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合集下载

高三总复习第四讲 常用逻辑用语

高三总复习第四讲  常用逻辑用语

高三总复习第四讲 常用逻辑用语 姓名 .教学目标: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互相关系;教学重点:复合命题的构成及其真假的判断,四种命题的关系. (一)主要知识:1.命题分类:真命题与假命题,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2.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 ”: “x ∈A 或x ∈B ” x ∈AB“p 且q ”: “x ∈A 且x ∈B ” 即x ∈A B “非p ”:x ∉A 即 x ∈A C U3.复合命题的真假:对p 且q 而言,当q 、p 为真时,其为真;当p 、q 中有一个为假时,其为假。

对p 或q 而言,当p 、q 均为假时,其为假;当p 、q 中有一个为真时,其为真;当p 为真时,非p 为假;当p 为假时,非p 为真。

4.四种命题:记“若q 则p ”为原命题,则否命题为“若非p 则非q ”,逆命题为“若q 则p “,逆否命题为”若非q 则非p “。

其中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同真假,即等价。

因此,四种命题为真的个数只能是偶数个。

5. 全称命题:,()x M p x ∀∈;其否定命题为“,()x M p x ∃∈⌝存在性(特称)命题:,()x M p x ∃∈,其否定命题为“,()x M p x ∀∈⌝” M 为给定集合,p(x)是一个关于x 的命题。

(二)主要方法:1.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与集合中的并集、交集、补集有着密切的关系,解题时注意类比; 2.通常复合命题“p 或q ”的否定为“p ⌝且q ⌝”、“p 且q ”的否定为“p ⌝或q ⌝”、“全为”的否定是“不全为”、“都是”的否定为“不都是”等等;3.有时一个命题的叙述方式比较的简略,此时应先分清条件和结论,该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 二、基础演练1.下列语句中是命题的是( )A .周期函数的和是周期函数吗?B .0sin 451=C .2210x x +-> D .梯形是不是平面图形呢?2.命题p:“∃x ∈R,有x 2+x+1≤0”则⌝p: .3.有下列命题:①2004年10月1日是国庆节,又是中秋节;②10的倍数一定是5的倍数; ③梯形不是矩形;④方程21x =的解1x =±。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教案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教案

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小结与复习(教案)【知识归类】1.命题: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句.2.四种命题的构成: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 若q⌝则p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的真假有如下关系: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真假不一定. 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真假不一定.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真命题. 逆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真命题.原命题与逆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是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同真同假.3.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p是q充分条件;q是p必要条件;p q⇔是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p q p q4. 逻辑联接词:“且”、“或”、“非”分别用符号“∧”“∨”“⌝”表示,意义为:或:两个简单命题至少一个成立;且:两个简单命题都成立;非:对一个命题的否定.按要求写出下面命题构成的各复合命题,并注明复合命题的“真”与“假”.p:矩形有外接圆; :q矩形有内切圆.或矩形有外接圆或内切圆(真)p q:且矩形有外接圆且有内切圆(假)p q:非p:矩形没有外接圆(假)5.全称量词与全称命题:常用的全称量词有:“所有的”、“任意的”、“每一个”、“一切”、“任给”等,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全称命题.6. 存在量词与特称命题:常用的存在量词有:“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有些”、“有的”、“某个”等,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特称命题.(1) p 与p ⌝的真假相异,因此,欲证p 为真,可证p ⌝为假,即将p ⌝作为条件进行推理,如果导致矛盾,那么p ⌝必为假,从而p 为真.(2) “,p q 若则”与“q p ⌝⌝若则”等价.欲证“,p q 若则”为真,可由假设“q ⌝”来证明“p ⌝”,即将“q ⌝”作为条件进行推理,导致与已知条件p 矛盾.(3)由“,p q 若则”的真假表可知,“,p q 若则”为假,当且仅当p 真q 假,所以我们假设“p 真q 假”,即从条件p 和q ⌝出发进行推理,如果导致与公理、定理、定义矛盾,就说明这个假设是错误的,从而就证明了“,p q 若则”是真命题.后两条的逻辑基础,可以概括成一句话:“否定结论,推出矛盾”.【题型归类】题型一: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例1 命题“20(b a b +=∈2若a 、R),则a=b=0”的逆否命题是( D ).(A ) ≠≠若 a b 0∈(a,b R),则20b +≠2a(B) ≠若 a=b 0∈(a,b R),则20b +≠2a(C ) 0≠≠若 a 且b 0∈(a,b R),则20b +≠2a(D) 0≠≠若 a 或b 0∈(a,b R),则20b +≠2a【审题要津】命题结论中的a=b=0如何否定是关键.解: a=b=0是a=0且b=0,否定时“且”应变为“或”,所以逆否命题为:0≠≠若 a 或b 0∈(a,b R),则20b +≠2a ,故应选D【方法总结】一个命题结论当条件,条件作结论得到的命题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题型二:充分、必要条件题型例2 “,,αβγ 成等差数列”是“等式αγβsin(+)=sin2成立”的 ( A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有不必要的条件【审题要津】,,αβγ 成等差数列,说明2αγβ+= ,问题的关键是由两个角的正弦值相等是否一定有两个角相等.解: 由,,αβγ 成等差数列,所以2αγβ+= ,所以αγβsin(+)=sin2成立,充分;反之,由αγβsin(+)=sin2成立,不见得有,,αβγ 成等差数列,故应选A.【方法总结】p q ⇒:p 是q 充分条件; q 是p 必要条件,否则:p 是q 的不充分条件; q 是p 不必要条件.变式练习:“1a =”是“,21a x x x+≥对任意的正数”的 ( A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有不必要的条件例3 221:212;:210(0)3x p q x x m m --≤-≤-+-≤>已知,若p ⌝是q ⌝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审题要津】命题p ,q 可以化的更简,由p ⌝和q ⌝的关系可以得到p 与q 的关系,利用集合的理论方法将问题解决.解: 由22210x x m -+-≤得:11,(0)m x m m -≤≤+>,{}:11,0q A x x m x m m ∴⌝=>+<->或.{}112210,:2103x x p B x x x -≤-≤-≤≤∴⌝=<->由-2得或. 由p ⌝是q ⌝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知:p 是q 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即B A⊆于是:012110m m m >⎧⎪-≥-≤⎨⎪+≤⎩解得0<m 3为所求.【方法总结】利用集合作为逻辑演绎的一个方法,体现了集合的应用,能把各种关系清楚地描绘出来.题型三:复合命题真假的判断例4 已知2:10p x mx ++=方程有两个不等的负实数根;q :方程24x +()4210m x -+=无实根, p q p q 若或为真,且为假,求m 的取值范围.【审题要津】把两个方程化简,然后根据p q p q 或及且列不等式组,方可求m的取值范围.解:240,:2;0m p m m ⎧∆=->>⎨>⎩解得 ()()22:16216164301 3.q m m m m ∆=--=-+<<<解得 p q p q 或及且,p q p q ∴为真,为假或为假,为真,2,2,3121 3.13m m m m m m m >≤⎧⎧≥<≤⎨⎨<<≤≥⎩⎩即或解得或或 【方法总结】此题是方程与命题的综合题,涉及到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集合的补集、p q p q 或及且两类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变式练习:设有两个命题, p :不等式1x x a ++>的解集为R , q :函数()f x =()73xa --在R 上是减函数,如果这两个命题中有且只有一个真命题,则a 的取值范围是12a ≤<.题型四:全称命题、特称命题例5 设,A B 为两个集合,下列四个命题:(1),A B x A x B ⊆⇔∀∈∉有 (2) A B A B ⊄⇔=∅(3) A B B A ⊄⇔⊄ (4) A B x A x B ⊄⇔∃∈∉使得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4).【审题要津】根据子集的概念,通过举反例加以排除假命题.解: {}{}{}1231241112A B A B A B A B ==⊄∈∈=若,,,,,,满足,但且,,,所以(1),(2)是假命题; {}{}1241A B A B B A ==⊄⊆若,,,,满足但,所以(3)是假命题,只有(4)为真命题.【方法总结】全称命题通过“举反例”来否定.变式练习:下列命题中,既是真命题又是特称命题的是 ( A ).(A) ()n 90sin ααα︒-=有一个使si(B ) sin 2x x π=存在实数,使(C ) (),sin 180sin ααα︒-=对一切(D) sin15sin 60cos 45cos60sin 45︒︒︒︒︒=-题型五:综合应用例6 已知关于x 的实系数二次方程20x ax b ++=有两个实数根,αβ.证明: 2α< 且2244b βα<<+<是且b 的充要条件.【审题要津】充要条件的证明题都必须从充分和必要两个方面加以证明,其中的充分性是由条件推出结论,从题目的叙述中可以看出,2α<且2β<是条件,244b α<+<且b 是结论,由于二次方程的根由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直观的表示出来,因此可以其直观性帮助解题。

