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架的应用

合集下载

三钉头架在颈椎后入路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三钉头架在颈椎后入路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复指 导 肢体 功能 及语 言功 能 障碍严 重 影 响患 者 .. 生活质量 , 康复训 练越 早功 能恢 复越 好 。因此 应早 期进 行康
复护理 , 到早预见 、 计 划 、 训练 、 指 导。 做 早 早 早 3 3 出 院指 导 .
化, 避免 出现相关 并发症 , 制血 压 , 控 防止 血压 骤然 升降 引起
施 压 将 三 枚 已灭 菌 的 头 钉 固 定 在 患 者 颞 侧 颅 骨 外 层 骨 质 中 , 同时 将 颅 骨 固定 架 上 的 螺 丝 拧 紧 , 后 通 过 头 钉 顶 进 手 轮 和 然 头 钉 架 转 动 固定 手 轮 、 固定 调 节 头 钉 和 头 架 至 合 适 位 置 , 用 利
脑 出 血 或 脑 缺 血 , 医 嘱及 时准 确 地 应 用 药 物 ; 后 严 密 观 察 遵 术
意识 、 L 肢体活 动的变 化 , 医嘱应 用 “ H” 法 , 瞳孑 、 遵 3 疗 即高 灌
指 导 患 者 避 免 情 绪 激 动 , 除 焦 虑 、 郁 去 忧 饮 食 应 注 意 低 脂 、 盐 、 糖 , 免 吃 得 过 低 低 避 注 、 血 容 量 、 血 液 稀 释 度 , 免 低 血 压 、 血 容 量 、 碳 酸 高 高 避 低 低 血 症 及 高体 温 , 强 基 础 护 理 及 健 康 教 育 , 患 者 安 全 渡 过 围 加 使 术 期 , 改 善 预 后 、 高 生 活 质 量具 有重 要 意 义 。 对 提
杂 , 加 强 护 理 , 切 观 察 , 时 诊 治 。颅 骨 钻 孑 血 流 重 建 术 要 密 及 L
作 为 间 接 血 管 重 建 手 术 可 改 善 患 者 预 后 。但 侧 支 循 环 形 成 需 要 较 长 时 间 , 雾 病 患 者 在 围术 期 可 能 出现 脑 出 血 或 脑 缺 烟 血 , 要 精 心 护 理 , 止 脑 缺 血 加 重 。 术 前 及 时 发 现 病 情 变 需 防

习题册参考答案-《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习题册》-B01-4148.docx

习题册参考答案-《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习题册》-B01-4148.docx

全国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通用(高级技能层级)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习题册参考答案1第一章机械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第一节机械加工精度一、填空题1.符合2.加工精度表面质量3.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4.测量5.φ40 .008φ606.φ18.010φ18.018mm7.工艺系统8.静态动态9.“让刀”10.垂直度11.平面度12.锥形圆柱度二、选择题1A2C3D4C5C6C三、判断题1(×) 2(×)3(√) 4(×)5(√) 6(√) 7(× )8(√) 9(√) 10(×)四、名词解释1.工艺系统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的系统。

2.加工误差加工误差是指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的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3.定尺寸刀具法是指用具有一定尺寸精度的刀具(如钻头、铰刀、拉刀等)来保证工件被加工部位(如孔)的尺寸精度。

五、简答题1.答:加工精度是指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的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2机械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三方面的内容。

获得机械加工精度的方法有:(1)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试切法、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自动控制法、数字控制法。

(2)获得形状精度的方法:轨迹法、成形法、展成法。

(3)获得相互位置精度的方法:一次安装法、多次安装法。

2.答:通常在设计机器零件及规定零件加工精度时,应注意将形状误差控制在位置公差内,位置误差又应小于尺寸公差。

精密零件或零件重要表面,其形状精度要求应高于位置精度要求,位置精度要求应高于尺寸精度要求。

3.答:第一种误差是马鞍形圆柱度误差,其原因:(1)径向力方向改变。

(2)加工粗短轴时,轴的刚度比较机床的大,工艺系统的变形主要是由主轴箱、尾座、刀架等形成(3)由机床误差引起。

改进措施:(1)加工细长轴,可采用与上述消除腰鼓形圆柱度误差相同的方法。

多功能头架在手术中的应用

多功能头架在手术中的应用

·手术室护理·多功能头架在手术中的应用汪萍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24.082我院神经外科手术室将多功能头架应用于临床颅内肿瘤切除、动脉瘤夹闭等显微神经微创外科手术,手术室护士通过对多功能头架的组成及使用方法的了解,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多功能头架,手术过程中稳固安放头架,仔细检查性能,做好体位护理,更好地配合颅脑外科手术,以确保病人术中体位固定牢固,头位稳定没有移位、头皮破损等并发症发生,使多功能头架得到充分良好使用,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和病人的安全。

