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标准版)

合集下载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职业病危害范文(二篇)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职业病危害范文(二篇)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职业病危害范文近年来,随着机械加工工业的蓬勃发展,机械加工工人由于工作环境和工作特性的影响,面临着一系列职业病危害。

为了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减少职业病的发生,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势在必行。

本文将分析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职业病危害,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

首先,机械加工工业中常见的职业病危害是噪声污染。

在机械加工车间,机械设备运转时会产生噪声,长时间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会导致听力损害、神经症等症状。

为了预防噪声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对噪音源进行有效隔离,使用消声器、吸声材料等减少噪音的传播。

(2)对工人进行个体防护,佩戴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降低噪音对听力的影响。

(3)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控制每天接触噪声的时间。

其次,机械加工工业中常见的职业病危害是粉尘污染。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金属加工、切削、磨削等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粉尘,长时间暴露在粉尘环境下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尘肺、支气管炎等。

为了防止粉尘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改进工艺和设备,降低粉尘产生。

(2)增加通风设备,保持车间空气流通,及时清理粉尘积聚。

(3)工人佩戴防护口罩等个体防护措施,减少粉尘吸入。

另外,机械加工工业中常见的职业病危害是化学物质污染。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切削液、润滑油等化学物质会对工人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长期暴露在有机溶剂、重金属等化学物质中会引起中毒症状,对人体造成肝肾损害、神经系统病变等。

为了防止化学物质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使用化学物质,选择无毒、低毒的替代品。

(2)加强通风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保持车间空气清新。

(3)工人在操作化学物质时佩戴防护手套、面罩等个体防护装备。

总之,机械加工工业是一个存在职业病危害的行业,而噪声、粉尘和化学物质是其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为了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应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

通过采取改进工艺、增加通风设备、佩戴个体防护装备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职业病的危害,并为工人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机械厂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机械厂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机械厂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机械厂使用量大的是起重设备、金属加工机械设备、焊接设备、探伤设备及叉车和水平运输机械等,涉及的物料大都为金属物料,机械工厂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数量一般都很少,这就意味着机械工厂易发生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起重伤害、机械伤害、触电、电离辐射、车辆伤害、粉尘危害、噪声危害、射线辐射危害等。

1 危险因素分析(1)起重伤害机械工厂在生产运行中大多使用起重机械。

起重、吊装作业频繁,所接触的物体大部分是重量达数吨以上,大而重的钢板、钢管、零部件等物件,同时起重设备的运动方向具有矢量性,即有垂直升降运动、水平搬动运动和由大、小车同时以不同运动速度构成的合成运动。

因起重负荷大,在有限立体空间范围内运动。

如操作不慎、指挥不当、起重设备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失灵或者电气系统故障等因素,都易造成作业人员的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事故比较频繁。

据统计,我国每年起重伤害事故的死亡人数,占整个工业企业因工死亡总人数的12%左右。

(2)物体打击本项目主要涉及笨重的钢板、钢管等物体,在生产过程中如发生意外、失误等容易造成比较严重的物体打击伤害。

在检修过程中业有可能发生物体意外坠落造成物体打击的可能。

水压机水压试验时,由于试验压力较大,达15MPa,若试验过程中发生意外,导致高压水冲出,可能会引发人员伤亡及设备的损坏事故。

(3)机械伤害本项目在生产运行中使用JCOE成型机、铣边机、预弯机、扩径机、倒棱机等运动设备。

若旋转部分防护不好或者作业人员思想不集中、配合不当,在操作过程中极易造成绞、碾、刺、割、压、戳等机械伤害。

作业后产生的废料若未及时清除,有可能引起操作人员刺伤、割伤等机械伤害事故。

项目生产过程中还存在车辆伤害、高处坠落、触电、成品钢管坍塌伤人事故及使用乙炔、汽油、煤油、柴油易燃气体液体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另外二氧化碳气体、氩气气瓶、空气储罐等可能发生物理爆炸事故。

2 有害因素分析(1)粉尘在为工件除锈时有铁锈粉尘产生;焊接工序有焊剂粉末及电焊烟尘释放到空气中,人体吸入后,对肺部有损害,可能产生焊工尘肺。

机械加工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机械加工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机械加工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职业病概述职业病是指由于职业性因素对工作人员的身体或心理健康造成危害或损伤的一类疾病或病变。