高中数学备课资料帮你复习常用逻辑用语

高中数学备课资料帮你复习常用逻辑用语

帮你复习常用逻辑用语一、本章知识网络⎧⎧⎪⎪⎨⎪⎪⎪⎩⎪⎪⎧⎪⎨⎪⎩⎪⎧⎨⎪⎪⎨⎪⎪⎪⎩⎪⎪⎧⎪⎪⎨⎪⎪⎪⎩⎩命题命题及其关系四种命题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且简单的逻辑联结词或非全称量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存在量词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二、重点、难点回顾1.命题与其关系(1)写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时,比较容易错的是写否命题.原命题是“若p ,则q ”的形式时,否命题应为“若p ⌝,则q ⌝”,既要否定条件,又要否定结论.(2)四种命题形式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如逆命题的逆命题是原命题,逆否命题的逆否命题也是原命题.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假,原命题与逆命题(或否命题)不一定同真假.由于逆命题与否命题之间的关系是“互为逆否”,因此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假.当原命题的真假不易判断时,常转换为判断它的逆否命题的真假.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在判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一个命题,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2)若原命题为真,则条件是结论的充分条件.(3)若逆命题为真,则原命题中条件是结论的必要条件.(4)若原命题及其逆命题同时为真,则条件(或结论)是结论(或条件)的充要条件.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会判断由简单的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的真假性.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1)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基本特征;(2)含一个量词的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特称命题:()p x A p x ∃∈,,它的否定是::p x A ⌝∀∈,()p x ⌝,全称命题:q x A ∀∈,()q x ,它的否定是::()q x A q x ⌝∃∈⌝,.非常提示: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具有相同的真假性与充要条件是本章中两个特别重要的内容,它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经常用到,因此,要特别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三、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1.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反思章节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总结解题规律,反思章节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是对章节知识的升华,是对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学习知识要经过由表及里,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经过这个环节的梳理,我们不再以"题海"为终结目标,而是通过真实的感受、愉快的体验、实效的互动,学习数学文化,接纳数学问题,提高数学品位.本章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等价转化思想、逆向思想、递推法等.2.要注意对易错题的总结有用的经验都是在对数学问题的挫折与差异分析中总结出来的.同学们可通过这方面的积累与总结,降低出错率.如,在使用常用逻辑用语的过程中,要注意掌握常用逻辑用语的用法,纠正出现的逻辑错误,用心体会运用常用逻辑用语表述数学内容的准确性、简洁性.四、学习常用逻辑用语的意义正确地使用逻辑用语是现代社会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无论是进行思考、交流,还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正确地运用逻辑用语表达自己的思维.学习常用逻辑用语,要体会逻辑用语在表述和论证中的作用,利用这些逻辑用语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交流.通过本章的学习,还要努力培养自己观察、比较、抽象、概括、逻辑推理能力,初步形成运用逻辑知识准确地表达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打下基础.。

