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
嗜水气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型食物中毒分析
卫生研 究 ・
20 8第 8 第2 0年 月 4 2 1 卷 期
嗜水 胞茵和 色葡 气单 金黄 萄球菌 型食物中 析 混合 毒分
钟有光 梁炳键 冼桂江 郭永强 蔡周梅 林 宇 ( 广西壮族 自治 区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 , 广西梧州 5 3 0 ) 4 02 【 摘要】目的 分析该起食物中毒暴发 的原 因、 临床特 点 , 提高诊治能力。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 、 临床诊断 、 实验室结果相结合 的方法分析这起食物 中毒 。结果 这起 食物中毒为进 食 由嗜水气单胞菌 和金黄 色葡萄球 菌污染 食物引起的混合型食物 中 毒; 发病 潜伏期 4~1 h 临 床主要 症状 为腹 痛 、 样便 、 6; 水 呕吐 、 热 (75~4 -℃ ) 分别 占总病 例数 的 9 .%、42% 发 3 . 05 , 21 8
lb r tr .Re l s T e lb r t y e a n t n i d c td, o r mo a d o h l n tp yo o c S Au e s c u e h s mie a o ao y sdt h a oa o x mia i n iae b t Ae o n s Hy r p i a d S a h l c c u r u a s d ti x d r o h a
t it t tid a d tebce acl rd f i ij tn i f a i h i i i 1 or, eb c r r snivy t te o cy e n i t h atr ut e u n c o s a l nte mc wt n 6 h usT at aae esit o h x i s ce i u l d ei t e h h e i t i
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科普宣传课件
什么是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症状通常在进食后几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较短 。
什么是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食用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传播 。
食物在储存或处理过程中受到了细菌的污染。
使用食物温度计来确认温度是否达标。
一旦出现症状该怎么办?
一旦出现症状该怎么办?
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严重症状如持续呕吐、高热等,应尽快 就医。
医生可以根据症状提供适当的治疗方案。
一旦出现症状该怎么办?
保持水分
出现腹泻或呕吐时,应多饮水以防脱水。 可以饮用电解质饮料,帮助恢复体液平衡。
一旦出现症状该怎么办?
储存不当
食物在室温下存放时间过长,尤其是肉类、奶制 品等易腐食品。
应该尽量将易腐食品放入冰箱冷藏。
何时发生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加工不当
在烹饪过程中未能彻底加热食物,导致细菌未被 杀灭。
确保食品达到适当温度,才能有效杀死细菌。
如何预防葡萄球菌性食物中 毒?
如何预防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保持个人卫生
谁容易感染葡萄球菌性食物 中毒?
谁容易感染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高风险人群
老年人、孕妇、儿童及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更容易 感染。
这些人群对食物中毒的抵抗力较低,症状可能更 为严重。
谁容易感染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食品加工人员
从事食品加工和服务行业的人士,因其工作环境 容易造成交叉污染。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预防至关重要。
记录食物来源
记下近期食用的食物和症状出现的时间,有助于 医生诊断。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是由葡萄球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其临床表现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通常在食用受污染食物后2-6小时内发生。
以下是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诊
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诊断标准:
1. 有明确的食物来源,包括食用了受污染的肉类、乳制品、蛋制品等。
2. 发生症状的时间与食用时间相符合,通常在食用受污染食物后2-6小时内发生。
3. 典型的症状包括呕吐、腹痛、腹泻,并且通常没有发热症状。
4. 其他食物中毒的可能性已排除。
处理原则:
1. 确认诊断:根据患者的食物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如食物和呕吐物的培养等,确诊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2. 对症处理:主要包括控制呕吐和腹泻症状,防止脱水。
可口服止吐药物,如多潘立酮;适量给予含有电解质和液体的口服补液溶液,如口服盐水或口服补液盐。
对于严重脱水和不能口服的患者,可以考虑静脉输液补充液体。
3. 对病原治疗:因为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是由于毒素引起的,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但在严重感染的情况下,如重症肺炎或败血症,可能需要使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疗。
4. 预防措施:对于经确认的葡萄球菌食物中毒,需要对受污染的食物进行处理,清除毒源。
同时,加强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物。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4789.10-2010
�
�
定性方法
2003版
结 果 判 定
划线Baird-Parker平板:
§菌落直径为2mm~3mm ; §颜色呈灰色到黑色,边缘为淡色,周围为一混浊带,在其外 层有一透明圈; §用接种针接触菌落有似奶油至树胶样的硬度,偶然会遇到非 脂肪溶解的类似菌落;但无混浊带及透明圈;
§长期保存的冷冻或干燥食品中所分离的菌落比典型菌落所产 生的黑色较淡些,外观可能粗糙并干燥;
方法的注意事项
�
使用前,如Baird-Parker平板表面有水珠,可放 在25℃~50℃的培养箱里干燥,直到平板表面的 水珠消失。 如样液不易吸收,可将平板放在36℃±1℃孵育 1 h;等样液吸收后反转平皿, 再培养。
�
Baird-Parker法
� � �
计算
统一了样品的处理程序 增加了计数要求 选择20—200cfu菌数的平板
ml 无 加 10 10ml 菌水溶解
于37°C 下进行孵育 24小时
Baird Parker 琼脂 + RPF 与平板表面计数法的比較
g样品 + 225 ml 稀释液 25 25g 225ml
第一天
第二天
BPA+RPF BPA
阅读結果 ) (无需确认 无需确认)
挑可疑菌落 酶试验 进行凝固 行凝固酶试验
第三天
确认结果
MPN法
� � � � � �
依据
AOAC 987.09 FDA BAM 2001 德国 DIN EN ISO 6888-3:2003 SN0172-92标准 台湾检验方法 欧美国的一些产品的卫生标准要求
图 1 Baird -Parker 平板法检验程序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Baird Baird- Parker平板法检验程序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摘要:目的为了及时追查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查清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来源,为临床用药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根据GB789.4-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10-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4789.30-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检验》和GB4789.14-2014《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孢杆菌检验》[1]的方法和有关的参考资料,对可疑食品进行致病性肠道杆菌、球菌检验。