其中包括职业病、职业中毒、职业健康问题等,这些问题在工业生产及职业生活中十分常见。

机械加工在各级工厂中是十分常见的一项生产工艺。

然而,由于加工所需设备的操作性较强,机械加工工人往往面临着人身和精神的双重压力,而这些压力和危害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下面将分析机械加工工人所面临的一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监控病因机械加工作业,由于其一些特殊性质,往往会无形中产生一些异物,如粉尘、铁屑及油渍等。

而这些因素会对机械加工工作人员产生极大危害。

对于这一问题,企业应当在工作场所中配备有适当的监测仪器,对可能危害工作人员身体安全与健康的毒害、辐射、物理因素及其它病因进行监测,及时评估其对人身健康的危害程度,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和治疗。

内源性工作负荷一般情况下,机械加工工作人员往往要长时间地在工作站上进行操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承受的重负也往往是比较大的。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或机构应当提供充足的劳动保护用品及符合人体工学的劳动环境,尽量减少工作负担的重量,缩短员工工作时间,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减少工作机会带来的职业病风险。

工作场所卫生治理机械加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废弃物或垃圾,以及其他一些有毒污染物。

而这些垃圾或毒物,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对于这种情况,相关企业需要根据各自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清理工作。

产生有毒的工业废弃物要及时清理,有毒或有害气体要进行及时排放处理,防止气体浓度过高引起的中毒或气爆等危险的结果。

职业健康教育对于一些机械加工工人,他们缺乏职业健康知识,缺乏对一些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疗的正确认识。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或机构应当加强各种职业健康知识的培训,并通过提供相关教材和视频等资料,使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并认识到所面临的危险和风险,提高其职业病预防和治疗的能力。

机械加工工业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机械加工工业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

机械加工工业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机械制造工业生产过程一般包含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金加工、装配等工艺,此外还有冷作、焊接、切割、电镀和油漆等作业。

(一)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粉尘。

铸造车间将熔化的金属浇注于预先制备的砂型中,冷却后即成铸件,此过程称为铸造。

铸造车间所用原料,如砂、陶土、粘土、煤粉等均含有一定数量的游离二氧化硅,在制砂、造型、打箱、清砂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粉尘产生。

机械加工车间使用砂轮旋磨刀具等也可散逸粉尘。

砂轮主要由刚玉和金刚砂制成,其含有游离二氧化硅较低。

电焊过程也有一定量的粉尘产生,其粉尘成分主要是氧化铁,其它成分视所用焊条的品种而异,如使用锰焊条时,空气中可含有氧化锰等。

工人长期接触上述某一种粉尘均可能发生尘肺病,如铸工尘肺、磨工尘肺、电焊工尘肺等。

(2)高温与热辐射。

锻工车间的基本生产过程是先将钢坯件或钢锭送入加热炉中,加热至800-1200℃,取出后,大件用蒸气锤、空气锤或液压机等锻打成型,小件可用手锤锤打成型。

锻工车间的加热炉、干燥炉,熔化的金属及热的铸件,热处理车间的加热炉和盐浴槽等,均为热源,在夏季均为高温作业,锻造过程也产生大量的热辐射。

铸造生产中的熔炼炉也是高温作业。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种气体主要产生于铸造车间。

铸造生产过程中在化铁、浇注、烤型和干燥等过程中均可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锻造炉也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4)氧化锌和氧化铅。

在铸铜时,因铜合金中含有铅和锌,在化铜过程中产生氧化锌和氧化铅的烟尘。

(5)甲醛和氨。

在用脲醛树脂做型芯粘结剂时,能产生甲醛和氨。

(6)苯、甲苯、二甲苯。

油漆,其涂饰方法有刷漆、浸漆和喷漆等。

喷漆是将涂料与稀释剂混合后放入喷枪罐内,以2-4个大气压的压缩空气将其喷到零件表面,以防止金属表面生锈。

油漆,特别是喷漆过程中可接触油漆稀料中的苯或甲苯或二甲苯;有时喷漆工序在车间通风不良条件下,多把喷枪同时喷同一零件时,空气中的苯类化合物浓度相当高,长期在这种作业环境中可发生混苯中毒。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职业病危害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职业病危害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作为一种高风险行业,确实存在一些特定的职业病危害。