现介绍如下。

1多功能头架结构示意图(图1)1.头架底座与手术床相连的部分2.半球形旋转关节3.万向移动支持臂4.盘钮5.带杆关节6.C型框架支架7.固定颅钉组成部分8.颅钉3枚9.万向轴图1多功能头架结构示意图2使用配合(1)术前检查头架的基底部与万向轴的关节是否转动灵活(避免C型框架钉在头上后,基底关节打不开),各部件是否完整,螺丝有无滑丝现象,并将C型框架摇杆臂上的锁松开,把压力的标志杆调到零点。

(2)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后,由麻醉医师负责保护好气管插管,手术医师站于病人头部托住头颈部,护士将患者水平上移出床头,肩部平手术床前端的床缘,较肥胖、颈部短的患者颈部可略突出于手术床缘。

(3)先根据手术需要摆好合适的体位后再放置头架,安置体位应多人协作,动作协调一致、缓慢、稳妥[1]。

(4)巡回护士将头架底座部分所有关节及盘钮打开,打开头钉包布,助手托住患者的头部,将头架底座部分对准手术床的连接孔再拧紧螺钉。

(5)术者带无菌手套,装好高压蒸气灭菌的3枚颅钉,将固定组成部分装在C型框架支架上,用碘伏消毒颅钉相应部位的头皮。

术者将C型支架连接在头架的连杆上,选择适当的位置,稍拧紧关节及盘钮,将颅钉旋入皮内嵌于颅骨上。

稍松开带杆关节及盘钮调节合适的头位,充分暴露术野,然后拧紧所有关节及螺钉,防止颅钉、关节松脱后患者头部下垂而致颈椎损伤。

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外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名称】神经外科手术(Neurosurgical Operation)【概述】1.术中人员和主要器械设备位置(Position of Staffs,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s during Operation)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所需设备、器械多,操作人员也多,因此,合理安排人员和器械的位置,非常重要。

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①手术室内大致分为两个区域:相对无菌区,安置麻醉机、手术显微镜、双极电凝器、电钻等;绝对无菌区,设置手术床、手术器械台等。

②手术室人员和主要器械设备应有相对固定的位置,不要随意越位。

③尽量减少地面管道和电源线的数目,有些设备(如手术显微镜)可安装在天花板上,吸引器的动力装置应在室外。

④因术中常用脑电图、诱发电位等监护,故手术室宜设有屏蔽装置。

由于手术不同,病人的体位和所需器械不同,术中操作人员和器械的位置自然不可能完全一样,应根据具体情况掌握。

图1表示一般开颅手术中的人员和主要器械位置。

图1 术中人员和主要器械位置1-手术床;2、3-手术器械桌;4-麻醉机;5-手术显微镜;6-动力系统;7-双极电凝器;8-输液架;9-术者;10-助手;11-助手;12-麻醉师;13-手术护士2.神经外科主要手术器械设备(Main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s for Neurosurgery)(1)一般神经外科手术器械(Ordinary Neurosurgical Instruments)①软组织手术器械(图2)。

②颅骨和脊柱手术器械(图3~图5)。

③硬脑(脊)膜手术器械(图6)。

④脑、脊髓手术器械(图7、图8)。

图2 软组织手术器械图3 颅骨和脊柱手术器械图4 颅骨和脊柱手术器械图5 颅骨和脊柱手术器械图6 硬脑(脊)膜手术器械图7 脑、脊髓手术器械图8 蛇形脑固定牵开器(2)显微外科手术床Microsurgical Operating Table 显微外科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多功能手术床,以满足各个部位和各种性质病变的手术所需。

机械制造专业知识问答题

机械制造专业知识问答题

1.车床有哪些主要类型?简述各种车床的工艺范围及组成。

答:车床按结构和用途,可以分为卧式车床、立式车床、转塔车床、自动和半自动车床、仿形车床、数控车床和车削中心等。

(1)卧式车床通用程度高,加工范围广,适用于中、小型的轴类和盘套类零件加工;可车削内外圆柱面、圆锥面、各种环槽、成形面及端面;能车削常用的米制、英制、模数制及径节制四种标准螺纹;也可以车削加工大螺距螺纹、非标准螺距及较精密螺距;还可以进行钻孔、扩孔、铰孔、滚花和压光等工作。

(2)立式车床主要用于加工径向尺寸大而轴向尺寸小、且形状比较复杂的大型或重型零件。

(3)转塔车床在成批加工复杂工件时效率较高,可以加工形状比较复杂的小型棒料工件,可以切削内外端面沟槽等,能够实现多刀同时加工。

2. 车床的主运动和两个主要参数是什么?答:车床的主运动是工件的旋转运动,两个主要参数是主轴转速级数和主轴转速。

3.试写出CA6140型卧式车床的主运动传动路线表达式。

答:电动机—带轮传动副—主轴箱的轴Ⅰ—摩擦离合器—齿轮副—轴Ⅱ—齿轮副—轴Ⅲ—齿轮副—主轴。

4.在CA6140型卧式车床的主运动、车螺纹运动、纵向和横向进给运动快速运动等传动链中,哪条传动链的两端件之间具有严格的传动比?哪条传动链是内传动链?答:车螺纹运动这条传动链的两端件之间具有严格的传动比;车螺纹运动这条传动链是内传动链。