结果经培养鉴定,从食品荷叶饼夹肉及2名患者呕吐物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并进行了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3株致病菌产肠毒素检测均为阳性。
结论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及流行病学调查,这是一起由荷叶饼夹肉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
因此,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数中引起急性胃肠炎的蛋白质肠毒素,由其导致的食物中毒多见于春夏季节,且中毒食品种类繁多[2-5],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个世界性卫生问题,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
在美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占45%,而在我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25%[6]。
2017年2月16日渭城区某幼儿园两个班级学生饭后出现不适,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
随后我实验室接到渭城区疾控中心送来学校餐厅食物留样及中心医院留取的病人呕吐物,经过数天培养与最后的生化鉴定,从患者呕吐物及食品荷叶饼夹肉中检出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并进行了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证实该菌产生了肠毒素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样品来源现场采取餐厅食物留样:荷叶饼夹肉1份,约70g,南瓜粥1份,约110g患者呕吐物2份,患者肛拭子1份。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当代医学
20 年 l月第 l卷第2 期总第1 3 08 1 4 2 5期
C n e o ay Me ii ,N v 0 8 V 11 .2 I u .5 o tmp rr dc e o .2 0 , o.4 No 2 s eNo 13 n s
金黄色 葡萄球菌 引起 的食物中毒
孟志 明 封 会茹 赵伟 余红 董 晓根
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 现 ,确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引起的食物 中
毒。现报告如下 : 1 材料和方法 1 1 标本 . 从现场采集剩余食 品3 ,患者排泄物5 ,食 件 件 品工用具涂抹 l件。 0 12 试剂 G . N增菌液 、7 5 .%氯化钠肉汤、MM增菌液 、 碱性蛋 白胨 水、S 培养基 、B 琼脂 、B 琼脂 、血平皿 、普通 S S -P 营养琼脂购 自中国陆桥技 术有 限公司提供 ,在有效 期内使用 ; 2S P 0 TA H生化试条 、革 兰氏染液、触 酶、氧化酶试剂购 自法 国 梅里埃公司,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仪器 mii VI S 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 国梅 . n— DA 全 法 里埃公司) P 细菌鉴定系统( 、A I 法国梅里埃公司) D凤凰全 自 、B 动微生物分析仪( 美国B 公司) D 。
I ~2h;碱性蛋 白胨水3  ̄ 8 4 7C培养1 ~2 h 8 4 。将混浊的7 5 .%氯化 钠 肉汤接 种于血平皿 、B 平皿置 3 ℃培养 1 ~2 h。然后将血 P 7 8 4 经革 兰 氏染色 、氧化酶试验 、触酶试验 ,选 用合适 的AP 生化 I
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最 强 ,常可引起皮肤 、组织及器官的化脓 平吼 、B 平板上的可疑菌落做血浆凝固酶试验。挑选可疑菌落 P 板条及B 板条接种 ,3 D TC培养 ,实 时观察结果。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英文名称】【标准编号】WS/T 83—1996 【代替编号】【颁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时间】1997-01-11【实施时间】1997-09-01【内容】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判定原则和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2引用标准GB 4789.12—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GB 14938—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3诊断标准3.1流行病学特点3.1.1中毒食品多为家庭自制发酵豆谷类制品,其次为肉类和罐头食品。
3.1.2中毒多发生在冬春季。
3.1.3潜伏期一般为1~7d,病死率较高。
3.2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有:头晕、无力、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复视、咀嚼无力、张口困难、伸舌困难、咽喉阻塞感、饮水发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头颈无力、垂头等,患者症状轻重程度和出现范围可有所不同。
3.3实验室诊断3.3.1从中毒食品(或患者粪便、血液)中检出肉毒毒素,并确定其型别。
3.3.2肉毒毒素的检测方法见GB 4789.12。
4判定原则4.1符合本标准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
4.2实验室诊断须从中毒食品中检出肉毒毒素,并确定其型别(如中毒食品未能采到,可采取患者粪便或血液进行检测)。
5处理原则5.1按GB 14938执行。
5.2给予相应型别的肉毒抗毒素治疗。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提出。
本标准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宏道。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
食源性急性亚硝酸盐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英文名称】【标准编号】WS/T 86—1996 【代替编号】【颁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时间】1997-01-11【实施时间】1997-09-01【内容】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源性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诊断标准、判定原则及处理原则。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分析【摘要】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如空气、土壤、水以及物体的表面,在人和动物的皮肤表面部,鼻咽,肠道也常可发现葡萄球菌。
大部分葡萄球菌是非致病菌。
少数可引起人或动物致病,金黄色葡萄球菌即为最主要的致病性葡萄球菌。
金葡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是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同时也是引起食品污染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一种重要细菌,其产生的毒素可使人中毒,带来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负担。
