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检测及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带答案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带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用液体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放大、倒立的实像 B.放大、正立的虚像 C.缩小、倒立的实像 D.缩小、正立的实像2.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A.f甲>f乙>f丙B.f乙>f丙>f甲C.f乙>f甲>f丙D.f丙>f乙>f甲3.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 a,P b,P c,P 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 )A.P a,P b,P c,P d B.P d,P c,P b,P aC.P c,P d,P a,P b D.P b,P a,P d,P c4.人潜入水中后看到岸边的一棵树,其实是()A.变高了的树的虚像B.变低了的树的虚像C.变高了的树的实像D.变低了的树的实像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舌的不同部位对甜、酸、苦、咸的敏感性不同 B.冷、热、触、痛觉感受器全分布在皮肤中C.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的上表面和两侧D.嗅觉感受器分布在鼻腔上部的嗅黏膜内6.如图,平面XOY上,平面镜M两端坐标分别为(-1,3)和(0,3),人眼位于坐标(2,0)点处,当一发光点S从坐标原点沿-x方向运动过程中,经过以下哪个区域,人眼可从平面镜中观察到S的像()A.0到-1区域B.-1到-2区域C.0到-∞区域D.-2到-4区域7.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测试浙教版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肓人读肓文时,依靠皮肤中的感受器()A.冷觉 B.热觉 C.痛觉 D.触觉2﹒眼球中下列哪个结构含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A.视网膜 B.角膜 C.巩膜 D.脉络膜3﹒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4﹒下列对光现象描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 B.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C.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D.在医院的手术室里常用紫外线来杀菌5﹒“火树银花不夜天”,在喜庆的盛大节日里,人们常常要燃放礼花爆竹,此时旁观者最好张口,或闭嘴、堵耳。
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C.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D.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6﹒关于同学们听到的考试铃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铃声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B.铃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铃声不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 D.铃声不能传递能量7﹒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
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A B C D8﹒某同学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他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
设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一定大于l B.f一定小于l C.f一定等于l D.f可能小于l9﹒我们生活中常常都提到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银幕上的像,⑤哈哈镜中的像,其中()A.属于实像的是①④ B.属于虚像的是①②③C.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④ D.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③④⑤10﹒关爱眼睛,远离近视。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检测卷2(含答案+答题卷)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检测卷2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姓名、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罝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小明感觉不舒服,为初步判断小明是否发烧,妈妈总会触摸他的额头。
妈妈用的是( )A .手心B .手背C .自己的额头D .自己的脸颊2. 右图分析判断:“遇到巨大的声响迅速张口以免被震破的、将鼓膜的振动传到耳内的、将外界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的、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的”结构依次是( ) A .④①⑦⑧ B .④①⑤③ C .⑧⑥⑤④ D .④⑤⑧⑦3. 早春二月,我们会常吃大蒜以预防流感。
一个正常人吃 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
这是因为( )A .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B .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C .嗅觉细胞接受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D .不同的人嗅觉灵敏程度差异很大4. 关于声现象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B .“女高音”歌唱时比“男高音”响度大C .钢琴发声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D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5. 晚上,人在马路上走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A .先变短后变长B .先变长后变短C .逐渐变短D .逐渐变长6. 李白的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涉及到的光学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A .空中的明月是光源B .杯中的人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 .地上的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 .月光能照射到人说明光的传播需要介质第6题图第7题图7. 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收音机的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当你打开收音机时台上一个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关于这个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听到的声音是由广播电台发出,靠电磁波传来的B .纸小人跳舞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 .音乐声越大,小人舞动的越剧烈,说明物体的音调越高,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D .关掉声音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8.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①②③④⑥⑤⑧⑦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D.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9.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能发出红光B.桃花能吸收红光C.桃花能反射红光D.以上说法都不对11.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2022年浙教版七年级下《第2章 对环境的感觉》单元测试(卷一)(含答案)044951
2022年浙教版七年级下《第2章 对环境的感觉》单元测试(卷一)试卷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1. 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文望远镜看见遥远的星体,是因为星体通过物镜成一放大的像B.年,伽利略发明了第一台显微镜C.显微镜可以用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组合而成D.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而工作2.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角时,反射角也是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D.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3. 下列对光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A.近视眼镜的镜片采用凹透镜是因为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眼睛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到达了该物体C.兴隆湖中出现科学城建筑的倒影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了水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因为水珠对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程度不同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规律B.