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能源技术概述
新能源发电技术研究
新能源发电技术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地的国家也逐渐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发电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尤其是在能源需求增长迅猛的中国,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和分析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二、新能源发电技术概述新能源发电技术是指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作为主要能源,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变换和利用,以发电为主要目的的技术体系。
新能源发电技术不仅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缓解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
目前主流的新能源发电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水能发电、地热能发电等。
三、太阳能发电技术研究太阳能发电技术是指利用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技术体系。
目前,太阳能发电技术主要包括光伏发电技术和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1. 光伏发电技术光伏发电技术是指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转换为电能的技术体系。
光伏发电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环保节能、运营可靠等优点,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其发电效率也不断提高。
目前,全球光伏发电设备的发电能力已经达到几十千兆瓦,大幅度推动了太阳能发电技术在全球的广泛应用。
2.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指利用太阳能释放热量,通过发电机转换为电能的技术体系。
它与光伏发电技术相比,具有对天气变化不那么敏感、储能能力强等特点。
目前,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也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欧洲和北美等地区,太阳能热发电站已经成为常见的发电设施。
四、风能发电技术研究风能发电技术是指利用风能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的技术体系。
目前,风能发电技术已经成为新兴能源发电的主流之一,其发电成本不断降低,带动全球的风能发电设备保持着高速增长。
风能发电技术具有环保、可再生、运维成本低等优点,而且其发电方式并不受季节和时间的限制。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风能发电的效率和发电容量也不断提高,未来的发展潜力仍然巨大。
新能源及先进能源系统 二级学科
新能源及先进能源系统是指利用一些未被充分利用的能源资源以及利用一些尚属于实验阶段的能源技术,来替代传统的能源资源和能源技术,从而达到节能减排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它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保护环境、改善能源利用效果、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新能源及先进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的二级学科,致力于研究这一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为新能源及先进能源系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及先进能源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变得愈发迫切。
在这个领域中,涉及到的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以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来解决。
如何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非传统能源有效地转化为可用能源,如何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稳定性,如何开发新型的能源储存技术等等,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能源及先进能源系统的相关学科的研究至关重要。
一、新能源的主要种类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这些资源的利用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减少碳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并且还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加之这些资源相对来说是不可枯竭的,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成为当前的国际共识。
1. 太阳能太阳能是指利用太阳辐射发电以及利用太阳能热源为各种用途提供热量的能源。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一种将太阳辐射直接转换成电能的技术,目前已经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新能源之一。
利用光伏技术,可以在屋顶、荒漠、湖泊等地方搭建光伏电站,将阳光直接转化为电能,避免对传统火电等资源的过度依赖。
2. 风能风能是一种经济环保的清洁能源,通过风力发电可以产生电能,与化石能源相比,不会产生温室气体和其他有害气体,对环境危害小。
当前,风电装备已经非常成熟,风电场建设成本也相对较低,能够更好地带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地热能地热能是指利用地热资源的热力和蒸汽来发电以及供暖、制冷等用途的能源。
地热能是一种环保、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了解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能源生产技术
了解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能源生产技术能源是现代社会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支撑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社会运转。
因此,创新高效地生产和利用能源技术是当代社会的迫切需求。
我们将在本文中介绍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能源生产技术,为读者带来全球能源科技的最新进展和前瞻性的技术未来。
一、太阳能技术太阳能技术是目前最为成熟和广泛运用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
它的核心是用光电池或者其他太阳能转换设备将太阳辐射转化为电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源,可替代化石燃料成为人类能源消耗的新选择。
现今的太阳能技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是光伏发电技术。
该技术利用光电池将太阳辐射转化为电能,并通过逆变器将所产生的直流电转变成为交流电,以供应电网或单独使用。
同时,集热太阳能和太阳热发电技术也是目前的重要发展方向。
前者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辐射热转化为热能,而后者则通过反射镜或者光伏储热板将太阳光反射聚焦于沸腾液面,产生高温高压蒸汽,驱动发电机以生成电力。
二、风能技术风能技术是最古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它利用风机将风能转化成为机械能或者电能,供电网络或单独使用。
与化石燃料相比,风能更为环保且成本低廉,也更为安全可靠。
在风力发电方面,目前的主流技术是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它依靠传统的机械结构和电动机将风能转换成电能。