本文拟对金葡菌的病原与病理学特性,金葡菌与食物中毒,抗生素滥用与金葡菌耐药性等方面做简要综述。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讨论分析【中图分类号】R781.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196-01前言:金葡菌是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病原菌,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全球公共卫生与医疗健康领域中的重要话题。
金葡菌能分泌多种毒性蛋白质,其产生的毒素主要有肠毒素杀白细胞毒素,表皮剥脱毒素和和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侵袭性酶类主要有血浆凝固酶、脱氧核糖、核酸酶、脂肪酶、磷酸酶、透明质酸酶、胶原酶和溶纤维蛋白酶等。
一些毒素可引起全身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疾病,甚至会导致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性感染,严重者可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其致病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产生毒素和侵袭性酶的能力。
1.金葡菌的生物学与病理学特性1.1金葡菌的生物学特性金葡菌的形态与染色特性典型的金葡菌为球型,无芽胞,鞭毛,大多数均无荚膜,直径约为0.5-0.8微米左右,不能运动,在显微镜下可见其呈葡萄串状排列。
金葡菌为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衰老或死亡后可转为阴性。
1.2金葡菌的培养特性金葡菌对营养的要求不高,可在普通的培养基上良好生长,为兼性厌氧菌,金葡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摄氏度,最适生长PH为7.4。
金葡菌在平板培养时菌落厚有光泽,直径约为1-2毫米。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作者:唐燕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2021年第07期摘要:目的:对食物中毒中所产生的致病菌进行检测。
方法:根据国家标准,使用增菌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显色培养基和细菌生化鉴定系统分离和鉴定致病菌。
结果:3份样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符合鉴定结果的概率为99%。
结论: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关键词:食物中毒;Baird-Parker琼脂平板;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属于革兰氏阳性菌,是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通过空气及接触等传播,可对食品造成污染[1],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会产生肠毒素,导致多种毒性蛋白的产生,诱发食物中毒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类毒血症病症。
金黄色葡萄球菌多存在于环境中以及人与动物的皮肤粘膜上,正常人的带菌率为30%~50%,人手上有14%~44%的带菌率。
实验室研究中,开展食物中毒样本的病原菌检验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内容。
本实验采用Baird-Parker琼脂平板和VITEK2全自动细菌生化鉴定仪相结合,开展病原菌病原学检验,可作为传染源控制及致病菌控制的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培养基与试剂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SC),缓冲蛋白胨水(BPW),7.5%NaCl肉汤,志贺氏菌增菌肉汤,科玛嘉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Baird-Parker琼脂平板、脑心浸出液肉汤、冻干血浆、XLD培养基、血琼脂平板、HE琼脂,北京路桥技术有限公司;GP革兰氏阳性细菌鉴定卡,购自美国bioMerieux.Ine;以上所用试剂均在有效期内[2]。
1.1.2 检验仪器恒温隔水式培养箱(型号为HP-9270);全自动细菌生化鉴定仪器(型号为VITEK2);生物安全柜(型号为HFsafe-1200)。
1.2 菌株分离与鉴定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主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0—2016)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5—2012),应用VITEK2全自动细菌生化鉴定仪开展细菌生化鉴定。
葡萄球菌肠毒素 标准
葡萄球菌肠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SEs)是由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产生的一类外源性毒素。
SEs通常由食物中的葡萄球菌污染引起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细菌食源性致病原。
葡萄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病原菌,广泛分布于人体皮肤、鼻腔、口腔等部位。
在不当的食品加工、储存和处理过程中,葡萄球菌可能污染食物,进而产生SEs。
SEs是一种热稳定的毒素,不易被高温加热杀灭,因此容易引起大规模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肠毒素包含多个亚型,其中SEA、SEB、SEC、SED、SEE、SEG、SEH、SEI、SEJ等是最常见的。
这些毒素在食物中引起中毒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摄入了被SEs污染的食物引起的,而不是通过感染葡萄球菌本身。
食物中毒的症状通常在短时间内出现,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在24小时内自行缓解,不需要特殊治疗。
然而,对于老年人、儿童以及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人群,食物中毒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及早发现和预防葡萄球菌肠毒素对于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针对葡萄球菌肠毒素的防控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加工和处理措施:食品加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葡萄球菌的污染,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例如,及时加热食物以杀灭潜在的葡萄球菌,避免烹饪不彻底。
2.个人卫生与清洁:餐饮从业人员应做好个人卫生、手部卫生,并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进行加工、储存和食品销售。
3.监测与检验:建立食品中毒监测与检验体系,定期对食品和食品生产环境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置食品中的葡萄球菌污染。
4.教育和宣传: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对葡萄球菌肠毒素的认知和风险防范意识。
总结起来,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源性食物中毒的病原。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我们需要加强食品加工和处理措施、个人卫生与清洁、检测与检验以及相关宣传教育工作。
