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导学案(学生用)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导学案第【1】篇〗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背诵课文、默写课文2、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4、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学法指南】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
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
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上片:写景第一层:总写北国风光;第二层:具体写冰封雪飘;第三层:设想雪后美景;下片:议论、抒情第一层:评论历代英雄;第二层:抒发宏伟抱负。
1、毛泽东诗词的雄浑、奔放、挺拔、流畅。
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诗词作品的独特风格。
笔意爽健,格调流畅,在内容和艺术上处处让人觉得他的博大精深。
表现在《沁园春·雪》这首咏雪词上,尤为突出,它笔力遒劲,挥洒纵横、气势磅礴、诗情奔放、舒卷自如。
论空间,纵横万里;论时间,上下千年;论天象,冰雪、晴日;论地形,大河群山;论人物,帝王英雄。
论景物,河流大雕……丰富的想象力,巨大的概括力,一气呵成,创造出诗词艺术的极高造谐。
2、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为一体《沁园春·雪》是一首非常典型的写景咏怀词。
作者将写景与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突出作品的主题,强化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词作上阕写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纵横四野,气势磅礴,却又寓情于景,充满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下阕是议论加抒情,由对祖国河山的赞美,引出无数英雄,并对历代英雄进行评说,寓情于议。
“俱往矣”由评点历史人物转到赞扬当代风流,从而深化主题,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沁园春雪》学生导学案
课题: 1、沁园春雪姓名班级小组编号评价【预习课导学】(晚自习30分钟)预习任务:资料准备:了解新闻的有关常识和这两篇课文的写作背景。
自主积累:结合本文的课下注释,理解这篇课文的重点词语,并在练习本上抄写记忆。
自我感悟:试着找一找两则新闻的要素及导语、主体部分。
预习步骤:初读文本读顺读畅:认准字形、读准字音,大声诵读把握诵读的节奏尝试读出诗人的感情。
第二步:再读文本,体会情感:1、边读边结合课下注释、自己预习的成果以及平时的积累试着理解诗歌的内容。
2、再次默读课文,在诗歌中划出令你感受最深或最喜欢的语句和词语,并试着从字面义和语境义、主旨和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
【资料助读】一、文体知识词的相关知识:词,兴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词最初是配乐歌唱的,称为“曲子词”。
后来词也跟乐府诗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称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它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平仄。
标题一般是词的内容的集中表现,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二、走近作者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他留给后人的雄伟诗词,流光溢彩,瑰丽壮美,发黄钟大吕之强音,吐山川日月之精华,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激起强烈的共鸣。
他的主要诗词有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游泳》等【展示课导学】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背景及词的有关知识,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通过合作探究,反复诵读,把握词的意象,感受词的意境,深刻理解作者的情感、胸襟和抱负。
3、激情投入,阳光参与,感受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豪迈情怀。
预习检测(课件显示)【自研自探导学】1、词的上阙是如何形象地勾勒出一幅严冬的雪景图的?(情由景生,景为情设,结合作者情感,先找出上阕选取了哪些意象?然后看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怎样的景象?)(朗读诗歌,找出意象描绘画面)2怎样赏析“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八上《沁园春·雪》导学案
八上《沁园春·雪》导学案
一、文本理解
1.仔细阅读全诗,了解主要内容和意蕴。
2.理解每个词汇的含义,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诗句。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运用,掌握诗歌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二、背景介绍
1.了解作者毛泽东的生平背景和文学创作背景。
2.探究《沁园春·雪》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社会背景。
3.了解《沁园春·雪》这首诗在毛泽东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和意义。
三、文本解读
1.解读诗歌中运用的典故、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形象,理解其象征意义和表现手法。
3.探究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并思考其对我们的启示和影响。
四、语境感受
1.体验诗歌中所描绘的雪景,感受其美妙和神韵。
2.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探究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3.探讨诗歌中所表达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并思考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启示和影响。
五、写作创作
1.小作文:就你所读的《沁园春·雪》这首诗歌进行分析,包括意象、表达思想与情感方式以及启示等方面。
2.大作文:比较《沁园春·雪》这首诗和其他一首描写雪景的现代诗歌,分析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并谈谈自己的感想。
总结
通过本次的导学案学习《沁园春·雪》这首诗歌,我们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诗歌
的主要内容和意蕴,还可以领略诗歌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同时,我们也能够更好地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借此思考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和生命的意义。
《沁园春·雪》导学案(通用16篇)