常用逻辑用语(高三一轮复习)

常用逻辑用语(高三一轮复习)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数学 N 必备知识 自主学习 关键能力 互动探究
— 20 —
解析 若∠BAD=90°,则四边形ABCD为矩形或直角梯形,若四边形ABCD为直 角梯形,则∠BAD不一定为90°,所以“∠BAD=90°”是“四边形ABCD为直角梯 形”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数学 N 必备知识 自主学习 关键能力 互动探究
— 9—
3.(2022·天津南开一模)设a∈R,则“a>3”是“a2>4”的( A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由a2>4,解得a<-2或a>2,∴由“a>3”可推出“a2>4”,而由“a2>4”推不出 “a>3”,∴“a>3”是“a2>4”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27 —
解析 (1)命题“∀n∈Z,n∈Q”的否定为“∃n∈Z,n∉Q”. (2)因为命题p是存在量词命题,存在量词的否定为全称量词,且否定结论,所 以命题p的否定是“所有的等差数列都不是等比数列”.
数学 N 必备知识 自主学习 关键能力 互动探究
— 28 —
考向2 含量词命题的真假判断 例4 (多选)已知全集为U,A,B是U的非空子集且A⊆∁UB,则下列关系一定正 确的是( AB ) A.∃x∈U,x∉A且x∈B B.∀x∈A,x∉B C.∀x∈U,x∈A或x∈B D.∃x∈U,x∈A且x∈B
A.-1<x<-12
B.x>0
C.-1<x<0
D.x<0
数学 N 必备知识 自主学习 关键能力 互动探究
— 14 —

公开课简单逻辑用语单元复习教案

公开课简单逻辑用语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单元复习教学目标:(1)了解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2)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①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②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教学重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及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以及对含有该量词的命题的否定.教学难点:一个命题的否命题及命题的否定,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基本知识:(1)命题的定义: 。

由 条件 和结论构成(2)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真假关系 ,(3)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在集合中分别相当于 并 、 交 、补(4)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5)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定义及含有一个该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典型例题例1.分别指出下列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1)x=2或x=3是方程x 2-5x+6=0的根(2)π既大于3又是无理数(3)直角的大小不等于90︒(4)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例2.分别写出由下列各种命题构成的“p 或q ”“p 且q ”“非p ”形式的复合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p :末位数字是0的自然数能被5整除 q :5∈{x|x 2+3x-10=0}(2)p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q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3)p :Φ∈0; q : {}R x x x ⊆<--053|2(4)p :不等式x 2+2x -8<0的解集是:{x|-4<x<2} q :不等式x 2+2x -8<0的解集是:{x| x<-4或x> 2}例3.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分别判断真假:(1)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高中数学 复习课(一)常用逻辑用语讲义(含解析)新人教A版选修1-1-新人教A版高二选修1-1数学教

