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对比与翻译(8) 主动与被动

合集下载

英汉语主被动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主被动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主被动对比与翻译一、概念主动与被动体现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语法关系。

所谓主动,是指行为的发出者在句子里是主语,即施事;而被动是指充当句子主语的是某一行为作用的对象,即受事。

二、汉语的被动式与翻译汉语中表达被动概念有三种形式:带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式、不带有被动标记的意念被动式和无主句。

一)带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式带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式,是指借助词汇手段实现的。

主要有“被、由、给、把、让、受、挨、为、使、于、蒙、经、叫、遭受、加以、予以、为……所、是……的、在……中”等。

此类被动句一般表示较强的被动意义,侧重于行为的表达,翻译时一般译成英语的被动句。

如:1. 救济品很快被送到火灾的灾民手中。

Relief was quickly sent to the sufferers from the fire.2. 这些发动机由蒸汽驱动。

The engines are driven by steam.二)不带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式此类句子中的主语或话题实际上是动作的承受者。

句子形式主动,而意义被动。

一般情况下,译成英语,可使用被动式。

1. 这座桥将于今年年底建成。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will be completed by the end of this year.2. 地图挂在墙上。

A map was hung on the wall.三)无主句无主句通常可以用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

一般情况下,可以用英语被动式表达该类无主句。

必须保证8小时睡眠。

Eight hours’ sleep must ne guaranteed.但如果选择的英语动词的意义和英语的行文习惯,也可以用主动式。

洋车夫疑心他醉了,回头叫他别动,车不好拉。

Suspecting he was drunk, the rickshaw puller turned his head and asked him to keep still, for it was hard to pull the rickshaw.三、英语的被动式与翻译、鉴于以上汉语被动句的三种表达方式,我们在翻译英语被动句的时候,要找出适当的被动形式,因为汉语表达被动式的词存在语体等方面的差异,如积极意义(被、受/到)和消极意义(挨、糟)的差异,抽象和具体的差异,口语体(给、叫、让+ 施事)和书面语体差异等。

英汉语主被动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主被动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主被动对比与翻译一、概念主动与被动体现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语法关系。

所谓主动,是指行为的发出者在句子里是主语,即施事;而被动是指充当句子主语的是某一行为作用的对象,即受事。

二、汉语的被动式与翻译汉语中表达被动概念有三种形式:带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式、不带有被动标记的意念被动式和无主句。

一)带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式带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式,是指借助词汇手段实现的。

主要有“被、由、给、把、让、受、挨、为、使、于、蒙、经、叫、遭受、加以、予以、为……所、是……的、在……中”等。

此类被动句一般表示较强的被动意义,侧重于行为的表达,翻译时一般译成英语的被动句。

如:1. 救济品很快被送到火灾的灾民手中。

Relief was quickly sent to the sufferers from the fire.2. 这些发动机由蒸汽驱动。

The engines are driven by steam.二)不带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式此类句子中的主语或话题实际上是动作的承受者。

句子形式主动,而意义被动。

一般情况下,译成英语,可使用被动式。

1. 这座桥将于今年年底建成。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will be completed by the end of this year.2. 地图挂在墙上。

A map was hung on the wall.三)无主句无主句通常可以用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

一般情况下,可以用英语被动式表达该类无主句。

必须保证8小时睡眠。

Eight hours’ sleep must ne guaranteed.但如果选择的英语动词的意义和英语的行文习惯,也可以用主动式。

洋车夫疑心他醉了,回头叫他别动,车不好拉。

Suspecting he was drunk, the rickshaw puller turned his head and asked him to keep still, for it was hard to pull the rickshaw.三、英语的被动式与翻译、鉴于以上汉语被动句的三种表达方式,我们在翻译英语被动句的时候,要找出适当的被动形式,因为汉语表达被动式的词存在语体等方面的差异,如积极意义(被、受/到)和消极意义(挨、糟)的差异,抽象和具体的差异,口语体(给、叫、让+ 施事)和书面语体差异等。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英汉句式翻译中主动和被动角度的差异。

在英语句式中,主动和被动句型的特点以及在中文句式中的对应特点进行了分析。

通过比较主动和被动角度下的英汉句式翻译对比,揭示了翻译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主动角度下的翻译对比中,涉及到了不同语言中主语和动作承受者的表达方式,而在被动角度下的翻译对比中,则涉及到了不同语言中动作执行者和动作承受者的关系。

通过总结主动和被动翻译差异,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启示和展望,指导英汉句式翻译的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加深对英汉句式翻译差异的理解,为翻译工作者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方法。

