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子沛的《大数据》读后感
徐子沛《大数据》读后感
徐子沛《大数据》读后感在还没接触《大数据》这本书之前,便已经听说过”数据便是财富“的说话。
可谓在当代,谁掌握了数据谁便掌握了世界。
当然,运用好这些数据是征服世界征服革命的关键。
在徐子沛这本书中,我赞赏摩斯这个人。
他提倡的《信息自由法》最终推动了世界的发展,对美国的影响尤为明显。
从一次次的《信息自由法》要求政府信息公开受挫的情况下,摩斯没有放弃而是一如既往的推行,一如既往的坚持。
最终,《信息自由法》进入了国民的生活中,进入了美国政府的府邸,进入了全世界的影响中。
如今,美国新一届的政府领导人奥巴马就提倡信息公开,旨在将政府的信息公开,让一切的信息运行在阳光下。
这样的信息公开共享能够促进各行各业清晰的找准他们切实需要的数据,有利于整个国民的经济发展。
当然,英特尔的创始人之一的摩尔的摩尔定律也影响了整个世界。
而目前计算机硬件的性能发展印证了摩尔定律。
信息化的发展,数据化的发展是挡不住的,世界也正被这些推着向前。
刚开始由美国布局在海洋上用于监测风浪并收集相应的海洋风浪信息的数据应用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据的流通越来越快速有效。
期间通过传感器的布局以及数据的采集,更实现了各式各样数据的分类和归集。
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运用,将受益于各个不同的知识领域。
美国之所以称之为大国,其实真正意义上来说,美国掌握了大量的数据,大量有效的数据,尤其是美国的情报部门。
通过研究这些数据,美国再利用这把利刃霸权天下。
所以,我们要努力发展数据治国,数据治企的精神。
而我司的数据归集、效益分析、车辆监控等管理服务就是真正建立在数据上面的服务,真正通过这些数据的反馈来实现为客户谋发展的目的,最终取得精细化综合管理服务的层层突破,让客户真正的放心加入我们的团队。
公司的这一系列的产品,各个相互关联,并将数据汇聚在车智汇平台上,通过这个平台的管理和运用,不仅我司能了解和掌握客户的需求,客户也能通过该平台获取有利于其自身发展的信息数据,为其自身带来意想不到的潜在收益。
《大数据》读后感(精选多篇)
《大数据》读后感(精选多篇)《大数据》读后感佘洁婕读完《大数据》,我才意识到这并不是一本枯燥无味的书籍。
作者运用案例和讲故事的方式,把美国数据开放、收集、使用背后的立法故事、公民故事、技术故事、商业故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令我大开眼界。
我在想,大数据概念对于教育来说会产生什么样的实用价值呢?一直以来,中国教育在研究教育的数字化,比如数字化校园,这个思路就是把我们教育的内容进行数字化,其结果指向的就是电子教材的研发或者是教学过程的数字化。
美其名曰,这是教育技术的重要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行为表现都可以被数据化,而这项研究不是任何一个专业可以深入下去的,它的专业性太强,所以我才会想到,所谓教育技术与其研究教育的数字化,不如研究教育的数据化来得实在,来的有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并不了解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具体会如何表现,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轮廓,我们也并不确定一个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具体产生了哪些影响。
所以,人们对教育一直有一个深深的质疑,它是不是科学的?大数据概念至少提出了关注“是什么”比“为什么”要有实际意义得多。
而我们的教育恰好需要把注意力从“为什么”转移到“是什么”上面来,只有如此,才能把教育从为什么发展成“可能成为什么”上来,这会是一次思想上的革命。
而对于现在地位岌岌可危的教育技术来说,把研究的重点从数字化转移到数据化上面,这才是它的出路。
如何将数据融入教学,教育者首先通过标准化全科教学处方,实现了教师授课模板和教学内容的标准化,保证每个教学过程和内容是可控的,然后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处理好面对的数据,处理好数据,自然也就处理好了课堂的反馈,最终形成了既注重教学体验又以教学结果为导向的教学体系。
与此同时,不仅要注重课上的学生资源,在课后还要对这些资源进行跟踪处理。
这与过去的教育教学显然是不同的,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学有所改变是必然的。
所以,无论环境怎么变换,数据如何复杂,我们都不能不去改变自己的教学去迎合将来的这个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读后感(精选多篇)
《大数据》读后感(精选多篇)正文第一篇:大数据读后感从徐子沛的《大数据》中得到的感悟数据,对于我们现代社社会来说,已经是再熟悉不过了。
大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快速化(velocity)和大价值(value)。
这四个v就是大数据的基本特征。
每天我们都不得不和数据打交道,比如我们平常所说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是生活中一个很好的的收集数据的例子。
还有,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对于一些学习上的数据的整理等等。
可以说,数据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影子一样,无时无刻的在我们的身边活动。
拿到《大数据》这本书时,吸引我的不是书评的内容,而是书的封面上的一句话“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可以用数据说话。
