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公路网建设发展规划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湖北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咨询审查单位备选库入库名单的通知-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湖北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咨询审查单位备选库入库名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693a2c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8.png)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湖北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咨询审查单位备选库入库名单的通知正文:----------------------------------------------------------------------------------------------------------------------------------------------------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湖北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咨询审查单位备选库入库名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随着《国家公路网规划》和《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颁布实施,我省公路建设重点向山区转移,特殊复杂的公路项目、改扩建工程、独立的特大型和技术复杂桥梁及隧道工程逐步增多。
为适应公路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强化源头控制,确保公路工程项目的设计审查审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现就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咨询审查单位备选库入库名单和进一步加强设计咨询审查工作通知如下:一、湖北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咨询审查单位备选库入库名单根据交通运输部和我厅有关文件精神,我厅发布了湖北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咨询审查单位备选库入库资格审查公告,并组织对湖北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咨询审查单位备选库入库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文件进行了评审,对评审结果进行了公示。
选取了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为备选库1的入库单位,选取中交二航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作为备选库2的入库单位,选取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和湖北省公路学会2家单位为专项备选库入库单位,各备选库入库单位名单见附件。
我厅和公路局将根据公路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和审查工作需要,结合各设计审查咨询单位的技术专长,统筹安排设计审查咨询任务。
二、认真做好设计审查咨询工作各设计审查咨询单位要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勘察设计工作的若干意见》(交公路发〔2011〕504号)和我厅《关于加强湖北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咨询审查管理的通知》(鄂交建〔2013〕834号)等文件要求,明确职责、完善制度、加强管理,认真做好设计咨询审查工作。
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2e2c376b90d6c85ed3ac63e.png)
第一章战略定位第一条公路水路交通是湖北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湖北已形成以京广、京九、焦柳、汉丹、襄渝铁路为主动脉,长江、汉江为主通道,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为骨架,县乡公路为基础,武汉、宜昌、襄樊等主要机场为节点的综合运输网络。
经过近20年的跨越式发展,公路水路交通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已基本缓解,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吸引外部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改善产品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湖北在实现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需要一个足以支撑经济发展的高效的交通运输系统。
第二条湖北具有“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公路水路交通在全国运输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湖北处于长江三角洲向西推进、珠江三角洲向北推进的两条推进路线的交叉点上,具有通江达海、承东启西、接南纳北的区位优势,长江、汉江和京港澳、大广、二广、福银、沪蓉、沪渝、杭瑞等国家高速公路和8条国道在境内交织,国家高速公路是承载两条推进路线的主要公路通道,横贯湖北的长江是连接长三角和广大西部地区的“黄金水道”。
“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使湖北的公路水路交通成为全国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和交流的重要基础,并在西部大开发过程发挥重要的载体作用。
第三条公路交通是湖北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是建立和完善综合运输体系的基石目前全省公路承担的客货运量和周转量分别占全社会运输总量的%、%、%和%。
随着湖北综合运输体系的逐步完善,公路交通将充分发挥其基础性作用,为人们日常出行提供更便捷的条件,为其它运输方式提供集疏运服务。
随着高等级公路网特别是高速公路网的形成,公路交通将为实现各种运输方式在更高水平上的衔接,改善交通运输结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条水路交通是重要运输方式,是湖北融入长江流域乃至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基础通道水路交通在湖北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全省水路交通完成货运量为5630万吨/年,位居全国第6,占全省总货运量的%;完成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年,占总货运周转量的26%。
湖北省地级市间快速通道规划方案研究
![湖北省地级市间快速通道规划方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13adc0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5.png)
2. 枣阳市交通现状 枣阳市境内有汉丹铁路、316国道、汉十高速公路、 寺沙省道、335省道贯穿,并与京珠高速公路、沪蓉高 速公路相通,距离襄阳机场仅30分钟车程,境内有枣 阳火车站。截至2017年,枣阳市市公路通车里程达 4 96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4 731公里,过境高速公路 67.6公里。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达到100 %o全市 拥有一级客运站1个、二级货运站1个和五级客运站 11个,货运周转量173.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8%;旅 客周转量9.6亿人公里,同比增长2%。 3. 项目影响 经过研究,提出了 3种出行方案(如图1所示)。方