【关键词】英汉句式翻译、主动与被动角度、差异、特点、对比、研究意义、启示、展望未来1. 引言1.1 介绍文章内容本文主要探讨英汉句式翻译中主动和被动角度的差异。

通过对英语句式主动和被动的特点以及中文句式主动和被动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将探讨两种语言句式之间的差异,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应对这些差异。

通过比较主动角度和被动角度下的翻译对比,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英汉句式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最终,我们将总结主动和被动翻译的差异,探讨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英汉句式翻译的复杂性,为翻译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1.2 阐明研究意义研究英汉句式翻译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翻译工作的发展。

对英语句式主动和被动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英语语法规则,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通过对中文句式主动和被动的特点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文语法结构,提高中文写作水平。

然后,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可以揭示不同语言之间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模式,促进英汉翻译技巧的提升。

通过不同角度下的翻译对比,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译文的表达方式和语境,提高翻译质量。

本研究对于扩大跨文化交流、促进英汉翻译技术提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英汉语言在句式结构上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差异就是主动和被动
结构的使用。

在英语中,主动和被动结构更为灵活,而且在句式中的位置和语法形式也有
不同的表现。

相比之下,汉语在表达主动和被动时则更加倾向于使用不同的动词。

在英语句式中,主动结构通常采用主语+谓语+宾语的形式,即“主语动作了什么”。

而在汉语中,主动句式则更加注重动作本身的描述,往往需要使用相关的状语和修饰词来
表达动作的细节。

举个例子,英语中的主动句式“John eats an apple”,可以直接翻译成“约翰吃了
一个苹果”,这里的主语和动词的顺序与英语基本保持一致。

但是在汉语中,如果想要表
达这个动作的细节,还可以加入一些状语,如“约翰匆匆地吃了一个红苹果”。

相比之下,英语中的被动结构使用更加广泛,同时也更为灵活。

其中,被动结构通常
采用“被动语态+动词不定式”或“被动语态+宾语+附加语”的形式,即“某物被动作了
什么”。

而在汉语中,表达被动语态则更多采用“被+动词+主语”的形式,如“这篇文章被我
翻译过了”。

相比之下,汉语中的被动结构常常借助特定的动词或词组来表达被动语态。

如“这个苹果被咬了”,可以使用“被咬了”的词组来表达。

总之,英汉语言在语法结构上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其中主动和被动句式的表达方式也
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翻译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不同的语言特点和用法进行理解和把握,以便更好地表达意思并避免翻译出现偏差。

英汉语主被动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主被动对比与翻译

英汉语主被动对比与翻译一、概念主动与被动体现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语法关系。

所谓主动,是指行为的发出者在句子里是主语,即施事;而被动是指充当句子主语的是某一行为作用的对象,即受事。

二、汉语的被动式与翻译汉语中表达被动概念有三种形式:带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式、不带有被动标记的意念被动式和无主句。

一)带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式带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式,是指借助词汇手段实现的。

主要有“被、由、给、把、让、受、挨、为、使、于、蒙、经、叫、遭受、加以、予以、为……所、是……的、在……中”等。

此类被动句一般表示较强的被动意义,侧重于行为的表达,翻译时一般译成英语的被动句。

如:1. 救济品很快被送到火灾的灾民手中。

Relief was quickly sent to the sufferers from the fire.2. 这些发动机由蒸汽驱动。

The engines are driven by steam.二)不带有被动标记的被动式此类句子中的主语或话题实际上是动作的承受者。

句子形式主动,而意义被动。

一般情况下,译成英语,可使用被动式。

1. 这座桥将于今年年底建成。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will be completed by the end of this year.2. 地图挂在墙上。

A map was hung on the wall.三)无主句无主句通常可以用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

一般情况下,可以用英语被动式表达该类无主句。

必须保证8小时睡眠。

Eight hours’ sleep must ne guaranteed.但如果选择的英语动词的意义和英语的行文习惯,也可以用主动式。

洋车夫疑心他醉了,回头叫他别动,车不好拉。

Suspecting he was drunk, the rickshaw puller turned his head and asked him to keep still, for it was hard to pull the rickshaw.三、英语的被动式与翻译、鉴于以上汉语被动句的三种表达方式,我们在翻译英语被动句的时候,要找出适当的被动形式,因为汉语表达被动式的词存在语体等方面的差异,如积极意义(被、受/到)和消极意义(挨、糟)的差异,抽象和具体的差异,口语体(给、叫、让+ 施事)和书面语体差异等。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英汉语言有着截然不同的语法结构和句式表达方式。