”也就是说,上帝可以不用数据来说话,但是,作为一个平常人,我们做事,言论等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
用数据论来证我们的观点正确性。
那么数据真的就是那么重要吗?其实不然,数据果真有那么的重要。
作者在书中大量应用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例子来说明美国是如何利用数据以及数据在美国人的利用下,是如何造福美国人的。
使得美国人走上了民主、发展的道路。
书中还引用了大量的利用数据的案例,以及利用数据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当然,作者在书中也很明确的表达了自己观点,也就是数据要被人利用,利用的好了,造福人类,否则,祸害无穷。
毫无疑问,我们正处在一个真正意义的大数据时代。
但是,大数据浪潮的来龙去脉如何?数据技术变革何以能推动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和社会公正?又何以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商机,既便利又危及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大数据》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
在拿到徐子沛《大数据》时,与其说这是个新概念,还不如说就是一个现实。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遍应用,存储能力的膨胀,网络传输的便捷,必然产生巨大的数据量。
即使是一个公司,经过多年的积累,产生的数据也是惊人的。
每天繁多的数据,这就是要求企业要很好地存储数据,利用数据通过数据,使得数据说话,提升企业的业绩和知名度。
涂子沛大数据的读后感(精选3篇)
涂子沛大数据的读后感(精选3篇)涂子沛大数据的篇1进入20xx年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消费浪潮的到来。
“大数据”的运用在各个领域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渗透到了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并对人类的数据驾驭能力提出了更新的挑战。
一、传统的信息格局被打破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20xx年还是一张软盘打天下的时代,短短十多年光景,硬盘的存储容量已从4GB、16GB、32GB迅速攀升到1TB(相当于1024GB的容量)。
原来仅有1.44MB的软盘在当时感觉存储容量还是蛮大的,到现在硬盘容量蹿升至1TB了,反而感觉存储空间捉襟见肘,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呢?1965年英特尔的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考察了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规律,提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
该定律认为,同一个面积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一到两年将增加一倍,换句话说,计算机硬件的处理速度和存储能力,一到两年将提升一倍。
这一定律,得到验证。
大数据!一语惊醒梦中人,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随着社交网络的逐渐成熟,移动宽带迅速提升,云计算、互联网应用更加丰富。
更多的传感设备、移动终端接入到网络,由此产生的数据及增长速度迅速攀升。
那么什么是大数据呢,正如IBM总结的那样:“大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和快速化(Velocity)”就是“大数据”的显著特征。
二、管理法则:质量是数据时代的根本数据能满足其既定的用途,它才有质量。
如果不能满足既定的目标和用途,就谈不上质量。
换句话说,数据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它本身,还取决于它的用途(引致数据库专家杰克.奥尔森)。
随着网络的出现,政府开始在网上发布信息和数据,对政府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数据一经政府发布,往往被视为权威,对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可能产生重大的影响。
读徐子沛《大数据》有感
读徐子沛《大数据》有感读徐子沛《大数据》有感如果要问当今什么技术最为火热,我想毫无疑问大数据必然是热门答案之一。
那么什么是大数据呢?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摘自百度百科)大数据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今天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和微处理器。
我们正在迈进普适计算的时代。
数据正在里指数级增长。
之所以增长速度如此之快,背后有许多原因。
现在几乎所有数据的产生形式,都是数字化的。
各种传感器的剧增,高清晰度的图像和视频,都是数据爆炸的原因。
如何处理这样海量的数据,并且从其中挖掘出有价值的内容是摆在科技公司和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任何一个组织,要抓住大数据的机遇,就必须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从技术角度来看,首先要收集并且开发特定的工具,来管理大规模并行服务器产生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可能是自己专有的,也可能来源于"云"。