29
87
47
45 66 2 83 356 11 1L5
3 62 39O 374 229
04 40
2 36 2 711 3 O54 3 685 39
24 3 62O
28 1 3 993 5 886 297 4 37 8 6 345 33 0 4 73 1 6 723 350 5 61 7 7 941 29 1 5 726 7 871 200 4 649 5 537
口,经环城南路、东津大桥终至绕城高速峪山出入口。 从路网布局来看东西轴线为襄阳市城区的东西
向中轴线,与南北向南北轴线形成十字形路网主骨架, 通过东中环、西中环、富康大道、南内环形成襄阳市内 环环线,依托福银高速、二广高速、绕城高速形成襄阳 市的绕城高速公路。因此,该项目起点与东西轴线衔 接从路网布局来看具有明显的优势,可充分发挥骨干 路网的快速疏散能力,满足建设项目快速、高效的功能 要求。
起点方案二:拟衔接的东津大道为东津新区规划 的结构性主干路,向西无规划直接的过江通道,向东未 与绕城高速衔接,因此,功能上稍差于东西轴线。
起点方案三:拟衔接的内环南路为城市快速路,目 前已建成通车,为襄阳市南内环,距离襄阳市主城区、 市政府稍远,因此,从路网布局的便捷性来看方案三稍 差于与东西轴线衔接的方案一。
湖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
![湖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e5316eb2960590c69ec37629.png)
湖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第1条上世纪90年代初,我省编制的《1991-2020年湖北省公路网建设发展规划》对10余年来全省骨架公路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特别是从1998年开始,我省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公路交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到2002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8.6万公里(不含村道,下同),其中高速公路943公里,二级以上公路1.29万公里,基本形成了连接城市、通达乡村、干支结合的公路网络,公路交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得到基本缓解。
第2条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我省将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步伐,未来经济总量和运输需求增长潜力巨大。
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满足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公路交通必须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第3条在2004年12月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国家高速公路网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线和18条东西横线组成,规划建设里程约8.5万公里。
经过我省的国家高速公路有7条主线和1条联络线,主线分别是北京-港澳、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福州-银川、上海-成都、上海—重庆和杭州—瑞丽公路,联络线是福州-银川公路十堰—天水联络线。
第4条国家重点公路虽然连接了我省大部分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但尚不能构成全省完整的骨架公路网络,需要根据全省产业、人口、城镇布局等因素进行补充和完善,优化国道主干线、国家重点公路与其它主要公路之间的衔接。
为更好地指导新世纪全省骨架公路网的建设,迫切需要在国家公路规划的基础上,编制省域新的骨架公路网规划,为今后公路建设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章功能定位第5条骨架公路是我省的经济干线和出入口通道,以全省所辖市(州)、县(市)政府驻地为节点,连接各市(州)、县(市)政府驻地,区域经济中心、重要交通枢纽、军事战略要地、主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能源工业基地、主要旅游风景名胜区、航空港、铁路枢纽,与邻省(市)干线公路顺畅连接,使我省的公路网融入全国路网,起到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作用。
武汉绕城高速东扩方案
![武汉绕城高速东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4527a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4.png)
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3.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选择具备资质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
4.强化项目质量、安全、进度管理,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六、项目效益
1.提高绕城高速通行能力,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提高市民出行质量。
2.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沿线产业结构调整。
3.生态环保:最小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规划
(一)线路规划
1.东扩起点:接现状绕城高速某互通立交。
2.线路走向:依据地形地貌、环境保护和土地利用要求,合理规划线路走向。
3.终点位置:延伸至规划的东部区域,形成闭合的高速公路网络。
(二)技术标准
1.等级:采用高速公路标准。
2.车道数:双向六车道。
3.结合区域发展规划,预留与未来交通设施的接口。
四、生态环境保护
1.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法规,确保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2.合理避让生态敏感区,减少对沿线植被、水系的破坏。
3.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确保沿线环境质量达标。
4.积极开展生态恢复和景观绿化工作,提升沿线生态环境。
五、项目实施
2.优化武汉市交通网络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符合国家及地方政策法规,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4.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规划
(一)线路规划
1.东扩线路起于现状绕城高速某互通立交,向东延伸至规划区域。
2.根据地形地貌、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因素,合理确定线路走向和线形。
3.优化互通立交布局,提高绕城高速与其他道路的衔接效率。