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C.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规律D.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5. 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 )A.照相机B.放大镜C.幻灯机D.投影仪6. 一束平行光照射到某个透镜上,在光屏上得到的光斑比透镜大,则这个透镜( )A.一定是凸透镜B.一定是凹透镜160920∘20∘5∘5∘C.凸透镜、凹透镜都可能D.凸透镜、凹透镜都不可能7. 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B.上衣、裙子都呈红色C.上衣呈白色,裙子呈蓝色D.上衣、裙子都呈黑色8. 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日食现象B.筷子好像在水中折断C.雨后的彩虹D.青山在水中的倒影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9.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________,靠近眼睛的叫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________.10.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是,则反射角度数是________;若想要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增大,保持入射光线不变,需要将平面镜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________.11. 眼球的结构类似于__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小明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了近视眼,应当戴________镜进行矫正.12. 教室里的同学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黑板上的字,是由于光的________,有时黑板也会反光,是由于光的________.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40分 )13. 小杰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细胞位于视野的左侧,他应该怎样调节才能使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14. 如图所示,是光滑的镜面,入射光线和平行射到镜面上,它们的反射光线分别是和,和是法线.(1)试证明反射光线平行于.(2)已知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角,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那么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30∘20∘MN AB CD BE DF BH DI BE DF 30∘是多少?15. 眼睛健康是大一直关注的问题,请回答下列与眼睛有关的光学问题:(1)如图甲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B.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的系统C.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D.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平一些(2)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且急剧低龄化.如图所示,________(选填“乙”或“丙”)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16. 某宾馆大厅的水平地面和墙壁都贴有大理石,地面较光滑,墙壁较粗糙.小明将激光笔发出的激光斜射向地面,如图所示.他看到地面和墙壁上各出现一个光斑,并且墙壁上的光斑比地面上的光斑亮.请解释这个现象.55.2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22年浙教版七年级下《第2章 对环境的感觉》单元测试(卷一)试卷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1.【答案】D【考点】显微镜望远镜【解析】显微镜结构均由两个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用来看清微小物体的。
科学七年级下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
科学七年级下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野外生存训练班在夜晚急行军时,小丁带领大家迎着月光前进。
在某处,他们避开“暗地”而选择“亮地”,结果跑在前面的同学纷纷掉进水坑。
造成“亮地”的原因是() A.光在地面发生漫反射B.光在地面发生镜面反射C.光在水面发生漫反射D.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答案】D2.(盐城中考)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初步得出像的特点是倒立的等大的像。
现他想在半透明纸上看到一个放大的烛焰像,正确的做法是()A.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换一根烛焰更大的蜡烛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小孔扩大至直径约3cm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小孔由三角形改成圆形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适当缩短烛焰到小孔的距离【答案】D3.(海宁中考)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开有菱形状孔(边长约为5厘米)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紧贴在甲上,如图所示。
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甲不动。
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
下列实验记录正确的是()A.始终菱形B.从菱形到三角形C.从菱形到三角形最后圆形D.始终圆形【答案】C4.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B.如果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则反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C.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答案】B5.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D.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弹出去了【答案】D6.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正确的用眼姿势,会导致近视,不当用耳会导致听力受损,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看书一小时左右需远眺B.在昏暗或强光下看书C.游泳后及时清理耳中积水D.使用耳机时,音量不宜过大【答案】B7.关于光纤通信,小明同学曾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在漫长的线路上,光纤免不了要拐弯、缠绕,而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激光通信信号怎能从一端传到另一端呢?后来在“研究光纤怎样传输光信号”的活动中,终于明白了:激光信号在光纤中()A.就像水流沿弯曲水管流动那样B.就像电流沿弯曲导线传播那样C.不断地经光纤壁反射而向前传播D.不断地在光纤中折射而向前传播【答案】C8.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提醒大家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否则容易引发森林大火,这是因为()A.饮料瓶中的水可将太阳光折射后会聚到树木上B.饮料瓶中的水可将太阳光平行折射到树木上C.饮料瓶中的水可将太阳光平行反射到树木上D.饮料瓶中的水可将太阳光反射后发散到树木上【答案】A9.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B.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C.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答案】C10.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MN前,若镜MN不动,光源S以2m/s的速度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将()A.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B.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C.以速度2m/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D.以速度4m/s沿SO直线方向向左平移【答案】C11.小敏作发光点S的像S′的光路图,如右上图所示。
2019版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带答案解析)D卷
2019版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带答案解析)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如图所示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
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根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
当日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D.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2 . 俗话说“十指连心”。