在翻译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英汉句式的主动与被动角度的差异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主动与被动角度对英汉句式的翻译对比差异进行详细分析。

一、从主动角度翻译
1. 英语中的主动句式
英语中的主动句式是指主语直接进行动作,通常由主语+动词+宾语构成。

例如:
- The boy kicks the ball.(这个男孩踢球。


- She wrote a letter to her friend.(她给朋友写了一封信。


3. 主动句式的翻译对比差异
在翻译主动句式时,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式结构是非常相似的,都是以主语为中心表达动作。

在翻译主动句式时,主要需要注意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的转换,以及宾语的位置和翻译方式。

2. 中文中的被动句式
中文中的被动句式同样是指主语受到动作的影响,通常通过“被”字结构或者“被+动词”的形式表达。

例如:
- 球被男孩踢了。

- 信被她写给朋友了。

3. 被动句式的翻译对比差异
在翻译被动句式时,英汉两种语言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英语中,被动句式通常用来强调动作的承受者,而在中文中,被动句式的使用相对较少,通常通过“被”字结构或者“被+动词”的形式表达。

在翻译被动句式时,需要根据语境和句意灵活运用“被”字结构或者“被+动词”的形式表达。

三、总结。

语言对比与翻译(8)主动与被动课件

语言对比与翻译(8)主动与被动课件
减译
在翻译过程中,删去一些不必要的词句,使译文更加简洁、 明了。
词义选择与词序调整
词义选择
根据上下文和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义进行翻译,确保译文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
词序调整
根据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调整原文的词序,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语 言的阅读习惯。
03
主动与被动翻译实例
常见句型的主动与被动翻译
商务合同的主动与被动翻译
商务合同中,被动句型的使用也较为频繁,强调合同条款的客观性和权 威性。在翻译时,应注重保持原文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将被动句型翻译 成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主动句型或被动句型。
例如,“The contract will be terminated by either party”(合同可 由任何一方终止)可以翻译为“任何一方都可以终止这个合同”,更符
合中文表达习惯。
此外,在商务合同中,还有一些特殊的被动句型,如“be bound by” (受…约束)和“be subject to”(受…约束),在翻译时也需要特别 注意。
04
主动与被动翻译实践
翻译练习
总结词
通过实际翻译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主动与被动语态的转换技巧,提高语言运用能 力。
详细描述
科技文献的主动与被动翻译
科技文献中,被动句型的使用频率较高,强调客观性和事实 性。在翻译时,应注重保持原文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将被动 句型翻译成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主动句型或被动句型。
例如,“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by the researchers”(实验由研究人员进行)可以翻译为“研究人 员进行了这个实验”,更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在对比和评价的基础上,学生对自己的译文进行修改和完 善,进一步提高翻译质量。

语言对比与翻译(8)主动与被动

语言对比与翻译(8)主动与被动
This factory was seriously damaged during the earthquake.
(2)形式的限制
“在形式上,‘被’字底下一般要有宾语, 表示主动者”(吕叔湘、朱德熙,1979). 这种限制使得许多难以说出施事者的句子 不能变成被动式,虽然现代汉语有突破这 种限制的倾向。与此相反,英语多数被动 句却不必说出施时者。
1)庄稼让大水冲跑了。
The crops were washed away by the flood. 2)这股敌人全给游击队消灭了。
The whole horde of enemy soldiers was wiped out by the guerrillas.
3)叫你猜对了。 You’ve guessed right. 4)这家工厂在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
1.汉语被动式的使用受到限制 (1)意义的限制:“被字式”多表示不如意或不期望
的事。
在古汉语中,“被”字意为“遭受”,如“身被十 二创”(后汉书·贾复传)。大约东汉以后,经过 语法化,构成表示被动意义的“被字式”。曾被 称为“不幸语态”,主要用以表达不如意或不企 望的事(unpleasant or undesirable),如“被捕,被 杀、被剥削”等。
语言对比与翻译
主动与被动 Passive vs. Active
主动与被动
Passive vs. Active
被动语态在英语里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 在某些文体中,使用被动句几乎成了一种 表达习惯(passive habit)。S. Baker(1985)在 The Practical Stylist一书中提到: “Our massed, scientific and bureaucratic society is so addicted to the passive voice that you must constantly alert yourself against its drowsy, impersonal pomp.”

