解,减轻负面情绪,并为未来的积极变化打下基础。
叙事心理治疗通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个体的参与和投入。
治疗师会提供安全和支持的环境,以帮助个体通过叙述和重新构建自己的故事来实现心理健康和成长。
叙事疗法在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应用
叙事疗法在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应用【摘要】叙事疗法是一种通过叙述个人经历和情感来促进心理康复和成长的治疗方法。
在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中,叙事疗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具体应用方式包括个人叙述、绘画故事板和角色扮演等形式。
通过叙事疗法,学生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心理韧性和情绪调节能力。
在实践中也会面临挑战,比如学生不愿意分享真实故事或情感困扰,因此需要建立信任和保密机制。
叙事疗法在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中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叙事疗法、学校心理健康、意义、具体应用方式、影响、挑战、应对措施、结论1. 引言1.1 引言叙事疗法强调个体的生命故事以及这些故事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引导个体重新审视和理解自己的故事,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和实现个人成长。
在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中,叙事疗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增强情绪管理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叙事疗法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信任,构建更加和谐的校园关系。
通过了解和运用叙事疗法,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能够更好地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提升工作效果。
2. 正文2.1 叙事疗法的概念解释叙事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个体将自己的内心体验以叙事形式表达出来,以达到疏解情感、增强自我认知和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
叙事疗法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中蕴含着个体的内在体验、情感和信念。
通过叙述这些故事,个体可以更深入地探索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从而增强对自己的理解和认知。
叙事疗法强调个体对自己故事的主动解释和重构,通过对过去的经历进行重新诠释和理解,从而改变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进而实现心理疏解和成长。
叙事疗法的核心理念是“故事塑造人”,即个体的内心体验和情感可以通过故事的表达和重构得到理解和转化。
通过叙述自己的故事,个体可以从中发现新的意义和希望,重新构建自己的身份和人生价值。
在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中,叙事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帮助学生处理情绪问题、提升自我认知和建立积极的心理态度。
叙事心理治疗述评
叙事心理治疗述评
叙事心理治疗是一种疗效显著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构建一个有意义的故事来治疗患者的心理问题。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患者,包括对自己的生活无法找到意义的人,失去亲人或是遭受了某种心理创伤的人,以及那些感受到人际关系、性别、文化、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压力的人。
叙事心理治疗将患者与治疗师之间的沟通作为关键部分,并且通过探索患者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来帮助患者着手处理他们的情感问题。
在这种治疗方法中,患者送出可能导致问题的故事,但治疗师会主动参与,一起追求出那些隐含的影响因素,找出患者没有思考过的方法和思路。
这种治疗方法的亮点在于它可以让患者变成自己的故事的讲述者。
其次,它也可以为患者带来更高的自信和认同感。
第三,这种治疗方法有助于创造一种共同的情感语言,患者可以理解、验证和共享角色、感觉和想法。
最后,这种治疗方法还有助于为不同的人群创建策略,使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下更好地应对压力。
从实践结果来看,叙事心理治疗的疗效非常显著。
许多研究表明,该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寻找到更多生活的意义和目的,改善他们的情感状态,增强积极情感,减少负面情感和想法,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总结来看,叙事心理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探索生活故事来帮助患者解决各种情感问题。
在实践中,它已被证明对各种患者具有疗效,而且还具有成本低廉、疗程短、易于适应等优点。
因此,我们可以将叙事心理治疗视为一种治愈心灵、帮助人们摆脱不幸、创造自己幸福的一种工具。
叙事治疗述评
叙事治疗述评
叙事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探索和分析个人的生命经历和故事,通过自我表达和探索来增强个体的心理弹性和自我修复能力。
在叙事治疗中,个体可以自由地讲述他们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包括他们的挑战和困难,以及他们的成长和力量。
叙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启发个人的内在力量和潜力,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通过讲述生命故事,个体可以重新审视他们的过去经历,并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探索内在情感。
叙事治疗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心理学。