这是因为()A.手指皮肤特别薄B.手指皮肤有丰富的运动神经末梢C.手指皮肤毛细血管丰富D.手指皮肤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3 . 月亮距离地球384400千米,在平静的池塘中形成了月亮的像,已知池塘水深2.8米,则所成的月亮的像与水面的距离为()A.2.8米B.5.6米C.384400千米D.无法确定4 . 小明拍完毕业照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照,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A.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B.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向前伸,离胶片远一些C.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D.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5 . 在相机前面加上蓝色滤光镜后,拍摄到的照片星()A.白色B.蓝色C.红色D.绿色6 .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7 .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会发生折射现象,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这种现象的是()A.B.C.D.8 . 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a端在2倍焦距之外,b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如图所示,那么木棒在光屏上的像是()A.a端变细,b端变粗B.a端变粗,b端变粗C.a端变细,b端变细D.a端变粗,b端变细9 . 下面关于光的折射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就会发生折射,并且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B.物体沿主轴从距凸透镜8倍焦距处移到距凸透镜2倍焦距处,则像与透镜的距离变小C.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物体不论放在什么位置,都将得到放大的虚像D.彩虹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10 . 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以MN为轴稍向后转动一个角度,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11 .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立竿见影B.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C.步枪瞄准D.小孔成像12 . 如图,在一张纸上写上“21058”平放在桌子上,同时有两面镜子直立于桌面上,这时的两面镜子上都出现“21058”的像,把在前面放置的镜子里出现的像和左面镜子里出现的像分别叫做“正面像”和“侧面像”,则()A.“正面像”和“侧面像”都是五位数,前者比较大B.“正面像”和“侧面像”都是五位数,两者相等C.“正面像”和“侧面像”都是五位数,前者比较小D.“正面像”和“侧面像”中,只有一个五位数13 . 黑色水笔是常用的考试用笔,写出的字能显黑色的原因是黑字()A.透过所有的光B.吸收所有的光C.反射黑色的光D.发出黑色的光14 .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水平面,反射光线在光屏上形成一个亮点S,下列做法能使屏上的亮点S向右移到S1的点是()A.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水面上升B.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水面下降C.保持入射点不变,减小入射角D.保持入射方向不变,使光线向左移动15 . 甲把50kg的化肥从一楼背到二楼,然后在二楼水平走10m。
七年级科学下册 基础知识篇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同步练测(含解析) 浙教版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检测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下列感受器中,对环境温度变化刺激最敏感的是()A.眼睛 B.皮肤 C.耳朵 D.鼻子2. 下列哪项不属于皮肤感受器()A.热觉感受器 B.冷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味觉感受器3.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
下列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D.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4.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玻璃罩中,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减小直到消失;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说明()A.空气不能传声B.液体不能传声C.真空不能传声D.固体不能传声5. 下列关于光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光的色散就是将白光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的现象D.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电影银幕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6. 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1所示);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A 图1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7. 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A.变小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8. 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含解答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会聚光线经凸透镜后一定还是会聚光线B.发散光线经凸透镜后不一定成为会聚光线C.会聚光线经凹透镜后一定成为发散光线D.发散光线经凹透镜后一定成为发散光线2.户外旅行时,突遇电闪雷鸣的极端天气,人们会迅速寻找安全地点躲避。
其中,人体感知电闪雷鸣的感受器分别是( )A.虹膜、鼓膜 B.晶状体、半规管C.视网膜、耳蜗 D.瞳孔、听小骨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其响度太小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调来辨别的4.将手表放在枕头下,人耳贴在枕头上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晰地听到手表走时的“嘀嗒”声,这一现象说明(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C.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D.以上说法都正确5.我们能听到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但听不到蝴蝶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其原因是( )A.蝴蝶飞行时声音响度小B.蝴蝶飞行时音色与蚊子不同C.蝴蝶飞行时振动频率小于20 HzD.上述原因都有可能6.许多照相机的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大了,为了使被摄者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 )A.变小 B.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7.如图1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上的小镜子,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 )图1A. 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 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 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8.下列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图29.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A.雨后天空的彩虹 B.凿壁借光C.水中“折枝”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10.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
2019-2020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单元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试卷一、选择题1.小张某一天陪北方客人到火锅城大吃了一顿,觉得味道很好,可接下来的几天,吃其他饭菜都觉得没有味道,这其中的原因是( )A. 其他饭菜没有火锅的辣B. 吃了火锅后的余味还没有散去C. 吃了火锅后烫伤了味蕾D. 其他饭菜的味没有火锅的浓2.当你在“打呵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打呵欠”影响了( )A. 鼓膜的振动B. 听小骨的振动C. 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D. 神经冲动的传导3.新“七不规范”中,“言语不喧哗”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 )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频率4.如图所示,小秦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
