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QC小组活动现场评审表

合集下载

QC小组活动表格

QC小组活动表格

QC小组注册及课题登记表
制表人:年月日
QC小组活动出席统计表
注:小组每次活动都要做好出席统计。

小组成员出席情况出席/缺席○事假△病假⊕
2
QC小组活动出席统计表
(问题解决型课题)
3
QC小组活动记录
QC小组活动记录(要因确认表)
要因确认表
QC小组活动记录(对策表)
对策表
QC小组活动记录(实施阶段效果检查)
QC小组活动记录(效果检查)
QC小组活动记录(制定巩固措施)
QC小组活动记录(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QC小组成果报告书(一)
(问题解决型课题)
单位:编号:
QC小组成果报告书(一)(问题解决型课题)
QC小组成果报告书(二)(创新型课题)
QC小组成果报告书(一)(问题解决型课题)
问题解决型QC 小组活动程序图
创新型QC 小组活动程序图
QC小组活动成果现场评审表
评委:
问题解决型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
评委:“创新型”课题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
评委:
20。

附表:QC质量活动成果(报告)评审表

附表:QC质量活动成果(报告)评审表

课题 得分记录
选择课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状调查
现场型课题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
评分项目 检查内容
活动记录、记录完整、清晰,记录无造假,小组成员回答与记录是否相符,3分 小组活动出勤率每月在70%以上,2分 基础分 发表资料要系统分明,前后连贯逻辑性好,5分 发表资料要通俗易懂, 应以图、表、数据为主,避免通篇文字,2分 课题有特色,具有启发性 ,6分 所选课题与公司方针目标相结合或是现场急需解决的问题,2分 课题名称要简洁明确地直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1分 选题理由运用统计工具,用数据表达,可选折线图、饼分图、排列图等。避免纯文字叙述、无数据的选 题理由,2分 现状调查取得的数据可运用调查表、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折线图等工具进行整理、分类,进行分 层分析,以便于找到真正的症结所在,是否对数据进行分层分析,4分 现状已清楚掌握,数据充分,并通过分析已明确问题的症结所在,2分 现状已为制订目标提供了依据,2分 设定目标 设定的目标具有挑战性,2分 目标设定不要过多,并有量化的目标值和有一定依据,3分 应针对问题的症结来分析原因,因果关系要明确、清楚,然后整理到鱼骨图、关联图或系统图中,5分 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要展示问题的全貌,为避免遗漏,展开分析法或使用5M1E等,针对结果,把原因一层层展开至 末端原因,可以直接采取对策为止。5分 使用要因确认表进行要因确认,3分 要因确认 不可抗拒的末端原因在进行要因确认前要排除(如天气、自然灾害等),要因必须出自末端原因,2分 应针对所确定的主要原因,逐条制订对策,4分 制定对策 措施具体、可操作、经济,体现小组全员参与,4分 要对每条对策设定目标,目标应尽可能量化,不能量化的一定要便于检查,4分 要按对策表逐条实施,且实施后的结果都有所交待,6分 对策实施 实施过程中,注意数据的收集,边实施,边检查实施的效果,验证对策表中的目标是否完成,6分 至少一个月巩固期 5分 效果检查 使用柱形图、折线图、排列图等统计表法验证活动后的现状与课题目标或活动前现状的比较,2分 效果检查要注意除了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外,还应注意对效益的估算,包括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包 括效益的计算,3分 将对策表中经过实施证明是有效的对策报主管部门批准,纳入相关标准,并予以推广,6分 标准化 现场已按新标准操作,注意数据(包含影像资料)的收集,用数据说明巩固期的效果,有数据证明,4 分 总结及下一 对小组活动进行总结,3分 步打算 评估更适合作为下年度小组活动的课题,下一步打算,2分 合计