以下是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职业病危害的详细分析。

一、机械噪声机械加工工业中常常伴随着高强度的噪声。

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下,会引发聋哑或听力下降等职业病。

机械噪声对工人的职业安全、生产效率和工作积极性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机械振动机械加工工业中的机械设备通常会产生较大的振动。

长期暴露在机械振动环境下,会引发手臂、手腕、脊柱等部位的振动损伤。

严重的振动损伤可能导致工人肌肉疼痛、麻木、血管病变等症状。

三、化学因素在机械加工工业中,常常使用一些化学品,如切削液、清洗剂等。

这些化学品对工人的皮肤和呼吸系统都有一定的危害。

长期接触这些化学品可能会引发接触性皮炎、呼吸道疾病等职业病。

四、粉尘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吸入粉尘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危害,引发呼吸道疾病甚至肺部疾病。

特别是金属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尘,还可能含有一些有害金属元素,如铅、铬、锰等,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更大。

五、紧张劳动和刺激性因素机械加工工业的工作强度较大,往往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操作和重复动作。

这种紧张劳动可能会导致肌肉疲劳、骨骼损伤等。

此外,操作过程中还可能受到一些刺激性因素的影响,如粉尘、化学物质、噪声等,这些因素也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机械加工工业的职业病危害,有以下几点建议:一、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通过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有效减少职业病风险。

二、改进工作环境通过改进机械加工工业的工作环境,减少噪声、振动、化学物质等对工人的危害。

可以采取隔音、隔振、化学防护等技术措施,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三、科学组织生产合理安排工人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尽量避免重复性动作,采取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代替一些繁重、危险的工作。

四、加强个人防护对于机械加工工业中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工人应戴好耳塞、防尘口罩、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设备,减少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风险。

常见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参考)

常见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参考)
高温
噪声

氯气
二氧化硫

硫化氢
正己烷
炭疽杆菌
布氏杆菌
氯化钠
盐酸
硫酸
硫酸酸雾
硝酸
硝酸酸雾
氧化锌
饮料制造业
高温
噪声
二氧化硫
氮氧化合物
甲醇
乙醇
甲醛
烟草制品业
高温
体育用品制造业
电焊烟尘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高温
噪声
紫外线
激光
炭黑尘

甲苯、二甲苯
汽油
硫酸
放射性废物贮存和处置业
电离辐射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高温
噪声

硫酸

玻璃及玻璃制品业
高温
噪声
矽尘
铅及其化合物
锰尘

氮氧化合物
氟及其化合物
苯、甲苯、二甲苯
硫酸
氟化氰
铅化合物
锰化合物
氯气

铬酸盐
铬及其化合物
乙醇
硫酸
硝酸
盐酸
工艺美术品制造业
高温
噪声
矽尘

氯气
氮氧化合物

硝酸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高温
噪声

二甲苯
硫酸
盐酸
甲醛

食品制造业
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热裂解物
二氯乙烷
四氯化碳
氯乙烯
氯丙烯
苯胺
硝基苯
硝基甲苯
二硝基苯
二硝基甲苯
甲醇
乙醇

甲醛
硫酸二甲脂
对苯二酚
硫酸
盐酸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如下职业病危害(三篇)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如下职业病危害(三篇)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如下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是一种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工人长时间接触机械设备和材料,容易受到职业病危害。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一些职业病危害。

一、噪声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中常见噪声过大的情况,例如机床运行时的机械声、冷却液中气泡爆裂时的声音等都会对工人的听力造成损害。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易受到严重的噪声职业病危害,如噪声性听力损失、耳鸣、睡眠障碍等。

因此,在机械加工工业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如安装隔音设备、选择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加装吸音材料等,同时,工人也应配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耳塞、耳罩等。

二、粉尘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中,金属加工、石材加工、塑料加工等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对工人的呼吸系统和皮肤造成危害。

