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货紧缩的几个问题
通货紧缩问题与解决办法
通货紧缩问题与解决办法通货紧缩指的是货币总量减少,通货价值上涨,物价下跌的一种现象。
通货紧缩对于整个经济系统的影响非常深远。
在一个通胀的经济环境中,消费者会认为钱越用越不值钱,更愿意购买消费品。
然而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钱变得越来越值钱,消费品购买力下降,会导致物价下跌和企业利润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本文将讨论通货紧缩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一、通货紧缩的原因通货紧缩通常由于货币政策紧缩、经济衰退、信贷紧缩、金融危机等因素引起。
货币政策紧缩是通货紧缩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当中央银行紧缩货币政策,通常会提高利率和缩小货币供给,这会导致资本投资的减缓,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下降,从而引起物价下降。
同时,在经济衰退期间,消费者的需求严重下降,企业的投资下降,工作岗位减少,这将减缓经济的增长,并减少货币流通。
信贷紧缩是另一个导致通货紧缩的原因。
如果银行开始停止借贷,企业无法获得融资,无法进行投资,这将导致经济增长的进一步减缓。
在金融危机时期,银行的信用风险非常高,银行不愿意承担风险,也不愿意借钱,这也将导致经济的萎缩和通货紧缩。
二、通货紧缩带来的问题通货紧缩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通货紧缩会导致物价下跌。
虽然这听起来似乎很好,但实际上,这越来越可能会导致产品的品质下降、产品的筹资问题以及潜在的供给短缺。
其次,通货紧缩会导致企业的利润率下降。
如果价格下跌,企业的销售和利润将减少,这将导致企业缩小规模、减少员工数量和市场份额,有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破产和关闭。
第三,通货紧缩也可能会引发债务崩盘。
因为债务水平不容易降低,并且没有稳定的货币增长,债务占比将变得更高,这将导致个人和企业无法偿还债务,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三、解决通货紧缩的方法1、央行需要根据经济状况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
央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给等措施,促进经济增长,减轻通货紧缩压力。
2、政府需要采取措施刺激经济,促进投资和消费。
政府可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减税降费促进消费,帮助企业推销其产品和服务。
通货紧缩的风险与应对
通货紧缩的风险与应对通货紧缩是指经济中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物价普遍下降的现象。
通货紧缩可能会对经济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包括增加债务负担、抑制消费和投资、增加失业率等。
因此,应对通货紧缩的风险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通货紧缩的风险以及应对策略。
一、通货紧缩的风险1. 债务负担增加:通货紧缩会导致物价下降,但债务金额不变,导致实际债务负担增加。
这对于个人、企业和政府来说都是一种负担,可能导致债务违约和破产。
2. 消费和投资抑制:通货紧缩会导致人们预期物价会进一步下降,从而抑制消费和投资需求。
人们会选择推迟购买和投资,导致经济活动减少,进一步加剧经济衰退。
3. 失业率上升:通货紧缩会导致企业利润下降,从而减少雇佣和增加裁员。
失业率的上升会进一步削弱消费需求,形成恶性循环。
二、应对通货紧缩的策略1. 货币政策调整:央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等方式来缓解通货紧缩的风险。
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增加货币供应可以提高流动性,促进经济活动。
2. 财政政策调整: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减税等方式来刺激经济活动。
增加公共支出可以提高就业率,减税可以增加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促进消费和投资。
3. 结构性改革:通货紧缩可能是经济结构问题的表现,因此进行结构性改革是解决通货紧缩的根本途径。
结构性改革包括改善营商环境、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促进创新等,可以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4. 国际合作:通货紧缩可能是全球性的问题,因此国际合作也是应对通货紧缩的重要策略。
各国可以加强政策协调,共同应对通货紧缩的风险,避免出现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5. 提高金融稳定性:通货紧缩可能会导致金融系统的不稳定,因此提高金融稳定性也是应对通货紧缩的重要措施。
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可以减少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冲击。
总结起来,通货紧缩的风险包括债务负担增加、消费和投资抑制以及失业率上升等。
应对通货紧缩的策略包括货币政策调整、财政政策调整、结构性改革、国际合作以及提高金融稳定性等。
如何应对通货紧缩的挑战
如何应对通货紧缩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通货紧缩已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严重挑战。
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普遍下跌、货币购买力增强的现象,虽然对于一时之间来说可能给人以好处,但长期来看,它对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将就如何应对通货紧缩的挑战进行讨论。
一、调整货币政策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往往是流通货币量减少,因此,首要的对策是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应对通胀压力。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降低基准利率、购买政府债券等方式来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以达到刺激经济增长、提振物价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采取负利率政策,使得金融机构倾向于借出资金,从而促进经济活动。
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帮助企业和个人渡过难关。
例如,政府可以增加公共投资,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减少税收负担等。
这些政策有助于增加政府对经济的支出,从而促进需求增长,有助于提振物价。
三、提高生产率通货紧缩时期,企业和个人普遍面临经营困难和收入下降的风险,因此,提高生产力和效率成为应对通货紧缩的重要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个人则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来提高个人竞争力,增加收入来源。
同时,政府也应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为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四、促进贸易和国际合作通货紧缩是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该加强贸易和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通货紧缩的挑战。