该理论认为,个体是通过交流和经验建构自己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因此,通过自我表达和探索,个体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生命故事,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叙事治疗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精神和情感问题,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压力和自我身份问题。
该方法适用于个体、家庭和小组。
总之,叙事治疗是一种有益的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个体探索和重建他们的生命故事,从而增强他们的心理弹性和自我修复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叙事心理疗法综述摘要:家庭叙事疗法是家庭治疗领域中的新方法。
它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通过外化问题,故事改写,问话,支持程序等方法,使人变得更加自主,更有动力。
叙事法不仅仅被用于心理治疗领域,更是广泛的进入公共卫生系统、社会工作领域、学校,帮助解决各种问题。
关键词:叙事疗法,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1 引言20 世纪中期,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由现代工业社会步入后工业社会,其文化思潮也由现代主义转入后现代主义。
受其影响,叙事心理治疗,作为一种后现代主义心理咨询与治疗模式应运而生。
叙事心理治疗从根本上不同于现代心理学领域中的心理治疗, 它是对现代心理治疗模式的解构。
叙事治疗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最早出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它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为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Michael White)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David Epston)。
他们在 1980年代就提出了此理论,1990 年代他们的书籍得以在北美发行,叙事心理治疗开始大为流行。
怀特和爱普斯顿在其代表作《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Narrative Means Therapeutic Ends)一书中,系统阐述了他们有关叙事心理治疗的观点和方法。
1992年怀特与爱普斯顿又共同出版《经验、矛盾、叙事和想象》。
1995年和1997 年怀特相继出版《重写生命》和《治疗者的生活叙述》。
1993年和1997年爱普斯顿相继出版了《内化对话与外化对话》和《叙事心理治疗实际的做法一希望的考古学》,这些著作从叙事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基本理念,治疗中的对话等方面展开论述,试图建立起叙事心理治疗的理论框架。
除了两位创始人,还有一些学者对叙事心理治疗的理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如Neimeyer,Rober A(1993)把叙事心理治疗作为建构主义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进行了整体介绍,Alphons J.Richert(2003)从心理治疗中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叙事心理治疗。
最初,叙事治疗只是作为一种辅助的治疗手段,后来由于其对社会公平、权利等话题的关注,很快就被一些非主流文化治疗团体所接受,将其用于对同性恋、残疾人、双性恋者等的心理治疗。
到今天,叙事法不仅仅被用于心理治疗领域,已经更加广泛的进入公共卫生系统、社会工作领域、学校,帮助解决种族问题(Yi,Kris,1999)、儿童虐待(Wigren,Jodie,1994)、家庭暴力(Janiece E.DeSocio,2005)、精神分裂症(Lysaker,Paul Henry,2001)等各种问题。
2 叙事心理疗法的概念叙事,简单地说就是说故事,即按照时间的顺序组织发生的事件。
每个故事都是一个叙事,但叙事并非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故事,相比之下,它具有表达内容和方法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关于什么是叙事,有各种各样的表述,如“叙事是我们解释世界的源泉”;叙事是“人们理解自我生活和经历的方式,我们一直在故事中游弋”;叙事是“记述,或设计以表达所发生的事情的前后联系的例子”等。
叙事的拉丁语的本意指的是行为和具有连续性的体验。
比较清晰的一种表述是:“叙事是为了告诉某人发生什么事”的一系列口头的,符号的或行为的序列。
叙事研究是指任何使用或分析叙事材料的研究。
叙事心理学指的是心理学中的一种关心人类行为的故事性的观点或立场。
具体来说,叙事心理学关注的焦点是:人类行为是如何通过故事而组织起来并赋予意义的。
研究叙事的心理学家所接受的是这样一种概念:人类行为和体验充满意义,这种意义的交流工具是故事而非逻辑论和法律规定的格式。
因此,所谓叙事心理治疗(narrative psychotherapy)就是指咨询者通过倾听他人的故事,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使问题外化,从而引导来访者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当事人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的过程。
3叙事心理疗法的发展最早提出比较完整的叙事理论的是古希腊时期的大哲学家柏拉图。
但叙事学一词则直到1969年才由托多罗夫(T.T odorov)正式提出。
1979年心理学家萨宾(Sarbin)在美国心理学会的年会上首次发布了经验和叙事结构的观点,阐述了叙事对意义的建构、人格形成的作用。
1983年他发表了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扎根隐喻的叙事,进一步阐述了其观点。
1986年他主编了叙事心理学:人类行为的故事性一书,自此叙事心理学作为一个正式的领域开始从心理学家族中显现出来。
叙事理论和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临床心理学的结合,诞生了叙事心理治疗。
叙事心理治疗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为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Michael White和Cheryle White夫妇及新西兰的David Epston等。
他们于20世纪80年代在家庭治疗的基础上提出了叙事心理治疗理论,90年代他们的书籍得以在北美发行,自此叙事心理治疗开始大为流行。
目前其影响主要在澳洲、北美、英国、南非等使用英语的国家。
目前叙事心理治疗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鲜明的主题,将来肯定还会有更多的主题加入叙事治疗研究的洪流。