5.铣削、车削、镗削、钻削各有什么特点和不同?答:(1)铣刀旋转做主运动,工件作进给运动的切削方法称为铣削,铣削主要用于加工平面(水平面、垂直面、斜面)、沟槽、复杂曲面,以及进行孔(铣孔和钻孔、扩孔、铰孔)的加工等。

(2)工件旋转作主运动、车刀作进给运动的切削方法称为车削,采用车削加工的主要有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螺纹、沟槽、端平面、成形面、偏心轴、单头或多头蜗杆等。

(3)镗削是用镗刀对已经钻出铸出或锻出的孔做进一步加工,通常镗刀旋转做主运动,工件或镗刀直行作进给运动。

镗削通常用于与加工已有孔和孔系,还可以将镗刀装在铣镗床上加工外圆和平面。

浅谈高胡在粤剧伴奏中的应用技巧

浅谈高胡在粤剧伴奏中的应用技巧

浅谈高胡在粤剧伴奏中的应用技巧摘要:粤剧是我国民族传统剧种之一,同时也是广东地区最广泛的剧种,传承至今内涵愈加丰富,艺术特色也更加鲜明。

在粤剧伴奏中,高胡应用较为广泛,高胡凭借自身独特的音色和艺术特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青睐和好评。

高胡是广东地区音乐伴奏中的主奏乐器,主要是在上个世纪中期,通过对江南二胡改良和创新,逐渐制作而成。

高胡具有较强的穿透力,最初被被称之为粤胡,随后更名为高胡,不难看出高胡在广东音乐伴奏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本文就粤剧伴奏中高胡应用进行分析,客观阐述应用技巧,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粤剧;高胡;应用技巧;音色;旋律广东地区的粤剧较为流行,高胡则是广音乐主要搬走乐器,音色明亮柔美,穿透力较强。

结合广东音乐艺术特点和地方特色,可以表现出更加多变的音乐特色,带给人们更加深刻的体验,大大促进了广东音乐和高胡演奏艺术的繁荣发展。

高胡在不断改良和发展中,逐渐产生了一批优秀的独奏曲。

而粤剧作为广东地方戏曲,音乐的伴奏特点和音乐存在密切联系,文化特征更为贴切。

故此,高胡在广东音乐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高胡在粤剧伴奏中的应用更具特色,带给听众别样的感受。

加强粤剧伴奏中高胡应用技巧研究,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1.粤剧伴奏中高胡地位粤剧是广东地方戏曲,自身的伴奏特点较为独特,同广东音乐相辅相成,存在密切的联系。

高胡的独奏能力较强,在众多民族乐器中享有独特的地位,别具一格,独领风骚,也正是凭借高胡自身独特的演奏特点,被广泛应用在粤剧伴奏中,成为乐队中的指挥者。

在粤剧伴奏中,高胡的演奏技巧可以更加巧妙的结合演奏员情绪变化而变化,配合演唱者旋律指挥乐队,演奏技巧更为巧妙和灵活,可以呈现出更加突出的乐队效果[1]。

但是,如果高胡演奏者未能紧跟演奏者的表演情绪变化,将导致正常演出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乐曲和表演之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配合是否默契将直接影响到整体演出效果。

如果演唱者在演唱期间,同原有粤剧曲谱存在不同之处,高胡在其中可以充分发挥主伴奏乐器的作用,引导演唱者回到正确的演奏轨道上,两者相辅相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M1432A万能外圆磨床头架及液压系统

M1432A万能外圆磨床头架及液压系统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M1432A万能外圆磨床头架及液压系统的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2008年 3月10日题目M1432A万能外圆磨床头架及液压系统的设计一、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使用者各种机器设备、仪器工具,这些机器、机械、仪器和设备和工具大部分是由一定的形状和尺寸的金属零件所组成的。

生产这些零件并将它们装配成机器、机械、仪器和工具的工业,称为机械制造工业。

在机械零件的制造过程中,采用铸造、锻压、焊接、冲压等制造方法,可以获得低精度零件。

对于精度要求高、表面粗糙度小的零件,主要依靠切削加工的方法获得,尤其是加工精密零件时,需经过多道工序的切削加工才能完成。

因此,机械加工设备是机械制造业的主要加工设备。

在一般的机器制造厂中,金属切削机床所负担的加工工作量,余额占总工作量的40%~60%。

金属切削机床的技术性能直接影响机械产品的质量及其制造的经济性,进而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机床是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产生,又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不断完成的。

最原始的机床是木制的,所有运动由人力或畜力驱动,主要用于加工木料、石料和陶瓷制品的泥坯,它们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完整的机器。