通过加强贸易往来,扩大市场开放,可以增加商品和服务的供应,从而缓解物价下跌的压力。
同时,国际间的合作和协调也能够减少竞争性的贬值行为,降低全球通胀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五、保护弱势群体通货紧缩给社会最脆弱的群体带来了更大的困扰,因此,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这些群体的保护和支持。
例如,加大对社会福利的投入,确保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此外,还可以加强对贫困人口和失业人员的培训和再就业支持,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
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与对策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下降,它有两个具体表现:一是价格指数出现负值;二是负值状态持续半年以上。
自 1997 年10 月开始,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一路下跌, 1998 年 4 月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开始负增长, 1998 年全年,这两个物价总水平都出现了改革开放 20 年以来的首次年度负增长。
进入 1999 年市场物价继续走低,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 3 、 2% ,居民消费价格下降 1 、 8% ,可见,我国正处于通货紧缩时期。
一、形成通货紧缩的深层原因通货紧缩的出现,有其直接原因与深层原因。
通货紧缩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商品供求总量与供求结构严重失衡,商品供给大于需求,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导致潜在的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结构错位较大,大量的潜在的产品供给得不到实现而沦为无效供给,造成商品价格水平较长时期处于低位徘徊的局面。
通货紧缩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目前特有的体制矛盾与结构矛盾爆发的结果。
(一)体制缺陷。
第一、企业产权制度缺陷。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制度,但是我国目前 90% 的国有企业仍然是独资形式,停留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阶段形成的拥有相当经营自主权,只负盈不负亏的体制水平上,只有 10% 的国有企业完成了向多元投资主体下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转化。
实际上这种制度转化也是很不彻底的,表现在各投资主体的股权代理关系扭曲,企业资产控制权、资产剩余控制权,资产剩余索取权的配置残缺上:作为国有企业所有权代表的国家,授权企业法人和企业内部职工代理经营企业资产,这种承包经营是为了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但产权的国有形式,其剩余控制权归属企业内部人,剩余索取权却归属于国家,这种典型的产权残缺使企业经营决策者为自己及内部人谋利益,追求企业内部人的效用目标,偏离所有者的财富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受到破坏。
论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
论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
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货币政策过于紧缩:当央行采取过于严格的货币政策措施,如高息政策和限制信贷发放,会导致货币供应量不足,从而引发通货紧缩。
2. 生产成本上升:如果生产成本(如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企业为了维持利润率会提高产品价格,从而推动通货紧缩。
3. 国际因素影响:如果国际市场上特定商品价格上涨,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导致通货紧缩。
为了治理我国的通货紧缩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调整货币政策:央行可以适度放松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以降低利率,促进投资与消费,从而增加经济活力。
2. 稳定生产成本:政府可以通过减税和降低劳动力成本等措施来稳定生产成本,减轻企业的负担,避免价格上涨。
3. 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打击价格操纵、扭曲市场竞争等行为,保障市场价格的合理与透明,防止通货膨胀。
4. 扩大国内需求: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等方式,鼓励居民增加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复苏和通
货紧缩得到缓解。
5. 维持稳定的外汇市场:加强外汇市场监管,稳定汇率,防止由于外汇市场的大幅波动而导致的通货紧缩。
这些对策的实施需要政府和央行的协同配合,并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
通货紧缩的影响与应对
通货紧缩的影响与应对一、通货紧缩的定义及原因通货紧缩是指一种货币供应量减少,通货价值上涨的现象。
通货紧缩通常是由于货币政策的失误或者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
这种现象会导致物价上涨、失业率上升以及经济活动减缓。
二、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1. 物价上涨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通货价值上涨,物价也相应地上涨。
这对消费者来说,意味着相同的货币购买力减少,需要花费更多的钱购买相同数量的商品和服务。
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成本上升,难以维持原来的利润率,有可能导致裁员或倒闭。
2. 投资收益下降通货紧缩时,由于货币供应减少,银行的利率也相应地上升。
这会影响投资的回报率,因为投资回报要比银行利率高才会有吸引力。
因此,投资者的回报率下降,投资活动也会受到影响。
3. 失业率上升由于通货紧缩导致企业成本上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可能会裁员或减少雇员招聘。
这将导致失业率上升,使整体经济活动减缓。
三、应对通货紧缩的方法1. 政治措施政府可以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应对通货紧缩。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等手段来缓解通货紧缩。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等手段来刺激经济活动。
2. 货币政策央行可以通过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通货紧缩。
这包括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购买国债等手段,以刺激经济活动并减轻通货紧缩的影响。
3. 财政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减少税收等手段来刺激经济活动,以缓解通货紧缩的影响。
这将提高消费者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增加需求和投资活动。
4. 其他措施企业可以采取减少成本的措施,如降低工资、取消奖金等,以减轻通货紧缩的影响。