而近年来新兴的技术包括了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和海上风电系统。
前者通过立式桨叶的结构提高了利用风能的效率,而后者则可以更广泛地利用海上的风能资源,避免了风力资源的局限和城市规划限制。
三、地热能技术地热能是指利用地下深处的热能来进行供热和电力生产的一种能源形式,也是一种环保且成本低廉的能源选择。
目前地热能技术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干式地热发电技术,其核心是利用地下岩石的自然裂缝、孔隙和裂隙来加热的干燥空气,由此驱动涡轮发电机进行发电。
而第二种是湿式地热发电技术,其利用地热水来带出热能,再将其通过热交换器的换热来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从而驱动发电机。
新能源技术PPT课件
能 4. 石油的精炼
源 目的 从复杂的原油中提取粘度较小的能充分燃烧
技 术
的烃类 (根据辛烷值来标号) 把不好的分子转变为好的分子
如长链烷烃容易引起汽缸爆震
现在观点,大多数石油是由埋藏在地下沉积层中的有机物经
过几百万年在75~200℃的温度下形成的。
微生物将地表以下的有机物转化为碳氢化合物,剩
P.2/38
能 天然(一次)能源和人工(二次)能源
源 技 术
一次 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 能源 非再生能源:石油、天然气、原煤、核燃料等
概 二次能源:它是指经过消耗一次能源加工转化而产生的诞 述 生能源。如电能、热能、煤气、柴油、氢能、焦炭、沼气等。
地内能源:地热能(地下蒸气、温泉、火山)、核能 地外能源:主要来自太阳,包括由太阳能转变来的风能、水
利用能源的过程直接污染地球环境。 主要来源: 1) 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
述 2) 汽车排放的废气;
3) 工业生产(化工厂、炼焦厂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大气污染:
1) 酸雨问题; 2) 温室效应; 3) 臭氧层破坏。
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即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要考虑不损害后代的需要。因此, 今后的能源战略是多 元结构的能源系统和高效清洁的能源技术。
述氘资源产生的人造 太阳能(聚变核能)几乎占100%,煤炭、石油、天然 气、裂变核燃料加起来也不足千万分之一。所以, 人类使用的能源归根到底要依靠太阳能,太阳能是 人类永恒发展的能源保证。
P.5/38
能
世界能源储量分布与利用
源
技
术
概
述
P.6/38
能 世界非再生能源储量分布:
新能源技术发展与利用指南
新能源技术发展与利用指南第一章新能源技术概述 (3)1.1 新能源定义与分类 (3)1.2 新能源技术发展历程 (3)1.3 新能源技术发展趋势 (4)第二章太阳能技术 (4)2.1 太阳能光伏技术 (4)2.1.1 光伏效应 (4)2.1.2 太阳能电池材料 (5)2.1.3 光伏发电系统 (5)2.2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5)2.2.1 太阳能热水器 (5)2.2.2 太阳能热发电 (5)2.3 太阳能储能技术 (5)2.3.1 电能储存 (5)2.3.2 热能储存 (5)2.3.3 氢能储存 (5)第三章风能技术 (6)3.1 风力发电技术 (6)3.2 风能资源评估与开发 (6)3.3 风能并网技术 (6)第四章水能技术 (7)4.1 水力发电技术 (7)4.2 小型水电站建设与管理 (7)4.3 水电资源开发与保护 (8)第五章生物质能技术 (8)5.1 生物质能转换技术 (8)5.1.1 物理转换技术 (8)5.1.2 化学转换技术 (9)5.1.3 生物转换技术 (9)5.2 生物质能利用方式 (9)5.2.1 发电 (9)5.2.2 供热 (9)5.2.3 燃料 (9)5.2.4 化工产品 (9)5.3 生物质能产业发展 (9)5.3.1 政策支持 (9)5.3.2 技术创新 (9)5.3.3 产业链完善 (10)5.3.4 市场潜力 (10)第六章地热能技术 (10)6.1 地热能发电技术 (10)6.3 地热资源开发与利用 (11)第七章潮汐能技术 (11)7.1 潮汐能发电技术 (11)7.1.1 潮汐能发电基本原理 (11)7.1.2 潮汐能发电技术类型 (11)7.1.3 潮汐能发电技术的优缺点 (12)7.2 潮汐能资源开发 (12)7.2.1 潮汐能资源评估 (12)7.2.2 潮汐能资源开发策略 (12)7.2.3 潮汐能资源开发前景 (12)7.3 潮汐能工程设计与建设 (12)7.3.1 设计原则 (13)7.3.2 建设内容 (13)7.3.3 关键技术研究 (13)第八章氢能技术 (13)8.1 氢能制备技术 (13)8.2 氢能储存与运输技术 (13)8.3 氢能应用领域 (14)第九章电动车技术 (14)9.1 电动车动力系统 (14)9.1.1 电池技术 (15)9.1.2 电机技术 (15)9.1.3 电控技术 (15)9.2 电动车充电技术 (15)9.2.1 慢充技术 (15)9.2.2 快充技术 (15)9.3 电动车产业发展 (16)9.3.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6)9.3.2 技术创新不断涌现 (16)9.3.3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16)9.3.4 市场竞争加剧 (16)9.3.5 国际化进程加速 (16)第十章新能源建筑利用 (16)10.1 新能源建筑一体化设计 (16)10.1.1 设计原则 (16)10.1.2 设计方法 (17)10.2 新能源建筑节能技术 (17)10.2.1 太阳能利用技术 (17)10.2.2 风能利用技术 (17)10.2.3 地热能利用技术 (17)10.3 新能源建筑案例解析 (17)第十一章新能源政策与法规 (18)11.1 新能源政策概述 (18)11.3 新能源产业政策 (19)第十二章新能源技术展望 (19)12.1 新能源技术发展前景 (19)12.2 新能源技术挑战与机遇 (20)12.3 新能源技术国际合作与交流 (20)第一章新能源技术概述1.1 新能源定义与分类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提高,新能源作为一种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新能源和先进燃烧技术
新能源和先进燃烧技术
众所周知,用煤发电的效率上限为36%,电加热的效率上限约80%,因而煤电的热效率上限约为28.8%。
而我国绝大部分能源来自于煤炭发电。
天然气是一种高效能源,在通常技术条件下其热效率可达50.5%,较煤电热效率高出近1倍。
如果天然气能源采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其燃烧热效率可达85%左右,为煤电热效率的3倍左右。
天然气能源应用于热处理生产已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节能显著,环保效果良好。
除天然气外,水电、核电和激光等能源也是高效低污染的优质能源,在热处理行业也得到了推广应用。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是国外上世纪90年代研究开发的一种高效低污染的燃烧技术。
该技术采用废气循环预热助燃空气或燃气,实现高温预热空气或燃气在贫氧状态下燃烧,具有大幅度节能(30%~60%)和大幅度减少CO2排放量(30%~60%)以及降低烟气中NOx排放量(<130×10-6)的双重优越性。
采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蓄热式燃气辐射管作燃烧器的钢板退火炉,已在广东佛山市应用多年,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近年来,国外采用该技术的燃烧器和热处理炉也已进入我国市场和热处理企业,经济效益明显。
除高温空气燃烧技术外,近年来研究开发的高效节能低污染的燃烧新技术主要有:微小型燃烧技术、强辐射传热节能技术、高红外节能新技术、燃气红外线辐射器、洁净燃烧技术等。
这些燃烧新技术和燃烧器已在热处理和冶金等行业得到应用,具有高效、节能和低污染的技术优势。
新能源技术知识:燃料电池汽车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研究
新能源技术知识:燃料电池汽车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燃料电池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设备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也逐渐得到重视。
本文将着重探讨燃料电池汽车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一、燃料电池技术概述燃料电池技术是利用化学能将燃料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