《沁园春·雪》导学案(通用16篇)《沁园春·雪》导学案篇1知识目标: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素质教育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教学媒体: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题解与背景:毛泽东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
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领导全党和人民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一次,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之后,写下了这首诗词。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上阕:描写北国雪景下阕: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三、研究下列问题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3、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山舞银蛇,原驰蜡象……)4、哪几句是虚景?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6、作者用一个惜字统领全文、评价历史人物,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惋惜、委婉批评不足)7、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四、反复朗诵课文并能达到熟练成诵五、作业:1、查找资料。
抄录一首毛泽东的诗词并谈谈你的理解2、背诵抄录《沁园春雪》第二课时一、复习上内容1、背诵默写这首诗词2、交流所抄录的另一首毛泽东诗词并谈谈自己的理解3、学生评价二、阅读课后诗《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并比较两首词的异同点这两首诗共同点都是写雪景,都有雄壮的气势、豪放的风格。
前者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后者是写景叙事之作,描写行军的一个场面,表现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前者上片写景下片议论,后者上片写景,下片叙事。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沁园春 雪》学生导学案
学生导学案
课题
沁园春雪(毛泽东)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这首词的意象,学习通过解读意象分析作者情感的基本方法。
2.了解这首词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特点,学习通过理解议论抒情句,分析作者思想情感的方法。
3.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课前任务
课前学习任务
1.结合工具书,给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正音并理解词义。
学习任务二
概括雪景,拟写小标题:选择1-2幅画面,陈述画面是如何展现特点的。
1
2
命名依据:
命名依据:
学习任务三
补全下面对联的下联:
望雪景壮美如画,绘江山如此多娇。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雪》的发表,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大的轰动?
2.朗读课文,尝试标出重音和节奏。
学习任务一
大声朗读《沁园春·雪》,确定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并浅析其原因。
穿插写作背景:《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在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创作的。当时,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不久,毛泽东在一场大雪之后,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面对“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
第01课 赏壮美雪景 悟伟人情怀——沁园春雪(导学案)(学生版)-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
赏壮美雪景悟伟人情怀——《沁园春·雪》导学案【学习目标】1.诵读诗词,感受诗词的韵律美,把握其感情基调,理清思路。
2.品味诗词中的意象,体会诗词的意境,分析诗词的艺术手法。
3.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和无产阶级英雄的热爱、赞颂之情。
【重点难点】1.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品味诗词中的意象,把握其感情基调。
2.分析诗词的艺术手法,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和无产阶级英雄的热爱、赞颂之情。
【学习过程】知识简介1.题目解读“沁园春”是,规定了词的格式。
“沁园春”这个词牌规定114个字,分上下两阕,上阕13句,下阕12句,句号处必须压韵。
“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
“雪”是这首词的,揭示了词所写的内容。
2.文体知识词简介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词”,是古代一种韵文形式,诗歌的一种,产生于唐,流行于五代,以两宋成就最高。
分类词大致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0字以上)。
一首词,有的只有一段,成为单调;有的分两段,成双调;有的分三段,称三叠或四叠。
流派词基本分派和派两大类。
派风格特点:结构缜密,清新绮丽。
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派风格特点:题材广阔,气势恢宏。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3.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笔名,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马克思主义预习案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主要作品有《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游泳》等。
4.背景简介写作背景:《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
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从陕北出发,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西部。
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沁园春 雪》导学案(学生)
《沁园春雪》导学案课型新授姓名班级授课时间一、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2.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3.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二、学习重点1.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2.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三、学习难点:1、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学法指导:1、反复诵读,在理解词的字面意思的基础上,借助音像资料,细致地感知词中的形象,深入领悟诗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和壮志豪情。