金属粉尘中的重金属、石材粉尘中的二氧化硅等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的影响。

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工人易受到慢性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等职业病危害。

因此,机械加工工业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如提供良好的通风设备、合理选择加工工艺、戴好防尘口罩等,减少粉尘的产生和工人的接触。

三、化学物质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中使用的润滑油、冷却液、清洗剂等化学物质都会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这些化学物质中的有害成分,如溶剂、重金属等,对工人的呼吸系统、皮肤、肝脏、神经系统等造成危害。

长期暴露在这些化学物质的环境中,工人易受到慢性中毒、过敏、皮肤病等职业病危害。

因此,在机械加工工业中,应选择低毒性的化学物质,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面罩等,加强工人的健康监护和教育,确保工人正确使用化学物质。

四、机械伤害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中,操作机械设备时存在危险因素,如锋利的刀具、旋转的机械部件等,容易导致工人受到机械伤害。

这些伤害包括切割伤、碰撞伤、压伤、挤压伤等。

为了保护工人的安全和健康,机械加工工业中应加强安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提供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手套、护目镜等。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职业病危害(三篇)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职业病危害(三篇)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职业病危害机械制造工业范围很广,包括运输工具、机床、农业机械、纺织机械、动力机械和精密仪器等各种机械的制造,一般有铸造、锻造、热处理、机加工及装配车间,工种混杂,但职业危害因素大致相同。

(1)生产性粉尘主要粉尘作业是铸造,在型砂配制、制型、落砂、清砂等过程,都可使粉尘飞扬,特别是用喷砂工艺修整铸件时,粉尘浓度很高,所用的石英危害较大。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对金属零件的磨光与抛光过程可产生金属和矿物性粉尘,引起磨工尘肺。

电焊时焊药、焊条芯及被焊接的材料,在高温下蒸发产生大量的电焊粉尘和有害气体,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电焊粉尘可引起电焊工尘肺。

(2)高温、热辐射机械制造厂的高温和热辐射主要在铸造、锻造和热处理工种。

铸造车间的熔炉、干燥炉、熔化的金属、热铸件,锻造及热处理车间的加热炉和赤热的金属部件都产生强烈的热辐射,形成高温环境。

严重时发生中暑。

(3)有害气体熔炼炉和加热炉均可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加料口处的浓度往往高;用酚醛树脂等作粘结剂时产生甲醛和氨;黄铜熔炼时产生氧化锌烟,引起铸造热;热处理时可产生有机溶剂蒸气,如苯、甲苯、甲醇等;电镀时可产生铬酸雾、镍酸雾、硫酸雾及氰化氰;电焊时可产生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喷漆时可产生苯、甲苯二甲苯蒸气。

(4)噪声振动和紫外线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砂型捣固机、风动工具、各种锻锤、砂轮磨光、铆钉等,均可产生强烈的噪声;电焊、气焊、亚弧焊及等离子焊接产生的紫外线,如防护不当可引起电光性眼炎。

(5)重体力劳动和外伤、烫伤在机械化程度较差的企业,浇铸、落砂、手工锻造时都是较繁重的体力劳动,即使使用气锤或水压机,由于需要变换工件的位置和方向,体力劳动强度很大,同时要在高温下作业,故易引起体温调节和心血管系统的改变。