高中数学 复习课(一)常用逻辑用语讲义(含解析)新人教A版选修1-1-新人教A版高二选修1-1数学教

复习课(一) 常用逻辑用语命题及其关系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的方式设置一些多知识点、知识跨度大的试题,考查命题及其关系,以及对命题真假的判断.[考点精要]四种命题的相互改写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原命题的逆命题;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原命题的否命题;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命题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注意] 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它们具有相同的真假性.[典例] 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2)当mn<0时,方程mx2-x+n=0有实数根.[解] (1)将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为:若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则这两条直线平行.它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如下:逆命题:若两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假命题)否命题:若两条直线不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则这两条直线不平行.(假命题)逆否命题:若两条直线不平行,则这两条直线不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真命题)(2)将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为:若mn<0,则方程mx2-x+n=0有实数根.它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如下:逆命题:若方程mx2-x+n=0有实数根,则mn<0.(假命题)否命题:若mn≥0,则方程mx2-x+n=0没有实数根.(假命题)逆否命题:若方程mx2-x+n=0没有实数根,则mn≥0.(真命题)[类题通法]简单命题真假的判断方法[题组训练]1.命题“若函数f (x )=x 2-ax +3在[1,+∞)上是增函数,则a ≤2”的否命题( ) A .与原命题同为假命题 B .与原命题一真一假 C .为假命题D .为真命题解析:选D 原命题显然为真,原命题的否命题为“若函数f (x )=x 2-ax +3在[1,+∞)上不是增函数,则a >2”,为真命题,故选D.2.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命题“若a >b ,则3a >3b”的逆命题 B .命题“若x 2≤1,则x ≤1”的否命题 C .命题“若x =1,则x 2-x =0”的否命题 D .命题“若a >b ,则1a <1b”的逆否命题解析:选A 对于A ,逆命题是“若3a >3b,则a >b ”,是真命题;对于B ,否命题是“若x 2>1,则x >1”,是假命题,因为x 2>1⇔x >1或x <-1;对于C ,否命题是“若x ≠1,则x 2-x ≠0”,是假命题,因为当x =0时,x 2-x =0;对于D ,逆否命题是“若1a ≥1b,则a ≤b ”,是假命题,如a =1,b =-1.故选A.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①命题“余弦函数是周期函数”的否命题是“余弦函数不是周期函数” ②命题“若x >1,则x -1>0”的否命题是“若x ≤1,则x -1≤0” ③命题“两个正数的和为正数”的否命题是“两个负数的和为负数”④命题“x =-4是方程x 2+3x -4=0的根”的否命题是“x =-4不是方程x 2+3x -4=0的根”A .1B .2C .3D .4解析:选C ①错误,否命题是“若一个函数不是余弦函数,则它不是周期函数”;②正确;③错误,否命题是“若两个数不全为正数,则它们的和不为正数”;④错误,否命题是“若一个数不是-4,则它不是方程x 2+3x -4=0的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是数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在数学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高考中有着较高的考查频率,其特点是以高中数学的其他知识为载体考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考点精要]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1)如果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2)如果p ⇒q ,q ⇒p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典例] (1)(2017·某某高考)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前n 项和为S n ,则“d >0”是“S 4+S 6>2S 5”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2017·某某高考)设θ∈R ,则“⎪⎪⎪⎪⎪⎪θ-π12<π12”是“sin θ<12”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 (1)因为{a n }为等差数列,所以S 4+S 6=4a 1+6d +6a 1+15d =10a 1+21d,2S 5=10a 1+20d ,S 4+S 6-2S 5=d ,所以d >0⇔S 4+S 6>2S 5.(2)法一:由⎪⎪⎪⎪⎪⎪θ-π12<π12,得0<θ<π6,故sin θ<12.由sin θ<12,得-7π6+2k π<θ<π6+2k π,k ∈Z ,推不出“⎪⎪⎪⎪⎪⎪θ-π12<π12”.故“⎪⎪⎪⎪⎪⎪θ-π12<π12”是“sin θ<12”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法二:⎪⎪⎪⎪⎪⎪θ-π12<π12⇒0<θ<π6⇒sin θ<12,而当sin θ<12时,取θ=-π6,⎪⎪⎪⎪⎪⎪-π6-π12=π4>π12. 故“⎪⎪⎪⎪⎪⎪θ-π12<π12”是“sin θ<12”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答案] (1)C (2)A [类题通法]充要关系的判断方法(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则q,若q则p的真假.(2)等价法:利用A⇒B与綈B⇒綈A,B⇒A与綈A⇒綈B,A⇔B与綈B⇔綈A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3)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题组训练]1.设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为AC,BD,则“四边形ABCD为菱形”是“AC⊥BD”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 若四边形ABCD为菱形,则AC⊥BD,反之,若AC⊥BD,则四边形ABCD不一定是菱形,故选A.2.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是直线且m⊂α,“m∥β”是“α∥β”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B 当m∥β时,过m的平面α与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因而m∥β⇒/ α∥β;当α∥β时,α内任一直线与β平行,因为m⊂α,所以m∥β.综上知,“m∥β”是“α∥β”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对于任意实数x,〈x〉表示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例如〈1.1〉=2,〈-1.1〉=-1,那么“|x-y|<1”是“〈x〉=〈y〉”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B 当x=1.8,y=0.9时,满足|x-y|<1,但〈1.8〉=2,〈0.9〉=1,即〈x〉≠〈y〉;当〈x〉=〈y〉时,必有|x-y|<1,所以“|x-y|<1”是“〈x〉=〈y〉”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含有逻辑联结词、量词的命题的真假,以及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考点精要]1.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与集合之间的关系2.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全称命题“∀x ∈M ,p (x )”的否定是“∃x 0∈M ,綈p (x 0)”,特称命题“∃x 0∈M ,p (x 0)”的否定是“∀x ∈M ,綈p (x )”.[典例] (1)已知命题p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则綈p 是( ) A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 B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 C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 D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2)已知a 与b 均为单位向量,其夹角为θ,有下列四个命题:p 1:|a +b |>1⇔θ∈⎣⎢⎡⎭⎪⎫0,2π3; p 2:|a +b |>1⇔θ∈⎝⎛⎦⎥⎤2π3,π;p 3:|a -b |>1⇔θ∈⎣⎢⎡⎭⎪⎫0,π3;p 4:|a -b |>1⇔θ∈⎝ ⎛⎦⎥⎤π3,π.其中的真命题是( ) A .p 1,p 4 B .p 1,p 3 C .p 2,p 3D .p 2,p 4[解析] (1)已知全称命题p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则綈p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故选C.(2)由|a +b |>1可得:a 2+2a ·b +b 2>1,∵|a |=1,|b |=1,∴a ·b >-12.故θ∈⎣⎢⎡⎭⎪⎫0,2π3.当θ∈⎣⎢⎡⎭⎪⎫0,2π3时,a ·b >-12,|a +b |2=a 2+2a ·b +b 2>1,即|a +b |>1;由|a -b |>1可得:a 2-2a ·b +b 2>1,∵|a |=1,|b |=1,∴a ·b <12.故θ∈⎝ ⎛⎦⎥⎤π3,π,反之也成立.[答案] (1)C (2)A [类题通法]1.判断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真假的方法 (1)先确定简单命题p ,q .(2)分别确定简单命题p ,q 的真假. (3)利用真值表判断所给命题的真假. 