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

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

QC 小组活动成就发布评审表小组名称:序评审号项目选题1(15分)原由剖析2(20分)对策与实3施(20分)成效检查4(15分)分得评分内容数分所选课题与上司目标目标相联合,或是本小组现场急需解决的问题3课题名称要简短明确地直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3现状已清楚掌握,数据充足,并经过剖析已明确问题的症结所在3现状已为拟订目标供给了依照3目标设定不要太多,并有量化的目标值和有必定依照2工具运用正确、适合1应针对问题的症结来剖析原由,因果关系要明确、清楚5原由要剖析透辟,向来剖析到可直接采纳对策的程度5主要原由从尾端要素中选用3思路清楚、内容充足,检查内容环绕主题3应付全部尾端要素进行了要因确认,而且是用数据、事实客观地证明确是主要原由3工具运用正确、适合1应付所确立的主要原由,逐条拟订对策6对接应按 5W1H的原则拟订,每条对策在实施后都能检查能否已达成(达到目标)及有无成效。

6要按对策表逐条实行,且实行后的结果都要有所交待4大多数的对策是由本组员来实行的,碰到困难能努力战胜3工具运用正确、适合1获得成效后与原状比较,确认其改良的有效性,与所拟订的目标比较,看其能否达到3获得经济效益的计算脚踏实地、无夸张3已注意了对无形成效的评论3改良后的有效方法和举措已归入相关标准,并按新标准实行3改良后的成效能保持、稳固在优秀的水平,并用图表表示出稳固期的数据2工具运用正确、适合1稳固有 3 个月稳固期的数据及成效图2 5举措(3 分)有稳固举措1总结总结回首1及下6一步打算(2 分)下一步打算1发布资料要系统分明,前后连接逻辑性好4发布资料要平常易懂,应以图、表、数据为主,防止通篇文字、照本宣科4发布发布资料要平常易懂,不用专业性特强的词7(20句和内容,在不行防止时作了深入浅出的解4分)释发布时要冷静大方,不造作,口齿清楚而有礼貌地讲成就4回答发问时诚心、简要、不强辩48特点(5 分)统计方法运用突出,有特点,拥有启迪性5总体总评得价分。

QC小组活动成果评价表

QC小组活动成果评价表
15
3
原因分析
(1)针对问题或问题症结分析原因,因果关系应明确、清楚;
(2)原因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度;
(3)主要原因从末端因素中选取;
(4)用现场测量、试验和调查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末端因素逐一确认,将末端因素对问题或问题症结的影响程度作为判定主要原因的依据;
(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Hale Waihona Puke 254对策与(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20
5
效果
(1)检查小组设定的目标,确认课题目标的完成情况;
(2)必要时,确认小组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将有推广价值的创新成果进行标准化,形成相应的技术标准、图纸、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或管理制度等;
(4)对专项或一次性的创新成果,应将创新过程相关材料存档备案.
(2)取得经济效益的计算实事求是;
(3)必要时,对无形效果进行评价;
(4)实施中的有效措施已纳入有关标准,并按新标准实施;
(5)改进后的效果能维持、巩固在良好水准,并有数据依据;
(6)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20
6
特点
(1)小组课题体现“小、实、活、新"特色,即选题小、活动实、活动形式灵活、活动方式新颖;
(4)用现场测量、试验和调查分析的方式确定最佳方案;
(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30
4
对策与
实施
(1)按“5W1H"原则制定对策表,对策明确、对策目标可量化、措施具体;
(2)针对在最佳方案分解中确定的可实施的具体方案,逐项制定对策;
(3)按照制定的对策表逐条实施方案;
(4)每条方案措施实施后,检查相应目标的实施效果及其有效性,必要时,验证实施结果在安全、质量、管理、成本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并调整、修正措施;

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

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
统计方法运用突出,有特色,具有启发性
5
总体评价
总得分
对策与实施(20分)
应对所确定的主要原因,逐条制定对策
6
对策应按5W1H的原则制定,每条对策在实施后都能检查是否已完成(达到目标)及有无效果。
6
要按对策表逐条实施,且实施后的结果都要有所交待
4
大部分的对策是由本组员来实施的,遇到困难能努力克服
3
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
4
效果检查
(15分)
取得效果后与原状比较,确认其改进的有效性,与所制定的目标比较,看其是否达到
下一步打算
1
7
发表
(20分)
发表资料要系统分明,前后连贯逻辑性好
4
发表资料要通俗易懂,应以图、表、数据为主,避免通篇文字、照本宣科
4
发表资料要通俗易懂,不用专业性特强的词句和内容,在不可避免时作了深入浅出的解释
4
发表时要从容大方,不做作,口齿清楚而有礼貌地讲成果
4
回答提问时诚恳、简要、不强辩
4
8
特点(5分)
2
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
2
原因分析
(20分)
应针对问题的症结来分析原因,因果关系要明确、清楚
5
原因要分析透彻,一直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度
5
主要原因从末端因素中选取
3
思路清晰、内容充分,调查内容围绕主题
3
应对所有末端因素进行了要因确认,并且是用数据、事实客观地证明确是主要原因
3
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
3
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
小组名称:
序号
评审项目
评分内容
分数
得分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评审表