只有全面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GB 4789.1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 B4789.10 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2016-12-23发布2017-06-23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前言本标准代替G B4789.10 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㊁S N/T0172 2010‘进出口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㊁S N/T2154 2008‘进出口食品中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检测方法兔血浆纤维蛋白原琼脂培养基技术“㊂本标准与G B4789.10 201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试验用增菌液统一为7.5%氯化钠肉汤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 t a p h y l o c o c c u s a u r e u s)的检验方法㊂本标准第一法适用于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性检验;第二法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较高的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计数;第三法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较低的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计数㊂2设备和材料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2.1恒温培养箱:36ħʃ1ħ㊂2.2冰箱:2ħ~5ħ㊂2.3恒温水浴箱:36ħ~56ħ㊂2.4天平:感量0.1g㊂2.5均质器㊂2.6振荡器㊂2.7无菌吸管:1m L(具0.01m L刻度)㊁10m L(具0.1m 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㊂2.8无菌锥形瓶:容量100m L㊁500m L㊂2.9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㊂2.10涂布棒㊂2.11p H计或p H比色管或精密p H试纸㊂3培养基和试剂3.17.5%氯化钠肉汤:见A.1㊂3.2血琼脂平板:见A.2㊂3.3 B a i r d-P a r k e r琼脂平板:见A.3㊂3.4脑心浸出液肉汤(B H I):见A.4㊂3.5兔血浆:见A.5㊂3.6稀释液:磷酸盐缓冲液:见A.6㊂3.7营养琼脂小斜面:见A.7㊂3.8革兰氏染色液:见A.8㊂3.9无菌生理盐水:见A.9㊂第一法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检验4检验程序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检验程序见图1㊂图1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程序5操作步骤5.1样品的处理称取25g样品至盛有225m L7.5%氯化钠肉汤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r/m i n~10000r/m i n均质1m i n~2m i n,或放入盛有225m L7.5%氯化钠肉汤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 i n~ 2m i n㊂若样品为液态,吸取25m L样品至盛有225m L7.5%氯化钠肉汤的无菌锥形瓶(瓶内可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振荡混匀㊂5.2增菌将上述样品匀液于36ħʃ1ħ培养18h~24h㊂金黄色葡萄球菌在7.5%氯化钠肉汤中呈混浊生长㊂5.3分离将增菌后的培养物,分别划线接种到B a i r d-P a r k e r平板和血平板,血平板36ħʃ1ħ培养18h~ 24h㊂B a i r d-P a r k e r平板36ħʃ1ħ培养24h~48h㊂5.4初步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 a i r d-P a r k e r平板上呈圆形,表面光滑㊁凸起㊁湿润㊁菌落直径为2mm~3mm,颜色呈灰黑色至黑色,有光泽,常有浅色(非白色)的边缘,周围绕以不透明圈(沉淀),其外常有一清晰带㊂当用接种针触及菌落时具有黄油样黏稠感㊂有时可见到不分解脂肪的菌株,除没有不透明圈和清晰带外,其他外观基本相同㊂从长期贮存的冷冻或脱水食品中分离的菌落,其黑色常较典型菌落浅些,且外观可能较粗糙,质地较干燥㊂在血平板上,形成菌落较大,圆形㊁光滑凸起㊁湿润㊁金黄色(有时为白色),菌落周围可见完全透明溶血圈㊂挑取上述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及血浆凝固酶试验㊂5.5确证鉴定5.5.1染色镜检: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排列呈葡萄球状,无芽胞,无荚膜,直径约为0.5μm~1μm㊂5.5.2血浆凝固酶试验:挑取B a i r d-P a r k e r平板或血平板上至少5个可疑菌落(小于5个全选),分别接种到5m LB H I和营养琼脂小斜面,36ħʃ1ħ培养18h~24h㊂取新鲜配制兔血浆0.5m L,放入小试管中,再加入B H I培养物0.2m L~0.3m L,振荡摇匀,置36ħʃ1ħ温箱或水浴箱内,每半小时观察一次,观察6h,如呈现凝固(即将试管倾斜或倒置时,呈现凝块)或凝固体积大于原体积的一半,被判定为阳性结果㊂同时以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和阴性葡萄球菌菌株的肉汤培养物作为对照㊂也可用商品化的试剂,按说明书操作,进行血浆凝固酶试验㊂结果如可疑,挑取营养琼脂小斜面的菌落到5m LB H I,36ħʃ1ħ培养18h~48h,重复试验㊂5.6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验(选做)可疑食物中毒样品或产生葡萄球菌肠毒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的鉴定,应按附录B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㊂6结果与报告6.1结果判定:符合5.4㊁5.5,可判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㊂6.2结果报告:在25g(m L)样品中检出或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㊂第二法金黄色葡萄球菌平板计数法7检验程序金黄色葡萄球菌平板计数法检验程序见图2㊂图2金黄色葡萄球菌平板计数法检验程序8操作步骤8.1样品的稀释8.1.1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25g样品置于盛有225m 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r/m i n~10000r/m i n均质1m i n~2m i n,或置于盛有225m L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 i n~2m i n,制成1ʒ10的样品匀液㊂8.1.2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25m L样品置于盛有225m 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ʒ10的样品匀液㊂8.1.3用1m 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ʒ10样品匀液1m 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m 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1m L 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ʒ100的样品匀液㊂8.1.4按8.1.3操作程序,制备10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㊂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次1m L无菌吸管或吸头㊂8.2样品的接种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个~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进行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每个稀释度分别吸取1m L样品匀液以0.3m L㊁0.3m L㊁0.4m L接种量分别加入三块B a i r d-P a r k e r平板,然后用无菌涂布棒涂布整个平板,注意不要触及平板边缘㊂使用前,如B a i r d-P a r k e r平板表面有水珠,可放在25ħ~50ħ的培养箱里干燥,直到平板表面的水珠消失㊂8.3培养在通常情况下,涂布后,将平板静置10m i