这表明( )A. 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B. 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C. 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D.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5.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这是因为( )A. 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B. 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C. 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 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小6.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B. 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C. 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D. 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7.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C. 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D. 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8.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检测及答案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对外界的冷、热、触、痛的刺激产生感觉的是( )A. 皮肤B. 舌C. 脊髓D. 大脑2. 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B. 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 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 看见勺子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3.电磁波家庭成员很多,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y射线等,电磁波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关于电磁波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验钞机利用红外线来辨别钞票真伪 B. 手机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号C. 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D. 微波炉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4.对于人失去听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人只要失去听觉,就不能感知声音B. 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可以通过骨传导来感知声音C. 对于因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只要设法将外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就可以感知声音@D. 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5.不论是较近还是较远的物体,正常人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是因为( )A. 视网膜可前后调节移动B. 眼球前后径可随时调节C. 瞳孔可缩小或扩大D. 睫状肌可调节晶状体的曲度6.用手捂住右眼,用左眼看光亮的地方,过几分钟后,捂住右眼的手放下,此时两眼的瞳孔是()A. 两眼的瞳孔都放大B. 左眼的瞳孔大,右眼的瞳孔小C. 两眼的瞳孔都缩小D. 左眼的瞳孔小,右眼的瞳孔大7.“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 “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C. “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D. “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8.如图所示,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镜中的像()A. 是等大实像B. 是放大虚像C. 与演员关于镜面对称D. 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9.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 当u=15cm时,光屏上不能成像}C. 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1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第8题图第9题图10.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 B. C. D.11.下列选项是入射光线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12.下列几个现象中,要用光的反射来解释的是()#A. 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了B. 在太阳光下,物体的后面有影子C. 能看到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D. 用放大镜能看清书上的小字13.如果一个人的食物中长期缺锌,将会出现哪些不良症状()A. 骨质疏松症B. 贫血、肌无力C. 地方性甲状腺肿D. 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14.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 °时,反射角也是20°B. 如果反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则入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C. 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 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综合B卷(包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测试卷(十)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综合卷B)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1.眼和耳都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器分别位于( )A.虹膜和鼓膜B.晶状体和半规管C.视网膜和耳蜗D.视神经和位听神经2.下列图中描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日偏食 B湖边夜景 C.筷子变弯折 D汽车观后镜3.人突然从低海拔处上升到高海拔处,鼓膜会感觉不适,可通过做咀嚼运动或大口呼吸等来缓解,原因是( )A.分散注意力,放松鼓膜B.疏通咽鼓管,改变中耳压力C.缓解不适,放松咽喉部肌肉D.关闭咽鼓管,减小耳腔压力4.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幼教机器人可以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机器人能区分小朋友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5.由于衣物没有放平引起洗衣机振动而产生的噪声,最合理的处理方法是( )A.在声源处减弱:放平衣物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关上门窗C.在人耳处减弱:塞上耳塞D.用手紧紧按住洗衣机6.在太阳光下可以看到的鹦鹉嘴是红色的,腹部是白色的,而尾部是绿色的。
小华在红光下观察该鹦鹉,则( )A.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黄色B.嘴和尾部是红色的,腹部是黑色的C.嘴和尾部是黑色的,腹部是红色的D.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黑色的7.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8.小明用同一个相机给同一个古塔拍了四张照片,拍摄下列哪张照片时镜头伸出最长( )A B C D9.正常人能够看清楚较近或较远的物体,主要是因为( )A.视网膜可以前后调节B.晶状体的凸度可以调节C.玻璃体的大小可以调节D.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10.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检测(培优题)及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检测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JA. 舌的不同部位对甜、酸、苦、成的敏感性不同B. 冷、热、触、痛觉感受器全分布在皮肤中C. 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的上表面和两侧D. 嗅觉感受器分布在鼻腔上部的嗅黏膜内2.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黄光照在穿蓝色上衣、白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上衣呈蓝色,裙子呈白色B. 上衣、裙子都呈黄色C. 上衣呈黑色,裙子呈黄色D. 上衣、裙子都呈黑色3.当飞机降落时,空中小姐要求乘客咀嚼口香糖,其目的是()A. 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B. 保持身体的平衡C. 减少噪音D. 防止呕吐4.观察水边风景照片,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要暗一些,这是由于()A. 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B. 眼睛的一种习惯性感觉C. 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D. 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5.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 °时,反射角也是20°B. 如果反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则入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C. 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 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6.有一段长为18米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 200米/秒、1 500米/秒和340米/秒。