此外,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控制库存等来降低成本,以维持原有的利润率。
四、结论通货紧缩对经济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物价上涨、投资收益下降、失业率上升等问题。
政府可以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企业可以通过降低成本等措施来应对通货紧缩的影响。
因此,通过有效的应对措施,可以缓解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维持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通货紧缩背后的经济机制与原因分析
通货紧缩背后的经济机制与原因分析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普遍下降、货币购买力增强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物品供应过剩和需求不足等问题。
通货紧缩的出现对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其中的机制和原因。
一、通货紧缩的经济机制1. 货币供给缩减:通货紧缩往往源于货币供给的紧缩。
当政府为了抑制通胀或经济过热而收紧货币政策时,货币供应会减少,导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购买力下降,进而引发通货紧缩。
2. 信贷收缩:与货币供给缩减相关的是信贷收缩。
当银行紧缩信贷政策,减少对企业和个人的贷款额度时,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经济活动停滞,供求关系失衡,最终导致通货紧缩。
3. 需求不足:需求不足也是通货紧缩的因素之一。
当经济下行,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减少,企业面临积压库存、销售收入下降的情况,进一步导致物价的下跌以求激发消费需求,但这又会进一步加剧通货紧缩的程度。
4. 物价下跌:通货紧缩的显著特征是物价的普遍下跌。
当企业面临需求不足、生产能力过剩时,为了争夺有限的消费者,它们会推出低价策略来刺激购买意愿,进一步加剧物价的下跌。
二、通货紧缩的原因分析1. 需求冲击:需求冲击是通货紧缩的常见原因之一。
例如,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大规模裁员等都会对人们的购买力产生冲击,导致需求下降,间接引发通货紧缩。
2. 生产能力过剩:生产能力过剩也是通货紧缩的原因。
当企业的生产能力大于市场需求时,为了消化库存,它们会降低价格来提高销售量,进而导致物价下跌,产生通货紧缩。
3. 货币政策紧缩:货币政策的紧缩对通货紧缩有深远影响。
当政府通过提高利率、收紧资金供给等手段来控制通胀时,会导致货币供给减少,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成本增加,从而抑制了经济活动,引发通货紧缩。
4. 外部冲击:外部冲击也是通货紧缩的原因之一。
例如,原油价格大幅下跌、重要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等都会影响物价水平,进而引发通货紧缩。
总结起来,通货紧缩背后的经济机制主要涉及货币供给缩减、信贷收缩、需求不足和物价下跌等因素。
关于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1、定义通货紧缩成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在市场化条件下表现为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
2、通货紧缩的度量通货紧缩也反映在物价上,表现为物价水平持续疲软或负增长。
前面分析的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平减速指数的变动,也都可以说明通货紧缩的状况,但其中消费物价指数更具有代表性,其下降幅度更能灵敏地反映居民需求和市场疲软的状况。
3、通货紧缩的类型※按通货紧缩的程度划分分为温和型通货紧缩和恶性型通货紧缩温和型通货紧缩,又称爬行式通货紧缩(Creeping Deflation),物价水平下跌的趋势不是很明显,但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尤其是当较长时间内出现物价“疲软”的现象,其实就是这种通货紧缩的表现。
恶性型通货紧缩,物价持续下降幅度大、延续时间长,甚至出现严重的经济负增长。
※按通货紧缩的表现形式划分分为公开型通货紧缩和隐蔽型通货紧缩公开型通货紧缩(Open Deflation)是指在价格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市场价格自动持续下跌而引起的经济缓慢增长的现象隐蔽型通货紧缩,又称抑制型通货紧缩(Repressed Deflation),是指在价格出现长时间上涨后,政府当局对价格实行管制,对一些商品进行政策性支持或采取补贴的方式,强制使价格下降,而且长期持续走低。
※按通货紧缩的形成机理划分分为供给抑制型通货紧缩、成本推进型通货紧缩、结构型通货紧缩供给抑制型通货紧缩(Supply-repressed Deflation)是指在总需求增长时,流通所需货币量不能及时供给(货币供给的数量不足或货币供给增长速度与需求增长速度不一致)而形成的价格疲软或下跌。
成本推进型通货紧缩(Cost-push Deflation)是指因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成本大幅下降而引起的物价下跌。
必结构型通货紧缩(Structural Deflation)是指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而形成某些商品市场需求严重不足、价格下跌,使得一些企业减产或者倒闭,而导致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减退,反过来又加剧市场需求不足、物价下跌。
关于通货膨胀率以及货币升贬值计算
关于通货膨胀率以及货币升贬值计算关于通货膨胀率以及货币升贬值等疑难计算一、通货膨胀率和通货紧缩率 1.通货膨胀率(即物价上涨率)根据通货膨胀定义,可以推知:通货膨胀率=(实际发行货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例1:某国市场实际需要货币量100亿元,流通实际发行120亿元,则通货膨胀率多少?解:通货膨胀率=(120-100)÷100=20% 意思物价上涨20%,原因是由于多发行货币20亿元导致。
2.通货紧缩率:实际可以认为是数量为负的物价上涨率,由此推知;通货紧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发行货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实际发行货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即通货紧缩率=(实际需要货币量―实发货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例2:某国市场实际需要货币量100亿元,流通实际发行50亿元,则通货紧缩率多少?解:通货紧缩率=(100―50)÷100=50% 意思是由于少发行50亿元导致物价下降一半。
注意;通货膨胀率和通货紧缩率是多发(或者少发)货币量与实际需要货币量对比比值(以实际需要货币量为分母参照物)练习:(1)(10年江西省九校联考第24题某国2021年生产M商品20亿件,价格总额为460亿元,2021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当年该国通货膨胀率为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21年M商品价格总额为()A、728亿元B、460亿元C、552亿元D、828亿元(2)假设某国2021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100万件。
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