n,如样液不易吸收,可将平板放在培养箱36ħʃ1ħ培养1h;等样品匀液吸收后翻转平板,倒置后于36ħʃ1ħ培养24h~48h㊂8.4典型菌落计数和确认8.4.1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 a i r d-P a r k e r平板上呈圆形,表面光滑㊁凸起㊁湿润㊁菌落直径为2mm~ 3mm,颜色呈灰黑色至黑色,有光泽,常有浅色(非白色)的边缘,周围绕以不透明圈(沉淀),其外常有一清晰带㊂当用接种针触及菌落时具有黄油样黏稠感㊂有时可见到不分解脂肪的菌株,除没有不透明圈和清晰带外,其他外观基本相同㊂从长期贮存的冷冻或脱水食品中分离的菌落,其黑色常较典型菌落浅些,且外观可能较粗糙,质地较干燥㊂8.4.2选择有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的平板,且同一稀释度3个平板所有菌落数合计在20C F U~ 200C F U之间的平板,计数典型菌落数㊂8.4.3从典型菌落中至少选5个可疑菌落(小于5个全选)进行鉴定试验㊂分别做染色镜检,血浆凝固酶试验(见5.5);同时划线接种到血平板36ħʃ1ħ培养18h~24h后观察菌落形态,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较大,圆形㊁光滑凸起㊁湿润㊁金黄色(有时为白色),菌落周围可见完全透明溶血圈㊂9结果计算9.1若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的典型菌落数在20C F U~200C F U之间,计数该稀释度平板上的典型菌落,按式(1)计算㊂9.2 若最低稀释度平板的典型菌落数小于20C F U ,计数该稀释度平板上的典型菌落,按式(1)计算㊂9.3 若某一稀释度平板的典型菌落数大于200C F U ,但下一稀释度平板上没有典型菌落,计数该稀释度平板上的典型菌落,按式(1)计算㊂9.4 若某一稀释度平板的典型菌落数大于200C F U ,而下一稀释度平板上虽有典型菌落但不在20C F U~200C F U 范围内,应计数该稀释度平板上的典型菌落,按式(1)计算㊂9.5 若2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典型菌落数均在20C F U~200C F U 之间,按式(2)计算㊂9.6 计算公式式(1):T =A BC d(1)式中:T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A某一稀释度典型菌落的总数;B某一稀释度鉴定为阳性的菌落数;C某一稀释度用于鉴定试验的菌落数;d 稀释因子㊂式(2):T =A 1B 1/C 1+A 2B 2/C 21.1d(2)式中:T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A 1第一稀释度(低稀释倍数)典型菌落的总数;B 1第一稀释度(低稀释倍数)鉴定为阳性的菌落数;C 1第一稀释度(低稀释倍数)用于鉴定试验的菌落数;A 2第二稀释度(高稀释倍数)典型菌落的总数;B 2第二稀释度(高稀释倍数)鉴定为阳性的菌落数;C 2第二稀释度(高稀释倍数)用于鉴定试验的菌落数;1.1计算系数;d 稀释因子(第一稀释度)㊂10 报告根据9中公式计算结果,报告每g (m L )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数,以C F U /g(m L )表示;如T 值为0,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㊂第三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M P N 计数11 检验程序金黄色葡萄球菌M P N 计数检验程序见图3㊂图3金黄色葡萄球菌M P N法检验程序12操作步骤12.1样品的稀释按8.1进行㊂12.2接种和培养12.2.1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进行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每个稀释度分别接种1m L样品匀液至7.5%氯化钠肉汤管(如接种量超过1m L,则用双料7.5%氯化钠肉汤),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将上述接种物36ħʃ1ħ培养,18h~24h㊂12.2.2用接种环从培养后的7.5%氯化钠肉汤管中分别取培养物1环,移种于B a i r d-P a r k e r平板36ħʃ1ħ培养,24h~48h㊂12.3典型菌落确认按8.4.1㊁8.4.3进行㊂13结果与报告根据证实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的试管管数,查M P N检索表(见附录C),报告每g(m L)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可能数,以M P N/g(m L)表示㊂附录A培养基和试剂A.17.5%氯化钠肉汤A.1.1成分蛋白胨10.0g牛肉膏5.0g氯化钠75g蒸馏水1000m LA.1.2制法将上述成分加热溶解,调节p H至7.4ʃ0.2,分装,每瓶225m L,121ħ高压灭菌15m i n㊂A.2血琼脂平板A.2.1成分豆粉琼脂(p H7.5ʃ0.2)100m L脱纤维羊血(或兔血)5m L~10m LA.2.2制法加热溶化琼脂,冷却至50ħ,以无菌操作加入脱纤维羊血,摇匀,倾注平板㊂A.3B a i r d-P a r k e r琼脂平板A.3.1成分胰蛋白胨10.0g牛肉膏5.0g酵母膏1.0g丙酮酸钠10.0g甘氨酸12.0g氯化锂(L i C l㊃6H2O)5.0g琼脂20.0g蒸馏水950m LA.3.2增菌剂的配法30%卵黄盐水50m L与通过0.22μm孔径滤膜进行过滤除菌的1%亚碲酸钾溶液10m L混合,保存于冰箱内㊂A.3.3制法将各成分加到蒸馏水中,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调节p H至7.0ʃ0.2㊂分装每瓶95m L,121ħ高压灭菌15m i n㊂临用时加热溶化琼脂,冷至50ħ,每95m L加入预热至50ħ的卵黄亚碲酸钾增菌剂5m L摇匀后倾注平板㊂培养基应是致密不透明的㊂使用前在冰箱储存不得超过48h㊂A.4脑心浸出液肉汤(B H I)A.4.1成分胰蛋白质胨10.0g氯化钠5.0g磷酸氢二钠(12H2O)2.5g葡萄糖2.0g牛心浸出液500m LA.4.2制法加热溶解,调节p H至7.4ʃ0.2,分装16mmˑ160mm试管,每管5m L置121ħ,15m i n灭菌㊂A.5兔血浆取柠檬酸钠3.8g,加蒸馏水100m L,溶解后过滤,装瓶,121ħ高压灭菌15m i n㊂兔血浆制备:取3.8%柠檬酸钠溶液一份,加兔全血4份,混好静置(或以3000r/m i n离心30m i n),使血液细胞下降,即可得血浆㊂A.6磷酸盐缓冲液A.6.1成分磷酸二氢钾(K H2P O4)34.0g蒸馏水500m LA.6.2制法贮存液:称取34.0g的磷酸二氢钾溶于500m L蒸馏水中,用大约175m L的1m o 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 H至7.2,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 L后贮存于冰箱㊂稀释液:取贮存液1.25m 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 L,分装于适宜容器中,121ħ高压灭菌15m i n㊂A.7营养琼脂小斜面A.7.1成分蛋白胨10.0g牛肉膏3.0g氯化钠5.0g琼脂15.0g~20.0g蒸馏水1000m LA.7.2制法将除琼脂以外的各成分溶解于蒸馏水内,加入15%氢氧化钠溶液约2m L调节p H至7.3ʃ0.2㊂加入琼脂,加热煮沸,使琼脂溶化,分装13mmˑ130mm试管,121ħ高压灭菌15m i n㊂A.8革兰氏染色液A.8.1结晶紫染色液A.8.1.1成分结晶紫1.0g95%乙醇20.0m L1%草酸铵水溶液80.0m LA.8.1.2制法将结晶紫完全溶解于乙醇中,然后与草酸铵溶液混合㊂A.8.2革兰氏碘液A.8.2.1成分碘1.0g碘化钾2.0g蒸馏水300m LA.8.2.2制法将碘与碘化钾先行混合,加入蒸馏水少许充分振摇,待完全溶解后,再加蒸馏水至300m L㊂A.8.3沙黄复染液A.8.3.1成分沙黄0.25g95%乙醇10.0m L蒸馏水90.0m LA.8.3.2制法将沙黄溶解于乙醇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㊂A.8.4染色法a)涂片在火焰上固定,滴加结晶紫染液,染1m i n,水洗㊂b)滴加革兰氏碘液,作用1m i n,水洗㊂c)滴加95%乙醇脱色约15s~30s,直至染色液被洗掉,不要过分脱色,水洗㊂d)滴加复染液,复染1m i n,水洗㊁待干㊁镜检㊂A.9无菌生理盐水A.9.1成分氯化钠8.5g蒸馏水1000m LA.9.2制法称取8.5g氯化钠溶于1000m L蒸馏水中,121ħ高压灭菌15m i n㊂附录B葡萄球菌肠毒素检验B.1试剂和材料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验用水应符合G B/T6682对一级水的规定㊂B.1.1 A㊁B㊁C㊁D㊁E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分型E L I S A检测试剂盒㊂B.1.2p