4.建立健全项目风险防控体系,确保项目安全、稳定、高效推进。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335ffc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0.png)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0.15•【字号】鄂政发〔2021〕22号•【施行日期】2021.10.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10月15日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目录一、发展基础(一)发展成就(二)主要问题二、形势要求三、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思路(四)发展目标四、规划布局五、重点任务(一)立足大交通,当好区域发展先行官(二)畅通大通道,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三)完善大网络,强化综合交通硬联通(四)构建大枢纽,打造九省通衢新优势(五)发展大运输,畅通高效流通双循环(六)促进大融合,催生交通行业新业态(七)建设大平台,培育交通发展新动能(八)强化大安全,筑牢交通运输生命线(九)共抓大保护,谱写绿色交通新篇章(十)推进大改革,加快交通治理现代化六、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协调(二)强化资金保障(三)强化政策引导(四)强化规划执行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
构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是湖北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国家和省重大战略落实的客观要求。
根据《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一)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全省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964亿元,是“十二五”的1.3倍,在全省扩内需、稳增长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f3e953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c.png)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9.28•【字号】鄂政发[2012]81号•【施行日期】2012.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的通知(鄂政发[2012]81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2年9月28日湖北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综合交通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根据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交通发展基本评价“十一五”时期,全省交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五年累计完成投资3263亿元,建成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交通运输能力紧张状况总体缓解,“瓶颈”制约基本消除,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
(一)铁路建设力度空前。
全省铁路网络进一步完善,通道能力大幅提升,枢纽地位日益凸显,高速铁路突飞猛进,基本形成了“四纵三横”铁路主骨架。
建成了武汉至广州高速铁路、武汉至合肥客运专线、宜昌至万州铁路、天兴洲大桥、武汉站货车外绕线、武汉北编组站、武汉集装箱中心站、武汉动车基地等项目,增建了武汉至安康铁路二线,电气化改造了北京至九龙、武汉至九江、焦柳铁路洛阳至张家界湖北段以及长江埠至荆门等既有铁路,提速改造了北京至广州铁路信阳至孝感花园段,改扩建了汉口站、武昌站、黄州站、舵落口货场,开工建设了武汉至宜昌、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重庆至利川、武汉新港江北铁路、武汉和谐号大功率检修基地、滠口货场和武汉至咸宁、孝感、黄石、黄冈4条城际铁路等项目。
全省铁路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36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4.8倍;营运里程达到3319公里,电气化率和复线率分别达到91.5%、81.3%。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湖北省高速公路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湖北省高速公路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db5704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1.png)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湖北省高速公路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22.02.15•【字号】鄂交发〔2022〕10号•【施行日期】2022.0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湖北省高速公路发展“十四五”规划目录一、发展基础(一)发展成就(二)主要问题二、形势要求三、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四、重点任务(一)推进路网优化扩容(二)提升养护管理效能(三)改善运行服务质量(四)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五)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六)增强行业治理能力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协调(二)加强衔接对接(三)加强资金保障(四)加强跟踪评估高速公路作为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经济、社会和公众的重要载体,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根据《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一)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高速公路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主要成绩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建设投资力度持续加大。
累计完成高速公路建设投资1899亿元,是规划投资目标的1.27倍,为全省“六稳”“六保”做出了重要贡献。
武深、枣潜等高速公路通道建成通车,武汉城市圈环线和武汉市四环线成功“画圆”,青山、石首等9座世界级长江桥梁相继建成,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
截至2020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到7230公里,位居全国第七、中部第一,省际出口通道达到26个,基本形成对外与周边省市便捷连接,对内中心城市快速直达、县市联通的高速公路网络。
运营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累计投入高速公路养护资金102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2.3倍,PQI均值保持在92以上。
规划依据规划依据
![规划依据规划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c5efb71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79.png)