其优点有以下几点:1.高效:燃料电池的能量利用效率高于传统发动机,能够大大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2.清洁:燃料电池的排放物主要为水和少量氧气,无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是一种非常环保的能源。
3.安全:燃料电池在使用时无火花,无震动,其安全性能非常优越。
4.可靠:燃料电池的寿命长,运行稳定可靠,不受温度、高海拔等条件的限制。
二、燃料电池汽车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作为一种全新的清洁能源,燃料电池汽车在军事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面就其应用研究进行具体分析:1.军事作战燃料电池汽车在军事领域中最主要的用途就是作为军用车辆,搭载作战所需的装备和人员。
燃料电池汽车的高效、环保、安全等特点使其在军事作战中大大提高了作战效能。
在沙漠、高原等环境中,传统燃油车辆效能不佳,而燃料电池汽车则可以完美适应这些恶劣的环境,成为军队新的选择。
2.军营基地燃料电池汽车在军营基地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发电机组的替代。
由于其清洁、低噪音的特点,能够满足军营各种场景下的电力供应需求,减少周围环境的污染,提高整个营区的环保水平和生活舒适度。
3.军事医疗燃料电池汽车在军事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医疗装备的配套。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需要高质量的电源设备,而燃料电池车辆可以提供更高质量的电源设备,可以为军医部门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三、燃料电池汽车在军事领域中的前景1.可再生性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一种利用水素与氧气发电的清洁能源,具有可再生和无污染的特点。
随着氢能源的不断发展,未来燃料电池车辆的使用成本将会越来越低,使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先进磁约束聚变-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先进磁约束聚变-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概述先进磁约束聚变是一种新兴的核能技术,它致力于实现可控核聚变反应以产生清洁且高效的能源。
本文将介绍先进磁约束聚变技术的基本原理、优势和挑战,以及展望其在未来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先进磁约束聚变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希望能够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文章1.1 概述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将介绍先进磁约束聚变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以及其在能源领域的重要性。
其次,将探讨先进磁约束聚变技术相较于其他聚变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包括其在可持续能源发展中的潜力。
最后,将对先进磁约束聚变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展望,以期为该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多见解和思路。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先进磁约束聚变技术在核聚变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通过对先进磁约束聚变技术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让读者了解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挑战。
同时,也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的兴趣,促进该领域的发展和研究。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对先进磁约束聚变技术的全面了解,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从而推动这一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2.正文2.1 先进磁约束聚变技术介绍先进磁约束聚变技术是一种利用磁场将等离子体束缚在特定空间内,通过高温、高密度的等离子体反应实现核聚变能量释放的先进能源技术。
其核心是通过在等离子体中维持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使氢等离子体聚变成氦,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先进磁约束聚变技术主要包括磁约束聚变反应堆和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两个方面。
磁约束聚变反应堆是通过强大的磁场将等离子体束缚在球形或环形磁场中,使等离子体保持足够高的温度和压力,从而实现稳定、长时间的核聚变反应。
而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则是为了验证和研究核聚变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技术问题而建立的小型试验装置,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磁约束聚变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能源保供先进方案
能源保供先进方案概述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然而,由于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能源保供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能源保供的先进方案,从而为未来能源供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能源互补利用能源互补利用是指在能源生产和利用中,通过不同能源之间相互补充的方式,更加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
这种能源互补利用不仅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还能减少对单一能源的依赖性,降低能源市场的供需波动。
在具体应用上,可以通过对不同能源的混合使用来实现互补利用,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的混合使用,或者水能和生物质能的混合使用。
能源储备技术能源储备技术是将能源储存起来,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再进行释放使用。
这种能源储备技术可以解决能源供应中的短期波动,保证能源的可靠供应。
目前,常用的能源储备技术包括储气、储液、储电等。
储气是指将气体储存在高压容器中,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进行释放使用。
在能源储备中,储气被广泛应用于储存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
储液是指将液体储存在适当的容器中,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进行释放使用。
在能源储备中,储液被广泛应用于储存石油、天然气和液化气体等。
储电是指将电能储存到电池或储能装置中,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进行释放使用。
在能源储备中,储电被广泛应用于备用电力系统和纯电动车的应用中。
多能互补综合利用多能互补综合利用是指利用多种能源、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在具体应用上,可以通过多能互补综合利用,将各种能源进行补充和转换,从而提高能源的总体利用效率。
例如,在农村能源供应中,可以通过多能互补综合利用,将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多种能源进行综合利用,达到更加高效、稳定、安全、环保的农村能源供应。
新能源技术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新能源技术逐渐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新能源技术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