对于重点字词要细致地揣摩,细心咀嚼品味,以充分感受本词语言十分凝练、贴切、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五、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2、了解背景:3、自读课文,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朗读录音,试悟此词的风格,体会读出感情。
(1)、这首词的感情基调:(2)、朗读中的停顿、重音。
(3)、朗读中的节奏、语调、语速。
2、正音:分()外妖娆()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今朝()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三)、赏析理解:1、这首词中上阙总写北方雪景的句子是2、提问:上阙中“望”字统领哪些内容?景物描写是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流露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和精神?45、讨论:“惜”一词中包含着作者哪些丰富的感情?6、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7、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四)总结:谈一谈你从词中读出了什么?(五)巩固练习:1.给加黑的字注音:沁园春( ) 莽莽( )红装素裹( )折腰( )略输( ) 稍逊( )成吉思汗( )今朝( )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红 zhuāng 素裹( ) 顿失 tāo tāo( ) 江山多 jiāo( )一代天 jiāo( ) 3.给加线的字填写正确的解释:(1)惟余莽莽( )(2)惟余莽莽( )(3)顿失滔滔( )(4) 须晴日( ) (5)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6)稍逊风骚( )4.填空:(1)、《沁园春•雪》在上下阕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 雪》导学案
第1页 第2页清平乐 六盘山 毛泽东(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燕。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1 第1课 《沁园春 雪》导学案【 学习目标】1、熟练背诵并准确默写课文,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3、通过诵读把握词的意象以及小组合作来理解词内容,感受词的意境,并深刻理解情与景的关系。
【 学习重难点】1、 吟诵、品读诗歌,感悟、体察词作的意蕴和情境。
2、 丰富想象,领略词作的诗情画意。
认识诗人对历代帝王的评论。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并熟练背诵。
勾画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词并查字典,明确其音,形,以便准确默写。
2、用红笔勾画出“教材助读”部分的重点并重复记忆。
3、在充分预习自学的前提下,认真完成预习自测题目,书写认真规范,严禁照抄参考书或他人学案,组长监督组员完成。
4、将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5、限时完成 【教材助读】 一、了解背景1936年2月,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
蒋介石则迎合日本帝国主义的要求,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
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
与此同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
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
二、文体知识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全盛时期。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沁园春,词牌名;雪,题目。
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做诗以咏其事,调名由此而得。
《沁园春雪》导学案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沁园春雪》导学案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沁园春雪》导学案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1《沁园春雪》导学案设计(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沁园春雪》是朱自清先生所作的一篇散文,是一篇对故乡的赞美,同时也是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追求。
这篇文章中,朱自清先生用泼墨的笔法,生动地描述了故乡满是春雪的景象,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情厚爱。
本导学案适用于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语文教学。
通过阅读《沁园春雪》,我们将能够理解并分析文中的文学特点,领会朱自清先生的情感和意境,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创作。
一、导入新课1. 观看相应视频材料,在班内进行讨论。
2. 引导学生了解“江南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流派。
3. 引入本文,介绍朱自清先生的写作特点及其代表作。
二、阅读过程1. 预测文章内容:根据标题和题目的语境,学生们需要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
2. 阅读文章:尽可能多的细节,如场景、人物、语言、情感、逻辑等。
3. 分析文章:学生可以双人或小组讨论,分析文章的文学特点,如篇章结构、笔法、主题等。
4. 感受文章:了解和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体会故事中的人物感受和情感冲动。
三、延伸阅读1. 比较:引导学生选择其中一篇朱自清先生的作品,比较其文学特点与《沁园春雪》的异同之处。
2. 仿写:以《沁园春雪》为样例,让学生们自己撰写类似的散文作品,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情与情感。
3. 探究:引导学生更深入了解年代背景、文学流派、社会背景等知识,将《沁园春雪》放到更深层次的文学背景中进行探究。
四、总结与反思1.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朱自清先生的写作特点、文学分析和创作扩展。
2. 反思:让学生进行反思,包括课堂表现、学习感受和问题汇总,以便老师对教学作出改进和调整。
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设计和教学实践,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沁园春雪》这篇散文的文学特点和朱自清先生的写作风格。