一、规划依据1、《湖北省、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湖北省建设厅《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3、《东西湖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草案)》,2005.8.5,第八稿;4、《湖北省骨架公路建设网规划》;5、交通部《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2001.12;6、交通部《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2004.12;7、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8、《武汉市十一五公路规划》;9、《武汉市港口总体规划》(送审稿);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004;11、《河港工程设计规范》GB50192-93;12、武汉市交通委员会《武汉市经济圈快速出口通道规划方案》;13、《湖北省公路养护建设统计资料》;14、《武汉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条例》;15、《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年第10号;1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国务院令第406号;17、《武汉交通统计年鉴》,2003;18、《2004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发展统计公报》;19、有关社会、经济、国土等规划、政策、规定等。
二、我区交通发展现状及评价东西湖区幅员面积495.5平方公里,位于武汉市西北近郊,东以张公堤为界与汉口相邻,西以沦河与孝感分界,南与蔡甸以汉江隔江相望,北与黄陂以府河为界。
区内有京珠高速公路横穿南北,107国道纵贯东西,市绕城公路将国道、省道、区场公路串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功能齐全、四通八达、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连接有序、进出畅通的区域公路网络。
同时,我区三面环江,区中心距天河国际机场及武汉客运港均为35公里左右,有汉渝铁路横贯全境,已初步形成一个以公路交通为主体,集铁、水、管、空等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
(一)交通发展现状1、公路建设发展状况随着我区经济逐年增长,城市建设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取得进步我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地位显得尤为突出。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24ea1c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5.png)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正文:----------------------------------------------------------------------------------------------------------------------------------------------------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各重点工程建设指挥部(项目公司)、各市州交通局(委)、厅直各单位、厅机关各处室:现将《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六月二十九日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若干意见为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和质量水平,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现结合湖北高速公路建设实际,就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充分认识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速公路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工程质量是高速公路建设的永恒主题。
近年来,全省高速公路建设秉承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不断扩大路网规模,完善路网结构,提升质量水平,实现了量的突破与质的提升。
截止2009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3284公里,在建高速公路达1481公里,创建了沪渝高速公路湖北段等一批全国科技示范工程。
今明两年全省还将力争新开工高速公路1277公里,提前五年实现“五纵五横二环”、604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建设目标。
随着新一轮交通大建设大发展,交通建设市场的强劲需求与建设资源的相对不足、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难度的加大与建设管理创新的不足、质量通病的久治不愈与工艺、工法的相对滞后,已经不同程度地制约和影响我省高速公路质量水平的提升。
特别是随着全省高速公路建设由“以省为主”转向“省市共建,市州为主”,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建设管理模式日益多样,全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
湖北省战备路规划
![湖北省战备路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d16ad13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0.png)
湖北省战备路规划到2025年,建设高水平的“两中心两枢纽一基地”(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全国铁路路网中心、全国高速公路网重要枢纽、全国重要航空门户枢纽、全国重要物流基地),构建“三张网”(高品质的快速网、高效率的干线网和广覆盖的基础网),实现“市州双快覆盖、县市双轴支撑、乡镇双通道连通”(市州高铁、航空双快覆盖,县市高速公路、普通干线高等级公路双轴支撑,乡镇双通道连通),形成湖北“123出行交通圈”(武汉都市圈1小时通勤,省内城市群中心城市间1小时互通;武汉与周边城市群之间、省内城市群之间2小时通达;武汉与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可达),依托航空、高铁,融入“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全省综合交通在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安全、行业治理等方面实现进位,率先在现代内河航运、“四好农村路”、多式联运等交通强国试点领域实现突破,走在全国前列。
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全省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8200亿元(不含城市交通),其中铁路2400亿元,公路水路5200亿元,民航400亿元,管道100亿元,邮政100亿元。
基础设施水平向全国前列进位。
武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能级大幅提升,内畅外联综合立体交通网加速成形。
■ 规划布局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为遵循,以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为指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布局、城镇带和产业带分布以及发展实际,着眼长远,统筹点、线、面三个层次,加快构建“三枢纽、两走廊、三区域、九通道”的合交通运输空间布局。
——三枢纽:打造武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襄阳、宜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有力支撑武汉城市圈、“襄十随神”城市群、“宜荆荆恩”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武汉重点提升全球直达能力,支持黄冈—鄂州—黄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融入武汉枢纽布局,打造枢纽集群,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国际门户,重点打造航空门户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全国铁路路网中心、全国高速公路网重要枢纽。