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评审表

问题解决型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评审表小组名称:序号评审项目评审内容配分得分1 选题(1)所选课题应与上级方针目标相结合,或是本小组现场急需解决的问题;(2)课题名称要简洁明确地直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3)现状已清楚掌握,数据充分,并通过分析已明确问题的症结所在;(4)现状已为制订目标提供了依据;(5)目标设定不要过多,并有量化的目标值和有一定的依据;(6)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8-152 原因分析(1)应针对问题的症结来分析原因,因果关系要明确、清楚;(2)原因要分析透彻,一直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度;(3)主要原因要从末端因素中选取;(4)应对所有末端因素都进行要因确认,并且是用数据、事实客观地证明确是主要原因;(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3-203 对策与实施(1)应针对所确定的主要原因,逐条制定对策;(2)对策应按“5w1H”的原则制定,每条对策在实施后都能检查是否已完成(达到目标)及有无效果;(3)要按对策表逐条实施,且实施后都有所交待;(4)大部分的对策是由本组成员来实施的,遇到困难能努力克服;(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3-204 效果(1)取得效果后与原状比较,确认其改进的有效性,与所制订的目标比较,看其是否已达到;(2)取得经济效益的计算实事求是、无夸大;(3)已注意了对无形效果的评价;(4)改进后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已纳入有关标准,并按新标准实施;(5)改进后的效果能维持、巩固在良好的水准,并用图表表示出巩固期的数据;(6)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3-205 发表(1)发表资料要系统分明,前后连贯逻辑性好;(2)发表资料要通俗易懂,应以图、表、数据为主,避免通篇文字、照本宣读。

5-106 特点统计方法运用突出,有特色,具有启发性8-15 总体评价总得分“创新型”课题QC小组活动成果发布评审表小组名称:序号评审项目评审内容配分得分1 选题(1)题目选定是否有创新的含义:(2)选题的理由、必要性要具体充分;(3)目标要具挑战性,并要有量化的目标和分析。

QC小组成果发布评审表

QC小组成果发布评审表
5、改进目标设定合理
25
3
原因分析
6、能用头脑风暴进行原因分析;
7、因果图绘制、使用得当;
8、对所有末端原因进行了确认或描述,找
出了要因
10
4
改进与实施
9、针对要因采取了相应的实验设计方案,
确定了最佳参数和量值;
10、针对改进方案,进行了试验,并且验证有效;
11、验证时,对数据进行了正态性、稳定性分析
QC小组成果发布评审表
小组编号: 组长:
序号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
标准分
得分
1
选题
1、小组有名称
2、有改进目标
3、有可行性分析
5
2
现状分析(质量工具使用不做强制性要求)
1、MSA使用得当,若异常,改进有效;
2、正态性检验使用得当,若异常,改进有效;
3、控制图使用得当,若异常,改进有效;
4、Cpk计算有效;
15
5
效果
12、改进后的Cpk或合格率明显提升;
13、已制订了改进后相关参数的控制计划;
14、有修改相应的技术、工艺卡片及程序文件的说明
10
6
发表
15、PPT前后连贯,逻辑性好;
16、内容通俗易懂,图表丰富,文字精பைடு நூலகம்;
17、有体现团队精神的内容;
18、有体现失败后如何攻关的内容;
19、演讲者表达清楚,一气呵成,无断档、无照本宣读;
25
7
成员
20、能准确回答评委所提的问题
10
合计
100
评审人: 日期:
注:本表格仅用于宝丰能源QC小组评定。

QC小组注册登记表、课题登记表、活动记录表、活动成果现场评审表、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