同时,通过阅读和创作扩展,我们将能够更加深入体验和领悟故乡的情感和意境,认识到家乡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促进其健康成长通过本次针对《沁园春雪》这篇散文的导学,我们深入了解了朱自清先生的文学特点、写作风格以及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01----沁园春 雪导学案(学生用)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沁园春•雪》导学案课时:2 主备人:宋萌审核人:马建军编号:201201 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一、学习目标1.感受词中精炼的语言及丰富的表现力;2.理解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3.体会诗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诗人的伟大抱负及壮志豪情。
二、知识链接1.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2.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
)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3.词: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常见的词牌名:沁园春、水调歌头、蝶恋花、菩萨蛮、念奴娇、采桑子、西江月、卜算子、虞美人、满江红、浪淘沙、浣溪沙、望江南、如梦令、钗头凤、点绛唇、木兰花、渔家傲、摸鱼儿……词按段的多少分为单调(只一段,也叫一阕)、双调(两段,也叫上下阕,或叫上下片),三叠(三段)、四叠等。
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以上)。
沁园春雪导学案(学生用)
史口镇中学八年级(下)学案1.《沁园春·雪》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作者、字词等文学常识。
2、有感情的诵读诗词,会赏析词中优美句子。
3、走进诗词意境,说说诗词的思想感情,概括词人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4、学会比较阅读。
【学习重点】1、学会欣赏诗词,体会词的意境,说说作者表达的感情。
2、概括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学习难点】学会比较阅读。
【知识链接】1.词的知识文体常识积累:词:文体名,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
2.创作背景与发表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后,毛泽东率长征队伍胜利到达陕北,在陕北的清涧县,于一场大学之后攀到白雪皑皑的塬上视察地形,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3.文学常识:(1)走进作者:毛泽东,字,笔名,1893年12月26日生,1976年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伟大的、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自主学习】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分()外妖娆()成吉思汗()惟余mǎngmǎng()折()腰风骚()稍逊()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代天jiāo( ) 数()风流人物今朝()2、解释下列词语, 加点的字另作解释。
惟余莽莽:风流人物:折腰:风骚:红装素裹:3、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和情感。
②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的一项是()A.望/长城内外B.数/风流人物C.山/舞/银蛇D.欲/与天公试/比高3、课文解读(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请把写静、动景的词语划出来。
《沁园春·雪》导学案
沁园春·雪导学案一、背景知识1.1 沁园春《沁园春·雪》是毛泽东所作的一首诗,收录于《毛泽东选集》中。
在诗中,毛泽东借雪景来表达自己对祖国未来的希望和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沁园春”是毛泽东的诗名,也是他生前居住的地方。
毛泽东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文字作品,其中不乏一些流传甚广的名篇。
1.2 雪雪,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文学意象。
在文学中,雪往往被用来描绘自然的美景,同时也可以抒发作者的喜怒哀乐,表达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雪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它常被用来表达寂静、纯洁、深情等情感。
二、诗歌分析2.1 诗歌背景本篇诗歌创作于1960年代初期的冬天,当时正值中国大陆政治风云变幻、经济困难的时期。
2.2 诗歌结构《沁园春·雪》全诗共有三十二个字,共七句,属于七绝体。
2.3 诗歌意义一、第一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出北方严寒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北方地区客观环境的敬畏。
通过描写自然风光,诗歌表达出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二、第二、三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描写了中国古代名胜长城及昊起的黄河江山,写出了一种历史失落和心灵的不安,反对对古老文化的颓废、消失不见和自然生态的破坏。
这几句诗中所表现的态度,可看出作者寄予诗中情感的厚度和人格苍劲挺拔的个性。
三、第四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描绘出声势磅礴的自然景象,表现出作者对天地自然的豪放感和激烈的情感。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未来革命的信心和决心,展现出大无畏的个性和革命精神,具有郑重的感召力。
四、第五句“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用“红”和“素”两个词,表现出白雪覆盖之后的明媚景象,同时由此引出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这句诗是作者对美好希望的展现,具有积极向上的思想性。
五、第六、七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沁园春雪导学案
《沁园春·雪》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2、水平目标:品味诗歌凝练、贴切的语言;深情诵读这首词,深入感受词中的意境,深切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作为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和壮志豪情。
教学重点:深情朗读。
教学难点:结合诗句的内容,把握朗读的感情。
教学时间:1 课时预习准备(早自习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注意停顿和重音。
2、了解文章大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
自古以来咏雪的诗句不胜枚举,你会背诵的在哪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梨花开。
——岑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白雪却嫌春色好,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李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咏雪的诗词,欣赏北国壮美的雪景,品味伟人博大的胸襟。
二、了解背景。