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秒)()A. 1次B. 2次C. 3次D. 4次7.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面的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B. 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C. 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水D. 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应是水8.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a.薄膜上出现的烛焰的像是倒立的;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I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检测试卷(Word版附答案)
第2 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40 分)1.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2.学校大门旁竖直放置了一块平面镜,小张同学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张的像逐渐变大B.小张想通过平面镜看完自己的全身像,则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整个身高的一半C. 小张在平面镜中看见了小王,则小王在平面镜中看不见小张D.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3.皮肤上分布着多种感受器,能感知多种信息的刺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皮肤感觉主要有四种,即触压觉、痛觉、冷觉和热觉B.皮肤可感觉外界物体的大小、形状、软硬、冷热等多种信息C.皮肤上的感受器的多少决定皮肤感觉的灵敏性D.全身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性是相同的4.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下列关于超声波利用中说法正确的是()A.用超声波查看零件内部结构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B.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C.用 B 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5.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6.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如图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 B . C . D .7.小明用一块长方形平面镜反射太阳光,并将反射的太阳光投射到一块平行且足够大的白板上,则白板上的光斑是()A.圆形的,不是太阳的像B.圆形的,是太阳所成的像C.长方形的,不是太阳的像D.长方形的,是太阳所成像的一部分8.如下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第8 题图第9 题图第10 题图9.如图所示,CD 为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位于A 处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位于B 处的乙同学.在这一现象中,光线的入射角是()A.∠ 1 B .∠ 2 C .∠ 3 D .∠ 410.一根直立木棒漂浮在平静的水面上,如图所示,当人在水面上与人在水面下分别观察这根木棒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面上观察时,水上部分长度不变,水下部分变短B.在水面上观察时,水上部分长度变短,水下部分变短C.在水面下观察时,水上部分长度变长,水下部分变短D.在水面下观察时,水上部分长度变短,水下部分不变1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光屏上有像出现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像会变大D.物体靠近玻璃板时,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12.日常生活中,因为有光的存在,我们可以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A.人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B.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烈日树影下有很多多个圆形的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D.拍照时,拍完半身照后,想拍全身照,摄影师应缩短镜头,远离拍摄者13.春天来啦,漫步校园,花红叶绿,看到池中鱼儿在垂柳的“倒影”中嘻戏,豁然开朗;冲刺中考,放手一搏无怨无悔!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我们看到红花是因为红花吸收红色光B.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我们看到垂柳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D.我们看到树阴下的“圆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虚像14.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定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明亮处是积水C.背着月光走,地上明亮是积水D.迎着月光走,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是积水15.把一支牙刷放在镜子的前方,镜子中牙刷像的上、下部分明显“错位”了,如图所示.从镜子的左侧面观察,发现该镜子的背面涂有反射膜,镜子的下端被磨成“V”形,使得前表面的下边成斜面状.牙刷像“错位”()A.仅由光在前表面发生反射引起B.仅由光在后表面发生反射引起C.由光在前、后两个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D.由光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发生折射和光在后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第15 题图第16 题图第17 题图16.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四个小球.图中小球的虚像不能被眼睛看到的是()A.甲 B .乙 C .丙 D .丁17.中星湖滨小区有一个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 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 a 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 点(图中没有画出),如果水面升至 b 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 点,则()A. P 点在S 点的下方, Q点在S 点的上方B. P 点在S 点的上方, Q点在S 点的原处C. P 点在S 点的上方,Q点在S 点的上方D. P 点在S 点的下方, Q点在S 点的原处18.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的到另一个清晰的像.A.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19.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投影仪成像利用了这一规律C.向右适当移动凸透镜,光屏上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向右适当移动蜡烛,光屏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0.同学们用盛水的矿泉水瓶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睛、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焦距大小.如图甲所示,他们将盛水的矿泉水瓶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最细的亮线,估测亮线到瓶子侧壁的距离d.正常水瓶做实验时,d 约为8 厘米;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 d 为13 厘米;把水瓶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d为5 厘米.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B.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C.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小D.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40 分。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带答案解析)
A. 那天晚上的月相是满月 C. 太阳光在这区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B. 暗区是月球表面的高地 D. “超级月亮”是由于那天月球体积变大
16.下列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不能在水中传播
B. 近视眼可用凸透镜矫正
C.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3×108m/s
D. 路灯下的人影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17.若右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 MN 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
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
A. 都不能成像 C. 都成完整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D.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18.如图所示,正确的平面镜成像图是( )
A.