其次,每一个组织都需要选定分析软件,用它来挖掘数据的意义。
但可能最重要的是,任何组织都需要人才来管理和分析大数据。
这些人被称为"数据科学家他们集黑客和定量分析员的优势和特长于一身,非常短缺。
聪明的领导人,将想方设法留住这类人才。
与此同时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样重要,且不提大数据的处理需要大量高性能的计算机,光是储存这些数据就需要极为大量的存储设备,所以基建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徐子沛老师的《大数据》一书中从美国政府的角度作为切入点,通过一系列实例深入分析了大数据的政府运作、实践成果。
书中首先提到了奥巴马政府倡导信息公开透明,在上任之初便大力推行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
信息之与民主,就如货币之于经济。
受美国国家文化影响,美国人民对于信息的知情权的重视程度几近对于枪支自由的执着。
在2010年的<<规划数字化的未来:美国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给总统和国会的报告》中提到:如何收集、管理和分析数据正在日渐成为我们网络信息技术研究的重中之重。
《大数据》读后感
《大数据》读后感毫无疑问,我们正处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时代。
徐子沛先生的《大数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进展,存储能力的日渐膨胀,网络传输的高效便利,我们当今时代的每个人都应该认清局势,顺势而为,主动驾驭数据,让数据制造更大价值。
《大数据》是一本视野特殊的书。
它以数据为轴线,描绘了美国走过的改革创新的过程,行文如流水,引人入胜。
书中,我读到的不仅是大数据处理技术的进展变革,更多的是与大数据有关的美国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的演进,从民主与国家战略的层面细解大数据的影响力。
美国是全书的主体,但又处处反观中国当下的现实。
它让我更加深刻地懂得了朱局长提出的“坚持用数据说话、用数据改进管理、用数据推动创新”的深刻内涵与殷切期望。
我们只有重视数据,加强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与使用,才能更好地应对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挑战。
那么,作为与数据打交道、用数据说话的财务工作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种种挑战呢。
对比《大数据》,结合平常工作与学习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与解决好下列三个问题:一、什么是大数据。
往常我们总认为不有关的数据是没有用,但是徐子沛先生却彻头彻尾的颠覆了我们的固有思维,他告诉我们不需要强求每条数据都那么真实准确,从大量的数据中我们就能够得出相对准确的结果。
比如:google通过汇总分析某个地区的人们搜索与流感有关的词汇等关键字提早一周准确的预测了这个地区流感的爆发。
通过学习,我深刻意识到大数据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细心,就能够轻松挖掘出我们身边的那些大数据,并做一些有意义的关联,就像书中说的那样,未来成功的公司必定是是那些拥有大量数据、并使用那些数据为大众提供服务的公司。
二、如何收集数据。
面对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海量数据,我们务必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高效有序地收集整理各类数据,以满足现实工作中越来越广泛的信息需求。
为此,建议我们广电系统能够规范文档备案与上传制度,建立统一的文档共享中心。
许校关于大数据的感悟
感悟《大数据》,畅想四个“一”昆仑中学许修军涂子沛先生的《大数据》,让人感受到夏日里的一缕清风。
大数据,像一位益友,当自己还陶醉在一种自我满足中的时候,给自己提了一个醒,或者说是来了一个当头棒喝。
一份警醒不管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单位,我们都生活在一种模糊的概念中。
我们眼中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心里想到的,实际上做到的,都是模糊的,这是我们的文化底蕴使然。
种一种因,得一种相应的果。
模糊文化,让我们领略了齐白石老人的《虾》的神韵的同时,也有些许怅然若失。
这是信息时代,为大数据的成就创造了可能,不管应用于政治经济还是其他的任何一个领域,相信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已经领略到了大数据的好处。
大数据,就是对于信息的完全彻底透明公正公开公平的占有和分享。
大数据,属于每个公民,也是为每个公民服务的。
一份解读大数据,不是小数据,不是一些应付性的数字,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是一种无所不及无所不在的信息呈现。
井底之蛙,对于天空的解读后所得出的数据,就不是大数据;同样的夜郎自大的主人公得出的数据也如此,盲人摸象也如此。
中国古人,不乏对于大数据的解读。
但是好像没有成为一种主流文化。
欧美国家对于数据的解读,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也是在走了种种弯路之后。
我们羡慕学习的同时,需要拥有必要的自信。
实际上每个民族每个人类的个体,都有对于大数据解读的能力自觉主动性,只是我们被自己的自私陋习蒙蔽了而不自觉。
对于大数据的解读出现问题,不外乎有三种原因。