这些能源技术都具有环保、清洁、可再生等特点,能够为未来能源供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能源技术的革新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技术的革新与可持续发展一、能源技术的背景分析能源是现代社会的基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动力。
然而,能源的消耗与环境污染已经逐渐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保障全球能源安全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各国纷纷加强对新型能源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在国际社会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能源技术的革新已成为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二、可再生能源技术1.风能风能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能源,并且可以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更适合在高纬度地区和海洋地区应用。
风能发电是指利用风机将风的动力转化成电能。
由于风能具有分布广泛、无污染、无消耗等优点,已经成为国际上快速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高风能利用效率,相应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2.太阳能太阳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其主要形式是光伏发电和热能利用。
光伏发电技术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换成电能。
热能利用主要指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后,用于制取热水或产生蒸汽,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三、新型燃料技术1.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指将生物质作为能源进行利用的方法。
生物质来源广泛,包括农作物秸秆、林木的树皮、枝条、废旧家具等。
生物质能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发电、热能、燃料等。
由于生物质能可以再生,因而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重视并加以推广应用。
2.氢燃料氢燃料是以氢气为燃料的一种新型的燃料。
其使用过程中,氢气与氧气进行反应,产生水和大量的能量。
氢燃料的主要优势在于它是碳中和的能源,零排放。
尽管目前氢燃料技术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其在未来有望成为代替传统燃料的有力竞争者。
四、能源储存技术储能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能量储存起来,并在需要能源时释放出来为人类应用。
随着国内外的能源竞争越来越激烈,能源储存技术逐渐成为解决节能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
1.电池储能电池储能技术可以将电能进行存储,为各种用电设备提供能量支持。
新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发展
新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发展1. 引言1.1 概述在当前的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背景下,寻找替代传统的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新能源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对环境友好且永续利用的解决方案,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同时,新能源技术也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
1.2 背景过去几十年来,人类高度依赖化石燃料作为主要能源来源,这导致了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和资源枯竭。
空气污染、全球变暖、酸雨等问题已经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
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清洁、低碳且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形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其与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
通过介绍可再生能源概念、绿色发展意义以及新能源在环保中的作用,以增加读者对新能源技术的了解并唤起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此外,文章还将介绍不同种类的可再生能源,并讨论绿色技术发展趋势。
最后,我们将展望可再生能源与绿色发展的未来,并探讨国际合作、市场前景和政策支持在推动新能源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发展的视角,并启发思考如何共同促进地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 新能源技术概述:2.1 可再生能源概念: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不断恢复的能源,通过自然过程和持续循环来产生。
与传统的化石燃料相比,可再生能源具有无限可持续性和较少污染的特点。
它们包括但不限于风能、太阳能、水力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
2.2 绿色发展意义:绿色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前提下,保护和改善环境,确保未来世代也可以继续满足其需求。
新能源技术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了对有限资源的依赖,降低了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2.3 新能源在环保中的作用: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需求,从而降低空气和水质污染,并减缓全球变暖速度。
例如,利用风力发电可以替代以煤为主要燃料的火电站;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利用水力发电可以代替传统的火力发电方式。
新能源技术社会实践报告
新能源技术社会实践报告1. 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焦点。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们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社会实践经验,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 新能源技术概述新能源技术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先进技术来产生、传输和利用能源的技术。
它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多种形式,相较于传统能源技术,具有清洁、可再生、低碳等优点。
3. 实践案例分析本节将分别介绍我们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领域的实践案例,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3.1 太阳能技术3.1.1 实践案例我们参与了一个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项目,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将其储存或接入电网。