QC小组注册登记表、课题登记表、活动记录表、活动成果现场评审表、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
2
4
5
5
发表(20分)
1.发表资料要系统分明,前后连贯,逻辑性好;
2
3
4
2.发表资料以图、表、数据为主,避免通篇文字、照本宣读;
2
3
4
3.发表资料要通俗易懂,不用专业性很强的词句和内容,在不可避免时予以深入浅出地解释;
2
3
4
4.发表时要从容大方,有礼貌地讲解成果;
2
3
4
5.回答问题时诚恳、简要、不强辩。
序号
评审
项目
评审内容
配分
得分
一般
较好

1
选题(15分)
1.所选课题应与上级方针目标相结合,或是本小组急需解决的问题,或是具有创新性、挑战性的课题;
1
2
3
2.课题名称要简洁明确地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
2
2.5
3
3.现状已清楚掌握,数据充分,通过分析明确存在问题或是创新改进的问题关键所在;
1
2
3
4.现状调查为制订目标提供了依据;
2
3
4
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2
3
4
4
效果(20分)
1.取得效果后与原现状比较,确认改进的有效性;与目标值比较,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
3
4
2.经济效益的计算实事求是,有依据,无夸大;
2
2.5
3
3.已注意对无形成果的评价;
2
2.5
3
4.改进后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已纳入有关标准,并按新标准实施;
2
4
5
5.改进后的效果能维持、巩固在良好的水准,并用图表表示出巩固期的数据。

QC小组活动成果现场评审表范文

QC小组活动成果现场评审表范文
15~30
4
QC小组教育
(1)QC小组成员对QC小组活动程序的了解情况;
(2)QC小组成员对方法、工具的了解情况。
7~15
总体评价
总得分
评委签字
附表2:
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
小组名称:
课题名称:
序号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
配分
得分
1
选题
(1)所选课题应与上级方针目标相结合,或是本小组现场急需解决的问题;
年月日
经济效益认证:
认证部门(盖章)
年月日
单位意见:
认证部门(盖章)
年月日
附表6:
QC小组活动统计表
单位:
统计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本年度召开QC小组成果发表会
历年来已登记注册QC小组累计数
万个
本年度已登记注册QC小组数
万个
参加QC小组人数

职工总数

本年度QC小组普及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参加QC小组人数/职工总数×100%)
1
选题
(1)选题的理由、必要性要具体充分;
(2)现状清楚,难点及突破口明确;
(3)目标要具有挑战性,并要有量化的目标和依据;
(4)制定活动计划要明确每一进程的责任人和完成期限。
8~15
2
提出对策方案确定最佳对策
(1)应充分、广泛地提出对策;
(2)确定最佳对策方案要分析透彻,事先评价,科学决策,必要时要作模拟试验;
附表1:
QC小组活动成果现场评审表
小组名称:
课题名称:
序号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
配分
得分
1

QC小组活动评审表

QC小组活动评审表

序号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分值1选题(1)所选课题与上级方针目标相结合,或是本小组现场急需解决的问题 ;(2) 课题名称简洁明确,直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 ;(3) 现状调查数据充分,并通过分析明确问题或问题症结;(4) 现状调查为制定目标提供依据 ;(5) 目标设定有依据、可测量;(6) 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5分2原因分析(1)应针对问题的症结分析原因,因果关系要明确、清楚;(2)原因要到可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度;(3)主要原因从末端因素中选取;(4)对所有末端因素逐一确认,将末端因素对问题或问题症结的影响程度作为判定主要原因的依据;(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25分3对策与实施(1)针对所确定的主要原因,逐条提出不同对策,必要时进行对策端方案选择;(2)对策按5W1E的原则制定;(3)每条对策在实施后检查对策目标是否完成;(4)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25分4效果(1)将取得效果后与实施前现状比较,确认其改进的有效性,与所制定的目标比较,检查是否达到;(2)取得经济效益的计算实事求是;(3)必要时,对无形效果进行评价;(4)实施中有效措施已纳入有关标准,并按新标准实施;(5)改进后的效果能维持、巩固在良好的水准,并有数据依据;(6)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20分5发表(1)成果报告真实,有逻辑性;(2)成果报告通俗易懂,以图表、数据为主。