B.
C.
D.
19.下图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
A. ② ① ④
4.人潜入水中后看到岸边的一棵树,其实是 ( ) A. 变高了的树的虚像 B. 变低了的树的虚像 C. 变高了的树的实像 D. 变低了的树的实像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舌的不同部位对甜、酸、苦、成的敏感性不同 B. 冷、热、触、痛觉感受器全分布在皮肤中 C. 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舌的上表面和两侧 D. 嗅觉感受器分布在鼻腔上部的嗅黏膜内
3.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无水时,射灯从S 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往水槽内 加水,当水面处于a,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a, Pb,Pc,P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则四个光点在 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 )
A. Pa,Pb,Pc,Pd B. Pd,Pc,Pb,Pa C. Pc,Pd,Pa,Pb D. Pb,Pa,Pd,Pc
浙教版7年级下册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解析版)
浙教版7年级下册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一、声音和听觉1.某班学探究小组就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听声音建立了如下猜想:①用两只耳朵听到的声音响度大,可以听得更清楚;①用两只耳朵听声音可以辨别声源的方向。
(1)为了验证其猜想①的正确与否,同学们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 在离同一声源同样远近的条件下,同一人用两只耳听声音,然后再用一只耳听声音(另一只耳用耳塞塞住)。
若猜测①是正确的,则实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_,实验中同学们应用了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方法。
(2)为了验证其猜测①的正确与否,同学们又做了实验且实验结果如下: 让一同学蒙上眼睛,用两只耳朵听某一声源发出的声音,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正确,然后改用一只耳听(声源换了方位),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错误。
根据以上实验的结果,可以判断猜测①是________的。
【答案】(1)用两只耳听比一只耳听更清楚;对照法;控制变量法(2)正确【解析】【分析】本题为探究实验题,通过分析实验,可以得出答案。
在实验设置中,要遵循控制变量原则。
【解答】(1)在离同一声源同样远近的条件下,同一人用两只耳听声音,然后再用一只耳听声音(另一只耳用耳塞塞住)。
若猜测①是正确的,则实验结果应该是用两只耳听比一只耳听更清楚,实验中同学们应用了科学探究中的对照法和控制变量法。
(2)为了验证其猜测①的正确与否,让一同学蒙上眼睛,用两只耳朵听某一声源发出的声音,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正确,然后改用一只耳听(声源换了方位),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错误。
根据以上实验的结果,可以判断猜测①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1)用两只耳听比一只耳听更清楚;对照法;控制变量法;(2)正确2.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页表。
(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________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松紧程度、长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________有关。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含答案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 (1)第2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4)第3节耳和听觉 (7)第4节光和颜色 (10)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 (13)章末测验 (24)第1节感觉世界一、选择题1.人体皮肤感觉外界刺激的感觉神经末梢分布于( )A.角质层B.生发层C.真皮D.皮下组织2.人体皮肤最薄处是( )A.面部B.手掌C.大腿内侧D.眼皮3.甲、乙、丙三个脸盆依次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
你把左手浸入甲盆,右手浸入丙盆,过一会儿同时放进乙盆,这时双手的感觉是( )A.两手都感觉温B.左手感觉热、右手感觉冷C.左手感觉冷、右手感觉热D.两手都感觉冷4.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从生理学观点来看,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嗅觉中枢不发达B.人的嗅觉中枢易适应C.人的嗅觉中枢易疲劳D.人的嗅觉中枢易破坏5.“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A.嗅觉和听觉B.听觉和视觉C.听觉和味觉D.触觉和味觉6.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失去了听觉和视觉,但她通过“阅读”盲文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她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 )A.触觉B.味觉C.嗅觉D.心灵感应7.公安部门通常使用警犬缉毒,这是利用了狗( )A.目光敏锐B.动作敏捷C.味觉发达D.嗅觉发达8.当肌体受到损伤性刺激时,具有报警作用的感受器是( )A.触觉感受器B.冷觉感受器C.痛觉感受器D.热觉感受器9.形成感觉的部位是( )A.脊髓灰质B.大脑皮层C.感觉器官D.感受器10.下列哪项除外,都属于皮肤感受器( )A.热觉感受器B.冷觉感受器C.痛觉感受器D.味觉感受器11.下列感觉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 )A.冷觉B.嗅觉C.触觉D.痛觉12.俗话说:“入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嗅”从生理学观点来看,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嗅觉器官不发达B.人的嗅觉器官易适应C.人的嗅觉器官易疲劳D.人的嗅觉器官易破坏13.实施局部麻醉后的手术过程中,病人的感觉状况为( )A.痛觉和触觉完全消失B.痛觉存在,触觉消失C.触觉存在,痛觉消失D.痛觉与触觉都存在二、填空题1.皮肤的外层是__________:内层是__________ 。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检测(A)卷
第2章对环境的发觉单元检测A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形成听觉的部位是〔〕A.鼓膜B.中耳C.耳蜗D.大脑皮层2.去年2月,央视一套播放明星义演,资助聋哑人装人工耳蜗,对耳和听觉产生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鼓膜、听小骨和鼓室组成中耳B.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C.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引起中耳炎D.遇到巨大声响时,张口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3.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道路两旁载行道树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4.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A.半导体B.磁性物质C.真空带D.金属物质5.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下图.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B.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的传播一定要借助于介质C.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能穿透玻璃等透明物质D.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6.