3.1.2 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光伏发电系统可以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局限性:太阳能发电的效率受到天气和地理位置的影响,且储能技术和电网接入仍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
3.2 风能技术3.2.1 实践案例我们参与了一个风力发电场的建设项目,利用风力驱动风力发电机产生电能,并将其储存或接入电网。
3.2.2 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风力发电可以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局限性:风力发电的效率受到风力资源和地理位置的影响,且储能技术和电网接入仍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
3.3 水能技术3.3.1 实践案例我们参与了一个小水电站的重建项目,利用水流转动水轮机产生电能,并将其储存或接入电网。
3.3.2 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水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小水电站可以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局限性:水能资源的开发需要考虑环境影响和生态保护,且建设成本较高。
4. 应用前景分析新能源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如下:- 太阳能技术:随着光伏组件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太阳能发电将在屋顶光伏、光伏农业、光伏交通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绿色能源的发展概述
绿色能源的发展概述绿色能源的发展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要趋势,它涵盖了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和环保技术等多个领域。
绿色能源的发展旨在解决传统化石燃料能源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可再生能源、能源存储技术、政策推动、挑战与前景等方面对绿色能源的发展进行概述。
1.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绿色能源发展的核心。
它们源自自然界并在使用后能够再生的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2.太阳能:太阳能是最为广泛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光伏技术将太阳辐射转化为电能,逐渐成为家庭和工业用电的主要来源。
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逐渐下降,效率不断提高,推动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
3.风能:风能通过风轮转动产生动力,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风能在适宜地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一种零排放的清洁能源。
风能发电机组的规模和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4.水能:水能包括水电和潮汐能。
水电利用水流驱动涡轮机来发电,被广泛用于能源生产。
潮汐能则利用海洋潮汐的涨落产生能量,具有稳定可靠的特点。
5.生物质能:生物质能利用植物和有机废弃物来产生能源,如生物质燃料、生物气体等。
这种能源可以减少有机废物的排放,并为农村地区提供电力和热能。
6.能源存储技术绿色能源的发展面临一个重要挑战,即能源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
日夜变化和气候条件波动会影响太阳能和风能的产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能源存储技术变得至关重要。
1.电池技术: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常用的电池技术之一,用于储存太阳能和风能。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池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提高能量密度和寿命。
2.储能系统:储能系统通过将超过需求的能量储存起来,以便在需求高峰时使用。
这些系统可以包括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等。
3.氢能源:通过电解水来产生氢气,并在需要能量时将氢气与氧气反应产生电能和水。
氢能源被认为是一个有潜力的长期储能解决方案,但目前还面临制造和储存成本较高的挑战。
7.政策推动政府在绿色能源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政策和法规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发展。
国际上先进的能源利用技术一瞥
(C ) C T 己转 入 “ 望 2 ”计 划 ,制 定 了 2 世 展 l l
纪 美 国煤炭 能源 工厂 的发展规 划 。 值 得 一提 的是 ,S el h l 壳牌 ) 司提 出合 ( 公
年 来 , 阳能 光伏 发电受到 各 国的高 度重 视 。 太 世 界光 伏发 电产 业 发展迅 速 ,一直 保 持着 加 速 发展 的势 头 。近 l 0年太 阳能 电池/ 组件 生 产 年 平均 增长 达剑 3 % ,最近 5 的年 3 年 平均 增 长 率达 到 4 %,2 0 3 0 4年 比上年 增 长 6 . %,成 为 当今 发展 最迅 速 的 高新 技 术产 1 2
加 速 核 电技 术提 高 , 发 第 四代 骸 能 系 S J f 统 , 目前 , 国际上 开发 的第二代 核 电堆 型均
术和控 制技 术 、J 域测 量技 术 、实时 仿真 技 ~
术 、储 能技 术 、可 再生 能源 发 电技 术 、微
为热 中子堆 ,如压水 堆 、沸水堆 、高温 气 冷
.
家 安全 ”的 高度 米 对 待 。 20 ,美 国能源 部提 出 了构建 安 全 可 03年
靠 电 网的 “ r 2 3 G i 0 0计 划 ” 。该 计划 旨在 采 d
8.
维普资讯
} 先进 的材 料技 术 、超 导技 术 、电力 电子 技 } j
有专 家 预测 ,到 22 05年 , 球 能源 消 费 全
量将 比 2 0 0 1年增 长 5 %。其 中 ,工业 国家 4
的 能源 消费将 以平均 每年 1 %的速度 增 长 。 . 2
而 包括 中 国和 印度 在 内 的亚洲 发 展 中国家 的
新能源电气技术概述
新能源电气技术概述1. 引言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新能源电气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概述新能源电气技术的相关概念、发展趋势以及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2. 新能源电气技术的概念新能源电气技术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能源来源,并通过先进的电气设备和系统进行转换、传输和利用的技术。
常见的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3. 新能源电气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能源需求的增长,新能源电气技术正经历着快速发展。
以下是新能源电气技术的几个主要发展趋势:3.1 智能化新能源电气技术将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运营。
通过智能监测、控制和优化,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3.2 多能互补多能互补是指将不同类型的新能源进行协同供电,以满足能源的稳定供应。
通过在电力系统中同时利用多个新能源,可以平衡能源供需,并增强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3 储能技术储能技术是新能源电气技术中的关键环节。
通过将多余的能量储存起来,在需求高峰或新能源供应不足时释放能量,以实现能源的平衡调度。
常见的储能技术包括电池储能、水泵储能和储氢技术等。
4. 新能源电气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新能源电气技术在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4.1 电力系统新能源电气技术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包括电力发电、输配电和用电等环节。