2021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21年的价格分别是A. 5元 6元B. 10元 12元C. 20元 24元D. 8元 16元二、货币贬值率、升值率 1.货币贬值率:货币贬值率,是指由于货币的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货币贬值后和贬值前相比所存在的比率,我们称为货币贬值率。
关于通货膨胀率以及货币升贬值计算
关于通货膨胀率以及货币升贬值等疑难计算一、通货膨胀率和通货紧缩率1.通货膨胀率(即物价上涨率)根据通货膨胀定义,可以推知:通货膨胀率=(实际发行货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例1:某国市场实际需要货币量100亿元,流通实际发行120亿元,则通货膨胀率多少?解:通货膨胀率=(120-100)÷100=20% 意思物价上涨20%,原因是由于多发行货币20亿元导致。
2.通货紧缩率:实际可以认为是数量为负的物价上涨率,由此推知;通货紧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发行货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实际发行货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即通货紧缩率=(实际需要货币量—实发货币量)÷实际需要货币量例2:某国市场实际需要货币量100亿元,流通实际发行50亿元,则通货紧缩率多少?解:通货紧缩率=(100—50)÷100=50% 意思是由于少发行50亿元导致物价下降一半。
注意;通货膨胀率和通货紧缩率是多发(或者少发)货币量与实际需要货币量对比比值(以实际需要货币量为分母参照物)练习:(1)(10年江西省九校联考第24题某国2008年生产M商品20亿件,价格总额为460亿元,2009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当年该国通货膨胀率为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9年M商品价格总额为()A、728亿元B、460亿元C、552亿元D、828亿元(2)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100万件。
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
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A. 5元6元B. 10元12元C. 20元24元D. 8元16元二、货币贬值率、升值率1.货币贬值率:货币贬值率,是指由于货币的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货币贬值后和贬值前相比所存在的比率,我们称为货币贬值率。
通货紧缩的风险与应对
通货紧缩的风险与应对通货紧缩是指货币的购买力持续增强,导致物价普遍下跌的经济现象。
通货紧缩可能会对经济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如生产下降、消费减少、投资减少等,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了解通货紧缩的风险并有效应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通货紧缩的风险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通货紧缩的风险1.1 通货紧缩对企业的影响通货紧缩导致物价下跌,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可能会受到影响。
由于消费者预期价格会进一步下跌,他们可能会延迟购买,导致企业销售额下降。
同时,企业的成本也可能会下降,但如果销售额下降更快,企业的利润也会受到挑战。
1.2 通货紧缩对个人的影响通货紧缩会导致工资水平下降,个人的购买力减弱。
此外,通货紧缩还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给个人就业带来不确定性。
个人的储蓄也可能受到影响,因为通货紧缩会降低储蓄的实际价值。
1.3 通货紧缩对政府的影响通货紧缩会导致政府税收减少,因为企业利润下降,税收也会相应减少。
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可能会影响政府的支出计划,进而影响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投入。
二、应对通货紧缩的措施2.1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应对通货紧缩的重要手段之一。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影响货币供应量,从而调整物价水平。
在通货紧缩时,央行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增加货币供应量,促进经济增长,防止通货紧缩对经济造成过大的负面影响。
2.2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也是应对通货紧缩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减少税收等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缓解通货紧缩的压力。
在通货紧缩时,政府可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社会福利等支出,促进经济活动,提高就业率,从而缓解通货紧缩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2.3 结构性改革结构性改革是长期应对通货紧缩的重要手段。
通过改革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措施,可以增强经济的韧性,减少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冲击。
政府可以通过推动市场化改革、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等措施,提高经济的适应能力,降低通货紧缩带来的风险。
如何理解和应对通货紧缩
如何理解和应对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一个经济术语,指的是货币的购买力不断增强,物价不断下降的经济现象。
虽然通货紧缩可能会给经济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理解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来应对通货紧缩带来的挑战。
一、理解通货紧缩原因了解通货紧缩的原因对于应对该问题至关重要。
通常,通货紧缩是由供给过度和需求不足引起的。
供给过度意味着产品和服务的供应量过多,而需求不足意味着人们的购买力下降,不愿意购买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当供给过度和需求不足同时存在时,物价就会下降,导致通货紧缩。
二、应对通货紧缩的方法1. 刺激需求当通货紧缩发生时,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刺激需求,以缓解通货紧缩的影响。
例如,政府可以减税,增加公共支出,提高社会福利等措施,来增加人们的购买力,刺激经济增长和需求的提升。
2. 货币政策调整央行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应对通货紧缩。
例如,央行可以降低利率,以鼓励借款和投资,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提高物价水平,缓解通货紧缩。
此外,央行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如购买国债或其他资产,以进一步增加货币供应。
3. 增加财政支出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从而缓解通货紧缩的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投资基础设施,提供就业机会,增加人们的收入和支出,从而刺激需求,缓解通货紧缩。
4. 结构性改革通货紧缩可能是经济结构性问题的一个表现。