一种是没有能力去收集这些数据,一种没有意识理念和能力去解读处理管理这些数据,再者就是两者兼而有之。
后者往往是主要的,这就是我们面对大数据,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透过大数据,欣赏美国人在民主选举、工业和服务业管理上取得的骄人成绩的同时。
同样要看到大数据不是万能的,大数据只是人们正确的认识自己和同伴团队以及大自然和社会的一种手段。
因为我们向先进国家学习的同时,还要避免落入盲目的崇拜。
盲目的自卑和盲目的自信,同样是可悲可怜的。
读徐子沛《大数据》有感
读徐子沛《大数据》有感读徐子沛《大数据》有感张登泰大数据,是近年来相当火爆的一个词汇。
马云说,未来的世界是数据的世界,大数据之争,将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刚好办公室读书角有一本《大数据》,于是拿来闲时翻阅,浅读之后觉得颇有启发,感想略记如下。
徐子沛的《大数据》,讲述了美国的数据管理发展历程,呈现了数据与政治、数据与经济的紧密关系。
全书的主体是美国,但是也处处在反观中国的当下。
数据是对信息数字化的记录,其本身并无意义,只有当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并进行统计、分析、提炼后,才能赋予价值。
书中举了很多例子,看完很受启发。
比如沃尔玛,沃尔玛通过销售数据分析发现,每到星期六、星期天,有两样东西是成比例的增长,啤酒和尿布。
这是为什么呢,后来研究发现,星期六、星期天常常是女人在家做事,男人到购物店买东西,买东西就买尿布,买尿布的时候男人就想,挺辛苦的买点啤酒犒劳自已,所以啤酒和尿布就一块增加了。
是不是想不到会是这样。
大数据对于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是影响巨大的。
联系到自己的工作实际,备件管理,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备件成本预控,这涉及到对备件消耗和储备的预判与控制。
船舶在进入某项目施工之前或之初,就能较准确预判出该船舶施工期间的备件消耗,从而给出准确的备件需求计划。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靠经验很多时候确实也可以大致预判,但是变数也很大。
若能依托大数据,通过积累公司的所有船舶在所有工程的施工数据、备件消耗数据,并进入统计分析系统导出备件消耗特性,那对于备件成本预控将是革命性的进步。
看过杨德诺公司的一份演示稿,稿件用图表形象的罗列了各种土质工况下的单方成本组成,包括备件消耗成本和船舶修理成本。
显然,杨德诺公司拥有大数据,并在利用大数据进行企业管理和运营,强大的数据支持让他们在项目投标和项目实施中,不断的取得胜利。
大数据的建立需要坚持不懈的进行数据的准确采集,需要积累到一定的量才有统计分析价值,才能最终从量变走向质变。
读大数据时代心得体会
读大数据时代心得体会《大数据时代》这本书写的很好,很值得一读,因为会给我们很多启发,比如你在相关的社交网站发表的言论或者照片都很有可能被“数据科学家”们利用,从而再将相关数据卖给各大网店。
下面是管理资源吧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数据时代心得体会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读大数据时代心得体会1利用周末,一口气读完了涂子沛的大作《大数据》。
这本书很好看,行文如流水,引人入胜。
书中,你读到的不是大数据技术,更多是与大数据相关的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演进。
作为一名信息化从业者,读完全书,我深刻感受到了在信息化方面中国与美国的各自特色,也看到了我们与美国的差距。
有几个方面的体会,但窥一斑基本能见全貌。
一是政府业务数据库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公开工作的推进,各级政府都在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积极推进网上政务信息公开,但我们的信息公开,现阶段还主要是政府的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公文通告、工作职责、办事指南、工作动态、人事任免等行政事务性信息的公开。
当然,实时的政府业务数据库公开也已经取得很大进步。
在中国政府门户网,可以查询一些公益数据库,如国家统计局的经济统计数据、环保部数据中心提供的全国空气、水文等数据,气象总局提供的全国气象数据,民航总局提供的全国航班信息等;访问各个部委的网站,也能查到很多业务数据,如发改委的项目立项库、工商局的企业信用库、国土资源部的土地证库、国家安监总局的煤矿安全预警信息库、各类工程招标信息库等等。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也是这么多年电子政务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和价值!但是,政务业务数据库中的很多数据目前还没有实现公开,很多数据因为部门利益和“保密”等因素,还仅限于部门内部人员使用,没有公开给公众;已经公开的数据也仅限于一部分基本信息和统计信息,更多数据还没有被公开。
从《大数据》一书中记录的美国数据公开的实践来看,美国在数据公开的广度和深度都比较大。
美国人认为“用纳税人的钱收集的数据应该免费提供给纳税人使用”,尽管美国政府事实上对数据的公开也有抵触,但民愿不可违,美国政府的业务数据越来越公开,尤其是在奥巴马政府签署《透明和开放的政府》文件后,开放力度更加大。
【最新】大数据读后感(二)
【最新】大数据读后感(二)
起初引起我对>的兴趣,是方所关于涂子沛先生演讲的活动介绍,当时就很感兴趣.我也是黄仁宇史书的忠实读者,对他提出的中国人不善于数目字上的管理的观点非常赞同,对提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自然就很感兴趣.可惜的是那天临时有事无法去现场听讲座,事后立即买了>一读为快.