通过利用新能源发电,改善传统能源供应的依赖性,减少对化石燃料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4.2 交通运输新能源电气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例如,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利用新能源电气技术驱动,减少了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并降低了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4.3 建筑领域新能源电气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建筑能源管理和节能措施中。
通过利用太阳能发电、建筑物能量储存和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建筑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
新能源技术知识:新能源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新能源技术知识:新能源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第一部分:新能源技术的概述1.1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历程新能源技术是指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资源的技术,可以有效地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
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和普及,新能源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1.2新能源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等。
因此,新能源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部分:新能源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1太阳能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太阳能技术是指利用太阳能资源进行能源转换的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太阳能技术可以应用于农田灌溉、农产品干燥、温室大棚加热等方面。
例如,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发电可以为农田灌溉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可以加热温室大棚,延长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利用太阳能烘干机可以对农产品进行快速、高效的干燥处理。
2.2风能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风能技术是指利用风能资源进行能源转换的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风能技术可以应用于农田灌溉、农产品加工、畜牧养殖等方面。
例如,利用风力发电机可以为农田灌溉提供清洁的电力支持;利用风力压缩机可以为农产品蔬菜保鲜提供气源支持;利用风力水泵可以为畜牧养殖提供清洁的饮水来源。
2.3生物质能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物质能技术是指利用植物、动物等生物质资源进行能源转换的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生物质能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业废弃物处理、农产品加工、生物质能发电等方面。
例如,利用生物质能发电站可以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清洁的电能;利用生物质能燃料锅炉可以为农产品加工提供热能支持;利用生物质能颗粒机可以将农业废弃物加工成颗粒燃料,应用于家庭取暖等方面。
第三部分:新能源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发展趋势3.1多能源互补技术的应用多能源互补技术是指综合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多种新能源技术的互补性,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先进的能源储存技术
先进的能源储存技术能源储存技术是在绿色能源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因为基于可再生资源的能源供应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能源的不断波动性。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能源储备来弥补电力消耗的低潮期,那我们将无法避免断电和能源短缺的问题。
随着先进的科技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能源储存技术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同时也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本文将讨论现代的能源储存技术,并且重点关注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
一、铅酸电池铅酸电池是最早的可再生能源储存技术之一。
这种电池最早的应用是在汽车中,它们与车辆的发电机一起工作,供电给各种电气系统。
铅酸电池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来产生和存储能量的,这个反应将铅片和氧化铅反应生成铅酸和水。
过程中释放出了电子,电子流经电路时,就产生了电能。
这种电池非常便宜、易于制造、且易于使用。
然而,铅酸电池还有其它问题。
首先,它们比较重,而且占用比较大的空间。
其次,它们需要经常充电并定期更换(通常每几年更换一次)。
这就导致了铅酸电池的使用寿命比较短,因此,这种电池不适合于长期储存能量。
二、锂离子电池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各种新型电池,其中最成功的一个就是锂离子电池。
这是一种重量轻、体积小,同时能量密度高的电池。
在锂离子电池中,锂离子通过聚合物隔膜在两个电极(阳极和阴极)之间移动,从而完成了电流的传输。
该电池的质量轻,因此使用范围广泛。
目前,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太阳能板和家庭储能系统中。
由于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较高,所以可以在很小的空间内存储大量的电能。
此外,锂电池的使用寿命非常长,可以使用多年。
然而,锂离子电池还是有缺点的,它比铅酸电池更昂贵,在使用中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使用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超级电容器虽然锂离子电池非常成熟可靠,但科学家们仍然正在寻找更好的能源储存解决方案。
超级电容器就是这样一种解决方案。
目前,超级电容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和汽车工业,而且也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一个热点。
能源技术概念
能源技术概念
能源技术是指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可用能源供给人类使用的技术。
它涉及到各种不同的能源形式和技术应用,旨在提高能源的产出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成本、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能源技术概念:
1. 可再生能源技术: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通过利用自然界的能量流动,实现清洁能源的生产和利用。
2. 碳捕获与储存技术:用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将二氧化碳从燃烧过程中捕获并封存,或将其转化为其他有用的化学物质。
3. 核能技术:包括核裂变和核融合技术,利用核反应产生巨大能量供应发电或其他用途。
4. 能源储存技术:用于将能源在非需求时保存起来,以满足需求高峰期,包括电池技术、储氢技术等。