2.判断含有量词的命题真假的方法(1)全称命题的真假判定:要判定一个全称命题为真,必须对限定集合M 中每一个x 验证 p (x )成立,一般用代数推理的方法加以证明;要判定一个全称命题为假,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2)特称命题的真假判定:要判定一个特称命题为真,只要在限定集合M 中,能找到一个x =x 0,使p (x 0)成立即可;否则,这一特称命题为假.(3)全称命题的否定一定是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一定是全称命题.首先改变量词,把全称量词改为存在量词,把存在量词改为全称量词,然后把判断词加以否定.[题组训练]1.设命题p :函数y =sin 2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2;命题q :函数y =cos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π2对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 为真B .綈q 为假C .p ∧q 为假D .p ∨q 为真解析:选C 由题意p 与q 均为假命题,故p ∧q 为假.2.命题“存在x ∈R ,使得x 2+2x +5=0”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里给出的是一个特称命题,其否定是一个全称命题.等于的否定是不等于. 答案:对任意的x ∈R ,都有x 2+2x +5≠03.已知p :点M (2,3)在直线ax -y +1=0上,q :方程x 2+y 2+x +y +a =0表示圆,p ∨q 是假命题,某某数a 的取值X 围.解:当p 是真命题时,2a -3+1=0,即a =1, 所以当p 是假命题时,a ≠1;当q 是真命题时,1+1-4a >0,即a <12,所以当q 是假命题时,a ≥12.又p ∨q 是假命题,所以p ,q 均为假命题, 所以a ≥12且a ≠1,所以实数a 的取值X 围是⎣⎢⎡⎭⎪⎫12,1∪(1,+∞).1.设x ∈Z ,集合A 是奇数集,集合B 是偶数集.若命题p :∀x ∈A,2x ∈B ,则( ) A .綈p :∃x ∈A,2x ∈B B .綈p :∃x ∉A,2x ∈B C .綈p :∃x ∈A,2x ∉BD .綈p :∀x ∉A,2x ∉B解析:选C 命题p 是全称命题:∀x ∈M ,p (x ),则綈p 是特称命题:∃x ∈M ,綈p (x ).故选C.2.命题p :若ab =0,则a =0;命题q :若a =0,则ab =0,则( ) A .“p 或q ”为假 B .“p 且q ”为真 C .p 真q 假D .p 假q 真解析:选D 由条件易知:命题p 为假命题,命题q 为真命题,故p 假q 真.从而“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3.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x 0∈R ,e x 0≤0 B .∀x ∈R,2x >x 2C .a +b =0的充要条件是ab=-1 D .a >1,b >1是ab >1的充分条件解析:选D ∵∀x ∈R ,e x >0,∴A 错;∵函数y =2x 与y =x 2的图象有交点,如点(2,2),此时2x=x 2,∴B 错;∵当a =b =0时,a +b =0,而0作分母无意义,∴C 错;a >1,b >1,由不等式可乘性知ab >1,∴D 正确.4.设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m ,直线a 在平面α内,直线b 在平面β内,且b ⊥m ,则“α⊥β”是“a ⊥b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 先证“α⊥β⇒a ⊥b ”.∵α⊥β,α∩β=m ,b ⊂β,b ⊥m ,∴b ⊥α.又∵a ⊂α,∴b ⊥a ;再证“a ⊥b ⇒/ α⊥β”.举反例,当a ∥m 时,由b ⊥m 知a ⊥b ,此时二面角α­m ­β可以为(0,π]上的任意角,即α不一定垂直于β.故选A.5.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命题“若x 2-1=0,则x =1”的逆否命题为“若x ≠1,则x 2-1≠0” B .“x =1”是“x 2-3x +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 .若集合A ={x |kx 2+4x +4=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k =1D .对于命题p :∃x 0∈R ,使得x 20+x 0+1<0,则綈p :∀x ∈R ,均有x 2+x +1≥0 解析:选C A 显然正确;当x =1时,x 2-3x +2=0成立,但x 2-3x +2=0时,x =1或x =2,故“x =1”是“x 2-3x +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B 正确;若集合A ={x |kx 2+4x +4=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k =0或k =1,故C 错误;D 显然正确.6.已知p :m -1<x <m +1,q :(x -2)(x -6)<0,且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m 的取值X 围是( )A .(3,5)B .[3,5]C .(-∞,3)∪(5,+∞)D .(-∞,3]∪[5,+∞)解析:选B p :m -1<x <m +1,q :2<x <6.因为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由p 能得到q ,而由q 得不到p ,所以可得⎩⎪⎨⎪⎧m -1>2,m +1≤6或⎩⎪⎨⎪⎧m -1≥2,m +1<6.解得3≤m ≤5.7.命题“在△ABC 中,如果∠C =90°,那么c 2=a 2+b 2”的逆否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ABC 中,若c 2≠a 2+b 2,则∠C ≠90°8.设p :x >2或x <23;q :x >2或x <-1,则綈p 是綈q 的________条件.解析:綈p :23≤x ≤2.綈q :-1≤x ≤2.因为綈p ⇒綈q ,但綈q ⇒/ 綈p . 所以綈p 是綈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答案:充分不必要9.已知命题p :“∀x ∈[1,2],x 2-a ≥0”,命题q :“∃x 0∈R ,x 20+2ax 0+2-a =0”,若命题“p 且q ”是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X 围是________.解析:命题p :“∀x ∈[1,2],x 2-a ≥0”为真,则a ≤x 2,x ∈[1,2]恒成立,所以a ≤1. 命题q :“∃x 0∈R ,x 20+2ax 0+2-a =0”为真, 则“4a 2-4(2-a )≥0,即a 2+a -2≥0”,解得a ≤-2或a ≥1. 若命题“p 且q ”是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X 围是(-∞,-2]∪{1}. 答案:(-∞,-2]∪{1}10.已知p :x 2-8x -20>0,q :x 2-2x +1-a 2>0,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正实数a 的取值X 围.解:p :x 2-8x -20>0⇔x <-2或x >10, 令A ={x |x <-2或x >10},∵a >0,∴q :x <1-a 或x >1+a , 令B ={x |x <1-a 或x >1+a }, 由题意p ⇒q 且q ⇒/ p ,知A B ,应有⎩⎪⎨⎪⎧a >0,1+a <10,1-a ≥-2或⎩⎪⎨⎪⎧a >0,1+a ≤10,1-a >-2⇒0<a ≤3,∴a 的取值X 围为(0,3].11.已知函数f (x )=⎩⎪⎨⎪⎧-x -1,x <-2,x +3-2≤x ≤12.(1)求函数f (x )的最小值;(2)已知m ∈R ,命题p :关于x 的不等式f (x )≥m 2+2m -2对任意m ∈R 恒成立;q :函数y =(m 2-1)x是增函数.若“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某某数m 的取值X 围.解:(1)作出函数f (x )的图象,可知函数f (x )在(-∞,-2)上单调递减,在⎝ ⎛⎭⎪⎫-2,12上单调递增,故f (x )min =f (-2)=1.(2)对于命题p ,m 2+2m -2≤1, 故-3≤m ≤1; 对于命题q ,m 2-1>1,故m >2或m <- 2.由于“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则p 与q 一真一假.①若p 真q 假,则⎩⎨⎧-3≤m ≤1,-2≤m ≤2,解得-2≤m ≤1.②若p 假q 真,则⎩⎨⎧m >1或m <-3,m <-2或m >2,解得m <-3或m > 2. 故实数m 的取值X 围是(-∞,-3)∪[-2,1]∪(2,+∞).。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件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件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其真假. (1)p:每一个素数都是奇数; (2)p:能被 3 整除的数,也能被 4 整除; (3)p:有些实数的绝对值是正数; (4)p:某些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解】 (1)由于全称量词“每一个”的否定为“存在一个”, 因此,﹁p:存在一个素数不是奇数,是真命题. (2)省略了全称量词“所有”,命题的否定为存在一个能被 3 整 除的数,不能被 4 整除,是真命题. (3)由于存在量词“有些”的否定为“所有”,因此,﹁p:所 有实数的绝对值都不是正数,是假命题. (4)由于存在量词“某些”的否定为“每一个”,因此,﹁p: 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不是矩形,是假命题.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2)因为 M={x|-4≤x<5}, 所以∁UM={x|x<-4 或 x≥5}, 又 B={x|b-3<x<b+7},B∪(∁UM)=R, 所以bb-+37<≥-5,4,解得-2≤b<-1. 所以实数 b 的取值范围是{b|-2≤b<-1}.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当 m=0 时,与 m≠0 相矛盾,当 m=3 时,此时集合 A={0,
3,2},符合题意.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集合的基本关系 已知集合 A={x|x<-1 或 x≥1},B={x|2a<x≤a+1, a<1},若 B⊆A,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解析】 因为 a<1,所以 2a<a+1,所以 B≠∅. 画数轴如图所示.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2.内容解析本章学习内容包括集合的有关概念,关系和运算,还有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全称量词、存在量词、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及其否定。