我原以为>会是一本理论书籍.读下去才发现该书很像西方的教科书,运用案例和讲故事的方式,把美国数据开放.收集.使用背后的立法故事,公民故事,技术故事,商业故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令我大开眼界.而更让我惊讶的是,>并不是技术类的书籍,它的着重点是公共管理,是在谈数据信息的公开,如何公开,如何收集,如何使用.对我们现在如何推动政务信息公开,财政支出公开,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部门的数据服务民生,如何更好地实现社会公益组织与政府的和谐互动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我心目中的好书,应该是能开阔视野,启发思维,昭示未来的.我觉得>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大数据》读后感
《大数据》读后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数据”一词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怀着对这一前沿领域的好奇与探索之心,我读了相关的书籍,深受启发,也有了许多思考。
大数据,简单来说,就是海量的数据,但又不仅仅是数据的数量大。
它所蕴含的价值和力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书中提到,大数据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以往,我们习惯于通过抽样调查来获取信息,然后基于有限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
但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获取全体数据,从而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事物的全貌。
这种从局部到整体的思维转变,让我们能够发现那些曾经被忽略的细节和隐藏的规律。
大数据也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分析,企业能够更精准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从而优化产品和服务。
比如,电商平台能够根据我们的浏览和购买记录,为我们推荐符合我们兴趣的商品;社交平台可以根据我们的社交关系和互动行为,推送我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和广告。
这不仅提高了用户体验,也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收益。
然而,大数据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数据的质量和安全性是两个重要的问题。
数据可能存在错误、缺失或者重复,这会影响分析的结果。
而数据安全更是至关重要,如果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将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另外,大数据的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伦理和社会问题。
比如,大数据算法可能会导致歧视,因为算法是基于历史数据进行训练的,如果历史数据中存在偏见,那么算法的结果也可能会带有偏见。
而且,人们的隐私在大数据面前变得越来越脆弱,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数据记录和分析。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大数据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关键是要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对于数据质量,我们需要建立严格的数据管理和审核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数据安全方面,企业和政府应当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数据泄露的惩罚力度,同时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数据的加密和保护水平。
关于伦理和社会问题,我们需要在算法设计中引入伦理审查,确保算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大数据读后感
读《大数据》有感(赵元)最近闲暇之余我读了徐子沛先生的《大数据》一书,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大数据》又叫做《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
全书通过讲述美国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所发生的关于信息、技术方面的典型案例,来为读者剖析出一个浅显易懂的“大数据”。
《大数据》一书,之所以珍贵、便于阅读,在于徐子沛先生在写作过程之中,将原本高、精、尖的数据专业的专业术语,转而用浅显易懂的话语来表现,使得本书成为了一本平易近人的科普读物。
使得阅读此书的读者无论年龄、专业、学识,都能最大限度的接触到书中所阐释的基本知识。
而我作为一个农行从业四年的员工,当然也有属于我自己的一些感想:《大数据》一书之中,所提出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在近几年出现了“大数据”这一词语?作者举出了美国在2009年的相关数据,我从中发现了对该问题给出的一些答案。
书中举例,麦肯锡《大数据:下一代创新,竞争和生产率的前沿》报告中进行估算,政府848PB,传媒行业715PB,离散制造业966PB。
正是针对相关数据指标的增长,以及当前以全球化为背景的数据信息开放化,各类信息的自由化等原因,导致了面对数据的分析,以及数据的处理,数据的预测和数据的决策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要求导致我们在针对经济全球化,交流多元扩大化,各个专业管理与发展的精细化必须有一个相对宏观的经济分析头脑。
书中使我感触最深的是,针对美国目前发展中的大事件以及现象,例如,美国矿难的悲情历史,街头警察的创新创奇,美国最热的交友信息平台FACEBOOK与推特,以及美国纠结百年的统一身份证的问题等,都一一分析了其背后所蕴含的经济学、金融学道理,以及这些时间的背后数据对于美国政府,公民以及社会的种种挑战。
书中针对美国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逐一的分析其内涵,并将美国的发展与进步的基本原因归结为开放和创新。