5. 能源管理技术:目的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包括能源监测和控制系统、智能电网技术、能源效率改进技术等。
6. 清洁燃烧技术:通过改良燃烧过程和传输系统,减少燃烧排放物的产生,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污染。
7. 高效照明技术:使用更节能的照明设备,如LED灯,以替代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
8. 智能电网技术:建立基于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电力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能源供应的优化,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
9. 高效供热与制冷技术:采用先进的能量回收和转换技术,提高供热和制冷系统的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10. 能源储备和探测技术:用于发现和评估地下的能源储层,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矿藏等,以优化资源开采和利用。
氢能源电堆技术概述
氢能源电堆技术概述
氢能源电堆技术是一种利用氢气和氧气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能源技术。
与传统的燃烧式能源技术相比,氢能源电堆技术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低的排放和更好的环保性能。
氢能源电堆技术的核心是电化学反应。
通过将氢气和氧气分别供给阳极和阴极,并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可以产生电能。
在这个过程中,唯一的副产品是水蒸气,没有任何温室气体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排放。
与传统的电池技术相比,氢能源电堆技术也具有显著的优势。
首先,氢能源电堆的能量密度更高,这意味着相同的重量下,它可以存储更多的能量。
其次,氢能源电堆的反应速度更快,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电能。
此外,氢能源电堆的寿命更长,维护成本更低,而且可以通过添加氢气来快速“充电”。
然而,氢能源电堆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氢气的存储和运输需要特殊的安全措施和技术。
其次,目前氢能源电堆的生产成本仍然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以使其更具竞争力。
此外,相关的配套设施,如氢气加注站等,也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建设。
总的来说,氢能源电堆技术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能源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未来它有望成为一种主流的能源技术,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2006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前言“十一五”期间,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863计划“十一五”发展纲要》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大力开发节能和能源清洁高效开发、转化和利用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技术,促进能源多元化。
攻克一批能源开发、利用和节能重大关键技术与装备,形成一批新兴能源产业生长点,掌握新能源、氢能和燃料电池等战略高技术,建立起能源科技持续创新平台,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清洁高效能源技术的支撑。
按照以上总体考虑,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将在项目和专题两个层次进行部署,设置“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高效节能与分布式供能技术”、“洁净煤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四个专题。
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专题重点是研究开发制氢、储氢和输氢、氢能安全及燃料电池技术,为氢能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高效节能与分布式供能技术专题重点是研究开发工业和建筑等主要耗能领域的节能技术;研究开发分布式供能系统技术,提高能源系统的综合利用效率。
洁净煤技术专题重点是开发煤炭的燃烧、加工与转化、污染控制、发电等洁净煤技术,整体提升我国洁净煤技术水平。
可再生能源技术专题重点是研究开发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和地热等技术,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比重。
专题将分年度公开发布专题课题申请指南。
以下为本领域2006年度专题课题申请指南。
专题一、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专题一、指南说明本专题根据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趋势,结合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现状和已有基础,将安排探索导向类和目标导向类研究课题。
本专题主要围绕氢的制备、储存、输运、应用、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安排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为:制氢技术、储氢技术、输氢技术、燃料电池技术、氢安全技术以及技术规范标准等。
通过专题的实施,提高我国在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获取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为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的发展提供技术储备;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提高氢能及燃料电池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降低成本,推进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发展,为我国能源的多元化发展做出贡献。
此次发布的是本专题2006年度课题申请指南,年度经费预算为7500万元。
拟支持的课题分两类,一类是探索导向类课题,重点为制氢技术、储氢和输氢技术及燃料电池技术等,课题支持强度为100万元以下,支持年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一类是目标导向类课题,重点为新型储氢技术、加氢站系统技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等,课题支持强度为500万元以下,支持年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
二、指南内容(一)探索导向类课题1.制氢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可再生能源制氢新技术;化石能源制氢(包括副产氢纯化利用)新技术;化学氢化物水解制氢技术;制、储氢一体化技术;其它新型制氢技术等。
本方向2006年拟安排经费1000万元。
2.储氢和输氢技术主要研究内容:络合氢化物储氢技术;金属储氢技术;氮化物储氢技术;纳米储氢技术;炭储氢技术及其它储氢新技术。
35MPa以上的无油氢气压缩技术;先进低能耗氢气液化及低逃逸率液氢输运技术;氢的移动及管道输运技术;其它输氢关键技术等。
本方向2006年拟安排经费1200万元。
3.燃料电池技术主要研究内容:燃料电池新结构与新系统;碱性离子膜燃料电池;微/小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高效直接醇燃料电池及其它新型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技术规范与标准及综合评价分析方法研究等。
本方向2006年拟安排经费1200万元。
4.氢安全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制氢、储氢、输氢及应用中的氢的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氢能的技术规范与标准及综合评价分析方法研究等。