铸造和锻造的外伤及烫伤率较高,多是由于铁水、钢水、铁屑、铁渣飞溅所致;机加工车间发生眼、手指外伤的较多。

另外金属切削的过程中使用的冷却液对工人的皮肤也有一定的影响。

机械行业职业病危害评价要点与实例分析

机械行业职业病危害评价要点与实例分析

机械行业职 业病危害管 理对策
PART 1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PART 2
机械行业职业病危害概述
机械行业职业病危害类型
机械性危害:由于机械设备的运动、操作产生的直接危害,如夹挤、碾压、摩擦等。
振动和噪音危害:长期接触振动工具、设备或机械产生的振动和噪音,可引起听力下降、手部 震颤等。
电磁辐射危害:长期接触电磁辐射源,如高频焊接机、激光切割机等,可能对神经系统、心血 管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
建立职业卫生 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信息共享
和动态监测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机加工工种职业病危害实例
金属粉尘危害:长期吸入金属粉尘可导致尘肺病 噪声危害: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可引起听力下降和噪声聋 振动危害:长期接触振动工具可引起手臂振动病和手部振动病 高温危害: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可引起中暑和其他热相关疾病
装配工种职业病危害实例
长期重复劳作:可能导致肌肉疲劳和关节损伤 接触有害物质:如润滑油、清洗剂等,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和呼吸道刺激 高噪音环境:长期暴露于高噪音环境中,可能对听力造成损害 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可能导致颈椎病和腰椎病等慢性疾病
个体防护措施
佩戴个人防护 用品,如手套、 口罩、耳塞等, 以减少职业病
危害。
定期进行健康 检查, 提高自我保护
意识。
遵守职业卫生 法规和制度, 不违章作业。
工艺改革和机械化自动化措施
减少人工操作,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概率。
化学物质危害:长期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油墨、油漆等,可能引起中毒、过敏等反应。
机械行业职业病危害特点
机械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多样化,包括噪音、振动、高温、辐射等。

机械加工企业职业危害与预防措施

机械加工企业职业危害与预防措施

机械加工企业职业危害与预防措施宋文敏1李振明2(1.浙江省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安监局浙江金华3210172.浙江ェ业大学教科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系浙江杭州310023)摘要:按照国家职业病防治工作预防为主、防治結合的方针,以某类机械企业为例,分析造成员ェ职业危害的原因,提出预防控制ェ业粉尘、噪音和有毒害物质预防措施,为安监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机械企业;职业危害;预防据国际劳エ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毎年因职业事故和与工作相关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为200万人左右,有效防治职业病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一大难题。

我国毎年有5.7万人患上尘肺病,因尘肺病死亡的则有6000余人,由噪音过高引起的职业性耳聋案例亦不在少数。

调研显示,部分企业在岗职エ的最低受检率只有32. 2%;有64. 3%的煤炭集团没按照规定对退休工人进行体检,机械行业也没按规定对职エ进行体检。

此外,企业职业病平均漏诊率为3. 72%,漏诊率最高达20%。

由于职业病从发生到死亡,周期比较长,所以企业主往往不重视职业危害的预防,这就需要政府职能部门为职业病的防治提出一整套有效的监督管理办法,以达到控制职业病蔓延的趋势。

1机械加工企业职业危害现状机械企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有粉尘、噪音和有毒有害物质,现分析如下。

1.1粉尘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沙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线。

机械企业存在多种电焊、打磨、翻砂等烟尘非常严重的职业危害因素,员エ不大注意防范,企业主也没严格要求,久而久之,员エ就会患尘肺病。

常见的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四大症状为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此外尚有喘息、咯血以及某些全身症状,被称为“活着的死亡名単”。

1.2噪音噪音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四个主要环境问题。

机械企业工作场所噪声強度超标点主要集中在切割、剪板机、打磨、钻床、抛丸机等操作点,将产生高分贝噪音,对人体构成严重的危害。

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治

机械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治
施;
岗位操作规程和岗位作业条件;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知识; 简单故障的识别与处置,事故的报告方法;
设备操作系统的检查和使用方法; 砸伤、挤压伤、打击伤等工伤的自救和互救知识;
急救箱的使用方法。
36
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四十二分 。
– 培训类型:
上岗前 在岗期间 换(转)岗培训。
属烟雾、噪声
中电机运行过程中产生
浇注
高温、热辐射、金属氧化 物粉尘、塑料气化模熔化、 CO、CO2等
落砂清理 粉尘、噪声、振动
劳动强度大、危害程度高
10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四十二分。
2、锻 压
11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四十二分。
• 锻压是锻造和冲压的总称。锻压是对坯料 施加外力,使坯料产生部分或全部的塑性 变形,从而获得锻件的加工方法。
1.2工艺简介与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 1.2.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
存在环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
备注
造型
粉尘、甲醛、酚、氨、二 乙胺、噪声、振动、高温
粉尘视使用的砂的种类而 定,一般为矽尘,毒物与 使用粘合剂的种类有关
砂型烘(干芯)高S电O温磁2、、场氮热和辐氧微射化波、物辐C射等O、、高C频O2、
如果使用煤和煤气作燃料 会产生;
配备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等。
30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三点 四十二分 。
• 6.6噪声控制措施 • 噪声是机械制造工业中的重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 • 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重点治理,源头控制(气锤、空压
机、打磨、抛光、冲压、剪切等) • 对高强度噪声源集中布置; • 设置隔声房加以屏蔽,采取隔声和吸声处理;