H试纸,范围在3.5~8.0,精度0.1㊂B.1.30.25m o l/L㊁p H8.0的T r i s缓冲液:将121.1g的T r i s溶解到800m L的去离子水中,待温度冷至室温后,加42m L浓H C L,调p H至8.0㊂B.1.4p H7.4的磷酸盐缓冲液:称取N a H2P O4㊃H2O0.55g(或N a H2P O4㊃2H2O0.62g)㊁N a2H P O4㊃2H2O2.85g(或N a2H P O4㊃12H2O5.73g)㊁N a C l8.7g溶于1000m L蒸馏水中,充分混匀即可㊂B.1.5庚烷㊂B.1.610%次氯酸钠溶液㊂B.1.7肠毒素产毒培养基B.1.7.1成分蛋白胨20.0g胰消化酪蛋白200m g(氨基酸)氯化钠5.0g磷酸氢二钾1.0g磷酸二氢钾1.0g氯化钙0.1g硫酸镁0.2g菸酸0.01g蒸馏水1000m Lp H7.3ʃ0.2B.1.7.2制法将所有成分混于水中,溶解后调节p H,121ħ高压灭菌30m i n㊂B.1.8营养琼脂B.1.8.1成分蛋白胨10.0g牛肉膏3.0g氯化钠5.0g琼脂15.0g~20.0g蒸馏水1000m LB.1.8.2制法将除琼脂以外的各成分溶解于蒸馏水内,加入15%氢氧化钠溶液约2m L校正p H至7.3ʃ0.2㊂加入琼脂,加热煮沸,使琼脂溶化㊂分装烧瓶,121ħ高压灭菌15m i n㊂B.2仪器和设备B.2.1电子天平:感量0.01g㊂B.2.2均质器㊂B.2.3离心机:转速3000g~5000g㊂B.2.4离心管:50m L㊂B.2.5滤器:滤膜孔径0.2μm㊂B.2.6微量加样器:20μL~200μL㊁200μL~1000μL㊂B.2.7微量多通道加样器:50μL~300μL㊂B.2.8自动洗板机(可选择使用)㊂B.2.9酶标仪:波长450n m㊂B.3原理本方法可用A㊁B㊁C㊁D㊁E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分型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完成㊂本方法测定的基础是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 L I S A)㊂96孔酶标板的每一个微孔条的A~E孔分别包被了A㊁B㊁C㊁D㊁E 型葡萄球菌肠毒素抗体,H孔为阳性质控,已包被混合型葡萄球菌肠毒素抗体,F和G孔为阴性质控,包被了非免疫动物的抗体㊂样品中如果有葡萄球菌肠毒素,游离的葡萄球菌肠毒素则与各微孔中包被的特定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其余未结合的成分在洗板过程中被洗掉;抗原抗体复合物再与过氧化物酶标记物(二抗)结合,未结合上的酶标记物在洗板过程中被洗掉;加入酶底物和显色剂并孵育,酶标记物上的酶催化底物分解,使无色的显色剂变为蓝色;加入反应终止液可使颜色由蓝变黄,并终止了酶反应;以450n m波长的酶标仪测量微孔溶液的吸光度值,样品中的葡萄球菌肠毒素与吸光度值成正比㊂B.4检测步骤B.4.1从分离菌株培养物中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方法待测菌株接种营养琼脂斜面(试管18mmˑ180mm)36ħ培养24h,用5m L生理盐水洗下菌落,倾入60m L产毒培养基中,36ħ振荡培养48h,振速为100次/m i n,吸出菌液离心,8000r/m i n 20m i n,加热100ħ,10m i n,取上清液,取100μL稀释后的样液进行试验㊂B.4.2从食品中提取和检测葡萄球菌毒素方法B.4.2.1牛奶和奶粉将25g奶粉溶解到125m L㊁0.25M㊁p H8.0的T r i s缓冲液中,混匀后同液体牛奶一样按以下步骤制备㊂将牛奶于15ħ,3500g离心10m i n㊂将表面形成的一层脂肪层移走,变成脱脂牛奶㊂用蒸馏水对其进行稀释(1ʒ20)㊂取100μL稀释后的样液进行试验㊂B.4.2.2脂肪含量不超过40%的食品称取10g样品绞碎,加入p H7.4的P B S液15m L进行均质㊂振摇15m i n㊂于15ħ,3500g离心10m i n㊂必要时,移去上面脂肪层㊂取上清液进行过滤除菌㊂取100μL的滤出液进行试验㊂B.4.2.3脂肪含量超过40%的食品称取10g样品绞碎,加入p H7.4的P B S液15m L进行均质㊂振摇15m i n㊂于15ħ,3500g离心10m i n㊂吸取5m L上层悬浮液,转移到另外一个离心管中,再加入5m L的庚烷,充分混匀5m i n㊂于15ħ,3500g离心5m i n㊂将上部有机相(庚烷层)全部弃去,注意该过程中不要残留庚烷㊂将下部水相层进行过滤除菌㊂取100μL的滤出液进行试验㊂B.4.2.4其他食品可酌情参考上述食品处理方法㊂B.4.3检测B.4.3.1所有操作均应在室温(20ħ~25ħ)下进行,A㊁B㊁C㊁D㊁E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分型E L I S A检测试剂盒中所有试剂的温度均应回升至室温方可使用㊂测定中吸取不同的试剂和样品溶液时应更换吸头,用过的吸头以及废液处理前要浸泡到10%次氯酸钠溶液中过夜㊂B.4.3.2将所需数量的微孔条插入框架中(一个样品需要一个微孔条)㊂将样品液加入微孔条的A~G 孔,每孔100μL㊂H孔加100μL的阳性对照,用手轻拍微孔板充分混匀,用黏胶纸封住微孔以防溶液挥发,置室温下孵育1h㊂B.4.3.3将孔中液体倾倒至含10%次氯酸钠溶液的容器中,并在吸水纸上拍打几次以确保孔内不残留液体㊂每孔用多通道加样器注入250μL的洗液,再倾倒掉并在吸水纸上拍干㊂重复以上洗板操作4次㊂本步骤也可由自动洗板机完成㊂B.4.3.4每孔加入100μL的酶标抗体,用手轻拍微孔板充分混匀,置室温下孵育1h㊂B.4.3.5重复B.4.3.3的洗板程序㊂B.4.3.6加50μL的TM B底物和50μL的发色剂至每个微孔中,轻拍混匀,室温黑暗避光处孵育30m i n㊂B.4.3.7加入100μL的2m o l/L硫酸终止液,轻拍混匀,30m i n内用酶标仪在450n m波长条件下测量每个微孔溶液的O D值㊂B.4.4结果的计算和表述B.4.4.1质量控制测试结果阳性质控的O D值要大于0.5,阴性质控的O D值要小于0.3,如果不能同时满足以上要求,测试的结果不被认可㊂对阳性结果要排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干扰㊂B.4.4.2临界值的计算每一个微孔条的F孔和G孔为阴性质控,两个阴性质控O D值的平均值加上0.15为临界值㊂示例:阴性质控1=0.08阴性质控2=0.10平均值=0.09临界值=0.09+0.15=0.24B.4.4.3结果表述O D值小于临界值的样品孔判为阴性,表述为样品中未检出某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O D值大于或等于临界值的样品孔判为阳性,表述为样品中检出某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㊂B.5生物安全因样品中不排除有其他潜在的传染性物质存在,所以要严格按照G 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对废弃物进行处理㊂附录C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可能数(M P N)检索表每g(m L)检样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可能数(M P N)的检索见表C.1㊂表C.1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可能数(M P N)检索表阳性管数0.100.010.001M P N 95%置信区间下限上限000<3.0 9.5 0013.00.159.6 0103.00.1511 0116.11.218 0206.21.218 0309.43.638 1003.60.1718 1017.21.318 102113.638 1107.41.320 111113.638 120113.642 121154.542 130164.542 2009.21.438 201143.642 202204.542 210153.742 211204.542 212278.794阳性管数0.100.010.001M P N95%置信区间下限上限220214.542 221288.794 222358.794 230298.794 231368.794 300234.694 301388.7110 3026417180 310439180 3117517200 31212037420 31316040420 3209318420 32115037420 32221040430 323290901000 330240421000 331460902000 33211001804100 333>1100420注1:本表采用3个稀释度[0.1g(m L)㊁0.01g(m L)和0.001g(m L)]㊁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㊂注2:表内所列检样量如改用1g(m L)㊁0.1g(m L)和0.01g(m L)时,表内数字应相应降低10倍;如改用0.01g (m L)㊁0.001g(m L)㊁0.0001g(m L)时,则表内数字应相应增高10倍,其余类推㊂。
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有哪些症状?