5分6特点(1)小组课题体现“小、实、活、新”特色,即选题小活动实、活动形式灵活、活动方式新颖;(2)统计方法应用有创新和效果。

10分(T/CAQ10201—2016)问题解决型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备注:红色部分为评审表新增内容。

序号评审项目评审内容分值1选题(1) 题目选定有创新 ;(2) 选题借鉴已有的只是、经验等 ;(3) 目标具有挑战性,有量化的目标和可行性分析;20分2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1)提出的总体方案具有独立性,分级方案具有可比性;(2)方案分解应逐层展开到可以实施的具体方案;(3)用事实和数据经过整理的方案进行逐一分析、论证和评价;(4)用现场测量、试验和调查分析的方式确定最佳方案;(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QC小组活动现场评审表

QC小组活动现场评审表
10
8
(3)改进的有效措施已纳入有关标准
10
10
(4)有措施巩固活动成果,保持活动的持续性
10
10
4
小组
教育
(1)QC小组成员教育和继续教育情况
5
5
(2)小组成员对换方法、工具的了解运用情况
5
5
企业现场评审部门评价
该小组成果显著,不仅为本企业取得了经济效益,还取得了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负责人丁晓山2006年12月8日
(1)活动按QC小组活动程序进行
5
5
(2)取得数据的各项原始记录妥善保存
10
10
(3)活动记录完整、真实,并能反映活动全过程
10
10
(4)每一阶段的活动按计划完成
5
5
(5)活动记录内容与发表资料一致
5
5
3
活动成果及成果的维持巩固
(1)对成果内容进行核实和确认并已达到制定的目标
10
10
(2)取得的经济效益已得到财务部门的认可
QC小组活动现场评审表
小组名称
柱、剪力墙拉接筋QC小组
现场评审
课题名称
确保柱、剪力墙与填充墙拉接筋质量一次成优
配分
得分
序号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
100
98
1
小组的
组织
(1)按有关规定进行小组注册和课题登记
5
5
(2)组织活动及小组成员的出勤情况
5
5
(3)小组成员参与与分担组内工作的情况
5
5
2
活动情
况与活
动记录
推荐单位确认成绩及评价
该小组活动能够按QC小组活动程序进行,取得数据真实可靠,同意申报。

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

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
性,与所制定的目标比较,看其是否已达到;
2)取得经济效益的计算实事求是、无夸大;
3)已注意了对无形效果的评价;
4)改进后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己纳入有关标准,并
按新标准实施;
5)改进后的效果能维持、巩固在良好的水准,并
用图表表示出巩固期的数据:
6)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3-20分
5
发表
1)发表资料要系统分明,前后连贯,逻辑性好;2)发表资料要通俗易懂,应以图、表、数据为主,
3
对策与实施
l)应针对所确定的主要原因,逐条制定对策;
2)对策应按5WIH的原则制定,每条对策在实施
后都能检查是否己完成(达到目标)及有无效
果;
3)要按对策表逐条实施,且实施后的结果都有所
交待;
4)大部分的对策是由本组成员来实施的,遇到困
难能努力克服:
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3-20分
4
效果
1)取得效来后与原状比较,确认其改进的行效
一定依据;
6)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8-15分
2
原因分析
1)应针对问题的症结来分析原因,因果关系要明
确、清楚:
2)原因要分析透彻,一直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对策
的程度;
3)主要原因要从木端因素中选取;
4)应对所有木端因素都进行了要因确认,并且是用数据、事实客观地证明确是主要原因;
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3-20分
避免通篇文字、照本宣读。
5-10分
6
特点
统计方法运用突出,有特点,具有启发性。
8-15分
总体评价
总得分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表小组名称:课题名称:
序号
评审项目