这些知识在后续学习中会得到大量应用,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

复习本章所学知识,在知识的复习和再现的基础上,用联系的观点和递进的方式可以加深对本章内容的理解。

复习本章知识能有效总结和提升学习内涵,整理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对于全章知识的联系和整合也能有更好的效果。

在本章内容的复习中,首先应掌握集合语言的表述方式,学习了集合的含义,明确了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等特征;再学习了列举法、描述法等集合的表示法,其中描述法利用了研究对象的某种特征,需要先理解研究对象的性质;类比数与数的关系,我们研究了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与相等关系,这些关系是由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决定的,其中集合的相等关系很重要;类比数的运算,我们学习了集合的交、并、补运算,通过这些运算可以得到与原有集合紧密关联的集合,由此可以表示研究对象的某些关系。

常用逻辑用语是数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语言,也是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全称量词命题,存在量词命题及它们的否定都能与许多已学过的内容进行融合,如初中学习过的数学定义、定理、命题及许多代数结论等都可以用常用逻辑用语表示。

利用常用逻辑用语表述数学内容,进行推理论证,可以大大提升表述的逻辑性和准确性,提升逻辑推理素养。

结合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领复习全章重点内容。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理解集合的含义,表示法,明确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的关系;(2)理解并掌握集合的运算法,能解决集合的交、并、补运算问题;(3)能通过“若p,则q”形式命题的真假性,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4)能辨别全称量词命题和存在量词命题的真假,并能写出否定形式。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范围是________.
12
要点回顾
要点聚焦
解析 (1)由x2-3x+2=0得x=1或x=2,∴A={1,2}. 由题意知B={1,2,3,4},∴满足条件的C可为{1,2},{1,2,3},{1,2,4},{1, 2,3,4}. (2)由B⊆A,则x2=4或x2=2x.当x2=4时,x=±2,但x=2时,2x=4,这与集合元素的 互异性相矛盾;当x2=2x时,x=0或x=2,但x=2时,2x=4,这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相矛盾.综上所述,x=-2或x=0. (3)当B=∅时,有m+1≥2m-1,则m≤2. 当B≠∅时,若B⊆A,如图.
(1)若a=1,且p,q均为真命题,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 (2)若綈p是綈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1)由a<x<3a, 当a=1时,1<x<3, 即p为真命题时,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1<x<3. 又q为真命题时,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2<x≤3, 所以,当 p,q 均为真命题时,有12<<xx<≤33,,解得 2<x<3, 所以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x|2<x<3}.
4
要点回顾
要点聚焦
3.集合与集合之间的运算
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Venn图与数轴是集合运算的重要工具.注意集合 之间的运算与集合之间关系的转化,如A⊆B⇔A∩B=A⇔A∪B=B. 4.充要条件
在判定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时,要注意既要看由p能否推出q,又要看由q能否推出 p,不能顾此失彼.证明题一般是要求就充要条件进行论证,证明时要分两个方面, 防止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证明弄混.
20
要点回顾
要点聚焦
(2)綈p是綈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复习PPT精品课件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复习PPT精品课件