政府可以通过进行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结构性改革可以帮助经济摆脱供应过剩和需求不足的困境,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5. 国际合作通货紧缩问题往往是全球性的,需要国际合作来解决。
通过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协调,各国可以共同应对通货紧缩问题。
国际组织和国际金融机构可以发挥作用,提供支持和资金,帮助解决通货紧缩问题。
结论通货紧缩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正确理解和科学应对非常重要。
通过刺激需求、调整货币政策、增加财政支出、结构性改革和国际合作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可以有效应对通货紧缩,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中国通货紧缩的经验性分析
中国通货紧缩的经验性分析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减少,货币购买力增强,导致物价下跌的经济现象。
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若过度,可能会对经济稳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中国在历经多个周期的通货紧缩之后,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将就此展开分析。
一、通货紧缩的表现在进行通货紧缩的经验性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先对通货紧缩的表现进行一定的了解。
通货紧缩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通货膨胀率下降。
通货紧缩会导致通货膨胀率下降,物价不断走低。
2. 银行贷款利率上升。
银行在通货紧缩时不愿将过多的资金流向市场,因此会提高贷款利率。
3. 实体经济承压。
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实体经济承受的压力会增加。
4. 货币需求增加。
通货紧缩会导致货币需求增加,因为人们购买力增强,所以钱币的 value 会增加。
二、中国经历的通货紧缩周期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曾历经多个周期的通货紧缩,主要包括80年代初、90年代初和21世纪初三个时期。
80年代初期,由于中国逐步转向市场经济,市场主体缺乏经验、国内环境改变快速,导致物价飙升。
此时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对价格进行调整,逐步降低因石油涨价带来的心理预期和通货膨胀预期,最终控制了通货膨胀。
90年代初期,中国的通货紧缩是与亚洲金融危机有关的。
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出于稳定经济的考虑,采取了紧缩政策,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控制了通货膨胀率,阻止了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
21世纪初期,中国推行了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发展战略。
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经济受到了冲击,通货紧缩带来了较明显的经济影响。
国家采取了适度紧缩和稳增长政策,控制通货膨胀率,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中国应对通货紧缩的对策中国历经多次通货紧缩,积累了一定的应对经验。
其中,主要应对策略如下:1. 调整货币政策。
在通货紧缩出现的时候,国家可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减轻影响。
采取货币政策紧缩措施,增加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降低银行贷款、储备、拆借等交易的流动性,从而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政策干预不可少 市场调节更重要——关于根除内需不足与通货紧缩的思考
9 , % 。 12种 农 副 土 特 产 品 供 求 基 本 03 0 平衡 的有 2 7种 ,供 过 于求 的 7 5种 。3 2
种 农业 生产资 料 全部为 供过 于求 。
实 际 上 , 国 货 币供 应 增 长 率 一 直 我 远 高 于 经 济 增 长 率 和 物 价 指 数 ? 北 大 据 著 名 经 济 学 教 授 宋 国 青 计 算 ,9 9年 ~ 17
干 预 经 济 , 进 行 反 向 调 节 。 我 国 也 是 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 9 8年 开 始 采 取 积 极 的 财 政 政 策 与 稳 健 的 货 币 政 策 来 干 预 宏 观 经 济 的 走 向 但 是 ,我 们 认 为 ,解 决 我 国 当 前 的
经 济 难 题 不 能 完 全 依 赖 财 政 政 策 与 货 币
越来 越大 。主 要表 现在 以下几 个方 面 :
( ) 国 债 投 资 拉 动 经 济 的 作 用 越 1 来 越 弱 。 一 方 面 , 在 市 场 全 面 过 剩 情 况 下 , 国 债 可 选 项 目 越 来 越 少 ; 另 一 方 面 ,长 时 间 的 国 债 投 资 养 成 了经 济 增 长 过 分 依 赖 国 债 投 资 的 惯 性 , 这 是 十 分 危
险 的
( ) 国 债 投 资 对 社 会 投 资 挤 出 效 2
应 越 来 越 大 : 一 方 面 ,国 债 投 资 的 乘 数
效 应 越 来 越 小 ,放 大 配 套 资 金 和 社 会 投 长 速 度 分 别 是 2 , o 和 2 % , 高 于 二 81 k 5 远 季 度 的 1 . % ;国 有 及 其 他 类 型 完 成 投 03 资 同 比 增 长 2 1 和 2 . % , 保 持 着 4 % 42 仍 “ 五” 间的最 高水 平 。 九 期 但 占 GD 0 以 上 的 消 费 增 长 仍 P6 %
关于通货紧缩的几个问题
关于通货紧缩的几个问题
关于通货紧缩的几个问题:1.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
如果一国采取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降低货币供应量,削减公共开支,减少转移支付,就会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出现失衡,出现“过多的商品追求过少的货币”,从而引起政策紧缩性的通货紧缩。
2.经济周期的变化
当经济到达繁荣的高峰阶段,会由于生产能力大量过剩,商品供过于求,出现物价的持续下降,引发周期性的通货紧缩。
3.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
当人们预期实际利率进一步下降,经济形势继续不佳时,投资和消费需求都会减少,而总需求的减少会使物价下跌,形成需求拉下性的通货紧缩。
4.新技术的采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由于技术进步以及新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导致商品价格的下降,从而出现成本压低性的通货紧缩。
绝对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水平在零值以下,即物价出现负增长,这种状态说明一国通货处于绝对不足状态。
这种状态的出现,极易造成经济衰退和萧条。
根据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又可以分为轻度通货紧缩、中度通货紧缩和严重通货紧缩。
而这三者的划分标准主要是物价绝对下降的
幅度和持续的时间长度。
一般来说,物价出现负增长,但幅度不大(比如—5%),时间不超过两年的称为轻度通货紧缩。
物价下降幅度较大(比如在—5%~10%),时间超过两年的称为中度通货紧缩。
物价下降幅度超过两位数,持续时间超过两年甚至更长的情况称为严重通货紧缩,上个世纪3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所对应的通货紧缩,就属此类。
通货紧缩是啥意思通货紧缩的意思是什么?