QC小组活动成果评价表

QC小组活动成果评价表
(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20对所确定的主要原因,逐条提出不同对策,必要时进行对策多方案评价和选择;
(2)对策应按“5W1H”原则制定;
(3)应按对策表逐条实施,实施后检查对策目标是否完成及有无效果,必要时,验证实施结果在安全、质量、管理、成本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4)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5
6
特点
充分体现小组成员的创造性,成果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5
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课题成果发表评价表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分值
1
选题
(1)所选课题与上级方针目标相结合,或是本小组现场急需解决的质量、安全、环保、工期、成本等问题;
(2)课题名称应简洁明确,直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
(3)现状调查数据应充分,并通过分析明确问题或问题症结;
(2)取得经济效益的计算实事求是;
(3)必要时,对无形效果进行评价;
(4)实施中的有效措施已纳入有关标准,并按新标准实施;
(5)改进后的效果能维持、巩固在良好水准,并有数据依据;
(6)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20
6
特点
(1)小组课题体现“小、实、活、新”特色,即选题小、活动实、活动形式灵活、活动方式新颖;
15
4
效果
(1)将取得效果与实施前现状比较,确认改进的有效性,与所制定的目标比较,检查是否已达到;
(2)取得经济效益的计算实事求是;
(3)必要时,对无形效果进行评价;
(4)实施中的有效措施已纳入有关标准,并按新标准实施;
(5)改进后的效果能维持、巩固在良好水准,并有数据依据;
(6)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QC小组活动成果评价表
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课题成果资料评价表

QC小组活动成果现场评审表

QC小组活动成果现场评审表

QC小组活动成果现场评审表1. 评审概述本文档是针对QC小组在XX年XX月XX日进行的活动成果现场评审的总结和评价。

通过此次评审,旨在对QC小组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审核和评估,以确保其工作质量和成果达到预期目标。

评审包括对QC小组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主要评估内容包括项目计划的执行情况、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沟通协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

2. 评审对象QC小组是由XX部门负责组建的,团队成员包括以下人员:•成员1:XXX(职位:XXX)•成员2:XXX(职位:XXX)•成员3:XXX(职位:XXX)•成员4:XXX(职位:XXX)•成员5:XXX(职位:XXX)3. 评审细节3.1 项目计划的执行情况在此次评审中,我们对QC小组所负责的项目计划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具体内容包括:•项目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项目计划的执行进展•项目计划的变更和调整情况•项目计划的达成情况经过评审,我们发现QC小组在项目计划的执行情况上表现良好,能够按照计划进度进行工作,并能适时进行调整和变更。

3.2 质量控制的有效性质量控制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项目的成功实施起着关键作用。

在此次评审中,我们对QC小组对项目质量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

具体内容包括:•QC小组对项目质量要求的明确和沟通•QC小组对项目质量控制规范的制定和执行•QC小组对项目质量问题的解决和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评审结果显示,QC小组对项目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得到了肯定。

他们能够切实确保项目的质量要求得到满足,并能够及时解决质量问题。

3.3 沟通协调能力沟通协调是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和协商的重要手段。

在此次评审中,我们评估了QC小组的沟通协调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效果•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作能力•团队成员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能力通过评审,我们认为QC小组在沟通协调能力方面表现出色。

他们能够有效地与团队成员和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情况与活动记录
(1) 活动过程需按QC小组活动程序进行;
5
5
(2)取得数据的各项原始记录妥善保存;
10
9
(3)活动记录完整、真实,并能反映活动的全过程;
5
4
(4)每一阶段的活动按计划完成;
5
5
(5)活动记录内容与发表资料一致。
5
5
3
活动成果及成果的维持巩固
(1)对成果内容进行核实和确认,并已达到制定的目标;
推荐协会确认成绩及评价
负责人:
年 月 日(公章)
注:本表由企业填写,推荐协会把关。
10
9
(2)取得的经济效益已得到财务部门的认可;
10
9
(3)改进的有效措施已纳入有关标准;
10
9
(4)有措施巩固活动成果,保持活动的持续性。
10
10
4
小组教 育
(1)QC小组成员教育和继续教育情况;
5
5
(2)小组成员对方法、工具的了解运用情况。
5
4
5
效益效果
5
4
企业现场评审部门评价
负责人:
年 月 日(公章)
附件2:
陕西省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现场评审表
小组名称
中天五建曲江御园二期一标段QC小组
现场评审
课题名称
提高预制楼梯的一次合格率

93
1
(1)按有关规定进行小组注册和课题登记;
5
5
(2)组织活动及小组成员的出勤情况;
5
5
(3)小组成员参与分担组内工作的情况。
5
5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