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有哪些症状?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症状,尤其是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的早期症状,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有什么表现?得了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会怎样?以及葡萄球菌性食物
中毒有哪些并发病症,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
*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常见症状:
恶心与呕吐、腹痛
*一、症状
潜伏期2~5h,极少超过6h。
起病急骤,有恶心、呕吐,中上腹部痉挛性疼痛,继以腹泻。
呕吐最为突出,呕吐物可带胆汁、黏液和血丝,腹泻呈水样便或稀便,每天数次至数十次不等。
重症可因剧烈吐泻引起脱水、虚脱和肌肉痉挛。
体温大多正常或略高。
绝大多数患者经数小时或1~2h内迅速恢复。
*二、诊断
根据进食可疑食物,同食者有发病史,结合潜伏期短,胃肠道症状持续时间短暂,无发热,恢复快等特征可作出初步诊断。
如从患者呕吐物或粪便中分离出大量产毒的葡萄球菌或食物标
本上证实含有大量能产生肠毒素的葡萄球菌,即可确诊。
*以上是对于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并发症,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常见并发症:
脱水
*一、并发病症
重症可因剧烈吐泻引起脱水、虚脱和肌肉痉挛。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症状,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食物中毒是指通过食用受污染或变质的食物或饮用水后,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症状。
食物中毒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下面将介绍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 急性胃肠炎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2. 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3. 特定症状,某些食物中毒会出现特定的症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会出现急性呕吐、腹痛等。
二、流行病学调查。
1. 病例调查,对患者的饮食史进行详细了解,包括食用的食物种类、来源、时间等;2. 疫水调查,对食物、饮用水、餐具、环境等进行调查,找出可能的污染源;3. 群体调查,如果有多人同时出现相似症状,需要对群体进行调查,找出共同的食物或饮用水来源。
三、实验室检测。
1. 食物检测,对疑似食物进行微生物学、化学、毒理学等方面的检测;2. 病原体检测,对患者的粪便、呕吐物等进行病原体检测,确认食物中毒的致病菌种。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进行如下诊断:1. 临床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诊断,如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等;2. 确诊,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食物中毒的病因和致病菌种;3. 分型,根据致病菌种和临床表现进行分型,如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等。
综上所述,食物中毒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判断。
只有准确诊断食物中毒,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和预防工作,避免食物中毒疫情的发生。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食品安全,避免食用受污染或变质的食物,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食物中毒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检测
万方数据
·3944‘
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第35卷第20期 Modem Prevenfive Medicine,2008。V01.35,NO.20
l
5’.GCGATrGATGGlBATACCGlrr.3’
(298—318)
nile
抛
5’一AGCCAA(圮CITGACGAACrAAA(;一3’
(576—554)
[Methods]According to GB/T4789.10-2003,the staphylococcus ItUrCllS were detected.Also,four pairs of primers were de·
signed to separately amplify the nuc gene and related enterotoxin genes including SEA,SEB and SECs SO 8S to establish a rapid
2
5’一AfX℃∞GAATl℃CAGGGAAeA(;C—8’
<116一l”)
SEA
擞
5’-CACCACCATAC^TAC从GC--3’.一
(403—385)
5’-TAGTnTl-rCTACACCCAAC(;一3’
(296—316)
3
SEB
鳓
n乾黠N巧%
5’—IBClBCAGGCATCATGTCA’r|ACC_3’
Controf and Prevention。Nanchang 330006.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detect the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enterotoxin in three suspected food poisoning Samples.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分析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分析发表时间:2013-11-01T10:15:10.4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9期供稿作者:冼桂江郭永强蔡周梅彭美薇盘珍梅[导读] 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食品从原料、生产加工、藏运输、流通经营、到消费者食用,都有可能受到污染。
冼桂江郭永强蔡周梅彭美薇盘珍梅 (广西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43002)【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9-0223-02【摘要】目的调查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为临床诊断和现场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方法依据GB/T4789-2010、GB17012-1997、WS/T8、T13、T80、T81、T82-1996 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致病菌检测。
结果 3份腹痛、腹泻病人的肛拭子标本中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份可疑食品中有一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论这是一起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关键词】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1 调查资料梧州市某大酒店200多名员工于2012年6月11日11时左右,在单位食堂集体进午餐,其中9名员工进食了同事从广州带回的卤鸭食品(封口塑料袋包装),中午13时30分左右,该9名员工中有5名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其中3名症状较重的患者到当地医院就珍;其他未食卤鸭食品的员工未出现上述症状。
2 实验室检测2.1 标本来源2.1.1 采集3名到医院就诊的患者肛拭子标本,置C-B运送培养基中保存。
2.1.2 在酒店现场采集患者吃剩的周黑鸭脖、绝味鸭脖、绝味鸭翅共3份可疑食品。
2.1.3 上述标本采集完毕后均在4h内送达实验室进行检测。
2.2 培养基与试剂各种常见食物中毒致病菌的增菌培养基、分离及鉴定培养基、各种生化鉴定管均由北京陆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各种显色培养基由上海科玛嘉公司生产,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诊断血清由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兔血浆由青岛海博生物公司生产,以上培养基与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几种家庭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几种家庭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1.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主要发生的夏秋季节外,全年都可发生引起中毒的食物主要为肉类、禽类、蛋类和奶类,豆制品和糕点有时也发生。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有5种类型。