以下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A.小孔成像B.水中倒影C.手影游戏D.树下阴影7.我们在乘坐电梯时会看到电梯楼层的按钮上有一些突起的小点点,那是专门为盲人所设计的盲文.盲人在按电梯楼层的按钮时,是通过皮肤中的〔〕来判断的.A.嗅觉感受器B.触觉感受器C.冷感受器D.温感受器8.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效劳.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9.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光线及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实验时应进展的操作是〔〕A.绕ON前后转动板E B.绕ON前后转动板FC.绕CD一起转动纸板E和F D.绕O点转动入射光线OA10.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同学们发现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于是对这一问题进展讨论,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1〕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投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2〕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投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3〕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4〕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A.〔1〕〔3〕B.〔2〕〔4〕C.〔1〕〔4〕D.〔2〕〔3〕11.物体“F 〞在平面镜中成像情况,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 B. C. D.12.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下图,那么如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C.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D.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13.如下图,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入射角等于30°B.折射角等于50°C.MM′的右侧是玻璃D.NN′是界面14.关于光的反射,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5.如下图,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小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大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小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大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16.以下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透过草叶上的露珠看到了被放大的叶脉B.从不同方向都看到了桌面上的苹果C.在台灯下写字时,纸面上出现了手的影子D.房间的墙壁上装有大的平面镜,增大了视觉空间17.如下图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18.以下四幅图中,是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图画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9.如下图,假设要让反射光射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竖直向下移动B.竖直向上移动C.水平向右移动D.水平向左移动20.在地震救援当中,常用的生命探测仪主要有红外探测仪和音频探测仪两种,红外探测仪能探测得到红外线,音频探测仪能探测到微弱的心跳声和呼吸声,关于这两种探测仪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红外探测仪是通过感知温差来进展生命探测的B.红外线和声波都可以发生反射C.音频探测仪进展探测在晚上较安静的时候使用比拟适宜D.被救的人感受到红外探测仪发出的红外线之后通过呼救让音频探测仪探测到声音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对外界的冷、热、触、痛的刺激产生感觉的是( )A. 皮肤B. 舌C. 脊髓D. 大脑2. 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B. 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 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 看见勺子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3.电磁波家庭成员很多,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y射线等,电磁波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关于电磁波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验钞机利用红外线来辨别钞票真伪 B. 手机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号C. 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D. 微波炉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4.对于人失去听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人只要失去听觉,就不能感知声音B. 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可以通过骨传导来感知声音C. 对于因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只要设法将外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就可以感知声音D. 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5.不论是较近还是较远的物体,正常人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是因为( )A. 视网膜可前后调节移动B. 眼球前后径可随时调节C. 瞳孔可缩小或扩大D. 睫状肌可调节晶状体的曲度6.用手捂住右眼,用左眼看光亮的地方,过几分钟后,捂住右眼的手放下,此时两眼的瞳孔是()A. 两眼的瞳孔都放大B. 左眼的瞳孔大,右眼的瞳孔小C. 两眼的瞳孔都缩小D. 左眼的瞳孔小,右眼的瞳孔大7.“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 “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C. “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D. “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8.如图所示,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镜中的像()A. 是等大实像B. 是放大虚像C. 与演员关于镜面对称D. 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9.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 当u=15cm时,光屏上不能成像C. 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1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第8题图第9题图10.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 B. C. D.11.下列选项是入射光线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12.下列几个现象中,要用光的反射来解释的是()A. 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了B. 在太阳光下,物体的后面有影子C. 能看到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D. 用放大镜能看清书上的小字13.如果一个人的食物中长期缺锌,将会出现哪些不良症状()A. 骨质疏松症B. 贫血、肌无力C. 地方性甲状腺肿D. 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14.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 °时,反射角也是20°B. 如果反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则入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C. 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 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15.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