湖北道网规划纲要
![湖北道网规划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00e4585001f69e3142329400.png)
湖北具有承东启西、接南纳北、得中独厚、得水独厚的区位优势,加 快构建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着力打造“祖国立交桥”, 是 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2010 年全社会客运量及旅客周转量中,公路运输分别承担了 92%、50%;全 社会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中,公路运输分别承担了 73%、32%,公路运 输在我省综合运输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分显著。同时,公路作为综合运输 方式的衔接纽带,将为铁路、水运、航空提供便捷的集疏运条件。加强 省道网的规划和建设,主动适应我省综合运输发展的需求,有利于强化 各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交通资源,提高综合运输 通道能力,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
三是交通需求规模不断增长。据预测,到 2030 年,全省民用汽车保 有量将达到约 980 万辆,在 2010 年 225 万辆的基础上翻两番;全社会公 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将分别是 2010 年的 2.8 倍、 3.3 倍、2.5 倍和 2.6 倍;主要公路通道交通量也将在 2010 年的基础上翻 两番。作为干线公路网组成部分的省道网需要通过进一步发展来满足公 路运输需求。
(一)建设需求 ............................................................................................................ 14 (二)建设重点 ............................................................................................................ 15
湖北省骨架公路网规划
![湖北省骨架公路网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25e6e36558fafab068dc0206.png)
汉江
潜江
G318
G318
长江
G209 G207 G107 G106 G316
城镇沿江、沿路集中分布
发展战略
1
2 3
武汉城市圈
城镇发展轴 武汉及江汉平原率先现代化
武汉城市圈战略 发展战略-武汉城市圈战略 基础设施一体化 产业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 快速轨道交通网 高速公路网 提前3-5年全面小康 长江中游率先现代化
骨架公路的界定
湖北省公路网
国道
省道
县道
乡道
干线公路
骨架公路 一般干线
农村公路
骨架公路网的界定
布局 连接所有的县(市)。整体上呈 网格状,区域中心城市呈放射状 功能 全省的经济干线和出入口通道 等级 二级及二级以上,高级路面,具 有完善的安全设施
主要内容 一 二 三 三 四 五 六 规划背景 骨架公路的界定 规划基础 规划基础 规划方案 解读骨架公路网规划 建议
农业:总产值居全国7-9位;粮、棉、油产量居
3-9位;淡水产品产量居全国1-3位
工业:全国老工业基地。形成了以汽车、冶金、
机电、化工、建材、轻纺为支柱,电力、交通、 通讯等基础产业为依托的工业体系
区位
居长三角、珠三角向内地辐射的交叉点
居国土开发布局主轴线之一的沿长江轴线 及京广、焦柳铁路等二级轴线交汇处, 是未来国土开发建设的重点地区 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重庆至宜昌沿岸 地区、洞庭湖及江汉平原,三个地区覆盖了省内 长江沿岸的大部分地区。是全国重点开发区。
解读之一
• 首先应理解为布局规划。纵横线应理解为
“通道”(Corridor) • 同一通道(如京珠、G107)只列京珠,未
列G107;已经建成的高速公路,也列在其
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精品资料
![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精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c4ec3fb80eb6294dd886c81.png)
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一、“十一五”时期全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情况“十一五”时期,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听取湖北骨架公路网规划汇报为巨大动力,团结拼搏、克难奋进,提前13个月实现“十一五”时期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全省公路水路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由“基本缓解”转变为“总体适应”。
(一)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
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900亿元,是“十五”时期投资的倍,相当于建国后55年交通投资总和的倍。
交通保增长、扩内需的主力军作用充分显现。
(二)“四纵四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
新增高速公路里程突破2000公里,超过2005年以前全省高速公路建成里程的总和。
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673公里,建成了以沪渝高速宜恩段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科技示范工程和以鄂东、荆岳等为代表的一批世界级长江公路大桥。
高速公路网辐射全省90%的县市区、96%左右的人口和98%左右的经济总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
(三)国省干线公路优质环保。
以全国科技环保示范路——神宜公路为标志的“两型交通”建设成效明显,武神、赤壁、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仙洪试验区公路各具特色。
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99400公里,一级公路达到2210公里,分别为“十五”期末的6倍、倍,全省国省干线公路基本达到二级以上标准,路网结构明显改善,抗灾能力明显增强。
(四)农村交通变化翻天覆地。
省政府每年承诺的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全面超额完成,新增16237个行政村通达沥青(水泥)路,总里程突破10万公里;建成通村公路候车亭9655个,招呼站17270个;除恩施州外,全省实现100%的行政村通达沥青(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达客车、100%的乡镇渡口达标,农民群众行路难、乘车难、过渡难问题得到显著改善。
(五)水运振兴工程取得历史性突破。
湖北省一二级公路建设管理办法
![湖北省一二级公路建设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b7709f64b35eefdc9d3337c.png)
湖北省一二级公路建设管理办法(2006 年11 月26 日鄂交法[2006]503 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全省一二级公路建设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公路法》、《湖北省交通建设管理条例》、《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省一二级公路项目的建设管理。