现代意义上的用于加工金属机械零件的机床,是在18世纪中叶开始发展起来的。

18世纪发明了机动刀架,并以蒸汽机为动力,对机床进行驱动或通过多轴对机床进行集群驱动,才形成了现代机床的雏形。

19世纪至20世纪初,随着电动机的问世,电动机取代了蒸汽机,经过了多轴对机床进行集群驱动、单独电动机驱动的封闭齿轮箱的发展过程,才使机床具备了现代的结构形式。

上世纪40年代,随着高速钢的和硬质合金工具的使用以及液压技术的应用,使机床在传动、机构、控制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改进,加工精度和生产率得到显著提高。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开始应用于机床中,先后出现了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统等。

应用头架行颈椎后路手术体位摆放的护理

应用头架行颈椎后路手术体位摆放的护理

发生,多与吻合口水肿和张力增加有关,表现为发热、腹痛及引流管引流出粪性液。

吻合口瘘的预防包括:术前纠正患者营养不良,尤其是低蛋白血症;术前肠道准备充分,防止粪便污染吻合口;术中手术者操作要娴熟,吻合口缝制严密;术后7~10d禁止灌肠[2];术后7d内避免取端坐位或长时间下蹲位,以免增加腹压和吻合口的压力[3];术后1~3个月避免重体力劳动。

对于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要加强引流管护理,要保持引流管通畅。

2.5 大便失禁 腹腔镜TME联合ISR保肛术不同程度切除了肛门括约肌,患者早期控制排便能力较差,大便常不由自主地流出,大便次数也增多。

本组患者早期每日大便次数3~10次,肛门经常会有烧灼,皮肤发红、糜烂和湿疹生成,因此,要加强排便护理。

(1)肛周皮肤护理:患者排便后用温水清洗会阴部,保持会阴部干燥。

破溃的皮肤可以用氧化锌软膏或烧伤湿润膏外用;(2)指导患者作提肛训练:有助于患者逐渐在大脑皮层形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利于早日恢复、控制排便功能;(3)遵医嘱予口服止泻药:如思密达,以减少大便次数;(4)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宜,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高渗性或产气性食物,进餐后应平卧30min,以降低腹腔压力,减少排便次数。

本组3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肛门皮肤糜烂伴明显的肛门灼痛,经局部治疗1个月后逐渐缓解。

术后1~6个月肛门症状逐渐缓解。

3 小结腹腔镜TME联合ISR保肛术虽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

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引流液等,正确指导患者排便训练,做好肛周皮肤护理,提高保肛率。

参 考 文 献[1] 许万松,赫丽达,刘翰聪,等.直肠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8):651.[2] 王志霞,赵玲,吕秀霞.推挤法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2):53.[3] 黄莉,周荷花.全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细膜切除保肛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南华大学学报,2007,35(6):94.(收稿日期:2012-06-30)应用头架行颈椎后路手术体位摆放的护理徐薇 刘洋 王英丽 徐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100730) 关键词 颈椎后路手术 体位摆放 护理 Key words Posterior cervical surgery Placed in position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6975(2012)22-2090-02 作者简介:徐薇(1977-),女,北京,大专,护师,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 通信作者:徐梅 由于颈椎解剖位置和生理功能的特殊性,颈部病变易形成椎节失稳,稍许用力即出现脱位,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造成或加重瘫痪,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颈椎后路手术的体位摆放操作风险相对较大。

头部固定器使用方法

头部固定器使用方法

头部固定器使用方法介绍头部固定器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固定患者的头部,以确保手术或治疗过程中头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它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眼科手术、耳鼻喉科手术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头部固定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准备工作、固定器的组装和固定步骤等。

准备工作在使用头部固定器之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患者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手术需求和特殊情况,以确定使用哪种类型的头部固定器以及固定的方法。

2.器械准备:确保头部固定器本身完好无损,无锈蚀和损坏,同时准备好所需的配件和固定器材,如固定螺丝、安全带等。

3.消毒准备:对头部固定器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无菌状态,以防感染。

固定器组装根据具体的头部固定器型号和使用要求,将组装固定器的步骤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部件检查1.将头部固定器的各个部件取出,并仔细检查是否有损坏或缺损的情况。

2.检查固定器的连接部分,确保连接牢固,不易松动。

装配步骤1.首先,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和形状,选择适合的头架尺寸,并安装在固定器的主架上。

2.将头部固定器的主架安装在手术台上,确保稳定性。

3.根据手术需求,选择合适的附件,如眼罩、耳塞等,并安装在固定器上。

4.调整固定器的高度和角度,使其适应手术区域,并确保固定器的接触部分与患者头部紧密贴合。

5.使用固定螺丝将固定器固定在手术台上,确保稳定性和安全性。

头部固定步骤在进行头部固定时,需遵循以下步骤:1.将患者放置在手术台上,并确保患者舒适。

2.根据固定部位的要求,调整固定器的位置和角度,使其与患者头部紧密贴合。

3.使用安全带将患者头部固定在固定器上,确保固定稳定而又不会压迫到患者头部。

4.检查固定器的固定效果,确保头部固定牢固,不会出现松动或移位的情况。

5.在手术或治疗过程中,持续观察固定部位,确保固定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注意事项使用头部固定器时,需注意以下事项:1.在固定前,充分告知患者固定的目的和过程,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抵触情绪。