-f(x1))(x2-x1)≥0的否定为(f(x2)-f(x1))(x2-x1)<0.故选C.
答案:C
2.(2012·福建卷)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x∈R,ex≤0
B.∀x∈R,2x>x2
C.a+b=0的充要条件是 a =-1 b
D.a>1,b>1是ab>1的充分条件
()
答案:C
变式探究
2.(2012·东北三校联考)已知命题 p:∃x∈0,π2,sin x=12,则
p 为
()
A.∀x∈0,π2,sin x≠12
B.∀x∈0,π2,sin x=12
C.∃x∈0,π2,sin x≠12
D.∃x∈0,π2,sin
1 x>2
解析:根据特称命题的否定的概念可知,p 为:∀x∈0,π2,sin x≠12.
3.(2012·黄冈中学模拟)命题“∀x∈[1,2],x2-a≤0”为真命
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a≥4 B.a≤4 C.a≥5 D.a≤5
解析:因为∀x∈[1,2],x2-a≤0是真命题,所以a≥(x2)max =4,因为{a|a≥5}⊇{a|a≥4},所以“a≥5”是“∀x∈[1,2], x2-a≤0为真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C. 答案:C
1.(2011·佛山市二模)
已知命题p:函数y=sin
x
2
的图象关于
原点对称,q:幂函数恒过定点(1,1),则
( B)
A.p∨q为假命题
B.( p)∨q为真命题
C.p∧( q)为真命题
D.( p)∧(q)为真命题
考点二 特(全)称命题的否定
【例2】 (2012·福州市检测) 命题“对任意的x∈R,x3- x2+1≤0”的否定是( )

常用逻辑用语课件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常用逻辑用语课件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主干知识·回顾
核心题型·突破
课时分层检测
AC [由题设知 4m-1=1,可得 m=12 ,故 f(x)= x ,
所以,要使 f(a)>f(b),则 a > b ,即 a>b≥0.
1 0<a
1 <b
⇔a>b>0,A 符合题意;
ln a>ln b⇔a>b>0,C 符合题意;
B,D 选项中 a,b 均有可能为负数,B,D 不符合题意.]
第一章 集合、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
主干知识·回顾
核心题型·突破
课时分层检测
解析 若{an}为等差数列,设其公差为 d,则 an=a1+(n-1)d,所以 Sn=na1+n(n- 2 1) d,所以Snn =a1+(n-1)·d2 ,所以nS+n+11 -Snn =a1+(n +1-1)·d2 -[a1+(n-1)·d2 ]=d2 ,为常数,所以{Snn }为等差数列,即甲⇒ 乙;若{Snn }为等差数列,设其公差为 t,则Snn =S11 +(n-1)t=a1+(n-1)t, 所以 Sn=na1+n(n-1)t,所以当 n≥2 时,an=Sn-Sn-1=na1+n(n-1)t-[(n -1)a1+(n-1)(n-2)t]=a1+2(n-1)t,当 n=1 时,S1=a1 也满足上式,所
主干知识·回顾
核心题型·突破
课时分层检测
跟踪训练 1 (1)(2023·全国甲卷·理,5 分)设甲:sin2α+sin2β=1,乙: sinα+cos β=0,则( )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第一章 集合、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教案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教案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教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绿春县第一中学白霞一、目标认知二、考试大纲要求:1. 理解命题的概念;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2. 了解命题“若p,则q”的形式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分析四种命题相互关系.3. 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4. 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重点:四种命题间关系的真假判定,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定难点:根据命题关系或充分(或必要)条件进行逻辑推理。

二、教学的基本流程:12知识点一:命题1.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1)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构成. 命题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p,q,r,m,n等.(2)命题有真假之分,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数学中的定义、公理、定理等都是真命题(3)命题的形式:“若P, 则q”也可写成“如果P,那么q”的形式也可写成“只要P,就有q”的形式通常,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结论. 记做:四种命题1. 四种命题的形式:用p和q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p和q分别表示p和q的否定,则四种命题的形式为: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注意:三种命题中最难写的是否命题。

要严格区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之间的差别.原语句是都是>至少有一个至多有一个x∈A使p(x)真否定形式不是不都是≤一个也没有至少有两个x∈A使p(x)假2. 四种命题的关系命题真假性判断(1)原命题为真,则其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但其逆命题、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2)若其逆命题为真,则其否命题一定为真。

但其原命题、逆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结论:p q(1)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假。