机械加工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机械加工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编号:AQ-JS-03281(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机械加工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Analysis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machining机械加工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一、主要工种及生产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一)车削在车床上用车刀切削各类工件。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无机粉尘、噪声。

(二)刨削在牛头刨床及龙门刨床上用刨刀切削工件的平面或沟槽,刨削可以加工零件的平面及沟槽。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无机粉尘、噪声。

(三)铣削用铣床的铣刀加工工件。

铣床有卧式铣床、万能铣床、立式铣床、工具铣床及龙门铣床等。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无机粉尘、噪声。

(四)磨削在磨床上用砂轮进行切削加工。

砂轮在高速旋转下切入工件表面,将工件表面的金属层不断切除。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无机粉尘。

(五)钻镗钻削主要用于加工工件上一定直径的孔。

先用钻床钻孔,然后用扩孔钻扩孔,在进行铰孔。

镗削主要用于大型、中型箱体零件或机架上的大孔、同轴孔、平行孔的加工。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无机粉尘。

(六)钳工主要依靠手工工具对金属进行切削加工。

其基本操作有划线、锯割、凿削、锉削、刮削、研磨、钻孔、铰孔、攻丝、套扣等,这些操作大多是在台虎钳夹持下进行的。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无机粉尘。

二、常见职业病噪声聋为机加工常见职业病。

3.4涂装一、主要工种及生产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一)静电涂装是以接地的被涂物作为阳极,涂料雾化气或电栅作为阴极,接上负高压电,在两极间形成高压静电场,在阴极产生电晕放电,使喷出的漆滴带电,并进一步雾化。

职业危害和环境因素识别(完整版)

职业危害和环境因素识别(完整版)

职业危害和环境因素识别为做好本项目的职业卫生安全保障工作,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使用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在有职业危害的施工作业前后,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符合职业病要求的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以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安全,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规定。

一、本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1、职业中毒a、铅及其化合物中毒(电池,油漆、喷漆等)。

b、锰及其化合物中毒(电焊)。

c、硫化氢中毒(化粪池作业工人)。

d、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e、甲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f、二甲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g、汽油中毒(驾驶、汽修、机修等)。

h、氯乙稀中毒(粘接、塑料、焊接、堵漏、防水等)。

2、尘肺a、水泥尘肺(水泥库、装卸)。

b、电焊工尘肺(电焊、气焊)。

3、物理因素职业病a、中毒(露天作业)。

b、局部振动病(打夯机、振动棒、混凝土平板振动器等)。

4、职业性皮肤病a、接触性皮炎(中国漆)。

b、电光性皮炎(紫外线)。

5、职业性眼病a、化学性眼部烧伤(酸、碱、油漆)。

b、电光性眼炎(紫外线、电焊)。

c、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激光))。

6、职业性鼻喉口腔疾病a、噪声聋(铆工、校平、气锤)。

7、职业性肿癌a、苯所致白血病(接触苯及其化合物油漆、喷漆)。

8、其它职业病a、职业性病态反应性肺泡炎(接触中国漆、漆树等)。

b、金属烟热(锰烟、电焊镀锌管、熔铅锌)。

c、职业性哮喘(接触易过敏之土漆、樟木、苯及其化合物)。

二、职业危害的主要工种三、防治措施(一)、电焊工作业职业危害的防护电焊作业中有害因素种类繁多,危害较大,因此,为了降低电焊工的职业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通过提高焊接技术,使焊接操作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人与焊接环境相隔离,从根本上消除电焊作业对人体的危害。

五金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标准版本

五金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5372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五金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标准版本
五金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
护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五金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是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作业可造成听力下降。