本方向2006年拟安排经费400万元。
(二)目标导向类课题1.分布式小型天然气及液体燃料制氢技术研究目标:开发出高效集成的小型分布式天然气和液体燃料制氢系统,为燃料电池发电和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提供高效集成的制氢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重整制氢催化剂的制备技术;紧凑型重整反应器优化设计技术;制氢总系统的能量优化利用技术;分布式小型制氢系统集成技术。
主要指标:催化剂转化率≥98%;催化剂寿命≥1000hr;产氢规模:5-50Nm3H2/hr;产品气中CO≤30ppm;系统能量转换效率≥75%。
本方向2006年拟安排经费500万元。
2.新型储氢技术(1)新型金属储氢技术研究目标:开发出安全高效的金属储氢技术,应用于结构要求紧凑、安全性要求高的燃料电池便携式电源和备用电源系统。
主要研究内容:新型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设计及制备技术;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耐火耐冲击等安全技术;金属氢化物储氢装置与燃料电池集成技术。
主要指标:新型金属储氢材料的重量储氢率接近或达到3wt%;储氢系统体积储氢率接近或达到50kgH2/m3,放氢可控,循环寿命长。
本方向2006年拟安排经费500万元。
(2)高压容器储氢技术研究目标:研制出不同容积的车载和加氢站用高压储氢容器,解决高压储氢容器的结构设计、制备及安全等关键技术,为燃料电池汽车试验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研究内容:车载和加氢站用高压储氢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高压储氢容器耐火、耐冲击、防泄漏等安全性能测试技术;高压储氢容器产品规范与标准研究。
主要指标:车载高压储氢容器储氢压力≥35MPa;车载高压储氢容器的重量储氢率≥4.5%;车载高压储氢容器的体积储氢率≥25kg H2/m3;加氢站高压储氢容器储氢压力≥45MPa;高压储氢容器的安全性好、抗氢脆。
本方向2006年拟安排经费400万元。
3.加氢站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目标:掌握固定及移动式加氢站设计及建造技术,为国内后续固定及移动式加氢站设计及建造奠定基础。
主要研究内容:固定及移动式加氢站设计及建造技术;氢气纯化、储存、压缩、加注等关键技术。
主要指标:充气压力≥35MPa;充气速率≥0.6kgH2/min;氢气纯度满足车用燃料电池要求;掌握固定及移动式加氢站设计、建造技术。
本方向2006年拟安排经费850万元。
4.电站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研究目标:开发出以天然气或液体燃料重整气为燃料的电站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
主要研究内容:抗燃料中有害气体中毒的新型催化剂;低成本双极板;电堆结构设计与制备;检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氢源和燃料电池系统的集成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及电源转换系统等。
主要指标:系统功率范围≥10kW;发电效率(LHV)≥50%;稳定运行时间≥2500h;可使用天然气或液体燃料重整气为燃料。
本方向2006年拟安排经费500万元。
5.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技术(1)平板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技术研究目标:研制出中、低温平板型SOFC模块化发电系统,为平板型SOFC用于移动式电源奠定基础。
主要研究内容:中、低温平板型SOFC模块化发电系统设计、制备及系统集成技术。
主要指标:工作温度≤700℃;系统功率>2kW;发电效率(LHV)≥60%;稳定运行时间≥2500h;电池组可耐热循环。
本方向2006年拟安排经费500万元。
(2)管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技术研究目标:研制出管型SOFC发电系统,为管型SOFC用于分布式热电联供系统打下基础。
主要研究内容:管型SOFC发电系统的设计、制备与系统集成技术。
主要指标:工作温度≤950℃;系统功率>2kW;发电效率(LHV)≥60%;稳定运行时间≥2500h;电池组可耐热循环。
本方向2006年拟安排经费450万元。
专题二、高效节能与分布式供能技术专题一、指南说明本专题结合节能和分布式能源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已有的技术基础,将安排探索导向类和目标导向类研究课题。
本专题主要研究内容为:工业节能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分布式供能单元与优化集成及电力系统等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原创性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通过专题的实施,提高我国在节能和分布式能源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获取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为节能和分布式技术发展和应用奠定基础。
此次发布的是本专题2006年度课题申请指南,年度经费预算为7500万元。
拟支持的课题分两类,一类是探索导向类课题,重点为单项技术、设备与装置研发以及测试技术、标准规范研究等,课题支持强度100万元以下,支持年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一类是目标导向类课题,重点为关键集成技术,课题支持强度为500万元以下,支持年限原则不超过3年。
二、指南内容(一)探索导向类课题1.高效节能技术主要研究内容:高效机电和电力电子节电新技术,高效流体机械节能新技术,新型高效燃烧技术,高效传热传质技术,高效能量转换与输配技术,新型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工业余能利用新技术,高耗能行业节能新技术,节能型热泵技术等。
节能建筑设计和工艺技术,建筑高效供能及终端利用技术,温湿度及空气品质等人工环境节能技术,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新型储能技术。
其它节能新技术和新方法;节能技术标准与规范,节能监测及管理技术。
本方向2006年拟安排经费1700万。
2.分布式供能单元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基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互补的应用于终端的微小型燃气轮机及燃气内燃机应用技术、新型热力循环技术、终端能源转换技术、储能技术、高效紧凑式传热传质技术、利用燃气潜热新技术、热电冷联供及其优化配置、运行控制技术等;分布式供能新技术。
本方向2006年拟安排经费1800万元。
3.分布式供能电力系统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分布式供能系统并网、控制、保护技术与装置,微型电网技术。
本方向2006年拟安排经费350万元。
(二)目标导向类课题1.电气驱动系统节能技术研究目标:研制出高效节能型电机及电气驱动系统,提高驱动系统效率。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电气化轨道交通、大型工业装备的大功率电机及电气驱动系统,研究开发高效电机、谐波及无功补偿、电气驱动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技术与装备以及集成优化控制技术。
主要指标:驱动功率500kW以上,节电率大于30%。
本方向2006年拟安排经费800万元。
2.通用流体机械节能技术研究目标:攻克风机、流体泵、压缩机等通用流体机械及其系统设计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通用流体机械流动损失控制技术,通用流体机械节能技术集成,流体网络优化设计、运行控制等系统节能技术。
主要指标:风机节能20%以上,流体泵节能25%以上,压缩机节能15%以上;系统效率提高30%以上。
本方向2006年拟安排经费500万元。
3.分布式供能系统研究目标:形成2~3个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
主要研究内容:分布式天然气-热、冷、电综合供能系统,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供能系统。
主要指标:基于天然气的分布式供能系统的电热比达到0.4以上,一次能源综合利用效率(HHV)达到70%以上,节能率大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