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课件】

2025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课件】

谢谢观赏!!
要条件、数学定义与充要条件的关系.
统计 逻辑用语
Ⅰ卷·T7
2.理解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的意义,能正确对
两种命题进行否定.
1.题型设置: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 命题 2.内容考查:集合的基本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 趋势 和含有一个量词命题的否定.
3.能力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高考研究·备考导航】
三年考情
角度 考查内容
课程标准
高考真题
1.了解集合的含义,了解全集、空集的
含义.
2023年:新高考Ⅰ卷·T1
2.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理解集 2023年:新高考Ⅱ卷·T2
考题
合间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2022年:新高考Ⅰ卷·T1
集合
统计
3.会求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与补集. 2022年:新高考Ⅱ卷·T1
备考策略 根据近三年新高考卷命题特点和规律,复习本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系统复习,深刻理解知识本质 (1)理解集合、空集、子集等概念;会根据具体条件求集合的子集的个数;理
解并集、交集、补集的含义,注意符号语言的正确应用. (2)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含义. (3)理解全称量词、存在量词、全称量词命题、存在量词命题的概念.
2.熟练掌握解决以下问题的方法规律 (1)能准确判断所给集合中元素的特征,会根据问题情境选择恰当的方法表 示集合. (2)掌握集合并集、交集、补集运算,注意与解不等式、解方程和函数基本 概念的交汇问题. (3)能准确判断命题的真假,并能根据具体问题情境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 件和充要条件. (4)能准确地对全称量词命题(或存在量词命题)进行否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与规律总结
? (3)命题的结构 命题的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
词; 构成命题的形式:p或q(记作p∨q); p且q(记作p∧q);非p(记作┑q)
概念与规律总结
? (3)“或”、“且”、“非”的真值判断 ? “非p”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与P的真假相反; ? “p且q”形式复合命题当P与q同为真时为真,
y
y
y
y
y
0k
x0
kx 0 k x
0 k1
k2 x0 k1
k2 x
?
?? ? 0
? ?
f
(k)
?
0
? ?k ? ?
b
? 2a
?
?? ? 0
? ?
f
(k)
?
0
? ??
b
?k
? 2a
?? ? 0
?? ? 0
f (k) ?
0
? ??
f
(k1)
?
0
? ?
f
(k2
)
???k1 ? ?
?0 b? 2a
? ??
f
?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 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 (2)负数的平方是正数 ? (3)有些三角形不是等腰三角形 ? (4)有些菱形是正方形
例10.用量词符号“ ? ”,“?”表达下列问题
? (1)凸n边形的外角和等于2π; ? (2)不等式的解集为A,则A? R; ? (3)有的向量方向不定; ? (4)至少有一个实数不能取对数;
?(2)若x=0则xy=0。 ?(3)当c<0时,若ac>bc则a<b。 ?(4)若mn<0,则方程mx2? x+n=0有两个 不相等的实数根。
例3.分别写出由下列各种命题构成的“ p或q”p“且q”非“p” 形式的命题 ,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p:末位数字是0的自然数能被5整除 q:5? {x|x2+3x?10=0}
常用的逻辑用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识网络
命题及其关系
四种命题 真假规律
常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用


或∨ 并集
辑 用 语
简单的逻辑联 结词
且∧ 交集 非? 补集
运算
全称量词与 存在量词
量 全称量词 全称命题 词 存在量词 特称命题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概念与规律总结
(1)命题的四种形式与相互关系
例题选讲
1、分别写出由下列各种命题构成的“p或q”“p 且q”“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
(1) p: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等 q: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2) p:10是自然数 q:10是偶数
热身练习:
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 命题,并分别判断真假:
? (1)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a
q:b
?
c b
?
2
则p是
q的( B )
(4)p:0<m<1/3 q:方程mx2?2x+3=0
有两个同号且不相等的实数根,则p是q的(C )
例题应用:
例1.已知关于x的方程 (1?a)x2+(a+2)x?4=0,a? R
求:1) 方程有两个正根的充要条件,并写出它的 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和必要不充分条件; 2) 方程至少有一个正根的充要条件。
3) 方程的两个根都大于1的充要条件。
符号根问题:(抓? , x1 ? x2 , x1 ?x2 三方面列不等式组)
?? ? 0
? ?
x1
?
x2
?
0
?? x1 ?x2 ? 0
?? ? 0
? ?
x1
?
x2
?
0
?? x1 ?x2 ? 0
x1 ?x2 ? 0
区间根问题:(抓 、? 顶点横坐标、端点值 三方面列不等式组)
其他情况时为假,即“一假必假” ? “p或q”形式复合命题当p与q同为假时为假,
其他情况时为真,即“一真必真”.
热身练习:
1.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 命题,并分别判断真假:
? (1)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原命题:若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则它们全等 逆命题: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它们面积相等 否命题:若两个三角形面积不相等,则它们不全等 逆否命题:若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则它们面积不相等
?练习、当c<0时,若ac>bc则a<b。
2.写出下列各命题的否定及其否命题,并 判断它们的真假:
? (1)若x,y是奇数,则x+y是偶数; ? (2)末位数字是0或5的整数能被5整除.
? 3.已知命题 p : ? {0}, q :{1}? {1,2} ,由它们 构成的”p∨q”、“p ∧q”和?“ p”形式的复合 命题中,真命题有( B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4.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A.充 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p:a2>b2 q:a>b 则p是q的( D )
(2)p:{x|0<x<3} q:{x|x2?x?6<0} 则p是
q的( A ) (3)p:a,b,c为等差数列
每一个等; ? 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有个,某个,
有的,有些等; ? 全称命题P:?? M, p(x) 否定为? P: ?? M, ? P(x) ? 存在性命题P:?? M, p(x) 否定为? P: ?? M, ? P(x)
3.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
? (1)对任意的正数x, x >x-1; ? (2)不存在实数x,x2+1<2x; ? (3)已知集合A? B,如果对于任意的元
(k1)
?
0
? ?
f
(k2
)
k2???k1 ? ?
?0 b? 2a
k2
例2.已知c>0,设p:函数 y ? c x在R上单调
递减,q: 不等式x+|x-2c|>1的解集为R,如 果p∨q为真,p∧q为假,求实数c的取值范 围.
概念与规律总结
? (5)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 全称量词:所有的,一切,全部,都,任意一个,
原命题 若p则q
互逆
逆命题 若q则p




否命题 若﹁p则﹁q
互逆
逆否命题 若﹁q 则﹁p
规律:原命题与逆否命题互为逆否,同真假; 逆命题与否命题互为逆否,同真假;
概念与规律总结
(2)命题的条件与结论间的属性
A?? B A?? B
A? B A? B B? A
令A={x|x 满足条件p}, B={x|x 满足条件q}
素x∈A,那么x∈B; ? (4)已知集合A? B,存在至少一个元素
x∈B,使得x∈A;
3.分别指出下列命题的构成形式及构成它 的命题:
(1) x=2或x=3是方程 x2? 5x+6=0 的根 (2) ? 既大于 3又是无理数
(3)直角不等于 90?
备用练习
例9.判断下列命题是全称命题,还 是存在性命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