正是因为在这个时代美国强调对于互联网的最大利用化,才有了即使面对压力和强大的经济困难还在稳步前进的现代美国。
大数据读书心得800字(精选6篇)
大数据读书心得800字(精选6篇)大数据读书心得800字篇1读完《大数据时代》这本书后,我意识到:我们即将或正在迎接由书面到电子的跳跃之后的又一重大变革。
这本书介绍了大数据时代来临后,接踵而至的三项变革——商业变革、管理变革和思维变革。
其实,这场变革已经打响。
商业领域由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而推陈出新。
前几年,一家名为Farecast的公司,让预订到更优惠的机票价格不再是梦想。
公司利用航班售票的数据来预测未来机票价格的走势。
现在,使用这种工具的乘客,平均每张机票可以省大约50美元,这就是大数据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大家应该都知道20__年出现的H1N1型流感,就拿美国为例,疾控中心每周只进行一次数据统计,而病人一般都是难以忍受病痛的折磨才会去医院就诊,因此也导致了信息的滞后。
然而,对于飞速传播的疾病,Google公司却能及时地作出判断,确定流感爆发的地点,这便是基于庞大的数据资源,可见大数据时代对公共卫生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我看来,如果想在在大数据时代里畅游,不仅要学会分析,而且还要能够大胆地决断。
在美国,每到七、八月份时,正是台风肆虐之时,防涝用品也摆上了商品货架。
沃尔玛公司注意到,每到这时,一种蛋挞的销售量较其他月份明显增加。
于是,商家作了大胆的推测,出现这样的结果源于两种物品的相关性,便将这种蛋挞摆在了防涝用品的旁边。
这样的举措大大增加了利润,这就是属于世界头号零售商的大数据头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但是,如果让大数据主宰一切,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大家应该都知道电子地图,它可以为人们指引方向。
但大家应该还不知道,它会默默地积累人们的行程数据,通过智能分析可以推断出哪里是自己的家,哪里是工作单位。
我们的隐私就这样被不为人知地收集着。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全,更方便,但与此同时,我们的隐私不再是隐私,数据的收集变得无所不包、无孔不入。
世界已经向大数据时代迈进了一小步,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读书笔记——《大数据》·涂子沛
最小 数据集 :上升 到立法 高度的 开路先 锋
摘录:所谓的“管理信息系统”,也就是实现某一特定业务管理功能的软件。 概括:本节讲述了“最小数据集”的起源、出现、发展过程,然后讲述了信息管理系统 的兴起和普及。 心得:“最小数据集”的概念起源于美国的医疗领域,由于实用性,被迅速推广。随着 时间的推移,“最小数据集”演变成了一般的概念,在不少领域甚至被上升到了立法的高度。 “管理信息系统”的兴起将“最小数据集”的应用推上了新的高点,而“最小数据集”为信 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设计起了重要的铺垫作用。信息管理系统在美国大幅度地增加,提高了 政府的办事效率。
心得:奥巴马政府的基石是法治和透明,这也是奥巴马竞选过程中对选民的承诺,因为 奥巴马深知,他的根本任务是改变华盛顿的运行方式,致力于建设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政府, 重建公众对政府机关的信任。13489 号总统令放松了总统文件的管制,破除了布什总统对公
1 / 21
众查阅总统文件权利的限制。第一份总统令就拿前总统“开刀”,表明了奥巴马建立开放透 明政府的决心;首份总统备忘案《透明和开放的政府》则是对建立开放透明政府的执政理念 的强调;总统备忘案《 信息自由法》,法案开篇引用了美国著名大法官路易斯·布兰代斯的 名言“阳光 是最好的防腐剂”,是对建立开放透明政府的承诺和表达。三份文件的签署对于 美国政府的开放、透明和纪律有着重大意义,《信息自由法 》在信息技术领域印发了一顾新 的浪潮,起到引出本书主题的作用。
涂子沛的《大数据》读后感
读涂子沛的《大数据》有感沂源三中韩云祥涂子沛的《大数据》从民主和国家战略的层面介绍了大数据的影响力,全书通篇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形象生动的讲明白了数据开放、技术创新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环环相扣,鞭辟入里,引人入胜,非常值得深思。
《大数据》从奥巴马建设“前所未有的开放政府”出发,描写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数据对美国社会政治、商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影响,谈及了1930年以来历任美国总统,可谓波澜壮阔。
本书通过讲述美国半个多世纪信息开放、技术创新的历史,以别开生面的经典案例——奥巴马建设“前所未有的开放政府”的雄心、公共财政透明的曲折、《数据质量法》背后的隐情、全民医改法案的波澜、统一身份证的百年纠结、街头警察的创新传奇、美国矿难的悲情历史、商务智能的前世今生、数据开放运动的全球兴起,以及云计算、Facebook 和推特等社交媒体、Web3.0与下一代互联网的未来图景等等,为您一一细解,数据创新给公民、政府、社会带来的种种挑战和变革。
《大数据》这部书,清楚地叙述了资讯时代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与社会的控御力。
它以数据为轴线,描绘了美国走过的开放创新历程。
从该历程中我们看到,数据挖掘是一种知识生产过程,从中产生创新,产生管理,产生推动社会变革的理论与实践。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政治的发展,公民权利的实现,以及各种自由与福利的保障,都和对数据的创造性应用密切相关。
这对已经步入信息时代的中国,尤其有借鉴意义。
众所周知,我们当今已经处在一个数据大爆炸的信息时代,数据之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量规模大。
数据具有强劲的生命力,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都可以用数据来记录和测量,无处不存在,无时不产生,无刻不在发挥作用,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以往我们选择的是记录哪方面的数据,如今我们选择不记录哪方面的数据。
二是研究价值大。
数据里既记录了事实,又蕴藏了商机,还反映了群众需求,因此数据影响着政府的决策和执行,引导着企业的盈利和创新,改变着个人的思想和习惯。
《大数据》读后感精选
按:相对而言,在极权的国家,他们手上拥有足够的资讯,足以利用这资讯,掌握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老大哥〞的影子,可以无所不在。