通货紧缩是啥意思通货紧缩的意思是什么?通货紧缩是啥意思导致货币贬值: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影响物价之下跌,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
但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当消费者价格指数连跌三个月、工资,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造成通货紧缩,仍然存在争议、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粮食通货紧缩(deflation) 。
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
对于其概念的理解,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利率。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购买力下降导致货币贬值: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影响物价之下跌,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
但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当消费者价格指数连跌三个月、工资,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造成通货紧缩,仍然存在争议、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粮食通货紧缩(deflation) 。
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
对于其概念的理解,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利率。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购买力下降物价下降不可控。
通货紧缩的意思是什么?:通缩,实际上是因为众多企业订单不足,就不需要大量资金购买原材料组织生产,使得流通的货币量少了。
而如...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俗的说,是什么意思:通货膨胀:钱多东西少,涨价了。
通货紧缩:钱少东西多,降价了。
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通缩是什么意思?:通缩是什么意思?通货紧缩的意思,此时表现为市场上货币供给太少,以至于货币升值,物价下跌。
但由货币升值...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各是什么意思?:通货膨胀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
读书笔记:通货紧缩的分类及成因
读书笔记:通货紧缩的分类及成因通常根据通货紧缩产生的机理,可以将通货紧缩分为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和供给过剩型通货紧缩两大类。
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是由于总需求不足,正常的供给显得过剩而引发的通货紧缩。
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进出口这四部分构成。
其中政府需求又可以分解为政府的消费和政府的投资,因此,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三大类:①消费抑制型通货紧缩。
这是指由于即期收入减少,或预期末来支出增多,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等原因所导致的即期消费减少或是增加不足,造成总需求不足而引发的通货紧缩。
②投资抑制型通货紧缩。
是指投资需求减少或增加不足而引发的通货紧缩。
③国外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
这是指由于出口不畅,国外需求减少或增加不足所引发的通货紧缩。
除了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之外,我们来看看供给过剩型通货紧缩,供给过剩不是指相对过剩,而是指由于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所造成的产品绝对数量的过剩。
通常过剩的产品只局限于某个层次或某些类别,由此而引发的通货紧缩,我们称之为供给过剩型通货紧缩。
在现实经济中,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通货紧缩,都有其具体的产生原因。
例如,在19世纪末,在美国出现的通货紧缩,就被解释为由于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水平迅猛提高,严格控制货币发行,世界范围内商品价格下降,以及此前美国物价涨幅过高等等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针对1929年到1933年的大萧条,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是由于投资机会减少,投资需求下降美联储的紧缩政策等等主要原因所导致的。
而针对我国曾经面临的通货紧缩的压力,有观点认为是由于企业债务负担过高,利息负担过重,致使企业效益降低,相应的银行信用萎缩导致流通中货币减少,总需求减少。
最终引发通货紧缩的压力。
因此,总的来看,通货紧缩的产生原因,最终都要归结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上。
要么是由于总需求不足所引发的,也就是归根到底,它是由于货币供给量减少或货币流通速度放缓所引起的。
什么是通货紧缩?什么引起了通货紧缩?
什么是通货紧缩?什么引起了通货紧缩?提起通货紧缩,我们可以和通货膨胀相对比,这样更容易理解一些。
通货膨胀就是市场上的钱太多,导致你手里的钱不值钱。
相应的,通货紧缩可以理解为市场上的钱少了,你手里的钱更值钱了。
如果这么直观的理由,通货紧缩应该是好事情才对吧?事实上并非如此,适当的通货紧缩可以激发市场竞争,对市场是有利的,但过度通货紧缩对市场和经济的负面影响就会非常大,接下来我们就细致分析一下。
一、什么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包括三方面:一是物价普遍持续下降;二是货币供给量连续下降;三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全面衰退。
不过在通货紧缩方面并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所以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只有这三个条件都具备才算通货紧缩,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只要具备前两个条件就算是通货紧缩。
还有经济学家认为,只要具备第一个条件就算是通货紧缩。
物价普遍持续下降也是我等吃瓜群众最直观可以感受到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物价普遍持续下降就是通货紧缩。
一定要注意一点,是普遍、持续下降,如果只是某一天,或者某个月下降,那是商场促销,不是通货紧缩。
二、通货紧缩的危害就像本文刚开始说的,通货膨胀大家都知道对自己不是好事,因为自己手里的钱不值钱了,可通货紧缩自己手里的钱更值钱了,按说这应该是好事才对呀。
本来10块钱一斤大米,现在降到8块钱,这得是多大的好事呀。
从这个角度讲确实是有好处的,但通货紧缩的坏处危害更大,只是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处在通货膨胀中,通货紧缩的很少,研究通货紧缩的经济学家也不多。
所以坤鹏论尽量用可以理解的语言来说一下通货紧缩的危害。
1、加速经济衰退我们还是举个例子吧,这样更容易理解一些。
物价下跌最直接的受害者是企业,原本企业生产一批产品可以卖1000万,其中500万用于还即将到期的银行贷款,另外500万用于原材料采购,但因为通货紧缩最终只卖了800万,还贷款的500万是不能少的,于是只能把用于采购原材料的500万减少成300万。
虽然因为原材料价格也下降,但因为有生产周期,销售价格不断下降,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企业利润在不断减少,直到亏损,然后开始裁员。
关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邢卫卫
【期刊名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卷),期】2011(000)009
【摘要】本文通过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这两个概念相关知识点分析,说明对该知识点教学中应难易适中,并且要解决好学生易混淆的问题.