第三条一二级公路建设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公路基本建设程序,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廉政双合同制,认真落实“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全省一二级公路建设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省交通厅负责全省一二级公路的统筹规划和宏观调控,省公路局具体实施全省一二级公路建设的行业管理工作。
市(州)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依照职责具体实施本行政区域内一二级公路建设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市(州)、县(市)人民政府组建的一二级公路建设项目法人,具体组织项目实施,负责项目实施中的征地拆迁、资金筹措、前期工作以及项目的进度、质量、资金、安全管理及廉政建设等。
第三章规划及前期工作管理第六条省交通厅负责编制全省一二级公路建设发展规划。
省公路局依据全省发展规划和市(州)交通主管部门上报的本地区建议计划编制全省一二级公路年度建设计划,报省交通厅批复后实施。
第七条第八条一级公路建设项目及二级公路中地质复杂路段、特大桥、技术复杂大桥、隧道等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应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代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其它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一般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代项目建议书)和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第九条一级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文件报省公路局审查、省交通厅审批;总投资5000 万元以上的项目由省交通厅转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施工图设计文件由省公路局组织审查和批复。
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市(州)为单位打捆编制,报省公路局审查、省交通厅审批;总投资5000 万元以上的由省交通厅转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初步设计(含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分项目报省公路局审批;施工图设计由市(州)交通主管部门审批,报省公路局备案。
湖北省省道网规划纲要
![湖北省省道网规划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2fd1a5c3b8f67c1cfad6b863.png)
(一)布局思路 ..............................................................................................................9 (二)普通干线公路布局方案 .......................................................................................9 (三)高速公路布局方案 ............................................................................................. 11 (四)全省干线公路网 ................................................................................................13
五、布局效果 ..................................................................................................13 六、实施意见 ..................................................................................................14
湖北省干线公路网由国道和省道组成,国道包括普通国道和国家高速 公路,省道包括普通省道和地方高速公路。由普通省道和地方高速公路 组成的湖北省省道网对推动湖北构建中部地区战略支点、实现经济社会 跨越式发展、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46880b3510a6f524ccbf858a.png)
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一、“十一五”时期全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情况“十一五”时期,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听取湖北骨架公路网规划汇报为巨大动力,团结拼搏、克难奋进,提前13个月实现“十一五”时期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全省公路水路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由“基本缓解”转变为“总体适应”。
(一)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
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0亿元,是“十五”时期投资的倍,相当于建国后55年交通投资总和的倍。
交通保增长、扩内需的主力军作用充分显现。
(二)“四纵四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
新增高速公路里程突破2000公里,超过5年以前全省高速公路建成里程的总和。
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公里,建成了以沪渝高速宜恩段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科技示范工程和以鄂东、荆岳等为代表的一批世界级长江公路大桥。
高速公路网辐射全省0%的县市区、96%左右的人口和98%左右的经济总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
(三)国省干线公路优质环保。
以全国科技环保示范路——神宜公路为标志的“两型交通”建设成效明显,武神、赤壁、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仙洪试验区公路各具特色。
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00公里,一级公路达到公里,分别为“十五”期末的倍、倍,全省国省干线公路基本达到二级以上标准,路网结构明显改善,抗灾能力明显增强。
(四)农村交通变化翻天覆地。
省政府每年承诺的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全面超额完成,新增37个行政村通达沥青(水泥)路,总里程突破10万公里;建成通村公路候车亭655个,招呼站270个;除恩施州外,全省实现00%的行政村通达沥青(水泥)路、100%的行政村通达客车、100%的乡镇渡口达标,农民群众行路难、乘车难、过渡难问题得到显著改善。
(五)水运振兴工程取得历史性突破。
全省港航建设完成投资10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倍。
湖北省省道网规划
![湖北省省道网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dd6ff818b7360b4c2e3f64a4.png)