1931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地区,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华北地区,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而此时,国民党政府却奉行不抵抗政策。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长征部队顺利到达陕北,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先遣队准备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
在渡河前夜,恰逢大雪,毛泽东于雪后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
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茫茫雪景,毛泽东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三、检查预习。
1、注音释词。
(指名演板,每小组一名)(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沁.园春()莽.莽()素裹.()分.外()稍逊.()折.腰()数.风流人物()成吉思汗.()妖ráo()原chí蜡象()jìng折腰()一代天jiāo()(2)解释词语。
惟余莽莽红装素裹折腰输风骚一代天骄俱往矣风流人物2、指名朗读。
(其他同学点评)3、多媒体展示节奏、重音,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四、自主学习。
《沁园春雪》教案(优秀8篇)
《沁园春雪》教案(优秀8篇)沁园春·雪篇一《沁园春雪》学习目标:1、积累《沁园春雪》中重点字词2、抓住关键词语,领会诗歌宏阔的意境,感受毛泽东的博大精神和革命壮志。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初步理解这首词的大意。
2、以“我所了解的毛泽东”为题,收集资料,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课堂学习:一块:诵读欣赏,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1明确要求,播放《沁园春雪》的朗诵看课文,听朗读2谈听后的体会,把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交流体会3组织朗读。
请2-3位同学进行朗读交流4、组织评价学生评价5初步理解大意,准备质疑。
看页下注释,理解大意,记录疑问。
6组织交流、评价;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总结。
交流,互评7组织朗读。
全班齐读第二块:小组合作探究,精读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1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我所了解的毛泽东” 交流、补充2问题情境:这首词问世之初,就备受推崇,人们盛赞这首词“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
它的发表也使蒋介石集团惊恐万分,蒋介石立即唆使其御用文人进行反扑。
学生听讲3、小组合作探究:这首词为何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要求从词的内容、主题及其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探究)参与到各小组中进行指导。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4小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5组织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学习其他小组的长处6、对小组发言进行补充并板书。
听讲、记笔记第三块:语文活动:学唱歌曲《沁园春雪》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1播放歌曲《沁园春雪》听歌曲学唱课后学习:收集描写雪的诗词、散文,选择其中一篇与《沁园春雪》中的雪景比较、分析,写200字左右的心得。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学设计篇二云南省泸县第四中学张开芳一、导入:四大文明的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幅员辽阔;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有汹涌澎湃的长江黄河;有“甲天下”之称的桂林山水;有动物王国之称的云南;有肥沃辽阔的四大平原……这一切,无不如磁铁般的吸引着每个炎黄子孙的衷肠,无不使多少巾帼英雄为之倾倒;也无不使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在这块黄土地上争名夺利;也曾引来了如豺狼虎豹的帝国者……那么,究竟是什么人才是这片黄土地的建设者呢?(揭示课文并板书标题)二、整体感知:(注: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1、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导语中所提出的问题。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沁园春 雪》导学案11
《沁园春·雪》导学案2021.11.24一、学习目标(一)知识方面1.词的基本知识。
2.掌握本词中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二)情感态度方面1.体会立志与成功的关系。
2.通过学习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宽阔的胸怀,宏大的气魄,坚定的信心。
3.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三)能力方面1.掌握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音乐美。
2.领会上下阕写景议论抒情的关系,懂得诗用形象思维的特点。
3.掌握一定的朗诵技巧;能够熟悉朗诵比赛的基本方法。
二、知识积累1.词的知识。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是可以合乐歌唱的诗。
起于隋唐,盛于宋代。
又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一般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到90字为中调;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一首词称为一阕(一片);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上下片)。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2.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名动山城,轰动全国。
三、基础巩固1.明确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写出划线词语拼音。
分()外妖娆()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还()今朝2.重视易错词语的写法,将划线词语准确抄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惟余莽莽折腰风骚红装素裹四、阅读思考学习上阙1.提问: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2.讨论: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3.指出写静、动景的词语,体会其意境。