2.在固定过程中,应细心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身体状况,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固定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mayfield头架牵引固定颅骨稳定性生物力学与研究及在颈椎后路手术中应用

mayfield头架牵引固定颅骨稳定性生物力学与研究及在颈椎后路手术中应用

2.材料和方法2.1实验资料2.1.1实验对象:成年男性尸体头部3个2.1.2仪器设备:Mayfield头架固定系统(图1)(安置了三颗颅骨钉的头颅固定半环槽部分)玳s1RON8874生物力学测试系统(图2)Mayfield头架半环槽固定底座尸体头部限制底座田lMayficld头架固定系统西赛尔企业公司InsU'onCo.,USA东风器械厂东风器械厂圈2INSTRON稿74生物力学一试系统2.1.3操作方法:实验分为两部分进行,压缩实验(CompressionTest)和拉伸实验(TensileTest),分别模拟术中头部施压和术前行手法牵拉复位两种情况(图3,图4)。

在压缩实验时,将固定好尸头的Mayfield头架半环槽固定在固定底座上,底座牢固固定于INSTRON8874生物力学测试系统固定底盘上,向下施力压缩;在拉伸实验时,将固定在Mayfield头架半环槽上的尸头限制子尸体头部固定底座内,底座同样固定于测试系统圃定底盘上,向上拉伸Mayficld头架半环槽。

2.1.4观察方法:在两种模拟情况中分剐测定标准固定位(双侧耳廓上方2.5厘米处)以及三组非标准固定位(单颅骨钉侧距耳廓上方3.5厘7米,双颅骨钉侧2.5厘米;单颅骨钉侧距耳廓上方2.5厘米,双颅骨钉侧3.5厘米;以及双侧颅骨钉距耳廓上方3.5厘米),每个固定位分别测量加压磅数为40,60(标准固定磅数),80磅三组情况。

2.1。

5观察指标:设定压缩/拉伸速度为lOmm/min,位移达到3mm停止加载,观察每组颅骨钉和头颅之间相对位移由Omm增至3mm时压缩/拉伸的力量变化以及达到3mm相对位移时的力量大小。

2.1.6记录方法:实验得出压缩/拉伸力量对颅骨钉和头颅之间相对位移的曲线图,分别记录为标准固定位O(双侧耳廓上方2.5厘米处)40/60/80圈3压缩实验8图4拉伸实验迅速,用力适当,且双侧均匀,以免造成意外损伤,Mayfield头架不要靠近耳廓,旋转固定半环槽不要压迫鼻尖。

俯卧位手术常见并发症的防范进展

俯卧位手术常见并发症的防范进展

俯卧位手术常见并发症的防范进展俯卧位相关并发症包括压疮、呼吸循环系统变化、周围神经损伤、眼部受损、生殖器官受压等。

其预防性护理方法包括辅助器具的使用、体位摆放方法的改进等。

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病情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 通过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以及患者的配合率,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關键词: 俯卧位;并发症;预防性护理俯卧位是骨科、神经外科手术的常用体位, 但该体位在临床应用中又极易引起患者损伤和并发症, 给患者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痛苦。

科学的手术体位摆放要求将患者安置在既符合手术操作要求又不过分妨碍患者生理功能的位置, 同时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降低并发症发生。

现将有关俯卧位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以及防范进展综述如下, 以供临床护理工作者借鉴。

1 俯卧位常见并发症1.1压疮据郭月[1]等对手术室患者压疮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中指出俯卧位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最高, 构成比占65.22%, 俯卧位时身体的着力点是颜面部, 前额, 颧骨, 肋骨, 髂前上棘, 膝盖, 胫前, 足背等部位, 这些部位均为骨隆突出, 肌肉脂肪薄弱, 长时间受压会引起皮肤压疮。

1.2呼吸、循环系统变化俯卧位患者胸部、腹部受压, 引起通气不足, 腹腔内容物对横膈膜的挤压, 进一步加重困难, 膈肌活动受限, 导致难以纠正的缺氧和二氧化碳积蓄, 腹部受压使下腔静脉回流受阻, 出现血压下降及手术创面失血量增多。

1.3外周神经损伤全麻后患者运动感觉和保护性反射消失, 长时间俯卧位会使四肢和颈部由于受压及牵拉、旋转而发生神经损伤: 主要有尺桡神经, 臂丛神经, 腘窝神经, 足背神经, 皮肤神经等。

1.4眼部受损全身麻醉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 神志消失、肌肉松弛无力, 保护性反射作用大部分消失或减弱, 基本上失去了自主调节能力。