大数据:为华文世界提出一个重要话题许倬云涂子沛先生的新著?大数据?,已经完成,是一部300多页的大作。
最近他将这本书的打样稿送来给我看,并且要求我作序文。
可惜的是,我将要远行,而他索序甚急,我只能在浏览一遍之后,发抒自己一些感想。
至于细细咀嚼和消化这本有趣作品的内容,必须要在一两个月以后,也就赶不上涂先生大作的出版时间。
我事先声明,这些只是我浏览他大作以后的一些感想,非常立即的直觉,也一时谈不上深刻的见解。
这本书的内容,强调今天是一个大量数据公开于群众的时代。
自从资讯革命以来,资讯工具、硬件、软件,平行开展、与时俱进。
数据在我们生活之中,日常接触,已是处处可见的现象。
收集数据,当然是靠电脑的快速分类和记录,然而更重要的是搜索引擎的进步,与网络之间网际的交流。
到今天,一个一个网,不但可以串连在一起,互相沟通,而且“云端〞(云计算)的设计,可以将每一个地区个别数据,储成一个大的数据库,有助于我们更迅速广泛地搜索。
这些现象,20世纪最后四分之一以来,已经呈现加速度开展的新事物,在21世纪进展速度之快,更是铺天盖地、无所不在。
涂先生在这本书里强调:不仅数据经过管理而大量地存在,而且,在现代的国家,尤其是民主社会,开放的社会与政府之间,经由数据,彼此一目了然、无所隐瞒。
一个自由的社会,掌握公权力的政府,跟任何其他政府一样,有压倒社会的庞大力量,因为他们手上掌握了人生需要的许多数据。
不过,这些数据,在自由的社会,公民也可以一样取得,使政府所作所为,可以摊开在天地之间,让我们检验。
过去封建专制和集权各种政体,其执政者能压迫老百姓,而老百姓没有方法回制公权力的压迫。
涂先生特别标榜,美国奥巴马接任以后,尽力将数据开放于群众,固然奥巴马是一个有开放心胸的政治人物,如此将政府掌握的数据,大量地开放于群众,也是拜时代之赐,有如此的机缘,才能将数据公开。
涂子沛大数据的读后感
涂子沛大数据的读后感《涂子沛大数据》是由涂子沛撰写的一本探讨大数据背后知识的著作。
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大数据的概念、原理、应用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通过阅读《涂子沛大数据》,我对大数据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且对大数据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在书中,涂子沛首先从什么是大数据开始讲解,他指出大数据不仅是指数量庞大的数据,更是一种分析和利用这些数据的方法。
他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比如高速公路上的车流量、电商平台的交易数据等,让我们能够直观地理解什么是大数据,以及大数据为我们带来的巨大价值。
随后,涂子沛详细介绍了大数据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他提到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这些技术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从大数据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还能够预测未来的趋势和规律。
我特别对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这两个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这些领域的知识。
书中还提到了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比如在商业领域,大数据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需求,优化产品和服务;在医疗领域,大数据可以帮助医生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在城市管理领域,大数据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规划城市发展。
这些应用让我看到了大数据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也让我对大数据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此外,涂子沛还对大数据对社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指出,大数据不仅可以创造价值,还会带来一些风险和挑战。
比如个人隐私问题、数据安全问题等。
他呼吁大家要在享受大数据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要关注这些问题,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解决。
对此,我完全赞同,我认为社会应该在大数据的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通过阅读《涂子沛大数据》,我对大数据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认识到大数据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大数据不仅可以改变商业模式,也可以改变社会运行方式。
我对大数据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和憧憬,我相信大数据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我决定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大数据相关的知识,争取在未来能够做出自己的贡献。
西埠小学魏桂霞读涂子沛的大数据有感
涂子沛的《大数据》读后的几点思考田庄镇西埠小学魏桂霞2014黄金季度里,有幸捧到了涂子沛著的《大数据》这本书进行拜读。
最让我眼睛发亮的一句话——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说话。
毋庸置疑,我们正处在一个真正的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挑战、无限商机的择临,这些既便利了而又危机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对于该书的思考有如下几点:《大数据》是一本视觉独特的书,他以数据为轴线,描绘了美国这个国家走过的开放创新历程。
大数据浪潮,已经席卷全球,与互联网的发明一样,这绝不仅仅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革命,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启动的透明政府、加速企业创新、引领社会变革的利器。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有言:预测未来是最好的方法,就是创造未来。