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 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D. 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二、填空题(共6题;共16分)16.有一次,小明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_,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________像(填“实”或“虚”)。
17.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题目:(1)如图所示,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小明得了近视眼,则他不戴眼镜时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__方,他应该戴________ 透镜(选填“凸”或“凹”)做成的眼镜.(2)小明在研究爷爷的老花镜时,不小心将镜片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他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①要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需要的主要器材除了蜡烛外还应有________和________;请在答题卡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小明实验的示意图________ .②小明通过实验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来透视镜相等”的结论,小明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 .18.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在界面的______侧(选填“左”或“右”),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光发生了反射,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_。
第18题图第20题图第21题图19.光年是指________ ,因此它________ 一个时间单位。
1光年约等于________ 千米。
20.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通过实验归纳得到的结论是:(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3)∠ 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
21.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自a到b依次出现了________七色排列的光带,这叫做________现象。
经三棱镜不能再色散的光叫做________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________光。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30分)22.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
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中的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________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23.如图是小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情景,此时光屏上已经呈现烛焰清晰的像.(1)这个成像原理与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相同.(2)若将凸透镜换成和它材质相同、口径相同但中间更厚的另一凸透镜,透镜、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不变,光屏上的像将变模糊.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_______ (选填“左”“右”)移动,光屏上才能重新呈现烛焰清晰的像.(3)取下光屏,眼睛在光具座的右端向左观察,能看到____(填正确选项的标号)A. 烛焰缩小的像B. 烛焰放大的像C. 一个光斑24.小文同学通过以下的实验过程,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提出问题】光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设计与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作光屏)竖立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1)当一束光贴着左侧纸板沿AO方向射到O点时,在右侧纸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在纸板前不同方位都能看到光的传播途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了________反射.(2)让光线逆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O点,会发现反射想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具有________性.由(2)、(3)能发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3)若将右侧纸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右侧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
(4)再如图乙所示,若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则右侧纸板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四、解答题(共3题;25小题9分;26小题5分;27小题10分;共24分)25.按要求作图:(1)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
(2)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照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OB为反射光线,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3)小明站在游泳池边的A处,看到路灯在池水中的像与他看到的池中的一条鱼在C点重合,用光学作图法确定路灯B的位置和鱼的大致位置。
26.在汽车驾驶室内,驾驶员通过左右两侧后视镜观察,有看不到的区域(盲区),人或其他车辆应尽量避免进入盲区。
如图,S为驾驶员眼睛位置,MN为左侧后视镜左右两边界点,请作出反射光线NS的入射光线,并标出BM到车左侧(虚线所示)之间的盲区。
27.有一个不知焦距的凸透镜,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可以粗略测出它的焦距?画出光路图并说明。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D2. A3. A4. A5. D6. D7.B8. C9. C 10.B 11.A 12. C 13. D 14. B15. D二、填空题16.凸透镜;虚17. (1)凸;前;凹(2)光屏;刻度尺;;只实验了一次,结果具有偶然性18.左;60°19.光在一年里传播的距离;不是;9.46×101220. β;α21.红、橙、黄、绿、蓝、靛、紫;光的色散;单色;复色三、实验探究题22.(1)B、D(2)记录每一次光斑的位置(3)油23. (1)照相机(2)左(3)A24.(1)漫(2)可逆(3)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4)不能四、解答题25.(1)(2)(3)26.27.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纸上找到一个最小最亮的亮点,测量纸到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
光路图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