实施全身麻醉时, 70%的患者双眼不能完全闭合, 导致双眼球外露, 角膜干燥, 加上手术前30min应用抑制腺体分泌的麻醉辅助药, 可加重球结膜的干燥, 致使术后出现暴露性角膜炎等眼部并发症的病例高达40%~66%[2]。

MAYFIELD头架固定系统在颈椎后路手术体位中的应用

MAYFIELD头架固定系统在颈椎后路手术体位中的应用

效果 。国内颈椎 后路 俯 卧体位 的头 部 固定通 常使 用
马蹄形 头架 , 加 以颅骨牵 引来 达 到 固定作 用 , 是 并 但
头架 固 定 系 统 。本 组 患 者 中男 性 4 5例 , 女性 2 1
例 。年龄 l 8~ 7 7岁 , 平均 4 . 2 4岁 。其 中颈椎 骨折
这一固定方式却有 固定 不可 靠 , 节不 方 便 , 易压 调 容
外脊柱外科 医生将 其应 用于 颈椎后 路手 术俯 卧体 位
1 1 一般 资料 我 院脊 柱 外科 自 2 0 . 0 3年 开始 , 在 6 6例颈 椎 后 路 手 术 患 者 中成 功 应 用 MA I I YF E D
的摆放 , 并在颈椎 后路手 术患者头部 固定 中取得 良好
维普资讯
护 士 进 修 杂 志 20 0 7年 1 月 第 2 1 2卷第 2 2期
・ --

2 89 ・ 0
W- 室 护 理 术

MAYF E D头架固定系统在颈椎 IL 后路 手术体位中的应用
洪瑛 赖 力 李 秀 英 陈 永 庆
( 四川 大学 华 西 医院 外 科 手 术 室 . 四川 成 都 60 4 10 1) 关 键 词 颈椎 颈 椎 后 路 手 术 MA I I YFE D头 架 俯 卧 体位
中 图分 类 号 : 4 2 9 R 7.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26 7 (0 72 —0 90 10 —95 2 0 )22 8 2
MAY I L FE D头 架 固定 系 统是 由神 经 外 科 医生
D . ak H.Ma f l rF n yid于 16 e 98年发 明的 。由 于其 具

头位支撑架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头位支撑架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头位支撑架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陈玉双 章水娟(浙江省人民医院眼科,浙江杭州310014) 摘 要 目的探讨提高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体位依从性及增加舒适度的方法。

方法选择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腔内填充术后采取俯卧位的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自制的头位支撑架。

结果实验组在缓解患者俯卧位时颜面部浮肿、头晕、呼吸不畅、肢体麻木等不适感较对照组效果显著,实验组患者视网膜再脱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显著。

结论头位支撑架的应用,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术后并发症及视网膜再脱离的发生率。

关键词 头位支撑架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护理 Key words The head position support frame Complicated retinal detachment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2.4,R473.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6975(2012)23-2165-02 作者简介:陈玉双(1971-),女,浙江,本科,主管护师,从事眼科护理工作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是眼科常见的难治性眼疾。

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或气体填充是治疗网脱的有效手术方法[1]。

其目的是借助硅油或气体的上浮力顶压脱离的视网膜,使其复位[2]。

术后要求患者始终保持头低位及裂孔处于最高位,有利于手术的成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但是,长时间强迫体位,会导致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疲惫,并出现头晕、胸闷、呼吸不畅、肢体麻木等不舒适,患者常表现出烦躁、不配合,从而影响手术疗效。

鉴于此,我科研制了头位支撑架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科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或气体填充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20例。

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15~78岁;原发性网脱75例,眼外伤引起的网脱15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0例;使用惰性气体填充者50例,硅油填充者70例。

SARCLAD毛化床控制系统特点和应用

SARCLAD毛化床控制系统特点和应用

SARCLAD 毛化床控制系统特点和应用摘要:简要介绍自动控制系统在毛化床中的应用,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情况,说明了该系统的优点关键词:控制硬件软件毛化床冷轧厂毛化床的主要作用是在已磨好的工作辊、平整机辊和光整机辊的表面上进行毛化处理,形成工艺要求的粗糙度,以满足轧制和涂镀等工艺要求,是冷轧厂磨辊间重要设备之一。

邯钢冷轧厂使用的毛化床是英国Sarclad公司生产的产品,该产品在世界各地均有用户,中国的上海宝钢、本钢、攀钢等均使用此机床。

该设备采用计算机控制的集散控制系统,系统稳定可靠,控制精度比较高。

1毛化床简介1.1毛化床组成及结构毛化床由头架,尾架,托架,毛化站,毛化液站及烟气排放六部分组成。

其各部分作用为:头架(Headstock):由电动机驱动拨盘拨动轧辊,使轧辊沿其轴线旋转。

从而使毛化站能够对整个辊身进行均匀毛化。

毛化站(Station):分为两个站,其内有放电电极。

电极由四个伺服系统控制。

用于在轧辊上放电,形成毛化面。

托架(Steady):有两个,分头架侧和尾架侧,用于支撑轧辊,使轧辊与毛化站处于同一水平面。

尾架(Tailstock):顶住轧辊,防止轧辊轴向窜动。

毛化液站:用于打毛液供应,过滤和循环。

烟气排放:将毛化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除尘,过滤排放。

1.2轧辊毛化的原理:将电极和被毛化的辊的一部分浸没到毛化液(绝缘油+石墨粉)中,然后一定频率(据峰值数定)的直流脉冲加到电极和轧辊上,电极上为正电势(也可为负电势),而辊始终为零电位,这样就在电极和轧辊之间产生一个电压(一般放电前为300v,开始放电后将自动落到40v左右)。