【总页数】1页(P207-207)
【作者】邢卫卫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雨金中学,西安7106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2
【相关文献】
1.浅谈计算机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C程序设计"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马宁
2.小学武术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 陈思豪
3.我国治理通货膨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 刘原林
4.钢琴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 郭航宇
5.中学生物教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 赵国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通货紧缩的几个问题曾康霖(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系 610074)通货紧缩是近年来决策层和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
在这一话题中,什么是通货紧缩,我国存不存在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与货币供应、经济增长、社会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是什么关系等问题,不少人提出了看法,但未必讨论清楚,达成了共识。
一、研究通货紧缩的不同视角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中,较早提出通货紧缩问题的是马克思,马克思在其巨著 资本论 及其手稿中多次分析了流通中货币的膨胀和收缩问题。
他认为通货的膨胀和收缩可能由产业周期引起,可能由投入流通中的商品数量、价格变动引起,可能由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引起,还可能由于技术因素产生,如在支付国债利息时,通货会膨胀,而在纳税时通货会收缩。
马克思这样分析旨在表明:货币流通必要量是由进入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决定的,与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如果有其他因素,如经济周期的变化、货币收支的技术因素等渗入,则就会使货币流通必要量过多或过少。
马克思讨论这一问题,都假定货币是金,其本身具有内在价值,因而其过多或过少都不会引起币值的变动,只有在价值符号如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其过多或过少才引起币值的变动。
所以马克思论述通货的膨胀或收缩,实际是讨论金币流通与替代金币流通的价值符号流通的关系,并非是讨论货币供应的多少与价格涨落的关系。
我们可以说,马克思是联系货币流通规律来讨论通货紧缩问题。
继马克思之后,联系到货币政策来讨论通货紧缩问题的是凯恩斯。
凯恩斯于1923年在 币值变动的社会后果 中分析了1914年到1923年9年间英国物价水平的变化,他描述说: 从1914年到1920年间,所有的国家都出现了通货膨胀现象,也就是说,相对于可购买的物品而言,支出货币的供给出现了极大的扩张。
从1920年起,重新恢复对其金融局势的控制的那些国家,并不满足于仅仅消灭通货膨胀,因而过分缩减了其货币供给,于是又尝到了通货紧缩的苦果。
( 凯恩斯文集 预言与劝说 ,第64页)凯恩斯提出通货紧缩问题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的货币流通状况:战前欧洲各国实行金本位,流通中的货币与黄金挂钩,有一定的含金量;战争使欧洲各国放弃了金本位,流通中的货币以黄金作为价值标准极不稳定,而且黄金本身的价格也极不稳定;因此,战后是恢复金本位,让流通中的货币的含金量恢复到战前水平,还是不实行金本位,让流通中的货币稳定在现在价值的某一点上,是各国政府货币政策的选择问题。
如果要恢复金本位,让流通中的货币的含金量恢复到战前水平,则要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即减少流通中的货币的数量,提高通货的价值;如果不恢复金本位,让流通中货币的价值稳定在接近于现在价值的某一点,而不考虑战前的价值,则实行的是货币贬值的政策。
他在同年发表的 货币政策的可选择目标 一文中系统地评析了这两种政策主张的利弊得失,1999年第11期并主张后者,不主张前者,特别是反对恢复金本位。
其主要理由是:(1)实行通货贬值政策还可以减轻国家债务负担,可以刺激企业发展,在造成偏差的同时多少还有一些益处,而通货紧缩却一无可取;(2)把货币的价值稳定在现行的基础上,有利于价格、信用和就业的稳定;(3)有利于稳定汇率;(4)实行金本位,把黄金集中于美国作为 管理货币 ,金价势必完全取决于美联储的政策,这样黄金的价值便是 人为的 。
可见,凯恩斯基于当时的历史背景,讨论通货紧缩问题完全是基于政府的货币政策选择。
继凯恩斯之后,联系到经济周期来讨论通货紧缩问题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 费雪。
费雪基于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状况于1933年提出了 债务 通货紧缩 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在经济处于繁荣阶段时,企业家追求利润,会 过度负债 ,当经济不景气时,企业家为了清偿负债会降价倾销商品导致物价水平下跌即通货紧缩。
费雪认为这种状况会使企业利润水平下降,甚至破产;会增加失业,使人们产生悲观心理和丧失信心;会使人们更多地窖藏货币,降低货币流通速度;会使名义利率下降真实利率上升,从而使贷者不愿贷、借者不敢借;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整个社会的货币流通状况;这样,欠债越多的就变卖得越多,变卖得越多就使自己的资产越贬值,自己的资产越贬值,负债就越重,最终导致 债务越还越多 ,意思是资产对负债的支撑力缩小,不堪负重。
费雪认为这种状况一直要到物价上升,重新拉大利润空间为止。
观察经典作家研究通货紧缩的不同视角,给人们的启示是:通货紧缩与货币流通规律相关,与货币政策相关,与经济周期相关。
这种相关表明通货紧缩不仅仅是货币现象,还有非货币的因素。
但一些权威的经济学家认为,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始终是货币现象,这又如何理解呢?说它们始终是 货币现象 有两种含义:一是只有在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条件下会产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如果没有货币,交换都是 以物换物 便不会产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二是引起通货膨胀或紧缩的原因,最终是货币的供给变化,也就是说货币供给不适应货币需求。