语言对比与翻译主动与被动-精品文档

语言对比与翻译主动与被动-精品文档

二.句法的要求
英语重形合,注重句法结构和表达形式。当主动式 不便于表达时,出于造句的需要或修辞的考虑, 往往采用被动式: 1.为了是句子承上启下、前后连贯、便于衔接 Eg:Some kinds of plastics can be forced through machines which separate them into long, thin strings, called “fibres”, and these fibres can be made into cloth.

一.施事的原因
人们表达思想的时候,通常使用主动句。但 当主动句的施事(agent)由于以下原因而 不需要或不可能指明时,常采用被动句: 1.施事未知而难以言明,如 The murderer was caught yesterday, and it is said that he will be hanged. 凶手已于昨天下午被捕,据说他将会被绞死。



Eg: Natural rubber is obtained from rubber trees as a white, milky liquid knows as latex. This is treated with acid and dried, before dispatched to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有几种塑料可以压入机器并分离成细长的纤维,这 种纤维可以用来织布。
2.为了是句子保持末端重量(end-weight)和 句尾开放(right-branching)以符合主语简 短、谓语复杂的表达习惯。 Eg:I was astounded that he was prepared to give me a job. 他准备给我一份工作,这使我大吃一惊。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1. 引言1.1 引言在学习英语和汉语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句式的翻译。

主动和被动句式是两种常见的句式结构,它们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规律。

主动句式强调动作的执行者,而被动句式则强调动作的承受者。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含义来灵活运用不同的句式,以保持原文的意思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从主动和被动句式的特点、英汉句式翻译对比、语言运用中的差异以及句式翻译技巧等方面来探讨两种句式在英汉翻译中的差异和应用。

通过深入分析主动和被动句式在英语和汉语中的表达方式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两种句式,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愿本文对您在英汉句式翻译方面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

2. 正文2.1 主动句式的特点主动句式是在英语和汉语中都非常常见的句式结构,具有一些特点和特征,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主动句式。

主动句式的主语通常是动作的执行者或者实施者,即句子的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

在英语句子"I love you."中,主语"I"是动作"love"的执行者。

在汉语句子"我爱你。

"中,主语"我"也是动作"爱"的执行者。

主动句式强调主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即主语有能力主动执行动作。

这种主动性和能动性在句子中反映出来,让读者或听者更容易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在句子"He wrote a letter."中,主语"He"主动地执行动作"wrote",强调了主语的主动性。

主动句式常常用于表达事实、描述和一般性陈述。

这种句式在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都非常常见,可以清晰明了地表达作者或说话人的意图。

主动句式具有动作执行者明确、主动性强烈以及用于表达事实和描述的特点。

汉英语言对比 第八讲 主动与被动

汉英语言对比 第八讲 主动与被动

2.常用的几种转换方法
• 2.1 英语被动句译成汉语的形式被动句(这种被 动句常表示遭受不如意或不企望的事) • 2.2 英语被动句译为汉语的意义被动句(如采用 意义被动式,译文往往说出动作的承受者。在汉 译中,动作的承受者仍作为句子的主语,但谓语 动词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
• 2.3 英语被动句译成汉语含被动意义的 其他句式 –2.3.1 译成“把”字句 –2.3.2 译成“为……所”句式 –2.3.3 译成“是……的”句式 –2.3.4 译成“加以”、“予以”句式
1.1 构成方式的差异
• 汉语中的被动式则可 分为形式被动和意义 被动两种。
– 形式被动是指含有 “被”.“遭”.“受”.“ 挨”.“经”.“由”.“让 ”.“叫”.“予以”.“得 到”.“加以”等助词或 介词的被动式。 – 意义被动式是指不带有 上述介词或助词的被动 式,其形式与主动语态 一致,但其含义却是被 动的。
1.3 使用范围差异
• 英语被动式没有情感意义 • 汉语被动式一般只表动作, 上的限制,而且具有间接. 不表状态。 客观和不带个人感情色彩 – 王力认为:“现代汉语的 被动式绝大多数是带关系 的特点,从而被大量使用 语(施动者)的” 。 在科技文体,报刊文章, – 吕叔湘,朱德熙:“非真 官方或公事文本中。 正有需要的时候不用无主 • 英语的被动式由系表结构 动者的被动式” 。 演变而来的,可以表示动 – 许多难以说出施动者的句 作,也可表示状态。 子不能变成汉语被动式。
• 1)He was scolded for nothing. • 2)He was hated by all villagers. • 3)The young woman was abandoned by her husband. • 4)If I should take from you what you have, you will be starved then……(D Defoe) • 5)The blinds were drawn.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从主动与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翻译对比差异
英汉句式翻译是将英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句子的过程。