湖北省省道网规划(2011-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评价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七月目录1 规划概况湖北省目前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转折期和战略攻坚期,重大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干线公路网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同时,作为资源占用型和能源消耗型的交通行业需要不断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实施,统筹交通建设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及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
为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湖北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编制了《湖北省省道网规划研究报告(2011-2030年)》,规划总体服从于《国家公路网规划》,规划重点为地方高速公路和普通省道。
为了增强本规划对于湖北省干线公路网的指导意义,规划内容涵盖了省级公路(地方高速公路和普通省道)和国家公路(国家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内容,旨在为湖北省路网的科学发展提供指导。
《湖北省省道网规划》规划构建“省会辐射市州、市州便捷连接、市县互相连通、乡镇全面通达、邻省有效沟通”,“功能明确、层次清晰、结构优化、规模适度、布局合理、服务高效”的干线公路网,全面适应湖北省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规划形成28117公里的普通干线公路网和“九纵五横三环”为主体的约7952公里的高速公路网,合计形成约36069公里的干线公路网。
(1)高速公路网布局方案根据高速公路布局规划的研究结论,通过线路组合和调整,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形式,由9条南北纵线、5条东西横线、3条环线、14条武汉放射线以及19 条联络线等组成,总规模约7952公里。
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约4994公里,占63%;地方高速公路约2958公里,占37%。
其中,已建、在建(含已完成前期)公路里程6074公里,未建里程1878。
近期(2020年前)规划新建1185公里,远期(2030年前)建设693公里。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湖北省高速公路路政执法站所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湖北省高速公路路政执法站所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c981e9a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9.png)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湖北省高速公路路政执法站所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公布日期】2021.07.12•【字号】鄂交发〔2021〕133号•【施行日期】2021.07.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湖北省高速公路路政执法站所规划》的通知鄂交发〔2021〕133号各市州交通运输局,省公路局(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高管局、质监局,各高速公路建设单位、经营管理单位,厅机关各处室:现将《湖北省高速公路路政执法站所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2021年7月12日《湖北省高速公路路政执法站所规划》一、概述(一)规划背景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对国土开发、区域协调、产业布局等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高速公路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是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的重要载体。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机构依据法律法规授权,在维护高速公路管理者、经营者、使用者合法权益,保护路产、维护路权、保障畅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路政执法站所作为高速公路行政执法工作的主要依托,是保障高速公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截至2020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里程已达到7230公里。
随着全省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和加快成网,路政执法站所保障不足、标准不明、配置不全等问题日益凸显,影响高速公路服务水平提升和综合效益发挥。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湖北着力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关键期,更是湖北“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打造新时代九省通衢”的起步期、建设全国高速公路网重要枢纽的机遇期。
随着《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湖北省省道网规划纲要(2011-2030年)》、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新局面,对高速公路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1条上世纪90年代初,我省编制的《1991-2020年湖北省公路网建设发展规划》对10余年来全省骨架公路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特别是从1998年开始,我省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公路交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到2002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8.6万公里(不含村道,下同),其中高速公路943公里,二级以上公路1.29万公里,基本形成了连接城市、通达乡村、干支结合的公路网络,公路交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得到基本缓解。
第2条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我省将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步伐,未来经济总量和运输需求增长潜力巨大。
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满足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公路交通必须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第3条在2004年12月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国家高速公路网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线和18条东西横线组成,规划建设里程约8.5万公里。
经过我省的国家高速公路有7条主线和1条联络线,主线分别是北京-港澳、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福州-银川、上海-成都、上海—重庆和杭州—瑞丽公路,联络线是福州-银川公路十堰—天水联络线。