当轧辊和电极间隙足够小时,电火花就出现了。

每个脉冲产生一个电火花,每个电火花在辊表面产生一个电蚀坑,这样72个电极沿着旋转的轧辊匀速协调移动,就在轧辊表面形成一定粗糙度的毛化面。

2 毛化床自动控制系统毛化床的所有控制基于高性能的工业计算机系统(IPC),共有两套IPC系统,一套用于控制所有的实时功能和毛化系统操作(MCS),另一套IPC系统提供操作界面、故障诊断、打印等(OCS)。

手术室体位健康教育

手术室体位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在较短时间 内适应手术体位,减少术中体位调整时 间,提高手术效率。
02
03
改善手术视野
正确的体位能够使手术部位充分暴露 ,便于医生操作,提高手术精准度和 效果。
降低并发症风险和医疗成本
预防压疮和神经损伤
通过体位健康教育,减少患者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而导致的压疮 和神经损伤风险。
侧卧位
适用于髋关节、骨盆等部位的手术,需注意防 止身体倾斜和肢体受压。
俯卧位
适用于脊柱等后侧部位的手术,需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避免腹部受压。
PART 06
健康教育在手术室体位中 的应用
提升患者认知度和配合度
01
术前体位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术前体位训练,使 其了解并熟悉手术所需的体位, 提高手术配合度。
注意患者保暖
在摆放体位时,要注意患者的 保暖,避免不必要的暴露。
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摆放体位时,要确保患者的 呼吸道通畅,避免颈部过度伸 展或弯曲。
避免神经、血管受压
在摆放体位时,要避免神经、 血管等重要组织受到压迫,以
免引起并发症。
PART 03
手术中体位维护
监测与调整策略
持续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应持续监 测患者的体位,确保其稳 定且符合手术要求。
麻醉恢复后
03
根据手术部位和性质采取不同体位,如头高脚低斜坡卧位、侧
卧位等。
疼痛评估与缓解措施
疼痛评估
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如数字评分法、面部表情评分法等,对患者 进行疼痛评估。
缓解疼痛
采取非药物和药物治疗措施,如心理疏导、音乐疗法、口服或注 射镇痛药物等。
注意事项
观察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镇痛方案。

中国神经超声的操作规范(一) 第一部分

中国神经超声的操作规范(一) 第一部分

中国神经超声的操作规范(一) 第一部分本文原载于《中华医学杂志》2017年第39期广义的神经超声(neurosonology)包括经颅多普勒、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颈部血管超声、经颅脑实质超声、周围神经超声和肌肉超声等[1,2,3,4,5,6]。

神经超声对于临床工作的辅助诊断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和知识背景。

为了便于广大神经超声医务人员开展工作,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超声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影像协作组撰写了本操作规范,用于各级神经超声医师的规范化培训。

第一部分: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TCD)TCD是利用超声多普勒效应,对颅内、外血管进行检测,从而了解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

一、开展TCD工作的基本要求(一)TCD的操作室TCD的一切操作需要在独立的空间内进行,检查床或者检查椅是必备的设施。

(二)TCD从业人员资质要求TCD操作者需要具备执业医师执照,或者技术人员在具有执业医师执照的医师指导下工作。

TCD工作者应有规范化培训的经历,并在从业过程中定期进行知识更新和接受继续教育。

(三)TCD设备要求1.TCD设备必须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许可,或者欧洲食品药品管理监督总局CE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许可。

2.主机需正版操作系统,具备软件操作系统的官方授权和TCD品牌的授权。

3.TCD探头及头架:探头需要专业厂商提供,具有一定的通用性;TCD探头按照频率分为1.6、2、4、8、16、20 MHz等几种类型,颅内动脉检测采用1.6 MHz或2 MHz探头,颅外段颈部动脉检测用2 MHz或4 MHz,16 MHz或20 MHz高频微型探头主要检测外科手术中的直视血管[7]。

术中监测、栓子监测或其他特殊血流试验时,为了固定监护探头和进行较长时间操作,需要使用特殊的TCD监护头架[8]。

4.最大测速量程(速度标尺),需要固定在50 mm深度,取样容积20 mm的时候进行标识。

神经外科头部支撑定位装置

神经外科头部支撑定位装置

神经外科头部支撑定位装置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外科手术已从传统的大开颅手术发展到微创手术。