部分企业使用三氯乙烯清洗工件表面以达到脱脂、去油污目白。

接触者急性中毒可产生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部分敏感者在初次接触三氯乙烯20天左右,出现发热、全身皮疹或大疱等皮肤损害,同时可合并严重的肝肾损害,死亡率高。

防护要点
1、改进工艺,采用吸声,消声、隔声等措施控
制声源,工人戴防噪声耳塞(罩)作业。

2、以无毒或低毒物质替三氯乙烯,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除毒措施,工人应戴活性碳防毒口罩作业。

3、对三氯乙烯敏感的个体极易发生药疹样皮炎。

初次接触三氯乙烯者在前3个月内如出现类似感冒样的症状或皮症,应立即停止接触并密切进行医学观察。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机械制造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机械制造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动火作业你要了解的知识一、动火作业定义动火作业是指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置以外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

二、动火作业审批管理要求1.动火作业许可申请(1)作业申请人负责准备动火作业许可证等相关资料,提出动火作业申请。

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动火作业时,均应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2)凡是没有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没有落实动火安全措施或动火安全工作方案,未设现场动火监护人以及动火安全工作方案有变动且未经批准的,禁止动火。

(3)动火作业许可证是动火现场操作依据,只限在同类施工条件、同类介质、同一设备(管线)、指定的措施和时间范围内使用,不得涂改、代签。

(4)项目可结合实际情况,可在节假日、国家重要活动期间,以及项目认为对生产有重大影响的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和存在重大危害的作业,实行动火作业审批升级管理和现场作业升级管理。

(5)作业单位应提前办理动火申请,申请前应针对动火作业内容、作业环境、作业人员资质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控制措施。

2.动火作业审批(1)项目部接到作业申请后,如作业现场为生产区域内动火作业,现场经理应亲自组织总包方和施工承包商有关人员集中进行书面审查。

审查内容包括:①确认作业详细内容。

②确认作业人员资质和能力。

③分析、评估周围环境或相邻工作区间的相互影响,确认动火前后应当采取的所有安全措施,包括应急措施。

④确认动火作业许可证期限及延期次数。

⑤其他。

(2)书面审查通过后,授权人应当组织作业申请人、相关方及有关人员进行现场核查。

现场核查内容包括:①与动火作业有关的设备、工具、材料等。

②现场作业人员资质及能力符合情况。

③系统隔离、置换、吹扫及气体检测情况。

④安全设施的配备及完好性,消防、急救等应急措施落实情况。

⑤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情况。

⑥人员培训、沟通情况。

⑦其他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3)书面和现场核查通过后,申请人、批准人和相关方均应在作业许可证上签字。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二篇)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二篇)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机械制造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

但机械制造过程中的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和装配等工艺,均存在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同时机械制造业涉及范围广泛,产业工人队伍庞大,因此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日益突出。

危害因素机械制造业的主要生产工艺包括:铸造工艺、锻压工艺、热处理工艺、机械加工工艺(钻、铣、镗、车、刨、磨等)、金属表面处理工艺、焊接与气割工艺、涂装工艺和组装。

铸造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化学毒物、噪声、振动、高温与热辐射、高频电磁场和微波辐射等。

模样制造、铸件的落砂与清理过程中产生型砂尘,浇注过程中产生金属烟尘。

用树脂做胶黏剂制芯时可接触酚、甲醛和氨;煤炉作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

在震实、压实等机械设备运行中产生噪声、振动。

砂型和砂芯烘干设备、合金熔炼设备、浇筑过程中产生高温与热辐射。

采用高频感应炉或微波炉加热时产生高频电磁场和微波辐射。

锻压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化学毒物、噪声和振动、高温与热辐射。

锻造炉、锻锤工序中加料、出炉、锻造过程可产生金属粉尘、煤尘和炉渣尘等。

燃烧锻炉可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镁件时可产生氧化镁烟。

冲床、剪床可产生高强度噪声,一般为脉冲式噪声。

加热炉产生高温与强辐射热。

热处理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毒物、噪声、高温与热辐射、高频电磁场。

在渗碳、渗氮等过程中产生,如氮化过程产生氨气、氢化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在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噪声。