1《沁园春·雪》学生版导学案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沁园春•雪》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一、学习目标1.感受词中精炼的语言及丰富的表现力;2.理解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3.体会诗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诗人的伟大抱负及壮志豪情。
二、知识链接1.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2.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
)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3.词: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常见的词牌名:沁园春、水调歌头、蝶恋花、菩萨蛮、念奴娇、采桑子、西江月、卜算子、虞美人、满江红、浪淘沙、浣溪沙、望江南、如梦令、钗头凤、点绛唇、木兰花、渔家傲、摸鱼儿……词按段的多少分为单调(只一段,也叫一阕)、双调(两段,也叫上下阕,或叫上下片),三叠(三段)、四叠等。
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以上)。
毛泽东的这首词是用古典的形式写成的现代诗歌。
《沁园春.雪》导学案
《沁园春·雪》导学案导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积累重要字词,背诵默写本词;2. 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1. 理解多角度生动细致写景的方法;2. 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培养爱国主义思想。
导学重点1. 品读精练、优美的语言;2. 学习多角度生动细致写景的方法。
导学难点领会本词的思想感情,感悟毛泽东宏大气魄的精神境界。
导学方法:问题导学教学时数:1课时导学环节一、导入1.课件展示毛泽东的年轻和成年画像,让学生认识毛泽东。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毛泽东的一首词《沁园春雪》,板书课题。
2.解题。
提问,让学生知道: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二、了解作者课件显示“关于毛泽东”的常识。
1.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国领袖。
2. 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三、朗读(一)读准字音1.学生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勾画词语,标出句子序号。
2.抽学生试读。
抽2名学生分别读上、下片;学生评价,教师指导并正音。
分(fèn) 娆(ráo )逊(xùn )数(shǔ) 汗(hán)(二)读出节奏1. 女生读上片2. 男生读下片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三)读懂意思(一)掌握词义(课件显示词语)让学生自学、抽问、勾画重点词语。
(二)品析语言、情感、写法(课件显示问题)1.上片前3句中的“千里”“万里”的意思?互文,交叉表达,“千万里”的意思。
2. 读“望”的内容语句(上片中7句)“望”字能否换成“看”,请揣摩一下动作。
《沁园春雪》教案(精选8篇)
《沁园春雪》教案《沁园春雪》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沁园春雪》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沁园春雪》教案篇1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依据以上理论,再结合单元教学目标,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知识目标:读懂诗歌内容,欣赏词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理解关键词语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理解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来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通过理解诗人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立下远大抱负,敢于超越前人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感情,体会最后三句的含义难点:上阕写景是为下阕评古论今,抒发情怀作铺垫的,这是作者的立意所在,这点初中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是教学的难点。
教法与学法第一、诵读法,诗歌的理解在于朗读,常说“三分诗,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将诵读作为主线贯穿全过程采用初读、听读、分组朗诵、全班朗诵、个读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诗的内涵,感受意境之美,体会作者的感情。
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籍此落实教学目的。
第二、提问法,提问是教学中永远不会过时的教学方法。
按照“切入- 顺承-深化-引伸”的顺序,把全篇课文讲析内容全部带了出来,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受到启示,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第三,练习法。
设计两道反馈检测题,运用练习教学法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目的。
第四、分组讨论法。
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参与活动。
《沁园春雪》导学案(优秀4篇)
《沁园春雪》导学案(优秀4篇)《沁园春·雪》导学案篇一课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另作:原驱)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另作: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激发用语言描述所见美景,强化将情感寄予景中来表达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请学生背诵所学过的或者听说过的关于学的诗词,由此引入新课。
2.用多媒体出示毛泽东生平以及本词的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战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冰雪皑皑的塬上,面对祖国北方壮丽雪景,心潮澎湃,过后便写下了这首词。
二、整体感知:1.字词:多音字:分、数、汗、还、朝。
难字:莽、娆、竞、骚。
2.录音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领会本词所表达的情感。
三、深入研读1.学生齐读,边读边思考如下问题(1)上阕分几层?写法上有何特点?明确:分三层。
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长城、大河、山原,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动静结合;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多姿迷人。
(2)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描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明确: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沁园春•雪导学案(人教版,含答案)