其实,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始终是货币现象是有条件的,简单地说其条件是:(1)商品的价格完全取决于供求;(2)居民的消费与储蓄结构保持常态;(3)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是常数。
这就是说,如果商品的价格不完全决定于供求,如果居民消费与储蓄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如果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被其它手段如货币代替品取代,则就不能完全说明通货膨胀或紧缩是货币现象。
二、通货紧缩这一概念该怎么规范什么是通货紧缩,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的表述,大体说来有两种说法:一是仅就价格和成本普遍下降这一现象本身,规范通货紧缩的定义(如萨缪尔森 经济学 的定义);另一种是把通货紧缩与货币信贷供应紧缩、经济周期下降阶段联系起来,规范通货紧缩的定义,即在物价下跌的同时,产量不断下降,失业人数日益增加。
这两种规范的含义,显然前者要窄一些,后者要宽一些,但核心都没有离开价格的普遍下跌。
其实,在西方经济学中,对于什么是通货紧缩还有一种规范: 即实际产量和就业量的下降,而不管价格的情况如何 (萨缪尔森 经济学 上册,第380页,商务印书馆出版)。
这种规范是把价格因素排开,集中考察储蓄 投资 产量 就业之间的关系。
按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要能充分就业,一国GNP中的投资必须等于储蓄,如果投资小于储蓄就存在 通货紧缩缺口 ,就会使实际产量和就业量下降。
所以,从这个角度论及通货紧缩,实际上是指投资不足。
我国学术界对通货紧缩的认识总是相对通货膨胀而言,概念的内涵是物价的持续下跌,在这个基点上把概念的外延扩展为:(1)通货紧缩物价持续下跌,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2)通货紧缩不仅物价持续下跌,流通的货币减少,而且货币供应幅度下降;(3)通货紧缩不仅物价持续下跌,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货币供应幅度下降,而且经济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
这样,通货紧缩这一概念便包含着四重因素,即物价下跌、通货减少、货币供应速度下降、经济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
这样来讨论问题,混淆了与通货紧缩相关,但不能构成通货紧缩这一概念本身的因素,从而使通货紧缩这一概念似是而非,模糊不清。
要科学地规范这一概念,需要考察以下三种关系:(1)物价下跌与通货紧缩的关系。
引起物价下跌的因素很多,如成本下降,需求变化,购买力减少等,当前值得注意的是新兴科学技术的运用,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商品的生产成本、管理成本、营销成本下降,相应地价格下降。
这显然不是通货减少物价下跌,相反,按照马克思流通中货币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的理论,是物价下跌通货减少。
仅就通货多少与物价涨落而言,通货减少与物价下跌也没有必然联系,因为物价与需求相关,需求与购买力相关,购买力是通货存量乘流通速度形成的(通货存量 流通速度=购买力),所以从逻辑上说,得不出通货减少物价就必然下跌的结论。
(2)通货减少与货币供应变动的关系。
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通货与货币是两个概念,非常明确简单地说,通货就是进入流通的货币,退出流通的货币不是通货,但仍是货币。
我国货币管理当局,将供给的货币区分为货币与准货币也是明确的,货币即M1(流通中现金+可转帐的活期存款),准货币M2-M1(即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货币与准货币相互转化,此增彼减。
银行供给的货币既包括M1又包括准货币。
在这种关系下,如果我们确定M1才是通货,则银行货币供给量的增减与通货的多少不存在必然的同向变动关系,即不存在:货币供给量增加,通货就必然增加;货币供给量减少,通货就必然减少。
(3)货币供给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经济发展要靠货币供给支撑,一般说来,货币供给增长带动经济增长,这二者有连动关系。
但在货币供给已经 饱和 或 过多 的情况下,不增加货币供给,也会带来经济增长,所以这二者也不是同向、等量的变动关系。
简单地论述了这三者关系后,怎样科学地确立通货紧缩的概念呢?通货紧缩就是流通中作用于商品和劳动交换的货币减少,它表现为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持续下跌。
这样规范通货紧缩这一概念,需要强调指出的是:(1)这里的通货只包括M1,不包括准货币;(2)这里的通货只包括作用于商品和劳务交换的M1,在M1中作用于金融资产交换的货币不包括在其中。
凯恩斯在 货币论 中,把作用于商品和劳务交换的货币称为 交易流通 ,把作用于股票交易的货币称为 金融流通 。
并指出整个货币供应虽然没有变化,但作用于 交易流通 的货币其中有一部分已经转化为作用于 金融流通 的货币。
所以在计量M1的增减从而考察通货紧缩时,还要在M1中扣除已经转化为 金融流通 的部分,因为这里讨论的通货紧缩问题只限于商品和劳务的 交易流通 ,不包括 金融流通 。
(3)这里把通货减少当成是物价下跌的 因 ,而物价下跌是通货减少的 果 和表现,是要表明 通货紧缩 带来的是单位货币价值的升值,使单位货币的购买力提高,相应地物价下跌。
(4)还要指出:这样的概括是要指出 通货紧缩 与 通货膨胀 一样是个中性的概念,即只是借用物理学上的名词来表述货币流通的状况,它本身没有褒义和贬义。
将通货膨胀赋予褒义的是50年代的苏联教科书的作者,将通货紧缩赋予贬义的是20、3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家,其实他们的 赋予 都是从通货膨胀或紧缩产生的 效应 来说的。
所以,科学地确立通货紧缩的概念,还必须把它产生的原因和发生的效应区别开来。
不区别开来不仅不能明确这一概念的真正内涵,而且会带来无谓的概念之争。
前面叙述的几种不同认识,也许就源于此。
三、我国存不存在通货紧缩对于我国存不存在通货紧缩问题,国内大体上有三种意见:(1)存在。
发生的时间是1997年10月,因为从这个月起物价持续下跌。
对于存在的原因又有三种倾向性的意见:一是货币因素,主要是货币供应不足;二是非货币因素,主要是经济不景气;三是货币因素与非货币因素交织在一起。
(2)不存在。
因为我国货币供应量是继续增长的,而且是两位数的增长,经济是发展的,而且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