各种加热炉和被加热的工件会产生高温与热辐射。

高频电炉运行时产生高频电磁场。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化学毒物。

工艺过程中通常产生酸雾、碱(硫酸、盐酸、磷酸、氢氧化钠、二氧化氮、铬酸盐),有些工艺会使用氰化物、镍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氧化锌、氯化物、苯、二甲苯、乙二醇等化学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加工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分析(标准版)
机械加工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标准
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主要工种及生产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一)车削
在车床上用车刀切削各类工件。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无机粉尘、噪声。

(二)刨削
在牛头刨床及龙门刨床上用刨刀切削工件的平面或沟槽,刨削可以加工零件的平面及沟槽。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无机粉尘、噪声。

(三)铣削
用铣床的铣刀加工工件。

铣床有卧式铣床、万能铣床、立式铣床、工具铣床及龙门铣床等。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无机粉尘、噪声。

(四)磨削
在磨床上用砂轮进行切削加工。

砂轮在高速旋转下切入工件表面,将工件表面的金属层不断切除。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无机粉尘。

(五)钻镗
钻削主要用于加工工件上一定直径的孔。

先用钻床钻孔,然后用扩孔钻扩孔,在进行铰孔。

镗削主要用于大型、中型箱体零件或机架上的大孔、同轴孔、平行孔的加工。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无机粉尘。

(六)钳工
主要依靠手工工具对金属进行切削加工。

其基本操作有划线、锯割、凿削、锉削、刮削、研磨、钻孔、铰孔、攻丝、套扣等,这些操作大多是在台虎钳夹持下进行的。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无机粉尘。

二、常见职业病
噪声聋为机加工常见职业病。

3.4涂装
一、主要工种及生产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一)静电涂装
是以接地的被涂物作为阳极,涂料雾化气或电栅作为阴极,接上负高压电,在两极间形成高压静电场,在阴极产生电晕放电,使喷出的漆滴带电,并进一步雾化。

带电漆滴受静电场的作用沿电力线方向吸附在被涂物上。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甲醇、环己酮、乙酸乙酯。

(二)电泳涂装
是将被涂物浸渍在水溶性涂料中作为阳极(或阴极),另设一个与其对应的阴极(阳极),在两极间通直流电,靠电产生的物理化学反应,使涂料涂布在被涂物上的一种涂装方法。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汽油。

(三)揩涂
一种常用的手工操作涂漆法(俗称抛光涂饰),是用手工将蘸有稀漆的棉球揩拭被涂物,进行装饰性涂装。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汽油。

(四)刮涂
刮涂是采用刮刀对粘稠涂料进行厚膜涂装的方法。

一般用来涂布腻子和填充剂,涂布油性清漆、硝基清漆等。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

(五)转鼓涂装
是将被涂物置于鼓形容器中,利用回转的方法来涂装,适用于小件物品的涂装(如螺栓、螺帽等)。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

(六)喷涂
喷涂包括空气喷涂、无空气喷涂及自动喷涂等方法。

先将涂料雾化或雾状,在气流的带动下,将涂料高速的涂着在被涂物上。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

(七)刷涂
手工采用排刷或滚筒刷涂漆的办法,将液状涂料均匀的涂着在被涂物上。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

(八)浸凃
将被涂物浸入涂料中吊起后滴尽多余的涂料,适合于形状复杂的被涂物;小件被涂物如纽扣、小零件等,可装入金属网栏中浸入涂料,提起后经高速离心机甩掉多余的涂料。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

(九)淋涂
涂料呈连续的雾状落下,使在雾幕下通过的被涂物涂上漆,适合于胶合板等流水涂装;也可用喷嘴将涂料淋在被涂物上,适用于漂浮面而不能浸凃的中空容器。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

(十)其他涂装
不同的被涂物可采用不同的涂装方法。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采用辊涂、气溶胶涂装、抽漆等方法。

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苯、甲苯、
二甲苯。

二、常见职业病与多发病
1、苯中毒。

2、甲苯中毒。

3、二甲苯中毒。

4、皮肤损害:接触多种脂溶性物质,可引起皮肤干燥、角化、皲裂、皮疹、水泡等皮肤损害。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