【学习目标】
1、掌握作者、字词等文学常识。
2、有感情的诵读诗词,会赏析词中优美句子。
3、走进诗词意境,说说诗词的思想感情,概括词人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4、学会比较阅读。
【学习重点】
1、学会欣赏诗词,体会词的意境,说说作者表达的感情。
2、概括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学习难点】
学会比较阅读。
【知识链接】
1.词的知识
文体常识积累:词:文体名,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
2.创作背景与发表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后,毛泽东率长征队伍胜利到达陕北,在陕北清涧县,毛于一场大学之后攀到白雪皑皑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于是诞生了这首《沁园春雪》。
3.文学常识:
(1)走进作者:毛泽东,字
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和
____________ ,中国共产党、
诗人,书法家。
【自主学习】
1、注音。
分()外妖娆()
数()风流人物
2、解释下列词语,加点的字
另作解释。
惟余莽莽:风流人物:折腰:风骚:
红装素裹:
3、课文解读
(1)
来。
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1893年12月26日生,1976年—,伟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笔名
成吉思汗()今
朝()
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请把写静、动景的词语划出(2) 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
【合作探究】
4、“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 ,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5、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6、在雪景中,作者既有静态的描写,也有动态的描写,找出来加以分析。
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前句是静态描写,后句是动态描写,“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请你也找一句,加以分析:
7、在这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8、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
9、这首词语言上有什麽特点?
【精读精练】
精读诗歌下阕
10“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11、对于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
12、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
13、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
【拓展延伸】
品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课前打印发放)
甲我爱你,塞北的雪(王德)
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
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
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使节。
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
你用白玉般的身躯,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你把生命溶进土地哟,滋润着返青的麦苗,迎春的花叶。
乙 (唐 岑参 ) 北风卷地白草
折, 忽如一夜春风来, 散入珠帘湿罗幕,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
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毛泽东一生对雪情有独钟,甚至不允许扫除院子中的雪。
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 体现三位诗人对雪的喜爱?试各写出一句。
(答案不唯一 ) 毛: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王: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
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6、甲诗歌颂的仅仅是雪花吗?谈谈自己的理解。
由“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
,你 联想起哪位诗人的绝唱?又联想到春天的哪一位使者? 1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咏雪的千古绝唱,你能说说好在哪里 吗?由“梨花开”你又联想到哪位文人墨客的名句?
18、乙诗的内容兼及咏雪和送别两个方面。
描写雪景,既有大笔挥洒,又有细致描 画,鲜明地再现了边塞的自然风光,又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大笔挥洒的诗句如: “瀚 海阑千百丈冰”等,细致描画的诗句如: “狐裘不暖锦衾薄”等。
写送别,以结尾两句 最妙,言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
如果你是诗人, 看着雪地上的马蹄印, 会想些什么呢?
【拓展提升】
19、找几句古诗词中表达作者的抱负的诗句。
20、找几个含“雪”字的成语。
21、找几句写雪的古诗。
课堂检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胡天八月即飞雪。
千树万树梨花开。
狐裘不暖锦衾薄。
1默写这首词:
2、 毛泽东,字 _______ ,我国伟大的政治家、
春雪》是一首 ___________ ,沁园春是 ________ ,雪是 3、 指出下列句子用的修辞手法: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4、 “惟余莽莽”中“惟”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 ,写出白雪—
“顿时滔滔”中“顿”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 ,写出冰封 _______ 准确的写出了北方冬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本文用“ __________________ ,_ 阙对历代英雄的评论。
6、 词中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分别指 7、 风骚原指《 》里的《 》和《 》里的《 》,这里指 8 “惜”的作用与上阕哪个词的作用相近?
和诗人,《沁园 。
这两个副词 ”两句由上阙写景自然过渡到下 9、诗人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对“成吉思汗”的评价态度是否一样?分 别体现在哪些词语上? 10、 《沁园春 雪》一文中点明全文主旨,抒发诗人豪情壮志的句子 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怎样理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2、古诗中有很多写雪的句子,请写出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