从主动和被动角度看,英汉句式
翻译存在一些差异。

从主动角度来看,英汉句式翻译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动词的表达上。

在英语中,主动语
态是句子的主要形式,而在汉语中,被动语态更常用。

在将英语的主动句式翻译成汉语时,需要将动词转换为被动形式。

将英语句子“The boy kicked the ball.”翻译成汉语时,
需将动词“kicked”改为被动形式“被踢”,即“这个男孩被球踢了。

”在汉语中,倾向
于用“被”字结构来表示被动,而在英语中,则是通过使用be动词加上过去分词来表示被动。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英语中,被动语态常用于强调动作的承受者,而在汉语中,则更
强调动作的执行者。

在进行英汉句式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确定句子的重点,
以确保翻译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句法的要求
英语重形合,注重句法结构和表达形式。当主动式 不便于表达时,出于造句的需要或修辞的考虑, 往往采用被动式: 1.为了是句子承上启下、前后连贯、便于衔接 Eg:Some kinds of plastics can be forced through machines which separate them into long, thin strings, called “fibres”, and these fibres can be made into cloth.
语言对比与翻译
主动与被动 Passive vs. Active
主动与被动 Passive vs. Active


被动语态在英语里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 在某些文体中,使用被动句几乎成了一种 表达习惯(passive habit)。S. Baker(1985)在 The Practical Stylist一书中提到: “Our massed, scientific and bureaucratic society is so addicted to the passive voice that you must constantly alert yourself against its drowsy, impersonal pomp.” 被动句促成了物称倾向,物称倾向也滋长 了被动句。英语常用被动句,主要原因如 下:
四、文体的需要


某些文体较多使用被动句,以迎合其表达的需要 信息性(informative)文体主要是指科技文体、新 闻文体、公文文体及论述文体。 科技论文注重事理和活动的客观叙事(impersonal activity seen objectively),力戒作者的主观臆断, 因而常常避免提及施事。 新闻报道注重口气客观、间接、叙事翔实、冷静 (calm-fact-teller),施事往往难以言明,也不宜 言明。 公文则注重叙述公正,无私,口气客观、正式。

按照汉语的习惯,如果句中无须指出施事,主动 意义与被动意义又不致发生混淆,一般就不用结 构被动式,而用意义被动式。例: It was done. 这件事已做了。(不说“这件事已被做了”) It was well done. 这件事做得好。(不说“这件事已被做得好”) It was poorly done. 这件事做得不好。/这件事搞坏了。/这件事被弄坏 了。/这件事给弄糟了。 (英语表达这三种意义都可以用被动式,但汉语却 用主动式,只有第三种意义才用被动式。)
(2)形式的限制 “在形式上,‘被’字底下一般要有宾语, 表示主动者”(吕叔湘、朱德熙,1979). 这种限制使得许多难以说出施事者的句子 不能变成被动式,虽然现代汉语有突破这 种限制的倾向。与此相反,英语多数被动 句却不必说出施时者。 由于英汉这一表达形式的差异,英语被动式 的使用比汉语自由得多了。

汉语常用主动形式表达英语的被动意义: 1)My holiday afternoons were spent in rambles about the surrounding country. (Washington Irving) 每逢假日的下午,我总要漫游周围的乡村。 2)Not only politeness but an attitude of reverence is demanded in church.
英语被动式的构成
1.结构被动句(syntactic passive) 一般而言,绝大多数及物动词和相当于及物 动词的短语都有被动式。通常有明显的形 态标志,如“Be+V-ed”或者“get+V-ed”。 结构被动式应用范围较广,使用频率较高。 例如:John actually loved her and was loved in return.(被动结构,使衔接自然,并保持主语 一致) 约翰真的爱他,而她也爱约翰。

如果是句子,主语通常为物,指人的情况很少,例 如: Raw valerian root smells and tastes terrible. 缬草根原材异味浓烈,味苦。 She doesn’t photograph well. 她不太上相。
尽管英语的被动意义有时可以不用被动式来表达, 但总的说来,英语常用结构被动式,少用意义被 动式。与此相反,汉语则常用意义被动式,少用 结构被动式。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 1.汉语被动式的使用受到限制 (1)意义的限制:“被字式”多表示不如意或不期望 的事。 在古汉语中,“被”字意为“遭受”,如“身被十 二创”(后汉书· 贾复传)。大约东汉以后,经过 语法化,构成表示被动意义的“被字式”。曾被 称为“不幸语态”,主要用以表达不如意或不企 望的事(unpleasant or undesirable),如“被捕,被 杀、被剥削”等。 现代汉语受西方语言的影响,“被字式”使用范围 有所扩大,可以表达并非不如意的事,如,“被 选为工会主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等。