1)胃肠炎型:前驱症状有头痛、头晕、恶心、腹痛、寒战。
以后出现呕吐、腹泻、发热。
大便为黄色或黄绿色、带粘液和血。
因呕吐、腹泻大量失水,一般急救处理是补充水份和电解质。
对重症、发热和有并发症患者,可用抗菌素治疗。
一般3~5天可恢复,病死率在1%左右。
主要是儿童和老人或体弱者治疗不及时所致。
2)类霍乱型:起病急、高热、呕吐、腹泻次数较多,且有严重失水现象。
3)类伤寒型:胃肠炎症状较轻。
但有高热并出现玫瑰疹。
4)类感冒型:头晕、头痛、发热、全身酸痛、关节痛、咽峡炎、腹痛、腹泻等。
5)败血症型:寒战、高热持续1~2周,并发各种炎症、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肾盂肾炎。
败血症型主要由霍乱沙门氏菌引起。
2. 副溶血弧菌临床表现潜伏期自1小时至4天不等,多数为10小时左右。
起病急骤,常有腹痛、腹泻、呕吐、失水、畏寒及发热。
腹痛多呈陈发性绞痛,常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回盲部。
腹泻每日3-20余次不等,大便性状多样,多数为黄水样或黄糊便。
约2%-16%呈典型的血水或洗肉水样便,部分病人的粪便可为脓血样或粘液血样,但很少有里急后重。
由于吐泻,患者常有失水现象,重度失水者可伴声哑和肌痉挛,个别病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绀以至意识不清。
发热一般不如菌痢严重,但失水则较菌痢多见。
近年来国内报道的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不一,可呈典型、胃肠炎型、菌痢型、中毒性休克型或少见的慢性肠炎型。
本病病程自1-6日不等,可自限,一般恢复较快。
本病的诊断,在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季节,根据进食可疑食物(腌渍品、海产品)、集体发病、潜伏期短而起病急骤、发热和腹痛均较其他肠道传染病为严重、腹泻物呈血水样、失水多见等特点,临床诊断即可成立,对可疑食物进行培养,有时可分离出和粪便中相同的副溶血弧菌。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
导语:国内最常见的中毒食品为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各类熟肉制品,其次为含有乳制品的冷冻食品,个别也有含淀粉类食品。
诊断标准
国内最常见的中毒食品为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各类熟肉制品,其次为含有乳制品的冷冻食品,个别也有含淀粉类食品。
其流行病学特征为起病急,潜伏期一般在2~4h。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恶心,剧烈地反复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实验室诊断
从中毒食品中直接检测肠毒素(肠毒素检测方法见附录A),并确定其型别。
从中毒食品、患者呕吐物、粪便中经培养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再检测肠毒素,证实为同一型别。
实验室诊断
中毒食品中检出肠毒素。
从中毒食品、患者吐泻物中经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经肠毒素检测证实在不同样品中检出同一型别肠毒素。
从不同患者吐泻物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肠毒素为同一型别。
凡符合其中一项者即可判断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
・
9 2・
浙
医学 2 1 02年第 2 4卷第 6期
Z ei gPee t e dc e u .0 2 0 2 ,N . hj n rvnv in ,Jn 2 1 ,v l 4 o6 a i Me i
・
实验 技 术 与质 控 ・
金 黄 色 葡 萄球 菌 引起食 物 中毒 的实 验 室 检测
此 在生 活饮用水 总 大肠菌 群检测 中二步法 也可 以完
全 替代三 步法 。
参考文献
[ ] 阚方琦 ,马乐好 ,权立敏 ,等.粪大肠 菌群 快检试纸 的研制 1 及其效果观察 [ ] J .中国消毒学杂志,2O , 4 ( ) 29— O7 2 3 : 2
2 0. 3
气体的收集率 ,使产气明显便于观察H 。 J 对于初发酵产酸产气,鉴别平板菌落典型 ,即 菌 落为紫 黑色 有或 没有金 属光 泽 的 ,染色 革兰 阴性 杆 菌结果 判 断 阳性符 合 率 为 10 ,菌落 不 很典 型 0% 即浅红色 的约有 6 的假 阳性 。复发 酵 培养 时 ,要 % 挑 取典 型菌 落 ,如无 典 型菌落 可多 挑几个 ,可 有效 避 免假 阴性 出现 。挑选 可疑菌 落 时 ,色 泽 、形 态等 较 复杂 和多样 ,在 伊红 美蓝平 板分 离培 养基上 ,呈
一起金黄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调查和分析
一起金黄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调查和分析目的金黄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以此探讨预防控制的相关措施。
方法2013年10月20日中午大同市一大酒店发生的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和现场调查资料。
结果采集留样菜品28份进行实验室检测,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从患者呕吐物中查出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论加强对餐饮业的卫生监管,加强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培训,完善对储藏食物控制,杜绝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Abstract:Objective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poisoning caused by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 food, in order to explore relevant 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Epidemiology at noon on October 20, 2013 Datong Le Grand Large Hotel happened suspected food poisoning events and field data. ResultsThe collected sample dishes 28 laboratory detection, detec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from patients vomit, found in the detec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ConclusionStrengthen the food industry hygiene supervision, strengthen the health knowledge training, improve the control of the storage of food, to prevent bacterial food poisoning.Key words:Staphylococcus aureus; Enterotoxin; Food poisoning2013年10月20日中午大同市一大酒店發生的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就餐后当时出现不适感觉的达43余人,随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疑为食物中毒,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市食品药品监督所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处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13年10月20日中午,在大酒店用餐的共有三拨人,两拨为婚宴,一拨为寿宴,共有70余桌,下午15时30分,出现第1例不适者,到晚上11时陆续43例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全部入市三医院就诊,其中16例住院治疗,10月25日全部治愈出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
*导读:国内最常见的中毒食品为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各类熟肉制品,其次为含有乳制品的冷冻食品,个别也有含淀粉类食品。
……
诊断标准
流行病学特点
国内最常见的中毒食品为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各类熟肉制品,其次为含有乳制品的冷冻食品,个别也有含淀粉类食品。
其流行病学特征为起病急,潜伏期一般在2~4h。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恶心,剧烈地反复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实验室诊断
从中毒食品中直接检测肠毒素(肠毒素检测方法见附录A),并确定其型别。
从中毒食品、患者呕吐物、粪便中经培养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再检测肠毒素,证实为同一型别。
实验室诊断
中毒食品中检出肠毒素。
从中毒食品、患者吐泻物中经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经肠毒素检测证实在不同样品中检出同一型别肠毒素。
从不同患者吐泻物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肠毒素为同一型别。
凡符合其中一项者即可判断葡萄球菌食物中毒。