第4条国家重点公路虽然连接了我省大部分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但尚不能构成全省完整的骨架公路网络,需要根据全省产业、人口、城镇布局等因素进行补充和完善,优化国道主干线、国家重点公路与其它主要公路之间的衔接。
为更好地指导新世纪全省骨架公路网的建设,迫切需要在国家公路规划的基础上,编制省域新的骨架公路网规划,为今后公路建设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章功能定位
第5条骨架公路是我省的经济干线和出入口通道,以全省所辖市(州)、县(市)政府驻地为节点,连接各市(州)、县(市)政府驻地,区域经济中心、重要交通枢纽、军事战略要地、主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能源工业基地、主要旅游风景名胜区、航空港、铁路枢纽,与邻省(市)干线公路顺畅连接,使我省的公路网融入全国路网,起到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作用。
在技术标准上,骨架公路由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组成,具有较完善的安全保障、通讯监控和综合管理服务体系。
第三章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第6条规划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为总目标,以健全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为主轴,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为出发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全省的骨架公路网络,为我省公路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七条规划原则
1. 全局性。
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立足于公路交通、经济社会、综合运输、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全局性的要求,为“五个统筹”发展服务。
2. 开放性。
符合建立统一市场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注重完善区域内的骨架公路网络和省际公路的有机衔接,形成开放型的路网格局,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 前瞻性。
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的中长期发展趋势,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公路交通长远发展需求,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4. 可行性。
在体现前瞻性的同时,注重规划的连续性和可行性,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和公路交通发展的实际,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第四章规划目标和布局原则
第8条规划目标
1、接省内所有市(州),实现省会武汉与各市(州)的高速、便捷连接,市(州)之间由高速公路连通,促进区域经济分工协作和协调发展;
2、接相邻省、市中心城市,形成开放型路网格局,为湖北省充分发挥“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创造条件;
3、覆盖所有县(市),县(市)之间由二级以上公路连通,基本实现各县(市)与省会武汉之间当日到达,满足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需要;
4、连接主要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交通枢纽城市,为健全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奠定基础。
第9条布局原则
1、符合国家公路网总体发展规划,补充和完善国家重点公路布局,共同构成全省骨架公路网络;
2、以城市为节点,重点强化省会武汉与各市(州)之间以及主要市(州)之间的路网连接,并覆盖所有的县(市),按照东密西疏的原则布设路线,保持适当的路网间距;
3、依据我省经济、人口和城镇布局特点,总体上采用南北纵向和东西横向的网格布局,在武汉市周围形成城市环线和放射线布局,以增强其辐射功能,适应武汉城市圈发展的需要;
4、加强与周边省市路网的衔接与沟通,形成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开放型骨架路网。
5、加强与公路枢纽、铁路枢纽、主要机场和港口的连接,适应综合
运输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第五章布局方案
第10条我省的骨架公路网由6条纵线(含10条支线)、5条横线(含7条支线)和1条环线(含11条联线)组成,简称“651”,总里程约735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约5000公里,一、二级公路约2500公里。
规划方案详见附表1和附图。
6条南北纵向线:
纵1:麻城—通山(含2条支线);
大悟—赤壁(含1条支线);
随州—岳阳(含1条支线);
襄樊—公安(含2条支线);
老河口—宜都(含2条支线);
郧县—来凤(含2条支线)。
5条东西横向线:
麻城—竹溪(含1条支线);
英山至郧西(含1条支线);
黄梅至巴东;
黄梅至利川(含2条支线);
阳新至咸丰(含3条支线)。
1条环线:
武汉外环(含11条联线)。
第六章布局效果
第11条本规划实施后,将达到以下效果:
1、骨架公路网覆盖全省所有县(市);所有县(市)均有二级以上公路连通。
省内大部分地区均可1小时之内到达骨架公路网。
2、骨架公路网的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约5000公里,骨架网高速公路密度达到约2.7公里/百平方公里。
3、骨架公路网的平均车速可以提高到80公里/小时。
从任何一个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出发,到达省会武汉的时间基本在10小时以内,基本实现县(市)至武汉当日到达。
4、连接全省所有重要的公路、水路、铁路和航空枢纽,进一步强化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紧密合作和有机衔接,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有利于建立畅通、安全、便捷、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
5、实现与周边省(市)均有高速公路连接和3个以上出口。
武汉市与相邻省会城市间均由高速公路顺直连接。
6、规划的实施将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等做出重要贡献。
第七章实施安排
第12条投资匡算
根据湖北省已经建成的各等级公路建设费用的实际情况,按静态投资匡算,完成湖北省骨架公路网建设共需投资2154亿元,扣除已建成路段的投资,尚需要投入资金约1751亿元,平均每年需投入约97亿元。
资金需求匡算详见附表2。
第13条实施安排
截止2002年底,我省已建高速公路(不含专用公路)943公里,在建
高速公路693公里,分别占骨架公路网总里程的12.6%和9.2%,占骨架公路网中高速公路的18.9%和13.9%。
综合考虑道路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和投资能力的分析判断,初步拟定湖北省骨架公路网建设实施安排是:到2010年,骨架公路建设完成投资规模835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48.5%,骨架公路网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约3300公里;2020年骨架公路网全部建成,骨架公路网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约5000公里。
其中,2003到2010年每年骨架公路网建设约需投入105亿元。
各项目的实施安排见附表3。
7
8
9
附表2骨架公路建设资金需求匡算
续附表2骨架公路建设资金需求匡算
11
附表3项目实施安排
12
续附表3项目实施安排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