综观国外的研究,主要针对叙事心理治疗的基本理论架构和临床实践应用上,而国内相关文献旨在把产生于国外的叙事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术进行单纯地介绍。
在我国,台湾和香港的叙事研究起步比较早,2000年,台北的易之新老师翻译了《叙事治疗——解构并重写生命的故事》,2001年廖世德老师翻译《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
大学宗教界人士、香港总工会等团体和很多个人都在做叙事心理治疗的研究应用和培训等工作。
近年来,在大陆的理论心理学界、心理咨询领域及教育教学领域,马一波,施铁如,杨广学,李明,杨丽萍,高峰强等老师从人格理论,文化和语境论,后现代视野角度介绍了叙事心理学和叙事心理治疗的现状及特点。
其中,李明与杨广学老师于2005年合作出版了《叙事心理治疗导论》一书,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本专门系统介绍叙事心理治疗的专著。
4叙事心理疗法的产生背景4.1 心理咨询理论发展的内在需求最早诞生的心理治疗方法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其在心理治疗领域的霸主地位持续了近半个世纪。
到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治疗开始形成、发展,逐渐削弱了精神分析心理学的霸主地位。
人们从只关注潜意识世界转为关注人类的行为,进而探究人类的心理。
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也崭露头角,它尊重来访者,与来访者共情,相信人性本善,与当时盛行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治疗有着天壤之别。
故此,人本主义心理学迅速崛起。
到20世纪80年代,认知疗法也进入人们的视野。
这种疗法与前三者均不同,它是主动的、指导的、有时限的及结构性的,强调信念系统和思维在决定行为、情绪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认知疗法是从思维上对来访者进行调整,所以它很快被人们接受。
在这些心理治疗方法存在的同时还有其他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的心理治疗方法出现,但它们的影响远不及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以及认知疗法这四种方法带来的影响,故不再一一赘述。
从心理咨询领域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占据“统治地位”的时候,都会促发另一种新疗法的诞生。
在新生的众多疗法中有的迅速夭折,有的茁壮成长。
已有的成熟理论和咨询方法,促发着人们去探索、思考新的方法。
叙事心理治疗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的又一“新生儿”。
4.2 后现代思潮促进心理治疗理念和方法的变革叙事疗法的产生背景深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现已广泛存在于文学艺术、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等意识形态领域。
它以否定、超越西方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为基本特征,“去中心”和“多元化”、提倡差异性与创造性为基本精神。
80年代中期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迅速扩展到心理学领域,引发许多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对现代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技术进行批评与解构,建构更具有时代精神精华的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
在这样的背景里,White M等人认识到现代的心理治疗学派所持的科学决定论、因果论、诊断与治疗方式都不能极有效地有助于来访者问题的解决。
他们在长期的家庭治疗实践中发现,来访者症状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往往是来访者主观建构的,且常是不同角度的人看问题的真相也不一致。
同一个来访者的问题,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是精神创伤所致,行为学派认为是有效学习训练不足或奖惩不当造成的,认知学派认为是不合理的认知导致的,人本主义则认为缺乏应有的尊重接纳所致。
因此,各种心理治疗流派用语言建构出来的心理治疗假说,只能是冰山一角的反映,充其量如同瞎子摸象得出的片面认识。
在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师观念中,任何求治者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成长环境和人生经验,而将其诊断归类为某种精神疾病并采用所谓正确治疗方案的传统经验模式是不适当的,心理治疗都应是个别化而非普遍性或系统化的。
通过对现代各种心理治疗流派的批评与解构,应用社会建构主义并借鉴结构主义叙事论,“运用故事的隐喻,把众人的生活当成故事,以有意义且能实践的方式,体验他们的生活的故事,以此治疗他们;以社会建构的隐喻,以人和人、人和习俗制度间的互动,建构每个人社会和人际的现状,并把焦点放在社会现状对人类生活意义的影响”,一种富有后现代主义精神且真正“以人为本”的后现代疗法应运而生了。
4.3 心理咨询临床技术发展的需要自精神分析通过自由联想、释梦等技术关注人类的无意识世界;到行为主义治疗从人类的外显行为观察其内在世界;再到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尊重个体、相信个体的自我修复、自我成长的能力,认知疗法相信通过对个体思维方式的转变,个体的内在心理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那些困扰、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这些不同治疗方法的技术各具特色,从心理问题的不同方面着手。
实践技术的不断变化、发展,对心理咨询领域的向前发展同样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现有的治疗技术从人类的无意识世界转向人类的行为、对个体内在能力的认同等,从不同角度着手解决心理问题。
新疗法的诞生除了需要理论探索之外,在实践中如何运用同样决定它的存亡问题。
5 叙事心理疗法的基本理念所谓叙事心理治疗,是咨询者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以唤起当事人改变内在力量的过程。
叙事心理治疗对“人类行为的故事特性”,即人类如何通过建构故事和倾听他人的故事来处理的经验兴趣。
心理治疗要做的就是让当事人重拾主宰自己生活的能力与信心,而叙事治疗重视这样一种积极的治疗方法,它让当事人重新看到自己的力量,并创造机会让当事人体验成功。
叙事心理治疗是在消极的自我认同中,寻找隐藏在其中的积极的自我认同。
当事人在选择和述说其生命故事的时候,会维持故事主要的信息,符合故事的主题,往往会遗漏一些片段,为了找出这些遗漏的片段,咨询师会帮助当事人发展出双重故事“Dubble Sto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