而大数据战略是当今领航全球的最佳先机。
《大数据》这本书的第四章——商务智能的前世今生,描述了商务智能的起源、结蛹、蚕动、破蚕、化蝶,分别阐述了从数据到知识的挑战和跨越、数据仓库的厚积薄发、联机分析的惊艳、数据挖掘中智能生命的产生、数据可视化的华丽上演。
数据挖掘,数据仓库、联机分析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商务智能奠定了框架,但真正给商务智能赋予“智能”生命的是它的下一个产业链:数据挖掘。
一开始,数据挖掘曾一度被称为“基于数据库的知识发现”。
随着数据仓库的产生,“数据挖掘”的叫法开始被广泛接受。
也正是因为有了数据仓库的依托,数据挖掘如虎添翼,在实业界不断创造点“数”成金的故事。
其中,最为经典的例子当属啤酒和尿布。
1989年,高德纳咨询公司的德斯纳在商业为“商务智能”给出了一个正式的定义:“商务智能,指的是一系列以事实为支持、辅助商业决策的技术和方法。
”数据挖掘是指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来揭示数据之间隐藏的关系、模式和趋势,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新的知识。
之所以称之为“挖掘”,是比喻在海量数据中寻找知识,就象从沙里淘金一样困难。
这种点“数”成金的能力,是商务智能真正的“灵魂”和魅力所在。
如果说联机分析是对数据的一种透视性的探测,数据挖掘则是对数据进行挖山凿矿式的开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涂子沛的《大数据》有感
沂源三中韩云祥
涂子沛的《大数据》从民主和国家战略的层面介绍了大数据的影响力,全书通篇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形象生动的讲明白了数据开放、技术创新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环环相扣,鞭辟入里,引人入胜,非常值得深思。
《大数据》从奥巴马建设“前所未有的开放政府”出发,描写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数据对美国社会政治、商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影响,谈及了1930年以来历任美国总统,可谓波澜壮阔。
本书通过讲述美国半个多世纪信息开放、技术创新的历史,以别开生面的经典案例——奥巴马建设“前所未有的开放政府”的雄心、公共财政透明的曲折、《数据质量法》背后的隐情、全民医改法案的波澜、统一身份证的百年纠结、街头警察的创新传奇、美国矿难的悲情历史、商务智能的前世今生、数据开放运动的全球兴起,以及云计算、Facebook 和推特等社交媒体、Web3.0与下一代互联网的未来图景等等,为您一一细解,数据创新给公民、政府、社会带来的种种挑战和变革。
《大数据》这部书,清楚地叙述了资讯时代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与社会的控御力。
它以数据为轴线,描绘了美国走过的开放创新历程。
从该历程中我们看到,数据挖掘是一种知识生产过程,从中产生创新,产生管理,产生推动社会变革的理论与实践。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政治的发展,公民权利的实现,以及各种自由与福利的保障,都和对数据的创造性应用密切相关。
这对已经步入信息时代的中国,尤其有借鉴意义。
众所周知,我们当今已经处在一个数据大爆炸的信息时代,数据之大主要
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量规模大。
数据具有强劲的生命力,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都可以用数据来记录和测量,无处不存在,无时不产生,无刻不在发挥作用,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以往我们选择的是记录哪方面的数据,如今我们选择不记录哪方面的数据。
二是研究价值大。
数据里既记录了事实,又蕴藏了商机,还反映了群众需求,因此数据影响着政府的决策和执行,引导着企业的盈利和创新,改变着个人的思想和习惯。
数据就像土地、能源和资本一样,成为支撑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性资源。
三是社会影响大。
通过对海量数据的研究分析,能够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挖掘出潜藏的规律性知识,将这些规律性知识应用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将对社会运行模式和人类行为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数据驱动的工具,实时反馈中蕴含着辅助教师和学生的巨大潜力。
数据勘探和数据分析软件可以通过提供实时反馈学业表现来帮助学生。
此外,教师可以使用数据驱动工具来研究学生的学习模式并修正课程以便满足学生个人的需要。
就我目前从事的教育管理工作而言,其各环节的工作都是以数据为基础而展开的,因此在工作中更要结合数据的三大特征,以数为据,用数据说话,用数据改进管理,用数据推动工作创新。
数据的教育工具是如何提供即使反馈给学生和教师的。
举例来说,一个教阅读的程序控件可以收集关于学生阅读某篇文章所需时间的数据。
小测验将马上告诉学生们他们的答案是否正确——这就将教师从冗长累人耗时巨大的评分工作中解放出来——并能将学生的表现与同班同学和全县范围内的学生相比较。
实时工具可以制作报告,详细展现每个学生阅读时间和理解力,词汇技能,以及补充工具的使用(例如提供额外词汇
细节和概念知识的网站)。
这些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教育者评估学生们的表现,包括花在阅读上的时长,以及每个学生学习关键概念的速度。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综合运用数据。
数据既是开展教育绩效评价工作的基础,也是绩效评价过程的记录,还是反映绩效评价结果的载体。
评价过程中,在收集、分析运用数据评价效益时,难免会碰到很多复杂的问题,如何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学会从大局出发,从整体考虑,实事求是地权衡利弊,有所为,有所不为,综合运用数据,真正合规合情合理地进行评价,正所谓“立足数据做评价,跳出教育看绩效”,站在一定的高度看评价才能真正把评价工作做好。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有大数据意识,创新意识。
学习一些专业的教学统计法、数据分析法,从中发现一些教育现象,并采取相应的策略。
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少一些随意和盲目,多一份严谨与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