2.意义被动句(notional passive) 即,形式上是主动语态,意义上表示被动概念。例 如,英语有些被动意义可用词汇手段来表达。 Eg: examinee (=person examined)受审查者;受试人 referee (=to whom a question is referred)受委托者

在教堂里,人们不仅要有礼貌,而且应该有 一种虔诚的态度。
3)Language is shaped by, and shapes, human thought. 人的思想形成了语言,而语言又影响了人的思想。 4)Air that is cooled suddenly shrinks as some of the moisture is squeezed out, and clouds are formed.
“被动式所述者,对主位而言,必须是不如意或 不企望的事。西洋的主动句大多数可转成被动句, 中国则恰恰相反,主动句大多数是不能转成被动 句的。”(王力,1984) 例如: 1)He is respected by everybody. 人人都尊敬他。(不能译为“他被人人尊敬”) 2)The ceremony was abbreviated by rain. 因为下雨,仪式举行的很简短。(不能译为“仪式 被雨缩短了”) 3)John actually loved Mary and was loved in return. 约翰真地爱玛丽,而玛丽也爱约翰。(不能译为 “约翰真地爱玛丽,也被玛丽爱”)



Eg: Natural rubber is obtained from rubber trees as a white, milky liquid knows as latex. This is treated with acid and dried, before dispatched to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天然橡胶取自橡胶树,是一种叫做“胶乳” 的白色乳状液体。在运往世界各地之前, 橡胶要经过酸处理和烘干。


英语有时过分使用被动语态的倾向,正式 文体尤其如此。英美语言学者都主张多用 主动语态,不要滥用被动语态。许多学者 认为被动语态虽有不少用处,但显得啰嗦 (wordy)、间接(indirect)、无力 (weak)、隐晦(oracular)、故弄玄虚 (mysterious)而深不可测(impenetrable), 使交际者之间隔着一层被动的烟幕(passive smoke-screen)。
三、修辞的考虑
英语修辞学主张不要过分使用被动句,但适 当使用被动句可以是表达方法灵活多变 (add variety to writing),避免句型单调, 达到一定的修辞效果,例如使用被动句式 可以减少以填补词it、there引导的句式,使 句子比较干脆,有力。




Eg:There are many ways to vary the basic English sentence pattern of subject-verb-object. 有许多方法可以变换英语“主-动-宾”基本 句型。 The basic English sentence pattern of subjectverb-object can be varied in many ways. 英语“主-动-宾”基本句型可以用许多方法 加以变换。

除了“被”字之外,“让、给、叫、挨、受、遭、 蒙”等字也可构成被动式,但也大多表达不如意 或不企望的事,如: 1)庄稼让大水冲跑了。 The crops were washed away by the flood. 2)这股敌人全给游击队消灭了。 The whole horde of enemy soldiers was wiped out by the guerrillas. 3)叫你猜对了。 You’ve guessed right. 4)这家工厂在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 This factory was seriously damaged during the earthquake.
突然冷却的空气,由于挤出了部分水分,体积收 缩,就变成了云。
Summery: 汉语的被动式既然受到意义和形式的 限制,大多数被动意义就必须用其他形式表达。

2.使用受事“主语”(receptor subject)导致大量 的“当然被动句”。
1)汉人的思维模式:人的行为,必然是由人来完成的,事或 物不可能完成人的行为,只有人才能做出有意识的动作, 或具有有意识的行为。这种思维模式使人们在表达时常常 把施事者隐含起来,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受事者及行为本身 (谁/什么事物[被]怎么样了?)。受事者由于交际需要而 移至据说,由此充当了“主语”,而实际上是汉语的“主 题”(topic)或“话题”(theme),即受事主题话 (topicalization) 2)汉人的思维方式“天人合一”,主客不分,表达时也表现 出主谓不明,主动式与被动式不清,被动语态呈隐含式, 不像英语那样主客二分,主语与谓语、主动与被动泾渭分 明。 3)另一方面,汉语表示行为的动词没有形态变化,形式相 同的动词可以表达主动意义,也可以表达被动意义,被动 式的使用又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受事+动词”的格 式便成了汉人自古以来的一种表达习惯,其被动意义是由 语境或交际者的悟性和语感而共同认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