在微创手术中,准确定位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神经外科头部支撑定位装置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神经外科头部支撑定位装置的原理、类型以及应用前景。

一、神经外科头部支撑定位装置的原理神经外科头部支撑定位装置是通过固定患者头部的位置来实现手术的定位,从而准确地操作病变部位。

它可以提供稳定的定位支撑,防止手术过程中头部的移动,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二、神经外科头部支撑定位装置的类型1. 框架式头架框架式头架是最早被广泛应用的一种神经外科头部支撑定位装置。

它由一组固定的金属圆环组成,可以固定在患者头部的适当位置。

框架式头架适用于大面积开颅手术,由于其可以覆盖较大范围的头部,保证手术操作时的稳定性。

2. 磁共振兼容的头架由于磁共振成像(MRI)在神经外科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金属头架在MRI检查时会产生严重的伪影。

因此,磁共振兼容的头架应运而生。

磁共振兼容的头架使用非金属材料制成,可以在MRI检查时保持图像的清晰度,不会对检查结果产生干扰。

3. 脑电图(EEG)导联头架脑电图导联头架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神经外科头部支撑定位装置,它不仅提供了定位支撑,还可以同时记录患者的脑电图信号。

这种头架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脑电活动,在手术过程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指导手术的进行。

三、神经外科头部支撑定位装置的应用前景神经外科头部支撑定位装置的广泛应用为神经外科手术带来了许多便利和进步。

它可以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成功率,并减少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改进,神经外科头部支撑定位装置的使用将不断得到完善和优化。

总之,神经外科头部支撑定位装置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为神经外科手术的成功进行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各种类型的头部支撑定位装置在神经外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俯卧位,经枕下后正中入路, 切除小脑蚓部占位
侧府卧位,枕下后正中之切口,切 除颈1水平髓内海绵状血管瘤
俯卧位,枕下后正中入路,切除 颈2水平髓外硬脊膜下肿瘤
半坐位,半球间入路,切除顶 枕部镰旁脑膜瘤
常见并发症
• 刺破头皮动脉需缝合止血 • 术中头架松动滑落 • 刺破内板形成硬膜外血肿
头架拆卸
1. 助手托住头夹,另一人旋开头夹与连接器的连接,扶住连接器,松开底座手柄,拧松底座 固定螺丝,抽出底座并安装手术床头部段 2. 两人配合,一人托住患者头颅,另一人扶住头夹,打开摇臂固定旋钮以双钉侧和单钉侧连 线为轴旋转头夹至水平位,然后将患者头颅妥善摆放 3. 逆时针旋转双钉侧加压旋钮,直到压力显示计没有压力显示为止 4. 拉开弹簧锁,抽出延伸臂直至延伸臂和固定臂完全分离 5. 分别将延伸臂和固定臂从患者头颅处拿开并取下颅骨钉
三钉头架的应用
yangfengdong97
头架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作用
• 摆放体位灵活而稳定 • 患者头部伸出手术床外,有利于气道管理 • 安装头架拉钩,有利于术野暴露 • 减少患者皮肤压疮形成
熟悉头颅解剖
眶上动脉距离中线约2.5cm,滑车上动脉距离中线约2cm,枕动脉在项上线水平距离中线约2cm。避开 颞肌较厚部位,翼点及静脉窦。
各种体位状态头架的应用
仰卧位
侧卧位
俯卧位 半坐位
仰卧位,头抬高30°稍后仰侧偏,经 眉额下外侧入路
仰卧位头抬高稍后仰侧偏,经额 外侧入路,切除鞍节结脑膜瘤
仰卧侧头,耳前直切口,切 除岩斜区脑膜瘤
仰卧抬头,经纵裂穹窿入路,切 除丘脑病变
仰卧侧头,经扩大翼点入 路切除右蝶骨嵴脑膜瘤
侧卧位,经乙状窦后入路, 切除桥小脑角区神经鞘瘤
三钉位置均在止汗带(双耳上方绕头1周宽约3cm)范围 内
三点确定一等腰三角形
头架的安装步骤
1,准备好头夹头钉 2,安装好底座及连 接器 3,患者体位摆放合 适 4,固定患者体位并 再次检验
正确
错误
头架安装注意事项
注意棘齿的对合,压力泵值和摇臂固定钮的固定,双钉侧摇臂尽量与地面垂直(半坐位时平行地面),整个 固定过程必须有助手协助持续托着患者头部,以免意外发生。
熟悉头
1,避免放置在覆盖于气房的骨质和菲薄的骨质,如颞骨鳞部; 2,避免放置在颞肌或枕下区肌群内,因不能良好受力而无法提供足够的稳定性; 3,固定脚不应放置于横窦和矢状窦上、已存在的分流设备或以往的颅骨缺损处; 4,固定脚应距离头皮切口至少2~3cm,以保证充分暴露术野; 5,3个固定脚应放置在不同的三维平面上; 6,固定脚压力应适中,应避免过紧穿透内板; 7,尽量考虑美容,在发际内固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